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学习心得体会

2024-10-30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体会(共10篇)

1.千课万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魏珂丽 月4日至8日,我和同事一行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城市中的世外桃源——浙大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参加“千课万人”海峡两岸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研讨观摩会。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名师课堂盛宴,“万人磨一课,千课磨万人”的盛会!万人空巷的场面,着实令我震撼。

各位作文大师用自己独特的课堂诠释了对习作的理解,为我们打开了习作教学的一扇扇窗,在寒冷的冬日撒下明媚的阳光!专家引路,30位名师,指引课堂教学转型;以学为重,22节示范课,10位大家的精彩点评,皈依课堂主体地位。5日第一讲,王崧舟老师的《作文教学五问》引爆全场,大师风采依旧,魅力不减,特别是经典的“五问”,给了在座的“作文人”无限的思考。小学语文“掌门人”崔峦老师作了《改进习作教学之我见》的报告,从小学生作文的定位以及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给了大家许多改进习作教学的建议。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节绘本课,属同课异构,一节妙趣横生,一节激情澎湃,各有千秋。何“爸爸”幽默风趣、能说会写;陈“爸爸”思念情真、画里有画!同样的绘本,不一样的解读,“千课万人”让我们看到了同课异构展现出的别样精彩!先说说陈丽云老师的课堂激情,充满活力,并全面地分析了绘本,还抓住图画背后的人物,在细节处让学生感受我爸爸的酷!知识性加上趣味性,课堂扎实有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联想,在快乐中练习,非常棒!而何捷老师的这节习作课,以阶梯式的递进形成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说话写话,给了我们低段语文老师教学写作一个很好的指引。何捷老师关注语言文字的规律,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语言风趣,课堂充满欢笑; 何老师的课是多么有趣!孩子在聊天中学说话、学写话。老师整堂课都在引导学生大胆说话,说自己的话,在其中何老师对孩子的言语发展起到了无痕的指导,这符合孩子年龄的特点。这堂课中,口语交际和写话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句式的训练在有梯度地提升,给我们低段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有了很好的示范。但是绘本的图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大部分学生对这本绘本十分熟悉了,我们可以怎样再发挥图画的功能呢?如观察图画,让孩子觉得爸爸很了不起,比世界上著名的人物更厉害,比世界上厉害的动物更强大……在这样的指导中,学生的语言会不会更丰富?舌尖对舌尖,爸爸对爸爸,何老师不仅是个好老师,更是个好爸爸!好有爱的课堂!感谢何捷老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会表达,让我们在欢笑声中学会如何教习作!如此课堂,夫复何求!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这次学习带给我的精神大餐,虽然身累,但收获满满。却让我沉浸在美妙氛围中,让我享用不尽,使我如入馨香之室,受益匪浅。

2.千课万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最新最难最热28节好课堂化解写作疑惑

【我们的活动引言】大数据时代,开启了“后作文”时代的到来,网络、微信、微博、手机作品……丰富的信息传媒使表达十分自由,人人成了“自文学”的写作主体,新形态下的习作教学理应多元化。

【我们的活动愿景】建构多种风格、多种课型的交流平台,深沉关注微时代背景下习作教学的思维、语言、情感的高度融合,供习作指导者慧眼择珠。

【我们的活动时间】2015年5月7-10日,6日报到,11日返程

【我们的活动地点】中国杭州(报名后告知确切报到及会议地点)

【我们的活动主题】习作教学多元化

【我们的课程与团队】(每板块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

一、学术引领及示范课(28节示范课最新设计)

(一)教材习作

于溟慧:河南省油田第五小学,全国小语会小学动态作文研究课题核心成员;

王崧舟: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特级教师;

李卫东: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周一贯:原浙江省绍兴县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

蒋军晶: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特级教师;

虞大明: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潘新和: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写作协会副会长。

(二)素描习作

吴立岗:上海师范大学研究员,素描习作研究专家;

赵昭: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全国赛课特等奖。

(三)生活习作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莘: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特级教师。

(四)创意习作

邓剑东:重庆市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全国赛课特等奖;

张祖庆: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特级教师;

钟鹤童: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全国赛课特等奖;

臧学华:浙江省长兴县小学语文教研员,全国赛课特等奖。

(五)童化习作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勇: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教培研中心,特级教师;

梅子涵: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

(六)童诗习作

雪野:《中国童诗》杂志主编,诗人。

(七)童话习作

何夏寿: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特级教师。

(八)跟帖习作

李斌:重庆市巴蜀小学校,特级教师。

(九)游戏习作

1.同课异构

何捷: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全国赛课特等奖;

胡元华: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全国赛课一等奖。

2.辩课

陈金铭:《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责任编辑。

(十)情境习作

诸向阳: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新生代名师;

董尚元: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全国新体系作文青年教师教学赛课特等奖。

(十一)自主习作

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秀娟: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福建省赛课一等奖;

周其星: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新生代名师。

(十二)广快习作

彭才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全国经典诗文教学赛课一等奖。

(十三)绘本习作

邹敦怜:台湾台北市国语实验国小,儿童文学作家。

(十四)新体验习作

李白坚:上海大学教授。

(十五)开放式习作

张化万: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

张云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特级教师。

(十六)读写结合

孙建锋: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特级教师;

