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专员岗位职责

2024-09-03

市场调研专员岗位职责(通用8篇)

1.市场调研专员岗位职责 篇一

上海中克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专员岗位职责

岗位名称:市场专员 直接上级:市场部经理 岗位职责:

1、服从市场部经理的领导,严格执行公司及本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2、协助市场部经理处理与各部门沟通与合作事宜;

3、协调重点项目的执行,协助经理及销售部进行相关外联工作;

4、收集媒体信息,为公司的广告宣传提供参考;

5、按照部门经理的安排对市场部内部资料进行整理;

6、加强与销售人员沟通,收集市场信息,积累市场宣传材料;

7、与公司电子商务配合,为网站更新提供资料;

8、负责客户信息的收集、分类和管理,并建立健全客户档案信息材料;

9、参与市场规划、营销计划的编制汇总,整理市场调研信息,分析细分市场客户分布情况;

10、分析营销计划和市场开发实施情况,为总体营销思路和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支持;

11、汇总整理公司年、季、月度市场投入和促销费用预算及使用情况;

12、协助销售部做好客户信用评估及售后服务工作,维护良好的 上海中克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关系;

13、每月按时向市场部经理提交各类管理报表和书面报告;

14、协助市场部经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会议记录、来电登记等;

15、完成直属上级、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工作权限:

1.有对市场策划方案和计划的建议权; 2.有对品牌推广和促销活动的建议权;

3.有向各部门收集与本职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的权力; 4.有对市场营销管理工作违规的纠正权和处罚建议权; 工作重点考核项目:

1.市场部工作方案和计划的可行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2.市场营销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客户信息档案整理保存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市场投入费用登记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市场管理表格和总结报告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市场调研专员岗位职责 篇二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我市药店、医院、药厂、医药公司等单位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根据我校近几年药学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按比例进行调查。其中, 药店占55.0%, 医院占20.0%, 医药公司占15.0%, 药厂占10.0%。

2 内容和方法

2.1 内容

此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分为4个部分: (1) 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 用人单位对药学岗位人员的学历及能力要求。 (3) 药学岗位人员应该掌握的课程及应加强的课程情况。 (4) 对我校教学方面的建议。问卷采取单选题、多选题及问答题结合的题型。

2.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邀请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选择设定选项和填写回答两种方式, 并在调查期间与部分负责人进行座谈, 座谈内容也是围绕药学岗位人员的能力及知识要求展开的。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回收有效问卷共40份。接受调查的用人单位中药店22家, 占55.0%;医院8家, 占20.0%;药厂4家, 占10.0%;医药公司6家, 占15.0%,

3.2 用人单位对药学岗位人员学历及能力的要求

3.2.1 学历要求

需要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单位28家, 占70.0%;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家, 占7.5%;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家, 占12.5%;对学历没有要求的4家, 占10.0%。

3.2.2 专业要求

大部分用人单位对药学岗位人员专业的要求是与医药相关的专业。有65.0% (26家) 的用人单位要求是医药相关专业;另有20.0% (8家) 的单位要求是药剂或中药专业;有7.5% (3家) 的用人单位要求是药剂专业;有7.5% (3家) 的用人单位对专业不设要求。

3.2.3 对医药商品购销员证或中药调剂员证的要求

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持有医药商品购销员证或中药调剂员证等上岗证对工作是有较大帮助的, 这个比例达到了65.0% (26家) ;另有20.0% (8家) 的用人单位对药学岗位人员是否持有医药商品购销员证等上岗证的态度无所谓;15.0% (6家) 的用人单位认为持有医药商品购销员证等上岗证对工作无帮助。

3.2.4 对药学岗位人员关键能力与知识的要求根据用人单位对

药学岗位人员的关键知识与能力需求的排序来看, 有82.5% (33家) 的用人单位认为医学知识和药学专业知识为药学岗位人员的关键能力与知识要求;其次为管理营销能力和操作技能, 占65.0% (26家) ;然后是人际关系, 占60.0% (24家) 。

3.3 刚毕业药学岗位人员的能力和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

(1) 对药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对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儿童用药注意事项不熟悉, 在中成药主治功效方面、联合用药方面有待提高。 (2) 医学知识与药学知识实践联系不足。临床医学知识、中医学知识、中成药医学理论掌握得不够, 而且将临床医学知识与药学知识相联系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的能力较差;在用药搭配方面掌握不足;对非处方药及辅助用药、中成药等无法进行合理推荐。 (3) 销售营销能力有所欠缺。销售技巧欠缺, 不够自信。 (4) 对医药公司及药厂的工作流程不了解, 对GSP及GMP法律法规的内容了解不足。 (5) 人际关系的处理存在不足。在工作当中与顾客的沟通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不足。 (6) 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不够。在工作当中, 一部分药学岗位人员存在努力不足、自觉性不足的缺点。

