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心得(通用15篇)
1.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心得 篇一
学习《关于有效教学思考》心得体会胡家窑九年制学校刘慧荣9月15日的下午活动时间我们全体教师学习了《关于有效教学思考》,使我对“有效教学”的涵义以及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有系统了解和整体认知,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所采取的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以优化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高效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的一切行为,从本质说有效教学是一种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要真正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实现学科智力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时,要加强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每个教师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教学构思,谈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经验,集体确定每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商量确定某个课时教学案例,并制定出课时学案,以供全年级学生共同使用,实行教学资源共享。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材料,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系统地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年轻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有经验的教师要热心帮助年轻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让教学少走弯路,提高全组教师的备课效率。
二、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改提倡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设备,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是标志之一。媒体的出现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它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
三、要全面建激励性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课堂评价有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而在以往的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是教师评价,压抑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现,所以在还课堂给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还评价权给学生,他们更了解课堂评价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学生的学习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及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升学习中成就感。
四、要关注教学感悟反思,在反思中促进有效教学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首先要反思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达到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生动性、有效性和前瞻性。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丰富知识素养。其次要反思教学态度,当今的教育已不再欢迎师道尊严,而是建立一种师生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要全力提高学科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从有效推动和促进中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以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个性品质得到和谐发展的、德育智育潜能得到有效激发的符合素质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课堂教学实践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发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达到让学生“自
求得之”的目的,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我们只有学会自主学习,创造出课堂的生命力和活力,增强教学模式的创造性,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创新,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有效教学能力,才能使教育质量得到持续发展,才能察实现我们要追求“时间+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学。
2.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心得 篇二
如何做到回味无穷, 我想最重要的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在实施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之前对学生的了解:备课强调备学生
1. 对全班学生学习基础的了解。
要做一盘好菜, 原料的采集很重要。但你的教学面对的是你的学生, 他们不允许你挑剔, 你没有办法选择你的学生, 你只有走近他们, 了解他们关于数学学习的方方面
江苏省海门市育才中学花永平
面:如数学的计算能力、图形的认识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读题审题能力、解题的规范程度、解题的应变能力、解后的反思能力以及自我调整即方法提炼。你对学生了解的越全面, 对你的教学实施越有帮助。
2.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
即对学生个体的了解。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 他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期望不同、理解不同, 在众口难调的情况下如何去成就一道符合大众化胃口而其他人又不乏味的学习大餐呢?这是教师课前必须考虑的问题。结合我校导学案的编写, 就数学学科而言, 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教学实践, 在一稿实施完一段时间后对所暴露的问题马上进行调整, 真正在“精”字上下苦功。就题目和问题的设置上不仅要兼顾到好、中、差学生的学习, 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生成。
3. 对学生即将要学知识的原有情况进行了解。
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必定基于一定的基础, 对相关知识的经验积累、学习知识的努力程度等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走近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理, 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才是最重要的。教师的追求是什么:一句话———想学生所想, 为学生提供一切想要的东西。触摸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的目标达成、走向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对学生认识的逐步深入, 教师对学生也逐渐了解, 学生在课堂正常的教学之前不再是一个模式, 也不是统一版本。它将使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从隐性向显性去发展, 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二、在实施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之前对文本的了解:备课强调备教材
学生对新课的预习, 他只仅仅关注本节课要学什么?而不会关注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与前面知识之间的联系?本节课需要用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生活中以及后续学习中有什么作用?
思在学之前, 只有建立在深入思考上的学才是“真正的学”, 数学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和分析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或相关问题先进行适当的思考、分析和思辨, 注重在做的过程中进行认知体验, 以便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生思维碰撞, 产生智慧的火花, 促使学生对新认知结构的形成和认知策略的完善。让学生体验到正在发生的“数学”!
3.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篇三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知识,使学生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工具,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更有效地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就成为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重点,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提高对课堂引入的重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无论哪门学科,如果一开始就能够成功引入,那么它就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后面的学习之中。总之,从上课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愿意学,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从而顺利地开展后面的教学活动。
二、在有效教学中,课堂主旋律应该是合作与竞争
新课程标准中,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启发少灌输,多辅导少管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设计时应该多考虑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各方面的合作,做到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交流、多讨论、多合作。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可以与老师交流,寻求帮助,也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差异性指导
因为不同学生、不同小组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及小组的实际情况,以“任务驱动法”为指导,分层次教学,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一般会在课堂上提出基本任务和扩展任务,学生只要完成基本任务就可以了,这样就肯定了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成果,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部分学生留下更大的创作空间,完成所提出的扩展任务,使同学之间进行互相激励。一个阶段后,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四、设置课堂亮点,令学生产生思维兴奋
完美的课堂往往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则是现实而可行的事情。在备课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自己的每一堂课“亮”起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五、在有效课堂中,还要为拓展课外知识埋下伏笔
有效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课标下学科整合的重要学科,还应当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地留下几处伏笔,在最后小结时及时地抛出来,教学效果可能会显而易见的。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要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课后总结、评价反思这几方面体现有效课堂的共同目的,就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从有效教学向优质教学的迈进。
(作者单位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第三中学)
4.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四
教得有效,进而高效,是一名教师的职业理想。然后,教学是什么?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如何做到高效?却是大多数一线教师穷尽一生也未必能破解的命题。所幸《有效教学》对这些困扰广大教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讨。在她散发出来的油墨清香里,感觉她就像是一名导师,引领着我一起思考,让我时时能在实践与理论间穿梭;还像是一名导游,引导我一起探索,让我能在反思与批判中行进。我只想说,在浩如烟海的书的世界里,发现了你,真好!在我职业生涯的高原期,理解了你,真棒!
