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2024-10-22

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共8篇)

1.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篇一

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思考

摘要: 马寅初在经济理论上有不少建树,如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问题和人口问题,都有他的独到见解,有的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它的正确性。他为维护学术尊严,坚持真理的非凡勇气和高尚品德,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本文此外还讲述了人口和经济之同的关系及相互制约,以及对现阶段就业压力。并附上了一些解决方法,只有协调人口.经济发展,就业三者之同的关系,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马寅初 经济发展综合平衡 人口经济增长就业

1.马寅初和他的人口论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家马寅初先生逝世已经32周年了。他在民主革命时期,为救国救民与反动势力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维护学术尊严,坚持真理的非凡勇气和高尚品德,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马老先生在经济理论上有不少建树。如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问题和人口问题,都有他的独到见解,的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它的正确性。但当时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却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他被批判为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者”、“中国的马尔萨斯”、“一贯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理论战线上经过拨乱反正,对马老的错误批判,已作了平反,特别对马老先生的“新人口论”已逐渐为我国广大干部与群众所传诵和赞扬。

马老关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理论中,正确地阐明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工业是主导的思想。马老针对我国人口增加得太快,而资金积累得较慢的现实,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人口太多,本来有限的国民收入,被六亿多人口吃掉一大半,以致影响积累,影晌工业化。因此,中国人口如继续这样无限制发展下去, 就一定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他竭力主张:“要提高农民分动生产力, 一面要积累资金, 一面要控制人口, ”努力“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入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他说:“人多固是一个极大的资源, 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我的新人口论主张保留它的好处,去掉它的坏处;保存这个大资源,但去掉这个大负担,方法是提高人口的质量,控制人口的数量。”马老这些科学论断和有力措她的建议,由子左倾思潮的干扰,使这些建议没有得到重视和采纳,而且对他进行了错

误的批判,致使我国的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1958年下半年以后,马老被点名批判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的文字围剿和政治压力,马老却胸怀坦荡,无所畏惧。马老坚持真理的这一付铮铮铁骨和掷地有声的誓言, 将激励着我们后一代人。

2.我国人口与经济、就业的现状

人口与经济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一个生存问题。

2.1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制约关系

在社会中,消费者的数量总会超过生产者的数量。人口学将还没进入或已经退出生产领域的那部分人口称为从属年龄人口。中国人口结构现状如下。总人口:l,421,90,000,年龄结构:O—14岁:19.4%(256,600,000),15-59岁:69%(9ll,290,000)60岁或以上:11.6%(153,400,000)其中65岁或以上:8.1%(106360000)。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从属年龄人口比重大,社会负担高,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的提高。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有:1)速度快,从成年型结构到老年型结构的转变,西方国家50~100年的时间,而中国仅用了20年时间;2)加速推进,2010年后老年人口的增加速度会越来越快。3)达到水平高,至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将比世界平均水平大6岁,4)是绝对量大,未来半个世纪我国将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总之,寻求新的筹资渠道不断充实社保基金,还要以企业和私人养老金计划、家庭养老和老年人自养等多种养老方式作补充。

2.2我国人口与就业形势

在就业市场主要是由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校的毕业生这三类群体组成。1)下岗职工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由于劳动保障部颁发了关于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基本上使国有企业由改制和主辅分离产生的下岗职工得到有效控制。2)农民工状况将得到缓解。虽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趋缓,但农民工的供给不会出现明显的短缺.主要有:第一。各级政府加大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力度。第二,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将被城镇医疗保险覆盖,优化了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第三,健全了劳动协调机制,强化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农民工的权益。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由于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增加,虽然每年硕士招生数量都有增加,能够使部分大学生推迟就业,但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仍然增长明显.

3和谐就业的对策建议

尽管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6‰,但人口仍要持续增长10多年,人口将要增加2亿以上,2亿多人口对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十分巨大。经济发展在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上应该有所改变,构建人口、经济、就业三方和谐的发展有这样几个方面。1)加强社会培训。使居民都能够有机会参加培训确保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2)发展第三产业,积极疏导服务业就业领域。3)开放劳动力市场。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上途径多管齐下,可望将失业率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通过大幅度提高失业人员和城镇贫困人口的补助金标准,来确保现有的劳动者福利水平不致显得过低而导致因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

参考文献

[1]周梅妮.张振威.我国劳动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分析[J]-商业研究,2009

[2] 胡子诚正确评价马寅初的综合平衡理论[J] 《探索》 1987年03月

[3] 周学馨 人口发展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人口管理创新[J]-理论月刊2009(6)

[4] 付晨光 对我国人口红利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探讨[J]-甘肃农业2009(7)

2.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篇二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就业人口素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对就业人口素质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得出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因此,政府在加快经济建设过程的同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社会进入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提升人口素质的良性循环中。

二、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大方向。

第一,对人口素质定量分析的研究。屈云龙和许燕(2010)在借鉴“人口素质指数”(PQLI)三大指标的基础上,将人口素质划分为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三大方面,并在每个方面中给出了具体的统计指标。然后用主成因分析法计算和分析了江苏省的人口素质,结果发现各省辖市人口素质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肖周燕(2007)将人口素质分为身体素质水平、文化素质水平、劳动技能素质水平和道德素质水平四个方面,并确定了各个方面的具体指标。在此基础上,用AHP(层次分析法)评价人口素质水平。张强和钱建明(1993)选用标准化总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2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及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四个指标,用多维标度法评价了我国10个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钱金平(2001)选取了平均寿命、维尔威克指数、智商、非残疾比重,6岁及以上人员大学、中学、非文盲比重等7个指标及其权值分配方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综合定量评价了人口素质。张强,张霜红,钱建明和张菊英(2003)选取了出生时预期寿命、人均工农业产值、婴儿死亡率、生育率、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等5个指标,利用灰关联聚类法对我国14个主要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此方法的特点和效果。

