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2024-06-18

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精选7篇)

1.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一

新疆兵团社会保障问题的若干思考[摘 要]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国家从经济的角度对社会公民的生活提供安全性保护。建立具有兵团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兵团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研究构建兵团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十分重要。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一、兵团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兵团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来,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定位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兵团社会保障建设开始进入一个体制和制度创新的阶段。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工作中,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社会保障工作出现了喜人的局面。目前,兵团已实行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项保险师级统筹。各项保险参保人数及参保比率都在稳中有升,基金收支基本平衡,运行比较平稳。07年以来,兵团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大力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力度,继续实施“金保工程”,完成了社会保险局域网建设,实现了各项社会保险金支付的社会化发放,确保了兵团社会保险工作平稳运行。兵团在07年继续巩固养老、医疗保险扩面成果,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职工医疗保险金按时足额和社会化发放。截至5月底,全兵团共有76.2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与上年基本持平;有108.8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增长0.12%。其中,44.87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率及按时足额发放率均达到100%,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98%;有65.45万在职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增长0.28%。同时,兵团继续全面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力求实现“应保尽保”目标;完善失业保险调剂金制度,建立失业保险预警机制,保持了就形势的稳定。截至2006年年底,兵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6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482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岗职工工资总额9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有单位86.63亿元,增长12.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909元,比上年增加1773元,增长14.6%。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6.3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59.9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8.71万人,其中,职人员63.68万人,退休人员43.4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58.9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59.72万人。各种城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16个。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7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0.5万人。各类社会福利院66个,床位2683张,收养人数1525人。截至07年5月底,全兵团参加工伤保险人员60.19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28万人;享受伤残待遇1076人;参加生育保险人员59.18万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4577(次);参加失业保险人员59.76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7388人。今年,按照兵团党委的部署,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派出工作组深入各师对养老金统筹工作进行了调研,实现兵团级统筹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兵团还召开了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分析会,规范并完善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二、完善兵团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兵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兵团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与兵团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屯垦戍边任务相一致,促进社会保障公平正义、便于各类从业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管理服务体系,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

谐兵团和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是基础,改善民生是根本,社会和谐是保障。为了实现社会保障工作的各项目标,满足职工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以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推进兵团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逐步完善覆盖全兵团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一是要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努力做到团场各类从

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服务;二是要合理确定团场的缴费率水平,推进兵团级养老保险统筹和团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三是要制定团场享受失业保险的政策,作好失业

保险向社保补贴、转岗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三方面的延伸工作,为当前和今后劳动力转移提供支持和服务;四是要进一步完善以基本医疗为主体的多层次保险体系,探索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将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从职工扩大到全体居民;五是要将新的就业扶持政策延伸到团场,让团场符合条件的人员享受到就业再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是兵团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构建和谐兵团、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发展的目的真正放在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逐步推进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和运行,不断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实现兵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目前兵团急需发展起多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一个有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兵团特色并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应遵循力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确定其资金来源和保障方式等原则,并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设计要充分兼顾社会和经济目标的双重要求,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最佳统一;正确选择保障重点,强化保障功能,提高保障效率;清理各种社会保障项目,按保障需求构建层次分明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兵团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1.构建健全的兵团社会保险制度

兵团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否明确,是关系到社保制度改革的进展快慢乃至成败的重大问题。其中,当务之急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农民工是兵团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加速兵团经济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目标就是,以工业化为源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大部分农民退出农业的机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以便实现兵团农业的现代化。在世界经济的近现代历史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都不断降低。使兵团经济社会转型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构建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尤显重要。

2.构建健全的兵团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为保障生活贫困人口和有特殊需要的社会群体的利益与需要而建立的。社会救助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在社会救中应占主导地位,但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对此认识不足。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兵团社会救助在覆盖面、资金规模和保障水平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社会救助经费并没有跟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兵团各级人民政府在社会救助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兵团用于公共财政的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还很低。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拥有豪华公车、豪华办公楼,每年花大量纳税人的钱用于差旅费、招待费、吃喝费、会费;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的分化日益严重,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警戒线,社会上出现在各个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有大量亟待社会救助的人群得不到政府应有的救助。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开放社会救助渠道,组织和动员社会自身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出资从事社会救助事业,建立爱心基金,逐步形成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长效有序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和法

律救助为主体,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尽快构建起强有效的社会救助系统工程。逐步把分散的社会救助计划与社会保险分开,设立相关机构,对政府的社会计划实行统一管理,协调与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的社会计划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兵团社会救助制度。

3.构建健全的社会保障预算体系

社会保障预算是国家用来反映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包括政府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工生育保险及住房等各项基金收支活动的计划,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建立的,由政府强制征收的,按国家规定的范围、项目、标准支付,并由政府承担最终支付责任的专项基金。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理财的职能部门,代表政府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是理所当然的。一方面,社会保障支出也是一种财政性支出。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其中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另一方面,对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法制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通行做法。社会保障筹资可以收费,也可以征税,不仅如此,社会保障基金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来源于政府经常性预算的拨款。建立兵团社会保障预算,将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及各项基金结余的投资运营活动纳入预算管理,有利于规范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及各项基金结余投资运营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兵团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林毓铭.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探索与争鸣,2004年04期张玲.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与思考.北方经济,2004年02期徐凯赟,欧阳亮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唐政秋.论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求索,2004年01期

2.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二

一、生态农业是兵团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 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简而言之, 就是在洁净的土地上, 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产品,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国内外市场需求所决定。

从国际市场看,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主导模式。各国对食品和各种消费品的卫生质量监控越来越严, 标准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对与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关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卫生安全标准要求更加严格。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将面临更加苛刻的“绿色壁垒”。从国内市场看, 市场需求决定生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的要求更高, 使用化学添加剂的各种农副产品已无法满足对消费品日渐挑剔的居民的需要, 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将成为居民消费的主流, 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内外市场都要求, 以农产品出口贸易为主的兵团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2.自然环境条件所决定。

