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安全生产责任制(通用8篇)
1.园区安全生产责任制 篇一
xxx市落实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的意见
随着xx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也在增长。为排除、避免发生事故,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对我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管,落实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提出以下意见:
一、安全
生产监管主体责任
(一)xxx市经济开发区、沈宏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管委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园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二)园区管委会对本园区建设及其区企业生产经营单位负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监管主体责任。
(三)园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主体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四)各园区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统筹、协调和检查。
(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项目必须管安全”和“安全生产属地管理”等原则,负责对园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监管和检查,并督促、协调园区内企业完成事故隐患整治。
二、园区管委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责任
(一)主要负责人工作职责
1、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原则以及上级政府、同级党委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指示、政策的贯彻落实。
2、及时对本园区的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部署并督促检查。
3、主持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园区有利于搞好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
4、把安全生产目标和重要指标纳入园区经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5、落实本园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并加强工作考核,建立约束、激励机制。
6、组织建立并落实本园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7、与园区内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并考核其落实情况。
8、每季度召开一次园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督促、检查园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研究、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治理和防范措施。
9、其他应由园区管委会处理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二)园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责
1、对本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2、制定本园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计划,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3、督促企业完成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三同时”工作和安全条件审查及安全评价工作。
4、园区安全生产业务工作应接受本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5、负责对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6、建立健全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和安全隐患整治台帐。
7、督促企业制定有效的整治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整改经费,及时、有效消除事故隐患和完成隐患整治任务。
8、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征,督促企业落实专人做好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工作。
9、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参与园区内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
10、编制本园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经园区内企业行政主要负责人签署后施行,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11、及时向本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园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12、督促企业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工作。
13、其他应由本机构处理的园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三、安全教育、培训和监管的责任
(一)园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是安全教育。园区应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并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增长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企业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二)园区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督促、配合企业进行职工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和消防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
(三)园区每年要组织企业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
(四)督促检查企业对新入厂职工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培训工作落实情况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特种作业人员需持有国家规定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的特种作业上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五)园区内部负责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部门在具体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管理工作中,其他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六)严禁将园区内场地出租给有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非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七)设置园区公共区域内安全警示标志。
(八)园区一旦发现周边环境有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要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九)园区与企业要密切配合,要从关爱职工生命、爱护财产出发,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正确处理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努力做好各自职责范围的工作。改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
(十)园区内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可能危及到别的企业和周边群众安全时,园区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效组织人员疏散,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四、工作、事故报告和接受检查责任
