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会学生主持

2024-08-12

小学家长会学生主持(8篇)

1.小学家长会学生主持 篇一

叔叔、阿姨:您们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一切为了我们学生”,希望在这一个半小时里,能够让您们了解我们在校的各方面情况,也希望您们能给我们老师和孩子们更多的建议,让我们认清自己的不足和知道今后的努力方向,让我们今后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首先,我们有请语文老师来谈谈。掌声有请!

(语文老师发言)

感谢语文老师的悉心培育,也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我代表全体同学与家长,向衷心的说一句:“谢谢!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一定会加油的!”

多年以来,“生本实验基地”在我们学校扎根实践,学校为我们非常多的机会上台表演,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学校提倡的“玩赛培才”,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比赛,培养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使我们人人成才。因此,学校一年有四大主题的大型活动,上学期的体育节和艺术节,这个学期的读书节和接着而来的我们期待着的科技节。

在学期开始的第二周,我们结合寒假的读书活动,召开了“我与好书交朋友”的主题班会,从中,我们再次认识到读书应该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人一生都要与书交朋友,所以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就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第三周,我们进行了“淘书乐”,把看完的旧书拿来与同学交换,或卖掉再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从中我们学会了讨价还价,也尝试了当老板的滋味,实在太有意思了。

第四周,我们举行了班班有特色的“书香课室”评比,我们参与班级文化布置,乐在其中,也学会了一些布置场室的技能。

第五周,我们与四(1)班展开了男子、女子足球联谊赛,通过比赛,让我们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懂得只有人人抱着必赢的信心,我们才有机会赢得胜利。希望下一年我们能做到反败为胜。

第九、十周,我们分别召开了“诚信考试我做到”和“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班会,从中,我们认识到做人做事都要做到有诚信,只有讲诚信的同学才会处处受欢迎,也让我们明白劳动能创造一切,我们必须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第八周,我们进行了演活历史剧《史记》的表演比赛,荣获二等奖。现在,有请参加《史记》表演的同学,再为我们还原那精彩的一刻吧。掌声有请。

(表演)

每一周,学校都为我们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每一天都过得忙碌、充实又开心。

在家长回执条中,我们的爸爸妈妈很想了解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要不,我们现场来表演一下吧。现在我们随机抽签5位同学,抽到的同学就上台流利、准确、有感情地背诵我们学过的英语对话。OK?有请英语进步的嘉荣和淑怡来抽,看哪位同学幸运地获得这个难得的展现自己的好机会。

(表演背诵)

感谢同学们的大胆参与,你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一起加油,再创佳绩!

从我们的现场演绎,肯定对我们在学校的情况还不十分了解,现在就请听听他们的小结吧!

首先,有请陈嘉滢为我们小结我们的劳动情况!掌声有请!

(嘉滢发言)

谢谢嘉滢的总结,看来我们今后要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每天的值日工作!因为,劳动能创造财富,能赢取一切哦!在这,我不能不表扬嘉滢,她很乐于为班集体服务,不管是劳动值日工作,还是带领大家早读,收发作业等,她都认认真真,任劳任怨。而且,学习刻苦,作业书写工整、美观,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络冰和张璐作为英语课代表,我们也请他们对我们的学习做个简单的总结。掌声有请!

(络冰和张璐发言)

谢谢络冰和张璐的提醒,自从当了英语课代表之后,她们的英语成绩都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啊。现在有请班长对班中的其他事情做总结。掌声有请!

(班长发言)

感谢班长,班长的倡议我们有信心做到吗?作为一班之长,耀灏处处以身作则,做我们的表率。不但积极参与各科课堂活动,自觉完成各科作业,书写美观,有书法味,而且,还是体育健将,打篮球,踢足球,长跑,时刻他都勇当先锋,管劳动,分派任务后,还主动帮忙。反正,老师把任务交给他,特放心。再次,掌声送给班长。

为了让大家对我们在校的情况做更详细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回到家长身旁,与他们来个真情告白吧!(5分钟)

最后,老师还想跟我们一起探讨“养成好习惯”的一些做法。好,现在,把话筒交给江老师吧!

感谢孩子们,我们学校一直主张生本教育,时刻给孩子提供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那家长会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接下来,我要讲4点。

首先,与大家一起来探讨养成好习惯,铸就好人生这一话题。所谓习惯,就是我们就是我们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思维方式等。这样说,习惯就有好与坏之分。现在我们通过例子来看看坏习惯和好习惯会带给我们什么。(看PPT)

(看完第一张PPT)我们当中,也有同学有这样的行为,并且比这个更严重,我们班曾经试过,把别人的书、作业本更藏起来,或者捡到A的东西,不直接还给A,而是转交给B,而通过B再还给A。搞到A来投诉。

有的孩子,到别人家做客,进门会问:“我需要换鞋子吗?”主人家会说,这家孩子真有教养。也曾经见过一个报道“许多应试者都到一家大公司应聘,其中一个学历又不是,相貌又不是很好,口才也不是很棒,但他却被录取了。只因为他进去面试时,见地上有一张纸屑,他弯下腰,低头捡来,就这一小小的动作,他就被录取了。"可见,好习惯,成就大人生啊!所以啊,以后见到校内、课室里面有纸屑时,比赛似的捡起来,千万不能说,那不是我丢的,就熟视无睹。我们再看几个这样的例子。(继续看PPT)

看来,将来我们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立足,能否生活得踏实、快乐,真正比拼的不是才艺,而是习惯。正如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那样: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你播下一种好习惯,那你会收获一种好性格,得到一种好命运。现在来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行为吧。

请谨记:习惯若不是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艾门斯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现在,请你想一想:你身上有哪些坏习惯?你打算怎样改?

