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的分类

2024-08-08

动画电影的分类(精选9篇)

1.动画电影的分类 篇一

动画、童话抑或神话?

——宫崎骏与他的动画电影

吉卜力工作室2001年推出的动画长片《千与千寻》一举夺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以及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电影奖两个重要奖项,这几乎是一部动画电影在电影奖项方面能够企及的最高高度了。不过对于长期关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的人们来说,早在1984年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第一部动画长篇电影《风之谷》时,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就已经成为获颁了他们心目中的“奥斯卡奖”。而宫崎骏,这位已经六十八岁的漫画创作者及动画片导演,也早已经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最佳电影导演。

一.宫崎骏与吉卜力工作室

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东京的一个飞机制造企业主家庭,他从小喜欢读书,看漫画,并立志要成为一个漫画家,高中3年级的时候,他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位恋爱对象——日本动画电影《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当他大学毕业时,他的漫画被认为是在模仿著名的漫画家手冢治虫,他意识到在漫画领域自己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抑制,于是他选择了去东映动画参与动画电影创作,因为动画并不像漫画那样强调原创特色。在东映动画的大部分时间里,宫崎骏担任着原画的工作任务,并参与了《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寻母三千里》、《阿尔卑斯山少女》的等动画片的制作。

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宫崎骏和著名的德间书店结缘,在后者的帮助下,1983年,具有鲜明宫崎骏个人特色的动画电影《风之谷》开始企划拍摄了,宫崎骏一人担任监督(即导演)、脚本(即编剧)和分镜表的全部工作。这部电影讲述了想象中的后文明时代中一个人类部族与自然界的奇特生物“王虫”从相互矛盾、杀戮到和平共存的戏剧过程。这部动画长片确立了宫崎骏电影的种种经典元素:具有神奇背景或经历的少女、飞行器、人与自然的关系、魔法、以宫崎骏母亲为原型的严厉又可爱的老婆婆、久石让优美的音乐、日本原始宗教神话观念等等。这一切构成了宫崎骏奇异的动画世界,就像金庸通过小说营造的武侠世界和托尔金通过《指环王》描述出的中土世界一样,动画片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似乎有相像之处,又令人觉得时空错乱,仿佛梦境。一时让人分不清这究竟是一部普通的动画片,还是一部给成年人观看的童话,抑或者这是一部有着神圣情怀的神话。

《风之谷》有着宗教般的结尾,尽管制作者并不满意,但是在放映时却深深的打动了观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宫崎骏获得了成立自己的工作团队的机会,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了,这个名字来源于二战时期意大利的一款侦察机,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热风”。取这样一个名字应该和宫崎骏来自于一个飞机制造企业主的家庭背景有关,然而这也不仅让我们想起在今后宫崎骏动画片里不断出现的飞行和各式各样的飞行器。

吉卜力工作室一直以宫崎骏为创作主力,二十余年间制作了《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红猪》、《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等等动画长片,可谓部部精品,而且颇具个人特色,如果连在一起进行研究,就可以找寻到宫崎骏对于环保、人生、现代社会等等主题的思想变迁。

在多年中,吉卜力工作室极力推出新人,由高畑勋推出的《萤火虫之墓》、《我的邻居山田君》都曾获得不错的口碑,无奈相比之下票房成绩不尽入人意,而被视作宫崎骏接班人的近藤喜文由于过度劳累去世了。由于后继无人,尽管宫崎骏早在1997年推出《幽灵公主》之后就宣布退隐,之后也不得不再次出山监督了《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以及《悬崖上的金鱼姬》三部动画长片,结果每一部都获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同时也深受评论界人士好评。由此看来,之前宫崎骏宣布退隐是为时过早了,他的创作能量依然巨大,足以维持吉卜力工作室继续运转,这位“动画界的黑泽明”也可以继续满足着其影片爱好者对于他的动画世界幻想。

二.宫崎骏动画电影之内容与风格特点

排除了吉卜力工作室其他几位监督的作品后,我们可以把宫崎骏的作品按照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主题偏向于个人关怀的童话性质作品,如《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红猪》、《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等等,还有一类是有着神话元素和情结的作品,如《风之谷》、《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等,当然这样分类只是为了分析便利,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完全清晰的分野。一般看来,凡是涉及到古日本元素的作品就会偏向较为沉重的神话类,最为明显的就是以日本室町时代为背景的《幽灵公主》。里面对于自然神灵的理解有着极强的日本神话色彩。如果故事背景设定在近现代或者不知名的未来世界,那么这个故事就有着浪漫的童话风格了。从小朋友们极为喜欢的《龙猫》、《魔女宅急便》,到儿童成年人都能从中获得乐趣的《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还有充满人生自嘲的《红猪》,每部作品里面都有各种各样的童话里才有的奇思妙想。

从其作品来看,宫崎骏绝对是一个勤奋而严谨的监督,他对于作品内容的设定和对各种动画形象的运用都有其深刻的原因和用意。例如他在动画长片中设定出了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在《天空之城》中最为明显,里面有空中海盗的小型飞行器,军队的航母级飞行器,飞行机器人,甚至故事中有座城市都可以因为“飞行石”的原因而在天空长年不休的飞行;《魔女宅急便》中的小魔女的魔法扫帚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奇特的飞行器;即便在近期的《哈尔的移动城堡》里,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一幕依然是两位主人公在空中漫步的情景。《红猪》中的主人公所处的世界最接近现实世界,他的飞行器也最为朴素,就是我们在20世纪初经常可以见到的螺旋桨式飞机。不过这个自传性质的动画片却揭示了宫崎骏为何如此偏爱飞行的原因——从小生长的家庭即是制造飞行梦想的家庭。

此外,人们会发现宫崎骏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性格鲜明却十分可爱的老婆婆的形象,《天空之城》中的海盗婆婆看似恐怖实则非常喜爱主人公,并很有义气的帮助他们打败坏人。《千与千寻》的汤婆婆爱财如命、对员工非常苛刻但是对胖儿子确实一点办法也没有。《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少女从一开始就被施了魔法变成了一个和长得前面两位婆婆很像的老人家。据说这个连续在宫崎骏动画中出现的婆婆形象是来源于宫崎骏的母亲,可见家庭对于作为艺术创作者的宫崎骏的影响。

宫崎骏动画长片中更为明显的特征便是主人公往往是年轻的少女。不同于其他的动画创作者,宫崎骏笔下的少女美丽得更为自然,而更为吸引人的是其性格和智慧、并集中了许多人类的美德——如爱好和平、充满爱心、崇尚与自然和平相处等等。《风之谷》的娜乌西卡公主、《魔女宅急便》中的小魔女、《幽灵公主》中的姗姗、《千与千寻》中的千寻等等。像许多西方艺术家一样,宫崎骏把少女当作是智慧的化身,推动故事向前发展、使大家努力寻求答案的动力源泉。在电影中,少女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花瓶,而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也往往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形象。