这本书一反过去教学论课程以概论的方式介绍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或教学方法等所谓的诸多定论,不需要去背去记条条框框的内容,但却能引发我们对很多教学问题的思考,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怎么教得有效、教得更好的思考框架。
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这是贯穿古今的教学问题。学校、教师昨天在追问,今天在追问,明天还要追问。《有效教学》提供了追问的框架,寻索的地图,它对于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此。
有效教学,是教学的“天问”。问天,需要天文技术和工具,问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有效教学》这样的书。
《有效教学》一书为教学提供了“星空图”。它用望远镜为我们清晰地勾勒了教学的星座,又用显微镜放大习以为常的课堂事件,为我们提供思考的方向、改进的路径。《有效教学》,使混沌的教学,有了清晰的面貌。
比起传统的教学论著作,《有效教学》具有操作性,它可使你明白哪些“应知”,哪些“能会”。又具有开放性,你可以用自己的经历经验、思维思想去丰富它。
亲切又平和,而不居高临下;深入又浅出,而不故作高深。《有效教学》的对话姿态,让它成为既是专家的书,也是普遍中小学教师的书。
成为专家型教师,是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追求。《有效教学》是一本师范生读本,同时又适合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其关键在于能让学习者“像专家一样思考”。
读者对书的最高礼遇是放在案头,常常翻翻。《有效教学》能享受到这样的礼遇。
身为一名师范生,我却对将来如何站上讲台始终惴惴不安。如何教,如何帮助学生学,如何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这些问题都是我将来职业生涯中关乎“立身之本”的问题。我试图在课堂、书本、实践中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却收获零星。《有效教学》一书从理论与实践回答了如何教、如何教得有效,不仅激起了我身为一名准教师的勇气与热情,也传授了我成为一名教师的技能与知识,更赋予了我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智慧与信念。
《有效教学》正如其所倡导的有效教学理念那样,改变了传统的教材编排方式,不再是简单地梳理知识要点,冗长地说教,而是恰如其分地安排了教师教育者如何教的许多教学信息,令人耳目一新。
《有效教学》不像其他教材那样居高临下地告诉我们许多知识,让我们记住,而是充满感情地与我们对话,激励我们去探究教学的奥秘,学会教学。
阅读《有效教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讲述着我们身边的教学故事,引领我们去反思自己的实践。
5.读《有效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 篇五
一、清晰授课:能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关于清晰授课,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我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课自己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多样化教学: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问题。老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课堂里老师安排的活动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样化。关于多样化教学的理解和运用我还存在偏差,虽然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试图利用各种手段去活跃课堂气氛,可是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要解决多样化教学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矛盾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揣摩和探索。
三、任务导向:有研究表明,老师用于教授待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如果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四、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作出肯定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做小动作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
五、确保学生成功率。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建立。相反,他们总是遇到失败的情况的话,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让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的题目应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正确的答案,确保较高的成功率,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
我认为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有效教师,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有效教师?
一、激励性人格,首先要热情,其次要热心幽默,最后是可信任感;
二、以成功为导向;
三、专业品行。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行为,积累自己的经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要经常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要做的:
一、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只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只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
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
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虚拟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的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四、教师要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即教学语言要有特色,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否则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无效。
6.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心得 篇六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生涯会伴随一生。而教学的效果是评价一名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那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有效是需要我们永远探究的一个课题。结合自身教学,听课学习,感觉理念和策略还是不能与时俱进,因此利用放寒假的时间,找到《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这本书,及时充电补充能量。自我感觉: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教学理念;它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行动。
本书针对有效教学,国内外学者从有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入手,详尽的介绍了开放教学、问题教学、参与教学、生成教学、合作教学、体验教学、对话教学。
课堂教学又是教学的主阵地。纵观其结构无外乎包括:教师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科知识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四部分,而学科的知识结构是“物化”了的静止状态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依据;课堂教学结构是“运动”的结构,实践的.结构,是容纳两个主体的认知结构。如何将系统的知识结构经过“内化”转化为认知结构的“心理意义”后的“移植”,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重点问题。其中加涅的教学模式:1、引起注意;2、教学目标;3、刺激先前学习;4、呈现刺激;5、提供学习帮助;6、引发业绩、提供反馈;7、评价业绩;8、增强保持和迁移。它是由“广角——局部——广角”,比较重视尝试性练习及形成性评价,实际的教学过程需要经历“尝试建构——评价反馈——再尝试建构——再评价反馈”若干个反复已达到对教学进行调控。
书中陈述了有效教学的八大要素:情境、个性、动机、选择、建构、应用、计划和评价。大家看到这些关键词语时,感觉好熟悉!想象自己近些年来的教学,或多或少的都在以书中陈述的观点作为目标,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但是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我们做到了么?还是我们只是停留在“教学”之上!内因是事物变化得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7.读——古诗教学的有效手段 篇七
一、低年级古诗教学轻松活泼, 深入浅出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 学习古诗会遇到很多困难。诗中的一些词语难懂, 学生有畏难情绪,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怎样化难为易,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教师要以读为本, 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手段, 将抽象概括的语言形象化, 把画面与诗歌紧密结合, 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 深入浅出。
1. 把诗读通
为了把诗歌读通, 可这样导入:你知道唐代最有名的两位诗人吗? (李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位杜甫写的诗。先让孩子们借助拼音把诗读正确, 然后去掉拼音再读一读。再让他们看看课件, 想一想, 画面上有哪些景物, 看后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 诗中字体随之变色。通过看画面听声音, 在让他们说的时候, 他们的大脑中已有了鲜明可感的形象, 再读就有声有色了。接着让他们在书上找到诗中描写的景物, 当学生找到这些景物的时候, 诗与画就融为一体了, 读来也有滋有味。
2. 把诗读懂
为了让孩子们读懂古诗, 较好领略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采取了以下四步进行教学。
第一, 简介背景。这一介绍让学生把握了全诗的基调, 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第二, 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轻轻地吟一吟这首古诗, 提出不懂的地方。在理解质疑这一环节中, 原先怕学生会不着边际。结果就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搞清了“千秋雪”“西岭”“东吴”等的意思。将“窗含”一词存疑, 因为这是读懂此诗的关键。
第三, 突破难点。用“诗人在描写这些景物的同时还写到了门和窗, 这是为什么呢, 你明白吗?”引入“窗含”一词的理解。继续追问“诗人站在草堂, 透过窗户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孩子们说说此时诗人站在窗前看到了窗外的景物, 进一步理解“窗含”的意思, 突破了难点。
第四, 体会感情。窗外的美景给了诗人怎样的感受?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如何呢?教师描绘:“诗人透过窗户看到了西面的山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向门外望去江边停泊着来自长江中下游的船只。商船云集, 说明局势稳定。回想起早些年, 兵荒马乱, 长江码头冷冷清清, 百姓苦不堪言。面对这种兴旺的景象诗人能不感到高兴吗?”
