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建设心得体会(共9篇)
1.城区建设心得体会 篇一
按照《2012年市政协委员视察工作计划》的安排,市政协副主席率第十视察组,对市中心城区人民路延伸段、北路延伸段、新区、体育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人民路延伸段建设情况:人民路延伸段建设工程分为人民路西段、人民路东段、人民路东段的段三个部分进行,西段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代建,东段由公司代建,东段的段由县宏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代建。
东段建设情况。全长3.506公里,总投资5300万元,按城市主干道二级设计、道路宽36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时速40公里/小时,工程建设分二个标段进行,工程建设已完成路基毛石大渣回填、铺设,完成雨污管、检查井及人行道道牙安装,各标段建设已完成90%以上。
(四)体育中心建设情况:体育中心占地508亩,设计可容纳3万人座位的各种标准项目的体育比赛、训练场馆及市民健身广场等13个项目。工程项目采用BT方式进行建设,投资建设单位为省建三公司,自开工以来,现完成土石方回填5万方,预计完成投资15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征地拆迁安置工作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工程建设进度。一是人民路西段二标段征地拆迁工作量大,农户抵触情绪大,多数不予配合丈量房屋面积,导致拆迁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二标段工程的开工建设;二是人民路东段四标段的锌品厂及几家民房的拆迁问题没有解决好,经常出现阻拦施工现象;三是征地补偿标准低,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标准不一的现象;四是人民路东段段施工单位不配合投资方的管理,造成余下工程建设进度不能如期完成。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应用各种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进行广泛宣传,特别是加大对政策宣传力度,让拆迁户认识到市中心城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意义,理解和支持相关部门做好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加大折迁力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坚决打击施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依照相关规定,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执行,有效调处矛盾纠纷,排除堵塞施工现象,解决好道路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处理好部门间的关系,保质、保量、及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三)加大施工管理力度。一是严格现场施工管理。根据建设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道路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管理,采取措施坚决度绝施工方不配合的问题,督促施工方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施工义务,保证工程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施工。二是增强科学施工意识。高度重视道路监理、设计和施工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针对道路施工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应及时研究、论证,提出合理、可靠、安全的施工意见,有效减少不安全隐患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三是加大体育中心建设力度。体育中心是我市“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体育事业实现新跨越的标志性工程,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工程建设的管理,协调及相关服务工作,改善投资环境,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四)加大对新区建设的引资力度。新区是市委、市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的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要求,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及其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新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范文网
2.城区建设心得体会 篇二
众所周知, 中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 绿色建筑在国内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建设规模较小, 实施成效有限的困境。正因为绿色建筑单体发展太慢, 国家开始力推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 即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城区, 它将是绿色建筑推广的突破口。
而要发展绿色生态城区, 首先需要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一个紧迫的、长期的历史任务, 更是一个综合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只有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 才能认识绿色生态城市的复杂性特点, 才能慎重研究、决策, 避免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
发展绿色生态城区, 需要改进城市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 要根据“改革创新、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的需要, 融入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 强化城市规划的战略性、综合性、总体性、系统性, 避免出现重复规划、多头规划问题。
发展绿色生态城区, 还需要统筹协调各方关系。要协调好城市规划和绿色生态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具有总体布局、统筹部署、综合协调的作用, 绿色生态规划既是一种规划模式, 更是一种发展理念, 主要从用地布局、资源能源可再生利用、城市绿化、产业发展等多方面推进, 不能脱离城市规划单独推进, 避免单独“大规模”推进出现“大浪费”问题。
发展绿色生态城区, 创新融资手段、开拓融资渠道是重要保障。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在运用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的同时, 要充分权衡城投债、产业投资基金、私募债以及与金融机构合作的等融资方式的优、劣势, 积极申请国家财政支持资金, 拓宽融资渠道。
3.保山:建设新城区 打造新高地 篇三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地处滇西咽喉位置的保山,区位优势愈加显现:是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处于昆明至瑞丽辐射缅甸皎漂、昆明至腾冲辐射缅甸密支那连接南亚两大国际通道、两大对外经济走廊的交汇点。
近年来,保山大力推进新城区建设,将新城区打造成“沿边开放的高地、投资兴业的洼地、商贸物流基地、休闲旅游养生胜地、创业就业福地”,实现产、城、人与生态智慧环境的自然和谐融合。
产业之城 以产兴城依城促产
仲春时节,满眼绿色,处处生机。
在保山工贸园区,一排排整齐的厂房位列道路两侧,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云南博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保山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中柏韩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片曾经的丘陵缓坡荒地,成了投资的热土、发展的摇篮。
