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文化知识点

2024-09-07

英国社会文化知识点(精选9篇)

1.英国社会文化知识点 篇一

英国留学签证相关知识介绍

申请签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填写表格,有出境资格的家属也应申请签证。你的护照上登记的小于十六岁的家属可以填入同一张表格,十六岁以上的则应另外填写表格。在中国的申请人请在北京、广州、重庆或上海的英国大使馆签证申请中心提出签证申请。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签证的一些常识。

签证是什么?

签证是由英国海外办事处签发的附在你的护照或旅行证件中的证明。是你进入英国的准入证。拥有有效签证,通常情况下就不会被拒绝进入英国国境,除非情况发生变化,或在申请签证时你提供了不实信息或回避了重要事实。你是否需要签证,请看此处。 抵英后,在海关,移民官会问你一些问题,请把所有相关证件放在易取处。

未成年人

自2月12日起,年龄不满十八岁者须指明是本人一人出境还是与成年人同行。如果是与成年人同行,则该成年人的姓名应显示在该未成年人的签证上。若未成年人试图单独处境,或陪同其出境的成年人与签证不符,则签证将失效。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未成年人在英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签证官会感到满意。 申请签证的步骤

首先填写签证申请表,可从此英国政府上下载该表格,或从离你最近的英国海外办事处免费领取 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申请,如邮寄、快递、亲自提交或在线申请。签证处会告诉你, 可行申请方法。 对某些国籍的人,如果申请的是在英国停留六个月以上的签证,你可能会要求做肺结核检查在你的申请被接受之前。你可以在此网站查询你是否需要接受检查,或者可与离你最近的英国驻海外办事处签证部门取得联系。 申请需要准备的资料

这取决于你申请的是那种签证,不论你申请哪种签证,以下条件都是必备的:

正确完整填写的签证申请表

护照或旅行证件

彩色护照近照一张(45mm*35mm),要求如下:

浅色背景

画面清晰,无框无衬

由普通相纸影印

全脸,不得配戴墨镜,免冠

签证费用。签证费用不会返还,应以申请者所在国家当地的货币支付

与申请签证相关的其它证件及文件

申请中还需要的其他证件或文件

根据你的申请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可从本网站中查找各种签证所需的相关材料,或咨询最近的英国驻海外办事处 (British mission overseas)。

若你提供不真实材料,我们将拒绝你的申请。

申请注意事项

入境审查官会根据你的申请和你所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决定是否批准你入境。如果通过你的材料无法做出决定,他们将会约见你本人。 拿到签证后请检查,确保:

个人资料无误,

你前往英国的理由陈述无误,

在你希望的旅行期中有效(如果你不打算立即启程,可以提出申请将其有效期推迟最多三个月),

如果你的签证有任何的问题,请立刻与签证部门联系。

2.英国社会文化知识点 篇二

关键词:身份认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知识分子

《英国情人》是海外女作家虹影最具争议的一部小说。由于文本人物与现实人物极大的相似性, 这部小说成了“诽谤某某”的嫌疑;又由于处在女性理论、后殖民理论敏感的当下, 这部小说又成了男性/女性、东方/西方的二元对立的印证。这些论争或是纠结于现实的繁杂, 或是受到理论先行的影响, 总是游离在文本之外, 忽视了文本内在的情节发展和文本人物细微的性情变化。如果专注于文本, 我们则会发现, 小说并没有蓄意诽谤的恶意, 也没有颠覆男权的火药味, 它主要叙述了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的“身份认同危机”的问题。

在中国深厚历史的强大背景中, “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历史文献及文学文本中树立了崇高、端正、光明磊落的形象, 成为一个令全社会尊重、敬仰的群体。而大众也形成了对“知识分子”特有的形象期待。《英国情人》中的女主人公闵和其丈夫郑教授则应是我们期待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裘利安到青岛大学教书, 教授们为他设宴接风时, 女主人公闵作为教授夫人、现代文学家作陪。“宴会”是一个公共场所, “初次相见”代表初步的人际交往, “教授夫人”“文学家”代表知识阶层。这些信息告诉我们, 此时的女主人公闵是符合社会认同下的主体:闵“戴着一副眼镜, 文静娴雅”“头发整齐地挽了个髻”。这是一个三十年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这种身份是和守序、典雅、端庄、聪慧、理性一致的, 而任何与此相反的身份特点都会遭到人们的非议, 成为大家 (包括读者) 对此人品质质疑的话题。不管是在校园里、学界中, 还是在公共的社交场合, 闵的服饰、言谈、动作、品味、价值观等都要向“知识分子”这个群体靠拢, 这样才符合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接受习惯, 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而“闵”在人们的这种观照下, 先是要有意识地然后再无意识地加强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在裘利安第一次挑逗闵, 问闵和“徐诗人”在床上如何时, “闵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 “她发脾气了:你怎么这样说话?中国知识分子从不做这种事!”可见, “知识分子”这个群体身份在闵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因此, 对于闵来说, 她不仅是她自己的, 而且她还是“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群体决定了她必须维护其自身的形象特点。

闵第一次以不同于“知识分子”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的, 是在裘利安去北京她家时, 看到的她的形象:“她穿着非常艳丽的服装, 绛紫色旗袍, 银闪闪碎花, 领口、长袖口与下摆都镶有枣红的毛边, 蓝绫细缎长裙, 浓密的一头长发, 像古时女子那样梳成的大髻, 前额上留着一排黑又亮的刘海。”显然, 这时的闵是富丽的、艳美的, 在裘利安看来, 她“活生生的鲜丽”, “青岛的女知识分子无影无踪”。显然, 这与之前闵作为社会认同下的“知识分子”所拥有的简洁、素雅大为不同。这种穿戴的出场与前面作为“知识分子”的出场也形成了对照。

接着, 文本揭示了闵崇奉道家修身养性的信念。闵有着自己私密的生活习惯, 在婚前与母亲一起练习《玉房经》来修身养性。虽然, 这种生活习惯在裘利安到来之前、闵与郑结婚之前就存在了, 但这种习惯与“知识分子”这个社会认同下的身份格格不入, 而且被作为“知识分子”的丈夫郑教授视为“迷信”。因此, 闵作为一个对“性”谙熟的女人, 也即是自我认同的身份, 在文本前半部分是隐匿着的。也就是说, 之前, 闵作为个体的独特生命体验被社会认同下的身份压抑了。直到与裘利安产生了肌肤之亲后, 闵作为房中术修炼者的自我认同才敞亮出来。闵将房中术运用到裘利安身上时, 我们看到的闵, 是一个颇具风情的女人, 连裘利安也对闵“刮目相看”。可以说, 与裘利安在一起, 闵才感觉到了自己生命力的盛开。

