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局工作计划(精选8篇)
1.县文化局工作计划 篇一
一、文化事业建设获新成果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县文化事业建设紧紧围绕“构建底蕴深厚的文化高地”目标,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群文活动,进行文艺精品创作,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力度,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努力构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体系,为推动浦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环境。
1、百场文艺演出遍及城乡。举办“平安浦城”公益演出巡回城乡50余场次。每月在县赣剧团推出“文化浦城好戏惠民”系列公益演出1-2场。举办了新年音乐会小提琴专场演出、迎新春丹桂元宵灯会、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非遗专场演出”、第二届社区之声文艺演出、“长富牛奶杯”浦城好声音总决赛。十月份还举办了全县广场舞大赛,全县50多支广场舞队伍分组分片进行选拔赛,20支队伍进入县总决赛,吸引数千人参与和观赏。
2、十项书画展览引人入胜。举办‘60 60’ 余明慧、周联合、胡迈儿、吴卫东四人画展、浦城传统剪纸作品展、福建新四军抗战图片展、非遗集萃—浦城县非遗项展、《刘志德老照片展》等一系列展览活动,并开展了全民阅读和“你选书、我买单”读书惠民活动。
3、五次省市展演影响广泛。参加省第十二届少儿故事大赛,获得高年级组二、三等奖各1名。参加市第五届社区文化艺术周,歌手赛获一等奖,美术作品获二三等奖各1名。参加第一届“经典百折”福建省戏曲折子戏展演,在省芳华越剧团演出《游园惊梦》折子戏。在福州三坊七巷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举办浦城民间剪纸展,共展出浦城剪纸优秀作品122幅。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浦城剪纸、闽派古琴、大口窑青白瓷、竹剪纸参加展出。
4、三个国保单位有序修缮。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猫耳山遗址、浦城土墩墓群、云峰寺大殿)立项报告已完成并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云峰寺大殿已获修缮经费150多万元,即将开展部分修复工作。请来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浦城土墩墓群的考古调查和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我县朱子文化的保护研究力度,目前已申报5处有关朱子文化的文物遗存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浦城闽派古琴”申报为国家级非遗的前期工作和“浦城包酒酿制技艺”申报省级非遗的跟进工作,以及周冬梅申报为国家级剪纸技艺传承人的申报工作。
5、六项公益培训连续举办。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开展了剪纸、闽派古琴、传子木偶、书法、围棋、舞蹈等六类共十一期公益培训班。举办了年剪纸骨干创作培训班,邀请内蒙古剪纸学会副主席、内蒙古科技大学王红川教授对我县39名剪纸创作骨干在县职业技术学校进行集中培训。
6、多个乡镇村站荣获评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取得新成效。在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富岭镇文化站评为一级站,仙阳镇、临江镇、河滨街道文化站和官路乡、古楼乡文化站分别被评为二、三级站。富岭镇、仙阳镇获评为第一届南平市“先进文化乡镇”;富岭镇双同村等9个村获评为第一届南平市“文化明星村”。
7、四大专项行动纯洁市场。建立了文化市场监管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对全县的网吧、歌舞娱乐、游戏游艺、印刷等场所的安全进行大检查。全力开展“清源”、“净网”、“护苗”、“秋风”及网吧、娱乐场所、侵权盗版等专项整治行动,维护了文化市场稳定繁荣。
二、体育健身活动掀新热潮
年,我县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群众参与热情不断高涨。举办全民健身“碧洋春杯”、“武夷山杯”象棋比赛、“步行街乔士杯”台球比赛、“休闲杯”钓鱼比赛、“羽中漫步杯”羽毛球比赛、“体彩杯”围棋比赛及游泳、康姿百德健身操、气排球、乒乓球、老年人门球、太极拳等比赛。
竞技体育成绩不断攀升,竞技水平不断提升。,参加市的田径、跆拳道等八项比赛获12枚金牌。年组织参加市第三届运动会,组队186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田径、游泳、举重等9个项目赛事,共获得14枚金牌,女子游泳获市运会第一枚“金牌”,浦城田径比赛项目获得全市总分第2 ,团体总分全市第8。在匡山双同村举办了浦城首届全国非专业自行车爬坡赛,来自河南、江苏、广东、浙江、江西和福建等6个省市131名运动员参赛。
三.文体项目建设获新进展
1、完成永晖商业中心建设。商业楼于年1月19日开业,有永辉超市、肯德基、屈臣氏等一线品牌入驻,主体工程也于近期竣工验收,年底完成整体SOHO交付,永晖商业中心已成为浦城新地标。
2、浦城县体育中心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电子监控安装、田径场草皮铺设、跑道塑胶铺设、雕塑二次深化设计等事宜,预计年底可基本完工投入使用。
3、“五馆一中心”建设。已完成项目征地、用地规划审批、项目立项审批、项目环评、维稳行政审批、项目总招投标、项目工程初步方案设计等工作。目前,文体新局负责的二馆一院中,博物馆已出图,正在进行造价预算,其它一馆一院正抓紧图纸设计中。
4、“文化一条街”建设。目前立面装修改造工程已开始施工,82个店面租赁合同已签完,预计12月可开业。
四、绩效考评奖惩获新机制
1、乡镇文化站考评机制。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制定《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考核方案》,对其阵地建设、文体活动开展、业务工作、村级文化工作等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年终下拨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及表彰奖励的直接依据。同时建设了临江水东村史馆、永兴龙下文化小广场等示范点,大力推进莲塘镇九秋村等14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村建设。
2、乡村文体活动奖励机制。我们制定方案对乡镇举办文化活动进行奖励补贴,以推动各个文化站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民众文体生活。首批31个活动项目的奖励补助已下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2.县文化局工作计划 篇二
一、齐市各县、区文化馆 (文体中心) 群众文化现状
1.现状
(1) 多年来, 作为国家财政全额预算一类公益事业单位的文化馆 (文体中心) , 由于只够在编人员工资的事业经费, 桎梏了其多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致使地区特色文化、品牌文化、艺术精品 (有知名度的拔尖文艺人才培养输送) 等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就拿我市中心城区的文体中心 (文化馆) 来说吧, 由于其不是外县、区那样的独立城区,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在逐年增加部分群众文化硬件建设的投入, 但其硬件现状距离国家和省、市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馆舍面积不达标, 行政办公和教学辅导培训、排练场所拥挤一处, 多学科专业人员同室办公互相干扰, 致使本地区外来的业余文艺骨干在本中心没有充分展示才艺活动的空间, 更谈不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品牌特色文化, 培养出本部门乃至本地区有国家、省、市知名度的文艺人才了。
(2) 作为县、区一级文化馆 (文体中心) , 多年来照搬党政机关的日常管理模式, 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群文活动不足的前提下, 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 创造有利于群众文化发展的政策软环境, 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软、硬件建设, 开发社会大文化资源。致使其空守着政府文化中心 (文化专业管理操作部门) 偌大的“群文金矿” (社会大文化市场、人文资源) 这个无形资产, 望“富”兴叹而无所作为。而各县、区文化馆 (文体中心) 的群文活动又大都偏重形式化的社会效益, 不重视公共积累, 轰轰烈烈的各种活动过后, 设备消耗得不到及时养护和补充。更为严峻得是, 时代在进步, 广大群众对文化需求在增长, 县、区文化馆 (文体中心) 工作业务量在增加, 而文化事业经费却停滞不前。目前, 我市各县、区文化馆 (文体中心) 的文化事业经费只够工作人员开资, 连职工福利和办公用品都难以为继, 更谈不上开展有地方特色文化和品牌文化了。所以, 今天我市各县、区的文化馆 (文体中心) 只能囿于“文化馆“公益”思维中, 难越雷池半步, 最后成为名副其实, 无所作为“等、靠、要”的“清水衙门”了!
二、对策