成立于2012年的保山工贸园区,总体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为轻纺、数据服务(电子信息)产业两大支柱产业和木材、建材、小商品生产及五金机电小商品配套产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共有106户。2013年,保山工贸园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列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
保山工贸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赵碧原说,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区域平台、云南省轻纺产业的龙头和核心集聚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承接轻纺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产城一体、和谐人居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民生之城 以人为本配套完善
青华湖西湖、主要骨架路网、青阳水厂、污水处理厂、棚户区改造、三校一院搬迁工程、综合管廊工程??在新城区,一大批配套设施正在加紧施工。
在推进新城区建设中,保山总结以往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城市文化特质不鲜明、无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引导等问题,新城区以湖、园、路、基础设施、重要公共设施、棚改项目为规划突破和建设抓手,以生态、文化、宜居、安全、田园等为主要理念,架构新城区“山、水、田、城、园”共融的框架格局。
在新城区的规划中,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改变以往城市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的做法,以改革的精神在全国率先开启了中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把政绩埋在地下,终结城市“拉链式”开挖的现象。同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指标和要求,通过增加城市建设的透水性和低冲击开发,使城市海绵化。
生态之城 环境人文相得益彰
在新城区建设中,保山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4.破解三大难题建设和谐城区 篇四
一、破解社区建设中的难题,努力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区现有居民27万人,社区31个。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心城区发展要求的社区建设路子。一是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的职能定位,在全区31个社区中健全了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公约》、《议事协商制度》等规章,初步形成了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二是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将社区建设经费、社区劳动保障经费、社区办公经费等列入财政预算,逐年递增,~年将社区建设经费由41万元提高到66万元,对市级补助社区的经费实行专户管理、直达社区,同时按照以奖代投的办法支持社区新建和改造办公用房5000多平方米,基本保障了社区正常运转。三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成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3个,开辟社区服务项目40多个;在27个社区设立了“星光老年之家”,成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30个,帮助20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初步建立了服务社区居民的网络。近几年,全区先后有6个社区被评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我区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建设和谐城区,基础在社区,关键也在社区。虽然我区在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社区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和承接社会事务的能力不强,社区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社区资源,科学推进社区合并。按照有利于社区自治、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社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根据社区的地缘关系和居民的认同感,按每个社区1万至1.5万人的标准,对现有社区进行整合。对于多数农民已经“居民化”了的“城中村”,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试行“村居合一”体制,加快“城中村”向城市社区过渡。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弱化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强化社区的社会服务职能,不断提高社区的承接力。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使社区的各项工作真正体现~、合乎民情、顺乎民心。建立工作事务进社区准入制度,减轻社区工作负担,确实需要通过社区来落实的社会事务,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落实工作经费。三是加大社区建设投入,解决社区发展困难。捆绑使用市区两级支持社区工作的经费,按照每个社区两名主职干部,每个主职干部每月8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按季度直接拨付到社区。对社区居委会新建和改造办公用房的项目,按一事一议的办法,列入区政府和街办支持的重点,专题研究,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四是加快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坚持以人为本,把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放在首位,完善医疗卫生、家政服务、幼儿托育、便民超市等生活服务,发展文化休闲、棋牌娱乐、体育健身、图书阅览等文化服务,强化城市低保、困难救济、就业服务等社会保障服务,力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帮”,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环境舒适、人际关系友善的新型和谐社区。
二、破解城区农村“灯下黑”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我区现有农业人口2.2万人,行政村37个。长期以来,受政策和体制的制约,城区农村一直没有列入重点扶贫开发范围,“灯下黑”的问题十分突出,37个村中有22个属贫困村,繁华城区与落后郊区、富裕市民与贫穷农民形成强烈反差。近两年,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乡村油路134公里,改造升级乡村道路65.6公里,完成各类水利设施731处,建设沼气池540口,推广节柴灶5000多口,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以旅游业拉动农民增收,先后吸纳业主投资5000多万元,兴办“农家乐”107家,年创收15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每年就地消化农副土特产品300多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60多元。三是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12所中心小学校舍进行改造维修,新建扩建校舍6000多平方米;改造乡镇卫生院3所、村级卫生室27个,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8%;加快广播电视通讯设施建设,实现了广播、电视和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8%,农村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当前我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消除城区农村“灯下黑”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要锲而不舍地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和谐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力争到~年底实现“村村通油路、组组通晴雨路”的目标。实施茅大路和市区内循环路建设,打通南部山区的旅游交通
