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2024-09-22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10篇)

1.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篇一

(一)着力提升xx海产品尤其是xx青蟹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x月xx日,由x电视台携手无限x节目组在xx村开展直播,专题宣传xx小海鲜。二是改善基础设施。目前旗门塘有两个在建的道路提升项目已经基本完工,通过项目化包装,切实改善旗门塘道路等基础设施。待旗门塘基础设施改善后,将进一步提升xx青蟹口感与售价,同时也将提升旗门塘养殖塘的塘租款,实现养殖户个体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双增收。三是引进养殖技术。通过科技特派员的形式,促成x大学水产养殖教授与辉旺水产公司合作,切实提升设施化养殖技术。

(二)大力推进农特产品尤其是枇杷产业发展。

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推进xx枇杷实行线上与线下销售结合,比如淘九鲜公司与德邦快递合作,切实拓宽枇杷产业线上销售渠道;二是切实贯彻中央省市扶贫工作精神,通过扶贫项目化包装(如xx小坑的.枇杷园道路、xx卢林的水果基地产业道路),切实减轻种植户的人力物力等经济负担。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联系电视台开展xx枇杷销售直播活动,切实缓解由于疫情影响农户枇杷滞销问题。x月xx日,县委常委、副县长在拼多多平台上,专门推荐销售xxxx白玉枇杷。x月xx日,省政协组织农业专家到xx开展送科技下乡—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会,对玉米种植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三)注重规范,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对村级财务定期记账,并要求逐笔公开。顺利完成对xx个行政村村级财务清查工作。完成市级规范化合作社年审工作以及xx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情况调查工作。还有我们日常要做的财务结报账、会计电算化以及逐笔公开工作。

(四)粮食生产:x、完成年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完成春粮补贴面积上报,平时加强对粮食种植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x、做好水稻保险工作。对全镇各村水稻种植情况进行普查核实,做好全面保险工作。x、做好规模种粮大户资金补贴工作。对全镇范围内符合要求的规模种粮大户逐户进行了详细的面积核查,并每村公示,以规模种粮大户补助资金有效发放。x、完成耕地地力保护工作。对全镇各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情况进行统计、核实、公示,并上报县级进行发放。x、做好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对全年农业生产和病虫害防治等及时按照农时进行指导。

(五)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顺利完成市、县要求的非相对经济薄弱村完成总收入xx万,经营性收入xx万的目标;相对经济薄弱村完成总收入xx万,经营性收入x万的目标,并完成xx%的村双提的目标。

(六)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动植物疫情的相关宣传,另外主要做好春季、秋季防疫检疫工作,同时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做好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清除工作。

(七)畜牧工作(犬类整治、生猪保险、年结节性皮炎排查等)。

(八)农机工作:主要宣传农机补贴、报废补贴及拖拉机年检。全年购机补贴xxx台。享受国家购机补贴xx.xx万余元;农机报废xx台,报废补贴x.x万余元。xx街道成为全县最早完成拖拉机专项整治提前报废清零任务的乡镇(街道)。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x、加强农资店管理。对全街道农资店的现状进行全面排查,并对“三品一标”、销售台账、禁限用农药等进行全面检查,并组织农资店参加知识技术培训和换证工作。x、以种植户为主体,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对xx街道枇杷、桃、猕猴桃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巡查,各类产品上市期间坚持每周巡查,充分利用街道速检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并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十)水利工作。x、防汛安全工作:完成基层防汛体系建设要求。

1、水利项目管理工作:

2、清溪荣获xxxx年度省级美丽河湖荣誉;

3、顺利完成农村饮用水单村改造工程;

4、“利奇马”台风水毁项目(书带看段、路下周-华山段、碳山脚山塘)的跟进;

5、xx街道和尚岩山塘整治工程的跟进

(十一)防溺水工作。xx县xxxx年“守牢塘河、呵护生命”预防溺水全民大行动启动仪式在xx举行。x月xx日,x市电视台联合x市教育局教科院在青叶村文化礼堂(分场)推出“夏日防溺水 警钟须长鸣”防溺水专题直播及活动。圆满完成xxxx年度防溺水工作。

(十二)完善清洁家园保洁制度。制定出台《xx街道卫生保洁工作考核制度(试行)》,确保从制度上加强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提高农村干部参与积极性,改善全街道环境卫生面貌。

(十三)加快项目推进。xx街道xx村口至水库脚路段道路硬化项目(xxxx年)完工并验收;xx村xx区提升项目完工并验收;xx街道xx村大雷山顶水果基地产业提升工程完工。

(十四)气象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气象工作,录入各类灾害图片,完成气象标准化建设任务。完成xx等三个村的标准化申报。

(十四)海洋渔业工作。渔船安全管理工作(目前xx共有xx艘在册渔船);顺利通过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以及xxxx年青蟹配比饲料政策兑现。

(十五)努力完成各项中心工作。

xxxx工作思路

一是争取水利、扶贫等项目。二是加快薄弱村(特别是相对经济薄弱村)的转化工作,加强农经规范性管理。三是继续做好街道水稻种植保险、大户稻麦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四是继续做好山塘水库防汛安全以及海上渔船安全工作。五是突出扶贫攻坚,继续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

2.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篇二

我国是农业大国, 发展农业物联网对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品质安全、引发农业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构建新型农村经济体制和增加农民收入, 具有重要意义[1,2]。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具体应用, 是用各类感知设备, 采集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物流以及动植物本体的相关信息,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无线网和互联网传输, 将获取的海量农业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最后通过智能化操作终端, 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过程监控、科学决策和实时服务[3,4]。

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困难与瓶颈问题是:农业生产环境多变、信息要素难以大面积、低成本、快速准确的获取, 农业生产过程分散, 异质、异构、海量、分布式大数据处理技术缺失;农业生产主体复杂, 需求千变万化主动捕捉困难[5]。而且, 现有的方案更多关注的是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比较少关注对应用服务的监控, 且对农业物联网的针对性不强, 物联网设备信息的管理比较低效且不方便, 平台无法实现远程的管理和监控, 功能相对比较零散, 缺少一个整合的方案。目前农业物联网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 种植养殖方面如针对温室和大田精准农业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追踪方面如蔬菜的质量安全追踪溯源研究;农产品的仓储物流环节如果蔬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研究等。基于目前的调研, 跨域、跨行业的综合服务平台农业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应用尚未见到。基于农业物联网区域工程的实施必须遵守全要素、全过程和全系统的“三全”发展理念, 和农业物联网向大用户、大数据、大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文提出了建立全新的一体化的农业综合服务系统架构。

2 系统总体架构

本文介绍的基于物联网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系统, 其总体架构应包括基础信息获取模块、农业数据资源集成模块、系统专业支撑模块和终端示范平台。

2.1 基础信息获取模块

从相应的农业数据资源检测设备采集获取多源异构数据, 并将采集获取的多源异构数据存储至相应的农业数据资源数据库, 基于农业行业维度、农业品种维度和农业生产过程维度建立的物联网信息中心通过对

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异构映射和数据融合处理形成统一格式的农业数据, 云计算平台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农业数据进行虚拟化存储和数据挖掘, 并由物联网管理中心根据云计算平台的计算结果统一部署异构分散的农业物联网服务以及采用动态描述逻辑进行农业数据资源的分析调度和硬件资源调度, 并向系统专业支撑模块发送调度请求。

2.2 农业数据资源集成模块

包括相互连接的物联网信息中心、云计算平台和物联网管理中心, 还包括若干与物联网信息中心相连接的农业数据资源数据库和行业专家系统.

