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2024-11-05

什么是区块链技术(共7篇)

1.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篇一

多年前,区块链技术还是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冷僻概念。一夜之间,比特币疯涨、ICO乱象丛生、巨头竞相入场,区块链迅速成为刷屏热词。有人跟风追逐、炒作概念,陷入暂时性的狂欢和派对中,也有人低调潜行,默默耕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真正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世界喧嚣,道路漫长,愿你不会因此而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无论区块链技术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冷静思考、获得客观全面的认知,无疑是拥抱新概念的最佳姿态。

长江创创社区学术主任张维宁教授投身区块链技术研究多年,2016年5月即发起区块链技术及创新论坛,邀请世界各地的区块链技术专家现身说法。

“这块天地如此之新,许多东西尚未命名,提起它们时还须用手指指点点。”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有点像1993-1994年,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那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出现了互联网这个新事物,大家不怎么懂,都觉得这东西什么都能干。1994年的互联网是什么状态?是一个无法快速传输图片的互联网机制。在这样的基础设施下,我们要做商业模式的探讨,听起来都不太靠谱的样子。毕竟,那时候的互联网连图片和语音都发不了。

现在区块链所处的阶段,还不如那个时候的互联网成熟。我们看到太多的纷纷扰扰,但是大家不必害怕太晚,因为这一切尚未真正开始。大家知道互联网上最早有很多诈骗的,因为各种各样的新概念,使大家都认为这里有机会。当所有人都觉得有机会的时候,就开始有人出来行骗。

一个新技术普及的早期阶段,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基础设施非常不健全,无论是基于Hyperledger、以太坊,现在的整体基础设施依然远远不够好。大量拥堵、无法做高并发、无法做大容量传输、无法做共识迭代,有大量底层基础问题没有解决。就像我们当年无法在互联网上传照片是一样的;

二是所有参与者的心智都不成熟。很多时候我们都太着急了; 三是利用焦虑心态的行骗广泛出现。

那么,如何理解区块链技术?我们可以用微信组局的例子来通俗地解释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中的链式数据结构就相当于微信中的接龙发帖,我们在发帖时制定一个规则,每个人发帖时必须包含上一个帖子内容 + 下一个编号 + 自己名字,这就是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规则确定后,大家自发登记,这就相当于区块链中的去中心化,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用户能够控制这个账本;微信群里每条消息大家都能看见,更新的记录如果有数字错了或者人重复了的情况,每个人都可以检查,这就是区块链中共享账簿的概念;群里的人大都互相认识,各有各的名字/代号,这就是区块链中通过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陌生人可信。那么,分布式账本相对于中心账本的优势有哪些? 1.透明

避免因中心控制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中心化账本在目前的商业模式中非常普遍,它的问题是对参与方的激励不足,而区块链会改变对参与者的激励水平。2.效率

实时获得数据,效率更高。3.安全

中心化账本相对不安全,要改账本只需要找中心控制机构,因此银行需要投入巨额经费用于IT安全;但分布式账本的修改成本巨大,要攻破51%以上的账本才能修改。

4.可溯源

提高整个运营效率。中心化账本做可溯源账本的成本非常高,因此通常只会对高价值产品做可溯源安排。如钻石是通过everledger做可溯源的,每个钻石上面打一个激光编号,无法抹除,相当于“上链”,其后每一步都有记录,在不同组织会被计入同一账本。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如何? 我们认为区块链有三个基本阶段。1.区块链1.0阶段

电子货币,包括比特币、瑞波币等等。电子货币阶段可以做最简单的去中心化交易。2.区块链2.0时代

也就是我们目前所处在的时代,以区块链为重要标的的阶段,最重要的是智能合约、数字资产还有去中心化的各种商业应用,包括认证、支付等。3.区块链3.0阶段

是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形成的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社会网络。如果能够达到这一点,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形成社会的信任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大幅下降。

现在,技术大牛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区块链领域。所以,区块链领域的智力密度跟AI和大数据不能比。未来,在技术大牛大量进入后,区块链的技术格局会改变。那么,在这个新时代到来之前,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区块链技术有哪些行业应用场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已经基本吃完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新的基础设施上搭建新的商业模式。未来,区块链会成为新的基础设施,它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加密技术等一起,击穿所有行业,奠定我们的新一代基础设施。1.金融服务 行业痛点

在支付领域,金融机构特别是跨境的金融机构间的对账、清算、结算的成本较高,也涉及了很多的手工流程;支付业务费用高昂,也使得小额支付业务难以开展。区块链本质上不会增大监管的难度,同一账本所有的权限给监管部门,完全透明,不敢往透明的地方记的东西就一定有问题。这对银行和监管部门都是好事。

在资产管理领域,股权、债券、票据、收益凭证、仓单等资产由不同的中介机构托管,提高了这类资产的交易成本,也容易带来凭证被伪造等问题。

在证券领域,证券交易生命周期内的一系列流程耗时较长,增加了金融机构中后台的业务成本。

在清算和结算领域,不同金融机构间的基础设施架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同时涉及很多人工处理的环节,极大地增加了业务成本,也容易出现差错。

在用户身份识别领域,不同金融机构间的用户数据难以实现高效交互,不同机构间的用户身份信息和交易记录无法实现一致、高效的跟踪,使得重复认证成本较高,也间接带来了用户身份被某些中介机构泄露的风险。

区块链技术提供的解决思路 因为区块链技术具有数据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可以用来构建监管部门所需要的、包含众多手段的监管工具箱,以利于实施精准、及时和更多维度的监管。

此外,基于区块链技术能实现点对点的价值转移,通过资产数字化和重构金融基础设施架构,可达成大幅度提升金融资产交易后清、结算流程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并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支付所面临的现存问题。

2.供应链管理 行业痛点

供应链由众多参与主体构成,不同的主体之间必然存在大量的交互和协作,而整个供应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被离散地保存在各个环节各自的系统内,信息流缺乏透明度。