3.4 药学岗位人员应该掌握的专业课程及应增设的课程情况3.4.1

药学岗位人员应该掌握的课程情况 (1) 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用人查单位认为药理学、医学知识为需要掌握的课程。其中选择药理学的占92.5% (37家) , 选择医学知识的占77.5% (31家) 。 (2) 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礼仪、药剂学、药品营销、药事法规、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为需要掌握的课程。其中选择礼仪的占65.0% (26家) ;选择药剂学的占60.0% (24家) ;选择药品营销的占57.5% (23家) ;选择药事法规的占55.0% (22家) ;选择天然药物化学的占45.0% (18家) 。 (3) 低于50.0%的用人单位认为计算机、英语、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为需要掌握的课程。其中选择计算机的占37.5% (15家) ;选择英语的占25.0% (10家) ;选择药物化学的占17.5% (7家) ;选择药物分析的占12.5% (5家) ;选择天然药物化学的占5.0% (2家) 。

3.4.2 药学岗位人员应增设的课程

接受调查的单位普遍认为学校应增设的课程主要有:临床药学、疾病诊断、临床医学基础、常见病诊断及用药、中医诊断、中医内科、计算机联机操作、钱币的鉴别。

从调查情况看, (1) 用人单位需要的药学岗位人员仍然以中专学历为主, 因此, 我校学生的毕业前景还是可期的。 (2) 用人单位认为药学的专业性仍然是第一需要, 其次是医学知识, 再次是管理营销能力。这反映了社会用人单位基本保持学以致用的人力政策。把管理营销能力提高到仅次于医学知识的地位, 这也反映了市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加强, 另外, 也要求药学岗位人员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3) 从调查中反映出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偏重于深层研究的课程在社会实际工作中的被需求弱化了, 而且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此类课程基本属于“虽学但无以用”的范畴。 (4) 反映了药学岗位人员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方面存在不足, 环境适应能力有待加强。

4 建议

4.1 药学岗位人员应加强自身能力

针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药学岗位人员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更进一步被社会认可, 我们认为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 加强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当今社会赖以生存的主要技能, 是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重视的能力。从调查情况看, 药学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是诟病之一, 因此, 药学岗位人员要努力掌握知识, 拓展知识面。 (2) 提高药品销售能力。21世纪的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学科, 随着日益发展的第三产业地位的不断提高而被重视。在关键能力和知识要求项目中也反映出来, 随着社会流通产业的加速发展和社会对服务业的质量要求的提高, 用人单位均认识到管理营销能力的重要性, 也期望就业人员加强沟通能力。 (3) 端正工作态度, 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是综合学识与能力的体现。药学岗位人员要学会尽快适应社会环境, 才能把专业知识运用到极致。

4.2 对我校教学管理的建议

(1) 加强药品和医学知识的教授。为适应社会需要, 使我校毕业的药学岗位人员更加被社会用人单位认可, 结合大致就业方向综合考虑, 建议在现有课程中增加常见病用药和内科学等课程。 (2) 减少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偏重科研课程的课时。要调整学习方向, 保持我校的教学理念和职教工作的贯彻落实, 为使药学岗位人员增加就业的实操性和实用性, 必须做相应的课时调整。 (3) 加强药学岗位人员的职业契合度。建议在第一学年的暑假期间增加见习期一个月, 在进入专业课程前体验到未来职业的流程, 有助于在专业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增加学习、职业的双向契合。 (4) 加强职业指导, 提升就业满意度。加强职业指导, 提供就业方向、工作岗位等实际问题的解答, 指导药学岗位人员尽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工作环境, 包括适应人际关系的变化等, 有助于其向职业人的平稳转化, 也有助于提升我校在社会中的认同度, 增加社会满意度。

摘要:根据对汕头市40家医药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等调研方式, 了解社会各单位或部门对药学岗位人员各方面的需求及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为更深入地进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3.市场营销总监的四大核心职责 篇三

在营销组织的设计中,市场总监的定位和选择至关重要,其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和营销团队的建设。如果企业没有出色的市场总监,即使设置了市场营销部门,也只能在企业里扮演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更谈不上营销工作上层次、上台阶,成为企业市场竞争战略设计的总参谋部。那么,市场营销总监在企业中的职责有哪些呢?

战略规划及计划制订

市场总监的第一个职责是负责主导公司(或事业部)的3~5年长期战略规划和下年度实施计划的制订。可以说,销售部的眼睛是盯着当年的业绩,而市场部的眼睛是看未来3~5年,这样一个企业才会平衡。大家都看眼前,就容易急功近利,大家都看未来,往往好高骛远。所以,这种分工有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与平衡。作为公司(事业部)的智囊,市场总监需要主导企业(事业部)每年一次的战略规划,一般说来以营销为核心的战略规划是每年做一次,一次用5~6天时间,每次都是看未来3~5年,公司(事业部)的所有高层管理人员和各职能总监都要全程参与这项重要的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一些市场营销人员、销售人员有时候也会被邀请列席部分讨论。这样年复一年形成“滚动式规划”,跟踪检查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调整下一年的实施计划,几年下来,企业对目标市场的把握会越来越准确。