师:闭上眼睛, 听老师读古诗, 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杜甫笔下的美景吗?
师:把他的诗带给我们的感受读出来, 你行吗?
在体会感情、读出感受这一环节上, 孩子表现得异常出色。不但能将自己想象成诗人, 还能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美,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已经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3. 把诗读活
要让古诗教学妙趣横生, 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那就不愁孩子们不爱她。为了让古诗教学有效促进孩子们的语言发展, 我和孩子们一起演一演, 对一对, 唱一唱, 真把古诗读活了。
演一演:师:小朋友们读着读着, 把诗歌中的景物都读活了。听小柳树说话了:我是春天里的柳树, 春风一吹, 我就随风舞蹈。
师:还有小朋友听到别的景物说话了吗?我是柳树, 你是谁?
请小朋友分别表演黄鹂、白鹭、雪、船, 练习说话, 孩子们此时已入情入境了。学生借助诗中的景物练习说话, 让景物动起来活起来了。
对一对:师:这首诗写得可好了, 诗中还藏着很多对子, 我们来对一对。
通过对对子这一环节, 让孩子初步感知诗的对仗。
唱一唱:师:这首诗我会背, 你们会吗?咱们一起背一背。
师:我不但会背, 我还会唱呢, 唱 (欢乐颂音乐) 。
学生也和着音乐唱一唱, 有效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多种学习方式让孩子们的学习也活起来了。
4. 把诗读博
一节课上仅教一首诗, 容量不够, 因此课上拓展了杜甫的另一首《绝句》 (迟日江山丽) 。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精读、略读后, 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让他们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读更多的古诗。
二、高年级古诗教学由表及里, 感受深刻
小学高年级的古诗教学要在反复诵读中把课上得简简单单, 就像青山中的一朵红花, 大海中的一条鱼一样生动可感, 亲切动人。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 因为有了多年学习古诗的基础, 表面看起来, 一些古诗并不难懂, 但难的是让学习浅入深出, 让学生更有收获。《夜雪》教学中, 要努力将课上得简单朴实, 让学生由表及里, 在浅显中感受深刻, 在简单中领悟诗歌的独特魅力。
1. 写出感觉来
学生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抄写古诗, 给生字标音。老师认真规范的书写体现了一种态度:老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也是学习的伙伴。写完古诗, 老师和学生都写出了感觉, 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 说出诗意来
对于这首古诗的意思, 除了一个“衾”略有难度外, 其余内容学生都容易读懂。用猜猜看的方法轻松解决生字的意思。接着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这首诗写什么?学生自由地读与思, 自言自语地说一说, 然后同桌交流。在这一环节中, 老师先要求学生自言自语地说一说, 可高年级的孩子一时间说不出口, 老师立即做了调整:看来大家不习惯自己对自己说, 那就同桌互相说一说吧。这一调整非常及时, 因为不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解释诗意, 不给学生学习古诗设置障碍, 增加难度, 仅让学生猜、读、想、说, 因此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3. 读出诗意来
紧接着老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集体讨论交流。然后老师提出三个问题, 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 对诗意的理解豁然开朗。
第一问:晚上外面下雪了, 诗人在哪里?乍读古诗似乎平淡无奇, 这一问, 学生才初感诗的厚重质朴, 耐人寻味。
第二问:他没有在外面, 怎么知道下雪了?一行一行地读, 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找到依据。
生答:已讶衾枕冷。“讶”“冷”说明冷, 大雪让气温骤降。
生答:复见窗户明。透过窗户看见窗外很亮, 说明下雪了, 而且雪很大积雪很厚。
生答:时闻折竹声。不时听到积雪把竹枝压断的声音, 说明雪很大。
生答:夜深知雪重。知:知道, 知觉。从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知道下雪了。
第三问:这是一场大雪还是小雪?怎么知道是下大雪?古诗中每一个字都能表达一种情感, 也能营造一种意境。让学生找到最能体现雪下得很大的词, 反复吟咏, 细细品味。
4. 悟出写法来
诗人有没有直接描写黑夜里雪下得怎么样?诗人是怎么写雪的, 有什么不同?他用什么感官怎么感知雪的?通过讨论, 学生知道作者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知觉来写外面的大雪。雪无声无味, 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去描摹, 而夜色中雪的形象难以捕捉。然而, 诗人却从触觉、视觉、感觉、听觉四个层次叙写, 真是尽态及妍啊。通过这一环节, 学生明白了侧面描写, 明白了白描手法的精妙之处了。“你能学着这种方法, 侧面描述雨大吗?试一试。”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体会了侧面描写后再学一学, 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5. 诵出诗境来
最后通过反复诵读, 让学生读出对夜雪的感觉, 体会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先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觉, 然后, 让学生想象诗境, 把自己当作诗人背古诗, 学生的背诵让全场的人深深感动了:好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世界!这样一首诗的作者是谁?学到这里学生早已从中感觉到了。借机简介白居易, 介绍写作背景。学生从中证实自己对诗的体会与情感基调的准确把握。另外拓展介绍了白居易的另一首古诗, 介绍了白居易的一类诗, 在最短的时间里扩大了教学成果。
8.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心得 篇八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有效性