肖绍国:广东省深圳市园岭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张学伟: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十七)1+X作文体系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十八)管建刚专场

1.习作指导课示范

2.习作讲评课示范

3.学术引领

管建刚: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爱德双语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二、看课、聊课

孙世梅:吉林省小学语文教研员,副教授;

吴琳:北京市东城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林志芳:山东省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课程论硕士;

黄国才:福建省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我们的论文评奖】每位代表仅限一篇,一式两份,与会时提交组委会(需交纳评审费)。

【我们的光盘征订】请会后点击“千课万人”官方网站www.qkwr.net订购。

【我们的活动收费】培训费650元 / 人。食宿、往返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住宿标准:每人每天90-150元。

【我们的活动爱心】继续推出革命老区、西部地区、希望学校爱心免费听课名额,详情请关注官网公告。

【我们的报名咨询】参会单位须事先向组委会报名,未报名者谢绝参会。 电话报名 :4000017582短信报名 :1595819881515958188212 15958198116邮箱报名:qkwr@163.com官网报名:www.qkwr.net微信报名:qiankewanren QQ报名:25215666531658661567(备注:1.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请改用电话报名;2.本次研讨会将发给学员继续教育学分卡;3.日程安排于活动前10天在网站公布)

3.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篇三

东西南北三五成岳,千课万人聚集你我。一路风尘一路奔波,一节节好课不尽的收获。

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4天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总的感觉是“累并收获着”!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名家课堂”,真是受益匪浅。现就本次活动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新课程轰轰烈烈进行了11年,走进“千课万人”活动,才体会到自己的那一步迈得何等小。自己的课堂还停留在“学别人上课”“比着课件上课的基础之上。”。在名师们的课堂上,你总能听到 “谁还想说?”“谁还有补充?”“谁听明白了?”“你想好了,你该怎么说?”等话语。整堂课都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老师们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在我们的课堂中正是缺乏让学生“安静思考,合理表达”,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不等孩子思考、表达,老师就急于包办代替孩子去思考,去表达。

著名的特级教师黄爱华分析了美国与中国的教育。他说,中国的教育是打基础,体现知识的权威;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对知识的质疑和怀疑,其核心的价值是“简单、实在、培养创造力,学以致用”。在对知识的“是什么的?”“怎么来的?”“做什么的?”“怎么做的?”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前三项,而美国的教育注重最后一项。他还提倡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有三声“掌声、笑声、欢呼声”。从他的这

些话语里,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些什么?也尽最大能力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去做些什么?

四天三夜的学习收获还是很大的,主要是思想上的。我会学着把学生看做“真正的人”,正视孩子的出错,而不是一味的斥责,名师们的一句话说得真好“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让自己的教育工作有声有色起来。朱国荣老师说:教师的魅力在于唤醒在于激发,让学生浸润其中,求索、跋涉、碰撞思维。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熏陶,是润物无声,是潜移默化,教师要学会慢下教学的脚步,让更多学生自我完成自我建构,能力发展。

喻巧月老师《抢数》一课,她的装傻智慧真是一种艺术。“你怎么知道你一定赢定了呢?”“你想怎么样赢他?”“你来试一试。”这一句句启发似的疑问,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更多的使用“生生互动”的交流形式,给孩子充分的活动,展示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让孩子自己教会了自己。

俞正强老师的《乘法分配律》,没有课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你能写一个像我这样的算式吗?”同学们在俞老师的静静等待中终于发现了规律,“我能写。”“我能写。”“报,报,报〃〃〃〃〃〃能写完吗?”他的语言生动活泼,当讲到分配律的变式时,他问同学们:“知道了去外婆家的路,能从外婆家回来吗?”“在外婆家方便,还是在自己家方便?”这简单的一句话,提醒同学们,乘法分配律和变式两者在应用当中的区别。当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其中,“下课了,下课了。”同学们才依依不舍离开座位。这样的数学课真的是一种享受。俞老师慧言:把自己的每一节课作为礼物呈现给学生。他确实做到了。

一位大师一份精彩,一位大师一种风范,我们在看在学,不管临摹的再精确,总不得其神韵。上课不是演戏,不是在演别人设计好的台本,不是在背台词般背教案。而是我们在演绎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对不同教学对象的必要引领。

4.杭州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篇四

—杭州“千课万人”听课有感

阳春三月,桃花明艳,新柳如烟。14日下午,我们赶赴于水波潋滟的西子湖畔,和来自天南地北的同仁一起,坐在逸夫体育馆里聆听全国各地语文名师及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为期两天的活动,名师云集,千课荟萃,万人共享。众多全国特级教师,他们用激情演绎课堂,他们的课堂或大气磅礴,或幽默风趣,或诗意洒脱,或朴实无华,无不让人赏心悦目,带给我们一场场语文教学的精神盛宴,让大家真切体会到名师课堂的精彩与智慧。宏大的听课场面,全新的视角,精巧的设计,丰富的互动全方位展示了低段语文课堂的魅力与精髓。对于一名经验尚浅的青年教师,此行收获颇丰,下面就向在座的各位老师汇报一下此行的收获。

