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干部工作鉴定

2024-08-17

援藏干部工作鉴定(精选8篇)

1.援藏干部工作鉴定 篇一

援藏干部个人工作总结

我作为北京市卫生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派遣的北京市第五批援藏干部医疗第二批队员于2008年6月进藏工作,至今已有一年。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在援藏工作的岗位上,我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获得了巨大的收获。

进藏工作后,身处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对于这里严峻的形势有了切身体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高警惕,同各种分裂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做斗争。同时,积极参加了拉萨市“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专项教育活动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并仔细阅读学习材料,撰写心得体会。为更好地开展援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工作中,我能够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尊重藏族的民族传统,维护藏汉民族的团结。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团结工作岗位中的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同藏族同胞友好交往,用他们能够习惯并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沟通、交流。并主动学习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以利于工作。注意了解、学习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一年来,我与医院的少数民族职工相处得十分融洽。

在很快熟悉和掌握医院整体情况尤其是外科专业的情况以后,我能够把自己完全融入到所在的工作岗位中去。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医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较差的特点,逐项纠正治疗、操作中的错误和不足,强化无菌观念。安排了定期小讲课,向医院临床医生讲授常见疾病的诊治进展。同时,为了改善讲课效果,我还设计了讲课征求意见表,随时征求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强化外科系统医师的基本操作,我组织了外科医师的无菌操作考核,并依据自己设计的评分表进行打分。考核后再进行讲解,并再次考核。

作为县医院外科唯一的主治医师,一年来,我亲自参与完成外科手术共计30余台次,所有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完成的手术当中包括:

①完成县医院第一例急诊接台手术。

②完成县医院第一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手术。

③指导外科开展并在拉萨市7个郊区县医院中第一次独自完成胆囊切除手术,至今已成功完成8例手术。

④完成一例自治区级医院尚未开展的高难度阑尾切除手术。

作为外科医师,我积极参加了多次急救工作。其中包括:车祸急救;抗震救灾医疗队赴灾区的救助工作等。

除了临床工作,在这期间我还指导医院外科医师完成医学综述一篇,发表于二00九年第三期《中国普通外科杂志》。这是拉萨市七县一区所有县级医院在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发表的第一篇专业学术文章。

在我和科室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县医院外科首次获得堆龙德庆县医疗卫生工作“业务创新奖”。

临床工作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思考、探索今后医院全面发展的方式、方法。常与院长、副院长等医院领导交流、探讨,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为今后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先后对医院及科室工作的多个方面提出30余条意见和建议,有的已得到落实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包括:

①针对外科病源不足的情况,提出下乡给村民免费体检,筛选病人。②帮助外科修改并完善手术同意书。

③建议手术室完善器材、敷料配置。包括购买0号、1号丝线;制作大棉垫;购买微波炉,废弃原有的盐水制备及使用方式,应用无菌生理盐水供手术使用。

④改革手术术前及术中操作,强调患者术前洗澡,强调术中二次洗手及铺台,使手术术后的切口感染率降为“0”。这在目前拉萨市所有医院中尚无先例。

⑤在县长调研会上,针对住院医师培养提出自己的建议。

⑥定期与科室主任探讨如何加强科室的行政管理,并提出自己的建议。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还积极参加医院的多项工作。其中包括: ①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医院的职称评定工作。作为医院职称评定小组成员,参与了医院藏医主治医师的职称评定工作。

②在医院急诊室的改扩建工程中,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在即将开工的县医院新址建设中,结合自己医院的情况,对医院的科室设置、楼层布局、以及病房、手术室的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③协助医院院长先后撰写医院《抗震救灾宣传材料》、《2008工作总结及2009工作计划》、《目标责任制检查汇报材料》、《堆龙德庆县医院情况简介》、《堆龙德庆县改革开放30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变化》等文字材料共计六份,一万五千余字。

④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后,结合以往参与“非典”救治的经验,与内科援藏同事共同组织了医院的甲型H1N1流感知识介绍及防护培训,并参与组织了医院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护演练。

⑤针对县里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很多藏族同胞看病不便的情况,多次参加“青年文明号”下乡义诊,至今已走访过全县6个乡镇。

⑥组织县医院首届“计算机知识竞赛”并担当评委,在出题、监考、评判等环节全程组织了此次竞赛。极大推动了职工们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明确了学习方向、提高了学习热情,开阔了广大职工的眼界,为今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⑦参加市、县卫生防疫系统及县医院联合的流行性腮腺炎流调工作。⑧参与组织县医院首届“三基知识竞赛”并担当评委。

⑨参加县医院为驻地武警战士义诊活动,参与治疗多名患病武警战士。

在工作中,我还参加了县医院与墨竹工卡县医院的交流。与墨竹工卡县医院的江苏省南京市援藏医生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援藏一年的工作即将结束。我想借用我所在的县医院外科主任的一句话来评价我这一年的工作:“李老师,我们真心的希望您能够留下再工作一年。”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为自己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为藏族同胞的健康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西藏美丽的自然风光,藏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善良淳朴,还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藏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年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无论我今后走到哪里,我都会继续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藏汉民族的世代团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陕西援藏干部群像录 篇二

在阿里,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陕西援藏干部。他们共有40个人,当官的、教书的、看病的都有。零距离体验他们的援藏生活,是本刊记者此行所要承担的惟一“使命”。

黑树林,像是一个地名,也似乎很小说,其实他是普兰县委书记。在陕西连续两屆援藏干部队伍中,都有他的名字。他说他是延安写援藏申请的第一个人,为什么?他还说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召唤让他第二次留在了普兰,是什么?

