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反思

2024-10-19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反思(共12篇)

1.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反思 篇一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情感如何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我们在情感中的成长,对正负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培养、传递正面情感体验,把握好负面情感体验对生活的影响。保持身心愉悦,逐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情感产生及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生活中传递正面情感体验。教学难点: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图片)父母与子女 师生关系 朋友关系

教师讲述:我们由于有了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使我们快乐中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美好情感 活动一:情景再现(多媒体显示情景)情景一

思考:(1)阅读后,谈谈感想?

提示: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充满了回忆。在老师的小盒子里每一个小包都是他对这个学生的爱。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情境二

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的“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七年级(4)班的亮亮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在“向青春献礼”环节,亮亮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亮亮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2)你如何看待东东和亮亮的情感体验?

提示:东东破案后的快乐体验;亮亮对父母产生情不自禁的感情。(3)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情感体验?说出来与同学分享。提示: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教师讲述:在不同情境中我们会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要爱我们的父母。

情境三

浩浩代表班级参加年纪辩论会,发挥失常,感到心里不舒服。他决定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加强辩论技能的学习,希望在下一次辩论会中为班级取得好成绩。

(4)浩浩为什么心理感觉不舒服?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 提示:羞耻感表现

(5)浩浩这样的感受有什么意义? 提示:浩浩的是一种羞耻感的表现。分组讨论:(6)怎样看待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1)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2)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动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思考:你知道哪些创造正面情感的技巧和方法? 提示: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我们不愿意被别人自己强迫喜欢或不喜欢,同样也不能强迫他人给予我们美好情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我们知道了情感的怎样获得来源,同时掌握一些创造正面(美好)情感的技巧和方法: ①选择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②帮助他人③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④欣赏艺术作品等方法,培养我们的正面情感体验。

目标导学二:传递情感正能量 活动三:情境分析(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境一小明学习成绩友谊,但在班里总是以同学的生理特点和确定起绰号为乐,逐渐他的同学都不愿意和他玩了。他感到很郁闷,把烦恼给妈妈说了。妈妈告诉他“如果有同学拿的胖,取绰号取乐,你会有什么感受?”小明想想,知道自己怎么做了。第二天,小明向那些同学道歉,开始关心,帮助同学,利用自己学习好的优势帮助学习困难。

(1)小明遇到什么问题?他又是怎么做呢? 提示:讨论、分析、结合情境谈做法。教师归纳:(2)传递情感正能量的途径有哪些?

①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东西来影响环境。

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学会关心他人,掌握技巧。

②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情景二

(3)大军送给邈邈的仅仅是一本小书吗?

(4)为什么大军会认为这本小书是“我们”的礼物?谈谈你的理解。教师总结: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意义

通过情境让我们知道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我们要在利用正面的情感体验,通过改变环境传递正能量,传递美好的情感,掌握关心他人的技巧。学会与他人交流,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反思 篇二

教育工作者给予教学反思高度的评价, 如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基石,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源泉,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途径, 等等。因此, 教师不能对教学反思持应付的态度, 如果是迫于上级领导的压力, 不得不写反思, 反思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应乐于教学反思、勤于教学反思、善于教学反思和精于教学反思。

一、乐于教学反思

乐于反思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自觉地进行反思, 从中享受反思过程中的乐趣。当反思以文本的形式出现时, 它是教师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一)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要做到乐于反思, 首先要对教育工作充满激情, 把教育看作是自己的事业, 而非“养家糊口”的一种职业。在这种心境下, 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从而自觉地进行反思, 把反思作为乐事, 并以此来充实生活。

(二) 教师要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不能把教学反思看作是加大自己的工作量, 是一种负担, 而应主动树立反思意识, 把它化为自觉行动。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能教好书, 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向研究型教师发展。时代呼唤着“教育家”, “教书匠”将被时代所抛弃。教学反思是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一个途径。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体现在:

1. 反思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如果一个教师只进行教学而不进行深入的反思, 只是多次重复地进行一项工作, 那么教学水平就不可能有很大提高。

2. 反思能促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我们经常及时地反思, 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 然后再用一定的理论去分析、整合这些资料, 就可能挖掘、提炼和上升成一定的规律或理论, 也就有可能撰写出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教师积极反思, 与时俱进地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生活及经验进行反思和更新,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勤于教学反思

勤于反思就是要积极地、经常性地写教学反思。上完每节课, 教师都应进行反思, 反思课堂上的得与失, 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在一堂课中, 总会出现教学亮点, 或者是突发事件产生的教学灵感和学生独到的见解, 教师要及时地把它们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坚持下去, 教学能力必将上一个台阶。同样, 一堂课难免会有遗憾的地方, 课后要及时总结,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相似的问题在下次遇到时就能顺利解决了。写教学反思要有恒心和毅力, 坚持写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快速行走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

三、善于教学反思

善于反思就是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反思。

(一) 反思的内容多样化。

教师要善于捕捉反思点, 积极进行自我审视, 自我剖析和评价, 自我积累经验。教师既可以反思自己的课堂, 又可以反思其他教师的课堂;既可以反思学生学习的过程, 又可以反思学习的结果, 即考试成绩;既可以反思教师教的策略, 又可以反思学生学的策略;既可以在教学前进行反思, 又可以在教学中和教学后进行反思。课堂教学反思可以反思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反思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反思是否创造性地运用了教材;反思是否分层教学;反思是否合理运用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反思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反思课堂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 反思的方法多样化。

