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械设计(精选8篇)
1.同济大学机械设计 篇一
1.设计题目一
题 目: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设计 生 产 率:50块/分
成型规格:Φ145,高度100以下。
要 求:人工上料,自动出料,可方便移动。动力来源:220V 50HZ 2.设计题目二
题 目:红酒软木塞压塞封口机设计 生 产 率:60—120瓶/分 封口高度:850±25mm 要 求:软木塞采用人工放置、自动压塞,具有自动输出功能,动力源与传动部分置于箱体内,且动力源置于箱体内底部。3.设计题目三
题 目:丸子穿串机设计 生 产 率:80~100个/分
尺寸规格:直径10mm, 长度20~30mm 适用范围:用于猪肉丸、鱼肉丸、牛肉丸、鸡肉丸、贡丸等各种肉丸的穿串 要 求:洁净卫生,避免污染,能对丸自动计数。电 源:220V 50HZ 4.设计题目四
题 目:土豆切片、切条机设计 生 产 率: 30个/分 土豆规格:φ50-70mm 适用范围:厚度2mm 要 求:已去皮土豆,切片切条均匀。5.设计题目五
题 目:玉米剥皮机设计 喂 入 量:1.5-2亩/时
适用范围:采用人工上料,能实现玉米与皮的分离输出。电源采用220V 50HZ 要 求: 剥净率98%以上破碎率低于1%,损失率低于2%。6.设计题目六
题 目:热交换器铜管弯管机设计 规 格:D5mm-D12.7mm,壁厚0.25-0.5mm 适用范围:热交换器生产线中弯制成发夹的U型管,针对由盘管紫铜管开卷、校直后的定长铜管进行弯管,使铜管弯成U型管。要 求:手动上下料、定向,电源:380V 三相,50Hz,气源压力0.5~0.6Mpa 1.弯曲半径20—50mm 2.最大弯曲根数:8根 3.弯曲长度: 200~3000mm 4.弯曲中心矩:a1 = 25.4mm 5.弯曲成品尺寸精度要求:弯曲部椭圆度≥0.9,弯曲部减薄率12%以内,弯曲后端口差≤0.5mm以内,弯制好的U型管管口缩口率≤10%。7.设计题目七
题 目:热交换器铜管校直机设计 生 产 率:L=1000mm时每分钟5个循环 规 格:D5mm-D12.7mm,壁厚0.25-0.5mm 适用范围:热交换器生产线中弯制成发夹的U型管前,针对由盘管紫铜管开卷后铜管进行定长铜管的校直。
要 求:手动上下料、定向,电源:380V 三相,50Hz,气源压力0.5~0.6Mpa 1.铜管校直后直线度:L=1000mm时,挠度S<3mm 2.校直长度:200~3000mm 3.校直速度:L=1000mm时每分钟5个 8.设计题目八
题 目:螺杆式半自动颗粒充填机设计 生 产 率:50袋/分 包装范围:袋宽 50毫米
袋长 80毫米
封合宽度 5毫米
袋装容量 10g 包装材料PVC袋
要求:1.立式充填,针对已有成型的袋,有人工开袋、接料,自动定量充填,并输出。
2.充填高度900±25mm 9.设计题目九
题 目:山楂去核机设计 生 产 率:50—60块/分 山楂尺寸规格:φ20~φ30mm 适用范围:成熟度充分成熟,硬而不松绵,可通过更换刀具实现对类似的大枣等果品的去核。要求:人工上料,工作台高度,籽粒残留率<10%,破损率<6%,电源220V、50Hz。10.设计题目十
题 目:裁纸机设计 生 产 率:20次/分
裁切规格:长×宽×高=(20~670)×(200~500)×(50)要求:可自动上料、送料、计数。11.设计题目十一
题 目:半自动液体灌装机设计 生 产 率:60—120瓶/分
容器规格:直径φ80mm,高200mm,瓶口直径φ35mm,材质PET 灌瓶处高度:850±25mm 要求:人工上料、自动定位、自动定量灌装,灌装量可调,并自动输出。12.设计题目十二
题 目:纸箱开箱机设计 生 产 率:10-12箱/分钟
规 格:L200~450xW150~400xH100~350MM 适用范围:针对空调、电视等较大物品的装箱过程中进行纸箱的开箱工作。要 求:气源6~7KG,台面高度600mm—720mm,电源220V 50Hz。13.设计题目十三
题 目:半自动药片装瓶机设计 生 产 率: 30瓶/分
药片尺寸:瓶身直径φ40mm、高60mm。装瓶高度:800±25mm 要 求:每瓶60片,可针对不同药片规格进行装瓶,装瓶瓶口高度位置可变。
14.设计题目十四
题 目:半自动药瓶贴标机设计 生 产 率: 90瓶/分
适用范围:医药、化妆品等包装瓶身直径φ10mm~φ40mm、高小于60mm。圆周面贴附标签。
装瓶高度:800±25mm 标签规格:标签宽度(底纸宽度/mm):20mm~130mm,标签宽度20mm~100mm,不干胶标签、不干胶膜、条形码等。要 求:贴标精度±0.5mm,频率50Hz,电压220V,采用立式贴标,人工上瓶,破瓶率低于万分之一,可针对不同药片规格进行装瓶,装瓶瓶口高度位置可变。
15.设计题目十五
题 目:半自动颗粒充填机设计 生 产 率:50袋/分 包装范围:袋宽 50毫米
袋长 80毫米
封合宽度 5毫米
袋装容量 10g 包装材料PVC袋
要求:1.立式充填,针对已有成型的袋,有人工开袋、接料,自动定量充填,并输出。
2.充填高度900±25mm 16.设计题目十六
题 目:半自动易拉罐封口机设计 生 产 率: 1200个/时 封罐高度:30-220mm 封罐直径:φ50-φ200mm 要 求:人工扣盖、上料、出料,动力220V,50HZ,动力源与传动部分置于箱体内,且动力源置于箱体内底部,设备可灵活移动,工作中能够保持稳定。
适用范围:PET罐、马口铁罐、纸罐、塑料罐、铝罐等盖体的封口。17.设计题目十七
题 目:轴流式玉米脱粒机设计 生 产 率:3-6t/h。脱 净 率:>98% 破 碎 率:<0.1%
适用范围:主要针对已剥皮的玉米进行脱粒,可实现玉米与杂质的分离,采用人工上料、人工接料,电源380V,50 Hz
18.设计题目十八
题 目:量杯式半自动颗粒充填机设计 生 产 率:50袋/分 包装范围:袋宽 50毫米
袋长 80毫米 封合宽度 5毫米
袋装容量 10g 包装材料PVC袋
要求:1.立式充填,针对已有成型的袋,有人工开袋、接料,自动定量充填,并输出。
2.充填高度900±25mm 19.设计题目十九
题 目:插管式半自动颗粒充填机设计 生 产 率:50袋/分 包装范围:袋宽 50毫米
袋长 80毫米
封合宽度 5毫米
袋装容量 10g 包装材料PVC袋
要求:1.立式充填,针对已有成型的袋,有人工开袋、接料,自动定量充填,并输出。
2.充填高度900±25mm 20.设计题目二十
题 目:转鼓式半自动颗粒充填机设计 生 产 率:50袋/分 包装范围:袋宽 50毫米
袋长 80毫米
封合宽度 5毫米
袋装容量 10g 包装材料PVC袋
要求:1.立式充填,针对已有成型的袋,有人工开袋、接料,自动定量充填,并输出。
2.充填高度900±25mm 21.设计题目二十一
题 目:空调包装泡沫自动排序机设计 生 产 率:6块/分
泡沫规格:长×宽×高=1200×400×240 要求:人工上料,无需摆放,自动完成装箱泡沫的整理、定向、输送,可实现缺料提醒功能。22.设计题目二十二
题 目:药瓶旋盖机设计 生 产 率: 120瓶/分
药片尺寸:瓶口直径φ35mm瓶盖高14mm。瓶口高度:800±25mm 要 求:人工上瓶、扣盖,药瓶已装好药片,可实现自动旋紧瓶盖并输出。
2.同济大学机械设计 篇二
一、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
1. 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基本情况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自2004年举办以来, 其影响力和参与规模越来越大, 已经成为国内大学生学科竞赛中最重要的赛事之一。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目的在于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加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在针对实际需求时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实践工作能力,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为大学生成为优秀人才创造条件。
