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玉溪市2012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2024-07-13

参加玉溪市2012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参加玉溪市2012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一

参加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铁门二中 党锴

3月25日在洛阳市外语中学参加了全市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研讨会,这次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它指明了中考复习的方向,理清了复习的思路,初中语文总复习,内容多项目繁杂,中考题型又不断的变化,教研员对中考题型及内容的分析,明确了中考的范围,篇目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在总复习时制定详细明确的复习计划,复习思路。

其次,这次研讨会指明了我们语文总复习的重点,文言文的复习,各类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综合提高,都是我们复习的要点,也是我们的主要复习任务。

第三,通过这次研讨会,有利的指导我们在复习中更好的进行查漏补缺,以弥补以往教学中的疏漏之处,病句的修改,文言文虚词的整理,现代文名篇背诵,例句的仿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考察等等。

这次研讨会上几位老师精彩的讲座,对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我们中考语文各部分内容的复习指明了方法和思路。对我更是有所启发,鼓励我在复习教学课中对各类题型的指导做更一步的研究总结,以更好的用用于教学。

下一步,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复习

1.梳理字词。学生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过的生字词进行筛选。着重对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教材中的生字词与常用词进行归类,用作文本抄写,既练书写又强化背诵,可用课余时间做。对生字的注音要结合语境(语段中和句子中);书写,关键是要在平日训练中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对要求识记的3500个常用汉字,要注意汉字结构,把握其规律,并提高书写的质量与速度,做到“正确、规范、美观”。词语理解,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形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2.诗文默写检查。包括课内诗文与课外古诗词。(应在一轮复习的第1至2周内检查第一遍,在本轮复习第3至4周内检查第二遍。可用自习的时间去。中考前需要再检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防止死记硬背。因为语文学科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应在背诵全文或全诗的基础上,对重点句作理解性的背诵,同时要勤于动笔以求准确,还要加强书写的规范和工整。还可利用早读、午间、晚自习或睡觉前等时间进行自我小测验以加强巩固。

3.语言运用和综合性学习活动。这部分内容一般源于生活,可以分类练习并给予方法指导,如:读图说明与简评、造句与仿写、提炼信息、口语交际等。教师可利用课前3—5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时应注意口头语言表达要规范,书面语言表达要准确,做到简明、连贯、得体,还要进行专项练习,此外,这期间还要利用课外时间适当阅读每册教材附录部分的“名著导读”,并用表格形式归纳,以达到积累和运用的目的,如:作品名称,作者简介、主题思想、内容概括、主要人物、性格分析、读后感想等,此外,综合性学习也不可忽视。

4、文言文阅读指导。文言文阅读一般分为:字词解释(包括实词、虚词和通假字)、句子翻译、内容理解、评价几部分。时间安排4周左右,教师要利用课堂的时间去做。复习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制作活页夹法。将原文认真抄写后,参照课本注释在原文下用红笔作小注,再找出重点句,另起一行在相对的位置上对译。采用活页形式会给学生带来方便,既可以添加内容,也便于携带,更促使大家将文言知识落实在笔头上。②掌握“一二三”阅读法。即把重点放在课内阅读,采取“一通读,二分析,三迁移”的方法,使这三个步骤相互联系起来。

5、现代文阅读指导法。现代文阅读应做到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由文本到拓展。从所学过的六本教材中分别选出记叙类、说明类、论文类范文3—4篇,注重把握记叙、说明、论文类三大文体的阅读知识、阅读方法、答题技巧。阅读时要做到:①.感知内容——整体性阅读法 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综合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对文章进行全面而仔细的通读、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说来,从阅读行为来看,既要训练鉴赏性阅读又要训练比较性阅读;从阅读题型上看,既要训练理解性阅读,又要训练开放性阅读;从阅读范围来看,既要抓住课内,又要重视课外;从文体来看,还要兼顾各种文体。②.揣摩语言——理解性阅读法 理解性阅读主要是指针对中考试题的考查方向,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学会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与作用,运用探究和创新观点评价文章的观点、内容和艺术特色。不是靠死记硬背去应付中考。③.拓展迁移——创新性阅读法 这是指阅读者不受作者观点的局限进行多角度创意性阅读,在阅读时要善于展开想象,将书本的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既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用知识指导生活的良好习惯。

6、作文规范指导。中考作文从形式上说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等等。作文要得高分,不仅需要解决表达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积累。在第一轮复习中,大家应每周写一篇作文,主要练习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在自选作文时,选择了哪一种文体,必须按照该文体的规范写,不能写成“四不像”文章。

2.参加玉溪市2012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二

赵建泽

去年也在北京路中学(现叫清河中学)参加的中考复习研讨会,2011年3月17日我又有幸参加了淮安市2011年中考数学复习研讨会,今年我的收获比去年还要大些。会议安排分成了以下部分内容:公开课,专家讲座,解读2011中考说明,下面我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进行了总结,总结如下:

一、感受

对于初三教师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参加这样的会议,实验七位数学老师全参加就能说明这一点,因为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指导作用,怎样上好复习课,如何选题才有针对性,对于占分值比较大的函数部分内容如何复习更有成效都给我们进行了讲解。尤其在听清河教科室主任沈文汉老师的讲座时,他谈到的“中考复习的几个关键词”我觉得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更有帮助。他提到中考命题来源于教材和中考说明,给我们中考复习指明方向。北京路中学和开明中学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再一次让我感到走出去的必要。几块黑板、几个小组、老师的几句话、学生的几次活动、学生的几次展示组成了一堂高效的课堂。我一直也努力让我的教学更符合我的理想——让我的学生会说学数学越来越有意思啦。另外,通过解读2011年中考试题以及对2011年的试题预测,我在选取试题资料时也有了一定的方向性和针对性。这样学生们可以脱离题海战术,既给学生减轻了负担,又有了更大的成效。

二、对中考信息认识的提高

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市的中考试题也在悄然的发生变化,突出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一是试题考查的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二是以能力考查立意的题目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以探究式、开放性题目增多;三是题目内容的呈现形式灵活多样,不仅给学生理解和解答题目提供了方便,还给人以和谐美的享受和熏陶;四是偏、难、怪等题目基本消失,试卷的考查功能和考查目的得到了更好的实现。具体如下:

1、重要的知识,用简单形式考查,设法把分送到学生手里。比如一些概念和法则:绝对值、因式分解、科学记数法、相反数、倒数等。

2、重要的知识加上常见的数学方法。比如2010年中考试题的第7题。

3、体现文化色彩。

4、几何变换是数学命题之重。培养学生的归纳、猜想、探究能力

5、考查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利用数轴与不等式组建立联 系,就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数形结合能力。

6、统计与概率,可能会成为2011年中考热点题型。

7、合情推理,“垂直且相等”等数学核心观念,三种图形变换,历年都要考查这种题型。

8、试图与投影2010年没有考查,可能2010年要考查。

9、以典型题型的结论为依据编题。

10、动点运动问题,涉及的知识点通常有相似+特殊四边形,利用相似比例式;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运用锐角三角函数。

11、考查基本运算,但分式化简求值的含活量比较多。分式方程也有可能考。

12、解直角三角形、相似性、投影与视图、方位角都含方程的思想。

三、共同提高

3.参加玉溪市2012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三

时间:2014年3月10日-11日(星期

一、星期二)地点:佛山市惠景中学 主办方:省中语会

会议在广东省语文教研员主持下开始,冯老师一开场就给与会者十六字赠言:“尊重常识,遵守常规,以读为本,回归文本”。并强调,会议不会谈到任何备考信息,只能说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所听四节课从不同板块选择,分别有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作文升格、名著阅读。对于今年中考的新题型没有涉及,有点遗憾。