一旦战略规划做好了,公司(事业部)的大方向明确了,3~5年的奋斗目标也就清晰了,如何完成目标的战略自然就明确了,每个部门的价值和扮演的角色也就清楚了。有了战略规划,制订下年度实施计划时就能够做到任务明确(战略能分解成可操作的、具体的战术动作),衡量标准明确,评估人明确,评估时间明确,因此计划才能够顺利“执行”,所以说在没有战略的情况下谈“执行”是毫无意义的。我认为,战略规划做得好不好是体现市场总监价值的关键所在,如果老板认同了战略规划的价值,自然也就认同了市场总监的价值,市场总监才有可能成为为企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的“总参谋长”,成为老板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市场总监的第二项职责是负责公司(或事业部)新产品的规划,监督检查产品定义、新品上市、产品退市等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有关的工作。在市场部的四大主要职能中,“产品市场”是最重要的核心部门,因为产品市场最能体现市场部的价值,所以市场总监要花足够的时间在产品市场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尤其是那些有自己品牌的制造业企业(不包括来料加工型,合同加工型,OEM,oDM等),需要不断推出自己的新产品,以提高本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产品市场部正是为了这个目标奋斗,因此就涉及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有关的工作。可以说产品市场部是所有产品的“管家”,从一个产品的诞生到退市,负责全程管理。产品市场做得好的企业,就能从抄袭、复制、仿制逐步过渡到创新,使企业有把握市场的能力,能赚到创新的钱,能从简单的“制造工厂”向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业企业转化,使自己具备定义新产品,甚至开发新产品的综合能力。因此对于制造业的市场总监来说是任重而道远,如果市场总监能建立起完整的产品市场职能,把产品线的管理纳入正轨,对企业的价值可想而知。

业务模式的设计

市场总监的第三个职责是负责公司(或事业部)业务模式的设计与营销团队的管理。业务模式的设计,也称为赢利模式的设计。什么是业务模式呢?我的理解就是企业靠什么赚钱,赚哪部分钱,赚钱的方式和途径如何,也即理清楚企业内部如何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如何共同为客户服务,简单说来,就是回答在企业内部谁负责做什么事情,创造什么价值。有了业务模式,就能够形成顺畅的流程,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配合就简单化了,扯皮的事和掉链子的事少了。可以说,业务模式越简单,企业管理难度越小,赢利的机会就越大。如果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需要做很多解释才能给别人说清楚,就很难想象这样的企业能过好日子,能持久地、健康地发展。没有清晰业务模式的企业充其量只能赚“机会”的钱,而赚不到管理的钱,一旦市场“机会”没了,或者大家都来抢了,日子就不好过了。总之,业务模式是明确企业的经营机制,是靠管理出效益的前提条件,因此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市场总监如果能帮助老板把业务模式理清楚,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销售渠道规划

市场总监的最后一大类工作是销售渠道的规划、监督销售工具的开发以及销售队伍的支持和培训。这里就涉及到市场部与销售部的分工问题,通常说来,销售部的职能非常清楚,那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比如一年),在规定的地盘上(比如某个省或某个大区)完成公司的业务指标。而市场部则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销售渠道,从行业、地域、目标客户、产品等多个角度来划分市场,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而每一年的销售指标往往来自企业的3~5年战略规划。这样既可以避免销售部门“一手遮天”,说做多少就做多少,也可以避免老板说做多少就做多少,一切都是来自市场的数据说了算,从而形成一种双向制约机制。另外销售部看市场部是否有价值,还要看市场部是否提供了必要的销售工具(成功范例、应用指南、用户反馈、竞争分析等),是否给销售人员和渠道人员提供了恰当的培训(卖给谁、如何卖、价值诉求、疑难问题解答等),从而提升销售队伍的素质,使他们具备卖产品、卖服务,甚至卖思想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一名市场总监能指导(带领)自己的市场部门做好上述四大类工作,相信他一定会得到老板的重用,也能得到销售部门的认同,从而奠定市场部在企业里的核心地位。优秀市场营销人才的五要素

天赋:一是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做事情较理智,喜欢用客观的、分析的眼光和数据说话,而不是凭感觉做判断,随大流;二是逻辑思维能力强,分析问题讲究前因后果,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三是有创新意识,愿意尝试与众不同的新方法,并敢于承担“失败”的责任。

知识:知识面的广阔与否会决定一个市场营销人才的视野。除了科学知识以外,市场营销人才最好具备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因为艺术会启发人的潜能,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扩大思维的角度和宽度,使各种知识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技能:技能只能在工作中去学习掌握,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就没有饭炼的机会(实践的机会),如果没有好上司或好师傅,就没有人指导,再聪明的人,即使天赋很出色,知识很丰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激情:很多市场营销工作短期内看不出效果来,因此要耐得住寂寞,这就需要极大的激情来支撑自己。不管外界环境如何,自己都要“无动于衷”,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市场营销这项事业中去。如果一个人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找平衡时偏向长远利益的话。他(她)就可能适合做市场营销工作。对于想取得巨大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来说,要变压力为动力,才能够持久,才不需要“外力”推动。

4.医院市场专员岗位职责 篇四

2.协助产品经理对所负责产品进行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

3.对营销人员进行产品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4.实施重点目标客户的开发和维护计划。