(一)园区召开或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时,可邀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参加。
(二)园区应就以下事项向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作出报告。
1、伤亡事故。
2、重大事故隐患。
3、安全投入情况及重大安全生产科研工作。
4、在市外发生的生产安全重大事故。
5、其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重大事项。
(三)园区内企业发生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1、园区呢发生死亡3人以上或重伤9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市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
2、发生3人以下的一般伤亡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并于7日内填报职工伤亡事故报表。
3、园区管委会必须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事故调查,不得隐瞒事故及事故真相,不得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四)园区管委会应依法接受并配合、支持政府组织的安全生产检查。
2.园区安全生产责任制 篇二
1 牧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1.1 牧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
目前, 该市在规划实施500万头生猪、20万t乳品两个省级产业园区的同时, 还规划实施了4个市级牧业产业园区, 18个县级产业园区。
1.2 园区畜禽饲养情况
截止到6月末, 该市生猪、肉牛、奶牛、羊、禽可分别发展到330万头、76万头、8.4万头、326万只和7236万只, 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4%、12%、13%、10%和9%;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6万t、13万t、8.6万t, 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11%、18%。预计到2010年末, 该市生猪、肉牛、奶牛、羊、家禽等主要畜禽品种饲养量和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产量可望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 牧业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松原市在牧业产业园区建设上, 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园区建设顺利进行, 具体做到“七个强化”。
2.1 强化组织领导, 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为保证园区建设顺利, 市、县 (区) 分别成立了以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畜牧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畜牧业管理局, 负责园区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坚持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扎实组织推进。
2.2 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提高防控能力
目前, 该市动物防疫体系相对健全, 市、县 (区) 均设立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并在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基层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及省、市防疫专项经费等资金的装备下, 防疫档案健全, 防疫信息记录完整, 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断提高。
2.3 强化加工企业建设, 提高拉动能力
目前, 该市共有50多家畜类加工企业, 畜禽类加工能力已达到4 600万头 (只) 。其中吉林高金春源同力食品有限公司、扶余联润食品有限公司日屠宰生猪均达到了1 000头;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的吉林省旭源肉业有限公司, 项目主体工程已经结束, 下半年可投入生产;新源牧业有限公司高品质乳品加工项目, 已完成主厂房建设, 年末可建成投产。
2.4 强化畜禽良种体系, 提高供种能力
近年来, 该市坚持“引育繁”相结合的方针, 采取企业为主体、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突出生猪、肉牛、奶牛和家禽品种改良, 重点实施了5个良种项目。一是实施了肉牛良种补贴项目, 共投入资金20万元, 共补贴良种肉牛冻精20 000剂。二是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项目, 共投入资金38万元, 补贴奶牛良种冻精25 702剂。三是实施了奶牛性控技术项目, 共投入资金30万元, 补贴奶牛性控冻精1 000剂。四是实施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 共投入资金104万元, 改良生猪52 000头次。五是实施了肉用种公羊示范场建设项目, 争取国家资金80万元建设肉羊科技示范场。在此基础上, 全市还建设了5个生猪扩繁场, 5个种鸡祖代场;19个综合人工授精站, 牛良种率已达到86%、羊达到93%、猪达到89%、禽达到96%。
2.5 强化银企联合, 提高融资能力
2009年, 该市畜牧业管理局与市农村联社共同出台了《松原市加快畜牧业发展信贷扶持实施意见》 (吉农信松办联发[2009]1号) 文件, 促进松原科尔沁、扶余百兴等牧业担保公司完成组建和乾安博金担保公司实现良好运营, 解决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
2.6 强化标准化规模经营建设, 提高产业化水平
今年该市把建设标准化养殖场 (小区) 做为牧业发展的一项工作重点, 大力实施“退户入区, 以区建园”工程。全市计划新建标准化养殖场 (小区) 200个, 其中扶余42个、前郭52个、乾安36个、长岭50个、宁江20个。为推进牧业标准化进程, 年初以来, 通过电视、广播、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重点推广畜禽良种繁育、现代养殖、标准化生产等实用技术, 以科技示范、科技培训和技术包保为手段, 积极开展生产指导和服务。截止5月末, 全市共举办科技讲座、培训班28次, 参与人数近3 000人;全市共发放肉牛养殖技术、肉羊养殖技术等科普资料7 800份, 发放科普光碟120套;先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亲临养殖场指导528人次。
2.7 强化资金和政策扶持, 提高建设能力
各县 (区) 在牧业小区建设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扶余县为生猪大县奖励配套了531万元;前郭县为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共投入资金1 036万元;长岭县出台了扶持牧业小区建设的十条优惠政策, 在用电、占地、贷款、用材、打井等方面由政府及相关部门予以支持, 并决定连续3年, 每年扶持牧业发展资金300万元;乾安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建设无偿提供土地50万m2, 免费打30眼深水井, 免费供电, 免费修水泥路4 km。宁江区在抓好小区建设的同时, 注重对小区的规范化管理, 制定了牧业小区管理暂行规定。乾安县对新建牧业小区实行统一标准, 统一规划设计, 完善配套措施。
3 今后工作打算
该市牧业大市建设工作继续坚持以提高牧业生产数量、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牧业“四化”为主线, 以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 推进牧业大市建设再上新水平。
3.1 继续抓好畜禽生产
利用该市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 抓住当前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时机, 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方式大力发展规模经营, 提高该市畜牧业综合实力。
3.2 认真抓好畜禽疫病防控工作
该市动物防疫工作以动物卫生安全工程为主线, 坚持强制免疫、强制扑杀、强制检疫等综合防治措施, 以防治口蹄疫、禽流感、布病和猪蓝耳病为重点, 确保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3.3 积极引进和培育牧业龙头企业
该市在抓好高金、联润、旭源三个生猪加工项目的同时, 积极扶持新源牧业、扶余绿园、乾安长青、前郭鑫泰、长岭红日、宁江万兴源等重点项目, 积极引进一些国内大型牧业加工企业入户该市。同时, 创新龙头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机制, 大力培育新的紧密型的牧业经济合作组织, 调动广大农户和社会力量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实现企业与农户共同发展, 力争年加工1 000万头畜类项目的早日建成。