在噶尔县昆沙乡,当记者看到眼前一大片半人高的开着紫花的苜蓿地,竟有一种“想掐自己大腿”的冲动。这种由援藏干部引自陕北的苜蓿已在当地种植4500亩,打破了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不能种植苜蓿的理论禁区,因而成为当地牧民脱贫致富的“神草”。同样,援藏干部种在阿里的陕西苹果树,成活率也高达95%。

张宇,噶尔县委书记。在阿里采访期间,记者不止一次地听到有关他的故事,然而,当记者离开阿里,准备将他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时,他却急匆匆地走了。他的生命,定格在44岁,定格在阿里高原。

3.援藏工作汇报 篇三

2010年至今在开展援藏工作以来,成都大学附嘱医院、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彭州市人民医院等医院先后派驻20余名援藏工作人员到我院工作。援藏队工作人叫克服高寒缺氧、感染地方病等种种困难。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分管工作,讲原则顾大局,自觉遵守各项规定,虽然10余位援藏干部来自不同的地市和单位,但大家十分注意团结协作,提倡“讲谦让、重互助、多沟通”,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照顾,决策上共同商议,真正做到了“讲团结、顾大局”,形成了较强的团队精神,为医院发展积极建议献策,努力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为我院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主要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设置医院科室

根椐我院实际情况规范设置医院行政科室、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

二、开展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书写的讲座,并通过质量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医院的医疗文书书写,提高了病历及处方质量。

三、创造性开展工作,主动打开局面

药房规范化建设,从软硬件方面规范化建设药房、医疗库房,得到省州专家肯定;增设针灸理疗科,加强外科(指导医院开展“胆囊切除术”“复杂疝修补”等新手术、积极

开展骨科工作,填补该院骨科方面空白。先后完成了手外伤清创术,神经、肌腱探查吻合术,截肢术,股骨内侧髁内异物取出术,肩、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各种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术等操作);五官科(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展了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功能科室(CT,DR等大型设备得到了充分使用)等科室能力建设。

四、为民医院开展健康体检等业务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

1、建立并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2、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3、建立医疗安全管理机制

4、建立完善医疗工作流程

六、指导医院开展创等达标的各项工作,顺利创建二乙医院

七、加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八、做好培训带教工作,举行病历书写规范讲座,参与组织并对石渠县乡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二次,对全县23个乡58名医护人员进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预防接种事故的防范及处置》培训。培训会上还将金牛区一些做得好的社区服务中心规范管理经验和他们进行交流。

九、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与疾控工作支援

十、医疗物资与技术保障并行

4.援藏工作心得精选 篇四

八宿县位于藏东南部,地处高山峡谷地带,自然资源十分匮乏,农牧业基础薄弱,人均纯收入处于全区中下水平。武汉钢铁公司自承担对口援藏西藏八宿县任务以来,累计投入援藏资金5625万元,建设援藏项目32个,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8月,武钢第二轮和第三轮援藏干部交接,第三轮援藏工作顺利启动。同年11月,武钢与八宿县签署了“十二五”期间对口支援协议,五年协议援助资金5000万元。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部署武钢新一轮援藏任务,加快推进援藏工作向前迈进,更加自觉的地做好援藏任务,是摆在武钢第三批援藏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和八宿县实际,按照县委、县府“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

要求,武钢援藏干部在深入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五个始终”为新一轮援藏工作指导思想,以“两个立足,四个结合”为新一轮援藏工作思路,以“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突破难点、培育亮点”为新一轮援藏工作要求,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两个立足”。即新一轮援藏项目要立足向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上倾斜,向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倾斜,通过项目建设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四个结合”,一是干部援藏与经济援藏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干部在“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能力素质培养,为更好的履行职责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统筹援藏资金,确保协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二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在提供必要经济支持的同时,更多在增强八宿自我发展能力上下工夫,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产业特征和基础情况,提出了“一产保温饱、强基提本、农牧结合,二产突特色、发掘优势、创先强优,三产大发展、多路经营、多路进发”的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挖掘“一江(怒江)一湖(然乌湖)一带(然乌至同卡公路沿线)一点(邦达机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河谷农业、邦达草原畜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既要帮助完善硬件建设,夯实社会发展的基础,又要把更多工夫下到软件建设

上,统筹技术援助和本土人才培养,形成经济援藏、干部援藏、技术援藏和本土人才培养协同推进的支援模式;四是近期援藏与远期援藏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干部要立足当前,抓紧编制好对口援建规划,尽快明确三年援藏任务和年度安排,把急需干、群众迫切盼望的、现在就能干的事情先干起来。同时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八宿未来发展需求,本着先急后缓、远近结合的原则,有序推进远期援藏各类规划编制。