5.参与制定并实施所负责产品的品牌定位、品牌推广和品牌维护计划。

6.制订促销计划并组织实施,并对促销效果进行评估。

7.推广促销物料的遴选和制作。

8.对所负责产品的宣传推广资料、推广用品等提出设计方案和要求。

9.参与对所负责产品的生命周期、价格、包装、产品组合等进行的分析研究,根据调整计划组织、实施。

10.协助学术专员编写产品资料。

5.市场调研专员岗位职责 篇五

1 基本情况

1.1 调研目的

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调研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走产学结合之路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通过调研了解卫生行业对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 准确把握岗位核心能力构成要素, 为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

1.2 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内容分为5个方面:一是调研当前医院信息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及专业结构等, 旨在了解现有人员的基本素质;二是调研医院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 为专业发展和规划提供依据;三是调研专业岗位 (群) 的主要工作任务, 通过分析专业岗位核心能力, 进而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四是调研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 旨在分析信息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五是征询岗位一线人员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建议或意见, 为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1.3 调研对象和方法

2009年上半年,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立足苏北, 面向基层, 服务江苏, 辐射全国”的办学宗旨, 将调研对象确定为苏北地区县级以下的乡镇一级医院, 同时考虑到对一级医院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预测的需要, 项目组还选择了6所县级 (二级) 医院进行对比调研。

调研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 问卷调查法。为了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项目组与苏北4个县的卫生局合作, 运用行政手段向医院发放调查问卷, 要求院长和医院信息技术人员负责填写, 由县卫生局负责检查回收。共发放60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 (含部分有效) 60份, 有效回收率100.0%。 (2) 访谈法。先后与6所县级医院的6位信息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听取他们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信息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 (3) 领导咨询。在调研基础上, 项目组拜访了3个县卫生局的分管副局长及医政科负责人, 就各县医院对信息化发展及人才需求的整体情况进行咨询。

2 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调研与分析

2.1 乡镇医院信息事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笔者对苏北54家乡镇医院的规模 (床位数) 、计算机拥有量、互联网开通情况、单位网站建设等进行调研, 统计结果见表1。

表1显示, 96.3%的乡镇医院床位数少于100, 说明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医院的规模并不大;63.0%的医院计算机拥有量超过10台, 3.7%医院超过50台, 96.3%的医院已开通互联网, 说明信息化已走进大部分乡镇医院。在调查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时, 调查表列出了“门急诊医生工作站”“病区医生工作站”“电子病案信息系统”等共28种信息系统的调查项目。结果显示, 其平均建有或使用率已达到21.6%, 其中:门诊挂号、门诊划价、门诊药房、药库管理等4个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最好, 使用率均超过60.0%, 说明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但调查也显示, 医院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

随着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医院对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将不断提高。据2010年我国新医改的文件精神, 国家将大力推动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促进城市医院与乡镇、社区的合作。因此, 乡镇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必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2.2 乡镇医院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项目组依据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医院的主要就业岗位, 确定重点调研医院的信息科和病案室。

根据目前从业人员结构调查发现, 54所乡镇一级医院, 只有38名专职人员, 27所医院没有专职人员。而6所县级 (二级) 医院专职人员多达48人, 说明现阶段苏北地区乡镇医院对信息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医院从业人员配备不足。

另外, 目前乡镇医院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合理, 以中青年为主。但在人员职称、专业以及学历结构等方面不合理:在职称上, 中高级职称只占29.0%, 另有32.0%的人员没有职称, 这表明队伍整体业务水平不高;在专业上, 信息类 (含计算机) 专业人员只占18.0%, 对口专业人员偏少;在学历上, 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占52.0%, 整体学历偏低。

总之, 苏北地区乡镇医院信息管理岗位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不符合当前卫生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

2.3 乡镇医院卫生信息管理人员需求情况分析

乡镇医院是否需要招聘卫生信息管理人员统计结果见表2。

调研发现,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乡镇医院所对应的岗位 (群) 有:病案管理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员、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维护员、图书档案管理员、办公自动化人员、医院普通行政人员等。其中需求主要集中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维护、办公自动化等岗位上。

由表2可知, 二级医院对专科层次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基本没有需求, 这主要是受地方用人政策的限制, 以及二级医院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 需要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在乡镇一级医院中, 尽管没有用人政策限制, 但愿意招聘专科层次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医院数只占50.0%。通过访谈和领导咨询发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到人员编制限制。乡镇医院的人员编制一般较紧张, 即使留有编制, 也都是为招聘医生或护士所用, 而没有编制的乡镇医院较难吸引高职生。二是乡镇医院整体经济效益低下, 经费相对紧张, 医院用人较谨慎, 在使用非医护人员时, 往往是能省则省。三是部分医院领导在对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性质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在访谈中发现, 不少医院领导完全不了解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什么方面人才, 因此, 无法认识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从事医院信息管理工作中具有的优势。四是部分医院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致使少数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五是乡镇医院基本没有科研任务, 病案管理岗位对技术要求不高, 这些工作大多由年龄较大, 不适合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承担。

