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法制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精选8篇)
1.扎实推进法制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篇一
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 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质量
● 吴春祥
在省“五严”背景下,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就必须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为此,我县近几年来,积极探讨和推进初中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需要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效益。
一、面对现状,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
精细化管理的持续推进,在绝大多数学校产生了效应,学校规范办学、规范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常规管理细致到位,“两个有效”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但部分初中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不高,工作只求过得去、不出问题,因而工作缺少激情、缺少创新,学校发展缓慢;学校管理的执行力缺失,少数学校中层干部工作履职不到位,学校的决策常常会出现“中梗阻”;“两个有效”推进措施不够实在,课堂教学政策的决心不大,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常规的管理、督查还不够到位,教育法规意识不强,教学督查流于形式,往往满足于数量上的检查记载,缺少从质量上验收评估的内容,对一些重要的环节缺少跟踪督查;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培训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学校机制创新滞后,绩效考核的杠杆激励作用没有发挥好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学校更好更优更快发展的瓶颈,不进行新一轮的大力度推进,不增强精细化管理的危机意识,势必影响全县大教育的发展。
二、排难奋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1.学习引领,不断丰富精细管理内涵
一是继续提升学校管理队伍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和水平。每年暑期举办校长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校长集中讲学,组织校长到扬州市等地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经验,到山东杜郎口等校学习课堂教改经验,到大丰等地学习小班化管理的经验等等,不断丰富提高校长队伍的管理水平。二是分层面召开精细化管理会议,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明确目标,细化责任,使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各个层面得到不断推进。三是积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服务,开展精细化管理的课题研究,让人人成为学校的主人,增强自主管理的意识。
2.目标建构,不断抬高精细化管理的层次
精细管理是一种规范和引导,要保证学校的规范化和精致化运作,就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让精细化管理便于操作,又能成为管理者的一种追求。
一是常规管理注重精细到位。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和个性化上下功夫,始终把人的管理作为管理的中心,从建立管理规章、明确管理目标、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品位、加强管理监督和考核等方面入手,关注细节,夯实办学基础,提升学校常规管理的层次。
二是教学管理注重质量立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实行质量监控,注重教学过程管理,落实教学岗位责任,认真制定学年、学期质量目标,形成目标体系。通过开展三轮集体备课、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学习、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强化“阅读教学”等措施促进质量的提升。
三是德育管理注重育人为本。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以“四立德育”为引导,以德育目标具体化、内容系列化、活动经常化、考核制度化为抓手,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德育活动,坚持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活动,注重情感体验,形成德育教育的系列。四是教师管理注重素质提升。针对教师队伍中结构失衡、知识起点和水平高低不
一、部分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始终不放松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从师德建设、师能提升、专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铸就师魂、炼就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及从教本领。
3.督导推进,整体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现场推进。继续举办课堂改革、实验教学、常规管理、素质教育、德育工作、阅读教学、后勤管理等现场,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在管理的多个方面提出明确的精细化的要求,整体提升学校管理的水平。二是重点突破。针对一些薄弱校、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督导,提出整改的目标,落实整改的措施。三是多措并举。每学期由中教科、教研室、督导室联合制定学校精细化管理督导方案,对各学校进行精细化管理集中督导;由局相关科室随机对一些学校进行突击督导,检查学校平时管理的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发挥学校集团内部督导组作用,正常对集团内各个校区进行督导,形成每周简报;以县直与驻城学校为牵头校组建的四个学校发展联盟为平台,在联盟内分别组成常规管理与学科督查组,进行定期与随机督导,进行定性考核,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能,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吴春祥 建湖县教育局)
2.扎实推进法制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篇二
1.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高校后勤安全服务包括饮食安全管理、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幼儿教育安全管理、水电动力运行安全服务、校园物业安全管理、维修安全管理、车辆运行安全管理、接待服务安全管理等众多的服务领域。高校后勤服务的多样性, 决定了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难度。做好高校后勤安全管理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 如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界定安全管理界面, 完善管理职责、固化管理流程、摆正前后台角色、提高执行力和调控力。此外, 做好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还需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如正确处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关系, 注重现有管理资源和信息化的有机整合, 突出管理主线条, 构建质量、安全协调一致的运行模式, 实现系统提升。
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并结合高校后勤的实际特点, 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的两个维度展开全面适合高校后勤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的管理基础都是PDCA (戴明环) 管理理论;管理方法都是先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 它们具有相同的管理基础和管理方法, 适合高校后勤服务多样性的安全管理特点。两种管理理念都是企业安全控制的方法, 也是监管的有效方法。
2.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
(1)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
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 建议遵循三种方法。
(1) 目标管理法。以安全目标为导向, 以人为中心, 以风险为标准, 自上而下地制定后勤各级组织和员工的层级分明的安全目标, 使后勤各级组织和员工取得最佳安全意识;在后勤各级组织和员工的积极参与下, 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 自下而上地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从而确保后勤安全风险可控。
(2) 过程管理法。为了能更好地梳理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过程指标, 采用过程管理的思想对高校后勤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将各项工作安全要求和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管理工作要点的具体要求, 较为系统地识别各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
(3) 预防控制法。安全管理重在预防, 在充分识别后勤现有安全风险、重大安全风险的基础上, 将全体员工对自身岗位涉及的安全风险、重大安全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或应急预案, 使之在日常工作中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 这样能更好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原则。
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 建议遵循三项原则。
(1) 全面覆盖的原则。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标准要求对高校后勤服务主过程涉及的风险和重大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 而且还要对后勤服务支持性过程涉及的风险和重大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 覆盖后勤的所有管理和服务工作, 实现全面的安全管理。
(2) 结合实际的原则。安全管理建设工作必须结合高校后勤服务的特点和内、外部的环境, 特别是结合后勤服务现行的安全管理成果, 统筹考虑, 合理地确定安全管理体系需控制的要素及控制程度, 在现行安全管理实施的平台上实现渐进性的提升。
(3) 整体优化的原则。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既是在原有管理基础上实施, 又是对以往原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改进的机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既要建立控制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还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整合, 从而实现整体优化、系统提升。
3. 高校后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
高校后勤制定建立与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归纳为PDCA, 即戴明模型。
(1) 策划 (P=plan) 。
(1) 确定组织的安全方针, 方针必须包含最高管理者的两个承诺, 即遵守现行安全法规的承诺和持续改进体系业绩的承诺。 (2) 识别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不可容许风险。 (3) 识别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要求。 (4) 根据危险源识别的结果, 对不可容许风险制定目标和安全管理方案。管理方案形式可以自定, 但必须包含几个要素:关注部位、不可容许风险、责任部门、资金投入、目标和控制指标、完成期限等。
(2) 实施 (D=do) 。
(1) 先确定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 使之清楚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 根据不不同次人员的情况、业务技能等方面的需要, 进行必须的安全培训, 使之具有相应的意识和能力。 (3) 对有关安全事宜与组织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及相关方之间进行协商和沟通, 收集意见与建议, 以便于持续改进。 (4) 规定组织的文件化和文件、资料管理的程序, 使与有关的文件都能传达到员工手中, 并保持最新版本。 (5) 按照策划的结果进行实施和运行, 主要是指运行控制。 (6) 对潜在的、重大的风险建立应急预案, 并定期进行演练, 以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 如防火预案。
(3) 检查 (C=check) 。
检查主要是对实施部分的运行结果进行检查, 目的是发现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各个部门和所有人员都按照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活动, 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试运行, 以检验体系策划与文件化规定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4) 改进 (A=act) 。
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试运行, 特别是依据绩效监测和测量、审核以及管理评审的结果, 检查与确认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是否按照计划安排有效运行,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使所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4.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成效
(1) 高校后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提升高校后勤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
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要练好内功, 通过练好内功, 达到建立和运用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来推动后勤深化改革。对高校后勤实体来说, 应该是提高全体员工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安全意识素质。要实现这个目标, 除了对现行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以外,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后勤实体的整体素质, 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系统、理论地建立好对高校后勤存在风险的控制, 为员工安全意识、人员素质的提升奠定好的基础。
