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体会(共11篇)
1.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体会 篇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体会
岑丽芬
《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深刻地反思我的数学教学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分析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狭窄、单
一、沉闷、杂乱。由此而产生学生知识静化、思维滞化、能力弱化的现象,而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
1.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也既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也既将结果和过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自我概念)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这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其次,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我们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我们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我们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我们是他们的亲密朋友。
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3.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我在上八年级平方差公式时,我首先是出示了一道这样的问题作为引入:小明去市场买糖,这种糖每千克9.8元,他买了10.2千克糖,给售货员应该给多少钱?就在售货员用计算器算钱时,小明一下说出了应该给99.96元钱,售货员大吃一惊,结果她算出来和小明说得一样。然后我就问同学们小明是不是很聪明,同学们都说是,我说小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并不是比你们聪明很多,而是用的是我们今天所学得知识来算的,你们学完也
会和他一样聪明的,学生瞬时对这节课有了很大兴趣,听讲也很专心,这节课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了让学生把所学知道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目的。
4.选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放性的教学内容首先表现在开放题的应用上,以开放题为载体来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弥补了数学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数学开放题的类型很多,如:例1,某中学搞绿化,要在一块矩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成轴对称(可以用圆、正方形或其它图形组成),如何设计?(这是一道结论开放题)?有助于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等等。
在开放题的使用中要注意,开放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放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所作出的解答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开放题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然,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论是不可能完全应用于实践中的,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细心领会,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体会 篇二
首先, 教师要接受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 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 即教师在台上讲授, 学生在下面认真地听, 认真地记。久而久之, 教师成了知识的载体, 教师就是知识, 知识就是教师。学生学习的东西也仅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新课改实施以来,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自身角色转变了。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但是我们知道, 纯粹的“探究”或“讲授”都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还是将二者有机结合好。讲授法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只要我们多思考、勤研究, 在讲授法中融入学生自主探究, 多留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并想方设法使学生将自主探究与教师讲授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此过程中, 教师再加以引导和规范, 学生定能在自主而又紧张的气氛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课堂讨论中, 才能得到了展示, 就能激发其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这样一来, 老师自己的负担减轻了,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提升了。教师教学思路的转变, 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连锁反应。教学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 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要敢于打破常规, 只要是对我们的教学有益的, 我们都可以去尝试。在新课程的推动下, 我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 由原来的知识讲
所谓“综合课程”, 是这样一种课程取向: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查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
一、学科本位综合课程观———数学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
1. 数学与自然科学
(1) 数学与物理相结合。我们可设计“如何测量土豆的体积”这一研究性课题, 将数学与物理相结合, 通过间接测量出体积, 无疑在研究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培养。
(2) 数学与化学相结合。王水是用浓盐酸、浓硝酸按比例1:3的比例混合而成, 它能将金溶解, 请问4升王水中含浓盐酸、硝酸各
2. 数学与艺术科学
(1) 数学与美术相结合。教学《认识七巧板》一课, 教师巧妙运用游戏, 让学生展开想象, 先在纸上画出自己想拼出的图形, 然后自由地拼摆七巧板, 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数学与音乐相结合。乐谱的书写是表现数学对音乐的影响的第一个显著的领域。在乐稿上, 我们可看到速度、节拍、全音符、二分音符等等。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 可以将数学与音乐联系起来, 提出这样的问题:乐曲中的3/4表示什么。
(3) 数学与体育相结合。调查一下你跑步后脉搏跳动会比静止时快多少, 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 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社会本位综合课程———数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与综合