环线。推进安全饮水工程,让全区80%以上的农民用上安全水。加强生态能源建设,实施“一建带三改”。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二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适应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和就业竞争加剧的新形势,把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作为转移农民就业、推动农村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消除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障碍,切实维护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有稳定职业的产业工人和有稳定居所的城市居民。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先进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大力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延伸服务,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以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健全教育、医疗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幼有所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5.新城区规划及广场建设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到新城区视察指导工作,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将固阳县新城区的规划建设情况做简要汇报。
近年来,固阳县凭借其良好的地域优势和生态资源,城市产业和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导致旧城区用地规模严重不足,限制了城市的发展。2008年,县人民政府开始组织规划建设固阳县金山镇新城区,主要以办公、商业、文化及居住为主,缓解城市发展给旧区带来的压力。历经四年的建设,目前局部地区已初具规模,新城区位于我县旧城区西南方向,东邻包白公路,南邻包固一级公路,西北与包固一级公路支线固查路相接,总占地面积约7.6平方公里,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3公里,规划建筑面积526万平方米,居住人数约7万人。基本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之势,南北高差8米,东西高差26米。
整体布局
按照打造包头市小而精、小而美的卫星城的要求,新城区的总体规划形成了两轴、一心、四组团的组团式格局:所谓的两轴就是以锦绣公园、马兰花公园、繁华公园为主的东西向生态主轴和以马兰花大道为主的南北向功能主轴;一心
是指以县政府为中心的新区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区。四组团是指围绕县政府周围,以两轴为界线,形成四个布局完善的生活居住组团。
道路
道路网规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及步行系统四个层次。
主干道除南北向宽70米的景观大道外,主要为贯通东西的两横两纵,宽度为30--50米。
两横为:怀朔大街宽50米,金山大街30米。
两纵为:锦绣道及繁荣道,宽度为30米。
次干道为24米宽。其它支路为18米宽。其中两条富有地方特色的仿古步行街和传统商业步行街为14米宽。广场
新区规划建设两个大型广场。其中一处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希望广场,占地约10万平方米,主要以休闲、文化娱乐为主。硬化面积8.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广场以硬化铺装为主,由音乐喷泉、特色花池、树池围椅、景观弧廊、景观灯柱、健身设施、史迹景墙等内容组成,为市民提供休憩健身、休闲娱乐、交流集会的空间,兼顾城市景观、科普教育、绿化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城镇广场。著名学者余秋雨为广场亲笔题词“希望广场”。另一处位于行政办公用地中心区、新规划的党政大楼门前,占地约4.5万平方米,以政治、文化、集会为主的市民广场。绿化
绿地景观系统成“三纵一横”式结构
三纵:一纵为城区中部70米宽的景观大道、市民广场、马兰花公园形成城区南北向最主要的景观轴带;另外两纵为锦绣道及繁荣道,东西两侧各有35米宽的绿化带。
一横:以锦绣公园、马兰花公园、繁华公园为主导,贯穿东西长2500米,南北宽140米的绿化带状公园为新城区横向绿化轴带。
另外在主干道金山大街南侧,马兰花大道东西两侧各规划一个公园为春华公园和秋实公园。在市政府后面规划一个休闲公园。
新区最南端与包固一级公路之间为昆河支流,今后准备将此段河流打造成一条沿一级公路的滨河大道景观水系。公共设施布局情况
新城区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比较齐全,除我们以上提到的大型广场两处之外,还规划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少年宫、文化大楼、医院、天然气公司、热力公司、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光明小学已开始正常上课,小学占地面积29613平方米,建设规模11992平方米,解决了新区孩子上学路途较远的问题。天然气公司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现已正常运营。热力公司、医院正在建设中,拟将于今年完成主体建设。文化大楼也将于今年开工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在不断完善,进而提升新区的人居环境。
工程建设方面
截止目前,新城区共完成十几个大型项目的建设,其中位于广场正北方的顺雨佳苑,建设规模为7万平米,紧挨的西侧有全部交付使用的15万平米的经济适用房和3万平米的廉租房,广场正西有建设规模为9万平米的佳雨花园,内部的建筑全部为两层楼式的独立小院。再往西是由全聚德开发的7万平米的聚德景苑建设项目。再往西是10万平米的雨竹花园住宅小区,小区内部配套非常完善。在广场的正南方向是建设规模为13万平米的郁秀佳苑和方圆新居,再往南就是我县规模最大的天和建材城和特色鲜明的5万平米的锦绣祥园仿古建筑。新区的正西方是由包钢集团开发的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占地200亩,建设规模约20万平米,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另外在我们所处的西南方向是行政办公聚集区,目前,计生局、移动公司、交通局、金山镇、经贸局、档案局、司法局、交警大队、等单位将相继入驻。
总之,金山镇的新城区历经短暂几年的建设,飞速发展,这些成果的取得都得益上级各部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最后,再次地感谢各位领导的光临指导。
6.城区建设心得体会 篇六
建设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是区委落实数字长宁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城区信息化走在前列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具体体现。今年6月下旬,区信息委明确建委作为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牵头部门。为此,建委积极发挥牵头协同作用,提高认识水平,认真对接信息化工作目标,不断进行探索和梳理,稳步推进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作为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子系统之一,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更好地推进城区建设精品化、城区管理精细化的内在需要,为更高质量地实现区“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途径。区信息化工作会议后,作为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牵头部门,区建委深感责任重大,召开多次会议研讨相关事项,积极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取得专业和技术上的支持。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信息化工作的专项领导,落实组织保障机制,建委党政班子多次开会讨论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并明确由建委主管信息工作的领导区建委主任张嘉华作为第一负责人,总揽全局、全面负责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建设和技术应用推进;由协管信息工作的副主任作为直接责任人,主要抓、抓主要,专