(2) 高校后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提升高校后勤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提供充分的管理依据。通过建章立制和科学管理, 做到“管理有依据、工作有程序、服务有标准、风险有措施、评价有证据”, 为高校后勤全面实施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充分依据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结合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明确各部门过程职能分配、层次管理和职责,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修订和细化各安全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服务标准, 充分实现后勤管理全程控制;保证过程管理和岗位职责更加明确, 任务得到层层分解, 责任层层到人;同时, 通过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强调各过程、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接口管理, 保证每个细节都有严格的控制要求和检查、整改、验证要求, 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 说而有声, 声而有动, 动而有形, 形而有改, 最终达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目的。
(3) 高校后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高校后勤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前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进入市场竞争, 靠规模效应使企业站稳校内外市场并逐步扩大发展空间。通过贯彻实施安全管理标准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体系, 可以使高校后勤管理有章可循, 促使自身形成一种内在的发展动力, 进一步提高后勤企业化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从而为参与校外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因此, 建立和实施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能够为高校后勤管理注入新的生命力, 也成为高校后勤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前提, 对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3.扎实推进法制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篇三
高校党建工作育人功能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进,要求高校及时完善党建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扎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自觉地将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一、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高校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是育人,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重要的育人过程。高校是知识殿堂、人才高地和育人的主阵地,抓好高校党建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两者在工作目标上是一致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复兴。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2013年,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的工作。因此,育人工作德育为先,党建工作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坚强保证,两者的目标指向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育人工作和党建工作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影响。抓好了党建工作,不仅有利于形成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而且能提升师生凝聚力,上下一心,形成工作合力,保证育人工作的完成。高校重视育人工作,坚持德育为先,也能为党建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党组织是直接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抓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铸造文明服务形象,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取得显著的育人效益和办学效益,树立党员教师在广大师生及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日益受到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也得到了加强,队伍不断扩大,条件不断改善,机制不断完善,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现实工作中,高校党建工作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困难。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搞好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已形成共识。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还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课时安排不到位、师资培养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二是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努力不够,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为此,高校要真正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党建工作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巨大压力,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变本加厉。无处不在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冲击着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又尚未完善,一方面,经济实力增强、竞争力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改革的循序渐进而导致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统一的核心价值体系尚未形成,社会价值观和思想的多元化成为现实。所有这些现象,影响着我们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积极成效,需要我们加强研究,正确应对。
(三)党建工作队伍有待加强
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是劳动力。党建工作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一只富有经验、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高校党建工作依然存在着队伍建设方面的系列不足。诸如人数偏少、待遇不高、培养不到位等问题,在一些高校依然存在。有的学校不重视党建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思政工作队伍水平不高、政策不足,导致人员缺位、工作缺位,明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脚踏实地,积极推动高校党建工作
从当前工作情况和效果看,高校党建工作日益受到高校重视,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发展变化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认识上的偏差也导致了高校党建工作人员不足、经费困难等困难和问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抓好师德建设,以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引领高校党建工作
新形势下,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通过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建章立制,将师德作为教职工考核、评聘的首要条件,
(二)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高校党建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功能,在构建和谐校园、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浓厚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营造特定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心灵洗礼,为高校中心工作服务,因而是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补充和强化。高校要站在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党建工作的高度,利用“五四”“七一”国庆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学党史,理论武装头脑”“明责任,争当发展楷模”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使之成为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推手之一,积极营造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抓好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骨干作用
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探寻科学有效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党建工作富有内涵和特色,产生实效,为教学工作提供队伍保障。抓好队伍建设,高校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抓好党员队伍的理论学习,用先进理论武装教职员工的头脑。要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方面积极创新,要做好学习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有活动组织、有科学指导、有督促检查。二是抓好管理制度建设,既要做到正面激励为主,有要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如有的高校积极推行职能部门负责人联系学生班级工作制度,对干部指导班级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效果就非常好。三是做好教职员工队伍的师德和工作监督机制。要将参与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发展作为各种考核评比的重要条件,让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成为监督主体,使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成为
教职员工的基本职责所在。
四、求真务实,完善高校党建工作保障机制
党建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因而要抓到实处,取得实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做好党建工作仅靠美好的愿望和正确的认识是不够的,需要高校党委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来保障。
(一)全过程重视,建立高校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学贵有恒,最忌一曝十寒。惟有持之以恒,才是学习、读书最好的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事实上,党建工作也是一样,赢在坚持,贵在有恒。毛泽东同志就经常说: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客观地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日益重视,人们对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抓好党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一些高校做得并不太好。一些高校面对繁杂的工作,采取有检查就突击准备,没检查就听之任之的做法,上级党组织要来检查就赶紧准备汇报材料装订成册,要统计数据了赶紧发展一批新党员;极少数高校甚至对高校党建工作根本不重视,认为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专业建设,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一些高校文件齐全、制度齐备,大搞政绩工程,完全脱离了党建工作的客观规律。
周恩来在《过好“五关”》中写道:“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做好党建工作是高校发展之本、育人之基。每一所高校都要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正确态度,把党建工作常抓不懈。
(二)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建立高校党建工作的大格局
邓小平同志说,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全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年思想政治的进步。搞好高校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党委的事,不仅仅是党务工作者的事,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搞好党建工作,提高育人质量,关系到全体教职员工的福祉,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事。生活中,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高校机构和个人始终抱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思想,实际上这才是最大的失职。育人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高校要端正态度,统一认识,把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真正构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全员育人体系,把全体教职员工的精力凝聚到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来,打造党建工作大格局。
(三)全方位开展工作,建立多层次高校党建工作机制
全方位育人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途径和现实要求。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相对应,高校党建工作要求各部门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共同为育人工作服务。从当前情况来看,部分高校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管理与育人相脱节、服务与育人相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发挥。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形成合力,实现党建工作效果的最大化。同时,高校还要走出校门,主动学习其他地区、兄弟单位党建工作的经验,互相取长补短,保障高校党建工作的效果。
党建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也是新时期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集中精力、广开思路,扎实搞好高校党建工作,努力服务于育人工作,是高等学校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党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1996.
