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学习生活化

2024-07-18

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共12篇)

1.让数学学习生活化 篇一

让数学走向生活化

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我们兖州市于8月被列入课改实验区。我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巧借课改的春风,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数学课程标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课改三年来,我取得了一些荣誉,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结合实践从二个方面谈谈我的不成熟的做法:

一、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为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诱发学生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入生活化,创设体验情境。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是活的、富有生活力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如一年级教材“快乐家园”一节,选取了学生自己的家园这一生活情景,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教学时,为使情景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对“家园”图这一情景进行了大胆地改造,先取本地学生熟悉的景物入画,使其更符合我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真实、具体、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的活动,不仅正确的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识了10以内各数的大小及其基数与序数的意义,而且初步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愉悦,经历了构建简单数学模型的过程。再如学习《购物》单元“买衣服”一节时,我带领学生分小组到服装商场参观学习,让学生认真观察买衣服的具体情景、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让学生亲自用人民币演示购物的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了计算中的算理。然后,再让学生用学到的计算方法,到市场或商店买东西。从而深刻体验并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过程活动化,体验、感受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望,而这种宝贵的天性,只有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之转化为数学探究的热爱和兴趣。如教学“动物乐园”时,我精心设计了一幅各种动物欢乐集会的投影画面,画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数学信息:4只小熊、4只小鹿、5只小白兔、3只小猴、3只飞翔的小鸟、1匹小马。指导学生认识了画面的主要内容后,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数一数各种动物的只数,并进行分类统计,让学生在组内任意选取两组动物进行比较,逐步体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和谁一样多,初步感知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然后给学生大量的图片、小棒等,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并联系实际说一说。通过比较实物的多少,逐步抽象到比较数的大小,并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逐步让学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间的联系。再如学习第二“桌子有多长”一节时,开课之初,我就紧密联系

[1] [2] [3] [4]

2.让数学学习生活化 篇二

一、问题情境生活化, 喜爱生活中的数学

问题情境生活化, 可以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如何让学生在生活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笔者认为, 教师所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使学生喜爱生活中的数学。我讲授一年级数学“加法”时, 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我们刚过完儿童节, 许多小朋友在这期间做了一些事。有个小朋友把他做的一件事画成了画儿, 你能不能把这幅画翻译成加法算式?”通过这样的设问, 学生很有兴趣地列出了1+2=3和2+l=3两个算式, 并能说出1、2在图中表示什么。在教学方式中, 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能根据数学课标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 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数学活动生活化, 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让讲台成为舞台, 让教室成为社会, 让学生成为演员, 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如教学《可爱的校园》时, 我采用互动教学策略。以书本图画情境导入, 让每个孩子观察图中的各种动物, 观察教室的各种摆设。当学生不知不觉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后, 教者让学生互相提问题, 互相解答, 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 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 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从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既有所学, 又“乐在其中”。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通过这样的教学, 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己的生活, 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另一方面, 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少的。

3.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课生活化 篇三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一年级数学作为数学启蒙阶段的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学习,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教师需将生活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这一课时,我把教学过程融入数学游戏中。首先创设情境,扮演熊妈妈,请三位学生扮演熊宝宝,熊妈妈从森林里采回又长又大的玉米烤熟。熊妈妈要求宝宝开动脑筋,谁能算出正确答案,谁就能第一个吃到玉米。我和三名学生先进行示范:先将几张有算式的卡片排列于黑板上。我扮演熊妈妈,其余三名学生每人每次任选一张,算好后将结果告诉老师,如正确,我则发给一张画有玉米的卡片,然后再让学生分组游戏。通过有趣的游戏,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不仅检验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拉得更近了,使整堂课的气氛变得更加和谐与轻松了。

二、创设生活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把数学知识结构通过一定的中介内化成学生认识结构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教具、学具、图片、模型的选择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并把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生活的再现。例如,在人民币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场景———自选小商场。在教室里摆各种玩具、学习用品、儿童书刊,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共同演绎生活中的商品买卖。通过形象真实的场景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并领略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生活”与“数学”中理解数学。

三、联系生活实际,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思维开阔、敏捷,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教学“上、下”这一课时,通过“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这些问题,使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初步感知了“上、下”的基本含义。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再通过做一些游戏,玩一玩,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四、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练习中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练习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如,教学《乘法应用题与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在学生已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后,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小明今天中午放学后要到他外婆家吃饭,他每分钟走35米,要走15分钟,请同学们帮他算算学校到他外婆家有多远?同学们利用刚学会的数量关系算出了学校到小明外婆家的路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我们也能以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贯通,使学习、掌握、应用相统一,让学生始终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而言之,数学与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从而较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天元小学)