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是在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我国装备制造业全面复苏并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大背景下举办的, 是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下属十六大赛事之一。第一届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于2004年10月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 至今已举办八届。竞赛每年举办一届, 形式上分为竞技赛和创新设计大赛。其中单数年为竞技赛, 由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委员会设定比赛环境和需实现的功能及动作, 参赛队伍按照要求设计机器人模型, 比赛根据各参赛队伍完成指定功能及动作的时间进行评比;偶数年与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实现对接, 采用在固定主题下, 自选题的形式进行比赛, 评委组根据参赛小组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及先进性进行评比。
2. 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组织工作
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按照学校初赛——浙江省决赛——参加全国决赛的模式进行组织, 大赛举办至今, 赛事受到越来越多高校师生的关注, 相当数量就读机械专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 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日渐扩大。
(1) 学校初赛。参加省赛前, 高校举行学校初赛进行选拔, 以我校 (浙江工业大学) 为例, 学校通过层层发动, 制定激励措施, 安排指导教师等措施, 大赛举办八届以来, 平均每届报名参加学校初赛队伍达到80支, 参与学生达到250人 (每届学生500人左右) , 覆盖率达到50%, 已在学生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成为最受机械专业学生关注的赛事。
(2) 浙江省赛。由于浙江省教育厅和各高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大赛影响面迅速扩大, 各高校积极响应。随着比赛的举办, 参与高校与参与队伍数量稳步提高, 一些没有作品参赛的高校也纷纷派代表前来观摩。大赛已经形成各级领导重视、广大学生和教师积极参加, 组织结构趋于合理的局面。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的举办为浙江省组织队伍参加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起到了很好的培育和选拔作用, 2008、2010、2012年分别通过竞赛选拔了13支、17支、27支队伍参加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决赛, 参赛队伍规模为全国之最。
(3) 全国赛。全国赛两年举办一届, 我省从2008年开始组织参加, 至今已组织参加了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国赛。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的举办为浙江省组织队伍参加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起到了很好的培育和选拔作用。2008年, 通过省赛选拔了13支队伍参加第三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决赛, 为我省第一次有组织地参加全国赛;2010年, 通过省赛选拔了17支队伍参加第四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决赛, 其中我校2支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2012年, 通过省赛选拔了27支队伍参加第五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其中我校4支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三届比赛我省参赛规模皆为全国之最, 连续三届皆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织奖。
二、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机械设计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同时总结大赛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能更好地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机械设计竞赛可以渗透新型创新理念, 使创新成为一种快乐, 使机械类专业学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
1. 竞赛与课程结合紧密, 与教学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方面, 竞赛设计的作品以机械为主、机电结合, 对学生知识面要求广, 涉及的课程多, 包括力学系列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 电工电子、计算机控制、程序设计系列课程等。以我校 (浙江工业大学) 为例, 学校依托一批从事创新教育课程的骨干教师队伍、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及创新实验基地等支持, 加强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提高竞赛参与面和层次。另一方面, 竞赛深化和推动教学改革,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以我校 (浙江工业大学) 为例, 机械设计竞赛从多方面促进和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 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一是促进了相关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随着竞赛的不断发展, 学院为适应竞赛的变化, 对相关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了改革;二是促进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及创新实验室的建设, 我校机械学院于2011年投入近20万元建立每周开放7天, 每天开放12小时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实验室, 并配备了兼职指导教师。竞赛促进了教学改革, 保证了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和创新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2. 优化竞赛工作机制及导向政策, 扩大创新教育的受益面