除此之外,我们经常可以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看到更多的典型形象,例如猪、小煤球精灵等等,可见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并有着持续的连贯性的。当你将他的所有作品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的陷入到了这样一个童话和神话结合的异想世界中,然后你再从这样一个异想世界出发去回望宫崎骏的作品,会从中感悟到更深刻的内在力量。

三.动画、童话抑或神话? 对于不了解宫崎骏的人来说,宫崎骏的作品只是制作精良的动画片,娱乐一下大众而已。对于喜爱宫崎骏的人来说,宫崎骏的作品带他们进入了一个个奇妙的童话世界里,使他们见到了想见而未见的梦中景象。对于热爱宫崎骏的人来说,他的作品描述的并不仅仅是童话那么单纯的世界。因为许多作品里面的邪恶超出童话的想象,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软弱和贪婪,是困扰所有人的问题,而里面所追求的美好又不仅仅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那么简单的结局,而是要对人们有所警示,有一定的启发,从而使我们避免那些人性和自然冲突的悲剧发生。

个人认为宫崎骏作品中最为经典《幽灵公主》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少年飞鸟因为打死了一只入侵村子的被诅咒的野猪神而转而被诅咒,他被巫婆指示要去远方的森林寻找麒麟兽来解除这个诅咒。途中他遇到了三类人,围剿野猪的火枪手、在幻姬领导下砍伐森林用来炼铁的人们、还有一位被人类遗弃后由白狼神抚养长大的幽灵公主——姗姗。前两类人怀着不同的目的要毁灭森林以及并消灭居住在其中的生灵,并要杀死麒兽神。姗姗则是在帮助自己的朋友们抵抗人类的进攻。在一系列的事件后,飞鸟渐渐的对姗姗产生了莫名的感情,他开始帮助姗姗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经过惨烈的争战后,野猪群被消灭,麒麟兽被人类偷袭得手,它的头被射下来并被人类偷走了。愤怒的麒麟兽开始到处吸收生命来寻找自己的头,飞鸟和姗姗最终在天亮之前找回了麒麟兽的头并还给了他,他的生命平静的消失了,同时也把生机还给了大地。最终姗姗选择回归森林,而飞鸟仍然和人们居住在一起,他们偶尔会相会在山野中。

这部电影里面涉及了许多一时令人无法理解的神话观念,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对生命终结的理解。在影片中所有的邪神、愤怒和诅咒都源自于不平安的死去,而假如抛弃了愤怒、怨恨、诅咒,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灵,都可以安静的离开世界,不会对其他生命造成伤害。我想单凭这一点,我们就无法你把这部影片判断为一部简单宣扬“环保主义”的电影。而是有着更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思考的电影。其独特的角度和世界观可以让我们把他归结于“神话”的范畴。

对于宫崎骏这位对工作态度严谨、对艺术要求严格的大师来说,这样的判断才能够和他创作的数年磨一剑精神相配吧。

抑或者,对于喜爱他作品的人们来说,他和他的动画电影,就是一部无以言表的神话。

北大MFA09学生

余哲

学号:

A0943042

2.动画电影的分类 篇二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 是美国动画电影公司根据中国民间故事和中国国宝熊猫以及独具特色的中国功夫等中国元素拍摄的动画电影。

《花木兰》脱胎于中国家喻户晓的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木兰辞》, 主要歌颂了木兰不忍心老迈的父亲从军, 替父出征并凯旋而归的故事, 主要表达的是木兰的贤德,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赞美, 而在1998年美国迪斯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中,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变成了实现自己理想与个体价值的美国式英雄。迪斯尼公司副总裁唐军说, “《花木兰》讲述了一位中国姑娘为抵抗侵略、代替年迈父亲从军出征、奋勇作战保卫祖国的故事, 充满亲情, 歌颂了正义、善良、勇敢、坚强, 这样的故事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受到欢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 是想吸取并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明, 帮助世界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迪斯尼希望在克林顿总统访华前公演的这部影片, 能为增进美中两国的友好和相互了解做出贡献。”[2]这显然是力图讨好中国观众的一种做法。从《花木兰》开映之后褒贬不一的评价上, 中国观众明显不满意迪斯尼对《花木兰》的改编, 也不认可这种改编是介绍中国文化。在对《花木兰》的改编中, 除了故事的外壳和人物的名称以及有些场景体现出中国特点之外, 故事的主题 (孝的主题转变为个性成长的主题) 、人物的性格 (内敛的东方性格转变为张扬的西方性格) 、配角设计 (如里面的守护龙完全没有中国龙的神韵) , 甚至部分场景的设计, 如花家祠堂供奉着女性家属等, 都是非中国式的。

美国梦工厂在北京奥运会之年———2008年, 推出了包含中国元素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 讲述了一只居住在和平谷下, 心怀功夫梦的普通熊猫阿宝成长为神龙大侠的故事。《功夫熊猫》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上, 明显比《花木兰》更加深入细腻、一丝不苟, 如果说《花木兰》只是中国传统故事的壳子里装着一个美国个人主义、女权主义的灵魂, 具有误导中国文化认识之嫌疑的话, 《功夫熊猫》则在很多方面都深入到了中国文化的骨髓之中, 如对“无招胜有招”中国哲学的顿悟。贪吃熊猫阿宝的侠客形象:戴斗笠、挂披风、拿着筷子吃包子, 口头老挂着“侠骨柔情无需回报”, 尤其是“神龙手卷”的剧情设计, 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功夫熊猫》中, “神龙手卷”原是一卷无字经, 以鹤、猴、虎、蛇、螳螂为表现形式的中国形意拳也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其次, 《功夫熊猫》也借鉴了很多中国功夫电影的经典片段, 如“浣熊师傅用抢包子的方式锻炼阿宝的武功段落, 模仿的是《蛇形刁手》里面成龙和袁和平父亲袁小田抢碗一段……”[3]功夫熊猫对于中国元素的运用, 令人不得不佩服梦工厂工作体系的严谨成熟, 但作为影片中的主人公熊猫阿宝仍然是一个实现美国式个体价值的英雄, 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包装下, 其内在的核心依旧无声无息地透露出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和典型的美国式人物性格特征。

尽管在两部动画影片中表现的中国形象和文化不尽相同, 但是《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都是按照美国人的印象来表现中国的, 正如萨义德所说:“西方将东方塑造为‘他者’, 而在东方的他者形象中, 中国形象作为最遥远的东方, 意味着西方文化视野内东方性他者的某种极端化因素。它意味着地理与心理上的某种极限, 作为另一个世界, 它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坏, 如人间乐园或人间地狱, 作为自我的对立面, 它可能是无意识领域非理性的最隐密最深邃的角落。”[4]“在个人、集体、半集体这些形象创造者的层面上, ‘他者’形象都无可避免地表现为对‘他者’的否定, 而对‘我’及其空间的补充和延长。这个‘我’要说‘他者’……但在言说‘他者’的同时, 这个‘我’却趋向于否定他者, 从而言说了自我。”[5]“在西方文化中, 中国形象的真正意义不是地理上一个确定的、现实的国家, 而是文化想象中某一个具体特定伦理意义的虚构的空间, 一个比西方更好或更坏的地方, 香格里拉或人间地狱。”[6]显然, 非常中国化的《功夫熊猫》, 实际上言说的仍然是美国精神。在软实力的讨论语境中, 值得警惕的是无论美国商业动画制作出的中国是否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一旦进入全球公共话语空间, 在全球受众的消费中, 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就被美国人所构建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的意义是一样的。