1, 争取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 利用地缘优势综合开发“大文化”资源, 使之产业化, 增加文化积累, 摆脱文化经费不足之瓶颈。
大文化内容包括:
群众文化:声乐、舞蹈、美术、摄影、器乐、文学、曲艺、杂技、多元化竞赛、演讲讲习、科普、军体、射击、大型文艺演出、大型运动会等各种文体项目。
社会经济文化:拍卖、慈善募捐、宗教活动、社会团体活动 (妇联、工会、共青团、小朋友、退休者之家、各种学会) 、文化旅游 (学校、幼儿、军营、工厂、田野、冰雪) 、庆典、剪裁、展览、科技制作、动漫制作、建筑、服装设计、图书编著、美容、烹饪、营销活动、纪念日、图书置备 (电子化图书馆, 资料利用) 、宣传 (媒体、广告) 等、、、
2增强大文化资源开发紧迫感
在县、区文化馆 (文体中心) 现有机构和编制下, 抽调兼职人员, 增设一个科室, 将大文化工作内容重点纳入文化馆 (文体中心) 所增设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同时还能为群文理论调研工作提供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的理论研究课题) 。
于是, 以县、区文化馆 (文体中心) 牵头, 结合本地区人文地缘优势, 对大文化资源项目进行科学立项。对其成本、利润、速度、结构、布局、政策、前瞻行进行科学评估, 敲定有“双效益”、有影响力、有特色、有前途、可持续发展的那部分文化产业为切入点, 开发操作, 以点带面, 带动其它产业和文化事业共发展, 向大文化资源要效益, 要积累 (由于各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立项要符合实际, 因地制宜) 。彻底摆脱“等、靠、要”的被动群众文化工作现状。
3营造良好的开发大文化资源“软、硬”环境, 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创办文化产业, 增加文化事业积累
软件建设
一个县、区级文化馆要完成大文化产业开发, 增加公益积累, 首先要有人物财力, 有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 投资文化设施建设。
硬件建设
县、区文化管 (文体中心) 要争取上级领导协调市、县 (区) 财政、建设、卫生、教育等部门, 将其所管辖部分可带来收益财与物 (如南方等地政府将归建设局管辖的一个农贸市场划归当地的文化馆管理) , 以及将市、区所属的可做广告用的商服网点建筑物、临街 (城乡小区) 空地、公园 (临街建筑) 围栏, 路干, 繁华商业地段, 学校等闲置房屋和设备, 环卫站卫生费代理收费转包等、、、无尝拨付给县、区文化馆管理或使用, 做为文化馆有偿硬件创业固定资产, 其收益可做为群众文化活动业务费, 以解决文化馆事业经费之不足。
运作方式
县、区文化馆 (文体中心) 要引入项目招标、股份等现代文化经营管理机制。要将重大节日等文化活动 (或创办的文化产业) 自办或对外发包, 让双赢理念为群众 (消费者) 、企业 (投资者) 、组织者 (政府) 所接受。如是, 广大群众获得精神享受;企业花钱做广告, 宣传了企业和产品, 扩大知名度和销售量;主办方获得社会效益, 同时还增加了公共积累。作为发包单位的县、区文化馆 (文体中心) 要将社会上的各种节日当做“金矿”来挖掘, 并将其规划为多元、多项目大、中、小型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开发, 并和各部门联姻, 将创意、策划成形的项目发包给中标单位, 这样既能保证活动质量, 繁荣本地区群众文化;又能增加文化事业收入, 节省文化馆 (文体中心) 人物财力;还能让文化馆 (文体中心) 成为拓宽融资渠道的招标、发包、承包中心;更能让其工作人员成为策划、创意、评估的管理者和参与者。
服务与创业并重
就拿齐市各县、区文化馆来说吧, 要彻底摆脱现状, 就要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奖罚制度、弹性工作制度等方面解放思想, 打破文化公益事业位不能创收旧思维,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 鼓励工作人员专 (兼) 职带薪招商开发或创办文求和思想变化。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思想及心理的投影, 都是作者被压抑的愿望和理想的表达。
三、文学与梦的迂回表达方式
精神分析学认为, 梦有化妆后的显意和剥夺了化妆的隐意, 这使我们联想到文学作品中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也认为梦的工作有四个方式, 既梦的压缩、移置、意象和润饰。压缩, “即显梦的内容比隐念简单, 好像是隐念的一种缩写体似的。”[5]多种潜在思想在梦里被压缩成一种影像。“这种混合而成的影像, 状貌象甲, 化企业。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安心创业软环境 (诸如业绩突出者, 可在奖金分配等方面不吝给予奖励和一定级别职衔的政治待遇) , 并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 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3.湖北“一县一品”的文化实践 篇三
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来说,这些数字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一项触动了千千万万家庭和个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活动,或许它的价值就需要重新评估。这是一项被称为“一县一品”的文化品牌创建活动。
刘永泽,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在他的办公室,刘永泽向记者介绍了“一县一品”创建活动在湖北的发展经历。
他说,始于2005年底的湖北“一县一品”,当初还只是文艺品牌的创建,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基层的文联工作,那时可称之为“一级跳”;2010年初,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领衔的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州、县也成立了工作专班。创建工作从文联的工作跃升为全省宣传系统的重点工作,这是“二级跳”;2011年7月7日,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会议在潜江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作出重要批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由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专题研究、专题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盛赞全省广泛开展的“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扩大湖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指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以县单位推进,立足基层,覆盖全省,是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县一品”从全省宣传系统层面上升到省委、省政府工作层面,这是“三级跳”。
刘永泽介绍,“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大致分为以文化名人、文化遗产、民间文化、文艺样式、自然景观等为主题打造品牌的几种类型。谈及具体运作,他告诉记者,活动在组织层面上,通过下发创建活动实施办法,建立领导责任制、专家评审制度、调研督办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了一整套推动创建活动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在实施层面上,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建立了有利于促进基层文化科学发展的创建机制。
从本质上来说,“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就是一系列的创新,从文联工作的创新,到文艺工作的创新,到基层文化建设的创新,到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莲生说,长期以来,县级基层文化组织建设基础薄弱,特别是基层文联,缺人员、缺编制、缺经费等困难并不鲜见。通过创建活动,文联的自身建设增强了,工作思路和职能拓宽了,地位和作用提升了。他说,以保康县为例,该县文联以打造“荆山楚源”文化品牌为突破口,以作为争地位,文联编制、经费和办公场所均得到了落实,单列不到三年的文联在全县赢得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曾经困扰文联工作的诸多瓶颈也因创建工作迎刃而解。类似的个例,还有很多。
那么,在致力于文化“软实力”变为经济“硬支撑”的实践中,究竟呈现出怎样的“湖北模式”?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文化究竟是搭台还是唱戏?“一县一品”孕育成的新的特色文化如何滋养着当地群众?
纵观湖北“一县一品”的诸多实践,看上去和我们过去熟知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并无二致,但事实上却不尽相同。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县一品”的文化创建活动,让精彩纷呈的地方文化与蓬勃强劲的地方经济相得益彰、联袂并行,这其中,文化不仅只是搭台,还主动唱戏,并在经济建设中催生出当地颇具特色的新型文化。
