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儿童

2024-06-20

马克思主义儿童(共9篇)

1.马克思主义儿童 篇一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我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我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爱母爱虽然并不缺失,但偶尔也有一些自卑与不满。现在我们国家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据相关资料了解到,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甚至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种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状况良好,但初中教育问题明显。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的在校率就大幅度下降了,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这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严重不相符合的。因此,如何在留守儿童中加强和巩固初中教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为了掌握这些状况的现状,寻求更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我利用暑假在临近的各乡村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实践。

调查地点: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艾岗乡

调查目的:留守儿童的现状如何?留守儿童现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在留守儿童中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该怎么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带着种种困惑,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调查计划:

1.到各村进行调查,统计留守儿童的人数比例,获得第一手资料。

2.进行采访,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交谈,就有关问题做详细的调查,3.整理资料,对采访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近72%的留守儿童与其祖父母住在一起,11%与其亲戚住在一起,还有1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住在一起。由于父母不在身边,45%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中54%的留守儿童在处理矛盾时采取闷不吭声的态度,只有22%选择向父母诉苦。在调查中,只有不到70%的留守儿童觉得社会对自己是关心的,超过1%的留守儿童觉得这个社会对自己一点都不关心。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

由于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上的自理能力较差,从而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去父母的约束后,往往容易受到祖父母的溺爱,失行为散漫。一些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情绪忧郁低落。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闭,对他人漠不关心,不接受他人善意关怀等心理。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当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还没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健康成长状况也令人堪忧。

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

这些孩子在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父母往往为了弥补孩子而给予他们较多的经济支付,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全部的爱。然而,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减少留守儿童缺少父爱母爱的痛苦,反而会在孩子心理上逐渐形成“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这将直接导致部分留守儿童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然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此外,父母不在家,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他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在某个特别时期心态异常,出现失常的情况,严重的儿童也出现了偏激的举动。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侵害后又无亲人倾诉,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加上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断点,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直接影响着部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最为关注的是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留守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给予关爱。

(1)社会和政府工作方面

政府要采取措施,切实维护留守儿童权益,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

观存在的现实,应:

①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留守儿童工作的格局;

② 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切实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教育权益。

③ 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服务;

④ 大力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让留守儿童在温暖阳光下茁壮成长!

(二)家庭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作为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做法:

1、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

2、家庭要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要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学校工作方面

作为学校,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机制,着手做好以下工作:

① 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负责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指导;

② 努力为留守儿童的沟通提供方便。例如:开通校内“亲情热线”,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

③ 要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 ④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发现,目前留守儿童的各种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党委、政府能够真正的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关护、关心,就能够达到真正关心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一定可以得到保障。

四.对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倡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养,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留守儿童问题直接源自农民工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必须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关注和协调合作。共同构筑爱的港湾,真心去呵护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在爱的港湾里扬帆远航,茁壮成长!

2.马克思主义儿童 篇二

特质是人类对个体相对稳定、持久的特征的认识结果,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组织、预测其社会世界。如果没有特质的存在, 人们眼中的世界将会变得混乱不堪、毫无预测可言[1]。特质具有稳定性, 即特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们的行为。例如, 一个在某件事上表现诚实的学生, 我们将预测他在其他事件上也会表现诚实。一个在读书阶段细心的人, 我们会预测他在工作阶段也会表现出细心的特质。然而, 特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其相对性表现为:第一, 特质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决不可改变, 事实上, 随着人的发展、生活经验的改变, 人的特质是可能发生一定变化的;第二, 人的行为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和具体情景的影响, 特质不是惟一因素, 如一个一贯细心的人可能会因为亲人生病而焦虑, 在工作上有粗心的表现。

人们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存在着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持不同观念, 有人认为特质是固定不变的, 如俗语所说“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而有人相信特质是可塑的, 可以改变可被培养的。对特质的不同理解会导致个体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个性和社会性水平。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还存在着年龄差异, 与成人相比, 年幼儿童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表现出一种不受控制的乐观态度。儿童对积极特质 (如:聪明、善良) 稳定性的理解与对消极特质 (如:愚笨、懒惰) 稳定性的理解是不同的, 他们认为积极特质是固定不变的, 具有高的跨时间一贯性与跨情境性 (如:一个聪明的儿童长大后会是一个聪明的成人) , 而他们却认为消极特质是可塑的和发展变化的 (如:一个不聪明的儿童长大后会变成一个聪明的成人) [2]。这就是儿童特质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

1 儿童特质理解的乐观主义现象的表现

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乐观主义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预测与解释上。如年幼儿童比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相比, 会更少地预测个体内在的消极特质的不良表现会重复出现。年幼儿童比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多地预测他们的同伴的学业能力在未来会发生积极变化。