文化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强势文化的全球化, 而本土化的声音总是被全球化声音所压制。在全球化过程中, 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融合方式, 古巴社会学家费尔南多·奥尔蒂斯 (Fernando Ortiz) 用文化转移 (transculturation) 来说明文化的融合 (merging) 和趋同 (converging) 。[7]他认为, 在文化转移过程中, 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所面对的文化折扣完全不同, 强势文化在文化融合中较少文化折扣, 容易被弱势文化吸收, 相反弱势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却面对极大的文化折扣, 很容易被强势文化所忽视。奥尔蒂斯进一步指出:“这个过程也必然伴随着一种较早时期的文化的丧失或灭绝—————这可以定义为文化剥离 (deculturation) 。此外, 它还含有这样一层意思, 即随而创造新的文化现象—————这可以成为文化创新 (neo-culturation) 。”[8]

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融合特点是:优势文化吸收弱势文化, 通过去情境化、本质化, 在本质化、情境化过程中形成文化化合物。在文化化合物中, 优势文化的价值意识得以渗透, 这就是文化全球化。弱势文化学习先进文化, 通过重构和再阐释形成文化化合物, 在文化化合物中如果本土优势得以发挥与创新, 则产生文化本土化, 如果本土文化有时不能发挥, 则可能是本土文化的丧失或者灭绝。

因此, 要改变中国动画电影的弱势地位, 就需要学习美国动画电影, 通过重构和再阐释形成动画电影化合物, 在动画电影化合物中如果本土优势得以发挥与创新, 则有希望产生有影响力的中国动画电影。

摘要:《花木兰》和《功夫熊猫》是美国动画电影公司汲取中国文化元素拍摄的动画电影。在软实力的讨论语境中, 无论美国商业动画制作出的中国是否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一旦进入全球的公共话语空间, 在全球受众的消费中, 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就被美国人所构建了, 因此要改变中国动画电影的弱势地位, 就需要学习美国动画电影, 通过重构和再阐释形成动画电影化合物。在动画电影化合物中, 如果本土优势得以发挥与创新, 则有希望产生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动画电影。

关键词:动画电影,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陈晓云.动画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J].上海大学学报, 2010 (9) .

[2]何忠顺.迪斯尼将推出《花木兰》[J].电影评介, 1996 (6) .

[3]赵小清.从动画片看中美民族文化差异[J].新闻传播, 2011 (6) .

[4]林婷.美国动画片中的中国形象——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艺苑, 2010 (3) .

[5]华静.文化差异、文化误读与误读的创造性价值——兼析动画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误读现象[J].兰州学刊, 2010 (3) .

[6]邱粤.美国全球文化扩张语境中的《功夫熊猫》[J].电影评介, 2009 (10) .

[7]黄曦.中美两部《花木兰》电影对比研究[J].电影文学, 2011 (4) .

3.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观后感 篇三

起初,我和弟弟妹妹都认为是阿宝的灵性使他发挥出了气功,但结果并不是这样,这个片段令我尤为感动,阿宝为了救村民想与天煞共亡,但他的武功远不及天煞,最后就在天煞要收了阿宝时,在李山的鼓励下,数百个动物一起使用失传已久的气功,奇迹真的出现了,气功又再一次回来了,这帮助了阿宝取得最后的胜利。

仔细回头想想,这几百年失传的气功又出现了,虽然这在现实中不大可能,但它想告诉我们:如果大家在做任何事情时遇到困难,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说不定真会有奇迹发生。有时,孤军奋战不一定行,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才行,可见,团队的齐心协力是多么重要。假设没有大家的帮忙,结局也就没那么美好了,导演就是用这个小举动成功转回了美好。

4.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观后感 篇四

虽然墩墩仔买不到但是呀,小蓝悄悄告诉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打造的动画《我们的冬奥》来啦!北京冬奥组委特许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这是奥运历史上此前从未有过的吉祥物动画电影,看看冰墩墩和雪容融的首次大银幕之旅将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

《我们的冬奥》影片讲述了众多中国动画角色与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围绕冬奥村开村仪式,展开的一个因为相遇而产生关于团结、梦想、勇气和拼搏的多 篇章故事。这也是奥运历史上此前从未有过的吉祥物动画电影,看看冰墩墩和雪容融的首次大银幕之旅将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

《我们的冬奥》中出现的动画角色涵盖各个年龄段,其中不仅出现了熊大熊二、光头强、大耳朵图图等当下倍受家庭观众喜欢的动画人气新星,也有青年潮流人气形象非人哉群星,还有经典木偶虎妞、老寿星,更有齐天大圣、葫芦娃、雪孩子、黑猫警长、蛋生这些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角色,在电影《我们的冬奥》中团结各路动漫英雄,携手吉祥物,召唤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记忆,开启冰雪运动的新 篇章,大家一起向未来!

在制作形式上,这部电影更是融入了CG动画、传统木偶定格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

这个故事分了几个 篇章,这里面既有现代中国冰雪运动的风貌,又有传统老北京的这种民俗和传统的文化,基本上集结了咱们国家在3D动画、2D动画、定格动画(制作)上的精兵强将,大家都怀揣着一个同样的梦想,就是借冬奥这个盛事和契机,去讲好一个属于中国的故事,这也是咱们国家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体现。

5.如何处理动画电影中的台词 篇五

2塑造人物时,怎样做到“杂取种种”来实现人物的典型性?《狮子王》

3如何形成影片动画造型具有独特的视觉风格?《狮子王》、《冰河世纪》

4如何运用对比实现影片强烈的视觉特征和美学特点?《狮子王》

5电影音乐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冰河世纪》

6优秀的电影音乐是如何最大限度的挖掘动画艺术表现力的?《狮子王》

7怎样理解影片立意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小鸡快跑》、《玩具总动员》

8怎样运用多线索交织的叙述方法来制造影片的节奏和悬念?《小鸡快跑》、《海底总动员》

9如何运用新材质来寻求影片风格的新突破?《小鸡快跑》

10怎样制作一个精彩而吸引人的影片开始?《小鸡快跑》

11如何运用社会心理需求去引导创作思路?《铁巨人》、《冰河世纪》

12如何处理一个时代性非常强的问题?《铁巨人》

13如何在同类题材中突出自我?《铁巨人》、《怪物公司》

14怎样编织动画电影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铁巨人》《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