“一县一品”营造的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每一个品牌与当地群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文地理关系,它折射的是一种血脉相连和心心相印的价值归属,是一根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是在泛娱乐化时代中老百姓始终在内心深处渴望着的某种精神旨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县一品”才真正体现出文化惠民的作用,因为群众在推动自己的文化,也同时受惠于自己的文化。
在黄石,一个由本地音乐人、本地院校音乐专业师生、公司老板、退休干部、下岗工人等五花八门的成员“捏”在一起的“喇叭队”,顶着一路的冷嘲热讽,从学习乐器、学习五线谱开始,最终演奏出了恢宏的交响乐。三年来,这个近百人的交响乐团日益壮大,日益专业,黄石的许多公益活动、商业演出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在潜江,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自发地参与到曹禺文化周活动中来。围绕曹禺文化品牌兴建的一系列纪念馆、故居、戏剧交流中心等,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氛围浓郁、面积庞大的开放式景区,漫步其中的市民,自身就是风景……
只有文化消费,没有原创性的文化生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沙漠化”,因为没有创造,只接受别人给你的文化产品,文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二手、二流的层次上。“一县一品”文化品牌活動的创建,在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催生、培育出新的文化样式,并滋养着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钟祥市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风昌盛。在宣传文化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该市着眼于“农村文化”的培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作家群。为此,他们先后邀请30多位省级以上专家到钟祥授课辅导,并将文学上有成就的农民作家送到鲁迅文学院和省培训班培训,大力培育乡土作家群。近年来,市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乡土作家培训基地,投资4000多万元的钟祥博物馆,还把“乡土作家作品陈列展室”列入其中。
现在,钟祥市共有乡土作家逾400人,在全市城乡按地域成立了6个作协分会,每个分会联络2~3个乡镇的会员,做到上有协会,下有分会,把作协办到了农家门口,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乡土作家队伍网络。同时,该市还支持民营企业家成立“大明承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乡土作家书籍的策划、编辑出版等事宜。
为推动“一县一品”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武汉市在文化品牌创建过程中,力促活动向精品、社区、企业、军警、校园延伸。据统计,该市已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精品20余个,举办特色文化活动5万余次,参与群众达6000万人次。
“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催生出当地新的文化,还让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得到健康发展。“文化精英应该生产出符合大众口味的产品,同时不断引导大众的文化消费,使其往更高的层次发展;而大众文化消费的繁荣,又可以促进精英文化的发展,本身也孕育着、催生着真正的高雅文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德顺教授看来,他更愿意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来区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别。
与早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同,今天的文化早已不再是服务于经济的配角,而是真正登台唱主角了。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社会对于文化的思考在走向深入。
(本文刊发时有删节,全文将刊发于文化纵横网www.21bcr.com)
4.县文化工作要点 篇四
一、统筹城乡
文化发展,提升公共文化建设服务水平。
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化、均等化、公益化、便利化为目标,深入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巩固和扩大县、镇、村公共文化主阵地的积极作用,积极争创全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推动文化“三农”工程建设,优化升级50个农村文化大院,全部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继续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不少于4020场。逐步扩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项目和覆盖面,积极争创全省百家优秀馆(站)。做好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使用、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与服务等文化惠民项目,广泛建立图书流通站点,完善配套设施,培训管理人员,推动公共图书资源共享。继续发挥以馆带团工作优势,扎根基层,扎根群众,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繁荣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以县镇村公共文化场所为平台,积极组织开展春节文艺汇演、元宵节民间扮玩,民间剧团展演、书画摄影展等富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20场次。积极开展流动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宣传教育活动,保护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利用,橘源堂医术等积极申报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和优秀文化传承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举办文化惠民“百场文艺演出”活动,开展“渔洋文化展演”不少于100场。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辅导工程,在以演代训、以会代训,广泛培训基层群众文艺爱好者的基础上,选取文艺骨干带头人和基层公共文化场所管理服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全年不少于100人次。繁荣文艺创作,以迎接和服务十艺节为动力,组织创作一批贴近基层群众生活、反映我县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佳作。
三、加强文物保护开发,打造王渔洋故里文化品牌。
以忠勤祠荣获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十大精品陈列和王渔洋故居对外开放为契机,进一步做好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工作,通过媒体宣传推介、教育基地建设、参加旅游推介会、申请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升格等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参观。进一步提升景区管理服务软件建设,完成王渔洋故居前面道路建设,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提高讲解服务水平,加强景区服务标准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景区形象。加强王渔洋文化研究和系列产品开发工作,有效传承和传播xxxx地域特色文化,扩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打造王渔洋故里文化品牌。持续做好文物普查、文物征集、田野文物保护、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保护开发文化优势资源。加强文物执法,加大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巡查力度。
四、强化监督检查,发展繁荣文化和新闻出版市场。
进一步健全文化和新闻出版市场管理和执法队伍,规范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强化网络文化监管,切实加强对网吧、歌舞娱乐场所、新闻出版市场等文化经营场所的监督管理,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深入开展新闻出版市场“扫黄打非”行动,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全年文化市场良好率达到95%以上。大力发展印刷发行、文化旅游、书画艺术、文化演艺、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抓好文化品牌动作和经营,加快培育鸿杰印务、泰宝防伪、方正印务等一批品牌文化企业,品牌文化产业、品牌文化企业家,继续保持书刊印刷全省第一的位次。积极组织参加市文博会、书画月、文化创意大赛等活动。