对所听的四节课,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一、重视学情分析。

复习课不同新授课,学生对所复习知识有所掌握,只是掌握程度不同而已。教师可以通过平时测试或课前练习,对学生每小题得分进行统计,了解学生的具体得分情况;还可以对学生的具体答题情况分析,发现学生的得分点与失分点,并对失分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几类问题,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复习目标、复习重点与难点。

一切授课的开始都是在学生练习或测试后才进行,而非靠经验来决定教学目标,确定重点与难点。

二、复习目标设置要恰当。

复习目标设置应以中等生能达到为最佳。不能以满分作为目标,因为除了每班五六位优生外真正达到考点要求的学生不多。例如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讲“立意的深刻”,其实真正达到这个要求的学生不多。作文教学应该以写作达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为主要训练目标。

复习目标的设置最好是适度,学生跳跳就能摘到苹果为宜。

三、语文学习以读为本,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

要让学生阅读取得高分,复习课也是课,同新授课一样有着必要的要求:要有清晰的复习目标;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能单一的试卷练习代替;要有明确的活动任务;确保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成功率。

二、要深入研究考纲,明确方向。

2014年考纲与2013年考纲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要进行对比,了解变化的具体内容,以便准确地备考。

2014年考纲与2013年考纲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删去了:

[基础]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能进行清楚、连贯的阐述。[实用类文本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和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

[名著]根据要求简述关键事件。调换的有:

删去了《名人传》,换上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三、要培养学生规范答题习惯,将口头语、罗嗦话变为概括性的语言。

四、平时模拟测试命题要以考纲为依据,不要随意提高难度。

如果模拟测试题难度高过中考考题难度,学生得分低,这样容易剥夺学生阅读的快感,况且难的题目并不能让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只能让学生产生对阅读的畏惧感。

五、要研究试题,发现规律。

对于往年的广东中考试题和省外各地试题要注意收集、分类,了解出题规律和规范答题的方法。

六、命题原则介绍。

4.参加中考研讨会后心得 篇四

张老师的复习汇报课上,看到了城里学生优秀的表现,积极向上的劲头,好像曾经的自己,突然感觉自己也被感染了,有了想要改变自己庸庸碌碌的生活状态的冲动!

张老师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整个课堂设计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虽然是复习课,但也能做到旧课新上,引导学生复习整合的过程,又经历了一次探究总结,不紧将相关的知识点复习了,还侧重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的方法上也有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积极性很强,课堂气氛活跃!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我个人很认可张老师的课堂风格和课程设计。

专家的示范课和之后的互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学习别人的优秀,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之后的复习也有了方向,并且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正确的心态来应对!

5.参加玉溪市2012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五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

—————— 江西省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说明样卷

(五)解读 2012年中考即将来临,在紧张的中考复习中,很多师生可能面临许多困惑。如何有效进行中考复习?这是我们无时不刻在掂量的问题。《江西省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说明样卷》恍如熠熠生辉的“玉”,我们可否借助《样卷》来探寻中考复习策略?正可谓:他山之“玉”,可以攻“石”。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样卷

(五),体会试卷特点,揣摩解题思路,透悟命题技巧,归纳复习策略。

一、试卷形式有所改变,但风格没变,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育人功能

今年思想品德中考说明样卷的试题形式相比往年发生了一些改变,由原来星级主题形式改为选择题和综合题这两大部分,其中选择题增设了多项选择题。形式发生变化,但依然传承了我省历年思想品德中考试卷的优良风格,与星级形式呈现的试卷有异曲同工之妙(星级形式试卷略)。纵观样卷

(五),整张试卷是以“文化强国”为暗线统领全卷,试卷内容其实还是呈现了“★完善自我——为文明奠基、★民主法治――为文明护航、★感受变化――为文明自豪★科学发展――为文明规划”这四个板块,整张试卷鲜活灵动,采用了漫画、图表、生活图片与文字材料交叉呈现的形式,不仅使学生喜闻乐见,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试题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发挥了形式为试题考查服务的功能。在题目的取材上,注重选取有关价值观取向方面的事例作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试题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试题2 让学生认识到人生需要自立;试题3以屠呦呦为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试题12以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行使权利,学会依法维权;试题15引导学生从错误行为中总结出做人、做事的道理;---试题17“关注留守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国家和法律的特殊保护,也意识到我们未成年人自己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总之,整张试卷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既得到能力的提升,又升华了道德情操。另外,试卷还彰显时代性,紧扣社会热点,反映时政现象。这方面有很多老师在课程导报和前面的讲座中有所涉及,我就不罗嗦了。

二、试卷重视对核心知识的考查,考点覆盖面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纵观样卷

(五)整张试卷,考查点覆盖面广,涉及到中考37个考点,如:第3、4、5、14、15题主要是考查心理与品德方面的内容,第6、11、12、13、16、17题主要考查法律与秩序方面的内容,第7、8、10、18、19题主要考查国情与责任方面的内容。整张试卷的试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多个考点,考查点相互交叉。(详见样卷双项细目表.略)

如试题14.“小时候只是抱着玩的心态习武,现在我有更高的目标。”“我现在身上已经有不少伤痛,每天还要训练6个小时,很累,但我一直坚持着。”“我曾经也经历过失败,但我从没有灰心。”“城运会上来了全国各地的选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我还要给队友们当拉拉队加油。”七城会南昌首金获得者刘忠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学习刘忠鑫()

A.树立远大的理想 B.磨砺坚强的意志 C.勇于战胜挫折 D.具有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这道题以七城会南昌首金获得者刘忠鑫言行为载体,考查的知识点涉及理想、坚强的意志、挫折、竞争与合作等考点。

如试题16.原题为:仔细观察右边《认真衡量》漫画,我们所学的知识

对漫画进行分析说明。

现题为:2011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中国人大网就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个多月时间里共收到23万多条意见,创近几年立法公开征求意见数量之最,社会公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参与热情。而这中间,有多达83%的人不赞成30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2011年6月30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一修改顺应了民意,更是立法的一次完善。

从个人所得说法的修改历程中,我们能认识到什么?

在统稿过程中,经过上述修改,把漫画题改为材料题,考查的核心知识更多了,增加了“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些考查角度,题目更具有综合性,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依据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把教材中体现考试要求的核心知识梳理出来,搭建好知识框架,以“心理与品德”、“法律与秩序”、“国情与责任”的体系,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线索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同时,对一些高频率出现的核心考点,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烂熟于心,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任务,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根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国策、战略„„,还要注意复习的综合性,即该考点与前后其他考点有没有联系,如:“挫折与意志、珍爱生命、自立自强”“未成年人保护与一般违法与犯罪、自我保护、依法治国”“文化交流与先进文化、民族精神”“依法治国与、法律的特征、监督权、人民大表大会制度、公平正义”“基本国策、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在历年中考试题中,这些核心知识经常放在一起考查,不会孤立出现。因此,我们在复习课中也要有意识地选取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时政热点、人文故事等材料,按“举例-观点”的思路授课,不要纯讲理论,这样既加强学生对核心观点的理解,又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试卷加大设问思维含量,突出问题的探究价值,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是江西省中考命题的优点和风格所在,样卷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试题18.材料一:贫困县农民年人均收入由1561元升至3109元,区域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兴农,吉安县横江葡萄、九江水梨、赣南脐橙等一大批品牌产业陆续涌现;小额信贷、产业扶持、实用技术培训,帮助贫困群众积极创业,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932家国有、民营企业成了扶贫开发的一支生力军,扶贫工作社会化,33.73亿元汇聚社会各界无限爱心……十一五以来,我省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贫困面貌得到根本改变。材料二:近期扶贫工作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11月29日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1)从材料一我省扶贫工作的显著成效中,我们可总结出哪些值得向全国推广的经验?(4分)

