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

2024-10-22

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共5篇)

1.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 篇一

第七节 中风

一、定义: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涡斜等症状

二、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论述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内虚邪中”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李东垣:“正气自虚”朱丹溪:“湿痰生热”王履:“真中风”、“类中风”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李中梓:“闭证、脱证”

4、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5、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有关。

2、病理因素有虚、火、气、血、风、痰六端。

3、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4、病理类型分中经络和中脏腑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中经络、中脏腑;中脏腑之闭证、脱证;闭证当辨阳闭、阴闭

(二)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要救阴回阳固脱;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证:镇肝息风汤

(2)中脏腑

1、闭证

31/51

1.1痰热腑实证:桃仁承气汤

1.2痰火瘀闭证:羚角钩藤汤

1.3痰浊瘀闭证:涤痰汤;见戴阳证者,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2、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

(3)恢复期

1、风痰瘀阻证:解语丹

2、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第八节 瘿病

一、定义: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二、源流::《庄子.德充符》有瘿的病名

三、病因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三)分型论治:

1、气郁痰阻证:四海舒郁丸

2、痰结血瘀证: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证: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

4、心肝阴虚证: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第九节 疟疾

一、定义: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32/51

(二)治疗要点:袪邪截疟

(三)分型论治:

1、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3、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4、瘴疟:热瘴:清瘴汤;冷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5、劳疟:何人饮

加:耳鸣、耳聋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治肝胆从实,治脾肾从虚,上宜清疏,中宜升补,下宜滋降。

(三)辨证论治:

1、肝胆火盛证:龙胆泻肝汤

2、痰火郁结证:温胆汤;痰多胸闷大便不畅,用礞石滚痰丸

3、风热上扰证:银翘散

4、肾精亏虚证:耳聋左慈丸;肾亏复为外风所乘,下虚上实,可合用本事地黄汤;肾阳不足,下肢清冷,阳痿腰酸,可用贞元饮送服黑锡丹;肾精不足,肝热内郁,用滋水清肝饮。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一、定义:水肿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以伴有胸水、腹水。

二、源流:

1、《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 水”。水肿的治疗,提出“平治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2、《金匮要略》张仲景称为水气,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治法。

3、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阳水、阴水。治疗上倡导温脾暖肾,开创了补法。

33/514、《仁斋直指方》创活血利水法。

5、《医学入门》提出疮毒导致水肿的说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基本病理变化:肺失通调,脾失转输

2、病理因素有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3、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

4、病理基础以阳气虚损为主。

5、病理转化以阳转阴、实转虚为主,虚中夹实临床多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三)分型论治:

(1)阳水

1、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湿热久羁,化燥伤阴,用猪苓汤

(2)阴水

1、脾阳虚衰证:实脾饮

2、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第二节 淋证

一、定义: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证。

二、源流:

1、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

2、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3、《诸病源候论》概括了病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论述了石淋的成因。34/514、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

5、《景岳全书》认为寒热虚实都有,完善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三、病因病机:

1、病位:肾、膀胱,与肝脾有关

2、基本病理: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3、病理变化:热淋: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血淋: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石淋:湿热煎熬尿液,形成砂石;膏淋:湿热阻滞,脂液不循常道;气淋:肝气郁滞,气火郁于膀胱;劳淋:久淋伤正,湿热留恋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实证——湿热、气滞;虚证——脾肾不足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三)分型论治:

1、热淋:八正散

2、石淋:石韦散;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用补中益气汤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

3、血淋:小蓟饮子;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用知柏地黄丸

4、气淋:沉香散

5、膏淋:程氏萆解分清饮;脾肾两虚,气不固摄,膏淋汤;偏于脾虚中气下陷,配用补中益气汤;偏于肾阴虚,用七味都气汤;偏于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

6、劳淋:无比山药丸;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第三节 癃闭

一、定义: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因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致。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慢。闭:小便闭塞,点滴全无,欲解不能,病势较急暴。

二、源流:

1、“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称其为“癃闭”或“闭癃”。〈灵枢·本输〉:“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标本病传篇》:

2.哲学与中医读书笔记 篇二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内容的一门科学,是世界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中宝贵的文化形式,是中国科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中国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的进步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有过不能以其它文化形式可替代的作用,也由于其坚实的本体论基础而持久的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理论,中医学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过程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贯穿始终的。所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长期临床实践中科学规律的总结,发展至今已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除了其自身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以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医学自身的理论体系。中医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一样,通过人类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与医疗实践,观察并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经过哲学化的逻辑思维与推理,最终形成概念化的理性认识并逐步完善为中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过程,这一过程积累和丰富了中医学的坚实基础。自中国远古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对疾病进行观察,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利用药物治病的方法。春秋战国时代便出现了六气致病的学说。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

理,哲学逻辑与科学定律。中医学以哲学思想为基础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过程,进行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并广泛应用于保健与养生领域。其中运用了中国古代的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古代宇宙观的整体观念、以及脏腑经络理论。这些组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雏形。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性文献是《黄帝内经》,其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经典哲学理念,即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哲学是研究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界一般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不能背离哲学的指引。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中医的起源即受到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又有机的运用了古典哲学的基础学说,所以,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始终贯串在中医的基本理论当中,而唯物辩证的观点也恰恰是中医思想的精髓。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认为,道是最普遍的规律,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范围天地而不过。中医学理论体系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它的表现就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不断地把新事物纳入其体系之中。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将新事物纳入中医学体系的唯一途径。

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自然界物质基础的认识统一于“气一元论”,气是物质世界的同一体,由气的变化而产生了万物的变化。气是物质产生的本源,也是物质发展变化的基础。犹如宇宙大爆炸理论所提示的概念,在宇宙大爆炸所形成的初始阶段,物质的种类与其固有特性便随之逐步形成。中医理论以这种哲学观念为基础,引用并延伸了气的运动理论和形态变化,通过研究气机的运动规律来阐释自然界与人的关系,形成了中医特有的集哲学与医学于一体的辨证思想。中医学在融会了古典哲学的阴阳理论(用以研究矛盾普遍性的对立统一规律)后,中医理论对于物质世界的研究深入到动态规律的层次,将气的运动形式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又《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这种对于自然界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对事物一分为二的科学研究方法,始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学从古至今的最主要的逻辑思维方式。中医学在融合了五行学说(用以研究矛盾发展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以后,丰富了对于自然界物态研究的方法,利用木、火、土、金、水的自然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阐述人体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的生长发育与动态平衡规律,形成了中医特有的人体生理与病理学说。

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理论之一, 两者的理论关系在哲学中的统一, 构成了独具理论特色的中医的治法和治则的诸要素, 例如在治则治法中的体现在基本治则中治病求本是治疗疾病的主导思想是根本法则,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是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本”是病变的主要矛盾。任何疾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本”和“标”主要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故临床诊疗要分清疾病矛盾的主次,抓住主要矛

盾来治疗。认识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的关系反映出中医学中的认识论的哲学体系, 是与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一脉相承的。探讨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的关系, 分析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所反映出的中国哲学内涵 ,是哲学的重要任务, 而道教学者在修练和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功理功法, 无疑是对问题的解决, 而这些是应在当代加以研究的。

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是对疾病认识并采取相关的医治方案的中医学的重要的理论,两者反应出的对疾病的认识, 就“人是自然界的整体存在物于其中”而言,是相当深刻的。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 病因辨证等, 辨证虽有相当多的方式, 但以阴阳为体。《周易》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论, 是辨证的总纲。施治与辨病施治虽表现为“同病异证 ”、“异病同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较为复杂的关系, 但只要在阴阳上辩病识证, 就可事半而功倍。总之,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一种高级的综合性的学术修养, 与形而下的西方医学绝不相同。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的“三因学说”对中医病因学说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同时期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脏腑辨证论治具有历史性的推动作用。中医理论对于生命的研究也源于古典哲学的基础,《管子·内业》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对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医的理论认为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既人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受到自然界的影响,既整体