干旱的气候条件, 绿洲与戈壁、沙漠交错并存的地理现象使新疆生态脆弱性较为突出, 环境承载空间有限。兵团各团场分散分布在新疆各地, 因本着“对外守备边防, 对内加强民族团结, 利民而不与民争利”的原则, 农牧团场布点大多选择在边境沿线和新疆两大沙漠边缘, 地处“风头水尾”的偏僻地带, 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不愿居住的地方。兵团有90多个团场分布有荒漠化土地, 2/3之多的团场自然条件较新疆其他地区更加恶劣, 一旦开发不当, 就可能造成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农业作为兵团经济的生命线, 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基础上的荒漠绿洲型农业, 农田面临着风沙、干旱等多种灾害的威胁。自然环境状况要求兵团农业必须也只能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

3.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兵团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但质量普遍不高。荒漠化、盐碱化问题突出, 再加之团场受经济利益的趋动, 不能科学有效地用地养地, 掠夺式经营方式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中低产田占了60%以上。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每平方公里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8万m3, 水分蒸发量大, 农药、化肥及盐碱地灌溉回水造成水质污染, 导致部分耕地因缺水而弃耕。有限的资源和资源的矛盾性要求兵团农业必须走节约资源、促进资源有效合理利用的生态农业之路。

4. 现有的优势条件所决定。

兵团尽管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区, 但却具有别的省区发展生态农业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 兵团具有集团化、规模化的优势;其次, 兵团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周围高山环绕, 与新疆同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陆自然区域;第三, 气候条件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第四, 兵团人口稀少, 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小。兵团工业化水平又低, 除了各师有一些工业外, 团场很少有工业, 不存在工业造成的“三废”污染问题。

二、兵团在生态农业方面的探索

生态农业的实质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清洁型农业。它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兵团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尽管这些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 但毕竟已迈出关键的一步。

1.高效节水型农业。

水是农业生命之源, 它对处于干旱荒漠区完全依赖灌溉的兵团农业而言则更为重要。由于灌溉方式落后, 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 农业耗水量极大, 引起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矛盾, 是导致新疆“三化” (土地沙化、次生盐化和土壤肥力退化) 的根源。为合理集约地利用水资源, 兵团成功研制并推广了膜下滴灌技术, 这一新型节水技术使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 加上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蒸发甚微, 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至此, 兵团有近一半的耕地已推广使用节水技术。

2.无公害型农业。

兵团有机食品起步于“十五”初期, “十五”期间, 经兵团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兵团有机食品共5个类别, 分别为大米、哈密瓜、红枣和牛、羊肉制品。其中有机种植业产量达 9160.6 吨, 养殖业 (牛、羊) 数量约30万只 (头) 。有机食品总面积 296.4 万亩, 其中种植面积1.6万亩, 有机草场认证面积295万亩。兵团建立有机食品生产基地7个。“十一五”期间, 兵团将大力发展综合生态农业, 推广有机食品产业, 进行土壤污染防治, 实施畜禽养殖污染物综合利用, 拟建20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10个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3. 产品创新型农业。

兵团在历经三次农业科技革命后, 不仅实现了棉花的优质高产, 而且突破了棉花色彩单一的局限, 以科技创新促进了产品创新, 培育出多种颜色的天然彩色棉花新品种。由兵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控股的中国彩棉集团采用生物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离子束诱变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 研制出了适应生态环境保护, 有益人类健康的彩色棉花。彩色棉花作为一种绿色环保产品, 因符合人们追求不含各种染料、偶氮、重金属离子的新型纺织品的需要而成为现代人时尚健康服饰。据世界绿色农业组织预测, 彩棉在未来10年将占世界棉花的30%~40%, 说明彩棉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兵团现拥有中国彩棉产量的95%和世界的16%。随着对蓝、红、黑等新色彩彩棉新品种的开发和彩棉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 必将实现彩色棉花的规模化、产业化, 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种养结合型农业。

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农业形式出现的较早, 只是规模较小、局限于庭院经营, 是特色种植业职工采取的主要经营方式。它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生产与消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在种植业与养殖业间构建综合立体的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如用鸡粪、肉鸽粪养鱼、养猪;羊、猪、鸡、狗等粪肥向农田富集, 用于种植的葡萄、棉花、饲料等作物的肥料之源, 鱼池肥水浇地。综合性种养因充分吸纳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了生物资源的利用率, 节约了种养成本, 减少废弃物, 使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循环稳定进行。职工不仅发展了特色产业, 优化了产业结构, 促进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联动发展, 而且掀起了发展庭院经济的热潮, 拓宽了职工致富渠道, 获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

生态农业作为新生事物, 它的推广与普及必然要经过艰难的过程。目前, 兵团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1.农业污染问题。

现代农业的主流是工业化农业, 大量依赖不可更新资源, 特别是石油附属产品——化肥、农药的投入, 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资源污染的治理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一是农药污染;二是“白色”污染;三是化肥污染;四是部分团场周边环境恶化。

2.消费市场还未形成。

消费者对生态产品虽有强烈的需求欲望, 但实际的购买力市场还未形成。主要原因:首先, 兵团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主要在新疆, 受新疆经济落后、居民收入偏低的制约, 居民消费意愿与实际购买力发生矛盾, 生态产品的庞大消费群体未真正形成。其次, 生态产品具有技术性、专业性的特征, 消费者无法鉴别生态产品的质量并掌握完全信息, 在市场秩序还未完全规范的背景下, 价格偏低的一般产品反而更受消费者青睐, 出现了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3.经济利益的制约。

生态农业生产同常规农业生产相比, 其特点是: 前期资金投入量大, 投入后短期无法见效益。实物产出数量少, 可获得的价格较高。兵团团场负担沉重, 是集多重职能于一身的企业, 既要向师上缴利润, 又要自己投资建设小城镇, 既要投资于经济建设, 又要开展各种社会事业 (包括团场职工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 这就决定了团场必须追求眼前的最大效益才能维持团场正常运转。在没有政府投资支持下, 依靠团场自身力量去发展生态农业动力不足。

四、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

1.积极争取国家及兵团的资金支持。

生态农业不仅是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因其投资大, 产量低, 短期效益不显著, 市场无法有效调控。这就需政府的支持。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制定严格的检测标准和大量补贴来实现的。兵团要占据农业发展的制高点, 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首先, 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信贷政策的支持, 其次, 兵团层面上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及激励力度。每年拨出专项资金以发展生态农业, 对实施生态耕种的农场进行补贴。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其内部软环境。

