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现代

2024-07-29

从传统到现代(共8篇)

1.从传统到现代 篇一

《从传统到现代》说课稿

育才高级中学

张科锋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要说的是《从传统到现代》一课,为了更好的阐述本课我分了五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一、说教材

(一)、《从传统到现代》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将前面传统美术进行一段了解和分析后,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对国学国粹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通过对本课的讲解与学习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和现代艺术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大纲要求,通过赏析一些美术作品使学生学会解读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准确把握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由于内容和篇幅过多,四十分钟难以达到教学效果,若把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讲解难以符合学生的学情和能力。所以我将教学设计重新整理整合。分作两个课时进行讲解,本课是以中国美术为主题。以便更好的更系统的讲授与探究学习。主要内容为两点:

1、介绍传统在新时代的冲击下产生了新的面貌,以及造成这些面貌的成因。

2、中国画在新时代形成了新的面貌,以及在这些变化中中国画永恒不变“笔墨”灵魂。我个人觉得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把教材的内容原封不动搬过来,不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阳春白雪”式教学难以达到效果。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将知识生活化通俗化。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

(三)、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讲授和体验。使学生在传统与创新上有新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生活的变化引申到现代美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对中国画精髓“笔墨”的通俗讲解使学生从表及里。提高了自身的美术素养。

2、情感与德育目标:通过对笔墨精神的理解和现代作品附有新面貌的分析。使他们更加的尊重多元文化。增强传统文化保护和继承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现代化社会文化下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进行创新的。作品在那些方面有了新的面貌。

(五)、教学难点:中国画在创新的同时,他的不变的艺术灵魂“笔墨”讲解。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和学具体验,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探究学习。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现代美术的共同特征与成因,并对传统“笔墨”深入浅出的演示和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在我看来有效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的氛围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快乐的。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增加了学案内容。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本节课以探究分析为主,在教具学具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和体验实践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发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主要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实物激趣法:导课阶段我用“筷子”阐述了传统与现代的联系,学生更易于接受。因为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非常常见。以生活的经验作为突破口学生更易于接受和融入情境。

(二)、学案分析法:教师将所扩展的知识做成学案,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释问题。更具有一定的带动性。这种方式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地总结血案经验。更好的为学生自学服务。

(三)、创设情境法:通过所学的知识,将学生带入“虚拟“的情境中参与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可以说将知识直接转化为能力考验学生知识接受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潮。通过一个鉴宝活动学生融入情境达到了教学效果。

(四)、打油诗小结法: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只要细心有效地挖掘总会找到一点适合自己路子文化理念和信息。去掉一些“阳春白雪”的知识点,将一些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和谚语加以小节。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提高了收视率,教师学生共同融入氛围气氛和谐。又增加了文化意味。

三、说学法

一堂课好的课在备课阶段要认真备好学生的学情和班情。才能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导课开始到本堂课结束他应该是自主学习、快乐学习、观察作品与分析问题、体验技法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学法进行学习。

(一)、观察体验法:美术的特性决定着教学的学法,他必须通过观察视觉的图像进行分析归纳的。这样的教学方法更为直观更为生动。中国传统的“笔墨”若用专业抽象的概念去分析,对于我们普通的高中生太过于“遥远”。所以通过简化生活化的理解和体验尝试更使学生增加了认识同时又不缺乏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

(二)、自主探究法:课堂学习的氛围应该是和谐的快乐的,在学生的发展空间上必须给他们以鼓励和支持。这样更利于他们知识与审美的成长。知识的深度挖掘更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会提高课程的文化含金量。高中美术欣赏课在注重教材内容的同时。更要深度“勘探挖掘”才能达到知识与文化的升华。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的学法才是一堂有质量课的根本。教师的路子铺的好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才能挖到宝藏。本堂课通过现代作品与传统的共性探究出了从传统到现代永恒不变的“笔墨”灵魂。从而进行了深层次的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简)

(一)、第一环节

导课:一双筷子引发的思考

教学预想目标:通过这一活动,引入传统与现代。使学生明确本课主题。通过生活的感知进入学习氛围。传统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并附有了新的内容。

(二)、第二环节 进入新课:(实物激趣)

步骤一:身边的变化:展示图片,从建国以来,不同的年代人的审美和精神面貌总有不同的体现。

步骤二:小结:打油诗小结。

教学预想目标:通过不同的年代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分析造成这些不同感觉的原因。生活导入艺术,打油诗小节引起下文

(三)、第三环节(探究学习)探索新知 步骤一:展示、现代作品《阿Q像》《齐白石肖像》《素描头像》让学生分析三者其间的内在联系。

步骤二:展示两幅山水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富春山居图》(局部)比较 步骤三:《樱花小鸟》与《漓江烟岚图》通过教师的提示找出两者共同的内容。总结归纳。引起下文

教学预想目标:通过比较和联系,现代中国画受西方或时代精神焕发出了新的面貌。造型上接受了西方的素描造型丰富了现代国画的内容。通过作品的比较出中国画共性特点。即“笔墨”引起深一步的探究。

(四)、第四环节(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知识深化: 步骤一:“笔”与“墨”的解释与示范。通过赵孟頫的书画同法论让学生理解书法与绘画的关系。

步骤二:示范笔在绘画中的掌握,让学生体验墨的自然变化

教学预想目标:通过对“笔墨”的讲解与示范。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更关注了理得认识。提高了个人人文素养。从另一个层面上提高了文化层次。

(五)第五环节(学以致用课堂练习)检验成果小结

步骤一:设置情境,检验传统精髓“笔墨”齐白石真品赝品辨别活动。步骤二:教师以“懒”得方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得出结论。步骤三:押韵的打油诗再次进行总结(诗文略)

教学预想目标:运用知识和技能对美术作品鉴别。是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艺术的魅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通过富有押韵的诗句概括本课。是我的一个尝试。以便让学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加深印象。

