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辨析的重要性

2024-07-19

词义辨析的重要性(3篇)

1.词义辨析的重要性 篇一

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问题

总局

若 水

用词准确是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但是达到这个要求有时并不容易。究其原因,往往是对一些词语的词义及用法不甚了解。笔者根据工作实际,挑出公文中容易用错的一些词语试加辨析、讨论,或许有益于减少公文用词不当的硬伤。讨论主要依据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和《人民日报》等。

1.称谓问题

(1)介绍领导,有时职衔在前、姓名在后,如“局长××”;有时姓名在前、职衔在后,如“××局长”。两者在表达效果上有些区别:前者是客观性表述,后者则含有敬意(敬称)。公文一般采用前一种方式,即客观性表述;当然,如果介绍上级领导,也可使用敬称。

介绍离职领导经常用到“原”字,“原”的位置也有讲究。例如,“原××局局长××”和“××局原局长××”,前者表示这个局已不存在,当然××也不是局长了;后者表示虽然局长换了,但这个局仍然存在。所以,“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的用法是正确的,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冶金工业部了;“海南文昌市委原书记××”的用法也是正确的(可参见《人民日报》2008年8月28日第10版),因为不存在的只是这个书记而已。

与此类似的还有“前”字,如“前苏联”、“××(国家)前总理”。但是“前”只用于国家、政党及其政要等,我们的“级别”不够,只能用“原”而不能用“前”。

(2)采用客观性表述时,很多人习惯在职务和姓名之后加上“同志”二字,如“局长××同志”。其实,这是口语的习惯说法,书面语中这个“同志”是多余的。我们看《人民日报》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和姓名之后也没有“同志”。“职务+姓名+同志”的用法,常见于讣告、悼词(可参见《人民日报》2008年8月28日第4版)。

公文使用“同志”一词还需注意两点。①这个词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参见《词典》第1368页)。干部任免文件中,如果是党委任免干部,被任免人姓名之后要加“同志”二字,这里的“同志”特指党内干部,是“党内互称同志”的体现;如果是行政任免,一般不加“同志”,因为行政干部不一定都是党员。以上是特指的例子;而领导讲话或工作报告里的“同志们”则是泛指。②主送本系统、本单位的公文,对于众所熟知的领导,可以仅用“同志”称谓而不必冠以职衔。例如印发局长在本单位某次会议上的讲话,标题可拟为《关于印发×××同志在××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这样既节约用字,又淡化“官位”意识。

2.“班子成员”的外延

严格地讲,“班子成员”是一个外延不确定的概念。每个单位一般都有几套班子,党委一套,行政一套,纪委一套,还有工会、团委的班子等。那么,“班子成员”到底指哪一套的呢?实际工作中,是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界定其外延的。总局所属各局院的班子成员包括:行政班子全体成员,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控股公司的情况稍复杂一些,原则上总局委派的董事、监事也应进班子。这些人员,都是总局管理的干部。

还有两个相关问题。(1)总局管理的二级单位,总会计师进班子;三级单位(如各地勘院)的总工程师进班子。(2)局院的工会主席本身不进班子——这里面有体制的原因和历史的原因。但是目前各局院(包括控股公司)的工会主席都是党委副书记兼任的,他们以党委领导的身份进班子。

3.主管、分管

这两个词的意思很接近,但在词性上有区别。“分管”是动词,“主管”兼有动词、名词两种词性。常用词组如“财务主管”、“一级主管”,“主管”都是名词;作为动词,主管的意思是“负主要责任管理(某一方面)”,口语中用得较多。

起草班子成员分工的文件,应使用动词“分管”,如“××副局长分管地矿业”,“××副局长分管人事处”。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介绍国资委领导的分工,用的也是“分管”。

顺便再提两件事:(1)党委领导同志分管行政工作,如“党

· 2 · 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审计处”,前面最好加上一句“受局长委托”(党委领导兼任行政领导职务的除外)。(2)班子分工文件,如果不涉及党委领导同志,则以行政行文;如果涉及党委领导同志,则以党政联合发文为宜。

4.会议的出席、列席、参加

出席和列席都是参加,区别在于:法定成员参加本组织的会议叫做出席,其他人员(上级领导除外)参加叫做列席。例如召开局党委会议,局党委委员出席会议,非党委成员——哪怕是局领导——只能列席。原则上,列席人员没有表决权等。