最后,我想说——养成好习惯:从改变细小的不良习惯做起,从一点一滴的言行举止做起,从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立志做更好的自己做起。愿大家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成就大未来。

第2点,就是简单说说期中考的问题。这次的期中考有的同学没考好,成绩不理想,证明我们学的不扎实,思想不重视,好的习惯还没有养成。现在,我们知道问题所在,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进步的,对吧!其实,我想提醒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地多听录音,就算您会背,你也一定要听,学习模仿别人的语音、语调、语速,培养语感。每天至少听读10分钟。好态度,好习惯,好成绩,必然的。现在,我想请秀方来谈谈他的学习方法。秀方学习很踏实,刻苦,善于思考,考试时做到沉着,能让自己迅速静下心来。

第3点,我想谈谈这本《学习日志》,需要家长如何配合的?

第4点,选出5位“家委会成员”(明凯、络冰、秀方、志瀚、锦鹏、泽丰、金涛)

在家长会的最后,我也提醒各位家长,请监督和制止您家孩子玩游戏。最近发现,有不少的孩子连扫地都围在一起讨论游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最后,祝各位家长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愿我们班的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栋梁之材。

2.小学家长会学生主持 篇二

一、教师要怀揣爱心,做最好的教师

夸美纽斯曾说:“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学生”。教师要想妥善处理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消除偏见,旧事不提,注重激励。以自己的言行展示良好的典范,真诚欣赏学生,触动其心弦。“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被赏识是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品行障碍学生虽然存在诸多缺点,但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寻找他们身上的亮点,适时地当面当众表达欣赏赞美之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就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之精神振奋,它不仅为品行障碍学生指引了航道,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希望之光。对品行障碍学生的教育,要做到对事不对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因此教师要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孩子,使其不端行为得到矫正。夏丐尊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池,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才能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消除品行障碍,摆脱孤独阴影,重新找回失去的自信、自尊和生活的乐趣,进而端正行为,焕发精神,奋发向上。作为班主任,更应时时关注品行障碍学生,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滋润他们健康成长。

二、家长要有现代理念,做最好的家长

1.真诚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其实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坦诚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想法解释给孩子听,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和蔼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父母的。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陪孩子、多了解孩子,与孩子、老师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

2. 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和朋友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以平等的身份、亲和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决定。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后果可控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与教训,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心意。

3.发怒时请静一静。在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的心境平静不下来的时候,请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跟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等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人无完人,家长要修正对孩子的期望,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胜心切了,甚至常常拿连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随性、固执等现象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有所期望,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现状及实际情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三、孩子要天天进步,做最好的自己

有品行障碍的孩子大多都经常走神,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常常沉迷于空想,言行往往有悖常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孩子要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要相信自己,树立信心。首先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刚开始计划目标不要定的太多太高,然后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定时定量、专心致志地去身体力行,只要每天坚持保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进步。每天应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完成,争取每天都进步一点,做今天最好的自己,你会发现明天的自己可能会更好。

3.小学家长会学生主持 篇三

郭女士近来忧心忡忡,说她正读五年级的女儿珊珊早恋了。早在几个月前,珊珊放学回到家总是抱着手机跟同学发短信,一个偶然的机会郭女士看到了女儿的短信内容,是和某个男生的,来往短信居然近百条,除了日常问候,还有“很想你”“好喜欢你”这样的“真情”告白。

郭女士怀疑女儿早恋了,私下跟女儿的同学一打听,珊珊果然跟一个同班男生“有情况”,按同学的说法,“应该是在谈恋爱”。郭女士简直难以置信。

针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小学生早恋,笔者随机采访了150余名小学生,其中95人表示班里的男女同学间确实存在早恋倾向,26人承认自己有“恋爱”对象。

晓悠是南京鼓楼区财经大学附小六年级的学生,还不到13周岁。当被问及“班上是否有同学谈恋爱”的问题时,她肯定地回答“有”。据晓悠说,他们班公开恋爱的有两对,其中一对已经发展到经常亲密搂抱。至于在班里偷偷传字条、双休日相约一起玩被同学撞见的,也有三四对,只是他们行事隐蔽,没有公开。

据晓悠介绍,三四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较受异性同学欢迎,但到了五六年级,漂亮的女生和帅气的男生则更容易早恋。这个说法也正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思想发育不成熟,恋爱通常离不开一见钟情,会把外貌、学习成绩作为选择对象的重要条件。

就读于上海浦口某小学五年级的梅子,说她的同学里也有公开恋爱的:“有两个同学,听说是男生先在QQ上向女生示爱,然后他们就开始谈恋爱了。俩人都跟我一样大,11岁,整天在班上互称老公、老婆,而且还假扮结婚,曾经闹过好几次分手呢,但最终也没有‘离婚’。”除了公开恋爱的同学,梅子表示,班里还有好几对“偷恋”的。梅子随口给笔者朗诵了一首打油诗,说是他们自创的:“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美女没人追,四年级的帅哥一大堆,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夫妻一对对。”梅子强调,打油诗描述得一点都不夸张,教室里传字条示爱的同学非常多,当然大家都提防着老师,以免被发现。

11岁的四年级男生刘星说他曾用日语“阿姨希特鲁”(我爱你)向女生莫卡发短信示爱,莫卡没有回应,后来他又通过送卡通贴和漫画书,成功俘获了莫卡的芳心。“现在我们恋爱一年了,情人节约会的时候我会向她告白,告诉她我喜欢她。”笔者随口问道:“那你知道什么是喜欢吗?”刘星小大人似的说:“当然知道啊,我一天有一半的时间在想她,买情侣戒指给她,而且星座书上不都写着嘛,我们天蝎座的人为了追求别人可以不顾一切,反正我就是不顾一切地喜欢她。”同样,莫卡也很大方地承认她是刘星的女朋友,甚至发誓两人长大会结婚。他们班除了他们两个,另外还有三对“小情侣”,八个同学常约在一起玩,并成立了一个“爱情帮派”。不过,刘星和莫卡早恋的事儿后来被老师知道了,吓得他们暂时转入了地下,整天担心被老师找去谈话。