观念。

中医理论利用哲学的分析方法,用推演和逻辑的方式归纳总结出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用以分别阐述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本质与表象;人体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与运动规律;人体物质基础的来源与变化规律。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是中医学对于人体生理功能描述最具特色的要点之一。狭义的神(神明)是指人类的精神思维活动,广义的神(神明)是指人类生命活动中的物质外在表现,又是生命的存在形式。神的存在不能脱离物质化的‘形’,而维持‘形’的正常生理活动则是心主血脉并依赖于气血津液的物质基础,这种哲学逻辑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医学认为心主宰神明的理论,也确定了心为人体主宰的君主地位。

中医人体学说中还运用了五行的生克规律,以阐述各个脏腑之间的相互动态关系,并形成了闭环控制理论。而藏象学说从物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角度,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脏腑的概念中虽然包含了解剖学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以揭示脏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动态功能为主。中医的经络学说旨在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与分布,及其对于人体生命活动中生理、病理变化的规律,认为人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这种人体生命学说对于中医病理学、养生与治疗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藏象学说从物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角度,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

互关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客观性和条件性。

联系和发展同时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医学起源于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古典哲学与自然科学没有明确的界定,故古典哲学思想中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流派迅猛发展,其中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渗透和影响了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同时,中医学也将这些哲学思想与自然科学的各种成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大一统的理论体系与结构。这种由哲学思想组成并将哲学理论直接运用在自身理论中的自然科学体系,是中医学与其它同时期自然科学的重要区别标志,也是中医学几千年来昌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3.中医养生核心知识体系 篇三

1、中医养生的核心原理:

(1)对气血的补充和调节,以保持人体气血平衡;

(2)对经络和经穴的养护与调节,以保持气血运行通道的畅通;

(3)发挥气血的滋养和调节功能,以保证脏腑器官对气血的使用和功能完整。

简单的理解:中医养生就是始终保持身体气血充足,保证气血与经络、经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一个完整的调节过程。

2、中医养生的核心原则:

中医养生技术的核心原则就是人体气血与经络的配合方式。在人体中,气血与经络有四种基本的配合模式,分别称为和、臃、萎、涣。

(1)和:特点:气血盛、经络通

理解:“气血盛、经络通”是气血与经络的最佳组合。人体气血旺盛,营养丰富;组织器官因顺利获得充足的气血,而得到孺养,器官发育正常,组织功能稳定。体形、体态匀称,皮肤健康美丽。我们将这种理想的状态称为“和”

临床总体表现:“和”是我们需要的理想状态,“和”则健康,美丽,属于健康状态。(2)臃:特点:气血盛、经络滞

理解:“气血盛、经络滞”是体内气血产生充足,而供气血行走的经络出现阻塞、不通的现象。部分器官和组织由于储存了过多的气血而营养过剩、发育过度、储存过度,从而出现组织臃肿、局部肥胖等现象。而另一些组织由于获得的气血相对较少,则组织形态相对瘦弱一些。我们将这种不协调的状态称为“臃”。

临床总体表现为:“臃”是机体气血失调的一种典型表现,属于亚健康状态。机体出现“臃”则表现出毒素堆积,体形失调,啤酒肚、巨乳等部分粗壮、部分细瘦或上身粗壮、下身细小的身体状况。(3)萎:特点:气血衰、经络通

理解:“气血衰、经络通”是指机体内气血运行的经络始终保持着畅通的状态,但由于人体气血化生不足,气血无法充分的营养身体器官和组织,致使身体和组织器官发育不良,成长缓慢,身体细小、部分组织和器官出现萎缩、衰退的迹象,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为“萎”。

临床总体表现:“萎”是机体气血失养的一种典型表现,属于亚健康状态。机体出现“萎”则表现出身体细瘦、矮小、组织器官发育不好,形态娇小、松软、弹性差,如:身材矮小、乳房小而松弛、腹部松弛而缺少脂肪月经不调、肢冷畏寒等。

(4)涣:特点:气血衰、经络滞

理解:“气血衰、经络滞”是一种极为不良的身体状态。气血产生不足;经络壅塞不通,组织器官无法得到气血的濡养、生发和推动;组织发育不良;器官功能紊乱,身体器官出现严重的功能衰退、代谢紊乱、发育不良、托举无力、松弛下垂,倦怠懒言等不良现象。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之为“涣”。