(2)材料二中我国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彰显了我国政府的哪些决心?(2分)

该题以扶贫开发工作为背景,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两则材料,材料一描述了我省扶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效,材料二侧重讲述党和政府对对扶贫工作的重视,材料蕴含的信息很多,涉及到“基本路线、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四个”尊重、基本经济制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等等,给予了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可见命题者在收集资料时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再来看设问,“(1)从材料一我省扶贫工作的显著成效中,我们可总结出哪些值得向全国推广的经验?(2)材料二中我国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彰显了我国政府的哪些决心?”这两个设问的思维含量很大,探究性很强。要解答好该题,需要先认真感知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再把材料与所学知识链接起来,从而构建答题体系。试题19略

该题以“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样的重大时事热点为背景,选取与学生所学知识紧密联系的材料,“宏观话题,微观切入”。第(1)问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建设?该设问特别强调要结合材料,不得抄材料,这就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答题的关键点,找到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我们仔细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三句材料各有侧重点,第一句侧重“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第二句侧重“民族精神的作用”,“第三句侧重在文化建设的作用;第(2)问“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反映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什么要求?第(3)问解决材料中的矛盾和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探究意味和价值,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如果学生只是简单地堆砌所学知识,肯定不能得到高分。

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强化新课改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训练、轻思考的教学方式。

四、试卷取材层面生活化,贴近心灵,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样卷

(五)试题的情境材料生活化。如试题3“李国楚上山种植天麻,用14年的艰辛还清为村里担保的债务”,试题4《一主多仆》漫画贴近学生生活,试题6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试题10“90后小伙宋文家每个月不间断献血”,试题11“未成年人沉迷网吧,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试题12“在生活中要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权”,试题15“有色校服、有色作业本、学生打架斗殴现象、深圳市公务员廖天野打骂父母”等社会现象,等等,整张试卷充盈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生活化的理念。

试题的设问走向生活化。如17题(试题略)联系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选取的材料都是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件,该题设计了三个问题,问题(1)“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达漫画中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该设问触及孩子心灵世界,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感悟到父母的爱很珍贵;问题(2)请你探讨造成材料二现象的原因有哪些?问题(3)请列举你校关爱“留守学生”的两个具体事例,这两个设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会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和法律的特殊保护,还有试题19的第(4)问: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争做个“文化人”?以生活化的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做出生活化的答案,充分体现了“学习即生活、考试即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具有较强的人生指导意义。

五、试卷主观题的答案设置体现了多元性、开放性,对学生的规范答题具有指导意义

既然试卷的命题角度、设问思路灵活多变,那么试题答案自然也是多元、开放的。因此,样卷

(五)参考答案的设计做到了:规范——用权威的表述,不用个性化的语言,准确——与材料和问题密切相关,完整——全面把握学科知识,开拓答题思维,不遗漏答题要点,简洁——表述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开放性问题还用了“例答”注明。大多数主观题都给出

了诸多方面的参考答案,最后还要写上“等等”,评分标准趋于宽泛,对考生来说便于得分,不至于禁锢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倡导创新、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样卷的指导意义,在样卷讲评时做到“两个见面”。所谓“两个见面”一是指学生与经老师批阅的自己作答的试卷见面。二是指学生与试题评分意见及参考答案见面;做到这“两个见面”学生才能够对自己的作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做明白人。此外,通过老师引导,了解、认识试卷评分意见及参考答案,学生对照自己的作答不仅会有茅塞顿开之顿悟,而且对今后如何作答相同、相近的试题、题型以及延展到对其他试题、题型的解答都会起到增强感性认识,促进理性思考的作用。“百闻不如一见”,因此,将试卷评分意见及参考答案对学生公开,让学生了解命题意图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是本人对样卷

6.参加玉溪市2012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六

高三年级历史组

为了帮助高三一线教师提高今年高考复习教学的质量,提高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校领导的安排带领下,我们参加了由神州智达组办的“2013课标高考复习设计与实践经验指导研讨会”。

做为历史组的教师代表,有幸聆听了来自三位名师有关高考展望与复习的精彩讲座,感觉获益颇丰。现将收获概括如下:

一、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明确基础考点。

《考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框架和依据,是高考的复习方向和指导。三位老师在各自的讲座中都以《考纲》为基点,结合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指出 2013年常用考点的分布状况、热点范围、特点、作用、意义及复习方法。这些无疑对我们历史组复习指明了方向和范围,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二、依据评分细则,强化复习备考。

根据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评分细则,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得出以下结论:(1)解答试题要尽量避免在答题形式方面高频出现的偏差,(2)解答试题要尽量准确而简练地运用重要的概念术语,(3)一些问题在教学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着手加以解决,(4)选修部分优先选修一教材的复习,兼顾选修四或选修三的复习,(5)克服选做题在操作形式上发生的偏差或者失误,避免由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失分:高考试卷上明确标注,(6)复习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全面落实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基于评分细则基础上的备考。

三、分析考试规律,增强复习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从典型试题研判考试规律,总结近年来全国新课程卷的题型与考点,得出近年来全国新课程卷的思考结论:

结论之一:新课程试题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式史观为命题范式,以文字、数据、图形等各种形式的材料为命题载体,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热点知识,考查历史学科的各种思维能力。结论之二:总结新课程高考历史必修教材高频考点,高频考点有的反复出现,有的轮换呈现;有的仅出选择题,有的常出主观题。加强高频考点的广角度、全方位复习与训练,十分必要。

结论之三:新课程试题选择题12题48分,必修1(政治)、必修2(经济)、必修3(文化)选择题的比例分配随着必做主观题类属的变化而改变,如2009年必做主观题考查经济类(新中国统购统销),选择题比例为7∶3∶2,2010年必做主观题考查经济类(明清手工业和英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选择题比例为8∶1∶3,2011年必做主观题考查政治类(中国古代近代人才选拔),选择题比例为5∶4∶3,2012年必做主观题考查经济文化类(三次工业革命),根据考点轮换与平衡思想,选择题比例为4∶5∶3。

结论之四:新课程试题必做主观题重视综合考查与运用,注意平衡各种关系,如古代近现代史的比例分配、中外历史的比例分配、政治经济文化的比例分配、知识与能力的比例分配等,所以要注意对第40题有时间或空间大跨度问题的设置方式和解题规律的研究,加强对第41题开放式问答题新题型的训练与解题规律的探索。

结论之五:新课程试题选做主观题每题设置两问,共15分,试题材料绝大部分不是选修教材内容,有的甚至利用必修教材知识为背景材料,建立关联,借船下海,还有的游离在高中历史教材之外,更多的是关注学习方法的考查,所以要注意选修与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探索共性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

结论之六:全国新课程卷设问指向归类(以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为例),试题设问往往是根据材料或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查多种学科能力,(1)概括特征(观点、内容、变化)类,(2)分析历史原因(历史背景)类,(3)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鉴别类,(4)评价(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历史影响(作用、意义)类,(5)适度发挥、各抒己见,开放试题类。