3.4 加快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
该市把提高牧业小区建设标准, 扩大小区 (场) 建设规模作为牧业小区 (场) 建设工作的重点, 努力做到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统一标准, 全力推进, 今年完成200个牧业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建设任务。
3.5 积极探讨牧业融资新方式、新机制
3.园区安全生产责任制 篇三
纯粹出于对员工的关怀而改善工作环境,江南嘉捷没有意识到,这正是作为舶来品的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江南嘉捷迁入苏州工业园区时,CSR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还只是字面上的理解。
仅仅五年之后,2010年,江南嘉捷成为国内首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电梯企业。这个典型案例的背后,是苏州工业园区极具样本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同意在苏州工业园区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消息公布的第二周,《中国新闻周刊》牵头,由官方代表、学者代表、独立机构代表和媒体代表组成的走访团队奔赴苏州,探访这个因创新备受瞩目的工业园区如何进行社会责任的创新。
创新模式定高度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作为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最大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目前已集聚3800多家外资企业、2.4万余家内资企业和130多家国有全资和控股企业。
“家在苏州 联通你我 携手筑梦”苏州工业园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系列活动。
作为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政府主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从角色定位到执行推进,一开始就面临着挑战。一方面,CSR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的企业自发行为,主体是企业,那么政府行政手段介入的程度如何把控?另一方面,在工业园区的经济增长导向下,企业尤其容易陷入误区,倾向于以“简单便捷”的捐献方式来践行社会责任,而缺乏更深层、更有价值的投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苏州工业园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新模式。
2010年,由园区宣传(精神文明)办公室发起,与企业发展关联的各职能部门积极响应,三星、YKK、博世、新建元等企业踊跃参与,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共有15个部门成为联盟指导单位,276家企业加入联盟。五年来,各方联通互动,围绕企业经济责任、员工责任、消费责任、环境责任和公益责任等五个核心板块,指导和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联盟主导开展的全区性重点项目(活动)累计达150余次,企业自主开展相关工作3000余项(次),参与员工超过70万人。
“我们和同行进行交流的时候,好多人说宣传精神文明的部门牵头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在中国你们应该是第一个。”苏州工业园区宣传(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姚文蕾说。在她看来,苏州工业园区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创新探索有更深层意义,“倡导企业社会责任,是客观趋势所在,也是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
在此次走访中,上文提到的江南嘉捷并非个例,通过创新形式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案例几乎随处可见。例如,由独墅湖图书馆发起的“悦读接力车”、金华盛纸业(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发起的“胜浦治安义警”、横河电机(苏州)有限公司发起的“垃圾分类你我他,环境保护靠大家”环保接力……其中,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与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举办的“家在苏州 联通你我 携手助梦”苏州工业园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系列活动,已经持续了三年五季,累计组织活动已近300场。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将道德类、理论宣教类、法制类、科普类和艺术类的课程,编成课程菜单供企业选择。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选择课程,开展学习交流。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逐步形成了以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为主阵地,以联盟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员工、社区居民、消费者为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生态圈”,形成了政府搭台、联盟推动、企业自觉的运行机制。在一个本以投资、就业、税收和GDP等为关键词的国家级产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俨然成为园区众多企业的普遍共识。
亲商理念贯始终
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联盟让企业摆脱了“单打独斗”的状态,责任创新模式初见成效,近几年也接待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取经”队伍。同交流过的其他考察者一样,此次走访团队对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的“亲商”理念留下了印象深刻。
每一位受访的园区政府工作人员都会强调,在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的日常工作中,苏州工业园区始终秉承为企业服务,而不是强制性管理企业的理念。在联盟服务企业时,更没有向企业收取费用的行为,重视避免给企业增加负担。
“亲商”之“亲”,还在于平时切切实实的具体行动。联盟充分利用自身和外部力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发挥“责任资源”引导和配置的职能:举办企业专职工作人员培训会,组织企业相关人员深入联盟企业,在各类信息平台分享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咨询和理论动态,动员成员单位参加欧商会、美商会、外企协会、个私协会的专题活动等等。同时,园区下属各街道、社工委也相继成立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分联盟,加快企业与社区、企业与学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对接。
与这些服务相匹配的,是政府部门良好的专业化程度和深入基层的行动力。在走访中,苏州工业园区工委副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杨知评对园区企业及责任项目如数家珍,并用流利的英文与走访团中的外国专家进行交流,从规划布局到实施细节,介绍详实,俨然跨国企业“高管”风范。
“亲商”理念和专业化指导让履责无负担,企业非常自然地将履责项目与实际业务相结合起来,这是园区企业社会责任面貌更深刻的变化。吸引国内大型保险公司蜂拥而至,欲花重金收购的“G-BOS智慧运营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
简单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看到每辆运营客车的实时状况,例如所在位置,油耗情况,是否超速,是否急加速,是否急转弯等;打开数据分析,还可以得出任意特定时间段该车的综合状况。这就是来自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斩获“汽车安全信息最佳应用”奖的“G-BOS智慧运营系统”。
在与客车运营商的合作中,苏州金龙发现运营商通常同时面临“人、车、线”三大核心难题,“G-BOS智慧运营系统”正是针对这些痛点应运而生,目前已为6万辆海格客车免费安装。而对于高价收购,苏州金龙一一婉拒。因为接下来他们打算从社会责任的层面,让这套系统发挥更强大的效用——与交通管理部门合作,改变更多司机的不良驾驶习惯,更有效地推广安全文明驾驶。
科学标准谋未来