上级领导参加会议也叫出席,不能“降格”为列席,尽管上级领导并不参与表决。这种“出席”,姑且算做特例。

5.制订、制定

前者强调过程,后者侧重结果(含有确定下来的意思)。两者在词义上难以区分,基本可以通用。

6.施行、实施

词义十分接近。对于法令、政策和规章制度,既可施行,也可实施。只不过在习惯上,“本条例(规定、办法等)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用“施行”;而条例“施行”之后,还可以制订“实施”细则。

同“制订”、“制定”一样,笔者认为“施行”、“实施”的使用只有习惯上的区别,而没有对错之分。语言中的“习惯势力”非常强大,有些用法单从语法上、逻辑上很难判定谁是谁非。例如,纪要是把会议、会谈的情况“记”下来,但习惯上写成“纪要”而不是“记要”;“年轻(人)”、“年青”和“青年”,分清他们之间的差别很伤脑筋;“大将”和“将军”、“教师”和“教书”,同一个字、同样的意思,用在不同的词里读音却不同。还有极难区分的“作”和“做”。“写作”、“作文”、“作报告”都用“作”,“做文章”却用“做”;“做人”用“做”,“作为„„的人”却用“作”;“当做”、“叫做”只用“做”,而“做客”和“作客”、“做成”和“作成”、“做法”和“作法”的用法都

· 3 · 是规范的„„如此等等,连语言学家也为之头疼。诸如此类解释不清的问题,只好归为“习惯用法”。掌握习惯用法,只有“不讲道理”地死记硬背,舍此似无更好的办法。

7.其他、其它

“其它”仅指事物,“其他”既可指物、指事也可指人(《词典》第1070页)。“他”用于指物并不鲜见,如:他乡、他日、他山之石。笔者意见,一律使用“其他”而不用“其它”,似乎更加保险。

“他”也不仅限于指代男性。古汉语没有“她”字,“她”是“五四”时期刘半农先生发明的,所以古典小说里无论男女一律都用“他”作代词;现代汉语中,“他”同样可以用做不分性别的泛指,例如指称有男有女的若干人时,用“他们”而不用“他(她)们”或“他们和她们”。

8.权利、权力

权力总与职务相关联,有职才能有权(力),所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只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普通人享有的是“权利”,如公民的权利、党员的权利等,当然领导干部作为普通公民、党员的时候,这些权利同样享有。权利同义务相对应,具有法定性。公文中使用“权利”的场合比“权力”要多一些。

9.账、帐,像、象

“账”、“帐”过去通用,如过去常用的“帐户”、“帐号”等。后来不通用了,涉及财务方面的事情,一律使用“账”,如:账目、账号、账单、对账等;“帐”只用在帐篷、青纱帐等词语之中。

与此类似的,还有“像”、“象”。过去的“好象”、“象„„一样”,现在一律改为“好像”、“像„„一样”。

10.“隶属”之后不加“于”

有人习惯在“隶属”后面加上介词“于”,如“总局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隶属是“(区域、机构等)受管辖;从属”的· 4 · 意思,这个词本身就是带有被动含义的及物动词。所以,上句话应改为“总局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二字也删去。

顺带提一句:“从属”是不及物动词,后面要加“于”(见《词典》第228页该词条下的例句)。

11.“凯旋”不要“归来”

“凯旋归来”很常见,可惜用得不对。凯旋是“胜利”和“归来”的组合,“旋”的本意就是返回、归来。《词典》(第760页)“凯旋”词条的例句“欢迎凯旋的体育健儿”,初读起来可能不太顺口,但是明白这个词的含义后,就会慢慢习惯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悬殊”。悬殊形容“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如“贫富悬殊”、“双方力量悬殊”的用法都是正确的。在“悬殊”前面加上“相差”或者在后面加上“很大”,都是不规范的。

12.少用“进行”

公文中“进行”用得较滥,虽然不算错,但按简洁性的要求,多数“进行”都可删去。如“对××进行了检查”可改为“检查了××”,“在××工地进行施工工作”可改为“在××工地施工”等。这样一改,不伤文意,反而干净利索。

13.慎用“接见”

