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体活动计划01

2024-10-10

课外文体活动计划01(共15篇)

1.课外文体活动计划01 篇一

小学课外文体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落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时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的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规范我校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我校体育艺术教育水平,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特制订本方案。

二、具体要求:

1、课外文体活动要突出以育人为目标,以培养人才素质为出发点,把德、智、体、美、劳渗透到活动之中,要并行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生身心发燕尾服特点和年龄、年级的差异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

2、学校建立以温晓娥、戚海锋为成员的课外活动小组,负责活动的安排,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3、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活动时间:学生活动参与率要保证98%以上,每周二下午两节课后让学生按时参加课外文体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40分钟。

三、措施

1、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充分利用集会、队会、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把课外文体活动的意义、内容、形式、方法宣传到每位学生、家长,赢得社会、家长的支持和协助。

2、建章立制,确保活动开展。课外文体活动要有序、经常、持久地开展,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通过制度的建设,确保课外文体活动顺利进行。

3、培养学生骨干,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确保课外活动顺利进行,要培养积极、主动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学生骨干队伍,使其当老师的助手和帮手,成为学生活动的带头人、小先生,在培养骨干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生动参与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2.课外文体活动计划01 篇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 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 所以课外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 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阅读的“心扉”。

1. 课文引伸。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又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拓展。课外阅读正是符合了“教学与活动的统一”这一教学策略。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我们应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外阅读, 变教师的主观愿望为学生的主动要求。

2. 榜样引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可根据小学生都仰慕英雄、名人的心理特点, 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人读书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他们能有伟大成就的关键在于“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另外,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班级里那些爱好读书的同学的事例引导其他同学。调查显示, 优秀生的课文阅读习惯好, 阅读量大, 收获也大, 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几乎没有课外阅读, 他们知识面狭窄, 语文素养较差。因此, 利用同伴引领, 对普及课外阅读有很大作用。

3. 活动激情。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发展之中, 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 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引导学生持之以恒, 坚持阅读。除此以外, 课外阅读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 进行合作式的阅读。

二、拓宽渠道, 让学生多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读的书越多, 他的思考就越清晰, 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因此, 教师在给学生推荐各种好书的同时, 应注意拓宽学生获取书源的途径, 让学生多读书。

1. 办好图书角。

不管农村还是城镇, 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两本自己喜欢的图书, 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 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 由班干部自己管理, 借阅时间不受限制, 比起到图书馆借书更方便更有效。

2. 做好流动图书的管理。

由于经费问题, 班级要想添置图书是有困难的。为了弥补图书的不足, 教师要积极拓展思路, 把本班的图书与其他班级的图书进行交换阅读, 到学期结束在交换回来。这样, 学生天天都有新书读, 至少每个月都有新书读。另外, 学生都喜欢读与自己年龄特征相符合的书, 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学生都已经看过了, 就没有必要随着学生的升学而“升学”, 建议留在原来的年级, 这不仅可以让下一年段的学生有新书读, 同时自己也可以从上一年级的学生那里得到新书。这样, 整个学校的班级图书及就建立了良好的流通机制, 即便在困难的学校, 也不需要太多的图书, 就可以让学生读到不同的书, 从而增长知识, 获取生存的重要本领。

3. 建好图书室。

学校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调集人力、物力加强和完善自己的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 尽可能购置配备较多的图书资料品种, 尤其要注意图书资料的及时更新, 不断购进最新出版的社会上有影响的优秀书刊, 从而满足学生的读书欲望, 为学生开辟一条图书借阅的主渠道, 这样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应该说, 这也是学校良好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课外活动计划 篇三

一、活动目的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也为了培养开拓型人才,本学期计划积极开展音乐、书法绘画、体育、科技、文体等课外活动。

二、活动意义

第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课外活动由于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自愿组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第二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课外活动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利用闲暇,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其精神生活。第三,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

三、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课程设置如下:

1.体育游戏;2.跳绳;3.乒乓球;4.棋类

5.羽毛球;6.口语交际;7.美术、手工实践8.书法;

9.信息技术;10数学乐园;11.篮球队;

4.课外活动计划 篇四

一、活动主题

纸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文化用品,写文章、书信、画画、书法、张贴广告、标语、做工艺品等都要用各种各样的纸。而且,造纸术还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纸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学生与纸交往的时间也不短,可以说,纸,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无论生活起居,还是工作学习,人们都离不开它,没有一个人不熟悉它,但是,又没有人能真正全面地了解它。所以,开展这个主题探究很有必要。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

1、了解有关纸的知识,对纸的发明、制造、包含的科学道理、与生活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懂得充分地、合理地、环保地利用纸为人类服务。

(二)能力

1、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

2、在实践的访谈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3、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敢于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情感

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研究,在学会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共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对纸的研究活动,获得对自然、对社会的自我体验与感悟。

三、活动重点、难点及知识点

1、纸的名称用途(即纸的种类)纸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原料)纸从发明到今天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纸发明前用什么记载文字,纸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如何传到了国外?