按照“两个立足,四个结合”援藏思路,武钢第三批两名援藏干部以发展八宿、建设八宿、稳定八宿为己任,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谋划援藏思路,创新援藏方式,拓展援藏领域,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一是创造性地开展援藏工作。面对八宿宣传实际,我们创办了《八宿报》,在昌都十一县属首创,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主任向巴平措同志还亲自为《八宿报》题名。为提升城市品味,美化环境,我们与武汉东湖荷花园沟通协调,在八宿县武钢广场人工湖引种荷花,荷花种植在全区尚属首次。二是加强技术援藏。在我们沟通协调下,促成了武钢设计院与八宿战略合作,今年四月份,武钢设计院选派技术人员到八宿对然乌镇等7个乡镇中心小学校舍和县城地下管网进行设计,并对本土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三是制定中长期援藏规划。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十二五经济援藏规划(草案)》

和《-三年援藏项目规划》等中长期援藏工作指导性文件。三是加紧援藏项目实施。今年4月武钢第三轮首批援藏资金480万元拨付到位,用于县人民医院基础建设,同时我们选定四个改善民生项目,即邦达镇小城镇建设(三角广场)和邦达村、日吉村、乃然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5.教师援藏工作总结 篇五

从2014年8月20日起我们一行10人奔赴阿坝州小金县开展援建工作至今快两的时间了,在这两年看似简单枯燥的日子里我们敢作为、敢担当充分发扬了仁寿人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给小金县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负组织的重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藏区,建设小金”的援藏誓言。

两年的时间看似短暂,它却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援藏体验,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两年的援藏生活,使我深深体会到:“援藏”需要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需要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需要承受大自然对生命的考验,更需要忍受漫漫长夜带来的孤寂和痛苦。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这是我们援藏干部人才常说的一句话。我深信它的力量源泉来自于对党的忠诚,对事业、对责任、对人生的坚定信念。生活再艰苦我都能挺过,条件再差也难不倒我。我曾因高原反应难受过,也曾因失眠而痛苦过。失眠成为了我来藏区觉得是最难适应的事,很多时候我都很担心这样下去的结果。坚持、坚持,再坚持。我时常给自己加油、鼓劲,每天总是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每当我站在学生们的面前,望着他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时,什么样的痛苦和烦恼都被抛在了脑后。我想,这就是教师一种独有的精神,更是教师一种特有的美德。

援藏就意味着吃苦,援藏就意味着奉献。我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去适应艰苦的环境,很快融入了工作中,如今,我已从刚开始的忧虑和困惑,到现在的适应并渐渐喜欢上了小金县城。

我身为一名援藏教师,随时随刻都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自己,以健康文明的形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我们积极响应州委,县委及学校的各项号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学习内容,做好群众工作。

自从我踏入美兴小学后,我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小金人,已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辛勤付出。在教学工作中,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从事体育教学。为了适应美兴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我不断地钻研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和培养藏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了达到教学最优化,我除了认真学习美小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我还根据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制教具,自编游戏,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努力构建更加开放、和谐、高效的体育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锻炼了身体,学到了技能,又陶冶了情操。

其次,做好传帮带工作。作为一名援藏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在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带动全校的体育教研工作,多次给全校的体育教师们上示范课,观摩课,并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传递到各偏远乡镇,然后和当地老师谈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和他们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

法,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我认真做好课后反思和经验总结的工作,并把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和同事们进行经验交流。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举行的大型活动也积极参加,所担任的角色也很多,如运动会的组织安排,六一节和教师节的节目编排,国学经典的评委等等,所做出的成绩得到同行以及学校领导很高的评价。

6.援藏干部工作鉴定 篇六

【关键词】统筹发展;民生幸福;民族文化;民族机制创新

在乡城县轰轰烈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中,驻乡城援藏干部人才,依托人才、资金、技术优势,主动作为、各展才艺,开拓创新,大显身手,在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中大展宏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筹发展示范。按5年规划4年完成思路,实施城市规划、给水工程、河东干渠工程、仲德村风貌改造、卡心村移民搬迁点建设工程、松通牧民定居点提升打造工程、热打乡集镇打造工程、玛依河渠系配套工程、红色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程、人才培训中心等援建项目,为乡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目前仲德民族风情园区已打造为一个充满古老传奇与神秘色彩的寨落,是游客领略藏家田园风光、休闲度假的圣地;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投入使用,成为乡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酿酒葡萄基地完成第一期506.63亩葡萄种植,“圣地阳光”葡萄酒成功试产;康南特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香巴拉国际旅游小镇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有序推进;康南特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发展园区已正式入驻企业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790万元,实现利润977万元,上缴税金126万元,安置就业人口237人。加大对已建成项目的跟踪服务,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援建作用,着力把援建项目打造成为改善藏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惠民工程,提升藏区农牧民生活水平的幸福工程,让援建项目成为促进藏区经济跨越发展的基石,成为联系藏汉的桥梁,成为见证藏汉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丰碑。

开展结对认亲活动,打造民生幸福示范。大力弘扬“忠诚爱国、乐善互助、务实创新、坚韧奋进”的甘孜精神,建设甘孜精神家园,坚持精神家园建设与实现伟大“中国梦”“乡城篇章”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相结合,深化“爱国、守法、感恩、团结”为主题的宣传教育。第三批驻乡城援藏干部人才共计37人,结对认亲166户,亲戚遍及全县12个乡镇59个行政村,人口997人;联系重点寺庙2座、僧尼62人;救济贫困学生354名,走访慰问群众986人次,提供资金、物质帮扶折合人民币共计10余万元;收集农牧民群众诉求178条,排查矛盾33起,化解纠纷28起,解决问题97个。利用“走亲戚”活动,带着把“亲戚”当亲人的理念,深入农户,与“亲戚”手拉手进行恳谈,心连心进行交流,一起拉家常,话里短,大家畅所欲言,在对话中,把党的惠民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知识传递到结对亲戚心坎上,让藏区农牧民群众时刻与党委政府在思想上同心同德、方向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谱写“藏汉一家亲”的新篇章。