1门组织落实专项工作的具体实施;配备了懂操作、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参与具体工作的运转,从组织领导、专职力量等方面配足、配强信息化建设团队。
二是积极协调沟通。上半年,建委主要领导先后两次参加乔区长召集的城区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专题座谈会,同时,积极与建设系统其他职能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共同就信息系统平台的搭建、基础数据资料的梳理、现有数据库资源的整合等进行交流座谈,认识到全区建设一体化公务员工作平台及协同工作、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并初步梳理了建设专题系统中需解决的问题:如人员、维护经费问题,有些现实工作中受牵制的信息是否纳入系统,如何与各大职能局对接、与原系统及市系统的衔接等。
三是认真开展调研。自今年初信息委在全区分七大领域开展调研以来,建委领导与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共同交流探讨本单位信息化工作现状和系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将来设想,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综合联动为原则,对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所涉项目、部件进一步调研细化,梳理各部门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现状,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长远需求,研究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会同建设系统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前期各项工作,为后续推进信息系统的集成和整合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二、了解现状,构筑思路
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脚踏实地,需要首先明确梳理各部门现有的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认真思考、探索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稳步有序地开展和推进工作。
一是仔细梳理现状。区建设系统自2002年开始地下管理GIS系统建设以来,已陆续建成了市政管线、园林绿化、河道管理等城市建设和管理GIS系统,区建委综合平台完成了园林绿化、河道管理系统的叠加,并与各子系统实现网络互联,各单位维护更新系统的同时同步实现建委综合平台的信息维护。规划局也建成了一书两证共享平台、规划档案管理查询系统、地名管理系统等;房地局建成了房地产登记交易系统、房地产市场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廉租管理信息系统、商品房维修基金管理系统、物业企业资质管理信息系统和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等,初步建成了市政、绿化、河道以及房地产交易等一批基础数据库,取得了比较好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整体建设提供了基础。
二是明确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体思路。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旨在实现城区建设和管理资源的数字化、综合化、一体化、信息化,将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业务信息集中在一起,提供全面综合信息查询,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因此,我们要首先向已建成城区管理系统的兄弟区学习,如徐汇、闵行等,拓宽思路,取长补短。然后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分析各自最先纳入城区信息系统中的内容,通过联系会议沟通,确立初期系统包含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数据间的相关性,确立一至二个部门协同事项。从而,在组织体系、工作机制、技术标准、运行模式等方面创新,搭建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信息平台,明确基础数据、项目标准,建立完
善信息采集更新机制,实现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让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可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得到政府优质、规范、透明、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建设城区建设和管理的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
三是认真整合已有资源。为进一步加快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城区建设水平、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克服上述分散的信息系统及数据资源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不均衡、数据无法有效共享、存在重复建设等问题,建立一个包括建设系统各行业数据的综合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因此,要大力整个已有资源,陆续接入各个专业子系统如市政、绿化、规划、房地、管线、河道、招投标等数据资源,实现一个系统、一张图,各部门在各专业详尽数据的建模基础上,结合各自工作职责负责日常数据维护更新,最终为区委区府提供一个可以总揽全局的系统,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可以了解政务公开的信息平台。
三、顾全大局,积极牵头
作为一项基础性、系统性、整体性工作,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不是一个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的事情,而是涉及建设系统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因此我们切实树立起大局观念,发挥协作精神,推进综合信息系统建设。
一是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信息化先行区,实现城区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树立大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发挥团队作战的协同精神,联动推进,共同构建。
二是区建委主动跨前,切实发挥牵头组织作用,加强对信息系统总体框架进行论证,担负起我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集中建设的重任。
三是与区信息委、各有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充分发挥信息委的技术力量优势、各专业部门的专业知识优势,优势互补、资源互享、力量互动,积极配合,认真学习好的经验,紧密结合我区实际,本着安全、实时、便利、实用的原则,形成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合力,确保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做到工作务实、数据扎实、创新求实。
