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2010年三季度信贷分析

2024-07-18

银行2010年三季度信贷分析(精选10篇)

1.银行2010年三季度信贷分析 篇一

2010年银行信贷政策(四大银行)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明年的货币政策目标也有了明确的指向:在继续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货币政策也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国有控股的四大商业银行也在第一时间分别对外明确了明年的信贷投放政策。

建设银行(601939)则有望在信贷投放和产品创新方面延续今年所呈现的稳健风格。建行董事长郭树清称,建行将坚持稳健经营,全面强化风险内控工作,坚持严格的信贷审批标准,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及时分析、跟踪和密切关注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高度重视贷后管理,优化贷后管理流程和工具,将贷后管理真正打造成为建设银行信贷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建行方面还特别强调,将下大力气加强对中小企业、“三农”、节能减排、医疗卫生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严控对产能过剩及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贷款。建行指出,将发展民生领域金融服务,通过打造民生系列产品综合服务方案,重点支持教育、医疗、社保、安居工程等民生产业的发展。

工商银行(601398)董事长姜建清指出,工行将加快信贷业务创新,拓展信贷业务新领域,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其中,要求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率高于全行贷款增幅;稳步提升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和县域机构信贷比重;创新消费信贷发展方式,加大对直接消费的信贷支持。

在支持经济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方面,工行将支持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支持医疗卫生、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节能减排、城市环保工程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网络融资业务的发展。与此同时,继续加快退出“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而中国银行(601988)董事长肖钢则表示,中行将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进

一步发展扩大境外业务,充分利用该行全球化的机构网络和多元化的业务平台,延长服务链条,拓宽服务领域,以适应企业“走出去”的新趋势、新需求。

与此同时,中行将坚持有保有压,优先满足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继续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重大科技专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加强对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研究,积极创新业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坚决压缩落后产能项目贷款,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和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保评估和排放要求的项目,不得新增信贷投放,对于已投放的贷款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快退出。

以“三农”服务为重点的农业银行则明确提出,将大力推进城市业务改革和转型,构建城乡联动的特色发展模式在体制机制、产品、服务等各个方面寻求突破,逐步建立起推动城乡业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2.银行2010年三季度信贷分析 篇二

亮点一:人民银行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突出

全年, 中国人民银行华坪县支行作为县域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落实者, 在履职中注重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以制定“四个意见”和签订“一个协议”为切入点, 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好以“适度宽松”为主调的货币信贷政策。具体:“四个意见”———一是制定了《信贷工作指导意见》, 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 明确信贷支持重点, 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持信贷的合理增长;二是制定了《抗旱救灾期间金融工作指导意见》, 及时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抗旱救灾, 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抗旱救灾贷款3495万元, 全力支持灾民抗击旱情;三是草拟并请县政府转发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指导意见》, 明确金融支持县域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以及工作要求, 制定23条工作措施, 理顺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四是召开了全县林权改革金融服务推进会, 与县林业部门联合拟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实施意见》, 全力推广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一个协议”———牵头签订了《银政全面合作协议》, 促进银政合作, 实行金融目标考核, 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结果: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得到较大幅度增长, 年末贷款余额达22.23亿元, 比上年增长34.86%。

亮点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服务创新成效明显

全年,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不同客户群体的融资需求, 积极开展信贷服务创新。如:工商银行推出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 年末余额达7100万元, 有力地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困难, 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农业银行率先在全市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 全年发放7笔金额1538万元, 努力破解林业贷款担保瓶颈;农村信用社推广核放“三个信用贷款证”494本并放贷2850万元, 核发“金碧惠农卡”6185张并放贷款2679万元, 支农信贷服务进一步加强;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分别与县内两家担保公司加强合作, 共办理中小企业担保贷款1.8亿元, 方便中小企业融资。

亮点三: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全年,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要求, 着力调整信贷结构, 实现了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目的。如:优先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信贷需求方面, 在涉农贷款奖励政策的鼓舞下, 都相继加大了涉农贷款投入, 年末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达166514万元, 同比增长54.96%, 有力支持了县域“三农”经济持续发展。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方面, 年末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102945万元, 比年初增长19.58%, 较好的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支持弱势群体实现创业促就业方面, 农村信用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实施办法》, 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 共办理了112户560万元“贷免扶补”支持创业贷款。办理小额担保贷款51户, 金额450万元, 其中, 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250万元, 发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200万元, 支持和带动了500余人弱势群体实现就业。

亮点四: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加大

3.银行2010年三季度信贷分析 篇三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放缓,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双重挑战:一方面必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大力支持经济增长,一方面应审慎调控贷款规模,防范信用风险。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将如何在“两难”中把好“信贷关”?

支持经济与防控风险:银行业面临的双重任务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全球陷入衰退边缘,企业融资难成为全球问题,亟须银行的金融支持。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下,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更需要银行信贷的推动。

不过,经济下行时,银行往往会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需要,控制和减少贷款规模,把更多的资产配置到超额准备金和短期票据一类准现金类资产上,银行常常出现“惜贷”行为。

近来我国经济出现明显的减速迹象,企业利润水平也正从2007年的峰值水平快速下滑。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近日指出,由于企业亏损增加、利润减少,银行体系经营压力加大,潜伏着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

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拖欠明显增加,出口坏账上升使已身处经营困境中的外贸出口企业雪上加霜。

银行业的风险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客户的健康状态之上的,在整个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时,不少客户的现金流量为负,势必造成银行的风险。但是,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在困难时期,如果银行不支持企业,企业倒闭会使银行风险加大,银行需要与客户共同渡过难关。

唇亡齿寒:保增长也是保银行

专家指出,在目前的经济情况下,银行的利益和企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对银行来讲,保增长是一大局,如果银行纯粹基于风险而畏缩不前的话,就会影响工业增长,从而使经济下滑的问题变得更严重,银行自身的存量贷款也将受到影响,最后受危害的自然也包括银行业。”

事实上,从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九项金融措施,再到进一步细化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中央近几个月来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的金融政策和措施,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稳定增长,为经济航船保驾护航。其中特别指出,“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央行更是在3个月的时间内五次下调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总量的控制。

此后,银行业也迅速行动起来: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先后公布其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的措施,重点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

央行数据显示,去年11月银行贷款明显增长,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按可比口径增加4769亿元,同比多增了3895亿元。

严控风险:“救急”“救穷”但绝不“救乱”

