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

2024-07-16

留守(精选8篇)

1.留守 篇一

关注留守儿童 构建美丽留守之家

----湟中县西堡镇葛家学校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先进事迹材料

湟中县葛家学校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成立至今,在教育局、中心学校的关心指导,以及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参与配合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紧紧围绕两个文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总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发挥学校优势,采取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方法,因地制宜开展好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工作,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08年学校被评为青海省留守儿童优秀家长示范学校,2009年被评为湟中县德育特色学校,2010年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2011年被评为湟中县名校。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多次召开会议,成立机构组织,制定、落实计划,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证,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切实做到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措施得力。

1、健全机构 保证措施

学校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并建立充实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主任历来由校长亲自担任、常务主任由德育主任担任,负责全面工作。教务处、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及部分离退休老同志为成员。学校图书室(活动室)、电教室、活动器材向学生全天开放。为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制度建设 保证落实

学校制定实施了《工作计划》,对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教育措施与形式、组织与队伍建设、活动经费等作了详细规定。并且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开展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工作。

(1)学习制度。

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长期坚持学习,把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校本培训中,成为每学期的常规学习内容,另外成员们在平时阅读有关报刊杂志,互相交流探讨。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形势政策、上级有关指示和文件会议精神,以及工作必要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使大家在政治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保持理想信念永存的同时,争取思想常新,与时俱进。

通过学习,增强了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了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从而加强了自身建设,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我校多位辅导员所撰写的少先队德育论文在市级评选中也多次获奖。

(2)奖励制度。

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学校给予表彰,或推荐给上级予以表彰。对参加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同志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鼓励,对长期参加留守流动儿童常务工作的同志大力宣扬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学校对于他们在评优、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以上制度建设,使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工作。1.根据学校《德育系列化方案》,让每个年级确定本学期目标,班主任又根据学期目标确定了月目标和周目标,学校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每月对班级德育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定,纳入班主任工作岗位考核之中。

2.每学期由学校德育处、法制副校长负责,结合发生在广大青少年身边的事件、典型案例等组织师生进行法制讲座,解答学生提出的法律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3.由学校安全员负责,每学期通过板报、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组织师生开展防火、防震、防暴等演练,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逃生方法。定期进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坚持每日一排查,同时加大校园周边食品、道路等安全的排查力度,尽最大努力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学生的人身安全负好责。

4.坚持升降国旗制度,精心安排好“国旗下讲话”活动,定时定人定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充分利用重大节庆纪念日和主题宣传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等德育教育活动。如在三月文明礼貌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的自尊、自强、自立教育的系列活动,全力营造助人为乐、创建和谐校园的氛围,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五月份结合“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学校举办“校园艺术周”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特长。在六月份结合“6.26”禁毒日,对学生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反对邪教等的教育活动。在七月份和十月份结合“七〃一”和“国庆节”开

展“歌唱祖国”和“庆国庆”的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八月份,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和清华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大学生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五月份和九月份,结合母亲节、教师节开展感恩教育,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回馈社会等等,以上各种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5.以“三从七不”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学生养成教育已取得显著成效。

6.办好家长学校,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认真总结推广家长学校的经验,同时,牵头或配合县妇联,先后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赏识教育、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巡回报告,使学生家长、教师受到启迪。为了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校访日、家访活动、村民大会等时间,充分发挥教师、村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等人员的作用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就当前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管理等问题与广大村民开展了每学期一次的交流探讨活动,帮助农村家长认清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配合学校共同参与到正确教育孩子的行列中来,通过以上努力,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教育一盘棋的新局面,由此也涌现出了村民捐资助学的喜人现象,7.关爱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1)学校从2007年开始,重视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留守(单亲)学生开展教育,尽管没有专业老师,也没有适用于农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但是我们不断尝试,以心理咨询、亲情热线、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留守儿童教育活动,取得了实效。主要做法一是建立档案,通过采集留守学生信息,让老师掌握了这些学生、家长及监护人的基本情况,为我们的管理提供便利。

(2)开展专题讲座,每学期利用开学典礼、主题班会等,给留守学生进行讲座,内容涉及“自信心教育”、“面对挫折”“在集体中成长”等,使他们懂得如何自信、自强,如何与他人合作等常识。

(3)构建“亲情热线”,我校通过建立家校联系信息卡,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及时联系,通过电话,要求每周家长和孩子通过一次电话进行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同时学校通过亲情电话,和家长交流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促进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4)针对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以心理疏导的手段调解他们的情绪,排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态。

(5)结对帮扶,使每一位留守学生都有一位老师来帮扶,在亲情日益缺失的困境下,此举无疑是给留守流动儿童雪中送碳,使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特别是以女教师为主的爱心妈妈与留守流动儿童之间架起了沟通爱的桥梁。

(6)表彰奖励。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学校特意以“自强之星”称号来表彰优秀留守学生,同时每个年级在学期中间也对优秀留守学生予以表扬。(7)总结提升,我校教师积极撰写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研究的文章,《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的思考》《关注被遗忘的角落》等文章或发表或获奖;《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研究》已立项为县级课题,成为我校具有特色的课题实验项目。

8.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各个班级利用班级的宣传阵地——黑板报向大家宣传有关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少年儿童在故事里、文字上了解了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9.开展 “四个一”实践教育活动。我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寒、暑期“四个一”实践活动,即:学唱一首红歌;参加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怀感恩之心”为回报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学习一项生产生活技能或自理自护常识,接受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