4.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篇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用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为此,我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例题生活化,体验、感受数学。

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人教版第四册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例3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新学期开始了,小芳准备添一些学习用品,带了50元来到商店,请你们帮助小芳出一出金点子,要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

学生甲:我买一盒水彩笔和一块磁性画板,再买一本笔记本8元。

18+24=42(元); 42+8=50(元)

学生乙:我买一个书包和一个转笔刀。

30+17=47(元) 50-47=3(元)

学生丙:我买一个文具盒、一盒水彩笔、一本笔记本。

12+18+8=38(元) 50-38=12(元)

学生丁:我先买一支自动铅笔、一个文具盒。再买一本笔记本、一盒水彩笔。

2+12=14(元) 8+18=26(元) 50-14-26=10(元)

……

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表扬,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需要,设计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相互学习,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二、导入生活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观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三、练习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和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法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

5.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篇五

大靖初级中学朱成宏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创设生活情境,为课堂教学服务。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为他们创设情境,因为学生学习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

二、联系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

数学是抽象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还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实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和感性化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红领巾、剪刀、等实物图形,指出这些物品上哪里有角,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三、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6.让数学学习生活化 篇六

一、创设情境, 感知数学

小学生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教师要努力创设有趣的、生活中的、现实的、蕴涵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 以多样性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 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 灵活多样地创造生活情景, 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 学习数学。

由于低年级学生刚接触数学, 对学习目的、任务, 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 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 教师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创设最佳的情境,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 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 我提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实物, 如长方体形状的鞋盒、积木, 正方体形状的魔方、药盒, 圆柱形的笔筒、茶杯, 皮球、乒乓球等, 将它们带到课堂上来, 教师先提出问题:想一想, 把这些物品分类, 可以怎么分?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可以按什么样的标准分类?再动手操作。教师对按颜色分、按材质分、按曲面和平面分等多种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给予鼓励。分类之后, 让学生交流一下各类实物的特征, 同时寻找相应的同类实物。比如, 可以举起牙膏盒这样描述:像这样长长的、方方的物品, 还有哪些与它长得像的?鼓励学生根据基本特征给它们起个名字叫“长方形”。用同样的方法认识正方形、圆柱和球。

二、实践操作, 学习数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有机结合, 及时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规律、思索领悟、抽象概括,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学习一年级“轻重的比较”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玩跷跷板的生活经验, 知道跷上去的轻, 压下去的重。再出示课件上的老虎、狮子、豹子玩跷跷板的情境图, 提出第一个问题:你能说一说, 谁轻, 谁重吗?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能对三个物体两两之间的轻重直接判断的基础上, 提出第二个问题:狮子、老虎、豹子谁最轻、谁最重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即进行三个物体之间轻重的比较。在解释、对话、交流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进一步积累学生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经验。接着, 组织学生开展“掂一掂”活动, 让学生掂一掂手中的书和作业本, 文具盒和尺子等, 也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到教室“掂一掂”, 并把结果与同桌或在小组内说一说,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 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去修教室或家中的坏桌椅;教学“土地测量”后, 让学生一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 在量量一块地砖的长和宽, 最后算一算客厅里的地砖需要多少钱;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让学生动手剪一剪, 拼一拼,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这样,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迎刃而解。教学“长方形周长”时, 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彩纸, 这种彩纸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有了上节课对周长的认识,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 测量、计算, 很快就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在集体展示、交流中, 常见的几种计算方法都一一出现, 最后教师引导大家总结出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印象深刻。

三、解决问题, 应用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 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时, 我们知道,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学生在商品的价签上都看到过小数, 并不陌生。但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 与整数相比, 理解小数的意义并不容易。教科书先以学生最为熟悉的元、角、分为背景, 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在“文具店”一课时, 我利用学生对商品价格的已有了解的实际经验, 从辨认文具的单价来开始小数的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尝试用“元角分”的形式来表示文具单价, 如3.28元就是3元2角8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了表示商品单价的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接着在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中, 引导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促进学生对小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也从中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

学习了“购物”以后, 还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回家去试着帮妈妈买东西, 记住自己买东西、找钱的经过, 还要算一算钱找对了吗?第二天在课堂上汇报、交流, 学以致用, 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既巩固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