2.3 系统专业支撑模块

包括均与物联网管理中心相连的精细生产决策控制模块和加工仓储物流实时监控模块;精细生产决策控制模块在接收物联网管理中心的调度请求后进行动态需求建模, 包括利用施肥方案决策支持技术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阶段发育指标建立的施肥模型以及利用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建立的水肥调控模型;加工仓储物流实时监控模块在接收物联网管理中心的调度请求后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和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

2.4 终端示范平台

为包括大田作物信息、设施大棚信息和农机农资信息的物联网示范平台, 终端示范平台输入参数从而调用系统专业支撑模块的精细生产决策控制模块或加工仓储物流实时监控模块:在调用精细生产决策控制模块时, 精细生产决策控制模块根据终端示范平台的输入参数调用相应的模型进行计算并结合农业专业知识将模型计算结果返回至终端示范平台显示, 在调用加工仓储物流实时监控模块时, 加工仓储物流实时监控模块将实时监控结果返回至终端示范平台显示。

3 系统内容介绍

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3.1 感知层——基础信息获取模块

基础信息获取模块从相应的农业数据资源检测设备采集获取多源异构数据, 通过集成适用于农情的各类传感器产品, 实现对大田、大棚、畜牧兽医、渔业等水土气环境以及动植物本体等海量信息的快速获取。具体方式可以是通过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 农业环境与本体传感器, 农业遥感、空间GIS与GPS等, 大规模获取农业生产管理需要的宏观、微观信息, 包括苗情、墒情、病虫草害, 温光湿、水土气等要素。基础信息获取模块设置有农业物联网传感器通信接口, 通过农业物联网传感器通信接口接收连接相应的农业数据资源检测设备具体可连接大田肥力与重金属检测系统、设施大棚环境检测系统、工厂化养殖环境检测系统、农业水重金属检测系统以及植物本体信息快速检测系统等等, 实现农业信息快速有效获取。获取的多源异构数据的表现形式通常为各种不同格式的数据, 如文字、视频、网页等, 基础信息获取模块将采集获取的多源异构数据存储至相应的农业数据资源数据库, 若干个农业数据资源数据库可以是测土施肥数据库、农业气象数据库、大田空间数据库、水系空间数据库、农业地理资源数据库、农业植保数据库、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与涉农企业数据等等库, 用来存储基础信息获取模块发送过来的多源异构数据, 也可以包括存放历史数据的历史数据存储数据库, 如存储中科院、气象局、农业院校等农业历史数据。

3.2 网络层——农业数据资源集成模块

3.2.1 物联网信息中心

农业数据资源集成模块中除基础信息获取模块外的其它组件共同构成资源层, 基于云计算技术, 完成感知层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挖掘、分析与共享。该农业数据资源集成模块可共享超过1PB的存储环境以及超过2 000个CPU核, 万亿次高性能计算环境。物联网信息中心集成基础信息获取模块传输的农业数据资源, 针对异质、异构、时变、冗余、海量等数据特点, 采用W3C国际数据标准以及我国农业数据标准, 基于农业行业维度、农业品种维度和农业生产过程维度进行系统架构, 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自动聚合处理、异构映射、数据融合、数据清洗挖掘处理等数据处理过程, 形成统一格式的农业数据, 并形成农业物联网数字地图, 为系统专业支撑模块提供共享数据支持。物联网信息中心建设的内容可包括:农业地理资源数据建设, 包括卫星遥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近地面视频监控数据、多媒体数据和其它影像数据;农业气象数据建设, 包括生物资源数据、农业土壤数据、农业气象数据、农业水文数据等;测土施肥数据建设, 包括农田地块信息、农业耕作方式数据、农业投入数据、作物养分需求数据、农田作业处方数据、农业投入产出数据等;植保数据工程建设, 包括农业病虫害数据、农业风灾数据、农业水灾数据、农业旱灾数据、作物品种数据、作物生育期数据、作物特性数据、植株高度数据、植株密度数据、作物产量数据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与涉农企业数据建设, 建立农业企业合作社与涉农企业的名称、地址、经纬度、经营农产品类型等数据。农业数据资源集成模块实质为“全要素”农业数据资源集成中心。

3.2.2 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农业数据进行虚拟化存储和数据挖掘, 具体是按照种植、农机、农资等行业应用需求, 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 统一部署系列虚拟机, 对海量的、异构的农业数据进行安全、高效的虚拟化存储、处理、整合和分析, 深度挖掘数据潜在的价值, 形成对农业信息化服务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为海量用户提供快捷、个性化农业数据服务, 并实现现有存储与计算资源共享, 为系统专业支撑模块提供硬件资源支撑。物联网信息中心和云计算平台进行存储和计算的硬件结构可包括用户管理主服务器和用户管理从服务器的用户管理系统, 包括若干个计算节点服务器的高性能弹性计算系统, 包括若干个文件节点服务器的大规模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等。

3.2.3 物联网管理中心

物联网管理中心根据云计算平台的计算结果统一部署异构分散的农业物联网服务以及采用动态描述逻辑进行农业数据资源的分析调度和硬件资源调度并向系统专业支撑模块发送调度请求。物联网管理中心以云计算平台为支撑, 有机集成种植、畜牧兽医、渔业以及涉农企业以及中科院、农科院等单位各种应用系统, 实现不同单位、不同应用系统的协同服务与集成服务, 实现大规模服务系统的统一部署、注册管理和有效调度, 统一描述和部署异构分散的大规模农业物联网服务, 确保大规模服务队网络、计算、存储的安全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要求, 满足千万级农业用户数以万计的并发请求。部署农业物联网垂直搜索引擎、语音交互机器人等服务以及精细生产决策控制、加工仓储物流实时监控、农资农产品质量追溯、监测与会商指挥等全系统专业服务, 为系统专业支撑模块提供中间件与应用系统支持。

3.3 应用层——系统专业支撑模块

系统专业支撑模块包括均与物联网管理中心相连的精细生产决策控制模块、加工仓储物流实时监控模块和农资农产品质量追溯模块。其中, 精细生产决策控制模块包括大田测土配方与施肥模块以及设施蔬菜水肥调控与施药决策模块, 加工仓储物流实时监控模块包括农产品加工检测模块、农资仓储智能监控模块、物流调度模块和物流监控模块, 农资农产品质量追溯模块包括菜果质量安全追溯模块、粮油质量安全追溯模块、化肥溯源防伪模块和农资农产品质量监管模块。系统专业支撑模块中的各子级的模块组件均与物联网管理中心相连。

4 应用实例介绍

本文以农产品全过程管理为例, 介绍该综合服务系统应用过程, 如图2所示:

4.1 生产阶段

基于传感器、传感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集成蔬果、作物等设施大棚或大田环境、植物本体、病虫害监控设备与数据传输设备, 建成由主控计算机、采集控制器、网络转接器、农业领域专业系列传感器、室外气象站、视频采集设备的设施农业种植信息监控网络, 实现对农产品生长环境中的温湿度、光照、空气成分、土壤p H值、EC值及土壤养分等数据进行采集、传输, 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 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应用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设施蔬菜智能环控技术、智能管理与决策系统, 实现温室大棚内蔬菜、水果生长环境的自动监测和远程传输、数据采集和处理, 利用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建立水肥调控模型, 实现设施环境的智能调控、蔬菜生长模拟与预测, 栽培方案的制定与优化。以示范基地为示范应用载体, 建立基于无线传感网技术的设施栽培作物生长环境因子 (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 的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管理系统, 同时完成基于web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网络服务平台和试验数据网上查询系统。在已形成的设施蔬菜、水果生育模型和专家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收集设施农业主要品种栽培经验, 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业栽培知识库和智能管理系统;重点针对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设施蔬菜智能管理系统展开深入研究, 并进行设施蔬菜智能管理, 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设施环境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后存储和使用、数据远程实时监测, 设施环境调控以及蔬菜生育模型与预测和最优栽培方案设计等。

4.2 加工仓储阶段

物流实时监控模块在接收物联网管理中心的调度请求后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和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其中, 农产品加工检测模块利用移动摄像技术和远程传输技术实现对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测, 并利用HACCP技术对农产品加工工艺中的危害进行分析和确定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关键控制点。具体实施例可以是采用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监视系统应用移动摄像技术和远程传输技术, 实现对大米加工过程中人工、半自动和自动化操作参数的实时监测。如大米加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各种外源物质, 例如水源、各种包装材料等, 通过结合RFID电子标签, 进行可识别的实时数据管理存储, 完整记录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接触过的外源物质。实现加工过程的网络化、数字化、统一化和标准化的同时, 保证农产品成品的安全性。具体大米的分级加工技术通常是指按大米籽粒、容重、结构力学的差异等将一批大米分为若干个等级, 再根据各等级的性质采用不同工艺及工艺参数加工。大米的分级、抛光、色选及配合性加工对提高大米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有重要作用, 针对不同类别的大米, 确定出决定其品质等级划分的主要指标, 通过对该指标的采集检测, 建立数据库, 达到对不合格的淘汰、对品质较好的作为精深加工原料提高其产品附加值的目的。利用HACCP技术对农产品加工工艺中危害进行分析, 确定其中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HACCP重视食品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分析和控制, 使之与食品安全相关联。从原料采购、运输到原料产品的储藏, 到生产加工与返工和再加工、包装、仓库储放, 到最后产成品的交货和运输, 整个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危害分析 (Hazard Analysis) , 并制定关键控制点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确定影响成品品质的关键点, 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改善, 提高食用品质, 从而建立加工工艺中完整系统的HACCP技术。

4.3 物流配送阶段

物流配送阶段分为物流调度模块和物流监控模块。

(1) 物流调度模块基于GIS技术和IDSS技术进行农资与农产品的物流调度。物流调度模块可基于GPS/GIS/IDSS技术提供以下支持:物流资源配置和管理;物流配送调度管理;物流业务动态监控;物流信息查询;物流实时决策支持。GPS在农产品物流领域主要用于农产品运输车辆的跟踪与三维导航。该模块能够随时跟踪货运车辆与货物的运输情况, 使货主及车主随时了解车辆与货物的位置与状态, 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有效监控与快速运转。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结合IDSS智能决策解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配送模型构建、配送路线规划及优化等问题。该模块集成RFID、GPS/GMS、GIS、IDSS以及多种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 能够对采集的供求信息及物流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 即以知识分析为基础来进行信息沟通和决策支持, 并对决策过程提供解释。针对生产单位, 可以给出建议生产方案。针对销售单位, 可以给出建议采购方案。针对具体某种农资或农产品, 可给出资源的最优调度配置方案。

(2) 物流监控模块基于GPS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冷链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该物流监控模块可进行蛋、奶、肉、菜等冷链物流智能监控, 由GIS、GPS、GPRS/3G技术组成的运输监控可分为三大功能模块, 即:车载终端模块、移动通信系统与监控中心。车载终端通过GPS接收机接收的卫星信号, 通过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 经过计算打包处理, 将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 (GPRS/3G) 发回到中心信息网关, 中心信息网关接收来自车载单元回传中心的数据, 并根据中心服务系统的车辆所属单位派发给相应的监控客户端。监控客户端软件根据上传的数据,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经过电子地图匹配技术, 在地图上实时显示车辆的位置、状态等信息。主控台可以对运输全程进行监控, 并对驾驶员实时发出指令。

4.4 销售阶段

产品销售过程环境农资仓储智能监控模块采用二维码技术对农资进行入库赋码关联和出库条码采集实现农资仓储信息的实时监控。该模块综合使用二维码、移动PDA终端、互联网及无线网络技术, 通过在产品的入库环节进行赋码关联;出库环节进行条码采集;工商稽查人员可以查询产品的流向;消费者在购买后进行防伪查询;从而形成产品的流向链。在对缺陷产品需要召回时, 可以及时得到相应。系统自动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并形成相关报表, 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销售过程监控模块可以进行计划排产、订单与库存管理、规范化销售合同管理、农场实景浏览模块、微商城、线上线下对接等服务。

4.5 系统考核

按照预定的量化考核细分规则进行考核, 如物流模块可采用:物流成本节约率、订单处理及时率、物资配送准确率、货物准时送达率、货损率、库存周转率、安全事故发生次数、客户投诉次数、培训计划完成率等标准进行考核;通过对这些分系统或子系统的定时不定时抽样考核, 保证整个综合服务系统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并对整个系统的有机协调统一作出综合考核。

4.6 总结更新阶段

对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配送、销售、系统考核五个阶段进行全面深入总结, 从主要现象、表现形式、重点领域、主要环节上认真梳理影响该系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深入分析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总结更新阶段建立全面的行为轨迹可追溯模型, 包括该服务系统中所有的所有操作行为均应模型化, 具备可量化判断的系统专业支撑模块中的如农资质量追溯模型、菜果质量安全追溯模型、粮油质量安全追溯模型、化肥溯源防伪模块建立的化肥溯源防伪模型等。针对系统考核阶段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跟踪检查, 对服务系统作出持续性优化更新, 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5 结语

该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系统“全系统”的系统专业支撑模块、“全过程”的终端示范平台、共同构成该系统中的服务层, 而“全要素”体现在该综合服务系统中的各个专业模块不局限于本文所列出的, 该系统专业支撑模块和终端示范平台均可扩展, 即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子模块或子平台, 完成农业其他方面的应用服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流网的发展, 该综合服务系统的跨域、跨行业、一体化的农业综合服务系统架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将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摘要:针对现有的农业物联网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种新型的农业综合服务系统架构。该系统根据农业数据资源的特点建立物联网信息中心, 利用云服务技术实现大规模农业物联网服务应用的统一部署和管理调度, 能够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精细化管理水平, 具有可合理使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业效益等优点。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全要素,全过程,全系统,平台架构

参考文献

[1]秦怀斌, 李道亮, 郭理.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及关键技术应用进展[J].农机化研究, 2014, 36 (4) :246-248, 252.

[2]郑小芳, 张钧媛.农业物联网发展模式浅析[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 9 (3) :250-254.