第二,对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沈百福和杜晓利从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各级教育的人口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考查了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张邦辉,谭伟和邓淼从人力资本角度,运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法度量了中国各地区不同年份的劳动力受教育状况,并用聚类和线性回归法分析了近20多年来中国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宋光辉[通过关注研究教育与经济增长作用的重要文献,发现对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重视阶段,70年代的争论和置疑阶段,80年代的理性回归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重拾信心阶段。程前昌依据1994年~2006年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的统计资料,选取人均GDP和接受过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文化素质的衡量指标,对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进行相关分析。黄春燕运用SPSS软件对人口素质指数EDI和GDP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求得GDP增长的预测模型。

三、我国人口素质的实证分析

1. 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本文中,笔者把人口素质划分为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在每个方面中,选取了具体的统计指标,最终构建了我国人口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1)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最基本方面,它严重影响着其他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在对人口身体素质的衡量中,笔者选取了婴儿死亡率(‰)(x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x2)、劳动年龄人口比例(%)(x3)、传染病发病率(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10万)(x4)、患病死亡率(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死率)(%)(x5)这五个指标构建了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这5个指标的数据都来自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文化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笔者选取了大学毛入学率(%)(x6)、未上过小学的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x7)、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x8)和人均受教育年限(x9)这四个具体指标来综合评价人口文化素质。其中,x6的数据来自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x7和x8的具体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x9的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而得。

(3)劳动技能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劳动技能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生产效率的高低,严重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本文选取了每千人从事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单位:万人年)(x10)、每万人专利批准申请量(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x11)和从业中大中专及以上人口比例(%)(x12)来综合评价我国的劳动技能素质水平。其中,x10和x11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x12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2. 我国人口素质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本文选取的一些数据不是比率数据,首先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经过KMO与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得到,KMO为0.629,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值为386.465,自由度为66,p值为0.000,这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运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1所示。在此,根据以下两个标准提取公共因子:第一,特征值大于1;第二,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10.705,远大于1,且它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212%,大于80%的标准。据此,可以认为第一个公共因子基本描述了所有变量的变化,因此提取的公共因子为1个。

表2为因子载荷矩阵,它能够说明提取的公共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从表中可以看出,提取的公共因子对所有变量都有载荷,且载荷绝对值大多数都大于0.9,这说明提取的主成分从各个方面综合衡量了我国的人口素质,代表了我国的人口素质状况,因此将提取的主成分命名为“人口素质综合因子”。

因为提取的主成分只有一个,所以这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就是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注:Zscore(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表示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标准化值,其余类似。

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1.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本文中,选取人均GDP(y1)、货币供给量(y2)、中国历年人均收入水平(美元)(y3)、财政收入(万元)(y4)、进出口差额(亿美元)(y5)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y6)来综合衡量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其中,y1、y2、y4、y5和y6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y3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统计年鉴》。

2.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首先用SPSS17.0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经过KMO与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得到,KMO为0.659,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值为260.088,自由度为15,p值为0.000,这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运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为标准提取公共因子。得到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5.784,远大于1,且它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6.407%。据此,可以认为第一个公共因子基本描述了所有变量的变化,因此提取的公共因子为1个。

从表5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提取的公共因子对所有变量都有载荷,且在六个变量上的载荷值都大于0.9,这说明提取的主成分综合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将提取的主成分命名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

注:Zscore(人均GDP)表示人均GDP的标准化值,其余类似。

同样,因为提取的主成分只有一个,所以这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就是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五、我国人口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现在分析我国人口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对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中,我们都分别提取了一个主成分,且这个主成分综合评价了我国的人口素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这里用“人口素质综合因子”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来代表我国的人口素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作出人口素质水平综合因子得分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得分的走势图,发现二者都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运用SPSS17.0对人口素质综合因子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的Pearson系数为0.956,双侧显著性水平为0.000,在??0.01时通过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知,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做出人口素质综合因子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的散点图,如图3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要对它们作线性回归分析。为了简便起见,用ECOD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用PQL表示人口素质综合因子。设二者的回归方程为

用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二者的回归方程式为

在此回归方程中,RÁ-0.9133,RÁ-0.9054,这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此回归模型是可信的。

通过分析以上回归模型可以得知,我国人口素质水平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人口素质综合因子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增加0.9557个单位。因此,我国应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人口素质又由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构成,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为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以下几条政策建议。

1. 身体素质方面。

身体素质的提高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国家医疗水平,二是加强国民体育锻炼。因此政府应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在医疗方面积极鼓励新药研发,改革医院现存的各种弊制,让人民群众都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在国民体育锻炼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居民区体育设施的投资建设,深入促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以提升国民整体身体素质为最终目的。

2. 文化素质方面。

文化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教育的继续深入扩展,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坚持中国教育的扩展政策,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重视教育分配问题,一是合理调整三级教育投入比,二是缩小城乡、地区、群体之间的受教育程度差距,重点在于调整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教育政策的偏向。

3. 劳动技能素质方面。

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受高程度教育者的产出提高。因此,政府应该用政策鼓励科研活动,在科研环境方面,支持学者潜心钻研学术,调整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着重培养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在科研体制方面,引入以支持人为主的科研支持方式,为科研者特别是青年科研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同时逐步完善《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