社会本位课程是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 其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社会本位综合课程以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中心整合起来, 并将社会生活视为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在数学中具体体现在数学与政治、授者向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转变。时间长了, 课堂气氛开始活跃了,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特长得到发挥, 学生的才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示。
其次, 教学方式的革命。其实这是一个很浅显、很基本的道理, 或许我们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会重视这个问题, 但我这里要说的是教学的起步阶段, 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况之后,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 进行适当的调整, 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用一些最感性、最熟悉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道理, 然后再一步步将内容升华、延伸。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能例外。学习的内容要注意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如果一上来就学一些深奥的理论, 生涩难懂, 那会使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困难, 望而却步, 久而久之, 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产生厌学情绪。另外,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创设新情境, 恰当地运用生活中的鲜活例子, 让学生置身其中, 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立体几何中的多面体问题, 对于立体抽象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而言, 学习起来有点吃力。在这种情况下, 我就把我儿子平时玩的一些玩具带到教室来, 让这部分学生亲自看一看、摸一摸, 当他们感受到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时候, 从他们的眼神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不再恐惧了。其实, 在我们所教的班级中, 之所以会有一些厌学的学生, 我想不是因为他们起初就是这样, 至少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课堂上的一知半解没有得到较好的经济、文化、生活相结合。
1. 数学与政治
在摩纳哥举行的国展局第132次大会上举行了四轮投票, 中国上海在第四轮投票中赢得了54票, 以88%的得票率胜出, 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请你将出现的数字连乘, 计算
2. 数学与经济
张老师用在银行存了三年的年利率是5%的10万元钱买房子, 温州大自然房地产开发公司每平方米基本价是1 000元, 一楼每平方米就是基本价1 000元, 二楼每平方米比基本价增加3%, 三楼每平方米比基本价增加5%, 四楼每平方米比基本价增加4%, 五楼每平方米比基本价减少1%, 买房钱一次性付清的给予优惠, 即基本价打九折。张老师决定用一次性付清的方式, 买一套二楼120平方米的房子。王刚同学按银行征收20%的方法计算后说10万元钱加利息不够, 请验证王刚的说
3. 数学与文化
丢番图写出代数杰作《算术》, 在数学史上被称为代数的开山之作, 后人为纪念这位数学天才, 刻写碑文如下:过路人!你可知道这位长眠人的寿命?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十二分之一, 细细的胡须便爬上他的面颊;又过了十分之一, 他有了美丽的终生伴侣;再经历五个春秋, 家里降生了一个小天使;命运何其不济!这孩子在世界上盘恒的日子只有他
综上所述, 笔者经过探索, 发现了数学中这样富有变化和意
(遵义县山盆中学)
解决, 最终变得什么都不想听了。如果我们老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能够恰当好处地处理好这个问题, 那么厌学的学生也就少多了。
第三, 作业布置的科学性。提到作业,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那就是“多、烦、难”。不要说学生了, 就连我自己对传统的家庭作业都是深恶痛绝的。我同事家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 每天的家庭都要做到晚上10点以后, 做不完的时候急得直掉眼泪。当我看了她的家庭作业后, 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难道作业除了单纯的抄袭多少遍, 就没有更好的办法达到帮助学生记忆了吗?这些机械、滞后的作业模式, 缺乏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 无法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效率也是比较低的。新课程改革关注的是人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 在作业中能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 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考试的傀儡。所以教师只有正确地理解作业的价值, 更新教育观念, 落实新课程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加强作业的改革, 在平时设计作业时避免“题海战术”, 防止“熟而生厌”“熟而生笨”, 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 最终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 技能在作业中掌握, 能力在作业中形成, 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才能真正地实现“人本回归”。
3.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材教学体会 篇三
一、实用性强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传统教材中有很多例题,习题与现实生活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相差甚远。教材删除了那些情节虚构、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如进水、排水管问题、几乘几的问题)以实际生活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如对话、文字、画图、表格)等条件和问题。例如“确定位置”一节课,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彩图,结合学生座位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在“认识人民币”和“小小商店”中,同学们利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生活经验。课堂上,我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买卖物品模拟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新教材处处把数学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生活中数学又无处不在,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知识背景,让学生感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传统教材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且题目条件刚好,答案唯一,长期这样的训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了。教材在这方面作了改革,根据实用性原则,将一些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知识体系,最基础的内容编入教材。教材在处理应用题上不再强调应用题为单独的一个单元,而是融入在各知识点中,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多种条件,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答案呈多样化。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书上出现了同学们参观博物馆的画面。二(1)班36人;二(2)班30人;二(3)班35人,二(4)班34人,一辆车可准坐70人,问哪两个班可合乘一辆车,同学们可根据实际经验,得出合理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开展一些有趣地教学活动。由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如何时,引出新课内容。学生就能做到精力集中听课。例如,在教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我在小黑板上出了这样几道题,420÷35、350÷25、390÷6÷5问:同学们,谁能不用竖式计算。直接说出这几道题的结果。此时只见学生睁大双眼,紧皱眉头,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这时我抓住时机,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学生都以寻求的心理听老师讲课,注意力非常集中。