3、纸中的科学(撕扯实验,拉伸实验),变废为宝(纸艺)

四、《走进纸的王国》主题内容

1、主题活动一:研究纸张发明和应用的历史,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方法:查阅资料、收集信息、选择信息、组合信息

2、主题活动二:造纸。研究造纸术的历史与变革并自制再生纸成卡片。学会简单的造纸方法,教师在提高造纸质量的方面给予悉心指导。绘制造纸流程工艺图。方法:参观、访谈、制作

3、主题活动三:研究纸的多样性,纸的分类,纸的用途,总之是纸中包括的科学。方法: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做成标本。运用看、摸、撕、剪、烧、浸、折叠、写等多种方法,观察比较纸的异同点,做好记载;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对比分析、查阅资料、网上查询、收集信息。

4、主题活动四:研究造纸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方法:查阅资料、网上查询、收集信息、选择信息、组合信息、实地观察、调查。

5、主题活动五:研究纸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方法: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各选一个切入点调查,再填写研究报告。

6、主题活动六:折纸。

7、主题活动七:收集纸张浪费的实例,建议同学们节约用纸,有计划的回收废纸,用于再生产。

8、主题活动八:剪纸。

5.课外活动计划 篇五

一、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学生的体质正在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是有益和必要的。学生非常喜欢好的课外活动。在以往的活动中,他们可以看到学生们训练有素,思想更加团结,体格更加强壮,这是一个很好的反映。但这也表明班干部组织有点混乱,学生在活动中不能遵守规则,自我约束意识不强。

二。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信心,开发学生创造生活之美的潜能。

2. 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可能。

3.加强活动策划,组织严密,提高活动效果。

三。活动措施:

1.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文艺表演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 利用班级图书角组织阅读活动。

3.在重大节日开展适合节日特点的活动。

4. 确保活动时间。在每天的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活动,达到活动的目的。

5. 做好活动的记录,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对活动的状态进行记录和汇总。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为后续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6. 做好个别辅导工作,使个别贫困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7. 发扬群众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6.语文课外活动实施初探 篇六

新课标虽然为我们指明了课外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 可是却语焉不详, 对于如何实施等问题并没有涉及。但是, 目标是明确的, 那就是要使课外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 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然而, 据笔者的经验,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和语文教师对此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而是依然停留在陈旧的思想观念上, 勉强开展着呆板而乏味的活动。那些活动, 看似丰富多彩, 其实丰富而不充实, 多彩而不多效。比如, 很多朗诵会, 时常冠之以德育的美名, 打着活跃学习氛围的旗号, 而针对的往往只是少数对象;为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结果往往只是给学生确定了一个名次, 学生的实际能力究竟提高了多少, 实施者和学生自己也并没有多少感觉。为此, 笔者认为,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 我们有必要来重新审视课外活动的实施问题, 以便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让课外活动不仅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而且更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辅导和教育。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外活动的实施必须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就是要消除以往在课外活动的过程中, 因为没有认识到其意义时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目标意识, 完善运行机制, 使之成为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并成为一个能促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和能力水平的良好平台。

1. 要改变课外活动成为德育工作附属品的面貌

要改变以往课外活动成为德育工作附属品的面貌, 而体现其独立的精神价值;意识到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补充的大纲精神, 从而体现语文教学的延伸性。为此, 课外活动的开展绝不能带着“政治色彩”去实施, 不能在主题先行的前提下, 作为一个任务而走走过场。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 它虽然承担着一定的德育任务, 但是它又不能仅仅成为德育的工具或附属品, 而更应担负智育和美育的职责。活动的开展必须紧密联系课堂, 必须增强人文性, 必须体现出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创造, 有所收获, 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精神人格的塑造等根本性的目的。像演讲类的活动, 其主题内容应该更多地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 以利于起到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 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精英选拔而忽视普通群体的误区

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精英选拔而忽视普通群体的误区, 坚持以实现营造良好学风的目标来组织活动, 注重学生参与的广泛性。课外活动不应该只是一部分同学的成长摇篮, 而更应该是全体同学分享活动权利、共享活动乐趣、受享活动教益的良好平台。学校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同学, 而不是少数精英, 因此, 课外活动也应该体现广泛参与的特点, 别让大多数学生当旁观者, 而是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习的创造性。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才能深入人心, 整个活动区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优良的学风。