以我校 (浙江工业大学) 为例, 作为浙江省机械设计竞赛组织秘书单位和永久承办方,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竞赛, 并提供多项措施支持竞赛。如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允许学生将参赛作品直接替代课程设计环节、给予学生资金支持和奖励、保研政策。近年来, 学校每年有近80支队伍报名参加机械设计竞赛, 学生人数达250人, 参与教师覆盖面广, 包括院士、校内外专家、指导教师以及青年博士等。在资金上, 学校投入2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外, 每年投入近10万元用于学生制作机器, 近12万元用于学生申请专利, 充分保障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
3. 竞赛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
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创新大学管理制度、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械设计竞赛已成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最熟悉最受关注的竞赛, 我校机械学院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训和“敦仁通变”的院训, 依托工程创新学校、团学会、研究生会的组织力量, 以“创新在机械”科技文化节为载体, 培育创新文化,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在机械”科技文化节以创新为指导, 以学生科技工作为基础, 塑造浓厚学术氛围。通过建立科技社团 (创造发明协会、机电工程师协会、工业工程协会、三维建模协会) , 创立《创新论坛》、《机械创新创业学报》等刊物、举办以交流会、讲座、图片展等形式的专利周活动, “学海无界”在杭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 开展省级科普项目——机械专题科普月活动等创新教育活动深入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施;围绕培育目标, 将人文教育融入创新教育。科技文化节结合高等教育热点问题, 开设敦仁文化讲座, 至善学生论坛, “扬正气、树新风”思想道德建设周活动, “书香伴我行”读书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 强调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道德境界的提升。自“创新在机械”科技文化节活动开展以来, 已有15000余人次参与到活动中, 学院内已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校园文化, 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培育, 引导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4. 通过竞赛培养创新型教师
高校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起着主导力量, 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应当首先培养和造就创新型教师。[1]创新型教师指的是擅长吸收最新教学教育成果, 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在教学教育中, 且能充分地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教学风格, 有独到的见解, 通过在教学过程里发现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学生的教师。[2]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对指导教师也提出了在创新理论、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上的新要求, 促进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进步。教师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实施创新教育, 通过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进行创造性教育的源泉是科研工作, 因为其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和促使教学内容改革, 又能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所以, 高校应该不加强和提高教师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建立并健全教研和科研激励机制, 促进教师积极开展创造性工作, 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 特别是要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方法。
三、对机械设计竞赛的思考
当前, 各高校对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和创新教育越来越重视, 然而, 由于机械设计竞赛的参与面广且制作成本高等原因, 大学生创新教育及机械设计竞赛的投入和政策配套略显不足, 可用于创新教育的资源比较分散, 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 当前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改善。
1. 营造创新氛围, 扩大受益面。
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与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宗旨相吻合, 因此需要营造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氛围, 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 给他们更多的机会锻炼、培养。
2. 完善竞赛组织工作, 注重点与面的结合, 培养优秀项目。
既要不断扩大创新教育的面, 又要追求培养优秀作品。不断完善机械设计竞赛的组织工作, 探索选拔与培养机制, 推选更多优秀作品参加省、全国如“挑战杯”之类的大型竞赛, 以竞赛促进学院创新培养机制建设。
3. 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 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机械设计竞赛的积极性, 形成主动参与、双向互动、共谋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
4. 健全交流机制, 拓宽创新视野。
重视利用各方资源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中美学生合作科技创新项目、组建学生交流团观摩名校竞赛等形式健全交流机制, 拓宽学院创新人才培养视野, 探索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协同合作、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首娟.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1