[2]韩俊卿.高校学院党建与教学工作的实践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3]魏仲斌.高校党建工作服务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水运,2006,(10).
4.扎实推进法制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篇四
几年来,实验中学坚持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战略,坚持以“科学管理、探索创新、和谐发展”为努力的方向,以“创建学习型、研究型校园、信息化校园、人文校园”为奋斗目标,克难奋进,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新的突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学校先后荣获“湖北省优秀家长学校”、“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黄冈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黄冈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普通初中办学先进单位”、“黄冈市文明单位”、“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英山县“师德师风先进集体”、“教育质量优胜单位”等几十项荣誉。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与我们坚持不懈依法治教、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抓教师队伍建设,长期坚持教科研等工作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我们的具体作法作一个的汇报。
一、明确办学方向,落实素质教育举措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定不移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办学方向,落实教育举措,营造科学管理氛围。
1.抓学习,树立素质教育观
正确、先进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行动的指南、学校为强化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质量观,自觉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十分注重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教育法规的学习,用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干部教师的头脑。一是抓干部、教师的学习,转变育人观念,规范育人行为;尊重学生,时时刻刻用信任、爱护、帮助的思想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生”。二是抓家长的学习,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取得社会、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同;三是抓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四是抓职工的学习、促进服务育人。
2.抓活动,激活育人功能
注重活动开展,重视体育、美育的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部分。我们十分注重开发校外基地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烈士陵园、劳动实践基地、山区贫困学校、养老院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从生活、行为习惯抓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让学生养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习惯,人人爱校,人人护校,开展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口头作文、书法、棋类、绘画等比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他们的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3.抓规范,营造育人氛围
注重环境育人,营造良好育人氛围。重视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期期有新招。其一,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校班子成员和优秀师生代表是主讲人,他们根据学校的计划和工作的需要及前段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指导,这种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喜欢,每次讲话结束掌声自发响起。其二,每月更新文化长廊的内容,让校园里重大的教育活动、先进的师生人物、优秀的作品等及时与学生见面,用先进的人物事件感化他们,真正取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三,校园之声准点播放。广播台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每天早晚两次的播音及时报道国家新闻、校园的新闻、为人常识、学习常识、公布学生会当天各方面评比的结果等,大大激发了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其四,教室育人格言警句周周新。校园内主干道、上下楼梯过道格言警句耳目一新,教室黑板旁激励学生的格言周周有创新,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又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二、依法依规办学,规范学校管理行为
教学理念决定教学的管理水平,教学管理水平决定教学水平。教学管理始终是动态的、变化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教学管理者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管理行为,才能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创造动力,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坚持“民主、和谐、创新”的管理理念,细化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
1.教学管理精细化
在教学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严”的基础是精细的管理制度,着眼于教学全过程的每个细节、细部。我们以新《义务教育法》为准则,制订了《教职工学习制度》、《教学六认真实施细则》、《集体备课制度》、《量化考核方案》、《教学能手评选方案》、《减负及作业量决定》等十几项教学管理制度和方案,对学校领导、教师、职工的教学及其服务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管理,管理机制上建立了检查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管理模式上实行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交叉监督、相互评议的方式;管理方法上采取了不定期抽查、定期检查、期中期末总评的办法;内容上突出了注重师德规范、奖改革、奖创新、强化过程管理。例如:在课堂上,严格执行“十不准”:不准迟到、早退、旷课、外出逗留和接打手机等。在集体备课上,坚持半天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坐班,以“六定”为标准进行备课和“二次备课”,即“定时间,定内容,定进度,定作业量,定中心发言人,定公开课主讲人”。在听课与评课上,我们以“六看”为标准来评价课的质量,即:“看备课是否充分,看教学理念是否更新,看课堂是否有实效,看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是否到位,看教学手段是否有创意,看教学上是否有艺术性”。在教学上,建立了教师自查、周周会诊、月月分析、阶段总结等质量分析制度。在教研教改上,实行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集中,期中一评比的研究制度。几年来,民主化的管理实现了领导与教师心理上的相融,教学秩序井然,教与学的氛围令人满意。
2.学生管理人性化
在学生管理上,我们注重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情境育人,推行师生平等,学生自我管理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网络,形成了学生会、团总支、班委会、团支部双向管理格局,从学习、纪律、卫生、安全、言行等多个方面施行自主化、人性化的管理。多年来,学校保持了无事故、无脏乱、无流失。
三、铸塑师魂师能,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办学质量的高低,关键是教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前提。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科研攻关能力强的干部教师队伍作为振兴学校的根本点,认真抓好队伍建设。通过“树牌子、给位子、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来“治其德、精其业、较其劲”,打造具有高度专业精神和纯粹职业形象的师资队伍。实施“四大工程”,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1、实施“师能工程”,提高教师素质。一是积极实施了“1234”的目标激励,通过加强学历进修、业务培训、继续教育,鼓励青年教师争取一年过关、二年合格、三年挑大梁、四年成骨干。二是科研兴师,通过组织教师沙龙、实中论坛、课题研究、教研研讨,探索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现代意识和学术内涵,培养科研型师资队伍。三是组织教师开展了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几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获得县级以上表彰的67人次。
2、实施“名师工程”,巩固骨干教师队伍。一是树牌子,在学校文化长廊建
立“名师榜”。评出了6位首批教学能手和3位明星班主任,实行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并在文化长廊张榜宣传;24位参赛第三届教学大比武有12位榜上有名。二是给位子,近年来,选拔了近10位年富力强、心系实中、能干肯干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充实到校级班子和中层队伍中,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任用了30多名校内名师担任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课题组长和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三是搭台子。
几年来,提高学历培训的23人,其中阮征等6位教师还在参加研究生学历的培训,新教材理论培训达100%,骨干教师培训240人次。学校科研处以教研教改为平台,积极开展教材教法培训,教研教改理论培训。由于注重了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我校教师均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近三年来获县级以上优质课比赛奖达33节次,“四优”评选获县级以上奖389人次。
3、实施“青蓝工程”,培养后备教师队伍。一是坚持质量用人,根据教学能力和实绩进行“首位晋升”和“末位淘汰”,通过压担子,放手让青年教师锻炼。二是根据校情实际,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规划》,组织青年教师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并聘请专家、名师指导。三是结对子,学校领导、高级教师、教学能手人人都与青年教师接对,对应帮扶。四是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进行业务知识考试,规定业务、理论学习任务;对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在工作安排、外出学习参赛等各方面给予优先机会,以此进行激励。