这次学习听课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低段的语文教学,谈到低段语文,就不得不提及识字教学。因为自己现阶段也是在教一年级,在识字教学中也经常会面临种种困惑,所以这次对于识字教学方面的感触也最为深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是一直遵循着传统的方法,从读字音,到认清笔顺,学生书空,到观察字形结构,教师范写,描红,组词,这系列的步骤走下来,一步也不敢漏,力求把每一环节做实,但也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困惑,每次学习生字时学生面对的都是这样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时间长了未免乏味,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就明显感觉到孩子学习生字时远远低于学习课文的热情度,学习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原来汉字教学也可以这么妙趣横生,学习汉字的方法也可以这么丰富多彩。在这次千课万人活动中的侯春燕老师,在短短45分钟的一节课里,就给我们展示了四五种不同的汉字教学方法,而且每一种方法都特别生动有趣。更让我们觉得耳目一新的是,各位老师教学汉字的重点并不仅仅局限于教会孩子写好这个字,而是通过短短45分钟的课堂时间带领孩子细读每一个汉字,通过字音、字形、字义、字源等微观解读,去触摸每一个汉字不同的个性之美,把原本生硬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精彩不断,妙趣横生。

茹茉莉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作为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在汉字教学中引领学生细读字形,发掘汉字形态中那些隐藏的规律,触摸汉字的形态美。比如说她在教学“拔萝卜”的“拔”这个汉字时,并没有像我们平时教学那样让孩子逐一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而是重点引导孩子观察其中的关键笔画,长撇,并且告诉孩子,左右结构的字讲究笔画的穿插和谦让,所以撇应该穿插到提下面的位置,并且同时出示了同类的汉字“功劳的功,帮助的助,取长补短的取,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在学会书写拔的同时也学会怎样写好一大批同类的汉字。再比如说教学喜欢的喜和重复的重这两个汉字时,引导学生一起发现这一类字展示形态之美的规律:1.横多距离等,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时,排列的距离应该大致相等。2.短横一样斜,长横要平衡。3.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我想,如果我们以后能在学生书写前做好充分的预先估计,发现这些隐藏的规律,并把他们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举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学习还有一点让我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在于,各位老师在汉字教学特别强调引领探求汉字的根源,这就有点类似我们以前教孩子学习象形文字的形式,通过文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孩子记忆字形和理解字义。比如许嫣娜老师在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时,通过简单的简笔图画,告诉孩子们,在家这个字中,宝盖头就是人们住的屋子,下面的豕字就是猪的意思。古时候的人往往会在房舍边养牲口,所以过去人们只要看到有房子,有猪的地方就知道这里一定住着人家。这样一来,孩子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家这个字的写法,而且印象深刻。再比如说侯春艳老师教学一寸两寸的寸这个字时,通过课件展示,用直观的图像和象形文字告诉孩子们一横加一竖钩其实是一只手的形状,中间的一点是医生在诊脉的地方做的标记,表示手腕到脉搏的距离就是一寸,当时孩子们都特别感兴趣,一个个伸出小手去感觉自己脉搏上一寸的位置。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在这次听课过程中,我就感觉这种溯本求源的汉字教学方式渗透在每节课中,几乎每个老师都特别注重带着孩子去探求每个汉字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带着学生触摸汉字悠久的历史文化之美,同时也能在汉字教学中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除此以外,老师们还很注重运用字理解析课文中一些难于理解的词语,先是通过探求字源的方式引出对字义的理解,进而再把汉字放到词语当中进一步解释,形象生动,化难为易。比如侯春燕老师教学受益的益这个字时,先带着孩子探源,通过象形文字的展示告诉孩子下面的皿字底是一种古代的容器,上面部分其实是把象形文字“水”横过来写,所以益这个字的本义是,水从容器里满出来了,既然是满出来了,所以就不能更多了,不能再增加了,所以益就有了更加的意思,在相得益彰这个词语中用到的就是更加的意思。再比如侯老师教学一叶障目这个词语时就重点说到,双耳旁是山坡的山竖过来的象形文字,当双耳旁放在左边时,表示山岭与高地,所以障有挡住的意思,这时候再出示白内障,屏障,障碍等这些词语,孩子们一下就明白了,障在这些词语中有挡住的意思,进而,一叶障目的词义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不同于传统识字教学环节,这次活动中的各位老师是通过探求字源,理解字义,词语延伸,发现字形规律等,把每个汉字教学都演绎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引发出孩子们各种遐想。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关于汉字教学方面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此借用下和各位老师共享:“你看,倚木为休,合手为拿,分手为掰,牛和羊紧紧抓住了角的不同指向,使温顺听话的羊的形象和牛气冲天的形象迥然不同„„然而,试问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借此引发孩子无限遐想,催生他们的创造吗?我们的孩子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他们很少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次学习活动中黄亢美老师在报告会中也提到,学习汉字时应依据构字原理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那么所学的汉字就能意义识记,持久不忘。如果老师千篇一律,毫不讲求字理地机械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其结果就是造成生字的回生率高,作文时错别字多的现象。我想,作为我们年轻人,以后会尝试着将字理教学的概念融入到以后的识字教学工作当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