参考文献

[1]屈云龙,许燕.主成分分析法在人口素质评价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6-61

[2]肖周燕.AHP法在人口素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人口,2007(1):7-10

[3]张强,钱建明.用多维标度法评价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素质[J].中国卫生统计,1993(6):1-4

[4]钱金平.人口素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1(3):66-69

[5]张强,张霜红,钱建明,张菊英.用灰关联聚类法评价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素质[J].现代预防医学,2003(5)

[6]沈百福,杜晓利.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57-62

[7]张邦辉,谭伟,邓淼.从人力资本角度看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区域收入差异的影响[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0(3):126-129

[8]宋光辉.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简要述评[J].人口与经济,2005(6):61-65

[9]程前昌.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互动关系[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1):15-21

[10]黄春燕.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增长:1990-2001[J].生产力研究,2004(10):83-85

3.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篇三

关键词:人口迁移 成人教育 发展

人口迁移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按是否跨越国界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形式。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成人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迅捷、最有效的手段。结合我国当前的人口迁移问题,探讨中国人口与成人教育发展的关系,分析成人教育对解决人口迁移问题的重大作用,展望成人教育未来的某些发展方向。无论对人口发展还是对教育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现状

目前,国际间的人口迁移包括留学生的派出和接受、国际学术交流人员的互派、国际间的劳务输出和输入的人口迁移等。近几年我国跨国的人口迁移加速发展,主要是留学生。根据Poston和Yu的估算,1980~1998年间华侨华人的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2.4%。目前80%以上的海外华人已加入居住国国籍,成为外籍华人。从目前我们对国际人口迁移的观察和初步研究来看,在坚持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中国国际移民的人数,在未来50年内,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小康到达中等发达国家这一时段内将大为增加。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的主体方向是迁出大于迁入,但都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人口的国际迁移要求成人教育扩大功能

1.成人教育的政治功能和跨文化教育功能应该加强。人口国际迁移加速已成事实,如此多的人投入到国际潮流中去,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他们作好了作国际人的准备了吗?他们能适应国际生活吗?我们知道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特色;世界上的政治事件如恐怖主义、宗教冲突等层出不穷;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反恐主义是当代世界出现的一种观念潮流。我们知道国家间人们的交往在经济各方面交往都大同小异,然而政治和文化的差异常常成为人们交往的瓶颈。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内涵应当扩展,其政治功能应该加强。

从长远看,成人教育者有责任去研发一种合适的结构和体系来传递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如发展和平教育,人权教育、民主社会教育、跨文化教育、多种宗教和信仰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等,在这里,成人教育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有远见的、未开发的、高层次的教育,是一种全球化教育。除此之外,我们必须考虑出国目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输送,而是交流,我们要交流,不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送给别人呀,我们也要学会里斯的《谏逐客书》,我们也要学会美国广纳人才,我们也要纳、要留,要把自己培养的人才真正有计划的使用,所以要在改革我国使用人才制度的同时,加强爱国教育。

2.语言教育应该发挥关键作用。需要重点指出的是,人口国际迁移当中,无论是迁出还是迁入,成人教育都应该加强语言教育。从目前全球化趋势来讲,加强语言教育有着深刻的重要意义。跨文化交际教育原于两种不同文化的交往需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交往。外语教学是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好方式。语言学习和教育可以使人们在世界自由进行信息和思想交流;在多文化和多语言的世界里,可以使人们相互理解,接受文化和语言差异,无论是个人、集体、地方、还是来自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国家,通过相互影响来形成共同的多文化共同体;促进个人发展,提高个人意识,自信和思想行为的独立,并具备社会责任,以一种良好的欣赏的而不是歧视的态度对待他人和不同的文化。而目前我国面向成人的语言教育过于单一,语言种类太少,人们选择余地很窄,面向迁入者的汉语教学就更少了。不能为人们的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事实上,如果能开设更多的语言门类教育,必定有更多的人去选择,那么个体的人生发展机会就更多,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从某种程度上说,还可以缓解我国的人口就业压力,提高人口素质。

三、当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现状

1.国内人口迁移的基本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大量增加。主要迁移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最根本的迁移原因在于各地之间巨大收入差异;此外,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都加速了我国的人口迁移。根据200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可见我国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在加速。本文仅重点谈农村人口迁移与成人教育。

2.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重头戏。我国农村劳动力状况极不合理。一方面剩余劳动力过多。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本身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劳动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二是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也把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中驱逐出来。山东菏泽教育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的李飞和孙峰华根据“四普”资料和1991年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测算出2000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0459.28万人。另一方面,虽然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科学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仍然较低,劳动生产率低下。这种状况,是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趋势相背离的,也给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累积了沉重的结构性负担。

四、人口的国内迁移要求成人教育加强力度,起主导作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方向是城市。为了解决上述转移层次低的问题,提高迁移人口的自身素质,走内涵式转移的道路,成人教育在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方面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正是因为农村普通教育的欠缺不足,所以成人教育才有发展的必要,从这种程度上说成人教育补尝教育的功能应得到彻底的发挥。一方面,为提高人口迁移的质量,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发展农村各类成人教育,尽快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社会所需的各种实用的培训,吸引和诱发劳动者获得高的劳动能力和职业变换能力,帮助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高层次转移,从而也可解决解决就业领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农村本身的需要,农村成人教育还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农村普及科学种田的各类培训、讲座等。真正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以最少的人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鲁伊.13亿中国人:多了,还是少了?[J].三联生活周刊,2005,(3).