[3]葛文杰, 赵春江.农业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 (7) :222-230.

[4]刘渊, 王瑞智, 杨泽林.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 (23) :174-179.

3.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篇三

2010年12月19日,吉林省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签约仪式在长春举行,副省长王守臣、省政协副主席林炎志、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延春、李福升,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冀生、省农委主任任克军、长春市副市长陈巳、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吴晓光,监察专员王峻岩、省农委副主任于强,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副主任刘玉峰,吉林省花卉蔬菜研究院院长张志英出席签约仪式,省农委相关处室及事业单位领导参加签约仪式。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主持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在致辞中强调:吉林省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工期历时2年,项目建成以后将实现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农业信息化和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等,达到一体化服务及办公的目的,将改变我省农业服务功能单一,人员分散,设施老化,体系不健全的局面,将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和水平,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更大的作用。

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吉林省花卉蔬菜研究院院长张志英、吉林大正建设集团董事长王远征代表合作方签定项目合作协议书。(省农委办公室 供稿)

4.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篇四

工 作 总 结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坚持以产业化发展为主线,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中心全体人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促进小康村建设,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展顺利,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半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特区的各项惠民政策,加大宣传力度。

为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粮食产,合理按配方施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龙场乡大力宣传测土施肥配方工作,将测土施肥配方宣传画册发放到农户手中。为全乡11个村177个村民组发放了将测土施肥配方宣传画册6000余份。

二、强化责任,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坚持以全乡经济发展为己任,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任务,从抓好本单位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规范行为,强化服务意识入手,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工作任务的落实。

1、“3155”工程完成情况,(1)茶叶种植任务10000亩,实际完成2000亩,林场村1000亩,红旗村400亩,迎新村600亩。

(2)核桃种植任务3000亩,完成3200亩,完成任务数的107%,龙场村1200亩,永丰村1000亩,林场村500亩、陇木村500亩。

(3)魔芋种植任务1000亩,完成1000亩,完成任务数的100%,林场村马场坝350亩,红旗村那嘎100亩,龙场村二组三组(沙坝地)100亩,永丰村石丫口200亩,抪代250亩。

(4)中药材种植任务1000亩,完成100亩。

(5)耕地流转,现上报耕地流转10000亩,完成规模面积的90%以上,重点是园区建设和茶叶种植,要求附流转合同。(6)产业园区内建设规范,现建设大棚28个11000平方米。

1、扶贫工作

根据特区安排,完成贫困户建档立卡2730户10471人,龙场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计划任务2393人,贫困发生率25.32,全乡现有贫困人口10471人。

2、乡镇企业报表按统计站要求上报。

3、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任务

全年农作物播面10.027万亩,粮食作物播面3.87万亩,谷物3.12万亩,水稻播面1万亩,玉米播面0.6万亩,高粱播面0.02万亩。

4、畜牧工作

(1)按特区安排组织好春、秋两防工作,要求防疫密度达特区规定的指标完成。

(2)任务指标,大牲畜存栏5000头,牛存栏4750头,牲猪存栏18000头,羊存栏1000只,家禽存栏110000羽;牛出栏1130头,牲猪出栏18216头,羊出栏600只,家禽存栏106579羽;肉类总产量1994吨,人工种草600亩,新增能繁母牛300头。

5、其他常规工作,进度报表,上报资料,都是按主管部门要求上报。

三、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得到改善

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整治工作,全乡共整治河道3公里,修建河堤3000米。

四、存在的不足

半年来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上级业务部门、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有一些工作与上级业务部门、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及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创新意识与发展要求有差距,敬业精神与组织要求有差距,二是有的同志服务不到位,工作态度差,三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对农村项目及大户扶持项目实施得比较少,有的项目申报后未得到实施。

五、下步工作打算

1、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基层干部、群众的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完善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加速“土地流转”依靠新技术、新品种使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节本增效,优质、高产、生态、高效,重点扶持一批种、养殖大户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5.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篇五

关于印发《高桥镇机关

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试行)》的通知

各村、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根据丹徒区规范机关工作人员行为、加强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镇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效能,特制定《高桥镇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

高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

范(试行)

(一)政治行为规范

第一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为本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好。

第二条模范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模范遵守本单位所有规章制度;自觉维护集体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第三条严格执行镇党委、政府的决定、和各项规定,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第四条认真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解决群众的困难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五条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按原则、按程序办事。

第六条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严禁开政治玩笑。

(二)办公行为规范

第七条自觉树立机关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做好对外热情服务,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严禁语言粗鲁,态度蛮横等不文明行为。

第八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与从事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做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第九条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善始善终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处理公务认真负责,立说立行,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不得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消极怠工。

第十条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恪尽职守。对拒不服从分工、贻误工作者,视情节予以处理,严重者给予停薪留职观察。

第十一条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禁止泄漏工作秘密。对违反此规定者,影响工作但未造成损失的,进行批评教育并书面检查,对工作造成严重被动和损失的,要经研究对当事人予以处分。

第十二条遵守一切工作纪律,严禁在工作时间从事与本职业务无关的活动。

(三)日常行为规范

第十三条遵守机关作息制度。全体机关干部工作日在上午8:30前到达办公地点,除恶劣天气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凡8:30之后到达办公地点者定为迟到;中午11:30为午餐时间,任何人不得提前吃饭,下午5:30后方可下班。

第十四条机关干部上午到达办公室后不得外出买早餐或在办公室用早餐。

第十五条机关干部到达单位后要认真打扫办公室及卫生责任区的卫生。

第十六条机关干部工作日衣着整洁得体,不穿奇装异服,严禁穿超短裙、短裤、拖鞋上岗,不化浓妆。

第十七条办公坐姿端正,严禁办公时间在办公室倚、躺、卧等现象,严禁办公时间人在办公室锁门。

第十八条严禁工作时间串岗、聊天、使用电脑打游戏、炒股。

第十九条下班后,要自觉关闭门窗,空调、灯、电脑等电器的电源,注重节约。

第二十条禁止在工作时间进行打扑克、下象棋等娱乐活动,严禁机关干部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进行任何形式的赌博。

第二十一条执行公务言谈文明礼貌、用语规范、举止大方、待人热情诚恳。

第二十二条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严禁乱倒剩饭、茶叶根,禁止在办公场所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乱贴乱画等行为。

第二十三条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除接待客商、外埠来宾),违反此规定者,按照《禁酒令》执行。

第二十四条镇村机关都要建立并坚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不得迟到、早退、脱岗、空

岗,值班人员要认真负责电话记录,有重要紧急情况及时向带班领导汇报,并做出相应处理。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并模范执行值班制度。

(四)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十五条爱岗敬业,热情服务,乐于奉献。

第二十六条严于律己,作风正派,谦虚谨慎,言行一致。

第二十七条对人客观公正,不存偏见,尊重他人,胸怀宽广,行为磊落。

第二十八条团结同志,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二十九条正确对待批评,不斤斤计较,不打击报复。第三十条敢于负责,不当老好人,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团体,不传播小道消息。