尽管国家新医改政策要求大力推动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但地方政府并没有制定具体措施, 因此, 信息管理人才需求并不大。然而,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 信息化人才需求低迷现象将得到改观, 相信在未来几年内, 医院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增多。

2.4 卫生信息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调研与分析

2.4.1 岗位任务调研

项目组在调研医院信息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时, 设计了“您认为医院信息化管理岗位主要的工作任务有哪些?”的调查选项。通过统计6所县级 (二级) 医院、49所乡镇一级医院, 结果见表3。

表3显示, 二级医院信息管理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计算机及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病案统计管理等工作, 侧重点在围绕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维护任务。

乡镇一级医院信息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除了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计算机及网络的软硬件维护任务外, 有36.7%的医院认为应承担办公自动化或其他工作任务;选择各种信息系统维护任务的比例明显低于县级 (二级) 医院。这主要是乡镇一级医院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 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的工作量较少的缘故。

2.4.2 岗位能力调研

结合医院信息管理人员的岗位任务, 通过设计岗位能力调查表, 笔者对59位从事信息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及相关领导进行了问卷调查 (见表4) 。从统计结果来看, 有74.6%的人认为信息管理人员应具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能力和计算机网络及软硬件维护能力;35.6%的人认为应具备网站的建设与维护能力;44.1%的人认为应具备常用软件的安装使用及维护能力;33.9%的人认为应具备数据库的操作和使用能力;40.7%的人认为应具备病案管理、统计与分析能力;27.1%的人认为应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

2.4.3 岗位能力分析

从上述调研结果可知, 卫生信息管理岗位能力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维修能力、计算机网络的组建及维护能力、办公自动化常用软件的安装及使用能力;病案管理统计及分析能力、数据库的操作和使用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归纳起来可分为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以病案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统计与分析能力, 以医药信息管理为核心的其他管理能力。但无论是病案管理还是其他医药信息管理, 其工作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之上的。因此,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岗位能力中的核心能力。

3 关于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建议

3.1 依据就业导向, 调整专业培养目标

目前,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一般把就业方向确定为市级以下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医院、医学信息部门、医学图书馆等单位或部门。根据调查可知, 县级以上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医院 (二级以上) 对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基本没有需求, 而市级以下地区或城镇基本没有专门的医学图书馆。因此,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应确定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医药企业等企事业单位。

根据重新定位的就业方向, 我校把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在基层卫生单位或医药企业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维护、医药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分析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2 遵循开放性原则, 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在调研中发现, 乡镇医院之所以对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量较低,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院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性质认识不清。很多乡镇医院对该专业的认识要么仍停留在传统病案管理的层面上, 与本科卫生事业管理相混淆;要么对高职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有疑虑。

以上问题说明当下高职教育还存在开放程度不够, 办学模式封闭的弊端, 进而导致专业教学未能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因此, 充分遵循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原则, 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走开放式办学之路, 才是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

遵循开放性原则, 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不仅要让医院领导了解卫生信息管理专业, 还要让医院一线人员走进学校;不仅要把学生送到医院顶岗实习, 还要让教师深入岗位一线;不仅要让医护人员参与教学, 还要让他们参与专业建设和改革。只有开放办学, 深化校企合作, 构建有效的院校合作机制, 才能真正实现专业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3.3 突出信息应用技术能力培养, 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从岗位能力分析可知,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当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岗位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因此, 必须打破没有重点、面面俱到的传统专业课程体系, 重点突出对信息技术应用这一核心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的开设还应以网络为核心, 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能力、小型网站建设及维护能力、数据库操作能力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因此, 建议开设局域网组建、网站建设、系统维护、数据库、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等重点课程, 而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不适宜过多开设。对各门课程内容的选择, 应淡化理论, 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应与相关医院专业人员合作, 有效整合相关课程, 内容包括符合岗位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等。关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必须开设的医学管理类课程的调查结果见表5。

表中显示, 认为必须开设的人数超过50%的课程有: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学、病案管理、卫生统计学这4门课程。而支持开设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流行病学这3门课程的人数均不足30%。因此, 项目组建议除正常开设前4门课程外, 应将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流行病学这3门课程进行精简整合, 形成一门综合性医学基础课程, 剩余学时用于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以及实践能力的训练。

总之, 只有构建符合岗位能力实际需求的, 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

3.4 坚持实践性原则,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1)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原则,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应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环境下的实践教学模式, 突出实践教学的中心地位, 树立教学理念, 广泛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符合专业职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2)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创建更多情境实训室, 使学生的实训更加贴近工作实际, 拉近与岗位距离,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 与医院信息岗位一线人员紧密合作, 加快专业课程建设力度, 实施精品课程战略, 组织开发符合职业实践特点和要求的教材;精心选择贴近岗位的实践项目, 编制专业课程的实践指导书。 (4) 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快速提高,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积极实施实践项目导师制等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导师”的充分指导下, 围绕项目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5) 改革实习教学环节, 不仅要安排学生到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医院实习, 学习那里的先进技术和规范化管理;而且要安排学生到社区或乡镇医院顶岗实习。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对乡镇医院的了解, 缩短岗位适应期, 也有利于医院了解和选拔学生, 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