2. 加强生态农业的制度建设。

建立生态农业的制度安排。通过建立一整套约束与监督机制规范团场与农户的行为, 以扼制“重用轻养”的短期行为。首先, 完善团场领导考核制度, 将农业的绿色指标、生态农业推广面积、生态技术等作为考核领导业绩的主要标准。其次, 团场加强对职工发展生态农业的培训力度, 让职工充分了解绿色食品的评价标准、农药化肥等施用标准系列指标体系, 了解市场信息与发展动态, 生产有市场潜力的生态产品。第三, 团场与职工签定生态农业发展的合同, 加强对地膜的回收工作。督促其养田保田, 进行合理地轮作倒茬。引导推广生态农业。第四, 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在示范区内, 严格执行有机棉和有机食品的规定, 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 构建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 建立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加工的多级循环 (时空多层次) 利用, 其中主要是农畜产品及其工业的多级利用。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 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 做好团场规划。

科学规划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运用生态学原理, 制定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布局结构, 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配套发展。首先, 在产业结构上, 调整单一种植业结构, 实现农、林、牧、副、渔、工等多种经营, 通过加工业, 延长农牧渔业的产业链条及资源循环链, 从一次消费变化为多次利用、综合利用, 变单一系统为农林复合系统、有机废物的生物利用系统, 实现绿洲大农业的有效循环。其次, 调整团场区域布局, 将团场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 按分工安排生产区布局, 逐步探索建立农业与牧业协作区, 在做到工业清洁生产的前提下, 也可建立农牧工协作区, 形成农牧结合, 农牧促工的格局, 实现绿洲农业的良性循环。第三, 作好生态农业日程表。生态农业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团场应从降低化肥使用量, 提高有机肥的施用量和残膜回收率入手, 逐步建立完整绿洲生态农业系统。

4. 重视科技创新。

今后, 兵团应在认真研究国外绿色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市场需要的生态农业技术, 一方面要遵循3R原则 (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 , 在农产品生命周期 (如从田头到餐桌) 中减少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 使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循环利用。注重总结与推广我国传统农业的经验, 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模式。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根茬固土、秸秆覆盖和减少耕作等等。另一方面, 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 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秸秆还田的机械化技术以及适合干旱半干旱区的抗虫抗害的优良品种。

5.开展周边地区的生态建设。

3.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超循环理论 生态环境

自从20世纪90年代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发展与环境矛盾的根本之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我国提出的建立节约型、低碳型社会,实现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的增长,基本特征是“两高一低”,即“高开采、高排放、低利用”。人类在这种经济运行方式中,通过对自然的粗放型经营和一次性利用,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直接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恶性破坏。循环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两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它要求对污染和废物产生的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凋统一。

3R原则构成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即“减量化”(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的排放;“再利用”(Reuse),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利用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再循环”(Recycle),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后能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减量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

二、超循环理论概述

西德生物学家M·艾根于1971年提出超循环理论,超循环理论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组织结合途径的理论,即关于自组织系统内部结构及其联系和运行方式的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具有自组织超循环性质和特征,通过正确地把握自组织超循环规律,可以加快循环经济的形成和提高循环经济的运行效率,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超循环是由无数循环通过耦合形成的循环网络系统。循环是指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循环包括反应循环和催化循环,反应循环是靠系统外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来驱动的循环,催化循环靠系统内部自催化和彼此相互催化(交叉催化)来驱动的循环。

超循环的运行效率和偶合力——“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催化剂有“外部催化剂”和“内部催化剂”。“外部催化剂”是指循环系统外部输入或强加的催化剂,因为它能够使循环被动的运行和耦合,所以循环运行效率较低,并且循环耦合力较弱;“内部催化剂”是循环系统内部自己产生的,因为它能够使循环自主的运行和耦合,所以循环运行效率高,并且循环耦合力强。

超循环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超循环中至少包含一个“催化循环”,即要有“内催化剂”(包括自催化和交叉催化)催化的循环。超循环通过自催化可以加速同一个循环圈的运行效率,而交叉催化可以增强不同循环之间的耦合力,并且能够使系统获得整合功能。

超循环的功能和作用:一是自复制、自适应和自演化的功能。因为“催化循环”是超循环的核心构成部分,所以在自催化和交叉催化的作用下,超循环具有自复制、自适应和自演化的功能。二是整合功能。超循环能够促进各个子系统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容易形成共生的结合体,具有整合功能。三是非线性功能。因为超循环内部关系是非线性关系,所以能够有效展开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四是高效功能。因为超循环具有特殊结构,所以超循环能够提高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等的利用效率。

三、循环经济超循环模式及其机理

1、传统经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枯竭,而且打破了生态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从而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展和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危机。

忽视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传统经济模式,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疯狂开发、掠夺和消耗。据统计,全球一年要消耗30多亿吨石油、40多亿吨煤炭,如果按此速度消耗下去,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仅够用50年左右,煤炭只够开采200年左右。而且导致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把大量“三废”排放到环境中去。据统计,全球每年要排放90多亿吨垃圾、5000多亿吨污水、18亿吨二氧化碳和近亿吨二氧化硫等。这种“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经济模式,不仅阻碍了人类经济进一步发展,而且破坏了生态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譬如,打破了大自然中的碳循环、水循环、硫循环和氧循环等诸多生态循环系统的平衡。从而导致了酸雨成灾、土壤退化、农牧业减产;植被破坏,沙漠扩大,水土流失;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水旱灾害同时肆虐人类等环境问题。

2、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融合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经济发展模式,在遵循生态循环规律的前提下,将支撑人类经济发展的物质循环科学地、合理地嵌入生态物质循环之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双赢”。

循环经济的基本运行模式是“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相对封闭式和非线性式经济模式,通过对经济运行的输入端、运行过程和输出端进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控制,最终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循环经济目标。第一,在经济源头,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控制污染原料进入产生、消费循环。当原料进入生产之前,企业通过对不同产品的功能重新组合、制造工艺重新设计,实现不同产品功能整合化、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来减少商品消费量和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量,预先实现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排放量。第二,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用途和实施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实现产品的耐用性、多用性和替换性;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通过反复多次使用和多用途使用产品,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原料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第三,通过对工业废料、包装废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使垃圾资源化等,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第四,自然资源通过“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之后,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最终废物在进行环境之前,进行无害化或“零污染”处理,从而实现生态物质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兵团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环境因素

