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现状与趋势(共8篇)
1.智慧社区现状与趋势 篇一
沈阳市社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我市社区服务事业以组织协调系统化、福利基金筹集社会化、综合服务网络化、规划管理法规化为目标,初步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中心为骨干,以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设施服务和社会互助为重要形式的社区服务格局。
(一)社区服务已经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各级政府将社区服务纳入了发展
第三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二)社区服务范围、内容不断拓宽,兴建了一批服务设施。社区服务范围已从传统的民政对象扩展到城市社区的广大群众及社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职工。
(三)社区服务业管理不断加强,逐步向产业化、实体化方向迈进。各区制定了《社区服务业管理办法》,完善了社区服务统计指标体系。按照政事公开、政企分开的原则,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单位实行不同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了承包、联营和股份制等多种
形式的试点。
(四)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成立了社
区服务志愿者协会2004个,服务小组9096
个,参加服务的人员达19.3万人。
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
我市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目标是,坚持一
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突出社区服务福利
性、群众性、服务性、互助性的地缘性特点,推进社区服务业的实体化、产业化进程。建
立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共同参
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标准有别、服务质
量和管理水平较高、服务效益较好的社会福
利服务网络,逐步实现社区老有所养、幼有
所托、孤有所帮、残有所治。为实现这一发
展目标,确定基本任务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网络化。以老年人、残
疾人、烈军属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完善
服务对象,完善服务网络。
(二)拓宽服务领域。在坚持为民政对象
优先、优惠服务的同时,要继续开展多层次、多系列服务,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要求,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设施要逐步向社会开放。
(三)坚持实体化、提高产业化程度。
(四)继续壮大社区服务队伍,广泛开展
社会互助活动。社区服务的专职队伍要进一
步壮大,从事社区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有
明显增加。
保证措施
(一)完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加强社区
服务行业管理。形成由政府领导、民政主管、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发挥各级社区服务领
导小组织作用。
(二)改革社区服务业的投资体制、拓宽
资金渠道。建立起以社会筹集为主、政府资
金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多种经济成份并
存的社区服务投资体制。各区、街要建立社
区服务发展基金。基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
资助、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投入、国内外捐助
和社区服务单位部分经营收入等。社区服务
发展基金要逐步实行有偿使用,流动增值,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
制,增强社区服务的自我发展能力。各社区
服务单位要逐步实现由福利型向福利经营
型的转变,加速社区服务产业化、实体化进
程。
(四)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协调,为社区服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民政部门在社区服务中承担组织、协调、指导的职责,要根据各级统管理组织的统一规划,指导基层完善本地区的社区服务,向各级政府提出有关社区服务的发展规划、工作
建议,协调各有关部门履行职责。
2、计划、财政部门要对社区服务的发展做好综合平衡,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项发展基金。
3、规划、房产部门要将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列入城市建设
规划。经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后,街道、居委会可将社会孤老、优抚对象腾出的住房用于社区服务。
4、工商、税务部门对发展社区服务要给予大力支持,对
微利的福利服务项目,税务部门可给予优惠照顾。
5、卫生、文化、公安、司法等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
联等群团组织,要根据自身职能,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社区
服务工作。
(五)开展示范活动,建立评比制度。由
市民政局组织,在全市开展“社区服务示范
区、街、委评选活动”。
主要问题
1、社区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项目种类不合理,发展模式单一。
2、社区服务业还没有成为广泛吸纳就业、实
现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3、社区服务业没有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
划之中,还缺乏协调有效的管理机制。
4、扶持政策不足且现有政策落实不到位。
5、社区服务设施处于低水平徘徊,并缺少有
效的整合利用。
6、社区居委会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制约着社区
服务业的发展。
发展趋势分析
1.居民收入的提高将带动社区服务业需求
居民收入的增加为社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随
着思想观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低收入群体对社区服务的消费需求也逐步增加。
2.社会人口趋向老龄化将带动社区服务
业需求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据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市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我市一代户、二代户越来越多,“空巢“家庭现象日益突出。由于家庭结构小型化,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更多的老年人必然要求社会化的服务来保障其生活所需。建立以社区居家养老和居家护理为主,养老院为辅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将是我市社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3.外来常住人口的不断增加将带动社区服务业需求
据统计,2000年我市外来常住人口为87万人,2005年增加到113万人,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外来常住人口还将继续增加。外来常住人口的增加会进一步扩大社区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4.城市居民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将带动社区服务业需求
随着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信息咨询产业逐渐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文化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促使城市居民的思维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生活方式趋向多样化。
2.智慧社区现状与趋势 篇二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了“智慧旅游年”,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等资源发展旅游市场,改变了原有的单一旅游方式,促进了旅游文化、景点、城市建设,革新旅游经营模式,并使得国人的旅游消费习惯逐渐向现代化方式转变,开辟出了旅游发展新模式。
“智慧旅游”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衍生出的全新命题。在2008年IBM“智慧地球”的背景下提出,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利用新科技和新模式改变着旅游行业的方方面面,高度系统化地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和信息服务,带动旅游业发展。
二、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智慧旅游”建设逐渐成为热点,其核心是以电子信息技术改进原有的旅游产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产品品质和游客满意率。
(一)智慧旅游驱动行业升级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旅游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随着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二)改革试点建设蓬勃发展
国家旅游局印发《意见》对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提出指导方向,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并未给出明确方案,因此,有条件的各个省市地区纷纷开展旅游综合改革摸索试点,地方多点开花,资本多方试水,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辅以现代化的智慧旅游云系统,科学谋划,促进其地区在旅游业的发展跨越。
(三)智慧旅游运行的机遇与挑战
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为为传统旅游业运行带来机遇,新型旅游业通过信息化改变其经营管理模式,通过现代化革新旅游服务理念,通过国际化扩宽旅游发展渠道与规模,