除了在学校发展私密亲昵关系,校外更是小学生早恋衍生地,公交站台、地铁口等相继惊现小学生求爱场面:男生手持情书、玫瑰等求爱道具,单膝跪地一脸虔诚地向女孩表白,如果求爱成功,会当场拥抱甚至亲吻,旁若无人。麦当劳及肯德基餐厅也经常上演小学生情侣秀恩爱场面。有一次,广州市广百新一城旁边的麦当劳餐厅,不少顾客拍照上传微博,图片显示两名十一二岁穿校服的孩子拥抱亲吻。据群众反映,这对学生情侣找到位子坐下不久就开始亲吻,动作频繁夸张,其他顾客目瞪口呆。

笔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发现,某些网络贴吧竟然已经成立了类似“‘00后’早恋吧”的网络组织,人气颇旺,许多小学四五年级的男孩上网分享“泡妞秘籍”,有不少同龄孩子“热心献计”。

种种迹象表明,早恋已提前至小学生阶段。

小学生早恋原因分析

针对小学生早恋现象,西南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张仲明副教授说,这种所谓的早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很多时候只是基于孩子之间的友情而产生的一种懵懂好感,与恋爱本身没什么关系,用类似“老公”“老婆”这种昵称的形式表现出来,极易给成年人造成错觉:孩子早恋了。当然,孩子本身也存在一些客观因素促使他们产生“早恋感”。

激素催熟生理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的生长发育落在别人后面,给孩子吃得越来越精细,补得越来越高级,但生活富裕营养好并不全是好事,最直接的不良后果就是让不少小学生性早熟。比如反季节水果,几乎都是在催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节或提前成熟,这是引发孩子性早熟的一大诱因。含有激素的保健品或快餐,特别是炸鸡、薯条、薯片等,因热量过高,会在儿童体内转化成多余的脂肪,进而引发内分泌紊乱,也是引发孩子性早熟的一大诱因。

如今的女孩,大多在初中一年级进入青春期,有的甚至在小学五六年级就有了月经初潮,这比十多年前的孩子要提早一至两年。“早熟”对女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因为女生身体早熟往往伴随着心理早熟,对异性的爱慕种子不知不觉地便会生根发芽,这种早熟带来的冲击通常大到难以应付。

亲近异性心理 身体外形出现变化以后,孩子们从心理上也希望尽早摆脱童年的一切,进入成人世界,于是他们尝试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包括尝试恋爱,从对异性好奇开始,试图扮演全新的角色体验另一种生活。

在性早熟影响下,无论男女,理所当然会萌发与异性相关的情感,甚至滋生出爱欲的渴望,但小学生毕竟年幼,心理不成熟,他们既要表现自己,想要引起自己钟情的同学注意,又缺乏自控能力,有的孩子因此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因为无法公开表达这种愿望和情绪,有些小学生的早恋常限于痴情的暗恋、单恋,在这种无形的矛盾中,他们经常感到强烈的压抑和郁闷。

影视作品熏陶 现在的电影、电视剧大多以谈情说爱为主体内容,婚外恋、第三者、床上戏比比皆是,几乎“无爱不成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对社会现象有了初步接触后,往往会产生“尝鲜心理”。而且,小孩子的模仿力都很强,小学生各种观念尚在形成之中,缺乏分辨能力,充满好奇心,于是,当所有的电视和网络都浓墨重彩地展示成人浪漫镜头,当不少节目将儿童纯洁互动诱导为“儿童恋情”的时候,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将同学间正常的好感当作爱情,并“如法炮制”恋爱过程。

而且,物质条件的改善,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得以普及,也极大地方便了少男少女的交往,相应地也为他们早恋打开了方便之门。

缺乏家庭温暖 有些留守儿童,双亲不在身边,或父母离异后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及家庭温暖,会转而向同龄人寻求慰藉。孩子之间,有更多的共同爱好,当关系较为密切时就会产生朦胧的情谊,并进而出现早恋苗头。而且,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孩子,更容易感到精神空虚和寂寞,如果忽然得到异性同学的关心,自然会迫不及待地投入早恋。

孩子们有时童言无忌,或许只是开开玩笑调侃一下,尤其是小学生,十有八九对爱情没有深刻理解,男女生之间的所谓早恋,充其量是一种“朦胧状态”,家长切忌较真,尽量不要责罚孩子或轻易给他们扣上早恋的帽子,这样反而有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让早恋的概念在孩子的脑海里得到强化。

家长自己应事先搞明白,到底什么是谈恋爱。一般来说,恋爱关系的确立需有几个必要条件:一是彼此之间有一种激情的亲近感,比如拥抱;二是彼此之间愿意交流分享,这是一个承诺的问题。而很多孩子之间只是相互有好感,关系比较好,根本就没有谈恋爱的能力,与真正的恋爱相去甚远。

该如何对待小学生早恋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早恋谈虎色变,恨不得马上把孩子的这种感情扼杀在萌芽之中。但儿童教育专家认为,早恋原本是小学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本身并没有多大危害,只要合理疏导就能化险为夷。