5.千课万人学习心得体会王丽珍 篇五

王丽珍

3月15日我和我校的王翠丽、王振红、刘静彩老师有幸参加了杭州举行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低段语文研讨观摩会活动,一路上带着一份欣喜,带着一份期待,来到了浙江大学大学华家池校区。两天的课程安排的十分紧凑,虽然会疲惫,但是考虑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我们也就打起精神,好好听课。会场内的我们聆听各位名师的讲课,认真做笔记,翘首凝望,低头沉思„„

可以如此近距离聆听各位名师们的经典课例,欣赏名师们的课堂风采,感受成长课堂,使我震撼身心。名师们充满智慧、激情高昂、幽默风趣却又朴实无华的课堂教学让我折服。这两天的观摩课,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种思想上的洗礼,各位名师们简约不简单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感受良多。

好的课堂,听起来就是一种享受。许嫣娜老师课堂,让我耳目一新,她个人对教材的把握,扎实的课堂,使我印象深刻。许老师的《说说我的家》是一节口语交际课。许老师首先出示家的习性,让学生了解家,用两种方式说说我家的地址。

1、我住在_________。

2、我家在_____________。接着又出示不同的鞋,引出不同的主人,分别用“我爸爸,我

妈妈,我”三个主语介绍自己的家。将家和家人串联起来说一段完整的话。最后许老师让学生欣赏《爱心树》这则故事,从爱心树拓展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以及怎样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最后许老师通过总结导出了这节课的课题“我爱我家”,告诉孩子每个家庭的构成个不同,但是爱是永恒的旋律。口语交际始终离不开口语锻炼,许老师的的这节课,就把说的权利交给了孩子,自己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引路人。短短的四十分钟,许老师的课带给我太多的东西,太多的感悟与思考。

识字教学要把“根”留住。嵊州城南小学校长茹茉莉指出,目前汉字教学常常定位于“认识几个字,会写几个字”的层面中,对汉字的解读与认记的过程也非常简陋,其教学过程都是诸如“借助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识记,巩固书写”等粗略的操作方式。在引导识记字形时,少有教师对汉字的细读引领。广西师范学院黄亢美教授指出,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首先必须提高其识字的能力,也就要“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张旭莹老师就在《识字5》中引导学生从字义上区分“谁、推”两个生字,她出示这两个共同部件“隹”,并出示了隹的古文字和图片,让学生知道隹的意思就是小鸟。再利用隹、谁、推的读音引导出形声字的概念,如此一举两得的做法便让学生很快记住了生字,也令我豁然开朗。

各位名师们的课堂是那样的轻松自如,学生的学习是那样的快乐,知识的教授又是那样的润物细无声。我们的课堂本应如此,不是吗?再复杂的东西都是从简单开始的,教学知识也是这样,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步步为营。还有很多老师的课堂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听着他们的课,真的很享受,我也成了学习的孩子,他们的学生。

6.千课万人学习汇报 篇六

——杭州千课万人学习汇报

青少年宫小学 阮芳

11月30日,西湖体育馆里热闹非凡,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一线的老师们都慕名前来观摩以部编版语文低段教材研讨为主题的“千课万人”活动。活动中专家云集,名师荟萃,不仅有小学语文界的泰斗,更有目前活跃在小学语文界的知名特级教师,一位位大师的精彩讲座,学导课堂的精彩演绎,如同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我,如同清澈的甘泉滋润着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累并快乐着

每天上下午各有3节课或一到两位专家的专题报告,授课、辩课、讲座或互动点评,大会安排非常紧凑。早到占座位,中午匆忙去吃饭,有时晚上还有活动。这些天里,我们更像是在进行一项极限运动。看上去是近乎“残酷”而“不近人情”,听下来是眼花缭乱、腰酸背疼。但内心的满足,让我们累并快乐着。

二、名师印象

进入会场,主持人简短的开场之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首先给我们带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精彩报告。报告中,王教授特别提到了如何使用部编版教材,利用教材特点,组织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他以一个“春”字的教学启发广大一线教师的识字教学,认为识字教学的重点应该让孩子掌握汉字的构形部件而不是死记硬背汉字笔画,要利用构形部件把汉字的音形意三者结合起来。

在王教授发人深省的报告后,一场华文世界范围内的同课异构活动开始了。三位优秀教师同台展示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影子》一课的教学。首先,马来西亚的郭史光宏老师利用绘本导入课文,启发学生阅读文本,聚焦学生的文本表达;接着台湾的赖玉连老师带来一堂快乐的充满文学味的阅读课,最后登场的来自内地的浙江省教坛新秀姜雅丽老师带来的扎实高效的一节语文课。三位老师侧重点不同,有的重在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有的在于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有的落实字词扎实基础;但三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渗透进了他们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下午,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就识字教学进行了一场圆桌会议。会议中指出,识字教学应该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前应具备扎实的汉字学知识,并逐步在教学过程中把汉字的字理教授给孩子们。接着,三位教研员就部编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版块,展开了圆桌会议。“和大人一起读”事实上是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堂体系。老师、家长都包含在“大人” 里,因此课堂上“和老师一起读”学阅读方法;回家“和父母一起读”,迁移方法,延伸阅读。同时,这个版块的增加旨在推广全民阅读、放在首位的要求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研员的解读提纲挈领,让人对这个版块的教学目标豁然开朗。