这是闵自我认同的追寻过程, 而不是在颠覆男权, 彰显女权主义。我们不能以性爱为唯一的标准来宣判是西方胜利还是东方胜利, 是男性胜利还是女性胜利。如果仅仅以房中术的稔熟来表明女权主义胜利、东方世界的胜利, 那么这只能反过来说明女权主义的狭隘与不成熟, 而东方的胜利又是如此的小家子气。

在北京的那段日子, 是闵短暂的一生中最有回忆价值的经历。闵和裘利安一起买丝绸, 爬香山, 看戏曲, 逛鸦片馆。那段日子的北京好像就是他们的二人世界。但闵并没有完全无忧无虑地沉浸在甜蜜中, 她对自己是裘利安的“K (第十一个情人) ”的身份流露着不安。作为中国知识分子, 闵虽接受了西方现代教育, 但其骨子里仍有着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 她希望自己能够永远和裘利安在一起, 与裘利安结婚:“闵直截了当地提出私奔, 去香港, 去英国, 去美国……到中国之外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行。她受不了这种偷偷摸摸……实质上要的是他 (裘利安) 整个人。”在这里, 闵的自我认同强烈地压倒了那个社会认同下的“知识分子”。在社会认同下, “知识分子”是不能偷情的, 不能私奔的, 应该本分地与自己的丈夫相敬如宾, 白头偕老;但在自我认同下, 闵想拥有一份真正的爱情, 和自己真正所爱的人一起体验人生的诸多美好。

但现实条件毕竟是复杂的:闵是一个已婚的知识分子, 而裘利安是个以自由主义精神来中国实践理想的西方男人, 同时又是个崇尚性自由的西方男人, 他对婚姻、家庭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因此, 闵的这段叛逆的情爱关系根本无法得到社会认同, 其作为“想拥有爱情”的自我认同与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认同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于是, 闵的期待只能永远地漂浮在自己的希望中。

作为“知识分子”, 在没遇到裘利安之前, 闵在社会认同下的行为、言行是稳定的, 安全的, 没有任何可质疑之处的, 但也是类型化的, 如果这种社会认同在文本中继续下去的话, 闵也就会像郑教授那样成为被边缘化的角色, 无法吸引读者对其探寻的兴趣。从这个角度来看, 社会认同是充满危机的:如果没有改变, 社会认同就会被读者的阅读边缘化, 成为文本分析的盲区。但如果发生改变了, 社会认同则就被打破了, 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这更是充满危机的了。

作为对社会认同的改变, 自我认同开始在文本中显现——闵作为“争取真爱”的角色。裘利安的出现, 给闵带来了真爱的新鲜空气。但这种自我认同的探寻并不是圆满的。闵在一步步地实践自我认同后, 最终发现, 自己已被社会认同下的“知识分子”群体抛弃, 而自我认同下的“争取真爱”的未来又是如此渺茫, 此时的闵成了是一个漂移着的、无法固定的主体:“一种严重的无方向感的形式, 人们常用不知他们是谁来表达, 但也可被看做是对他们站在何处的极端的不确定性。”[1]闵恰恰就是无法在内心上回答“自己是谁”“自己该怎么办”, 最后, 只能走向自我毁灭, 自我认同走到了尽头。在这方面,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与闵有着惊人的类似, 安娜的最后殉情也是因为自我认同出现了危机, 从而走向了自杀。

虽然闵最终因自我危机走向了毁灭, 但闵用自己的选择和意志展现了自我的认同, 显示了本真的自己。她敢于冲破那个具有意识形态性的“知识分子”身份, 去寻找自我内在的身份, 这也可以看成是在不断探索自我的可能性。如同斯洛沃热·齐泽克所言, 对于主体的身份来说, “我”并不简单地表达或实现“我”的内在本质, 而是说“我”在重新定义自己, 这才是真正的行动。确实, 闵在轰轰烈烈地寻找那些隐匿着的身份, 而这种寻找的行为只能打破原有的、显明的身份来体现其价值。如果不打破, 那就是自我封闭, 同时, 那也不是真正的行动。

在传统的社会条件下, “知识分子”主要是作为一个社会认同下的群体, 那么, 《英国情人》中的“知识分子”则成了一个不断被定义、不断被重写的身份。它更凸显了自我认同下的主体的内心变化, 更加侧重于揭示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之间的矛盾, 并毫不隐讳地敞亮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双重危机, 从而呈现了身份认同下的主体其存在的艰难性。

参考文献

[1].虹影:《英国情人》, 现代出版社, 2009年。

[2].王晓璐等著:《文学批评关键词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07年。

[4].乔治.莱瑞:《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

[5].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英国报业史上何以有“知识税”? 篇三

这种对任何激进变革的限制也呈现出英国式改良主义的一个特点,即政治上一般不再由官方控制报刊,而由经济法则、尤其是税收杠杆来调节报刊市场。英国就是在1695年以后的办报热潮中迅速进入第二阶段的,“知识税”和诽谤、煽动、藐视等严刑峻法的施行,让报业的发展受到抑制,并且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和后果。

当时一些小册子和小报以低价格吸引读者,最早的便士报就是在这个時期出现的。当时许多半便士和1/4便士的“邮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出版周期并不规定。它们实际上是小传单,刊登寥寥几则新闻,经常伴有广告,由小贩在街上叫卖。这些报纸的兴起和更多插入广告的做法引起了国会的关注,它考虑对所有新闻性出版物每页征收半便士印花税。

1701年,一份抗议小册子出版,名称为《代表多名与半便士报纸的造纸、印刷和出版有关的人士谦恭地提出诸理由》。它声称,5名主要印刷商从事此行当,每年用掉2万令纸张。“上述报纸都是一张半,向比较贫穷的人仅售半便士,他们是因为便宜才买报的,并且让自己开心,还吸引了他们年幼的孩子,诱导孩子们阅读。如果向这些简陋的报纸(由于纸张粗糙,绅士们一般不屑于阅读)征税一便士半,它们就统统完蛋了。”小册子还说,成百户家庭,包括许多盲人,是以在大街上卖这种半便士出版物为生的。

尽管如此,1712年8月,政府根据《印花税法》对报纸开征印花税。该法规定,每半页或小于半页征印花税半便士,半页以上、不超过1页征1便士,1-6页的征2先令,6页以上书册免征。此后,还对报纸征收广告税和纸张税,三税合称“知识税”。从1712年到1815年,报纸的税负增加了7倍之多,1815年时一份报纸要纳税4便士。当时报纸售价通常为7便士,只有少数人买得起。