4.浅谈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性发展 篇四

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可耕地少、国家底子薄,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增长过快,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从而造成社会再生产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认真分析研究我国目前的人口发展现状和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人口的高速增长,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已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人口的主要特征

1.人口众多,绝对增长量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2008年末我国人口已达到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还未公布,预计十二五期末,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9亿左右,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突破7亿,人口城镇化率超50﹪,城市人口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总人口54167人。由于当时社会不稳定、生产发展的需要、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对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人口迅速增长,1969年已达到80671万人。面对严重的人口问题,从七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到2003年,已下降至12.41‰。目前,中国已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下降,但因为基数太大,所以人口总数还在不断增加,比如说平均年龄是70岁,25岁结婚生子后也会是三代同堂,因此,人数是在增加的,一般要先进入老龄化后,人数才会慢慢减少。

2.地区分布不均,城乡结构倒挂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为 1

137人。但分布颇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200多人;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3.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婴幼儿性别比居高不下,未来婚姻挤压会日趋严重 :人口出生性别

比正常值一般在103到107之间。但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却迅速攀升。大多数省区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9.45。

4.老龄化加剧

中国目前虽然还不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国家,但老龄化速度

已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2008年的抽样调查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五普相比又上升了1.3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预计,2017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达到10.42%。

二、我国人口目前面临的安全隐患

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毫不例外地要过人口关,既要解决人口

数量对发展的制约,又要迎接人口对发展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质量是在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人口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既有数量问题,也有质量问题,但现阶段数量制约是主要的。我国人口过快增长表现为四大显著特征,即人口基数大、净增长量大、持续增长惯性大、人口对生活资料的绝对消耗量大。人口基数庞大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的、根本性的制约因素。

1.人口基数巨大且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人口总量早已超过最优规模(7亿到10亿之间),正逐步向安全

警戒线(15亿到16亿)逼近。

2.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出生缺陷发病率处在较高水平,普通人群面对传染病和慢性传染病双

重挑战,且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整体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1994年,发达国家婴儿死亡率为33.8%,我国到2024年才可能降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

3.人口结构凸现新的安全隐患

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常;二是人口的城市化越来越严重,大批农村

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三是老龄人口比例讯速上升。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6.96%。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型,那么2000年我国已经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的门槛。

4.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我国环境的现状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主要原因是人口过多、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和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的。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7个。因为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的发展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由于人口的高速增长,人们从自然环境中摄取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增加,而且在许多地区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受量。滥垦滥伐,毁林开荒,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现象严重;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工业和农业排放出来的“三废”严重污染环境;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造成交通拥挤、汽车废气、噪声的污染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近年来,强沙尘暴在我国发生率呈急速上升趋势,发生次数由20世

纪50年代平均每年5次增加到现在的23次。由于围湖造田、围海造地,我国沿海地区滩涂湿地已经减少了1/2,三江平原的湿地已经减少了3/5;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七大水系1/3以上河段被严重污染;全国农田污水灌溉面积比80年代增加了1.6倍;城市大量垃圾仅有少数经过无害处理,“白色污染”严重。人口的过量增长和对生态资源的掠夺性开

发,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自然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被淹没,这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如此下去,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5.人口的流动性增强

我国人口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总的说来,农村地区人口发展的速度高于城市,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高于东部地区。由于人口发展的地区差异,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严重,大批农村富余人口涌进城市。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生活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6.人均资源越来越少

虽然我国耕地、森林、草场等资源的绝对数量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的数量较低。如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9公顷,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国多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1/3。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粮食、棉花最多的国家,油菜籽、猪牛羊肉的产量也居世界第一位,糖料、大豆、茶叶、花生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却都很低。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20世纪以来,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选必须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如果人口盲目地膨胀,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且势必破坏资源与环境,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中,人口是关键,必须把人口问题摆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鉴于人口在持续发展问题上所处的特殊地位,我国人口的现实态势及其在制约我国持续发展诸因素中的作用,决定了现阶段实现我国的持续发展必须以控制人口数量、平抑人口的过快增长趋势为突破口。因而,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将为我国人口素质的逐步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进而从整体上为缓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内涵发展能力奠定初步基础。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巨系统,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导致系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无序状态,要使这个巨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化、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其基本条件是各子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协调这个巨系统各子系统发展的战略,因为这一战略从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全过程中全面、系统、综合地考虑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这一战略,可以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者协调发展,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控制人口数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将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未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定为基本国策。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社会各项事业所需要的劳动人口数量总是一个可以计算的有限数量。而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社会负担加重、就业率降低等,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宝贵经验。强调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是协调我国人口与环境、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首要问题。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把控制人口数量的工作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和计划,并置于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

2.提高人口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已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教育和

科学,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统一人们的思想,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只有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社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人民才能自觉地降低生育率。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才能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在自然规律及经济规律指导下,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使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3.增强忧患意识。向全体公民宣传全球环境与发展形势和中国持续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前景和基本对策,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人类与共生、环境与发展协调共进的整体观念,明确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强全社会对持续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逐步改变人们对男孩的性别偏好,消除性别不平等,提高妇女地位。

综上所述,只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的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使人的素质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田方,林发棠.中国人口迁移.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5.**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篇五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始终是首要的制约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在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切实做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党的十六大召开后,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认真分析**资源禀赋和现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发展思路。绿色**的发展预期目标:到2020年,保持经济年均增长10.4%,GDp总量达到540亿元。在2000年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实现提前2年翻一番,提前5年翻两番的目标。在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的过程中,虽然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但人口增长相对较快,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和人口结构相对失衡是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因素,其地位和严重性不容忽视。