四、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一轮复习

形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想,:(1)新式史观领航复习,锁定命题基本立意 从文明史角度备考:高考命题注重考查不同文明类型的主要成就、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所以,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抓住两个重点: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古代)、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近现代);三要突破一个难点: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辐射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四要把握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从友好交往、战争冲突两个基本角度分析中西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五要把握文明史学范式与其他史学范式的关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工业文明自欧美向全球不断扩展的过程,就是全球化的过程。

从现代化角度备考:高考命题注重考查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科学化。一要把握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二要把握现代化评价: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生活状况恶化、环境破坏问题等。

从全球化史观角度备考: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同一时期世界各地、各种文明的横向联系。包括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相互关系,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等落后地区的冲击与这些国家的变化,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和谐世界的建设,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等。(2)整合命题素材类型,促进检测减量增效 明确历史材料的三种形式:

第一类文字材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材料形式,如从古今中外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诗歌、小说、对联、歌谣等资料中选取材料。

第二类数据材料,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包括含有数据的饼状图、曲线折线图和含有数据的表格,它们都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图表化,省略大量的文字表达。

(3)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夯实历史基础知识(4)关注热点焦点问题,增强备考的实效性

五、解答典型主观试题,掌握解题一般方法,研究开放试题解答,力争突破解题难点

第一、总结复习的主干提纲,然后默写或记忆背诵。第二、课堂提问法,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监督,以提高课堂效率。第三,对知识整合和重组,真正做到融合贯通。将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烂熟于胸,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拟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进行。即先总体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对考点进行高密度讲解,逐条分析,找到知识联系,最后在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严密知识网络,以知识带热点,强化理解记忆。

坚持三精原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题、材料精选,同时在选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所选的题目应有不同的层次与梯度。例题精讲,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分析过程要强化,教会学生如何找准切入点。“精练” 例题,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复习的效率。

六、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教材相对于老教材来讲,更贴进生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缺少了系统结构框架的讲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对于关乎高考的时政热点,可以适度补充老教材的内容,但又要把握教学重点,不能喧宾夺主。

7.参加玉溪市2012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七

为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我有幸参加了保山市幼儿教育研究会2011年12月11日至13日在昌宁县湾甸傣族乡中心幼儿园举行的幼儿园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内容有:听保山市幼儿教育研究会高正梅理事长作幼教专题讲座、观摩三节研讨课、参观学习湾甸傣族乡三所幼儿园各项工作、观赏幼儿文艺晚会。虽然这次研讨活动只是短短的三天,但是通过参观、观摩学习,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较深:

一、我深深的感受到好的幼儿园都有如下特点:

1、一流的环境和硬件设施。三所幼儿园(湾甸乡中心幼儿园、小街子完小附属幼儿园、下甸村完小附属幼儿园。)的环境都是一流的,从室外的大环境到室内的具体区角,每一处都渗透着《纲要》中“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的要求。他们优美怡人的环境、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丰富的操作材料、富有特色的游戏室和儿童化的环境布置等,到处彰显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办园的理念。

2、科学的办园理念和教育思想。通过各园园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每所幼儿园都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幼儿健康教育摆在首位,注重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都得到有效提高。每所幼儿园都以幼儿为主体,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理念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他们的特色课堂(礼仪、民族舞蹈、绘画、英语和早期阅读)到处都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儿童化气息,从院内设施的摆设到孩子的班级布置,活动室里所有的摆设都那么适合孩子,真正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

3、强大的师资队伍。我们每到一处幼儿园,都会感受到,每所幼儿园都有一支充满爱心、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她们团结、进取、敬业、乐业、精业。幼儿园就有这样的要求:新聘的教师一年以内必须胜任本职工作,三年以内成为园骨干教师,十年以内成为传、帮、带的优秀师傅。

4、精细的工作作风和教育态度。首先,是管理的精细,从对整个幼儿园环境的设置和介绍可以看到管理工作的精细。其次,是老师们工作的细致。第三,从孩子们参与区角活动的水平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是这里的主人了,孩子们之间默契的配合,是老师们长期坚持细致工作的结果。第四,体现他们精细的地方还有环境的布置,室内区域活动设置内容非常丰富,材料充裕,所有的摆设都那么适合孩子,如玩具架的高度、物品角棱的安全等,并且从各个角度考虑,为孩子设置的环境非常全面,有锻炼孩子自立能力的值日生工作,有培养孩子爱心的动、植物角,有发展孩子动手能力的丰富的操作材料,有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各种区角,有和家长交流的平台等等,一应俱全。

二、在优质课观摩活动方面。此次授课的教师都是幼教战线上的名师,她们的教学构思、方法各有所长,教学活动尤如行云流水,教师教得轻松,孩子学得轻松,对于听课的老师们来说更是一种享受。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较深的感触:

1、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尹红老师在《孔雀开屏》一课中,首先请出主人公――孔雀图片,引出歌曲《孔雀开屏》,然后一边听歌曲一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重点引导傣族舞蹈的典型手位。张袁菊老师在《摘星星》一课中,引导孩子念着儿歌摘下6颗星星,教师也摘下1颗星星,问一共摘了几颗星星,引导孩子用7表示。景秀仙老师在《漂亮的傣族服饰》一课中,让孩子在了解傣族服饰的基础上按自己的意愿装饰服饰。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幼儿,通过这种引导,让幼儿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

2、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要载体,让幼儿在玩中获得新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是一些农村幼儿园却往往忽略这一点。在本次听课过程中,几位教师都比较重视游戏教学法,引用景秀仙老师的话就是“是数学活动更是游戏活动”。景秀仙老师在《漂亮的傣族服饰》一课中,自始至终都以游戏为主,幼儿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课程综合,突出一条主线。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实现整合教育而将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都融合在一节课中,结果一节课听下来,内容非常凌乱,反而削弱了整体效果。在这三节教学活动中,名师们在一个总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紧密围绕一个主题将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恰如其分的运用,内容丰富、清晰明朗、重点突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课堂设计,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有的老师经常会准备比较花哨的教具或课件,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形式固然重要,但课好与不好最根本归结于课堂设计和教师素质。在这三节观摩课中,授课名师只为孩子准备了简单的图片和操作材料,但课却依然上得很精彩,孩子们也乐在其中。我想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公开课,我们都应遵循“简洁”这一原则,突出课堂教学设计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具的功能,而不是让教具成为摆设。

5、尊重每一个幼儿,多用鼓励引导性的语言。教学中应当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并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情感和品德的教育。印象最深刻的是尹红老师的“这么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们用动作表演出来吧,大家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动作,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动作最美。”再如景秀仙老师的“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加泼水狂欢活动,但每个小朋友要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傣族服饰,小朋友们就用自己画好的漂亮图案来装饰自己的服饰。”这些富有哲理而又适合儿童心理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现场观摩教学活动,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执教老师的教育智慧与教学水平,更是她们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正确育儿观的体现,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差距所在。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没有任何捷径可言,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和历练。

8.参加玉溪市2012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八

参加“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的xx,草木青翠,繁花盛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会倍感清新怡人。应景而生的是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的召开。虽然之前曾几次来xx观摩会议,也有幸深入到一线语文课堂学习,但是xx的小学语文教学总会带给我不一样的精彩和心灵的冲击,所以这一次,我和初到xx的同事一样,充满期待!