对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信息化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对照我区电子政务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深感重任在肩,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开拓创新的使命感、稳步推进的责任感,扎实、有序、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城区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实现“十一五”规划城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目标做出努力。
长宁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7.老城区建设海绵城市的措施研究 篇七
近些年随着目前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因传统城市排水方式而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断暴露出来:(1)城市雨岛效应不断增强,城市内涝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形象;(2)在城市缺水情况日益严重的形势下,缺少对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3)截留式合流制排水方式以及分流制排水方式中的初期雨水中含有很多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对受纳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4)城市建设中缺少生态服务功能。
2012年,“海绵城市”的概念正式提出,其顾名思义即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具有一定的容纳吸收能力,表现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应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对自然灾害的容纳和消化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提升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
2 海绵城市的技术方式[1,2]
相较于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中水工程和分流制排水方式,“海绵城市”更充分地利用了雨水的流动性和低污染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式来实现海绵城市:
(1)要保护现有水资源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农田及绿地等。
(2)要通过技术措施提高对雨水的疏导和容纳,包括截留技术、促渗技术和调蓄技术三种。其中,截留技术是通过材料或者结构,将降雨过程中雨水形成径流的速度减缓,通过增加雨水汇集的面积来达到延缓径流目的的技术,如绿色屋顶和植物群落冠层截留等;促渗技术是改变地面材料或结构能够让雨水透过自身的空隙或结构,下渗至场地内部,同时材料或是结构具有一定的过滤净化作用,如包括透水材料和绿色停车场等;调蓄技术能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径流,并对其进行净化,当设施内的雨水达到饱和时,通过溢流口排入市政雨水管网,而干旱时可向周边绿地提供水资源,如生态沟、雨水花园、调蓄池、人工湿地等。
3 老城区实现海绵城市的困难
(1)新城区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在城市新建城区中,海绵城市的各项技术措施会更容易设计实施,因为无论是建筑还是道路设计均可以完全贯彻海绵城市的理念,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
(2)老城区建设海绵城市的困难。在已建成的老城区内,实现海绵城市存在很多困难。倘若盲目追求表面形式上的实现,只能出现大举破坏城市原有生态系统,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老城区实现海绵城市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部分老城区仍采用雨污合流制的排水方式,市政管道在雨季的排水压力很大,产生的内涝问题经常对人们的生活及城市形象造成影响。由于经费原因和施工的困难性,部分城市采用将合流制排水方式升级改造成截留式合流制排水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政管道的排水压力,但却对受纳水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2)市政管道相对老化,设计重现期短,排水能力有限,对强暴雨的适应能力不强;(3)老城区城市绿地和水体相对较少,建筑场地和道路设施不具备绿色透水功能,城区本身对雨水的吸纳能力不强;(4)城区中雨水收集设施的容积有限,分流制收集后的雨水大部分还是要直接排放至水体,缺少对雨水的初步沉淀处理,增加了对受纳水体污染的可能性。
4 老城区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议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是通过绿色生态方法与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结合,以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水体、道路、建筑等市政设施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停留和净化。在城市老城区中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只做表面功夫,应在不破坏城市原有生态功能基础上,进行逐步改造,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对河流湖泊水系和山体林地等生态空间的保护。海绵城市建设强调利用自然的力量,城市中的河流湖泊等水系和山体林地本身是城市生态平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以不破坏这些自然受体的前提下才可以推进,避免出现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的局面。
(2)对老城区的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进行逐步改造。雨水是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雨水综合利用削减洪峰,减少城市内涝。在经济和道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改直流式合流制为截流式合流制,在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改造为雨污分流制,建立更完善合理的城市排水体系。
(3)结合城市规划新建项目进行局部改造。新建建筑小区和道路涉及改造的内容包括建筑场地、道路设施以及管网系统。可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1)新建住宅小区按分流制规划建设雨水和污水系统;(2)小区室外道路,停车场采用透水铺装;(3)推广建筑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绿化技术;(4)鼓励居住区绿地采用雨水花园等形式,因地制宜规划建设蓄存雨水的景观水体或相应设施;(5)新建道路采用透水路面,同时侧面设置孔洞;(6)增加小区和市政的雨水储存设施,如雨水罐和雨水池等,将收集到的雨水用来洗车、保洁、市政绿地洒水等。
(4)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应避免急于求成的心理,秉持对社会负责任的心态。海绵城市建设是对城市原有设施的升级改造,是新的生态环境逐步构建的一个过程,而非建楼修路的单纯改造,这本身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必须做到整体规划,整体布局,充分发挥城市中各个基础设施的协同作用。
5 结束语
海绵城市理念让城市在对雨洪处理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使老城区在应对雨洪灾害等方面更从容,充分唤醒了城市本身天然的容纳功能,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自然和谐,更符合我们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环境的理念。建设海绵城市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包括政府规划部门,建筑市政部门,园林部门以及多个科研行业,需要多方出谋划策和协调合作,对于老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要倾注更多的智慧和心血,目标明确、克服困难,逐步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建更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3):7-10.