三、进一步调动离退休老教师的积极性,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贡献 老同志信仰坚定、经验丰富、德高望重、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做教育青少年工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为发挥离退休同志的余热,我校关工委组织有一定写作能力和宣讲能力的离退休老党员、老教师,建立校外辅导员、法律教育宣传员、家庭教育辅导员队伍,逐步开展了活动,这支队伍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热心关心青少年教育工作,以开展主旋律教育活动为契机,到学校与同学们座谈、参加学校升国旗仪式、青少年入团、入队等活动。他们的工作对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总之,我校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使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2.留守 篇二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以苏中X地区为例,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 X地区地处江苏中东部,除了正在城镇化的主城区,还有广袤的农村,存在着相当规模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留守儿童,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渐显现。该地区是农民工的重要输出地,也是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一个缩影,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留守儿童并存,其显现出来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调查以整群抽样为主,兼顾采用类型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了X地区两所城郊结合部中心小学、两所农村小学、两所一贯制学校和两所初中作为调研对象。向学校发放学生问卷950 份,回收问卷920 份,回收率为96.8%,有效问卷为913 份,样本有效率为99.2%,其中留守儿童276 人,占比30.3%。发放教师问卷205 份,回收问卷190 份,回收率为92.7%,有效问卷为184 份,样本有效率为96.8%,具体信息如表1 和表2 所示。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差异的比较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调查结果所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度分析。测试问卷针对学习品质设计具体指标形成量表,正式施测后,采用软件SPSS20.0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等分析法,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差异进行比较,同时将教师量表与学生量表进行印证分析,进而勾勒出留守儿童学习的现状特征,为深入分析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提供有效的教育支持奠定基础。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差异

留守儿童的学习品质是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主要体现。学习是学生自身努力和外部环境、教育方法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外部环境、教育方法等外部因素无法获得迅速改变时,决定因素便是学生自我认知和自身努力的程度。为将留守经历所导致的教育问题与农村义务教育自身的问题加以区分,研究将与留守儿童具有相同学习环境的非留守儿童作为参照群体进行比较研究,评估和判断留守经历所导致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鉴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先天智力上整体并无差异,对留守儿童的分析更多地从后天的非智力因素来加以考察。研究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认知、学习要求、学习成绩等学习品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更需引导

态度决定高度,学习态度对学习成绩的作用毋庸置疑。孩子的学习热情往往来源于自信和积极的性格,对留守儿童而言,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更是提升学习成绩的关键。

*.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主观学习态度上,表3 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P值0.056>0,说明是正相关,但相关系数的显著性为0.090>0.05,说明学习态度与是否为留守儿童没有显著性相关。但从教师问卷对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负向特征的统计情况来看,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较差”的比例分别为28.3%和40.2%,合计比例为68.5%,占大多数,具体见表4。

在相关的访谈中J老师也坦言:“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很多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喜欢学习应有的倾向,如专心听讲、认真作业、自我控制等表现。在学习态度和习惯上,留守儿童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可见,父母外出务工的行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留守儿童学习态度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对部分儿童产生了消极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督促。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目标缺乏指引

表3 中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P值0.084 >0,说明是正相关,相关系数的显著性为0.011<0.05,说明学习目的与留守经历是显著性正影响,两变量之间在0.05 水平上显著相关。从教师问卷对留守儿童学习目标负向特征的统计来看,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留守儿童“学习目标不明确”的比例分别为23.9%和52.2%,合计比例为76.1%,占绝大多数,还有22.8%的老师不能确定,如表5 所示。因此,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目标相比,留守儿童学习目标不明确的负向特征很明显,反映了留守儿童目标缺乏指引的学习状态。

(三)留守儿童的学习要求比较低

学习目的固然重要,但最终要靠自我学习要求来体现。表3 中的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P值-0.090 <0,说明是负相关,相关系数的显著性为0.007<0.01,说明学习自我要求与留守经历是高度显著性负影响,两变量之间在0.01 水平上高度显著相关,可以说留守经历越长,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就越低。

教师对留守儿童学习要求负向特征的统计显示,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留守儿童“自我要求较低”的比例分别为26.1%和42.4%,合计比例为68.5%,占大多数,还有26.1%的老师不能确定,如表6 所示。可见,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要求相比,留守儿童学习要求较低的负向特征很明显,反映了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总体较低,一定程度上也是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父母对其孩子学习要求较低的体现。

(四)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否与父母外出存在相关性,这也是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假设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先天智力并无显著差异,所在的教育环境除了家庭监护的差别之外,其他因素在整体上基本都相同,表3 中的相关分析显示,学习成绩与留守经历相关系数的显著性为0.997>0.05,说明留守经历对学习成绩没有显著性影响,也就是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一定不好,访谈也印证了这一事实,有些留守儿童的成绩非常不错。

但表3 中的相关分析结果也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认知、学习要求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显著性均为0.000<0.01,说明这些因素都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显著性影响,两两变量之间在0.01 水平上高度显著相关。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认知和学习要求都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留守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品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评价者,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评估相对来讲比较客观,教师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负向特征的统计显示,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往往更差”的合计比例为75.0%,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学习成绩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从总体来看较差一些,如表7 所示。

(五)留守儿童的课外学习缺少辅导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问题辅导和作业完成情况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P值分别为-0.157<0 和-0.099<0,相关系数的显著性为0.000<0.01 和0.003<0.01,说明留守儿童作业辅导与留守经历是高度显著性负影响,两变量之间在0.01 水平上高度显著相关,具体如表8 所示。

**.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教师对留守儿童作业情况负向特征的统计显示,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留守儿童“作业完成情况较差”的合计比例为80.5%,占绝大多数,具体如表9所示。由此可见,与非留守儿童的作业完成情况相比,留守儿童作业完成情况较差的负向特征很明显,反映了监护人对其学习监护不充分,缺乏必要的帮助和监管,这是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欠佳的重要原因。

在相关的访谈中,X老师讲到:“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每一个村居都有志愿者,学校也有几十个老师是志愿者,这些组织包括红十字会,都没有好好利用起来。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不是光捐钱的问题,还要把留守儿童学校管不到的时间真正管起来。比如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社区和学校合作我们搞了一个学习辅导站,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没有真正做起来。校外辅导站每个街道、每个乡村都有,是靠行政命令搞起来的,现在都空在那里,没有发挥价值,到了假期偶尔搞搞活动,马上就来拍电视做宣传,这些活动若坚持好好搞,对留守儿童来说真的是很好的”。

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课外学习一方面存在辅导困难,而另一方面却是资源浪费,同时还存在学习辅导不足的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

三、留守儿童教育的现实困境

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差异来看,留守儿童依然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从留守儿童现象发展成为一个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虽然受到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却一直难以形成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反而陷入了令人尴尬的教育困境。造成这一局面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学校、个体等层面,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其中的任何一方,而需要进行系统分析。