临床总体表现:“涣”是机体气血衰竭、机能紊乱的一种典型表现,属于疾病状态。机体出现“涣”则表现严重营养不良、机体早衰;女性子宫脱垂、崩漏、乳腺疾病等病态表现。

3、中医养生技术的核心方法

养生原理:补气血、通经络、调气血(勤导引)

(1)补气血的方法:有为人体组织补充气血的方法二,一是直接通过口服健康保健食品进行改善和调节;一是通过短时间的局部营养供给,直接为局部组织补充气血。

(2)通经络的方法:疏通人体经络的方法有三,分别是开通经脉做到“经通”;开通络脉做到“络通”;开通经穴做到“穴通”。

(3)调气血的方法:引导、调节气血的方法有三,一是使用砭石、砭具进行气血导引;二是使用经穴按摩手法进行气血导引;三是使用生物磁场进行气血导引。

(4)养生歌诀:气血经络关乎健康。健康与美容问题的出现一定与气血和经络有关,要么是气血失调,要么是经络不通。所以有歌谣曰: 气血不生,脏腑失养; 经络不通,气血断流; 经不配气,络不纳血;人之性命,定不能长。

4、中医养生的核心流程

(1)诊断:整体诊断→局部诊断。

(2)补气血:提前口服与局部使用(导入)的双重结合,实现对局部组织的双向养护。

(3)疏通经络:通络、通经、通穴

(4)调和气血:通过合理的手段引导气血运行,实现气血在体内和运行的目的。

(5)注意休息:中医养生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对机体进行的被动调节运动,因此护理后身体需要注意做到:A、加强休息;B、适量饮水;C、注意保暖;D、充足睡眠;E、丰富营养。

5、中医养生的核心项目

养生基础项目:

(1)背部护理——调节气血(2)排毒护理——清除毒素

局部养护项目:

(1)女性:胸部修复、卵巢养护、肾部调节等(2)男性:足部护理、肾部调节等

6、背部护理的核心原理及方法

(1)为什么要进行背部护理:

 背部是一切养生护理的基础。

 若背部失养,则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和气血不足两种常见情况。

(2)调理之前需要先诊断,如何进行背部诊断:

 方法:触诊法之九拳诊断法  步骤:四按一提,问觉查应,对区域  背部诊断的常见临床症状

(3)诊断之后如何护理?

 护理的基本原则:略  常用的经穴按摩手法:略  美容院养生馆项目建议:略

7、排毒护理的核心原理及方法

中医养生速成知识体系(亚健康咨询师面授培训笔记)

——常海沧老师讲课后所记的笔记

总体框架: 一元整体观

二仪分阴阳 三宝精气神 四诊望闻问切 五行木火土金水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八纲阴阳虚实寒热表里 九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燥

十方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化淤络煎/复脉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 目录

1、一元整体观

(1)气一元论 ——气是什么? ——气有何特性?

——气如何用现代科学语境解释?(2)整体观思想:

——整体观的含义是什么?

——中医的整体观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两仪分阴阳

(1)阴阳的含义是什么?(2)阴阳的特性是什么?(3)如何划分阴阳?

(4)阴阳的原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5)如何应用阴阳思想:体质判断、养生防病、疾病治疗

3、三宝精气神

(1)精气神的重要性

(2)精气神的各自含义及相互关系

(3)如何应用精气神的知识:养生、诊断、治疗

4、四诊望闻问切

(1)病、症、证的含义及区别(2)中医诊法包括哪些?(3)望诊知识要点

(4)闻诊知识要点(5)问诊知识要点(6)切脉知识要点

5、五行木火土金水

(1)五行的含义

(2)五行的特性或属性(3)如何划分五行(4)五行的原理 ——五行的生克制化 ——五行的乘侮胜复(5)五行的应用:

——说明脏腑功能及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疾病病变及传变规律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6、六大辨证方法