在苏州工业园区,有“一次规划,20年不变”的说法。“一张图纸”的城市规划,背后必须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为支撑才能精准、高效地实现。在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看来,CSR建设同样如此。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在标准化建设、激励机制完善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姚文蕾说,“在国务院批复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大背景下,园区将继续坚持政府搭台、联盟推动、企业自觉的运行模式,固强补弱,谋求新突破。”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已经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第三方测评体系,以适应园区国际资本竞相汇流、多元文化互动共生的特点,充分借鉴国际标准(ISO26000)和国家标准(GB/T36000-2015),结合园区实际,确立一套地方标准,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等级评定。
在园区的CSR规划蓝图上,下一步将重点以测评标准为依据,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公约,号召联盟成员企业积极自觉践行社会责任,专业培训要增加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相关内容,引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更趋科学化、专业化。
科学性和标准化依然会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力,这也是“亲商”理念的一以贯之。“这个过程不能给企业增加任何负担,如果仅仅为了测评而让企业去填报一大堆资料,企业就会反感。既然数据都已经上报给了各个政府部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部门之间的壁垒全部打通,建立标准体系。”姚文蕾说。
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持续发力,未来三到六年,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将着力培育一大批“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形成一系列影响广泛的企业社会责任品牌活动,把苏州工业园区打造成中外闻名的“企业社会责任示范区”,为苏州工业园区新一轮的开放创新实验提供有力引擎。
4.工业园区计划生育责任书 篇四
2、建章立制,规范园区管理行为。制度建设是园区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是做好工业园区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根本保证。要遵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团结一致、扎实工作”的指导思想,要根据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业园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责任管理目标要求,指导工业园区企业流动人口管理办和园区各企业围绕流动人员的生产、生活、避孕、节育方面,建立具有良好操作性、细致的人员信息资料登记建档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孕产妇管理服务制度、落实节育措施制度、双查制度、证件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服务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使园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从“人管人”过渡到以“制度约束人”,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不断提高依法管理能力,确保园区内所有流动人口都纳入经常性管理之中,都能
享受到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3、明确责任,提升工作效率。要认真履行职责,督促指导园区企业流动人口管理办及园区企业建立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档案和表册,查验、登记流动人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做好流动人口数据汇总上报和信息传输及与流动人口户籍地信息通报工作;要定期组织开展政策、计生保健知识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流管队伍素质;要依法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在现居住地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办理生育手续,依法免费为育龄妇女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依法查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等行为。
工业园区:要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入驻园区企业(用工单位)的流动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要建立完善建立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生信息档案和表册,及时给每一位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建立计生信息档案、纳入日常管理和服务,并在每月例会时将情况通报给杉城镇;要配合计生部门做好辖区内育龄妇女员工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生育证》等证件的督办、交验工作,并督促企业定期开展一年三次查环查孕和落实避孕节育措施;要督促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对象实行计划生育、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孕情检查,加强对怀孕对象的跟踪管理,做好怀孕和计生统计年度有生育重点对象的管理备案工作。
用工企业:要选定一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本企业的计
生管理工作,定期与园区企业流动人口办公室沟通联系,积极配合园区企业流动人口办公室做好企业员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要做好流动人口全员信息采集,建立计生信息档案,按照“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管理模式,将本企业18-49周岁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婚育信息纳入登记,并于每月28日前上报园区企业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要配合计生部门做好企业内育龄妇女员工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福建省计划生育服务证》等证件的登记验证、怀孕生育备案、落实节育措施、孕情检查等管理服务工作并督促定期复查;要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各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与优待。
5.园区安全生产责任制 篇五
重庆化工园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人员情况
表
工资福利待遇:
按长寿区政府平台公司管理办法执行,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待遇。
重庆化工园区简介
重庆(长寿)化工园区是2001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园区。园区首期规划面积31.3平方公里,分为天然气化工片区、石油化工片区、精细化工片区及化工材料片区,是重庆市集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生物质化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工园区,是重庆市资源加工业的重要平台。园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网络、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设施,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计划工业产值2012年达1000亿元,2015年达1500亿元,2020年达2000亿元。届时园区将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江上游一流的综合性化工基地、国家新材料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园区发展坚持科学的开发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一次科学规划、分步适时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按照“产业项目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物流配送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 的五个“一体化”理念,采取项目集约、专业集成、投资集中、统一治理和统一排放的建设和管理模式,使可持续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贯穿于园区规划建设中,把园区建设成为一个生产与生态平衡、发展与环境和谐的化学工业园区。