1、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影响。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长减缓了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速度和人均GDp水平,2000年全市人均GDp为2698元,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4383元和1851元,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更大,尚有7.35万人未解决温饱。根据经济学家计算,人口增长1%,需要经济增长3%左右,才能维持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会形成所谓的“劣性均衡循环”,即新增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被所增长的人口消耗掉,从而没有余地提高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无力进行物质扩大再生产,也无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在人口的盲目增长,威胁了人类的自身安全,出现了人口安全危机。从**市实际来看,在现有资源、环境条件下,**市人口合理容量为150-200万人,人口适宜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65人,而现在全市人口总量已达到292.6万人,超过合理容量近百万人,实际人口密度已达到124人,超过适宜人口密度一倍。据测算,到2014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300余万人,2020年后才逐年缓慢回落,人口总量增长的压力可想而知。

2、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作为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居民总体而言,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是生产力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说过:“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因此,人口素质高低将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力水平。人口素质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不高。根据五普资料显示,每十万人拥有受教育程度人口,**为7.51万人,全省为8.35万人,全国8.44万人,分别少0.84和0.93万人,其中大学以上**为0.17万人,全省0.41万人,全国为0.36万人,分别少0.24和0.29万人。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人数比例还不足全国和全省水平的一半;而文盲率,**为13.9%,全省为7.3%,全国为6.72%,分别高6.6和7.18个百分点,即高出全国、全省水平的一倍。再之,**的智力低下的痴呆傻哑人达10万多人,其比例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速度,拉大了我们与发达地区的距离,是制约**经济目标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3、人口结构对**发展的影响。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一方面来自性别比失调的压力,据五普资料显示,**市男女性别比为114.09,比正常性别比(103—107)偏高11.09—7.09。比全省男女性别比(108.4)偏高5.69,性别比的失衡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和恶性循环,而且治理性别比的难度大,行政成本高。另一方面的影响是来自人口老龄化,据五普资料显示,**65岁以上总人口为7.09%,高于全省1.19个百分点(全省为5.9%),高于全国0.13个百分点(全国为6.9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突破了7%,由“四普”5.78%的成年型人口转变为老年型人口。人口步入老年型人口后年龄结构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增大,增长速度快。在总人口减少情况下,老年人口达到19.39万人,较“四普”增加了3.04万人,增长18.59%,年均增长1.68%。二是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三普”4.96%(年轻型)发展到“四普”的5.78%(成年型)和“五普”的7.27%(老年型),在较短时间内使人口的年龄构成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步入老龄化社会。三是超前步入老龄社会。老年型人口类型是全市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覆盖率低下的条件下过早到来的。**市超前步入老龄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未富先老,老年人赡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给我市经济带来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人口老龄化提高总抚养比,据陕西计生委预测,1990年陕西省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8个老年人,2000年抚养9个老人,2020年抚养16个老人,2030年抚养23个老人,2050年抚养32个老人,社会用于老年人口的保障费用大量增加,政府负担沉重;第二,由于家庭格局改变,大家庭被小型化家庭替代,小家庭里养老养小矛盾加剧,无力照料老人情况增多;第三,人口老龄化要求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发展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改造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住宅、社区和环境;第四,人口老龄化对社区福利和服务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解决人口问题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的世纪,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满足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实现这一崇高目标,最根本的就是加快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我市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偏低,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客观实际,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切实解决好人口问题,对于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解决人口问题,控制人口数量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少生3.38亿人,使全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到来,控制人口的成就举世瞩目。**市从七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市累计少生138万人。为社会累计节约社会抚养费442亿元,平均每年积累节约27亿元,相当于全市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78.78亿元的34.3%,使全市人均占有粮食提高106公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400元,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增长0.38亩。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成绩。根据有关专家推算,人口出生率每下降一个千分点,人均GDp可提高0.36-0.59个千分点。如果实现零增长,将拉动每年增长GDp1.2-1.5个千分点。我国由于生育率迅速下降,对人均GDp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约占1/3,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均GDp增长中,有26-43%的生育率迅速下降作出的贡献。

2、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问题,实质是经济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的观点,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市地处秦巴山区,人口基数大,人类生存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自然资源品种虽然繁多,但总贮量、总规模较小,人均占有量很低,在人口持续增长的态势下,资源与环境的安全日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显突出。全市人口总量占全省的8.2%。而耕地面积只占到7.1%。建国以来,全市人口总量增长了近2倍,近年来仍以年均万人的速度递增,而耕地却以年均2万多亩的速度递减,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从解放前的3亩多减少到目前的不到1.3亩,并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和退耕还林建设的发展而继续减少,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只有劳动力投入量与资源环境拥有量达到一个合理比例,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我市目前工业化水平不高,剩余劳动力已达30万人之多。同时,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劳动力总量、迁移流动人口总量也将继续增加,并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剩余劳动力还将持续增长,人口与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市人口多、资源少,面积大、耕地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机会少的基本市情将长期存在,切实解决好人口与资源、人口与耕地、人口与就业这三大矛盾,必须首先解决好人口问题,这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解决好人口问题,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证。我市81.1%的人口在农村,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是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农村人口问题。切实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对于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市农村人口总量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迫切要求我们要重视解决好农村人口的问题。从人口分布看,2000年全市农村人口占81.1%,城镇人口占18.9%,城镇化水平不高;从经济收入看,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元,农民人均收入低;从生育水平看,由于受农村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社会保障和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农村人口的生育率普遍高于城镇,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村产业化建设,推进城镇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村人口问题,这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证。