[2]张陈, 肖楠, 郭维城.应用技能竞赛反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3
3.同济大学机械设计 篇三
【摘 要】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制作程序以及技术程序,零件装夹,定位及加工精度。现代化机械设计正在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而不再是把实现机械某一个单一的功能来作为设计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机械制造;制作程序以及技术程序;机械设计合理化措施;现代化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化机械设计
一、传统机械设计制造
(一)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1.制作程序以及技术程序。关于机器生产技术,制作程序具体是指原材料通过机器设备和劳动力的劳动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商品。这一程序的内容比较丰富:制造工作开始实施的准备工作;原料与毛坯等材料的准备工作;半成品生产的基本操作;附加工作的具体实施环节;商品的包装设计工作以及需要注意的工作细节问题。具体来说,机器生产技术程序是指用机器生产方式对已经经过加工的半成品进行操作,促进商品生产的完成。
2.零件装夹。零件在进行生产之前,要先把工件放置在床或夹具的准确位置上,这一程序就是固定位置,并且为了能够确保位置的准确性,还要把零件夹紧进行稳固,这个程序就是夹紧,所以这两个步骤综合起来就是装夹。机器生产技术的零件装夹是不是科学对零件的生产品质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并且还会对商品的生产速度、生产成本产生直接作用。
3.定位。作对于有效到达零部件的质量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零件的定位方法有很多种,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定位方式,通过对零部件的加工处理,促进装备质量的提高。定位标准的确定对于定位的工作安排是非常关键的,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定位标准加强机械设备的质量。
4.加工精度。在机械制造工艺的具体工作当中,加工精度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于影响加工的质量,保障加工的工作顺利进行具有关键性意义。具体而言在加工的方式上,在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质量等方面需要分门别类进行精度控制。有效的精度控制是加强机械质量工艺不断提升的重要方面,需要多方面进行努力。
(二)机械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机械策划的质量要求机器策划的总体程序对于保障机械设计的整体流程的顺畅具有比较关键,在机器策划的整体规划工作当中需要不断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规范,确保每个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基本工作,促进策划方案的全面贯彻实施,就需要不断在工作中完善体系、合理、适宜进行方案的有效策划,工作中不断进行注意:首先,工作基本要求符合策划方案,做到实践和理论的基本一致。其次,装置的具体调解的控制管理。
(三)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机械设计合理化措施
1.在刀具选择的时候予以重视。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的提高,在进行刀具选择的时候,应该根据加工件的实际属性选择那些副偏角比较小、刀尖圆弧半径比较大的刀具或者合适的精车刀、修光刃等等,选择和工件材料适应性比较好的刀具能够更好的降低工件表明的粗糙度。
2.在进行切削条件选择的时候必须慎重。想要提高工件表面质量便必须根据材料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尽量避免产生积屑瘤的产生,此外还可以降低进给量,采用那些效果比较好的切削液等方式来提高工件表面质量。
3.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表面层变形强化。想要更好的减少表面层的变形,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比较多的,在用刀具进行工件加工的时候,必须很好的控制切削用量和刀面的磨损宽度。
二、现代化机械设计
(一)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方法
系统软件处于整个软件的核心内层,它的作用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自动管理和控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等。支撑软件又称为软件开发工具,是一种软件工具系统,它的作用是帮助人们高效率开发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程序,它是用户利用计算机以及它所提供的各种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自行编制的。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首先要建立数学模型,虽然对于一般的机械零件有现成的数学模型可以使用,但对于没有数学模型的就需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这是成功进行设计的第一步;接下来,根据手工计算的步骤设计程序框图;然后根据程序框图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最后进入程序调试环节,程序编好后,要对源程序及程序适用范围的边界、转折点进行试算,试算与手算结果要完全吻合。
(二)系统化机械设计方法
4.同济大学机械设计 篇四
考高分的关键是把他们的历年真题做熟做透(我考得是机械设计),决不能一知半解,尽量能举一反三,做完题要多思考,想想该题的难点和易错点在哪,这样既可以加深理解,又可以巩固记忆,还可以养成思考的好习惯。要是搞个错题笔记就更完美了,平时有空拿出来反复温习,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基础越来越扎实,做题时越来越有底气。只要坚持,你就能成为高手,专业课拿个130不成问题。
关于专业课还有几点不得不说:1.动手做,别光看,有些细节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会发现
2.注意计算能力,细心,这是拿高分不可或缺的
3.大连理工的卷子最好看看,与东大的题路有借鉴之处
4.不要放过小题,重基础
复试笔试:考得是机械原理,题目不难。还是那句话,把真题研究透,注意是研究透,一定要透,不要放过任何
细节。东大的卷子每年都类似,只是把题目做了些小变化,有些人往年的卷子都会了,可一考试就发懵。
所以要弄透他,有了应变能力,上战场才能游刃有余。
面试时:举止自然,穿着得体。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免试就成功了一大半
至于目前的专业水准不是老师最看重的,他们要的是稳重肯帮他们做事有好学的人,基础差点以后可以补
在某些方面不懂,就不要在导师面前乱说,这点挺忌讳
一章 基础知识
1.(95‘)试画出材料的疲劳极限线图,标出特殊点的坐标,并说明等效系数的意义。
2.(95‘)什么是可靠性设计准则?为什么要建立可靠性设计准则?