从国际经验来看,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与GDP的增速下行存在密切关系。从2008年三季度末各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状况来看,都比2008年年初略有下降,但是比第二季度末已经略有上升。在增加贷款规模的同时,严控信贷风险同样是银行必须重视的问题。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指出,特别在当前经济处于下行时期,要根据“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不但要“救急”,而且要“救穷”,但绝不能“救乱”。坚决限制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认为,银行对那些方向对头、公司治理状况良好、不盲目跨业扩张、产品适应力较强的大中小企业,不可因目前一两年困难就停贷、收贷或变相增加信贷成本;而对那些风险很高,不满足贷款条件或不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方向的企业,则应严格限制。

有关专家同时建议,在弱经济周期下,政府有关部门应在税收、贷款核销政策等方面尽量给予银行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多方位、多渠道解决生产资金紧张,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扩大融资、分散风险的合力,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4.2010年个人信贷产业发展分析 篇四

我国个人贷款业务自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随着当前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愈发接受了能提升生活质量的个人贷款消费理念。面对国内巨大的个人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已越来越重视零售业务的发展,个人贷款业务正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重点和利润增长点。从1992年上海发放全国第一笔个人住房贷款,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央政府制定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汽车贷款现身北京、上海,信用卡分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房地产市场商品化趋于成熟,再到21世纪贷款业务在经济建设和民生社稷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一个有金融机构、贷款服务机构、借款人、商户所自发组成的个人贷款产业链已经形成,个人贷款服务、个贷产品的创新和市场的对接均取得较为快速的发展,而互联网的介入更是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壁垒,第三方平台的快速成长大大增加了贷款人群的申请便捷性和贷款热情,民间积累的个人贷款需求在这一时期开始陆续大规模释放。

图表1:中国个人贷款产业链

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个人贷款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截止2009年年底,我国居民户贷款余额达到8.18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全国个人消费贷款累计新增1.8万亿元,经营性贷款新增6606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个人贷款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迎来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发展特征:个贷产品趋于丰富,愈发贴近居民实际消费需求;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不变,但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个贷产业发展中东部较快,中西部成长形式较好。

图表2:中国个人贷款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易贷中国 银联信整理

房地产调控政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回顾1998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扩张型和收缩型交替进行,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998-2003上半年实施扩张型的宏观调控政策

背景:1996年房地产销售出现负增长,199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负增长,1999年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出现负增长。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及国际经济衰退,加深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

调控目的:从供求两方面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主要措施:鼓励各地建造低价住房,满足大量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用宽松的住房金融政策,刺激住宅消费需求;减免税金,降低购房负担;促进存量房进入市场,推动增量住宅市场发展。

效果: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本质转变,个人买房取代集团购房成为市场主体;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年均增长在24.5%,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3个百分点。

2、2003下半年-2008年8月采取收缩型宏观调控政策

背景:2003年前后开始出现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问题;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平衡,商品房供给和消费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开发和交易行业不规范等市场秩序混乱现象日渐突出。

调控目的: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稳定房地产价格。

主要措施:加强信贷业务治理,规范土地市场交易;提高房贷门槛,以提高房地产投资成本,调控住房需求总量;降低套均面积,调控楼市供给结构;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效果:从单纯抑制房地产供给转变为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实行双向调控,促使房地产市场供求趋于平衡;从多方面抑制房地产需求,尤其是有抑制了房地产投机需求;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合理调控住房供求结构。

3、2008.9-2009年12月实行扩张型的宏观调控政策

背景:2008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和房价大幅下降,经济增速放缓,物价持续下行。

调控目的:扩大住房消费需求,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经济发展目标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主要措施:减免税收、购房补贴,推行房贷新政,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支持、鼓励首次购房、普通住房。

效果:2009年商品房销售量及销售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4、2009年12月以来,进入了新的一轮政策周期:收缩周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连接召开的几次会议,使中央针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路逐渐清晰了:一方面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从而达到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宏观调控政策已从扩张型转向收缩型,预期未来调控政策将逐渐收紧。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国十条”,标志着政策收缩周期正式确立。

与去年相比,本次调控新政力度更大。本次调控措施在问责制、信贷政策以及税收政策方面较过去均有明显突破。有人将07年9月出台的二套房政策比喻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二套房政策出台导致房地产市场发生逆转。当前出台的针对二套房、三套房的政策较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是首付比例从40%提高到50%,意味着购房门槛大幅提高;二是关于二套房的认定更加严格,范围更广;三是个别城市,如北京直接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购买二套房,深圳、重庆、广州等地纷纷出台了地方调控细则,主要内容与力度基本与“国十条”保持一致。

与此同时,我国个贷产业也暴露出来一些影响发展进程的突出问题。第一,由于传统观念、贷款业务便捷程度、服务门槛较高等因素限制,个人贷款业务灵活度有限,民间认知度不够;第二,我国的征信体系尚不完善,给银行的信贷投放带来诸多不确定风险,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个人贷款业务的开展;第三,我国个人贷款领域的法律空白还有待填补,目前个贷市场只有行业规范类的文件限制;第四,缺少信贷担保和保险制度,如出现消费者还贷困难,银行很难将抵押物变现。

二、我国个贷产业的发展趋势

1、中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将更为激烈。随着股份制改革的逐步实现,以及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盒子进一步加深,各银行由单一模式的传统发展业务快速向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业务轨道发展,这种集产品、服务、市场对接于一体的进步,也成为银行在未来几年的个贷市场中,竞争实力储蓄的有力体现。国内个贷市场中较为薄弱的中间业务、个贷业务领域,势必成为外资银行下一阶段集中式竞争的焦点。

2、市场需求将被更大程度的激发。国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为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6-2008三年间,我国GDP年增长分别为10.7%、11.4%、9%,2009年更是达到增长高点;同时,年轻群体作为个贷市场主流人群,贷款需求仍未尽然释放,但他们影响了网络化个贷服务、个性化个贷产品实现了快速繁衍,而这种促进个贷业务更好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仍将持续并强势化。

3、区域及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将得到改善。随着西部大开发力度的逐渐深入,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苏,加之国务院的中部崛起计划,在未来十年中,中西部地区将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随着更为成熟的经济体应运而生,未来中西部地区有望成为个人贷款市场最重要的增长点;同时,国家在农村及新城镇建设上也一直贯穿始终,为农民及新城镇居民进入个贷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就业机会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农村及新城镇个人信贷将成为个贷业务的新生力量。