4、实施“听课”工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一是领导推门听课,即听即评,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主要目的,学校要求教学管理领导每人每期听课30节以上;二是备课组循环听课,集中评课,以交流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为主要目的,要求每位教师每期听课10节以上;三是教研组集中听课,共同研讨,以研究教法为主要目的,在评课时要求主讲教师先进行说课,然后由听课老师逐一评课;四是大型活动群体听课,旨在推行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活动后还由专人进行评课和总结,把表现出的先进经验物化成研究成果。
四、注重管理创新,提升教学教研品位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已稳步向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1.抓好定期检查,落实常规管理
在教学检查上,突出一个“勤”字。我们的口号是:把小事做好,把简单的事做彻底,把平凡的事做精彩。我们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通报制度,特别注重定期检查,落实过程管理,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一是期初的计划检查,学期开学初,教务处分别对各个年级、各备课组、各位教师的教学计划、教研计划进行一次检查,要求不打无准备之仗;二是期中、期末的教案、作业批改大检查,对备课不规范、不完全、作业批改不细致的教师进行批评;三是每期一次的学生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对违犯师德规范和学校规定的人和事予以追究;四是每天的值班检查,督促教师遵守规章制度,按时坐班,按时上课,用良好的教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我们坚持:坐班天天签到,教学行为天天查,教学业务周周学,教案作业周周看,质量分析周周有,领导听课随机行,教学状况月月总,教学成绩期期存。检查后,分年级汇总,情况在全体教职工大会通报,好的表扬,存在问题指出来,给予批评指正。这种连续的交叉进行的,定时与不定时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并以鼓励和建议为主的检查督促,端正了教师教学的态度,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确保了教学工作的良性运转。我们深深体会到实验中学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中考过线
人数不断上升,录入黄高人数一省再升,更加印证了“赢在执行”。
2.抓好专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始终把教研兴校、教改活校作为办学的根本策略。把教研教改纳入常规化的管理之中,使各项教研教改工作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顺利推进。
一是搞好课题研究,增强学校生命活力。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省市级“学科基础教学与创新教育的研究”、“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机理与途径研究”、“物理STS教学法研究与实验”、“英语任务型教学法实验与研究”、“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中小学学业负担问题研究”、“数学学困生心理成因及转化教育个案研究”、“英山民歌在音乐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实验研究”等九大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其中“物理STS教学法研究与实验”、“学科基础教学与创新教育的研究”、“物理探究性学习实验”均已顺利结题,“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机理与途径研究”
已进入总结阶段,即将结题,其他课题正按计划分别进入实验和研究,确保了过程、任务、要求的三个落实。连续三年来,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专题论文234篇。学校荣获省市级“教研教改先进学校”,芮天赋、余曙光、高烈等五人分别获得市级以上“优秀课题承担人”称号
二是搞好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按年级、按教研组、备课组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全面开展教材、教法的研究。同时借每期一次全校性的优质课比赛,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教研效果显著。我们长期坚持抓集体备课的研究,校班子成员一人联系一个年级,一人指导一个教研组,深入备课组活动中,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智慧互补的目标,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起到巨大的作用。
三是搞好新课程研究,有序推进课程改革。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一手抓教师的培训,一手抓教法的改革,先后开展了新教材的备课、新教材的教学评价、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课教学等多项研究,使我校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如利用《教育简报》的平台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新教材的备课、新教材的教学评价、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课教学的理论。如在新教材的备课上,要求教师按照三维目标书写教案,做到“一课多案、个性修改、资源共享”。几年来,学校先后承担英语科、语文科、数学科新教材教学研讨的示范和指导工作,在全县起到了示范作用。
五、注重活动开展,为素质教育注入活力
在活动上,突出一个“实”字。活动课是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阵地。学校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科学兴趣活动: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阅览室等节假日对学生开放。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植物标本,制作网页等。成立了“文学社团”、写作小组、广播台,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文艺队等。每学期都成立了语、数、外兴趣小组。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也为学校增添了光彩。在全省“文学社团”评比中,我校多次蝉联冠军。在竞赛辅导上,我们坚持从基础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长期坚持,做到计划先行、辅导落实、科学检测、及时反馈、跟踪分析。全县语数外竞赛我校独占鳌头。黄冈市语数外三科联赛有二百多所学校参加,我校取得了团体第八名、第九名的佳绩。体育比赛成绩喜人,多次承担大型团体操表演任务,屡获好评。艺术人才层出不穷,市级艺术人才比赛我校多次多人获奖。2006学年,学生竞赛累计获县以上奖569人次,其中获国家
级奖46人次,初三年级在全市语、数、外三科联赛中荣获团体第九名。毕业生中录取一中182人,录取黄高11人。2007学年,学生竞赛累计获县以上奖500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
人次,初三年级在全市语、数、外三科联赛中荣获全市各校第八名。毕业生中录取一中154人,录取黄高11人。2008学年,学生竞赛累计获县以上奖540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
69人次,初三年级在全市语、数、外三科联赛中荣获全市团体第八名。毕业生中录取一中229人,录取黄高18人。
5.扎实推进法制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篇五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在全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西刘桥乡中心学校认真落实省、市、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力争在新的挑战和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一、统一思想,明确办学方向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积极倡树“用知识守护生命,用制度守护校园”的管理理念和“快乐着奠基明天”的办学理念,全体教师秉承“热诚、团结、奉献;知足、卓越、高远”的团队精神,沿着“平等和谐凝聚合力,读书学习积储后劲,规范制度引领方向,科学创新不断超越”的办学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二、统分结合,增强校务管理效率
一是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教育办、中心学校管理合二为一,精简了人员,提高了办事效率。2008年8月,按照我乡教育发展需要,对教育办、中心学校班子进行了充实和调整,把教育行政和教育教学两套管理班子合二为一,教育办班子成员兼任校委会成员,一套班子,两架马车,管理人员大大减少,办事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二是坚持教育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切实把好干部队伍“入口”关。校委会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心学校13名中层教育干部职数,校委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西刘桥乡中心学校中层教育干部竞聘方案》,组织全乡教师进行了认真学习,根据自愿报名择优录用的原则公开选拔教育干部。全乡共有31名教师报名参加13个岗位的竞争。通过查阅近五年考核成绩、民主评议、外聘评委对竞聘人员演讲打分等程序,对竞聘人员的德、能、勤、绩进行了全面考核,择优聘用了13名年富力强的中层教育干部,为全乡教育持续、和谐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是创新管理模式,理顺校务管理架构。自8月份开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和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坚持“一校两部,统筹安排,统一领导,分部管理”的学校管理模式。相继出台了《关于教师请假的有关规定》、《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有关规定》、《关于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和规定,实现学校师生的民主、科学、规范管理。同时,制定了《督查积分办法》,对各学部和部门的卫生、值班、车辆管理、师生纪律、安全、学生宿舍、食堂就餐等方面进行全面督查,定期反馈和整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通过到县教育局、丁庄、大王等地的学习,不断规范档案管理水平。
三、突出重点,务求德育管理实效 我校将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的要求,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师实行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利用“九九老人节”组织学生到乡敬老院开展尊老敬老活动,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在师生中发放了《建设和谐美丽新校园》的倡议书,呼吁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做出自己的努力;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到广北桑蚕基地和附近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展了学习空间,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了条件。同时,大力加强校园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力求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营造平安、文明、和谐校园氛围,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四、规范教学,增强软件建设 一是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培训。根据自身实际,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制度,强化措施,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活动,先后到日照、青岛、济南、潍坊、东营、广饶的丁庄、稻庄等地学习考察,通过外出人员的汇报和示范课演示,极大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了第一届乡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外聘评委通过听课、民主评议等措施,有6名教师成为教学能手,带动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出台了《西刘桥乡“有效课堂”建设实施意见》,建立了学习笔记,先后组织了15名教师进行了有效课堂的探索。重新启动了“两字一画”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大力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11月份,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教学开放周”活动,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深入课堂,深入校园,了解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听取了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加强了沟通和了解,全面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是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学生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21点;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初中不早于7:00。义务教育阶段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
