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2024-09-14

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的心得体会(共5篇)

1.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篇一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精品课堂

展示教学研讨会”

————学习心得

漳县石川中学

2013年3月27日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

————学习心得

作为一个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很荣幸在2013年3月23—24日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有幸聆听了几位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汇报和演示课,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专家的精彩讲座,内容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使我深受启发,感悟很深。面对不同风格专家的专题讲座和展示课,都能让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到每天的培训都是很充实的,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两天的培训学习,相信会对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具体来说,这次培训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把握小学语文教学核心

23日早上听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巢宗祺先生题为“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建议”的讲座,讲了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主要有紧扣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注重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工具性价值、注意人文性特点、注重语文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综合、注重从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努力形成学习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新体系、把握汉语母语教育的特点。以上七个方面的重要因素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紧抓教学的核心,时刻注重更新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仿佛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基本上只负责坐在底下听,课堂的主动权在老师,学生几乎不参与,而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成为一节课真正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具体生动的语文课堂

1、“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

2、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三、以学生为出发点,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1、我从事的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孩子,尤其是二年级的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纯洁而无暇,他们需要老师最无私的关怀和爱护,我们必须用我们满腔的热情去爱护每一个孩子,用我们无私的真诚去培育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

2、朗读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学生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才能有感情朗读。

在生活中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但在学习中,他们对课文的情感体验是不足的,而且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发挥部分学生的优势,让他们把从朗读中体会到的那一份情感说出来,取长补短,带动其他学生对文本中情感的体验。情感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有感情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

3、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四、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科书的紧密衔接,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

1、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在导入新课,讲授课文,总结练习时恰当使用多媒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功不可没。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语文教学也有其弊端,而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它集声、文、图、形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交互简便等特点。可以说,多媒体介入教学领域,特别是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意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教师应当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正确设计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合理适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不一定每一节课都适用,甚至有些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适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培训后自我的反思

1、通过培训,自己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是教学存在之本,学生进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

2、由于我们当地的实际,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生在家里缺乏家长的监管,这就要求老师更多地关注课堂,关注学生,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敞开心胸,认真学习。

3、通过本次培训,我认为要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也充分认识到自己日常中存在的不足和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效率能得到更有效的提高,特别是专业技能知识方面。我会通过网络、向优秀的同行、学习等方式不断地提高,使自己不断成长。

4、通过培训学习,我对教师行业有了一个新的定位,相信自己会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摸索,自己也就会不断地成长,从而无愧于教师这份良心职业。

2.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篇二

他们的课是那么的实在。返朴归真的原生态语文教学又回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看到了语文课堂的三实:真实、朴实、扎实。他们都非常注重朗读的指导。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书,这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透彻并受到感染,就如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替作者说这番话一样。因此,文章一旦被学生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课还有一点也是尤为重要,那就是背诵,学语文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语文课上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背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持之以恒这样去做,学生会受益的。这四位大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都体现了如何朗读和背诵。

下面我就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综观薛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训练的“实在”和“精妙”。薛老师从词语的听写入手,步步深入,环环紧扣。不管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还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情景,或是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用好词来练写句子,都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实在。教师教得实在,学生自然得益匪浅。

一、真正的大自然课堂

辅助手段简单。薛老师没有让事物投影、电脑、多媒体、各种精美的音乐动画占领讲台和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所能的,是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是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感悟。教学程序简单。薛老师突出文本,注重阅读,整堂课就是在阅读中体验、交流、感悟,最后加以提升,让学生学习作家独有的语言方式来模仿写作。真正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我以前也听过语文课,觉得很多老师是把文字和图片呈现给学生来理解课文,而薛老师却是把文字和图片融进了学生的脑海和记忆中。

二、轻松幽默的自由课堂

课前,薛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对话,他向同学们问好,问同学们知不知道他的名字。刚开始,同学们不怎么敢说,在薛老师的微笑鼓励下,同学们开始大胆发言,有的甚至直呼其名,薛老师听了还对其进行表扬,说明他认真听老师的自我介绍。整节课,我们大家都被幽默诙谐的语言,灿烂的笑容,教学的艺术深深感染,似乎满屋子的学生、老师和作者一起走进了祖父的园子,感受到园子的生机勃勃、自由自在、丰富多彩、鸟语花香、鸟栖虫居;

和祖父一起下种、栽花,一起拔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快乐、无拘无束,尽享祖父的宽容、疼爱、慈祥;

和作者一起畅想、怀念、憧憬……薛老师,带给了大家轻松与自由,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听了薛老师的课,我深刻地领悟到真正能吸引住学生的是老师的魅力,这要靠自己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积累和探索。