一些报纸停刊了,报纸发行总量也下降了。但是,大多数报纸并没有如作家斯威夫特所预测的那般,因印花税而倒闭,而是设法钻法律漏洞。为了填满可以免税的6页以上书刊,更多的版面给了社论,最早的社论就这样出现了。1724年,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考虑起诉出版伪装成小册子以逃避印花税的印刷商。委员会发现在伦敦就有两份叫《半便士邮报》的同名报纸,还有3份售价半便士的周报。更有公开挑战者:1744-1745年出版的日报《伦敦便士邮报》拒缴印花税持续出版约300天。1712年到1757年,英国报纸的总发行量增加了8倍。

然而,“知识税”还是对报纸出版产生了多重影响。首先,“知识税”在整个18世纪帮助将报纸读者限定为中上层阶级,并决定了《泰晤士报》的独特崛起方式。其次,“知识税”深刻影响了报纸经营,改变了盈利和亏损之间的微妙平衡,也因此驱使报纸追逐利润;出版费用占了大头,采集新闻和与政府的诽谤指控作斗争的经费就为数寥寥了。报纸纷纷转向依赖官报《伦敦公报》来获得重要新闻,以此规避可能招致迫害的政治敏感话题。

英国政府最初主要以《伦敦公报》为宣传工具,该报从17世纪创刊开始到18世纪初期的声誉都比较好,然而18世纪初,日报的大量兴起使得政府对报纸逐渐失控。为了保证对舆论的控制,英国的政党都半公开地为报纸提供津贴。受限于财务困窘,编辑和出版商并不拒绝津贴,知名的斯蒂尔、艾迪生和斯威夫特也概莫能外。18世纪上叶的英国作家、戏剧家、诗人几乎都接受过政府津贴,津贴制造成了这些报刊很强的政治倾向性,这种做法在英国新闻史上甚至成了一种传统。

安妮女王(1665-1714,1702-1714在位)时代的辉格党政府国务秘书和财政大臣罗伯特 •哈利(1667-1724)在1704-1714年间雇用笛福,每年津贴为400英镑。笛福为哈利写了许多小册子,1704-1713年创办和几乎是一人撰写《法国事务每周评论》(A Weekly Review of the Affairs)(简称《每周评论》,后易名《不列颠民族每周评论》)。哈利接着如法炮制,雇佣了德拉里维尔•曼利和斯威夫特写小册子抨击他的政敌。笛福后来还受政府委派打入反对派报纸卧底多年。

各主要政党报刊发行人接受的津贴,高的每年达到数千英镑。津贴制度做得最过分的是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1676-1745),根据政府秘密记载,在他担任首相的近21年(1721-1742)里,每年这类津贴高达5万英镑。这种制度使得报人难以摆脱政治而独立发表意见,经常游离于两党之间。一些报纸还将受贿作为生存之道,丑闻传单成为18世纪生活的一部分,而接受金钱刊印吹捧文章、扣压敌对批评以及不利传言成为风气。国家通过贿赂、津贴、提供独家消息和在听话的报纸上刊登官方广告等手段,对18世纪的报刊施加了重要影响。

“知识税”也改变了报纸的外在形态。由于不按纸张大小征税,整个18世纪报纸的开张越来越大。出版商将大于4页的纸张改为半版,大开报纸(broadsheet)开始出现。在古登堡印刷术发明300多年后,报纸终于能够在外观上鲜明地区别于传单、小册子、新闻书了。扩大了容量的版面等待填充,而这一工作是由编辑从事的。编辑的工作就是简单处理材料并予以刊登。政客负责提供文章,记者和广告商负责传送各种资料。在这样的报刊上,准确地报道事实并不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报纸的作用是支持和传播不同主流政治派别的观点和主张。因此,报刊界最响亮的声音来自随笔作家和小册子作者。

4.英国社会文化知识点 篇四

MBA专业(Master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工商管理硕士,是硕士学位的一种。由于英国硕士阶段学制的特点,所以英国大部分商学院的MBA课程也是一年制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硕士的学位,同时获得高质量的课程和人脉资源。因此,近年来英国的MBA课程成为许多在职人士的不二选择。

为什么选择英国MBA专业?

1、伦敦作为欧洲的金融中心,占领了欧洲市场70% 的交易份额。除此之外,英国的海外投资份额位于欧洲国家之首,在亚洲和美国投入欧盟的资金中,英国约占40%。因此,英国也成为了全欧最大的MBA课程提供国。

2、丰富的人脉资源,优质的课程内容和实习机会。MBA课程的学生往往来自这些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大学本科时所读的专业也不尽相同。同时,MBA课程的学生通常具备多年管理经验,你将和一些高素质的同学一起共同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英国的学校一般与各个公司乃至整个企业界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例如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英国航空、英国石油、壳牌等等。这保证了MBA课程的内容紧贴时代要求,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学生有机会在著名公司实习,其行业覆盖几乎所有领域——包括零售业、能源、电信、金融银行、工程、顾问和电子商务等。

3、学历提升的优势。MBA课程重视学生的工作经历、管理理论和技能。因此,学校在录取学生时不单方面以学术成绩和背景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许多学校会通过面试环节来与学生充分沟通,因此,对于有丰富管理经验、但学术水平不高的在职人员而言,MBA课程可以说是进军名校的不二之选。

MBA的就业前景:

作为留学MBA的一个热门的国家,英国的学历世界公认,而且英国拥有许多在全世界也属顶尖级的商学院,这些一流商学院的学生通常在毕业前就已经有好几份工作在等着了,有的公司为了吸引这些优秀人才,甚至会为这些未来的高级管理人才报销MBA的学费。所以说市场人才的需求一直都很大,只是看自己的能力达不达得到罢了。

英国MBA课程的学制安排:

英国的MBA课程安排非常紧凑,一般学制为一年,分成三到四个学期。

第一个学期通常为九月至十二月,学生主要上各门核心基础课,如管理、经济、财务、营销、人力资源、决策等,涵盖了高级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的各个方面。接着是两周圣诞节假期,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学校的期末考试经常安排在假期之后。

第二个学期是从次年一月到四月上旬,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一个学习方向,如市场营销或财务,上一些选修课,然后是两周复活节假期。

有些学校在复活节后还继续开设选修课一直到六月,这可以算作第三学期。

最后的阶段是写论文或为某个公司做管理咨询项目,从六月中开始一直到九月份全学年结束。

英国大学MBA课程的独特优势: 教学方式:

首先,英国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除了讲座外,还有专门的讨论课。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会被算作平时成绩。

其次,英国的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课外必须大量阅读相关材料,学MBA还得随时留意全球财经新闻,才能学得好。

同时,MBA课程非常注重实践经验,因此,MBA的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讲座、课堂讨论以外,很重要的是案例分析。

另外,英国的MBA很注重课程的世界性,即以全球性的而不光是英国的视角去看问题。因此,英国的商学院都乐意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各国的不同经验。有的商学院还会安排与国外院校合作的学生交换项目。

多元化环境:

英国的商学院在招生时很注重学生背景的多元化,以便让学生能够从同学身上了解不同类型的人的观点并互相交流各地的经验。所以在英国学习MBA,你的同学会是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可能会有美国的电脑工程师、英国的银行家、或是日本的交响乐团管理人员。

如何选择MBA课程?