15如何运用人物转变历程来塑造人物?《铁巨人》《狮子王》《埃及王子》

16怎样给影片创作一个荡气回肠的高潮段落?《铁巨人》

17在动画改编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主题、人物、情节)《花木兰》

18如何处理题材的戏剧化?《花木兰》

19如何强化影片的喜剧风格和突出影片的喜剧特色?《冰河世纪》《怪物史莱克》

20怎样处理动画电影的喜剧基调?烘托闹剧特点?《冰河世纪》

21如何确立影片与众不同的美术风格?《冰河世纪》

22怎样改编一个重大严肃题材为动画电影?《埃及王子》

23如何合理的在动画电影中运用音乐?(体现在叙事、抒情、交代剧情、心理刻画等几个方面)《埃及王子》《玩具总动员》

24如何让动画电影中处理的幽默和诙谐少而精,达到严肃中淡淡一笑?《埃及王子》

25如何继承动画电影中常用的几种创作模式?《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26怎样处理写实风格和卡通风格的结合?《白雪公主和七个

小矮人》

27如何在创作中体现对传统类型的颠覆的特点?《怪物史莱克》

28怎样将生活中的稀疏平常的事情提炼成一部充满激情的优秀影片?《海底总动员》

29如何运用简单的故事来编制出一部精彩纷呈的影片?《海底总动员》

30怎样处理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性格,以及典型性性格对于剧情的推动?《海底总动员》

31如何在电影中塑造众多人物的同时又赋予他们鲜明个性?《海底总动员》

32在当代动画电影中童心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海底总动员》

33如何为自己的电影选择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点?《海底总动员》

34如何运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来实现动画电影的视觉奇观?《海底总动员》《怪物史莱克》《埃及王子》《冰河世纪》《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最终幻想》

35怎样塑造具有时代性、具有鲜明生动性的人物?《花木兰》

36怎样将一个古代题材改编成具有现代性的电影故事?《花木兰》

37如何跨越文化差异来创作一部具有多元特征性的电影?《花木兰》《小鸡快跑》

38怎样让你的选材一鸣惊人?《圣诞夜惊魂》

39怎样让一部电影具备自己的作者风格?《圣诞夜惊魂》

40如何运用其他艺术类型(比如歌剧)来服务自己创作的影片?《圣诞夜惊魂》

41怎样让一个普通的过渡场次达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圣诞夜惊魂》

42如何合理处理影片内容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最终幻想》

43如何处理动画电影中的表演?《最终幻想》

44关于游戏与电影之间关系的互动性?《最终幻想》

45怎样设计一个优秀的人物设定?《玩具总动员》

46出色演员的配音对于影片角色塑造成败的重要性?《玩具总动员》《怪物史莱克》《最终幻想》

47怎样继承和超越优秀的创作传统?《玩具总动员》

6.动画电影造型的幽默方式浅析 篇六

一、夸张的外貌

《卑鄙的我》主角格鲁, 长着长鼻子和一双又长又细的腿, 又鼓又圆的大肚子, 总是以一身黑灰色的衣服出现在观众面前, 且是个超级大坏蛋, 经常有捉弄别人的举动, 在形象上夸张滑稽, 这是动画在造型上本身就带有的人物风格。《神偷奶爸》里面的小黄人, 影片中一个个的黄色小胶囊, 虽然做事不太专心仍然萌倒观众。讨巧的外表加上独特的语言, 使得这些角色不需要推进情节, 就可以节外生枝地让观众喜爱这部影片。于是在接下来这些小黄人甚至成为了主角独立演出一部电影, 进一步证明了幽默对于角色形象设计的重要。

欧洲动画造型更多的取材于讽刺漫画和连环画, 造型更加夸张随意。并且作品风格形式多样化, 大多是以社会题材为主, 和迪斯尼直白的幽默动画恰恰相反, 喜欢含蓄内敛的幽默浓厚的艺术气息, 喜欢演义内心世界个人情绪表现的激烈。影片《疯狂约会美丽都》就为我们展示了欧洲动画拐弯抹角的幽默, 艺术气氛浓厚。

二、逗趣的角色表演

美国动画产业发达, 形成了属于自己幽默特点。诙谐的故事、生动的情节、逗趣的桥段是美国动画创作的标志。这些元素的展开, 都离不开设定各种逗趣的角色。在《冰雪奇缘》这部影片中, 由冰雪女王变出的雪宝就是一个滑稽幽默角色。情节转折时由这个角色来趣味转场, 危险紧张时由他来轻松搞笑。使得影片有更多娱乐性在里面, 使观众更加被影片吸引住。类似的角色在每一步迪士尼动画中几乎都能发现:《狮子王》的丁满和彭彭、《小美人鱼》中的螃蟹塞巴斯丁、《机器人瓦力》里的修理工机器人。这样的角色往往和主人公的英雄形象互相配合突出各自的特点, 如《怪物公司》的大眼仔配合萨利文;也有反派的邪恶靠身边的丑角来烘托, 类似《美女与野兽》中的。如同我们的相声表演捧哏和逗哏一样。英雄人物显得更加高大上, 丑角则更加讨人喜欢。

三、风格的幽默

动画电影中的美术风格造型特色反应着观众对不同情感需要对应的审美要求。也随这时代的进程而变化, 例如黑暗的哥特风格, 装饰感的波普风格, 科技感十足的朋克设计。日本漫画改编动画中也出现过很多如巴洛克般华丽的少女风。许多动画电影的造型设计, 正是基于这样的风格化来发挥其幽默特性。例如, 《机器人瓦力》的设定里, 充满塞伯朋克味道的飞船、机器人表达着浓浓的科技感。全系、粒子引擎、复合材料的世界里却有一个复古的充满铁锈而带着蒸汽朋克味道的瓦力出现, 这种反差本身就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感。

在整个电影发展历史里, 黑色幽默成为一条贯彻始终的审美线索。黑色幽默在动画中的特点表现是荒诞不经、冷嘲热讽、 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 因此, 在它的苦涩的笑声中包含着泪水, 甚至愤怒。人们通常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黑色幽默”这个词, 喜剧讽刺反面人物的丑恶和畸形, 悲剧表现正面英雄的痛苦和不幸, 通常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

如《圣诞夜惊魂》中就运用到了这种风格。从黑暗中观赏华丽, 黑色幽默动画通常演义的则是与现实社会相反, 在现实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不到的, 只能有讲述的话语告诉大家, 而这种黑色幽默动画就表现出了以下几点, 比如人死后和活着的人进行对白。《僵尸新娘》这部动画片, 它并没有浓郁且富含传奇色彩的历史背景, 也没有一些过于华丽的场面, 它述说的仅是在西欧主义势力下的一幕。一个鱼贩家庭的小伙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小姐的一番结婚故事。贵族的家庭居住在一个破落的宫殿里, 为了显示其地位, 以及能继续维持这种地位与奢华的享受, 他们也促使这桩在当时本不会有结局的年轻人的婚姻, 丑陋龌龊的形象也显示出势力人群的一些心态。