4、解决好人口问题,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要确保这个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就必须按照“一高一低”的要求,切实做到经济发展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增长始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8.78亿元,而人均只2694元,与全省人均水平相差近2000元;2001年全国人均GDp为800美元,全省为600美元,而我市只有400美元,每年净增人口就要消耗掉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22%以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控制人口的经济效益上看,计划生育的投入产出比为1∶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人口发展形势看,经济增长有利于人口控制,但在经济起飞时期(人均GDp在300—700美元时),经济发展又具有鼓励和刺激生育水平升高作用,而我市正处在这一时期。同时,七、八十年代以来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处在兑现二胎生育政策时期,人口出生的高峰已悄然到来,人口形势依然严峻。如果人口问题解决的不好,不能保持在较低的生育水平下,经济发展就会被增长的人口所消耗掉,人均经济占有量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既定的发展目标就很难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就会落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增长就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识,切实解决好人口问题,这是推进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

三、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结构,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新的时期,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重要文件和法律法规,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努力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中心任务就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措施来解决好人口这一事关全局的问题,确保全市经济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从**经济发展角度上看,主要应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坚定不移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7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36.46‰和10.78‰分别下降到2000年8.7‰-0.07‰。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实现了人口类型转变,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全市的人口类型转变是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靠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取得的。强行进入低生育水平,这种低生育水平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任何思想上的松懈,工作中的失误和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将造成生育率的反弹。因此,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的任务更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三规”,用依法管理来解决人口问题。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实施依法管理是解决好新时期人口问题,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有效解决好人口问题,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实施依法管理人口问题,首先必须加强法制宣传。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法制宣传和“四五”普法内容,广泛组织各级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活动,增强干部依法管理人口意识和群众自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要组织各级宣传媒体,影视、网络等现代化宣传手段,扩大宣传的覆盖面,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必须提高执法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全市各级领导和计划生育干部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严禁违法行政,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第三,必须严格执法。要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犯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生育行为、违法行政行为,必须进行严肃查处,切实做到执法必严,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第四,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努力实行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宣传教育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先导宗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力度,首先要全面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及落实“关爱女孩行动”。要认真落实中、省关于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要求突出宣传以“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计划生育丈夫有责”为主要的内容的新的婚育观念。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把计划生育宣传作为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力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学知识。要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部门和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其次要全方位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现阶段生殖健康被国家列入社会发展目标内容之一,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已经成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开展计划生育的老办法,依靠科技进步,开展生殖健康服务,通过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水平,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一是全面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在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中,做好术前宣传咨询,术中规范操作,术后随访服务,保证手术安全;二是扎实开展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不断改进服务制度,强化以“三查”为重点的普及性服务工作;三是规范进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制定切实的干预措施,做好出生缺陷儿的监测工作,全面推广孕前、产前、新生儿三级出生缺陷干预服务,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3、努力促进出生性别比平衡。出生性别比决定了人口群体性别构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严格偏高的出生性别比,不仅妨碍**市目前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而且对今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从五次人口普查情况看,**男女性别比偏高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整体偏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均超出了正常范围。二是长期偏高,“一普”男女性别比115.99;“二普”为113.60;“三普”为114.35;“四普”为117.80;“五普”为114.09。三是随出生孩次递升,一孩出生基本正常,二孩及以上出生性别偏高。四是存在着地区差异,宁陕、镇坪趋于正常,其它各县区偏高,主要是生育政策差异造成的。出生性别比偏高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生态失衡”,是“生育选择空间狭小”和“男孩性别偏好强烈”互相冲突和挤压的结果,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特别是B超对鉴定性别后的人工流产起了显著作用。所以,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应当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政府行为。治理性别比,我个人认为,应将“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溺婴”、“弃婴”等列入《刑法》罪名,将其上升为刚性法律条文,只有司法真正介入,才能扭转现行计生法规和行政手段,在惩处利于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杜绝溺、弃婴现象上的不足。如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如何确定“非法”界线,法律上没有严格规定,实际无法操作,往往查处这类事件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再如“溺婴”,目前司法解释是比照杀人罪,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不同,由于受封建文化和传统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溺婴比照杀人罪在实际操作中很困难,目前全国还没有这种案例报道,**更没有。况且利用行政手段处理这类案例,有举步为艰,很难落实相关责任等等。因此上述几个非法行为列入《刑法》罪名已成为当务之急,各级应从人大和计生业务两个渠道积极向国家反映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上升为硬性法律规定,只有实行司法介入,人为选择性别的结果才有可能杜绝。在目前尚无刚性法律条文时,只有依靠行政手段和综合治理两条路子。因此,各级党政要在充分认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危害性,明确思路,加强工作,把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宣传,营造声势,推广新的生育文化,转变生育观念,为降低出生性别比提供思想基础。要严格对B超和中止妊娠的管理,落实《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照顾二孩生育只给一次机会的规定,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并且应当重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给予计划生育户和“双女户”必要的经济补偿和社会奖励,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后顾之忧。