三是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实践性学习,坚持学生自习时间不分配到学科。按照规定安排寒暑假期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不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
五、完善机制,规范学生管理
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和《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从课程设置、学生评价、作业量、在校时间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细化了学生的管理,相继出台了初中部和小学部的《学生管理制度》和《班务量化标准》,出台了学生宿舍管理和食堂就餐的相关规定,规范学生在校行为,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利用国庆节等节假日和大课间,开展了学生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学生成长档案。学校建立完善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建立健全了学生成长档案,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真执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家庭生活困难学生救助制度,帮助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健全家庭生活困难学生救助档案。
六、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一支素质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规范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我校采取如下举措:一是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持证上岗。二是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其中,20名教育干部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学校有56名班主任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再次落实好每周业务学习内容,定期检查业务学习笔记。三是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我校组织教师观摩优课,开展了校内评课听课活动,全校50位老师上课评课,平均听课14节。我校组织部分教干、教师到潍坊市参观学习,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四是加强师德建设。在开展的师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中,西刘桥乡教育办公室高度重视,开展了切合实际的活动,确保取得实效,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将师德建设断引向深入。9月8日,召开师德建设第一阶段动员大会,开展了集体宣誓、集中学习等活动。9月14日组织召开第二阶段动员会议,集中学习了县教育局师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实施方案,举行了师德建设签名仪式,全体教师在“爱生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同志,维护大局;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谨治学,终身学习”的横幅上郑重的签上了自己的庄严承诺,将自己的言行置身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中。同时,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东营市校长文明行为规范“十则”和教师“八要十不”守则》、《关于严禁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意见》等文件规定和教育政策法规统一进行了汇编整理,统一印刷了《“立师德、强师能、树新风”师德建设学习材料》,下发到每一名教师,采取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每名教师认真记录不低于5000字的学习笔记,并写出个人心得体会,教研室和督导室对全体教师的师德笔记进行评比检查,并予以了公示。乡教育工会通过组织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分类梳理,共征求意见建议60个大类230余条,并分别予以答复,乡教育工会制作两块“金点子”展板在小学部、初中部教学楼前予以公示。教师人人撰写了自我剖析材料,梳理剖析工作中违反师德的现象,认真查找师德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查找出来的问题,积极落实措施,切实整改。同时,多种形式发现和挖掘典型,通过学校师德标兵评选、举办师德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各项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营造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浓厚氛围。五是规范教学行为。要求每一个教师自觉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组织好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教师权益,不安排教师在法定休息日、节假日上课,不安排教师辅导学生晚自习。
七、探索建立评价制度,促进教育良性发展。
我校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一般为A、B、C、D四个等级)。初中实行学业考试制度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制度,学业考试成绩和基础发展目标评价等级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主要依据。严格考试管理,不组织、不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原则,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科学评价教师工作。
八、规范财务管理,确保学校良性发展。
我校认真贯彻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依法组织学校收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一是规范财务管理,确保账务公开透明。9月份,首先配合教育局核算中心完成教育办公室、中心校各学部的财务账目审计交接,并建立新帐套。二是加强资产和校舍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资产购入、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按有关专业技术要求,对仪器、图书、设备等进行科学分类、编号、登记,定期定位存放,完善相关防护、维修措施,确保各类仪器、图书、设备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建立健全校舍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保证档案资料齐全、完整、数据准确、绘图规范。三是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小组。每月账目和大额支出全部在公开栏公示,确保财务运行规范合理。四是加强校舍和校园环境管理。本年度先后投资780万元,先后开工建设了科技楼和学生餐厅,学校向东扩展了50亩,规划了学生操场,投资2万元购置了银杨和法桐,操场周边植树300余棵。同时,大力加强学校内部配套建设,投资3万元进行了“班班通”线路改造,投资2万元对教学楼内网线和陈旧用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对学生公寓楼排水排污系统进行了改造。实施了校园内场地整平工作,对初中教学楼前、小学教学楼与实验楼间场地进行了整理,初步解决了学生大课间无活动场地的问题。对校园树木进行了移植、灭虫等规范管理,校园更加整洁、美观。
九、严细管理,将学校安全落到实处。
我校始终将学校安全工作放到首要位置优先考虑,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做到了学校安全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整改,将学校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制定了安全工作检查方案,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细化“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要求,形成全环节负责、全职能管理的安全工作格局。在日常教育上,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了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开学第一课》等形式将安全知识融入到各学科中,做到天天讲、月月讲,长流水、不断线,使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在接送学生车辆管理上,经乡教育办审核,县教育局批准,有17辆符合接送学生的车辆,基本解决了远距离学生的上学问题,乘车学生1277人。如实填写《广饶县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检查日志》,督查室组织专门人员对校车卫生状况、超员现象进行不定期检查,检查结果直接与车主的经济利益挂钩,力争做到平安运行。建立了 “学校-车主(驾驶人)-乘车学生”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加强监督,确保行驶畅通、安全;在重点区域安全防范上,狠抓“物防”和“技防”的建设,“三防”覆盖了学校的重点部位,重点做好实验楼、食堂、宿舍楼等重点区域的安全防范,投资一万余元安装了防盗门窗,投资一万多元为四栋教学楼、财务室、办公室安装红外线报警系统,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学校的安全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在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上,针对学校建筑工地人员复杂,冬季闲散人员较多的情况,坚持领导带班和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并进行不间断的巡查、巡防。初中部政教处加强对住宿学生要的安全管理,杜绝夜间学生私自外出现象。严格落实门卫管理制度,任何人不登记都不允许进出校园,坚决制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
十、加强卫生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6.扎实工作,力求教学质量提升 篇六
扎实工作,规范管理,力求教育教学工作提升
全体同志,大家晚上好!