五、说教学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附板书设计:从传统到现代

一、生活————————变化

时代与外来文化

二、艺术——————————新面貌(中国画)

三、笔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还请各位专家老师指正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各位老师。

2.从传统到现代 篇二

从社会地位来看, 毫无疑问, 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 农业不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最基本手段, 而且也是历代统治者赖以统治的社会根基。中国华夏民族的起源, 就是与农业休戚相关的。“神农氏” (意即“农业之神”, 传说他是牛的头, 人的身子) 的传说, 就说明了中国农业的悠久历史。除此之外, 中国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源于农事, 包括最隆重的春节, 都是因农业演化而来的。这与世界上许多民族迥异。揆诸世界上许多民族, 他们的民族节日大多都来源于宗教。因此,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 重农思维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 农耕是财富的来源就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共识, 所谓“不耕获, 未富也”[2]就是一个明证。正是由于如此, 中国古代的圣贤们一遍又一遍的宣扬农业是国家命脉的这一理念。

但是如果从社会形象来看, 农民的一个最明显的形象特征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面朝黄土背朝天。可以说, 这一特征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民的基本形象。由此, 土地也就自然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工具, 于是以农民与土地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小社会。所谓“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就成为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实际上, 与其说是“农民”, 还不如更贴切地将其称作是“农夫”。

为什么中国农民对土地会有如此深深的眷恋呢?事实上, 耙梳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尚农重农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历代统治者皆把农事与自己的万世基业相联系, 把它当做国家命脉而加以强调。但是另一方面, 传统社会森严的等级结构, 又将从事稼穑之民众置于等级结构的最底层, 注重脑力而轻视体力劳动的心理作用, 终究还是得出“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的基本轨迹。在传统社会中, 对农业重要地位的深刻认识与农民的社会形象的轻视, 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社会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的农民形象要说有所改观, 可能最明显的是增添了几分激情与澎湃, 在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中继续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故事。然而“布满皱纹的皮肤、缠着破布的手指、粗糙的手指甲、皲裂的嘴唇、发黄的粗布以及粗瓷碗里黄褐色的茶水”, 依然是我们在画家的作品中经常看到的形象。高晓声笔下的农民———李顺大, 尽管已体现出了翻身农民朴素的阶级感情以及永远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念, 但是在另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不善思考、不分是非、一味盲从的性格特点, 依然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形象。

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3]。

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并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它不仅仅包括经济发展, 还应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故此, 笔者认为要顺利完成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 关键是大力培育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型农民, 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 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下的新农民。

首先, 从社会地位上来看, 新农村体制下的农民是一个处于真正主体地位的农民。可以这么说:拥有真正的主体性, 正是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分别所在。当前,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是全国上下各族人民的普遍愿望。尽管现代化首先是工业化, 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 意味着农民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下降, 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产值也在减少, 但是农民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依然处于主体地位。这首先就表现在中国整个人口结构中, 农民依然是最大的社会群体和生产群体, 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中国农民的现代化, 可以说没有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完整的。这就意味着, 在中国整个现代化过程中, 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不容改变的。如果再从近代中国革命的角度来看, 农民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新中国成立之后, 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上所体现出来的火热的激情, 亦不容抹杀。特别是农民在经营方式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首创精神, 更是开创了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不仅大大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而且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正是由于如此, 我们说现代农民依然是中国现代化的主体, 这也就意味着, 凡是持有忽视农民的作用, 进而产生对农民的歧视与偏见的思想的人, 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漠视, 更是对中国的未来不负责任。一句话, 现代农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 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

其次, 新农村体制下的农民, 是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素养和具备相应技术水平的农民, 同时兼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众所周知, 中国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 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模式, 与当前实现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这就要求现代农民必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以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物质装备水平;同时, 要科学的管理农业, 从而使农业由自然经济农业转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业。也就是说, 现代农民应该是一个懂科学、会经营的管理者。与此同时, 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此外, 从思维观念来看, 现代农民应该摒弃传统农民的那种胆小守旧、固步自封、害怕变革的思维观念及价值取向, 而应该是一种开拓进取、积极向上、追求效率的价值取向, 尤其是对文化知识的学习, 应尤为重视与迫切。

最后, 新农村体制下的农民应该是一个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受到尊重的形象。如果现代农民依然还是一介农夫, 那我们的现代化到底要在什么时候实现, 就算实现所谓的现代化, 这样的“现代化”不要也罢。基于这一认识, 只有尊重农民的地位与形象, 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与首创精神, 新农村建设才是完整的, 由此体现出来的农民形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

从传统的“农夫”到现代的“农民”, 尽管只是一字之差, 但其中所体现出的社会转型却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即便到现在, 从农民身上依然可寻求到传统农民的影子。由此, 也引发我们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首先, 通过前面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 农民形象问题以及由此涉及到的当前的“三农”问题, 虽然是一个现实的课题,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却是一个历史问题。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是从近代以来面对全球现代化趋势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问题。随着现代化浪潮中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工业、城市和工人等现代文明因素的出现, 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开始逐渐显现, 进而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因此, 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人为地割断历史的延续不仅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甚至会走向反面。

其次, 我们所谓历史的延续性, 不仅仅要注意去除历史发展进程中附带的一些糟粕, 同时也要注意历史上关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事实上, 从近代以来, 特别是进入民国以来, 农村问题就成为引人注目的大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 “农村危机”、“救济农村”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 “复兴农村”、“乡村建设”、“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因此, 可以说, “历史所积累的认识价值却是永恒的。回观历史, 并将当代三农问题置于近代历史进程加以审视, 才能够厘清其形成、演变的趋向, 也才可以认清其时代特征。”[4]

最后, 我们必须要看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不能因仅仅盖几幢所谓大楼就美其名曰“新农村”, 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首要的甚或是最重要的, 恐怕应该是新农民的形象和素质。对于从传统社会一路走来的现代农民, 在从传统中剔除一些不合时宜的特征之外, 要努力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 进而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下的新农民。这才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应该塑造的一个最基本的, 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农民地位与形象的标签。

参考文献

[1]谢树阶.保富.约书卷八[M].