兵团属于绿洲型经济,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兵团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稳定性和累加性,自然承载力相当有限,环境易毁而不易恢复,这是兵团生态环境严峻性的最重要方面,再加之长期以来一些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兵团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诸多环境问题凸显。

1、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趋势加重

新疆各兵团所处的地区是典型的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区,有30%多的耕地目前出现不同程度的盐渍化,中度和重度的盐渍化土壤面积占了一半,自然因素造成各个兵团土壤盐分偏高,农业开发加剧又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兵团的人工绿洲中耕地土壤盐渍化面积达126.31万hm2,约占现有耕地面积的30.6%,耕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可使棉花和粮食作物单产降低20%~40%,严重的则绝收;全疆87个县市中,只有7个县市没有出现荒漠化的土地,大约1200万人和三分之二的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兵团的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荒漠化土地每年扩张400多平方公里。受干旱、缺水、风沙、盐碱等恶劣环境影响严重,87个县(市)中已有53个受沙漠化威胁,沙漠总面积为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63%,耕地流失严重。截至2004年,兵团累计荒漠化土地面积达l77.24万公顷。

2、水资源短缺、利用条件差

表现为河流水量减少,下游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水质咸化和污染,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新疆地表水年径流量889.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径流量的3%,而且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冬两季来水则很少,水资源相当紧缺。新疆580多条河流的年径流变率在40%~70%之间,地表水除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流域尚有较大的增水潜力外,其余大多数河流潜力不大。北疆玛纳斯河下游和南疆塔里木河下游已干涸。大量农田排水进入河流,使河水及湖泊的矿化度增加,水质盐化,多数排入河流湖泊。由于植被破坏,造成土壤侵蚀加剧,使河水泥沙含量增加;部分流经城市和矿区的河流,由于工业和城市污水的排入,水质遭受污染。兵团大多数河流均属内流河,河流储量小,流程短,自净能力低,遭受污染难以治理。同时,由于农灌、工业的大量引水,使许多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受河流断流影响最大的是湖泊。据统计,新疆的湖泊面积已由50年代的120万公顷减少到目前的70万公顷。目前,天然湖面积减少0.4万平方公里。许多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如著名的罗布泊(1967年消失)、台特马湖(1972年消失)、玛纳斯湖、艾丁湖、艾比湖。湖泊面积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区内各兵团区域性环境退化。

3、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一是城市环境污染趋重。兵团工业化进程中,“三废”污染问题严重。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流经城市的河流和靠近城市的湖泊、水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据近几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6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只有6个城市,半数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低于三级标准。据有关部门对全疆20条河流的监测,流经城市的河流普遍存在明显的岸边污染带。如2003年全疆监测的20条河流56个断面中,水质为一至三类的断面占66.0%,四类至劣五类的断面占34.0%。全疆达到二、三类水质标准的湖库比例占18.5%,四、五类占22.2%,劣五类占59.3%。2000—2003年间,全疆共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42起,大部分为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15万元。二是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地膜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也遭到污染。兵团乡镇企业数量少,“三废”排放量相对所占比重不大,但由于发展迅速、发展水平低,资源浪费大,污染治理能力差,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农田、渠塘、河流,加之乡镇分布面广,防治困难。

4、植被破坏严重,草场退化加速

主要表现在生物种群灭绝、数量减少及分布面积的缩小。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兵团草场普遍超载,优良牧草减少,草场严重退化面积达0.08亿公顷,草地退化和沙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37.2%,植被覆盖率降低,产草量下降30%~60%,天然草地以每年29万公顷的速度退化。草场退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造成的原因也很复杂,但事实证明,超载放牧和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目前兵团草场超载率为87.49%,该超载率必然导致80.1%的草场退化。

5、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由于森林、草原、荒漠植被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自然植被在抵御灾害当中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在干旱、风沙、盐碱环境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灾、地震、风灾、泥石流、病虫害、鼠害等。据不完全统计,近50年来,新疆共发生较大干旱灾情100余次,累计受害农田近300万公顷,草场近1700余万公顷。共发生洪水灾害140余次,累计冲淹农田及草料基地400余万公顷,冲蚀耕地20余万公顷。草场鼠害、虫害面积从1982年的0.087亿公顷发展到近年的0.13亿公顷。据调查统计,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25亿元以上,水、森林、草原、土地等资源损失高达100亿元以上。2003年,农作物受旱面积22.10万公顷,其中受灾面积18.88万公顷,旱灾直接经济损失5.75亿元;全区11个地(州、市)45个县(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6.7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43亿元;森林虫鼠害发生面积61.52万公顷;气候灾害直接造成全区40.31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寒潮、大风、大雪天气造成受灾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6798万元;地质环境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2252万元(2002年为1.0775亿元)。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各兵团也深受其害,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造成了资源的破坏,而且是导致环境恶化的直接因素之一。

总之,兵团目前的生态环境在总体上日趋脆弱,自然承载力和环境质量有逐步下降趋势。要选择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五、兵团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和优势

工业文明是现代化建设无法逾越的阶段。在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时代的今天,在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之下,兵团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兵团发展循环经济,既有有利条件,也有各种障碍。

1、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

首先,由于历史和现实多种原因,兵团的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农重工轻现象突出,工业投资严重不足,发展严重滞后。到2009年,工业增加值只占生产总产值的18.1%,远低于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即使在工业内部,比例也严重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只有38%,也远低于自治区和全国水平。工业成了兵团产业的短腿、软肋。循环经济要求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需要在多个产业部门(主要是工业部门)或部门内部进行。产业结构不合理,必然使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再生资源(污染物)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循环链条断裂。

其次,多种产业经营粗放,科技力量薄弱,经济增长方式陈旧,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兵团成立50多年来,在取得的几十项项重要科技成果里,只有8项属于工业部门,仅占16%。循环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粗放型经营大量消耗资源,一方面排放的废气、废物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另一方面,大量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废水、废气、工业垃圾)被当作废物丢掉了。最后,重化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新疆丰富的油、气开采、石化工业,在兵团几乎是零记录。煤炭的开采虽然比较普遍,但大多是粗放、落后的开采方式,不能成为兵团发展循环经济应有的产业支撑。