高雯和杨丽珠 (2005) 考察了4~5岁的幼儿, 7~8岁的小学儿童和大学生对积极和消极特质稳定性的理解。结果发现, 与大学生成人组相比, 儿童一致认为消极特质能够向积极的方向转化的。4~5岁的幼儿最乐观, 他们认为消极特质能够完全改变, 转向积极的方向。7~8岁儿童认为消极特质是可以变化的, 但不像幼儿那样极端, 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一些特质是不能变化的。而以大学生则倾向认为特质是人们身上固定不变的部分, 即使特质有可能变化, 这样的变化也很困难。对消极特质转变的解释上, 年幼儿童较为普遍地认为消极特质的变化与成熟或发展有关, 即人长大后能够变得更好。7~8岁儿童认为人们朝积极的方向变化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或练习。几乎所有的被试都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积极特质能够得以保持, 不过他们的解释却不同。年幼儿童认为好的事情能够保持不变, 特别是在人们希望如此的情况下。7~8岁儿童认为积极特质的保持同样离不开持续的练习和巩固。大学生则认为特质是一个人身上固定不变的部分, 有的与先天遗传有关, 有的则与后天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关[3]。

2 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的原因

为什么儿童对特质发展的稳定性存在着这样的乐观主义态度?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认知水平的限制

有研究表明, 年幼儿童还不能从心理水平理解特质。由于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局限、掌握的特质信息有限以及组织分析能力较低, 对于特质及其稳定性的思考还很不成熟。5~9岁随着心理理论能力水平增高、关于特质的信息增多以及组织分析能力增强, 儿童能越来越深入地思考特质概念, 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更为现实和灵活。此外, 有研究发现, 年幼儿童不能明确区分愿望和预期。如, 在要求年幼儿童对自身能力作出估计时, 他们实际上所报告的是自己的愿望。因此, 年幼儿童对特质行为乐观的预测可能其实是他们的愿望。

2.2 年幼儿童对成人的刻板印象

年幼儿童可能对成人有种刻板印象, 认为成人就意味着强大、智慧、完美, 人当中的个体差异被年龄差异所掩盖。于是他们以为, 人们长大成为成人后, 就自然会成为“好”的人, 自然会拥有积极的优良特质。在做特质稳定性的判断时, 儿童很可能不是将成人与成人进行比较, 而是将成人与儿童自己的能力相比较, 更多地关注他们自己的能力与心目中成人原型的能力之间的差距。有研究发现, 稍大一些的儿童更可能看到成人的局限性, 不再像年龄小的儿童那样对特质发展持一种过度乐观的态度[4]。

2.3 成人的强化作用

成人可能强化5~7岁儿童表现出的乐观主义。在父母、老师及其他成人对儿童进行教育时, 总是引导孩子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要求儿童成为具有积极特质的人。如, 成长常常教导儿童要善良、要诚实、要坚强等等。这些行为都强化了儿童对积极特质的熟悉与接受, 使儿童所获得的和期望的特质的情景体验都是乐观的方面。

2.4 文化因素的影响

年幼儿童的乐观主义同样也可能反映了文化因素的渗透影响。在生活中, 儿童听到的故事大多是积极向上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的变化模式大多都是从“不好”变“好”的过程。比如:丑小鸭、灰姑娘、青蛙王子、神笔马良等故事, 都是愿望转变为可能的预言。年幼儿童很可能受这些故事的暗示, 认为神奇的变化是很可能发生的。所以, 年幼儿童相信, 消极特质也会神奇的变化为积极特质。

3 儿童特质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的意义

年幼儿童对特质理解的乐观主义是有现实的积极意义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总会经历无数挫折, 如果儿童认为他们在某些方面不断尝试后的失败是源于一些自身固有的、不可变的因素, 就可能很快放弃, 不在这些领域中发展控制能力。如果他们相信所有的挫折都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他们就不会放弃, 继续努力学习。因此, 年幼儿童对特质理解的乐观主义似乎是一种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适应性机制, 它能提高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动机水平, 保护儿童的自尊和心理健康, 有助于儿童学习和尝试各种对该年龄阶段儿童通常构成挑战性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促进儿童认知、技能以及社会性的发展。

4 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对教育的启示

如何利用特质理解发展机制和规律来促进儿童特质理解的发展, 提高儿童社会认知能力, 帮助儿童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 促进儿童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从已有的研究文献看, 这方面特质理解的应用研究基本空白。不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对儿童教育有如下启示。