[2]易经.无妄[M].

[3]建设新农村, 当好新农民[N].人民日报, 2006-03-02 (6) .

3.从传统到现代 篇三

我初次接触哈佛燕京图书馆,便得到一次很大的惊异,至今记忆犹新。一九五五年十月我以“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Harvard-Yenching Visiting Scholar)的资格从香港到哈佛大学进修。那时我正在进行有关东汉士族大姓的专题研究,因此行装安顿之后立即展开工作。我虽然早已闻哈燕社汉和图书馆之名,但是它藏书之完备还是远远超出我的预想之外。我在香港多年遍求不获的书刊,在此一索即得。这是我受惠于哈佛燕京图书馆之始。第二年我进入研究院,它更成为我求知的一个最重要泉源了。

时间稍久,我终于认识到裘开明先生(一八九八至一九七七)作为第一任馆长对于哈燕图书馆做出的重大贡献。哈佛的中、日文藏书之所以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系统中长期居于领先的地位,裘先生的功劳最大。所以在哈佛从事中国或东亚研究的人,无论是本校人员或外来访客,也无论是教授或研究生,多少都对裘先生抱有一种感激的意识。一九六四年费正清、赖世和与克雷格三位哈佛教授将他们合著的《东亚:现代的转变》献给裘先生,便清楚地表达了这一意识。我还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们都非常关注一件大事:袭先生不久将退休了,谁来接替这一重要职位呢?

一九六六年我重回哈佛任教,裘先生已于上一年退休,继任人则是吴文津先生,于一九六五年就职。吴文津先生前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东亚图书馆馆长,以收藏现代中、日资料独步北美。由一位现代图书馆专家接替一位古籍权威为第二任馆长,这是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发展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我这样说绝没有丝毫故甚其辞的意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现在可以断定:这件大事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因为它象征着美国的中国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下面让我试对这一论断的根据略做说明。

首先必须郑重指出,一九二八年登记成立的哈佛燕京学社(Harard-Yenching Institute)自始便以推动国际汉学(Sinology)为它的主要宗旨之一。因此哈燕社最早的一位咨询人是法国汉学大师伯希和(Paul Pelliot);他同时也是创社社长的内定人选。但是他最后不肯接受社长的聘约,转而推荐叶理绥(Serge Elisséeff)做他的替身。叶氏出自帝俄世家,毕业于东京大学,专治日本古典文学。一九一七年革命后,他移居巴黎,在伯希和门下从事研究,并成为后者的学术信徒。在他的领导下,哈燕社的国际汉学取向便确定了下来。不用说,汉和图书馆为了配合这一取向,书刊的收藏自然也以十九世纪以前的传统中国与日本为重心所在,而且特别注重精本与善本。在这一取向下,裘开明先生的许多特长,如精确的版本知识以及他与当时北平书肆和藏书家的深厚关系等,恰好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哈佛燕京图书馆终于成为西方汉学研究首屈一指的图书馆中心,绝不是幸致的。

但是从二十世纪中叶起,中国研究这一领域在美国开始了一个划时代的转向。这一转向包含了两个层次:第一,就研究的内涵说,专家们越来越重视中国的现状及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相形之下,以往汉学家们所最感兴趣的传统中国就受到比较冷落的待遇。第二,就研究的取径论,人文与社会科学各门的专业纪律获得了普遍的尊重,而以往汉学传统中的文献考释则退居次要的地位。

为什么会有这一转向呢?这当然是因为“二战”后中国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美国在东亚的处境受到严重威胁,以致当时美国朝野都在争辩“美国为什么失掉了中国”的问题。事实上,一九四九年八月美国政府颁布的关于中国的《白皮书》是国务院内外的中国专家集体编写的,主要根据现代史及档案来解答“为什么失去中国”的问题。美国许多第一流大学在五十年代群起向现代中国研究的领域进军,而且成绩辉煌,显然是因为受到了上述政治氛围激励。

我恰好见证了这一转向在哈佛大学的展开过程。一九五五年费正清在福特基金会(The Ford Foundation)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东亚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我清楚地记得,当年这中心网罗了一批校内外的专家,从事长期或短期研究。他们的专题主要集中在近代和现代中国的范围之内;其研究成果则往往以专著(Monograph)的形式出版,构成了著名的《哈佛东亚丛书》 (Harvard East Asian Studies)。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大学提供了较多的奖学金名额。哈佛研究院(Graduate School)中以现代中国为研究对象的博士生与硕士生也人数激增。他们遍布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各门之中,因而将中国研究和现代专业纪律有系统地结合了起来。

相应于这一研究转向,哈佛燕京图书馆的收藏重心也从传统时期扩展到中国和东亚的现代了。这便是文津先生受聘为第二任馆长的时代背景。但为什么入选的是文津先生,而不是别人呢?这是我要接着说明的问题。

事实上,文津先生当时确是最理想的人选,因为在现代中国研究的领域中,胡佛研究所的资料收藏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文津先生的卓越领导则有口皆碑。

胡佛研究所最初以收藏欧洲当代与战争、革命与和平相关的资料著名,“二战”以后范围扩大到东亚,分别成立了中文部与日文部,收藏的范围以二十世纪为限。一九四八年芮玛丽(Mary C.Wright,1917-1970)受聘为首任中文部主任,直到一九五九年移讲耶鲁大学历史系为止。她是费正清的大弟子,后来以深研同治中兴和辛亥革命为史学界所一致推重。在她任内,现代中国的收藏已极为可观。其中包括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七年她亲自从延安搜集到的中共报刊、伊罗生(Harold R.Issacs)在二三十年代收罗的中共地下刊物、斯诺(Edgar Snow)夫妇所藏有关文献等。