6.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篇六
一、年初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年初以来,管委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经常定期召开机关干部及园区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在每周一的例会上对近期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管委会高度重视、高度负责的态度使园区上下对安全生产有了全新的认识,让安全生产工作深入人心,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企业及其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了不断提高和增强。为了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管委会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园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二)、广泛宣传教育,加强违规违法行为的监督
一是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传达省、市、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使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深入人心,并将之深入贯彻到园区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是坚持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学习制度,自觉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提高自身理论素质。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特别是特种设备和压力容器监管等方面的知识,以迅速提高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三是将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与综治、平安创建、普法宣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挂条幅、贴标语等形式宣传安全生产法规和知识,使企业及其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各方面知识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教育引导企业及其职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年初以来,园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共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3次,挂条幅6个,贴标语12条。
(三)、明确目标责任,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责任制落实的要求以及“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具体人的权力和责任相统一落实和督促检查落实”的原则,结合园区实际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与企业签订了《园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各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目标和措施同时下达,使每个企业都明确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
(四)、强化排查整改,杜绝事故隐患滋长发生
按照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园区在排查、治理隐患的过程中,做到“脚勤”、“嘴勤”,体现出“防”、“早”、“改”,努力纠正园区企业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急机制、安全设施和特种设备检修及其作业人员培训等五个不到位。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定期检查、通报分析安全生产情况制度。每月对园区企业建设、生产进行安全检查监管,做到检查监管制度化、经常化,做好检查记录和跟踪反馈工作,对于违规操作或操作不达标者,责令其立刻停工并限期整改。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召开“园区安全生产情况通报分析”会议,对各自分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报,做到心中有数,并将存在问题进行透彻剖析,采取权力范围内能整改处理的一定要抓落实,而无权处理的问题,采取书面告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二是突出重点环节专项整治。坚持统筹兼顾、点面结合的原则,做到既要全面发动,督促各企业彻底排查隐患和问题,更要重点检查事故频发、隐患突出的环节,如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等,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加大隐患整改措施的落实力度。针对日常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由各企业分管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的原则,进行分头抓落实。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一一记录,做到能立即整改的,现场进行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求当场落实隐患整改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同时不定期的到事故隐患现场开展“回头查”,检查事故隐患是否落实安全措施并整改到位,对个别不重视的业主拒不整改或多次督改不到位的行为,提出批评并责令限期予以整改、处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一)受今年经济形势不景气和企业效益下滑的影响,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设施陈旧,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二)部分企业、职工没有按照安全生产规范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三)建材大道交通流量大由于未设置交通减速标志,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县交通局向海螺水泥公司发出了设置安全标志的督办函至今仍未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抓好一岗双责、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隐患整改责任制等制度的落实,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具体到每企业,明确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
(二) 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切实防止无证上岗、无证操作现象的发生。
7.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指标选取研究 篇七
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 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确定某一区域涉及化学品企业发展规划的内容、规模、范围, 并体现安全防护的方向和重点的可度量参数的集合。化工园区安全水平的安全目标要以指标体系为依据, 按规划期确定各单项指标的控制水平以及可控制的程度。
二、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的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和评价指标的内容比较复杂, 首先要考虑的是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 (A) , 以及区域规划状况 (B) 、环境、生态质量状况 (C) 、应急资源利用能力 (D) 和社会经济状况 (E) 等方面。
(一) 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指标的选取
企业设计、投产之前的安全规划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企业自身所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区域的安全生产状况首先要根据该区域的涉及安全的企业的生产状况来表征。企业的安全则主要与企业自身的危险有害因素相关。