四、总结

7.浅谈动画电影 篇七

论述中、日、美三国的动画电影

姓名:陈伸

所在学院:文法学院

专业班级:1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4班 学号:201008020167

指导教师:孙雯

【摘要】动画电影,是电影的一种,相对其他电影而言,动画电影将许多摄影机无法满足的东西带到荧幕前,运用动画制作技术,将电影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银幕上。动画电影是技术的产物,在未来,数字化技术融入电影,3D技术的发展,都在为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契机。

【关键词】动画电影好莱坞宫崎骏新海诚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动画,是“给儿童看的,是儿童的课外辅助教学读物”。说以,我首先要纠正这一观念,著名导演徐克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动画是一个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当然在目前的中国是没戏)。”

其实,早期中国动漫是完完全全以电影的形式出现的,或者说,无论中国,美国,而或现在的动漫大国日本,都是以电影的形式开始了他们各自的动漫产业。或者说,动画,动漫的本质,其实就是电影,只不过在发展中进行了分化,分化为电视剧与电影两个分支,而且目前,电视剧的形式,相当占优势。

【一】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复兴

美国动画电影的巨头,众所周知,乃是家喻户晓的迪斯尼,在中国观众的心中,提到美国的动画,首先想到的,是类似于《白雪公主》、《猫和老鼠》、《米老鼠唐老鸭》等经典迪斯尼动画。作为美国影视艺术文化核心的好莱坞,是不可忽视的。近年来,在好莱坞电影的版图上,动画电影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动画电影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的表现甚至比动画片的“黄金时代”更加耀眼。

在标题上,我用了复兴这个字眼,所以,有关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诞生,辉煌以及衰落,我且不再提。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复兴,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动画电影的盈利能力越来越高。1989年之前,动画世界的巨头迪斯尼,沉静了十余年,在这之间,动画世界的其他参与者飞速发展,1989年至今,动画电影的圈钱能力,一路飙升,又以好莱坞为代表。学习影视艺术的人都知道,好莱坞最出名的,是他的类型电影,而正是如此,2001至2004年间,好莱坞动画电影一跃成为好莱坞类型电影中,最为盈利的类型之一,平均每部影片盈利达1.945亿美元。1而从2006年到2008年的三年间上映的动画电影占据了动画电影总票房排行榜前二十部中的九部。

其二,大量资金进入动漫电影世界。首先下手的,正是动画世界第一巨头,迪斯尼。2006年1月24日,迪斯尼宣布,以74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其长期合作伙伴,皮克斯动画公司,该次交易,在同年5月5日正式完成。此外,著名20世纪福克斯收购了著名制作公司,蓝天工作室。以及梦工厂的崛起,梦工厂几乎靠着动画电影才能在好莱坞立足。而这些,都标志着,动画电影将成为日后最能盈利的影视类型之一。

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复兴,使之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市场,就拿2008年的一部《功夫熊猫》来说,这部影片,仅在中国,就获得了两亿人民币的票房成就。

复兴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下资本的策动,资本的“嗅觉”对“类型”的判断,乃是投资第一步,它框定了范围,也成就了一种类型片的辉煌。其复兴的根本原因,从商业美学的机制上来看,无非三个维度。其一是观众之维,“作品-观众”关系的密切性决定了观众在商业美学中扮演了“至高无上”的角色。“在美国电影发展的历史上,只有三个关键词,即:制作、发行、放映。而这三个词的核心都是‘观众’。可以说,美国电影在这三方面的所有变化都是为了赢得更大的市场、争取更多的观众、获得更大的利益。”

2其二,是艺术之维。技术主义动画电影《最终幻想》在票房上的惨败,证明了技术,是动画电影至关重要的因素,但不能构成影视美学上的独立元素。而皮克斯的成功则被公认为是“迪斯尼式的叙事艺术”与“先进的技术表现”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才带来了美学上的转变。

其三,是产业之维。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产业运作,从“电影产业”到“大电影产业”的演变,“大电影产业”更加看重电影带动下的、跨产业的后续综合性盈利,亦即衍生品开发、授权经营。在这方面,动画电影更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艺术家精心制作的动画电影,用影像构筑了想象的空间,塑造了独特的情感和体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以至于喜爱动画电影的观众不仅仅满足于“观看”,而是要“拥有”。这也为授权经营创造了空间。

以《狮子王》为例,该片票房收入7.6亿美元,录像带收入是7.8亿美元,周边商品授权金则有60亿元。周边商品授权项目包括图书音像制品、文具、玩具、家用品、服装、饮料、食品、日化等行业中,至少有2000余项产品可单项授权。每授权一项至少获利300万元,2000项就有至少60个亿授权收入。

好莱坞电影商业美学,核心是从市场和观众需求的角度“反观”创作,是产业层面上,美的创造与评价。这也就意味着,是从观众角度,“寻找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点,确立自己的美学惯例,并根据市场和观众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惯例。”

3【二】日本,新海诚与宫崎骏

谈到动漫这个问题,人们最先想到的,还是日本,作为世界动漫大国,日本的动画电影当然,也是十分出色的。如果说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是作为类型片在3D和票房方面出名的话,日本动画电影,那就是真正的影视艺术了,在2D上展现出的天马行空的梦到世界。

日本的动画电影,有一个名字,人们都不会陌生,那就是日本动画电影之王,宫崎骏。但是,我先说的却不是这个动画电影中的王者,而是处于王后地位的新海诚。其实相比美国动画那种以以夸张的手法,写实的画风去塑造英雄主义的角色个性,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或者宫崎骏的那种简单的情节,我更喜欢新海诚那种现实而又梦幻的,诗意的现实主义镜头语言的动画电影。

新海诚导演的代表作有《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星之声》,以及更为人熟悉的《秒速五厘米》。2002年《星之声》在日本悄然问世,却吸引了日本业界的关注,作品不仅以深邃忧郁的意境、炫丽多变的色彩展现出来,看似平凡琐碎的场景物件摆放,却处处透着巧妙的安排,光影也为画面的灵动添色不少。《云之彼端约束之地》完成于2004年获得第59届每日映画Concours最佳动画电影奖,技术实力趋于成熟的星海诚导演,在片子中更加着重于剧本的编写,情感的铺垫。最值得一提的,可称得上其代表作的《秒速五厘米》这部作品在2007年亚洲太平洋电影奖中获得最佳长篇动画电影奖。

对于新海诚,我就拿《秒速五厘米》这部作品来说吧,首先在剧本的编写方面,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

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剧本秉承了新海诚一贯的诗歌散文式的风格,并且,第一次打破以往那种大段的长篇剧情,将整片分为三个断而不断的小段来叙述,三条平行的故事交汇进行。这在动漫电影创作历史上,是很少的,这种形式,最早的出现,就是著名导演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当然,不同的是,《党同伐异》的艺术成就无可比拟,但是在票房上却兵败滑铁卢,而《秒速五厘米》则大获全胜。