3. 要改变只注重精神塑造而忽视智力发展的情况

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精神塑造而忽视智力发展的情况, 让活动真正成为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有效方式。课外活动应该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目标。语文的本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 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因而, 课外活动的组织过程是一个教育指导学生的过程, 组织者不能坐着期待学生一时发挥的舞台效果, 而是要客观地应对学生的需求, 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培训, 哪怕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及时鼓励指导。那些只关注参赛者而不顾及观众的课外活动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外活动, 那些活动一结束, 颁发一个奖项就完事的比赛也不是我们所提倡的课外活动, 只有那些能让所有参与实践和观摩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受到教益并不断得到自我完善的课外活动, 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外活动, 才是我们当前所追求的理想的课外活动。在此基础上, 我们的课外活动就可以以十分丰富的内容出现, 既可以有辩论会、朗诵会等传统形式, 也可以开展诗文背诵接力赛、编刊办报、街头汉字打假、登山作文等形式, 以文字、口才、文采、文化等板块全面展开。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外活动的实施必须内容充实

所谓内容充实是指课外活动的设计应该遵循其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原则, 充分考虑语文教学的内容、目标和任务, 同时, 也要意识到语文课外活动的对象期待等问题。因此, 在课外活动的内容处理上, 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1. 活动的内容应有普遍性

明确语文的最终回归应该是生活, 而不是个别人游戏的工具, 也不是走过独木桥的铺板, 所以, 活动的内容必须强调普遍的应用性。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常识、思维逻辑、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等等, 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正确地运用语文的能力。而能力运用的体现, 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 而且最好是在具体生动的生活实践中, 而不是虚拟概括的单调设计中;能力运用的体现, 也不能只顾及语言交际的表面形式, 更应涉及语文思维和智力发展等问题。所以, 活动的内容就不能仅以几个朗诵会、演讲比赛、图文展览等拼凑而来表示其丰富性, 而应多继承一些传统的文字游戏, 如谜语、智力接龙等, 同时, 也开创一些新颖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思维性活动。

2. 活动的内容应具有趣味性

语言生活是灵活多变的, 具体的语境千变万化, 包罗万象, 所以, 活动的内容更应该具有趣味性。虽说“语文课外活动很受青少年欢迎, 其主要原因是通过它可以扩大学生语文科学知识的眼界, 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验证、巩固、加深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然而, 课外活动要是缺少了趣味, 不仅它本身的效果会严重受损, 而且更失去了激发兴趣、吸引注意的作用, 课外活动本身的意义也就完全消解了。故而, 活动的开展应紧紧抓住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多开展一些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而又喜闻乐见的活动, 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轻松地成长。这样, 才能让课外活动焕发出朝气与活力, 才能起到对语文课堂教学有力补充的作用。比如, 广州市第七中学在新课程的实施中, 就开出了一个名为《社会语言运用偏误案例研究》的研究性课题, 要求学生们在报纸、杂志上找错别字, 一个学期内找到25个错别字, 或者只要学生找到一个错别字, 并与报社取得联系, 报社能给学生开一张书面证明, 证明学生的确找到了这个错字, 都可以获得3个学分。像这样的课外活动就非常生动而实用, 实践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3. 活动的内容应注重智力性

初中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针对这样的情况, 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就不能只停留在技术操作的层面, 而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语文思维的发展, 更加注重活动的智力性。以往, 许多同学在参加完活动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 那就是一般性的活动由于技术程度过高, 参与面比较窄, 而且年年如此, 缺少挑战性, 对于思维的提高起不了多少作用。并且, 从经验来看, 很多同学到高中以后, 却由于缺少一定的语文思维, 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据于这两个原因, 我们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逐步开创了一些类似“智力冲浪”的活动, 这类活动由于既富趣味性又具挑战性, 而且将知识与生活很好地联系在一起, 因而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活动效果也非常理想。由此, 我们想, 语文课外活动不能没有思维与智力的培养, 否则语文教学的智育力度就会下降, 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得不到真正地提高。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外活动的实施必须形式多样

既然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丰富的语文内容也就决定了其课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而且也要求并促使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让他们在活动中既收获知识、发展智力, 又提高素养、锻炼能力。为此, 要使课外活动达到这样理想的效果, 我们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组织活动。

1. 形式应具灵活性与多样性

语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异彩纷呈, 课外活动的形式也就应该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素材, 因而我们的活动就可以从个人的生活到社会, 乃至延伸到自然环境和人格精神来开展。小到一个简单的查字典比快的活动, 大到社会调查、新闻采访, 等等, 都可以开创出一片学习园地来。语文课堂的知识延伸就更加丰富了, 可以从一篇课文中的某一个字词的运用而进行探究, 也可以就课文中的某一话题而作论辩, 还可以是师生对话的文学沙龙等。从参加的方式来说, 也可以体现灵活性与多样化。可以以个人、以组合、以团体等方式, 哪怕是让自己所教的几个班级之间对擂, 都可以尝试,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 也得到情感教育。