在今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建设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大数据的集成,可以预见,智慧旅游已由地方扩展到了全国网络大范围。
但是,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业的信息化的超然突进,也使得部分盲目跟风的地区出现资源滥用、经济损失的情况。并且,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的智慧旅游出现了的广告噱头高于实际功能的现象,而相对于旅游行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旅游行政管理确是处在了“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三、智慧旅游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未来智慧旅游的发展在于服务,信息化的智慧技术已经为游客的旅游提供了吃住行游购的各种便利,但高精尖技术的终究要“落地”,发展需要避免进入被技术、金钱和传统理念所绑架的误区,旅游者的需求终将是正当高位,满足游客日益增长个性化需求会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的完善与成熟。智慧旅游发展将在更大范围拓展和更深层次延伸上寻求突破,更加理性务实。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国民出游率将达到4.5次,加上入境旅游,将是超过60亿人次的庞大市场。旅游者对于目的地信息、往返交通等旅行效率的需求;对于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生活便利的需求;对于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的追求等,都需要市场主体去有效地满足。旅游经济运行已进入了国民已广泛参与到了旅游经济运行体系中来,智慧旅游的市场体系也将随之健全发展。
四、我国智慧旅游发展建议
3.谈社区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三
社区文化现状:
一、社区文化自娱性特征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要求,是改革的需要。近几年来,铁岭市的社区文化活动逐渐由最初单一的、自发的、自娱的社区文化活动逐渐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铁岭市银州区的红旗秧歌队、夕阳红合唱团就是这几年社区文化活动的代表。他们都是自发组织的、自费做统一服装,常年活跃在公园广场、乡镇等地。还经常参加省、市级以上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并取得好成绩。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公益性特征
公益性是当前社区文化活动最重要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社会专业团体的显著标志,社区文化工作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是组织和辅导广大人民群众非专业性自娱自乐文化艺术活动,基本上是无偿的、公益性的群众文化活动。这就需要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应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因为我们所从事是一种让人快乐、让人愉悦、让人成才的事业。经我们辅导的团队参赛省级、国家级赛事并获得奖项,为我市争得了荣誉。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和我们辛勤的汗水是分不开的,我们文化(艺术)馆应继续为业余文艺团队无偿提供娱乐、排练场地,给予必要的辅导和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路和想法,为我市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社区文化活动的广泛性特征
群众文化工作的范围涉及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包括机关、企事业、学校、部队等行业。对于社会各部门各行业来说,他们每个团体的娱乐方式和娱乐形式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应针对各层面群众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项目。比如机关、企业单位、学校、部队需要我们针对他们团队、专业进行辅导和培训。在娱乐过程中得到提高和锻炼,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高自身的精神层面,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同时,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根据群众不同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还应具备过硬业务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四、社区文化活动的不定性特征
根据群众文化特定的活动人群,特定的活动方式,决定了群众文化工作时间和时限都不确定,群众文化活动越是社会休息时间越忙碌,越是节假日越忙碌。每年五·一、十·一、春节都是群文工作者最忙的时间。我市铁岭欢歌广场文化系列活动从五月正式启动,每年文艺演出三十多场,先后举办了迎新春民族音乐会、正月十五秧歌展演灯谜竞猜活动、各业余团队文艺展演等大型文化系列活动。2014至2016年每年送文化下乡十余场、演出效果甚好,现场感染了观看的群众,形成了台上台下共唱革命歌曲的局面,使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同时,他们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这便于我们对今后的工作不断完善和改进,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五、社区文化活动的多样性特征
群众文化活动面对不同层面的群众,应提供不同服务内容。因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对象不同,包括老、中、青、少不同年龄的人群,包括汉、蒙、满、回等不同民族,工、农、商、学、兵不同职业。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群众的需求,我们群文工作者应提供多样的优质的文化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群文工作者要具备综合业务素质,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无偿的为广大群众提供帮助和方便,使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不同程度的满意和满足。
六、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性特征
开展全民群众文化活动,就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而开展的活动,不同层面的群众都渴望精神生活,他们迫切需要有部门组织他们参与活动,他们不满足自娱自乐的状态,他们渴求参加上层次的群众文化活动,所以,我们群文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群众不同需求。组织各种大型文化系列活动,大型歌咏比赛、少儿声乐比赛、京评剧演唱会、秧歌表演赛等。从而满足不同层面群众不同需求,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和参与性,达到娱乐自己、益于社会和谐的目的。
根据以上社区文化现状,笔者提出今后有益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文化(艺术)馆应无偿地为广大群众提供娱乐场所
由于广大群众娱乐场所一般在户外,这就很受天气、气候的影响,有时就不能到户外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文化(艺术)馆要为广大群众免费开放娱乐场所,从而能保证广大群众不影响正常的娱乐活动。
二、文化(艺术)馆应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培训
群文工作者应以主人翁精神自居,把广大群众当做自家人,这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他们提供专业辅导和培训,从而提升他们文化娱乐水平,改进他们不足之处,达到娱乐的目的。
三、文化(艺术)馆的业务干部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文化(艺术)馆的业务干部要有奉献精神,甘当人梯、不计报酬、还要具有综合的业务素质,具有辅导各层面不同人群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并完成本职工作。
四、文化(艺术)馆应组织业余团队参加大型赛事
业余群众文化团队在达到一定演出水平时,他们就渴望和兄弟团队进行交流和学习,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们走出铁岭、走出辽宁、甚至全国,组织他们和各省市文艺团队交流和学习。我们文化(艺术)馆应为他们提供好的平台,组织他们参加大型赛事,把我们的文化带到全国、乃至世界。例如我们铁岭龙首山合唱团在建党90周年,参赛了红歌颂党唱响中国全国第二届中华红歌会,并喜获长江杯。他们给我们铁岭人民争得了荣誉,也是我们家乡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4.论中国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四
专业:10行管姓名:林晓佳学号:10091030
【摘要】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社区教育的研究值得我们重视。我国社区教育从工业革命时期启蒙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需要在社区教育的管理过程中,结合社区教育的发展情况,找到问题原因和问题的解决对策不断改进社区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缺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根据社区教育的现实情况,不断改善,确定预计制定适合我国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式和道路。
【关键词】社区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普及给社区教育带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支持和启示,在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社区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和必然走势。良好的社区教育能够很好的带动社区教育,只有通过社区教育,才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是一种补缺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社区教育,具有社会经济、协调、辐射和服务功能的以为社区人员服务的教育服务方式。