4、抓住机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控制人口的关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出路一方面在于发展经济,增强承受能力,增加政府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的财力。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快速的人口转变使**市进入了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期间,一是劳动力供给充足,价格便宜,如果较好的解决就业问题,能够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劳动力年龄结构较轻,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够将储蓄转化为资本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尚不突出,财富积累速度较快,所以说这是发展经济的人口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对多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回报,也将给**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在实施经营“绿色**”的战略中,积极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扶持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药、水、游”,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就有可能将潜在机遇转换为现实发展,真正形成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就有可能为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如果错过这个发展机遇,一旦出现较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和较多的劳动力失业并存问题,丰富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劣势,就有可能钳制经济发展,甚至危及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老龄化意识。要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按照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建立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在积极发展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同时,重视大力提倡家庭养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养老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营造健康老龄化环境。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社会问题,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做出战略性选择。

5、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机制建设,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任务,表明中国的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在“抓紧抓好”的要求下全面改革和推进21世纪上半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机制。《决定》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综合治理。而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一个综合治理的服务体系,特别是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体系。此外还包括对独生子女家庭、二女结扎户的奖励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继续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尽快脱贫致富的扶持和帮助;依法行政,保护实行计划生育的干部和群众的合法权益等等。

在未来十年,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稳定住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为此要在三个方面做好保障:

——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通过发展经济、普及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等途径,引导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通过对计划生育户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发展经济、扶贫开发、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少生快富。

——建立鼓励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实行节育补偿、家庭福利、奖励优惠等形式的利益倾斜。对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补助。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基地、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这方面给予优待。

——建立有利于人口与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养老、子女**、合作医疗、母婴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和节育手术安全等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在城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育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育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参与救助和志愿者服务,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是首要的制约因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作者系**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文章

来源莲山

6.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篇六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处于老龄化社会。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11月10日结束,主要数据已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呈现出老龄化的特征。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在社会处于发展中的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即“未富先老”,与发达国家的“先富后老”形成明显对比。因此,解决问题较发达国家也更为艰巨。

二、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于人口的数量控制上,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由此大大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另一方面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类寿命大大延长。

这两个方面造成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因此,使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尤为突出。

三、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我主要从对经济发展,养老问题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着手。

就经济发展方面来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在于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在过去的20年里,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高储备率,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可观的“人口红利”,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枯竭,而“上有老,下有小”的社会结构也将变成“上有老,而下无小”的非正常社会结构,这将会使发展中的社会陷入劳动力短缺的状况。特别是对于还是劳动密集型的我们国家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养老模式也有一定影响,养老问题是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俗话说“老有所养”,而这“老有所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保障,二是生活照料。从经济保障方面来说,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养老,老龄化的加剧,都将增加经济负担;从生活照料方面来看,老龄化的加剧,子女们可能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夫妻双方均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更会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重大影响。推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选择社会保障模式时须考虑人口老龄化问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支出,虽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但还是以老年人口的规模及比重为主要衡量标准。因此,老龄化的加剧,会使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不断增大,加重社会负担,使老年社会保障费用大幅增加,加大政府的财政支出。

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一样。老

龄化人口增加在对社会形成压力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有着巨大的养老和社会保障建设需求,这也将创造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比如说老龄消费。无疑,老年人的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空间,如果能把握住这个机遇,肯定会有丰厚的回报。近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税收、信贷、财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探索老龄产业发展路径。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会产生越来越多具有品牌号召力、社会影响力的养老服务机构。

四、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途径。

人口老龄化主要表现之一在于劳动力缺乏,所以,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密集型将不再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我国加快经济转型,让经济增长方式从低劳动生产率转向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为应付老龄化社会提供充足的经济基础,以便我们用更少的劳动生产力支撑起更加庞大的老龄社会。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面临着如今这种老龄化的社会状况,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在坚持的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研究、认真评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过去理解计划生育就是独生子女

政策,但是现在这个观点需要不断改变,少生并不是说“只生一个”,我们不仅要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也要重视社会人口结构分布。

另外,我们要完善养老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医疗保健防护体系,创建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使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中国老年人口》2007年4月田雪原

3、《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1990年曲海波

7.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篇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影响,弊端,策略

我国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的初期阶段, 这对我国的劳动力, 消费, 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论文主要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进行研究, 提出与此相关的建议。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现状

在人口总体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 青年少逐渐减少, 这样的现象被称为人口老龄化。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为, 当国家60岁人上的人口占整个国家的百分之十, 成为老年型人口社会。我国在1999年之后60岁以上的人数达到1.26亿, 占总人口比例的百分之十。这已经明确表明了我国进入了老龄化阶段, 逐渐显现出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凸显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表述。

第一、人口老龄化规模过大, 增加速度过快。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同时也是老龄化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90年, 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是1个亿, 预计2014年将近2.03亿, 2026预计会达到3.04, 2039预计会达到4亿人。增长速度非常惊人, 老年人口占据全世界总量的20%。

第二、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过快。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开始增加, 达到了每年以百分之3.2的速度递增, 是全世界老龄化增加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65岁的人口比例会从7%增长到14%仅需要27年, 然而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从7%增长到14%需要24年, 美国需要70年, 法国需要120年。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速度增长最迅速的国家。