在镜头方面,动画镜头语言就是用摄像机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比如《秒速五厘米》第三个故事的时候,呼应之前的台词“就算你发一千条,一万条短信,心与心的距离也不见得会缩短一厘米。”第三段,镜头运用了大量的快切,以及长镜头来表现“心灵的距离”,这也是新海诚导演贯彻的动画电影的影视语言风格。

然后,我再来说说日本动画电影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宫崎骏。不得不说,宫崎骏已经成为了日本动画电影领域的一面旗帜,简明的故事情节,渐渐的转变为人们心中难以忘记的过往。从1968年宫崎骏的第一次参与动画电影《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的制作开始,那是他还只是其中的美术设计。1972年他成为了动画电影《熊猫家族》的编剧。两年后,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动画电影导演。从《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到《千与千寻的神隐》,从《龙猫》到《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宫崎骏一步步成为了日本动画电影的一座丰碑。

纵观宫崎骏老先生的电影作品,展现的无不是人与大自然相处中所展现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在社会经济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代社会,不顾一切的寻求最大利益已然成为大众生活的价值取向所在,在这样的价值体系的操控之下,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一触即发。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与之相呼应的便是一片片绿地的消失,我们需要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但是我们更加不能忽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若放弃了这样的立足点,那么灾难必将到来。宫崎骏先生的电影里所展现的灭顶之灾便不再遥远,电影中诠释灾难的意义所在便是提醒当代的人类永远不要忘记大自然对于生命的重大影响意义。

在宫崎骏先生的电影中很少表露出悲天悯人的感伤和怀旧情绪,而是更多地展现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而手法也不是单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更多的是他所创造的奇幻主义世界揭示人性最敏感的一块。手绘动画,不仅以简约淡雅的画面造就了清新自然的美学风格,而且,其做艺术动画的敬业精神更成为动画界的一面旗帜。

【三】中国,逝去的辉煌

中国动画电影我定性为逝去的辉煌,那么,中国动画电影辉煌在哪里呢。可笑的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辉煌,要回溯到1936年。没错,二战刚刚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建立,中国电影走上了他最辉煌的一段路程。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漫《骆驼献舞》问世,中国动漫自此有了声音。1941年,受美国动漫电影影响,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电影《铁扇公主》问世,自此中国动漫可真正称之为“动画电影”。在美国,它名列动漫电影榜之四,位于《白雪公主》,《小人国》,《木偶奇遇记》之后,它标志中国动漫产业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建国后,六十年代,《大闹天宫》的问世有一次给中国动画电影带来了新的成就,可是好景不长,1965年至1976年,中国动画电影再无发展,甚至于,这段时间中国动画电影倒退回了1936年以前。这段时间,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期。终于,在中国“儿

童教育论”观念的影响下,2002年中国动漫进入了迷茫的时期。

在中国动漫电影辉煌过后,可以说,也仅有一部1999年的《宝莲灯》值得一提,究其原因,我且从叙事策略方面来看中国动画电影。

首先从选材来看,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选材上应遵循电影艺术的一般原则,但动画电影由于其媒介、制作方式、制作材料、制作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而有别于其他电影艺术的选材。在选材上我们首先要确定产品的对象是谁,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动画表现的题材可以更加成人化。动画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利,以成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现在比比皆是。这样从商业价值上讲,单纯考虑儿童观众对动画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通常只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片仅仅能在电影院的下午和傍晚时间放映,而国家经常出台福利政策限制儿童电影的票价,这样一来票房收入也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动画电影观众扩展至成人范畴,那么就可以进入晚场时段放映并因此有获得更高票房收入的可能。4这样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发展价值上都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在主题方面,动画电影是一种用来表现其特有主题的艺术形式。在动画片中不是说所有的都必须有严格意义上的叙事主题。许多艺术类的动画短片并不需要深刻的叙事主题,其动画可以作为一种纯视觉形象的一种表达方式。一部个性化的艺术动画短片,可能只要有一个绝佳的创意或者奇妙的视觉展现,就能创造出很好的效果,观众乐在其中,得到纯粹视觉感官体验。但是作为动画电影却并不是这样,动画电影通常是以故事情节来传达大众共有的精神状态。在动画电影的学习中不应纯粹追求视觉盛宴,而忽略了对艺术本质的探索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如果把这类作品打回原形,不过是儿童玩具万花筒罢了。因此动画电影的主题选材尤其重要。

画电影的主题必须突出,如果一部动画片有多种主题而没有主次变化。那么最终这部动画片将失去主题。例如,日本动画《再见,萤火虫》就是一部以旁观者的角度展现战争悲剧的影片。除了在开场展现了空袭后的惨状外,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述战争的惨状,而是通过描述两兄妹单纯真挚的情感将战争的残酷性深深地刻入观众的心里,使得全片一直弥漫在悲剧的氛围当中。这就是主题的选择的重要性,好的主题能引人入胜,使整部动画具有意义感。

最后从角色上来说,谈到角色,大家都会想到“米老鼠、唐老鸭”。作为一部商业动画长片来说,当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发展定下来以后,角色的设置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了。动画是创造生命、赋予角色生命的一种艺术形式。角色是动画中的视觉核心,很多经典的动画片,在多年以后,故事可能会被观众淡忘,但是观众往往能记住里面的“角色”,能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也一定是那些经久不衰的角色造型。因此从每个角度来说,动画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角色塑造的成功。因为在动画中,对角色的塑造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再现,而是一个虚拟夸张角色的塑造过程。角色造型设计不是纯粹的视觉问题,是抽象再创造的过程,是文学语言的视觉化,好的角色能给观众以遐想,能充分引起观众的兴趣。

动画电影是一种允许和鼓励个人创造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角色设置可以不遵循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可以超现实生活,以凌驾于现实之上的能力。在动画里,动物可以开口说话,可以有自己的思维,甚至桌椅板凳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件都可以行走跳跃等。动画中角色的形象不管是什么类型,都是拟人化了的人或物,体现着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例如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的“烛台先生” “挂钟管家” “茶壶大妈”等。但动画角色的“假定性”也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毫无节制地天马行空。不管动画片中的角色如何离奇,如何荒诞不经,它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内在逻辑,使观众相信并能够接受。如果只一味强调角色的“奇异性”,以至于失去了真实的逻辑基础的话,这样的动画角色必定是不受观众欢迎的、失败的。动画角色在性格上应简洁明了、艺术形象鲜明突出、主要角色的性格定位是循序渐进的。这样做并不是把角色简单平面化,而是为了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商业动画长片中,角色不仅仅是动画中的简单形象,而在后期开发的主要产品上也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作用。

中日美三国的动漫电影,美国秉承技术主义电影传统,永远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日本则以新海诚与宫崎骏那种诗意现实主义以及一贯的2D风格存在着,中国的动漫电影则保持了自己那种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格。随着世界电影技术的发展,动漫电影必将成为电影世界中不可倒塌的丰碑。

【注释】

1、ECONOMICS OF MOTION PICTURES 2006(Kagan Research)