中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经过社区教育兴起阶段、转型阶段,到了现在的提升阶段,社区教育呈现出发展的良好局面。社区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社区资源也得到了初步整合,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方面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社区教育研究工作的发展前景可观。
中国的社区教育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教育模式,如我国社区教育现有的基本模式有:以街道为中心的地域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中心的辐射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大众传媒为平台的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五种基本模式。而我国社区教育队伍由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以及社区教育研究者队伍四个方面组成。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社区教育呈现出社区性、全民性、多样性、开放性、双向性、非正规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我国的社区教育就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需要紧密相连,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综合体。
社区教育的发展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紧跟着时代的脚步,为适应社会居民的发 1
展需求而不断成长着,然而这种以精神文明建设和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为主要目的的浅层次社区教育服务在社区发展中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社区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社区教育管理建设中缺乏一个专门负责的领导机
构,各部门分条分块负责导致了信息沟通不畅,不能有效对各种教育因素加以整合,工作效率低,再者没有系统的政策支持,社区教育的整体格局带有模糊性和阶段性,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
2.社区教育发展中的资源紧张,不能满足社区教育管理的发展需求。社区内部存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社区的管理效能、文化建设、归属感以及社区教育参与凝聚力等资源的缺乏,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
3.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社区教育发展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企事业单位、个人对社区
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资金来源单一,导致经费短缺;
4.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教育落后。长期计划经济残留下来的条块分割、城乡分
割,使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排斥,难以形成统一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区域和城乡的社区教育差距一直存在;
5.缺少专业的社区管理队伍和适应社区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6.社区教育发展缺乏一个必要的实体。
而终归到底造成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的源头原因是现代社区教育理念乏新,人们对社区教育的不够重视,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或是社区居民、个人都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上中国的社区教育发展大环境还没有发展成熟,普通教育的封闭式办学格局根深蒂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这些都引发了阻碍社区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社区教育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决定了社区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解决我国社区教育问题的基本方向是:
1.更新观念,适应现代社区发展新趋势。要从学校教育的狭隘教育观念转变到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大观念上来,确立社区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的新观念,要把社区教育纳入社区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使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并把社区教育纳入法律轨道,促使社区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2.突出社区教育区域发展特色,加强社区教育统筹规划。积极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网络,发
展农村社区教育体系,是缩短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环节之一;
3.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建立由政府带头,全民积极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机
构,进行全责分工,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解决社区教育经费的纳入问题,法律支持和保障机制等;
4.充分发挥各类载体和平台作用,促进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社区学院是社区教育的首要载
体,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重视社区学院的建设与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室推动落实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全面推进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提高社区教育的总体水平,使各种学习型组织能有效荣誉社区教育实践之中,加快社区教育的发展进程,都是社区教育现在与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5.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
6.发挥社区教育研究组织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研究。开展专题实验和综合实验,为社区教
育发展找出更加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推进社区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对教育质量关注度的提高,人们也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对社区教育教学课程的管理,以提高社区教育的服务质量。服务的重心也开始向高中后教育和老年教育转移,主要提供一些高等职业教育,如地区职业学校等社区学院、为更多人群提供更多样的服务,满足更多人的不同学习需求。我国也开始借鉴西方其他国家的有效检验,注重学术性方面的学习需要服务,开展一些学术性课程,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将实用性和学术型内容荣成一体,得到了受教育者的深度肯定和欢迎。这些都形成了我国社区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就社区教育参与率来看,经济的增长迅速,今后成人教育的入学人数将不断增多,社区教育应该做到:
1.适应学习群体的扩展,扩大规模;
2.适应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区学校品质,学校必须规范化运作,加强指导与管理;
3.充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学习形式多样化,适应学习对象的多元化;
4.信息时代的今天,社区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随网络通讯的广泛应用,发展远程
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支持社区居民任何人可以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想学的内容;
5.教育实践的深入,要求着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在社区教育研究方面实现课题研究的普及化都成为未来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现代社会对人的各种要求的提高,社区经济发展造成的职业流动,加强了人们提升自身技能和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需求,社区教育成为人们增值自身的重要途径,社会性职能向社区转移,社区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也对社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社区教育也在不断茁壮成长,不断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以达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社区教育的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以时代接轨的灵活转变,都是社区教育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也是社区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在发展中把握住每次机遇与挑战,才能使中国社区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沈光辉 《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推进措施研究》,《继续教育》2008年第1期
刘尧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9卷第4期
5.智慧社区现状与趋势 篇五