3.(96‘)承受静载荷作用的零件,试举例说明能否在危险截面上产生变应力作用?
4.(97‘)机械零件的胶合失效是如何产生的?
5.(97‘)机械零件上那些位置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6.(98‘)用文字描述迈内尔理论。
7.(99‘)在进行机械零件有限寿命的疲劳强度计算时,需要将材料的疲劳曲线修正为零件的疲劳曲线,有几种修正方法?各有何有缺点?
8.(99‘)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那些?
9.(01‘)静强度设计和疲劳强度设计主要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10(02‘)一承受非对称循环变应力作用的机械零件(应力循环特性r=常数)。试画图说明其有限寿命的疲劳强度计算方法(过程)。
11.(03‘)何谓应力集中?对零件的静强度、疲劳强度影响是否相同?
12(03‘)线性疲劳损伤累积方程(Miner方程)的意义是什么?
(04‘无简答题)
第二章 螺纹联结和轴毂联结
13.(95‘)试画出铰制孔用螺栓联结的结构图。
14.(98’)螺栓组受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15(99‘)为什么螺栓联结需要防松?放松的实质是什么?有哪几种防松措施?
16(00’)花键联结有哪几种?它的定心方式如何?
17(01‘)测力矩扳手和定力矩扳手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定螺纹联结预紧力的?
18(02’)当螺栓联结受到轴向工作载荷F后,螺栓伸长的增量△δL和被联结件的变形量的恢复量△δF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19.(02‘)试述花键联结的主要优点。
20(03’)平键联结设计中,键的尺寸bXhXL是怎么确定的?
(04‘无简答题)
第三章 带传动
21。(96‘)试述带传动设计准则,并说明哪种失效形式限制了带传动的承载能力?
22.(97’)V带传动中,张紧装置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23.(99‘)在设计V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带的根数?限制条件如何?
24.(00’)在普通V带传动中,影响带疲劳破坏的主要应力是哪些,为什么?
25.(01‘)画图并说明正常工作中V带与主动轮接触弧上带受拉力的变化情况。
26。(02’)试述带传动张紧装置的三种类型。其中一种装置的张紧轮应该布置再什么位置?
27.(03‘)带传动中为什么限制了d1>dmin?
PS:这些都是95~2004年真题中整理出来的,如果发现其中某一年没有(如上面的98’)并不是我忘了敲上来,是因为那年本章没有出题。
第四章 链传动
28.(96‘)试述减小滚子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方法。
29。(97’)链传动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30(98‘)链传动产生的动载荷有那些?
31(99’)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2(01‘)写出正常工作情况下限制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33(02’)影响链传动的晕倒均匀性的主要参数有哪些?为什么?
34(03‘)链传动中,节距P的大小对运动均匀性有什么影响?
35(03’)链传动中,为什么要限制大链轮的齿数Z小于150?
今天就写到这里啊,困了。
唉,明天还要加班~_~
一定要坚持~坚持写完!
第五章 齿轮传动
36.(95‘)某厂有一开式齿轮传动,轮齿发生折断,试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37(96’)试提出防止和减缓齿轮齿面出现点蚀失效的措施。
38。(97‘)一对齿轮传动,哪个齿轮齿面的接触应力大?那个齿轮齿根的弯曲应力大?
39。(99’)直齿圆柱齿轮进行弯曲疲劳计算时,其危险截面是如何确定的?
40.(00‘)闭式齿轮传动中,阮、硬齿面齿轮传动在失效形式上有何主要区别?
41.(01’)建立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模型的依据是什么?忽略了什么因素的影响?
42。(02‘)请列出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43.(03’)齿轮传动设计中,齿形系数YFa与哪些因素有关?
44(03‘)齿轮传动的动载荷系数K=KAXKVXKαXKβ中,kv考虑的是什么因素的影响?
45(03’)与链传动、带传动相比,齿轮传动有哪些主要优点?
46(03‘)闭式软齿面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是什么?有那些提高承载能力的措施?
HEROWUKING
2006.5.8
GoodDay Today!
第六章 蜗杆传动
47。(98‘)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48.(97’)闭式蜗杆传动包括哪些计算?
49.(99‘)闭式蜗杆传动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
50(00’)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包括哪几个部分?自然通风时连续工作的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的目的是什么?
51(01‘)为什么一般情况下蜗杆用淬火钢,蜗轮用铜材料制造?
52(02’)试述蜗杆传动最常用的配对材料,为什么这样选择?
53.(03‘)为什么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当热平衡计算不满足要求时,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第七章 轴
54(95’)简述轴有几种强度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55(00‘)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和定位方法有哪些?
56(02‘)试述轴的设计步骤。
57(03’)轴按其承载情况分为哪几类,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属于哪一类?
第八章 滚动轴承
58(98‘)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是什么?