6.市场调研专员岗位职责 篇六

关键词:市场需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薄弱。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正确看待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陈旧。

我国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全面地讲述,学生被动地接受与理解教师讲的内容。这种做法利于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不利于逆向思维及发散思维的培养,其结果是创造能力不足,缺乏职业型。课程体系陈旧且缺乏弹性,一旦执行,往往很难修改,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做出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单一,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职的专业建设应该是一种在政府调控下的市场需求驱动模式,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分析不够,不能根据岗位的需求状况及走向与企业共同探讨来确定专业,尤其是现有的专业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地调整,致使“产销不对口”,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乏相应的专业来培养。

3、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由于校企双方缺乏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教师缺乏走进企业的机会,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状况。造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理想中的高水平稳健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尚在建设中,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学的需求。

二、加强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紧密衔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

1、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

高职院校在扩大教育规模,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立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真正受社会和行业欢迎的毕业生。加强市场需求与专业建设和改革的紧密衔接,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的行业和岗位需求、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等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依据职业教育规律,突出适度超前性和保险性原则,与相关企业共同谋求和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和企业需求确定招生计划、课程设计等。让行业和企业等相关部门参与到专业设置中来,确保设置的专业有据可依,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专业,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人才。社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必然造成一部分行业和岗位的逐渐消失,加强与企业的交流,紧密关注行业的变化,适当调整和改革现有专业。

2、面向市场需求,建立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更要适应市场和社会、企业的需要。让课程的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并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组合,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管理机制,时刻关注社会经济和市场岗位的需求变化,及时作出调查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要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一方面,要体现“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人文素质的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培养。另一方面,要体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设施”,继续加大教学实践力度,争取与企业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使校内实践、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并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管理和实际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摒弃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授课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把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融入课堂,运用探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形式展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授导型与探究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与自制课件、讲授、网络课堂、实训课、参考教材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的形成。

另一方面,教师给学生布置项目后,要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运用辩论法、操作指导法和演练法等方法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互相启迪,划分模块、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的创建,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聘用兼职等多种途径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聘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生产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技师和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到企事业或用人单位见习和挂职实践,以便了解最新技术动态、市场岗位的最新需求,提高自身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师,把社会和企业最新技术和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信息带进课堂,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信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能力强、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

三、小结。

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创建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大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建立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市场和企业真正需求的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李乐琳,李国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2] 王振岩,张玉莲。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

7.市场调研专员岗位职责 篇七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实训岗位 模块教学 实战

2009至2010第一学期营销3个班级的《谈判与推销》模块化教学为期3个月,课时数达80个,参与学生107名。实施内容复杂,必须对该模块教学内容进行预先设计,事后必须对教学进行总结,为了方便总结起见,先将实现教学设计做部分陈述。

一、教学设计

1.实施信息

实施班级: 营销××班

参与学生:(隶属第 组,实习企业)

实施学期: 2009至 2010 学年第 1 学期

实施周数:共4周(第1 周至第4周,×月×日至×月×日)

指导教师: ×××(TEL:××× ADD:天工楼南座609室)

×××(TEL:××× ADD:天工楼南座609室)

2.目的及意义

(1)指导学生对所学理论与实践进行科学有效地整合、正确衔接前后学习的课程及项目

《谈判与推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次《谈判与推销》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首要目的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素养。《谈判与推销》运用模块化,可以实现单一知识与系统知识的结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尤其可以将前后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地衔接,并运用至实际工作过程中去。

(2)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帮助学生挖掘发挥自己的特长

通过本次模块化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虚心好学、认真踏实、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良好工作作风。在本次模块化活动中,指导教师务必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聆听学生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商务兴趣,帮助他们挖掘发挥自己的特长。争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自己在某商务活动中的优势,并给予该方面着力地扶持与鼓励。

(3)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谈判与推销》模块化突出岗位需求、突出实用性,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6个实践项目按照典型工作岗位的任务和工作流程来设计,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推销前的准备工作能力、推销过程中寻找目标顾客的能力、约见和接近顾客的能力、推销洽谈的能力(含障碍处理)、达成交易的能力、推销管理的能力。

3.纪律要求

(1)每个实施单位均须在教学期间内第一节课时准时报到,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后方可离开。严格遵守教学作息时间,否则,以迟到、早退、旷课(工)论处(在校期间依照学院要求执行、在实习单位依照该单位要求执行)。

(2)无特殊原因一律不得请假。如请病假,须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校医务室病假证明;如有特殊原因请事假,须持书面申请;3天以内(含3天)的病事假,必须经本校指导教师或校外指导教师批准,3天以上的病事假,必须经系部批准。

(3)自觉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挥调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指导教师安排的实训任务。

(4)教学期间在校内时,请注意保持实训室的卫生;合理使用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不得损坏,如有损坏现象当予以赔偿;每天实训结束,由指导教师检查“三关”(关窗、关电、关门)后,方可离开。教学期间在校外时,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单位的各项物品。