8.新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思考 篇八
一、我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新城区位于呼和浩特市的东北部,总面积700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余人,是由满、蒙、汉、回等33个民族组成的满族相对集中的聚居区,设1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工业园区,26个行政村、46个社区。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引领时代文明风尚”的工作思路,以公共文化服务和创新为重点,形成了以区级公共文化场馆为龙头、镇街文化活动中心为骨干、村居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实现了设施全覆盖。坚持以品牌文化活动为引领,以基层文化活动为依托,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新城区现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其中,图书馆藏书约5万册,每周开放56小时,所有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利用网络化信息传播,使资源共享最大化。图书馆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国家三级公共图书馆称号,被自治区文化厅评为文化共享工程示范县级支中心一等奖。文化馆馆舍面积2000平方米,2008年进入国家二级馆行列,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佳文化馆和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拥有馆办业余文艺团队6支,常年开展各种各类艺术培训,承办新城区老年艺术大学常年授课。一年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65期,参加学员2476人次。老年大学讲座等培训班61期,培训学员759人次。同时,“两馆”积极监督、指导基层工作,对基层文化站(室)的分管领导和文化专干进行培训,培训率100%。各办事处文化站普及率达100%,面积均在300平米左右,配有专兼职文化站长和文化干部,社区文化室普及率达100%。并且,各社区均有2支以上的业余文艺表演队伍,积极参加、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同时,利用地域优势挖掘扶持农村文艺队伍,使农村和社区居民同样享受业余文化生活。另外,对已建和在建草原书屋进行验收配发,实现了草原书屋全面覆盖。积极争取60多万元的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免费为村民安装。每年为村民免费放映电影300余场。多年来新城区一直发挥着文化先进县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重视品牌活动,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成功推出并举办“欢乐新城”春节元宵节文化惠民月系列活动、“青山圣水·活力新城”消夏文化节两大品牌活动。充分整合基层文化资源,举办中老年歌舞大赛、街舞比赛、少儿才艺展示、文化进社区集中展演、“展文化大区风采,享文化饕餮盛宴”全区优秀文艺节目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我爱大青山”旅游摄影大赛、优秀电影展映、消夏文化节图片展、满族书画展等文化体育赛事,每年文化进社区展演100余场,放映电影300余场。参演人数达数千人次,惠及群众近5万人次。活动持续时间之长、参与面之广、涉及群体之众、演出热情之高、影响力之大在新城区文化史上亦属空前。图书馆积极延伸服务类型,为更多的群众服务,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先后开展读者读书活动、图书服务宣传周活动、“我爱中国”幼儿阅读表演会、“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少数民族图片巡展、“读书兴村,知识就是力量”送书下乡活动、“孩子,送你一把金色的钥匙,为你打开知识的大门”系列少儿读书活动。组织干部职工群众参加由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主办的第一届文化共享杯“文化剪影,幸福共享”全国群众摄影艺术作品征集大展。参加全市小学生“金话筒杯”读书故事会,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条件
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规划、同实施、同投入,针对城区土地紧张等实际,充分整合改造各类文体设施及文化人才资源,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配置齐全、服务到位的场所。一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资,完成两馆(文化馆、图书馆)的改造。对区文化馆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升级改造,完成了走廊文化、非遗文化长廊及展厅建设。目前区文化馆有舞蹈排练厅2个,多功能教室6个,多功能大厅2个,办公室5个,场地职能作用利用合理,标示醒目,内外环境和谐统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同时,对图书馆暖气管道等进行改造,购置阅览桌椅、书架等设备,增设阅报栏、自习室、多功能室等服务窗口。目前区图书馆由主馆和新城区医院分馆组成,建有新营小学少儿流动图书站、丁香路小学少儿流动图书站、塔利村图书室、滨水新村图书室、护城河社区图书室等8个基层服务点。主馆内设有电子阅览室、社会科学图书外借室、自然科学图书外借室、少儿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工具书查阅室、地方文献查阅室、过期报刊查阅、多功能活动室、培训辅导室、自习室等多个服务窗口。初步建成新城区图书馆网站,开展馆藏介绍、检索查询、电子书刊、特色服务、开馆时间及图情动态、读者活动等服务。二是大力推进落实文化惠民项目。连续三年区政府投资600万元,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镇街、社区需求,确定并完成了9个镇街文化站、2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完善,并对其软环境进行了打造。现有文化站有图书室、多功能排练厅、棋牌室、健身活动室、乒乓球活动室、健身广场等。镇街(社区)文化站(室)的完善和使用,为促进我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广大群众广泛享有更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文化服务
我区图书馆、文化馆自建成以来,一直实行免费开放和免费服务。其中文化馆免费项目包括:提供文化活动场地、提供试听音像资料查询、提供文化活动的辅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及再创作等。文化馆全周开放,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开馆时间在56小时以上。文化馆组建的老教师合唱团、夕阳红民乐团、小太阳合唱团、秀君芭蕾舞苑、星文化艺术中心,活动时间达到了每天9小时,活动场地均为免费提供。这些文艺团队每年演出都在200场以上,演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文化馆开设的老年大学,每周星期一、四上课,根据中老年人需求设置课程,教学设施完善,教学人员齐备,定期进行教学成果展示。区图书馆除了所有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之外,还实行了敞开办证、开架借阅、代借代还、预约购书、送书上门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并且积极发展创新,开通网络信息服务,以网上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代替整体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信息文献,使图书馆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四)结合满族聚居特点,挖掘整理非遗文化资源