(1)辨证概述:包括哪些方法、应用原则(2)病因辨证:六淫、七情、时间、方位

(3)发病机理:脏腑经络病机论、气血津液病机论、正邪盛衰病机论、阴阳失调病机论(4)八纲辨证之阴阳辨证(5)子午流注与养生

7、七类治疗手段(1)中医治病原理(2)中医治病原则

(3)七种中医治疗措施 ——食疗知识要点 ——九药十方

——其他治疗调理手段

8、八种思维方法

(1)中医八种思维方法

(2)中医与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4.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 篇四

退后的

34阴水

肺热津伤 湿热浸淫 49 痿 证 脾胃虚弱 肝肾亏损 发病急,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可较 快发生肌肉瘦削,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 不利,小便黄赤或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 数。起病较缓,逐渐出现肢体困重,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或两 足痿弱为甚,兼见微肿,手足麻木,扪及微热,喜凉恶 热,或有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热痛。舌质红,舌苔 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起病缓慢,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神疲肢倦,肌肉萎 缩,少气懒言,纳呆便溏,面色晄白或萎黄无华,面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起病缓慢,渐见肢体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明显,腰膝酸 软,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或伴有眩 晕耳鸣,舌咽干燥,遗精或遗尿,或妇女月经不调。舌红 少苔,脉细数。久病体虚,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四肢青 筋显露,可伴有肌肉活动时隐痛不适。舌痿不能伸缩,舌 质暗淡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耳鸣,面赤烦 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伴有肢体麻木,口苦 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 黄,脉弦。头摇不止,肢麻震颤,重则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胸脘 痞闷,口苦口黏,甚则口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 质红,舌

5.中医内科学考试 篇五

6、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味辨别咳嗽的病性?

11、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味辨别咳嗽的病性?

16、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味辨别咳嗽的病性?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属虚寒;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痈;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者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2、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症候分析:该患者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阳气不宣,血行无力,久而成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每于夜间发作,乃为瘀血致痛的特点;瘀血阻滞则胸阳不展而见胸闷;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则心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皆为瘀血之证。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当归 生地 降香 郁金 甘草

3、水肿(肾阳衰微证)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 肉桂 巴戟天 仙灵脾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牛膝

4、水肿(脾阳虚衰证)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厚朴 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仁 大腹皮 附子 白茯苓 干姜 甘草)

5、消渴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6、湿邪于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湿邪即可以从外感受,亦可以自内而生。如外感湿邪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 病后郁阻湿滞,属湿从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从热化则为阳黄,湿从寒化则为阴黄,因此《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7、积聚癥就是积,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就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8、头痛外感头痛: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属实证内伤头痛: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之,多属虚证

归经病位1.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2.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3.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连及于耳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引经药:太阳头痛选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吴茱萸、藁本等。

9、泄泻与痢疾泄泻与痢疾: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便脓血,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便脓血,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10、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区别

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内伤发热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郁、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无感染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不减。发热程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者居多。

11、中脏腑闭症与脱证

闭症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禁不开、俩手握固、肢体强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觉之侯,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症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症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闭外脱之侯。

12、试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在水肿发病中的意义。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

13、水肿与鼓胀的鉴别。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名词解释:

1: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2:哮病:是一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3:胸痹: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4: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轻者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5: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同时发生,故合成呕吐。

6:眩晕: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而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7: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8: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9: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亦称血病,失血。

10: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属虚寒;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痈;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者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7、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症候分析:该患者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阳气不宣,血行无力,久而成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每于夜间发作,乃为瘀血致痛的特点;瘀血阻滞则胸阳不展而见胸闷;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则心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皆为瘀血之证。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当归 生地 降香 郁金 甘草

8、水肿(肾阳衰微证)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 肉桂 巴戟天 仙灵脾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牛膝

9、水肿(脾阳虚衰证)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厚朴 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仁 大腹皮 附子 白茯苓 干姜 甘草)

10、消渴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6、湿邪于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湿邪即可以从外感受,亦可以自内而生。如外感湿邪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 病后郁阻湿滞,属湿从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从热化则为阳黄,湿从寒化则为阴黄,因此《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7、积聚癥就是积,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就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8、头痛外感头痛: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属实证内伤头痛: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之,多属虚证