第三十一条以大局为重,视集体为家,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

第三十二条自尊自爱,生活检点,不参与和支持任何色情、吸毒、迷信、赌博等活动。

(五)廉政行为规范

第三十三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爱护办公用品及设施,杜绝奢侈浪费。

第三十四条未经领导许可,不准进行业务招待。第三十五条执行公务时,不准到基层参加吃喝可能影响执行公务的宴请。

第三十六条不准以任何名义接受来自基层及服务对象的任何形式的馈赠。

第三十七条不得以任何理由到基层报销个人费用,坚决杜绝到基层吃、拿、卡、要现象。

第三十八条不得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准借工作之机收取回扣、好处费等各种形式的贿赂。

第三十九条秉公办事,平等待人,不徇私情;不得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为个人或亲友就业、录用、调动、提拔、晋级等予以优惠和照顾。

6.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篇六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在县农委和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站全体同志努力进取,奋力拼搏,农业生产再创佳绩。

一、种植业

1,项目实施顺利,效果明显

(1)良种补贴项目稳步实施。全场08-09小麦良补面积3.7万亩,平均单产509公斤,大旱之年,由于上下努力,克服旱灾影响,比去年单产提高4公斤。今年秋种小麦良补实行全覆盖,面积达4.3万亩。实施小麦良补,一是确保农民使用优良品种;二是国家投入,农民得实惠;三是政府统一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四是保证种子质量,使广大农民放心;五是推广良种的同时,易于推广配套技术,带动小麦生产水平整体提高。今年实施玉米良补1.06万亩,比去年增加3500亩,玉米良补实现全覆盖,平均单产490公斤以上。

(2)小麦高产攻关再创记录。我场实施小麦高产攻关3万亩,其中有1万亩是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片,主推四大技术,即选用良种、科学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3万亩高产攻关项目区平均单产556公斤;1万亩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561公斤;在百亩超高产试验田,经专家实打验收,代表田块亩产659.2公斤,创造我县小麦高产记录。我场获县小麦高产攻关一等奖。

(3)科技入户工作有条不紊。在全场80个示范户的带动下,小麦、玉米种植水平在逐步提高,技术员分片包户,技术指导到位,示范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积极,辐射带动有力,小麦推广四大技术,玉米推广一增四改。示范户小麦单产550公斤以上,玉米单产530公斤以上;辐射户小麦单产530公斤,玉米单产500公斤以上。单产均比普通农户提高。

(4)玉米振兴计划初战告捷。我场今夏实施玉米振兴计划3000亩,平均单产520公斤,虽然天气条件不利,但项目区按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克服不利天气影响,风灾之年仍取得较好成绩。

(5)配方施肥面积扩大。全场实施小麦配方施肥3万多亩,玉米配方施肥6000亩,均比去年面积扩大。按亩节约用肥10-12元、增收近30公斤约45元计算,共节本增收约200万元。

2,种子生产规模扩大,质量好、效益高。

小麦良繁1.2万亩,平均单产550公斤,种子价2.10元/公斤,比普通小麦价1.92元/公斤高0.18元,亩增收99元。由于广大农户按照种子生产规程操作,质量完全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得到周边农村和购种单位称赞,无一起种子质量事件,打出了白杨品牌,带动我场经济发展。

3,种粮收益有所提高,农民积极性提高。

由于国家提高粮价,继续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种粮效益提高,农民积极性较高,加之机械化程度高,应用良种、新技术意识提高,产量也在提高,种粮也是当前农民的一项重要收入。

4,行政、科技相结合,促进生产水平提高。

不论是项目实施还是抗旱保苗,行政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了政府推动,科技推广迅速展开,白杨整体的小麦生产水平位于全县前列。省、市、县各级领导和专家多次视察,带动我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

5,搞好有关服务。

全县的午季小麦观摩会、全市的调研参观,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前、中、后阶段,我们都及早安排、及早动手、及早落实。特别是农业部高产创建验收,我场更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保证了项目顺利过关。为此,我场获得县小麦高产攻关优质服务单位称号。在11月25日的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督查时,又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现场,赢得好评。

二、林业

我们及早规划,按县分配数字,落实成片造林、绿色长廊等任务。在涡河大堤、高速公路、村庄四旁等植树造林,确保种苗质量,成活率非常高。在草履蚧刚发生时就积极防治、做好杨树的整枝修剪等,全县春季林业生产会议在我场召开。林业工作按部就班,认认真真,我场林业生产获县三等奖。

三、水利

疏浚了场与怀远交界的炮台沟,长约1.5公里。完全解决了场部三区、王塘及曹刘、施湖约6000亩的排涝问题;还疏浚了张庄与场部交界的马井沟中段,解决5000亩的排涝问题,增加了2000亩的有效灌溉面积。在疏浚大沟时,场没出一分钱,并且弃土没有占压耕地,企业把弃土综合利用,双方有利。

在今年年初的抗旱中,扩大干群通力合作,努力拼搏,共克困难,确保小麦生长不受影响,再一次凝聚了力量,改善了干群关系。

在3-4月份的水利基础设施情况调查和规划中,全站同志不辞辛苦,克服困难,做到数据准确,规划科学,圆满完成任务。

由于我场对水利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显著,获县水利工作二等奖。

四、农机

年初配合抗旱,做好喷灌机的补贴工作,搞好抗旱服务;夏秋两季组织大型联合收割机外出及在本地作业,全场140余台收割机,每台年纯收入3-3.5万元;大型拖拉机在夏种和秋种中发挥优势,做到了深耕整地,全场120台拖拉机,每台年纯收入1.5万元左右。

我们在平时及作业中做好安全生产宣传,使扩大机手接受安全教育。做好办证及年审服务,确保不误作业。

五、土地流转

成立组织,稳步推进。针对实际,采用分散流转与集中流转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稳定、有序、依法、有偿、自愿。全场已流转土地2300多亩。

六、存在问题

1,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由于财力不够,投入有限,设施老化、滞后,影响农业生产。

2,农机装备达不到群众要求,一些关键技术没有突破,秸秆还田及玉米机收推广不开,影响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补贴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3,林业病虫害呈暴发态势,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

4,随种粮效益提高,土地流转越来越难,规模小的情况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限制产量进一步提高。

七、2010年工作计划

继续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农业生产备足后劲,为粮食安全打下基础。

1,抓好粮食生产。

(1)实施好良补项目:按县方案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良补为前提,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提高种粮收益。

(2)抓好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起好示范作用,带动周边不断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努力实现小麦单产550-600公斤,玉米单产550公斤的目标,推广关键技术,确保成功。

(3)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项目: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使广大示范户和辐射户掌握技术要领,发挥作用,促进全场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4)做好配方肥的推广: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扩大4000亩。

2,提高林业生产水平。

继续抓好林带、林网、成片造林任务的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为农业生产和人居环境创造更好的条件。

3,改善水利设施。疏浚大沟,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争取国家奖补政策支持,改善水利条件,做到旱涝保收。

4,促进农机富民。争取县农机补贴,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促进跨区作业,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机增收。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7.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篇七