五、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年安全零事故。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将安全生产作为各项文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明确目标责任,完善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责任到岗到人;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培训演练活动,全年不少于6次;重点加强对文化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配合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六、重视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
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成绩,展示形象”的原则,大力实施新闻宣传、信息宣传、社会宣传和理论宣传“四轮齐驱”战略,准确把握宣传重点,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扩大文化宣传覆盖面,集聚推动发展正能量,营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xxxx年力求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稿数量和发稿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5.2011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 篇五
善委宣[2011]01号
关于印发《嘉善县201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开发区(街道)党委,县级机关各部门和直属各单位党组织:
现将《嘉善县201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
2011年2月28日
抄送: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张明超、姚高员、郑明
嘉善县201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我县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实现全面转型、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之年。
2011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关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不断提高核心价值引领力、主流舆论引导力和公共文化服务力,不断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开创嘉善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2011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穿一条主线,推进两大建设,抓住三个契机,营造四种氛围。‚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庆祝建党90周年,喜迎党的十八大。‚推进两大建设‛就是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建设。‚抓住三个契机‛就是抓住贯彻落实中宣发[2010]14号文件精神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抓住全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契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抓住创建浙江省文明县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城乡文明程度。‚营造四种氛围‛就是大力营造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思想氛围,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社会氛围,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的舆论氛围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氛围。
根据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2011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策划重大主题活动,集中力量,形成声势,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点和立足点,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精心策划重大主题活动,集中力量形成声势,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部署开展‚科学发展如何示范‛大讨论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部署和要求,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从2010年12月起至今年5月,在全县开展 3 ‚科学发展如何示范‛大讨论活动,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为总目标,重点围绕融入上海、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建设新城、优化环境、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内容,开展‚九问嘉善‛,通过座谈、论坛、访谈、笔谈等形式,组织开展包括形势政策宣讲、电视访谈《抉择面对面》、领导干部网络问政、媒体专栏大家谈、‚一把手访谈‛、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新闻媒体异地采访、各个层面座谈、‚我与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主题征文等在内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发展信心,在全县上下形成‚科学发展有共识、争当示范有激情、创业创新有合力‛的浓厚氛围。
深入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组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庆祝氛围。在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党员中组织开展十佳学习型党组织和十佳学习型党员创建活动,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并在‚七〃一‛前夕予以表彰。在‚七〃一‛前后组织开展第二届党员读书周活动,开辟好书推荐专栏,举办经典颂读、读后感征集等活动。组织开展‚喜迎华诞 党旗飘扬‛系列文化活动,包括书画摄影作品展、红色影视作品展映、红歌方阵联唱、建党90周年群众文艺优秀作品征集、社区文化节、网络图片展、网络红歌传唱、网络征文 4 等活动,着力营造庆祝建党90周年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迎建党90周年、讲文明、树新风‘三五’集中行动‛,开展好党员志愿者活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文明出行‛主题实践活动等,以及‚红色短信创作传递大赛‛,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礼仪之风。推出‚喜迎建党9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