2、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

在充分认识兵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兵团发展循环经济是有一定的有利条件的。其一,经过50多年奋斗,兵团已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除拥有一大批现代化的农、牧业外,还拥有采煤、制糖、水泥、发电、造纸、棉纺、农机、建筑等工业企业,特别是打造出了像中基、新天、伊犁特等发展强劲、前景看好的大型工业企业。这些都是兵团发展循环经济牢固的经济基础。其二,兵团的重化工业短腿、软肋现象正在改变。兵团领导作出的关于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参与新疆石油、天然气、钾盐、石灰石、煤炭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建立一批石油化工重大项目的战略构想,已经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兵团聚氯乙烯集团、大黄山煤矿焦化项目、南疆温宿县境内的化工基地都已初见端倪。这将大大改善兵团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为兵团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其三,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兵团城镇化建设的良好势头,为兵团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西部开发同东部的新跨越、中部的崛起遥相呼应,带动兵团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兵团的城镇化建设,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把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整合起来,用循环经济的模式来建设城市,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工业、农业、能源、消费以及建筑物等各个方面,最终把城市建设成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晓海、刘晓昆:倡导循环经济追求持续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5(22).

[3] 谢海云、孙力军、张文彬: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25).

[4] 陆钟武:关于循环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3(16).

[5] 李健、闫淑萍、苑清敏:论循环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 徐嵩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和实验平台[N].光明日报,2003(11).

[7] 牛文元: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4.

[8] 周华荣、黄韶华:对新疆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的若干思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4).

4.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四

宋洪远 赵长保 张海阳

农村改革3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做了初步的回顾和总结,对今后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和建议。

一、农村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

发端于1978年的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光辉历程。1978-1984年,农村改革首先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入手,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初步形成和基本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村改革取得突破。1985-1991年,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以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实行村民自治等为重点,农村改革全面推进。1992-2001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推进乡镇企业体制创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2002年以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全面改革农村税费制度、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农业补贴制度、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进入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二)农村改革的重要进展

中国的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确立了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初步形成;二是废除了统购统销制度,发育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三是破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四是终结了农业封闭半封闭状态,农业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五是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逐步推行;六是实行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初步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三)农村改革的主要成效

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化。一是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创造了用世界9%左右耕地养活世界20%人口的奇迹。二是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优质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格局初步形成,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村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三是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减少,农村已进入由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阶段。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五是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农村改革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1.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统筹推进城乡改革。20世纪70年代末期首先启动农村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改革开始向农业和农村外部扩展。实践证明,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支持农村,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互相配合、协调推进。这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宝贵经验。

2.着眼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和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切实推进农村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强了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和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农村改革的30年,是我国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的阶段,也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实践证明,这是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3.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由个别地区的率先探索到全国逐步推开,由生产领域逐步扩展到流通领域,由农业逐步扩展到非农产业,由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改革,既保持了改革举措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又不失时机地使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保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这是农村改革的成功之路。

4.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积极推进农村改革。改革以来,农村出现的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等一系列新事物,都是农民群众在改革中的发明和创造。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农民的意愿,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积极探索和大胆试验,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实践证明,依靠农民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把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这是推进农村改革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5.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禁锢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开启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农村改革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是冲破僵化体制和陈旧观念束缚的结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把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不断引向深入。这是保证农村改革不断推向前进的思想基础。

二、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中央明确提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做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既对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调整传统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和谐进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着力消除体制和机制障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二)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在经济建设上,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在政治建设上,完善体制、政策和法规,依法保障农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进一步明确农民家庭财产的法律地位,依法保障农民的经济权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在社会建设上,以农村为重点改善民生,完善农民平等就业的体制和农民公平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农民享有义务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在城乡统筹上,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促进城乡市场开放统一、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调整农村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农村上层建筑;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调整工农和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具体来说,深化农村改革应着眼于以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探索统一经营有效实现形式为重点,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以完善农产品市场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为重点,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革农业投资管理制度为重点,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为重点,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三、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1.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一是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研究实施土地永包制的可能性,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使农民充分享有各种土地承包权益;二是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三是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探索建立土地流转补贴制度,引导农业集约化经营;四是创新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探索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有效形式,通过土地经营权长年转让、季节性转让、大户经营、企业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坚持流转以不改变农地用途为前提,严格控制农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也不能以农地资源的流失为代价;二是明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有条件,要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潜力等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农业经营方式;三是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是否流转以及如何流转必须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由农民自主选择;四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发展水平,选择规模经营的途径、步骤和方法;五是坚持土地流转要以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为核心,土地流转不能损害农民的土地经营收益,更不能损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二)探索统一经营有效实现形式

1.发育多元化农业经营组织。扶持和规范实践中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农村综合服务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使组织起来的农民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2.建立农民与各类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总结各地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探索通过政策扶持、舆论监督等措施,建立社区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解决好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3.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突出重点,鼓励支持,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

四、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一)完善农产品市场制度

1.培育农产品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流通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大力培育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组织,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采取股份制形式,培育、建立一批大型农产品营销企业集团。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对从事农产品交易的运销商、代理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商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和客户资料档案。

2.优化农产品市场结构。在规范农产品初级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设施配套的专业性产地批发市场;积极推进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和农产品连锁经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着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适时开发期货新品种,完善交易手段和交易机制,发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价格风险的重要作用。

3.完善农产品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法》,明确市场建设主体、交易主体、管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市场管理行为和市场交易行为。制定农产品分级分类标准,推行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责任追溯制度。

4.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推行电子统一结算制度,整顿和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改善农产品市场交易条件,强化配套服务功能。改革国家对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分割管理的体制,适当归并分散在各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5.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对粮食、棉花和食糖等重要农产品的国家储备制度,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储备责任,完善政府与收储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通过及时有效的吞吐调节,引导企业建立商业性储备,稳定国内农产品市场供应。二是建立灵活的农产品进出口调节机制,严格调控农产品进口,鼓励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充分利用国际农产品资源和国际市场来调节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三是完善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强化科学分析,健全发布制度,拓宽发布渠道,完善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数据可靠、分析准确、发布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有效地引导农产品产销活动。