这会带来两类严重的问题:一是因为信息不透明、不流畅导致链条上的各参与主体难以准确了解相关事项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影响供应链的效率;二是当供应链各主体间出现纠纷时,举证和追责均耗时费力,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变得不可行。

企业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拓展市场使得假冒伪劣产品的难题很难消除。

区块链技术提供的解决思路 区块链技术能使得数据在交易各方之间公开透明,从而在整个供应链条上形成一个完整且流畅的信息流,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效率。

与追责区块链所具有的数据不可篡改和时间戳的存在性证明的特质能很好地运用于解决供应链体系内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纠纷,实现轻松举证。

数据不可篡改与交易可追溯两大特性相结合可根除供应链内产品流转过程中的假冒伪劣问题。3.文化娱乐 行业痛点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已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互联网应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沿阵地,但当下的互联网生态里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网络著作权官司纠纷频发,侵蚀原创精神、行政保护力度较弱、举证困难、维权成本过高等问题成为内容产业的尖锐痛点。

区块链技术提供的解决思路

利用区块链技术,使音乐整个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收费和用途都是透明、真实的,能有效确保音乐人直接从其作品的销售中获益。音乐人跨过出版商和发行商,通过区块链平台自行发布和推广作品,不需要担心侵权问题,还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作品。

基于区块链的文化消费端的众筹服务也是一个思路。具有在独特的泛金融和非金融特色,是围绕知识产权(IP)的新业态。此外,基于区块链特性和虚拟市场规则,使得消费者能够参与IP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全流程,而不需要依靠第三方众筹平台信用背书。4.智能制造 行业痛点

由于制造设备和信息系统涉及多个厂家,原本中心化的系统主要采用人工或中央电脑控制的方式,实时获得制造环节中所有信息的难度大。

所有的订单需求、产能情况、库存水平变化以及突发故障等信息,都存储在各自独立的系统中,而这些系统的技术架构、通讯协议、数据存储格式等各不相同,严重影响了互联互通的效率,也制约了智能制造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提供的解决思路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有效采集和分析在原本孤立的系统中存在的所有传感器和其他部件所产生的信息,并借助大数据分析,评够帮估其实际价值,并对后期制造进行预期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有效地建立更为安全的运营机制、更为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更为优秀的服务。数据透明化使研发审计、生产制造和流通更为有效,同时也为制造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良品率和降低制造成本,使企业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

5.社会公益 行业痛点

公益信息不透明不公开,是社会舆论对公益机构、公益行业的最大质疑。

公益透明度影响了公信力,公信力决定了社会公益的发展速度。信息披露所需的人工成本,又是掣肘公益机构提升透明度的重要因素。

区块链技术提供的解决思路

公益流程中的相关信息,均可以存放于区块链上,在满足项目参与者隐私保护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地进行公开公示。

公益组织、支付机构、审计机构等均可加入进来作为区块链系统中的节点,以联盟的形式运转,方便公众和社会监督,让区块链真正成为“信任的机器”,助力社会公益的快速健康发展。

在对于一些更加复杂的公益场景,比如定向捐赠、分批捐赠、有条件捐赠等,就非常适合用智能合约来进行管理。

6.教育和就业 行业痛点

学生信用体系不完整、未建立历史数据信息链、数据维度有限,导致政府、企业无法获得完整有效信息,这直接导致学生无法便捷、公平地享受应有的服务。

针对一些学术性实验、跨校组织的公开课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网络上往往存在版权纠纷与学术纠纷,对学者以及研究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了高等学府对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区块链技术提供的解决思路

利用分布式账本记录跨地域、跨院校的学生信息,方便追踪学生在校园时期所有正面以及负面的行为记录,能帮助有良好记录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激励措施,并构建起一个良性的信用生态。

针对一些学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为学术成果提供不可篡改的数字化证明,为学术纠纷提供了权威的举证凭据。同时,可以与已有的应用无缝整合,为每一个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加盖唯一的时间戳身份证明,交叉配合生物识别技术,从根本上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保护了知识产

2.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篇二

关键词:区块链,比特币,信用锚定

1 金融信用的演变和大数据时代的信用问题

从金融发展史来看, 人类经历了物物交换, 后演变为通过货币以及其他支付方式进行交易, 货币或其他金融中介的产生是基于帕累托改进的必然结果, 同时证明货币本身是有价值的信用锚定物随之产生。人与人之间想要建立起信用远远不如直接锚定天然资源可靠, 金银由于本身作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一直被用来当做货币的信用成本。二战之后,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美元成为了全球货币的中心, 同时依旧锚定黄金, 建立了美元信用。1973年, 美元宣布与黄金脱钩, 只能依靠美国的国家信用作为保障。2008年, 美国遭遇金融危机时没有采用紧缩政策维持国家信用稳定, 而是采取量化宽松政策, 大发货币, 导致金融危机迅速向全球蔓延,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美元信用大跌。

信用锚定随着货币的产生, 必然与之同时产生的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 它们主要作为金融中介给借贷双方提供一个可以信赖的桥梁进行金融交易, 并且把借贷利率差作为主要盈利渠道。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交易信息往往需要多中介传递, 信息出错率高且效率低下。而且银行要去做信用审核, 需要通过中心化数据传输系统收集各种信息, 把这些信息保存在中心服务器中, 成本十分高昂。随着信息时代到来, 大数据在降低信用成本的同时, 也带来了大数据垄断和信息所有权错位的问题, 大数据本应是我们拥有支配权, 而现状却是互联网公司利用我们的大数据在赚钱。