精心策划经济社会主题宣传。充分发挥县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突出重点,精心策划,推出‚融入上海 全面转型 科学发展‛、‚为民先锋 创先争优‛、‚美丽水乡 乐居嘉善‛、‚凝心聚力建言献策 科学发展率先示范‛等系列主题报道。通过开辟专题专栏、推出系列深度报道、开展互动采访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做到‚声屏报网‛齐动、联动、互动,迅速形成声势、形成规模、形成氛围,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深化网络问政活动,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问政工作的实施意见》,实现干部上网经常化,解决问题常态化,回复网民制度化,进一步发挥网络畅通民意、表达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拓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渠道。加快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在良性 5 互动中实现同频共振,形成正面宣传强势。每周不定期在《嘉兴日报·嘉善版》中推出热点民生话题,广泛动员读者和网友参与讨论。重视舆论引导和管理,从群众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疑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充分挖掘我县道德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巡讲活动,使道德模范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开展与兄弟县市道德模范的互动,互相交流学习具体工作做法和经验。举办‚第四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开展‚学习型家庭‛评选、诗文名篇诵读大赛等。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评选第二届行业文明之星,开展广场志愿者行动。扎实做好传统节日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阵地作用,开辟‚弘扬民族传统‛专栏,通过留言、交流等形式,把弘扬传统美德与倡导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营造文明过节的社会氛围。把传统节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融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公民责任教育、居民精神文明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之中,加强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充 6 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积极创新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过节的形式和载体,开展健康文明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二、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突出重点,常抓不懈,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贴近实际、入心入脑
按照‚三贴近‛的宣传原则,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丰富宣传教育手段。
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以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为抓手,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党员领导干部以县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开展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服务推动县委中心工作。采用讲座辅导、专题访谈、主题征文等多种形式,深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围绕‚融入上海 全面转型‛开展领导干部访谈、笔谈等。扩大社区党校、企业党校等基层党校覆盖面,以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推动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建立省、市、县三级理论宣传教育师资库,挖掘培育本地师资力量。依托‚嘉善宣传网‛建立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互动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
深化农民、市民和企业职工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百姓课堂‛讲师总团的作用,优化授课内容和方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修订完善《镇(街道)简报办报基本规范》,举办全县简报培训交流会,提升简报办报质量。在城市社区开展‚晨夕课堂‛示范点评创活动,拓展‚柳洲大讲堂‛教育内容,提高受众面,扩大影响力。推进‚职工课堂‛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引导企业职工特别是新居民的作用。组织开展‚文化聚力,转型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全县企业文化建设新格局,有效推动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以‚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为抓手,鼓励企业加大文体活动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县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联谊会,交流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举措、新经验。引导企业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进一步繁荣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职工培训、企业简报编办、企业图书流通点建设等形式,开展学习型企业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深入开展‚春泥计划‛,将‚春泥计划‛推广到全县所有村,逐步实现‚春泥计划‛全覆盖。充分发挥教师、专门人员、8 本土人才、‚五老‛人员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结合村落文化特点,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和文体活动,进一步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继续在全县开展以‚小手牵大手 文明齐步走‛为主题的‚春泥计划‘五小行动’‛,开展乡风评议、文明劝导和道德实践等多项活动。以净化网络、网游、荧屏为重点,继续开展网吧和娱乐游戏场所专项检查和整治。开展‚文明办网 文明上网‛活动,发展健康网络文化。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开展无毒校园、安全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创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逐步实现社会文化环境长效管理。
三、注重培育宣传教育品牌,强化策划,虚功实做,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声有色、有力有效
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有效推进宣传工作品牌化建设,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富针对性和感染力。
新闻栏目(节目)品牌建设。以‚新闻品牌建设深化年‛活动为抓手,深入实施新闻宣传品牌战略,着力打造特色化、本土化、大众化、品牌化的精品栏目(节目)。9 加大对品牌栏目(节目)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建立重点品牌栏目(节目)培育孵化库,开展‚头条新闻大赛‛、‚十佳新闻工作者‛、‚对外宣传新闻奖‛等评选活动,扩大品牌栏目(节目)的影响力。建立跨区域的新闻媒体交流合作网络,充分发挥上海经济区广播电视协作会和华东城市台新闻协作网的作用,积极策划举办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各个层面的栏目(节目)联办活动。继续完善新闻工作例会、新闻周会、主题宣传策划会等有效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完善新闻信息采集、传递和发布的协调机制,正确有效引导舆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建立‚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培训互动机制,开展新闻工作论坛活动,选派人员赴主流媒体学习锻炼,不断强化新闻人才培养,提升新闻队伍素质。
对外宣传品牌建设。以‚临沪新城—嘉善‛为主题,开展‚上海媒体嘉善行‛、‚知名媒体聚焦嘉善‛、‚新华社摄影记者聚焦嘉善‛、‚融入上海 宣传先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外宣活动,大力宣传我县在推动转型升级、全面融入上海、搭建高端平台、加快统筹城乡、推进新型城市化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工作,有效扩大宣传效应。以拓宽外宣平台为重点,完善嘉善外宣资源库,聘请资深媒体 10 人、专家学者组成‚外宣顾问‛团队,进一步健全媒体交流合作体系,逐步建立与上海市及下属区县新闻媒体的交流合作网络,建立沪善两地媒体信息传送发布‚直通车‛平台,举办媒体协会交流、记者研讨会、两地互动采访、媒体答谢会等活动。以‚接轨上海第一站——嘉善‛为主题,继续实施外宣精品工程,完成制作一本嘉善宣传图册(拆页)、创作一部3D城市形象展示片、汇编制作《2011新闻眼看嘉善》等外宣品,使我县的外宣品制作发行推介工作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精品化的发展轨道。以提高公益广告水平为重点,注重加强对县城区公益广告的规划、设计和制作环节,特别是强化对户外LED等高品质公益广告的设计制作,积极打造公益广告精品,着力提升城市品位,营造舒适健康和谐的社会宣传环境。