一、精彩前情:9节语文名师课堂+3场专家报告

l 个性化的语文教师

为时一天半的会议,共安排了九位xx名师执教的语文课堂。对于这些教师的名字,我一点也不陌生,有的甚至是耳熟能详。首位上课的孙xx老师——几年前就在网上观摩过她的多节语文课例,也拜读过她的个人专著《复调语文》;王欣香老师——身材修长、诗情画意,2014年烟台龙口会议上,她执教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和唯美、深情的课堂告白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际;谭娜老师——薛炳群老师曾推荐我阅读过她的文章《亦喜亦乐,庄庄其士》,非常喜欢她那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清新淡雅的文笔;还有大家都熟知的毕英春老师——1+X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者,她的研究专著《双整体整合教学的智慧》一书,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人手一本,研读学习„„

其实不仅是这些会议上的执教教师,在xx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群体中,可谓是高手云集,名家辈出: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张云杰老师的“三元色阅读教学”、赵红老师的“自主过关教学”„„

卓越的研究成果、独特的教育思想、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有灵魂的语文课堂,虽然这样的概括未必全面、准确,但的的确确是我最近几年接触、了解xx小学语文名师最真切的感受和收获!

l 不一样的语文课堂

孙xx老师执教的整合主题阅读课《朋友》,把《论语》带入了三年级孩子们的语文课堂,通过 “友”字引入《论语》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听着孩子们在课堂上高声吟唱着我们的国学经典,感觉这样的语文课很温暖!特别是在“阮恒、孙叔敖,谁的行为更接近于‘仁’”的讨论环节,孩子们更是引经据典,对两种观点进行辨析。三年级的孩子能做到对《论语》的论述头头是道,信手拈来,这是一种深厚的国学底蕴的积淀,千余名与会教师无不为之震撼!

从拿到会议手册开始,我就对《会唱歌的石头》一课的教学设计充满好奇。创境——入境——出境——开境,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楚、明晰。我好期待,王欣香老师会怎样演绎这堂课的精彩?“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几个神话故事因“石”被巧妙串联在一起。从有关于石头的神话故事到中国石文化,从破石而生的石猴到青埂峰下顽石偈,从《西游记》到《红楼梦》,孩子们的思维穿越了千古轮回!这样的语文课怎能不让人惊喜?

《紫藤萝瀑布》和《我看外国文学》这两节课的展示,我感受到了xx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在于学敏、谭娜两位老师的课堂上,没有教师的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也没有学生的神情紧张、眉头紧锁。五六个孩子围为一组,读书讨论、思路整理,他们脸上充满了阳光,他们的阐述神采飞扬!“我来讲”、“我纠正”、“我要问”、“我补充”„„这样的课堂,舞台属于学生!精彩属于学生!

l 多维度的理念引领

会议期间,除了九节xx名师执教的语文课堂,还安排了三场精彩的报告,从“教师的成长、校长的视野、专家的引领”三个维度向我们阐述了xx小学语文十年变革取得的丰硕成果。

付晓萌老师的名字曾多次在薛炳群老师的文章及著作中读到过,作为薛老最早期的得意弟子之一,她以做一个具有阅读情怀的优秀语文教师为追求,博览群书、执着阅读,教师的阅读不仅成就了自己,也丰盈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xx乃至省级名校的xx高新区北海学校,就有一位同样具有阅读和教育情怀的汤善香校长。她创建的北海和雅阅读课程体系,阅读四环节五课型的研发和落实,阅读活动措施五坚持(坚持晨读暮思;坚持盘活图书资源;坚持师生、亲子阅读;坚持阅读考级制度;坚持为学生发放稿费),校长、教师、学生三级聊书会等一系列读书活动的整体推进,成就了北海学校,成就了北海教师、也成就了广大的北海学子。

在xx会议观摩学习期间,最令我期待的就是恩师薛炳群的报告,终于又可以聆听他的教导!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薛炳群老师是在2013年。两年多的时间,薛老师一路指导,一路鼓励,我被带入了一片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当我坐在台下,听着薛炳群老师在台上那么自由、从容地讲述着他所挚爱的小学语文,历数着xx小语的十年变革,我的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从青春岁月到知命之年,他始终怀一颗纯净之心热爱生活、痴迷工作,他唤醒了一代人的教育梦想,也创造了xx小语的辉煌!我之前从来没有感觉到,一个人的灵魂和力量竟然可以这样强大!

二、深刻启示:阅读,是破译xx教育成功经验的密码

xx学习回来之后,我总想写一写自己学习的收获,可是又迟迟不敢动笔,因为感觉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去反复地回味、琢磨。透过九节名师课堂和三场专家报告,静心思考:xx的教育到底在向我们传达着一种怎样的信息?那就是阅读!

l 阅读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我们学校入职不足一年的范凯老师曾经告诉我,他在班级内进行过这样的一个测试:根据座位的编排自然把班内同学分为两组,一组同学用20分钟的时间阅读一组以春为主题的文章,另一组同学则没有任何阅读的体验。20分钟之后,让两组同学都来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有过阅读体验的孩子,他们的描述大多语言丰富、思路清晰,另一组则反之。一个非常年轻的教师以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方式给予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解释!

l 学生的阅读量应该有多少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当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至少达到课本内容的5倍以上,才会形成语文能力。也就是说,一本语文书的学习至少需要五本以上文本之外的阅读来充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六年,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当然,这是一个阅读的底线。而在xx,薛炳群老师在报告中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学生一个学期的课内阅读就达到了100万字,等同于《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的阅读量。一个学年课内阅读量200万字。

作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发源地,xx的语文教育正是秉持大量阅读的核心理念,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入口,以阅读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为追求,不断地研究、反思、总结,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引领和启示!

l 大量阅读如何在课内实现

由于受家庭环境、个人阅读能力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是千差万别。课外阅读的效率难以提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想要依托课堂学习主阵地,实现课外阅读的课内化,教材如何处理,是首要问题。薛炳群老师总结提出的六大教学策略能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很好的帮助。即:先学后教;三讲三不讲(三讲:讲重点、难点;讲方法;讲运用。三不讲:学生能自己看懂的不讲;学生可以小组合作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及时矫正反馈;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迁移提高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惩罚性作业、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创设有效问题途径;删除无效教学环节。以六大策略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一定可以做出理性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调整。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倡课堂1/3的时间教教材,2/3的时间拓展阅读。作为此项实验的新加入学校,我们目前还处于一个尝试、探索阶段,还没有达到这一理想的教学状态。即使这样,通过一篇课文带一到两篇课外读物的学习方式,我们也初步感受到了阅读量的增加带给我们课堂和学生的可喜变化,我们应该沿着这样的思路,灵活运用六大教学策略,逐步向“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核心理念靠近。

三、我们的再思考:“目标教学”与“语文主题学习”的融合

也许有人会说,xx的教育有它特有的大环境和教育制度,而且,我们今天看到的是xx小学语文十年改革的成果,站在这样一个较高的基点,再来审视我们自己的语文教学,拿来主义是肯定行不通的。的确如此,在此次学习返回的列车上,我问同事们学习的感受,我听到的除了有感动和震撼、也有惊讶和惶恐。如何结合自己的校情和学情,走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之路,这是一个无法回避,也是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问题。

l 基于“目标教学”的“语文主题学习”理解

自2015年,我们学校分别邀请了华东师大胡惠闵教授和山东省教科所张斌博士来校指导,在深入教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标准的目标教学”(简称:目标教学)这一研究思路。