4、个人贷款结构将发生改变。政策的调控和住房需求的趋于平和,将让住房贷款一枝独秀的局面得到缓解;汽车贷款在市场需求缺口仍巨大的情势下,有望成为个人贷款业务新的增长点;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信用卡个贷产品选择面和灵活性的大幅提升,将大大刺激持卡人为主的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同时,民间个人教育贷款关注度颇高,由于教育产业化使得高等教育费用明显超出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个人教育贷款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5、征信系统的完善将改善个贷市场环境。2010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征信管理条例》向社会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即将告别无法可依的时代。经历了“七年之痒”,从2003年央行设立征信管理局,到征信框架的逐渐搭建,再到第二代身份证实现身份信息识别和监管作用的体现,散落在银行、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个人信用信息将实现有效的统筹,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将初步完善,加之征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成长壮大,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机构将获得更为可靠、成本低廉的个人信用信息,个人贷款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必能大大减少,而居民的诚信意识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三、银联信对个贷产业发展的建议

个人贷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虽然发展形势较好,但仍当注意,我国个人贷款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正面剖析我国个贷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完善个人贷款市场的建议,对促进我国个人贷款产业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毕竟我国的个贷市场还处在发展初

期,结构单

一、市场对接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缺乏机制监管等弊病十分突出。银联信就个市场主题,针对性给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

政策上,不仅仅要加强个人贷款的立法工作,也应当积极发挥政策的市场引导作用。建立完善的个人信贷法律法规,同时建立抵押、担保、破产等针对性法规,使个人贷款业务的运作具有可以依赖的法律工具;同时,应持续、积极的鼓励金融机构加速个人信贷发展,增加个贷品种,同时要坚定居民对经济走势和收入增长的信心,提高居民承载个人贷款的能力;要以《征信管理条例》为出发点,尽快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彻底消除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从银行层面而言,个人贷款整体服务能级还略显滞后,要切实做到提升个贷服务效率、深化服务内容。一是要简化程序,适当调整对借款人的限制,改良审核标准;二是要加速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加速金融服务现代化发展历程,增加个贷业务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三是要增加弹性,根据不同产品,实施产品差异战略,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更好的实现差异化服务;四是要加大合作,应大力开拓金融服务中间市场,与金融服务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加强渠道客户的推进,利用红啊的中间平台快捷、灵活的业务特点;五是要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专业、规范的第三方贷款平台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桥梁作用在近几年越发明显,但由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服务平台的作用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贷款服务平台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网络化分流的特征,积极整合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银行、担保、风险投资等各界资源,完善平台服务机制,通过诚信、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强化在个贷产业中的纽带位置。

5.银行2010年三季度信贷分析 篇五

富滇银行2011年三季度金融企业财务快报编报分析

一、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情况

(一)我行2011年三季度末资产总额7,495,5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16,270万元,增幅为7.4%。

各项贷款余额3,971,1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29,130万元,增幅为15.37%。

买入返售资产余额813,94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84,063万元,降幅为37.29%。

持有至到期投资余额489,6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86,789万元,增长376.17%。

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46,84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277万元,减幅为6.54%。五级分类不良贷款比率为1.18%,较上年同期下降0.28%。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为149,2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871万元,增长7.08 %。三季度末我行拨备覆盖率达到279.12%,较上年同期提高38.06%。

(二)负债总额7,132,5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98,004万元,增幅为

7.51%。其中:吸收存款余额(含同业邮储存款)5,409,6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01,358万元,增幅为12.51%。卖出回购资产余额805,81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13,453万元,降幅为20.94%。

(三)所有者权益合计363,0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8,266 万元,增幅为5.30%,其中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20,547 万元。

二、损益情况

(一)2011年三季度我行实现营业收入1,626,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8,335 万元,增幅为21.10%。

1、三季度实现利息净收入1,561,5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2,627万元,增幅为26.41%。

2、三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2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781万元,增幅为51.28%。

3、投资收益-291.25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672万元。

(二)营业支出85,4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945万元,增幅为1.12 %,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增幅为38.59%。

(三)税前利润78,1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8,578万元,增幅为57.64 %。实现净利润为58,2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47%。

三、营业网点变化

由上年同期的90增加到96个,增加了6个网点,分别为省内的文山分行、红河河口支行、红河蒙自支行、大理文化路支行、老挝富滇办事处和省外的重庆分行。

6.甘州区2010年一季度经济分析 篇六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全区一季度经济延续上年回暖趋势,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一季度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5.8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98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8.15亿元,增长12.3%。全区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民增收基础显著增强。全区初步落实制种基地50万亩(其中玉米制种46万亩,蔬菜、花卉制种4万亩),蔬菜基地16万亩,轻工原料基地13万亩,优质小麦14万亩,全区订单农业面积达76万亩。畜禽饲养总量达603.06万头(只),同比增长9.2%, 其中牛、羊、猪、禽类饲养量达到29.1万头、87.35万只、38.64万口、447.97万只,分别同比增长1.8%、2%、3.3%、11.8%。劳务经济平稳发展,培训城乡劳动力2.97万人次,输出输转农村劳动力3.784万人,占计划的50.2%,实现劳务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1.9%,占计划的25.1%。乡镇企业运行良好,累计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56438万元,同比增长14.1%,占计划的26.5%,完成工业增加值13536万元,同比增长14.3%,占计划的25.8%。

(二)工业经济加速回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工业经济加速回升,1-3月,全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55亿元,同比增长19.1%,占计划的1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

加值3.74亿元,同比增长20.8%,比去年同期提高16.4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增长41.0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51亿元,同比下降0.58%;黑色金属冶炼、发电量、饮料制造增长强劲,分别增长86%、46.7%、26%。工业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实现销售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税0.34亿元,同比增长52.8%;实现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77.9%。工业品产销率为84.01%,同比下降4.83个百分点。

(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53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工建设26项,完成投资1.91亿元, 同比增长36.24%。40项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19项,完成投资2.18亿元,占当年计划投资39.5亿元的5.5%。其中已开工建设19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州段工程已完成土地清点丈量、路基用地及地上附着物清点、登记工作;750kv输变电甘州段工程塔基和主塔开工建设;水电站扩容改造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7月份投产发电;巨龙建材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一期项目石灰石及熟料破碎系统安装完毕,回转窖调装完毕,正在进行主辅机及电气设备的安装;80万立方米粉醛新型材料生产线、西龙热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光宇纸业1万吨生物纸浆生产线,土建工程均已开工建设,设备已订购;丰乐种业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10万吨复合肥生产线、上源蔬菜专业合作社8000吨恒温库建设及新乐物流配送中心土建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已完成土地整理2000亩及盈科至大满干渠6公里主干道路清表工程,开挖斗渠4.4公里、农渠8公里。滨河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南湖引水渠暗管