某单位公文中有句话,大意是某月某日局长接见了几名上访职工。显然,这里的“接见”应改为“接待”。“接见”一词“官味”较浓,说局长“接见”职工,难免招致“领导高高在上”的非议。领导亲自处理职工来访原本是件好事,然而用词不当却伤害了原意的表达。

14.简称问题

公文使用词语简称,应注意三点。(1)提倡使用简称,但这个简称应该是大家熟悉的、规范化的简称,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地质勘查”简称“地勘”。总局系统内部行文,各单位的名称多数情况下也以简称为好,如“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 5 · ××局”简称“××局”,既节省文字,又显得亲切。(2)如果简称是大家不熟悉的,或者不规范的、容易引起歧义或误解的,应该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紧跟其后加注“(以下简称×××)”。例如向国资委行文,使用“总局”的简称经常采用这种办法,因为我们在150多家央企中知名度并不太高,而且国资委管理的“总局”并非我们一家。(3)简称中必须使用全称的字眼。例如“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不再使用过去的简称“中国冶勘”,因为全称里面已经没有“勘”字了。

15.岩芯、岩心

《词典》(第1566页)对“岩心”的解释是:进行地质勘探时用管状的机件从地层中取得的柱状岩石标本。看来,我们过去常用的术语“岩芯”,似应改为“岩心”。事实上,《地质勘查导报》一直使用“岩心”。但“岩芯”也未废除,大概是指岩体的中心部分(参见《词典》第1544页“芯”字释义举例)。《词典》对“岩心”、“岩芯”的解释,笔者总是感到可疑:依照简称的原则,岩体的中心部分恰好简称“岩心”;而钻机取出的柱状标本,在形状和提取方式上又恰与“笔芯”、“灯芯”的“芯”相类似。这两个词条的释义如果对换一下,似乎才能让人接受。

《词典》(第761页)对“勘查”、“勘察”的解释同样不能令人满意: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两个词并不通用,如“地质勘查”、“工程勘察”中的“查”、“察”不能互换。也许,《词典》虽然权威,但毕竟不是工程技术类的工具书,我们似乎不应苛求于《词典》涉及的专业问题吧。

· 6 ·

2.词义辨析的重要性 篇二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对象,原则

引言

对外汉语的词义辨析和本体的汉语词义辨析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我们不应该将这二者做等同处理, 所以就需要对这种实际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 将对外汉语的词义辨析的对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方便明确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

一、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的具体分析

目前对外汉语的学者和专家的普遍看法是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词义辨析和汉语本体研究的内容相区别, 扩大辨析对象的实际范围。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留学生们时常都会让教师进行相像内容的词语辨析。这些相近的内容并不是实际上的近义词, 一部分是字形相近, 一部分是发音相近, 一部分是意义相近等等相近的内容。所以对于对外汉语辨析的对象不仅仅限于传统内容上近义词的辨析, 还是需要将这部分内容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扩大和延伸, 方便日后进一步研究和处理[1]。

二、对留学生造成词汇学习中的理解偏差的重要成因

( 一) 汉语词形造成的趋同性

词形是词义辨析中重要的理解内容, 它本身在留学生学习对外汉语中占有重要的影响地位, 倘若两个词语在构词结构和成分具有相同的或者相似的内容, 就会造成留学生对这两个词语在认识上产生趋同性, 然后将这两个词义做等同处理。这种汉语词形的趋同可以分为相同形旁的单音节词语趋同和相同词素不同顺序的词语趋同。

( 二) 汉语词义造成的联系性

词语不仅是汉语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其他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对词汇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客观重视。实词是词汇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它在对外汉语的学习过程中最先遇到, 对于词语词义的理解也非常重要。但是这种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所学习的词汇量逐渐的增多, 在新的词汇中就会遇到与之前学过的词语词义相近的内容, 这时候留学生们就需要对这两个词语加以辨析。具体要学会这两个词语所应用的不同场景和语境[2]。