核心提示:校园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领域。1991年,科利华公司研制开发出中国第一套基于PC机的教育软件—“科利华校长办公系统”,是早期数字校园建设的代表性探索。2000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推动了数字校园建设的全面普及。目前我国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信息孤岛等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启动了“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中央电教馆在2012年推出“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并发布了《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基本规范。本文尝试从数字校园建设的技术新动力出发,探讨在云、网、端一体环境下,如何有效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一、数字校园建设的技术新动力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发展,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显著影响:宽带、融合、泛在的基础设施正加速普及,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了互联网潜力,驱动了经济增长、开放创新、创造力提升和全民参与。网络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如通信、计算、软件技术融合,3C终端融合,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物联网等多网络形态的融合等,使信息产业正形成立体化融合发展态势。云计算正重构信息产业竞争格局,大数据、人工智能、语义网络等智能技术,正在重构软件产业结构及软件开发组织方式,信息系统正在向大众普遍参与、形成群体智慧方向发展。人类正进入后PC时代,云、网、端一体是大势所趋,智能服务正在加速普及。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校园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学校领导者在进行数字校园建设之前,应对数字校园的技术新动力有所了解。
1.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虚实融合的世界
当前信息的生态化大趋势已经呈现。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无处不在的网络和聚合海量数据的云平台,构建了无处不在的计算空间。未来社会中,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界限不再明显,人类的未来将是一个虚实融合的世界。这个智慧星球中的三大空间—社会空间(人类社会生活、个体生存的空间)、物理空间(真实存在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存在于计算机和网络中的数字化的信息、服务、计算和通信),将通过信息汇聚,实现协同感知,进而实现泛在聚合、三元融合。
人们将面临无处不在的感知、无处不在的通信、大数据处理等新挑战。在物联网中,人们可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感知技术,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再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2.计算模式正在转型:普适计算、实时协同、信息生态观
Mark Weiser认为:“最深奥的技术是那些消失了的技术,这些技术将它们的自身交织于日常生活中,直至不可区分。”一种好的工具可能是不可见的工具,这一工具并不进入你的意识,你只是专注于任务而非工具。如书写技术、电的技术,就是“消失了的技术”;人们使用的眼镜、盲人的竹竿等,就是“不可见”的好工具。这些技术和工具,使人们专注于任务本身,而不去关注其作为技术和工具的存在。
(1)普适计算(PervasiveComputing):让人的注意力回到任务本身。该技术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融合的技术,在这个融合的空间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透明地获得数字化的服务。普适计算是虚拟现实计算的反面。虚拟现实计算致力于把人置于计算机所创造的虚拟世界里,普适计算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使计算机融入人的生活空间,形成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又不可见”(Anytime,Anywhere,Invisible)的计算环境。普适计算技术把人类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知觉,如视觉、听觉和触觉,与计算机生成的电子信息相互融合,并以自然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在这样的环境中,计算不再局限于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或其他常规与非常规计算设备,无障碍地享用计算能力和信息资源,如在用户前方通过半透明型显示器,将视线前方的景物和与景物相关的、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文字和图形相融合后进行显示。
普适计算技术让人的注意力回到任务本身。在主机时代和“PC机+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是主体,人更多地受限于计算机;而在普适计算时代,我们强调的是“平静”,人是主体,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让计算机本身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让人们注意的中心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当人在使用计算机时,人依旧处于比较自然的、安定和控制的状态中。
(2)实时协同技术:提供“随时随地”和“透明”的服务。随着4G/5G、卫星网络、光纤网络的快速发展,未来网络将会如同空气和水一样,自然而深刻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网络不再被动地满足用户需求,而是主动感知用户场景的变化并进行信息交互,通过分析人的个性化需求主动提供服务。网络以多种接入方式、多种承载方式融合在一起,可以实现无缝接入;任何对象(人或设备等)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合适的方式获得永久在线的宽带服务,可以随时随地存取所需信息。无处不在的智能网络将提供“随时随地”和“透明”的服务,“随时随地”指人们在工作、生活的现场就可以获得服务,不需离开这个现场而去端坐在一个专门的计算机面前才能获得服务,即服务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透明”指获得这种服务时不需要花费很多注意力,即这种服务的访问方式是十分自然的,甚至是用户本身注意不到的,即所谓蕴含式的交互。不同终端、不同网络间的互连及协同计算,将形成无处不在的信息生态;各种技术无缝协同,嵌入到生存环境中;各种系统融入社会的主流业务,信息无缝流转,形成信息生态链条。
(3)信息生态观:信息技术成为生态环境。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将从“媒体观”、“认知工具观”转变到“信息生态观”。随着普适计算技术、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泛在网络技术的使用和发展,计算技术的形态越来越以生活中的物品形态来出现,技术将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空间中。未来的世界,因特网就是计算机,“生活就是计算机”,技术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成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人们可以在移动中,与计算机进行更加自然的交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将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像黑板和粉笔一样融入日常教学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教育信息生态是指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下,由人、教育实践和技术化的环境构成的一个自组织与自我进化的系统,人与技术化环境之间以教育实践活动为纽带,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以最优化地实现系统价值而形成的一种均衡化的运动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拥有最优的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和最大的系统价值—也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信息生态”这一概念的引入使教育信息管理活动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而愈来愈重视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
(4)学习的信息生态模型:以学习者为中心。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于2010年11月发布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提出了一个学习的信息生态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融合,信息无缝转换的信息生态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各个方面的支持,让他们能够获得有趣味性且有效的学习体验。在该模式中,技术通过提供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技术还提供了相对课堂更广泛、更多变的学习资源,同时技术也将学习者与包括教师和课堂外的家长、专家和指导者在内的“教育者”团队连接起来。
图1:学习的信息生态模型