(一)家庭层面:传统家庭解构致使留守儿童教育链条断裂

家庭社会学认为,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家庭互动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1]在人口流动这一社会变迁的冲击下,传统家庭的教育功能遭到弱化和消解,无法在教育体系中有效发挥基础作用,直接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链的断裂。访谈中T老师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家,寄宿在爷爷奶奶家或亲戚朋友家里,他们都是临时监护人,关心的只是孩子的生活,没有精力、能力和意识来关心学习,对孩子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平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根本就不去关注,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孩子有问题老师往往没法和家长交流,电话有时候打不通且也说不清楚,家长和老师的交流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障碍,学校和家长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家庭教育生态的破坏导致了成长其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影响,从而在学校教育中产生了各种教育问题。可见,传统家庭解构所致的家庭教育功能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二)社会层面:属地化教育管理限制留守儿童随迁就读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产生后,留守家庭面临着将留守儿童带入城市就学的选择,但是与户籍挂钩的属地化教育管理体制限制了农民工家庭的这一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城乡之间,同一地区的校际之间都存在着教育质量的差异,城乡教育管理制度实际上出现了二元化的特征。在属地化教育管理体制下,考试制度也与户籍相关。由于农民工子女的户籍属于农业户口,户籍制度实际上限制了城市流动儿童进一步在城市参加高考的权利。已经随迁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被迫在高考之前提前回乡学习,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随迁就读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人口流动背景下,属地化的义务教育管理制度限制了留守儿童向城市自由流转的权利,在教育政策上直接阻碍了留守儿童随迁就读的实现,妨碍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学校层面:教育教学管理缺乏政策支持与技术指导

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具有特殊优势,由于留守儿童尚没有进人社会,弥补家庭教育不足的责任就主要落在了学校教育的肩上。从理论上看学校似乎能够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但实际上,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弥补只是一种职能的部分转移和替代,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可以完全替代家庭的全部教育功能,进而完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2]在谈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时,X校长也无奈地表示:“关于留守儿童十年来学校层面做了力所能及的研究,但确实是有些鞭长莫及,效果有但感觉不明显。我们学校仅初中部留守儿童就有上百人,如果把一百多人都放到学校集中管理,实行寄宿制,成本就高了,需要很多老师,还要财力、物力等保障,感觉很有困难。这些留守家庭父母出去务工条件也不怎么好,负担起来也会有较大的压力。只有从政府这个层面来真正关心留守儿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我想情况应该会好一些。”由于当前的学校教育还缺乏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和手段,而宏观教育政策的缺失又使解决问题缺乏广泛的支持,学校作为微观的教育主体,在缺乏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的情况下,独自面对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就显得势单力薄,况且学校教育本身还承担着其他更为重要的教育任务,难以集中全部精力来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四)个体层面:亲情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从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来看,由于长期缺乏倾诉渠道,无法与父母进行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他们比一般儿童更加脆弱,更易产生心理问题。W老师是一名中学心理老师,一直在开展留守儿童个案研究,在接触过很多留守儿童以后,认为“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有一些共性:一是性格比较孤僻。可能由于缺乏父母的亲情和家庭教育,这些小孩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有一种孤独感,性格比较内向和孤僻;二是情绪失控。他们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对周围的人采取一种戒备的心理,属于冲动型。有些孩子还有点变态的心理,稍微有点小事,就会触动他们暴怒的心理,非常敏感,有暴力倾向,比较危险。”留守儿童往往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血浓于水的天然亲情链锈蚀,直到完全断裂,孩子们自觉处在一个孤独无依的世界,难以获得良好感受,安全感和自尊心缺失,从而导致心理问题。[3]

四、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改变留守儿童在整个社会结构和教育系统中的弱势地位,治标更需治本。只有坚持从宏观到微观、治标到治本、失调到协调、外在到内在的基本思路,通力合作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留守儿童”多中心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才能改变过去补救式、被动式、短效式的解决方式为预防式、干预式和长效式的解决方式,真正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具体模式如图1 所示。

1.以政府为主导构建长效机制

政府应从中长期战略角度着手推进改革,构建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长效机制。首先,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保障制度,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其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与政策,努力打破城乡二元格局;第三,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工本地就业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变留守儿童为非留守儿童;第四,加强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宏观调控和资源调配,使农村义务教育从“非均衡发展”到“统筹协调发展”,弥补农村家庭教育弱化的状况。

2.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教育功能

学校要不断优化有限的资源配置,健全留守儿童教育服务机制。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最大限度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与不足,形成良好的补偿机制;二是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和服务队伍建设,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缺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三是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服务,找到打开留守儿童“心门”的钥匙,及时矫正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

3.以家庭为核心营造良好氛围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首先还需要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一是推行监护人监控制度和培训制度,监控或督查留守儿童监护人监护情况,组织专家和学校教师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指导;二是依托社区构建有效的家长自律机制,督促家长合理安排出行方式,明确一些约束性条件,有效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三是倡导留守儿童减量化机制,鼓励家长带未成年子女到就业地居住入学,鼓励农民就近就业或回乡创业,有效地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4.以社区为依托建立关爱联动机制

通过关爱服务阵地和队伍建设,建立社区管护关爱联动机制。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留守儿童的动态监测;二是以乡村图书馆、青少年教育基地、亲情活动室或各类村居活动中心为基础,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招募志愿者,定期开展活动;三是通过“代理家长”或“邻里帮扶”等形式,选择负责任的家庭或爱心人士,采取全托管或半托管的形式,就近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

5.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支持网络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相对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帮助其度过危机,以顺利完成其社会化过程。可以通过文化建设、媒体宣传和引导等,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支柱,也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捐赠等实质性关怀和帮助,解决部分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还可以通过农村文化建设、用工方关爱等举措,为留守儿童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6.以心育为重心实现自我支持

留守儿童的成长受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同样处于不利成长环境中的留守儿童,由于内部适应性差异,往往会体现出不一样的发展结果。因此,可以通过加强以自信、自律、自理、自护、自强为内容的教育,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将生活学习的挫折与压力转化为人生成长的财富与动力,实现自我支持。

参考文献

[1]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61.

[2]任运昌.农村留守儿童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15.