1. 撰写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提高教师反思水平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在写教学案例时,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思熟虑, 对教学过程的优势与不足都做了充分的思考。案例的写作通常包括:选材, 确定主题, 写背景情况, 了解事件的细节与结果, 以及对事件的评价。

2. 撰写教学反思日记。

教学反思是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下来, 促使教师天天思, 日日记, 不断积累经验, 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 撰写反思随笔。

所谓随笔, 就是随时记录下自己教学上的感触和思考, 如果不及时写下来, 可能就会遗忘。教师要养成写反思随笔的好习惯。随笔的形式不拘一格, 可以是一段话, 也可以是一句话。

4. 开展教研活动。

校与校之间或者校内进行开课和评课, 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反思方法。评课时, 听课教师各抒己见, 发表自己的见解, 与上课教师共同反思, 进行教学交流与分析, 通过相互切磋, 取长补短, 共同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教研活动除了听课、评课形式外, 还有备课组或教研组展开的集体教研活动, 包括集体备课和集体反思。“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备课组或教研组之间共同讨论, 共同反思, 有利于开发集体智慧, 使反思更有广度和深度。

5. 利用网络技术, 进行教学反思。

网络扩大了教师反思的渠道和途径, 正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接受, 其影响也越来越大。教师可以在教育论坛、教育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经验和案例, 和大家一起交流、切磋, 凝聚更多人的智慧。利用互联网, 普通教师可以和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广泛的交流。

四、精于教学反思

精于反思, 就是反思不能泛泛而谈, 而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思考的深度。反思要有深度, 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地学习教学理论, 丰富教学理论知识, 提高教育理论素养, 具备现代教育观念, 掌握教育的艺术。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 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度的思考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反思时, 必须充分挖掘反思的深度, 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寻找背后隐藏的教学规律, 再联系自己的实践经验, 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思考习惯。教学反思是一种探索的过程, 教师应本着追求更好、更完善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总之,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和教师走向成功的法宝。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可以快速提升教学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 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使教学反思成为工作的一个必要部分, 使自己迅速成长为时代所需的研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陈丽.关注教学反思, 促教师专业发展[J].文教资料, 2009.3, 下旬刊.

[2]陈明瑚.教学反思——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基石[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09, (3) .

[3]陈小玲, 甘剑.教学反思, 教师成长的催化剂[J].江西教育, 2009.4.

[4]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5.

[5]杨登新.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 2007.3.

3.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篇三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内涵;常规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06-02

一年的下乡教研、听课、调研。我对我县的英语教学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担心与焦虑。斗转星移,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几个年头啦。虽然我们全县已经组织了多次培训,但敢于走进新课程的人太少。看到更多的是新教材、旧教法;新课标、旧思想;新教师、旧传统。面对这些现象,只有在教学反思中才能看到问题,才能不断进步。

1 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很多教师身上根深蒂固,始终对学生不放心,牢牢控制一节课的主动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需求、情感和兴趣。结果导致老师嘶声力竭,学生无所事事。作为英语教师,就更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说我们老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常反思、勤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如何有效的反思教学呢?我觉得首先,要强化教师持续进行反思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师要很好地掌握反思技能。掌握好反思技能是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手段。还有,教师要认真地寻求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充分了解了反思发展的过程和方法,才能够具体地实施反思。

2 对照课程理论 理解反思内涵

新课程赋予了许多教学的理念,特别是现阶段我们很多教师苦于教学难。那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课程理论、反思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在“山穷水尽”时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我认为教师教学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反思:

2.1 反思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它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既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必经之路。这种参与不应该是勉强的,而应该是积极的,自愿的。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

2.2 反思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所谓生成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景、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平等交流,不但是信息交流,还应包括情感的交流。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往往能使教学过程富于创造性和乐趣。

2.3 反思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鼓励学生提供求疑、创新。教师容许学生出差,出分歧;允许学生讨论和交流。新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情境、角色扮演、讨论、辩论、交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2.4 反思新课程教学的合作性。按照新课程的设置要求,绝大多数教师,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共同商讨教学目标,策划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合作。

2.5 反思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主体性在构成上有三个层次,即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以他们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设计,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交往,教师要重学生的学,重学生的发展,重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形成发展的内驱力。

3 反思常规教学共建和谐课堂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反思。静坐常思己过。我在教学中一直注重三个阶段的教学反思,以此来提高和完善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师的反思要从下列三个阶段来开展反思。

首先是课前反思。课前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以往的教学行为的反思,总结成就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使未来教学的设计建立在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讲授内容要求的难度、材料的呈现方式,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了解与激发、教育技术的应用等。

其次课中反思。课中反思指向于当前的教学,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包括内容呈现的顺序,难易的程度,学生的接受状况,课堂纪律与管理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生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任务完成时间安排等。

再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指向于过去的教学,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与目标达成进行总结,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对教学知识的扩展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研究,写好教学后记或教学心得。记得在一次听九年级(Go for it)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老师首先就讲授什么是定语从句,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以及先行词的用法。然后就自己反复举例。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针对针对这种现象,我就反思出:任何教学内容是不能脱离语境教学的,只有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体会、参与、探讨,才能使教学轻松和谐。我在我的班上是这样教学的:Step 1:I ask students what kind of music you like. Then I lead them to answer like this:①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②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③I like music that we can learn easily. Step 2:Let students observe some sentences. Ask; Why we add that behind music? How to use The Attributive Clause?Step 3:let students make some sentences by themselves.我发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在轻松中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有提高了教学效果。