第三、在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状态中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发达国家在物质丰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千~1万美元的时候, 呈现出先富裕后老化的状态, 这位老龄化的出现给予了物质基础。但是我国却是在生产水平不高, 经济水平不高, 社会财富不足的情况下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阶段。这一现象直接性的导致了我国人口在解决老年人养老, 缺乏物质条件和基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超过了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发展, 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二、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首先,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老年人的增加会提高劳动成本, 预计到21世纪中期, 我国会出现2名职工供养一名退休老人的局面。职工供养比例逐渐上升, 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提高劳动力成本, 降低竞争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 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造成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其次, 家庭养老模式面对严重的考验。目前我国面临的家庭模式不再是两个老人, 一大堆子女的家庭模式。面对的是四个老人, 一对夫妻, 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就是说一对夫妻需要抚养四个老人, 一个孩子。因为现代化竞争压力非常大, 节奏过快, 所以导致了子女精力有限, 照顾老人的负担严重, 大多数的儿女呈现有心无力的概念, 传统的家庭赡养模式遭到了一定的打击, 迫切需要实施多元化养老方案。

再次,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增大了我国人口的经济负担, 增加了养老保障的需求。扩大了国民收入中的消费基金、投资率、积累率下降, 减缓的经济发展的速度。从20世纪80年代, 我国养老保障基金的增加速度逐渐呈现了增长的趋势, 到了1987年退休职工人员达到了600万, 89年增加到2300万, 仅仅十年的实践增加了3倍, 各种费用也从几十亿增加到了几百亿。从社保部分预计情况分析, 2050年的时候我国的退休职工将超过1亿, 每年所需要支付的退休费用达到了18万亿人民币。所以说, 要加大养老保障的渠道和政策, 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 提高养老基金。

三、人口老龄化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 机遇和挑战共存, 要从科学的角度对待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迎接挑战, 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 实现老龄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减缓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此, 提出相关策略。

首先, 正确对待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引起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会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 它的来临意味着也标志着我国社会的进步。要对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有足够的认识, 有足够的准备, 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 按照党的相关政策, 加快和构建老年人的服务体系, 解决老年人的困难, 维护老年人的权益, 弘扬我国的传统敬老、孝老的文化。

其次, 建立以家庭养老模式的多元化体系。家庭养老模式是我国法律所确认的, 是我国养老的传统做法。但是因为人口老龄化的现象, 缩小了家庭结构和规模小型化, 家庭养老不能够独自承担起养老的职能, 很多家庭养老功能被社会上的一些养老服务所取代。通过以房养老、养老院养老等不同的养老模式, 能够更好地组成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再次, 积极开发老龄化资源, 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我国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到了人口老龄社会当中, 面临老年人口和养老保障增加的压力。同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消费。然而, 我国面临着老年人需求量大, 老年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所以说, 政府要积极推动老龄化产业的发展, 在法律建设、制定保障等方面实施配套政策, 为老龄化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且处理好老龄产业公益性和赢利的关系。

最后, 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 存在一定的弊端。个人账户是名义性的, 实施空账运行, 统筹层次角度, 大多数地方实施地区或者是市级、县级统筹。养老金一席覆盖面不宽, 地区的发展不是很平衡, 共济性太弱。就此认为, 要延长退休年龄, 虽然说这一策略增加了缴费的年限, 缩短了领取养老金年限, 避免退休人员就业带来不稳定因素, 使技术老龄职工继续留任, 发挥余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建立完善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监督机制, 认识养老保险的作用和地位, 建立个人账户, 保障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现象。

四、总结

针对我国老龄化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认为只要是积极的就一定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应该不断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工作, 要积极倡导敬老、孝老的社会风气, 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田雪原, 王国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1.

8.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篇八

摘要: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建设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涉及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在正确合理的思想指导之下,统揽农村社会的全局,有条不紊地进行。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人在总结国际国内对发展问题的艰辛探索的基础上,做出的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要求的正确抉择。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顺利进行。

关键词:三农;制约;经济社会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的势头出现有所减缓的趋势,农民增收的问题成为农村、农业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前20多年里,是农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段时期,是农民最幸福的一段时期。农民纯收入增长很快,农民生活改善最为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负责任制,提高了农产品价格,直接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1979—1984年这段时期,全国农民平均纯收入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增长达14.1%,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在1984年以后,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但是,这时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农民的收入仍然得到较快的增长。1985—1988年这段时期,全国农民收入年平均增长5%,农村经济仍然得到了持续的增长。1989—1991年,全国农村经济出现了负增长。1992年后,主要靠再一次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增加农业的投入力度,农民收入再一次得到了增长。1992—1996年,全国农民收入实际平均增长达5.3%,其中19%年为9%,为90年代的最高增长年。但是自1997年以来,农民的收入普遍趋缓。1997年全国农民纯收入增长率虽然为4.6%,但比上一年纯收入增长率下降4.4个百分点。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又比上一年回落0.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分析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因素,既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宏观政策调控方面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农业产量总量徘徊不前,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趋势。第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没有到位。第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

长。第四,农村和农业面临不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八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幅员辽阔。农村的现代化,意味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与稳定,意味着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三农”问题不解决,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将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影响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展将日益严重。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耕地资源将减少,水资源将不足,草原面临退化,水土流失,农田污染等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人类文明也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人类要生存,首先要吃饭,所以说农业是根本。农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其它各部门提供劳动力。农业又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

料,农业的高度发达,将为工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简而言之,即是科学发展观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与保证的关系,而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社会落实的途径与目标,这种落实体现在“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促和谐,在和谐中寻求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时也统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四、以农民为本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源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发展的力量之源,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紧紧围绕“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而展开的。这就表明“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具体指向不是其他的人,而是广大的农民。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正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这个核心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农村社会如何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表现在: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把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现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刘伟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Ml,气象出版2001版,第65页.

[2]《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及其解读》(2005年)李苏、张传洲、邓兴珍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上一篇:矿产资源和管理下一篇:行政诉讼答辩状(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