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楼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精选13篇)
1.刘楼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一
楼庄乡马庄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我校是一所农村教学点,随着服务区内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从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1、建立健全了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了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学校规定每周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留守儿童谈心”时间。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和相应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通过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定期安排了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
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2.刘楼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二
1. 留守儿童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且存在道德认识危机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和自己的父母两地分离,当他们遇到困难或不高兴的事情时,就没法向自己最亲的父母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能进行情感和心理上的倾诉,长期的心理抑郁和压抑,就会使他们容易形成非常孤僻、自私和任性的性格,从而造成他们的性格非常内向,不但自卑和悲观,而且还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溺爱式的管理方式,对他们的百依百顺,使得他们长期处在没有控制的状态下,这就在无形中助长了一些孩子的蛮横霸道、逆反心理严重、爱说谎话、不诚实、爱打架,甚至有的学生的道德认识出现了偏差。
2. 学习成绩普遍不好,而且成逐年下降趋势
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总体上的教育期望值不高,在很大一部分的家长潜意识里,都会认为农村孩子在学习上的出路不是很大,没有给孩子的学习规定很硬的目标,从而就缺乏了一些学习上的硬性规定,而将孩子的学业就定位在了能够完成义务教育上,等义务教育完成了,就跟着他们到外面去打工。在另外一方面就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他们的学习介入的很少。这些监护人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人,他们不但身体差,而且文化基础基本没有,这就对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不能起到有效的辅导和帮助。老人的教育理念和他们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再加上自己的父母也没多少文化,也能去天南海北赚钱,就会使留守儿童认为学习是无用的,成绩好不好无所谓,读书和上进的观念淡薄。
3. 自我律己能力差,行为和道德出现明显偏差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自律能力比较差和弱,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他人的管理和规范的阶段。但是,由于自己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监护人又间隔着一辈人,就会对他们的要求降低很多,只要他们不犯很大的错误,就会对他们不管不问,采取默认和放纵的态度,这就造成留守儿童不能及时的被管教和约束,助长了他们的自由散漫和纪律性不强。表现在家庭里就是留守儿童不听监护人的话,对监护人的话和行为感到厌烦和叛逆。表现在学校里就是上课经常迟到,纪律散漫,道德品行较差; 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逃学旷课,不做作业,爱打架; 更有的迷恋台球、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有恶习的成年人混在一起。
二、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应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但要完成留守儿童在学校内的教育,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注意到留守儿童的校外教育,以弥补校外教育的真空,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学校应该怎样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呢?
1. 多关心、爱护、帮助留守儿童
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不但应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而且还应该密切地留意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变化及心理上的需求。对他们要增加额外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受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得到亲人般的温暖,遇到困难有人帮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能向人倾诉,从而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应得到的温暖和关爱,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明确的归属感。
班主任除了在心理上关心和爱护他们,还应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对于他们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地给予解决,多给他们表扬,少给批评。对于他们取得的进步一定要多多表扬,多多给予信心。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从而丰富他们的业余活动。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要多鼓励他们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和交流,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养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和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2. 普及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
与正常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远高于正常儿童,再加上无法与父母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思想和认识上的不畅和偏差,就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困惑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心理上的问题不断沉积,不仅影响他们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更为他们日后道德过错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辅导基本技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使他们能正确处理好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以帮助他们度过留守其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3. 更新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和管理观念
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非常关心他们的吃、穿、住和个人安全,但对情感的交流却容易忽视,从而造成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出现学习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玩的时候随心所欲,学习的时候思想随波逐流。对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特别应该注重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