在此模型中,技术不再是单独的工具,而是蕴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专业资源、人和工具,它们以互补的方式共同运作,革新了学生及其学习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建立和维护了一种创新性的生态圈或者学习文化。学习者在这种生态圈中,他们彼此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长之间以及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存在着不同于当前形态的互动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凸显出来。学习内容的来源、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的工具更多地转变为一种支持泛在学习、自由探究、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环境。学校和教育机构不再是封闭的社会单元,而是通过网络汇聚作用,形成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是一个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地方;不再是静态知识的仓储,而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式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空间。这种生态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学习空间,而是通过网络连接全球性社会的,连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与未来生活的环境。
二、数字校园智慧化发展趋势
学习的信息生态新理论、云-网-端一体的智能新技术的最优化融合,会使数字校园的核心特征和建设范式发生根本性的转换。新一代数字校园总体发展趋势是越来越智能化,能够支持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智慧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
1.新一代数字校园及其建设的核心要点
新一代数字校园是以云计算、普适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内容、教育活动、教育信息等进行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改造,并通过网络互联而构建的虚实融合、信息无缝流通、智能适应的均衡化生态系统;是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来最优化地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教学、生活质量,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成长环境。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有以下四点:
(1)建立智能学习环境。要建设具有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可视化、智能交互、按需推送、智能管控等核心特征的环境。如建设不同功能的智慧教室、未来教室等;建设基于RFID、NFC等无线射频技术或传感技术的智慧型教育装备,构建开放、创新、协作、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无线网络互连环境,使其能实现各类物体的互连、识别,以及智能化的数据传递服务。形成师生能随时随地全面感知不同的教学资源,获得互动、共享、协作的环境支持,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分析、应用和服务。
(2)教育活动信息及相关支持系统的数字化。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实现信息的共享、数据的汇聚,推进技术与教育服务的融合、人和技术的融合、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融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一个基于数据的智能服务新形态。
(3)构建信息无缝流通的教育信息生态。我们要促进各种数字化技术与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横向互联、垂直贯通,要将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业务领域,实现各种信息系统贯通融合、互联和协作,信息在不同业务系统中无缝流转。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互联和信息无缝流通的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优化群体关系,提升群体互动的深度与广度。要从已往的对单
一、静止要素的关注,转变为对系统信息流通、共享以及要素之间嵌套关系的关注。要革新学生及其学习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强调技术与技术之间、技术与人之间信息的无缝流通、认知的均衡分布,要建立和维护一种创新性的生态圈或者学习文化。
(4)提供以人为本的信息化智能服务。我们要从整体优化的视角考察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智能服务。数字校园不仅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基于技术提供的新形态教育服务,在创新服务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融合在教育活动中。这种服务将从以“物”为中心(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资源库等等),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突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站在生命的层次上研究和处理数字校园的各个要素。
2.数字校园智慧化发展的核心特征
智慧化的数字校园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新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能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能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让学校成为开放的学习社区,可以支持移动学习、大规模协同学习等多种学习活动。
智慧化的数字校园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分担大量烦琐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的教与学的任务及管理任务,让师生将更多的心理资源(如注意力、创造力、动力系统)投入到更为复杂的、更有价值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中来,从而促进学生批判能力、创造力、协作能力、平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发展。智慧化的数字校园是对校园教育与学习系统实施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具有如下核心特征。
(1)智能学习环境的主动适应。智慧化的数字校园环境应该能够感知学习者所处的地点,根据地点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主动推送与学习者所处环境相关的学习资源,实现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换;能为学习者提供最合适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智能学习环境可根据学习者模型和学习情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资源和工具,以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智能学习环境能识别学习情景,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伙伴和学习活动等。智能学习环境能利用传感器技术监控空气、温度、光线、声音、气味等物理环境因素,为学习者提供舒适的物理环境。
(2)教育信息无缝流通。智慧化的数字校园学习环境应该贯通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的内在需求,适应学习者学校学习、家庭学习和社会学习的需要,从而真正实现“无缝学习(seamless learning)”的理念。在智慧化的数字校园环境中,对物理环境的感知、监控和调节功能进一步增强,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虚拟环境与物理环境无缝融合,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内容、媒介的限制,实现教育信息的无缝流通。
(3)教育业务智能协同。智慧化的数字校园应该使各类教育业务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方式下都能进行便利、快捷、高效、智能的连通与协同,所有的教育业务系统形成互通,实现管理业务、教学业务、培训业务与服务业务的智能协同,在协同的基础上,实现业务流程的重组,创造新的服务形态。
(4)优质教育资源的按需供给。智慧化的数字校园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的媒体材料、在线或离线的数字化课程等。在形式上,提供的学习资源结构清晰,形式活泼,具有自组织化、富媒体化的特点。在获取方式上,系统可以根据学习者需求、特征、知识结构、学习主题等,主动推送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
(5)学习机会的人人平等。智慧化的数字校园要提供“人人都可以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要把网络学习有机融合到常态学习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提供更符合其个性能力与特征的学习服务。要使学生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的知识构建者,借助功能更加强大的智能感知设备,学习者能够将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对照、融合,学习成为一种自发和自觉的过程,将学习嵌入到日常生活中,实现“当技术无处不在,学习也就无处不在”的学习机会人人平等局面。
三、走向智慧教育的转型与变革
建设数字校园的核心追求是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教学内容、教与学的关系等教书育人模式的创新。数字校园的智慧化转型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1.教学转型:认知建构
智慧教育下的教学,将从知识传递转型为认知建构。较之传统的数字教育,智慧教学更加高效、开放和多元。教学活动参与者之间的沟通更加通畅,互动更加深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教学评价更加智能化。基于物联网技术,智慧教室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资产管理、环境智慧调节、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
2.课程转型:线上和线下的双重融合
在智慧教育中,在线课程将成为学校日常教学的常规设置,课程越来越多地体现出线上和线下双重融合的特点。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将融入学校教育。课程实施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翻转课堂等成为必然。真实的社区、真实的活动、真实的学习空间、真实的生活体验等真实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进入到课程中。