固有危险是指物质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 (客观的要求) 所衍生出来的危险性。它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使用、加工、生产出危险的物料, 二是可能采用具有危险性的工艺过程, 三是可能采用危险的装置、单元操作。
1. 物料危险性。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12) , 危险物质分析时要考虑:是否剧毒物质;是否易燃物质;是否可燃物质;是否不稳定、震敏性、或自燃性物质;是否形成蒸汽云;是否监控物质。以及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性:急性中毒;火灾;爆炸;化学性灼伤及腐蚀等。
2. 生产过程危害性。
企业的生产从厂址选择, 总平面布置, 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厂址对周边最近环境敏感点 (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机关或事业单位、文化古迹、风景名胜区、二类饮用水保护区等) 的危害程度都与安全十分相关。
3. 企业安全防护、管理。
企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企业的安全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依据《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 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因此需要确定其相关的指标为:A10安全监控防护措施的完善程度;A11安全制度、管理的完善程度。
(二) 区域规划状况指标的选取
工业区安全规划是公众安全和区域安全的独立规划, 也是工业区规划的组成部分, 它与工业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
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 (GB50137-2011) , 城市功能分区为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 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以《中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分析》所提出的采用定量化的可接受风险基准作为安全功能区划分的依据。在结合国外个人风险可接受基准研究的基础上, 并结合中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 确定城市不同类型功能区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基准范围及其确定的依据 (如下页表1所示) 。
根据下页表1中的结果, 按照城市不同类型功能区对风险要求的相似性, 将城市安全功能区划分为四类:一类风险控制区、二类风险控制区、三类风险控制区、四类风险控制区, 具体划分标准 (如表2所示) 。
可接受风险水平是根据历史的统计数据推断出来的, 作衡量系统风险的准则。而中国目前在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匮乏, 所以可以借鉴国外的规定阈值, 并以此为基础来衡量国内的公共安全水平。
因此可以用风险控制区的划分来确定区域规划的相关指标即:B1规划区功能定位符合性。
规划区的人口密度可以表征人文社会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对策响应即人文社会压力, 因此确定指标:B2人口密度。
其次是规划区的交通状况可以影响规划区的发展以及公共安全的服务便捷程度, 可以确定指标:B3区域交通。
(三)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标的选取
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也是反应当前区域的规划情况。也即与区域的生态安全相关。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威胁与破坏的状态, 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根据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一些相关资料, 生态安全与化工园区的公共安全关系密切的指标可以选择为:C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等级;C2生态安全等级 (森林覆盖率) ;C3水土流失等级 (水土流失率) 。
(四) 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指标的选取
应急资源反应了公共安全及救援、救护可利用资源的完备情况。城市公共安全主要指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城市公共生产、生活的安全。也就是城市公民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交往所必需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它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卫生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化工园区的公共安全首先就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场所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生命起救援作用的公共机构有医疗卫生、消防公共设施;保护财产安全的公共机构有公安, 此外还涉及到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如洪水、地震等。
因此对于应急资源方面需要确定的指标为:D1消防应急资源;D2公安应急资源;D3医疗应急资源;D4应急组织机构的配套完善状况。
(五)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指标的选取
影响城市化学灾害的社会环境因素有人口分布和人口密集程度、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居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水平等。灾害源周围存在居民区和密集人口是使事故危害扩大的重要因素。对于老的工业城镇, 可以将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品生产与储存单位迁出城镇, 或者动员居住在周围的居民搬迁。
不同城市遭受化学灾害打击的破坏程度各不相同;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区域和部位, 灾害易损度也各不相同, 它是衡量承载体的重要指标。因而城市或区域的不同发展水平, 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与完善。其中社会经济与安全较相关的指标可以确定为:E1区域经济承载力 (可以采用单位土地面积的万元产值, 万元/hm2) ;E2区域人均GDP;E3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比重;E4环保投资比重;E5科技投入比重。
(六) 化工企业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 对化工园区进行安全水平评价可以选择的指标体系 (见表3) 。
三、小结
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选取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区域规划状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指标五个方面共26个安全评价指标。
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以城市、城镇区域范围内的与化工相关企业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作为一种探讨。其次对于该区域范围内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选址建设提供外部综合评价的一个指标体系, 可以实际为区域重大安全决策、安全规划和现状安全水平状况改善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指导。
摘要:目前安全评价主要是针对单位、企业内部的安全事故、存在的隐患来说明对企业和周围的影响, 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生产安全和经营, 但是有关区域规划、周围人口、环境及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却很少涉及。为了构建较为全面的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可从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区域规划状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区域社会经济状况五个方面共26个安全评价指标组成评价体系。
关键词:化工园区,区域安全规划,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明顺, 钟杰青.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 1995, (5) :9.