二、系统性强
教材有很强的系统性,我们要努力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向上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序和逻辑水平,它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能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深刻性。例如在教学《异分母的加减法》时,我们并未按教材先出示几个同分母的加减法让学生复习,再出示“1/4+1/4’,教会尝生认识异分母加减法的原理,而是先出示带有“1/4+1/3”。“1/4+1/3”两个异分母的加减法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时,遇到这两个异分母加减法,不得不产生“该如何计算”、“是分子相加还是分母相加”等问题,但也有的同学会想到“能不能先通分再加减”等一系列问题。凭以往的经验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解法,也有可能出现正确的解法,但讲不出原理。在教学中教师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了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通过采取一些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三、合作性强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向静听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很少看见人际间的交流。教材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知识的难易,分成小组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只在关键时给予点拨与评价。如在学习“统计、找规律、分类”等,我把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同学们相互合作、探究,在其乐融融的配合中得出结论,既活跃了课堂、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四、社会性强
教材始终从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及独立思考的教学内容。儿童的学习是在问题、生活情景中,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空间观念、推理与应用意识。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中教材的内容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教材呈现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对众多的四种形状的实物按形状分类,借助表象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通过比一比、摸一摸、想一想等过程,对每个实物的形状都有一个比较深入的感知。在练习中再通过“蒙眼睛”的游戏“摸一摸”让同学猜一猜摸到的是什么物体,或根据别人要求去摸出圆柱体、球、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物体形状特征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
五、主体性强
教材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例如在认识“长度单位——米”这一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动手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有的用尺量,有的用书量,有的用手以拃量,有的用文具盒量。在反馈测量结果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认识到了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认识了米尺,并学会用米尺测量长度,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完成的,这样,既适应孩子爱动的天性,又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一般都是从基础题到发展题,再到拓展题(开放题),以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一句简简单单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智慧的火花,这类题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认为这是教材练习设计的亮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总之,数学教材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能力。
4.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体会 篇四
普觉镇完小:李瑞 最近,我阅读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数学)》这本书。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在我们所进行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深思和改进的地方,需然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知道了不少,但在课堂教学实践即教学行为的的实施中的确认识得还很不到位。通过对本书的学习,的确该书教学设计理念真是太富有哲理性了,我今年是上一年级数学,我试着按书中的设计方法进行实践,的确是大有好转。现在我只对教学设计行为创新的认识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学设计本身只是一种构思一种预设,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随机修正。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观中,教学设计的核心不是如何按部就班的顺利实施预设方案,而是在互动的复杂的多变的课堂中重建完善方案,预设与重建是为了更好的更真实的实施课堂教学。预设只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已有的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对教材的认知情况而进行的一种超前的设计。课堂的多变,学生认知情况的复杂,课堂进程的动态性因素等等情况,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施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的,即实施中的不断重构,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一个表现。反思我们的教学,一堂课紧抓一份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唯恐学生不听话,课堂教学出意外,尤其是公开教学,这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尤为严重。更有甚者一份教案多年沿用抄袭,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教材更新了一本有一本,社会进步了一次又一次,然而,不变的依旧是那份视如珍宝的教案。从现在的课堂教学来看,这种做法不就是一种愚蠢的笑话吗!
教师是让学生变成聪明的人的引路人,教师却拿着一份不变的教学设计对待一级级、一代代变化的人,愚蠢的思想与没有创造更新的行为怎能造就出聪明的社会的人呢?延伸开去没有创造性意识的人,如何建设创新型社会,再往下想恐怕这样的教师就很难承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托起明天的太阳”的美誉和责任了,这类教师无意有意间充当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阻碍者和罪人了!