1.所选择的课程是否被MBA协会认证(AMBA)。

2.了解雇主对学校的认可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向已毕业的校友咨询。

3.根据你的职业发展规划,查看具体的课程设置以及该课程是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4.对照你自身的条件,例如学历学位,英语能力和工作经验等是否达到入学要求。

5.查询网站来比较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评估。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6.了解其它因素,包括费用、地理位置和商学院的规模,国际学生的比例等。这些方面也会影响到你的学习。

英国MBA课程申请条件:

工作经验:英国的MBA课程是注重工作经验的课程,一般要求申请人具有学士学位,以及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最好是达到管理层的职位。

专业背景:MBA课程对本科专业没有具体要求,基本任何专业背景皆可。因为MBA课程注重未来发展可能性。

语言成绩:英国MBA课程形式涉及小组讨论、写作比较多,对英语要求也较高,一般要求雅思总分6.5以上。部分商学院要求提供GMAT成绩,550分-650分不等。

英国商学院有时也会招收个别并不完全符合官网显示的条件的申请人,例如成绩优秀但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或没有大学经历但有长期的管理经验的人才。

特别注意:

对于大部分院校而言,MBA课程申请是需要工作经验的,因为MBA不仅是学习最先进管理知识的课程,对很多人而言也是分享经验,提升自己的地方,不仅在知识上有所增进,新的社交圈也就此打开。

那是不是没有工作经验就不能申请了呢?当然不是,如果有相应的学习背景和学习需求,很多学校也是向应届毕业生打开大门的。不过最好的是小伙伴们可以利用本科期间的假期多找一些相关的实习工作,是最好的!

名校推荐(2018年世界排名): 伦敦商学院(2018年世界排名第4名)

5.英国餐桌文化礼仪 篇五

用餐时身体坐直,后背不要碰到椅子上,手肘不能放到桌面上。无论食物多么松脆易碎,也不要低着头在盘子里吃。除了喝汤的时候,可以轻轻地低下头。

适宜的谈话

不要在桌上谈论金钱、工作、政治或宗教信仰等敏感话题;如果是下午茶的谈话,更适合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

餐具的使用

6.英国饮食文化 篇六

Today people in the UK eat a more varied diet than ever before.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diets of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 many immigrant communities have introduced their cuisines to the previously unadventurous Britons: Chinese, Greek, Indian, Italian, Thai, American fast foods such as pizza, hamburgers and fried chicken have to some extent displaced the traditional fast food of fish and chips.

Because of the climate and the Germanic origins of many of its early people, the UK has been a traditionally beer drinking rather than a wine drinking country. Nevertheless, in recent years, vineyards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have proved successful. In the west of England the traditional drink is cider, rather than beer. Over Britain as a whol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drink is tea.

7.英国马文化论析 篇七

英国马文化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 代表着骑士精神, 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 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传承到现在, 代表的是绅士风范和高雅的全民参与的文明娱乐大众活动, 主要是英民族祖先凯尔特人擅长骑马狩猎的文化传承。

凯尔特人是今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和英格兰人的祖先, 属游牧民族。早在公元前20世纪中叶就步入了欧洲的历史舞台。在公元前800年直到罗马时期, 凯尔特人就统治着大部分欧洲, 主导着大不列颠的文化。凯尔特人擅长骑马狩猎, 四处征战, 马、战马就成了凯尔特人生存的良伴益友。在其长期的游牧和迁徙过程中, 马文化也随着他的铁蹄渗入了西方文化, 成为其中的重要元素。受他的影响, 凯尔特人的后裔, 今天的英国人一直保留着爱马的情结。

二、马在英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一) 勇气、宽容和保护神

在英国文化里, 马的形象是高大、威武、健壮、勇敢和俊美的。“在基督教国家里, 马为勇气和宽容的象征, 守护国家、地方、行业的圣人。如英国的守护圣人圣乔治 (Saint George) 常常以骑马的姿态出现。”[1]人们把胸针设计成马头的拱形形状, 当做护身符, 再系上三角形的垂饰, 这样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可以吓走妖魔鬼怪和即将到来的敌人。再如, 英国人还有在家门口挂上马蹄铁的习俗, 因为马蹄 (horeseshoe) 在英国人看来是一种吉祥物, 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 去除邪恶。但一定要两端朝上, 以防好运流失。据说英国著名的海军统帅威尔逊将军就在他的军舰桅杆上挂上了马蹄铁来求平安。到现在, “在英国的婚礼上还会有人送马蹄铁或马蹄铁形状的配饰给一对新人, 表示对他们的祝福。还有设计师把建筑楼群设计成马蹄形, 住在里面的居民就会平安好运。这也是典型的英美习俗。”[2]在英国人眼中马是保护神, 是平安好运的象征。马是古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战士和军事力量, 高大健壮, 让人产生威武勇敢的联想。同时又是人们生活和耕作中不可缺少的畜力, 让人产生宽容温和的联想。这种联想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文化形象感。

(二) 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马还象征着权利和地位。早在公元前800年考古学家就在凯尔特人的墓葬中发现了马车和青铜马具。这在当时只有名门旺族才能拥有。“至今在伦敦英国一会大厦外面的泰晤士河堤坝上海挺立着一座1902年建造的一辆双马拉战车的青铜雕像。前方两匹马前蹄扬起, 似在鸣嘶。凯尔特王后波迪卡和两个女儿勇敢威武低凝视前方。”[3]41向世人展示着英国悠久的马文化。马的文化形象在英民族多年的文化传承和积淀中影响着一代代英国民族。