三、令人向往的实效课堂课始薛老师让学生听写三组词语,然后给词语分类。之后说出听写词语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上课时要用心听、用心记。接下来让学生朗读课文,先让学生找到“园子里有什么,”再说说“我在园子里怎么样,”最后提出疑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从而明确了本课的中心:因为祖父的爱和宽容,让儿时的我享受到快乐。教者独具匠心,让学生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词语概括园子的美、概括“我”在园子里的感受,体会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心境。玉米可以长,也可以不长,长与不长,就看它愿不愿意,有随心所欲的感觉,完全没有约束,看过蝴蝶飞么?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忽快忽慢……那才是真正的自由。让学生体会到一份无法体验到的自由和快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他以朗读为突破口,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地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学生的每次阅读,薛老师都注意点评和引导,有时也范读,让学生注意听,把自己读的和老师读的进行比较,并告诉学生,读时要有节奏,有变化,重音要读出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与主人公融为一体,和她一样调皮,一样自由,一样可爱。

这样入情入境,感情自然流露,对课文也就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同时,让学生尝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借昆虫、庄稼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叫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幸福感。这一点,对学生今后的阅读、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系列有序、有目的的引导不露痕迹,看似平淡,却是功夫深啊。

灵活运用的诗意课堂,在学完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后,薛老师没有放弃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上来,引导学生用笔来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愿意……就……”来写句子,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写出了不同的句子。薛老师让学生进行交流,读自己写的句子。薛老师也范读学生写的句子,并强调:三分文章七分读,给学生带来积极、愉快的情感。从孩子们交流的语句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心情也沉浸在作者祖父的园子里,自由地放飞。

一节课下来,薛老师在努力让学生接触诗意的语言、回归诗意的朗读、创造诗意的语言,真正扎实有效地引领学生展开阅读,理解课文的深意。

3.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篇三

心 德 体 会

杨旋风

十月这一金秋时节,我怀着一颗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心于2008年10月17日凌晨踏上了去贵阳的班车。在带队老师的领导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培训报到学校:“贵州省教育学院”,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来参加培训的人真是太多了,我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领到了培训学习的入场券。在接下来的两天培训中,我深深地被这些著名专家的精彩讲解感动了,虽然培训到现在已经过了近一个月,但每位专家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及同学们的积极思考,激烈的讨论、主动地参与学习的镜头却时常在我脑海里回荡,使我收获颇多,感触很深。可以说这将为我以后的教学生涯打开一片新的蓝天。下面就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培训学习所获得的体会向大家谈一谈,希望这或多或少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1、创设轻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课堂中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学习兴趣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将是枯燥无味的,久而久之,将使学生产生一种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插入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虞大明专家在上《一束白色的栀子花》一文中,就运用了近十分钟的游戏时间。首先是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们问好,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其次做游戏“绕口令”在这过程中,教师先范练,学生试着练,抽5名学生进行比赛,最后从比赛

中让学生懂得这个游戏的道理:“熟能生巧”;再如支玉恒专家在上《海燕》一文中,使用一些亲切的话语:同学们好!同学们真精神!同学们真可爱!同学们请坐!同学们,你们想跟老师交朋友吗?老师很想跟你们做朋友等亲切的话语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来感化学生的心灵,排除学生们的畏难情绪,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

2、紧扣学习主题,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生们参与了多少,是否真正动脑筋了,是否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针对这一情况,虞大明专家在讲授《一束白色的栀子花》一文时,这样提出了一些问题:这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美不美?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但虞老师又进一步提出:“这束白色的栀子花是谁送给小女孩的?”这时,同学们并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小女孩的朋友;有的说是小女孩帮别人做好事的人送的;有的说是邻居„„这场面可谓异常激烈,更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但虞老师还是不放过这激烈的场面,马上又提出理解“推波助澜”一词,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这个问题了。虞大明专家的这种层层设疑、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其实问题并不可怕,只要动脑筋就能解决,从而有效地挖掘了学生们的想象力。

3、利用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主动探究

新的课程理念,迫切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比如:专家林莘在讲授作文课《我们都是木头人》时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做木头人的游戏,让学生脱离座位,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并跟着老师喊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就不许动,却可以笑,也可以露出小白牙”当口令一停,学生们马上停止各种动作,就成了不能动的木头人,这时,林莘专家又从每一小组中抽一人来寻找超级木头人,让他们说说这些木头人的特点,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使整个语文课堂到处是思想碰撞,心灵的交融和彼此之间的观点和接受。

4、把多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常规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厌学情绪,而新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把视、听、说融于一体;把声、形、色以及动态和静态安排在不同的界面上进行组合。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可以极大地吸收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创设的学习境界中来。比如:专家林莘在讲授《鲸》这篇课文时就在教学中插入了多媒体,一些实实在在的鲸展现在美丽动人的画面上;专家虞大胆在讲授“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展示了当年“诺曼底”号遇难记的真实画面;看了这些画面,再让学生闭上眼睛,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经过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将课文的内容牢牢地刻在脑海之中。