3.让留守儿童“不留守” 篇三

一、走進留守儿童的心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称之为好老师,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用心灵赢得孩子们的心灵。 在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把子女托付给别人三很普遍的,甚至还有独门守户的现象。家长认为只要保证他们有钱用就行了,而忽视了子女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爱,部分学生在家长外出打工之前学习成绩优异,一旦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照顾和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监督,就出现了学习松懈,不完成作业,厌学、逃学的现象,更有甚者违反校纪校规、社会公德。家长外出打工挣钱在所难免,学生出现这些现象也是肯定的。那么,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一切。了解他住在哪,家里有些什么人,家里有哪些人外出打工了,哪些人留在家,现在跟谁住在一起,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课外时间做些什么,行为有没有异常等等。只有这样全方面地对他们进行了解,才可能恰到好处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帮助,这样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在意他、关心他。

其次,分析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和了解后,要进一步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分析学生在想些什么,为什么有这些不良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

二、谈心交谈

现在的学生物质生活宽裕了,但他们有可能会很孤独,因为他们缺少沟通,这是由于家庭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所导致。父母不在身边,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心理失衡成为了他们最大的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联系,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缺少正常的亲自交流和亲情关照,孩子性格极易变得内向、孤僻与冷漠。另外,大多数留守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监护。他们无法尽到对孩子全面教育的责任,且爷爷奶奶对孩子溺爱、娇惯、纵容,使其养成了很多坏习惯。作为一名教师看着那些迷惑、自我放弃、自我堕落的学生,让我无限惋惜、痛心。如何打开他们的心锁,如何重树他们的人生观,如何挽救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就看自己是否与他们倾心交谈,准确地讲,你能否让他愿意与你交谈。在交谈中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在交谈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交谈中为他们指引前进方向。

三、架起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孩子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的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外出的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帮助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班上的留守学生,联系他们的父母,使孩子的父母能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孩子沟通,加强情感交流,使孩子离父母不离温暖、不离关爱。

4.关于我县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篇四

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5月24日至27日,县政协社会发展委牵头,组织相关界别委员一行6人就我县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分别深入田蓬镇、归朝镇、那能乡等三个乡(镇),听取工作情况介绍。实地走访部分村委会、村小组和农户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在县民政局、教育局分别听取关于我县农村留守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留守老人基本情况

我县共辖13个乡镇,145个村(居、社区)委会,2615个村小组,截止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40.17万人,其中60岁以上有4.5万人,占总人口的11.25%。据统计,属于留守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共计18538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41.2%。其中留守老人最多的是木央镇,该镇总人口51103人,其中60岁以上有5698人,占11.2%,留守老人有2878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50.5%;其次是洞波乡、谷拉乡和那能乡,留守老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9%、48.2%和48%。

(二)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全县2010学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64202人,其中小学在校生45347人,初中在校生188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1%,适龄少年毛入学率102.53%。截止2010年秋季学期,全县7-15周岁适龄儿童58782人,属于留守儿童24063人。其中小学18126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9.97%;初中5937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1.49%。留守儿童占在校学生数较大的是板仑乡和田蓬镇,分别达到60.35%和52.74%。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留守老人生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收入低,生活条件差。随着农村劳务输出的开展,子女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医疗方面的不足,但是只靠外出打工子女的支持还不能给予父母充足的经济支撑。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提供。据调查,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植、养殖,但因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劳动强度大。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子女在外务工压力增大,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因此,老年人生活相当困难。

2.担负起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心理负担重。从目前看,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都将子女留在农村父母身边,由父母看护小孩,带子女上学。从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从对小孩教育方面而言是心理负担重,因为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其次目前农村交通、通讯得到迅速改善,电视、网吧到处有,孩子在外的时间长,担心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年人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3.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的养老方式。由于子女都外出务工,家庭出现“空巢”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安慰和生活照料,在这方面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农村留守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大多数过的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老人在家庭之外也很难找到精神寄托。

4.生活缺乏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小事,诸如理发、换电灯泡等都成为难题。尤其是老人生病,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感到很失落。山区农户居住分散,老人在遇到意外时,更是束手无策。

5.看病问题较突出,健康难保障。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村留守老人常年患病,甚至多病缠身,虽然子女外出务工带来的收入有所提高,加之新农合的实施,留守老人就医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二)留守儿童生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家庭教育存在欠缺。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在隔代监护的问题上,大多数家庭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缺少心理、学业、思想道德上的管束与教育。

2.情感需求难以满足。有部分父母半年以上才与孩子联系一次,相当一部分父母一年才回家探亲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感情淡漠。

3.心理问题逐步显现。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生理和心理得不到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中性格内向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他们通常表现出焦虑、紧张、软弱等性格特征。当遇到问题时多数会自己解决,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孩子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会引起留守儿童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

4.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同属留守的祖辈需承担繁重的家务和农活,无法对留守儿童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另一方面,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践性内容增加,需要家长适当辅导,爷爷奶奶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然不够,学习状况很不理想。

5.思想道德出现滑坡。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儿童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高,极易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乱花钱等不良习气。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偷盗等行为,有的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6.安全隐患较多。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留守儿童伤害他人或被人伤害等安全隐患较多。

四、建议与对策

(一)对留守老人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1.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筑“新巢”。引导有条件的村委会提供场所,政府适当扶持,成立老年人互助会等组织,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组织留守老人互相帮助,克服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2.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为留守老人搭起亲情沟通“桥梁”。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尚未形成之前,传统式家庭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有效形式。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对在尊老爱老方面做得好的年轻人应予以大力表彰,对歧视、排斥老人等行为给予曝光、批评。架起亲情时时沟通的桥梁,在外子女要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3.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首先是争取政策扩大农村低保范围,让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4.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有条件的地方,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

5.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留守老人大多体弱多病,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我县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得到较多的费用报销,而村级的门诊费报销比例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提高60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村级门诊费的报销比例,切实解决他们看病贵的问题。

(二)对留守儿童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1.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目前,我县经济总量偏小,缺乏新兴产业,缺少大型企业,工业支撑作用不强,产业优势尚未真正形成,无法给富余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因此,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让农民就近务工,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是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有效措施。建议出台各项优惠措施,动员条件成熟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大力开展家庭创业工程、信贷助推妇女创业行动、青年创业小老板行动等,同时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就近就业。