三、马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文化影响着文学作品。文化影响文学作品自身的内涵。文化是文学作品描绘的对象, 决定文学作品的内容。”[4]英国的马文化同样也体现在很多英国文学作品当中。早在公元55年凯撒大帝就在《高卢战史》中描写道:“战马的嘶鸣, 车轮滚动发出的隆隆之声使敌人陷入一片恐慌”, “他们的马蹄所到之处, 常使敌人闻风丧胆”, “而且他们还可以在疾驰的战车中来去自如, 如履平地。”[3]战马的勇猛就这样与骑士的威武被一同载入了史册。19世纪的英国小说家Disraeli (迪斯雷利) 在《年轻的公爵》中创造了黑马 (A dark horse) 一词。书中叙述了在一次赛马比赛中本来被看好的两匹马先后被淘汰, 而一匹无人问津的黑马却率先冲过了终点线, 夺得了冠军。从此黑马便享誉大江南北, 比喻非常有潜力的竞争者或候选人。在盎格鲁诺曼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 其主要的文学形式骑士文学描写了骑士的传奇, 歌颂了骑士们主持正义、扶弱济贫、重诺言、讲信义的骑士精神。骑士常以英俊尚武、骑着骏马的形象出现。在《亚瑟王之死》 (Le Morte d’Arthur) 传奇小说中, 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们Galvary的故事和精神家喻户晓。在下面这一段心理描写中展现了马与骑士密不可分的关系。“他 (指博莱斯骑士——笔者) 发现卡文英骑士同那贵妇艾大娜同睡在一张床上, 两人交颈搂抱;他一看到这个景象, 不由悲从中来, 一颗心几乎裂开了, 叹道:‘天啊, 我竟然遇上了这样假仁假义的骑士啊!’他大为伤感, 便不愿久留, 立刻上马而去。可是走了不到半里, 重又勒马转回。暗自盘算要把这一对男女杀掉。但当他看到他们还在熟睡, 一阵苦痛使他几乎无法在马上坐稳, 只得对自己说道:‘虽然他是个空前未有的假骑士, 但是我绝对不应该趁他还在熟睡的时候把他杀死;这是骑士制度的最高准则, 我绝对不应破坏。’因而又走开了。这一次大约又走了不到半里, 他再次折回, 想想还是杀掉他们两个, 他烦恼得无以复加。于是他又来到帐篷的那处, 把马拴在树上, 拔出剑来, 亮晃晃地拿在手里, 走进他们睡着的床边, 可是心里总感到去暗杀两个睡着的人到底是自己的耻辱, 最后, 就把这剑放在他们俩的颈间, 悄然骑马而去。”[5]154在这段复杂的心理描写中, 骑士的每一个动作都与他的马有关。马是骑士战争中的利器, 是骑士跋涉途中的坐骑, 是骑士犹豫时可以倾诉的朋友, 是危急时刻可以出生入死的战友。还有《高温爵士与绿衣骑士》, 这部最优秀的骑士传奇, 是最精美的亚瑟王传奇, 描写了骑士与马的生活。全诗2500多行, 想象丰富, 人物形象生动。诗的魅力还体现在对大自然的描写上。但不论是战争场面的渲染、人物性格的刻画, 还是对大自然的描写, 都少不了对马描述。

“他一早欢乐地骑马跨上山冈,

进入一片幽深, 荒凉满目的森林;

两边全是高山, 下临杂树林丘,

生长那巨大的古橡, 上百株挤成一堆;

蓁木, 山楂盘绕纠结帝在那边垂挂,

蓬松粗皱的苔藓布满四周;

光秃的枝桠上小鸟儿惨淡地歌唱,

怪可怜的啾啾鸟叫打发那寒冷的凄凉。”

高文在冬晨动身赶往绿教堂, 他策马驰过荒凉的乡村:

“浓雾笼罩着沼泽, 水气布满了山色,

山山云雾绕, 好像戴上了帽。

百溪奔腾向前, 却不时为堤坝阻挡。

一到海边, 便波光荡漾, 泻进大海汪洋。

其中策马驰过、骑马跨上, 都体现了骑士英姿飒爽的姿态和骏马风驰电掣的速度。骑士文学升华和美化了马的形象。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在他的《格列夫游记》中前所未有的赋予了马高贵的地位和理性的形象。他在第四卷慧骃国也就是马国这样描写道:“因为这些高贵的慧骃生来就具有种种美德, 它们是理性的动物, 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罪恶, 所以他们的伟大格言就是要发扬理性, 一切都受理性的支配……它们的理性并不受感情、利益的蒙蔽和歪曲, 所以它必然会令人信服。”[6]慧骃国的统治者其实是公正、理性、诚实的马, 被他驱使的是耶胡 (指人) 。研究出了精密的天文学。在斯威夫特笔下, 马就是仁慈, 理性, 节制, 勤劳是集人类所有美德的化身, 而相对比之下受慧骃驱使的耶胡也就是人, 在他的笔下, 人却成了淫荡龌龊的畜生, 暗指贪婪, 懒惰丑陋的人类社会。马的形象也显得更加高大伟岸。因此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像《格列佛游记》一样赋予马如此美好的形象。英国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战马》, 是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 讲述了一战中小马乔伊和小主人阿尔伯特的传奇友谊。阿尔伯特把人间最美好的品格赋予了战马乔伊。它对亲人赤诚忠烈, 为救落难的伙伴甘愿牺牲, 对所有遇到的好人以温暖和欢乐相报答。麦克·莫波格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勇敢、忠诚的马的形象, 乔伊的美好品行令人动容, 感人至深。马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高尚的、美好的, 给英国的马文化带来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四、马与英国人体育娱乐生活的联系

(一) 赛马文化

英国人爱马养马, 赛马、赌马。英国这个具有深厚的赛马文化的国度其皇室毋庸置疑就是英国赛马赞助者和颁奖者。伊丽莎白女王就多次颁发奖杯。英国赛马活动的重要成员多为达官显贵和政界人物。前首相布莱尔就是疯狂的马迷, 不论政事多繁忙也要定期为格拉斯的一家赛马杂志撰写赛马评论。如今, 英国马业发展已成为世界级产业。目前,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英国马业那样多样性和富有挑战性, 英国有独特的英纯血马检测机构, 而且拥有最先进的训练设施和最优秀的驯马师、骑手及育马专家, 因此, 英国培养出了世界上高品质的英纯血马。英国是纯血马的发源地。1791年威热比斯公司首次出版了种马全书, 用于登记英纯血马的系谱。目前, 英国有五十几个各具特色的赛马场, 并都具有先进的全天候赛道, 意味着一年到头都可以举行平地赛马和障碍赛马。英国每年从1月1日到12月31日都有赛马运动;截止到1999年底, 英国拥有种母马11000多匹, 种公马200多匹, 拥有受训马13000多匹;英国每年赛马一般都超过1100次, 其中平地赛和障碍赛共计70460多场比赛, 英国赛马、爱马者不断增多, 近几年每年到赛马场观看比赛的人数超过500万人次。英国的育马和驯马者向全世界提供了高质量的赛马, 这些优秀马匹在世界各国的赛场上都有卓越的表现, 而且享有盛誉。

(二) 服饰文化

如果想参加皇家赛马会的话, 一定要为自己选择一套既抢眼又合身的“标准服装”。主办者给观众寄送门票的同时, 附上了新的着装要求细则, 并配以模特适当着装的照片。女士:“无吊带、裸肩、细吊带以及吊带宽度不足一英寸 (2.5厘米) 的裙子均不予接受”, 这是新着装细则对女士裙装的要求之一。裙长要有“适当的长度”, 即应该达到膝盖部位。近年来流行的戴花哨的头饰也在被禁之列。赛马会上, 女士必须带帽子, 而且帽沿宽度不得少于4英寸。男士则必须戴礼帽, 穿正式的西装套装, 打领带, 不得戴领巾围脖。西装的颜色应该是灰色或黑色。Ascot皇家赛马会一向是时装“斗秀”场, 看谁穿的更标新立异, 与看赛马同样重要。