2 区块链技术和其信用保证的安全性

区块链 (Block Chain) 技术最早是由中本聪提出的, 它是一个依靠网络用户之间相互证明的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区块链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基于计算机程序的公开账本, 它可以记录在区块链上发生的所有交易。区块链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将其记录的数据更新至网络, 每个参与维护的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 这就构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结算网络, 可以在无须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 实现人与人之间点对点式的交易和互动。而且由于在10分钟内该区块中的信息将会被拷贝至网络中的所有区块, 实现全网数据同步, 数据一旦被写入区块就不能被撤销和更改。基于区块链产生的电子货币比特币, 可以看作是通过特定算法产生, 用于奖励在分布式结算网络上为信用加盖时间戳, 确保电子资产唯一合法性而辛苦工作的矿工的一种奖赏。比特币规则规定每次加盖时间戳 (也称挖矿) 会奖励50个比特币, 之后每隔四年减半, 直到达到2 100万个。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是指想要有人为它做交易认证, 为它记账, 就要为每一笔交易盖上时间戳, 为其证明, 这样每笔交易通过所有人的验证, 分布式地盖上时间戳, 就能证明这笔交易本身的真实有效性, 而所有没有抢到合法记账权的即为不合法。比特币对于合法记账权的判定标准是一个随机碰撞的数学问题, 在这种方法下作假造假的行为几乎不会发生。比如当用户把自己的某些大数据 (个人信息, 消费记录, 产权等) 放入区块链中进行验证, 打包绑定一个HASH数存入区块链中, 由于在进行验证时矿工会盖上时间戳, 此时如果再想变更此条数据中的任何信息, 都会造成HASH数与原来的HASH数不同, 导致修改无效, 所以, 比特币底层的区块链技术作为信用保证是十分可靠的。

区块链技术的三个重要性质, 即共识决策、分布式安全和低成本信用。1所谓的共识决策即由于区块链本身的原程序是开源的, 任何人都可以下载进行挖矿, 其挖矿方法就是前文提到的解决随机碰撞问题, 是得到全球认可的, 也就是说比特币区块链的这一种信用认证是全球共识的, 由放在比特币区块链中进行授信的数据其信用结果也是全球都会承认的, 这也就保证了这项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共识决策还指在区块链上任何数据的更新都会被同步至整个网络, 区块链网络上的任何节点都可以查询整个区块链上的数据记录, 这提高了网络上数据的可审计性。同时, 区块链使用者能够实时获得区块链中的全部数据, 消除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 提高了用户对网络中信息的信任度。2分布式安全, 区块链的设计使它能够有效预防故障与攻击。比特币区块链由全网各个节点组合形成, 是去中心式的, 不会造成所谓中心发生问题殃及各个节点, 哪怕被攻破也只是一个节点的问题, 不会对全网造成影响, 只有一方掌握全网51%的算力才能进行攻击, 但以现在的算力情况而言, 其攻击成本极高。区块链上进行的金融交易不会由于传输问题受到干扰。3低成本信用, 由于几乎所有的文件或资产都能够以代码或分类账的形式体现, 这意味着这些数据都可以被上传至区块链。区块链是依靠消耗算力进行信用锚定的, 以大量算力来保证其信用, 由于币值上升, 越来越多的算力涌入到这个系统中, 其实间接地保护了系统本身的安全。

3 区块链技术作为信用锚定的应用设想

区块链技术作为信用锚定物的强大属性, 使得其在金融应用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本文提出以下三种设想来阐述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未来展望。

3.1 未来生成信用数据的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是指类似于微博、微信的网络沟通平台。社交网络需要用户将信息发布至一个中心服务器上以实现共享, 而区块链上的共享不需要中心化服务器, 使用者直接通过P2P的方式沟通。社交网络上信息的防篡改性很差, 而区块链中的信息具有很强的防篡改性。社交网络的作用在于拓展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圈, 使用人数越多, 社交网络越具有活力, 而区块链却可以适应小型组织中的信息共享。区块链除了实现信息共享外, 还具有储存信息的功能。社交软件每天可以产生大量大数据, 而这些大数据垄断在供应商手中, 且其所有权也不属于我们。大数据作为未来经济社会的核心, 要是能有一款软件把我们的大数据储存起来, 放在区块链上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在需要开展金融业务时, 可以把私钥授权给银行评估我们的信用, 银行所提供的信贷额度必然会提高更大的幅度和更低的成本。将来的社交软件能做到以上的大数据共享, 人人都有自己大数据的控制权, 必然会受到追捧。

3.2 依靠全网算力保障的智能合约体系

由于目前信用成本高昂, 跨国交易只能在超大型跨国贸易公司之间进行, 否则跨国交易一旦发生意外, 纠纷就会演变为跨国官司, 其信用成本是小公司远远不能承受的。智能合约设想就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把合同架构在区块链上, 通过HASH数保证合同的真实有效性, 并且由于有了算力保证合同的信用, 可以让合约自动执行, 完成智能合约上的相关数据即可把合同所涉及的相关财产进行清算, 让纠纷情况没有发生的可能, 从而保障了交易的合法有效, 让小型公司跨国交易变为可能。数据被上传至区块链, 通过设置区块链上的数据处理程序, 智能合约及自动交易就可能在区块链上实现。目前, 加拿大籍编程天才Vitalik Buterin创建的Ethereum系统已初步实现了这种可能。

3.3 区块链技术使得银行在大数据时代起死回生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传统银行不改变的话, 就是21世纪一群要灭亡的恐龙。的确, 与拥有大数据的互联网公司相比, 银行处于劣势。而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即依靠区块链本身全球承认的低成本信用体系来降低银行本身的信用成本, 例如用户的个人资产, 收支情况这些大数据一旦被区块链证明可信, 银行就可以给其授信。由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本身的信息共享性质, 打破了银行常常陷入的信息不对称的窘境。互联网垄断了大数据降低信用成本来牟利, 银行只有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进行创新, 依靠区块链技术夺回市场份额, 重新取得金融核心地位。