此外,精彩纷呈的戏剧课、诗人雪野带来的儿童诗创作课刷新了我们对语文课的看法,语文课原来还可以这么上。

三、精彩演绎,感触颇多 感触一:课堂需要“激情”,但决非煽情,课堂还需“本色”。本次上课的各位名师,其课堂教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课堂上没有“花哨”的课件,很少看似热闹却没有必要的小组讨论。老师上课就像小时候听姥姥讲故事,亲切平和,过渡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味,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充满趣味激情,充满生命活力。感触二:把课堂放手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质疑”、“问题”意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名师的课堂,老师说的并不多,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

感触三:教育的最佳状态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适当放慢脚步,聆听每个孩子的心声,尊重学生稚嫩的思考,思维的萌芽,有的时候我们要耐心点再耐心点。

此外,本次活动通过每课必评、一课多评、半天总评、全天总评等多维并立地深度挖掘每一节课,极大地提升了评课的力度和深度。除此之外,组委会还刊登与会老师的精彩课评,开通短信平台,极大地浓化了研讨的学术氛围。组委会还特地开设了学生课评这一栏目,让上课的学生对课堂进行真实、真性地点评。

四、品味并思考着

台上一刻,台下十年。功在课内,意在课外!

巧妙设计,来自勤奋钻研和独特见解,精彩互动,源于先进理念和足够自信。课堂教学要有快节奏,但在关键处,还要放慢,再放慢„„

如何把握语文课堂,“千课万人”的专家们给我们作出了最好的引领,他们告诉我们,课堂要重学善导,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学。教师要心有学生,真正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首位,甘心“让学”。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渗透学习方法,教师还要善于引导点拨,要捕捉导的时机,讲究导的方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名师的课堂,举手投足弘扬理念、自成风格。每个环节每次提问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在为教师的个人魅力所折服时,更为教师激发出的学生的出色表现所惊叹。听他们的课,我们知道了,“简约”比简单更丰富,比繁华更真实。

7.千课万人考察学习随笔 篇七

----浙江“千课万人”考察学习随笔

2014年12月8日,由榆阳区教育学会组织安排我们一行26人赴杭州浙江大学参加“千课万人”浙江省7地区14所小学名校“内涵发展与办学特色”综合考察活动。我们此次的学习分为参观校园、观摩课堂、聆听讲座。通过听示范课和专家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结合我自己的校长经历谈几点体会:

一、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校园文化表现在老师、学生、家长渗透出的不同气息,是学校团队紧密相连基石,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当前我们的校园文化存在一些问题,把校园环境建设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把各类文体活动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的是搬用其他学校文化建设当作自己的校园文化,缺乏校园文化的独立性;有的是过于功利,不断创新,无视学校文化的传承性,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牢记文化的传承性。如浙江嘉兴秀城区吉水小学的办学理念为“培养有智慧的人”;浙江杭州天地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为“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浙江嘉兴市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为“童话人生,创造和谐未来”;浙江绍兴市柯桥区轻纺城小学的办学理念为“文化理校,自强育人”;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为“智慧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浙江温州市籀园小学的办学理念为“创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他们的校园文化都是以自己的办学理念为主题展开建设的。每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我觉得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孩子为中心。我们学校在办公楼墙上张贴了这样一则标语“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品质”。我觉得习惯比分数重要,品质更比分数重要。学校里我们要懂得聪明是玩出来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们要会玩: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得,得有为;要乐学:爱阅读、善思考、会探究、重实践。着重培养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爱运动的人,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做一个有特长的人。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我们要培养出一批有品位的教师,共同来建设校园文化。注重学校内涵式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师生行为文化,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实现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教育目标,这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异彩纷呈的课程特色

杭州采荷三小依据课程的目标、内容、过程、评价四要素制定出:国家课程+主题课程+特色课程的模式。将国家课程适度调整,主题课程凸显综合,特色课程自主选择。我认为选择课程能让孩子自由成长、适合儿童生活,激发儿童兴趣,点化儿童成长。还进行了家庭、学校、社会资源三个教育空间的研究,努力实现一人一课表,将学校无法开展的部分课程移动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来实施。我觉得这样的遵循教育常规,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着眼孩子未来发展趋势的开发课程很有必要,这样既能挖掘教师的潜能、转变教师的观念、还能使学生获得自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温州瓯海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分教师课程、爸妈课程、小先生课程、班本课程。如此异彩纷呈的课程内涵让学生自由的呼吸教育的快乐。我们知道,手是第二大脑,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参加手工制作等活动不仅有趣,更能激发大脑思维活动,均衡开发左右脑协调能力,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意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明显提高儿童思考能力、创意能力、动手能力,全面开发大脑智能。我们可爱的榆林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历史上是边塞大漠,近代成为革命摇篮,现代又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榆林秧歌、榆林小吃等等都饱含浓郁的榆林风土人情。榆林蕴藏着丰富而多元的课程资源,为我们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构建学校特色教育提供了独天雄厚的文化资源。创办特色学校我们就要利用榆林优势着力加强素质教育,开办好具有榆林文化的特色和校园品牌教育的社团活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出特长人才。