但胡佛研究所的一切收藏最终汇为一个完备现代中国研究与日本研究的图书中心,则显然出于文津先生集大成之功。限于篇幅,他的辉煌业绩在此无法充分展示。但邵东方先生在二零一零年总结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发展史,对文津先生的贡献有一段很扼要的概括,其文略曰:

nlc202309020535

作为美国华人图书馆长的先驱,吴文津对胡佛研究所的中文收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九五一年首任中文藏书馆长芮玛丽聘请他入馆工作。一九五六年他已成为副馆长。一九五九年芮加入耶鲁大学历史系后,吴则继任馆长之职(按:“中文藏书馆长”也就是“中文部主任”。)一九六一年胡佛研究所决定将中、日文部合成“东亚图书馆”(East Asian Collection),吴则成为第一任馆长。在他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就任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时,吴已将“东亚藏书”转变为美国收藏现代中、日资料的一个主要中心了(按:吴文津先生就职哈燕图书馆馆长时期为一九六五年十月)。就现代中国的资料而言,馆中所藏之富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外,更是屈指可数。

这一概括既客观又公允,不过仅仅呈现出文津先生在事业方面的一个静态轮廓。下面我要对他的动态精神略加介绍。

自一九五九年继任中文图书馆馆长,独当一面以来,文津先生搜求资料的精神才逐步透显出来。这个精神我无以名之,只有借用傅斯年先生的名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事实上,无论是傅先生或文津先生,所发扬的都是中国史学的原始精神,即司马迁最早揭出的所谓“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文津先生只要听说任何地方有中国现代研究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史料,他便不顾一切困难,全力以赴地去争取。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一九六零年他在台北拍摄了全部“陈诚特藏”的档案。所谓“陈诚特藏”是指所谓“江西苏维埃共和国”的原始资料,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由陈诚的部队在江西瑞金地区俘获得来;运到台北以后,陈把这批资料交给下属萧作梁等人整理和研究。一九六零年四月有两位美国专家专程到台北,希望获得阅览的机会。萧请示陈诚,得到的批示是:“反共的人士都可以参观。”但这两位专家一向有“左倾”的声名,萧感到为难,因此求教于当时深受陈诚敬重的胡适。最后胡的答复是“不妨宽大些,让他们看看”。

此事发生在文津先生赴台北争取“陈诚特藏”之前六个多月,二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文津先生认识到这批原始资料的重要性曾受上面两位专家越洋“取经”的影响,这是可以断言的。不但如此,文津先生也同样得到胡适的助力。他告诉我们:

为此事一九六零年第一次来台湾。当时台湾的条件很差,据说摄制缩影微卷的机器只有两部。一部在中央银行,一部在中央研究院。那时胡适之先生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我去请他帮忙。他一口就答应了。把机器与操作人员都借给我使用。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把这批将近一千五百多种的资料照成缩微胶卷带回美国……

但是我相信胡适的帮助并不仅仅限于技术方面。上面提到他关于“不妨宽大些”的主张必曾对陈诚有所启发,因而无形中也为文津先生开辟了道路。

在争取“陈诚特藏”的整个过程中,文津先生的基本精神特别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初知台北藏有江西苏维埃资料,但不得其门而入。稍后偶遇斯坦福大学地质系教授申克(Hebert G.Schenk),曾在台湾负责美援工作,与陈诚相熟。他便毫不迟疑地请申克教授介绍。终于得到复印的许可。可见他在“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中寓有一种“求道”的精神,不放过任何一点可能的机会。第二,他说争取这一套极为珍贵的史料,最初是为了“加强胡佛对中共党史的收藏”。这是忠于职守的自然表现。然而他对于研究资料却抱着“天下为公”的态度,不存丝毫“山头主义”的狭隘意识。因此他后来又取得陈诚的许可,“将这批资料再作拷贝以成本供应美国各大学图书馆以作研究之用”。他的职位在胡佛研究所,但是他同时也为全美所有东亚图书馆提供研究资料。

另外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继获得江西苏维埃资料后去争取胡汉民三十年代未刊的来往信札事。早时,他得知胡木兰女士存有她父亲三十年代与中国各政要的私人手札。胡汉民为国民党元老,且为华南地区举足轻重之人物,这批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与“陈诚特藏”一样他不得其门而入。后多方打听经友人介绍,得识胡木兰女士及其夫婿。经数年之交往,来往美国与香港地区之间,得木兰女士之信任,允考虑将胡汉民先生之信札寄存胡佛研究所,并开放研究学者使用,不能复印,而个案必须先得其批准。一九六四年文津先生受聘任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一九六五年就职),胡女士得知后,颇为踌躇,因不知接任文津先生者为何人。遂建议将胡汉民先生之信札转存哈佛燕京图书馆,由文津先生保管,使用条件依旧。文津先生喜出望外,欣然应允,因深信寄存地点无关紧要,至要者在于获得此项资料。这批极为珍贵为研究民国史不可或缺的两千七百余种信件遂寄存哈佛燕京图书馆。后经陈红民教授编注,并得胡木兰女士家属的许可,于二零零五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名为《胡汉民未刊往来函电稿》十五大册,以惠士林。

上述文津先生的基本精神稍后更得到一次大规模的发挥。一九六四年“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及“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下面有一个“当代中国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ttee on Contemporary China)因为感到美国所藏当代中国资料之不足,决定调查世界各国的收藏状况,以为美国作为参考。由于文津先生在这领域中的卓异成就,这一重任终于落在他的肩上;在这两年中,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全世界进行调查工作。他对这一件事,做了下面一段简报:

调查一年时间里,通过走访西欧、东欧、斯堪的纳维亚、苏联、印度、日本、台湾,香港的重要中国研究和图书中心,还有美国本土图书馆,我发现苏联和东欧的部分图书馆,可以通过我们没有的途径从中国获取原始研究资料,西欧和日本也有,但相对较少。大多数这些图书馆都接受与美国进行交换。所以在呈交给JCCC(按:即“当代中国联合委员会”缩称)的报告中,我建议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东亚图书馆服务中心来确定、获取(通过馆际互借和交换)以及复制分配那些无法获取的当代中国书刊和只有少数美国图书馆才能拥有的稀缺研究资料。

nlc202309020535

这一次调查旅行,地区之广大和查询之详细,真正不折不扣地可称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他的报告和建议都是为全美各大学的现代中国研究着想,所以特别强调研究资料必须向所有图书馆开放。更值得指出的是:“当代中国联合委员会”接受了他的建议,终于在一九六八年成立了“中国研究资料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这中心先后复制了无数难得的资料,不但遍及全美,而且流传世界各地。正如文津先生所言,如果没有这个资料中心,“各地图书馆现在是不可能拥有那么多中文书刊的”。

总之,这两年内文津先生的调查旅行不仅是他个人事业的不朽成就,而且也是美国现代中国研究史和东亚图书馆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难怪美国“亚洲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在一九八八年颁发每年一度的“杰出贡献奖”(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给文津先生时,奖状中有下面的词句:

三十年来你是发展现代和当代中国研究资料的中心动力…… 牢记中国的传统价值,我们景仰你在旁人心中激起的抱负,你有惠他人的成就,以及传播与他人共享知识。本学会表彰如此杰出的事业生涯也是为自己增光。

以上举文津先生在斯坦福大学时代的几个重要活动为例,旨在透显他的独特精神。通过这几个事例,哈佛燕京图书馆为什么非请他继任第二任馆长不可,便无须再做任何解释了。

文津先生到哈佛之后,虽然面对的具体问题与胡佛研究所不同,但他的精神则一仍旧贯。哈佛燕京藏书初以汉学取向,这一点前面已说过了。由于裘先生在这一领域已建立了规模,文津先生大体上萧规曹随,但始终维持着它的领先地位。我对此有亲切的体会。因为汉学正是我的工作领域。我和文津先生共事十年,从来没有感到研究资料方面有任何不足的地方。但在近代和现代中国的研究领域中,文津先生则将哈佛燕京的收藏带到一个全新的境地。详情不可能在此陈述,我只想提一下他在收集“文革”资料方面所费去的时间和精力比他走遍全世界调查现代中国资料更为艰巨,也更有成就。一九六五年他到哈佛的时候,正是“文革”前夕,但资料已极为难求,一九六六年“文革”起始后,中国出版界除《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语录》等外,公开出版工作几乎全部停顿。但各地红卫兵小报遍起如雨后春笋,部分带至香港经书商复印出售者为唯一可收购之资料,但供不应求,以致“洛阳纸贵”。当时美国国务院应学术界的要求,愿意公开政府所收集的红卫兵资料。于是上述的“当代中国联合委员会”又邀请文津先生负起这一重任,到国务院阅读一大批有代表性的资料。他认为其中红卫兵小报和周恩来等人与红卫兵代表的谈话记录等都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因此建议国务院尽快公开于世。但一九六七年时“中国研究资料中心”尚在筹建中。于是哈佛燕京图书馆将最早从国务院收到的资料制成缩微胶卷,以成本计向各图书馆发行。这是他几年前复制“陈诚特藏”的故智。直到一九七五年“中国研究资料中心”才出版了红卫兵资料二十卷,以后每隔几年便续刊数十卷。我同意文津先生的话,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开出版的红卫兵资料集”。最有趣的是一九八零年五月考古学家夏鼐第一次访问哈佛,也特别记下文津先生给他看的“红卫兵各小报缩印本二十余册”。我猜想夏所见的必是一九七五年“中国研究资料中心”出版的二十卷本。

文津先生的精神一以贯之,此其明证。具此精神动力,所以他的成就特多,而为各方所推崇。上面已提到美国亚洲学会的“杰出贡献奖”。先生一九九七年荣休时,哈佛大学校长鲁登斯廷(Neil L.Rudenstine)在他的贺文中列举先生对哈佛的贡献之外,在末尾说:

我非常高兴加上我个人以及哈佛全体同仁对他为哈佛做出的示范性的杰出贡献致谢。文津,你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哈佛因之而是一个更好的大学。

(《吴文津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出)

4.从传统婚庆习俗到现代的变迁 篇四

从古至今婚礼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或者一个中国家庭来说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百善孝为先 ”,“不孝有三,午后为大”从这些也不难看出中国对于繁衍生息,传宗接代的重视,自然而然的,我们就会对于婚礼给予无限的期望,同时也希望盛大的婚礼能为新人,或者整个家庭带来好运与吉祥,所以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里传承下来了无数婚礼习俗。而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民族又有不同的习俗。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变迁,婚庆习俗也在不断变化。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对婚庆习俗的变迁有个透彻的分析与解释。

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传统的婚礼习俗包括:

1、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4、闹洞房: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5、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6、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7、换庚谱: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晨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8、哭嫁: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後,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9、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红盖头。通常是男掀女的红盖头。

10、迎亲: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

11、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并不属於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

12、酒筵: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其最主要的意义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13、合酒: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而这些习俗到了现代大多被省略或者精简掉,更主要的是现代的婚礼更注重婚礼流程能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而慢慢忽略了婚礼习俗真正的希望给新人带来的吉祥如意。

现代婚礼习俗主要保留了这些:

1、送礼:按一般习俗,参加婚宴都要准备一份小小的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

2、敬酒:新郎、新娘到各席敬酒致谢时,大家起立举杯,和新人先轻轻碰杯,再道“恭喜”。不要把新郎、新娘灌醉,不要东拉西扯,要把新人在每桌敬酒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以让他们圆满结束宴会,早入洞房。同时,自己在酒席中,也不要大喊大叫,要节制饮酒,以免醉后狂言失礼。

3、撒纸屑:结婚典礼上,人们欢笑着把五彩的纸屑撒向天空,撒向新郎、新娘,也撒向前来道贺的客人们。这种风俗起源于 意大利。中古时代,意大利凡参加婚礼的人,要向新人撒一把五彩缤纷而细小的糖果,祝福新人过着甜蜜的生活。到了19世纪,人们把撒糖果改为撒彩色纸屑。

4、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5、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6、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任何男人进入洞房。

7、忌坐新床:结婚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可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从上面传统婚礼习俗和当代婚礼习俗的比较其实不难看出,我国的婚礼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的精简。对于古代繁琐的婚礼习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在婚礼当中不再需要拜天地、喝交杯酒、新娘也不再需要穿上厚重的凤冠霞帔以及盖上红盖头等等。

更多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婚礼习俗正在慢慢的产生,甚至更多的人喜欢在自己的婚礼中融入西方婚礼的元素。现代年轻人都希望自己的婚礼可以与众不同,为自己留下最美好的记忆。婚礼习俗在不断改变,相应的宾客送礼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从一开始的直接送礼金改为会赠送能为新人带有吉祥如意的礼物。近年来更是有越来越多的婚庆礼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婚庆礼品也在不断跟上婚庆习俗的改变。就以婚庆席为例,近段时间市面上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婚庆礼物————婚庆席。婚庆席主要是主要是祝福新人可以早日得子,寓意“喜得子”,希望睡在席上的新人可以吉祥如意,夫妻关系和睦,为新人及其家庭带来幸福。“竹席”与主席是同音词,象征着领导才能。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梦之秀的故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草根皇帝朱元璋)都是从睡“竹席”中悟到竹的精髓,而锁定前景。这已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神奇故事,被传为佳话。从这三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竹席是一个代表着吉祥的生活物品。人们把苏东坡睡过的竹席唤成“梦之秀”,希望后人都像苏东坡一样,睡清凉的竹席,获无穷毅志;梦想成真,前程锦绣!而朱元璋则是从一介贫民到改变历史的一代君王,而竹席给予他极大的思想支持,让他得到最大的鼓励和好运。婚庆席更是其中最具有吉祥意义的。

5.从传统到现代 篇五

浅论图书馆服务特点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文章在介绍和阐述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基础上,对现代化图书馆服务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述.

作 者:王现泽 WANG Xian-ze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中华南分馆,河北,邯郸,056021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年,卷(期):“”(14)分类号:G250关键词:传统图书馆 现代化图书馆 读者服务

6.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构建和谐社会 篇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式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理念。

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言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二、达到“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社会具有强大的、有活力的管理中心,也就是说政府是有权威的,其权力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认同基础上的。政府主要的方针、政策、制度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拥护,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级组织的运行是有效率的,对社会的整体有着较强的整合能力。社会是具有强力的自我协调机制的社会。

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主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这个社会所制定的各种规范也能被广大社会成员所遵循,这个社会在精神上、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另外,这个社会有较少核心价值观念的冲突,在社会精神生活中有社会的粘合剂。例如“三个代表”这简明、扼要的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内核是有亲和力的,能够作为新时期凝聚全体党员,吸引全体国民的新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基础。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当一个社会在经济上能够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政治上能够满足部分社会成员参政议政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生活,这个社会的运行基本上是有秩序的,具有较稳固基础的社会。在这一社会阶层结构体系中,主要的利益群体均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手段,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无须通过越轨才能满足,这个社会阶层结构便是合理的、稳定的,不会发生重大的社会冲突。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一个社会尽管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有等级序列,社会成员的地位有高低,但这种等级序列和地位高低不是凝固化的,社会中不存在群体性排斥的制度,普通的社会成员也具有流动的权利和自由,那么这个社会的结构就是有弹性的。有弹性的社会结构比僵死的社会结构更

具有活力,更具有和谐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孔子、《论语》,二千五百多年来,浸润濡染,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素质、人生观念、心理结构、风俗习惯,但这却并非中国传统文化之始。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从公元前约2600年初,黄帝在中原地区确立权威性的部落开始算起的。在文化阶段上,可以称 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初生期。周朝灭商统一中国后,周公制礼作乐,希望通过礼乐文化,令不同的民族融洽 相处。另外,周公还强调两种精神:“亲亲”和“尊尊”。“亲亲”就是亲爱我们所亲爱的人,这是重视孝道、家庭和婚姻关系。”尊尊”就是尊敬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同时也衍生了一种特别的阶级观念。西周以后,周天子的势力不能统一各族,中国政体便分崩离析。地方势力彼此 吞并攻伐,形成春秋战国的混乱形势,社会、政治的统一与和谐尽失。在这种情况 下,各种修身治国的理想,哲学思想便随而产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最早出现的,它的思想结构可以 用“忠”、“孝”、“仁”、“义”来概括。其中“孝”为根本,维系了家族的基本伦理;“忠”是“孝”的向上扩展,君主是整个国家的大家长;“义”是家族伦理的横向扩展;“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四种行 为又终归为“礼”。