学校应举办一些活动有针对性地转变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监护人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留守儿童的代监护人的素质,增强代监护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他们明白家庭也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情商教育,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注重全面的教育培养,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4. 老师、代理监护人和家长的合力形成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要了解孩子,知道孩子们的心里到底需要什么,并尽快可能的满足和引导。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经常的和留守儿童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可以给孩子的家长打电话,让家长及时的和留守儿童谈心,更加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里上、身体上、学习上的情况,同时使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另外,老师还应该经常的和代理监护人联系,以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表现和思想动态,共同探讨和制定教育孩子的策略和办法,及时地使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样,三者的结合就给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3.刘楼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心灵关爱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极小部分有父母在家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比其他留守孩子要好很多,这种差距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明显。据老师反映,留守的孩子升学到中学,不仅思想行为方面表现普遍很差以外,学习成绩也非常糟糕。
(2)性格缺陷。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明辨是非能力差,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打架斗殴,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父母,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儿童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他们自恃手中有钱,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
(3)心理障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品德。品德包括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公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外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秋序、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因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等。私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过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业声誉等。
(2)思想。思想教育在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对留守儿童必须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进行观察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把德育作为一种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非才智性因素来处理的。我们相信,如果将德育与人的发展、人的成才紧密结合起来,德育会在长期低述的徘徊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是德育改革的需要,更是适应21世纪的挑战,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1)完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①联系卡制度。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家庭联系卡,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②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启动“教师帮扶留守学生”关爱教育活动,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随时掌握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为其解难。③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留守儿童在校如遇突发事件,迅速采取救助处理措施。
(2)做好家访工作加强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一方面家长要利用书信、通讯工具多与孩子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好好学习的强大自信心;另一方面家长还要和老师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适时掌握孩子学习、生活的动态。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爱,从心里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孩子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4.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四
一、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小组。
二、学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各班有专门的留守学生名册,摸清留守学生的人数、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有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等,同时要求班主任把自己和学校的电话告诉监护人和家长,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的谈心制度,加强与留守学生的联系,学校德育处每期召开一至二次留守学生(或部分留守学生)座谈会,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解决“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四、代理家长不定期地走访或电话访问“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召开家长会、培训活动,同他们商议“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每期印发告学生家长书,把学校的作息时间及相关要求告知家长或监护人,使其与学校通力协作。
五、开展人文关爱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地班队活动,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让“留守儿童”融入学校大家庭之中。
六、为全体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优美、健康的学习环境。建立了“青龙中心小学校一日常规”;分年级建立了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的培养目标;进行班级布置评比(包括每个班班名、班主任名字、班主任寄语、班训、班歌);教学楼进行美化、绿化、净化。
七、以留守儿童教育作为代理家长(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各种会议或开展讨论活动,并以此为课题,鼓励代理家长深入研究。张乃谦老师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为学校树立了典型,先后以《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工作》、《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之我见》、《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学生,针对留守现状,确定工作目标》、《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撰写了多篇论文获各级奖励,而且由张乃谦、屈祖芳、鲁霞为主研人的校级课题《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正努力推荐申报为县级课题。
八、为“留守儿童”开展以下具体活动:
1、每单周二中午1:00-1:50,为“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时间,中午开放图书阅览室,分高、中、低三段轮流阅读图书,每双周中午1:00-1:50,开放影像放映室和参加体育活动,同样又分高、中、低三段轮流观看录象和参加体育活动。
2、每周五中午1:00-1:50开放亲情电话(0830-859),利用中午50分钟父母没上班,学生也没上课,双方都有空沟通交流,学生能得到远在他乡的父母的教诲和关心,能感受到父母就象在身边一样,父母随时都在关爱着自己,给予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和勇气,学生也可向父母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3、开放心理咨询室。当学生有心理问题了,有心理话想悄悄告诉老师时,心理咨询室总是为他们打开着,让学生有话讲时可讲,有讲的对象,有讲的地方,内心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正确的诱导。
4、留守儿童帮扶活动。班主任老师对该班个别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帮扶活动,消除不良问题,使其身心能健康成长。