2. 创造性

课外活动毕竟是学生的舞台, 是给学生搭建的一个展示、提高语文思维与运用能力的平台, 没有创造性也就离开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为此, 一方面可以由教师创造性地为学生搭建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并产生创造思维的平台, 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组织策划有创意的活动。实践证明, 这样的活动不仅学生的参与热情高, 而且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创造。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某一个活动, 他们总是会发现很多问题, 并及时运用自己的能力和现学现用的知识来加以解决, 从而将活动的收获内化为自身的各种优势。如此以来, 学生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 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这就为有效地开拓课外活动空间,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会, 学生在活动中既达到了提高素质的目的, 也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使得课外活动的意义显得更加深远。

记得刘正伟先生在《比较与审视:国际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一文中提到过, 当前国际视野内“语文课外活动的课程化具有两层含义:其一, 有关语文课外活动的计划和内容逐渐被整合到语文课程之中。其二, 课堂教学对课外活动的指导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强化”。在语文课外活动课程化的国际视野内和新课程的改革中, 我们的语文课外活动要走出形式化, 走向务实高效, 其具体模式还依然有待发掘。然而, 只要我们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原则, 我想, 这个活动一定会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富伦:《内外结合采语文教学之灵气——农村中学语文课外活动刍议》, 《内蒙古教育》, 1994年第2期。

[2]参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

[3]肖戈:《语文课外活动不可忽视》, 延安大学学报, 1983年第2期。

7.学校课外活动计划 篇七

为进一步落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把创新还给师生,让校园充满智慧与生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校将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使我校的课外活动在今后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达到预期目标,特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课外活动计划,内容主要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情况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学生分布较广,体质较好并且喜爱活动,对于参与活动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二、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易本友

副组长:罗志超左志钢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三、四下午第三节

三、目标要求

1、通过合唱、舞蹈、绘画、书法、折纸等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提高其艺术素质。

2、通过“足球、乒乓球”等各项体育活动,掌握简单的体育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增强其体质,促进身心发展。

3、通过“阅读与习作、数学、诵读”兴趣小组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其应用、交流的能力。

4、通过“计算机、棋类、摄影”等兴趣小组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实践的兴致,培养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动手的能力。

5、学会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献出自己的爱心,知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具体实施措施:

认真制定计划,安排学校的部署,认真组织每一次课外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在活动中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动员学生人人参加,人人有进步,并作好每次活动的记录。

中沙完小

8.初中课外活动计划 篇八

一、活动宗旨

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为目的,遵循“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

二、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活动分成选修、必修两类。

(一)选修类设置如下:

1、篮球;

2、足球;

3、排球;

4、乒乓球;

5、羽毛球;

6、拔河;

(二)必修类设置如下:

1、田径;

2、乒乓球;

3、羽毛球;

4、足球;

5、排球;

6、跳绳(单人或花样、集体);

7、毽子;

8、体育游戏等。

三、活动时间

1、选修类活动课统一安排在每天16:35-16:55。

2、必修类活动课体育组根据各班体育课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教务处、年级部与体育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有关部门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活动时间移作它用,并确保活动安全。

篇二:初中课外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学校安排,特成立初中课外阅读欣赏兴趣小组。

二、活动内容:

本小组将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包括背诵古诗、文学作品点评;名家名作赏析,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名家名著。

三、活动对象: 初中学生。

四、活动时间:

每周一、四、五下午

五、活动地点: 阅览室

六、主要措施:

1、指导孩子读书:比比谁读得多,争当小书迷。

2、懂得合作,读书小组协作阅读、创作,布置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写作。

3、玩一些积极有益的游戏,丰富学生的体验,收获成功,感受快乐,学习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在“乐”中学。

4、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多创新,学会欣赏名篇佳作,会运用一些好词佳句。

篇三:初中课外活动计划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特拟定乌坡中学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决定。坚持“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广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阳光体育活动与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水平,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三、活动要求:

1、人人有运动项目、班班有运动团队、学校有运动氛围。

2、身体健康,衣着得体。

3、鼓励学生可根据活动内容自带器材。

四、活动方案:

(一)、活动安排:

1、班级群体活动:周一、周三、周四下午第四节课,分年级进行活动。

2、当日赛事:由体育组安排班级、时间、场地和裁判。(项目:篮球、排球、乒乓球、拔河、或与体育组协商比赛项目。)

(二)、活动计划:

1、各班必须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并不得以任何方式占用,如有违反班级不能评优评先.2、各班班主任老师和体育委员一个月与本班体育教师联系一次,对身体素质不好的同学要进行督促锻炼。

3、学校根据班级课外体育锻炼实施情况对班级工作进行考核。

4、体育组必须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指导,严格执行<<国家学生健康标准>>工作细则对学生健康做出评价。

(三)、活动步骤:

1、上课前班主任必须到班带领学生整队进场,到达操场后在指定位置集合。退场时也需整队退场。

2、体育教师负责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班主任带领体育委员领器材并做好登记,下课前5分钟体育教师协同班主任集合队伍,班主任清点器材并及时归还。

3、学生在场班主任必须全程陪同在指定地点进行规定项目练习,并且负责学生的安全,也可根据学校的竞赛活动和安排进行自主练习。

4、班主任做好因病请假学生的工作,每班可选派3名责任心较强的学生负责本班的安全巡查工作,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做出预判和排除。

(五)、活动地点、项目和班级:

1、篮球场:篮球练习(九年级2个班)

2、乒乓球台:乒乓球练习(七年级2个班)

9.中专课外体育活动现状探析 篇九

如何领会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标准的精神, 如何通过体育课使高中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如何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受到很大的启发, 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体育教学工作总的来说, 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发展不平衡。目前, 课内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 而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就显得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课外体育活动不够重视

首先, 学校不够重视。目前很多中专学校只采取将体育老师分工专门指导工作, 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 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活动方式各有不同, 教师本身的局限等原因, 导致指导缺乏广泛性、多样性, 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不同项目的需要, 不利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

一些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 没有很好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评价体系不健全, 活动反馈调整不及时, 活动管理体制不完善, 随意更改和取消活动。活动过程中比较散乱, 较普遍存在的是“放羊式”的活动过程。导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目的性不明确, 趣味性不足, 积极性不高, 使学生慢慢失去了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甚至远离运动场。其次, 学生不够重视。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娇生惯养, 自己又不肯在体育锻炼中吃苦, 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了, 放弃了参加体育锻炼的好时机, 从而导致体质下降, 由于恶性循环, 直接导致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率不断下降。

2. 体育设施不能保证

体育设施建设不足制约了体育教学的改进。近年来, 学校规模不断发展, 学生人数增多与场地器材不成正比。没有标准的田径场, 没有琳琅满目的健身器材, 没有丰富多样的体育用品是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兴趣广泛, 适合学生参加的项目, 因场地、器材、师资的限制, 实在难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 使一部分学生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

二、改变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对策

1. 确定目标, 解放思想, 提高认识

根据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任务和管理评价的需要, 必须建立相应的课外管理目标, 明确各层次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相应的权力, 做到有职有权, 职责统一。中专学校己发展成熟, 在教学方面要接近高校的教学水准, 特别是体育教学中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依照《体育法》的要求, 根据各中专学校的具体情况, 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主管领导, 应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不要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管得过死, 而要大力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形成良好的体育风气。要把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体育宣传教育等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体育教师要爱岗敬业, 努力拼搏, 协助学校领导、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勤奋、踏实工作, 干出成绩, 从而为正常有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和时间保证, 防止流于形式。

2. 设施改造

学校应从有限的资金中提取一部分专款, 用于改善体育活动设施, 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场所。

自制器材。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生携手制作简易体育器材, 既可解决体育器材短缺的难题, 也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变废为宝, 把废旧布头装入沙子制成沙包、沙袋;废弃木板制成跳踏板操用的踏板;废弃的矿泉水瓶装入沙子或水制成简易小哑铃等。

改造器材。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多种功能, 提高现有体育器材的利用率。如实心球可用作负重物和打保龄球;跨栏架可用作小型足球门和钻越的障碍;篮球架可用作手球门;降低的排球网可用作羽毛球网或网球网。

资源共享。一部分器材既不能自制, 而且价格昂贵。像钉鞋、跳高用的海绵垫等。这些器材又是教学所必须的, 因此可以采取与相邻学校共同出资买器材的办法, 使学校与相邻学校的这部分器材实现资源共享。在安排课时, 几个相邻学校相协调, 错开教学时间, 交换使用这部分器材, 一样能达到正常教学的目的。

体育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发育发展、提高机能、增强体质, 形成多种身体技能, 早为实践所验证。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的身体、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能力以及作为现代人所具备的心理品质, 都可以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它是学生在校参加活动时间最多、内容最丰富、形式最活泼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群体司.全民健身计划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 1995 (5) .