4 结语

目前, 区块链在金融服务业上运用最早也是最普及的场景包括:支付、证券的清算和交割等领域。在支付领域, 基于区块链, 银行将各自收集和验证的客户信息数字化后, 上传至区块链, 同时, 银行为交易中的实体提供电子身份证明信息 (私钥) , 并将用户地址与其电子身份证明信息联系起来, 任何交易的发生都需要经过该私钥和银行手中的公钥验证, 并由用户地址进行, 这就决定了区块链上数据的可追溯性。在这种模式下, 各个金融机构在区块链上实现交易信息共享, 交易的任一环节都不会脱离监管的视线, 通过在区块链上设置一定的规则与逻辑, 区块链将自动验证交易和用户的合规性, 不合规的交易及用户将被去除, 银行将减少大量重复性工作, 节省大量合规成本。在证券清算领域, 传统证券交易中, 证券所有人发出交易指令后, 指令需要依次经过证券经纪人、资产托管人、中央银行和中央登记机构这四大机构协调, 才能完成交易。整个流程效率低, 成本高, 且这样的模式造就了强势中介, 消费者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使用区块链, 买方和卖方能够通过智能合约直接实现自动配对, 并通过分布式数字化登记系统, 自动实现结算和清算。完成的时间仅仅需要10分钟, NASDAQ的LINQ为Overstock.com在2015年年底发行的私募债就成功实现了这个场景。去中介化的交易流程必然将大幅节省交易费用。

参考文献

[1]蒋润祥, 魏长江.区块链的应用进展与价值探讨[J].甘肃金融, 2016 (2) .

3.区块链技术场景化 篇三

区块链,这个听起来有点艰涩的名词,简单地说是一种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持续生长的数据库。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用于维持信息共享来源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distributed network of computers),是支持比特币流通、交易的基础技术。网络中的每个节点(node)便是一个用户,通过保存一个完整的交易历史数据库的副本,参与并维护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通过加密(encryptlon)确保安全——所有交易会以加密形式登陆,包括时间、日期、参与者等。交易一旦入账,不可被删除、撤销或修改。

“区块链这一颠覆性的技术作为当下多种热门概念的交集,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深刻地影响金融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德勤中国华东区主管合伙人曾顺福说,“对区块链的积极应对或是被动接受,也将导致各行业内部的重新洗牌。”

如今,这项基于比特币而生的技术,正在金融、医疗、车辆信息、食品供应链等场景化的领域体现自身的应用可能。

改变

区块链对于金融业的意义在于将重望金融业的基础设施,从而带来应用的改变。它所构建的信任生态系统可以在信息不对称、不确定的环境下所生存,而在这样一个网络之中每个人能够将货币资产(实体或虚拟)精确地进行价值和信用转移。

此前,巴克莱银行、瑞士信贷集团、摩根大通等42家全球顶级银行已加入一个由金融技术公司R3领导的组织,着手为区块链在银行业中的使用制定行业标准和协议;2015年12月30日,纳斯达克完成了基于区块链平台的首个证券交易,也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去中心化有着里程碑的意义。2009年比特币区块链的上线,被视作价值互联网正式诞生的元年。

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化是近年来两者融合的主题。然而一个金融公司是否互联网化并不是靠是否做电商或者使用社交媒体而决定的。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肖风认为,现有的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利用价值互联网的工具来改善内生的很多业务流程,改善附着在金融体系上的应用场景,将其互联网化,从而将自己变成互联网公司。

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块链是传统金融公司借势转型为互联网公司的最佳利器。利用区块链改造传统金融机构核心的生产系统,同时把整个金融企业架构在互联网上,这是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比特币上线以来已经运行了7年,这个试验系统在传统金融行业之外运行,没有出现宕机,而且运行在这个网络上的所有比特币账户也没有被黑客破解过。这使得欧美主流金融机构都在建立自己的区块链实验室,也设立风投基金投资区块链的创业公司。这意味着区块链这项技术,具有用来改变传统金融机构基础架构的巨大潜力。据Magister Advisor分析,2017年,银行在区块链开发的经费将超过10亿美元——是所有企业软件板块发展速度最快的。

肖风觉得,“互联网金融的终局是点对点、端对端、P2P的金融服务”。不过,他也指出,“迄今为止,这项技术还处于实验阶段,其成熟度相当于1995~1998年之间的互联网技术。那时我们也不认为互联网能够像现在这样改变我们的世界。”

落地

“与美国、爱尔兰的黑客马拉松相比,中国的开发者更为关注应用场景,这说明中国开发者的创新更为‘接地气’。”德勤亚太区投资管理行业领导合伙人秦谊如此总结中国区块链黑客马拉松。

基于区块链的“货物链”(CargoChain)在比赛拔得头筹,它能够让国际贸易更为环保和省时;二等奖的项目“智慧财产”(Smart Property);三等奖的项目BitMEDI,基于区块链保存医疗记录以及食物链、随机数生成器、信用记录分享系统等,都体现了区块链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不过,黑客马拉松仅是一个开始,一项技术从演示到真正的商业化、产品化仍需很长的过程。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德勤也保持着对这项新兴技术的高度关注,其全球加密电子货币从属于德勤全球数字化团队(Deloltte Digital),团队人数超过100人,研究如何运用技术提高现有服务以及探索建立在区块链上的解决方案,并与多家全球顶级工程技术类高校和全球区块链不同类型的开发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德勤区块链平台Rubix已与多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合作开发了多个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业务的应用实例。除金融行业运用外,Rubix团队也拥有并帮助企业策划了近30个应用模型,有些在帮助企业论证阶段,有些已进入实际操作模型建立阶段。

4.区块链技术的十大应用 篇四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像一个数据库账本,记载所有的交易记录。这项技术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渐得到了银行与金融业的关注。但其实区块链的应用不单单是在金融邻域,还有其他的你不知道的领域。

(一)公证防伪

这个大家应该都是十分熟悉的,而区块链可以为公证书防伪、防伪码、防伪系统、防伪证书,等其他可以提供一个更安全,可靠的的技术,对于投资者来说,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使