三、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原则的具体分析

( 一) 实用性原则

留学生主要对相同或者相似的词义存在一定的混淆性, 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这类词义的差别, 我们就要对词义进行有效地辨析, 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在教学的实际环节中将抽象的词语难以解释到非常通透的境地。就比如说“寂静”“安静” “平静” “宁静”这几个词语的分析和讲解上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几个词语的差别就集中在周围环境的分贝值上面。但是教师的讲解, 对于不是母语的留学生来说就产生了一定的理解上的困难。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帮助学生区分这些词的大致差异内容, 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准确地将该类词的具体应用语境表达出来。所以针对这种现象的发生, 我们要在词义辨析的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元素或者做一些改进。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原则, 要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帮助他们锻炼发散性思维, 让他们有效地参与到词义辨析的活动中去。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 让他们既能理解词义的具体使用情况, 还可以准确地将这些词语活用在现实生活中去。

( 二) 关联性原则

针对留学生的对外汉语词义辨析教学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们可以采用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去活用在留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一些留学生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转注释义。直白的讲就是将不熟悉的词语转换成一种自己熟悉的第一语言来进行形象的记忆和学习。就比如说, 一个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通常在对外汉语学习 “买卖”阶段中, 将这两个词语具体实际化的转注成 “buy和sale”。这种转注的学习过程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在汉语的具体应用习惯中, “买卖”还是一个形容特殊过程的词语, 就是英文中的 “business” 一词。所以当留学生真正理解这个词语后就可以在以后的具体情境中联想到实际含义“商业”的意思。针对这个现象, 我们不难发现, 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留学生的对外汉语学习过程是具有一定的词汇相关联系的阶段。所以教师在词语辨析方面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种关联性和联想性, 利用之前接触过的、熟悉的词语对新的词语进行一定的联想, 然后再对这个词加以辨析。

( 三) 相对性原则

汉语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就是一种相对的词义辨析情况, 所以在词义的辨析中往往教师需要的就是把握好相对性原则, 重视学生提出的具体化问题, 进行多方比较最好不要面面俱到的讲解。倘若解释两个词语通过对比要花费很多时间, 或者过多的举例子去具体解释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严重的错觉, 这两个词语需要在指定的特殊环境才能应用, 所以这样的解释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词语的真正含义。留学生对于对外汉语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步、改变、升华的阶段性过程, 一个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又要孕育出新的问题, 所以对外汉语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词义辨析课程中注意留意留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水平, 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有效帮助他们学好对外汉语课程[3]。

四、结束语

词义辨析是对外汉语学习中必要的经历过程, 所以教师要重视对这方面教学方法内容的合理运用。进一步明确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 恰当地引导留学生, 使其真正掌握词语的运用方法, 体会中国汉语的博大精深之处。

参考文献

[1]杨峥琳, 洪炜.预防式与治疗式近义词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5 (01) :28-33.

[2]赵一轩.论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 (07) :185-186.