日月如梭,转眼之间,不知不觉已经开学第十三周。本学期在雷校长的领导下,以党十九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塑形工程,在校本教研,校园文化建设,新课程改革,学校管理,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半学期以来,教导处建立健全各种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坚持学生考勤与教导处考勤相结合,使教师上课、上自习迟到现象有所改善。教导处组织了两个主题班会,“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主题班会,“冬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三次教师汇报课,新进教师汇报课。六九年级教师汇报课,教育教学新秀评比活动。还举办多次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活动。禁毒知识抢答赛、啄木鸟行动、小手拉大手手抄报、师生跳绳比赛、优秀教案评比、“把握今天”主题演讲赛、毕业班及班主任会、师生乒乓球比赛、六九年级数学、英语、作文竞赛、并组织了月考和期中考试,同时对六九年级学生进行了家访,召开了教育教学提升质量会,本学期教导处成立了教育科研机构,使我校课题得到了零的突破。本学期我校有两个县级课题和四个校级课题。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本次第三季度点评中,处于末位。尤其是抽考学科平均分低于全县平均分,这说明了我们的工作还不够努力,为了更好地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现将后半学期的工作及措施向各位领导及教师予以汇报。
一、坚持每月一次常规检查。亲自检查学生的作业,绩优学案 教师备课,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干会上予以通报。
二、坚持每周不打招呼推门听课,并对上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当 面指出,督促其改正。
三、后半学期召开一次优秀教师教案展评,一次六九年级教师 赛讲。
四、组织一次六九年级月考,并对学生进行一次家访。
五、加强周末作业检查力度,要求各班主任在周五放学前将各 科作业发工作群内,周日到校,领导带队对各班学习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六、督促教师,尽快完成课程进度,提前完成期末冲刺。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努力,不断进取,积极吸取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把我校的各项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内强素质、外树形像,为王家洼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7.扎实推进法制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篇七
今年福建省将启动教育与科研计算机主干网建设, 全面推进“数字教育”建设, 构建集成化、网络化的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
据悉, 福建省将建立完善的全省教育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站管理系统、即时通讯平台、数字试题试卷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在建设省级教育数据中心硬件的基础上, 建设全省校舍管理信息系统、学生信息数据库、教师信息基础数据库。继续加强课改网站建设, 不断丰富网站资源, 引导更多学校和教师参与网络学习和交流。推进远程教育应用研究, 创建应用示范校, 加强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平台建设, 力争资源覆盖省内中小学主要学科和主要版本。
8.扎实推进法制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篇八
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
——在泸西县教育局党委2013年第一季度中心理论
学习﹙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泸西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福林
各位领导,同志们: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最核心的环节,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梦想都要经过课堂实践活动去实现。《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教育部领导讲话多次提到,教育发展要由数量扩张转移到质量提高内涵发展上来。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必须努力为之奋斗的历史使命。
一、对全县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回顾
关于高效课堂建设,我们已经走过了引荐解读先进经验促心动;走出去学先进,洗心革面下决心;精心谋划定方案,实验先行理性推进;请进来,全员培训掀高潮;沉下去,视导督促起好步;搭平台,展示交流验实效等过程。从2009年,我们就利用每年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会、高考研讨会、中考﹙初中学生水平考试﹚研讨会、教学管理工作会等时机,全面解读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后六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兖州一中等先进学校教学模式,营造高效课堂建设的舆论氛围。学习过程中,少数学校和教师初步进行了一些尝试。2010年暑假期间组织泸西一中、泸源中学部分教师赴山东考察学习。2011年3月20日红河州高效课堂推进会之后,县教育局于5月10日至17日,组织了由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领队,基础教育科长、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校区校长、初中学校校长、县属小学校长、乡镇中心完小校长及每所学校1名骨干教师等66人参加的教育考察团赴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济宁十四中考察学习。2011年8月12日下发了《泸西县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行动计划》﹙泸教字【2011】46号﹚,成立了推进高效课堂建设领导小组,确立了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十年五步走的战略思想,认定了26所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县级试点实验学校。2011年8月27日至28日在奥体中心举行了全县中小学教师参加的泸西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启动仪式暨培训活动,高效课堂建设从此开创了新的局面。从2011年8月12日《泸西县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行动计划》下发到今天,过去的一年零8个月,1 探索和实验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教研活动的主旋律。县、乡、校三级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开展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越来越多,一批课堂教学效率很高的优质课、示范课得到展示和推广。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探索和向前推进之中。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虽然大家已经学习了很多,我还是再用一点时间把外地的先进经验作一个简要的梳理。
1、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情景教育”模式,被树立为中国特色教育的一面旗帜。“情景教育”系统、深刻地“让儿童成为儿童”——以“思”为核心,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根基,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互相渗透,融通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与野外教育活动,联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整体联动,构建一个区域广远、目标一致的优化情景,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在其间主动地活动,充分发挥情景教育特有的统整性、涵摄性的教育效应,实现儿童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2、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愉快教学”,倡导“儿童愉快发展”的理念,以“乐于读书,勤奋为乐;乐于服务,助人为乐;乐于锻炼,健体为乐;乐于交往,合作为乐;乐于参与,实践为乐;乐于开拓,创新为乐”为培养目标,“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课堂上体验“主动学习”的课堂快乐,即:提出一个不懂问题,发表一个不同见解,参加一次讨论,做好一次实验,获得一次成功体验。尝试“四段式”自主学习模式:任务生成—组内活动—组际交流—反思梳理。
3、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课堂自主学习体现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特点;自主学习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模块;课堂展示突破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个环节。
4、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后“茶馆式”教学。基本模式: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理性思考:按最佳发展期设课,创最近发展区教学。课堂教学两个关键干预因素: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老师不讲,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
5、邱学华老师创造的“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的“一个特征”是先试后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练在当堂。尝试教学要“两抓”:一抓尝试自学,二抓练习达标。尝试教学评价“三看”:看学生的参与面、练习面、开口面。尝试教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习讨论→教师讲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加以灵活变化。尝试教学的课堂以尝试题为起点,促进学生自学课本,再以尝试为手段进行课堂练习,激发学生相互讨论的愿望,最后通过教师讲解到达成功。“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尝试教学的始终。