59(00’)滚动轴承的套圈和 滚动体的应力变化情况如何?
60(01‘)画出滚动轴承中各个元件的载荷分布(内圈转动,外圈固定)
第九章 滑动轴承
61(96’)试画出动压轴承的油膜形成的过程。
62(97‘)为了保证滑动轴承获得较高的承载能力,油沟应布置在什么位置?大小如何?
63(99’)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需要进行哪些计算?各有何含有?
64(00‘)在设计液体动压滑动轴承时候,是否需要进行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why?
65(02’)试述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应进行哪几个方面的验算,为什么?
66(03‘)非液体润滑的滑动轴承通常进行哪些条件性计算,各有什么意义?
第十章 连轴器和离合器
67(96’)连轴器分为哪几大类,各有何特点?
68(97‘)刚性凸缘式连轴器是如何保证两轴对中性?
69(01’)安装连轴器时,两轴容易出现哪些误差?
70(03‘)固定式连轴器与可移式连轴器有什么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次贴到此基本上就结束了,希望对你的专业课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什么建议或要求可以跟我联系(By Email)
5.同济大学机械设计 篇五
大题:
1.螺纹连接的计算
2.螺旋传动的计算(具体可参考哈工大那本21世纪机械设计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P25)
3.轴的结构设计,有挡油环和密封圈,轴承单项固定
4.滚动轴承的计算,比较典型的题目,套用公式就行。
其他题目知识点:
1.螺纹的类型
2.v带传动的结构分析题,比较新颖,同时考察了v带传动的特点
3.齿轮传动的类型:软齿面
4.斜齿轮的直径计算,齿宽系数计算
5.蜗轮蜗杆机构中,螺旋角与导程角关系以及受力关系
6.轴承的类型及其特点(考了调心球轴承和深沟球轴承)
7.轴承pv值影响因素
8.能确定滑动轴承轴颈未知的数据
9.螺距和导程、头数之间的关系
10.锥齿轮的强度计算以齿宽中点处分度圆锥为基准
11.键的布置(本次考了平键,以前考过半圆键)
温馨提示:
复试可以带计算器的。
总的来说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覆盖面很广,题型也比较灵活,最关键的是在网上找不到原题。收到复试通知的时候作者其实只看了螺纹连接部分,然后算上在火车上的时间,总共复习了不到十天。我看的资料书是哈工大出版的《21世纪机械设计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这本书不错,都有答案,但是有点问题就是滚动轴承关于载荷的计算公式和课本不一致,想要高分还是得看看别的,比如国防科大出的那本。
面试分为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英语面试很简单,专业面试要自我介绍然后抽题,教授们都还挺好的,不会特别为难学生。但是考得面很广,重点是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装备、控制工程和金属工艺学。也有可能问一些比赛证书之类的,不过不是特别重要。
总体评价:还是比较公平的,作者没有发现什么歧视之类的。但是很严格!复试必须及格才可以,不然分再高也不肯收。
关于住宿:
听说学校里面的枫林晚挺好,但是我来的太晚,也没有同学,就没法住啦!但是像每个大学一样,附近小旅馆巨多的,不用担心没地方住。
6.机械设计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篇六
一、情况: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军事、人文历史、科学、自然、旅游(较广泛)
自己的性格特点:内、向并兼,对事物偏于理性认识
自己的优点:
1.自认为是有理想、有思想、有纪律、有自信和自知之明的人;遵纪守法,态度端正,坚持原则及责任感强;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2.本人有一颗善于学习借鉴自我优化的消化力,对人真诚和蔼、尊敬正直的友爱之心,善于培养兴趣,重视实践与探索。
自己的缺点:
1.口才欠佳,交际面小。
2.信赖随和,计划性弱。
3.做事方式欠灵活。
自我总结:
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一个人的性格对于其在中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人认为,对于自身性格特点进行一下全面深入地了解,很有必要。为此,从我的个人鉴定中可看出,通过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个人风格特点”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
二、在校期间规划如下(-)
现已是大二时期,很快就面临就业了,从今以后要利用好大学的学习时间,树立个人的职业目标,以勤奋的态度完成学业,争取通过pro-e和CAD高级资格考证,英语能力继续加强,以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本地公司谋职做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
1、思想道德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奋斗观,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2科学技术方面: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书城与网络信息,开拓视野,扩展知识范围,尝试专业设计方面的实践。
3、文体与身心发展方面:积极参加校内外问题活动,社团的演讲赛,借此充分锻炼胆量,展示个人能力。
4、技能方面:虽然通过了英语(B级)与CAD中级资格证书的考试,但仍达不到目标,我决定下学期参加pro Ce资格证书的考试并力争通过。
5、学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保证学习质量,学习时应注意听课、复习及综合分析对比,知识雷击不仅要博,跟应做到专。本学期的任务或许会增加压力,因此,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调整好心态,打好基础知识,为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准备。
6、求职方面:主要内容,参加与专业有关的或相关的假期兼职工作,多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搜集相关公司信息,参加校外招聘活动。
三、职业定位
根据个人的性格与兴趣,适合的职业类型有:机械技术员、建筑景观类、实验技师…我的职业类型偏向与现实性和社会性,做事能力较灵活,动手能力强,同时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倾向。经过自我剖析,毕业后的我将会直接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如:技术员,自我认可能力强。
计划虽好,但重要的是具体实施并取得成效。然而,往往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不仅要及时面对,分析问题,更要有解决的办法。
7.同济大学机械设计 篇七
以传统产业为背景的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革必须适应和体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机械工程是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又面临用高新技术加以改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重庆理工大学是一所以机械工程专业为背景发展起来的理工科大学, 有着相当厚重的专业发展底蕴。为此,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实际情况, 我们提出对机械工程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目的是通过研究, 探索总结出一条适合工科院校传统专业提质升级的新路子。
1 问题的提出
工科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如下:面向21世纪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创新品质和发展能力, 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 在机械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1]。机械工程类专业主要是为机械工程与技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输送具有较高工程素养的专门技术人才。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技术型拔尖创新人才。