对于所有的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来说,词汇的记忆是重中之重,也是困扰所有人的一个难题。从事英语教学的这些年,个人觉得需要倾注大量心血、以及时间的教学中,单词识记既词汇的积累这一块。可以说单词是所有英语教师日日抓的一个重点,但往往是“日日抓,日日背,还不会,更是累”的结局。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个人认为付出很多,也尝试很多的方法,比如化整为零背记,每天10个词、比如将单词识记放入课文语境中、比如在阅读中积累妙词等等。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迫于学科以及高考的压力,的确在苦记单词。但学生学习起来很累,不久就忘得一干二净。能不能有一个好的方法和模式既能让学生学会同时学起来不累,还能将教师从看着、守着学生背记的监管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作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如何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一个学生将自己的英语成绩的优劣归因于语法没有学好显然是蠢笨的借口,缺乏死记硬背的词汇吸纳过程和方式是关键所在。因此高三英语复习的实效性首先表现在词汇的掌握上,要在“量”上下功夫( “质”的变化由老师来完成,没有量变谈不上质变)。词汇学习要想有效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自我学习是核心,学习中庶提高效率从学生角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畏难心理,树立信心,持之以恒。
2.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以便确保学习时间。
3.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听课,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课上目标就明确,充满自信,同时预习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长期坚持,能提高英语自学能力。
4.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课上积极开动脑筋,学生要成为课堂主体,不可被动听讲,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密切与同学合作,不怕出错,训练中学习和更正错误,培养语感,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能力。
5.以朗读促听说能力的发展。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朗读和背诵。要在反复朗读、背诵的基础上进行眼到、口到、身到、手到、心到的综合性实践练习,以达到更牢固、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全部内容,通过自身朗读反馈,刺激听说能力的发展。
6.及时有效地复习、巩固。根据艾宾浩斯心理学的遗忘曲线,在短时间内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温习,就能有效地克服遗忘。学生作业多,记完笔记就扔到一边,因而上课记笔记成了“无用功”。养成当日复习的习惯就能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率。
跟随从未停止的课程改革的脚步,我所在的学校走进了新的一种教学以及课堂教学模式,即“变教为学,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其实教育界已经说了很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但必须承认我还不够放手,也不够放心。特别是在词汇的学习和识记方面我更不敢放手。对此我在课下找了三个层次的几个同学谈心,征求解决办法。找到了灵感。为什么我不利用小组人数少,容易进行自主管理,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特点,跟随学校新的课程改革的脚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解决词汇识记的难题呢,提高单词识记的有效性?从教师的课堂设计我又做了新的探索经过反复思考,我制定了如下的实施方略。
1.划分小组。在班主任大力的配合下,将班级学生按英语水平(参照月考成绩)划分为六个层次。学生按照六人为一组的准则在六个层次中,每层次选一人,自由组合,自选组长,自命组名以及口号。共建十一组。
2.小组竞赛。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配有记录本。记录每天单词得分数。每天的单词测试后以小组方式上交单词卷。每组合格一人,组加分一分。全组都合格全组加十二分。
3.奖惩制度。组内单词不合格者实施组规(组员自制组规)。累计三次单词不合格者扣个人平时分。每周做周评,评出前三甲。到月底做月评,评出前三甲以及与月考相比对进步幅度最大的前两组。所有结果都录入班级海报进行展示。
4.小组PK.每小组自选PK的对手。月底定输赢。赛后按挑战协议输者满足赢着协议中的要求。
有了小组这个行政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后,我对单词识记教法以及学生的学法指导进行了新的调整。
1.在每天上课前7分钟进行的阅读限时训练。
2.一周五天每日必进行的是单词测验。每周五进行“本周单词故事王”比赛。以周学习报告的书面方式上交。贴在班级学习角,下周全班学生投票评出一组为优胜者。
3.月底进行阶段性单词王大赛,学生自主命题出单词卷,配以两篇能体现相关词汇的阅读材料。评出“单词王”。
经过一个月的实施,我真正体会到了小组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模式的魔力。居然有一个英语平时在60 左右的同学获得了“周单词故事王”的称号。通过以上措施 高二34 班10月月考单词班级平均成绩与期中考试班级单词平均分的对比均分值高了近3.14分。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且词汇的遗忘率大大降低,效果非常好。
9.读《有效上课》心得 篇九
松林小学 李鑫
读了《有效上课》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从教十几年以来,我总认为凭良心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可现在看来,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是远远不够的。走进课程改革,使我从中体会到了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形成了全面的冲击。近来,我有幸拜读了韩立福先生的力作《有效上课》。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活化、有趣化,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读了《有效上课》,让我明白了教师要达到高效的课堂,并且能“随机应变”地处理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是多么精辟的观点,真正诠释情感交流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践告诉我,近几年我与学生的融洽,在教学上取得的好成绩,不正是我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常常与学生交流、谈心,主动帮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树立了学习的自信的成效吗?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我认为: “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一种永不放弃的爱!”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教师要有敏捷的思维,灵活恰当的教法。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教法贴切,教学方才有效。
第四,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事实告诉我们,每一堂课都存在亮点与不足,要是我们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久而久之,集亮点于一身,还愁我们的课堂不成为高效的课堂?