4.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反思 篇四

【学习目标】

1、通过体味美好情感及王老师的回忆,知道情感是随着生活经历的不断发展逐步积累、逐渐丰富深刻的过程,懂得在生活中体味美好的情感。

2、通过情感体验,学会通过传递积极情感影响身边环境,提高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3、通过学习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主动、积极影响身边环境的观念,创造、传递情感正能量。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_____。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_____。

2.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

有意义的_____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3.生活中某些负面的_____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4.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自己的_____来影响环境。

5.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_____,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6.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_____,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

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_____多一份美好。

【互动探究】

任务1、通过体味美好情感及王老师的回忆,知道情感是随着生活经历的不断发展逐步积累、逐渐丰富深刻的过程,懂得在生活中体味美好的情感。

探究活动一

运用你的经验

(1)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些情感是美好的。

(2)这些美好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

阅读感悟

在学校的退休教师欢送会上,我的班主任王老师捧着一个小盒子走上讲台。他打开盒子,里面有许多用细绳扎好的小包儿,上面写着日期。王老师找了一阵后,打开一个小包儿,翻看里面的一沓纸片,最后抽出一张发黄的纸。啊,那竟然是我父亲30年前的一份作业!

王老师指着那些小包儿说:“这就是我的回忆,每年我都要留出每个学生的一份作业,然后整理好,编上号。我经常翻阅,仿佛又重新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多少学生啊!

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一张又一张的小脸儿,一个又一个的班级……许多人我都记得很清楚……那些令我非常满意和让我伤心过的学生……不管怎样,我爱他们所有人。”

探究活动二

情景一

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情景二

七年级(4)

班的亮亮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在“向青春献礼”环节,亮亮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了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亮亮情不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1)你如何看待东东和亮亮的情感体验?

(2)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情感体验?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方法与技能

探究活动三

浩浩代表班级参加年级辩论会,发挥失常,心里很不舒服。他决心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加强辩论技能的学习,希望在下一次辩论会中为班级取得好成绩。

(1)浩浩为什么心里感觉不舒服?这是一种什么感受?

(2)浩浩这样的感受有什么意义?

任务2、通过情感体验,学会通过传递积极情感影响身边环境,提高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主动、积极影响身边环境的观念,创造、传递情感正能量。

方法与技能

探究活动四

(1)当你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人际关系冷漠的环境,你更倾向于改变这种环境?为什么?

(2)如果你想改变这种环境,你会怎么做?

探究活动五

大军和邈邈是要好的朋友,下面是大军的一篇日记。

今天,邈邈过生日,我终于把精心准备的礼物交到他的手里。虽然之前我暗示过他,让他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一个大大的惊喜,但他收到礼物时还是感动不已。

我送给邀邀的是一本他自已写作的小文集。邈邈平日里喜欢课外阅读和写作,时不时与我分享他的小文章。慢慢地,我手里有了他的一些文章。得知他要过生日了,我想:送给好朋友什么礼物呢?我突然灵机一动,在电脑上用图片给他的文章设计背景,进行编排,还精心设计了封面,打印装订,最后还真成了本像样儿的小书!

邈邈接过这本书时激动得手都颤抖了,还一个劲儿地哇哇直叫,说这是迄今为止他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会珍藏一辈子,等大家都老了再拿出来读。听邈邈这么一说,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好像这不仅是我送给邈邈的礼物,也是我送给自己的礼物。对,这是“我们”的礼物!

(1)大军送给邈邈的仅仅是一本小书吗?

(2)为什么大军会认为这本小书这本小书是“我们”的礼物?谈谈你的理解?

【互动训练】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的方法有()

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

帮助他人

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

欣赏艺术作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感体验。下面属于负面情感体验()

①羞耻感与愧疚感

②挫败感与失落感

③恐惧感与孤独感

④认同感与归属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负面情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下面关于负面情感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负面情感会给人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

②负面情感会使人一蹶不振,陷人失败的境地不能

自拔

③负面情感也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

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在情感体验中,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学会主动关心他人,要求我们()

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

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

适时运用可能被接受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

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民族英雄林则徐曾慷慨陈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也曾说过:“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诗句饱含着他们()

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对个人际遇的感伤

对不公平社会现实的愤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2.人们在观察、欣赏和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会感到心情舒畅,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江山如此多娇!

”于是怡情

雅趣油然而生。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然风光之美,会激发人们对大自然深深的爱恋

之情

②自然之美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享受

③大自然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我们要善待大自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美好情感

精神发展

2、社会活动

3、情感体验

4、热情和行动

5、美好的情感

6、情感体验

积极情感

探究活动

探究一

(1)美好,产生欣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学们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体会到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品格完善过程中形成的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我们走向成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感等都是美好的情感。

(2)生活中有美好的人和事物,这些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探究二

(1)东东是通过阅读的方式形成了快乐的体验;亮亮是通过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体验亲情,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同学、师生之间的互帮互助,邻里之间的体谅、谦让,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

探究三

(1)浩浩因为辩论会发挥失常,没有能够为班级争得荣誉,形成了羞耻感和挫败感,因此感觉不舒服。这是一种负面情感。

(2)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体验负面感受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探究四

(1)(示例)当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人际关系冷漠的环境,我会更倾向于改变这种环境。因为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2)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探究五

(1)大军送给邈邈不仅仅是一本小书,更多的是朋友的理解、支持和肯定。

(2)因为大军送给邈邈的小书是他们两人真挚友谊的见证,邈邈得到了朋友的支持和肯定,邈邈以感激赞美回报,让大军得到自尊和自信,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友谊,因此大军会认为这本小书是“我们”的礼物。