目前满族婚礼、满族服饰、满族八角鼓戏、满族太平鼓舞等6项进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目录,毫沁营镇剪纸、蟠龙山民间传说故事等5项进入市级保护名录,多项进入区级保护名录,初步形成了以满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非遗项目体系,居全市首位。毫沁营镇剪纸项目传承人项灵芝的作品分别被俄罗斯恰克图茶叶博物馆和俄罗斯布里亚特博物馆收藏,满族八角鼓戏项目传承人刘银萍带领的团队荣登国家大剧院,在全国大赛上荣获金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得到良性发展。
二、我区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管理不足。对已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少管理、维护和运行经费,特别是农家书屋,除所配送的图书、报刊外,补充更新较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也不够健全,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文化活动单一。
(二)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薄弱。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存在差别。经济条件好的社区,对文化工作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较大,室内外各种文体设施配套齐全,有管理人员、有活动经费,文化活动常年开展;相对比较偏远的社区,文化活动存在资金少、场地小、人员缺等问题,文化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文化的教化作用没有很好地得到发挥。
(三)文化专业队伍人才匮乏,不能满足需求。社区文化站长多为兼职,不能专心投身于文化工作,缺少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文化站长。基层文化活动编导人才和各艺术门类的专业人才缺乏。传统民间艺术后继乏人,已经出现断层现象,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有的项目已经濒临消亡,急需培养传承人。有些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偏低,专业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当前繁重文化工作的需要。
三、我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公共文化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公共文化发展的统筹与协调,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文化管理职能。各办事处要切实承担起辖区内管文化和办文化的责任,组织协调各级文化部门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各办事处、居委会要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已建或已配置的文化场地、设施的功效,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态势。
(二)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完善人才培养使用体制机制,加强文化服务人员培训,探索实施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二是要切实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稳定基层文化队伍,培育基层文化骨干。三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四是要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文化志愿者的选拔、培训、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大学生、高素质的退休人员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
(三)再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加大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重点用于维护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二是持续对外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确保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三是支持开展重大文化活动。四是财政继续支持农家书屋建设,确保农家书屋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
(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服务效能。一是要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监管,不断提高现有场所、设施的利用率、共享率和服务效能。三是要制定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有关政策,加快培育社会性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充分调动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补充。
9.赤峰市新城区建设巡礼 篇九
这是一个现代的童谣
这是一个昨天的神话
这是一首改天换地的史诗
这是一曲动人心魄的乐章
这就是崛起的新城区
三山五河环绕的松州大地钟灵毓秀、气运通达,从八千年兴隆洼那张人类最早的规划图起步,商的先民曾在这里驻足,蒙古部落曾在这里会盟,昭乌达盟曾在这里
发展……
朱容基总理曾说:(字幕“赤峰可以建成一个美丽的中等城市、一个旅游城市”)。
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字幕:到2010年把赤峰建设成为自治区第三个人口超百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经过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经过人大及上级政府审查与批准,一个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城市总体规划诞生了!
几代赤峰人思索的“西移北扩东进”的战略构想出台了,生态城、旅游城、文明城的发展目标确定了,特色城、人居城、活力[范文为◇好范文 wenmi114.com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好范文 wenmi114.com外部链接!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城的城市定位日益清晰了。
美丽的新城区衔三山抱二水,紫壁丹崖的红山、绿色葱茏的南山、苍松叠翠的西山、宽阔顺直的锡泊河、蜿蜒流淌的半支箭河撑起了新城区的地貌框架和晴朗的天空,风水灵光、韵味十足。
三月的赤峰乍暖还寒,新城区建设的征地工作全面展开,在苍茫的旷野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到处都是创业者忙碌的身影,短短的40天时间,1万亩征地任务顺利完成。
冒着四月的蒙蒙细雨,新城区创业者走上了漫漫的筹资之路,北京、呼市留下他们匆忙奔走的身影,也传递着他们坚定自信的声音,赤峰人上下求索、创业发展的热诚感动了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领导。2003年8月14日,赤峰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信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赤峰宾馆隆重举行,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奏响了新城区建设最动人的乐章。
2003年4月20日,鞭炮炸响了一个不平凡凡的日子,轰鸣的机械掘开了这片沉睡的土地,伴随着隆隆的机鸣和建设者铿锵的号子,新城区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