6、青岛即墨二十八中以“愉快·和谐·高效”为特征的“和谐互助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一是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向学生出示或说明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二是自学指导,整体感知。教师提出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三是检查点拨,探寻规律。不仅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更主要是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四是练习达标,拓展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包括教师的点拨﹚,初步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运用这一规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
7、江苏溧水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讲学稿”是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构建了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稿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现在,借鉴东庐中学方式形成的“讲学稿”、“导学案”、“研学稿”、“导学案”、“学案”、“教学案”纷纷出炉,围绕“讲学稿”的教学研 3 究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方兴未艾。东庐中学所建立的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很值得全县中小学学习借鉴。
8、山东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循环大课堂模式的灵魂是一个转变,两个前置,三种方法。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两个前置:问题前置和学习前置;三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整个模式中,课堂前段35分钟的展示始终被认为是:“关键中的关键”,它是对预习和学习效果的检阅,是高效课堂的“果”,是驱动学生课下高效预习的发动机。课堂后段10分钟,发下一课的《导学案》,让学生预习,确保预习效果和前后衔接。该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的突出特点在课堂与课堂堂堂紧扣、循环推进。按课堂时间来说,是将下一课教学内容的预习任务放在本堂课的最后。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是将学生学习的重心前移。其目的:一是能够强制学生预习,规范学生预习,从而达到课前预习效果和要求;二是课后的一些课余时间可以对预习所发现的问题再思考。对一课内容来说,老模式是先以老师为主﹙讲授﹚,后以学生为主﹙作业﹚;该模式是先以学生学习为主﹙预习﹚,后由教师参与﹙点拨﹚。该模式的意义在于:给学生规定了预习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能够真正集中精力去思考、去探究,带着问题进课堂,有备而学,有方向,有目的,有兴趣,有成就感,完全参与其中。把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循环大课堂分为三步六段: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六段即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
课前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导学案》;设计课堂教学的互动方案。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解决A、B两级问题,对C级、D级问题形成初步困惑,以便带入课堂﹙A:识记级内容 B:理解级内容 C:应用级内容 D:拓展级内容﹚。
课中按六段教学模式实施“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让每个人都成为交流者。
课后要求教师备好课后课,设计出学生中“未清”问题解决方案。要求学 4 生完成作业,并向学习委员反馈“未清”问题,“未清”问题列入下节教学内容。
基本原则:预为先导、学为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易讲难引、少讲多练、展示为主、当堂消化、减少作业、前后衔接。
强制规范:教师精讲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凡是学生能讲的教师不代替。督促措施是对导学案的数量、质量进行检查评比。案评小组人员:业务校长及部分中层业务干部。案评时间:每周一次。评比等级: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比结果:逐次公布。
9、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先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师简明扼要的给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先学后出现的共性的、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提高,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点、难点的理解,由理论再回到实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灵活运用。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也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高效地完成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个别询问、扮演、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彻底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教案,可视为“第二次备课”。
“后教”这个环节,要做到下面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该内容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共性内容,学生会的一律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就是“兵教兵”,即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评定对或错和完整不完整,对做得不对的教师要帮助其更正,对不完整的要帮其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上升到理论,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 5 学生预防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架起了一座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当堂训练”这个环节,要保证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知识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的形式要像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高强度的综合训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同时,它还能够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此时,教师要尽可能及时批改,作出快捷、准确的反馈信息。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必须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过硬措施。“清”不是考,它的对象不是所有学生,而是未能完成基本任务的极少数学生。“清”的内容就是基础知识;“清”的方式不是试卷,而是书本;“清”的时间不是双休日、节假日,而是在校七小时之内的边角时间。“堂堂清”是关键,若“堂堂清”达到了目的就用不着“日日清”、“周周清”。“三清”工作做好了,课堂教学就没有障碍,好学生也就越来越多。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切实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效果。要采用“自备—研备—改备”的方式进行备课。“自备”,就是自行备课、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分析学情、拿出教学预案,相当于“先学”。“研备”,就是在“自备”的基础上,学科组教师之间所进行的相互研讨,这一过程必须真实而有效,通过研讨首先要解决各自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必须达到“六个统一”,即课时划分统一、教学流程统一、学习目标统一、自学指导统一、解决策略统一、作业训练统一。这一过程相当于“后教”。“改备”,就是在“研备”的基础上,教师针对本班实际所进行的“回备”,对“研备”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
三是评课标准必须实现三个“转向”:(1)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由“单一”的评价认知的多少,转向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了多少﹙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情感价值观等培养得怎样﹚。(2)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重点评学生怎样学,是否人人紧张地动 6 脑、动口、动手,自学的效果如何。(3)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课堂上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实践能力的就是好课,相反教师讲得再好,形式再美也不是好课。
10、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271”高效课堂的内涵,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习;10%的知识—老师会教。学生组成方面:20%的学生—优秀学生;70%的学生—中档学生;10%的学生—后进学生。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271”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1)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2)完成导学案上的题目;(3)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和答题中遇到的问题;(4)各学习小组代表展示和点评完成题目情况(教师也适当进行点评);(5)教师出示当堂检测由学生完成。其中环节(1)、(2)、(3)共用时30分钟,环节(4)用时10分钟环节(5)用时5分钟。
“271”高效课堂的核心: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
除了以上介绍的10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之外,还有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模式,就不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查寻学习。