“不同的文化交流是各种文化保持其发展活力的源泉。”[7]“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19美国哲学家罗素说道。“我们在探讨英国文化, 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时, 并非为了判定中西两种文化孰优孰劣, 而是为了指明两种文化的主流倾向, 便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理解, 正常交往, 也便于两种文化取长补短, 创建更加理想的人类文明。”[7]176

摘要:马在英国民族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和重要的地位, 对英国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不论是英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学作品, 还是体育娱乐生活, 都体现了英国人对马的喜爱。马是英国人民的生活不可或缺的良伴益友, 马的联想形象和象征意义在英国人眼中永远是勇敢、智慧和忠诚。本文就从英国民俗、文学、娱乐三个方面探究英国马文化。

关键词:英国,马文化,马形象,马民俗

参考文献

[1]埃文斯 (著) , 蔡文显 (译) .英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21.

[2]潘虹.英汉国俗词语例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005.

[3]戴尔布朗.凯尔特人——铁器时代的欧洲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 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2.

[4]焦玉莲, 王晓嵘.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12) :9.

[5]罗马礼 (著) , 黄素封 (译) .亚瑟王之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54.

[6]斯威夫特 (著) , 张建 (译) .格列佛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7]左彪.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8]哈里·布拉迈尔斯 (著) , 濮阳翔等 (译) .英国文学简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17.

[9]雷立柏.《圣经》中的马[J].世界宗教文化, 1997 (12) .

[10]林明金, 霍金根.简明英美语言与文化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437.

8.英国社会文化知识点 篇八

电影《猜火车》海报

英国,这个位于欧洲大陆架最西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4部分和众多小岛组成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在文化方面,也自然不逊色。就电影方面而言,英国电影是奥斯卡大奖的常客。英国电影给人的感觉似乎“比好莱坞更艺术,比欧洲更商业”,极具特质的存在。无论是正襟危坐的学院派还是嘻哈街头的年轻人似乎都可以在英国电影中找到自己的那盘菜。英式幽默、英伦摇滚、英国的足球文化、酒吧等这些文化特色都滋养着英国电影这种独特的存在,充满着矛盾与包容的特质。

被誉为20世纪最佳英国电影,由丹尼·博伊尔导演,伊万·麦格雷戈、凯文·麦凯迪、凯莉·麦克唐纳主演的英国电影《猜火车》(Train spotting)于1996年一出炉便成为舆论的焦点。“猜火车”本是一种游戏,指无所事事的人在火车经过的地方,即兴打赌猜测下一班火车经过的时刻和目的地,借此打发时间。该影片运用了反传统的拍摄手法,真实的描述了当时苏格兰爱丁堡一群吸毒青年精神崩塌,放浪形骸的垃圾式的生活状态。其中流露出的冷漠、堕落情绪及所表现出的另类价值观和自我意识,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争论。影片以“猜火车”这项游戏为名意义深远,当火车狂啸过站时,不知要将主人公们的命运载往何方,隐喻地提出了当时年轻人应如何选择生活的问题。该片不仅荣获第四十九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1996年英国最具时代活力影片,还被评为对当代青年产生巨大影响的十大影片之一,而在英国老牌电影杂志《帝国》公布的“影史最伟大的100部英国电影”榜单中,它也得以入围。

在这部影片当中,除了导演对那群青年人颓废、堕落的生活状态的形象刻画让我感到震惊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几乎贯穿整个影片的大量的各具特色的酒吧场景,男主人公们在这些场景下的状态不仅是对英国人日常生活最真实的描述,去酒吧更可以称为英国人,尤其是英国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习惯。

为什么酒吧在英国如此受欢迎呢?这可能跟英国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有关。在以保守闻名的英国社会里,朋友之间很少去家中相互拜访,因此日常的邻里交往、朋友聚会都需要一个场所来进行;其次,英国的天气阴霾多变,而当地人又酷爱足球,尤其是有欧洲杯和英超联赛的时候,他们会欢聚一起,和朋友们喝酒,感受进球的喜悦,所以酒吧这样一个场所最终成为英国人户外交流的首选。更形象的说,酒吧在英国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咖啡馆在其他欧美国家、及茶社在中国是一样的,早已成为当地居民无法割舍的生活习惯。

一、酒的种类

英国的酒吧多如牛毛,无论是繁华市井还是小巷深处。一般的酒吧都会供应啤酒、葡萄酒、烈酒以及各种不含酒精的软饮料,而带气泡的自来水通常都是免费的。

英国人去酒吧最常点的就是啤酒。而各酒吧销售的啤酒种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三类:

最为传统、最具代表性、又最常见的啤酒叫苦啤(bitter),这种酒带着红色或琥珀色,酒上会浮着一层白沫,口感比较干,酒劲较强,一口下去会有苦味留于齿间。

第二类是淡啤酒(lager),颜色较浅,口感比较清爽,还有轻盈的酒花,和国内的啤酒很接近。

第三类是黑啤(stout),最黑最烈的一种啤酒,在麦芽中加入大量的酒花制成。

还有一种比较有特色的酒叫果酒。它是用水果制成的,味道比较甜;另外,葡萄酒(wine)和威士忌(whisky),琴酒(gin)或伏特加(vodka)等烈酒也都有售。

而不想喝酒的人则可以点一些不含酒精的软饮料(soft drinks),比如果汁、柠檬水、可乐等。

酒吧里也有一些比较简单、但却很可口的食物供应。不过英国人不会像我们喝酒那样,喜欢配着“下酒菜”,他们基本上都是一杯一杯地直接喝下去。

在英国酒吧中,啤酒的单位是以品脱计量的,一品脱比半公升稍微多一点。而酒吧的啤酒杯又高又大,容量大都是一品脱,所以一杯差不多就可以装一瓶啤酒,还是蛮大一杯的。若是怕喝不完,也可以叫半品脱。

二、英国酒吧文化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英国有着自己独特的酒吧文化,首先是大多数英国酒吧都没有服务员,你得自己到吧台去买酒。这点乍看上去好像使人不便,可事实上这种做法却有着深刻的内涵。

英国人素以保守著称,他们不喜欢主动与人亲近,而站在吧台旁边等候服务的时候可以使你有机会和其他等待买酒的人交谈。当然,你并不需要刻意的介绍自己,随便聊聊天气、谈谈啤酒等都可以作为和陌生人沟通的很好话题。这种礼仪的形成恰恰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英国,酒吧的吧台可能被认为是惟一能与陌生人亲切交谈并且举止适当的地方。