(5)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所有参加学生的人身安全,如遇非常事件,当立即向指导教师取得联系。①教学日或工作日,由小组长负责召集本组组员,共同上下课(班);②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上下班、拜访顾客途中的交通安全;③理货时注意商品堆砌的稳定性、牢固性、整齐性,避免操作不慎带来的隐患;④主动维护实习单位的商业机密,不得擅自泄露、传播;⑤拜访顾客或推销产品过程中如与顾客产生摩擦,不得与顾客发生正面冲突,应当及时寻求指导教师的帮助;⑥小组长在教学期间充任安全员。

(6)教学期间要注意自身涵养,礼貌待客,合作乐群,积极参与。

(7)男生日常着装为西装套装,不得染发、留长发、蓄胡须、佩戴饰品;女生日常着装为西装套裙,不得浓妆上岗、可佩带一至二件饰物。

(8)夜会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编排座位,每位同学须带教本及纸笔。

(9)教学期间,每位学生留存可靠、及时的联系方式。

4.参与学生任务须知

(1)每个小组每天做一份日记,小组成员轮流操作,由组长协调,每人负责一天;

(2)教学任务接收后,每个小组提交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实习报告》(见附件报告格式),小组长负责整体报告任务安排,其他组员积极配合;

(3)参与实习学生每周作一份“实习周记”,每篇周记字数不少于1000字;

(4)每位学生须向实习单位提交空白《实习鉴定表》(见附件实习鉴定表)4份为“周鉴定表”,实习结束后,鉴定表须加盖实习单位印章并交至指导教师处;

5.教学任务安排

备注:

1.每周为24课时,合计84课时。

2.4周的项目为连贯项目,贯穿整个《谈判与推销》模块内容。

3.每周不定期选择开夜会若干次,以交流实训心得,及时沟通信息。

4.实训单位——常州中天咨询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常州分公司、常州市怀月商贸有限公司(嘉实多润滑油常州代理总公司)、常州丰凌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常州顺达名烟名酒代理公司、阿尔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常州泰富广场、宏宝莱集团股份公司(常州)、江苏龙之星科技有限公司等。

二、教学总结

营销专业3个班级在专业实训中采用顶岗实战的模式进行,经总结有这样几点好处:

1.课程设置理念的创新

以强化营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营销岗位职业角色意识为教学宗旨;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来设计教学内容与选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展开教学活动;以任务情境为载体构建知识体系,以行为导向为依托构建职业能力,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切入构建岗位工作能力,将实训在企业的实战环境中展开,做到教学做三位一体。

2.课程大纲编制的改革与创新

由传统的专职教师按照学科体系编写的方式,转变为在充分调查、认真解析营销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之上,由专职教师和校外参与实训企业的营销一线专家共同编写完成,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学科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

3.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营销岗位发展需要,营销职业工作岗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对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改变为以训练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方式;分析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本课程分析营销专业存在哪些职业岗位、存在哪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利于学生确定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利于学生今后适应社会以及加强职业转换能力,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将理论教学、知识运用、技能训练三方面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实现教学做有机地融为一体。

4.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营销工作过程的任务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依据营销岗位及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来整合教学内容。具体剖析营销岗位及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营销工作岗位而不是传统的理论知识来重新整合、编排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以任务情境为载体构建知识体系,将理论、实践通过营销工作的任务结合在一起,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5.教材与教材形式的改革与创新

由于市场营销课程的教材跟不上职业化发展要求,任课教师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最新版本教材《推销技术》(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6.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基本取向,以工作本位学习为主要形式,探索顶岗学习这一种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7.教法的改革与创新

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展开日常教学。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项目即是具体的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参与学生通过顶岗并实施该岗位所需的工作任务。项目化教学法隶属“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具有探究性的建构主义学习方式。

8.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突破固有的试卷考核标准,侧重过程化考核评价,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各类实训,认真完成项目化课程中的各项任务,并认真参考实训企业人员对学生做出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2]方罗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新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8.市场调研专员岗位职责 篇八

关键词:职业岗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为了能够更好的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学院的要求,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对本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量化的调研。一是横向的, 对不同的企业进行调研;二是纵向的, 调研了同一企业不同级别的人员。调研的形式有大家座谈、企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毕业生问卷调查等。

横向调研的单位有:伊春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哈尔滨北方水泥有限公司、佳木斯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双鸭山水泥有限公司等水泥生产企业及黑龙江宇辉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哈尔滨六合桂园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混凝土生产企业。纵向调研的人员级别有:水泥生产企业:主管生产的企业副总经理, 技术外负责人、化验室主任、各车间主任, 各岗位技术员;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主管生产的总工, 化验室主任, 质检员、试验员、内业人员等。通过座谈、填表等形式的调研, 梳理出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及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如下:

1 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

1.1 水泥生产企业

(1) 工作岗位。学生到水泥生产企业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①中控操作员, ②生产车间技术员, ③化验室, ④技术处, ⑤设备巡检, ⑥销售部等。