(二)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994年,几乎与互联网(world wide web)同时出现。因为比特币打下基础而受到广泛赞誉的密码学家尼克萨博(Nick Szabo)首次提出了“智能合约”这一术语。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只是以这种方式与真实世界的资产进行交互。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智能合约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

(三)物联网

区块链技术可以将物联网的射频、嵌入式、传感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等物联网技术,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WSN、RFID系统、局域网、安防监控系统等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投资者是很好的选择。

(四)身份验证

数据库成为黑客的主要目标,因为它们上面存有中心化信息。如果加密被破解,黑客也许能够窃取所有正在被存储的信息。区块链技术通过将所有这些数据去中心化,能够为这个问题提供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因此,数据将不会存在于一个单一的服务器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计算机维护的分布式公共账本。由此,各种数据攻击将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没有一个实体在掌控这些信息。

(五)预测市场

预测市场其实并非是真实的预测市场,只是大概的预测一下市场的动向,但是仅仅是这样的预测,就足以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利益。

(六)资产交易

像数字资产点对点交易系统开发,数字资产场外交易系统开发,币币交易系统开发等,这些数字资产的交易,都会用到区块链,而且相对于现在的比特币局势,这些交易系统,更安全可靠还不会触犯政策。

(七)电子商务 马云说过,二十一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确实现在就是一个电子商务的时代,电子商务可以说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可以1.识别用户2.一个更好的市场分布3.分布式安全稳定的市场。

(八)社交通讯

加密聊天应用,让你的聊天信息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加密电话 记录,让你的隐私更安全。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应该十分广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行多多的了解

(九)文件存储

资产信息,数字钱包的应用

(十)其它

5.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篇五

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全球峰会北大论坛于2016年4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OKCoin创始人徐明星出席并致辞。徐明星表示,Okcoin 针对民间机构构建清算网络。我们用区块链技术,让他们每天能够结算,提高效率。

以下为会议实录:

徐明星:谢谢主持人的邀请,谢谢各位参加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全球峰会。

提到区块链,大家可能都有些感觉,一方面是国外很多金融机构在测试区块链,我们在应用区块链,另一方面,从业人员非常大地吹嘘区块链。另一边,我们发现其实从最近这两年来,区块链实际的应用案例非常少,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到底能在哪些场合起作用,我希望通过这15分钟的演讲能解答这些问题。

这一页上是国外很多人对区块链的评价,我不太多说了。

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对区块链的很多政策,值得提起的是英国政府,把区块链技术当成英国全国金融中心的工具之一,英国政府对区块链技术支持力度非常大,甚至邀请我们这些企业去英国注册公司。这个是区块链在这些商业领域里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大家可以看到,对金融领域里面的微支付等等,以及对政府里面的公证、投票,包括对一些金融底层的架构,今年还有一个所谓国家数字货币的概念,我们国家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包括欧洲很多银行在探索,发行国家数字货币。区块链这个技术在这些领域里,可以有深远的影响。

它到底如何影响?为什么可以来重构这些领域呢?大家可以看到,第一张图是中心化的网络,第二张图是今天的互联网,今天的互联网是分布式的,但是中间有很多很多交换机、路由器来构建一个全世界的大网。第三长图,是今天区块链影响的网络,它能够通过所有的节电子邮地参加通讯。

这个实际上是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非常简单,就是帐本,这个对应传统银行一页,这个是帐册里面发生了哪些交易。区块链也把这个帐册分散到整个互联网上,做了所谓的分布式,它会变得更安全。这个是区块链每个交易发生的过程,任何一个交易发生以后,首先是通过P2P网络,网络到互联网上来,互联网需要设计一种机制,在分布式网络里,谁可以记帐,拥有权限的人来记这个帐,且要有一些机制保证记帐人不能造假。记帐人记完帐以后,把他的帐册网络到全网,所有用户接触到这个帐册以后,就可以确认这笔交易是真实的,如果是转帐的话,转帐就完成了,这是区块链基本的流程。

其实今天全世界最大的,运行时间最长的区块链系统是比特币的系统,关于比特币的系统,包括对区块链,很多人有很多疑问。区块链的性能非常慢,比特币的系统,传言每秒只能处理7笔交易,这样的系统如何工业化。支付宝每秒有14万笔的交易,VISA是每秒2万笔的峰值,区块链系统如何大规模应用呢?这个其实是外面对区块链没有深入地了解区块链技术所产生的很多误区,关于比特币每秒可以处理7笔交易的原因是这样的,因为目前的比特币系统,每一个区块,一个帐册的大小是1M,每10分钟产生一个这样的区块,每一个最基本的比特币的交易的大小是大约250,发现每秒是可以处理6.6个交易,这是比特币系统为什么每秒能处理7个交易。这样的基础设计下,我要想系统处理的交易变多,把我的区块链变成5M、100M、1G,这跟银行记帐一样,现在有一个人记,我让一百人同时来记,效率就变高了。另外我现在是每10分钟做一页帐册,如果每1分钟做一页,或者是每一秒钟做一页呢?区块链系统的扩容不是一个问题,我们自己的企业做的私有区块链每秒可以处理几万笔交易,都没有问题。

比特币系统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种看似弱智的设计呢?目前在全世界比特币的社区里面存在着两种学术流派。第一种认为,比特币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清算、结算的底层网络,我们可以在这个底层网络上再去构建其他的应用层,有点像TPIP。大家知道,TPIP有物理层、传输层等等,因为这样非常巧妙的设计,让整个互联网可以迅速地发展。从PC互联网切换到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应用层软件不需要做任何的修改,只需要把最低层的物理层从光纤换成了3G。因为OSI非常巧妙地设计,让整个互联网的扩展性非常大,扩展速度非常快。在比特币的社区里,有一些学术的人,他们持这样的观点,希望把这个网络构建成去中心化的清算结算网络,在此之上,再构建其他的应用层,比如说有支付层、认证层等等,这是第一种观点。