互动训练

A卷

1、D

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的方法。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

2、A

解析:①②③均属于负面的情感体验;④属于正面的情感体验。

故选A。

3、D

解析:本题考查负面情感体验的影响。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夸大了负面情感体验的消极影响。故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关心他人的方法。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B。

B卷

1、C

解析:这些诗句都体现了爱国情感、责任感和使命感,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是对诗句的错误理解。故选C。

2、A

5.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篇五

教学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目的的达到,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须经过一个较长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过程。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还必须具有基本的研究能力,尤其是反思能力。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知: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行为总结过程,是对个体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再加工。反思涉及到教师一系列相应的态度和品质,需要教师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只有不断地通过教学反思,才能真正地领悟到新课程的理念,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1、勇于让位,相信学生。

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我把新课程的理念铭记在心,但在潜意识仍然不相信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仍然把学生当作消极的知识 “容器”。要不是学生的提醒,我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在高新科技不断涌现的今天,学生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能力变得日益重要,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渴求、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以及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与能力。要强调以学为中心,在教师的有效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感知——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体性,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探索,实现在“做中学”,而不是教师包办代办。教师要融入学生中共同探究,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伙伴,通过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师的课堂评价应是一种平等对话。

对话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也是一种对话,同样应体现平等、和谐、尊重的原则。要达成真正的平等对话,就必须以尊重为准则——对学生的回答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意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错误答案要宽容引导。

回想起我在授课中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错,还有谁能得到更好的结论吗?”看起来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实际上是我在潜意识里对学生的回答并没有达到我课前预设的所谓标准答案而失望,所以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位学生的发言,希望学生快点把教材上的结论说出来,是“教材至上”思想的流露,这样的评价无形之中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另一句:“别害怕,胆子大些,说错了没关系。”更是暗含着老师这里已有正确的结论,你们有可能说错,只是说

错了没关系。这样一来,学生更加不愿发言了。教师与学生不是站在同一条水平线来讨论问题,这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不尊重。而“补充和不同意见”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而已。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进行角色换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

3、合作交流应注重实效,不能流于形式。

6.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 篇六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一节课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应有“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两个方面,仅就教师的教学反思而言,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应分为教学前、教学过程、教学后三个阶段.就学生的“学”的反思,主要是作业反思及测后反思.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反思谈谈几点做法.一、教学前反思新课程实施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的教学,以增强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主人,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课程资源,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必须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每章、每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的仔细阅读并深刻理解,反复对比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文化氛围,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删减、替换、增加、拓展和整合.教学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这样反思:(1)这一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2)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仅仅是教知识吗?其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3) 这一课到底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服务?

(4) 这节课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

(5)怎样达成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吗?

对于每一节教材内容,教学之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因此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以往已获得的经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做了充分的反思与调整,使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样所写的教案能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是一个小学数学老师,如在 教学“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位置与方向”、等的`授课中,先要求学生在家里观察钟表、在上学、回家的路上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或走入商场去买东西,认识人民币,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前注意生活题材,创设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人人参与.问题从开放到归纳,从易到难,从生活到教材,由教师引领到学生自己探索思考,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趣味和意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问题情景的设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思维不经意中展开,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二、教学过程的反思新课程改革,反对死气沉沉的教学,倡导教学求“活”.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减少遗憾,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我们可以这样反思:

1.和谐课堂,快乐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把和谐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思维。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把愉快与热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心情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2.生活课堂,更有意义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割舍.离开生活的数学是苍白无力的.数学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教师应尽力创设情景、创造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如我们学习《四边形》一章中,判断“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咋一看没错.但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就会发现“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不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

3.灵活课堂,轻松学习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用时间加汗水提高成绩的陈旧做法,要提倡精讲精练.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个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学生灵活掌握及运用.而实际生活中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大约准备多少钱?”算式49×104这里49看作50,但104则看作110不能看作100,这样才合理更实际.面对应用题不得死板硬套,应掌握方法,有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从问题着手,有的题则从已知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举一反三,就可做到轻轻松松学好数学.

4.幽默课堂,充满活力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爱,幽默驱赶烦恼,带来欢笑.学生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在教学中恰倒好处的课堂幽默,完全可驱赶学习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判断力,能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如一次一学生在课堂老往后转,还不时说话,我看了他几回,他仍然旁若无人视而不见,我不动声色走到他身前,话锋一转提高嗓门对着他说“你屁股上按了滚珠儿啥”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的同学一下全乐了全变精神了,看着这位同学会心地笑.接着我意外发现这下所有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仿佛一下精神百倍.此时此刻我顿时明白,幽默让我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感受到幽默的魅力.

7.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建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准的基础, 是增强学生学习收益的有力保障, 但它也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那么影响教师教学反思的因素有哪些?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建构有效的教学反思?下面是本人对教学反思的几点认识:

一、影响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因素

(一) 教师的责任心和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播种。如果一位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那么他做起工作来就有很高的热情, 这种热情带来的行动就是他经常不由自主地思考自己的课堂、学生, 随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不断的充实自己, 使自己得到提高进步。

(二) 教师的认知水平

教师的认知水平是指教师是为在教学活动中针对教学时间和教学现状做出良好的决定所必备的知识组成。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李·舒曼确认了七种教师反思的必备知识:与教学阶段相匹配的知识结构, 即基本的学历要求;教学方法;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把握;独特的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解;了解学生特点的知识准备;对社区与社区文化的教育背景的关注;关于教育目的、宗旨、价值及其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能够具备以上七点的教师, 就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准确的反思。