总之, 教师应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 学习数学, 应用数学, 真正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7.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融入生活 篇七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说明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生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出发,去解决数学问题,让生活走进数学的同时,数学也要融入生活,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小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学好数学。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教学应该建立在生活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而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让生活走进数学。

(一)通过分析生活现象来完成数学教学

小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强于理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带有浓重的情绪色彩,乐于去学习自己熟悉、感兴趣的事物,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现象引入课堂,设置生活情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问题生活化调动学生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从而来完成数学教学,以期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去水族馆,都喜欢看海豚表演吧?但是看海豚表演需要买票,成人票是12元,儿童票则是成人票的半价,现在是爸爸妈妈和你一起,爸爸拿出了一百元去买你们三人的票,那售票员应该找爸爸多少钱呢?这时学生们就会迅速展开讨论,在有趣的讨论中得出答案。

(二)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妙

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对小学生来讲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能够通过数学信息感受到数学生活的奥妙。如在计量单位教学中,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进行事物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即放学后,学生可以恳请来接他们的爸爸妈妈顺便带他们去超市里逛一逛,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购物环境中,感受一下水果、蔬菜的称重,以及物品最终的结算。

二、让数学融入生活

让数学融入生活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赋予数学实践意义,体现数学的实践价值,让数学生活化。

(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提高小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小学生的认识广度和深度会随着知识的丰富不断拓展,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不断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的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

(二)运用数学思维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让数学融入生活,能够在无形当中增强学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灵性。教师的使命除了“授业”外,还有“解惑”,这不仅仅是解决学生课堂上遇到的困惑,通过引导学生透过数学的表面现象,运用数学思维来观察现实生活、分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如果仅仅将关注的眼光局限于知识技能和发展思维,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让生活走进数学和让数学融入生活,并不是相互分离的两个问题,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统一在一起的,单纯强调让生活走进数学,就会弱化数学学习,不利于数学知识的传授,反之,则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能够反映生活的内容时,学生对知识的接纳程度就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这一规律,深入生活,而数学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让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促进小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而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就必须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融入生活,使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永玉.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体验数学魅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7(5):23-24

[2]刘志华.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低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J].小学时代,2012,8(10:16-18

[3]赵克云.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生活[J].小学教学参考,2011,7(9):26-27

8.让学生走进生活 感悟数学 篇八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认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将会对数学教学效果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数学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

丰富的内涵,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结

合起来,让数学亲近现实生活,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一、对数学的认识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

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

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

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

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二、对新课改数学教学的思考: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

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

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

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

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

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

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在理解大众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

理念:①数学对任何人都有价值。②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大量的数学。③数学教

学应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④学校数学不仅限于算术、代数、几何,在各个阶段都应扩充内容。⑤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⑥问题的主要根源在课程。

⑦教师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责任心。

三、新课程下教师要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

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

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

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一)、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

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

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数学课堂通常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感悟数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一种真实的状态让教学融入生活,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为依据,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与发展中取得进步。

朝阳县柳城镇十二台中学

姓 名:孙 艺 静

电 话:***

9.终身学习让生活更美好 篇九

(主题:推动全民学习共建美好茅山)

庄子说,“人生而有涯,学而无涯”,在有限的生命空间中,怎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答案是读书和学习。

书是知识的源泉,也是欢乐的源泉,邂逅一本好书犹如收获人世间的一份珍贵礼物,让人终身无法释怀。毛主席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因此,我们开展全民读书学习活动,培养我镇居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鼓励大家参与到学习型家庭的创建中。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就对我们的知识能力要求更高、更严、更苛刻,只有多读书,才跟得上这个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

列宁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当然,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身边的领导、同事、朋友学习,向普通群众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以我自己为例,我是茅山镇2011届公务员,到现在工作还不满一年,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从家门到校门,毕了业就进了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可谓理论知识学了一箩筐,社会经验几乎为零,因此我要谦虚的做一名小学生,在社会的大学堂里充分学习社会经验和阅历。如果不是领导和同事的提点,我不会知道会议上看似简单的“倒茶”所包含的深刻学问,不同的客人,选择什么样的茶叶,配什么样的杯子,一杯茶该倒多少合适等等都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定;如果不是在丁庄的葡萄园里听到农民经纪人的讲解,我不会知道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却不能让葡萄叶子任意生长、葡萄架下的荒草任意横生;如果不是在丁家边的桑葚园里听到打药水的大姐的解释,我不会知道我们猫山镇的桑葚竟是来自台湾的优秀品种;如果不是在集镇与出租车司机的交