抓好民族文化交流宣传,建设民族文化高地示范。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和走访农户等方式,深村入户,抓好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宣传,扩大影响力,大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传播国家法律、法规,促进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切实把党的阳光照耀到每个农户的窗台上。

开展“携手乡城圆梦香巴拉助学行动”捐资助学活动。泸州合江工商联对10名困难中学生和20名困难小学生发放了2400元/人和1200元/人,共计4.8万元的生活费,并赠送了20余套书包及文具盒等学习用具。

开展支部共建共创活动,乡城县交通运输局与泸州市交通运输局结对“共建共创”,落实支部活动经费5万元,实现优势互补。

开展了“手拉手”活动,乡城县城关小学与泸州市纳溪区白节小学等三所学校双方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增进了学校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促进市(泸州市)县(乡城县)、校际、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两地学校在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共同提升。

开展免费送医、送药、送服务和大型义诊活动,义务健康体检5500余人次;为乡城县额外争取资金捐助、设备物资等折合现金共计201.8万元。援藏医生在乡城县人民医院成功开设了无痛胃镜检查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协助乡城县人民医院“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和乡城县藏医院进行藏药的国药准字号申报。

实施乡城县农特产品走进泸州活动,通过“进超市、开商店、搞展销、到县乡、借电商”等形式,搭建合作桥梁,实现乡城县农特产品亮相“2015中国酒城·泸州迎春购物月”,以营销促生产,营造良好产销环境,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和助农增收、产业文化带动的目标。

7.援藏工作体会和感悟 篇七

个人援藏心德体会

通过个人申请,组织审查同意,本人荣幸的成为了一名援藏技术干部,并于2014年6月7日深夜来到了支援目的地——理县,被安排到理县建设局工作。

到理县第二天,我们就到建设局报了到,并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先后到薛城镇查验了农贸市场、法院、粮食局仓库等工地。虽然到理县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然而灾区恶劣的自然条件,灾区群众战胜困难重建美好家园的伟大决心以及灾区援建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巨大热情都让我深受感染。做为组织委派的一名援藏干部,我决心放下一切包袱,战胜各种困难,为灾区重建做出应有的

贡献。为此将做到:

一、服从安排,端正态度,尽快融入角色。

做为一名援藏干部,本人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端正工作态度,克服各种消极思想,战胜工作中的诸多困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使自已尽快融入角色,利用有限的时间多为灾区群众做实事。

二、认真学习,任劳任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本人将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同时,由于工作环境及自然条件的改变,以往的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势必不能完全适应当地工作,对此,本人将强化学习,虚心请教,极力提高自己的工作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援藏干部。

三、勤政廉洁,遵规守纪,团结本地干部群众。

在工作中,本人将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勤政廉

洁,不吃拿卡要,服务于灾区建设;在生活中,将谦虚谨慎,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团结和爱护同志、群众,积极树立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总之,本人将抓紧两年的援藏时间,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争取为理县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通过强化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统筹协调能力,使自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

理县建设局蔡显彬

2014年6月9日

县委书记援藏心得体会

县委书记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直接的实践者、执行者,是一个极具重要性、独立性、挑战性的岗位,尤其是西藏的县委书记,身处反分裂斗争的前沿,肩负着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在新时期的西藏建设中,担任县委书记的援藏干部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如何当好一名援藏县委书记,已成为每一位援藏

县委书记都必须认真思考,并躬身践行的问题。通过两年来的援藏实践,使我政治立场更坚定、意志更坚强、工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现就如何当好援藏县委书记谈几点体会。

体会之一:要摸清县情、立足长远、全方位援藏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援藏干部初到西藏,首先要深入基层、认真调研,要摸清全县情况后,充分结合区内外、县内外的发展大环境,结合内地成功的发展经验,前瞻性地、科学地对全县的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这样才能保证援藏工作规划切合受援县的实情、才能确定援藏的重点、才能保证援藏工作同全县的各项建设事业同步进行、相得益彰。其次,在确定援藏项目时,既要考虑当前,更要立足长远;既要注意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样子工程,又要加强衔接、适度超前,防止重复建设,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受援县发展的“瓶颈”

问题,有目的、有侧重点地在文教、卫生、道路、技术、人才等方面多确定一些援藏项目,这样才能达到切实增强受援县“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援藏目的。再次,项目建设要体现现代气息、突出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要争取援藏项目与地区、自治区的项目配套捆绑建设,把项目做大、做完善。最后,全方位援藏。除注重资金、项目援藏外,还要积极争取派出单位在人才、技术、智力等方面对受援县的大力支持。

体会之二:要更新观念、统揽全局、善出思路

因受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制约,西藏各个县区都普遍存在着交通、通讯、信息等相对滞后的现象,干部群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陈旧、开拓进取意识还不够强。因此,作为援藏县委书记,首先要运用内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利用各种场合,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地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工作,打破思维定式、破除陈规,真正