10.小学课外活动计划 篇十

根据学校对小学生课外活动(踢毽子)的要求,做以下安排:

活动时间:体育课、课间和课外活动。

活动地点:课间时在楼道,课外活动时在操场。

组织工作:

1、体育课由体育老师荣华和王海峰负责,讲解踢毽子的动作要领,让全体师生明确踢毽子的重要好处,让学生透过踢毽子这项体育活动到达强身健体的目的。

2、以班为单位,班主任是主要负责人,课外活动时全体老师轮流值班负责。每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记录每次踢毽子比赛的结果。

比赛时间:每小周一次班内比赛,(先小组赛,然后每小组的前2名参加全班比赛,最后选出全班本次比赛的前5名。)到元月20号左右,每班将每次比赛的前5名进行选拔赛,由学校向全校前5名学生颁发奖状。

附:一、各班人数:总计:222人

一年级:29人二年级:35人三年级:38人

四年级:29人五年级:35人六年级:56

二、课外活动值班老师安排:(见表)

三、班主任名单:

一年级:张振红二年级:贾莉莉三年级:张晓慧

四年级:尹晓霞五年级:任军华六年级:孙静

11.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三、落实责任

明确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

建立健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上课表、组织人明确、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顺利施行。

班主任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规划、监督、落实。

体育教师、科任老师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责任人。

四、活动时间

上午大课间30分钟,下午放学后自由活动25分钟。

五、活动项目

广播操、长跑、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跳皮筋、踢毽子、跳远、赛跑、仰卧起坐、扳手腕等。

六、组织实施

1、当天的课任老师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老师,各位老师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巡查,及时妥当地处理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2、广播操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眼操由当堂授课教师负责。

3、放学后的活动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分天负责值班,其中班主任负责三天,科任老师负责两天,具体时间安排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协商解决。

4、冬季长跑活动期间,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课外活动必须组织学生长跑。

5、其他活动,值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选好组长,由组长带领大家活动。

6、值班老师要严密关注学生活动的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妥当地处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要及时报请值班领导甚至报请校长妥善处理。

七、活动评价

1、每学期期末都要组织一次“一小时课外活动”专项评价活动,按比例(每个班评比十多个优秀学生)评选该项活动的合格、优秀学生。

12.活动为课外阅读注入活力 篇十二

关键词:课外阅读,活动,兴趣

人才源自知识, 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对此就必须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那么就应该有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就谈谈几种活动与阅读相结合, 使得活动成为课外阅读的源泉。

一、听故事激起阅读的兴趣

很多学生虽然不愿读书, 但却非常欢喜听故事, 一听教师要讲故事, 都会挺直腰杆, 竖起耳朵, 两眼闪烁着惊喜的眼神, 听得津津有味, 非常专注。能从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了解故事情节, 认识人物的个性, 知道事物的善恶, 对所听的故事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对未讲的故事或未讲完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会有再听的欲望。因此, 我针对学生的特点, 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仅仅靠教师讲故事、学生听还远远不够。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 不仅教师讲, 还可以让学生讲, 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 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 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 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 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 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

二、课内外相结合更有效

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得法于课内, 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把课内所学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 把方法转化为能力, 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增长知识、见闻, 从而形成一个阅读之网。

学生最熟悉, 看得最多是课本, 而课本就是描写名人名句或名著名篇。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 我向学生介绍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简要事迹, 并推荐学生去看鲁迅先生的文章《少年闰土》等, 课后很多学生就找到鲁迅的文章争着看, 对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也有更多的了解。同时, 也可以达到加深认识, 扩大阅读面, 诱导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这种阅读活动, 为“课文”的补充和拓展, 是与课内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教师应大胆引导学生抛开“芝麻”, 去摸摸更诱人的“西瓜”, 拓宽学习和阅读的范围。这样学生才能受益无穷, 趣味无穷。

三、开展节日活动以牵趣

一年之中, 有许多传统的节日, 如国庆节、中秋节、敬老节等。当这些佳节来临时,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 同样也能牵引学生的兴趣。再来利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 如我校开展的读书节, 在读书节系列活动书香超市、读书寄语、祭孔等活动中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氛围, 整个校园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

四季之美从古到今有无数的诗人、文人用他们的诗词歌赋来礼赞。不同的季节, 我们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赏美景, 感受不同季节的美。然后再适时地牵引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去阅读有关描写四季节诗歌或文章等, 再来开一个“话四季”朗读会。这样, 就把学生的兴趣由“看”牵引到了“读”。让学生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也达到了牵引兴趣的目的。

四、开展竞赛活动以保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 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 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 有利于小学生获得并保持阅读的兴趣。如, 开展读书寄语比赛、好词佳句比赛、朗诵会、课本剧表演、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览等。分类收集成语的竞赛、收集春联的比赛、办小报比赛、写读书笔记比赛、科技征文比赛等等。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 为了取得胜利, 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必然要去多读书。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 由于学以致用或读写结合, 也就保持住了阅读的兴趣。