流,我不会知道集镇打工者的生活状态……人生处处皆学问,这正应了那句话“只有坐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需要我们自觉的行动,使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快乐的生活姿态。然而,有的人对待工作和学习喜欢挑肥拣瘦,说这不是他该干的,那也不是他喜欢干的,怕自己因此而丧失了更好的机会,最终落得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做不成。我认为“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只是一个神话,即使有东西掉下来也要小心那是一个陷阱。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人只有勤奋学习,美好的生活最终会因为你的不断学习而得以实现。

10.让数学学习生活化 篇十

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数学(1~6年级)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3.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11.如何让数学课堂生活化 篇十一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量。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28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4元(应加上4元)。所以,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让数学回到生活,能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才能体现其价值。

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2.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3. 加强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我们经常看到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我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了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学生获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

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教师平均年龄,附近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学生在互相协作活动中,自然而然地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实践应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认识秤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小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不可缺少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现在市面上推广使用的台秤,来安排学生认秤的实践应用活动。课前要让学生带一些常见的物品,课中利用准备好的天平和台秤,让学生称出一些物品的重量。也可以安排学生模拟购物活动,如购买黄豆或大米,四个学生为一组,每组选一个学生当售货员,其余学生当顾客。当顾客的学生要购买1千克、2千克、3千克的黄豆或大米,当售货员的学生要称出相应黄豆或大米的重量,并说出黄豆或大米的单价;当顾客的学生要推算出所要付的钱数,当售货员的学生要说出顾客付的钱够不够,要不要找钱,找多少钱。看谁称得又快又准,看谁算得又快又好。还可以利用体重器,让学生称一称自己的体重。所有这些旨在让学生实践生活,既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又训练学生认秤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12.让数学课堂联系生活实际 篇十二

数学源于生活。把生活实际引入课堂,能有效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数学教学更具有生活化,能使数学学习生动、形象、具体。

关键词:生活情境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数学知识只有穿上生活的外衣,学生才会越发感兴趣,越愿意去接受并主动探究。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数学课堂置于广阔的生活实际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促进学生喜欢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本人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平时的做法。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自主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1.联系生活,创设导入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就要善于结合课本,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刻和数学打交道。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动物园小动物进行骑车比赛的情境:一只小猴骑得是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一只小狗骑得是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问学生:“它俩谁会获胜?为什么呢?”学生们听了都会不假思索的说:“小猴会赢,因为小猴骑的车子的轮子是圆形,滚得快,而小狗骑的车子的轮子是正方形,滚得慢而且会很颠簸。”接着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圆形有哪些特征吗?”通过这样的情境引出,不但体现了数学的价值,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新知的探究,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2.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提出有效的问题能够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联系生活,用心研究并善于挖掘教材,让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创设成一个个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例如:教学苏教版“小数的基本性质”时,创设文具店买文具的场景:货柜中陈列着橡皮单价1.50元、铅笔单价1.5元,可以提问:“这两样文具谁贵谁便宜?”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学生早已认识并有所了解,所有学生都知道,1.50元和1.5元都是一元五角钱,所以它俩的价钱一样。然后接着提问:“仔细观察前后两个小数,你从中发现它们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的基本性质,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小数的基本性质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再例如:教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可创设这样两个动画情景:①学生到安德利超市买饼干,电子秤上称得的总价是18.85元,售货员阿姨说:“请付18元9角”;②菜场买菜,电子称上称出的总价6.52元,卖菜阿姨说:“请付6元5角”。提问:“生活中为什么18.85元可付18元9角,6.52元可付6元5角?” “通过比较你发现在付钱时有什么不同?”进而得出取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像这样通过创设常见的生活问题,使数学问题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联系生活,创设参与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思维水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抽象,学生对抽象的内容理解较为吃力。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的找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使生活实际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用已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时,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形体的体积有关?有的学生说:“和圆柱的体积有关”。然后给每桌学生提供一组圆柱、圆锥和一桶水,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圆锥的体积和圆柱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参与与实验会异口同声的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 ”。此时我没有给与评价,而是要求前后位学生交换圆柱或圆锥,再来试一试,看看是不是有同样的结论。学生们兴趣盎然,通过实验发现没得到以上的结论,这时我提出疑问:“都是圆柱和圆锥在一起实验,为什么有的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 而有的不是?”学生们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同组学生主动拿起圆锥和圆柱进行对比,最后学生都能发现具有13 关系的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而其它圆锥和圆柱不具备这样的关系,最后进一步向学生说明圆锥和圆柱只要是“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的13 ,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 运用生活原型,引导主动探究,提升学习水平