一、创新入社形式促转型

一是带机入社打基础。育新农机合作社成立时只有1台50拖拉机、2台插秧机, 以及以喷雾器为主的40多套植保机械, 主要在本社社员之间开展农机互助合作。由于“抱团效应”明显, 合作社的服务对象和作业范围不断扩大, 附近农机户纷纷“带机”加入, 到2012年当地较大型农机基本入社, 拥有各类农机具100多台套, 合作社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规模化地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代管服务。二是带资入社作补充。随着合作社服务量和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 农机具不齐全、不配套、不先进、缺乏资金为服务户垫付生产资料费用等问题开始显现。为此, 合作社采取了农户“带资”入社的办法, 目前共有3户社员带资60万元入社,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缺乏启动资金和运行经费的问题。三是带地入社促转型。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利用方式, 农机利用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 农业生产成本得不到有效降低。为进一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在“带机”、“带资”入社的基础上, 育新合作社于2013年4月率先探索推行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带地”入社模式, 合作社在社员的土地上, 发挥利用农机、农技、资金等方面的优势, 直接开展土地规模化经营, 开启了由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向自身实体性经营的主体转型。

二、服务与经营并举提效能

转型之后, 合作社担当起社会化服务主体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两个角色。一方面, 继续承担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角色。针对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需要, 合作社成立了机耕机种、机械插秧、机防植保、机械收获、农田整理、信息交流等6支专业化服务队伍, 围绕耕作、播种、插秧、植保、收获等生产环节, 采取环节式托管、半托管、全托管等模式, 为农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托管服务。2013年, 合作社共托管服务面积6.54万亩次, 实现服务性收入400多万元。另一方面, 承担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角色。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股份交由合作社管理、享受盈余分红, 合作社全权承担入社土地的生产经营。这种经营模式, 充分融合了土地、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 有效解决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组织化的问题, 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生产、系列化服务、集约化经营, 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

三、延伸产业链条增后劲

在产前环节, 育良种、强装备。坚持育良种促增产, 2013年实行工厂化集中水稻育秧30亩, 满足3000亩生产用秧, 与传统育秧相比, 亩节约成本240元, 总计节省120多万元。围绕农机具配套齐全、先进适用等要求, 充分利用各级农机补贴政策, 加大农机具配套力度, 提升合作社机械装备水平。在产中环节, 增建设施、优化农艺。积极争取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投资200多万元, 按照路网、水网、林网“三网一体”的要求, 配套农田水利设施, 开展农田网格化整理, 加大农田林网化建设, 实现了渠相通、路相连、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 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原有农资超市、植物医院、农民培训中心的基础上, 新建占地22.6亩、集农机仓库、维修车间、粮仓、晒场等于一体的农机综合服务大院, 提升了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向科技要效益, 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农艺技术, 目前合作社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病虫害机械化防治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取得了较大成效。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植保、统一耕种、统一收获、统一保养和维修“六统一”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保证了产品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生产收益。在产后环节, 创品牌、重营销。坚持走品牌化战略, 合作社农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注册了水稻品牌“爱友”、“倾盖亭”, 杂粮商标“谷知香”, 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加大营销力度, 畅通营销渠道, 积极推动产品进商场、入超市, 实现了产品优质优价。

四、完善分配方式激活力

科学的分红制度是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育新合作社针对带机、带资、带地三种入社形式, 实行区别化的分配方式。对社员带机入社的, 实行单机核算, 不参与合作社盈余分红。对社员带资、带地入社的, 按每2000元或每亩地1股的标准, 进行股份制量化, 参与合作社盈余分红。其中, 对带地入社的, 实行“一保两分两提”的分配方式, “一保”即在总盈余中以每亩700元或400斤小麦、200斤水稻的标准给予保底分红, “二分”即对剩余资金的63%进行二次分红, 对国家扶持资金折成股份量化到每户社员参与分红, “两提”即对剩余资金中分别提取17%和20%作为公积金和保险金。对带资入社的, 只参与第二次分红。良好的收益带动了群众参社积极性, 目前又有70多户群众申请入社。

五、加快转型升级得共赢

8.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模式创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593-03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战略措施,它是通过对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对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人力、财力、物力和科技综合投入,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达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育农业特色高效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目标,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1-3]。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自国家启动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的近30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采取专项科技示范、加大科技推广投入等措施,不断探索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地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本研究统称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对于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含量至为重要。然而,农业综合开发是“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田间道路工程、林业措施、科技措施”的“复合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逐年更换、择优立项,农发部门无自身隶属的、固定式的科技推广单位(或部门),加之于科技推广“捆绑”于工程类措施之中,同时立项、同时段实施、同节点验收,这些有别于其他农业科技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常处于无序管理状态,多数地方被弱势化和边缘化。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形势不断变化,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技术推广之间脱节严重,这也给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带来了诸多难点。突出表现在:推广主体单一,传导机制单调;人员素质不高,队伍青黄不接;机构设置分散,职能效率低下;保障措施不力,政策意识缺乏;需求主体缺位,技术普及困难等[4]。因此,江苏省南通市围绕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进行了持续性探索与创新,构建出突出“实情实效”的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新模式[5-8]。

1 研究与实践经过

本研究在明确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具有综合性、主导性、普及性和应用性等特点以及农业开发项目区的现实状况基础上,采用调研分析、政策对接、案例借鉴、效果评价和完善配套等方法,以建立科技支撑农业综合开发长效机制、完善岗位责任目标管理机制和创新成果转化示范辐射机制为目标,将固化在由项目镇自主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措施从项目中剥离,择优委托给科教单位实施,创立“科技推广委托模式”,并完善其配套机制,实现科技推广可控式管理;建立能够实现“技术传输畅通、利益有机驱动和载体高效推动”科技推广方法,在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基础上,破解增强科技推广“辐射力”和“持久力”的实现途径。本研究在2004年如皋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增量项目區试点,2005年起在南通市6县(市、区)试行,此后全面推进并不断完善配套,全面应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和高效益,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显著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能。“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及新模式构建”于2013年获南通市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2 主要研究结果

2.1 创立了以科技推广委托服务为核心的推广模式

将原先固化在项目镇自主实施的科技措施从项目中剥离,择优委托给农业科教单位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全面推进,形成了基于“科技推广委托制”为特征,“项目任务合同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实施过程监管制”和“工作绩效考评制”有机配套,实现了从项目启动到结束验收的全程控制运行机制,使得农业开发管理部门、项目实施镇和科技委托单位更规范、有效地融合于科技推广工作之中。(1)项目任务合同制。科技推广实行按项目的合同管理,做到责任明确、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2)首席专家负责制。科技推广实现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由首席专家与项目所在县(市、区)农业开发部门签订科技推广委托合同,首席专家全面负责科技推广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根据项目区科技推广需要和项目规定的推广任务,结合项目区产业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组建技术推广组,细化工作内容并层层分解任务,制定科技推广实施方案。层层分解并落实各项任务,负责分项任务内部检查和经费管理。(3)实施过程监管制。农业开发主管部门按科技推广合同要求实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科技依托单位编制的科技推广方案,须由县级农发部门批准同意。科技推广项目的计划编报和启动实施,重点是发挥好协调、检查等管理职能,及时做好技术依托单位与项目乡镇的衔接,确保科技推广所需条件(如培训场地、蹲点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培训人员的组织等),及时沟通并协商解决科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工作进展、实施质量与实施效果。项目区所涉及的镇村协助做好科技推广工作的相关保障外,按照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常态化监督和检查,科技推广的实施结果须经项目镇确认。(4)工作绩效考评制。通过实践并不断完善,建立层积式多重考评的控制方法。主要做法包括:一是科技推广任务完成情况的考评。由农业开发主管部门对技术依托单位科技推广项目组的考评,即科技推广任务完成后,由开发主管部门组织考核验收,依据实施方案执行情况形成验收结论来结报资金,根据验收结果兑现合同。对实施质量好、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全额拨付技术服务费,对未能完成预期目标的项目,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二是科技人员技术服务情况的考评。由首席专家对科技推广项目组成员的考评,重点是对照项目组内部的职责分工,考核项目组成员开展科技服务、技术咨询及取得效果等情况,考评结果纳入单位(部门)内部的工作业绩评分,并作为个人年度的评先评优依据。三是科技示范成效的考评。由科技推广项目组对项目区拟培植的科技示范户的考评,主要考评示范户参与培训情况、培训效果、示范田建设质量及示范带动规模等,考评结果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生产资料的补贴依据。