第五,要有丰富的学识。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及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达成高效的课堂。
10.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心得 篇十
一、 提高课堂教学言语艺术的策略。
言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架起师生知识和感情交流的双向桥梁。教师言语科学规范,思路清晰,恰当准确,感情丰富,生动形象,可以寄厚于轻,寄深于浅,寄直于曲,就能唤醒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言语基本功十分重要。基本功扎实了,语言表达才能更上一层楼,才能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从实质上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学生在爱学、乐学的氛围中主动的获取更多的知识。
1、 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须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言语体现出的艺术性是教师日积月累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的精华和结晶。作为教师,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有计划、有意识的积累、背诵一些名言警句、民间谚语、成语、诗词歌赋、典故、故事,不分古今中外,不分名言或是从群众口语,只要是有益或有哲理性的词汇或言语,教师都可以多听、多读、多看、多写、多记,通过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在教学中一旦可用,便可以从自己的知识库中灵活取出,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的为我所用。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重视外在知识的学习吸收,更应注重内在修养的自我提升;要广泛涉猎,做博览群书的.“杂家”,做品德高尚、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幽默风趣地表现出智慧和才华,才能在教学领域里利用教学言语自由地发挥。
2、 教师要不断磨砺思想,训练思维。
思维与言语密切相关,言语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和表达方式,是思想的直接显示,思维的方式决定了言语表达的顺序和逻辑,言语反映思维的内容和发展的动态,思维的发展制约着言语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教师的言语表达水平,进行思维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教师要进行思维广度的训练。思维广度是指思维的发散程度,是指思考者看问题,想事情时能够围绕一个观点或中心,并将思维视角分散开来,全面与细节,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思维兼顾的程度。教师思维具有广度,知识表达既全面周到,又无懈可击,才能使学生在自己教学言语的引导下展开广泛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进行思维广度训练时应注意两点:第一,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渊博的知识是教师进行言语教学时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左右逢源的物质基础。第二,进行思维广度训练,如充分联想等。其次,教师还要进行思维深度训练。思维深度指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独到程度和深刻程度。思维深度要求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问题提出独到透彻,入木三分的见解。思维深度训练需要教师调动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设计一些易于深度思考的问题,不停留于问题表面的肤浅思索,多问几个为什么,从更深层次去探究事物或问题的本质。
11.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卢梭;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B56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29-01
制度设计是政治治理活动中一个很重要问题,一个有着良好制度的政府才会产生出良好的公民。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人民,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其致力于更好的建设政府,对我国当前的体制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写作背景
18世纪的法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而不再枷锁之中”,卢梭意识到政府存在的缺陷,意图通过社会契约论来形成一个更好的政府,使人意识到的自己是国家的主权者,人民的主权是不可转让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二、主要内容
(一)第一卷 从原始社会引出社会契约。
在原始社会中,人人处于独立的状态,是自由而平等的。当个人的力量(是一定的,无法增大)无法抵抗外界的危险,则需要通过人们的联合来壮大力量共同抵抗危险,这时候人们通过公约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契约便作为特殊的公约而产生。
通过这一点,卢梭否定了强力说,因为强力不构成权利,且不是持久的。
(二)第二卷 主权和法律问题。
主权既不可分割也不可转让,而法律是公意的公开宣示。人们通过结合形成社会契约,这样每个成员便具有了双重身份:“对个人来说,他是主权的一个成员;而对主权者来说,他又是国家的一个成员。” ①卢梭将全体的意志定义为秩序,抽象为人格化的法规,通过法律来运行主权表达公意,因此法律就成了公意的公开宣示。
(三)第三卷 政府的形式问题。
政府是在属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间体。他的目的是使这两者相适应,并负责法律的执行和保障公民的社会自由和政治自由。
政府形式的形成受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和剩余财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形式有三种,即民主制政府、贵族制政府和专制政府。这里的民主制是全民的统治,贵族制是少数人的统治,而专制政府指一个人的统治。
卢梭最欣赏的是贵族政府,国土面积不大不小,且剩余财富适中。
(四)第四卷 从罗马政府和宗教论国家良好体制建设。
罗马政府是历史上存在过的最好的政府。
在投票制度上,假定公意的一切特征始终是存在多数之中的,卢梭指出不同性质的事项需要不同的投票计算方法来决定投票结果。若是重大的事项就需要票数接近全体一致;而事情需要迅速解决,则规定的票数之差就要尽量缩小;若是必须立刻作出决定的讨论,甚至只需超过一票即可。
在选举制度上有选定和抽签两种方法。在卢梭看来选定是相当适宜于贵族制,而抽签适宜民主制国家。若是投票选举和抽签两个办法都用的话,则投票选举适宜用于挑选有专门才能才可担任职务的人,比如说指挥官;而只需要头脑健全并怀有公正之心的人就可担任的职务可以通过抽签来确定人选。
其他的一些制度。风尚舆论是活的法律应当注重对风尚和舆论的引领;保民官制度是法律和立法的保护者,是行政权力的调节者,保持政府和人民的平衡;另外在国家存亡难定的时候,可以设立独裁者,独裁者可以做除立法以外的其他事情,但独裁者只是临时机构,设置的时间不宜过长。
宗教是早期各国建立的基础,有着和政治统一或分离的事实。卢梭指出,宗教和法律都是神圣的,它们都引领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宗教不仅能够而且应当做为一个合法的部分纳入政治共同体。
三、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我明白贵族制政府它不单单只是世袭它还可以是选举的,选举的贵族制政府是接近民主的政府,因为真正完全民主的政府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主权者所应当享有的主权,政府只是进行主权行为的机构,它的权利是来源与人民的等等。