5、附谈一位专家的成长之路

他是全国著名的优秀语文教师,被称为小语界“奇才”的支玉恒专家,那么,支玉恒老师是怎样成为专家,被称为“奇才”的呢?让我们来听听有关他的故事吧!支玉恒,出生于1940年,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河北体育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体育教学20年后改教语文,这180度的大转弯,却给小语界造就了一位“奇才”。这位“奇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教了20年体育后,因工作的需要,改教语文,开始,面对语文课,支玉恒老师有些力不从心,但他并不气馁,反而对事业报着一种热爱和契而不舍、孜孜追求的精神。就是这种精神,使他成为了享誉全国的优秀语文教师,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风采,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老师们,面对新课程改革浪潮的今天,我们不要再犹豫,不要再等待,赶快行动起来吧!迈出自己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走出自己教学生涯中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风采,为我们今后的教育生涯开辟一片新的蓝天而努力奋斗吧!

4.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篇四

心得体会

供稿人:许静静

周末,我们一行六人在中心校李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省城合肥,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新课标解读暨精品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感悟颇多。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黄爱华、刘德武、顾沛、吴正宪、徐长青五位专家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在观摩活动中,我认真做笔记,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自己进行教学,以达到参加这次观摩研讨会的目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这两天的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做课堂上的小先生

最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自学。因为有兴趣地自学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力、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丰富的体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堂必须让学生参与,学生参与频率越高,思维与行为活动量越大,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正如黄爱华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能说清楚,把讲台交给他;离发言的学生远一点,不要总插嘴;回应学生发言要慢一点,坚持先生后己;总结是学生的事,不越位才能到位。

二、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确实会碰到一些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他们也许只是因一时成绩差或行为表现差,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就会被片面地夸大身上的缺点,被轻率地贴上“差生”的标签。作为教师,我们应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当你真正蹲下来关注孩子的成长时,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伟人,那么你也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老师。作为育人者,就是要从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并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要学会用“放大镜”查找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引导。要让孩子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活其勤奋向上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进而引导其健康成长。

三、改善教的方式,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星期天下午,徐长青老师的讲座内容就是《改善教的方式,让孩子快乐的学》。看标题以为是些很枯燥的理论,事实却恰恰相反。徐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刻而又令人折服的理论和实践道理。他用一个个教学案例,让我们明白:我们的课堂要少一点战争,多一点宽容;孩子成长的意义在于经历,而不是得到;差异是世界的美,也是生命的美。

5.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篇五

屈荣盛

在和风送暖,杨柳依依,春花烂漫的四月,我有幸参加在古都西安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本次研讨展示会有来自全国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人教版语文编辑深圳教育科学院赵志祥,全国青年骨干优秀教师浙江名师蒋军晶和国家级教学名师上海浦东实验小学教师戴建荣和陕西省各市县的小学语文教师。近千人齐聚省军区学院招待所8号楼大礼堂尽情听取了专家精彩的作课和精辟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我谨谈谈听后的心得。

一个改进:一个改进指的是历尽十年的课程改革进一步得到改进。崔峦教授指出,课改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问题也伴随而生。比如,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非语文‛、‚泛语文‛活动,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大会发言等,凡此种种,都减损了语文学习的功能。一些阅读教学脱离语文的语言,教师天马行空,随意发挥—或对人文内涵的深挖细找,或进行大量的‚泛语文‛活动,恰恰忽视了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这样做,偏离了语文教改的轨道,理所当然会引起人们的担忧。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围绕一个中心(以语言训练为中心),落实两个基本点(学习语文和学习做人),遵循三项基本原则(言意兼得、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读书勤练笔),采取读写四个策略(读:读准目标,选准内容,自学在先,顺学而导)(写:激发愿望,内容入手,全程指导,注重修改);实现五个基本目标(写一手好字、能读会并会写一篇好文章、有一副好口才、养成一种好习惯即读书看报的习惯和一颗博爱之心【爱父母、爱朋友、爱学生、爱爱世界万物、爱祖国】)。