5、学校德育处组建了五个社团(妙笔书法、七彩绘画、阳光篮球、巧手十字绣、宝贝英语),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5.刘楼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五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以关工委为主关爱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在总小各个班级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班级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学校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学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不慎,一些孩子可能走入歧途,成为未成年案件中的“主力”。随着和谐农村的推进,这一批批农村的小主人的教育成了也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分析留守学生,他们大多属于“爱”的缺失。祖辈们的唠叨,独处时的孤单,课余时间的无聊,没有父母的关爱,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等等,这些构成寄居家庭的共同特点。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留守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心理障碍。胡锦涛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这也是针对留守学生的。我校在留守学生教育工作中,坚决贯彻团县委、教育局和镇党委的有关要求,将留守学生教育工作做实,做到位,做到学生家长的心中,做到学生进步成长。
我校针对“留守儿童”一系列的关爱举措受到了多方关注,特别是留守学生家长的好评,多名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表示感谢班级对孩子的关心,有力的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使得我校在老百姓中的形象得到提升。
一、举办全校留守学生“联谊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全校留守学生“联谊会”。通过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表现越来越好。
二、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学校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与留守儿童远在外地的家长定期电话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除了在学费方面进行减免,还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给父母的一封信。
各班级还安排所有的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了一封信,目前此活动正在进行中,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等向父母进行汇报。这项活动将延续到下学期。
6.小学四年级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六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一个学期的接触,留守儿童带给我更多的还是快乐和收获。
一、“一碗水端平”,尊重与宽容学生
不仅是数学语文教学,事实上每一科的教学的成功与否有很大部分取决于智力因素以外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在任何时候教学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情绪上的控制,不能随意的有伤害性的语言来攻击伤害学生,也不能动不动就向家长和班主任告状。某些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学困生经常在班级上被教师斥责,同时在班级上可能会受到同学的耻笑。而在家里,可能会受到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训斥,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造成他们自信心的严重不强,在自信心的塑造上,我主动去发现他们的优点,比如体育方面等的特长去鼓励他们,不断地给予他们肯定。
二、发现学生“闪光点”,有针对性地教育
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各科任老师能热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
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我还注意了解每位后进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度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三、坚持课外的辅导
数学是基础性学科,不去做练习,是不可能进步的。因此,我经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一些任务。从易到难,从少到多,让学生们一点一滴的积累知识。慢慢取得进步。
四、培养班干部成为班风建设的带头人
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班级具有强烈的凝聚力,人人以生活在这个班级感到骄傲和自豪;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具体表现在:在学习上,人人不甘落后,没有人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争先恐后,没有人偷懒,不积极完成任务;在集体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加油,共同拼搏,没有人借故离开,影响班集体;在遵纪守法方面,人人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对有损班级荣誉的事不做。而要建设这样的班风,是离不开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因此,我对培养班干部的很重视,只有班干部处处以身做责,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才会使一个班级成为团结向上,有凝聚力,有集体主义观念的班级。成为真正优秀的班级。
7.刘楼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七
一、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不仅需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和耐心, 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审美情趣教育。因为小学在心理上比较脆弱, 归宿感较弱, 特别是留守儿童。因此教师加强与孩子之间的精神和情感交流, 可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少, 让自己成为小学的精神力量和依靠。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一名教师, 更是一名有责任心和耐心的指导者和保护者, 在情感教学和课堂教学中指导留守儿童如何克服胆怯, 增强自信心, 在生活中尽量让小学感受来自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温暖, 让他们不再那么孤单。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其一, 加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将关爱的目光放在留守儿童身上, 尽量多与他们谈心, 从而弥补小学心灵的创伤。其二, 开设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或者课外教学活动, 拉近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比如, 教师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多多展开以“如何帮助他人”为主题的活动, 让其他孩子明白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的原因所在, 从而使留守儿童从生活和学习之间的某些小事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其他孩子的关爱。其三, 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或者监护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由于某些因素导致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家, 他们也不太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通过家访、电话、QQ、微信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或者监护人之间交流与沟通, 将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及时地向留守儿童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反应, 并向他们提出一些改善孩子性格孤僻的方法。如果有必要, 向孩子父母或者监护人表明自己态度, 即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教学实践表明,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问题是留守儿童身上的两大核心问题。因此, 教师需要着重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性格因素。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 对父母的依赖性加强。尽管父母外出工作之后交由奶奶爷爷或者其他监护人监管, 但是毕竟与父母给的爱和教育不一样, 与父母的亲疏关系也不同。一旦遇见些麻烦事或者复杂事情, 爷爷奶奶辈监护人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孩子的事情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时间已久, 他们就会变得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最终导致他们性格孤僻, 不愿意与同学或者家长沟通。第二, 自卑心理情绪波动较大。虽然小学年龄小, 但是他们也有攀比心理, 毕竟心理和思维都不够成熟, 没有自己正确的想法和观念。留守儿童也一样。因为父母不在身边, 他们缺乏归宿感和安全感, 时常感觉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相较于同龄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而言, 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障碍问题。第三, 抵抗情绪严重。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归宿感和安全感, 他们往往要比同龄人更加敏感、脆弱、自尊心过于强烈。如果留守儿童与同龄孩子之间发生一点小摩擦或者小隔阂, 就会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 从而导致小学在与他人交流时带着一丝敌意或者警惕感。对于教师、监护人或者亲朋好友的教育与批评, 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或者叛逆心理。最后导致小学在做事情时容易激动或者性格暴躁, 甚至会做出一些后果很严重的事情。