尤其是法律的制定,法律的目的总是向着自由和平等的,因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结果,因而是维护共同利益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因而它的语言应当是通俗易懂的。
(一)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在历史上和今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首先因为它肯定了人作为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与自由,使人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保护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社会契约中的公意即是法律,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法律的控制之下,人民才是真正的主权者,政府只不过是传达公意进行主权行为的人,政府的成员和行为是不应该过多的,过多了反倒会减损它的力量。并且立法是尤其重要的一项权利,立法权是万万不可和行政权一起交到少数的几个人手中的,它们应该分开,以免个人利益使他们从中耍花招,这样人们的自由才是可以的到保障的。
在国家政治体制的建设中,采用投票选举还是使用抽签要根据事情的性质来区别对待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另外,宗教的神圣性若是能够与法律的社会性相结合融入到国家的体制建设中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二)存在的不足。
卢梭曾指出一旦有了代表,人民便没有自由可言了。然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为保障人民的自由而设立的,其宗旨就是为所代表的人民利益发声。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国情下,全面直选没有可操作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对选民负责的机制是可以很好地维护人民的意愿体现公意。当然制度的实施是一定需要配套的监督制约机制来保证实施的。
社会契约论假定人人都是善良的,可以得出公意。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种多数人投票体现的公意往往是会出错的,有可能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注释:
①卢梭著李平沤译《社会契约论》第21页。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014.9重印).
[2]李一晓.卢梭《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J].理论前沿,2014,(9).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黄晓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4]郁建兴.黑格尔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9(5).
[5]黄晓明.论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法律思想[D].安徽大学,2007.
12.有效读前导入 开启英语故事教学 篇十二
关键词:有效性,故事教学,读前导入
一、故事课教学的内容与呈现形式
英语故事教学是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单词、短语、句子等英语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 实现了词在句中教, 句子在篇章中教, 篇章围绕故事写, 故事围绕兴趣选。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擅于运用故事, 发挥故事的启迪与教育作用;而学生也要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
英语故事也有不同的呈现形式, 低年级的故事一般以连环画展开情节, 图上配以少量简洁的人物对话;高年级则可能以语篇阅读搭配插图的形式呈现故事。故事人物性格鲜明, 情节生动, 表现手法夸张, 很受学生的喜爱。而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听读故事前的导入都是故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巧妙的导入无疑会使听者耳目一新, 学者兴趣倍增。
二、如何有效地导入故事
1. 展示故事图片, 聚焦故事主题
小学生对漫画情有独钟, 原因不外乎漫画内容生灵活现, 看起来津津乐道。小学英语故事的插图色彩鲜艳, 人物表情生动可爱, 能直观地体现出故事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故事插图 (尤其是主题图) , 仔细体会插图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观察图片, 学生也会适当地捕捉到故事内容, 进而激发强烈的阅读欲望。
如冀教版小学英语7《Baby Becky Helps Her Mother》一课的图片就生动有趣, 图1是Baby Becky用屁股擦盘子, 图2是Baby Becky用盘子搭建房子, 图3是Baby Becky把冰箱搞得一团糟……这些“越帮越忙”的插图不仅将故事主人公淘气可爱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将故事内容生动直观地呈现了出来, 深受学生的喜爱。
教师在教授这一故事时, 就可以根据图片适当提问导入故事。通过这一环节, 学生可以在品读故事之前对故事内容有一初步了解, 进而产生深入阅读的欲望。
2. 复习相关旧知, 引出故事教学
冀教版的小学英语教材, 故事课放在每个单元最后, 其功能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同时, 将已掌握的本单元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和拓展。结合这一特点, 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特点, 选择复习旧知的方式引出故事。
冀教版7中的故事《Maddy’s Christmas》中涉及到很多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在读故事之前, 教师可先与学生一起温习圣诞节的相关知识和习俗,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通过“How about Maddy’s Christmas”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过渡到故事教学, 这样学生就会急于寻找故事中的有趣点, 同时之前的复习也降低了阅读难度, 为之后的听读环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利用音乐, 声动故事教学
音乐是一种微妙的语言, 它能使人产生联想与共鸣。运用音乐辅助英语教学, 能使学生在唱唱、跳跳中愉快地学习英语, 这有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获取。教学中, 我们教师可以选择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歌曲, 让学生先欣赏, 然后自然过渡到故事教学。
如在学习冀教版四年级下册《The Month Family》这则故事时, 我首先让学生一起欢唱本单元的月份歌, 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复习了相关的月份和天气词汇, 然后再问学生:“Which month do you like best?Why?”学生纷纷说出自己喜爱的月份。“Let’s make friends with them.Today I take them to our class”, 自然过渡到了故事教学。又如故事《Why the Rabbit Has Long Ears》, 与这则故事相关的一首歌曲《Old Mac Donald Had a Farm》曲调欢快, 歌词有趣, 深受学生的喜爱, 歌曲中“duck”quack—quack—quack, “cat”miaow—miaow—miaow等动物的叫声搭配轻快的音乐, 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轻松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由此看来, 教师通过这首歌曲引出故事定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4. 开展话题谈论, 丰富故事教学