4.1 对儿童传递特质信息时要注意方式

成人有关特质发展的信念很可能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在高雯和杨丽珠 (2005) 的研究中发现一些儿童提供了这样的解释:“因为妈妈说, 小时候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长大了就很难改了。”成人群体中的某种特质观念以教养方式为中介的传递可能会使得一些儿童放弃尝试可能性的改变, 阻碍儿童发展某方面的能力。在向儿童传递特质相关信息时一定要注意方式, 一方面要让儿童理解特质的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 让儿童理解特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为进行预测, 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少贴标签, 鼓励儿童往积极方向努力发展。也就是说, 在向儿童传递特质信念时要注意度的把握, 要让儿童明白特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

4.2 促进儿童社会性的整体发展

儿童的特质理解以及相关的社会适应行为表现, 有赖于儿童社会性整体的发展水平。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有:社会技能、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认知、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性情绪。这些内容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 共同推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促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儿童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属于社会认知内容, 但同样和自我概念、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性情绪等内容联系紧密。因此, 不能孤立地对待儿童特质理解的乐观主义, 应该以社会性整体的提高为导向, 它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部分, 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 又是儿童社会化的结果。

4.3 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协同作用

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儿童对特质的理解同样受这些多种教育因素的影响。促进儿童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儿童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是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 所以, 要重视非正规的社会领域教育的有机渗透, 比如在儿童看图书或动画片的时机渗透对特质的正确观念, 在儿童遭遇挫折时引导儿童正确进行归因, 在儿童的集体活动中让儿童从人格特质角度认识彼此了解彼此, 还可通过向儿童提问、启发、示范等多种灵活的方式, 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协同作用, 促进儿童特质概念的发展。

摘要:特质理解是儿童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 它对于社会能力的促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的特质理解存在着一种超现实的乐观主义现象。文章介绍了乐观主义现象的表现, 探讨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意义以及对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特质理解,乐观主义

参考文献

[1]王美芳.儿童人格特质概念的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 (4) :417-422.

[2]Schuster B, Ruble D N, Weinert F E.Causal inferences and the positivity bias in children:the role of the coveriation principle[J].Child Development, 1998, 69 (6) :1577-1596.

[3]高雯, 杨丽珠.年幼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乐观主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8 (3) :45-49.

[4]Lockhart K, Chang B, Story T.Young Children’s Belief about the Stability of Traits:Protective Optimism?[J].Child Development, 2002, 73 (5) :1408-1430.

3.马克思主义儿童 篇三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儿童;道德教育

从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古代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德育;在近代,德育和体育、智育、美育等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历史上,道德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7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洛克认为培养绅士应首先进行德育;18世纪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完善的道德品质,成为“真正善良”的人;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养成品德;20世纪永恒主义教育代表的倡导者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道德教育推动人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整个教育发展史上人们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

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儿童道德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儿童道德教育的实施中,人们通常将外在的社会目的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唯一目的;将课堂教学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唯一场所;将道德知识的掌握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由此造成了儿童道德教育“空”、“假”、“大”的现象。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社会诸多问题进行“否定”和“批判”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主张平等、对话;注重良好情感的培养;倡导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一、儿童道德教育的目的——使儿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最终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强调以社会为本位,注重人们对规则的遵守和权威的服从。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儿童道德教育强调应将儿童培养成“合道德”的人。这样的德育目的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道德应该是儿童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儿童的自主精神在道德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后现代主义非常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儿童道德教育的主体应是儿童本身。基于此,儿童道德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的人不但会遵守相应的社会规则、维护合理的社会秩序,还会追求主体内在精神的发展,让儿童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

二、儿童道德教育的途径——日常生活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存在很多弊端,其中从教育方面来看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脱离,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脱离在道德教育中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儿童道德教育面临的最主要的困境就是道德教育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脱离,人们往往将道德教育的场所定位于学校课堂的理论说教,而忽视日常生活中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由此造成了道德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课堂+日常生活=0”的现象。

道德从其本性来说是实践的。首先,马克思哲学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得以产生的基础是物质生活。其次,道德是在人的相互交往中产生的,没有人之间的交往就没有道德。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如果我生在一个孤岛上,孓然一身,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了。”道德的实践本性要求应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因此,应使道德教育的场所从单一关注课堂的道德理论转变到关注儿童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和家长应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使儿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道德的人。

三、儿童道德教育的重点——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人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因自身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作为德育主体的人不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相互统一,是儿童道德教育的主体,儿童道德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情感和儿童的活动。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儿童道德教育中都存在“知德”必然“行善”的误区,儿童道德情感受到人们的忽视。在中国,从先秦时期的“以理节情”到唐汉的“以理抑情”,再到宋明理学的“以理灭情”,使得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总体上呈现出强烈的推理倾向。五四新文化運动使得“道德不在情欲之外”的道德观被大力宣传,但由于传统道德观念和西方工具理性的影响,情感性道德观念仍未从真正意义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仍以道德知识的接受为主,忽略道德情感的培养。从现行的道德教育实践来看,“道德投入”与“道德产出”存在明显的失衡,就其原因主要是道德教育中存在明显的重理性知识传授,轻道德情感培养的倾向。重视人的情感培养的后现代主义认为道德教育中应关注到人的存在,道德应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道德教育中应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

儿童的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道德教育中应注重发挥儿童的主体性,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让儿童真正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

参考文献:

[1] 冯雪红. 关于对我国教育中德育地位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117~120.