铺设已完工,湖区绿化已完成砂石、土方拉运工作,绿化灌溉工程已开挖管沟30公里,铺设管道22公里,滨河大道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水韵街基础工程已开工建设,滨湖路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临泽北路、火塔路正在做开工前准备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四栋住房基础工程主体已开工建设;张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基础设施工程正在进行道路和管网工程勘测、工程预算等前期工作,屋兰路向东延伸段、昆仑大道、北二路等路段绿化补植工程已开工。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国家湿地公园水面景观工程开工建设,湖区、漂流河道放线已完成,道路、旅游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在进行招投标,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绿化工程已新打机井1眼,铺设管网3.2公里;区医院综合大楼主体已完工,正在开展室内装饰工程;城市数字电视平移工程已完成城区2700户的数字电视平移及附属设施建设。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21项,张掖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可研已由国家发改委和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复,初步设计正在修订完善;庆华集团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已由省发改委备案,并取得了中石油同意接入西气东输管道的函、项目用水方案批复,环评已委托编制完成;国电龙源电力集团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土地手续已进入办理流程,环评编制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并报送国电集团总部评审,正在办理项目开工核准手续;中能煤业年产90万吨洗精煤项目已完成土建招投标工作;钧方建材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新址已确定,正在办理开工手续;龙祥木业中高档家俱及工程模板生产线正在编制项目可研;腾龙公司节水器材二期生产线部分设备已到位,正在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张掖农场超临界CO2萃取叶黄素生产项目设备已到位,正在筹

集启动资金;嘉禾绿色农业发展公司2万吨果蔬保鲜恒温库项目计划近期开工建设;飞机场公路及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已上报省交通厅。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危旧房改造工程正在办理选址规划、开工许可证和招投标等手续;退耕还林转灌区节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正在做开工前准备工作。张掖市城市燃气工程已通过市发改委核准,安评、环评、初设已通过评审;滨河小镇正在办理规划手续;张火公路拓建工程正在做开工前准备工作。既有火车站改造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金佛街保护工程项目初设已审查,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新城区学校可研、环评已完成,正在做地勘等前期工作;中小学校舍改造项目沙井寺儿沟小学、梁家墩小学等学校已完成可研编制。重点前期项目进展顺利,亚行贷款张掖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湿地保护工程项目,亚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已成立,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已列入国家发改委亚行贷款规划,亚行贷款技援项目申请报告已通过省财政厅上报国家财政部,项目可研已委托编制。目前,正在进行技援项目考察等前期工作。张掖火电二期工程,项目预可研已通过专家审查。平山湖煤田勘探开发,已委托省煤勘院编制普查报告,详查工作正在开展。风能资源开发,已取得一年的测风数据,正式委托西北勘测设计院新能源分院开展风能资源评估。光伏发电及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已完成100兆瓦项目预可研编制和项目区用地规划,已将申请华电集团、汇能公司、上海航天机电公司各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上报省发改委,正在衔接汇报争取路条。热电联产项目,正配合黑河水电公司开展前期工作,尽快取得省发改委同意开展2x300兆瓦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

兰州至张掖客运专线,正在积极做好汇报衔接工作,争取将该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四)市场消费繁荣活跃,居民收入大幅增加。节假日消费明显,商家一系列的降价促销活动以及换季打折带来的消费热潮,为消费市场增添了推力。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05亿元,同比增长17.2%,占计划的22.1%,其中,零售业、批发业实现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 4.72亿元、2.79亿元,分别增长21.4%、156%。节日旅游消费拉动增强,其中住宿业、餐饮业实现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324万元、1.5亿元,同比增长30.9%、14.6%。城市、农村消费品市场呈现“两旺”景象,城市实现零售额7.2亿元,增长17.5%,农村实现零售额1.85亿元,增长16.1%。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96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达到1993元,同比增长10.3%。

(五)财政税收稳步增长,金融信贷运行平稳。骨干企业生产良好,财政税收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6285万元,同比增长8.49%,占预算的24.9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700万元,同比增长11.96%,占预算的25.13%。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同比增长43.71%、5.77%。79户重点纳税企业1-3月税收入库812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14%。其中发电、铁合金、种子、房地产、金融企业形势良好,张掖火电、金源电力、巨龙铁合金、房地产开发公司、兴达种子、建设银行分别增长9.8%、1194%、525%、190%、115%、27.3%。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作用下,金融存贷同步快速增长,2月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达120.14亿元,同比增长23.88%,各项贷款余额达74.4亿元,同比增长28.94%,其中短期贷款增长36.95%,中长期贷款增长23.36%,居民消费信心显著增强。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

工业方面。一是工业企业经营状况不均衡。张掖火电、黑河水电等企业增势强劲,而昆仑生化、华瑞麦芽等企业因原料不足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大弓农化等企业产品库存过多,积压严重。二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已建成投产的牧沅清真食品公司,目前企业月需流动资金就达9000万元,因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缺乏,导致生产量小,不能承接大的订单。另一方面,我区商业金融机构少,且放贷能力有限、难度大、速度慢、程序繁琐,好多企业望而却步。

农业方面。一是生猪价格受成本上升、消费不足、周期性波动影响,猪肉价格持续走低,肉食品加工企业订单减少,皮革加工企业生产下滑,农户养殖积极性下降,影响我区养殖业发展。二是制种玉米亩产值大幅上涨,个别无资质企业强撬基地、哄抬价格,影响制种产业良性发展。农户种植加工番茄的积极性不高,基地落实困难。三是连续近半个多月低温寒潮天气,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生产及春小麦的按时播种。

项目建设方面。一是近年来新上的工业项目投资量不大,带动能力不强,难以有效地聚集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促进作用不强。二是部分项目因前期工作不到位、规划、选址、资金等因素影响,不能如期开工建设,如中能煤业年产90万吨洗精煤生产线等项目,支持性文

件办理不及时,钧方建材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选址与规划冲突,张掖农场超临界CO2萃取叶黄素生产线等项目,建设资金缺乏,致使项目不能开工建设。三是地方性大项目少,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军民合用机场投资能否纳入地方统计存在不确定性,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任务异常艰巨。四是部分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下达不及时,如通村公路、退耕还林转灌区节水工程等项目,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三、几点对策建议

做好第二季度工作,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至关重要。下一步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措施,靠实责任,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一要努力提高项目开工率。紧紧抓住第二季度项目建设黄金期,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领导挂项和部门负责制,集中力量,靠实责任,一项一项地落实,一个一个地推进,确保80%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上半年开工。将工业项目作为重中之重,采取重兵保重点的办法,强化跟踪服务,确保上半年重点工业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为完成全年任务打好基础。二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正在建设的750kv输变电甘州段、水电站扩容改造、巨龙建材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一期等项目,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着重做好征地拆迁、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工作,形成项目建设的合力,促进项目加快推进。对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国电龙源电力集团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中能煤业年产90万吨洗精煤项目、龙祥木业中高档家俱及工程模板生产线等项目,要破解难题,主动对接,积极争取上