(三) 教师的学科素养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惠互利的过程即所谓的教学相长。教师的学科素养决定了教学反思的深度。

二、建构有效的教学反思

(一) 教师在备课时的反思

新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除了反思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还要反思其背后的观念支撑——为了什么而教?又教了什么?有了这个做基础, 教学活动才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

(二)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反思

对课堂的反思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并及时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 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1. 对学生知识目标的反思。

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 师生在课堂中进行的应该是互动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现知识目标的过程中, 要采用提问、讨论、实验、观看动画或者视频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突出, 难点化简, 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例如, 在学习《减数分裂》这节内容时, 对于两次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是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对这一抽象的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分组, 用橡皮泥制作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型的方法。这一方法不仅提高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还使学生在讨论、动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减数分裂的理解和掌握。

2. 对学生能力目标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 在学生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 也要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分析图形和表格的能力、图形表格和文字之间的转换能力、实验观察和设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

例如, 在《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 建构种群的增长的数学模型是重点和难点。先让学生根据给出的细菌繁殖的条件, 填写表格, 绘制曲线, 完成建构数学模型中的基本的一步。然后通过给出问题:在自然界中, 细菌种群的数量增长是否符合刚刚画的曲线?如果不符合, 你认为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派小组代表到黑板上画出曲线。在这一过程中, 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加强了其绘制表格图形的能力。对于学生画出的曲线, 教师可以立即给予相应的评价, 也可以在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的学习中, 再一次的利用学生画的曲线, 完成知识的反馈和回归。

再如, 在《学习生长素的发现》一节, 学生对于胚芽鞘这个实验材料比较陌生。虽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浏览图片的方式, 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但对于胚芽鞘及其与胚芽的关系的认识还是不深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一小组发放30-40粒小麦种子, 让其在课后对小麦种子进行培养并观察胚芽鞘。也可以让学生模拟达尔文的实验, 将小麦种子分组培养。通过这样的活动, 既观察了胚芽鞘的形态, 又重现了经典的实验, 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 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反思。

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情感目标的培养是潜移默化式的。

例如, 在《群落的演替》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浏览图片、观看视频、交流讨论的方式, 提高学生对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界产生的毁灭性的破坏的认识,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要热爱自然, 保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要参与到其中, 对学生的讨论起到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再如, 在选修教材中, 关于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的讨论中, 要加强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 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关于伦理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论据支持自己方的观点, 教师此时一定要把握好方向, 给予正确的指引和评价。

(三) 教师对授课后的反思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写随笔和记录, 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 是无价之宝”。每节课上完之后, 教师都应及时的进行反思。在脑海中, 对课堂进行情景再现, 将课堂上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 归纳总结, 不断提高。

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失败之处记录下来, 长期积累, 使自身对课堂设计和课堂的把握能力逐渐提高。

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 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美) Charles W.case John W.Brubacher, 沈文钦译.成为反思型教师[M], 2005:30.

8.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初中思品 情感体验 促进健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需要经其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培养新世纪的“四有人才”。

一、在创设情境中体验角色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可以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生活环境、人生体验等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学习《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做自信的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遐想二十年后与老师的一次偶遇,和老师畅谈毕业以后自己的经历,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在提问学生时,教师最好用成人的握手礼,同时也可以用语言创设情境,如:某某同学,新年好,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教师还依稀记得曾经你是一个比较调皮(或者其他,说出这个学生的特征)的学生……从语言和肢体动作等方面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这一刻自己是一个成人,使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承诺有一种使命感,对自己的话有一种责任感,激励学生为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进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力图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中体验到学习的进步。

在学习《严也是一种爱》这一课“逆反心理有危害”,如何更好地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时,有部分同学提出,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离家出走,而且其中一个班级的一个同学正好在不久前离家出走过,如果任由这种情绪滋生,对学生对班级的隐患是无穷的。这让我很是担心,于是专门于这一块内容进行辅导:你认为你爸爸好还是你妈对你好?因为无所顾忌,学生非常热烈地讨论自己的父母。经过讨论他们认识到:中国的父母习惯于在日常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红脸,并非对子女慈爱的一位一味爱子女,而严厉的那一位就不爱自己的孩子了,父母只是认为这一种方式能更好地培育自己的孩子,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走向独立,走向成功。教师这时可以引导:你们在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时候,首先要理解父母的出发点,以及他们的这一番苦心。教师接着再提示:设想一下,离家出走的结果又会怎么样?学生马上陷入深思:有同学提出,流浪在外,生活艰苦,情感失落;即使回来以后不知如何面对昔日的好友、同学和老师,如何面对其他同学异样的眼光等等。教师此时再次提示:你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做出任何的重大决策的时候,设想一下最终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你们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三、在营造和谐氛围中体验自我

从学生的心理因素来说,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容易培养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久的学习激情。而这些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第一、教师要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伙伴”关系;第二,要注意教学评价,呵护学生的创新灵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人人平等的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大家都是平等的主体。同时,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方式诱导学生开展自评互判。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四、在分享成果中体验成功

展示成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促使学生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得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在学习《爱在屋檐下》这一课中,我要求学生在接下去的一周内做一件让父母欣慰、高兴甚至感激的事,最后以书面形式上交,同学之间要求相互探讨、相互监督。学生的想像真的超出我们做老师的意料。比如,有一个学生自己买了一张奖状贴在厨房,上面像模像样地写着:老爸在烹饪上做到色、香、味俱全,为我们家做出很大的贡献,特此给以奖励。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积极性非常的高,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乐趣,享受和骄傲。

参考文献:

1.冯忠良 伍新春 等,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2.《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9.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和发展 篇九

教师要具备一种自发学习和研究的意识,而不是在社会要求下被动发展。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才能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才能形成优秀的教师品质。反思,就是要求教师要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及时地把思想转变为行动。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正确的教学反思呢?