针对以上三点问题, 我们需要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做好相应的工作。首先, 在生活方面对待留守儿童, 不宜“特殊化”。留守儿童相较于其他孩子而言, 需要教师的关爱更多。但是他们又比较敏感和没有安全感。因此教师对留守儿童在生活方面的关爱最好不留痕迹。比如每年儿童节的时候, 教师就带孩子们去游乐园玩, 并表示不能带家长, 只是班级活动。这样就可以让留守儿童觉得自己跟其他伙伴一样, 享受同一片蓝天, 做着自己喜欢的游戏, 感受着来自教师的温暖, 从而让他们感受社会对他们是一视同仁、没有特殊化的。其次, 在学习方面, 教师需要学会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和详细化的教学方案, 对症下药。严禁小学教师采取简单粗暴方式打压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孩子。由此可见, 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当教师怀疑孩子是在说谎之时, 应该先与孩子加强沟通与交流, 让所有当事人讲出事情发生的经过, 从而作为教师评判谁是谁非的依据。然后教师在私底下展开相关调查工作, 评判谁在说谎。最后教师应该承担起管理失责的重任。潜意识中让孩子萌发团结友爱、小组合作的思想。当孩子取得进步时, 教师需要以鼓励态度鼓励孩子, 并适当给予他们一些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的奖励。
三、结语
8.小学留守儿童情感教育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课题研究; 情感教育; 体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66-0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着城郊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及城边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经问卷调查、分析总结,现阶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弱、生活习惯差的问题,结合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关爱策略:
一、消除情感障碍,平衡学生心理
1.留守兒童在心理方面普遍具有以下缺陷
1.1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比较普遍。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孩子会感到孤独无助,由于长期的亲情欠缺, 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和呵护,久而久之,在心里留下了阴影——自卑。长期的自卑,最终导致交往障碍。
1.2逆反心理严重。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个别的具有攻击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1.3.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监护职责浅层化,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生活散漫,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说谎、不完成作业、逃学,欺负同学、打架、沉迷于游戏等行为。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2.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我校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策略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由陶行知先生的话可见,高尚纯洁的师爱,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会取得较佳的教育效果。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家庭结构和背景决定着他们大多缺“爱”,祖辈们的唠叨,独处时的孤单,课余时间的无聊……是这些构成寄居家庭的共同特点。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留守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心理障碍。教师根据流动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共性和特性问题,伸出温暖的双手,通过正面引导,逐步化解孩子们心理上的诸多问题,让他们逐步学会理解父母的艰难,学会对父母感恩。
2.1平等交流。人格上的平等是交流的前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主要通过情感交流实现。湖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严梅福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需要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但又不能太露痕迹,有的时候,一句贴心的悄悄话便能温暖一颗幼小的心灵,达到教育的效果。
2.2真情付出。教师的爱和母爱一样无私,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因此,关爱留守儿童,我们用温暖去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留守儿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感情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帮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后,开展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一、二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可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
二、在活动中体验温暖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的关怀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最好的补偿。因而,我校积极为留守儿童成长搭建关怀平台。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青少年教育阵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我校主要采取体验教育,弥补“留守学生”缺失的亲情。学校、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携手,关注孩子的一切言行,走入孩子的心灵,开展手牵手帮扶、小学生才艺展、少先队广播站征文、班级主题队会、文艺汇演等活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教育熏陶他们,而且只要老师积极地鼓励,他们在活动的舞台上就能崭露头角,在集体的怀抱中感受温暖,在他人瞩目的眼光中重塑自信;同时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亲情电话、设立亲情信箱和校长、班级信箱,给予温暖,赋予关爱,体验友情,让这些学生不再感到孤单、寂寞,不再觉得自己无人问津;鼓励孩子与在外地的父母多联系,让孩子远方父母的情感不因为距离而送达不到孩子身上。
尼·德·列维托夫指出:“暗示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改进的可能性,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学生现有的优良品质和各种表现上。”课题组教师运用激励功能,通过系列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校生活得充实,逐渐弥补家庭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创伤,促使他们不但体验到“爱”的美好情感,而且鼓励他们在为班集体服务、为他人着想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树立自信。
9.农村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九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我校从实际出发,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切实做好关注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这一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各负其责,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留守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学校的留守儿童,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并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