两个感动:感动之一是敬业,(戴老师为了上好课,上放学都在思考,交警为他指挥,赵老师、蒋老师博览群书,背课之深,做到成竹在胸,)之二,敬畏,三位老师最小的和我一样大,连续三年被评为教学名师,他们无论从教学技能上还是文化底蕴上都很深厚,他们做课可谓激情澎湃,风趣幽默,出神入化,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丝丝扣人心弦,无不让学生学的轻松。我的心被于各位老师的风采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感染着,使我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思考。特别是几位老师那份对学生的浓浓的爱,那份对工作,对生活,对自己的高度负责在我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让我启迪很深的是老师那种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句话每一位老师可能一生中都会讲无数遍,可今天,我才从三位大师身上切实的体会出真正的内涵,是啊,这以前我一度觉得只要让学生得到高分,得到领导家长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成就,也常常以班级的成绩高于其它班级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来,这是多么的幼稚啊!为此,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是啊,学生的发展就是高分么?就是应对这一生中千百次的考试么?万万不能!顾然我也不清楚什么是一个人真正应得到的发展,但我觉得,能使自己的人生活得尽可能精彩,愉悦自己也愉悦他人就是令人欣慰的了。回顾以往作为语文教师感到自己应该做得太多了,是啊,语文本就乃浩瀚的海洋。我们又能 看着孩子在浅水中嬉戏呢。从文字引文学,再拓展到文化,这是一条多么漫长的路啊!而这条路是多么的艰苦呀!细细盘算下来,真的,我们能为孩子做的还有很多,而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在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真正对得起学生就是——努力!奋斗!因为对得起学生才是真正的对得起自己。

三个收获:之一,语文教学简单化。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复杂化语文教学模式,重视课文分析,分段,忽略语文基础性。通过听课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做到环节简单点儿,课件简明一点儿,教材分析简化点,(淡化或放弃课文分析,摒弃‚理解句子深刻含义‛,学生不懂得或不喜欢的就不要学),做到情感荡漾一点。简而言之,小学语文学习就是识字——学字——朗读——背诵。之二,备课的灵活性。备课要背课,做到心中有课,然后根据需要搜集材料;所备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学习目标相一致。之三,课堂教学的艺术性。(1)导课的艺术性(2)提问的艺术性;课堂教学搬开‚问答式‛教学这座大山;课堂问题不要太多,提问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及时应对学生的回答,要适时点拨、启发、梳理、归纳、总结;学生一读就懂得坚决不问,学生不懂的,老师一问就懂了的就问;学生读不懂的,老师讲了还不懂得就不问不讲。一般来说,低年级一个问题都不问,中年级最多提一个问题,高年级最多问两个问题。(3)教育机智。(4)评价的艺术性(有毛就是鸡的思想)

四点反思:

1、教学观念滞后(课改多年了,我们任然在穿新鞋走老路,语文教学还停留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

2、备课不扎实。备课不是抄教案,老师备课,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局限于眼前的一篇文章中,应该力求扩展本篇教材的教学效果,产生扩散效应。这也是一种‚反三‛。只有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才能对教材有深透的理解。(无需要教案,不写教案)

3、自我要求不严(多读书看报,少上网)

4、知识引领不到位(写作文,教师自己先写,写好下水作文,背诵课文教师自己先要背会,凡是要求学生会的教师自己必须先会,写字写一手好字)语文课上,要‚学‘语’习‘文’‛。教语文,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借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切实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语文课,要有十足的‚语文味‛,要‚像语文课‛,要‚是语文课‛。语文课,要体现三个‚实‛:真实、朴实和扎实。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朴实,是执教者必须具备的教风;扎实,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六个做法:

1、加强自身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最深的体会,知识是无穷尽的,作为教师,文化积淀更应深厚,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我们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就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充电,说、写、读、唱样样精通,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尴尬的场面。(多看优秀教师执教光碟,努力学习于永正、贾志敏、王崧舟、窦桂梅等老师指教光碟)

2、更新观念,快乐教书。语文是一门有文化、有内容、有情感的工具,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教课文就是分析课文的错误思想,并不断创新教法,激发学生乐学情趣,努力做到蒋军晶老师授课的环环相 套、丝丝入扣(学生读课文老师也读课文),赵志祥老师的幽默风趣、滴水不漏,戴建荣老师的行云流水,津津乐道,诵之--歌之--吟之--舞之。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乐起来,首先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臵。其次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第三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

3、积极搭建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4、养成多读书、看报好习惯,5、养成积累好习惯。

6、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教学的庞杂性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我的课堂是费尽口舌地讲解、点拨、拓展,而学生毫无收获?怎样才能通过简单的方式打造有效的课堂呢?听了几位专家讲座,使我醍醐灌顶,大有拨云见日之感。语文教学的简单来自于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只有课堂目标制定简单明了,方可轻松实施。以往的教学,我偏解了用教材不教教材,拿到一篇课文,我就掘文三千丈,恨不得一篇课文教完后,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拔高一大截,总是寻找千百个琐碎的知识点去讲解、挖掘,课堂总是满满当当,学生却是迷迷糊糊。现在我才明白,满而多并不叫充实。教师应深入了解小学阶段的总目标,透析各个学段目标,从而确定学期目标和课堂目标。每节课堂都应围绕这学期的目标进行。课堂目标切不可贪多,教学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充实的课堂应该是利用教材反复去训练一种能力的过程。

上一篇:体谅他人作文下一篇: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