针对这个问题,“70后”家长萧女士说:“我们那个年代,老师对早恋管得非常严,谈恋爱的学生极少。”但萧女士认为,有的男女生本来是约在一起学习的,只是彼此间有好感,但老师、家长介入后,反而会引发孩子心理逆反,偏要在一起。有时候即使男女生关系好一点,有共同语言,甚至有些相互倾慕或崇拜,喜欢一起学习交流,即使心中有点“暗恋”成分,会带来一些心理上的波动,比如激动、失落、烦恼等,但只要没有表白,没有边缘性行为,就不能认定为谈恋爱,更不能定性为早恋。萧女士认为,这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阶段,而且这个阶段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顺利走过这个阶段,会对一个人成年后的恋爱、婚姻、异性交往等带来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从少不更事的童年期到成年期一个很好的过渡。因此,萧女士自己在教育女儿时十分开明。她说:“我在成长过程中体会过这样的心情,所以对女儿很宽松,跟女儿的沟通交流也比较多,比较顺畅。”

萧女士提醒说,有不少孩子其实是“被恋爱”的。当孩子说“我们只是普通朋友”的时候,家长往往不太相信,并通过各种调查来证明自己的判断,导致孩子也开始过于关注自己与异性同学的关系,让原本很自然的同学关系变得别扭,不是戛然而止,就是迅速升级。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干涉是重要的催化剂。

那么,当发现孩子有早恋苗头时,家长该怎么办呢?

先稳住你的情绪 著名情感专家张怡筠建议,家长应该转变对待早恋的态度。“当孩子谈恋爱的时候,传达的信息就是,父母该给孩子进行两性教育了。”有的家长发觉孩子有了早恋苗头,第一反应就是慌乱急躁。其实你首先应该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着急,也不要慌,应该心平气和地静观其变,千万不要拿偷看到的信息作为证据来斥责孩子。

以朋友的身份聊天 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后,暴跳如雷不如下一场“毛毛细雨”:耐心地和孩子谈谈心,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帮他分析利弊。

家长没有火气,孩子自然会放松警惕,打消敌意,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你,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孩子分析,引导孩子摆脱“早恋”。作为家长,只有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以有说服力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以及早恋将对学习产生的不利影响,让孩子自觉主动地中止恋情。

沈东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今年上高二。说起小学生早恋,他给笔者讲述了他上小学时的一段经历。读六年级时,他喜欢上了班里一个女生,他大胆地向对方表白,请她做自己的女朋友。沈东平时跟妈妈沟通比较多,而他的妈妈善解人意、非常开明,他就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老妈“一半”。当得知才上六年级的儿子有了女朋友以后,沈妈妈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如临大敌,而是平静地给儿子交代了两点:别耽误学习,别做出格的事。

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妈妈就会不露痕迹地向沈东了解一下他和“女朋友”的进展,偶尔还会跟他像朋友一样聊一聊她当年的校园“恋情”。妈妈告诉他,她不反对沈东去经历这件事,但并不看好他们的未来,原因是“这个年龄段谈感情很不靠谱”。

上初中后,沈东很快跟“女朋友”分手了,他很感谢妈妈选择了一种最好的方式:不横加干涉,却如挚友一般在背后默默帮助。沈东觉得,有过这次经历,自己成熟了很多。如果当初母亲是另外一种态度,他可能会走进情感误区。

守口如瓶传递正能量 父母对孩子的爱,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爱。倘若孩子真的“恋”了,被对方的优点吸引了,家长就该告诉他(她),如何把这份欣赏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

一位父亲就做得比较好。当他发现上初三的女儿恋爱以后,没有大惊小怪,而是对女儿说:“想搞对象呀!你得学学你妈。当年你妈一眼就看上了你爹我。想当年,我俩初中就认识,你妈那是绝对的大美女,护花小分队都可以踢一场甲A足球赛。你爹我是拼死拼活地追呀!发现咱不行呀!要啥没啥,我又发现学习好特重要,所以,我就努力学习,以全校第三的成绩考上高中,高中以全校第五的成绩被大学录取。回老家任职以后,你妈开始主动找我呀(有点得意忘形)!你要是有这本事,你就搞对象。我还得替祖国谢谢你,我绝对不管!哈哈!”

这位聪明的父亲就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引导女儿明白:有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从而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孩子爱听,还能听得进去。

不过,如此办法的前提在于,家长要处理好平时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愿意跟你讲他的事。最关键的是,孩子告诉你的事,一定要守口如瓶。

将孩子早恋的事情公布于众是处理早恋问题的最大忌讳。有的家长大声地宣读孩子交往的书信,让孩子感到很没面子;有的家长跟踪孩子,以便掌握他们的行踪;还有的家长甚至直接到班上公开“揭露”,让子女无脸见人。

曾有家长发现自己女儿早恋,跑到学校大闹一场,事情被全校师生知道,冲动之下,女孩跳楼身亡,而家长后悔莫及。

这种不当处理,除了带来极端后果,还会让孩子产生其他不健康的心理,比如有的孩子会认为,既然已经世人皆知了,就干脆大大方方地谈吧!也有的孩子可能自认为已经名誉扫地,干脆破罐子破摔,开始拿恋爱当儿戏,和家长对着干。因此,家长对早恋的处理绝不能公开化,而要为孩子保守秘密。

4.小学家长会学生主持 篇四

合:各位叔叔、阿姨,你们好!马:我叫马杰 黄:我叫黄浩

合:我们俩是这次家长会的学生主持人。首先,请允许我们代表六(10)班全体同学和所有科任老师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黄:感谢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心与重视、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全力配合与支持

马:下面有请我们的语文老师——王老师给大家介绍语文科的情况

黄:感谢王老师的发言,下面有请英语老师周老师给大家介绍英语科情况。

马:下面有请数学老师给大家介绍数学科的情况。

黄:接下来有请家长代表刘震宇妈妈邱盛娣阿姨讲话。

5.家长会小学生主持发言稿 篇五

你们好!我是五(5)班的,我是首先,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希望你们能借此了解,我们这半学期以来,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成长情况,更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支持和鼓励。(鞠躬)

(女)当我们刚刚在母体中孕育成为生命,这生命就倾诉了父母的无限深情。

(男)当生命坠地发出第一声啼哭,就欢呼着哺育他成长的阳光雨露。

(女)人们都说: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光阴。

(男)人们还说:童年是让父母最操心的一段时光。

(女、男)的确,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凝聚着老师和父母的无限期望。此时,正是寒冬腊月,在我们把半学期的学习成绩呈现给你们之后,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丝丝暖意。

(男)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了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也特别排练了几个节目,你们想看吗?