级支持,尽早开工建设。对尚未开工建设的张掖农场超临界CO2萃取叶黄素生产线、嘉禾公司2万吨果蔬保鲜恒温库等项目,要分析原因,梳理症结,逐项解决,确保按时开工建设。三要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全力配合省、市部门做好土地征用、线路勘测等工作,确保军民合用机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项目顺利推进。做实前期项目基础工作,加强项目研究论证和申报衔接,力促亚行贷款张掖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张掖火电二期工程、平山湖煤田勘探开发、风能资源开发、光伏发电及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兰州至张掖客运专线等事关全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前期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四要强化项目监督和管理。强化项目监管,对政府投资项目和涉及公众安全的项目,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施工合同制、竣工验收制和责任追究制管理。健全重点项目稽查制、政府投资科学决策制和投资跟踪问效制,完善投资和项目考核办法,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项目投资使用效益。加强固定资产项目动态管理和投资统计工作,对新增项目及时补充进计划盘子,投资统计做到应统尽统,最大限度弥补投资缺口。五要加强项目谋划和资金争取工作。结合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启动,立足我区长远发展、科学发展,下一步,重点围绕支柱产业培育、循环经济示范、先进技术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及早谋化我区“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力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规划、入盘子。围绕省上建设“张武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的总体部署,抓好40MW太阳能光伏发电和100MW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建设项目、平山湖风能资源开发利用、2×300MW热电联产、2×660MW火电二期

项目、煤化工产业等项目的规划论证和上报衔接工作,争取得到省上支持。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要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抓住国家重大产业振兴规划、编制未来10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批复实施机遇,制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集中政策和要素资源向主导产业倾斜,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上产业振兴规划,努力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完整、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契机,引导企业依靠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帮助昆仑生化、有年金龙、黑河水电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以生物化工、食品加工、金属冶炼为主的接续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二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以打造全省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园区为目标,进一步修编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建设园区供电线路改造、输水管网、道路交通等项目,夯实园区发展基础,增强园区集聚生产要素、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能力。三要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活动。继续贯彻省市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国家减轻企业负担各项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原则,对辰旭生物科技公司等企业,做好资金、劳动力等共性问题的协调解决工作,督促抓好生产要素的组织和协调,实现达产达标,满负荷运行;对停产、半停产的昆仑生化、华瑞麦芽等企业要帮助企业落实原料基地,解决生产困难;对于经营困难的大弓农化等企业,要开展个性化服务,寻求对策措施,努力开拓市场;对新建成的牧沅清真等生产线,要全力抓好原料供应、资金信贷、设备调试等工作,促其尽快投产生产。同时,要积极牵线搭桥,适时开展银企对接会,确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大力发挥贷款担保公司作用,探索建立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基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整合国有资产、企业扶持资金,推进重点优质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通过债权及股权融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构筑融资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全面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做好群众思想发动工作,加快土地整理、道路建设、苗林绿化等基础工作,确保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集中项目、资金、人力等各类要素,积极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小康环保清洁等项目,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转灌区节水工程,不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二是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推行种子生产招投标,重点加强订单合同规范管理, 全面启动种子执法年活动,加快种子商标申报注册,进一步规范种子基地落实、合同签订、生产管理秩序,促进制种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制定玉米种子、蔬菜、畜禽等主要农产品地方性生产标准,重点发展钢架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积极发展高原夏菜。组织实施好肉牛产业发展项目、世行贷款畜牧综合养殖项目,集中精力抓好养殖小区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基础母畜数量,增加存栏量。优化畜禽品种和畜群结构,大力推广畜禽养殖新技术,提高养殖效益,不断增强我区特色优势产业的主导地位和竞争优势。三是认真抓好劳动力培训工程。围绕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借

助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以生产经营、高效农业、劳务技能、公民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思想道德素质。扎实开展保安保卫、机械制造、裁剪缝纫、电子知识、餐饮服务等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综合素质。紧抓各类重点工程全面实施机遇,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短期务工,最大限度地拓展农民就业领域,推动劳务产业健康发展。四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鼓励农户开展土地入股参股、融资质押、租赁经营等,促进土地合理、合法流转。认真做好外业勘界、纠纷调处、确权到户等工作,确保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进一步完善集中支付、乡财区管、政府采购制度。探索农业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新机制,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立足区位优势发挥,促进第三产业繁荣

发挥立体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突出优势特色,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完善市场体系,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提速增效。一是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全面落实各项创业活动方案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全民创业服务体系,加快推出创业项目,畅通区乡村三级创业信息网络,提高创业服务窗口工作效能,推动创业活动顺利有序开展。利用社会服务培训中心、职教中心、乡镇劳动力实训培训等方式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支持在岗人员辞职创业,挖掘就业空间,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二是大力发展物流业。立足我区“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优势,以兰新铁路第二双

7.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分析 篇七

中外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现状及比较

本文选取国际NGO对银行环境和社会表现评价(国际NGO有一系列针对银行环境和社会表现的评价指标,如银行监察组织开发的监测银行业的指标,涵盖了农业、林业、渔业、石油天然气、电力、采矿、军工等生产部门,以及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有毒物排放、土著权利和人权、劳工权益、缴税、透明和诚信等议题)的3个主要指标——绿色信贷政策、绿色信贷专责机构设置以及绿色信贷理念倡导,比较分析中外资商业在推行绿色信贷方面的现状及差距。根据各银行的产权性质、品牌声誉及推行绿色信贷的现状,本文拟选择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汇丰控股作为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全國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知名国际银行的代表,根据上述3个评价指标对其推行绿色信贷的现状予以比较,结果见表1和表2。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虽然绿色信贷理念得到中外银行业的普遍重视,但中外商业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的战略、政策和实践层面的差异依旧存在:一是信贷政策连贯性不够;二难以与国际准则接轨;三是不利于国内外分支机构政策导向的一致性。根据国家即期调控政策制定的年度操作指引往往不具连续性,而且可能部分与国际惯例不符,导致难以准确预测一些期限较长信贷项目的风险、丧失一些与国际同行的合作机会。此外,在国内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步伐日益加快的形势下,依国内即期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的绿色信贷政策不一定适合境外机构经营环境,进而影响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与策略的执行。

从绿色信贷专责机构的设置情况来看,国内商业银行步伐较慢。作为首批接受《赤道原则》的跨国银行,汇丰和花旗、渣打三家大型知名国际银行都在决策层次设立了相应的绿色信贷专责机构,例如汇丰集团董事会专设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花旗集团设立了环保和社会风险政策审查委员会。相较之下,国内仅兴业银行成立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可持续金融室,并成立以行领导为首的赤道原则领导小组;招商银行成立了总行绿色信贷领导小组和绿色信贷工作小组,工行和交行由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绿色信贷相关工作,其他银行措施尚不明确。