3.侘寂词义辨析及其美学应用 篇三

摘 要:“侘寂”(wabi sabi)这一美学概念源自日本,在传入中国的后,其含义时常被歪曲。常被表述为“不完美的,无常的,不完整的”,其实它的本意是“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并且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关键词:侘寂;美学;日本美国著名艺术家李欧纳·科仁所著《侘寂之美》一书的出版使得“侘寂”这种日本传统美学思想流行开来,并被认为是苹果、无印良品等世界知名厂家进行产品设计时的灵感之源。[1]那么时下众皆言“侘寂”,到底何为“侘寂”?我们知道,日语和汉语虽颇有亲缘关系,但是日语中有一些字是无法在中文世界找到对应的汉字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侘”字即为其中一例。根据日本最权威的词典岩波书店所出的《广辞苑》,“侘”字在日语中本字是“他”字,即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其派生义是指“被隔绝在正统律令体制外的东西”,即他者、他物。到了日本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侘”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成为茶道文化的追求形式。[2]而在古汉语中,“侘”与“诧”互为通假字,意为“自矜”。另有词语“侘傺”,用来形容人失意之状。①其实在日语中,“侘び·寂び”原本是两个词,分别表达了不同的含义。而这两重含义结合起来,便成了日本的独有美学。“侘”的原意是简陋,在禅宗中安于简陋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侘(び)追求的是一种无须繁华,不要装饰,直指本源的精神。“寂”这个词,直接看上去,便理解了“寂静”的意思,但这词在日语中还有其他的含义,如“旧化,生锈”,表现了一种浸透岁月痕迹的美感。这种美感与侘び的相似点在于,都在强调一种“完全发自本身而不需外物衬托”的美。结合起来看,“侘寂”的含义是:一种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并且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侘寂美学风潮在日本安土桃山时代茶道大师千利休(1522-1591)的引领下发展到最高峰。作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其“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3]若追本溯源,会发现侘寂美学的源头其实是在中国的佛家禅宗思想,禅宗尤重内心修养,强调精神层面的修为,但是在中国却没有成为主流,因为它与道家主义合流,开创了另一种境界,却没有被广大的中国人认知。而在日本则由禅宗之境界发展到侘寂美学。至于其词义的误读,则可追溯到19世纪的日本美学家冈仓天心所著《茶之本》在西方的译介。书中所提到的“侘寂”一词便被西方翻译成了“Imperfect”(不完美的)。西方人将其理解为外表的残缺。以至现在中文世界里,好像一提到侘寂(Wabi-sabi),多被描述为“不完美的,无常的,不完整的”。这是翻译界典型的“原意丢失”(lost in translation)。侘寂字义上最相近的英文单词应该是rustic(质朴)。韦式字典将”rustic”解释为“简单的、未经雕琢的、且外表粗糙或不规则。”虽然“质朴”只体现了侘寂的一面,但这的确是众人对它的最初印象,远比”imperfect”要精确恰当。侘寂美学是日本传统美学中最显著的特点。它在日本的审美价值中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希腊对于至美至善的追求在西方的地位。日本的传统建筑景观,如温泉、庭院期,露天设计均以把建筑本身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为首要原则,讲究人与自然、触觉与视觉合而为一的体验。跟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对称不同,日本文化的美学最高指导原则恰恰相反,尊崇“不对称主义”,無论是私宅还是皇宫,几乎都找不到对称的两个边。中国的园林建筑,比如说皇家建筑,讲究的是皇权统治的气派和威严,讲究对称,给人以四平八稳之感。即使是被喻为世界园林建筑之最的苏州园林建筑,也是有钱人家和少数人才能拥有的象征。它们虽然壮阔、精微和奥妙,但是没有办法深入人心和庶民底层,更无法变成一种生活的美。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和日本可谓各成体系,泾渭分明。日本传统庭院居室与现代人生活产品讲究用原始素材营造环境与视觉的气氛。中国美学大而难以化成小品,而小品之作却没有蔚为一种潮流,气派仍然是整个中国的主流。自古以来,日本自然资源稀缺,加之处于火山地震带的地理位置,导致生存空间狭小,经历无数次的自然灾害和资源短缺,日本人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尊重、崇尚自然的美德。他们认为自然界充满了睿智,自然界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人们只有吸取自然界的睿智,尊重自然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了简朴、节约的生活习惯。在亚洲的其他国家,自古就对复杂烦琐的装饰情有独钟。日本却恰恰相反,讲究简单、朴素,这起初是为了节约资源,要使“物尽其用”,拒绝一切浪费。但是,缺少装饰的物体如何来表现美感呢?日本人从禅宗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即返璞归真才是更高层次的美,他们常常不把物体表现得尽善尽美,而需要通过人的心灵来感受物体,让表面看来空荡荡的一物却能表现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简洁朴素的颜色,使其达到平和安静的感觉,大自然的融合。加之中国禅宗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空灵、虚无的美学思想,也就是对“无”的追求。这里的“无”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无中生有”,从深层次来感悟“无”的含义。正因为容器是“空”的,才能盛装东西,一无所有之中蕴涵所有,发人深省。这种美学观与中国国庄子无为的哲学思想有异曲同。日本现代设计渗透着日本传统侘寂美学思想,日本人把现代设计的对象称为“道具”,日语的“道具”一词,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道途上具有的器具”,包括佛道之具、武士道之具、茶道之具等。日本的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美学的运用无处不在。日本的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向来简单明了,经常用简单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内涵。日本审美意识中强烈的自然观决定了日本在工业生产的同时兼顾对环境的保护,以最小的能耗发挥物的最大功效,即通过技术革新来降低能源的消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最终成为优质产品的同义词。注释:①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楚辞·屈原·涉江》参考文献:[1] 张楠.侘寂的美学源流[J].艺术与设计,2015(7).[2] 吕模.“侘”字的汉字溯源与美学意识[J].语文学刊,2014(10).[3] 汪海鹰,刘勤晋.千利休及其茶道思想[J].中国茶叶,2004(2).

上一篇:2022物业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假如我是他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