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的早期文化是一样的,是人类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标志人类从无善恶概念的蛮夷社会进入到有善恶界定的秩序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关于人性的一个观点,即孔子在《论语》中已经隐含,后被孟子明确表达,写入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首句的“人之初,性本善”,即性善说。性善说没有足够肯定人性恶的一面,导致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善的,恶却是受外界影响而得的,因而形成人人互相指责的伪君子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性善说不承认自己的恶性成分,极力排斥来自外界的约束,所以在政治上终究不会出现权力制衡的体制,金字塔形的专制政治必然是这种文化的产物,寄托全能全善之人来掌管这种政治又必然成为这种政治良好运作的唯一办法。孔子的“孝、忠、仁、义”思想及对明君的呼唤可以说是建立和维护这种政治体制的理论武器。然而,全能全善的人是不存在的,人性中善恶共存。这

一点只要真实面对自己思考是不难得知的。当一个人的权力达到不被约束的地位时,其恶性就会膨胀表现 出来。这便是这种单纯仰仗善性治理国家的政治实体发生周期性震荡的人性原因。西周末年的周朝政体离析和地方势力的互相争斗,以及在此之前的朝代更迭,都不能逃脱这样的文化缘由。

汉人把《论语》看作传记,汉文帝时设传记博士,传授《论语》,成为专门学科,同《孝经》一样是士人必读的启蒙之书。东汉时则列为“七经”之一。汉朝如此重儒,无疑是秦朝暴政的恶果使得孔子离开“道、德”之源的“仁”被肯定。更重要的是,孔子“孝、忠、仁、义”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就是建立和维护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这种政治体制的文化武器。所以从此以后的中国历史是:无论中国朝代如何更迭,皇帝如何轮换,都不过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本族与外族之间的争夺霸主的政治军事斗争,在文化上并未改变,孔子的圣人牌位一直被供奉在香火缭绕的庙堂里。且看汉乱经三国入魏晋后,各朝均把《论语》列入学官,设博士传授。南宋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死后,朝廷将他的《四书章句集注》立于学官,与五经并列。从元仁宗起,直至明清,将它钦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教科书,士人为了求取功名,日夕讽诵,熟记于心,影响 十分深远。有人据此便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应从汉朝算起,这不仅因为孔子儒学的蓬勃兴起,还因为从此才有了汉民族的称号。这种看法太表面化了。孔子之前的中国朝代和孔子之后的中国朝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政治观、婚姻观、道德观等原则没有本质的区别,同属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只是国号和皇帝的不断变迁。这变迁的规律大都是”兴于仁洁,衰于暴腐”,如夏兴于大禹之仁而 立国,终衰于桀暴而归商,又如商兴于成汤之仁而立国,终衰于纣暴而归周。

四、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构建和谐社会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言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

中国文化里充满着人道精神,它既是哲学意义上对人的最高认识的结果,也是伦理学上对人最完美的塑造。它崇尚人道,讲求礼义,向往和平安定,而这一切正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人本”,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人是天地之精华,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事物。因此,中国文化倡导人与人的尊重与爱护,主张“与人为善”,把“爱人”当作人的第一要义,这又是当今人类追求的目标。而中国文化提倡的“立己立人,达己达人”、“舍生取义,杀生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一直被整个人类所认同的社会伦理和人生准则。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观点,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人顺乎自然,从自然中体验生命的韵律,领悟生命的奥秘。当全球陷入环境恶化的困境之中的今天,中国文化却提供了摆脱困境的途径。

7.从传统到现代 篇七

鸦片战争后, 列强们蜂拥进入中国,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 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 社会上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 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 西餐的传入, 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 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 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课本里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但对近现代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认识, 本课着重引领学生通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怎么变”的史实, 探究变化的原因、特点和趋势。

2.物质生活的衣、食、住和社会习俗是学生比较熟悉并感兴趣的内容, 但我校是寄宿制学校, 在短时间里学生无法搜集资料,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为基础, 逐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基本技能: (1) 解读历史图片, 学会从特定的中国社会历史大背景中去探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 探讨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学会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服饰、饮食、住宅、婚礼、丧葬、礼仪等历史老照片和文字资料再现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场景, 结合现实物质生活和婚丧照片进行对照, 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 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通过教师概括性和幽默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的情境, 让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 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 同时, 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 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四、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点。难点: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五、设计思想

1. 用大量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开展多媒体教学。

2.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 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3. 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看问题, 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对于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要放在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大背景中去考查, 对于形成变迁的原因分析可以从内、外因两大方面考虑, 而内因又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思考。

六、教学流程

导课:出示材料:有史以来, 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 却又如此缺乏根据。——斯塔夫理阿诺斯评价传统中国。的确,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中国的辉煌, 同时也形成了无以复加的自信。而当鸦片战争爆发之后, 古老的中国开始发生了变化。

1. 第一个环节:师生互动, 共同引出近代以来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

师:出示图片———李鸿章出使欧美, 同学们这是我们的老朋友李鸿章大人, 1894年他曾经出使欧美八国, 所到之处, 无一不引起轰动, 各大媒体都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因为他是大清帝国的政要, 所以获此殊荣。但假如同学们是当时西方国家的普通公民, 你会对这个来自东方的中国人哪些地方非常感兴趣呢?

生1:他那长长的辫子, 呵呵, 太有趣了。

生2:他那身长衣服, 太老土了。

生3:他们平时都吃什么啊, 住在和我们一样的房子里吗?

生4:哈哈, 他们结婚, 是不是也自由恋爱啊?

……

(在学生的回答中, 老师及时对传统中国的衣食住和习俗作补充和解释)

师:同学们的眼光都非常敏锐, 你们所关注的风土人情, 正是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今天我们就以此为坐标, 一起来重温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到现代的艰难嬗变。

师:当西方的民众还在为东方的神秘表示极大兴趣时, 令他们感到尴尬的是, 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集中选取两个篇章来解读这种变化。

2. 第二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 围绕社会习俗篇和服饰篇进行变迁原因的历史解读。

社会习俗篇:出示婚礼习俗变迁的三副图, 在幽默性语言的讲解中让学生对剪辫易服和迫令放足等内容进行掌握。

服饰篇:先出示服饰功能的材料, 再出示男、女服饰变迁的图片, 以此为缩影, 并设置问题来探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历史原因。

(1) 这些服饰出现并流行于什么时候?