持这样观点的人,他们希望能够保证比特币的区块足够小,因为这样的网络最后其实是帮全世界的大型机构之间做清算结算的,因为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去中心化,最能够被信任的一个网络。很多大型机构可以在这上面做清算结算,至于机构内的清算,我们用其他的设计来解决。所以,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每秒只能处理7笔交易,如果用在全世界几百家银行里是足够了。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把这个加快呢?把区块变大,因为这种学术流派的人认为应该要尽可能地保证区块链网络的去中心化,因为去中心化才是最能够被信任的清算网络。

第二种人主要是以美国的几家企业为代表,他们希望推进比特币越来越强大,以后甚至可以取代美元,我就要处理越来越多的交易,每秒处理能力就很大,他们一直在推动比特币的区块链不断的升级,处理越来越多的交易。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两种学术流派带来的结果。第一种,如果是每秒处理,全世界有70亿人,每人每天产生2笔交易的话,在这个上面,他们用了所谓的类似互联网上路由器的技术,能够实现让全世界70亿人每天2笔交易,每个区块大小是133M,第二种类型,每天会产生3.5T的数据,未来全世界可能只有有大型的数据中心才能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第一种观点的人设计未来区块链如何发展,所谓的闪电网络,是一个在区块链上构建的第二层,让所有的小交易,类似交换机的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这样的概念,如果是在同样一个子网内,你的这些交易就不要进入比特币的总量,可以在一个闪电网络里面,他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Lightning Network,这个设计非常天才。

另外一个设计的侧链,在比特币的主链,如果它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清算结算网络,在上面可以构建用来做微支付的结算网络,还可以构建其他的侧链,这些侧链本身都用比特币底层的主链来做信用以及清算、结算,这些侧链,看到他们有很多非常巧妙的设计,可以制定不一样的侧链,有的可能是做审计的,有的可能是做股权交易的等等。

这是今天全世界区块链技术设计,我觉得外面还是有很多误区,说区块链非常弱智,这是源于这两种技术流派,我们不知道哪一种会成功。

下面我想介绍一下几个典型的区块链的应用案例,NASDAQ Linq,做私有股权交易的,核心是把股权交易的信息用投资人写到区块链来,不是这家公司写,能够让他的股权交易市场变得透明,没有造假,他们认为未来资金方可以跳过很多的中介机构,直接和这些企业进行交易。

这是日本的一家银行,叫MIZUHO,他们现在做了一个区块链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用在日本国外的投资者去购买日本国内资产时所使用的。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系统里面有非常多的环节,资产管理经验、券商、这是日本国外的,这个是国内的环节,在过去每一笔交易的发生,由于这些相互的不透明,可能需要律师,每一笔交易需要很多天才能完成。他们构建了一个区块链,投资者要发起这样的交易,经过券商,把所有信息都同步到他们内部,所有成员共享的区块链里面以后,让整个过程变得透明,效率也就变得非常高。

这个其实是区块链更多的用来做身份识别,这个是我的股东在美国投资的一家公司,他们其实是希望用区块链技术来改变整个物联网的底层,他们希望以后所有的物联网都能带上微支付功能。HTDP协议能够让他们每一次请求网络付很少的钱,这个钱当然现在是由社会上的芯片来产生的,这家公司做了很多的芯片,集成到手机、电脑里,让你的电脑天生具备付费的能力。一家网站,正常的用户他的设备本身可以给他钱,其他更深层次的,如果想对这个网站做攻击的话,付出的成本就很大,这是这家公司设计的系统。

国内这些企业在做什么,刚刚说了这么多国外的公司,我们其实有两个产品。一个是OKCoin,过去做比特币的买卖,现在我们也在做更多的区块链资产的买卖,这带来很大的变化,他的股权可以今天在股交所交易,后天在纳斯达克交易。英国有的国家说要把他们的土地和森林放到区块链上,能够让资产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最高效的定价,这是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工作。

OKLink,是针对民间金融机构之间的清算结算网络,目前我们在全世界有30多个民间金融机构,还有两家小银行接入了这个网络,最多的曾经在我们公测阶段,一天跑的金额有几百万美金。这个区块链网络其实核心是若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以及他们互相不认识,我们用区块链帮他们构建了信任,他们过去需要一对一做生意,一对一签合同,现在不需要签合同,可以一对五十做。过去他的资产在区块链上需要很多天才能清算一次,现在我们让他们能够每天清算、结算很多次。过去在没有区块链的时候,构建这样的网络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企业没有这样的公信力,让这些企业相信我们,今天我们有区块链技术了,他们非常愿意相信我们,并且加入这个我们,并且效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OKLink是全世界真正跑的,真正商业化运行的区块链网络,有一天的峰值,测试跑了几百万美金的交易额。而且这个里面是没有类似比特币这样的代币的,完全发行美元。也不需要通过类似比特币复杂的挖矿,只需要设计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识机制就可以了。

6.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篇六

万新宇

2008年年底,有一个神秘的人物(或团体)叫中本聪的,在一个密码学论坛上,发表了一个白皮书:一个全新的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技术方案。两千七百多天过去了,全世界也没搞清楚中本聪是何方神圣?但是,按照他的技术方案设计的比特币,却把全球的各国的政界、经济界、金融界搅得波涛翻滚,不得消停。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比特币在各种各样的质疑、监管和打压下活的“花自飘零”,而与比特币“骨肉相连”的底层协议和技术平台—区块链却突然被人发现,它大大地有用,随之不觉“绿柳成荫”。