2.逐步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城就学问题。农民外出打工将是今后较长时期的必然趋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政策,给进城务工人员同等享受市民待遇,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使尽可能多的留守儿童能够随父母进城就学。

3.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留守儿童工作情况作为学校教育考核内容之一,各农村学校幼儿园要成立留守儿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档案,分类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留守儿童管教。一是教师要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二是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将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与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材料结合起来管理;三是为方便留守群体与亲人沟通联系,在各村委会建立“打工家庭亲情联络站”;四是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

4.净化优化社会环境。文化、工商等部门要经常性开展清理音像、图书市场及游戏室、网吧和校园周边经营食品小店等场所,对出售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图书、游戏、食品等行为要予以坚决打击。5.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教育、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要加大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力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

5.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篇五

一、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现状

务农留守老人

中山村大多石山地区,主要种植玉米、辣椒,养殖以猪、牛为主,家庭收入低,是XX县贫困村之一。中青年农民被迫离家外出务工,有的人没有稳定工作,有的人虽然找到工作,但挣钱不多,留下子女给老人照顾,子女只好选择在就近读书。

许武结是中山村内告屯人,全家有7口人,老婆许娥山、两个儿子、还有孙子和孙女,大儿子许海勤已是大龄青年,开始去广东务工,还没有结婚。二儿子许海忠初中毕业后,就去广东XX市务工,月薪3000元,在务工中认识了一位天等籍女青年梁玉金,两人结婚后,生下一男一女。,许武结家在亲戚的帮助下,建起了二层楼房。近年来,梁玉金虽然在深圳开个日用品店,但生意难做,加上经常生病开支,收入不高。

许武结和许娥山都是60多岁的老人,玉米、辣椒、生猪是家庭收入主要经济来源,今年种植玉米9亩,已卖肉猪7头,收入近1万元。由于家庭收入少,外出上学难,许海忠夫妇俩只好把儿子许静和女儿许凤留在家乡读书。

许静,生于,现在是福隆乡中心小六年级学生,在学校吃住。上个学期,许武结在福隆街租了一间仅10多平方米的房子,让7岁的许凤在乡中心小幼儿园大班就读,每期交950元,中午在学校吃,早餐、晚餐在租房吃,年租金1000元。加上各种费用,难于开支,许武结不得不把许凤转到中山村地板教学点读一年级。她每天上学要走50多分钟的山路,中午吃了国家免费营养餐后,在学校休息,下午放学回家又要走山路。像许凤一样,内告屯的6名“小侯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走崎岖的山路,求学路非常艰难。

许汉普和许桃美是内告屯务农型留守老人,全家5口人。儿子许海平、媳妇黄红兰去广东XX市务工已有,生有两个女儿许丹丹和许娜娜,两人每月工资5000元,利用外出挣得的钱建起了三层“打工楼”,一楼住猪牛,二层住人,家里种了4亩玉米,养殖1头黄牛和4头猪,家庭收入不多。8岁的许丹丹到中山村地板教学点读书,每次上学都要走50多分钟的山路,山路狭窄,求学艰辛。许汉普说:“就近读书,能吃上国家免费营养餐。如果遇到下雨,山路很滑,我要送她到安全区,才放心回来。” 许丹丹放学回家后,还要照顾2岁的妹妹,喂鸡。像许丹丹那样,走山路求学的留守儿童有6人。这个学期开学前,内告屯10多名村民上山修山路,方便了学生行走。

许珍义和许爱芬是内增屯留守老人,他们的儿子过世,媳妇去广东打工,大孙子许文凯去南宁读书。留下7岁小孙子许文旋在地板教学点读书。7月17日,中山村第一书记在地板教学点避雨时,留守老人许爱芬也进去避雨,她边说边流下眼泪,“昨天,我的孙子许文旋头部被黄蜂蜇一下,家里没有钱、没有人送去乡卫生院打针,现在还痛。”驻村书记立即赶到许珍义家看望许文旋,“文旋,你还记得伯伯吗?”“记得,你到过我们学校”“现在头还痛吗?”“还痛”“那伯伯送你去打针好不好?”“好啊”。

“阿公、阿婆,我现在想送文旋去打针,打完针后,就送他回家,你们是否同意?”“同意”。于是,驻村书记吃了两碗玉米粥后,就披上雨衣,冒雨送许文旋到乡卫生院,打针、取药交了医药费后,驻村书记马上送他回家,两个留守老人脸上露出了微笑。

城里陪读老人

中山村一些家庭依靠种养收入较多的人,还有学历较高、掌握一门技能的人,夫妻双方都外出务工,且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工资,加上因村完小、教学点教学设施差,教师教学水平不够高,一些父母想尽办法找关系、花钱租房,把子女送到教育设施、教学水平较好的县城学校读书。

66岁的韦余权和63岁的许春花是叫怀屯留守老人,两人都在家务农,种植玉米3亩,养猪是老人的主要家务,年养猪10多头。韦余权,1969年去云南昆明部队当8年兵,是“援老抗美”战士,退伍后,曾到福隆粮所、大新氮肥厂工作,1991年,当选中山村党支书,工龄,每月得到生活补贴133元。儿子韦向宇和媳妇许艳丽,生下一个儿子韦嘉勋原来在中山村完小读书,,在县城租一间房,孙子在桃城镇一小读书,每年租金2500元。韦嘉勋到县城读书三年后,学会孝敬老人,平时检查爷爷是否多喝酒,是否节约开支,从细小事做起。放假后,他又返乡帮助爷爷、奶奶喂猪,做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个学期,他虽然上了桃城一中,但还在原租房住。