仅仅两年的时间,新城区街路完成了“九横五纵四桥”工程。蓝天白云下,14条整齐宽阔的街路上空,没有了老城区纵横交错的蜘蛛网。高标准、高起点的街道任你放飞美丽的心情,供水、供热、供气、供电、通信等公用管线全部采用一次性集成建设方式,随着街路的铺筑同步敷设于地下,为城市的美化绿化留出更加敞亮的空间。
新城区的路灯一路一式、特色鲜明,造型美观新颖,设计多姿多彩,在夜色的映衬下交相辉映,加上神态各异的景观灯与之呼应,华灯初上的新城区,魅力四射,自然亲和。
玉龙广场作为“城市客厅”,气势恢弘大气,厚重的文化诠释着城市的灵魂。极富视觉冲击力的主雕塑《飞龙在天》,蕴涵着“龙飞凤舞、龙凤和鸣、龙凤呈祥”的寓意,拱卫其下的四组红山文化浮雕蕴籍着赤峰先民的文明足迹,更图腾着红山儿女的雄心和壮志。
富有诗意的漠南长廊,凝练厚重的蒙古源流雕塑园,风情万种的车伯尔民俗园,博大精深的石博园,色彩斑斓的兴安南麓植物园以及供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海贝尔游乐园,处处体现了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的历史感和文化量,徜徉其间,让人暇思万端,留恋往返。
美丽的橡胶坝将流水力揽怀中,新城美景,倒映其中,行云缥缈、树影婆娑,身在北国、意如水乡。
多彩的音乐喷泉如翩翩起舞的少女,在迷离的灯火中尽显风姿,江南景色好,何似在新城,人们陶醉其中,其乐也融融。
新城区着力打造人居城市,她收[找文章还是到☆好范文 wenmi114.com,更多原创!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获着赤峰人多年植树造林的累累硕果,享受着都市田园的秀美景色,浓林密草的清新与田野的芬芳使这里的空气净如山林。
新城区机关综合办公楼位于新城区核心区,这座82000平方米的现代建筑庄重、大气,经过480个昼夜的紧张施工,于05年的12月9日市几大班子及50多个市直单位顺利迁址这里。这里将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指挥中心。
2003年7月,新城区房地产交易的第一锤敲响,赤峰锦绣大地房地产开发公司以5849万元的价格竞得新城233.9亩土地。三个多月的时间,十八幢造型别致、充满阳光韵味的住宅楼矗立在人们的面前。
继锦绣花园之后,赤峰亚兴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王府花园"、赤峰鑫峰房地产公司的“吉祥家园”、北京紫晨房地产公司的“天骄西苑别墅”、金狮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玉龙小区”鹏昊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皇家帝苑”、本地六家房地产公司联合开发的“馨风雅居”、农民回迁的新村也
都以其特有的个性争相入住。(字幕:新城区房地产开发:03年:开工面积20万平方米;04年开工面积5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05年开工面积80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
2005年6月,大连新型集团与赤峰市人民政府签定了水榭花都小区开发协议,将在半支箭河东岸建成赤峰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环境最优的花园式住宅小区。
短短两年,新城区房地产业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千姿百态的居住小区各领风骚。
[这是原山西营子一个农民,他叫柳建国,两年前他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几亩薄田为生,征地后,他用补偿资金买了大铲车,跑运输每个月收入不下3000元,去年全家搬进了崭新的三室楼房,转成了城镇户口,如今他身上那里还有一点农民的影子,他只是千千万万被征地农民中的一个]。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城市公用、公益设施配套也紧锣密鼓。王府花园幼儿园竣工了,赤峰市第二实验小学落成了,继松山蒙中扩建为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之后,赤峰二中、平民中学、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先后迁址新城区,初级中学也顺利启动建设。玉龙国宾馆、新城区医院、时尚购物中心、海贝尔商业楼纷纷绽露出风格迥异的姿容,新城区6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可容纳3000人的体育馆将启动建设。亮丽的6路、9路公交车传导着新老城区的对话。
新城区的每个板块都充满着发展的活力,演绎着经济增长的传奇,在这块魅力的宝地上,谱写着开发建设的动人乐章。公用事业争先入主,房地产火暴亮场。一批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看到了新城区蕴涵的商机和活力,他们把投资置业的触角迅速伸向了这里,九天建化率先入主,富龙公司抢滩供热。他们一掷千万,几个亿,其情景壮观如一场让人持久兴奋的足球大赛。
继2004年市人民政府出台《新城区投资开发建设优惠政策》后,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不适时机地针对新城区未来的产业发展确立了“一个中心拉动,三大产业发展”的基本构想。最具诱惑力的《新城区产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出台了。北京鹏昊闻讯登陆,重庆皓鼎获悉赶来。新城区成为各路豪杰的投资热土。新城区融资的雪球越滚越大,创造了赤峰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字幕:到2005年底各类资金累计投入如下:市政基础设施16。1亿元;圆林绿化2。6亿元;机关办公楼10。79亿元;房地产开发19。1亿元;配套设施7。3亿元。总计:60亿元人民币。)
新城区的文化教育、现代物流、传统商贸三大产业前景广阔、灿若朝阳。新城区已成为赤峰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字幕:新城区财税收入:03年6000万元;04年4800万元;05年5000万元。)
新城区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
市委书记杭桂林、市长徐国元一次次地来到新城区现场指导。
总指挥的脚步印在了新城区的每个角落。
罗啸天、高延青、呼尔查,几位在这里任过主要领导的同志始终关注着新城区的发展。
原市委书记白俊卿、宋志民、高再堂、高连元、许久勋也联袂而来。
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曾两次视察新城区,对新城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具有高瞻性的指导意见。
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四次走进新城区,他高兴地说:赤峰新城区的拓展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民主人士一次又一次走进新城区的建设工地,积极为新城区建设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赤峰儿女用集体的智慧、人民的力量,“深圳的速度”让新城区奇迹般地崛起在赤峰的大地上。
新城区的崛起凝结着全国各地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专家、教授数以千计,建设单位四面八方。
崛起的新城区,是赤峰精神最充分的诠释。
崛起的新城区,是赤峰人创业能力最好的象征。
崛起的新城区,承载着草原儿女发展的梦想,延续着赤峰人民火热的激情.
赤峰460万儿女正在热情拥抱着美丽的新城区,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城区建设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徐州新城区建设看法10-16
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经验材料08-23
团风县城区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10-27
城区绿地养护方案09-23
加强城区市场管理06-16
创建文明城区自查报告11-08
城区巡逻队考评办法06-30
老城区排水管网探讨07-10
中心城区竞争力研究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