3.学习转型:主动学习
富有挑战性、培养学习智慧的主动学习将成为课堂教学新的重点。与学习和教育相关的许多活动都发生在教室围墙之外。真实的生活体验将成为学习的重要形态。正规与非正规的学习方式正在实现互补融合。尊重个体特征的个性化学习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新的学习形态诞生,如自定步调学习、网上研讨、移动学习、协作学习、社交学习、仿真学习、悦趣学习等将成为常态。学校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学生带电脑上学日益成为一种事实。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启动“带着你的手机上学”项目(Bring Your Own Device, BYOD)。
4.管理转型:走向智能管控
管理将由人管、电控走向智能管控。校长可以通过对教育设备的智能化管控,实现设备的科学使用,降低能耗和管理负担,节约开支。校长还可以通过对传感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以及信息系统所汇聚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与对比分析,对教育基础设施、教育信息系统、教学活动管理等各方面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与干预。
5.评价转型:走向“数据主义”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记录学习过程、识别学习情境、连接学习社群、感知学科学习环境是智慧学习环境的核心技术特征。在智慧学习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采集到教和学的全过程数据──不仅仅包括网络教学平台上记录的档案数据,还包括更多的有关学习情境的数据,如地点、时间、个体特征、所用设备、周围环境等。
6.学校转型:重新设计学校形态
6.我国常见癌症现状与趋势 篇六
•
我国常见癌症现状与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世界有 1000 万人患上癌症,而死于癌症人数约 6 万, 占全球死死人数的 12%。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 180 万,死亡 140 万,平均每 3 分钟就有 1.3 人死于癌症,而且癌症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到的势。据《文汇报》报道,在过去不到 20 年的 时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上升 69%,死亡率增长了 29.4%。从我国来看,去年癌症新增病例 人数约为 139 万,占世界癌症发病总数的 17%,基本接近1/5。其中男性发病率接近世界平均发病率,而女性癌症发病率与 1986 年相比下将了近24%。近20 年来,胃癌一直是我国最多发肿瘤,新病例数基本保持了世界胃癌病总数的 1/3 以上,而肝癌、食管癌的新病例书占全球发病指数的一半或一半以上,其中胃、肿、肝、食 管、结直肠、口咽肿瘤居于我国多发肿瘤前几位。只得注意的是,我国女性的肺、肝癌增长 速度十分惊人,与 1979 年相比,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近15%,肝癌增长了近77%。他 们预测,未来消化系统肿瘤仍将是我国多发肿瘤。如果粮食污染、食品卫生和饮食结构等诸 多问题得不到根本的改变,我国消化系统肿瘤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保持高发势头。尽管肺癌目前在我国还不算是最高发肿瘤,但其新病变和发病率增长速度使人堪优,近20 年里,男性肿瘤新增病例数增加了近214%,女性增长了 183%,在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烟草没有得到广泛控制的情况下,估计肺癌在未来的 20 年中仍将有交大幅度的上升。另外,乳腺、胰腺、前列腺、卵巢癌等一度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肿瘤,由于近几年随着我国生活 水平提高、饮食西化、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和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今后将在我国有一定幅度 的增长.由于近10 年来我国坚持对宫颈、食管癌进行一、二级预防,诊治水平和研究不断提 高,这两类癌症的发病率将有可能持续下降。
7.智慧社区现状与趋势 篇七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全国上下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人们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普遍提高,对其身心健康的欲望不断增强。在当今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社会中,全面参与群体体育健身活动已经成为国民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改善人际关等方面的一种时尚的活动潮流。但由于我国社区体育兴起相对较晚,人们对其内涵及功能的认识比较淡漠,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的全面实施及推广。因此,本文就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对今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产生的背景
1.1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社区体育产生的内部动因
在90年代初开始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的影响下,进一部刺激各个企业的经济效能和事业单位的体育公共设施服务机构,从而减少了企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的职能。当人们的体育健身需求在单位不能满足时,他们的体育价值趋向就开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参加一些社区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从而实现人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心理需求。所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1.2 社会老龄化趋势是社区体育产生的催化剂
随着我国离退休制度的建立,大批的离退休人员涌向社区,人均寿命的增加加快了人口老龄化速度。自2000年以后,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的行列,老年人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又有渴望健身长寿和增强人际交往关系圈的心理需求。然而,体育各项健身活动本身具有增强体质、改善人际关系、陶冶情操等多方面的健身娱乐功能,从而满足了老年人参与活动的最终目的,以便推动并加快城市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
1.3 体育社会化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促进因素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们对体育活动需求的增加,政府一家办体育已经不能适应体育发展的需求,必须走体育社会化之路。社区体育既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又是体育社会化的产物。
1.4 建立适应的社区管理体系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适宜条件
随着人们生活生平的提高,城市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质量与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日益密切,尽快建立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服务完善的社区管理体制培养社区情感、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发展社区体育既是体育事业的需要,也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2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内涵诠释
2.1
城市社区体育是在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健身娱乐的身心需求、改善社区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为目的一种便开展一项群众体育活动。社区体育参与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他们主要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锻炼手段,以获得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种社会体育文化现象。因此,在当今老龄化社会当中,社区体育的有效开展将直接关系到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水平。
2.2
城市社区的特点:首先是经济特征,城市社区居民是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城市经济是空间集中的经济,城市经济因空间聚集而产生,又因空间聚集的发展而壮大。可见空间聚集使城市经济具有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其次人口特征,人口的数量多且密度大,人口的质量普遍高于农村和集镇人口,城市人口异质性强,城市人口流动性大;最后文化特征,不同的城市社区文化具有自身的特征,正是这种“文化差异”,才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社区文化特征。
3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