许勤花是更梯屯一名党员,今年61岁,全家5口人。她的儿子许成东和媳妇曾琼瑜,生有大女儿许诗祺和二儿子许诗杰,许诗祺,今年8岁, 许诗杰,今年2岁半,父母都是去广东务工,由于夫妇进厂工资低、广东读书费用高,没有带女儿和儿子到广东读书。为了让许诗祺、许诗杰到县城读书,许勤花每年花2500元钱,租了一间20平方米的石棉瓦房,房子又窄又低,天气热时,把整个房子都晒热了,下雨时,冲进了房里。许诗祺在大新职业中学附小读一年级,许诗杰在私立幼儿园入园。许勤花是一个大多时间在县城住的“陪读”妇女,家里也建起了楼房,不种玉米,不养猪,学校放假时才回家,开学时才到县城。像许勤花那样,中山村在大新职中附小读书的留守儿童有20多人。

半工半陪老人

中山村一些到县城“陪读”的中年人,身体还强壮,而且在县城租房、水电、煤气等生活费用高,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打零工,装修、搬家具、清水沟等工种,样样都做,回到家又要煮饭、炒菜。

韦余万,今年58岁,是中山村叫怀屯人,他的儿子韦东军和媳妇都去深圳务工,孙子韦嘉毅原在中山村完小读一、二年级。为了让韦嘉毅能到县城读书,他想尽办法找关系,把孙子转到桃城镇二小就读,同时租一间房,和老婆许雪英轮留陪读,年租金3000元,包括各种费用年开支高达1万元,除了儿子和媳妇每个学期给4000元的生活费外,韦余万还在县城找零工挣钱,够一天的油盐钱。

他家也种玉米3亩、辣椒1亩多,利用自家收获的玉米,养猪20多头,许雪英担当起做家务的重任,她起早贪黑,种植养殖两头都忙。今年,他家已出卖20多头肉猪,收入4万多元。“在县城读书,虽然开支不少,但现在孙子的学习成绩跃上中上水平,我也欣喜。”韦余万在聊谈时说。

二、存在问题

(1)留守老人

留守老人生活状况令人堪忧,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经济来源不稳定;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医药支付能力较差,部分老人生病时缺乏照料;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老人是最大的伤害。特别是农村留守妇女,她们面对着劳动强度和生理负担加重、心理健康受损、文化素质提高受限、发展机会减少、安全感降低、家庭稳定性降低等诸多问题,苦苦支撑着家庭。一个留守妇女既当“爸”又当妈,既主外又主内,既干高强度的体力活又管孩子的教育学习,生活艰辛。

(2)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后,多由祖辈照顾,无法在亲情的阳光雨露滋养下健康成长,置于“寄人篱下”和“隔代教育”境地。因与父母聚少离多,缺乏沟通交流,生存发展条件不尽人意,亲情饥渴、心理缺陷、思想孤僻严重,封闭自守、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胡作非为等不良习性由此酿成。

三、解决措施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中存在的问题和他们的实际需求,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农业、科技、畜牧、人社、工会、妇联、团委等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积极对策,为“二留守”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政策支持,为“农民工”安心工作解决后顾之忧。

(1)强化宏观调控职能。一是加大农村机械化耕作程度和范围。提供一些诸如联合收割机这样的农村专业化服务,可以缓解“农民工”家庭无青壮年劳力的劳动压力。二是加强村级综治工作。加强乡派出所警力,组织节日夜间安全巡逻队,给村级治安员适当生活补助,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三是鼓励“农民工”回乡探亲。保障“农民工”的法定节假日,开通“农民工”专列,给他们提供节假日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2)丰富农村娱乐活动。各相关部门应针对春节、“三月三”等节假日,组织“留守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乡、村、屯山歌队、健身队作用,积极开展歌舞比赛、篮球比赛等活动,营造文明新风,使广大“留守人员”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受生活的快乐,同时,通过丰富业余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减少赌博、偷盗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3)净化社会环境。留守儿童较易受到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净化周围不良环境影响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各相关部门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整治乡中心校周边环境,加大打击违法网吧、电子游戏室的力度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政府应该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各个方面加大对学校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支持。

(4)办寄宿制学校。首先,寄宿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一方面留守儿童大多住在离乡中心校较远的农村,如果不住校,放学回到家已经很晚,较难按时完成作业。监护人忙于农活,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大多隔代监护人更是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导致他们遇到学习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走读的留守学生,放学回家路途远,沿路的玩耍经常使得孩子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实行寄宿制,就能很好地避免了走读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其次,寄宿制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人身安全保障的优势。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很多人都没有专人接送,路途消耗的时间长。加之有的留守儿童走山路,孩子在风雨中上学存在安全隐患。

6.留守 篇六

与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成功经验枣庄市共青希望学校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服务人群多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现在,光靠种地收入,难以养家活口,于是青壮年农民大多离开农村走入城市去打工,有的是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有的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于经济原因,无法把子女呆在身边,就有的交给爷爷奶奶,有的交给外公外婆,有的托付给亲戚朋友,有的独自在家无人监护,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就受到.不良影响,隔代教育又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结果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等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的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我们学校虽受一些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尽最大力,学校与家庭之间积极沟通。我校的留守儿童没有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学校的具体做法:

1、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任组长。在全校启动了以“牵手,让温暖传递”为主题的关注“留守儿童”行动。

2、和家长积极沟通,及时纠正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等一些不正确的思想,经常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3、采取教师与留守儿童面对面交流,家长与留守儿童电话或书信交流 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保证熟悉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

4、加强管理,施以爱心

(1)健全“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组织各学校详细了解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情况,并登记备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开通“二线”,即“亲情热线”、“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随时与班主任联系。充分利用“留守儿童”家长节假日回家的时机,召开家长会,形成教育合力。

(2)针对、“留守儿童”容易违纪,“留守儿童”普遍厌学,自卑心理,、“留守儿童”缺乏沟通,性格内向孤僻,老师和“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

5、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为留守学生建立了专项档案,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义务家长”,同时安排班干部、优秀学生与其“结对子”,按照“就近帮教、就亲帮教、分类帮教”的原则,结成“一帮

一、多帮一”帮扶对子。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组织教师定期到留守儿童家中家访,了解家庭生活情况,并为孩子辅导功课,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利用“流动课堂”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教育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留守学生创建了一个没有围墙的课堂,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沟通和融合。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或城里孩子与“留守儿童”建立伙

伴关系,共同学习、游戏,增强“留守儿童”的集体意识,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我校先后和淄博师范附小、山东旅游学院建立了手拉手帮扶等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改善学习、生活条件。