1.运用生活实物,数学探究具体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路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探究并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充分发挥学生身边物体的作用,如:文具盒,书本,橡皮,甚至是我们的学生等等,让学生们拿在手中,抱在怀中,充分感受到这些物体的存在后,再来揭示“体积”的含义,接着借助学生所带的水杯,矿泉水瓶等物体,让学生感受它们都能装得下一定量的水,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表述“容器所能容纳液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在学生们理解了体积(容积)的含义后,接着借助学生手中小正方体学具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首先让学生取出3个棱长都是1厘米小正方体,摆成一排,拼成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然后再用6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一排摆3个,摆成2排1层,让学生数一数,发现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厘米,体积就是6立方厘米;再取出12个这样的小正方体,一排摆3个,摆成2排2层,请学生仔细观察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最后要求学生观察以上摆的三个长方体,小组合作发现每个长方体的体积都是其长、宽、高的乘积。学生对小正方形的摆弄,其实是老师有意让学生参与到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新知的习惯,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新知。

2.借助生活实例,数学探究合作化。

数学知识是前人在生产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揭示出的规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敢于捕捉、获取经验,这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起点。因此要把数学教学置于实际生活中,并用于实际生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才会乐此不疲。我们每位数学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创造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就一定能让学生亲近数学,使学生探究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的体积后,遇到这样一题:工人师傅用一个长40分米,宽20分米的长方形铁板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无盖铁盒,怎样焊接才能使这个铁盒的容积最大?(铁皮厚度忽略不计)请你们小组合作帮工人师傅设计一下。学生们4人一组,借助长方形纸片多数学生在长方形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设计成(如下图):

还有个别学生沿着宽边剪下两个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然后把它焊接在剩余长方形的两个宽边上,设计成(如下图):

5分米

展示出学生的作品,然后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发现谁会更大一些?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计算,毫不犹豫的说:“第二种”。在此基础上提问:“有没有可能使得到的长方体铁盒的容积更大?”问题一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从而得出:沿着长剪下两个长方形,长都是20分米,宽都是10分米,然后把它们焊接在剩余长方形的两个长边上,设计成(如下图):

通过这样的探究操作,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探究的乐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利用生活经验,数学探究生活化。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的,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乏味枯燥的感觉,但实践证明只要把数学置于生活实际中,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又是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要联系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的组织,让学生体会出数学的真正价值和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例如:教学“简便计算”时,会出现这样两题:123-98   123-103  我可以给学生创设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妈妈到服装店买衣服,每条裤子98元,每件上衣103元。妈妈身上带有123元,买一条裤子后还剩下多少元?如果买一件上衣呢?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说出付出100元,找回2元(不够接着再付3元),再用剩下的23元加上找回的2元,就是25元(再从剩下的23元中拿出3元,就是20元)。通过这样的模拟让学生发现和理解算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123-100+2(123-100-3)的算式。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建立数学“凑整”简算的思想,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三、 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探究乐趣,促进学生发展

1.在应用中认识生活实际。

当下数学教学往往还是停留在只重视解答书本上已经经过处理的数学问题,而忽略了数学问题的来源和作用,在学习中学生只是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不求甚解只是进行简单的机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不会应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在数学应用中、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得以完善。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后,教师要求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成对称的。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房子”、有的说:“汽车”、有的说:“蜻蜓”……很快学生就说出许多生活中呈对称的物体。学生这种自觉参与,帮助自己更进一步强化了对对称图形的理解,并深深的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在应用中参与社会生活。

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发现,数学教育只有在参与到社会生活之后才能更好的被学生接受,光靠收效甚微的讲解传授,不但不能帮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让学生亲身参与并加以应用。例如:教学“利息”时,我带领班上学生到附近的银行去参观,要求说一说在参观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并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所接触到的,在储蓄中出现的有关数学问题,通过询问银行工作人员来理解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和怎样计算利息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像这样让学生养成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感受自己发现的问题所富有的魅力,对于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尊重伴我成长下一篇:龙家圈镇初级中学第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活动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