本人通过查阅2000—2010所有城市社区体育相关的期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推理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特点包括以下5方面。(1)城市社区体育的主要形式是街道社区体协、居民体育活动小组等,晨晚练习体育活动是目前城市社区体育的主要组织形式。(2)参与成员主要以老年人为主,据2000年的抽样调查发现,全国400个体育活动共有56789名参与者,其中60岁以上的占76.5%。2005年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表明:55岁以上人群中,体育人口占该年龄段总数的48.8%。通过以上数据显示不难看出:城市社区体育参与成员主要以老年人为为要对象。(3)开展时间以早晚为主。例如,2000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早晨者占80.7%,晚上练习者占47.7%;2005年的调查结果是早晨练习者占83.2%,晚上练习者占49.6%。多数活动点在早晨8点以前活动,这一特点符和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4)活动内容娱乐化。由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设施严重满足不了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活动需求,所以,目前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广场舞、太极拳、气功、交谊舞等多种简单易学具有娱乐性的体育健身运动项目。(5)社区居民对社区群体体育活动和体育公共设施的满意度不高。2006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对8654名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对本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满意度为38.6%,不满意度为38.9%,中性态度为35.5%。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满意度为13.5%,不满意度为58.9%,持中性态度为27.6%。以上数据显示可知: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场地设施非常不满意,应引起社会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4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4.1 北京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会提升社区体育在社区建设的重要地位
北京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全面体育活动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可知:自从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后,我国国民比原来更加关注群体体育健身活动、体育健身知识宣传教育等,从而促使体育氛围逐渐形成,全民体育意识普遍增强。21世纪是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将同时面临着社区大发展和体育大发展两大机遇。这两大发展的同时作用,将会推动我国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同时社区自身特有的功能魅力,也体现了它与现代人的发展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一致性和适应性,最终决定了社区体育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4.2 有效开展“全面健身工程”和“中国体育彩票全面健身活动中心”的健身工程
1977年,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一期工程,发挥了体育彩票的作用,开始实施了“全面健身工程”,几年来共在全国基层社区兴建了近3000个“全面健身工程”上万条健身路径。2001年为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国家体育局有在全国搞“全面健身工程”和“全面健身活动中心”的建设工程的实施,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整体性意识和人本意识的增强。但由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今后国家和政府部门必须坚持开展“全面健身工程”的艰巨任务。
4.3 区域人口结构的差异性,决定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在新体制社区的发展中,不同类型社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来形成的一批新兴城市和老城市扩展的城区,其社区构成的基础单位与传统社区差别很大。有些是由经济发达的村镇演化而来到来的(边缘社区);有些则是条件较差的农村转化而来的。这些社区类型不同,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也不仅相同。所以,根据各类社区的特点选择适合各自的社区体育活动模式对社区体育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4.4 不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差异性,决定社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2002年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34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一个地区的现代化程度不同,其社会发展目标也不同。所以,不同的社会目标决定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水平。
5 结束语
21世纪是科技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为了人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们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国家必须解决和了解我国目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找出符合我国国情基本特点的一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和结构,以便发挥城市社区体育特有的功能。所以,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氛围有利于推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2第1版.
[2]樊炳有.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创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1,6.
[3]李海.等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对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进程启示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9).
8.智慧社区现状与趋势 篇八
关 键 词社区德育资源;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8-0042-03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社区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本研究主要从我国现行社区德育资源开发的模式出发,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社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现有模式
1.以学校为主体的资源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由教育系统内部发展起来的。其具体运作方式是中小学作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组织者、协调者,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发社区内的德育资源,并进一步形成校本德育课程。其具体运作方式是以学校为主体带动本校学生参加社区内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该模式有三个特点:(1)以学校为主体。中小学校作为区域性社区资源开发的组织者或牵头单位,组织本校或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德育活动。(2)以学校德育为中心。学校根据所在社区的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发社区德育资源,丰富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内容,并以此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3)社会广泛参与。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校内或社区开展的德育活动。
2.以社区学院为载体的资源开发模式
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社区德育资源开发模式。其具体运作方式是建立社区学院,接受街道办事处或区域内单位委托,社区学院在利用自身的师资、设备和场地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开发、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开展等多种手段组织校本德育社区资源开发活动。[1]
该模式具有区域性、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大众化等特点,它是一种综合性社区教育机构,用以满足居民较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当前我国创立较早的有上海长宁社区学院、上海金山社区学院及北京朝阳社区学院等。
3.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的资源开发模式
这是我国社区德育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它也被称为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指以政府的统筹管理为主导, 街道作为所辖行政区域资源开发的组织者、实施者,它带动社区各界人士,以社区服务及社区文化为着眼点进行的各种文化宣传、资源开发的社区活动。其具体运作方式为:由当地政府部门领导,成立社区资源开发委员会,并设置有关职能部门及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社区资源开发的工作,这种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
该模式有两个特点:(1)以政府为主导。街道办事处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在社区德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社区德育资源的开发作为街道办事处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目标体系并借助行政手段来逐步推进。(2)社会人士广泛参与。动员社区内各界人士参与社区资源开发的事宜,充分发挥社区内榜样人物、社区的图书馆、博物馆、传统文化等资源的优势,力求形成“共建、共享、共管”格局。[2]