(女)首先请欣赏歌曲联唱《送别》、《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有请我们班的合唱团,掌声欢迎。

节目表演

(男)同学们表演得真精彩啊!下面由为大家讲一个《伊索寓言》里故事,这是我们班的同学在学习之余认真排练而成。欢迎!

节目表演

(女)感谢同学们有声有色的表演,其实在英语课堂上我们也经常进行各种小表演,下面有请,为我们奉上英语短剧at a music lesson的精彩演出。

节目表演

(男)同学们的表演是不是很棒?我们还有更棒的呢!下面请欣赏我们的诗歌朗诵《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节目表演(女)爸爸妈妈你们喜欢我们的表演吗?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表演到这啦!下面有请我们的班主任陈老师和家长们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陈老师发言

(男)感谢陈老师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下面有请我们的语文老师顾老师为家长们介绍语文学科的情况,掌声欢迎。

语文老师顾老师发言

(女)非常感谢我们的顾老师!她在我们的语文学科上,劳心劳累,也倾注了最大的努力!最后我们有请数学老师陈老师给大家发言。

数学老师陈老师发言

(男)叔叔阿姨们,你们是否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别的同学读书这么厉害,而自己孩子的成绩却上不去?下面就请我们班在几次考试中都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家长来给大家介绍学习经验以及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掌声欢迎。

两位家长发言

(女)孩子的成绩也有您的一份功劳,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男)当然,我们还有需要努力的地方。虽然在小干部的管理下、在劳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的常规方面进步很大,但仍然有一些不文明的言行,不符合规范的现象出现,怎样实际的促进家校联系的有效性,家长老师该如何合作呢,下面有请陈老师和家长们一起学习下我们的家教材料。

朗读材料

(女)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好行为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形成好品质,好品质塑造好人才!爸爸妈妈,有时我们也会偷懒,你们可一定得督促我们哟!

(男)我们的班集体才成立三个多月,同学们才刚刚适应高年级的生活,怎样才能让他们适应并喜欢上新的生活呢?这是一个很复杂却又很简单的问题。希望在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下,我们班47位同学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女、男)我们的成绩是老师用一滴滴汗水浇灌,父母用缕缕阳光呵护而来的,我们保证,一定会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再接再厉,乘帆远航!在期末的考试中,用成绩来报答关心和支持我们的每一个人!本次家长会就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

6.小学生家长会主持人发言稿 篇六

一是李校长讲话

二是由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家长交流。

三是教师与家长针对学生本学期情况进行个别交流。

下面我们有请李校长讲话。

现在由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家长交流。

我分三个主题进行交流:

第一个主题:小学现状的整体感受。

我们小康学校是个快乐的集体,孩子们活泼、热情、善良,学习上有一定的主动和自觉性,班风良好,热爱集体,尊敬老师,是个有潜力,有活力,有进取的集体。

在这个融洽的大家庭中,我们拥有比较出色的班主任----省级优秀教师、铁岭市级骨干教师王鹏老师;铁岭市优秀教师、铁岭市级骨干教师陈娇老师;调兵山市优秀教师、调兵山市骨干教师刘晓红老师、庞春玲、陈飞老师;

现任授课的小学教师中获省级优秀课1人;铁岭市级优秀课1人;调兵山市优秀课6人。

正是有了这样良好的师资队伍,我们才培养了如此出色的学生:

7.小学家长会学生主持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同意参与研究的2所小学一~六年级的小学生家长。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以班级为单位,将每个年级的2个班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每个学生有1名家长参与。总计有1 377名小学生家长同意参加干预研究,其中有765名父母完成了教育前和教育后2次调查,并返回了有效调查问卷,占同意参加人数的55.6%(765/1 377)。其中教育组379人,对照组386人。在765名小学生家长中,父亲120名,占15.7%;母亲645名,占84.3%。父母年龄为27~57岁,平均(36.1±4.0)岁。父母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占19.3%,高中占40.8%,大专占21.6%,大学本科及以上占18.3%。其子女为女孩的占52.0%。子女年龄范围为5~13岁,平均年龄(9.3±2.0)岁;一~三年级占46.7%,四~六年级占53.3%。家长性别、家长受教育程度、家长的婚姻状况、得到家人和朋友的社会支持程度、家庭经济在当地的水平、儿童性别、儿童在学校学习成绩、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家长年龄和儿童年龄等,教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采用自我阅读材料方法,在小学生家长中开展预防儿童虐待教育。教育材料通过学校发放,由学生带给家长。阅读材料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9]编写,设计成28 d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有:对孩子的期望/长期目标;不要用负面词汇(如笨、傻等)评价孩子;相信和鼓励孩子;亲子换位思考等亲子教育相关技能;课程内容还涉及小学阶段儿童发育特点和预防儿童虐待等内容。与保护儿童、预防儿童虐待相关的儿童权利条目,穿插在一些课程中的相关位置。为方便家长阅读,教育材料尽可能用简短明了的语言呈现。课程列举了一些案例,给出亲子教育方法建议,鼓励家长积极思考。