5.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体会 篇五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最主要的战场是在课堂上,把课堂教学做好也是一名教师的基本任务。那我们要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呢?其主要有两点:一是备课,二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主战场、是教学的关键;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从根源上说,教师的备课行为在教学设计这门学科诞生之前就有了;备课程序并不来自于教育技术领域的教学设计,而是来自于教师个人及集体的经验积累,是一种经验性行为。备课与教学设计无论是在概念与内涵、性质、内容及时间维度等方面都具有显著差异。首先,传统的备课,是指对长期或短期的教学活动作出计划。它具有课时计划或教案、单元计划、周计划、学期计划和学年计划等形式。课时计划的实质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和计划,对即将上课的内容、方法、组织、教具等所采取的准备性的筹划过程。而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科学化的过程设计。其次,备课只是课前的准备和设计活动,而教学设计则是方法论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再次,备课一般要求做好的三项工作,即钻研教学大纲与教材,了解学生和考虑教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组织策略等;而这些备课内容与教学设计中的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之间也有着本质区别。备课中的备教材,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进行的,是为“教”服务的;而学习任务分析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学习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提供决策依据。备学生是为了确定学生已学了什么,为复习旧知识提供依据;而学习者分析的最根本出发点是从学习者自身出发,通过分析,为有效的设计提供依据。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过程的分析、学习方式的设计等内容。显然,备课中考虑教法、教具、组织策略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并且考虑的出发点也都是教师,而不是学习者数学教师学习教学设计的意义。
对于教师系统掌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专家马丁曾指出:“没有系统掌握教学设计的老师,他们不会有教学设计就是‘一个系统’的观念,也不知道怎样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走捷径,或‘剖析’一门课程或一个模型,他们对应用教学设计来解决问题的理解是有限的。”数学教师学习教学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和迫切性,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1)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落实。要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而不停留在理念呼唤或口号上,就要让教师的教学工作科学化,即摆脱原有的凭经验传承或教师主观意愿的方式。教学设计正是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来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线教师如果能够掌握教学设计这门科学的教学技术,成为自己学科的教学设计者,教学工作就能从单纯经验传承走向科学轨道,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落实。
(2)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任何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参与和态度,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及其专业化水平。当置身于真实教学情境中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教学设计者,就要通过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的有机融合,同时又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才能将教学设计个性化为一个理性与创造、系统与反思、互动与对话、辩证与发展的过程。这一反思与行动的过程,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3)促进教育组织及其相关力量的协作。学科教师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直接使用者与实践者。在行动过程中,教师需要与理论研究者和专业的教学设计者展开充分的对话与互动,以寻求指导和支持。教师教学设计的开展还可以整合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教学资源开发者、学生及社区人士等多方力量,促进协作,达成共同的教学目标。
(4)促进教学设计实践主体的扩大。教学设计应成为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和在职教师的培训课程,以使其理论与方法通过学科教师及其他一线教学工作者之手直接服务于教学实践。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归宿是各个学科,教学设计的学科化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数学教师成为自己教学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但当前,数学教师通常还是凭着朴素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因此,让数学教师掌握已证明有效的各种设计技术和工具,真正成长为自己教学的设计专家具有迫切性。
社会的发展,课程的改革都要求我们的教学由指导学生继承学习向引导学生创
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时代的要求。中学数学学科本身特点决定了中学数学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中学数学教师,毫无理由回避积极寻找、探索一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新路子。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
21世纪创新人材的培养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创新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培养未来人的创新能力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每个教师的肩上。虽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培养出惊天动地的创造发明也是不现实的。但却可坚信,只要我们以高度责任感,持之以恒地重视探索培养,她必定见效于学生未来的创造性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6.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 篇六
武平县武东中学 肖荣如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进一步理解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对其进行的主动地、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是一种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反省解决的是现实问题,它允许在问题获得解决之前,存在怀疑和困惑。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是以思维活动的结果为思维对象,以思维活动的过程为反思的对象。个体进行反思,共有三种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开放的头脑,二是责任感,三是专心致志。正是这三种态度确保和推动了人们的反思行为。在以杜威反省思维理论基础上,培养反思型教师和提倡反思型教学的运动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界蓬勃发展。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 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的意义。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成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从其定义来看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可以提出假说,并通过实践检验假说,直至解决问题。其一,它有两种形式,既可以是个人经验反思,也可以是群体性(教研组)教学反思;其二,它有实践检验过程,其反思既是内隐的思维活动,又是外界的实践行为,以确保结果得到检验,并使反思性教学越来越具有合理性。
(二)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学会教学”既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过程,向自己的经历学习,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教学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三)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反思性教学的教师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追求更好地完成,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其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地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
四、教学反思的类型