[2]曾珍香, 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96-114.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环境考核标准选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社, 1999:3-37.
[4]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152-153.
8.园区安全生产责任制 篇八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DEA-Tobit模型;使用效率;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F323.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568-04
收稿日期:2014-12-17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编号:Y201329486);浙江省农业厅软科学重点课题;浙江省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新苗人计划)(编号:2013R412048)。
作者简介:续竞秦(1977—),男,河北邢台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农业经济学领域研究。E-mail:xu_jingqin@163.com。
通信作者:吕艳华,硕士,从事农业园区绩效研究。E-mail:hhxkj06@163.com。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现代农业园区集科技开发、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能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随着现代农业园区在促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背景下,园区的建设发展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相关研究积累相对薄弱,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园区内涵与类型特征[3]、功能定位[4-5]、运行管理机制[6-7]与发展模式[8-9]、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0-12]等方面。最早涉及园区评价研究领域的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针对美国“硅谷”的发展,论述了世界第一个园区的形成[13]。近年来,王丽娟等分析运行模式在绩效表现上的差异,合作社主体型园区综合绩效表现最好[14]。熊瑞权等则分析了企业主导型园区在资金方面具备很强的优势,但在示范带动、科研开发等方面仍存在不足[15]。
2010年,浙江省政府做出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普遍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为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做强做大农业主导产业,2011年根据财政部精神,浙江省农业厅与财政厅共同设立了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专项,主要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层次提升和科技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建设,并制定了专门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管理办法》。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4年5月,浙江省已建立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138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创建点394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921个;省级考核认定已建成现代农业综合区3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99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14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达156.6亿元,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层次提升和科技推广示范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然而,由于现代农业园区产业类别众多,建设重点各异,原有建设基础也各不相同。如何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目前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结构与流向有何特点,资金使用流向与结构对园区发展绩效有何影响,如何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流向与绩效,等等均是政府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关政策的基础。
为此,本研究以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投入项目为对象,基于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基础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定量测算不同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绩效水平差异,进而采用Tobit模型定量揭示影响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绩效的决定因素,以期为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投向、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1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省农业厅统计数据,通过浙江省农业厅走访,收集浙江省农业园区资金投入来源结构和资金在基础设施、设备购置和科技推广等使用流向数据,通过查找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自评报告整理园区建设效果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园区进行系统分类。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以及走访省农业厅、县农业局等地,对园区的建设经营主体、建设规模、土地产权结构、资金投入结构、投入产出情况及周边农户家庭基本人口、土地资源情况、基础设施装备建设、经济效益、相关政策等情况进行访谈,对部分园区进行了实地调研验证。
选取2011年浙江省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建设规划中已经公布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数据,根据《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09]342号)的定义,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指财政部设立的用于支持各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的专项资金。本研究考虑到省级财政资金辐射带动效益,将对园区建设产生效果的资金均划入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文中数据包括特色农业精品园和主导产业示范区共138个园区,其中覆盖杭州、宁波、湖州等11个市,含茶叶、蔬菜、果品、花卉、中药材、食用菌、桑蚕等7大农业产业(浙江省财政资金扶持产业还包括畜牧产业,由于畜牧产业统计指标与其他相差较大,本文暂不考虑)。
nlc202309021429
2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2.1效率评价方法