2、建立代理监护人队伍,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学校还多方面联系社会上的爱心妈妈,至今有四名留守儿童找到了爱心社会妈妈,社会妈妈负责孩子的全年的学习开销,还定期到学校看望,节假日领回到自己家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对代理监护人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
三、营造关爱氛围,开展关爱活动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利用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校园爸爸、校园妈妈——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四、感受温暖,快乐成长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留守学生之活动室,配备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五、取得可喜成效
通过各种关爱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护网络并取得较好成效,留守儿童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不仅学会了自理、自立、自强、自律,还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出现了广大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家长放心工作的喜人局面。学校四项关爱留守儿童措施××教育局网给予报道,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网在××晚报给予报道,在全市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六、今后工作打算
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开学典礼上,为贫困留守儿童搞一次校园爸爸妈妈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结合教师开展的“教师帮扶”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
3、实行代理家长制,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师代理两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
4、各班组织本班“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困难告知父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学校免费提供信封)学校在×月份将开展一次“给远方父母一封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每月上一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6、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每位教师需帮扶一位留守儿童,做到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七、存在的问题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我校在这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也感到这一工作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目前,“留守学生”人数增加,给学校,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其次,家庭教育观念错误,家长教育没有方法,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应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张岭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县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们班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20多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取得的成绩
10.小学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十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1、9月中上旬,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张平安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明确了各类人员的职责,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工作考核细则。
2、成立了“爱心妈妈”教师队伍共28名,明确了包保对象。
3、成立了六个“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小组,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
4、学校多次召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议,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根本需要,是关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大事。根据关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
二、措施落实,注重实效
1、认真细致地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
本学期,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两次摸底调查和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本学期在校生1500余名,其中留守儿童561人。
2、建好留守儿童档案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几次摸底调查,已将调查信息分类统计,整理建档。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分班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父母的务工地点和单位、联系电话、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文化程度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3、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之家”,10月尾获得市关工委捐赠的价值3000元的液晶电视一台和电话机一部;现有图书3册。图书室每天7:00——8:00和12:00——1:30之间开放,学生借阅图书、收看电视近千余人次。有效地改善了留守儿童之家的设施与条件。
4、学校“关爱留守儿童之家”以张琴老师为管理员,汪凤林老师协助。其中汪凤林老师为关爱留守儿童作了大量的工作,在指导留守儿童阅读和写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5、对留守儿童坚持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留守儿童的成绩统计表看,90%以上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有进步,不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是名列前茅。如蔡晓燕、崔欣欣等留守儿童都是班级第一名。
(2)、生活上优先照顾。从学校领导到普通老师,对待留守儿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心和照顾。如有的留守儿童生病,都会及时到医院去看病,孩子挂水就守护在旁边。很多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还买来水果送给生病的留守儿童。
(3)、活动上优先安排。如我校庆“六一”文艺演出,各个班级的演员中,大多是留守儿童。其中六(5)班陶轶钰同学在县级书信朗诵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6、坚持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对留守儿童开展谈心交流和家访制度。要求每周对留守儿童要谈心一次,家访一次,一学期达到每人1次以上。
7、为留守儿童免费开通亲情。每逢节日,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的前一天,校长室、留守儿童之家、班主任的手机都免费开通亲情,让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一次亲情交流,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打来电话,对我们的做法很感谢,也很感动。
8、积极开展留守儿童运动会和各类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9、经常开展帮扶活动,如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法制教育、卫生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讲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让家长和社会放心。
10、特困留守儿童受关注。近日,我校汪思思等4名特困留守儿童获得市关工委每人300元的爱心捐助。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考
1、多方努力,积极配合,做好留守儿童的监护,让“爱心妈妈”充分发挥监护作用。
2、要针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
3、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要及时进行心理矫正。