(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1.加快推进正规金融机构改革。一是抓紧实施中国农业银行整体股份制改革,通过国家扶持、自身重组,将其改造为按市场规则运作的商业银行,不再承担政策性业务。农业银行要着力提高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地方骨干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及民间金融组织等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强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完善财政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持续投入与补偿机制,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除继续履行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职能、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外,要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支持作用。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鼓励信用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特别是在提高对农户的贷款覆盖面、满足农民资金需求方面要有实质性进展。

2.积极培育民间信贷组织。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对“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组织,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管制;对已经进入市场的小额信贷组织,帮助督促其建立可持续的资金补充机制。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允许和引导农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3.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抵押方式。在继续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建立专门的担保基金,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从事农业担保服务;鼓励引导商业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农户信用记录;发展农户联户担保,降低信用风险。金融机构也要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信贷经营机制,降低农村信贷门槛。

4.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从特定品种入手,积极探索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办法和模式。加大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通过保费补贴等手段,扩大投保范围。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进入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商业保险。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积极发展农业再保险,通过财政补贴或委托代理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原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

五、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一)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1.抓紧制定《农业投入法》、《农业信贷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使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法制化。

2.坚持国家财政支出增量向农业倾斜,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比重,特别是要进一步细化财政支农项目,明确界定财政支农投入范围。

3.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大幅度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二)改革农业投资管理制度

1.健全监督法律体系。抓紧修订和尽快出台《财政法》、《预算法》、《财政监督法》、《农业投资法》等有关农业财政投资监督的法律法规,对财政投资的监督机构、职责和监督程序,被监督机构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农业财政投资监督法规的处罚办法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2.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监督职能,加强对农业投资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合理性和预算审批程序合法性的监督检查。强化审计部门的事后监督职能,依法对农业资金投放和使用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探索引入非政策执行方和被监督方的行政部门,相对独立地参与监督。由依法享有一定权利的公民、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等,对农业财政投资从审批立项、投入运作直至最终效益评估进行监督。

3.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农业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充实、发展和完善监管内容。协调好各支农政策执行部门的关系,使其切实加强自我监督。利用农业部门的专业技术和行业管理的优势,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监督工作。加强农业投资政策法规宣传,增强民众参与监督的主观能动性。

(三)强化农业补贴措施

1.加大补贴资金投入。落实现有法律法规对农业补贴的有关规定,建立补贴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

2.增加补贴品种。在稳定现有生产性补贴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对农作物、畜禽、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品种的生产补贴,适当增加补贴项目。

3.提高补贴标准。考虑到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因素,针对补贴标准偏低、各地差异较大的问题,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4.扩大补贴范围。将良种补贴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全部主产区和农业大县。

5.完善补贴措施。减少直补资金发放的中间环节,简化补贴资金发放手续,降低补贴资金发放成本,实现补贴政策公开、公平、透明。

(四)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

1.扩大实施品种和区域范围。将实施的品种扩展到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等重要农产品,并将实施的区域覆盖到这些产品的主产区。

2.完善最低收购价定价机制。在补偿物化成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将最低收购价的制定发布制度化,充分发挥价格的引导作用。

3.探索实行粮食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将价格支持政策与收入补贴政策相结合,探索实施主要粮食品种的目标价格补贴。

4.探索建立其他农产品价格支持措施。采取托市收购等与保护生产能力相结合的措施,缓解市场波动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一)建立农村公共财政制度

1.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按照受益原则划清各级财政投入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职责和范围。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由中央财政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由相应层级的地方财政提供;多个地方同时受益的,由上级财政提供或各个地方共同分担。在目前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乡村道路建设、有线电视网络等方面公共产品的提供,通过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解决。

2.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乡财乡用县监管”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积极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3.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分配关系,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完善转移支付方式。

4.加强乡镇财政监督管理。在明确乡镇政府承担职责的基础上,合理增加对乡镇政府的转移支付,严格控制乡镇政府机构编制和经费总额。加强对乡镇财政和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防止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名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切实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5.积极化解乡村债务。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乡村债务化解的长效机制,避免新的乡村债务发生。当前尤其要做好少部分农民的农业税费尾欠问题的处置工作,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解决办法。

(二)转变乡镇政府机构职能

1.按照权力、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划分县市与乡镇之间的财权、事权、人权、物权,理清乡镇政府与其上下各级机构的关系。对于行政执法等不必由乡镇政府履行的职能或乡镇政府无法履行的职能,要坚决上收或精简;对必须由乡镇政府履行的职能,要充分给予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对于县级政府必须在乡镇单独设立的站所等派出机构,要明确权属和管理主体。

2.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乡镇机构职能。进一步完善乡镇机构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解决机构职责交叉的问题,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3.在乡镇机构职能转变过程中,一是要建立与新的政府职能相适应的新的干部考核机制,避免因体制和机制转换而出现基层干部行为失范;二是要同步推进政府职能与基层干部工作方式的转变,避免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履行新的职能。

(三)完善社区村民自治制度

1.进一步理顺乡村关系。依法明确乡镇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内涵和外延,规范乡镇机构介入村级事务的领域、方式和程度。在村民委员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以及乡镇政府不作为时,明确寻求行政和法律救助的办法和渠道。

2.进一步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在村级组织结构中,明确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在村民自治工作中,村党支部在加强监督的同时,支持和保障村民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建立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协作制度,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共同决策。

3.处理好自治组织与村民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提高村民委员会权力取得的合法性和决策的公信力。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制度,积极推行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理财和村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发包承包、土地征用款和公益工程的招标等方面的监督。

(四)发育动员民间组织资源

在规范民间组织运行的基础上,探索民间组织参与、监督村级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一是积极引入社区外部组织资源,以弥补社区自身能力的不足,引入新的管理服务理念,提高村级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二是动员公益性的NGO组织、志愿者组织等各类服务“三农”的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发挥他们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2.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机制。坚持把国家支持和农民投工投劳相结合,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以明晰产权为核心,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二)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1.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环境。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一步消除不合理的体制和制度障碍,在劳动关系、工资支付、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加快新型农民培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积极探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2.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对转移就业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三)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1.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比重,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

2.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结合农村义务教育生源变化情况,调整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开展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师生健康和安全。

3.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加强中西部农村和边疆地区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健全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和定期交流制度,鼓励和组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四)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1.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投入力度,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建设中的支出责任,增加县以上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预算支出。