“基于标准的目标教学”特别强调“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一致性,这四个要素的确立分别对应的是我们教学中最需要考虑和解决的四个问题:目标——我要带学生到哪里去?内容——我们需要凭借哪些基本的素材或活动?实施——我怎样带他们去?评价——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了哪里?其中,目标的确立是基础和重点,而内容的选择是一个难点。我们知道,当前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它没有规定固有的知识要点,这就为我们灵活使用语文教材提供了一种依据和可能。

基于这样的认识,再来研究我们的语文教材,就会发现这样几个问题:①主题单元多从人文方面进行设计,单元的语言学习目标不够统一。②每个单元中课与课的主题过于牵强,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③教材的语文味缺乏,思想性较强,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灵活使用和整合语文教材。而要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所提倡的“大量阅读”的核心理念,也需要实验文本与课外阅读的整合。我想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结果。

l 从实践出发进行“整合教学”的初步探索

尝试“1+X”教学。即:以一篇精读课文带一到两篇略读课文,或者以一篇文本教材带几篇丛书阅读材料的整合。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习得方法,拓展阅读重在实现学法的运用和迁移。这是最初尝试整合教学的老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选取适合文本表达特点的整合点是教学关键。

践行“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我们从识字、朗读、写字、运用四个维度开发了单元整体随文识字课、单元整体归类识字课、朗读指导课等七种课型。而中高年级,我们则从阅读理解、领悟表达、群文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个维度开发单元整体预习课、精读悟法课、群文阅读课等六种课型。

探索同一篇文章不同版本的整合。2015年12月,毕英春校长推荐我,为河北廊坊的网络研修录制一节观摩课,当是给定的题目是冀教版《唯一的听众》。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校语文团队教师一起研究了冀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四个版本教材。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同一篇文章,在四个版本教材中不仅保留的内容不同,而且所承担的单元训练重点也有很大差异。在冀教版中,《唯一的听众》所处单元重点体现链接策略的运用;在沪教版中,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转化人物角色,创造性地讲述故事;而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中,单元的训练点分别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和感悟人间美与丑。这一次的研究,也打开了我们的一个思路,把不同版本的同一篇文章放到班级内的不同小组,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展开学习并汇报,学生就会有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收获。这样的研究真的很有趣!有兴趣的老师也可以进行尝试!

其实,这些规律只是为初步尝试整合教学的老师提供一点借鉴和帮助。真正的整合教学是不拘泥某一种模式的。其中的精髓,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和总结。

9.2012年参加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九

草场克朗小学:杨世芳

2012年本人参加寒暑假教师校本培训,历时10天,通过培训和学习,受益非浅。

一、培训内容丰富,理念新

根据文件要求,开展了师德师风、教学技能等内容的校本培训,内容十分丰富、详实。理念上首先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学习,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二、知识结构得以拓宽

未来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专业知识;学科教师要具备与学科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学科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科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 1 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而现实是,我们学科教师都是由单科的语文、数学等教师组成,与专业教师任职资格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教师专业性知识的缺陷极大地限制学科课程的实施。一些教师反映,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很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校本培训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对全乡学科教师开展学科的专业培训。开展了学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的交锋,强调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树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三、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拿来复制粘贴一下就好了,而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教师需要在反思中成长。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困惑和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平时许多教师只有期末或年终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时,才会系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校本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转这种现象。说课、上课、评课活动的开展能促进教师把反思当成常规工作。与同行面对面的交 2 流,在交流活动中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通过追踪说课、上课的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中会产生许多感悟。如原来为了落实双基,我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先给出结论或通过简单的例子得出结论,然后化大量的时间解释结论并加以巩固。通过校本活动的开展,我才了解到先前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认知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理想教学模式应该是: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同时我也体会到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有所收获?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教学设计中必须要注意这一点。尤其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中,必须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设置的问题首先要有梯度,有易有难,且要从简到难。让所有的学生的思维都有所启发,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切不可设置的问题高深莫测,只有使一小部分的学生打开思维。如果这样,时间长了势必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校本培训为教师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努力营造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投身教学、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为优秀教师的脱颖也创造了条件,搭建舞台,自己学到了许多东西,受益匪浅。

10.参加玉溪市2012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十

上传: 樊雄文 更新时间:2012-5-27 15:13:24

高度决定视野 角度改变观念

2012年中考语文命题预测及复习策略

铜鼓县港口中学 樊雄文

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今天的“应制”发言是:中考语文命题预测及复习策略。

说起中考复习,各位都是沙场老将,让我来谈这个话题,有班门弄斧之嫌。不过既然这样安排,我就姑妄言之,大家也不妨姑妄听之,不当之处权当引玉之砖,欢迎批评指正。

面向中考及其复习,我们往往思考得比较多的两个问题是:

一、考什么与怎么考的问题;

二、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前者是命题的问题,后者是复习的问题;两者密切相关,命题是复习的依据,即考什么就教什么。今天这个研讨会主要是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展开的。

关于命题的问题,也就是2012年中考语文说明,刚才黄河老师已经作了具体的解读。总体上讲,我省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从结构到题型都比较稳定,每年只有一些小的调整。

a、关于命题预测

我认为中考语文复习关键是要扣住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只要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相关要求就够了,至于试题采用什么材料则是次要的。下面我结合今年的考试说明尝试作个预测,仅供参考。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字形字音(2分)选择题

“字音字形”试题分值为2分,考查考生对字的音形掌握程度。题型是选择题,都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以常用词语为材料,将字音和字形合为一体考查。所有字音、字形均出自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和文下的注释。字音是多音字或比较容易读错的字,字形为比较容易写错的常用字,不寻求偏、怪、难。复习时,将字词表整理并印发给学生理解、识记;解题时可以采用“纵向排除、横向淘汰法”。

2、词语使用(2分)选择题

“词语使用”试题分值为2分,考查的是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教科书中的重要词语是考查的重点。试题材料可以是选自教材或改编自教材,也可以是自编或选自(改编)课外阅读材料中的语句。复习时,可以整理词语表印发给学生理解;让学生掌握从词义、色彩、对象、范围、搭配等方面辨析成语误用的方法。

3、病句辨析(2分)选择题

“病句辨析”试题分值为2分,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识别能力。因为是中考,所以用于考查的语句文字不会太长、结构相对简单。以判断正误的选择题型出现,可能还是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试题材料可选自或改编于教材,也可自编或选编自课外阅读材料。复习时,要让学生熟悉六种语病类型、修改步骤与方法,多加练习,形成技能。语感审读法、干枝梳理法和抓标志词法是比较有效的识别方法。

4、组句成段(2分)选择题

“组句成段”试题分值为2分,即将打乱了的几个句子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重新组成一个语意顺畅的语段,考查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语言的逻辑性。题型为选择题。从近三年中考试题看,试题材料选择课外书籍或报刊资料,基本上是说明性文字或议论性文字,侧重与人类相关的环境、科技信息,扣紧时代脉搏,努力与最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且都是5个句子。预计今年也是如此,不会有大的变化。复习时,要让学生形成“三抓”技能,即在定好首尾句后,用“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方法确定句序。

5、句子的选用、仿用,句式变换(2分)选择题

“句子的选用、仿用、句式变换”试题分值为2分,包括根据提供的语境选用句子、仿写句子和按要求变换句式等内容,涉及语法、修辞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试题材料选自课外书籍、报刊资料或自编,近三年都考查了句式变换。预计今年仍将考查句式变换,而句子的选用、仿用也不容忽视,题型为选择题。要让学生掌握常见句式及变换方法,并通过练习形成技能。