笔者认为,自觉性的反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的。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其实,教学反思的过程并不是那么复杂,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教学反思的方法和过程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可在每天的教学结束后,进行简单反思。用反思日记记载或用教后记的形式反思,这种记载不必面面俱到,抓住主要问题即可;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听课观摩并相互指出优点、缺点,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一、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

反思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使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教师的这种角色使自己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因此就会出现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然不大规范,但却正确、甚至可能很有创造性的见解按自己的思路“格式化”了。所以,每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教师都要问自己是否已经由高高在上的权威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

二、要反思我们的工作方式

在以往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上的所有问题,这种工作方式造成了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打破学科的界限,增强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互相吸取各自的优点,互相借鉴有益的教学方法。一句话,就是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技能

作为教师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如朗读、板书、绘画)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反思中要问自己:我是否具有教育智慧,是否能敏锐地捕捉到动态生存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并能及时地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能力?是否具有搜集和处理住处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否肯的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反思我们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也是我们教学反思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网络环境下教学”不同于旧的基础教育,我们的教学策略应该由原来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学生的自学发展;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统一规格教育转向重差异性教育。这些转向都符合叶澜教授关于教育对象观所说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

五、反思我们的教育研究能力

科研能力也是保证高质量教育和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要问自己是否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是否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是否对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是否能为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

在教学反思中,如教师能够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实践中凝聚生成教育智慧,那么就能够不断地成长和发展,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

10.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反思 篇十

学校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工作汇报---让教师在反思中

成长

公文

古人云:思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后思进。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由“教师型”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为此,我校结合市教体局开展的“反思•研究•成长”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反思研究,让教师们唤醒自我成长的意识、成功的意识,真正成为一名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

一、提高教师对反思的认识,增强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极为重要,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从而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为此,我校多次在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和教科研理论学习时对教师提出此要求,让教师们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对所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要认真反思,写好札记,形成习惯,将反思的成果自觉地运用于平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校还通过优秀教师谈自己反思的收获,观看专家讲座录相带,让老师们通过比较,感觉到只有反思意识强的教师才会经常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只有不断地解决问题,才能使自己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校为教学反思提供良好的氛围,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鼓励教师自我解剖。

二、创设机会,为教师反思搭建舞台。

1、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研讨活动。近几年来,我校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平度、青岛、省级各类课题研讨活动,有的教师在研讨活动中出示公开课,有的教师交流经验,还有的是向别人学习。有时我校参加研讨的教师与专家围绕一个主题,反复进行研讨,在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正是在参与这样一些活动中,老师们逼着自己反思自己的经验,提高了认识。

2、开展教师论坛活动。今年6月份,我校举行了主题为“实施新课改中的收获和困惑”的教师论坛活动,全校领导、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级部长均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就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畅所欲言。随后,各年级组也选择了不同的主题进行教育论坛活动。“关爱每一个学生,我做到了吗?”“对自我教育教学行为的认识与思考”、“以人为本在教学中的体现”等都是教师们讨论交流的话题。教育论坛让教师们的课改理念更加明确,经验得到推广,困惑得到解决。

3、开展优质课、立标课、评课、说课等比赛活动。在优质课、立标课等比赛中,每个教研组的教师们共同研究教学内容与方式。为了备好课,很多教师牺牲休息时间,研究教材和学生,制作课件、教具。有时为了确定一个环节,教师们激烈讨论甚至争论起来,有的教案推翻了好几次。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新颖恰当,内容充实,充分体现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了新课改的精神,教师们备课中研究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评课比赛中,为了让教师们评课有针对性,我校在报纸专门刊登了评课要求理论。评课中教师们畅所欲言,针对性强,融入了新思想、新信息,不光谈优点,还恰当地指出不足。评课层次清,有深度,为教师发现自己优缺点,相互学习经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说课中,教师们就上课的内容、思路、根据一一阐述,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都有可取之处。通过交流,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4、实施集体备课。为了减轻教师们的负担,让教师们拿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教材与学生,教研组成员之间也能更多的交流与研究,我校下发通知、决定在教师中实施集体备课,开展教研活。,为确保活动正常开展,要求集体备课时做到“三备、四定、五统一”。“三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即统一教学时间、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研究教法与学法。要求教师先自己熟悉教材心中备好课,然后利用每周固定两节课集体交流,形成教案,最后每个教师形成具有个性设计和反思的教案。教导处随时检查备课情况,要求备的课内容要具体、合理、有价值,体现出集体备课的优势,做到不搞形式,真正研究。根据出勤、交流情况、教案评比和听课进行考核评价。通过两年多的实施,教师们体会到在集体备课中交流讨论,在合作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三、写好教后记

提倡教师写教后记,就是进行教学后反思。具体地说是教师上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完一堂课后,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后的感受、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以使调整教学方法,及时查漏补缺。为了让教师们重视教后记,明白教后记应该记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我校开展了热烈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老师们普遍认为教后记在内容上要做到就事论事,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可以分开陈述,也可以一事一议,分析一个现象,解决一个问题。同时把写后记与讲课堂故事有机地结合,促使教师积极查阅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再回到实践的过程,能起到很好的反思效果。

我校始终把写教后记作为备课的一项基本要求抓,为教师印表格。要求教师每课之后必写教后记,写出实在内容,不搞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贵在坚持和及时。