从时间角度分,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种。教学前反思的主要根据是经验,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教学前反思这一环节,要求各位教师在对前一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已有教学经验,并借鉴他人教学中的长处,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充分酝酿,反复比较、选择,形成教学设计和准备的最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教学中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自动地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在这一环节,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做出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调节、修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后反思其实是对某一教学活动或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的整体结果进行归因和评价,及时地通过自述回忆、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广泛吸取有关经验,收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深入细致地探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反复地实践、反思、总结、概括,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后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的新信息,有利于教学经验理性化。
教学后记的几种类型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教师非常重要;
●“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五、如何写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用平实的话,即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一下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学中有思,不能成文,作为随笔或记录,经常翻翻,也算多了一个不会说话的教师,也可把教学中出现问题或困惑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提到教研组中去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若能成文,再把它投寄出去,或作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若能得到不见面老师的指导,岂不快哉,想得多了,写得多了,它就是无价之宝,你就能品尝到其中的乐趣。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六 教学反思能力
(一)、教学反思能力结构
由于教师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具有多样性特点,它既包括教师对自身的理念、知识、能力、态度的反思能力,又包括对教学行为、策略、方式方法的反思能力等等。当代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教育理念的反思能力。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首先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方面落后的话,那么他的工作精神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教育理念。理念不转变,只是对行为加以矫正,当然这对行为也起修正作用,但是,往往原有习惯化的不合理行为还会经常出现。教师需要反思的教育理念很多,其中教师观和学生观是其核心内容。作为一个现代教师,特别是承担新课程的教师应该树立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现代教师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教师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体现在学生身心的发展上,那么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学生观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竞争全球化的世纪,但更是人的世纪,是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所以应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看作是完整、独特的人,看作是能动的人。这样才会对学生有尊重的态度和尊重的行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知识的反思能力。这里的知识主要包括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两种。背景知识指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它不但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础。背景知识是教师必备的理论知识,是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船和桥,它决定着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学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教师对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的程度有关。从知识的层面上看,当教学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反思这是否与自己缺乏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知识素养有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和提高。否则可能还会陷入在彷徨之中。专业知识主要指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既要依据教材有又要跳出教材,既要考虑教材的逻辑体系,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传授知识,还要考虑能力培养等。因此,教师就需要对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处理。教师至少要对两方面的问题进行反思,第一,是否无视具体情况而照本宣科;第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否恰当,如调换、补充的内容是否得当,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是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等。随着新教材在全国的逐步铺开,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新教材给教师极大的创造空间,给教师很大的处理教材的自由度。这就更需要教师们经常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调整,最终达到更完善的程度。除此以外,教师需要反思的内容还包括: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是否彻底弄通;对重点、难点是否真的理解透彻;对疑点内容是否实际排除;对教学内容是否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即深奥的内容是否通俗化,抽象的内容是否形象化,理论的内容是否实际化等。
3、教学方法的反思能力。在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中,无论是教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还是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看运用的是否得当,即是否符合教学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情况等,尤其要看是否贯彻了启发式教学思想。只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并运用得当的教学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需重点反思自己对启发式教学思想本质理解的是否正确。启发式的核心不在于多问少问、多讲少讲、多练少练,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是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是否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启发式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形成一种渴望学习的内在动力。否则难免陷入形式主义泥坑。我们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之时,启发之机,因此为了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内在动力,最关键的是形成学生的“愤”、“悱”之心理状态。多年来,许多教师一直在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积累了很
多经验。但也应该看到,有些教师由于对启发式思想理解的不深不透,甚至把启发式理解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因此使这些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中陷入了误区,过分地强调形式化的外在表现,片面追求表面的“热闹”程度,其结果是打着启发式的旗号,做着注入式的事情。为此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时,应把重点放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
4、外显行为的反思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外显行为是重要的教学艺术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资源。很难想象一个呆若木鸡的教师能活跃学生的心理活动。恰当、得体、适度的外显行为不但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营造充满感情色彩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人无完人,任何一个教师在外显行为的运用方面都可能有不适当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对自己外显行为的反思能力,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
当然在建构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年龄因素,突出不同年龄阶段反思能力的侧重点。如,新教师主要是教学技能反思能力,比较成熟教师主要是教学策略、理念的反思能力等。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反思能力的培养