综上所述,已经得到全国教育界普遍公认的这些高效课堂模式,尽管名称各异,但基本特征都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一是课前都有由教师(个人或集体)完成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二是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三是课堂教学评价把知识获得与能力生成有机和谐统一起来;四是预期教学目标一定要克期实现;五是教师在课堂流程控制和释疑解惑中的主导作用不缺位;六是师生活动使用课堂时间的分配几乎都是三七开;七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够减轻,作业量得到有效控制;八是教学、教研、师训实现“三位一体”。只要具备以上八个基本特征的课堂就是具有实际意义的高效课堂。
三、高效课堂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1、正确认识高效课堂的本质。
首先,高效课堂是能让教师高效又能让学生高效的课堂,是相对于“低效”的课堂而言的。其“高效”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结合,即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结合,效果指教学结果与教学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不能偏离或悖于目标;效率指取得效果与投入的时间、资源的关系,追求投入的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的最优化;效益是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整体收益,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
其次,高效课堂建设与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一脉相承的,高效课堂是实现课改目的的途径之一或者说载体之一。课改的目的就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现代人。现代人的特征集中表现为:有个性、有活力、自主学习能力强、需要创造精神,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疑是对学生兴趣、个性、活力、自学能力的弱化甚至是戕害,与培养现代化人的宗旨相违背。因此,我们提出要创造高效课堂的目标,也是课程改革所达到的目标。
第三,高效课堂倡导“绿色的教学质量观”(环保而健康的),反对靠拼时间、拼体力取得教学效果,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保护性开发,而不是掠夺性开发。
第四,高效课堂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性人才的课堂。只追求知识获得的课堂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
第五、高效课堂可以理解为生命的、生活的、生态的课堂。高效课堂其本质而言,是生命的对话、生命的成长;从内容上看,它又是生活的课堂,是纸质的文本、生活文本、生命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在在关注知识落实的同时,更加关注知识的生命活力;从课堂学习环境上看,她是生态的课堂,师亦生、生亦师,教师在“学”中教,学生在“教”中学,每个个体差异都得到尊重,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都是基于资源的享受者与提供者。
因此,在《泸西县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行动计划》中,我把它定义为:高效课堂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最优化的方法,组织学生通过全员参与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展示交流、共同探究和教师指导,实现知识建构、思辨能力训练及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等效益最大化的课堂。
2、要着力革除形成低效课堂教学的流弊 从教师层面来看,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许多教师以“满堂问”、“满堂讨论”取代“满堂讲”,致使一些教学重 8 难点得不到有效地落实、突破。同时,部分教师不注意对课堂的调控,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使部分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趁机偷懒。
二是有些教师,特别是新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新教学模式的精髓,认为课堂教学就是“课件+讨论+展示=自主合作学习,”导致教学过程机械化。
三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原则,一味叫好鼓掌。学生答得好的,究竟好在哪里并未指出;答得不好的,怕挫伤学生积极性,不予置评,误导学生。
四是许多教师认为高效课堂一定要以多媒体课件为主,一味追求好看、好听、好玩、热闹,让学生整堂课都在享受视觉盛宴、听觉大餐,将本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上课”变为“看课”。一堂课结束,教师没有板书,也没让学生动笔写字、认真阅读文本或认真思考问题,学生的能力、素养自然也难以提高。
五是高效课堂要重视导学作用。有些教师导学案设计得不合理,如逻辑混乱、不成体系;或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境出发,自话自说;或没有体系思维的培养过程,将“导学案”变成了“知识填空案”、“作业补充案”。
六是教师只知道要求学生预习,不科学合理安排预习的时间,再加上布置大量重复练习作业,让学生苦不堪言,厌恶学习,甚至与教师尖锐对立,使教学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从学生层面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预习不到位。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之一就是学生要对新课充分预习,但由于预习时间不够,且不少教师提出的预习内容和要求不利于学生操作,导致学生不知道怎样预习、预习什么、预习到什么程度,使预习这一环节很难产生实效。
二是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不少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时间不足,推进讨论不深入,教师指导不得法,学生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并没有收到较好的效益,出现了“合而不作”的现象。
三是部分小组合作平台转而成为小组长或组内个别优生“一言堂”的天下。由于评价机制不健全,加之部分学生主动性较差,有些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由过去教师的“一言堂”变成组长或优生的“一言堂”,大部分学生还是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仍然没有被调动、激发起来。
四是“学生展示”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的展示不得法、不精彩,就引不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虽说学生的展示各有优劣,但无一例外都要 9 把展示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或写在笔记本上或做成课件,轮到自己展示时就照着念一遍完事,所有的教学流程也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其他学生除了跟着展示的同学看、听、写外,什么也干不了。这样的课堂,除了展示的学生,其他学生成了无聊的看客,课堂里没有了讨论,没有了教师的精彩点拨,没有了生成,没有了学生、师生间的思维碰撞。
从管理的层面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有的学校领导抱残守缺,不思改革,甚至诋毁改革,推进高效课堂决心不大、措施不力,与因循守旧的教师持一致立场,汇报时“卖拐”忽悠的成分多,走进课堂课改理念的影子都见不到。
二是有的学校领导热衷于外出参观考察,不重视本地经验学习的组织,“远香近臭”。我们组织的高效课堂教学竞赛,三分之二的课堂是优秀的、优质的、值得学习借鉴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学校领导不重视,来观摩的教师寥寥无几。
三是有的学校评价机制陈旧老套、单一,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缺乏激励鞭策功效。
3、高效课堂有相对一致的核心要素,但没有完全一致的模式。有的以综合数字的形式命名,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有的以过程形态命名,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有的以学生的情感命名,如北京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模式;有的以课堂生态命名,如:南通师范二附小的“情景教育”模式,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后“茶馆式”教学模式,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教育”模式;有的以结果命名,如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模式;„„在创建学校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有科学的分析判断,要作合理的假设,之后必须在实践中做出真实验证,最后才是修正命名。教学模式的命题只要符合教育理论、能科学合理地解释、操作流程清晰便于调控、事实证明高效就行,没有错的,只有需要完善的。
4、校长是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决策者、设计师、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监理师。学校工作的重心是教学,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对课堂教学改革不学习、不动脑筋、不积极谋划的校长,永远不可能成为专家型的校长。外地先进学校的 10 探索已经为我们制造了那么多模型和零部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结合我们的实际组装一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发动机呢?更何况他们实践、探索、坚守了那么多年并证明是对的,我们学着人家走不需要承担改革的风险,我们为什么不行动起来呢?
最后,我用一位校长的一句话结束这次发言:“我认为,再怎么粗糙的改革也强于精致的守候。”
【扎实推进法制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荐阅读:
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扎实推进高校全面建设07-20
扎实推进信访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07-07
真抓实干 扎实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11-15
且末县深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07-01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方面11-14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提升办学水平10-25
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07-05
工商所扎实推进等级工商所创建工作汇报08-07
在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