三、简约朴实的高效课堂

跋涉千山万水汇聚钱塘观摩千家万派;集英千课万人共话成长事关千秋万代!我聆听了6节 “千课万人”的示范课,课堂简约朴实,每节课都能以学生为主体,突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培养,注重练习的设计和反馈,注重与生活情境的恰当沟通,注重学生思考力的提升,注重教学起点和学习障碍的诊断;教学活动环节清晰、导课新颖别致,给学生留有悬念,教师指导朗读到位,教学处理巧妙、教师的肢体语言启发引导到位,评价准确,教具学具制作合理,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4节语文课充满了童真童趣,让公开课回归常态,在课堂上不断地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用高举的小手表达出参与的热情,用稚嫩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独到理解,真正体现了“精彩的课堂属于学生,学生的精彩成就了课堂”!六位名师,他们用激情演绎课堂,用实践诠释课标,他们的课堂或大气磅礴,或幽默风趣,或诗意洒脱,或朴实无华,无不让人赏心悦目,深感折服。浙江的孩子们敢于质疑、绽放智慧、激情碰撞学习风格令我惊叹。驻足在“千课万人”的课堂里,呈现的是全新的视角、精巧的设计、灵动的智慧、丰富的互动。短短七天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实效课堂,什么是生态课堂,什么是成长课堂。名师们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设计,亲切自然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语言,专家对教育教学精彩的解读都令我受益匪浅,情不自禁地听之、记之、叹之、嚼之。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在于教学,教学要实现高效轻负的效果,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乘着各级课改的东风,我们要转变观念,积极进行校本研修,不断沉淀,继续深入开展课改研究,努力探索出适合我们自己的“四环N步”课堂教学模式,“四环N步”教学模式即四个环节N个步骤。四个环节:情境引入---导学互动---巩固反馈---拓展延伸。N个步骤即在四大环节中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学情,根据不同科目,不同课型,按照自己的教学风格灵活设计。同时在课堂生成问题上及时处理,实现N步教学,力争不拘一格,百花齐放,打造多样化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先进快速的数字、信息化

数字校园已经走进了杭州各校,各校均实现了无线化,无线投影、无线话筒、无线网络全覆盖。开通了电子班牌、班班通,设有数据中心、云存中心,安装了微信打印机,建立起教学网络平台,课堂调控平台、学生的电子书包,建立起家校QQ群、校园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杭州采荷第三小学研究开展了“数字童年”、“学习社区”、“智慧教育”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尝试基于网络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基于云技术的协同学校模式。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见识,提高了学生能力。看到这些数字化、信息化的广泛应用,深感震撼,受益匪浅。今后一定要做到学以致用,强化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和资源,努力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教育。

总之,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无限的。面对今天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教育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的我是真心做教育,做真的教育。我觉得校长应像乐队的指挥,掌握好校园文化建设、特色课程设置、高效课堂的探索、数字和信息化应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全方位培养等方面的节奏和韵律,用真诚、宽容和智慧让每位师生弹出美妙的音符,奏出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乐章。

榆林市第十九小学

8.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篇八

张敏芝

11月,我们四位老师结伴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千课万人”对于我来说吸引力极强,许许多多专家、大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精彩的课堂演绎,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会让我激动不已,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的观摩现场。

在本次“学本课堂”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与4000多位与会老师共同探讨思索 “学本课堂”的命题。本次活动历时4天,16场专题报告、29节研究示范课,多个互动点评环节,多角度、多元化,名师云集,优课荟萃,相互切磋,各显风流。

一、累并快乐着

本次活动安排时间非常紧凑,这些天里,我们更像是在进行一项极限运动。看上去是近乎“残酷”而“不近人情”,听下来是眼花缭乱、腰酸背疼。但内心的满足,让我们累并快乐着。

二、名师印象

短短四天的学习,让我们与大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走进名师,让我们的心灵震撼着,感动着„„每一位名师特色各异,或儒雅、或风趣、或睿智、或沉稳,给了我们不同的启示和引导,让我们从中受益良多。那些精心的设计,那些经典的话语,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精彩演绎,感触颇多

感触一:课堂需要“激情”,但决非煽情,课堂还需“本色”。本次上课的各位名师,其课堂教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课堂上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看似热闹却没有必要的小组讨论。老师上课就像小时候听姥姥讲故事,亲切平和,过渡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又不失数学味,数学课充满欢声笑语,充满趣味激情,充满生命活力。例如:刘伟男老师的六年级的《口算成绩》这一课:他巧妙地设计课堂,通过脚越长,口算能力越强,勾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冲破难关,到达胜利的彼岸。