(2) 岗位工作任务。①中控操作员:该岗位的工作任务包括熟料煅烧、生料制备、水泥制成、原料预均化等操作任务。要求操作人员通过中央控制室的电脑控制操作现场各设备的开启、停车、喂料、加压、收尘等, 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及产品质量。②生产车间技术员:工作任务是负责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三大车间的生产工艺技术。解决现场各设备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常现象。③化验室:工作任务包括生产控制检验, 原料及熟料全分析, 出厂水泥的化学成分全分析及物理性能检测。原材料品种、熟料的煅烧情况、水泥的细度、出厂温度等方面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影响。④技术处:工作任务有全厂各车间的技术改造、水泥生产的工艺配料, 对各车间进行技术管理, 制定抢修、检修的计划及工作方案, 布置、完善各车间的操作规程等。⑤设备巡检:工作任务是负责所管辖范围的日常巡检工作, 并做好当班记录, 说明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配合中控室进行现场检查和处理工艺问题等。⑥销售部:工作任务就是销售水泥。所以要掌握水泥的品种、细度、成分、强度等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及不同混凝土对水泥性能的要求等。

(3) 工作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分析。根据对企业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到水泥生产企业就业, 毕业生应具有下列专业能力:①掌握水泥生产工艺知识, 了解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包括原料预均化工艺流程、生料制备工艺流程、熟料煅烧工艺流程、水泥制成工艺流程) , 并了解中控室的自动控制原理。能够通过电脑按照流程开、停设备, 合理控制设备的喂料、加压及通风, 从而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及生产出合格产品。②掌握水泥生产设备的相关知识, 了解各生产设备的原理及构造, 设备的润滑及维护。能够解决现场各设备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常现象。③掌握一定的水泥生产管理知识。能够对车间进行技术管理, 制定抢修、检修计划及工作方案, 布置、完善车间操作规程等。④掌握一定的CAD制图知识。能够用CAD绘制设备、工艺改造的图。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能够熟练的应用各种办公软件, 制作电子表格等。⑤水泥的性能及原材料的品种等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及在工程中的应用。⑥掌握一定的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的知识。具备下列能力:A.能按照规程规范地进行样品采集及制备;B.能针对不同样品和实验室条件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并制订合理科学的检验方案;C.能完成具体样品的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并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 准确表述分析结果, 能对实验数据作出科学的评价, 编写正确的检验报告;D.能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正、审核, 并能正确处理检验结果中出现的可疑值, 分析一般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并对所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E.能对不同类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能初步了解和编写产品的质量管理文件;F.能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和资料归档。

1.2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

(1) 工作岗位。学生到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①质检员, ②试验员, ③内业员, ④控制室操作员, ⑤化验室主任等。

(2) 岗位工作任务。①质检员:该岗位的工作任务是检验搅拌好的混凝土的质量。包括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能等。②试验员:工作任务是检验原材料 (水泥、粉煤灰、矿粉、砂子、石子、外加剂) 的性能;水泥与外加剂相溶性试验, 配合比设计的试配试验等。③内业员:工作任务是进行各种试验数据的统计, 出厂混凝土的配合比, 所用原材料的性能记录等。④控制室操作员:工作任务是进行混凝土搅拌, 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 调整施工配合比, 选择投料方法及确定搅拌时间。⑤化验室主任:工作任务是负责根据工程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不同的水泥质量及原材料的品种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并对各化验室进行技术管理, 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现象, 布置、完善各岗位的操作规程。

(3) 工作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分析。根据对企业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到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就业, 毕业生应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①掌握商品混凝土试配及性能检测相关知识。能对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强度、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等检测, 保证出厂混凝土合格。②掌握混凝土生产设备的相关知识, 了解各生产设备的原理及构造, 设备的润滑及维护。能够解决现场各设备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常现象。③掌握一定的化学分析的知识。能按照规程规范地进行样品采集及制备;能完成具体样品的化学分析, 并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 准确表述分析结果, 能对实验数据作出科学的评价, 编写正确的检验报告;能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正、审核, 并能正确处理检验结果中出现的可疑值, 分析一般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并对所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④掌握混凝土搅拌的相关知识。了解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 (包括原料储存、计量、上料的工艺流程等) , 并了解中控室的自动控制原理。能够通过电脑按照流程开、停设备, 合理控制设备的给料、搅拌及卸料流程及时间, 从而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及生产出合格产品。⑤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及CAD制图知识。能够熟练的应用各种办公软件, 用CAD绘制设备、工艺改造的图。⑥掌握一定的商品混凝土生产管理知识。能够对混凝土生产进行技术管理, 能对不同类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能初步了解和编写产品的质量管理文件;能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和资料归档。

2 结论

通过对调研材料的整理和分析, 我们发现水泥不是最终产品, 而是要通过混凝土或砂浆才能得到应用, 而水泥的原材料品种、煅烧情况及其各项性能指标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 如在水泥生产中加入的石膏的品种、混合材料的各类、水泥的煅烧情况、水泥的细度、水泥的温度等的不同, 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如果能将水泥工艺及预拌混凝土两个方向结合在一起, 使我们的毕业生即掌握水泥生产工艺及性能, 又掌握预拌混凝土性能及应用, 毕业后就会很快上手工作, 满足社会需求。水泥工艺和预拌混凝土两个方向相同的职业岗位如表1:

上一篇:城沙高中高三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下一篇:理想国读书笔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