本研究把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看作是独立的决策单元(DMU),采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核算各园区的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效率。一般而言,DEA方法可以从投入或产出2个视角来核算DMU的绩效水平。投入视角是指在保持现有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使投入最小化;产出视角则是在保持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产出最大化。另外,根据规模报酬是否可变,DEA模型可区分为基于规模报酬不变(CRS)假设的CCR模型和基于规模报酬可变(VRS)假设的BCC模型,前者核算决策单元的综合技术效率,后者则给出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效率。而且,通过公式“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可以计算得出DMU的规模效率。考虑到现代农业园区可以控制的主要是投入变量,因此,最终选择了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可变假设下的DEA模型进行绩效得分测算。
在规模报酬可变(VRS)的一般性假设下,决策单元i(i=1,2,…)投入导向的绩效水平可通过求解如下线性规划问题估计得到:
2.2资金使用效率核算
将浙江省7大农业产业的138个现代农业园区定为决策单元(DMU),由于仅测算资金使用效率,且现代农业园区资金投入在核心区与辐射区均具有产出效果,所以利用非参数的DEA方法,以资金为投入指标,以核心区亩均增收、辐射区亩均增收为产出指标,测算得到园区的相对绩效得分。保持现有的产出水平,其他园区实际的投入产出量为参照,效率值反映了被评价园区的投入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减少所能够达到的最低值。当效率值等于1时,则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最低的,即决策单元点位于前沿面上,为技术有效单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DEA方法是一种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测得的效率值大小仅表示相对大小的程度,不代表绝对值,即 θ^=1的决策单元说明其相对于其他的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的使用更有效。
图1为不同产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纯技术效率值(VRS)分布情况,图2为园区不同运营主体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纯技术效率值(VRS)分布情况。
3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测度技术效率时,上述标准的DEA模型使用的是现代农业园区可以控制其数量的可控投入变量,考虑到园区运营主体、地理区位、产业类别等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述绩效得分,即园区资金使用效率,故本节利用Tobit模型,根据不可控的投入变量来解释效率得分的分布情况。
3.1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以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绩效得分为因变量,将DEA初始绩效得分对外生环境变量进行回归,构建模型如下:
式中:θ^i是决策单元i通过DEA方法获得的初始绩效得分。投入到园区中的生产发展资金能否得到有效利用,还会考虑到园区经营建设主体,例如,农户参加农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可能比单一的种养大户自主经营更有规划地去使用生产发展资金,Subjtij为一组园区经营主体(设“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科研院所”3个虚拟变量,“种养大户”为基准组)。在资金投入总额不变的条件下,在资金来源上,建设主体可能会更珍惜自筹资金的使用,来自于省补和地方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可能会低于自筹。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期,投向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生产发展资金对园区建设效果可能会优于投向设备购置和科技推广的资金,所以,本文控制了资金来源比例和资金流向比例。资金投入来源包括省补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为避免多重共线性,模型中控制了省补和自筹比例(Reproi,Reseli)。已有文献中习惯上把农户农地投资分为2类:与地块相连的长期投资(例如打井、施用有机肥等)和与地块不相连的长期投资(例如购买拖拉机或役畜等)。根据本研究资金流向指标考评级,在以往文献投资类别中新增科技推广投资,即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流向分为基础设施投资(与地块相连)、设备购置投资(与地块不相连)和科技推广投资,模型中控制了基础设施和科技推广投资比例(Infrai,Techi)。
同时,本文也控制了园区初始特征变量,包括园区初始种植规模(Scalei)、园区类型(Parki,精品园=1;示范区=0)和所在地理位置(园区所在地理区位按照浙江省统计年鉴一般划分,Areai,浙东北=1;浙西南=0)。Industryim为一系列产业变量(设果品、花卉、桑蚕、食用菌、蔬菜和中药材6个虚拟变量,茶叶为基准组),用来考察生产发展资金的使用绩效是否会随产业不同而有显著差异。βi、ηi为回归系数,α为常数项,ε表示误差项。
参考文献:
[1]杨涛,朱博文. 城市化进程中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园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6(24):229-230.
[2]许越先,陈建华,杨文志.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65-208.
[3]张天柱,廖海. 现代农业园区的内涵及我国农业园区的发展[C]//中国农学会. 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 北京:中国农学会,2007:345-347.
[4]张长海.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模式探索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1):224-226.
[5]魏德功. 现代农业园区成长期的功能特征与风险防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15-18.
[6]黄修杰,储霞玲,黄丽芸,等. 不同经济背景下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机制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94-297.
[7]王丽娟,王树进.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的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1):117-120.
[8]Dyer J H. Effective interfirm collaboration:how firms minimize transaction costs and maximize transaction valu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35-556.
[9]黄修杰,何淑群,黄丽芸,等.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综述[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89-293.
[10]吴永兴,李卫江. 现代农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 经济地理,2002,22(5):530-533.
[11]翟虎渠,曾希柏,沈贵银,等.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1):40-44.
[12]肖光明. 大中型休闲农业园区质量等级评价体系——以广东省为例[J]. 经济地理,2007(4):643-648.
[13]Maskey R K.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Outlook on Agriculture,1997,26(1):39-45.
[14]王丽娟,王树进. 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对绩效影响机理研究[J]. 农村经济,2012(6):48-52.
[15]熊瑞权,黄修杰,黄丽芸,等. 不同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园区运营绩效比较——基于广东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实证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190-192.朱金凤,苌道方,林丹萍. 基于成本约束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规划 [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57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