6、语段概括(2分)选择题

“语段概括”试题分值为2分,即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概括语段的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相关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语言概括与表达能力。试题材料选自课外书籍或报刊资料,多选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新闻材料较多,而且时效性强。预计今年还可能考查对新闻标题的拟写,题型为选择题。复习时,应重点给学生方法的指导:(1)要素提取法(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何事);(2)层次分析法;(3)去枝取干法;(4)抓关键词法。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

(一)古诗词阅读(4分)7、8两个小题,均为选择题

“古诗词阅读”试题分值为4分,包括2个小题,考查考生对课外古诗词的理解和初步的鉴赏能力。选材来自课外。预计今年仍将考查诗歌(唐诗、宋诗),可能出自《唐诗宋词鉴赏词典》,是课本中出现的学生熟悉的作者,以江西诗人为主,都是选择题。在复习时,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有关方法,一般包括诗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等)、格律(押韵、对仗、平仄等)、分类(按表达方式、内容、语言等)。并从语言鉴赏题、形象鉴赏题、表达技巧鉴赏题、思想内容评价鉴赏题四大类分别讲授答题的方法、技巧等。

(二)文言文阅读(10分)9题为朗读节奏划分(2分),选择题。以上共计9道选择题,共计18分。其余为简答题。

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分值为10分,包括5个试题,主要从诵读、实词解释、文意把握、概括要点、写作技巧、人物分析等方面进行考查。选材可能出自《二十五史》或其他古书,内容大多与江西的风土人情或课文作者、课文内容有关,一般为人物传记。复习时,要结合注释阅读六册课本中的文言文,并将其中的重要实词(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四方面)辑录整理。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如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翻译句子的方法、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等。

(三)古诗文默写(8分)填空题

“古诗文积累”试题分值为8分,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题型为填空题,试题材料均是课标要求背诵的50篇古诗文中的名句。试题设计形式有直接的默写(直接型默写),即根据上句填写下句或根据下句填写上句(4分),以及基于语境的提示性的默写(理解型默写和运用型默写,各2分)。试题对诗、词(曲)、文以及六册课本会尽量兼顾。预计今年试卷仍是这种形式,这三年考到的名句一般不会出现。复习时,将50篇古诗文化整为零,定期背诵、默写。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共30分。包括两篇课外文章,其中记叙类文章(主要是散文)必考,一般为5个试题,16—18分;说明类文章、议论类文章二选一,一般为5个试题,12—14分。

(一)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我省中考对散文的考查,从选材上看,偏重于当代名家经典美文,且选文视野开阔,文化内涵丰富,所选材料大多抒发对生活、对社会的体验和感悟,展现作者对追求人生真谛、感悟生命光彩、关注社会生活的情怀。作者都是当代著名散文家,分别是余秋雨(考生在课内学过他的散文《信客》)、周涛、琦君(台湾女作家,考生在课内学过她的散文《春酒》)。分值都为17分,2009、2010年都是4道题,每道题平均分都超过4分;2011年是6道题,每道题平均分不足3分。也就是说在赋分上从大分值题又回归到小分值题,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涉及的考点越来越多,对文本的考查越来越细。从题型上看,注重对词句理解、要点概括、语言赏析、文章把握等方面的考查.(二)说明文阅读

我省中考试卷,对说明文的考查一般为科技类说明文,分值均为13分。选材一般出自《百科知识》杂志,大多以生态环境、前沿科技、社会热点话题为主,注重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从题型上看,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和部分关键信息的提取,注重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

(三)议论文阅读

我省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议论文阅读的考查往往隔年出现,预计今年考查议论文的可能性较大。从选材来看,这两年的议论文具有明显的散文倾向,即不是纯粹的、严谨的议论文。选文的内容或主题不具有浓重的理论性、政治味、说教色彩,都与社会实践或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有助于考生在考场上短时间内理解文本。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议论文阅读侧重于选取具有人文色彩和时代感的文章,如: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还有一个倾向就是较多的省份选择的阅读文本都与社会热点相关联,这要求考生有关注社会的习惯。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简答题

“综合性学习”试题分值为6分,是与教材相照应的考试内容,即选择一个主题,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包括名著阅读)情况、口语交际能力、非文字类如图表漫画的阅读能力等综合起来考查。试题材料(情境)是自编的。题型为主观题,三个小题,每小题考查此专题的某个能力。预计今年考查的仍将以这几种能力为主,但不可忽视名著阅读能力的考查,主题为除上述三个主题外,课本中的其它主题。复习时:

1、平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综合性学习”,不能认为可上可不上,或由学生自学。我一般在教新的单元课文之前,先把这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布置好,同学们分小组去完成,两周后各组汇报成果,或各组办一份手抄报,进行评比。

2、由于我省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均来自课文后面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因此复习时,应将六册课本的综合性学习列表汇总,逐一复习。今年将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合并一个板块,要注意两者之间考查上的关联性。

(二)写作(50分)写作题

综观我省近三年中考作文,发现作文题目以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形式上相对比较固定,并未像全国其他省市一样出现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或二选一的作文。在考查内容上,我省比较重视学生“我手写我心”的能力,作文题目均围绕学生的生活设题,让学生都能做到有东西可写,不至于出现盲区而茫然失措,这就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我省中考作文题目在形式上还有可能延续半命题作文或命题作文,在内容上仍以学生密切相关的材料设题。

b、关于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既包括观念性的,也包括技术性的。人们往往重视能立竿见影的技术性策略,而忽视观念性策略。事实上,有时观念性策略也许更重要。因此,我今天不讲的技术层面的(前面有所涉及),恰恰要讲讲观念方面的策略。

一、要守住语文学科阵地

在复习阶段,各科教师都在争取时间,追求效率。学生往往比较重视那些所谓“增长点”比较快的学科,比如数学、化学,物理、英语等,而往往忽略语文学科,认为提高语文成绩靠平时,临时抱佛脚不会有灵验。语文一不小心就被边缘化,被冷落,属于自己的阵地会被人挤占。因此,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守住自己的阵地,不能被别的学科占领。语文课要追求效率,让学生感兴趣,觉得有收获。

二、要精心研究中考命题

要搞好中考复习,就要对中考考什么与怎样考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我认为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钻研课程标准与中考说明。这是命题的文件规范。二是要钻研中考试题。这里既可以是本省历年的中考试题,也可以是同一年各省的中考题。在这方面,我以为今年我们的复习教材《中考语文新评价》除了没有往年的中考题外,其余的方面如课标、说明、各省典型试题都具备,比前几年的都更好,值得我们好好使用。因此,我们要在拿到“新评价”后抓紧阅读,以便科学制订总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

我认为复习中要做到“三个关注”:

一是关注教材,归纳必考知识。从我省中考现行试题来看,有些东西来自教材的,我们可以相关的必考知识归纳出来,打印成材料发给学生复习。主要有:

1、课后及注释中的词语。要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这些东西复习好了,可以解答好字形字音题、词语运用题,共计4分。

2、古诗文名句、文言特殊现象。如古诗文名句以及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常用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典型句例。这可以解决好文言实词解释题、文言句子翻译题,共计4—5分。

二是关注生活,抓住时代与地域特色。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语文教学要关注生活的道理所在。我省历年中考试题都注意体现时代性和地域性。如语言运用、病句辨析、组句成段、句式变换、语段概括、现代文阅读等都是从课外选择考查材料,体现了时代特征。同时,我们江西的中考题型还强调地域特色。如综合性学习、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尽量选择与江西有关的阅读材料。今年我们要考生加强对江西的人文底蕴(历史名人、地方文化)、民俗民风、自然风光、特色特产的了解与积累。“新评价”65至66页有较多的提示,我们可以搜集相关性资料为学生提供帮助。