1、提高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增强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极为重要。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从而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个体的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对实践的迷茫和困惑,教师只有以自己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识强的教师会经常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使自己不断完善。在长期的反思实践过程中,自己的反思习惯也就会慢慢养成,这样自然提高反思行为的自觉性。因此,正确的反思认识、强烈的反思意识、反思习惯的形成是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2、自我剖析。自我剖析既是教师对自己进行批判性反思过程,更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人都有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来自于内在动力的激励作用要远远大于外部约束的激励作用。教师经过不断自我剖析、自我诊断、自我调整,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最终得以自我提高,这种不间断的自我剖析活动,就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随着这种活动的不断成功,教师的自信感和自尊感也就随之加强。这将成为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是专业工作者,是受过较高教育的人,教师完全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调整或改进。自我解剖是痛苦的,特别是找出自己的问题的过程更是难堪的,因此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氛围、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鼓励教师自我剖析。通过自我剖析,一旦找到了问题,特别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会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也会带来主体精神的享受。
3、以教师为镜。把其他教师作为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为此,一要认真做到经常性地进行学习性听课,特别是听优秀教师的授课过程。通过对照反思,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同时要善于吸纳他人的成功之处,并有效地溶入自己的经验中。但不要片面地模仿,应该主要吸纳他人的思想。因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模仿不来的,一味地模仿往往会出现“四不象”的不良效果。二要虚心听取同行教师或听课专家的反馈意见。教师虽然经历了自我剖析的过程,但常常因为“身在此山中”,往往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况。这时同行教师或听课专家的意见就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为此,应该尽量减少背对背的评课方式,加大面对面的评课力度。因为面对面的评课能把问题分析得更清晰、更透彻,使被听课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若想真正做到面对面的评课,关键在于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评课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发现并解决问题,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在评课的过程中,不应带有其它功利色彩。
4、以学生为镜。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衡量教师工作的质量也必须从学生的发展上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学生的反馈意见应该成为教师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在反思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有益建议。获取学生意见或建议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仅知道一个量化分数没有太大用处。让每个学生写综合评价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综合评价中应着重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并要求学生给出改进建议,以作为教师修正自我时的参考。
5、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教学后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过程;它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写教学后记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在内容上可以有所侧重。一般来讲,其内容包括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是否合理;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教学理念是否出现偏差;外显行为是否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等等。无论记载什么内容,必须抓住自己感受、领悟最深的东西。或是成功之处,或是失败之处;或是激情状态下创造思维的灵感火花,或是个性化的内心体验;或是教学中的困惑,或是教学中的疑难等。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认真反思,就会将真切、丰富的教学体验和冷静的教学理性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把反思提高到更高的理性层面上。另一方面,在方法上可以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遵守如下原则。第一,及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感悟,往往很难长久地保持在记忆库中,特别是灵感性的东西往往转眼即逝,因此,课后应该及时做好记录;第二,真实性。教学后记贵在求真,贵在一分为二,做到所述事实真实,剖析问题一针见血,分析教学实事求是。切不可为了应付检查而自欺欺人。第三,服务性。做教学后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查找差距,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无论怎样写、写什么,都应该有利于新一轮的教学过程。因为教学后记即是上一轮教学过程的延续,又是新一轮教学过程的高质量准备。
7.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篇七
一、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重要性的宣传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前不是中高考科目,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与教学的开展。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首先, 使我们的教育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中学生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认识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能否成为未来高素质的人才。领导具有了这种新理念后, 必然会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这样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做好铺垫。另外, 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他们的成长与学习的重要作用, 使他们认识到, 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学生, 必须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实例, 使他们认识到, 这种能力对学习其他学科有巨大帮助。这样学生就有了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在动力。有了领导的重视与学生的主动求学, 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有了内部的动力与外部的条件。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要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必须具有一组爱岗敬业、专业知识精湛, 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高素质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 师资相对的比其他学科薄弱。信息技术又是知识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 因而对教师知识的更新要求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科任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使之能适应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 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是有针对性的, 对我们参加各种培训是大力支持的。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有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系统;领导与学生的观念更新了 (领导重视了, 学生肯学了) ;具有一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任课教师。三个前提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起来, 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中学课堂, 时间还是很短的, 是一门新学科, 有新特色。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采用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传统教学方法, 采用具有本学科特色的适应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想、方法与手段。
8.新课程教学下的“三不”教学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 新标准 提升效果 思考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对手、给学生机遇,使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比过去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不能”。