1.3评价方法

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分别于教育前、教育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家长对子女的暴力行为条目,参考了有关文献[6,10,11,12],并在以往研究[1,2,3,4,13]基础上形成,共有16个条目:(1)用力推搡/摇晃孩子;(2)用力掐/拧/捏/抓孩子;(3)用力徒手拍打孩子的屁股;(4)用力徒手拍打孩子的手/脚/胳膊/腿/背;(5)用力徒手拍打孩子的脸或头;(6)拿物品打孩子屁股;(7)拿物品打孩子屁股以外的其他部位;(8)用拳头揍/用脚踹/踢孩子;(9)生气地对孩子大声喊;(10)用“愚蠢”“丑陋”“笨”等词责骂孩子;(11)在他人面前羞辱孩子,让孩子感到自己坏、笨或毫无价值;(12)对孩子说过希望他不存在;(13)威胁孩子要将他赶出家门;(14)威胁孩子要严重伤害他;(15)孩子在家里目睹过家人打架;(16)孩子在家里目睹过家人吵架。上述16个条目依次构成躯体暴力(8个条目)、精神暴力(6个条目)和目睹暴力(2个条目)分量表。对躯体暴力中的8个条目,家长回答有过1项或以上行为的,定义为对孩子躯体暴力阳性。前4个条目中,有1项或以上阳性的,定义为轻度躯体暴力阳性;后4个条目中,有1项或以上阳性的,定义为重度躯体暴力阳性。对精神暴力中的6个条目,家长回答有过1项或以上行为的定义为精神暴力阳性。目睹家庭暴力中的2个条目,家长回答有过1项或以上的,定义为让孩子目睹家庭暴力阳性。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频数和率描述父母对儿童暴力行为的发生情况,用χ2检验,检验教育组与对照组父母对儿童暴力行为发生率的差异。有关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前后父母对儿童暴力行为发生率的自身变化,采用Mc Nemar检验,将研究对象自身作为对照,检验其“前后”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将教育后的家长暴力行为作为因变量,将分组(干预因素)和教育前的家长暴力行为作为自变量,探讨干预因素对家长暴力行为的影响,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表1 显示,家长对子女躯体暴力行为发生率,干预前后,教育组与对照组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干预前后自身比较,教育组家长重度躯体暴力发生率由19.8%下降到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轻度躯体暴力和总的躯体暴力行为发生率,干预前后无明显的变化。对照组家长轻度、重度和总的躯体暴力发生率,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家长对子女的轻度、重度和总的躯体暴力行为作为因变量( 有= 1,无= 0) ,干预前家长轻度、重度和总的躯体暴力行为( 有= 1,无= 0) 和组别( 教育组= 1,对照组= 2) 作为自变量,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组别( 是否阅读教育材料) 对家长轻度、重度和总的躯体暴力行为发生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家长对子女精神暴力和目睹家庭暴力的发生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教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教育前后自身比较,2 组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 P值均<0.01) 。

以干预后家长对子女的精神暴力和目睹家庭暴力行为作为因变量( 有= 1,无= 0) ,干预前的家长精神暴力和目睹家庭暴力行为( 有= 1,无= 0) 和组别( 教育组= 1,对照组= 2) 作为自变量,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别( 是否阅读教育材料) 对家长精神暴力和让孩子目睹家庭暴力发生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注: ( ) 内数字为发生率/%。

3 讨论

为预防儿童虐待,虽然已有许多预防儿童虐待项目,但被评价的项目仍然很少[14]。有证据显示,一些项目在预防儿童虐待和相关后果上可能是有效的,如家庭访问项目[14,15]、正向亲子养育项目[16]等。

大多数证明有效的父母养育项目是在高收入国家开展的,在中低等收入国家研究很少[7]。本研究在选定的班级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组。在所有同意参加该研究的学生家长中开展教育研究。期望通过学校发放的自学材料,帮助家长学习亲子教育技能,降低家长对儿童暴力体罚的发生率。然而,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家长并没有显示出对儿童暴力行为的明显减少。有必要对可能的原因和本研究的不足进行探讨,为今后进一步完善通过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暴力伤害教育项目提供经验。

一个旨在帮助家长改变暴力体罚儿童行为或降低儿童虐待发生率的项目,在家长愿意改变自己暴力行为的时候应该容易有效。然而,在我国还有相当部分的家长仍然相信“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不顾及或没有思考暴力体罚孩子对儿童长远健康的影响,因而也很难有迫切改变自己暴力体罚儿童的愿望,也将直接影响到家长对亲子教育技能学习的热情。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首先帮助家长提高对暴力体罚儿童危害的认识。比较好的方法是专家讲座,通过家长会的形式,或通过网络视频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时也提示在教育材料中需要适当增加儿童暴力伤害所致不良后果的内容,提高家长对暴力伤害问题的认识和改变自己暴力行为的愿意。在需求评价中,要对家长改变暴力行为的意愿进行评估。

父母的参与程度对项目的成功也至关重要。项目的参与程度与项目的目的是否与家长的目的相一致和干预方法是否容易被参与者所接受等有关。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减少对儿童的暴力行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本研究的干预方式是自助式阅读文字材料。家长是否充分地阅读并掌握教育内容,与以下因素有关: 家长是否有时间、是否对文字材料和所表述的内容感兴趣、文字材料所呈现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为增强文字材料的可读性,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可适当增加插图,使文字更加简明扼要和生动活泼,以适合更广泛的读者。

本研究试图帮助家长学习亲子教育技能,以改变暴力体罚儿童的行为。技能的学习需要更多的参与式学习方法,如角色扮演。本研究中的教育材料还需要在参与式学习、角色扮演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不仅鼓励思考,还要鼓励实践,真正地掌握技能,并能运用。在干预方法上,本研究仅限于自学文字材料。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该考虑适当增加互动环节( 如小组讨论、亲子间的讨论、父母间的讨论) ,并考虑利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