三是关注读写,努力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无非围绕“听、说、读、写”

四个方面来训练。这四者当中读写又是最关键的。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关注学生的读写,努力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水平。南昌三中的曾珊老师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她以课题为依托,对改进中学生阅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具体做法为:

(一)对师生问卷调查,明确各自的阅读状况和方向;

(二)确立分年级的书目;

(三)培养学生作批注、写读书笔记的阅读习惯;

(四)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成长;

(五)实施多元、动态的评价标准。与写作结合,主要有:

1、随笔;

2、征文比赛;

3、演讲比赛;

4、诗歌朗诵会;

5、读书报告会;

6、组织相容、相互的阅读小组。

当然,最好是学生能通读六册教材。词语运用与病句辨析的得分率会更高些。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因为在中考语文中有的影子。研究高考也许更能把握中考命题的改革趋势。高考语文试卷虽然分成第ⅰ、ⅱ卷,但考试题型几乎相同。以2011年江西高考语文卷为例: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字音。

2、字形。

3、词语选用。

4、标点符号。

5、病句辨析。

6、名著阅读。

二、现代文阅读——文化时间(科普说明文,9分,每小题3分)。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文言文翻译(材料见第一卷,共12分,每小题4分)。

14、古诗词阅读——清明(黄庭坚,共8分,每小题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共8分)。

五、现代文阅读——晚秋(外国小说,4小题,21分,含1个多选题)。

六、小作文——心中的鲁迅(15分,提供画像,用描写、修辞等,不少于200字)。

七、写作——从君子“三乐”中选一乐来写(50分,不少于700字)。

从近几年我省的中考试卷变化来看,结构是不是越来越接近于高考试卷呢?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复习时,可以适当参考高考复习资料来备课。2009年与今年的中考复习,我就参考了《三维设计》和《高考备考工具书·语文》,比如六种病句类型,在“新评价”的地脚中有讲解,但有的例句难度比较大,我在讲课时就用高考中的去替换,学生更容易理解。事实上,“新评价”上的很多例句都与一些高考资料中的相同。

三、要制定并落实复习计划

中考复习时间是比较短的。按照我个人的进度,新课完成一般要到三月中旬。也就是说,只有三个月的复习时间。如果不科学制定计划,复习就成效不大。每届中考复习前,我都会制定一个计划。今年的计划如下:

(一)复习内容:

按照中考题型分为四个模块(与中考新评价同,从略)

(二)时间安排:

从2012年3月12日至6月15日,可用于课堂复习的时间约12周60节课,粗略分配如下:

模块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节(至3月23日)。

模块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15节(至4月20日完成,古诗文积累不计课时)。

模块三:现代文阅读25节(至6月1日)。

模块四:写作10节(至6月15日)。

(三)复习策略:

1、总复习以专项训练带动教材复习。整个复习期间不分几轮,即以《201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新评价》中的专题为纲,将教材内容复习穿插其中:①复习字词积累专题时,将从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中整理出来的字词表印发给学生理解、识记;②复习语言表达专题时,让学生找出以前的作文斟酌修改,整理六册课本中出现的综合性学习专题;③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时,让学生结合注释细读课内古文,理解并识记新评价附录中的古汉语知识;④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时,整理阅读题常见解题技巧的资料,并注明课内典型篇目所用技巧,印发给学生复习;⑤进入复习期间,力求每周末布置学生写一篇往年中考题作文,为专题复习积累资料,强化中考意识;⑥古诗文识记与默写利用平时早晚自习完成,不占用正课时间。

2、总复习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开始前,教师公布课堂复习计划,以便学生设计个人的复习方案;每个专题复习前,学生要提前预习,尝试完成专题后的模拟演练,课堂复习教师只作知识点拨和练习讲评;控制考试次数,除了全县性的模拟考试外,教师只安排样卷检测2张左右,其余样卷试题酌情分解到平时的练习中使用。

3、总复习注重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抓好分数“增长点”。就本届学生而言,字形字音、词语运用、病句辨析、文言实词理解、文言翻译等比较薄弱,但在复习中也是比较容易见效的。因此,复习中要重视从这些方面去落实。

计划的意义在于指导复习实践,如果落实不到位就没有任何价值。因此,计划制定后,要在复习过程中对照检查,不断修改调整,努力落到实处。

四、语文教学重在平时烧香

人们经常用“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来指责功利主义的做法。中考语文成绩单靠初三的复习是不够的,因为中考考的是学生长期积淀的能力,即语文素养。我们要自觉按照新课程要求,以贯彻标准课程为己任,努力做一个对时代和人民负责的老师。

在2011年“国培计划”——江西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我曾写过一篇研修日志《练毛笔字想到的》(2011年12月26日):

在我们学校里,我的毛笔字算比较好的。可是我并不满意,因为我的字实在不好,尤其是大字,如写春联是很难看的,真是有点怕。春节又近了,家里的对联应由我来写才好,不练练字怎么行呢。从上月起,我就在书房里摆下笔墨纸砚四宝,每天用旧报纸练练字,现在找到了一些感觉。我也知道,要真正写好一手毛笔字,不是短期突击所能做到的,必须要有方法和恒心。

书法教育,在我国古代是很重视的。大凡科举应试的人,必须先练就一手好字,否则连门都进不了。也许中是最近几十年来,书法却为教育所忽视。我们就是牺牲品。可以说,在上个世纪最后二十年,我们从小学到高中,老师眼里只有成绩,从未把书法提到课堂上来,认真做到底。即使是硬笔字,也不予指导。我虽然从小读书比较认真,字写得稍好些,但也没有受过专业的指导。直到高中,我才自己买了本《庞中华行书字帖》练练钢笔字,才学会写行书。至于软笔书法,只是读初中时,自己喜欢用软嘴笔抄写“民间通用应酬”、“三百千”之类的书籍时训练了一下小楷,此后就是参加工作,每个学期布置教室时才会写写毛笔字,至今未真正临过帖。平时自己上语文课,也没有训练学生写毛笔字。尽管书法教育已经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但从实施来看,却不能让人乐观,因为在很多地方,书法课还是没有落到实处。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弊端,真是值得痛定思痛啊!

语文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真要负起历史的责任来,把书法艺术传给我们的下一代。否则,愧对民族和先祖。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语文教师要自己钻研书法,具有一定的书法造诣,这样才能教好这门课;另一方面是要认真把书法课上好,让学生练有所得。

类似地,名著阅读、国学传承等也是语文教学的软肋。如果我们不按课标从这些方面去下功夫,不用两三年,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就跟不上去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学生不能深入地读一些名著,将来的中考一定会被考倒。至于文学素养不足所造成的人格上的营养不良,更是隐蔽而深远。

我们领会了中考命题的精髓,就意味着可以在语文教育方面做得更好。但真正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得有一套自己的教学计划,将中考目标分解在初中不同学期解决,从而形成学生较好的语文素养。这样就可以真正减轻中考复习的负担。

各位同仁,最后我将临川汪小洋老师的话转赠给大家: “语文中考备考犹如织网,又如行舟,时间紧、任务艰,但只要我们教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去教学,以《语文中考说明》的有关要求去认真备考,精心研读中考试卷,把每一个细节都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的学生们就一定能在语文中考中取得好成绩!祝各位成功!”。

上一篇:实习报告文职类下一篇:妇女节给女生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