一、不能讲解太详细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但是,教学效果却又不怎么尽如人意。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老师说得详尽了,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是用“嘴”在“生吃”知识,而不是用脑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长此下去,学生的心智便会越来越处于疏懒的状态,养成依赖的心理。如果老师的教,造成了学生不想学,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都证明,老师如果在教学时把知识像剥柚子一样,一层一层撕开,喂给学生,实际上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挤掉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相反,如果我们在政治教学中,给学生制造一些内容的悬念或有意的忽略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反而会使学生去多问几个为什么,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如:在学习高一必修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时,如果按照传统教法教师哪怕讲的再详细学生也未必能理解,在探索新课教学中我以提出问题形式讲授如:为什么商品就一定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吗?我们家养的鸡如果自己吃为什么不是商品?等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提出问题,进而得出答案,学生的探究热情比我想像的还要高,课堂教学收到的效果远比我们满堂灌好的多的多。
当然,反对老师讲得太多,并不等于说老师就什么都不用讲,任由学生去漫无边际自由发挥了,我们清楚,教学内容有难易之分、主次之别,老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程度,思维发展状况,带领学生主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对于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内容可以点到即止,这样,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了要点、解决了难点,弄清了重点,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不能占有课堂的全部时间
教学过程中,无论是45分钟,还是40分钟,我们既要在这个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又不能置学生于不顾,完全占有了这几十分钟,使课堂成为老师的天下。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25分钟,课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精神状态会发生变化。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意教学时间的控制,老师在讲述一段后,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给学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这样做,避免了政治课的说教、枯燥,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有了效率,有了生氣。比如,在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时,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不集中的现象,原因是他们在初中学过这部分知识,再加上内容本身也较枯燥。针对这一情况我马上调整上课的思路,停下新课的讲述,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几十年了,同学们已经是高一的学生了,想必平时看了很多的新闻,听大人们也说了不少,那么,我想请大家说一说实际学习生活中: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什么区别?社会主义公有制好在哪里,并说出你的感受?如果我们也学资本主义行不行?等等。因为联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情绪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热闹,课堂也跟着活跃了起来。
三、不能让电脑、投影屏幕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部代替了你的板书(即不能“电灌”)
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多样的今天,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一点到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或大量信息,学生眼睛盯着屏幕,嘴里忙着应答,课堂气氛紧张热烈,这种看似热闹的表面背后却是肤浅,这样的老师实际上舍不得给学生回味、体验、感悟的余地和空间,使人看了之后,不免让人觉得有“穿新鞋,走老路,贴标签”的嫌疑。我们知道,咱们中国画追求“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透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何况教育,它面对的是个性迥异的学生。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少,它在信息量、视觉效果等方面确实比传统的粉笔和黑板更具有优势,但是,黑板在教师的教学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其实,富有艺术的板书,它就是教师教学的“浓缩精华”,教学内容的“屏幕”,更像是指引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牌”,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和想象的“钥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板书的设计,力求以最少量的字或符号反映出最深刻的内容。那种无论大小知识点,都要全板抄录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它同样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间,不利激“动”学生。一个好的板书,它应当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生发新的问题和疑惑,从而激起学生进一步的联想和思索。
9.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 篇九
雷利锐
一堂好课的特征可以有以下十六个字来概括:师生互动,充满活力,符合规律,共同发展。这次备课组教学研讨中,我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课堂,较好地体现了初中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初中物理教学技术改革的特点,经过其他教师的评课,我对自己的课堂反思如下。
一、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着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如我在《探究电阻上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教学时,以生活中常见的小彩灯亮度随电压的变化由暗到亮的演示实验,创设情景引入探究的主题。在学生感觉精彩的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物理量引发新的思考——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自主设计出采取控制变量方法的实验探究方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接着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所采集的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逐步得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在对所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作为辅助工具,应用图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学生在学科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初步体会到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元化。最后,各组学生就实验过程与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及评价,使学生充分体验欧姆定律的形成过程。在学生体验欧姆定律得出过程中,既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的要求,又体会了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尊重实验数据的科学态度。
整堂课的设计和教学以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既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又注重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新课程和新教材的要求。
二、善于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情趣
如我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时提出一个问题:“小明父亲从国外带回了一只灯泡,其正常工作电压为110V,而我国照明电路使用的电压为220V,这只灯泡能不能在他家使用?”这样引入新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趣味性很强富有创意,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之中。好的课堂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活泼、有序、自然。本节课内容是以学生常见的现象为基础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到研究的情景中,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再用这些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通过展示物理知识造福人类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体现了合作学习的要素
这些课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作了一定的尝试,除了开展较为有效的探究式学习外,小组和团队的合作学习也得以较好地体现。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采用在小组或团队中进行的,有明确分工的互动性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以下要素:(1)学习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促进互动;
(2)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3)维护成员间的互信,解决组内冲突;(4)对各人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成果进行评估、改进。本节课中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实验结论的交流评估过程中,合作学习的要素得以明显体现,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以发展,学生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