11.浅谈如何关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篇十一
【关键词】留守儿童;乡村小学;学校教育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扭曲
由于孩子的父母们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家长容易产生负疚感,不断增加给孩子的零花钱和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2.道德行为差
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如行为自私、任性,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不良行为。
3.学习成绩差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这些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或责任心不强,没有能力或没有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指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4.心理不健全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缺乏安全感,精神压抑,不合群,不愿意与人交往。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2.父母在外、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
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
3.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
4.学校、家庭不合拍,导致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盲区
留守儿童在家中由祖辈或者亲属照看,在学校让老师、学校监管。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由学校完成的,并不是取决于家庭。但是学校在许多时间、空间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能代替家长,从而造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不便。这样,孩子在学校可能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家中却是另一个样子。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
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寄宿制学校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责任实行全方位管理,教师既做到教书育人又扮演“父母”身份的角色,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关心和临时监护人无力辅导功课等问题。
2.我们在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对学校内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一次集中、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逐级逐班核实留守儿童人数、所在年级、父母及监护人以及学习生活状况等基本情况。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抚慰,导致出现心理偏差、学习成绩差、安全等问题
(1)发动全校教师与留守儿童组成“一对一”管护对子,做他们成长保护人,要求老师要主动与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家监护人沟通,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开展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家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疏导,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依靠政府和社区力量,开展“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手拿手,联系企业家开展帮扶留守儿童的专项帮扶活动等,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温暖。
(3)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群体活动对于他们影响非常大。在群体里有和他们同龄的同伴,相似的年龄往往有相似的心理特征,孩子们可以在同伴之间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一个温暖团结向上班集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学校成立由一个优秀学生带动的活动小组。要求每周开展一次有益的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积极参与集体生活,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思念家长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集体中成长进步,养成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作风。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置心理辅导室,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负责,不但要教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于留守儿童,还要教会他们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2)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3)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心理辅导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积极推行家长学校的建设,提高家长教育孩子水平,解决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对留守儿童教育偏差的问题。开办家长学校
(1)设立家长热线,保持学校与家长、临时监护人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
(2)定期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教育孩子的知识培训,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交流管教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5.几点建议
(1)目前农村学校的生活设施比较简陋,不利孩子的成长,建议政府加大投入,从硬件设施方面改善学生寄宿条件,让孩子们有健康成长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2)随着住校生的增多,管理工作量加大,建议增加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和管理经费。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专职校医、宿舍管理员和食堂管理员,以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12.刘楼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十二
首先, 解决问题必须先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什么缺失了父母的监护,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就会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家是孩子温暖的“巢”, 孩子正是从家中获得安全感、自豪感的。由于父母均长期在外, 和社会上、学校里、班级中的其他孩子相比, 留守儿童总在内心深处存在一种潜在的不安全感。他们与人有一点小摩擦就较真, 觉得别人看不起他, 欺负他, 故而跟人相处充满警惕甚至敌意。一旦遇到一些再小不过的矛盾, 他们都会感到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侵犯”。由此而来的不安全感致使他们慢慢产生“捍卫自己”的不良心理。于是打架、思想偏激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
从家庭的角度分析, 在一个家庭中, 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父母无意识间对孩子的影响等都是孩子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而留守儿童, 缺乏的正是父母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无意识的影响。这种缺失自然形成了家庭教育上的空位。也正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导致了孩子成为了无头的“苍蝇”, 是非意识的淡薄、荣辱观念的淡化等自然会影响孩子的所作所为, 行为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也就不难想象了。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 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脆弱与不成熟, 加上孩子们普遍比较差的自律意识, 以及贪玩、好动等特点, 还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 造成了不能有效地辅导孩子功课的结果。学习成绩的下降, 也就导致了留守儿童进取心的下降、自尊心的变弱。这样, 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亲情关怀的这些远离父母的小学留守儿童, 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就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次, 要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 他们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 造成他们在学习与心理发展方面的诸多问题, 这就需要学校、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在亲情的缺失方面, 采取的德育方法或策略是要给留守儿童建设像家一样温暖的“巢”。例如, 与社会爱心人士合作为留守儿童找到“爱心妈妈”, 在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之家”“亲情热线”等, 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