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其次,要统揽全局、善出思路、出好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县委书记作为“班长”,全县人民的“领头雁”,对工作怎么“领”、对群众怎么“导”,对目标怎么定、对路子怎么走,是县委书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能把眼光只放在援藏项目上,一定要总览全局,审时度势,及时提出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思路、新办法,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认真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出“准”思路;在注意前后工作的贯通和左右邻舍衔接的基础上,因为”没机会”,每天一起床水缸里是满满的,村民们常常一大早就轻轻的推开门把当天装的第一桶水偷偷地倒进工作队的水缸里;工作队的脏衣服也常常被村民偷拿出去洗,弄得队员们都不好意思,一换下衣服就赶紧自己洗掉,免得给村民添麻烦。

这就是最朴实、最真挚的感情。在其他地方,感情可能像镜子一样,你付

出一份就反馈一份,在这里,感情就像一面放大镜,你付出一份会反馈几份。

用心去援藏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是2014年9月到12月参加的援藏工作。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共同经历一段终身难忘的日子。我们从现代化的大都会来到了一个正向现代化迈进的城市-----拉萨,并且在这座城市生活工作了三个月,充分感受了它的脉动。我们深深地感觉到,西藏,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正在焕发它的活力,向着小康社会的目标,大踏步迈进。而我们,作为****12名援藏人员的其中之一,通过这次援藏,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激动,更收获了动力。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多少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满载着党中央的殷切嘱托,满怀着对西藏教育的无限憧憬,奉献在雪域高原;多少年来,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铭刻着各援藏省市的深情厚谊,屹立在高原大地;多少年来,莘莘

学子们沐浴着党中央和援藏省市亲切关怀的阳光,在教育援藏的春风里舒展着笑脸??

在1993年国家第三次教育援藏工作会议上,中央确定了教育援藏工作“长期坚持,努力搞好,实行对口、定点、包干责任制”的方针,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陕西、河北、辽宁、山东、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和中央有关部委分别对口支援西藏有关地市和中等专业学校,仅1995年至2014年,各对口支援省市为西藏教育投资达2.95亿元,选派援藏教师117人次,培训西藏教学管理人员、教师273人次。

到2014年底,教育援藏项目共计188项,资金总额2.37亿元。至此,新一轮的教育援藏工作拉开了序幕。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国家对西藏自治区的殷切关怀。在西藏,我们到处都能感受到这些政策给西藏人民带来的好处。尤其是远程教育这一项,为自治区 的无数学龄儿童带来了上学的可能。在没有去西藏之前,我们对西藏的地广人稀并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当我们坐着颠簸的越野车在广袤的原野上穿行时,才明白西藏发展教育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西藏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千米2.1个人。这在北京这样拥挤的大都市是肯定想象不出来的。而且西藏的人口居住非常分散,我们的车子在路上前进,经常从看到一户人家到看到下一户人家中间要隔上半天。这种情况使得孩子们上学非常地不方便,教师很难集中授课。于是在西藏就出现了许多十几个人一个学校的情况,而这些学校的老师只有一个,但是教授的课程又不能减少。教师的能力毕竟有限,这时候远程教育就体现出它的作用来了,通过光盘播放或者远程卫星接收,教师可以一个人完成以前需要好几个老师完成的教课任务。

第四批援赞工作小组进藏以后,跟随****的通知下乡去制作专题片,通过

这段艰苦的经历,他们对西藏地区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都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一起去了日喀则、昌都地区拍摄。去之前就听说昌都地区的道路非常险峻、曲折,路况很差,到了昌都以后才体会了道路很差的概念,那里大多是土路,非常颠簸,而且都是盘山路,山路边就是悬崖,就是江水,大多都只有一条车道,碰上对面来车都要找一个稍宽一点的地方错车,每个县与县之间距离都很远,200多公里的路差不多都要走一天,有的县条件非常差,没水,没电。日喀则回来的路上还遇到了严重的泥石流,堵了3个多小时。

*******去了阿里、那曲地区拍摄。路上地势险峻,道路曲折,路况很差,每个县与县之间都要走一天的路程,非常辛苦。他们的拍摄经历很丰富,刚刚过了桑桑在半山腰上就堵了一个小时的车。去阿里都是这种山路、土路,还有就是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好多条让

人分不清哪条才是真正的路,一旦走错了就只能在原地绕圈,根本出不去,虽然开车的是个老司机可还是走错了路,一下子撞到了铁丝网上,前挡风玻璃裂了,右侧的车灯只剩下个黑窟窿,车上的划痕更是惨不忍睹了。车上的两人都吓懵了,司机师傅说如果不是车子好,玻璃够厚他们几个的小命就没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们又上路了,开了一会下起雨来,这时他们才发现雨刷器坏了,于是只能下车擦玻璃,这样跌跌撞撞地终于到了阿里地区的狮泉

河。

在从从阿里的措勤县到那曲的尼玛县时,他们又遇到了另一个挑战,那就是沼泽地。措勤到尼玛是没有路的,都是沼泽地,一不小心就陷下去了,后来向厅里请示,让措勤县对这段路比较熟的同志送他们一段,再让尼玛县的同志接一段,因为这段沼泽地足有300多公里。出发不久他们就发现走错了,领路的同志向当地的牧民问了路才重新上