一时间人们如获至宝,各种各样的研究组织、机构以及基金纷纷如“雨后春笋”,区块链技术获得了大量的“眼球”。在国内,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也都先后成立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日前周小川行长公开表示中国央行要研究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在金融行业、共享经济、物联网等方面似乎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吸引了高盛、花旗、纳斯达克、德勤、Airbnb 等巨头的积极参与和布局。2015年区块链成为了美国创投行业中获得融资金额最高的板块;26岁少年Vitalik创建的开源区块链技术平台“以太坊”,2015年 7 月上线后市值飙升至 10亿美元,成为新晋独角兽。

那么,区块链究竟是什么? 维基百科定义:区块链是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让参与到系统中的所有节点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生成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内包含一段时间内系统所有的信息交流数据,并产生数据指纹,用来检验数据的有效性以及连接下一个数据块。

有点儿绕,形象点儿说:区块链就像一本公开透明、分散、无主的总账本。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规矩来记账,并且每个账本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你要改账的话是木有用的,除非你能够把其它的超过51%以上的账本统统改掉;另外,区块链的区块好像总账本中的一页一页的账页,记账人记录的每一笔账都要经过其它记账人核准,之后,加盖时间戳,时间戳是唯一的,有了它就可以往前追溯每一笔账,同时,时间戳还是下一页账页的索引号。所有账目是公开的,而记账人是匿名的。

我们看一下“中本聪账本”的设计要点:

(1)无主的:这个账本不属于任何人,无论是美联储还是花旗银行或其它组织,所以,每一个记账人是平等的,账本是分散的。只要每个记账人都遵循同一记账规则,规则是基于密码算法的。而我们现在所有的帐都是中心化的,有主儿的。

(2)无须信任的:对每个记账人无需专门的信任,无论它是ISIS还是基督徒,不分男女老幼,只要他按规矩记账他就可信任,因为通过加密算法的自我约束,任何做假账行为都会遭到其他记账人的排斥和抑制。(这对当前我们经济生活中普遍缺乏诚信的“痛点”真是一剂良药)

传统的信用背书系统中,比如银行,存款人被迫对银行信任,但随着存款人数增加,银行总账遭受黑客攻击的可能性增加以及无法完全排除的内部人作案。与之相反,“中本聪账本”中记账人之间无需信任,而且随着记账人增加,总账本的安全性反而增加(51%的基数增大),所以说它是一个可靠的“账本”。同时账目内容可以做到完全公开。(3)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中本聪账本”采取单向哈希算法,每个新产生账页都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线性“连结”,时间的不可逆性导致任何试图入侵篡改“账本”账目的行为都很容易被追溯。

我们归纳一下“中本聪账本”算法式信任的好处:

1、你不需要信任任何人,完全靠算法建立起记账人的信任;

2、记账人的信任关系无需第三者插足;

3、建立信任关系的成本几乎为零。

“中本聪账本”中还隐含了一个“智能合约”,原本是为比特币编程用的,如果将比特币换成其他价值资产,而合约换成“物与物”的程序,那区块链技术真是可以实现很多很多的功能。

“中本聪账本”的能否在最缺乏信任的二手车交易中发挥一定作用呢?

众所周知,二手车买卖中信息的不对称性是行业成长最大的障碍,因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的人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比如常见的卖鸡蛋、卖西瓜以及二手车的买卖,卖主对要卖出的东西比买方了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的精”的原因。不透明导致的不信任是二手车行业最大的顽疾。

恰恰“中本聪账本”的无需信任、分布式、低成本高效率、公开透明和不可伪造的特征符合二手车交易市场的需求。

每辆汽车,都有统一的商品属性:名称、条形码、生产厂家、类别、子类别、还会有发动机号、变速箱、车身结构、长宽高、最高时速、0-100公里加速时间、油耗等几百个属性。不过,既便完全描述了这些属性,你也不能唯一地指认出哪一辆车。

所幸的是每辆汽车出厂时都有一个车辆识别码--VIN码,VIN 码有17个字符,包含了厂家、生产日期、车型、车身型式及代码,发动机代码及组装地点等信息。这个代码是唯一的。当一辆车从4S店到车主手中,或者从前任车主转移到新的车主手中时,都需要到车管所去办理手续。

如果我们在“中本聪账本”上把VIN码作为汽车的唯一标识,在汽车未出厂前,所有权是属于汽车厂家的。当4S店或汽车经销商从厂家买走了这辆车,就在“账本”上就增加了一条交易记录,所有权就发生了转移。同样,当一个买家从4S店里购买了这辆车,在“账本”上又增加了一条交易记录,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任何一辆车在任何时间点的产权归属。如果我们在汽车里配上了和这个“中本聪账本”相连通的数码芯片,那么只有车的主人才能够发动这辆车,因为只有他的秘钥才能够打开这辆车。那就解决了汽车的失窃问题,提高了安全性。

如果在汽车上加装了OBD行车记录仪与“账本”相连,保险公司就可以通过车辆的行车数据来挖掘车主的驾驶习惯,并制定符合个人的UBI。

如果我们在每次大修后,都能将行驶里程、已更换的重要部件、也一一记录在“账本”中并且加盖时间戳,那么就可以彻底杜绝在二手车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如说,篡改行驶里程数,掩盖事故碰撞后的大修数据等等信息。透明、公开、公正的二手车交易系统诞生了。

这个二手车交易系统有如下特点:

公钥加密:使用密码学协议加密后的数据统一计入分布式“账本”中,保证数据不会被篡改。

私钥解密:“账本”中的ID按照权限设定,查询相关数据时验证身份ID。

智能合约交割:这个系统会使用智能合约执行交易。当交易的条件全部满足后,系统就会自动完成交易,不需要人工干预。

公开查询:任何人都可以查询这个系统,了解这辆车当下的全部信息。

数据透明:所有的交易记录都是全网公开的,无法内篡改。这个“中本聪账本”系统是专用于二手车(汽车)所有权交易和大修记录登记的,它具有区块链的DACT特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交易记录。而正因为汽车的账本记录了每辆汽车从出生到当前的所有交易记录