在家庭教育的缺失方面, 采取的德育方法或策略是像孩子的父母一样给孩子父母般的教育。例如, 学校可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学校可以把留守儿童按比例分配给各个授课教师, 由教师担任孩子们的“代管家长”。“代管家长”要像孩子的父母一样, 对所管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照顾, 要“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管心理”。孩子有了“代管家长”, 学习成绩自然可以提高, 人也就变得活泼了。再如, 可以实行“家庭寄宿”制。政府应吸引多方社会力量的介入, 支持在学校建立“家庭寄宿”制, 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留守儿童提供像家庭一样的生活学习环境, 让管理员像家长一样, 宿舍像家庭一样, 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感受家庭的温暖, 以唤起其自信, 激发其学习热情, 增强其集体归属感, 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此外, 还可以给留守儿童制作成长记录袋, 定期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讲谈活动等, “替代”他们的父母, 像父母一样有针对性地教育与影响孩子。
在孩子自身的成长方面, 采取的德育方法或策略是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中的不良行为, 培养他们的自律性, 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弱点, 促使他们在心理上成熟起来。具体说来, 一是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 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 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进行细心的观察与及时的沟通, 以便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三是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 让他们正确对待挫折, 认真分析挫折原因, 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 提高自己的耐挫力, 让其心理不断地成熟起来;四是加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以便正确地认识自我, 看到自己优秀的地方,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 完善自己的人格;五是改善他们对生活的自我体验, 以便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为, 用道德的标准来调节自己, 增强法制、纪律观念, 学会用愉快的情感体验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 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
总之,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 儿童时期是各个成长阶段中至关重要的, 它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 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极为重要。为此, 学校、教师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 不仅要为他们建设像家一样温暖的“巢”, 而且还要肩负其父母一样的“家庭式教育”以及必不可少的“成长式教育”, 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3.阳光小学留守儿童托管工作方案 篇十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大多都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结合我校无教学楼的实际,至此阳光小学变换办学模式-------阳光小学托管中心【生活、后勤全方位服务及双休日、上课时间的晚上学习辅导】。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办学宗旨:打造精品,追求一流。
二、办学特色:为家长分忧解难,改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托管学生双休日及晚上学习时间和生活、后勤全方位服务,合理规划作息,培养科学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家长不再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多操心。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四、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狠
抓落实。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八大档案”(留守儿童信息汇总、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卡、三特儿童(特困生、特长生、特殊学生)登记、留守儿童活动登记、班级关爱活动记录、留守儿童特殊事迹和留守儿童成长案例分析等),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详实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建档率均达100%;
2、创造“多方合力”的保障机制,促使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3、创造“留守儿童之家”,以优越的条件,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
4、形成“三线相交”(家庭——学校线、课内——课外线、教学——活动线)的策略,加大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力度,促进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杜绝未成年人犯罪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5、打造“三位一体”(书信、电话、网络)的沟通网络,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多种途径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以经常的联系消除时空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主要措施
1、强化后勤管理,a.加强寝室常规管理,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b.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培养独立生活能力,c.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公共道德,d.推行军事化管理,促进全面发展,e.创造良好的寝室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f.加强食堂管理,卫生工作不留死角,j.加强饮食管理,做到营养搭配合理,冷暖合理。
2、誓要做到与斋公岭小学和谐合作,责权分清。共商具体实施细则、互通情报,步调一致。
3、全面摸清情况,掌握留守儿童实情
外出务工人员众多,过多的留守儿童成为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我校73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65人。如此众多的留守儿童,如不全面摸清情况,是难以进行管理,难以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和关爱工作的,因此,学校要从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摸测开始,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实情,方可对症下药,开展工作。
首先,要结合我校学生学籍管理,进行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包括学生的学籍号、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父母情况、委托监护人情况、联系方式及号码等基本信息,必须全面掌握。
其次,要组织全体教师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切实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现状,特别是对三特生(特困生、特长生和残障生)要进行详细的记载,并将情况汇总到学校。
4.建立健全档案,规范留守儿童管理
为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认真开展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结合学生学籍管理,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详实的专项档案。
留守儿童管理最少要包括七项基本档案: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各种基本信息。