英语教材中有不少故事的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如时尚、运动、健康、饮食、工作。教师可先以作业的形式, 让学生课下准备相关资料。阅读故事前, 教师再组织学生交换预习成果, 谈论与故事相关的话题, 从而自然过渡到故事的阅读上。
如冀教版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My Favourites”, 这一单元学习的是如何用英语表达个人喜好。单元末的故事《The Diffos》则是介绍主人公Diffo一家人各种奇特的喜好。这一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 基于这一特点, 我在课的一开始便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与同学分享自己和家人的各种喜好, 畅所欲言, 紧接着我以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故事中:“Do you know Diffo’s favourite food and sports?”这样导入, 学生就能带着好奇积极地投入到了故事的听读中。
5. 游戏互动, 激情导入故事
爱玩好动和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教师可围绕故事内容开展一些游戏或竞赛活动, 让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进入故事的学习。日常教学中常用到的课前小游戏也是形式多样, 如Listen and Do、Guessing Game、Simon Says等,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进行选择。除此之外, 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制道具, 或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自创一些有趣、有效的互动游戏, 但切忌仅图一时的热闹。
三、总结
故事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课型, 它体现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想使故事课教学得到有效实施, 教师就要根据故事的特点认真备课, 关注导入。导入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在设计读前导入时, 教师切忌一味地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一定要把实效性放在第一位, 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去参与, 从而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巩固语言知识,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英.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2.
[2] .Wright, A.Stoyrtelling with Childre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 .沈萍.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古诗教学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3.
13.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心得 篇十三
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浅谈本人阅读《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点滴体会:
一、巧设悬念诱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小学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进行教材《绪言》一节教学时可向学生展示体育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体育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体育”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体育训练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体育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体育,增强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二、诱导探究激兴趣
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体育知识的兴趣。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三、研讨释疑增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疑问已经解决但同时又会产生或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怎么去做,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甚至争论不休。此时,教师只要给以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辩难,使探究更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体育训练,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
14.读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一、组建小组的方法特值借鉴。
组建小组的方法特别关注细节。如分组原则:身高搭配,性别搭配,文理搭配,性格搭配。又如分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学习成绩四等分,1号组长:班内排1——12名;2号组长:24——13名;3号组员:25——36名;4号组员:48——37名。还有座位安排:大个对大个,小个对小个,组长坐后组员坐前,等等。这些做法给我的课改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办法。
二、组织培训这块给我的课改填补了漏洞。
组织培训包括培训组长和培训组员、培训教师。在小组合作中,重点培养小组长的表达、概括、组织等能力。培训教师这块我做的不到位,如开展小组活动抓住5个重点:重点——合作巩固;难点——合作攻关;知识生成点——合作催生;知识易错点——合作辨析;知识易忘点——合作记忆。短小精悍的五点给我的课改带来了生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急于表达,一改往日那种闭嘴不说、等待“馅饼”的状态。
三、小组管理和小组评价给我的课改添上两臂之力。
一臂:我的班级小组管理,还没有很有序、有条理的做出来,而“24字教学模式”给我提供了鲜活的方法。
一臂:小组评价始终是我头疼的问题,“24字教学模式”的小组评价交给我先进的方法,让孩子们乐于合作、乐于奉献、急于上进,我坐收“渔翁之利”。
四、导学案使用省时、高效
有导学案在手,学生就学有所依,在导学案上能把学生遇到的难点、易混点充分暴露出来,还能促使学生从“不想说、不愿说”到“想说、愿说”的状态发展。
15.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心得 篇十五
第一, 读准字音。
洪镇涛老师说:“认清字形, 读准字音, 是文言文学习的起码要求, 也是文言文诵读的起码要求。”[2]文言文有很多生僻字、多音字, 如果想当然地读, 就很容易读错。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破坏文章的音韵;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会把字义曲解。更为可怕的是, 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一辈子都纠正不过来。因此文言文的诵读, 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请看欧阳代娜老师的《岳阳楼记》教学片段:
首先由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由大家指出听读中发现的读音方面的问题。
生:在第一自然段的朗读中“属”字读错了。
师:应该怎么读?
生:应读zhǔ, 不应该读shǔ。
师:“属”字在此当什么讲?