路,措勤县的同志大约送了100多公里时就让他们回去了,因为也怕他们回去有危险,一旦下雨的话这里的路是没法走的,硬走就会更危险,这样赵辛辛他们自己开始走下面的路,刚开始挺顺利的,可过当要过一段沼泽地时他们都害怕了,因为他们的左边是个很陡的山,下面就是沼泽地,有一条路还被水淹没了,更不幸的是天上竟然下起雨了,没办法,没有退路,走吧,他们商量后决定从陡坡上走,车子在陡坡上打滑,刹车没用了,他们就这样慢慢的滑下去了,再顺着陡坡往前走就会翻车,所以只能往下开,车开下去的时候他们只能祈祷了,因为太陡了,随时可能翻车,司机师傅真的很棒,当他们的车滑下去的同时他一脚油门车从泥水坑里冲出去了,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翻过一个小山我们见到了接我们的同志,当时是一种如获新生的感觉。

在西藏的三个月里,援藏同志们不仅在工作上和******的同志们进行了深

入的沟通,还在生活上和******的同志们很好地融为了一体,他们将许多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都和我们进行了坦诚地交流。******的领导则对我们关心备至。第五批援藏小组成员刚到西藏的第二天早上七点,******就出现了高原反应,我们急得手足无措,只好打电话给馆里的同志,她随即通知了*****,****馆长亲自开车把****送到了西藏军区总医院,他们忙前忙后地为***挂号、找医生、办理住院手续。怕****一个人在医院孤独,一起来援藏的同志自身都还有点不适应,馆里还派了记者轮流来陪****,并买了许多好吃的。怕***有思想负担,馆里领导还一再叮嘱****,先把身体养好,再投入工作,****同志感动地都流下了眼泪。中秋节的时候,馆里领导还给我们送来了月饼,让我们虽然离家千里,却依然觉得那么温馨。我们在西藏的三个月期间,时常出现身体不适应的状况,****的领导和电视教育科的领导们多次看望我们,还给我们送来了水果

等慰问品,让我们倍感温暖。这也更加促进了我们工作的积极性,让我们更加努力地渴望把自己所学所会的全都用上,来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援藏工作。

这次西藏之行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援藏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对我们心灵的一种净化和升华。我们去援藏的同志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接受教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到了西藏之后,我们从自己看到的,新闻里看到的,去采访的时候听百姓说起的,才知道原来在西藏这个外人看来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有着这么多的忧伤。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人口居住的分散,使得这里的孩子接受教育的难度比别的地区翻了几倍。家长们很多很想送孩子去学校,可是却受到了种种因素的限制,只好让他们放羊、放牛,延续着祖辈的生活轨迹,无力摆脱贫困的现状。当我们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上学的眼睛,我们的心一阵阵地痛。尽管国家已经投入了

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西藏的教育事业,但是还有一些家庭的孩子仍然徘徊在校门之外。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以前做节目的时候看到的新闻,说是内地的一些孩子因为厌学,沉迷于网络等原因而逃离校园,最后家长、社会和学校想了各种办法把他们重新拉回校园。我们想到,真应该让这些孩子去一趟西藏,他们就会明白,他们读书的机会是多么的可贵,在中国,还有多少孩子因为贫困等原因无法进入校园读书。而我们自己则更是看到,西藏地区的同志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够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去投入西藏的****事业和*****事业,让我们感到深深地惭愧。他们对于工作的认真和投入,让我们觉得,西藏的教育发展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有这样一批热血仁人在这里,将来肯定能圆满达成目标。而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援藏工作,但是我们仍然会发挥“老西藏”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所

学,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援藏工作情况汇报

2014年12月,本人被南京中院党组遴选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人民法院进行人才和智力援藏工作。我于2014年5月5日进藏,截止今日时间已经过半,现将前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向南京中院党组和援藏办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墨竹工卡县的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位于拉萨河中上游,距拉萨市以东68公里,属拉萨市的东大门,全县平均海拔4200米,是拉萨下辖县区中海拔第二高的县,素有“天边之乡”的美誉,是吐蕃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的出生地。西藏的主要交通干线318国道川藏公路横贯全县城。全县总面积55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亩。县辖8个乡镇、43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余人,其中农牧民群众3万余人,属半农半牧区;全县自然资源较为

丰富,有铜、铅、锌等十几种矿藏和两泉一湖一寺一沟旅游资源,即日多温泉、德仲温泉、直贡梯寺、甲玛沟。矿产、旅游为我县主要经济支柱。全县有46座寺庙,其中有最为著名的直贡梯寺1200多名僧尼。墨竹工卡县与我市其他县相比,是全市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

二、本人半年的工作情况

本人于2014年5月5日进藏,2014年6月初,经县委组织部和县人大会议讨论决定,任命我为墨竹工卡法院审判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后经墨竹工卡县法院党组研究决定,由我分管立案庭、民庭、执行局、法警队和女子流动法庭。由于我院人少事多,墨竹工卡县法院党组还要求我协助另外两名副院长分管其 1

他庭室的相关工作。、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法院工作离不

开理论的指导,我作为一名援藏干部,身处领导位置,深知理论武装头脑的重要性。三个月以来,自己坚持学习理论不放松,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要求。