[2] 戚万学等著.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7).121.

[3] 乔建中等著.道德教育的情绪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70~76.

4.马克思主义儿童 篇四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总结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活动。

一、建立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校外心理辅导站,心理辅导员根据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情绪变化和反映,随时找他们开展促膝谈心,进行心理辅导,以尽快缓解他们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走出阴影,笑对生活,健康快乐成长。

二、打造标准化模式,建立示范点。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配备一名(或以上)的辅导员,为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提供生活、学业、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建立一支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提供辅导和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添置教辅图书和课外读物、辅导员培训经费、课外活动经费等。

三、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推动关爱工作良好运转。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长期开展手拉手活动。与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互动交流。免费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进行体检和健康知识普及。

四、制订工作指导手册,开展志愿辅导员培训。为志愿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指导。聘请了资深心理研究的理论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围绕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工作、心理辅导等对志愿辅导员进行了系统培训。

五、基本成效

改善了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老师、志愿者就是他们的父母,同学就是他们的兄妹。通过大量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信心有了,自理本领多了,自立能力强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显著上升了。激励更多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能和其它的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潍坊外国语学校

5.马克思主义儿童 篇五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社会现象。据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这些儿童在生活、教育、安全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的残疾,也缺乏融入社会,融入学校的动力,也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急需学校的支持和教育,在这方面,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教育中,我校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了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功能。

一、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

每逢过年过节,学校都会为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送去慰问款物,使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积极组织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学校组织优势,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切实维护了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各项权益。

二、家教环节不容忽视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教育。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家长怎么看待考试分数,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组织参观、培训等,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6.马克思主义儿童 篇六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实事求是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实求真等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族统一战线等。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总的目标是改造落后生产力,提高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 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结合点。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现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

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方针

第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个中国。两制并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

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题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

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A、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B、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如何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7.马克思主义儿童 篇七

早在40年代到50年代初期, 以布罗姆菲尔德和斯金纳为代表提出的“强化”论认为, 理清语言和产生语言的环境的关系, 发现话语和其产生的言语行为间的规律对于探讨人类的言语行为非常重要。

行为主义认为, 虽然语言是一种复杂的行为, 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斯金纳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 发现并解释了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著名的“斯金纳箱”实验就是很好的例子:箱子里放一只白鼠, 旁边设一个杠杆或按键, 同时箱子的构造简洁明了, 最大可能地排除一切外部刺激。白鼠可以在箱子里自由活动, 当它偶然按压到杠杆或按键时, 则可以吃到掉进箱内的食物。白鼠通过反复的偶然触碰得到食物, 通过这样多次的刺激-反应过程后, 白鼠便会主动按压杠杆来获取食物。这证明了动物的学习行为是由强化作用刺激产生的。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将这个观点应用到儿童的语言获得过程上, 斯金纳认为, 动物的这种刺激反应习得过程跟父母指着电视机教孩子说“电视机”是同一原理。他指出影响人类行为的两个因素:即环境的影响和说话人的认知强化史。由此可见, 理解和学习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习得该组语言对应的行为倾向的过程。这也是符合刺激到反应认知机制的。例如, 儿童在初学语言时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当这种声音与母语语音相近时, 父母会对其进行鼓励, 这就对儿童造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作用。而通过不断的模仿、长辈指点改正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儿童就慢慢巩固了这种“条件反射”以致形成习惯, 学会语言。总而言之, 斯金纳认为, 语言的习得过程与人类其它行为的学习过程相同, 都是由操作条件过程得到的刺激反应联结。而这种联结的产生取决于个人的后期强化, 又多种刺激-反应联结交织而成, 最终获得对复杂的语言的理解能力。总的说来, 儿童语言习得主要是经由模仿——增强——重复——形成四个步骤。

二、行为主义论存在的问题

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就是外部环境和主观行动的关系。斯金纳等人通过对动物的刺激-反应的实验研究, 得出行为主义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巩固和模仿其在言语行为理论上的解释力。

而另一方面, 由于行为主义论把语言的习得过程解释成单纯的刺激和反应过程, 其解释力难免受限:

1、儿童不一定要经过多次刺激和强化才能习得语言。例如, 儿童第一次听到某个新鲜的词语, 可能由于他对这个词非常感兴趣或是能激发别的联想, 那么这个新词就能一次性储存在儿童的语言库中, 并不需要多次的重复刺激。又如, 在儿童和母亲的对话中, 母亲很少对儿童的每句话都做出反应或给予鼓励。更有甚者, 母亲关心的往往是话语的内容, 而不是话语的结构。因此母亲给予鼓励并不一定是因为儿童使用了正确的句子结构, 而是肯定话语的内容。例如, 一个2岁的儿童说“I eat water”, 母亲可能说“Very good, here you are”, 却并不改正儿童句子上的错误。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刺激和反应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 而是常受谈话双方的内在心理活动。

除此之外, 刺激-反应这一模式太过简单, 并没有将“语言运用”及“语言能力”区分开来。尽管刺激反应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语言的运用过程, 对于语言能力的描述还是缺乏说服力的。每种语言中都有无数符合语法要求的句子, 但仅有少数是以具体的刺激-反应出现的。

2、儿童不一定要通过模仿才能习得语言。行为主义论认为儿童靠模仿成人语言来学习语言。但是儿童学话过程中有些表达并不是从成人学来的, 但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goed, comed等) 。儿童是在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模仿不是儿童学话的唯一手段。

3、斯金纳等人对动物所做的试验不能概括到人类语言习得上。通过对动物给予某些刺激, 观察动物的反应而将试验结果用于人类语言理论, 这是把人类的言语刺激和动物的刺激混为一谈。儿童语言的发展不是表面的刺激的概括, 而是语言和使用语言的规律的概括。

三、先天论儿童语言习得的诠释

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截然相反的是乔姆斯基提出的“先天论”。在研究语言的过程中, 乔姆斯基发现许多行为主义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例如, 在正常情况下, 儿童约在五六岁时可以掌握本族语言。在这一年龄阶段, 儿童的智力还未发育完全, 学习复杂的知识还非常困难, 但对语言的习得却很容易。行为主义论对此并未作出合理解释。家长对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几乎不会刻意系统地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 在这一点上, 刺激-反应理论也不能自圆其说。乔姆斯基认为,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受“普遍语法”的支配, 虽然世界上有多种语言, 但不同语言间存在共同的支配原则, 因此而形成的知识系统反映了人脑的语言机制。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天赋的, 儿童生来就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 是一种遗传机制。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儿童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复杂的语言现象。

内在论的论据主要有:

1、儿童的言语能力要求舌头和嘴唇的十分精确而迅速的活动。在其他机械机能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时, 儿童的言语能力却能够充分发展起来;

2、某些疾病, 如肌肉萎缩会影响肌动机能, 但却不会推迟语言的发展;

3、语言发展阶段很清楚, 而且世界上的儿童都遵循相同的路径。

四、“先天论”存在的问题

1、儿童先天就有语言习得的能力只是一种假设, 要证实这个假设并不容易。因为要想看出儿童是否生来就有语言习得机制, 就必须观察那些既没有生理缺陷又没有接触过语言的儿童, 这两点是很难同时满足的。

2、先天论认为语言能力是遗传的, 而对于“遗传”包括哪些内容没法解释清楚。乔姆斯基等人认为应该包含基本的语法关系和语法范畴, 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生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语法语义等范畴的知识, 只是具有某些把经验组织起来的能力。先天论容易把解释不了的现象都归为内在的, 只要是环境因素影响不了儿童语言发展, 就说成是天生的, 这太缺乏解释力。

3、乔姆斯基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言语习得的影响。语言是社会的语言, 要受社会习惯的制约。即便儿童生来就有学习语言的能力, 也无法脱离社会来获得这种认知。“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婴儿从小生活在狼群中, 脱离了社会的交往, 即使存在所谓的语言天赋, 也不会说话。

五、结语

儿童究竟是怎样习得语言的问题学界至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对上述两派理论的分析, 我们还应该进行反思。首先, 人类具备学习语言的能力, 语言能力是人脑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由于身心条件的不同,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语言习得能力也存在差异。此外, 环境对语言形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时时刻刻都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儿童唯有不断进行自我修正, 才能最终掌握语言。

无论是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或是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先天论”, 都有一定的解释力, 对语言学及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两派的主张大相径庭, 却都能促使我们以更多元化的视角深入探讨儿童语言习得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 两种理论都有不少缺陷。我们应该正视各家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找出更完善的解释方案。

摘要:关于儿童的语言习得问题的讨论一直是学者们热衷的话题, 各方学者对此也提出了多种理论及假说。此文的切入口是两派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关注度的理论-先天论和行为论, 进而阐述各自理论的内容并分析其优劣。

8.马克思主义儿童 篇八

一、 学前期儿童是否有能力接受、有必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进入学前期,儿童的独立性增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也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言语能力在不断的发展,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但是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也开始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他们有能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中韩两国幼儿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比较

研究表明幼儿期正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 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