生:与“嘱咐”的“嘱”相通。[3]
欧阳老师将字义与字音相联, 学生在读准字音之时, 也理解了为何读此音。这个过程费时少, 收益大, 效果明显。
无独有偶, 韩军老师对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视的。他认为读书时, 要“通过老师指导, 或利用工具书和文下的注释, 把每个字音都核对准确。不能带着错音来读”。[4]基于这一认识, 韩军在上《与朱元思书》时, 让学生当小老师为学生范读课文, 并请其他学生纠正错误读音。之后, 韩军总结:“缥, 我们很容易读错, ‘缥缈’中应该读一声, 而‘缥碧’中只能读作三声。‘缥缈’还可以写成‘飘渺’, 都是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的意思, 而‘缥碧’是青白色的意思。‘窥’只有一个音, 就是一声。他还把一个字读错了, ‘急湍甚箭’, ‘湍’应是一声, 他读成了二声。这封信美不美?一封信居然还写得如此美!下面我们一起齐声把全文朗读一遍。注意, 刚才纠正的字不要再读错了。”[4]
笔者也特别注意这一点。在学习文言文之前, 必定让学生提出容易读错或难读的字音, 师生共同解决。这样, 学生读错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第二, 读准节奏。
韩愈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其中“习其句读”, 就是断句。古人的文章是无标点的, 学会断句是古人读文章的一个基本功。今人读到的古文都是标好标点符号的, 但句内的停顿也是存在的。句内停顿读错, 就有可能曲解句意。因此, 对于难以读准的片段和句子, 教师可借助语法、语义等手段帮助学生揣摩涵泳, 读准节奏。
如教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有学生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句, 只在“将”后停顿, 把“天将”这两个单音词读成双音节词, 这就会把“上天”误解为“天将”, 把“于是”误解为现代汉语的连词。此时教师就要强调“天”与“将”都为单音节词, 为避免曲解文意, 此时应在“天”后停顿。而此句中的“于是”也属相同情况, “于”和“是”也要分开读。可见, 读准节奏, 不仅能使朗读更为流利顺畅, 还有助于把握文意。
第三, 读懂文意。
文言文阅读目标定位于读懂文章内容, “如果对作品思想内容理解错误, 那么朗读一定会以失败告终”。[6]的确如此, 文意不解, 文章其他方面的解读也就无从谈起。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引导学生读懂文意。
读懂文意有两层含义。一为读懂文内之意。由于客观原因, 文言文存在很多疑难字词, 如果不清除字词障碍, 就无法准确理解文章, 读的有效性就如空中楼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结合课文注解、相关词典进行口译。二为读出文外之意。读《愚公移山》, 教师就对“愚公”、“智叟”称呼的不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文章, 在学生了解实际上“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之后, 教师乘机追问:为何作者不称愚公为智公, 智叟为愚叟呢?学生在读中往深处思索, 进而明确:一方面作者用“反讽”的手法, 隐含着作者人定胜天的价值观;另一方面, “公”之意为老公公, “叟”之意为老头子, “公”、“叟”之间彰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引导品读这两字, 学生不仅更为准确地把握了其中之意, 且对文章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 读出文化。
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千百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闪耀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芒。朱自清认为, 对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 可以止于理解和欣赏, 增加一番文化见识。因为古典文化的学习, 主要是对本国国民的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 并不完全着眼于实际的应用。可见, 在读文时, 如果不透过语言与古人交流, 寻得文字符号背后的文化, 获得对时代文化的体验, 那这样的读很难谈得上高质量。文言文教学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因素, 读出蕴涵于文字内的丰富文化。
如《季氏将伐颛臾》,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与“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翻译并非难事 (教科书更是给足了注释) , 但仔细读, 我们就会发现句中的“均”、“安”、“文德”体现了孔子“仁”的政治理想。此时就要适时引导学生研读, 使学生理解并沉浸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教材中有很多, 教师要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蕴涵点, 在琅琅读书声中, 导引学生涵泳、品味, 使学生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
第五, 读出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 大凡优秀文章, 都蕴涵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读文言文, 要读出字里行间的跌宕情感, 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使自己与作者的情感相契合。
情感倾向比较明显的文章, 教师可抓住情感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品读。如《出师表》中的“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一句, 就使诸葛孔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情感溢于文表之外。扣住此处再读全文, 情感就会更为到位。
情感含蓄的文章, 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情感处, 与学生一起琢磨体会。如《与朱元思书》, 其中“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几句, 很多学生认为是纯粹写景。其实这几句从听觉入手, 写了水声、鸟声、蝉声及猿声, 但种种声响不会让人觉得嘈杂, 反而构成和谐的乐曲。这样细细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隐藏在字词背后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赞美之情。只有理解了这种情感, 学生才能更为准确、深刻地把握文章的思想, 读得才有成效。
第六, 熟读成诵。
韩军老师说:“熟读成诵, 这是语文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4]文言文更是如此。读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 能否使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 使文言文的精髓融入学生的血脉中, 让学生获得文言学习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是熟“读”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当堂成诵。洪镇涛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在《伶官传序》的教学中, 洪老师通过“读———分析——背———再读———再分析———再背”的方式, 逐层推进, 学生分段背诵。课末, 洪老师进一步巩固背诵成果。请看教学片段:
师:下面呢, 我想我们能不能把全篇文章都背一遍!现在各人背一遍, 然后分角色来背诵全文, 好, 背书!
生: (紧张而快速地背, 书声琅琅约两分半钟)
师:好!我们一起来背, 还是这个办法。第一段, 男生;第二段按刚才那个办法;第三段男生;第四段全体。好吧!可以看黑板, 黑板上有提示。“呜呼……”预备起。
生: (合上书, 大声、整齐、有节奏、有感情地背) [2]
课结束, 学生背得差不多。这样, 学生的文言语感才有可能得以巩固。
清代桐城派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说,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法门。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读, 甚至要求学生背诵。同时在读的过程中, 我们也不能“放羊式”地让学生读, 更不能“一读了之”, 作为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读”, 发挥“读”的最大功用, 提高“读”的有效性。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读”的有效性, 文言文就会越“读”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朱瑜章《也谈文言文的教学目的》, 《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2][8]邹贤敏主编《洪镇涛: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51、133页。
[3]邹贤敏主编《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89页。
[4][5][7]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140、213、147页。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心得】推荐阅读:
读《有效上课》心得09-17
有效教学研究心得体会06-28
生物有效教学心得11月份07-29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11-09
教师实习心得: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10-15
我在EEPO有效教学中的心得体会07-21
读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11-15
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06-28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点滴体会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