归经病位1.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2.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3.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连及于耳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引经药:太阳头痛选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吴茱萸、藁本等。

9、泄泻与痢疾泄泻与痢疾: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便脓血,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便脓血,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10、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区别

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内伤发热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郁、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无感染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不减。发热程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者居多。

11、中脏腑闭症与脱证

闭症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禁不开、俩手握固、肢体强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觉之侯,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症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症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闭外脱之侯。

12、试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在水肿发病中的意义。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

13、水肿与鼓胀的鉴别。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名词解释:

1: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2:哮病:是一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3:胸痹: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4: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轻者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5: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同时发生,故合成呕吐。

6:眩晕: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而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7: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8: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9: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亦称血病,失血。

10: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属虚寒;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痈;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者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12、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症候分析:该患者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阳气不宣,血行无力,久而成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每于夜间发作,乃为瘀血致痛的特点;瘀血阻滞则胸阳不展而见胸闷;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则心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皆为瘀血之证。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当归 生地 降香 郁金 甘草

13、水肿(肾阳衰微证)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 肉桂 巴戟天 仙灵脾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牛膝

14、水肿(脾阳虚衰证)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厚朴 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仁 大腹皮 附子 白茯苓 干姜 甘草)

15、消渴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6、湿邪于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湿邪即可以从外感受,亦可以自内而生。如外感湿邪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 病后郁阻湿滞,属湿从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从热化则为阳黄,湿从寒化则为阴黄,因此《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7、积聚癥就是积,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就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8、头痛外感头痛: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属实证内伤头痛: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之,多属虚证

归经病位1.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2.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3.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连及于耳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引经药:太阳头痛选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吴茱萸、藁本等。

9、泄泻与痢疾泄泻与痢疾: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便脓血,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便脓血,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10、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区别

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内伤发热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郁、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无感染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不减。发热程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者居多。

11、中脏腑闭症与脱证

闭症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禁不开、俩手握固、肢体强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觉之侯,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症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症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闭外脱之侯。

12、试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在水肿发病中的意义。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

13、水肿与鼓胀的鉴别。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名词解释:

1: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2:哮病:是一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3:胸痹: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4: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轻者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5: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同时发生,故合成呕吐。

6:眩晕: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而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7: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8: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9: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亦称血病,失血。

10: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属虚寒;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痈;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者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17、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症候分析:该患者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阳气不宣,血行无力,久而成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每于夜间发作,乃为瘀血致痛的特点;瘀血阻滞则胸阳不展而见胸闷;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则心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皆为瘀血之证。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当归 生地 降香 郁金 甘草

18、水肿(肾阳衰微证)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 肉桂 巴戟天 仙灵脾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牛膝

19、水肿(脾阳虚衰证)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厚朴 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仁 大腹皮 附子 白茯苓 干姜 甘草)20、消渴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6、湿邪于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湿邪即可以从外感受,亦可以自内而生。如外感湿邪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 病后郁阻湿滞,属湿从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从热化则为阳黄,湿从寒化则为阴黄,因此《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7、积聚癥就是积,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就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8、头痛外感头痛: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属实证内伤头痛: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之,多属虚证

归经病位1.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2.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3.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连及于耳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引经药:太阳头痛选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吴茱萸、藁本等。

9、泄泻与痢疾泄泻与痢疾: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便脓血,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便脓血,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10、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区别

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内伤发热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郁、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无感染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不减。发热程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者居多。

11、中脏腑闭症与脱证

闭症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禁不开、俩手握固、肢体强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觉之侯,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症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症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闭外脱之侯。

12、试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在水肿发病中的意义。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

13、水肿与鼓胀的鉴别。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名词解释:

1: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2:哮病:是一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3:胸痹: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4: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轻者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5: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同时发生,故合成呕吐。

6:眩晕: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而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7: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8: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9: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亦称血病,失血。

上一篇:崔家庄学校星级管理实施方案下一篇:制造业技术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