乡风文明品牌建设。成立全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联谊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乡风文明百村赛‛活动为重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明程度。开展以‚文明示范家庭‛、‚学习型家庭‛以及好婆媳、好妯娌等‚文明家庭‛系列评创活动,积极探索‚文明家庭‛联动评创机制,继续推广开展‚文明信用户‛的评创活动。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 11 内容的乡风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以‚议陋习、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风尚评议活动,以修订村规民约为主要方式的乡风文明规范活动,以文明村、星级文明户创建为主要载体的乡风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抵制不良风尚。深入开展‚双结对、创文明‛活动,以镇(街道)为区域,以各级文明单位为示范带动方,与辖区内的行政村结对开展‚双结对、创文明‛活动,深化城乡文明共建工作。倡导各级文明社区与行政村结对、发展基础较好的行政村与相对落后的行政村结对、非公企业中的文明单位及文明行业组团与行政村结对、县属机关的各级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营造‚以城带乡、文明互动‛的良好氛围。
四、扩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面,注重互动,纵深推进,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民利民、惠民乐民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思想,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使文化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群众,使各项宣传活动最大限度服务群众,使文明创建的成果更多地让人民群众共享。
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镇(街道)‛、‚村(社区)文化阵地精品示范项目‛ 12 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指导、督查、考核,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快吴镇书画院、顾锡东戏剧艺术馆等项目建设,推进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建设,力争实现镇(街道)图书分馆全覆盖。以农民艺术节、职工文化节和社区文化节三大文化活动为重点,繁荣基层文化活动。积极组织文艺作品创作,举办‚十万农民种文化‛系列培训,推出一批具有嘉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通过文艺活动日、快乐文化社区行、家庭才艺展示、社区文艺展演等活动,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培育社区文艺队伍。开展职工文艺汇演、职工才艺展示、企业文化建设论坛、职工创新金点子评比等活动。挖掘节庆活动亮点,指导各镇(街道)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继续开展好‚周末大舞台‛、‚月月演‛及‚五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指导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和各分队组织开展文化服务活动项目,开展星级文化志愿者评选。做好省、市‚五个一工程‛奖申报工作。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加大对文化产业引导和扶持力度,编制《嘉善县文化产业投资指南》。规范嘉善县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使用。组织开展嘉善文化产业发展课题研究,建立嘉善县文化产 13 业发展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及文化产业发展进度与数据统计季报制度。理顺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构建产业发展各主体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强化与上海的产业政策联动,主动承接上海文化产业辐射。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研究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招商活动,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协助做好24集电视连续剧《11公里》发行工作。开办文化产业培训班,与省内外先进地区建立经常性的交流协作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推动县文化产业园区的良性发展。强化融入上海意识,积极谋划‚后世博‛经济,不断提高嘉善旅游的文化含量,做大做强嘉善文化旅游产业。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浙江省文明县‛,巩固系列文明创建成果。以统筹城乡文明为目标,加大农村文明创建力度。启动2011-2012省市级文明街道、文明单位和文明村的创建工作,以及县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村的考核验收工作。广泛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以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评选为载体,以‚睦邻日‛、‚邻里联系卡‛、社会治安大巡防和小区运动会、邻里文化展示活动为重点,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组织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推进科技、文体、法律、14 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积极开展‚平安社区、绿色社区、学习型社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在健全和完善各级文明单位复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嘉善县文明单位积分管理办法》,加强对文明单位常态管理工作。落实积分考核评价机制,将各级文明单位的申报考核推荐、复查评比与积分管理相结合。
6.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总结 篇六
根据国家、省、州有关文件通知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下结合我局的文化市场工作实际,按四个阶段工作重点开展:一是1—4月份完成对音像制品、书刊等“阳光行动”和“保护知识产权,反益版天天行动”的贯彻实施,对娱乐场所“黄、赌、毒”的检查;二是
5—6月份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等14部委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全县的网吧、电子游戏进行安全检查及专项整治;三是7—8月份完成对迎奥运会前30天出版物市场集中清查行动;四是9—10月份组织完成对“网吧、电子游戏”48户经营者进行了学习法律法规培训。完成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并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一是组织文化市场管理人员对全县文化市场进行一次全面的情况整治,重点查处政治性的非法出版物,保护知识产权,打击音像盗版活动;二是全面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观念、能力和水平,加大执法力度,树立良好的执法权威和队伍形象;三是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切实做好网吧、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的监管工作。
二、文化市场管理及检查情况。1—10月共出动检查人员121人次,车辆48次,检查出版物市场67户(次),店摊点57户(次),网吧18户,娱乐场所18户(次),音像制品36户(次),依法取缔黑网吧2户,非法摊点3个,共查缴非法出版物7788份(碟),其中盗版音像制品860碟,书刊、杂志89册,教辅读物、试卷6839份。
三、在10月底对全县18户网吧,30户电子游戏经营者进行了年检工作及法律法规学习培训。
四、对网吧经营户不按网吧管理条例违规经营接纳未成年人的,县文体局稽查队依法进行了查处。
7.县文化局工作计划 篇七
1 金平县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现状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简称金平县) 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南部, 与越南老街省坝洒县和莱州省的封土、清河、孟德四县接壤。金平边境线长502公里, 全县国土面积3677平方公里, 辖13个乡镇, 总人口35万。到2011年12月底, 全县共有14-35周岁青年111210人, 其中农村青年101089人, 文化组织阵地43个。根据调查情况, 当前金平县农村青年文化建设呈如下态势:
1.1 机构不健全, 缺乏带头人各级部门对农村青年
文化建设重视程度、支持力度不够, 投入经费少, 制度、措施不健全, 加之广大农村青年大量外出打工务工, 部分农村文化机构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截止2011年底, 正常开展文化活动的仅有21个, 且大多数文化队伍无固定的机构, 无指定负责人, 也无固定经费来源, 人员处于分散状态, 很难开展日常文化活动, 无法有效传播优秀文化。
1.2 青年文化队伍少, 分布不平衡目前, 全县青年队
伍以文艺队伍为主, 其他农业协会、科技协会等青年组织基本为零, 而且在已有队伍中存在着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现象, 即90%以上的队员为女性青年。从地域分布来看, 大多分布在如者米、勐拉、金水河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热区、坝区;从民族成分看, 主要分布于阿得博乡哈尼族青年文艺队、沙依坡乡彝族青年文艺队等。
1.3 形式单一, 特色项目锐减金平县在重大节假日
期间, 也搞一两次文艺比赛, 但参与的人仅限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中的青年人。这对广大农村青年来说, 根本无法实现文化的需求。这种窘境使青年的文化生活变得单一而乏味。目前, 13个乡镇电视普及率接近50%, 乡政府所在地达到了75%的覆盖率, 常年观看电视的人数达到各乡镇人数的60%, 青年是主要收视人群。这些"电视村民"除劳动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电视节目, 几乎不关心阅读等其它娱乐方式, 他们关注电视节目主要是为了消遣, 而不是刻意的学知识或增长见识。
特别需提到的是传统的民俗活动 (如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等) 近年来越来越少, 使得民俗活动陷入低谷。由此可见, 许多民俗文化已逐渐商业化, 甚至已经背离了文化传承的目的。
1.4 内容低俗在勐桥乡, 农村青年自己办起了录相厅
和台球室。还成立了摩托车协会, 从中可以看出青年人为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所做的积极的努力, 但在自发组织的背景下活动的内容滑向低俗。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的空虚使农村青年被一些人所利用, 其中封建迷信活动和利用台球、扑克、麻将进行赌博之风甚盛, 还有偷偷传播下流书刊, 观看黄色录相的"黄色"暗流。这种低俗文化控制着整个农村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 使青年陷入了文化误区而无力自拔。
2 金平县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现状困难及分析
2.1 领导不重视, 机制不健全领导不重视, 机制不健
全造成是金平县农村青年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领导重视不够, 投入力度不够, 机构不健全, 制度不完善, 负责农村青年文化建设工作的共青团、文化及宣传等相关部门工作不深入, 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农村青年文化的工作方法和路子, 造成了农村青年文化发展缺乏新方法方式, 工作难有新业绩。
2.2 青年文化意识淡泊, 文化素质较低商品经济意
识的强大洪流冲破了教育的围墙, 许多青年受商业化的环境的影响而过早放弃了文化知识的教育。步入商圈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便成为了商品流通中数货币的机器, 甚至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于是老文盲还未扫清, 新文盲接踵而至。据统计, 每年金平县就有六十多名小学生和逾百名中学生放弃学业, 在全县青年人中, 小学文化水平以下的比例高达10%。这就对本地政治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长此以往, 将成为愚昧、贫穷和落后的温床。这种文化环境极不利于当地青年文化素质的培养。
2.3 匮乏活动阵地缺乏青年文化活动阵地, 严重影
响了金平县农村青年文化发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青年文化阵地严重缺乏情况, 者米乡团委书记形象的说:"农村青年的活动阵地基本被中、老年人所侵占"。目前, 青年活动阵地远远不及中、老年人活动阵地, 农村青年各种文化活动也大大少于农村党员、中老年人活动。活动阵地的缺乏, 无法为农村青年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从而影响了青年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也影响了文化队伍的建立和青年文化的建设, 制约了农村青年文化建设和发展。
2.4 市场经济对青年文化的冲击改革开放使农村的
经济生活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深受经济大潮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以前, 他们对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思想观念比较单一, 因此难免以一种不成熟的思考方式去接纳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模式, 使青年为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放弃了对文化生活的拓展。同时, 政府往往把经济看成解决全部问题的灵丹妙药, 对于青年文化生活采取一种可有可无态度, 甚至认为是浪费财力、物力, 使农村文化生活走入了空白地段。
3 加强金平县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加强领导, 努力完善工作机制上述情况并不乐
观, 皆是因为农村不具备良好的文化基奠, 而且各级政府也不太注重农村青年文化素质教育。因此, 要彻底扭转上述局面,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领导人首先要端正态度, 身先士卒, 对农村文化建设提起重视, 特别要抓好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教育, 转变他们"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 同时为这些青年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领导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促使农村青年新的文化生活结构的形成, 既要重思想的教育, 又要重实践的检验, 把各项文化活动开展起来, 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如此才能使农村青年找到一块"文化的芳草地"。
3.2 协调发展, 促进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共同繁荣城
市与农村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结构和生活方式。城市由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使文化结构层面上色彩斑斓, 让人目不暇接。农村以他特有的乡土魅力独领风骚。这两种文化本应共同繁荣, 城市文化对农村青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使农村民俗文化受到了冲击, 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农村民俗文化的同时, 借鉴吸收城市优秀文化, 使之达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境界, 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3 积极培育农村青年特色文化项目金平县农村面
大地广, 文化项目非常丰富, 特别是具民族、地方特色的文化较为丰富 (如苗族花山节、瑶族盘王节、傣族泼水节等) , 应从中挖掘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乡土文化、边境文化的项目进行重点打造, 迎合青年需求, 充分发挥青年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和弘扬, 促进青年文化产业发展。
3.4 加强农村青年文化队伍和阵地建设文化建设没
有人才不行。共青团、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加大配合, 通过重点培养、重点扶持、表彰激励等方式, 既要从农村青年挖掘发现, 又要从学校培养, 努力培育一批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有文艺专长的青年文化带头人。
文化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将农村青年文化阵地与农村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中老年人活动中心、农村科技活动室等同步建设、共同管理使用, 形成资源共享。以新建、改建、扩建、共建等多种方式, 兴建完善一批功能齐全的农村青年文化阵地, 努力推进金平县农村青年文化的不断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田涛, 巨涛, 战学平.南京农村基层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 1996, (02) .