(2)留守儿童信息汇总表,分班级掌握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
(3)三特儿童(特困生、特长生、特殊学生)登记表,便于对三特儿童进行特殊的照顾和帮助。
(4)留守儿童活动登记表,记录留守儿童参加各项活动的情况,以便对众多留守儿童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
(5)班级关爱活动记录表,详细记载班级和中队开展的关爱活动,充分发挥班队的作用,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
(6)留守儿童成长特殊事迹记录,让留守儿童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7)留守儿童成长案例分析,用以总结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档案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有关内容。通过留守儿童档案资料的建立,让教师掌握每位留守儿童详细情况,使关爱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全面提升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成效。
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必须的活动器材、图书和工具,让“留守儿童之家”成为我校留守儿童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上缺少照顾,心灵上缺少关爱,对他们的关爱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努力把这项任务纳入常规管理,抓实抓细。
一要连通“家庭——学校”线,教师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要定期举行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家教咨询会等活动,让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走进学校,了解学校对留守儿童采取的工作措施,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加大家教的力度
二是要连通“课内——课外”线,其一,学校采取师生结对子帮扶的形式,要求学校所有的教师不但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全面关注留守孩子的学校状况,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和心理状况等各方面,都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获得长足的进步。还要把这种关爱延伸到课外,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课外时间,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通过电话、家访和网络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三是要连通“教学——活动”线,除了在教学上尽一切办法,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我们还必须看清,留守儿童虽然缺失了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心,成为特殊的群体,但学校应该成为他们温暖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应该使他们成为“特殊”的“普通”学生,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习上给予全面细致的指导,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给他们更多展现的机会。
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还要针对“留守儿童”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
方案,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与其它学生共同体验、一起进步。除每年必须开展的清明祭扫烈士墓、慰问敬老院老人、六一文艺汇演、校园运动会、元旦联欢等活动之外,还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展现机会。
四是要强化安全教育。首先要加大乘车孩子的管理力度,对乘车回家的孩子,我们要将乘车学生人数、乘车方向、司机姓名、司机联系方式、车牌号码等都详细登记。学校适时召开学校、司机、“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专题座谈会,要求司机严禁超载、安全驾驶、及时接送学生,请“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配合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最后,每学期,学校还将邀请交警部门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不断增强留守学生的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些常规工作扎实细致地开展,特别是三条教育线的贯通交融,将会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享受到父母一样的爱护,稳定他们的情绪,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也使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5、三种方式一体,促进亲情全面沟通
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是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往往正时缺乏了亲情的沟通和交流,才导致意识的变化、情感的错位和心理的扭曲,加强亲情的沟通,无疑是一剂良方。因此,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丰富沟通联系的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创建三位一体的沟通网络,促进沟通。首先,鼓励学生定期以书信的形式,向远在他乡的父母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学校要为他们准备信封、信纸和邮票等必备条件,并与邮政
部门联系,在学校配备一个留守儿童专用的通信邮箱,方便这项工作的开展;其次,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专线,提倡留守儿童经常与亲人通话,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还要结合学校的信息教育,预计到2014年,在“留守儿童之家”配备15台联网的电脑,为留守儿童创造网络视频聊天的条件,既让所有留守儿童都能经常看见千里之外父母,零距离感受父母的爱,又促进了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还将建立留守儿童QQ群和留守儿童家长QQ群,促进留守儿童之间、留守儿童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和互相学习,从而集众家之力,推动我校留守儿童工作。
通过书信、电话、网络视频三位一体化的沟通模式,留守儿童基本都能紧密结合日常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千里飞鸿、或电波传情、或可视对话,让亲情超越了时空的阻隔,母爱永驻孩子身边。
五、工作安排1、2013年:
筹划创建“留守儿童之家”
各班级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实践活动
组织留守儿童观看电影《春风化雨》
2、2013年上半年:
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创建留守儿童亲情专线
完成留守儿童详细情况摸测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配备1台联网的电脑为留守儿童创造网络视频聊天的条件
设置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信箱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完成2013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3、2013年下半年::
制订2013年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留守儿童及家长、相关教师联谊会 为留守儿童适当添置一些学习和娱乐用品
与邮政部门联系,配备一个留守儿童专用的通信邮箱
建立留守儿童QQ群和留守儿童家长QQ群
完成2013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健全留守儿童档案管理
制订2013年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创建留守儿童食堂
完成2013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配备10台联网的电脑
【刘楼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刘楼服务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问责制度11-04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06-29
小学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10-18
横塘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08-28
高皇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规划08-06
吴铺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0-02
蒋集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0-13
天王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主要工作措施07-08
小学留守儿童活动方案10-08
保华小学留守儿童简报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