本研究结果没有显示出自学教育材料对家长暴力体罚儿童行为的明显改善,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家长暴力体罚子女行为改变的困难性,可能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法律的完善,使家长对儿童的暴力行为得以约束。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最终促使人们认识到对儿童的暴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尽管与对照组比较,自学教育材料在减少家长暴力行为上没有显示出有效性,但精神暴力和目睹家庭暴力在最近3 个月里的发生率与干预前相比,教育组和对照组均显示出明显的下降。可能的原因,一是问卷调查本身促使家长对暴力问题的思考,对暴力行为有一定的自我约束; 同时,也不排除教育材料相关信息在教育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传递。在今后的教育研究中,可考虑教育组与对照组分设在不同的学校或地区。

本研究初步评价了自学教育材料对家长暴力体罚儿童行为的影响,尽管有一些不足,但研究结果为今后在我国不断完善预防儿童虐待研究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

摘要:目的 评价自助式阅读教育材料对小学生家长暴力体罚子女行为的影响。方法 参与研究的小学生家长来自东北某城市2所小学一~六年级的24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将小学生家长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通过学校发放学生家长教育材料。教育材料以亲子教育技能为主,设计成连续的28 d课程。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对家长进行教育前和教育后3个月问卷调查,评价教育材料对小学生家长暴力行为的影响。结果 共有765名小学生父母参与了干预前和干预后2次问卷调查,并返回了合格问卷。干预前教育组和对照组的家长对子女躯体暴力(55.7%,53.4%)、精神暴力(79.4%,80.6%)和让子女目睹家庭暴力(42.5%,39.6%)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教育组和对照组家长对子女躯体暴力(50.4%,49.0%)、精神暴力(69.7%,72.3%)和让子女目睹家庭暴力(31.4%,29.5%)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参与研究的小学生家长中,自助式阅读教育材料没有明显减少其对子女的暴力行为。提示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方法和评价方法。

8.小学家长会学生主持 篇八

演好仨角色,类型要分清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孩子上了小学,家长普遍如临大敌,因为孩子的学习竞争开始了,家长要保驾护航,但若问家长具体该做什么,却没几个说得清。请问,家有小学生,家长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倪海英(以下简称倪):我认为,小学生的家长要扮演以下三个角色。

第一个角色是“雷达”,即孩子情绪的观察者。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人格成长过程中,其心理主要矛盾是自信与自卑,因而情绪不稳定,看问题比较片面。自信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经常性的鼓励、认可和赞许会成为激励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对未来、对自己的能力就会有信心,而自卑性格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所以,家长要扮演的角色不是监督者,而是观察者,要像雷达那样敏感而准确地洞察孩子的情绪变化。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才可能成为孩子消极情绪的疏导者和积极力量的推动者。

第二个角色是“铁锹”,即孩子潜能的挖掘者。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四年级之前,孩子刚刚进入学习阶段,学习习惯还在养成中。尽管几十个孩子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学习知识的方式。有的孩子倾向于逻辑思维,有的孩子倾向于把事情描述得非常生动,喜欢表达;有的孩子不合群,有的孩子更喜欢在群体项目中表现自己……孩子真的很不一样。所以,家长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型。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对人的智力类型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创建了多元智能理论。所谓多元智能,即人的智力结构有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动作、音乐、人际关系、内省、自然探索等8种类型。多元智能理论对美国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我建议家长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然后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针对孩子的智能类型,有的放矢地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因材施教,孩子才能有较高的成长效率。

第三个角色是“脚手架”,即孩子成长的辅助。家长应该比孩子了解更多的学习策略,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小学功课简单,家长辅导孩子大多能胜任。但是提醒家长注意,家长的职责是辅助,而不是替代,家长要像脚手架那样,引导孩子自己攀登。引导的作用是巨大的,孩子凭自己的能力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如果在一个技术娴熟的人的引导下,这个高度会更高,孩子的潜能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脚手架搭在哪里也有学问。不少家长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自己能够达到的范围内,逼迫孩子重复性学习,反而阻碍了孩子能力的发展。脚手架应该搭在孩子自身能力之外,即教育学所说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家长要知道孩子目前的能力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孩子提供更高的而且是力所能及的攀登目标。

观察要敏锐,归因要合理

记:您的比喻很形象,道理也讲得深入浅出,那么家长具体该怎么做呢?

倪:让我们针对家长的三个角色,分别予以说明吧。

首先,家长要观察孩子先要观察自己。在和家长的接触中我发现,不少家长不仅没有给孩子传输足够的积极能量,反而灌输了很多消极能量,让孩子对人生产生了厌倦、消极情绪。大家知道,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孩子有了这种心态,家长做再多工作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家有小学生,家长一定要有自省能力,经常自我觉察,做积极能量的传输者。如果发现自己正处于消极情绪中,不管原因来自家长自身还是来自孩子的不佳表现,家长都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与孩子交流。

记:观察孩子的情绪对有些家长来说可能有困难,您能举例说明吗?

倪:比如,孩子放学回家,聪明的父母第一个问题不是问:“今天考了多少分?”“今天作业做得怎么样?”而是先问:“今天在学校开心吗?”这样问就是在试探孩子的情绪。小学阶段的孩子还不太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很容易被家长捕捉到。孩子有些情绪变化是正常的,家长不必草木皆兵,但如果孩子说出类似这样的话,家长要引起重视:“我今天考得不好,不管我怎么努力都考不好。”“我觉得所有的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我。”“我总是考不好,因为我智商太低。”家长要对这类永久性的自我否定格外敏感,因为这样的话不仅暴露了孩子的消极情绪,而且表明孩子把问题归因于个性,而不是就事论事。

记:那么,接下来家长该怎么引导孩子呢?