2、尹鸿《电影商业美学》,《电影》2007年第1期

3、尹鸿《电影商业美学》,《电影》2007年第1期

4、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参考文献】

1、新海诚.《云之彼端?约束之地》,2002(2).2、新海诚.《星之声》,2004.3、李默,马欣凡.《动画剧本编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4、朱于芝.中日动画比较分析,英才高职论坛,2006(3)

8.电影动画剧本创作小结 篇八

剧本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动画片是影视剧的一种类型,那么谈到动画剧本,也要从影视剧本的基本概念谈起。从它的作用来看,一部电影的创作,是从剧作者编写文学剧本开始的。文学剧本是整部影片的基础,这不仅因为它是影视作品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导演再创作的依据,是未来影片成败的前提。

剧本是动画片的灵魂,剧本在动画片创作过程中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剧本不直接给观众欣赏,而是提供给导演和其他动画环节创作者的一张蓝图。剧本的创作思想,贯彻到动画片创作的各个环节中。有人说,面对一部粗糙质劣的剧本,无论多么天才的导演,多么努力,都无法拍出一部出色的片子。美国、日本等动画片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剧本创作。据称,仅迪士尼公司,每年都要拿出上亿美元的资金,到全球寻找合适的剧本,可见剧本在动画片受到的重视程度之高。

这一周我们讲了编写剧本的流程,步骤一,如何创意。创意就是把素材变成题材的过程。创意的意义则有所不同,当创作者用独特视角来重新阐述一个事件,融入自己的情感,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达一种观念,一种主题,“原始材料”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创意了。步骤二,如何编写故事梗概。故事梗概经过了创作者的艺术加工,具有独特的情感和主题。故事梗概是为写剧本代打下基础,一定是结构完整的,有头有尾,有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四部分。步骤三如何展开剧本大纲。剧本大纲是早故事梗概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把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的情节起伏具体展开。步骤四,完成剧本。根据编写完成的剧本大纲,逐场的完成剧情的叙述,包括人物具体的行为,细节,台词,对场景的设定和描述等内容。

开端引出问题,即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制造紧张引起我们对故事未来发展的期待心理,使我们融入将要发生的故事当中。通过这种简单的引导,我们认识了主要人物并卷入他们的纠葛中。当然,我们理解故事发展的必要背景。我们被引入影片虚构的世界,以及它的样式、基调和氛围当中,我们也熟悉了影片的主要冲突和问题,是它们引发了故事并让我们始终为其牵肠挂肚。

中部发展故事,即在上述的基础上保持并加深我们的兴趣,我们会随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故事、危机、冲突、副剧情以及类似的困难增强期待,同时对能否解决问题表示怀疑。

结尾解决问题,就是故事及其问题、冲突的解决,包括故事的高潮,有时也包括收场,收场就是对次要线索作一个了结,解除我们的紧张感,同时结束我们审美体验,从而对整个故事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这样看来,一部完整的影片,除了艺术技巧之外,更能够打动观众的是故事的框架。剧作家从基本的故事入手,通过中间的演化、渲染,将它们撰写成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好的动画剧本来自于好的动画编剧,而好的动画编剧在画面的安排上要随着故事安排,并且一定要懂得动画的整个制作流程,甚至对动画的一些相关的技巧与工具也要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制作出适合动画人员发挥的剧本。因为传统的剧本着重在故事与对白,而动画的剧本则是在画面表现上,最好是能将画面中所希望呈现的感觉与动作以及处理方式与镜头都写进去。

剧本要用简单的故事描述复杂的剧情,在如今市场需求上,传统的故事铺陈似乎和我们变得遥远起来,复杂的情节不但给观众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而且丝毫没有趣味性可言。很明显,简单的故事成了动画的绝对要素,如何用简单的 故事来体现动画的趣味性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我们创作剧本是面对所有欣赏的人群而不是单纯的满足自己的欲望。过去高成本大制作的广告模式这几年已不复见,而更多的是影片有多趣味多好玩,这就是典型的简单故事描述复杂的剧情。特别要提醒的 “

9.3D立体技术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篇九

关键词:3D技术,动画电影,三维立体动画

3D技术带来的革命不但改变了传统动画电影的制作技术,改变了电影的传播方式,更改变和颠覆了传统的电影观念,对电影已经延续了一百年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2011年开始,好莱坞生产的主流动画影片基本都将以3D版本进行放映,3D技术从动画剧本的创作、策划、制作到后期的合成、剪辑,无处不发挥着巨大的功用,并且由此而来的变革将会波及到融资、制作、发行、放映等一系列电影环节,从而彻底改变动画电影行业本身。

1助推动画电影发展的3D技术

3D技术的进步让导演们的想象力插上了坚实的翅膀,使动画电影无论从画面色彩饱和度、人物动作逼真度、场景纵深感、情节震撼力上都比二维动画时代有巨大的进步,让观众在电影院沉浸在变幻莫测、光怪陆离神奇的动画世界。

1.1动作捕捉技术的应用

从CG技术引入影视、动漫作品开始,动作捕捉技术就应运而生了,现今几乎所有影视动画中的CG场面都会用到这种技术。动作捕捉技术展现了最细腻真实的人物动作与表情,在泽米吉斯导演制作的《极地特快》和《怪兽屋》中,演员的一颦一笑都得到了真实再现,而《贝奥武夫》堪称史上人物表情最细腻的动画片。动作捕捉技术也是一直是一项饱受争议的技术,奥斯卡动画长片奖甚至因为这项技术修改了动画长片奖的评奖条款。同时奥斯卡对动作捕捉技术制作的动画长片还是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2007年获得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怪兽屋》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动作捕捉技术动画,甚至连当年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快乐的大脚》运用了一定的动作捕捉技术,3D电影《阿凡达》更是大量运用动作捕捉技术的典范。

运动捕捉技术是将人体表情和动作通过传感器、信号捕捉设备及数据传输设备传输到电脑上,动画师将这些动作运用于影片人物的身上,表现出一个表情丰富、动作贴合运动规律的动画形象。运动捕捉技术从原理上说可分为机械式、声学式、电磁式、主动光学式和被动光学式。不同原理的设备各有其优缺点,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定位精度;实时性;使用方便程度;可捕捉运动范围大小;抗干扰性;多目标捕捉能力;以及与相应领域专业分析软件连接程度。

在《阿凡达》制作过程为了让影片中的动画形象表情更丰富、动作更逼真,进一步完善发展了动作捕捉制作系统。演员在拍摄时穿上布满捕捉点的紧身衣裤,同时影片摄影棚内还架设有一套“协同工作摄像机”,这套系统由布满在摄影棚顶部的140个数字摄像机组成,形成一个捕捉舞台。摄像机通过追踪现场ED灯打出的近红外光谱的反射,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一套系统中,再将光谱的反射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镜头的立体模型。这些数据再被映射到后期的计算机处理,从而令动画人物呈现出高度拟真的效果。