nlc202309011047

2.2 构建以“四有、三结合、两控制”为配套的方法体系

“科技推广委托模式”变更了科技推广实施主体,使得农业开发管理部门、项目实施镇和科技委托单位规范有效地融合于科技推广工作之中,但科技推广如何“做实”“做出成效”却面临着诸多难点。需要从方法体系方面加以突破,形成一套能够体现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特点、符合农村实情、强化科技推广实效的工作模式。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并完善了以“四有”“三结合”“两控制”为核心内容的科技推广方法体系,即要有1块示范田、1次系统培训、1册科普教材、1份信息档案的“四有”要求的示范户培植方法;示范区建设和示范户培植有机结合、项目过程实施和延展性服务有机结合、项目实施责任控制和科技资源开放式整合有机结合的“三结合”科技推广运行方法;实现绩效考评量化管理、利益驱动实名管理“两个控制”协同推进管理方法。

2.2.1 按照“四有”要求,强化示范户培植 将科技示范户培植作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要有1块示范田、1次系统培训、1册科普教材、1份信息档案的“四有”要求,加强对示范户的有效管理。对项目区内,拟纳入示范户的农户,进行信息建档(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农田面积、产业类型、联系电话等),通过信息鳞选示范户并进行信息公示,信息档案的建立,便于长期联系和定向服务。要求示范户有1块较高标准的示范田,通过接收系统培训,提升示范田示范质量,形成由点带面的成果示范转化格局。每个示范户要有1册与产业需求相关联的科技推广教材。通过教材普及,使示范户能够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发挥其科技示范的长久效应。

2.2.2 按照“三结合”要求,实施拓展式服务 高效推进科技推广工作,实现示范区建设和示范户培植、项目过程实施和延展性服务、项目实施责任控制和科技资源开放式整合的“三结合”。(1)实行示范区建设和示范户培植的有机结合。做到“示范户+示范区”有效联动,通过示范引导,让农民能够亲眼看得到、亲手用得上,实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高标准展示。(2)实现项目过程实施和延展性服务的有机结合。为了提高科技推广支撑产业发展的精确度和持久力,建立起“前伸后延”拓展式服务工作方式。科技推广立项前,组织科技人员实地调研,针对产业发展的技術瓶颈确定科技推广项目,明确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科技推广不仅只限于项目验收、结报,及时将项目区纳入科教单位成果转化基地,并与项目镇建立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实施定向指导和跟踪服务,有效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启动子”的功能,改变“速战式”的项目实施为“持久式”的效能发挥。(3)实现项目实施责任控制和科技资源开放式整合的有机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涉及产业类型多、关联部门多,涵盖栽培、植保、土肥等众多学科领域,必须有较高业务专业水平,还须了解农村实情、熟悉农民语言、掌握推广技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打破“封闭式、单一式”实施推广任务的格式,建立部门联合、人才聚合、项目结合“三合”型工作方式,实现科技资源的开放式整合。强化技术委托单位与项目镇农技推广部门联合,实现“专业化”和“本地化”有机融合。吸纳专业对口的操作能手和业务能人参与推广,实现“规范性”和“实效性”协调统一。加强多类型相关农业科技项目在项目区内集聚,实现“强亮点”和“广辐射”目标要求。“三结合”方法的运用,以点带面放大科技措施,延伸科技推广效应,促进技术的快速普及。

2.2.3 按照“两控制”要求,推进协同化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具体工作时同时面对项目镇、村、户等多重环节或多个部门,如何将涉及品种、技术推广中的物化补助,既要落到实处,更要取得实效,既要让项目区农民受益,又要体现合理与公平,具有较大的难度。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创建“绩效考评量化管理、利益驱动实名管理”2个控制协同推进的方法,较好地破解“实情”“实效”有效结合的工作难题。绩效考评量化管理即是对获取物化补贴的示范区农户和示范户,考评其示范户参与培训情况、培训效果、示范田建设质量及示范带动规模等,考评结果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生产资料的补贴依据。利益驱动实名管理,则是对示范户获取农资补贴、有序系统培训实施的管理和监管措施,在工作实践中,发明了以培训券、农资券“两券对接,实名控制”的多重监管方法。其方法流程为:(1)信息建档、公示。根据推广要求,由推广项目组和项目村共同商定示范户培植和示范区建设方案,将其涉及的农户和田块信息,建档并公示。(2)制作培训券和农资券。培训券和农资券实现序号管理、一一对接,培训券标明培训人姓名、所在村组和培训时间、地点等,农资券上标明姓名、所在村组(与同一序号的培训券上一致)和补贴农资的品名、规格和数量。(3)发放培训券。由项目村在培训前将培训券发放到具体人员。(4)开展培训并兑换农资券。凭培训券参加培训,进行培训签名、发放培训教材和相关资料,现场凭培训券兑换农资券,进行农资补助签名建档,同时核实电话号码。(5)凭农资券换取农资实物。

2.3 创建了以提升科技推广成效为目的的工作机制

2.3.1 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对接产业的有效保障机制 南通地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适种作物类型多种多样,东部沿海(旱作区)和西部沿江、西北里下河(稻作区)的分区特征鲜明,精耕细作基础良好,集约化水平较高,外向型农业、设施农业加速发展。优质粮油、特粮特经、优质果蔬、蚕桑等构成了南通种植业的四大优势产业,根据作物生态适应性、产业基础、产出与效益等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其中如皋、海安、如东及通州中西部是优质水稻、专用小麦的主要产区;油菜重点在通州、海门、启东等旱作田主体发展,旱作茬口秋季清茬较高可实现油菜早栽、而旱作土壤有利于油菜早发实现丰产,此外还可避免与稻田小麦争地;启东、海门、通州东部沿海、如皋沿江高沙土是特粮特经重点产区;葡萄、草莓、特色蔬菜、大棚蔬菜等优质果蔬生产涵盖南通全境;海安、如皋、如东是蚕桑规模化生产重点区。南通市农业资源开发应以“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和“实现综合增产增效”为轴线,明确不同农作类型区域主导性技术体系,并与四大优势产业有效对接。旱作区构建“基于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势作物优质高产技术体系”,稻作区构建“基于周年丰产的稻麦轻简高效技术体系”,果蔬区构建“基于显著增收的高品质果蔬安全高效技术体系”,桑区构建“基于多元综合增效的桑园丰产高效技术体系”。

nlc202309011047

2.3.2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了“四方合力”工作推进机制 本研究既有基础性的工作方法创建,又有关键技术确定,还涉及到具体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涵盖范围广、关联环节多,项目实施中注重多部门合作,强化科技推广实施单位与项目县业务管理部门、项目镇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和项目村组基层干群的密切合作,建立信息互动和定期联系制度,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全局意识,通过“四方合力”有效推进工作开展。