一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和规范司法、促进司法公正公正与效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专项活动,通过看报刊、听报告、参加培训和认真进行回顾、思考、写心得等到方式,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深层的提高。

二是认真学习法律业务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学习型法官。为了适应分管业务工作要求,除民事方面外,自己认真学习了立案和执行等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和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进行思考,并用于指导工作。使自己进一步树立了现代司法理念、强化了审判工作的理性

思维,业务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协助院长抓好审判监督工作、立案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委员的职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自己利用培训时间和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相关专业书籍,认真学习了立案、执行等程序法方面的内容,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为了能做好人民陪审员的工作,组织院内具有法官资格的人员给陪审员们上课、培训,增强了陪审员们参加审理各类案件的能力,从中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分管工作

尽职尽责,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想干事、会办事、能干实事、干好事是追求的目标。在院党组和院长的领导下,工作上做到了到位不越位,服从不盲从,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顾大局、讲效率、求实效、尽力做到工作的不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分管的

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分管部门的各位审判人员在业务都有了新的进展。

一是管好民事案件审理工作。对民庭的审判人员提出要求:

1、充分发挥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我县经济发展目标,依法审理在我县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发生的各类案件。年初至今,民庭共受理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购销合同、民间借贷和劳务纠纷等民事案件63件,审结62件,结案率为98 %。案件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努力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坚持能动司法,积极发挥“车载流动法庭”和人民法庭在辖区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的职能作用。针对辖区农牧民法律意识不强、维权意识淡薄等实际,充分利用自己长期从事民事审判的所积累的经验,利用“女子流动法庭”的平台,进村入户开展法制宣传、就地办案、定纷止争。截止目前,我院共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30余次,调处各类纠纷40余件,使大量的矛盾纠纷不出村,最大限度地为农牧民群众节约了诉讼成本、减轻了诉累、提供了方便。

3、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积极参与和配合政府部门化解草场、虫草、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及工程建设领域引发的各类纠纷,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集体访事件的发生。

二是管好立案庭的立案工作。立案庭是院内案件的进出口,自分管以来,对立案庭的收案、立案、送达等进行了协调,改进

立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在前次案卷质量评查后,就及时召集了立案庭和审监庭针对存在问题、如何在今后确定审限、案件的起始计算、终结案日期的确定几方面作了统一了认识。同时对于院内送达法律文书、案件评查、案件申诉处理的分工,确定由立案庭发放审判流管理卡、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规范了案件的审理流程。在便利当事人

方面,经院长同意,放诉讼须知、指导诉讼的《走进法院》宣传册等方式,进一步方便当事人,让当事人能过这些内容了解诉讼程序,增强法律意识。在立案庭的提议下,制定统一院内立案、移送卷宗、审理案件过程中涉及立案工作如何搞好协作、送达法律文书的规范、案件的调卷、送卷等方面起草了文件交院党组讨论,从而明确分工,力争用尽短的时间确保当事人合法利益。

三是管好执行庭的执行工作。自分管执行庭以来,组织执行庭积极开展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变当事人上访为法官主动下访,最大限度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存量”。扎实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按照区高院“苦炼内功促执行、完善机制促执行、讲究方式促执行、依靠法律促执行、依靠科技促执行”的要求,努力化解“执行难”和“难执行”。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4件,执结13件,执结率达98%。

四是坚持踏踏实实工作作风,协助

院长抓好审判监督庭的工作。由于全院全年案件数量并不多,强调案件质量必须放在首位。在季度讲评时,组织审判监督庭的审判人员对全院案件承办情况,案件质量进行评查、通报、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认真把好申诉、再审案件的质量关。

五是按照分工,抓好人民陪审员工作。为了保证人民陪审员

职能作用的发挥,及时对人民陪审员进行了上岗前的培训,今年在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过程中认真教他们掌握采信证据的方法,认定案件事实,适用法律规则等方面的知识,人民陪审员通过审理多起案件,了解了法官职责、权力、义务、职业道德和司法礼仪,并对宪法、法院组织法、刑法、民法和三大诉讼法等重要法律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人民陪审员在参与办案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六是开展好全院的工会活动、女法官协会活动。工会是院内开展各种活动 的带头者。院工会虽然硬件条件一般,但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院工会也不定期限开展各种活动,进一步活跃职工的生活情趣,增进了院内的团结意识。今年7月份,拉萨中院的要在全市范围内遴选文艺节目参加拉萨中院建院50周年的庆祝晚会。接通知后,我积极组织安排了两个文艺节目,并亲自参加了一个节目的表演。在中院初选时就入围,并被通知于9月20日正式演出。另外,搞好女法官协会的会费收取、组织论文稿件、及时协调上下级法院之间女法官协会的工作,保证了妇法官协会活动的正常开展。、讲原则顾大局,自觉遵守各项规定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和人民法官,自己始终注意个人修养的锻炼和培养。以讲原则、顾大局、守纪律为常设目标,并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认真加以实践。

一是工作上讲原则,顾大局,自觉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好班子团结,不闹无原则纠纷。院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工作富有成效,受到各级好评,自己作为成员对此非常珍惜。