(一)中国幼儿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1.在幼儿教育中, 提及爱国主义教育, 就是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如国旗、国徽的外形、颜色及来历代表意义等。

2.教育者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 重视孩子的认知结果, 轻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把爱国主义的重点及效果放在对国旗等的认识上,诸如对国旗意义的理解、对我国珍禽益兽的认识、什么时候吃棕子、吃元宵、家乡有什么土特产等实际的认识内容上, 而没有想如何通过这些认识活动去激发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 不考究这些认识活动在孩子情绪情感上发生的效果变化。

(二)韩国幼儿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1.幼儿园里除了有完善的设施外, 环境创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爱国主义氛围。幼儿活动室都很大, 民族特色突出,每间教室、幼儿活动室、教师办公室、园长室、接待室以及幼儿生活的各个场所, 都端端正正地挂有韩国国旗———太极旗。幼儿园里韩式家具、民族服装、传统茶道、民俗文化、民族礼仪、民族艺术、民族节日教育的环境创设随处可见。由于幼儿园活动区较多, 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活动的内容, 可以到美术区去装饰国旗, 到建构区拼摆民族建筑积木, 到音乐区表演民族乐器, 到活动区参观民俗文化和制作民间饮食。这些完全从爱国主义需要出发的民族文化教育, 让幼儿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扩大了幼儿的视野, 培养了幼儿爱国主义情感。

2.“身土不二”是韩国随处可见的广告词, 意思是说, 我生在自己的国家, 拥有养育我成长的国土,在这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在幼儿园, 这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幼儿园注意从小就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国家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物品是世界有名、亚洲有名的, 教师和幼儿都以购买本国的物品, 吃本国的粮食、蔬菜、水果, 买本国生产的汽车为荣。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到高高矗立的韩国民族英雄的铜像。陈列韩国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 各种节日、纪念日、集体活动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到处都有。这些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加了幼儿爱国主义的感性知识, 增进了对祖国、民族的崇敬之情。

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和表象性思维,即具体形象性思维指的是儿童的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韩国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遵循着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而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违背了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取得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对我国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1.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 爱”, 这种“爱”是强烈而深沉的。而一个人的情感又是与认知紧密联系着的, 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 幼儿也不例外。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年龄越小, 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

2. 庄严的升旗仪式和园内“每周一歌”,在幼儿园设立升旗台, 坚持升旗仪式,让幼儿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受到教育, 懂得要尊重国旗、爱护国旗。每周利用每天晨间活动间隙播放一首适合幼儿的爱国主义歌曲, 让幼儿熟悉、了解这些我们自己的歌曲, 让爱的种子蕴藏在心中, 把爱国主义这一空洞的思想落实到行为当中来。

3. 创设环境, 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环境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和主题活动中, 要利用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努力和幼儿一起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主要表现在主题墙饰、主题区域等布置上。结合主题的开展, 老师和孩子一起设计、布置主题墙饰。包括收集图片、照片、幼儿作品、观察记录、方案流程等。使幼儿通过环境熟悉祖国,增强爱国意识, 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从而从心底激发出幼儿对祖国的自豪感。

4. 参与社会生活, 直接获取爱国主义经验幼儿园不仅可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还可以利用社会各种渠道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意识, 给他们以良好的影响。例如: 请武警战士讲解国旗的来历; 与敬老院建立常年联系, 定期组织幼儿去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 慰问那里的孤寡老人; 关心身边不幸的等等。这样的活动可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社会, 引发幼儿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学习关心帮助他人, 培养了幼儿的人道主义精神。

四.结论:

要想增强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根据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再就必须摒弃爱国教育的旧传统态度, 建立对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理念。树立要以情绪培养和情感激发为目的的思想, 深刻认识幼儿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孩子产生具体可行的爱国行为,而是通过各种感官, 培养幼儿对社会、家乡及祖国的意识, 激发幼儿对社会、家乡及祖国的情绪情感, 增强其内心体验。幼儿内在情绪情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长期反复多次激发形成的, 这种体验及情绪情感正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爱国行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 幼儿的爱国意识与爱国情感培养是幼儿爱国主义教育最显著的特点。

9.从“儿童画”到“儿童文” 篇九

【内容提要】笔者把儿童画和儿童文从内容、形式、情感体验、评价上进行了对比,力图显示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从儿童画的教学中得到启示,以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效果。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之中吸取儿童画创作中的优点,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儿童文的写作之中,让学生作文焕发神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个尝试。

一、给学生时间,还学生多彩的童年生活。

二、教学生观察,到生活中积累素材。

三、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达。

四、给学生赞赏、用孩子的眼光看作文。

【关键词】儿童画、儿童文、时间、观察、空间、赞赏。【正文】

前不久,有幸参观了一次小学生画展,我深深地被孩子们绘画中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表现力所吸引、折服。那一张张画洋溢着的无不是灿烂的童真,是如此地可爱、如此地真实。那稚嫩的线条、夸张的形象、夺目的色彩,一览无遗地显露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可见孩子们是在用他们的心,用他们的真诚反映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想象以及他们的情感。