2.3.3 建立互动平台,建立了区域有机联动效益放大机制 通过项目区科技示范户建档、延伸性跟踪服务以及将项目区纳入科教单位成果转化基地,与项目镇建立长期型科技合作关系等途径,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互动平台,有效实现新老项目区之间的科技信息互动、科研成果共享、科技人员常驻,形成有利于区域产业有机联动、科技效益有效放大的工作机制。

2.3.4 注重产业质量,建立产业要素配套效益提升机制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沟、渠、田、林、路得到高标准配套。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措施落实,实现了农田增产增效。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是将农业、林业、水利等措施形成的生产能力转化成产品的重要途径,而实现农田增产的产品转化为农民增收的商品,须要以产业化为保障。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加大投入等措施,加强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农民经纪人队伍等方面建设,配套产业要素,提升产业运行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农业效益。

3 取得的主要成效

研制的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新模式,全面運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实施,2008—2013年累计组织实施科技推广项目504个。科技推广区域涵盖了南通6县(市、区)所有的农业开发项目镇,有效耕地占南通耕地总面积的92%。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2011年、2012年、2013年新增产值分别为9 765、10 365、10 980元/hm2,3年的年总经济效益分别为136 007.05万、170 022.62万、189 525.26万元,2011—2013年累积总经济效益495 554.93万元,有效支撑了区域主导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2010—2012年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公布,该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村有现代农业示范村14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1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1个,分别占南通市的46.7%、40.0%、36.7%。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的减量高效利用,同时注重秸秆全量还田的技术集成与配套,有效降低了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了使用效率,减少了化学肥料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肥地力,提高环境质量,生态效益明显。本研究强化了项目区内的科技示范户培训,从而有效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产品安全意识、生态意识,也有利于自觉地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李若云. 浅谈农业综合开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6(6):23-26.

[2]同 宣. 富国富民的大战略——农业综合开发二十年纪实[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7(10):59-60.

[3]朱铁辉. 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促进作用[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7(10):28-29.

[4]杨美英. 我国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缺位与推广机制创新[J]. 科技创新导报,2009(30):99.

[5]刘 建. 南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江苏农业科学,2006(6):11-14.

[6]刘 建. 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的特征分析与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1):421-424.

[7]刘 建,王 军.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7(10):22-23.

[8]杨美英.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农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143-145. 王云翠,陆建飞,郭文善. 校地合作创新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的探索——扬州大学与张家港市合作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596-598.

9.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计划 篇九

一、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认真钻研技术,不断提高全站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质高产良种8万公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万亩,推广病虫综合防治面积2.5万亩,支持扶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机防承包服务1.2万亩,推广薄露灌溉技术2万亩,推广化学除草面积3.5万亩,开展水稻集中育秧面积500亩,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1个,帮助建立鱼苗孵化基地520平方米,投资500万元。

三、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特别是做好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建立完善家畜、家禽免疫档案,做到免疫不漏村、不漏户、不漏畜(禽)、不漏针。

四、做好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对全乡农资市场定期进行检查,对农资经营户建立档案,要求他们建立销售台帐,决不允许假冒伪劣农资进入我乡销售。

五、全力做好农、畜产品安全工作,在重点时间段,如元旦、春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期间,组织力量对全乡饲料经营户、农贸市场、养猪场(户)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杜绝高毒农药在我乡农作物及农产品上使用,坚决杜绝瘦肉精等家畜违禁药物进入和使用。

六、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及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推广机插面积5000亩,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做好农机补贴服务工作,做好农机生产、农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10.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篇十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xx年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

在县农委和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站全体同志努力进取,奋力拼搏,农业生产再创佳绩。

一、种植业

1,项目实施顺利,效果明显

(1)良种补贴项目稳步实施。全场08-xx小麦良补面积3.7万亩,平均单产509公斤,大旱之年,由于上下努力,克服旱灾影响,比去年单产提高4公斤。今年秋种小麦良补实行全覆盖,面积达4.3万亩。实施小麦良补,一是确保农民使用优良品种;二是国家投入,农民得实惠;三是政府统一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四是保证种子质量,使广大农民放心;五是推广良种的同时,易于推广配套技术,带动小麦生产水平整体提高。今年实施玉米良补1.06万亩,比去年增加3500亩,玉米良补实现全覆盖,平均单产490公斤以上。

(2)小麦高产攻关再创记录。我场实施小麦高产攻关3万亩,其中有1万亩是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片,主推四大技术,即选用良种、科学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3万亩高产攻关项目区平均单产556公斤;1万亩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561公斤;在百亩超高产试验田,经专家实打验收,代表田块亩产659.2公斤,创造我县小麦高产记录。我场获县小麦高产攻关一等奖。

(3)科技入户工作有条不紊。在全场80个示范户的带动下,小麦、玉米种植水平在逐步提高,技术员分片包户,技术指导到位,示范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积极,辐射带动有力,小麦推广四大技术,玉米推广一增四改。示范户小麦单产550公斤以上,玉米单产530公斤以上;辐射户小麦单产530公斤,玉米单产500公斤以上。单产均比普通农户提高。

(4)玉米振兴计划初战告捷。我场今夏实施玉米振兴计划3000亩,平均单产520公斤,虽然天气条件不利,但项目区按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克服不利天气影响,风灾之年仍取得较好成绩。

(5)配方施肥面积扩大。全场实施小麦配方施肥3万多亩,玉米配方施肥6000亩,均比去年面积扩大。按亩节约用肥10-12元、增收近30公斤约45元计算,共节本增收约200万元。

2,种子生产规模扩大,质量好、效益高。

小麦良繁1.2万亩,平均单产550公斤,种子价2.10元公斤,比普通小麦价1.92元/公斤高0.18元,亩增收99元。由于广大农户按照种子生产规程操作,质量完全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得到周边农村和购种单位称赞,无一起种子质量事件,打出了白杨品牌,带动我场经济发展。

3,种粮收益有所提高,农民积极性提高。

由于国家提高粮价,继续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种粮效益提高,农民积极性较高,加之机械化程度高,应用良种、新技术意识提高,产量也在提高,种粮也是当前农民的一项重要收入。

4,行政、科技相结合,促进生产水平提高。

不论是项目实施还是抗旱保苗,行政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了政府推动,科技推广迅速展开,白杨整体的小麦生产水平位于全县前列。省、市、县各级领导和专家多次视察,带动我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

5,搞好有关服务。全县的午季小麦观摩会、全市的调研参观,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前、中、后阶段,我们都及早安排、及早动手、及早落实。特别是农业部高产创建验收,我场更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保证了项目顺利过关。为此,我场获得县小麦高产攻关优质服务单位称号。在xx月xx日的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督查时,又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现场,赢得好评。

范文仅供参考

上一篇:班级管理的建议书400字下一篇:信息化需求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