13.课外活动实习计划 篇十三

二、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创设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强化全校学生的礼貌意识,立足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的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上,落实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做人等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反复教育、反复训练、反复督促,使良好的习惯得以养成,不良的习惯得以纠正,学校决定以“三月——礼貌礼貌月”为契机,开展礼貌礼貌月主题活动。

三、活动目标:

1、提高全校学生的礼貌水平,让礼貌之风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的语言更礼貌,行为更规范,能使用好礼貌用语,见到教师能主动问好,公共场合能主动礼让教师。塑造四中学生良好形象,亮出实验小学学生素质名片。

2、进一步规范课前三分钟预备礼仪,营造安静、有序的课前环境。

四、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五、活动时间:20xx年3月

六、活动准备:

1.收集礼貌用语和平时这方面的图片,制作课件,制作礼貌之花。

2.排练讲故事《问路》、礼貌礼貌诗歌表演、小片段表演等节目。

3.课室布置。

七、活动安排及要求:

第一阶段:宣传阶段(3月1日—8日)

广泛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等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发动,使全校师生了解活动安排,统一思想认识,从而推动本月活动顺利全面开展。

1、发出“讲礼貌、知荣辱”主题活动倡议。

2、利用横幅、标语、宣传窗、广播,做好“讲礼貌、知荣辱”活动的宣传。

3、各班利用思想教育或班会时间组织同学们学习《活动实施方案》《小学生日常常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反复排查班级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

4、开展一次“讲礼貌、知荣辱”主题班会。(3月8日负责人:班主任)

(1)主题班会班主任要准备充分,提前布置,资料充实、形式多样,人人参与。

(2)主题班会会场布置要求:黑板上应写上“讲礼貌、知荣辱”主题班会的标语。

5、各班级于3月12日前出好一期反映活动主题的板报,要求工整清晰,图文并茂,有可读性,有号召力并配有班级特色的宣传标语。

第二阶段:开展活动,落实行动阶段(3月11日—26日)

1、在每日的常规检查中,重点检查此次活动治理的资料。此项工作由政教处负责。

2、在全校内开展“净化学校”大型劳动,创设洁净学校。

3、各班级根据以下议题开展讨论会。(3月15日)。

①你自身及你眼里的学校不礼貌行为有哪些?

②什么是真正的美?

③现代社会中,艰苦朴素、勤俭节俭还有必要吗?

④你是否有“走出学校,我代表着实验小学”的明确意识?

4、举办“讲礼貌、知荣辱”讲故事比赛。

第三阶段:总结评比阶段(3月27日—31日)

1、学校“礼貌礼貌月”活动考评小组,对各班级活动的开展分阶段检查和考评。具体考评资料主要是活动开展、完成情景、活动效果。

2、学校将对活动期间涌现出的先进班级进行表彰。

八、宣传标语:

以服务他人为荣,让我们日行一善,从点滴事务做起;

以崇尚科学为荣,让我们钻研学问,从学会思考做起;

以辛勤劳动为荣,让我们做好值日,从捡起纸屑做起;

以团结互助为荣,让我们热爱班级,从帮忙同桌做起;

以诚实守信为荣,让我们严谨求学,从抵制虚荣做起;

以遵纪守法为荣,让我们维护公德,从恪守校纪做起;

以艰苦奋斗为荣,让我们随手关阀,从节俭滴水做起;

以讲究卫生为荣,让我们洁身自好,从禁止吐痰做起;

1、讲礼貌、知荣辱,让同学因为我的存在而更加欢乐,让班级因为我的努力而更加和谐,让学校因为我的奉献而更加美丽!

2、关注自我一言一行,创立和谐礼貌学校。

3、知耻方能有所不为,励志才能有所作为。

4、礼貌在于细节处理,安全在于未然防患。

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6、微笑是我们的语言,礼貌是我们的信念。

7、礼貌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8、让健康与我们相随,让安全与我们相伴,让礼貌与我们相拥。

9、新学期,新起点,新高度,新挑战,新期望。

10、和谐学校,携手打造,礼貌风尚,同声倡导。

11、天空是温暖摇篮,不要再向天空吐烟,让地球心酸;草地是美丽地毯,不要再乱扔杂物,让地球难堪!

12、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学校!

13、顺手捡起的是一片纸,纯洁的是自我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我的灵魂。

14、树礼仪之风,建礼貌学校。

15、告别陋习崇尚礼貌,向不良卫生习惯宣战!