技术型拔尖创新人才仅仅通过高校是培养不出来的, 必须将高校的教育教学与企业的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使学生融入企业工程实践中, 拓展学生工程视野,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 我国教育体系的典型特征是封闭性, 其缺陷在于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联系太少或严重滞后。教学模式上注入式过多,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 导致高分低能, 使毕业生从学校向社会过渡困难。因此, 装备制造业拔尖创新人才仅仅通过课堂是培养不出来的, 必须将高校与企业联系起来。校企合作型办学模式是个多角度、多层次相互依存而又相互转化的组织系统, 其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 具有融合性、系统性、实效性与发展性等特征[2]。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 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增强高等工程院校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下机械类企业的发展需要。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校企双方所处角度的不同, 致使在校企合作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 缺乏互利共赢的长效利益机制。互利共赢是高校与企业双方合作的根本源泉, 然而高校培养人才和企业生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任务。校企合作的双方都想获得最大利益, 但这个愿望很难实现[3]。站在高校角度看, 高校更多考虑的是依托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实践资源, 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 实践能力强, 适应现代企业需求拔尖创新人才服务;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 经济效益是企业各种活动的指向, 而接收学生实习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且由于企业的生产订单是有时间和质量要求的, 学生短期的在岗实习还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因此,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很少有企业把接收高校实践融入其价值链中, 高校与企业间不能形成有效的合作共赢机制, 难以维系合作的长久性。
第二, 校企间缺乏互动交流, 合作面狭窄。目前, 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缺少共同组建的联合机构或管理机构, 双方没有将校企深度合作整体推进, 也没有根据系统的观点, 通盘考虑, 统筹运作, 致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缺乏有机结合, 无法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无法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4]。校企合作大部分具有临时性和阶段性的特征, 只有在落实学生实习时, 校企相关人员才联系协商, 缺乏定期的互动交流平台, 校企双方参与合作的人员接触不多, 对彼此行业了解少, 而在具体事项落实过程中往往是从事基层工作的人员相互沟通, 不可能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合作双方的根本利益, 不易找到双方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因此, 校企合作面仅仅局限于学生实习, 难以促成持续深入、多方位的双赢合作机制。
但是, 我们也深深地感到:一个企业要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就要有过硬的产品和核心技术,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各层次人才, 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而在企业每年的用人计划中, 大学毕业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针对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企业可根据自身用人要求和研发方向, 与高校共同制定满足岗位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施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使优秀学生与用人企业零距离接触。学生毕业后, 上岗便可立即进入工作角色, 为企业创造价值, 缩短了毕业生的在岗适应期, 实现无缝对接, 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3 人才培养与实践
鉴于上述分析, 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 并进行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试验, 把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宽口径、实用型专业技术类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从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 通过自由报名、双向选择等环节, 遴选10名同学进入技术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环节。培养对象分析情况如下。
1) 职业愿景。10名同学普遍愿望是毕业后参加工作, 对考研兴趣不大。
2) 基础知识。根据统计, 10名同学的成绩普遍处于中等及偏上水平, 均具备了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
3) 性格特征。通过交流, 10人的性格差异较大, 没有统计意义。
在培养试验中, 我们依托重庆理工大学与重庆机电控股集团的战略合作平台——重庆市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把集团下属企业——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与企业一道, 根据培养对象的个体特征, 制定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 如表1。
简单地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从时态上来讲, 拔尖创新人才是将来时, 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现在时。培养的目的是使现在接受教育的学生逐步具有拔尖创新人才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将来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所具有特质的形成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自身禀赋、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等。学校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培养走向社会实践的转折点, 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思维能力等因素来看, 这一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 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目前, 高校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可谓多种多样, 但万变不离其宗, 归根结底是应该培养这些学生将来能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所要具有的特征。作为探索性研究, 从两个方向、两个侧重点来培养创新人才, 为其将来无论是做学术研究, 还是从事专业技能, 打下坚实基础。
4 人才培养效果
一是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很好提升。学生进入大型装备制造类企业进行盯岗实践锻炼, 从事的岗位从车间生产一线做起, 延伸到工艺、质检、成本核算、研发、管理岗位等, 使学生体会企业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 理解企业文化, 形成工程意识, 不断总结实践感受, 理解课堂理论与实践的根本联系, 寻找自身不足, 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并使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10名同学, 均被安排到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培养, 根据个人特点被安置到相应的工作岗位, 并成为岗位助理, 协助岗位负责人从事实际生产管理、工程设计、工艺编制、设备维护、质量监控等工作。试点结果是, 10名学生中有2名被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直接聘为工程设计师和工艺师, 1名同学到海外留学深造, 6名同学分别被市内外汽车、制造等企业聘为工程技术人员, 1名同学回乡管理家族企业。研究表明, 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适应岗位能力、就业水平等有较好地促进作用。
二是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在培养技术型人才过程中, 通过我们把优秀的本科生送到企业学习和培养, 让企业充分了解我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了解我校学生具备的优良专业素质, 增进了学校和企业间的认识, 了解了互相间的需求。我们在水轮机公司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就业训练基地, 该厂也明确表示以后将每年从我校机械工程专业招收工程技术人员。同时我们也会选派老师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5 结语