四、充分吸取学生意见,吸纳学生有益建议。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衡量教师工作的质量也必须从学生的发展上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学生的反馈意见应该成为教师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为了让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我校组织了调查问卷和与学生座谈活动。通过问卷与座谈,老师们知道了自己到底是否关爱学生,知识面是否广泛,平日是严肃还是幽默,在语言和行为上学生是否喜欢。学校组织学生着重写出教师的不足,对教师做一个综合的评价。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让一些教师很受震动,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也很受启发。在反思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有益建议,作为教师修正自我时的参考。

五、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可以让教师知道自己在教学创新方面的运用情况。每学期我校都组织每个教研组开展适合于自己教学的课题进行研究。教师们既可以参与批准立项的课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课题,所确立的课题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指导意义。当教师确立一个研究课题后,会定向去读、查与之有关的书,有目的、有步骤地搜集资料,深入思考,提出自己观点。在研究过程中,把课题理念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始终。要求教师写出研究计划,做好记录,写出阶段性总结和终期总结,写出有价值的研究论文。现在我校一年级语文有在生活中识字的研究,二、三年级数学的情境串研究,一、二年级的早期作文研究,四至六年级的教师也有很多申报研究创新课题,创新课题的研究内容广泛,但都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也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教有目的,研有依据,二者相辅相承,共同促进。

六、鼓励教师坚持读书学习,加强写作。学习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才能以新理念为教学导航,以教学实践创新教育理念,为反思方向提供指南。为此,我校领导经常在会议上鼓励教师们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多读书、多研究。我校为教师们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刊物,经常印发学习资料,发放业务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做好笔记,加强反思理解。根据记录内容和反思进行评价。学校每年进行一次教育理论考试,让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高综合能力。学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每周固定时间全校或以级部形式进行集中学习,其余时间为自学。集中学习时由学校分管业务校长、教导主任进行组织学习。学校在要求教师学好理论的同时,还要求教师重视论文写作。因为只有形成论文时才能带着目的去学习相关理论和参与资料,查找相关理论观点,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这些材料进行重组,这样反思实践能力才会提高。

11.教学后记,让你在反思中成长 篇十一

教学反思是梳理成败得失的一面镜子。成长=经验+反思。所谓反思,实际上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性认识的再认识,就教育工作而言,是对本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大多教师只停留在经验表层的重复,而无理性的凝结和思考,无法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更不用说把宝贵的经验推广于大的范围。教师要想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地提高,让课堂中的成功或失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也就是使经验得以提升,那么实现这此些最好的办法就是撰写教学后记。写教学后记既可以防止教育机智、教学感受的流失,也可为今后的反思总结,为行动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促使教师有效地进行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自主提高等。

教学后记遵循的五个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一节课后要及时的回忆,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灵感和感受。二是恒久性原则——锲而不舍。要系统、全面地积累经验升华、凝结,要有大量的教学后记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把写教学后记像医生写病例报告一样作为一种基本的职业习惯;三是简约性原则——言简意赅。写教学后记不是写长篇巨著,讲究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写教学后记要突出重点,捕捉亮点,抓住要害点,切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四是探究性原则——格物致知。记录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紧跟教学改革的实践,要与时代同拍;五是上升性原则——历练升华。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当我们重复教授同一内容时,要因材施教,结合前几次后记中记述的情况和感想,科学施教,之后再认真撰写后记,要不断地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上有新的突破。

再者,写教学后记还要注意与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中提升对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在交流中解决后记中的困惑和疑难,取长补短,双赢共前,携手走进新课程。

教学后记重在思考。教学后记是指教师课后的反思活动,教师在执行课时计划后,对课堂上师生的活动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及时总结,适当地对课堂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进行梳理,积累教学经验的具体素材,进行凝练升华,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写教学后记要思考课堂上的教与学是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即是否很好地在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與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着力;在教学后记中要从教材的挖掘、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师生互动、多媒体使用、问题设置、作业设计等方面挖掘亮点、寻找黑斑,对课上的所思所得、所感所悟,简记下来,日积月累,定有所获。

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无不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我们的课堂教学包括:文本知识(教材)、教师的经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而后两块知识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和归纳。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鲜活,使时代的春水不断地注入课堂。

1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反思 篇十二

“本色学科 有效课堂”教学竞赛已圆满结束,这次竞赛是继教师基本功竞赛和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之后,学校举行的又一次大型赛事,也是学校实施“教师自觉参加专项教学技能达标培训”的举措之一。其目的是:还学生朴实原味的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基础教育质量;“以赛促学、以赛选优”,积聚有效教学的经验,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回顾本次参赛课共计31节,涉及到9个学科。内容丰富、形式百态。值得欣赏和反思的方面有很多,具体总结如下:

一、晒成绩

我们此次竞赛的主题是“本色学科 有效课堂”;顾名思义,我们的参赛课应该在“凸显学科本色,课堂精彩有效”上下功夫。

(一)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的明确制定,是有效课堂的关键,它依赖于教者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刻理解、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也依赖于教者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这次竞赛课有个共同点就是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切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科学,任务明确。本次竞赛的31节课都基本做到了学科味浓,凸显了学科本色。包括仅有一年教学实践的李伟老师也做到了教学流程清晰、简洁。是值得令人欣慰的。而且有一些老师特别注重了知识的拓展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印象较深刻的如:秦宝双老师在讲到迎客松时,联系到安徽省的卫视图标;在学习连理松时引到《长恨歌》名句等,付艳明老师在讲完颜色单词后,出示了奥林匹克五环旗,即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刚学过的知识,也极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方式新颖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有新的转化。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化,由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转化,由依赖教材向科研创新转化。这对于我们参加课改多年的教师来说早已烂熟于心,而且也都在课堂上有所体现。在教法上,如秦宝双、王雷老师的语文快乐读书屋课文的教学,基本形成了教学模式,虽然没能完全达到以一篇带多篇的目的,但却都努力尝试打开了局面;赵宝云老师的数学课组织了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了尝试、动手操作、验证推理等过程,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法渗透上,刘春梅、马忠英、王新艳及步雪几位老师做的就比较到位,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学习,才会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创设情境方面,杨硕老师的“猜一猜”单词复习环节的设计,唐玉哲老师的皮影戏导入及刘佳老师的现场故事配画的呈现,让学生眼前一亮,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等于拿到了智慧的`钥匙。在媒体应用方面,大多数老师都能应用娴熟,为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举一个例子,秦宝双老师把 “斑驳”和“遒劲”两个词语的理解,换成两个画面出示,轻松帮助学生理解了其意思,媒体的辅助作用发挥的恰到好处。

(三)学生高度参与

课堂是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办法闲着。用魏书生的话说,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田”,都有事情干,而且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王新艳老师的语文课、张丹丹老师的写字课、杨春燕老师的心理健康课、王婉莹老师的音乐课、刘佳老师的美术课及赵勇老师的体育课,这一点体现的最为突出。

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他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基于这一点,我们的教师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是否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的,幸福的指数达到了吗?杨春燕老师设计的贯穿整节课的游戏活动和亲手制作的感谢父母的音画作品、陈晓老师对学生的积极的评价和仇丽丽老师对算错题的孩子的宽容和激励,以及她们课上一直绽放的如花的笑脸,让孩子如何不喜欢老师,如何不喜欢学习呢?那被鼓励成长的孩子回报给我们的笑脸,何尝不是老师幸福的体验和享受呢?

二、摆问题

任何赛事都会有遗憾的地方,纵观我们这次比赛,尽管大家都做了最大的努力,但仍给我们留下了反思的空间。

1.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式我们都了解了,但真正落实下去,却总会打折扣。有的课堂,教师仍“扶”得多,“放”得少,甚至不肯放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明显不够。教学实践已经告诉我们,教师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的书教得再好,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请充分相信我们的孩子吧,尊重孩子才能解放自己。尤其是在情感目标落实上,每位教师都应该做到“以生为本”。

2.教师的专业素养还不过关,因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把握不够,致使课堂上提出的很多无效的问题,或提出的有些问题缺乏探究性,学生的探究意识也不够强,讨论、交流的层次不够深,浮于表面。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擦出的火花也不多。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一些老师抛出问题后不重视解决,或者在解决的时候,只简单的用“对”或“不错”“很好”等评价学生,评价语言过于贫乏、苍白;在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也几乎成为空白。另外,板书缺少设计,随意性太大,起不到提示和强化知识的作用。个别老师整节课都没有板书,需要改变。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板书、教材的关系。必要的读书和做书后的习题还是要有的,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化难为易辅助我们教学的,但要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可用可不用则不用,要用在关键处、用在点子(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平面的东西立体化)上。万不可弄复杂了成为我们的负累。

3.在课堂上虽然都在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可有些参与还是流于形式,老师真正信得过回答问题的总是几个熟悉的名字。在教师的眼中,不应该有死角。要特别关注边、远、差的学生,给他们表现和进步的机会。

4.我们此次竞赛不单纯是一次课堂教学竞赛,它还是一次基于问题式的主题研讨活动。开学初,我们各个学段分学科制定了研讨主题,我们应该抓住这次实践机会,把教学研究落到实处。但有些老师却回避了这个研讨主题,也有的老师为了使竞赛内容更丰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会取舍,致使教学重点不突出,也无端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端正认识,不要怕困难、不弄虚作假,还学生真实原味的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思改进

课堂教学永远做不到完美,但我们却不能停止争取完美的脚步。我们要在课堂阵地上不断打磨,在反思中成长进步。

1、多听课,多写听后反思性的小结。

本次竞赛我们只要求同学年组必须听课,其他自愿,但有一部分老师做的比较好,听了很多节,我想听必有所得。只要你听课时抱着积极的、谦虚的态度,取人所长的,因为有的课在教学设计上有特色,有的课导入很好,有的课问题串的独具匠心,有的课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等。

听后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关键。

2、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青年教师要以活动为契机,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缩短公开课与平时教学的距离,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时不仅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教法,而且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多学习、多交流

一是向同行学。把学习交流的重点放在新课改的研究、教学案例的交流、典型问题的研讨等方面。二是要向学生学。关心我们的教育对象,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走到我们的学生中间去。

活动已暂时结束,但对教学实践的探究却是永无止境。当我即将结束这份总结时,回顾这近三个星期我们全体老师经历的每个日子,收笔的刹那间才突然明白,紧张给我们带来的是充实的生活,忙碌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厚的积淀,顿悟过后是深层的总结和思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这个教师团队一定会成为更优秀的团队,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一定能呈现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2011.11.4

★ 《aieiui》同课异构听课反思

★ 浅议如何听课、评课

★ 听课反思

★ 幼儿园听课评课教研计划

★ 教师听课评课活动总结

★ 在磨课中成长教学反思

★ 听课教学反思范文

★ 教师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

★ 初中英语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

上一篇:学风建设优秀科学家事迹简介下一篇:企业并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