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中央电化教育馆函件

2024-09-21

874-中央电化教育馆函件

1.874-中央电化教育馆函件 篇一

走向大数据时代,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将会给学校形态带来怎样的改变?处在深刻变革之中的教育将何去何从?中央电化教育馆王晓芜副馆长或许能够带着我们一起思考。

认识教育变革的核心价值观

“为什么”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对于教育变革的核心价值观, 不妨通过这样的一个哲学命题来问个为什么, 这有助于我们提升认识。

我们为什么要搞信息化?王晓芜副馆长认为, 弄清楚这个基本问题, 有助于完善教育信息化核心价值观, 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一是对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技术本来就是与社会相适应, 伴随时代应运而生的。如果我们只是抓住技术的工具属性, 那么我们将会与社会和时代的主流方向背道而驰。长期以来, 我们过于重视信息化的工具属性, 忽视学科属性, 这给信息化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

二是将“人文主义”放到教育变革的核心价值观上来认识。社会发展到今天, 关注人的个性发展, 能够使人们立足于信息社会, 是很重要的工作。这一点美国早就认识到了, 将来孩子要有创意, 没有创意会很难在信息社会立足。而我国要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就必须在人文主义精神指引下进行教育变革。

大数据作为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力量正在形成, 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毋庸讳言。认识教育变革的核心价值观, 用大数据的相关思维思考教育问题, 有助于我们抓住教育的本质, 在应用中不失偏颇。

如果说教育变革是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革命, 跨越理念到实践应用这一步并非易事。在国家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王晓芜副馆长将信息化的应用分为普及性应用和创新性应用。第一个级别是普及性应用, 对于不知道的事物应该主动去尝试, 大力推广, 保有一种热情。第二个级别是创新性应用, 创新应用应该重视, 只有发挥创新应用的价值, 深入认识教育变革的核心要义, 才能真正步入新的教育时代。

个性化教育不是凭空而生的

当科技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 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 这为精准的、科学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伴随着数据链条的产生和大数据环境的形成, 围绕学生个性发展的数据挖掘, 能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服务, 所以, “个性化教育不是凭空而生的”。

大数据时代, 我们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 要将学生的发展放到大数据的环境之中。具体到大数据对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影响, 王晓芜副馆长解释说:“基于数据对人的成长的认识, 个性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他进一步指出, 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打通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平台限制, 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 记录学生的行为数据, 并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发现、挖掘、利用数据, 进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 政府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 统筹兼顾;学校层面要消除信息孤岛, 让数据成为源头活水。

“教育正在走向大数据时代, 谁能够发现数据, 谁就能够赢得未来的生存;谁能够挖掘数据, 谁就能够赢得未来的发展;谁能够利用数据, 并利用数据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谁就能够赢得未来的竞争。三个层次是递进的关系, 即发现数据, 挖掘数据, 利用数据。”王晓芜副馆长语重心长地进行了总结。

教育资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谈起教育资源建设的话题时, 王晓芜副馆长如是说:“教育资源是一个永恒话题。由于时代的不同、学生的层次不同, 资源没有最优之说, 只有最适合之说, 对于任何一位学生来讲, 最适用的资源就是最好的资源。”

从技术角度来看, 新技术层出不穷, 诸如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 现在有很多人不理解, 总认为这些技术不是一样的吗, 压根没看到技术的核心价值。在谈到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时, 王晓芜对云技术进行了重点勾勒, “什么是云计算, 就是现在可以把海量的资源存储到网上, 这只是利用云计算的一点而已, 每个人存储的资源类别不同, 这就会产生多组数据, 将来在这种多维多矩阵的数据结构组织下, 会发现教育行业在信息化的推动下, 由无数个体数据交织而成。”

“在大数据时代, 资源可以海量定存, 可以寄存云上, 也可以随时更新。海量的存储技术, 灵活的调动技术, 为教师和学生选择最佳资源, 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所以, 人们要重新认识资源建设, 重新认识优质资源。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 大数据环境下的资源建设与应用将更加深入人心, 多元的教育资源形成的信息孤岛将连成信息海洋, 为教与学的创新应用提供无限可能。

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改变着教学流程, 更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翻转课堂”的风靡, 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关注。

“我国教育文化传承体系下, 主要是为了分配资源开展的教育, 小升初、初升高、乃至于大学, 经历过多的考试, 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王晓芜副馆长对翻转课堂给教育带来的改变进行了这样的分析。

“第一是知识与技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 改变了教育资源的配比, 课堂上知识讲授少了, 提问和讨论的就多了。学生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第二是过程与方法。过去为了考试, 大家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知识的学习上, 现在对于学习的过程、方法有了时间保证, 使过程与方法真正能够成为我们课堂目标实现的一种前景。”

“第三是课改。课堂变得生动了, 生动并不是教师说得多, 而是孩子参与得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就会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 形成有效的研究能力。我相信这对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行为习惯是有好处的, 对于学生知识建构下的碎片化学习, 也是有帮助的。引用一句中国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适应21世纪学生发展的学习模式

培养面向21世纪技能的学生, 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 教育变革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就是适应21世纪学生发展、人文主义以及个性发展的学习模式。这一基本理念有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或者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 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活力, 也使我们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

一个完整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包含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每一个学生都配备个人学习终端, 并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 加强互动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培养,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交互式教学。最后通过课程标准和学习评价系统, 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科目上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知识关联上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做出教学指导和建议。

“我们下一步更要关注学习, 包括‘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首先要会发现数据,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有助于我们发现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要学会挖掘数据, 并从中找到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轨迹;最终利用数据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完美发展, 或者更加适当的发展。”王晓芜副馆长指出, “在整个教育变革过程中, 教育管理者们应该转变观念, 依靠社会力量。从现在实践中看, 社会力量对教育信息化起到推动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很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和成果都是由企业推动的。”

上一篇:班主任周常规下一篇:市民出境文明旅游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