感触二:把课堂放手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质疑”、“问题”意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名师的课堂,老师说的并不多,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华应龙老师在展示《找次品》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循循善诱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了数学思维的方法。

感触三:教育的最佳状态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适当放慢脚步,聆听每个孩子的心声,尊重学生稚嫩的思考,思维的萌芽,有的时候我们要耐心点再耐心点。在张齐华老师的课堂谈话中,我又学上了一招,今天又“涨知识”了:张老师不走偶像路线,讲究“内涵”,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引入,立竿见影。这样的课堂,没有一个学生不会喜欢的。正如一位老师感言:张老师亲切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如沐春风。在不断激励中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生的本质,让我们看到别样的课堂。

9.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篇九

春意盎然的四月,我很荣幸获得去杭州参加“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师“五力修炼”高峰论坛观摩活动的机会。当我看到,参会指南中介绍的是吴正宪、华应龙、徐长青、黄爱华、朱光平等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全国教学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我的心中无比的兴奋和激动能够亲临名师的教学课堂,聆听名师的幽默、风趣、睿智的教学语言,领略名师的教学风格,目睹课堂上精彩的师生对话。短暂的四天观摩活动,安排地充实而紧凑,从中我感受比较深的有:

一、体现教学语言之美。

纵观每一节课,名师们的语言丰富、幽默、风趣,语言的感染力极强,给人一种特别享受的感觉。在教学中,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创造出了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例如:张齐华老师,上课时妙语连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热烈,使学生上课时都能聚精会神。犹如华应龙老师的语言有:刚才还修正了我们的结论,故事还没有讲完呢?我就喜欢你们的认真劲儿。学数学不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刘谦的魔术眼睛看是真的,其实是不可思议啊!采荷一小的小朋友爱说、爱思考这不是一个传说。在课堂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想方设法的帮助各类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教师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畅所欲言,不论学生回答的准确与否都投以鼓励与信任的目光,学生在这种目光的注视下心理一直很放松,很平静,能大胆的想象与陈述,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我认为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规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此次活动中,也体现了这种教学理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由来自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带来《面积》,华老师利用填词语积()成(),由学生说出积水成渊一词导入新课,并配以动态演示积水成渊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为面积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在发现、体验与感悟,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经历知识获得过程,并能够自主建构新知,处处体现着“生本”理念。

三、数学知识联系生活。

一直以来对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的这句话只是比较浅的认识,在听为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节课从什么学习习近平均数?平均数这个概念的本质以及性质是什么?现实生活、工作等方面是怎样运用平均数的?这三方面,并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实现从概念的角度理解平均数。张老师通过简单的游戏和俏皮的语言让学生激情四溢,在轻松快乐的数学学习中深刻理解了平均数的问题,在简单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又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设计的每一环节,好像在向你说明一个道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过程中彰显个性化。黄爱华老师的《认识方程》这一堂课,他让学生自己组织表演出课本中的情景图,体会方程中“等号”的重要性,并用生动的肢体语言表现了方程中的等号。知道要列出方程首先要找到“平衡”才能让等式成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也切实让在座的每一位听课老师产生共鸣。作为老师我们只是站在旁边加以指导即可,学生与知识的亲密体会到渗透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件制作精良,为辅助教学添一臂之力。

老师们都知道课件的运用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教学内容,名师们的课件制作水平很高,而且效果良好,无论从材料的搜集还是视听效果上都非常的有创意。大部分老师还采用了视频型文件让课堂信息更加生动活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华应龙和他工作室的教师设计的课件使静态变为动态帮助学生的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后反思很重要。

这次的观摩活动除了听名师们的优秀教学课,也听了他们的讲座,从他们的课中可以体会到同一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呈现给学生,对其选择很重要,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几位专家们的讲座中我感受到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必须善于反思,对于自己上过的每一堂课,都要做一反思记录,在以后的教学中借鉴和修改。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10.千课万人的秋季学习心得 篇十

一.听名师的课,学什么?

1.仔细研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为“把握教学重点”并不是什么难事。第一,一般在阅读了教材内容之后,本节课的重点就可以有个大体的把握;第二,现在每一本教材都有教参,教参中的重难点也是可以参考的资源。但是经过这四天的听课,我否定了自己原先的想法。要把教材读透读精,要把教学重点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理解重点内容,掌握重点内容,实非易事。

我想首先从刘松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说起。对于简单的乘法分配律 ,我首先想到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会用乘法分配律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实际操作而让学生掌握重点,却着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是刘松老师的教学很巧妙,教学数学,先从教学语文开始。课堂中首先呈现的是简单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和“一句话分成两句话”,但是话的意思不变的练习,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轻松的事情。整节课就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不仅学得开心,而且很容易就能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实质——一分为二(或者合二为一),从而快乐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2.精心处理细节,传递教师智慧

很多时候,全国名师和优秀教师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全国名师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细节中体现出大师风范,将智慧传达给学生。