查了查些许相应的资料,才知道这就是儿童画,洋溢着天真的儿童所画的天真的画。儿童们笔下的形象是凭直接感受加上记忆、想象创造出来的视觉想象,不受具体形状、色彩的限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认识,反映儿童心中的世界,显得粗犷、稚拙。正因为限制的因素少了,所以他们有更多的自由,不需要考虑这样那样的规范,不需要看着大人的脸色行事。只要大胆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我手画我见,我手画我想,我手画我情。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在为孩子们的充满童趣的儿童画赞叹不已的同时,却又引起了深深的反思,是同样的儿童,同样的生活,为什么在儿童画中他们是如此丰富多采,而到了作文中却会变得苍白无力、老气横秋和生趣盎然的儿童画相比,小学生作文毫无生活味,失去了真实性。假话、大话、套话、空话充斥在作文之中。难怪有作家慨叹:现在的学生作文是越来越像文章了,竟然没有了一丝儿童的天真。是我们的学生不天真了吗?显然不是的,生活中的他们依然真实而可爱。特级教师王栋生指出:“作为教师,我不怕学生的幼稚,只怕他们不像个老老实实的人,只怕他们戴着面具(当然,我也反对教师戴着面具、做假),看到同行们为学生的作文而叹息的同时,我就想到过,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把这 一切都颠覆,还作文本来面目,让我们每天都接触到学生的真情实感,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这可是众多的语文老师共同的心声呀!

看过这鲜活的儿童画,再看这呆板的儿童文,我不由地思索它们为什么会有这天壤之别?我不由地把二者进行比较。

一、从内容上比较。

儿童画反映的素材来自各个方面,或描景、或写实、或想象、或记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兴之所至,提笔即画,学生是绘画的主人,反映的自然是鲜活的生活。而我们的学生作文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中“人文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作文异化为应试的工具,于是作文中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造;说套话人云亦云。例如:为了表现“战胜脆弱”的主题,不惜编造自伤自残或父母伤亡的故事;为了反映“助人为乐”的中心,五子登科(抱孩子、推车子、让位子、捡包子、扶瞎子)纷纷亮相。这样的内容学生自然是言不由衷,更不要说有真情实感了。

二、从形式上比较。

因为儿童的认识能力有限,他们不理解许多美术的规则和限制,自然也就不用遵守空间和透视的规律,不用注意形体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也不用突出主次有联系地表现事物,所以在他们的图画里,常常突出的表现他们所喜爱的,引起注意的东西,舍去不是主要的,不被注意的东西,他们把人画得头大身子小,头发一根根竖立起来,他们画的东西前不挡后,近小远大,或者把平放的东西画成竖立起来,反映了幼稚可爱,天真烂漫的形象特点。

但我们的作文教学呢?条条框框的限制常常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加之传统的作文教学,以命题作文为主,学生很少有自我选择的余地,况且如今时代变化非常快,许多命题本身就已脱离实际,又如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再者,不少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时,生怕学生不会写,从材料到内容、结构,甚至对每句话的表达都一一明确要求,悉心指导,结果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自我发挥之处,难怪学生一写到好人好事就会写捡钱包,扶老人„„

三、从情感体验上比较。

儿童画是儿童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视觉问题,描绘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是一种“发明”,是幼小生命对陌生世界的探究,是任何其它体验所不能代替的。哪怕是大人最不屑一顾的作品,也隐含着孩子宣泄的快乐和创造的自豪,孩子的涂抹都是大胆尽兴的。这些作品也许幼稚,却充满自信;也许笨拙,却自由率性;也许力不从心,却已全力以赴,这种作画的体验是儿童情感的释放,充满的是愉悦、快乐。所以儿童画是深得儿童们喜欢的。

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呢?说到作文,有几个学生能坦然面对,又有几个教师能轻松应答。作文教学已成了众所周知的老大难,学生说作文难写,教师说作文难教。在厌恶、排斥,甚而愤恨的情绪之中,又怎么写出充满着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来呢!在条条禁锢之中,在种种套路之中,在编造抄袭之中,学生怎能喜欢作文?对于作文,学生都只能慨叹:“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四、从评价上看。

欣赏儿童画时,大人必须以儿童的观点来理解和体味,才能获得与儿童心灵的对话,欣赏他们的画,更能熨平现代人心头的烦躁不安,唤醒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残存的童心。没有人会用评价其他绘画作品的要求来评价儿童画,没有人会批评他们的结构错误,色彩混乱,主次不分;相反对于太正规的、极符合各种规范的儿童画人们还会批评,批评他失去了童趣,批评他不符合儿童画的规范,因为儿童画就该是纯真自然,毫无雕饰的。