2.加强村级卫生机构建设。重点加强乡村医生的技术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技术水平,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给予足额的财政补助。

3.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力度。优先在农村落实扩大免费预防接种范围的政策。强化乡镇卫生院在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康复治疗等基本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职责和能力。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开展城市医师支援农村活动,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4.加强农村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行为。

(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健全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2.积极探索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试行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加快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对完全失地的农民,应鼓励加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4.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将五保户全部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体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保障五保供养对象权益。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标准,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5.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避免各地制度设计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保障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6.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对于经济较发达、集体经济组织状况好的地区,可以采用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分担的方式筹集资金;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各级财政应当以转移支付的方式或以奖代补方式,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

(六)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服务

1.加强村庄整治和环境保护。完善有利于村庄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继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2.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完善扶持农村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改造,改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推动城乡客运协调发展。

3.搞好农村信息化服务。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4.合理部署警务和消防站点,加强农村警务和消防工作,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七)健全农村应急管理机制

1.抓紧编制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对灾害发生时的人员调度、物资供应、后勤保障、避护设施建设、群众生活安置,以及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工作运行机制早做谋划,并要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2.加强部门及预案之间的协调。已经制订修订的各部门应急预案之间、各专项预案之间、部门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之间要相互协调,特别是要加强主管部门与配合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衔接。

5.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五

西华师范大学 冯文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以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向纵深发展,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层出不穷,并由此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发展。成绩是喜人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毋庸讳言,有些理论主张和实践操作带有浓重的形而上学色彩,越来越显得有些离谱与“矫枉过正”,这诚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改革的形势是“喜中有忧,甚至是喜忧参半”,因为“它们已经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效果和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而这些问题的形成和出现,从更高的层次看,均可以归结为下面三个关涉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用十分理性的头脑对它们进行更加深刻的教育哲学思考。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一)素质教育内涵揭示

1、素质一词原是一个生物学用语。意指生物从先辈那里获得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是不可以教育的。

2、今天我们使用的素质教育一词中的素质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意指现代社会对人的最基本要求。

3、素质教育:以人的先天潜质为基础,以后天训练为手段,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开发的育人活动。

(二)应试教育简析

1、含义。顾名思义,乃应付考试的教育。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为了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其升学率。

2、历史必然性分析。70年代末我国恢复考试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选拔优秀人才,这就出现了如下的逻辑:

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依据是:考试成绩——应试——应试教育

从此种意义上讲,“应试教育”的出现实乃一种历史必然现象。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辩

1、应试教育有多种弊端:

(1)教育对象上只面向少数学生

(2)课程设置上的学术化取向

(3)教育内容的窄化——”唯知教育”

(4)重知轻能,重知轻德

但“应试教育”并非十恶不赦,毫无优点。事实上,重尖子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重知识基础、重课堂教学这些都反映了教育的规律与追求。

2、素质教育:恩格斯指出,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拿黑格尔的话来说,是既“克服”又“保留”,扬应试教育之长,避应试教育之短,这才是辩证的否定观。只有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才是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因此,我认为,素质教育绝不是要把应试教育所做的一切全盘抛弃,而是要对应试教育进行纠偏。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甚至重蹈“文革”覆辙。

二、个性发展与共性发展

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很少有不打“个性发展”这面旗帜的。“个性发展”几乎成了一句十分时髦、十分动听的口号而充斥于各种类型的改革方案之中。但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地把握个性发展的内涵,如何正确处理好个性与共性发展的关系,如何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

6.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六

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师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务局,兵团国资公司,各有关单位: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科[2012]699号)要求,现就做好2012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原则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择优支持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性强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应用需求明确、示范效应突出的重点领域系统研制项目。

二、支持重点

(一)重点领域物联网系统研制项目

重点支持经济、民生领域的物联网系统研制,带动传统行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能力,提升社会公共管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主要包括:

1.智能工业领域。重点支持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矿山、石化、民爆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和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等领域的物联网系统研制,形成跨区域实时安全监测和管理平台,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

2.智能农业领域。重点支持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等规模化种植领域的物联网系统研制,形成在农场、农业集中区应用的监测、诊断、控制和运行平台,提高农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3.智能物流领域。重点支持食品、药品的配送和溯源等领域的物联网系统研制,形成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推动物流的安全、快捷和可控。

4.智能交通领域。重点支持道路管理、城市公共交通实时感知与发布等领域的物联网系统研制,形成开放的综合智能交通管理和调度平台,推动交通的便捷、安全、经济和高效。

5.智能医疗领域。重点支持家庭和社区远程医疗、住院人员健康实时监测、医疗器械流通和管理等领域的物联网系统研制,形成社区远程医疗实时监测系统平台,提高医疗管理服务的水平。

(二)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重点支持物联网的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和安全等方面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提升物联网技术水平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包括:

1.超高频和微波RFID芯片设计、产品的技术研发;

2.微型和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

3.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研发;

4.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产品技术研发;

5.物联网数据传输中间件技术研发;

6.面向行业应用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研发;

7.图像视频智能分析和识别技术研发;

8.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测评技术研发。

三、申报条件

项目申报单位必须具备《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所规定的资格条件。申报的项目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重点领域系统研制项目

1.项目应涵盖物联网感知、传输、应用处理等整体架构体系,带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形成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2.项目应实现应用与研发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并与用户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

3.项目应能够形成商业(运营)模式创新,具有可复制性。

(二)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1.项目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强的技术创新性,能够形成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项目应属于物联网发展所需的核心关键技术,并积极参与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3.项目应具有明确的应用需求,能够实现产业化。

四、申报程序及要求

(一)项目申报材料采用网上填报和纸质文件同时上报。项目申报单位通过“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系统”(网址为)进行网上项目申报,按使用说明填报相关信息(详见附件1、2、3)。网上填报信息应做到数据准确、资料齐全、扫描图像清晰。

(二)各师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各师财务局负责组织做好本地项目的申报工作,各师项目申报单位按照属地化原则,向各师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务局提出项目申请,并按照申报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兵团国资公司负责组织做好下属单位(企业)的项目申报工作,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行性进行初审提出意见。

(三)请于2012年9月10日前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推荐表(附件4)和项目申请材料报送兵团财务局、兵团工信委(各1份),超过规定时限上报的不予受理。纸质材料和网上申报材料应完全一致,未履行网上申报手续的项目将不予受理。