二是做到廉洁自律,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不以权

谋私,不徇私枉法。除了工作和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反党纪政纪的事,身体力行,执行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藏工作至今没有“闯红灯”和“犯规”行为发生;同时,认真履行了“抓腐”职责,对下属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

以上就是我在藏三个月的工作情况汇报。在藏期间的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不仅要忍受高原缺氧的恶劣环境,还要忍受饮食习惯的不适应,更要忍受与妻儿离别的痛苦。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对援藏工作的一腔热情,我深刻理解了“老西藏精神”,深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凭借坚定的信念为西藏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因此,我时刻以“缺

氧不缺精神”作为自己的座佑铭,时刻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正是这样我在三个月的工作学习中赢得了全院干警们的赞赏。接下来还有近三个月的工作学习时间,我依然会坚持不懈地作好援藏工作,保证圆满完成江苏高院和南京中院党组交给的任务,决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援藏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由于各地有各地的司法实践和理念,加之西藏是一个由农奴制直接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地区,经济和司法理念的转变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半年时间是不可能改变一切的,所以在藏期间,我必须竭尽我的全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我最大的努力,为西藏审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一点微薄的贡献。

~ 26 ~

8.援藏干部先进事迹4 篇八

王宁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宁,男,现年33岁,中共党员。于2012年7月他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的号召,踊跃报名,来到驻地海拔2600多米的康定县,挂任县财政局副局长,协助分管预算及国资工作。他把康定作为第二故乡和建功立业的主战场,努力克服高原缺氧的工作生活环境,当“主人”不当“客人”,当“干将”不当“看客”,迅速融入,积极有为,勇挑重担,以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作风,为康定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 “四个康定” 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财政各项工作的上档升位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当地干部职工的肯定和认可,树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转换角色、融入藏区。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他始终带着对“为什么援藏,怎么援藏,援藏留下什么”的思考开展工作。积极投入群众工作全覆盖,按照要求开展结对认亲、共建共创、爱心帮扶工作;对第二故乡—康定做了全面了解,重点了解康定的经济发展、财政收支情况、财力情况、财政制度建设等方面;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新岗位的角色转换,适应了现职岗位,融入藏区发展。利用开展群众工作的机会,多次主动下基层调研工作,亲身感受和体会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深入了解并尊重藏区风俗习惯,工作中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始终做到尊重第一、团结至上,以诚相待、与人为善,用真诚换真情、用真情换真心,亲如一家、情同手足。

大力争取上级资金。由于他在财政预算岗位上工作多年,财政预算工作政策性强、业务性强,出于对本职工作热爱和对工作质量的不懈追求,在工作上、学习上始终坚持勤于思考。特别是为了康定争取中省财政转移支付工作,在县委常委、副县长任贤明的带领下,认真研究康定财政收支状况,历年来的转移支付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并到省财政厅汇报存在的问题,得到领导的肯定,2013年争取到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补助2300多万元,为缓解康定财政困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认真参与编制2013年2014年财政预算。在他援藏的两年期间,正遇康定县财政收入出现下滑态势的两年,这给财政预算编制及支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特别市2013年,康定县可用财力受税收收入影响,收支矛盾特别突出,缺口达1.9亿元,为了顺利编制2013年预算,他与同事一起调研各部门支出结构,到南充的顺庆、高坪、阆中进行了实地学习,回来后按照县委县府要求,重新调整了预算的相关标准,按照轻重缓急以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的顺序,完成了2013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同时严格执行二上二下编制程序,在编制方法上实行“零基预算”和分类定额系数的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制衡机制,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和整体性得到了提高。

开展财务检查,堵塞财务漏洞。接到对全县机关的财务检查任务后,他对县级部门的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各部门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对各单位存在的簿弱环节进行分析和掌握,提出了改进办法和建议,为各单位在加强账务设置、会计核算、政府采购、固定资产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等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相关部门进行了专业的业务培训。通过检查共清理财政可调控的结余资金达4000多万元,同时也为财政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财政“三化”建设。围绕完善财政运行机制,以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简称“三化”)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公务卡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等为内容的财政管理 “三化”建设,不断推进财政改革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积极推进财政所建设,在炉城镇、姑咱镇、金汤乡、新都桥镇、沙德乡建设5个乡镇中心财政所,并组织乡镇财务人员到西南财经大学进行业务培训,满足工作的需要。

稳步推进项目融资。援藏期间,他承担起康定县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部分项目建设融资的具体工作,实现融资2.5亿元,圆满完成领导下达的目标任务。

切实加强财政交流。他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两年期间,顺庆区财政局与康定县财政局互派了学习交流工作组,就财政状况,在财政管理、项目申报、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等业务工作进行了交流,确定缔结为友好合作单位,主要合作包括

“单位互访、信息共享、经验互补、管理互通、促进合作”五个方面。

真情开展群众全覆盖。举全州之力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是州委审时度势、科学研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治藏安康方略的深化,是执政为民宗旨的实化,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化,对推动甘孜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根据县委群工办认亲分配表,他的结对认亲户在时济乡庄上村,共9户,多次深入亲戚家中,全面了解和掌握亲戚家的人口状况、居住状况、经济状况以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做到心到、情到、身到,叙真情解难事,通过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渠道,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积极的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并为他们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和定期询访制度,与他们成了真正的亲戚、朋友。

上一篇:采石场粉尘治理总结下一篇:操作票安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