从绿色信贷理念倡导的视角来看,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比较重视提升员工环保意识和宣扬绿色信贷理念,但相对于国际银行,对外宣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例如汇丰中国通过开展富有新意的环保活动、资助多项研究和培训项目、积极组织和参与高层论坛,在社会各阶层宣传推广自身绿色信贷理念和政策,提高社会声誉和业界地位。

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制度环境

近年来,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这既是金融机构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体现,同时也与这些国家支持节能环保的各项政策相互配套、落实到位,绿色金融创新的外部制度环境良好有着密切关系。相较于国际同行,中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制度环境仍待进一步改善。

中国现行法律政策框架对绿色信贷利益相关方的约束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污染企业是地方支柱产业,在没有硬约束的情况下,这些高污染企业通常并不会花费高成本治污;在监管部门未对商业银行采取“严格”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向高污染企业放贷是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甚至是同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外部政策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各利益相关方缺乏改善环境的动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不免陷于“孤军奋战”的逆境。

中国现行法律政策框架对利益相关方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对于“两高”企业来说,在没有足够激励的前提下,无论是进行污染治理还是产能转换,短期看都是高成本、低收益投资,甚至给企业带来生存压力,因此,“两高”企业往往缺乏保护环境的动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绿色信贷政策操作性不强、人才和技术支持不足、缺乏风险规避工具等困境,放贷给低碳环保企业和项目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在没有相关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当前推行绿色信贷的动机往往只停留在履行社会责任阶段,没有积极开发新产品新业务的动机。

环保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当前中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环保信息披露制度,在没有严厉的事后问责制度的前提下,污染企业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国内商业银行还没有使用环境信息后的反馈机制,以及环保部门间没有真正做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

绿色信贷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新技术的发展必然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在低碳技术尚未成熟的技术环境中,商业银行投资低碳环保项目往往面临较高的技术风险,在缺乏政府担保或者市场风险规避工具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理性的选择只能是不投资或少投资。

未建立杜绝“非绿色”融资的机制。倘若“绿色银行”从“两高”企业和项目撤出资本,留下的市场空白迅速被民间资本和其他非绿色银行占领,“绿色信贷”的“过滤器”作用就依旧会落空。因此,建立有效机制以杜绝民间资本和非“绿色银行”向高污染企业融资,是绿色信贷推行的另一个前提条件。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设计的构想

当前中国绿色信贷发展迟缓,既有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因素,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绿色信贷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制度设计,应分别从上述两个层面展开针对性探讨。

健全绿色信贷法律保障机制。为绿色信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不仅包括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立法,制定更为严格的节能减排要求和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也包括完善绿色信贷相关立法,对金融机构的环保义务提出更为严厉的要求与相应的监控惩罚措施,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建立节能减排市场交易机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现有交易平台的交易类型和逐步建立全国性的排放权交易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的碳金融产品,不但可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节能减排途径,也可为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落实节能减排财税激励机制。中国应考虑出台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包括继续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加大对节能环保投资项目和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对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实行鼓励性的财税政策。

建立有效的环保信息传导机制。由国家环保主管部门和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牵头组建全国统一的企业环保信息数据仓库,明确地方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环保直属系统和商业银行各自在数据库建设、维护和使用中的职责。及时、有效的环保信息数据平台不但可为环保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工作开展提供便利,更有效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给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拓展带来的风险。

完善绿色信贷组织机构建设。目前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并没有在决策层组建专职绿色信贷决策机构,建议:一是成立绿色信贷政策委员会,负责绿色信贷战略与政策的制定以及重大绿色信贷项目的授信与审批,该委员会可以吸收外部宏观政策研究、环境保护、低碳技术等领域专家参与。二是设置绿色信贷专岗或专员,专职绿色信贷授信、审批及贷后风险管理。鉴于绿色信贷业务专业性较强,国外普遍的做法是在信贷相关岗位设置信贷专岗或可持续发展专员,贯彻执行决策层的绿色信贷政策。三是在条件成熟时,成立低碳经济专职服务机构。创新信贷流程和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技术,服务低碳经济发展。

建立“绿色人才”储备与培训机制。无论是进行政策与技术分析的研究型人才,还是承担环境风险评估的复合型人才,都是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必需储备的人才。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人才储备。对于宏观经济与政策专家、行业环保专家、低碳技术专家等专家型人才,可以考虑采取外聘的方式,建立外聘智囊团。

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全过程管理机制,强化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机制。第一,借鉴国际知名银行的成功经验,研究国际准则,尽快建立完善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全过程管理机制,是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必要制度建设和风险控制手段。强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第二,强化与相关中介机构的合作。第三,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积极开展或协助东道国金融机构开展低碳金融业务,汇丰、渣打、花旗等国际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加强与上述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可因其提供的資金资助或风险分担机制而获得业务机会、降低业务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其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碳金融市场的成功经验。

进一步加强绿色信贷宣传力度。绿色信贷业务创新要取得各方认可,获得持续成功,最终实现商业银行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需要各参与方充分认可低碳环保理念,并愿意将之付诸行动。

8.银行2010年三季度信贷分析 篇八

2011年5月成立以来,小企业二部在行领导的领导下和部门老总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主要分析如下:

一、三季度工作总结

截止10月31日,我们小企业二部存款共2086万元,比开业之初的832.31万元增长了40%。其中:王仙琴5月末存款余额502万元,日均余额302万元;10月底存款余额661万元,日均余额606万元。贷款客户4户,其中2户属个人经营性,2户口个人消费性,贷款余额86万元;还有1笔个人经营性正在风险审批中。吴红玉5月末存款余额定万元,日均余额145万元;10月底存款余额外负担123万元,日均余额324万元。贷款客户6户,其中1户为杭州千岛湖阳光游艇制造有限公司企业贷款客户,户经营性,户消费性,贷款余额213万元。方涑咪5月末存款余额237万元,日均191.8万元;10月末存款余额为293万元,日均277万元。贷款客户5户,贷款余额为254万元,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3户,个人消费性2户。洪志春5月末存款余额为0.31万元,日均存款余额为0.16万元;10月末存款余额为9万元,日均存款4万元。贷款客户为户,贷款余额为230万元,其中,经营性户,消费性户。小企业二部基本户5