但对待学生作文就变了味,从选材、创意、构思到思想感情,一条条,一款款都要上纲上线,评价一个小学生的作文要求甚至不低于对作家作品的要求。这种任意拔高学生作文评价标准的行为,自然直接影响了对学生作文的评定,所以学生作文多数是失败的作文,学生在作文之后,不是像画儿童画那样能得到大人的赞赏,迎接他们的只有大人挑剔的眼光,这又怎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来呢?况且,很多的时候,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只重结果,不考虑过程,不考虑学生为此付出的努力,这大大地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之中吸取儿童画创作中的优点,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儿童文的写作之中,让学生作文真正焕发神采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个尝试。

一、给学生时间,还学生多彩的童年生活。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他们享有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又很不幸,因为各种约束,使他们在很小很小的时候便没有了童年的欢乐。真的,我们的确应该看到在丰富物质生活中成长的学生精神生活的贫乏。沉重的学习任务、繁多的作业,加上各种各样的家教、课外兴趣小组,时间就在这里不知不觉流走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单调而枯燥,即便是有了时间以后,形只影单的孩子也往往只是呆在家中,与游戏机、电脑为伍。当成人们津津有味地回忆儿时快乐的童年生活时,我们可否想到如今的儿童已不再拥有昔日的快乐,尽管他们很幸福。难怪孩子们要唱:“起的最早的是我,睡的最晚的是我,最最辛苦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没有了丰富而快乐的生活,自然无法写出好作文来,但作文总归还得写,于是只能依着各种优秀作文画个瓢,或是信手编来,所以便有学生在作文中大写特写老猫捕鼠,但仔细想想又有多少大人亲眼见过猫捕老鼠 呢?

好在教育行政部门已重视了这一点,减负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学生的负担大大减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少留作业,多留时间,多开展各种活动。而且要做好家校联系,让家长也能体谅学生,使学生真正能体味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教学生观察,到生活中积累素材。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特点,他们喜欢尝试新鲜有趣的事物,却不太关注身边的事情,留心自己的生活,所以即便是有了丰富的生活,还应教会学生怎样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到生活中去积累素材。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这其中,我想最重要的莫过于观察了。新课程标准对于观察也有明确的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有创意。”教学生观察生活,首先要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观察要求做到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虽然观察人、事、物的方法各有异同,但抓住这三点,基本也就学会了最根本的方法。当然,观察方法并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学得会的,必须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菜场、农田、公园、学校都是引导观察的好地方;比赛、演出、突发事件都是引导观察的好时机,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学生的‘学’,教师的‘教 ’,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教学生观察,还要培养他们勤于观察的好习惯。有一个笑话说:一队小学生出去春游,纪律十分好,回校之后,老师问学生都看见了什么,有学生回答:只看见了前面同学的后脑勺。诚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多少也折射出我们教学中的缺陷。要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第一,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体会丰富的生活。第二,要鼓励学生动笔把自己看到的印象深刻的,有趣的东西,用一句或两句话记录下来。我想日记对于作文最大的帮助也许就在这里吧。

三、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达。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既然人各有不同,为什么非要学生想的一样,写的一样呢?既然是创造性的表述,又怎能千篇一律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

让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写作的空间,首先要给他们选材的自由,我写我所见,我写我所想。只有写自己真正经历过的事,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也只有把自己的真实所见、所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才能叫创造性的表述,才能叫作文。给学生选材的自由,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寻材料,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 表达的欲望,才能让作文回归于生活,反映真实的生活。

给学生写作的空间,还要给他们表达方式的自由。当然,一定的表达方法、语法规则还是要让学生学会并遵守的。同样一篇文章可以写成小说,也可以写成散文、也可以写成诗歌;同样一篇文章可以顺序,也可以倒叙。“言由心声”既然“心声”不同,又何必要“言”相同呢?在作文中,学生是主人,是写他的生活,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教师的教,重点在于辅导和帮助他,根据他的意愿自由流畅地表达下去。我想美国小学常鼓励学生写研究报告、小论文,看重的恐怕也就是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之后学习自由地表达,虽然所写的东西并没有多大的价值,甚至不太合乎规范。

四、给学生赞赏、用孩子的眼光看作文。

既然学生只是在学写作,不是在像作家那样搞创作,教师又何必太苛求呢?必须把学生的习作与作家作品区分开来,学会用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作文,来评价学生的努力,给学生更多的宽容,这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提高他们写作兴趣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众所周知,小学生表现欲强,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学好作文。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讲评要肯定成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批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愿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例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上一篇:不合格品处理管理办法下一篇:小兔雪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