1.2全局光照模拟技术的运用

全局光照是三维物体在环境光照下的反射特性,而局部光照只能产生少量光源的照明效果。传统三维动画技术中光线跟踪、光子映射和辐照度技术已经成熟,迟迟不能在CG电影中应用的原因在于渲染电影胶片时间太长,成本太高。在《怪物史莱克Ⅱ》中80%的镜头都使用了全局光照技术,由于有效运用了近似的光线跟踪技术,高效率处理了光线的多次反射、折射和透射问题,极大地加速了渲染进程,解决了成本高的问题。

1.3动态群体动画技术的运用

动态群体动画是三维动画电影区别于二维动画的一大特征。该技术让影片中大场面下的各个不同动画物体做出不同的反映,而不需要逐个调整每个物体的动作,另外当片中人物需要互动时,也可以直接运用预先设置好的反映特性。《怪物史莱克Ⅱ》中人物最多的大场景里包含了多达5000多名神态动作各异的个体,能控制大量个体做各自不同的动作要得益于梦工厂动态群体动画技术的开发,通过多项控制参数,能令“人群”关注场景中的事件并做出各自不同的反应。CG动画师将不需要逐个调整每个个体的变化,点一下鼠标,不同个体之间便可开始既定的相互反应。

1.4流体模拟技术的运用

流体模拟技术让影片中波浪碰撞时产生的力学效果极为逼真。3D技术中单纯的模拟海浪并不是很难,问题在于模拟海浪与物体之间的交互,如模拟海浪与角色身体的动力学碰撞效果。这里运用的是基于物理的模拟。目前梦工厂专家Nick Foster开发的流体系统已经可以有效模拟多种流体交互效果。它可以编辑几十个层的流体动态特性,通过粒子系统模拟浪花冲刷岩石、牛奶泼在地上、怪物用泥浆洗脸等运动。

1.5 2D转3D技术的运用

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数字3D电影《四眼天鸡》就是由迪斯尼出品的2D转3D的动画片,随着《极地特快IMAX 3D版》取得的巨大成功效应,刺激了动画电影由2D转3D的发展,之后这种转制而成的数字3D电影大量出现,如《怪兽屋》、《别惹蚂蚁》、《拜访罗宾逊一家》、《圣诞夜惊魂》、《爱丽丝梦游仙境》等3D的动画片均采用了2D转3D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票房。IMAX公司等多家公司都把普通的2D版电影直接转化成3D电影,转换一部电影的费用从500万到800万美元不等,且只要6到10周的时间,这样的技术进步使得3D电影得到巨大的营利空间。

三维化制作的工艺流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是画面的分解。分析2D画面元素的纵深层次关系,与导演一起做3D立体的故事板设计,描出不同层画面元素的轮廓线,逐个图层解析出来,设定参考线,标明空间关系。第二步是画面元素的DNZ三维化,采用专用软件工具生成相应的右眼画面(2D画面源作为左眼画面)。第三步是深度调节,像数字中间片调色一样,导演在场指导,调节画面元素的深度,和相对位置关系,实现导演要求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要关照人眼的舒适度。

1.6三维图像压缩变形技术的运用

三维图像压缩变形技术可以使一个过大的景深压缩到合适的范围,避免了角色被压得失去立体感,产生照片效应。制作一个景深非常大的场景,通过将特定场景的参数输入电脑,计算出立体场景中镜头的设置参数,然后将之压缩。三维图像压缩变形技术可以测量角色如何恰好地嵌入近框和远框之间,解决角色过压缩或者欠压缩的情况。

2 3D技术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2.1 3D技术改变了动画电影表现手法

3D技术的发展不仅创造了许多新的拍摄制作技术,也创造了利用3D数字技术才能实现的画面语言和叙事语言,己经成为动画电影主流表现手法。3D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的空间重要性和完整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蒙太奇手法受到抑制;长镜头得到更广泛应用,镜头纵深对比加强;近景突出体现立体感,“迎面”镜头与“过山车式”镜头成为不可或缺的镜头运动方式。

通过3D数字特效技术,导演能够能复原庞大的古代建筑场景,能让现代人和虚拟人物对话,还能根据风格和剧情的需要调整摄影机的视点和运动轨迹。3D技术将与声光色、镜头运动等一样成为视听语言的重要元素,可以想象,没有3D技术的《阿凡达》其独特立体的视觉特征和界于虚拟与真实的表演将不复存在。

2.2 3D技术改变了动画电影制作的形式

3D技术的发展拓宽了题材,把电影创作者的思想从技术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要求导演在编写剧本时候就开始以3D特效的思维来叙述故事、渲染画面。3D技术让创作者在剧本策划及叙事的安排上跳出了传统的线性的思维模式,完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创作者能够大马行空地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当前的电影制作流程中,从分镜头剧木开始,3D技术的思想就己经体现出来了,动态捕捉等技术的应用完全变了原有传统动画电影的制作流程和方式。在传统的剧本、分镜头剧本以外,3D数字特效还需要自己的特效剧本。

2.3 3D技术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内容与技术的关系

3D技术制造的华丽场景给动画电影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影片内容要足以支撑起3D技术的表现力,不管技术怎样发展,讲一个好的故事总是关键的,技术辅助故事而行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其次先进的3D技术要与整体故事结合完整流畅,成为不机械化并具备生命力的艺术,不能让游离于内容之外。影片由《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拍摄,故事根据艾斯伯格的同名儿童故事改编,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朋友们在圣诞前夜踏上一辆开往北极的梦幻列车后发生的奇妙故事。影片运用真人捕捉的技术原理,把汤姆·汉克斯的一举一动捕捉到动画人物上,连表情也不放过。其他人物也是如此,其配音阵容也十分强大。整部影片表达着导演对孩子般童真烂漫的羡慕,小男孩早上醒来时只有自己知道那不是梦,因为只有孩子的天真与无所顾忌才能看到最美好的事物,其中3D技术的运用也恰好处地描绘出了小男孩的奇幻旅程,可以说技术与故事结构相得益彰。

2.4 3D技术改变了电影的传播形式

《极地列车》本来的制作版本是2D技术的,推出3D版本后两个版本在第一天上映就创造了一亿七千万的票房。档期结束后,3DIMAX版本的《极地快车》在05年假期时又在66家IMAX影院重新放映,由于效果甚好,06、07、08年影片都作为圣诞影片继续放映。到了08年,还推出了蓝光3D版本的DVD碟片。《阿凡达》影片运用Real3D、杜比3D、Imax3D多种方式公映,同时还推出了2D和4D的版本,充分利用了3D技术拓展了电影的传播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票房。

3结束语

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3D技术的革新已融入动画电影的叙事方法、制作手法、视听语言、幻想性等本质元素,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创作轨迹,形成了3D动画创作的独特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高五峰.数字3D立体电影的技术与发展[J].当代电影,2009(12):13-19.

[2]刘言韬.3D立体电影的新视听与新技术[J].电影艺术,2010(2):150-153.

[3]杨新宇,高太梅.高科技对电影美学的影响与冲击[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9-67.

上一篇:竞聘演讲稿new下一篇: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