6、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业绩考评体系。组织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业绩考评。同时,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给予更多辅导、关心,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设立留守儿童“谈心室”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求教师以心换心,成为留守儿童良师益友,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成长。

7、学校结合实际,相应创办了几个“留守儿童”之家,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

8、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举办各种讲座和活动,对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每年的父亲节和母亲节,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唱歌、绘画、征文竞赛,使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知亲情。学校每年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生活技能培训,举办生活技能比赛。例如洗衣、钉钮扣、整理书包、穿衣服、系鞋带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学校从制度上进行保障,同派出所联系,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打造平安校园;同时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制定了校园各种应急预案,充分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加强学生安全技能的传授和培训,例如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等,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7.留守 篇七

从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发力, 构建精神家园、提供人文关怀是解决当下留守儿童问题的通心密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的《留守岁月, 阳光成长——留守儿童心理励志丛书》 (以下简称《丛书》) , 由国内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李红教授等担当主编, 是国内第一套走进留守孩子心理世界的励志读物, 是送给留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也是家长和教师理解留守孩子们烦恼困惑的心灵读本。

首先, 《丛书》以孩子自我阅读、自我教育的方式, 弥补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丛书》包含了《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留守儿童阳光情绪手册》《留守儿童安全成长手册》《留守儿童个性完善手册》《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手册》《留守儿童高效学习手册》《留守的童年不孤独·小学版》《留守的少年不烦恼·初中版》《留守的青春不迷茫·高中版》9册图书。《丛书》从留守儿童的常见问题出发, 涵盖了留守孩子安全成长、生活学习、个性完善、困惑应对等方方面面, 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编著者对留守儿童的殷殷关爱, 这些积极的教育与引导, 从问题出发, 针对性强、指导性强,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家庭教育的缺位状态, 不光适合留守的孩子们自我阅读和自我教育, 对于留守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来说, 也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其次, 《丛书》为留守儿童量身订制了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话语方式。笔者认为, 这套丛书最具魅力和人性光芒之处就根植于此。《丛书》采用留守儿童的叙事视角, 从留守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出发, 字里行间投射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让孩子们倍感亲切, 比如《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就以丫丫、豆包、江哥、娜娜和他们的伙伴们的成长故事为线索构成长篇故事集, 而每篇设有“心路迷程”、“通心密钥”、“攻心秘典”、“阳关心语”等板块, 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案例分析。《丛书》图文并茂, 以生动鲜活的故事走进留守孩子的内心世界、感悟留守儿童的成长烦恼, 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融审美性、可读性和励志性于一体。

第三, 《丛书》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系统的关怀和指引。《丛书》从留守儿童面临的常见问题出发, 以引领留守儿童人格、个性和智力全面发展系统构建主题。系列图书主题涵盖了留守儿童安全成长、学习提升、个性完善、情绪调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等。每册图书主题既是留守儿童成长中面临的主要困惑所在, 也是个人健康成长所必备的重要心理品质, 整套丛书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留守儿童自助成长体系, 无论是处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留守孩子, 还是在学习、交往、青春期等方面面临困惑与烦恼的孩子, 都能够从中获得系统的自我教育与引导。

第四, 《丛书》用心与留守孩子交流, 彰显了教育引导的润物无声。《丛书》精心设计, 处处体现出为留守儿童自助成长提供知识体系的实用性和教育引导的潜移默化。每册图书在开篇设计的“给孩子们的信”是套书的亮点之一, 如《留守儿童个性完善手册》中写到:“只要我们擦亮眼睛, 拭去心灵的尘埃, 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拥抱真实的自己, 就可以让自己的小宇宙散发七彩光芒。”《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中写到:“要自我警醒: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 却不一定照进每个人心里。冷, 可以取暖;尘, 可以拂去;你, 要尽可能在别人的世界里留下明朗。”对于留守儿童而言, 本套丛书无疑是理解自己成长烦恼的心灵读本, 是陪伴自己成长的最好礼物。

第五, 《丛书》开启了一扇了解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窗口。心理问题是留守孩子们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心灵的空虚迷茫比物质条件的简单匮乏更为可怕, 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危机是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及儿童自身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分享他们的烦恼与困惑, 与他们感同身受, 教育才能有的放矢。《丛书》给家长、教师和社会打开了一扇了解留守儿童生存境况特别是心理世界的窗口, 为更好地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的关爱力量, 形成合力, 着眼于留守孩子们真正所需、提高教育帮扶的有效性, 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 就其本质来说, 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们相信, 依靠全社会的群策群力和留守儿童的自立自强、自助成长, 留守儿童一定能在充满人文关爱的教育环境下获得尊严, 拥有健康、自信和快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海飞.让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站在同一阅读起跑线上——我国少儿出版与农村儿童阅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出版.2011 (12) .

8.留守 篇八

[关键词]心理适应;留守初中生;非留守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1)03-0067-04

1问题的提出

心理适应是一个广义的多维概念,研究者对此的理解各有千秋。虽然表述不一,但他们都强调了一点,即心理适应是主体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的过程。国外研究者很少对心理适应的概念作出界定,大多是从情绪和行为两方面也就是内化和外化问题方面去探讨心理适应。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对心理适应界定如下: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运用同化和顺应的方式做出能动、有效的反应,从而使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更加符合环境变化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最终促进个体自身的发展。

目前国内对初中生心理适应研究较少,大多是对初中生的心理适应特征进行描述说明,或是结合具体情境和背景探讨其心理适应状况,或是从理论上进行推断、演绎。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留守儿童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多是理论上的探讨,实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实证研究多是从留守儿童的情绪、行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探讨,缺少从心理适应的角度研究留守儿童。因此,本研究将考察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特征,以丰富相关方面的研究。在本研究中,留守初中生指的是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经商、求学或工作等原因而被留守在家,由父母一方、其他监护人或自我看护的初中学生。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整群、随机的方法选取了娄底市和双峰县5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6个自然班级。有效被试907人。其中男生499人,女生408人;初一278人,初二286人,初三343人;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407人,为农村的486人,未填家庭所在地的被试有14人;留守初中生538人,非留守初中生357人,未填父母是否外出的被试有12人。