户,一般户9户,个人网银18户,企业网银6户,POS机4户。

二、四季度工作计划

四季度主要做好各项存款的营销工作,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再次开发自己的客户,还要进一步加强联系,达成交易。进一步联系维护好客户,争取客户介绍客户。对于零账户余额的客户深入了解,摸清底细,了解原因,想出对策,继续跟进,形成朋友,达成协议。不断的向自己身边的朋友推销自己,让朋友帮你介绍联系新客户。

9.银行2010年三季度信贷分析 篇九

析与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第一章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经济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一、货币供应量增加,流动性增强

二、人民币存款同比增加情况

三、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情况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一、货币市场交易活跃,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下浮

二、债券发行规模快速扩大,银行债券收益率总体上移

第三节 2010-2011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资本充足率基本维持8%

二、不良贷款资产保持“双降”

三、银行业资产总额超78万亿元

四、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章 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政策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消费信贷政策监管分析

一、经济政策对房贷的调控是“上半年松下半年紧”

二、鼓励发展消费信贷是2009年信贷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

三、银监会加大力度推进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四、五部门联手支持小额林农贷款

五、征信制度日趋完善,将有法可依

第二节 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信贷政策分析

一、上半年主要是“扩规模,抢市场”

二、下半年主要是“控规模,调结构”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近两年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

一、受房地产优惠政策刺激,投资需求重新活跃

二、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平稳调控房地产市场

第二节近两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一、产销量方面:均呈爆发式增长

二、产品结构方面:调整效果明显,低排量品种表现良好

三、自主品牌方面:表现抢眼,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

四、经济效益方面:加快改善,加速上升

五、进出口方面:出口降幅趋缓,进口止跌回升

第四章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整体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总况

一、从六家银行年报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现状

二、银行负债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三、2010年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一、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余额大幅增长

二、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余额在该行总贷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

三、个人信贷业务产品种类日趋丰富

四、个人信贷业务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

第三节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规模分析

一、个人房贷的迅速崛起成为新增贷款的重要部分

二、汽车贷款业务增速情况

第四节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面临机遇和挑战

第五章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产品深度剖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同业分析

一、种类多样化

二、市场细分化

三、产品创新化

四、服务层次化

第二节 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汽车贷款产品同业分析

一、创新经营模式

二、变换营销策略

三、拓展业务范围

四、加强合作力度

第三节 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产品同业分析

一、贷款对象基本条件对比

二、贷款金额与贷款利率对比

三、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对比

第四节 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贷款产品同业分析

一、贷款门槛对比

二、贷款额度对比

三、贷款费用对比

四、贷款对象对比

第六章 2010-2011年中国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参与主体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竞争力分析

一、工商银行

二、建设银行

三、中国银行

第二节 2010-2011年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竞争力分析

一、交通银行

二、招商银行

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四、中信银行

五、民生银行

六、深圳发展银行

七、兴业银行

八、华夏银行

第三节 2010-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竞争力分析

一、北京银行

二、南京银行

三、宁波银行

第七章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营销解析

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营销现状

一、商业银行注重实体网点与虚拟渠道的结合二、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营销模式

1、报纸营销

2、网络营销

3、推介会营销

第二节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服务渠道分析

一、商业银行网点分布总体分析

二、商业银行自助设备总体分析

三、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总体分析

四、商业银行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总体分析

第八章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营销策略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营销活动

一、农业银行“好时贷”个贷品牌营销

二、招商银行个贷媒介营销

三、法国兴业银行房贷客户奖励计划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其他个人贷款业务营销活动

一、招商银行携“车购易”参加车展营销活动

二、渣打银行“现贷派”网络论坛话题营销

第九章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分析

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分析

一、管理层面:制定个贷差别化信贷政策

二、方法层面:采用个人信用评分卡工具

三、技术层面:提高个人贷款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汽车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分析

一、控制标准:关注交易的真实性

二、风险分散:展开合作降低风险

第三节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分析

第十章 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创新研究

第一节 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创新分析

一、产品创新:农业银行推出房贷组合拳

二、利率创新:深发展“点按揭”

三、模式创新:中信银行“二手房直通车”

四、方式创新:兴业银行“随薪供”

五、方式创新:渣打银行(中国)“活利贷”

第二节 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汽车贷款业务创新分析

一、模式创新:招商银行车贷新方案

二、产品创新:银行“车库车位”贷款业务

三、商业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创新分析

第三节 工商银行“百荣模式”个人经营贷款

一、模式创新:中国银行“信贷工厂”

二、产品创新:招商银行个人“生意贷”

三、业务创新:民生银行“商贷通”业务

第四节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其他个人信贷业务创新分析

一、担保方式的创新

二、网络贷款模式

第十一章 2011-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趋势探析

第一节 2011-2015年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参与主体趋势分析

一、商业银行向零售银行转型的趋势明显

二、股份制银行在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分析

三、个人信贷业务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第二节 2011-2015年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新趋势探析

一、个贷同业竞争激烈,差异化经营方能突围

二、房价攀升暗藏风险,银行谨慎发放房贷

三、汽车金融快速增长,车贷业务或成新增长点

第十二章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投资环境解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指标运行

二、金融市场运行

三、银行业发展变化情况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政策环境分析

一、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三、汇率情况

四、刺激内需的政策

第三节 2010-2011年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环境分析

一、国家重拳出击支持房地产市场回暖

二、汽车行业呈现了快速复苏的态势

第十三章 2011-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产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行业投资概况

一、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行业投资特性

二、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第二节 2011-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投资机会分析

一、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投资热点

二、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投资吸引力分析

第三节 2011-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金融风险分析

二、政策风险分析

三、管理风险

第十四章 2011-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建议

第一节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积极拓展个人信贷业务

第二节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个人信用评分卡机制

一、个人信用评分指标选取原则

二、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评估

第三节 产品和客户双轮驱动,实施全方位产品营销策略

一、实施客户细分策略

二、建立个人信贷业务特色品牌

三、联动营销和交叉销售

四、实施关系营销策略

第四节 优化考核激励体系,提升客户经理的营销动力

一、建设个贷专业化团队

二、构建考核与激励体系

第五节 加强金融同业合作,提高个贷业务核心竞争力

图表目录:

图表:2005-2010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三产业增加值结构图

图表:2009-2010年中国CPI、PPI月度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分季度增速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图表:2009年1月-2010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

图表:2010年10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照表

图表:2009-2010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图表:2009-2010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月度增速走势图

图表:2001-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及增速变化图

图表:201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币利率调整表

图表:我国历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城镇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总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图表:2005-2009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走势图图表:2001-2009年我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