(2) 这些服饰呈现出什么时代特点?

(3) 影响这些服饰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并由师生共同总结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

3. 第三个环节:师生共同总结、提升与拓展。

出示讨论材料:新民网去年报道了北大清华等高校十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的新闻之后, 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围绕博士们“抵制圣诞节”的倡议, 网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位网友在回贴中写道:“没有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中华文化是没有前途的。”明确反对抵制圣诞节和西方文化。

还有网友认为:“中国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作出某种改变不是坏事。文化也应该竞争, 我相信博大的中华文化必然可以保存得更好, 更有生命力, 更加有创新思维。”

你如何跟贴?

(在学生的讨论中, 得出今日中国文化正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融中走向丰富和成熟的。然后用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内容的节选来升华本课主题)

8.从传统到现代 篇八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变?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下又如何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崇州桤泉镇的现代农业发展,也许能够诠释这些问题。

一个点:农民到职业经理人

三十出头的魏涛曾是崇州市一名大学村官。在2013年之前,他对自己道路的规划虽然还有很多可能性,但是去当“农民”是不在其中的。

然而,事无绝对。2013年9月,魏涛考取了由崇州市农业发展改革局培训并颁发的“职业经理人”证书。成为了桤泉镇千丰土地股份合作社一名“职业经理人”,手上经营了600多亩农田,成了一名“职业农民”。

跟魏涛一样经历了这种改变的人还有很多,现在崇州市考取“职业经理人”证书的有上百人。这上百个有学历、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掌管着崇州市上万亩农田的耕种及管理。

桤泉镇位于崇州市西南部,幅员面积18.9平方公里,人口1.5万。据桤泉镇党委书记王成龙介绍,桤泉之前的发展就是三句话,“场镇一条街,入镇一条路,产业一个调(粮油加生猪),是一个典型的川西坝子落后纯农业乡镇。”

2010年,桤泉镇生建村22户农户自愿以124.79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按0.01亩折成一股,共折股12497股,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并写入合作社《章程》,由工商部门审核登记。每亩折价3万元,作为合资社社员出资。桤泉镇第一个合作社“生建村怡顺土地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社”成立。

合作社从农户选举出30人组成社员代表委员会,下有理事会(监督合作社财务收支及理事会工作)、监事会(聘请职业经理人、通过生产计划),由委员大会中选出的各3人组成。合作社聘请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统一规模经营土地。

王成龙说,我们试图通过土地经营体制的创新探索来解决“地由谁来种”的问题,是近年来部分土地流转失败后倒逼出来的。说到底,就是为了解决转型城镇化和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地由谁来种”的问题。

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崇州市以桤泉镇为核心还形成了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体系(即“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科技服务方面,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川农大四川省农科院等农业专家作顾问,研究发展高端有机农业并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社会化专业服务方面,建立综合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农业服务超市,向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一站式”农业生产服务;农业品牌服务方面,有配套的企业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业金融服务方面,与银行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解决融资难问题。

魏涛说这套体系不仅提供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资、农机、人工及各种服务,而且还解决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种田越来越方便、省心。现在魏涛一年能有7至8万元的收入,他说这样的工作很充实、很自由,而且还有不断发展的空间。

而这一举措也直接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2012年,桤泉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31元,较2007年增长200.73%。

2012年,桤泉开通全省乡镇首个现代农业信息化平台,全程覆盖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涉及农产品食品安全、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体系等问题。桤泉现代农业产业逐渐走向高端,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品牌化进一步增强。

现代农业的“现代”体现在哪?四川省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潘斌对此说道,“现代”主要是“经营体制”方面的现代。而桤泉镇正是通过外部经营体制的改变迈出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一大步。

一条路:现代农业夯实了城乡统筹发展基础

“以产兴能、以镇带村、以人为本、全城统筹”是我们桤泉这几年来抓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一句话就是围绕“产(业)、城(镇)、村(庄)、人”抓落实。王成龙干脆利落地说。

自发展现代农业以来,桤泉采取政府“先入后退”的方式,建成1000亩“文井源”有机健康循环农业产业功能区,成功引进“门里集团”,大手笔推进集“有机农业论坛、休闲、物流”于一体的有机农业强镇战略,基本形成了“6+2”(特色蔬菜、优质粮油、健康养殖、红提、荷花、金银花+农产品加工+特色乡村旅游)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化格局;借势安仁百年古镇打造,着力推进以“三千产业”(1000亩荷花、红提、金银花)为本底的生态农业骑游休闲度假产业功能区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王成龙所说的“东农西旅、一三融合”的格局。

现代化农业发展为桤泉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基础设施配套,新型城镇化夯实了基础。2007年以来,桤泉镇先后投资2.37亿元实施场镇、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综合配套。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理,新建了一批以“荷风水村”新型社区为代表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同时,依托独特的西蜀林盘文化资源禀赋,实施桤泉至安仁川西林盘群保护性改造,形成了以“余花龙门子”为代表的西蜀林盘文化村落。2012年,桤泉镇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30.67%提高到63.45%。

桤泉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一个缩影。2011年,首批52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总产量达7600万吨,以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13%的粮食;机械化水平达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00元,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900多元。示范区的探索引领了区域农业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桤泉作为川西坝子纯农业乡镇,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民生为本、破解“三农”为题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这无疑是当前农业改革中的一次有益尝试。这种模式能不能广泛普及、如何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普及,普及后会带来怎样的效果?这一切让人遐想。

上一篇:策划案报价表下一篇:基础工程施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