从以上三种模式来看,以社区学院为载体的开发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体的开发模式的延伸和发展。这两种模式共有的优势在于学校积极主动地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利用校外资源,教育行为较为规范。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的社区德育资源已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这一模式的优势是:一方面,它易于政府机构或街道办事处发挥主导作用,提升社区资源的开发力度,并可在一定限度内充分调动各界人力资源的共同协作。另一方面,社区作为除学校教育影响之外的又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影响环境,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最后,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基地的建立,使学校德育逐步向社区、家庭及社会延伸、扩展,使社区也成为一种德育阵地,真正实现生活化德育,这是学校德育实践的一种新模式。
二、社区德育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社区德育资源开发在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关注与解决。
1.公民教育还未普遍引起重视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与之相应的“世界公民”观的出现,公民教育理念开始受到普遍关注。公民教育已成为我国传统德育历史性转型的一种崭新的教育目标,也是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3]新的德育课程标准闪现着公民教育思想,学校德育也逐渐将儿童参与实践活动作为其接受道德规范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诸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德育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品德教育与所处生活、社会的衔接与融合,也体现了德育对公民生活的关注。这既是现代民主社会的诉求,也是学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现有的社区德育资源开发中,公民教育内容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相关研究。
2.社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经验不易普遍推广
尽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我国德育改革的热点,但国内关于社区德育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社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较少,大多数方法和途径都是实践者在特定社区实践中,根据当地实际不断摸索而来,经验的地域特色很强,不易普遍推广使用。从事社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多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学校教师。因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环境的限制以及意识的缺乏,研究内容主要以开发实践经验的提炼与总结为主,或是从某一局部或环节展开;即使在开发过程中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模式,也很难上升到新理论的高度。
3.资源开发的主体意识与力量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课程处于国家课程的“大一统”局面,学校和教师执行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加之考试的压力,使得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动力,更谈不上让教师走进社区开发德育资源。许多学校、教师认为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甚至将社区德育资源开发等同于学校一般活动的开展。
nlc202309041704
4.学校与社区协作不足
由于传统学校德育的封闭意识导致学校与社区长期分离,使学生脱离了现实社会的生活世界,也限制了学校教师的思维方式。这使得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于走出校门有一种陌生感和恐惧感(主要担忧学生安全责任),不愿走出校门,导致社区(社会)资源很难得以开发利用——甚至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社区人员及家长教育意识淡薄,家长普遍将精力、财力主要集中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升学考试和多种兴趣特长的培养上,而轻视“做人”的教育,对于学校开发社区德育资源的做法很难作出积极的支持与配合。其结果是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缺少相互协作的共生状态。[4]
三、社区德育资源开发的趋势展望
1.走向公民教育是德育资源开发的时代趋势
学校德育“走向公民”,其实是走向具体的公民个人,走向公民的现实生活。这就要求在社区德育资源开发过程中:第一,要注重公民参与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构建公民教育社区实践模式。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旋律,以“中国梦”为价值导向,以学校和社区为活动范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活动引导者;通过参与体验社区服务工作,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参与社区生活的能力,并加深他们对保护自身利益,促进大家利益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的公民。
2.走向课程是德育社区资源开发的实践取向
走进课程即指社区德育资源应进入现代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为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丰富、课程的实施以及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服务。社区德育资源走向课程,不仅有利于指导社区德育活动的协调运行,还能改进学校德育课程的不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5]社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主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以富强、民主、文明、爱国、敬业、诚信及友善等为内容,丰富校本德育课程。这有利于实现社区德育资源的体系化与整体化,使社区德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走向生本是德育社区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
在社区德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核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发展需求,去粗取精,分阶段分步骤开发与实施相关德育资源。在开发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建立具有不同教育功能的教育基地。例如,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活动,如参观社区博物馆、访问社区模范人物、退休干部等、慰问孤独老人、参与社会调查和劳动实践等,并在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或建立德育基地、知识的技能训练基地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基地等,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作系统的安排使之形成系列,形成制度,使社区德育资源的利用得以强化,以增强德育效能,使德育社区资源真正为学生服务。[6]
4.走向网络是德育社区资源开发的新路径
在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与交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方式与生活空间。在社区德育资源开发过程中,学校可通过组建一个内涵丰富、文化多元、结构严谨、关系协调、德育效果良好的德育网络,借助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社区)德育资源和德育力量,实现全员参与,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在学校德育中日益形成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协调的网络体。[7]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网络建立过程中,可借助各种组织和沟通手段,统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确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逐渐成为德育发展的一个主要阵地。在特色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敞开胸怀,积极走近社区,与社区协作共同开发社区德育资源。如此,既能用课程资源的方式保存当地、本土文化;又能以课程资源的形式,形成开放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任宝利.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6).
[2]文锦.面向未来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探索,2005(6).
[3]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10).
[4]杜时忠.论德育走向[J].教育研究,2012(2).
[5][7]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6]陈念平.本土社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生本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07(1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智慧社区现状与趋势】推荐阅读:
智慧社区远程教育06-22
创建智慧社区的思考08-16
智慧加油站的发展趋势08-05
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现状与对策07-16
南岗区社区图书馆(室)现状调查与分析对策08-26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06-22
国旗下讲话:聪明与智慧06-30
智慧与道德600字作文08-01
高考满分作文:智慧与反思08-04
让课程充满激情、智慧与欢乐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