如果你是和英国的朋友一同前往,或者是去酒吧和客户进行工作上的洽谈,通常提议的人会请第一轮酒,那么为了表示感谢,你也应该快速的回请。当对方的酒还剩下1/4的时候,这是你该提出买酒的最佳时机。“这轮由我买,你喝的是什么?”这句话是融入英国酒吧最实用的一句。

英国人喜欢遵守秩序,因此无论在哪,你都会看到大家井然有序的排队,但是酒吧除外。在酒吧里,没有比较正规的队型,酒客们都是挤到柜台前等候,但神奇的是酒吧服务员就是有办法知道下一个该轮到谁,他们凭着自己的记忆,早就给每个人在脑子里排好了号。

在英国的酒吧里,你千万不要给酒吧服务员现金当小费,因为这会使人联想到服务员是侍候人的,而正确的做法则是请酒吧服务员喝一杯酒以示感谢,他们会为你的这种平等相待而感到很高兴的。

当你买到酒以后,如果还想和当地人聊一聊的话怎么办呢,你可以注意找那些已经买了酒但仍在酒吧台前转悠的人;而对于那些已经离开吧台,找到椅子坐下的人可能只想独饮,最好不要去打扰他们,因为冒昧的伸出手来笑容满面地自我介绍被当地人认为是很轻率、鲁莽的行为。

另外,比较令人称奇的一点是,虽然英国人如此嗜酒,可酒吧却关门很早。每间酒吧都有严格的打烊时间,通常是晚上11点。因此到晚上10点50的时候,就可以听到店老板摇响清脆的打烊铃,示意大家还剩10分钟的时间,这时候顾客再消费买的就是今天最后的啤酒(last order)。超过这个时间以后,无论是谁都不能再要酒喝。到11点整,老板会再次摇铃声明:酒吧停止供应酒水。客人即使兴致再高,也不得不离开酒吧,最多停留20分钟喝完余酒。

结语

9.英国饮食文化论文 篇九

【1】

一、英国概况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首都:伦敦。

国花为玫瑰花,国鸟为红胸鸽,国石为钻石。

二、饮食渊源

英国的畜牧业较为发达,但由于地域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粮食和畜牧产品均需要进口,因此,外来饮食文化对英国饮食习俗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般认为,1066年诺曼人的到来给英国烹饪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前的罗马人虽然也给英国带来了新的烹饪知识,但在他们走后许多知识就失传了。

诺曼人对饮食比较讲究,他们把法国、意大利的生活习惯、烹饪方法带到了英国。

在11~13世纪之间,“十字军”骑士们带回来的香料、无花果、杏仁、果子露等丰富和改进了英国食物的口味,使其具有了新的内容。

1390年,英王查理二世时期的大厨们编写了一本烹饪书籍,名字叫《烹饪技术要素》。

当时的甜食、布丁、馅饼、粉蒸等菜式的制作已有较高的水平,许多菜式一直流传至今。

20世纪,传统英国饮食文化受到了诸多因素的挑战,用莉齐・博里德的话来说,就是:“英国烹饪别具一格的民族特征虽然在19世纪受到严重的损害,但与在20世纪所遭受的损伤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

两次世界大战使社会和经济陷入混乱,发展中的食品技术已彻底改变了饮食习惯,这都使民族传统遭到很大的损伤。

长此以往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只有在几个世纪以后才能作出结论。

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烹饪的名气一直不是很响,英国公众自己也认为其烹饪艺术的境界不高。

举办的,被誉为国际饮食界“奥斯卡金像奖”的第一届维奇伍德杯世界烹饪艺术大师赛,共有包括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7个国家/地区的一流烹饪高手参赛。

在英国举行的选拔赛中,获得前3名的选手都是外来厨师。

英国厨师感到愤愤不平,但是评委们则“无怨无悔”。

公众虽然有些遗憾,但却表示完全可以理解。

据说英国人到餐馆去吃饭,大多喜欢去法国、意大利或中国风味的餐厅。

尽管如此,英国对自己的饮食传统还是偏爱有加。

著名的天加利金酒公司曾举办过一个活动,让人们从100个闻名世界的英国“标志”中,选出最能代表英国的十大“特色”标志。

结果吐司面包加烤牛排以及约克布丁以73%的得票率并列榜首,排在第5位的则是英式早餐,包括燕麦粥、蔬菜、水果、奶酪以及海鲜。

应该注意的是,现在的英国烹饪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餐、印度餐、意大利餐和法国餐已对传统的英国饮食习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无论是到英国的游客,还是英国本土居民,都有了对美食的更多的选择。

英国超市里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特色蔬菜、水果、香料、调味品。

三、烹饪技术

(一)原料

英国烹饪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其烹饪加工技术中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一般认为,简单而有效地使用优质原料,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质地和滋味,是17世纪以来英国烹饪的重要特点。

用牛肉做菜,就要把牛肉原有的品质完美地体现出来,因此,在原料的加热过程中,大多是单独烹制,一般不会将几种原料混在一起,以力求原料应有滋味的充分展示。

英国烹饪植根于家常菜肴,在原料的选用上强调家生、家养、家制。

英国人认为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菜肴的“家乡风味”或“家庭特色”。

因此,地道的英国菜总是与地道的乡土原料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这些地道的原料,英国菜将不成其味。

(二)烹法

英国常用的烹制方法是烤、烘、煎、烧、煮、蒸、烩、炖等,其中又以烤、烩、煎、炸居多。

在英国菜的烹制中,厨师们比较重视原料与烹调方法之间的相互适应,或者说注意以适当的烹调方法来烹制适当的原料。

这种观点与他们重视菜肴的“原汁原味”,或充分体现原料自身滋味特点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下面是一些烹饪原料与烹调方法的基本对应关系:

鸡蛋――在英国烹饪中,鸡蛋常用来做汤、汁和烩菜的稠化剂,也用作布丁、蛋糕、点心、面包、甜菜的凝固剂。

既用作主料,也是配料。

其常用的烹制方法有:煮、汆、炒、煎。

鱼――无论何种鱼,都要在购买的当天烹制。

鱼的初加工必须根据鱼种和烹制的要求进行。

鱼类常用的烹制方法是:煮、汆、蒸、铁扒、炸、烤。

猪肉――猪肉是英国人常吃的肉食,烤、铁扒、炸、炖、煮、罐烧是常用的烹制方法。

传统的英国烤肉是在明火上进行的,现在大多在烤炉中进行,不过风味特色并没有大的变化。

罐烧是比较有特色的烹制方法,主要用于质地较老的肉块的烹制。

方法是:将肉块在油中煎成褐色,然后放入罐中,加入原肉汁,密闭后上火烧至成熟。

牛肉――英国人烹制牛肉,常根据部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其基本做法是:①烤。

适用部位是牛柳、牛脊、肋条、前肋或中肋。

②铁扒。

适用部位是臀肉、牛柳、牛脊、无骨排骨肉。

③煎。

适用部位是牛柳、牛脊、肋条肉。

④焖、烧。

适用的部位是臀尖、上臀肉、厚腩、臀肉、中肋、颈肋等。

⑤烩。

适用部位是胫肉、前胫肉、臀尖、上臀肉、瘦腩、颈肉、平肋及脖子等。

⑥煮。

适用的部位是大块胫肉、前胫肉、上臀肉、瘦腩、胸肉等。

小牛肉(牛犊)――①烤。

适用部位是牛腿、腰肉、前排。

②煎。

小牛肉很少用铁扒的方法烹制,腿肉、腰排骨和前排适宜于煎。

③烧、焖。

适用部位是腿肉、腰肉、前肋、前排、脖和肩。

④烩。

适用部位是胸肉、脖和肩。

⑤煮。

适用部位是膝胫、脖子、胸肉。

羊羔和羊肉――①烤。

适用部位是腿肉、臀尖、脊肉、前排、胸脯、肩肉等。

②铁扒、煎。

适用部位是臀肉、脊肉、前肋取下的肉排和肉块。

③烩。

除前肋之外,其他部位均可用来烩制。

④煮。

煮羊肉更多一些,腿肉、胸脯、肩肉和颈根最适于煮。

烟肉与腊腿――①铁扒、煎。

烟肉的各个部位都适宜于铁扒和煎。

②烩。

去骨的前腿肉和颈根肉可以整块烩制,也可像五花肉、腹肉切成小块烩制,五花肉和腹肉还可以切成薄片烩制。

③煮。

整腊腿、腊腿肘、整块的上脊和肋骨,以及去骨的前肘、上颈和颈根都适宜于煮。

蔬菜――①煮。

适用于根茎类蔬菜,绿叶类蔬菜只能“焯”一下。

②蒸。

适用于根茎类蔬菜,绿叶类蔬菜从来不蒸。

③煎、炸。

除土豆、洋葱、蘑菇和番茄,大多数的蔬菜都可以煎。

蔬菜在煎之前一般已烹熟,煎的时候还要裹上鸡蛋、面包屑再下锅煎或炸。

④。

大多数蔬菜都可以此法烹制。

方法是:蔬菜放入铁盘,加少许盐和化开的肉油,在中等温度的炉火上加热至熟。

⑤烩。

适用于根茎类蔬菜,不适于绿叶类蔬菜。

⑥铁扒。

适用于蘑菇和番茄,不适于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如萝卜、胡萝卜等。

(三)调味

以汤料、沙司、香料、葡萄酒为特征的一般意义上的西式调味法,在英国烹饪的调味中有充分的体现。

野味是英国饮食的特色之一,在烹制野味菜肴时,英国人喜欢用味浓的杜松子或浆果与酒来调味,以去除原料的腥膻之味。

下面对具有英国特色的汤料、沙司和五香碎肉馅料作简要介绍。

1.汤料。

汤料,在西式烹调中是作为增鲜、提香、去腥的液体调味料来使用的。

与中式烹调不同的是,西式烹调中的汤料更讲究“专一”,没有一种或一些可以适用于多种原料的汤料。

英国烹调的常用汤料主要有红汤料、白汤料、鱼汤、野味汤料、白鱼汤料、海鲜汤料(用于龙虾、贝、鳟鱼、鲑鱼等)和蔬菜汤料等。

2.沙司。

英国的沙司基于开味的褐色沙司、白色沙司、黄油沙司、白甜沙司以及“肉卤”。

(1)褐色沙司。

以骨头、咸猪肉、胡萝卜、洋葱、蘑菇、番茄酱、红汤料、盐、胡椒及面粉等原料制成,是一种运用广泛的沙司。

(2)白色沙司。

以香草、月桂叶、洋葱(嵌有丁香)、牛奶、黄油、面粉、盐和胡椒等制成,使用时需要过滤,并另加佐料。

(3)黄油沙司。

以黄油、面粉、柠檬汁等制成,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佐料。

(4)白甜沙司。

以牛奶、月桂叶、黄油、面粉和糖等制成,主要作为甜点沙司使用。

(5)肉卤。

任何一种烤肉的滴汁、肉渣用汤料稀释后,即成肉卤。

稀释的肉卤有时需要“勾芡”。

肉卤作为蘸料与烤肉一起上桌。

3.五香碎肉馅料。

西式烹调在烹制禽(肉)类菜肴,尤其是烤制时,经常使用填馅,其目的一是防止肉在烤制过程中被烤干,二是利用五香馅料来增加滋味。

制成后的五香碎肉馅料也可作为调味料直接用于蛋、鱼、家禽、野味、肉和蔬菜的烹制,并非只能作为馅料使用。

大多数的填馅都要用肥肉,所有的配料通常要切碎或 打成茸状,然后加面包屑、鸡蛋搅拌均匀。

五香碎牛肉、五香碎猪肉和山艾、洋葱填馅是英国常用的五香碎肉馅料。

(四)烤牛肉和布丁

1.烤牛肉。

(1)炉烤。

将牛肉放在烤炉中进行烤制是现在常用的烤肉法,其步骤一般包括整形、上料、烤制、制卤和配菜等。

所谓的上料,是指将拌好的胡椒粉、英国芥末粉或者是拌好的面包屑与面粉撒在牛肉上;所谓制卤,是指将烤盘中的肉汁倒入平底锅,加入红汤料,用文火慢慢将汤收浓、调味、过滤,撇去浮沫后与烤肉一起上桌。

烤肉的配菜一般是约克郡布丁、辣根沙司、芥末、烤土豆、欧洲防风根等。

(2)铁扒。

即将肉放在铁栅格上烤制。

烤之前,肉上要刷上肉油,再用胡椒调味,铁栅格也要预热。

烤制时要不断翻动肉块、刷油,以控制成熟度。

成熟度一般分为:半熟、刚熟和全熟。

烤肋骨肉时,在烤前和烤的过程中,可以刷用芥末粉、辣椒粉、盐、醋和辣沙司调和成的“烤汁”。

铁扒牛肉的传统配食是原汤汁和小块黄油或欧芹黄油,焙蘑菇也是常用的配菜。

2.布丁。

最初的布丁是把多种原料混合起来填入动物的胃或胴体中,放入水中煮熟的咸味食物,现在,凡是几种原料混在一起煮、蒸、 、煎制而熟的都可叫做布丁。

甜布丁原先只是一种开胃的点心,现在已成为了有固定品种的主要食品。

上一篇:校园的四季作文400字下一篇:牵牛花开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