8.县文化局工作计划 篇八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充分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内核、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作为服务和服从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县(市)级电视新闻媒体,在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理所当然地要成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开路先锋,承担起传播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宣传和谐典型、营造和谐氛围的重任。
一、深入农村基层 传播和谐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建设农村和谐文化,要靠党和政府的推动,靠全体社会成员的支持和共同奋斗,也要靠媒体的宣传鼓动和正确有力的引导。县(市)级电视台是地方党委政府与百姓加强沟通的桥梁,是全面了解农村社会信息的主渠道,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先锋。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县(市)级电视台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和谐文化的主旋律,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促进农村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培养广大农民群众和谐的社会心态,在向农村传递新闻的同时,帮助农村广大群众完成价值信念心态及行为的社会化。县(市)级电视台是最基层的新闻单位,能直接了解和反映群众的心声和关注的热点。因此县(市)级电视台应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直接性这一优势,在新闻采编中坚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以通俗、生动、形象、易懂,适合农村各种文化层次观众的表现手法,在镜头瞄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反映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选择人民群众最感兴趣的话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人民群众传播和谐文化的思想理念,引导和培养他们平等、协调、合作的和谐意识,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和道德风貌的主流,形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环境。同时,要深入农村,坚持“三贴近”,以民生问题为焦点,抓住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策划推出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节目,把关注民生、传播和谐理念,作为县(市)级电视新闻的重要内容,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兴宁电视台推出的专栏节目《城乡一线》,以关注民生、共建和谐为基准点,通过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公众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成为促进兴宁市社会和谐的重要舆论阵地。2007年初,兴宁市田家炳中学高三年级数学老师刘永波,突然感到右脚疼痛难忍,经省级医院检查为恶性滑膜肉瘤,为了避免癌细胞扩散,被迫做了截肢手术,安装了假肢。术后,他以超凡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重新走上了讲台。不幸的是,2008年3月,刘永波老师又突感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经医院检查被确认为癌细胞扩散,又一次把这位风华正茂的老师推到死亡威胁的面前。为留住这位年仅30岁且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的好老师,兴宁市田家炳中学迅速行动,发出倡议,呼吁全校师生伸出援助之手。兴宁电视台《城乡一线》报道组及时对此进行了报道,呼吁社会为挽救刘永波老师年轻的生命提供帮助,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为刘永波老师治病慷慨解囊,在社会上树立起关爱弱势群体、扶贫济困的和谐理念。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道德素质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深入,广大农村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阶段,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是需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反映了民族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理念、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作为新闻媒体,特别是县(市)级电视台,应把宣传公民道德建设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精髓,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品质,提升农民的道德素质,推进农村道德建设的展开。首先,要发挥县(市)级电视台是地方党政的喉舌作用,广泛宣传社会主义道德理念,宣传“八荣八耻”,紧贴农村实际,针对农村新近发生的人和事,符合“八荣”的行为进行褒扬,属于“八耻”的进行鞭挞,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荣辱。这方面兴宁电视台就发挥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针砭时弊、扬善惩恶,加强对和谐社会风气的引导,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开设“立此存照”栏目,采用现场报道的形式,及时报道全市农村中发生的与道德相关的事件,通过现场采访,巧用同期声、巧用画面,增强新闻的感染力,激发观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引导观众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惡美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投身到道德建设行列,形成和谐的社会风尚。其次,以乡土文化为载体、营造共建和谐家园氛围。在广阔的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和文化遗产。县(市)级电视台要把传统的乡土文化作为丰富电视新闻报道的一项内容,加大对地方文化、风俗、人物等的报道,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遗产思想内涵、弘扬优秀文化精神,突出地方特色,让电视新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让农村广大观众从电视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树立起共建和谐小康家园的决心和信心。第三,树立道德典范、促进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就电视新闻而言,农民群众大多数关心本地的人、本地的事,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要立足本地、服务本地,发挥电视新闻在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树立当地道德典型,用他们的事迹感召人,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人民的生活之中。在兴宁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孩谭彩金,她宁愿放弃回到条件较好的生父母家居住的机会,与年迈多病的养父和残疾的养母相依为命,一年365天,不仅要为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操劳,为老人寻药治病、端屎端尿,还要上学读书、上山砍柴、种田种菜、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一个残缺沉重的家。兴宁电视台抓住这一典型,及时对小彩金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并举办了思想道德讲座。小彩金的事迹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讲彩金、学彩金、扶助彩金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兴宁电视台又及时进行跟踪报道,引导广大观众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让道德典型的高尚情操转化为观众的自觉行动。建立新型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三、策划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氛围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和“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越来越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吸引农村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的好形式。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在满足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信息等知识和致富奔康的本领,真正尝到和谐文化的甜头,体会到和谐文化的价值。县级电视台是最贴近农村群众的媒体,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本土特色制作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牢牢把握对当地受众的影响力,是达到良好宣传效果的有效途径。兴宁是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7%。兴宁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自身的这一优势,以充分满足农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为准则,以农民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策划组织举办了大型的“农民歌手大赛”、“道是有情客家山歌擂台”、“农村科普万里行文艺晚会及”及“农村法律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电视直播文化活动和文艺节目,大力营造和谐文化氛围,让农民群众在家里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吸引了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让农民成为和谐文化活动的主体,在和谐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享受。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县(市)级电视台责无旁贷。因此,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各种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新闻报道,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鼓与呼,营造构建农村和谐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为和谐文化建设出力,是县(市)级电视台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县文化局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县文化局局长党性剖析材料x08-17
县文化稽查队200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07-13
县烟草公司廉政文化建设汇报材料07-02
县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汇报材料07-29
在县文化馆乔迁庆典上的讲话08-14
工作职责(文化局)06-29
文化局信访工作总结08-02
街道文化工作计划08-16
文化协会新年工作计划09-22
文化宣传工作思路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