图表:2010年上市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产品一览表

图表:2010年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产品一览表

图表:2010年商业银行个人汽车贷款产品一览表

图表:2010年度商业银行优秀个人贷款产品一览表

图表:个贷产品综合排名评选获奖情况

图表:个人房屋贷款单项排名获奖结果

图表: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单项排名获奖结果

图表:持证抵押消费单项排名获奖结果

图表:个人信用贷款单项排名获奖结果

10.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偿还能力分析 篇十

自A股开市以来,银行股的PB值从未如此低过。即使在经济增速缓慢的成熟市场,银行股的估值通常也在1.5倍到3倍之间。显而易见,投资者对于目前银行的经营状况表现出了极端的悲观状态。其中,除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于传统银行依靠高利差赚钱的经营模式形成挑战外,投资者对于目前经济下行环境中银行股目前的资产质量表示了极大的担忧。自2008年以后政府四万亿拉动投资放出天量信贷后,新的信贷危机卷土重来。如山西联盛300亿元债务危机,长航风凰中的近60亿元的破产重整,以及钢贸行业大面积的倒闭和“跑路事件”,都对经济下行周期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可以想象,银行在产能过剩和周期性行业,如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房地产、煤炭、钢铁、玻璃、水泥、有色金属、造船、多晶硅、风电制造等产业会普遍存在难以收回贷款的信用风险。地方债、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按揭贷款等高风险信贷资产面临着极大的偿还风险,这也是目前上市银行股市价普遍破净的主要原因。本文把银行的这三种信贷资产界定为高风险资产,探讨分析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的偿还能力。

一、目前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危机,政府紧急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把经济重新拉回高速增长的轨道。但是,在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根本转变的前提下,这些资金大部分投资于没有直接和明显效益的国家项目,比如高铁、机场、港口等,出现大量的地方政府负债。

地方政府主要的融资渠道包括融资平台贷款、信托融资、城投债等,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级政府债务为206988.65亿元。银行一直是地方债的“最大债权人”,在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银行贷款大约占比为80%。由于“铁公基”项目没有直接明显的经济效益,甚至如高铁、地铁等项目面临着长期亏损的局面,这方面的银行信贷资产成为高风险资产,面临着极大的信用风险。

我国长期执行的宽货币、或信贷、或投资的政策思路,以及实际上的负利率政策 ,鼓励了企业的盲目借贷和投资。尤其是四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后,在“铁公基”巨额投资的带动下,企业大量投资于钢铁、水泥、煤炭、玻璃、水泥、有色金属、造船、多晶硅、风电制造玻璃、水泥、有色金属、造船、多晶硅等行业,当四万亿投资计划结束后,形成了大量的过剩产能。2013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钢铁、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在工业企业统计的24年行业中,有22个行业产能是过剩的。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这些产能过剩的企业也面临着连年亏损的情况,银行信贷资产的收回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房地产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特别是在京、上、广等一线城市房价按汇率换算也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地价格水平,形成了巨大的泡沫,且正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银行主要资产的按揭贷款,面临着日本式的泡沫,银行信贷资产也面临着日本式崩溃的危险。

二、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的偿还能力分析

我们把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分为地方债、过剩行业贷款和按揭贷款三种类型,来考察它们的偿还能力。

地方债偿还能力分析。地方债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地铁、高架桥、供水设施以及环境绿化等,这些投资虽然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带动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带却了周围地价的上升,带动了房地产等税收收入的上升,这就是所谓的 “土地财政”,短期之内,这种模式仍然会发挥作用,从只涨不跌的房价就可以看出来。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中期之内,地方政府手里仍然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可供变卖偿债;即使地方政府无力偿还,中央政府有30万亿的国有资产,足以覆盖目前累积20万亿的债务,这涉及到政府的信用问题,中央政府是必须承担责任的。从长其来看,正在上海、重庆等地试点的房产税将来可能在在全国推广,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收入来源之一,取代目前的“土地财政”。所以,地方债的偿还能力应该没有太大的风险。

按揭贷款偿还能力分析。按揭贷款的偿还能力从短期来看取决于房价,从长期来看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从短期来看,出于稳定金融系统从而稳定经济的考虑,号称出现“钱荒”的2013年,M2同比增长了14.2%。可见,中央政府不会采取“急刹车”式的紧缩政策,货币增长仍会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很小。从长期来看,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启动的国企改革、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会从根本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我国经济的长期平衡发展是大概率事件。基于以上短期和长期的原因,按揭贷款的偿还能力应该是有保证的。

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偿还能力分析。从政策层面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所在。国务院日前出台指导意见,表示要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分类妥善处理在建违规项目。将全面清理整顿建成违规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能有序退出。截止2013年底,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04万亿元,而2013年银行业全年的利润达到1.42亿。以此估算,即使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信贷资产全部无法收回,也不过是银行业两年的利润,所以产能过剩行业虽然出现了严重的坏帐风险,但还不至于威胁到银行业的长期经营。

三、历史上银行高风险信贷资产的坏帐整治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经营无论如何谨慎保守,坏帐总是不可避免的。从历史上看,对于银行经营中出现的信用风险,政府总是采取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合理化解了相应的风险,保证了银行业的稳定发展。

对于金融机构出现坏帐的处理。1995年,中银信托被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停业整顿,其债务和分支机构在1996年被广东发展银行收购。1996年10月,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其约50亿元人民币债权转为股权,从而避免了这家信托公司的倒闭。199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关闭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 由中国建设银行托管其债权债务和分支机构。 199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其存款本金和利息由中国工商银行偿付。

对于企业坏帐的处理。2013年3月20日,无锡市中院裁定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根据法院审查,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银行作为主要债权人承担了大部分损失。2014年2月27日,长航凤凰重整方案获得通过,包括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浦发银行武汉分行、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等6家银行仅可获价值3.2亿元的长航凤凰股票,损失超过20亿元以上。而近年来蔓延的钢贸业危机主要由银行买单。

由以上政府对于金融机构和企业坏帐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对于金融机构,为避免出现系统性全局性地危机,一般是采取由大金融机构买单最终由政府和全民买单的方式解决。对于不至于影响金融系统稳定、危害全局性的企业坏帐,由银行自行承担,实质上这些坏帐也不至于影响于银行系统的安全。

无论哪种解决方式,如果银行不能自行解决,最终还是靠政府买单用通货膨胀的方法去解决,也正因为这样,地方债、按揭贷款、过剩行业信贷资产在目前政治经济形势下,最终会成为可以解决的问题。至少在10年内银行业应该还不会真正地存在破产,储户存款得不到保证的情况还不会出现。

我们就会有理由相信,投资人对于银行股的未来过于悲观,这也许正是聪明的投资者的机会。

上一篇:企业经营理念对营销的影响下一篇:写景散文摘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