技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于校企结合,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技术平台优势, 弥补高校现有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技术型创新人才也是学校未来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不仅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 也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但是, 研究中培养试点规模小, 难以起到很好的以点带面的效果, 试点对象数量少, 很难完全客观地评价培养质量。因此, 此研究只能是为后续的规模化、常态化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起到“试水”作用。
摘要:以传统产业为背景的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革必须适应和体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实际情况, 我们提出对机械工程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制定技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环节在于校企结合, 探索总结出一条适合工科院校传统专业提质升级的新路子。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技术型,工科院校,校企结合
参考文献
[1]刘迎春, 宁立伟, 邓奕, 等.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4 (3) :59-62.
[2]赵改莉, 马宇飞.校企合作型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以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 2016 (01) :119-122.
[3]钱明珠.应用型本科教育校企合作研究[J].亚太教育, 2016 (1) :214-215.
8.同济大学机械设计 篇八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新环境下对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新要求,综述了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内涵、提升方法和保障措施,并分析了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创业创新研究的意义,为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机械工程;创业创新;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高水平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创新发展的道路,培养创业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根本。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作为高学历人群的代表,更应发挥创新创业的优势,这不仅能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价值,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步。
一、“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新要求
“中国制造2025”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蒋昌忠指出我国高端人才特别是高科技研发领军人才、高水平工程师和一线实务型技能人才,存在着较大缺口,应将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付卫东指出在“中国制造2025”里,设计者与制造者之间的分界线比较模糊,生产者会成为产品形态的设计和创造者,所以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在创新方面需掌握全面的产品全知识,夏建国指出在“中国制造2025”里,十个重点领域里都需大量的高端人才,他们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对智能网络有高度的运用能力。由此可见,“中国制造2025”对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这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以及新兴的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智能制造等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二、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
李建建等指出,我国的自主创新包括原始的创新、集成的创新,还有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原始创新是发明创新,是创造出从来没有的东西。集成创新是通过某种途径整合国内外或相关领域已有的技术进行集成的创新。引进吸收的再创新是在引进别人技术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然后创造出新的技术或产品。后两种创新形式比较普遍,但是无论哪种创新都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李文辉指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内涵,它包括新的科学发现、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相关技术发明为标志的原始创新,对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产业的集成创新,以及对先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再创造。
三、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提升方法的研究
徐鹏等指出通过科技竞赛的方式可以激发大学生独立创新的思维,强化机械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共同协作的创新精神,还可通过构建跨专业的科技竞赛平台,提升机械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力。谢玉婧提出举办学术型社团活动,有利于增强机械专业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和信心。学术型社团可以是校内组织,也可以是校外组织。这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接触社会并开阔眼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营造创业创新氛围,唤醒他们自主创新的意识。由此可见,通过成立兴趣小组、组建创新团队、参加科技竞赛等方法,能够较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提升保障措施的研究
刘红霞指出,可通过实行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创新。由于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且科研经验、创业创新能力不足,所以需建立导师引导制。同时还需设立科研基金,支持学生创新。刘海涌指出要建立创新的教育机制,需加强通识教育,拓展大学生的科学文化视野。因为高校创业创新体系涉及多个方面的主体,且他们的关系复杂又相互联系,所以要制订创业创新相互协调机制。此外,还需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创业创新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在引导和推进大学生自主创新活动上,培育创业创新能力是基础,建立完善创业创新机制才是关键。
五、结束语
大学生是未来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建设者,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盛、“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以及我国成为制造强国等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能有效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付卫东.“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J].教研理论,2016(9).
[2]夏建国.中国制造2025和应用型大学的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4(6).
[3]李建建.我国自主创新的内涵及战略意义[J].科技与经济,2016(1).
[4]李文辉.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
[5]谢玉婧.高校学术型社团对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研究[J].院校管理,2014(1).
【同济大学机械设计】推荐阅读:
沈阳化工大学机械设计07-25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复试经验10-29
四川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要点09-28
同济大学调档函09-11
同济大学建筑分析09-21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专业考研分类总结08-13
同济大学医学专业介绍08-07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讲师09-30
大学生物理竞赛同济07-16
同济大学09年考博英语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