九、制作礼貌之花

十、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14.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篇十四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校决定按计划开展系列体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掌握提高同学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生长这个核心,充沛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同学全面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1、激发体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同学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同学能否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关键在兴趣。我校紧紧抓住同学活泼好动、追求新鲜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2、处置好活动与学习的矛盾。①让同学在规定的时间玩规定的体育项目;②不规定的活动项目必需在完成作业或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玩,否则,发现后前两次批评,第三次就把他从体育兴趣小组中除名。

3、抓好常规工作。一是要求各位老师上好两课,做好两操;二是坚持开展评比活动,每天坚持开展课间操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课问操竞赛。

4、做好宣传工作。我们通过红领巾电视台,固定宣传栏,大力宣传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益处。对在体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褒扬。

三、具体措施

健康是学习的保证,本学期我校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保证同学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1、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口号,掀起同学体育运动的热潮,保证让每一名同学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2每天课间操各班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同学自由参与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下棋、踢毽子、仰卧起坐、扳手腕、跳绳、跳高、跳远、赛跑等等。

3、按时让同学做好两操,检查人员进行巡视,确保两操的顺利进行。

4、开足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的监查力度,确实上好体育课。

5、每天进行自由体育课外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白班的特色项目为主进行活动。各班设立一个平安督导员配合学校的检查人员负责活动平安。

6、把坚持锻炼这个习惯的养成列入学校的好习惯评比之中。

15.地理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 篇十五

一、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途径

1. 开展地理科普宣传活动

每年都有很多的重大纪念日, 如“世界节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世界无烟日”等, 结合着这些纪念日,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地理科普宣传活动。例如, 在3月22日“世界节水日”这一天, 笔者就联系了当地的居委会, 让学生义务担当“节水宣传员”。在担任宣传员的过程中, 学生奔走于各个小区散发宣传资料, 向社区居民讲解节水的相关知识, 并与社区居民一起交流节水的经验。在活动中, 通过宣传资料的讲解, 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通过亲身实践活动, 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各种浪费水的现象, 从而有效加强了自身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在互相交流节水心得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也学习到了很多节水的小诀窍, 学生纷纷表示要把这些小诀窍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 节约每一滴能够节约的水资源。就这样, 忙碌了半天之后, 虽然学生身体上很疲惫, 但是在精神上却异常饱满。通过此次节水宣传活动, 使得学生在践行课本知识的同时, 也真正提高了节约用水的意识。由此可见, 这种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教育效果显然要比理论说教来得更加直观有效。

2. 开展实践动手操作活动

常言道:动手利于动脑。人们在动手的过程中, 不但能够培养实际能力, 同时,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还能够锻炼人们的思维活动, 使得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开阔。因此,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操作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一些地理模型、地理教学仪器, 开展一些地理发明竞赛等,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例如, 在讲到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时, 笔者就让学生在课后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材料制作小地球仪, 然后把自己制作的地球仪拿到课堂上来比一比, 看看谁的地球仪做的最好、最科学。通过制作地球仪, 学生知道了地轴、经线、纬线等重要的地理名称, 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了地轴、经线、纬线的相关性质特征,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球, 了解地球的面貌和特征。

3. 开展野外观察实践活动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世界中, 到处都包含着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开展一些野外的观察实践活动,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亲自去感受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例如, 在学习了“天气和气候”以后, 笔者就带领学生来到野外进行观察, 先用眼睛看一下, 今天的天气的大致状况, 然后再利用随身带来的一些小工具简单的测量一下今天的气温、风速等。通过这样的野外观察实践活动, 学生有效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不但使课本知识更加鲜活生动,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注意事项

1. 注意课外活动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课外活动是为了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而开展的, 因此, 地理课外活动一定要与教学内容有关。如果活动与教学内容相脱离, 那么活动就不能称之为学习活动, 而只是单纯地娱乐活动, 这样就与地理课外活动的实质相违背了。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的课外活动主题, 使课外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2. 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与课堂教学不同, 课外活动中, 学生的活动空间会很大, 与此相应的各种意外事件发生的几率也会更大。要想保证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活动过程中的学生安全, 教师一定在活动开展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 制定活动纪律, 确定活动小组负责人等。这样, 有了充分的准备以后, 才能够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顺利实现活动的目标。

3. 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中, 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定离不开学生的踊跃参与。为了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 采取一些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形式, 或者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例如, 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理影片、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地理电视节目, 开展一些有趣的地理知识竞赛等。这样,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来开展课外活动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 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更离不开丰富的课外活动作为支撑, 作为教师, 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 让学生有机会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出丰富多彩的能力和素质, 更好地践行地理学科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摘要: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这门学科, 以更好地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地理学科,课外活动,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鸿.地理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5 (9) .

[2]覃佩琼.兰伟仕.地理课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广西教育, 2001 (Z2) .

上一篇:麻醉科技能培训计划下一篇:培训班绩效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