倪:分两步走。第一步,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共感”,即站在孩子的立场体谅他的感受。家长可以说:“如果我是你,现在也会很难过。”“如果有同学不喜欢我,我也会感到孤单的。”或者,“妈妈看到你情绪不太好。”“爸爸看到你现在很难过。”把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反馈给孩子。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做到了与孩子“共感”,孩子才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切记,此时家长不可向孩子传达焦急情绪。

第二步,帮助孩子合理归因。接下来,家长可以问孩子:“同学不喜欢你,可不可以告诉妈妈(爸爸)究竟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一件事,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归因不同,态度就不同,所以合理归因非常重要。合理归因要遵循“2∶1原则”,即孩子说出一个负面原因,家长就要再找到两个正面原因。所谓负面原因,指的是永久性的,几乎不可改变的原因,例如“考试成绩不好是因为我智商低”、“同学不喜欢我是因为我长得丑”等。所谓正面原因,指的是可以修正并有所收获的原因,例如“考试成绩不好是因为有两个概念没搞清楚”、“同学不喜欢我是因为我不爱说话”等。另外,家长在帮助孩子合理归因时,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比如家长可以说:“通过试卷分析,我发现你在计算方面挺强的。”“我发现你对自己的成绩非常在乎,这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家长这样说,就是向孩子传输积极能量,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勇敢前行。

nlc202309021127

记:家长应该怎样分辨孩子的智能类型?

倪:确定孩子的智能类型是件严肃的事,应该由专业人士来做。不过,家长应该了解一点基本常识。一般来说,孩子的智能类型在小学三四年级时就基本确定下来了,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应该多加观察。比如,大部分孩子在背诵课文时都会采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势。有些孩子一动不动地站着,非常有条理地背诵,当他在复述课文时,语言却未必生动,词汇也不够丰富。这种类型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在逻辑数学智能上有较大潜力。与之相反,有些孩子不太擅长有条理地叙述,但他非常擅长用自己的方式、丰富的语言、大量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这类孩子基本上属于语言智能类型。时间关系,其他智能类型就不赘述了,这方面的书籍很多,家长可以找来研究。

搭好脚手架,思维要外化

记:小学生的家长最烦恼的问题是如何辅导孩子学习,进而如您所说,当好“脚手架”,帮助孩子在自身能力之上再行拔高。这方面,您有什么高招?

倪:家长要当好孩子的“脚手架”,首先要知道孩子的能力水平。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关心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比如,不是这道题做对做错,而是为什么会做错。家长这样做,就是让孩子把思维外化。只要孩子把思维外化了,家长才能捕捉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

小学一二年级的重点在于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缺点,形成改正的意愿,也就是说,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孩子慢慢从无意识的学习进入到有意识的状态,而习惯的养成本身就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家长要严格管理孩子,给孩子制订规则,并严格执行。这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必经之路。

记: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呢?

倪:那就要让孩子承担违反规则所带来的后果。比如,家长规定孩子晚上8点半睡觉,可孩子做作业拖拉,到8点半没有做完作业。这时候,家长不要推迟孩子的睡觉时间,更不能帮孩子做作业。家长要告诉孩子:“本来8点半之前是可以做完作业的,可是你拖拖拉拉,使得作业没有完成,责任在你,你要为此负责。明天在学校,你要接受老师的批评。”家长这样做,孩子才能意识到“好的学习习惯对我也是有好处的”,他才能在以后遵守规则。

小学三年级是孩子的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时期。这时候,家长如果仅仅局限于帮孩子背诵、默写,不解决孩子的核心问题——思维变化——就很难找到学习上的突破口。更有甚者,家长看到孩子学习很努力,成绩却上不去,就给孩子报补习班,做额外练习作业。其实,这样做于事无补,还可能扰乱孩子思维的转变。

对于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家长要做的事情是学会问问题,不管语文、数学还是英语,当孩子在做作业碰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不要直接说出正确答案,而是问问题,引导孩子把思维外化。

什么叫思维外化呢?我来举例说明。当孩子有道题不会做的时候,家长问孩子:“我们慢慢来,先看题目。”在孩子读题、审题、理解题目的时候,家长要求孩子把他所有想到的东西都写出来、画出来。所写所画的其实就是孩子的思维本身。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是对概念不理解,是不会表达,是看不懂题目,还是对于哪个词不理解?这样就能了解孩子的思维。这就是思维外化。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孩子的思维方式开始进入到抽象逻辑的领域,也就是要学会总结、演绎。这样的能力家长是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的。比如,我曾问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家长:“当孩子看完一篇阅读材料以后,您会问孩子什么问题?”家长说:“我就让他给我背呀。”我问:“孩子说课文越来越长,不想背。”家长说:“那就复述吧。”我说:“复述是一个好办法,然后呢?”家长说:“没有然后,做一篇阅读练习,不背诵就复述。”看,这就是家长的误区。对于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仅仅背诵和复述是不够的。家长要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仅要会读文章,能记住文章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理解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是通过哪几个方面的描述来阐述主题的,每一个方面又用了哪几个相应的论据来支持。这就是逻辑抽象思维的训练方式,家长不妨多问孩子问题,引导孩子动脑筋。

做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家长,智慧比勤奋更重要,你不需要整天陪着孩子,不需要监督他做作业,而要有问不完的问题,引导孩子把思维展现出来,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背书、做作业是孩子的能力可以完成的,但孩子没有能力发现自己思维的问题,需要家长做“脚手架”,助他一臂之力。我认为,家长做到这些,就称得上智慧家长了。

【编辑:陈彤】

上一篇:好人老郭散文下一篇:对党绝对忠诚讨论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