2.2研究工具

1)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andDiffieultiesQuestionnaire,SDQ)。采用Goodman,R于1997年编制,并于2001年再次修订的“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来测量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该问卷包括7个因子,共有25个条目,分为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社会行为、困难总分和影响因子,其中困难总分由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构成。该问卷采用0~2三级评分,其中第7、11、14、21和25五个项目为反向记分。由青少年学生评定自己最近半年的情况。学生在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和影响因子上分数越高,说明存在的困难越多;社会行为得分越低,困难越大。大量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目前该问卷已在上海地区建立常模。在本研究中,各个因子的一致性系数在0.49~0.77之间,问卷总的一致性系数为0.70。

2)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该问卷主要涉及一些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所在地、父母是否外出、外出类型、外出时间和看护人类型等。

2.3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数据的收集工作由本研究者担任。施测前统一指导语。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运用SPSS11.0进行输入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适应总体特征分析

以心理适应为因变量,以父母外出与否为自变量进行平均数差异检验。结果显示,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困难总分和影响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初中生比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和困难总分方面存在更多的困难,适应更差,且这些困难对他们的影响更大(见表1)。

3.2留守初中生心理适应的特征分析

以性别、年级和城乡为自变量,对心理适应的各维度进行2(性别)×3(年级)×2(城乡)的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显示,性别主效应在情绪症状、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社会行为和影响因子上非常显著;年级主效应在社会行为上显著;城乡主效应不显著。三者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见表2)。

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年级主效应在社会行为上显著,初三比初一、初二学生显示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初一和初二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性别主效应在情绪症状、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社会行为和影响因子上非常显著。男生在多动注意不能和同伴交往方面比女生存在更多的困难,适应更差,并且这些困难对男生的影响更大;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但她们表示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3.3非留守初中生心理适应的特征分析

以心理适应的各因子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3(年级)×2(城乡)的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显示,性别主效应在品行问题和社会行为上显著,年级主效应在影响因子上显著,城乡主效应在情绪症状、同伴交往和困难总分上显著。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见表3)。

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年级主效应在影响因子上显著,初三、初二比初一受到各方面困难的影响更大。性别主效应在品行问题和社会行为上显著,女生在这两方面的适应都好于男生。城乡主效应在情绪症状、同伴交往和困难总分上显著,城市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适应均好于农村学生。

4讨论

4.1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适应的总体特征

本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和困难总分上比非留守初中生存在更大的困难,且这些困难对他们的影响更深远。留守初中生比非留守初中生体验到更多负性情绪,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情绪情感健康健全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留守初中生因父母外出导致“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加之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的巨大变化与心理发育的相对迟缓及认识上的局限性,易使留守初中生产生负性情绪,况且

他们不能充分利用身边的社会支持系统,因而更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产生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情绪性问题行为。非留守初中生因父母在身边,或多或少会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他们的消极情绪体验。由此可见,亲子关系的缺失以及对社会支持系统的利用程度对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2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特征

本研究发现,留守男生在多动注意不能和同伴交往方面比留守女生存在更多的困难,适应更差,并且这些困难对留守男生的影响更大;留守女生比留守男生体验到更多消极情绪,但她们表示出更多亲社会行为。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留守男生比留守女生在多动注意不能方面存在更大的困难,这与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点及社会文化因素有关。留守女生的同伴交往明显优于留守男生,是由于初中阶段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都比男生更早更成熟,她们在社会角色认知和扮演,心理整合能力和自我意识发展方面也比同龄男生要早。留守男生在情绪症状上显著好于留守女生,这可能与性别角色社会化以及女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相关。留守女生比男生表示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可能与男、女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种类相关,也可能与本研究中对亲社会行为的测量相关。本研究中所测量的亲社会行为较多地涉及到了关心、体谅、分享等特征。其实,在某些存在危险或需要借助于工具或明显身体动作才能完成的活动情境中,男孩所做出的帮助行为要多于女孩。

本研究发现,初三比初一、初二学生显示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初一和初二学生之间无明显差异。已有研究证实亲社会行为在青少年期表现出连续的增长趋势。个体对亲社会行为的认知水平随生活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初三学生的道德思维已达到能揭露事物本质的水平,他们助人的标准不仅看到被助者的表面特征,更重要的是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因而表示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本研究未发现城市和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留守初中生,都经历着父母关爱和亲子教育的缺失,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留守状态的消极影响,因而属于同一群体的城市和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4.3非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特征

本研究表明,非留守女生在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上均好于非留守男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有品行问题,与生物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社会对男女儿童的要求、期待和评价不同有关。首先,生理特点的不同,使男女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两性差异。其次,父母在儿童出生后,鼓励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惩罚不适当的行为。非留守女生比非留守男生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反映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的不同期待。这种不同的角色期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被内化为一种稳定的“性别图式”,并引导其表现出与传统性别角色要求相一致的行为。

本研究还发现初三、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受到各方面困难的影响更大,尤以初二学生最为突出,这可能与初二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有关。初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最急剧的时期,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动荡性更强,在情绪体验、人际交往、学习和社会行为上存在的困难更多,因而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但是,过分强调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又使他们在表达自己对外界支持的需求时,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尴尬,甚至羞于承认,或者在接受支持和帮助时故意表现出不屑和反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父母、教师和同学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从而使他们受到各方面困难的影响加重。

本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同伴交往和困难总分方面均好于农村非留守初中生,这与一般研究结论相符合。城市非留守初中生体验的负性情绪低于农村非留守初中生,这与父母和子女进行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的频数和深度以及有效性相关,也与城市和农村非留守初中生知觉到的生活压力有关。城市非留守初中生在同伴交往上优于农村非留守初中生,与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关系密切。与城市非留守初中生相比,农村非留守初中生与外界接触较少,社会交往范围比较狭窄,因而容易表现出更多的害羞一敏感行为。具有这种行为的个体在学校生活中往往表现得不成熟、不自信,在同伴交往中一般处于被动地位。

5结论

1)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困难总分和影响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

2)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城乡差异不显著。

上一篇:第六期新闻写作培训班策划书下一篇:员工年度考核表意见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