五、联系方式

(一)兵团工信委信息化工作处(科技处)

联 系 人:杨佳伟

联系电话:0991-2896880 0991-2896876(传真)

邮寄地址:乌鲁木齐市光明路196号1830兵团工信委信息化工作处(科技处)

编:830002

(二)兵团财务局企业处

联 系 人:许立霞

联系电话:0991-2890156

附件:1.项目申报材料要求.doc 2.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表.doc 3.2012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报告.doc 4.2012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推荐表.doc

7.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篇七

小城镇建设成为国家“三农”问题和城镇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领域,中央已把小城镇建设提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高度,国家政策的支持给小城镇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机会。充分发挥兵团城镇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新疆区域综合发展中的优势,通过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兵团城镇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完成兵团城镇“屯垦戍边、富民固边”的历史使命。

兵团特殊的体制和使命使得其规划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不等同于一般城镇的常见做法,也不等同于地方乡镇的设计手法,它的规划具有一定的特点和特殊性,在国家小城镇建设标准的指导下,从规划设计角度对兵团城镇呈现的一些特点和现象做了一些思考,通过对新疆兵团农六师奇台中心团场的场域体系规划设计,从区域角度对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论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对策。

1 城镇化水平预测

奇台中心团场人口由108团,109团,110团和奇台农场组成,2006年年底108团总人口5 353人,109团总人口4 820人,110团总人口5 517人,奇台农场总人口17 515人,场域总人口33 205人,四十里腰站镇驻地奇台农场。兵团实行户籍制度放开,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均为非农人口,依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深度规定”的有关计算公式,计算出奇台中心团场现状城镇化水平达到53.5%。以各个团场人口分析,奇台总场现状城镇化水平达到40.64%,108社区达到70.18%,109社区达到67.43%,110社区达到65.43%。

单从这个指标来看,城镇化水平呈现虚高状态,主要原因:

1)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团场,虽然户籍制度放开,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但并没有真正达到从农业生产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所以城镇化水平并不能真实衡量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兵团小城镇中的常住人口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基层农业单位,如果单纯的使用常住人口指标,也同样会出现城镇化的虚高现象。

根据今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显示,截至2007年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达44.9%。为了和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概念统一,真正起到计算城镇化指标的作用,建议在计算城镇化指标时,以劳动产业作为统计口径,即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员作为主要对象来统计,这样计算出来的城镇化水平会真实一些。城镇化水平越高,说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越高,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工业化程度越高。

为了城镇人口的规模集聚和建设统一化、集约化,通常将城镇周边较近的农业单位人口也纳入城镇中一并考虑,所以兵团小城镇人口中还包括一部分居住在城镇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随着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这部分人口在预测中呈递减趋势。

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奇台中心团场下辖4个小城镇,81个自然连、队、生产组,人口规模较少,建设分散,基础设施配套无法保证,城镇等级不明显,分布不合理,局部分布密度较大。基层连队的居民点分布通常是围绕农业生产作业点的,是农地开垦初期的产物。

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规划场域体系由1个中型中心镇,3个小型一般镇,1个特大型中心连队,1个大型中心连队,1个大型基层连队,21个中型基层连队和4个小型基层连队(共32个居民点)组成,逐步形成由中心镇—一般镇—中心连队—基层连队组成的四级结构,整合力度非常大。

整合的原则规划确定为把离城镇5 km范围之内的基层连队纳入城镇规划;从区域角度合理分布和确定中心连队,成为带动片区组团的副中心;基层连队围绕片区中心均匀分布,对基础条件差、规模较小、无发展潜力的基层连队整合,达到一定范围的规模集聚,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这样的整合对城镇全方位建设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中心团场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从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等方面体现,这和居民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在规划设计中以教育机构配置为例谈谈看法。

现在团场实行集中办学。基层连队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集中到团部,这种策略有一定的优势,在团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集中办学可以做到优质教育服务,但对场域面积较大的团场,基层连队分布较分散,距离团部几十公里,子女上学不是很方便,中学生还可以,但对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生来说,父母接送孩子的压力还比较大,这是个普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规划认为还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学可以集中办学,小学和幼儿园可以分片区设置,如在中心连队这一级设置。对于离中心较远的基层连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托儿所、幼儿园。这就要求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在实际操作中确实也有一定难度。

4 市政基础设施共享

从区域角度看,兵团连队的分布较散,连队与连队之间距离较远,这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共享和投入都是非常不利的。目前大部分团场的电力、电信可保证通到基层连队,由于敷设管线较长或者水量分配不合理、水量不足、地质条件等原因,给水管网无法保证户户通,偏远的基层连队只有自己解决吃水问题,这也是普遍现象。对于用地狭长的团场,规划考虑分片区实现集中供水模式,即分片区设供水站,带动片区用户,可保证生活用水的安全性,也非常经济。

大部分的基层连队均没有排水,由于处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下游,生活污水无法处理。对于这样的情况,规划从环保、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污水处理分两级:城镇及周边、上游连队的排水可使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于下游的连队可分片区设氧化塘来解决基层连队的排水问题。供热模式与给水相同,分片区设集中供热站,带动片区的供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

5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

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突显,此次规划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团域范围内完善构建“三网、三区、三带、多点”的生态网络体系,使中心团场真正成为山、水、城、田协调共生,宜人居住的生态型小城镇。

“三网”即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三区”即山区水源涵养林生态区、土地沙化区防风固沙林生态区、污水灌溉区用材林生态区。“三带”即风景林带、外环线绿化带、防风固沙林带。“多点”即城镇范围内的片状林地、公园及各单位绿化等点状分布的绿地。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上是小城镇规划设计时一直思索的问题,针对兵团特殊体制及分布特点,总结一些规划方法和可行性实施方案与大家共同探讨,找到一条更适合兵团体制的规划理论和方法,使兵团小城镇规划更具前瞻性、指导性、经济性和可行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摘要:以新疆兵团农六师奇台中心团场场域体系规划为例,针对兵团特点,从区域角度分析解决了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划分和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可行性配套模式,寻求一条适合兵团小城镇的规划方法,从而使兵团小城镇规划更具前瞻性、指导性、经济性和可行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模式,规划方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下一篇:卡耐基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