比如黄爱华老师《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在板书课题时,黄老师先写“分数”两个字,然后再写“百”,这样处理学生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百分数首先是分数,但是百分数和分数之间存在差别,从而为下面引出“百分数只表示比率”做铺垫。这就是名师的智慧。在百分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疑惑: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呢?这个问题绝大多数教师都会考虑到,但是我们会怎么处理呢?直接告诉学生用百分数表示更简捷吗?但这时学生可能又有疑惑:百分数怎么就简捷了呢?在这里,黄老师绝妙的处理更彰显了他的大师风范。课中,黄老师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百分数的简洁美,模拟了一个不了解数学的语文老师对苹果汁60%,葡萄汁40%的混合饮料的讲解,整个讲解过程复杂累赘,听到最后,大家会心一笑,原来百分数是这么美!通过这样的对比,百分数“精确、科学”的优点显露无疑。

3.注重互动教学,课堂还给学生

对于教学过程中,究竟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还是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这个问题,答案很模糊,不同的教学工作者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是在四天的培训之后,我更愿意把教学看成是一场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导演只是引导演员如何去演,而演员才是整台戏的主角。现在的教育不同于前,如今,做为教学工作者,我们更愿意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更愿意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真正实践起来,这一点却难以把握和操作。因此我在这里很想说一说徐长青老师的课。

与其说徐老师在上课,不如说徐老师在变魔术,或者换种说法,我更愿意把这堂课看成是一出综艺节目。整节课是如此自然,看不出上课的痕迹,然后又自然而然地结束。更让我敬佩的是,在40分钟里,学生至始至终都在唱主角,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徐老师的导演下,学生转眼就变成了优秀的演员,实在是高啊!对于如此“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生态课堂”,我只能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二.听名师的课,反思什么?

1.如何突破“课眼”?

每节课都有它有价值的东西,而对于本节课最有价值、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眼。这是我对课眼的理解。如何突破“课眼”呢?这是我们该反思的问题。

比如朱乐平老师《分数中的“平均分”》一课,本课的课眼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平均分。听完这节课后我一直在反思: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分才算是平均分?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可以平均分?对于同一种物体平均分,分法只有一种吗?如果不是,那分法有几种呢?……

这些问题一抛出来,我便开始回想朱老师之前的这一堂精彩的课。我想朱老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关键就在于他的课很好地解答了我的这些疑惑,也许这也是学生的疑惑。

课中,朱老师并没有用很程式化的语言去解释什么是平均分,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比如下面这个实例,5个1角钱,1个5角

钱,如何平均分成两份? 在此,学生提出了两种分法,第一,一共有6个硬币,每3个硬币分成一份;第二,5个1角的硬币作为一份,1个5角的硬币作为一份。这两种分法实际上是从硬币个数和硬币面值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由此,教师适时引出:同一堆物体,如果考虑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分法。又如,对于“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可以平均分”这个问题,有学生提到“在实际生活中,一台电脑不可以平均分给两个人”,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换个角度,比如从使用电脑的时间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难事了。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的这些问题。在本节课中,朱老师把最关键的问题“怎么平均分”演绎到了极致。当然,每堂课的教学设计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把每节课的课眼突破,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是成功的。对于本节课是否还能通过其他途径去解决上述问题,有待老师们去尝试。

2.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反馈?

学生的课堂反馈从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本节课的成功与否,因此,一节课下来,教师是否达到了课前备课时所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反馈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标准。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教师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呢?

这四天学习下来,让我感受最大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言语鼓励、动作鼓励以及实物鼓励。我想,适时的鼓励既是对学生价值的承认,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关怀的手段,更是一种良好的课程与教学发展行为。而促使学生得到成功体验的关键因素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激励性评价。

这段日子里,我不断地在反思究竟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以下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第一,评价要从全局考虑。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评价的对象应该是每一个学生,或者说尽可能是大部分学生,而不应该把评价的焦点集中在某几位学生身上。课堂评价首先要是公平的,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表现被忽略。反之,未被关注到的学生个体很可能就会认为自己是整个课堂中多余的一员,一旦有了这种想法,该学生就很难对教学感兴趣,更不可能会集中注意力去听讲。

第二,评价要以激励为主。研究表明,儿童的虚荣心和被褒奖的欲望是最强烈的。同样的状况下,对于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使用激励方式往往比使用批评贬低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如果一味贬低学生,不但孩子的虚荣心无法得到满足,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一旦如此,孩子的学习状态就可能持续低迷。当然,褒奖也要有度,要适可而止,不可让学生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否则褒奖就适得其反了。

第三,评价要有艺术性。首先,评价语要情真意切,不能只是为了评价而去评价,让人感到不诚恳,有勉强应付之嫌。教师的评价语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其次,评价语要多变。比如同样是一句“好”,一旦说多了,就会感觉很假了。同样是表达“好”的意思,我们可以说“很好”、“好极了”、“真棒”、“真聪明”……多变的语言学生更加喜闻乐见。再者,有时候评价语也要幽默,这样有助于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和谐。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习工艺美术史学习心得09-07

上一篇:作文高中生活下一篇:冬天来了作文350字左右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