同时这个“账本”能够降低交易的成本并缩短处理时间,去中心化开放特点则有助于平台内创新。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延伸核心技术能够打开区块链各种领域互联智能的应用空间。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才刚刚开始,未来无限光明!2016年5月22日于龙岗

注解和参考书

备注1:DACT,是英文“分布式的、共同约定的、照合约执行的、可追溯的”四个单词的缩写。

备注2:OBD,是英文“车载诊断系统”的缩写。备注3:UBI,是英文“基于使用量的保险”的缩写。

备注4:哈希算法,将任意长度的二进制值映射为较短的固定长度的二进制值,这个小的二进制值称为哈希值。

1、区块链2.0,谭磊、陈刚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4

7.区块链技术带来保险行业的创新 篇七

【关键词】区块链  去中心化  保险  金融

区块链技术最早诞生于2008年,其表现形式为比特币。到了2014年,比特币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其背后的技术——区块链却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从定义来看,区块链是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能够安全地储存各类交易数据,且这些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可以自动执行智能合约,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从整个金融领域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节点,也有望促进现有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制度的改良。

一、区块链特征概述与不足

(一)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征

总体来说,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包括去中心化、非对称加密、可信赖、时间戳和智能合约五个特征。

去中心化指的是不存在中心化的管理机构,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基于分布式的结构体系记录和验证数据,这也是区块链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区块链技术让所有个体都有成为中心的可能,因此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中心地位,从垄断性的强中介转化为开放式平台。

非对称加密指的是区块链采用的现代密码学技术。区别于传统加密方式,这种加密算法的“密钥对”是非对称的,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用公钥加密一段信息,而只有信息的发送对象才能用私钥进行解密。这类现代密码学技术使得信息的私密性得到了保障,也使特定的人能够接收到信息。

可信赖指的是区块链技术中交易记录的真实性。在区块链中,修改交易记录相当困难,若无法得到51%的人的认可,修改就没有意义。此外,区块链实际上是以数学方式解决信任问题,参与者不需要知道交易对手的信用水平,不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担保,只需要信任一套共同的算法即可。

时间戳指的是参与者都可以在每个区块上盖上一个时间戳,以说明信息是何时写入的,以此构建出一个可以追本溯源的大账本,可为每一笔交易提供查找功能。这样便构建了一套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数据库。

智能合约满足了一些无法预见性、非常规的交易需要,保证区块链能够持续生效。这套智能合约具有可编程化的特点,能够控制各项限制条件,省去了法律约束的成本。

(二)区块链技术的不足

首先,区块链技术需要海量的存储空间。区块链记录了系统由始至终的每一笔交易,并且每个参与者都可能在各个时间节点记录数据。在每个节点的数据都需要实时同步的情况下,存储压力和网络传输压力较大。对存储空间的容量要求可能会成为制约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

其次,区块链技术需要高能耗,其电力和硬件成本不可忽视。

最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抗压能力较强的整体系统。在金融领域,如果每秒交易量超过系统的设计容纳能力,交易就自动进入到排队等待状态,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

二、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展望

(一)区块链带来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个性化和可编程化能够实现保险合同在分布式系统下的自动和自执行,极大地提高了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在保险交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需求不同,交易模式多种多样,所满足的交易条件也千差万别。智能合约则大大降低了传统合约修改的法律和时间成本,其可编程化能够随意给交易合同添加限制条件,满足了不同的人对保险条款的不同需求。此外,区块链的分布性使得系统可以根据智能合约实际执行情况不断地实现自动重置和修正,保证模型实时客观地反应实际风险情况,合理调整赔付资金池,确保风险的可控性。

(二)区块链带来保险互助新模式

在区块链中,传统保险机构不再是强中心,相反,保险交易的每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中心。这种“点对点”的互助保险平台,类似于一个个去中心化的组织,能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安全可靠地在预先设定的业务规则下,以一套固定模式自动运行。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的角色已不再是传统的风险吸收者和处理者,而是变成了风险资金池的管理者。最终,保险可能演变成去中心化的自治型保险,市场中各方在业务规则下各尽其责,打造一个透明、可信任、满意的保险社会。

(三)区块链带来监管模式的改变

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金融机构对自身业务的监管,传统的保险监管需要较高的合规标准和内控要求以降低风险,这大大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成本,也限制了监管效率的提高。然而,风险水平却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监管的形势依然严峻。在区块链技术下,监管模式将发生改变,有望以技术监管取代传统的制度监管。区块链采用的是多方验证的交互式共识平台,能够促进保险平台的自我监管,其信任机制大大降低了弄虚作假的可能性。交易参与者在各个节点都可以对保险业务进行参与和审批,监管将只需要对相关技术和平台进行查漏补缺即可,确保系统中的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欺瞒系统。

(四)区块链带来保险行业的新突破

传统的保险受到地域限制,只能在线下当面进行,其发展速度受到制约。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则实现了基于全网共识机制的跨区域的信息和价值的交流,模糊了地域限制,全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强化,尤其是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此外,区块链的“时间戳”功能完整记录了交易过程,扩大了影响范围,缩短了时间周期,使得保险期限得以更加灵活,由此可以开发出更多保险产品,大大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三、结语

目前,区块链技術尚处于早期理论阶段,各项应用还刚刚起步。然而,我们无法忽视区块链技术可能给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的变革。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再细分到保险领域,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可能会对传统保险行业的模式带来创新甚至颠覆,区块链的新型智能合约、信息和数据加密方式等也有望对保险行业进行改进,加快行业运作效率,从而使得保险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前景分析[J].智富时代.2016(5):25-27.

[2]王和,周运涛.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保险[J].中国金融.2016(10):74-76.

[3]何广锋,黄未晞.区块链本质以及对金融业的影响[J].清华金融评论.2016(4):102-106.

[4]杨涛,王斌.去中心化金融与区块链[J].金融博览(财富).2016(6):18-19.

上一篇:儿童保健部组织架构图下一篇:课前的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