四、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则是主体的、能动的活动,它可以避免一些应试教育的弊端。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实践、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全新学习方式。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维持以及求知欲望的进一步增强。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可以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尤其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它的形成或建立过程本身,就是科学家不断探究的过程。这次展示课都很好的体现了学习方式的改变。赵老师在上《探究电阻上电流和电压关系》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猜想→可能→一定的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利用现有实验器材去探究规律,上台展示实验过程和所得结论,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我在探究中只做点拨,不包办代替。只做“工作巡视”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按需教学”。当学生在新的知识生长点发生疑问时,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使因才施教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使每个学生的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高涨,落实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改目标。
五、关注全体、分层教学上还不足。
10.新课程标准下的写字教学 篇十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要求,这样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能提前读写,提前阅读。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 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这充 分体现了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意义所在。正因如此,我想说如下两点:
一、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了条件。小学低年级尽快认一定数量的字之后,可以通过简单的阅读内容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课外阅读的好处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课外阅读的熏陶与启发功效更是不言而喻了。
二、阅读和写作让识字与写字不再枯燥。
当低段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而可以独立阅读后,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文识字”,在阅读中学生反复多次地和生字见面,将课文中生字的出现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学生对生字也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使阅读促进识字,识字教学就可以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从而学生就会在自己喜欢的读物中轻松识字了。
11.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23-01
新课程改革给予了教师崭新的教育理念,要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当然我觉得更重要的要对现有教学进行深刻反思,找出不足,加以改革,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从现有教师素质、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反思,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教师一切的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
一、社会不良风气和家长的过度娇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对教育工作产生了阻碍,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现在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家长对孩子更过度的关爱,视若掌上明珠,对孩子听之任之,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甚至是无理的,但对孩子也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希望他们成材、出人头地。但这种复合的教育心理与行为导致了学生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任性、自私自利、不愿劳动、不能吃苦耐劳等不良习惯。
现在青少年的个人观念远远大于家庭观念,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的辛劳与苦心都视而不见,总认为父母怎么都不合自己的意。这与父母的过度娇惯有必然联系,造成亲情、感情淡化。另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为现代孩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他们有了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机遇,同时也接触到“糟粕”文化与一些腐朽生活方式。更加不能忽视的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及网吧和各类文化娱乐场所的快速发展,在开拓了知识领域、丰富了文化生活的同时,含有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乘隙而入,严重腐蚀着有些学生的心灵。
二、传统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必须改革
新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还要提高各种能力,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力求体现新课改的要求与理念,培养出真正的“高、精、尖”的优秀人才。
1、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设计出崭新的、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观念的转变是接受一切新生事物的基础,我们必须先彻底抛开传统方法的深刻影响,用先进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武装自己,真正“换脑”。科学的课堂结构从要素、行为、程序三方面入手,使之 “核心、主导、主体合一”,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能让他们成为被动的、消极的接受知识的工具,而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2、课堂教学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创设充分参与的教学情境,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
(1)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重物转向重人
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发展,要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消极、被动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觉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生动活泼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与空间,教师讲的要少,学生活动的时间要多,教师提问的水平要高,并要在提问过程提中激疑启思,分难度、分层次,照顾全体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一改过去古板的面孔、沉闷的气氛,而注重以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使课堂呈现活跃、活泼、奋勇争先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在教学中注重过程,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无形的锻炼各种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2)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就是把认识和知识转化为实践并从实践中巩固和加深认识与知识,再转化为更高的实践。也就是知与行的关系,让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让学生不由自主的适应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良好的习惯。
3、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机会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得到尊重,尤其那些学习不突出的学生。学生是不成熟的、有可能是幼稚的、自由散漫的,但作为教师,不能轻言放弃,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循循善诱的引导,和学生分享因这些优点而带来的快乐,在师生间不仅要设立一条知识对流的主线,还要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倾听学生的呼唤,欣赏学生的优点,这是做教师职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情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体会】推荐阅读:
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07-01
体育新课程标准内容07-02
新课程的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07-23
新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原则探析08-19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10-08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07-04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前教育学教学改革07-11
中学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07-06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