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厘头赛尔论(共2篇)
1.无厘头赛尔论 篇一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格林童话
1. 引言
《所罗门之歌》是托妮·莫瑞森的第三部作品, 小说讲述了三十年代美国密歇根州某小镇上黑人戴德一家的生活, 以主人公奶娃的成长为线索, 展示了在白人强势文化下黑人面临的精神困境, 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文明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作者将现实、寓言童话、神话传说融为一体, 构建了一幅壮阔的画卷。黑人古老的飞翔传说构成了故事的主线, 充满了对于现实的思考, 而童话的出现也为小说增添了血肉, 丰富了寓意。本文将探讨童话《汉赛尔与格莱特》在小说中的应用, 探究其在表现人物以及主题内容方面的作用, 以便读者更好的了解作家作品风格与内容。
2. 童话《汉赛尔与格莱特》
《汉赛尔与格莱特》的主人公是一对兄妹, 为樵夫的前妻所生, 在后母的逼迫下, 被父亲抛弃。兄妹俩前后经历了两次遗弃, 第一次, 汉赛尔沿途用石子做记号, 兄妹俩重新回到了家中。第二次被遗弃, 汉赛尔用面包屑做记号, 却被鸟儿啄食干净, 兄妹俩在森林中迷了路。三天的寻路, 让他们饥饿难忍, 腿脚无力, 来到了一个用面包做屋顶, 糖果做窗户的小屋。饥饿让他们忘记了疲惫, 及潜在的危险, 啃起了屋子。结果在巫婆的诱骗下, 哥哥被锁屋中, 妹妹被迫做劳力, 就在巫婆要吃掉哥哥之时, 妹妹借向巫婆学习添柴之机, 将巫婆推入炉中, 兄妹俩带着巫婆的财宝, 回到了家中。后母已经去世, 兄妹俩和父亲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童话中的兄妹俩, 缺少母爱, 在家境贫寒的时候, 惨遭后母遗弃, 离开了家, 但是最终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 战胜了巫婆, 逃离了险境, 获得了成长、幸福。
3. 童话在《所罗门之歌》中的作用
3.1 风格内容上的充实作用
托妮·莫瑞森的描写风格独特, 场面壮观宏大。《所罗门之歌》虽然只描述了黑人戴德一家在小镇上的生活和困境, 却也展现了黑人的百年历史, 以小见大。莫瑞森幼时深受外婆影响, 擅长使用古老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所罗门之歌》就贯穿着黑人飞翔的古老传说, 富于文化渊源。而经典故事《汉赛尔与格莱特》的加入, 不仅体现了作者善用故事的风格, 更在内容上起到了丰富和润色的作用, 配合飞翔传说的使用, 使作品有了传奇感, 神秘感, 和悬念感, 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联想和揣测的空间, 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3.2 情节方面的预示作用
童话《汉赛尔与格莱特》出现在小说第二部的开篇。小说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中产阶级黑人戴德一家在小镇上的物质富裕, 但精神贫乏的白人化生活, 及所面临的种种困境。第二部分讲述的是主人公奶娃南下寻金寻根的故事。作者将童话放在了南下寻金的开篇, 起到了预示情节的作用。
童话中汉赛尔与格莱特幼年丧母, 继母在经济困难之时抛弃了他们, 可以说, 他们是缺少母亲关爱的孩子。相似的是, 奶娃也是一个缺少家庭温暖的人, 他的父亲为追逐金钱跻身白人社会而变得自私冷漠, 在父亲强权之下, 母亲和姐姐们都过着压抑卑微的生活, 奶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 深受父亲影响, 但同时又面临父母矛盾, 姐弟矛盾的困扰。
汉赛尔与格莱特被抛弃, 远离了家, 二人在森林中迷失了方向, 开始了脱离父母家庭的旅程。相似的是, 奶娃也离开了家, 南下寻金, 寻找自己误认为靠金钱就能够获得的自由。离家、缺少关爱是他们的共通之处。
而提到这一童话时, 莫瑞森描述道:“一个成年人也可能被饥饿所驱使而动员起周身的能量, 如果他相信他就要填饱空肚子的话, 心跳腿软这类现象就会消失了。而如果吸引他的不是姜饼或软糖, 而是黄金的话, 就尤其如此了。”的确, 他们都被强烈的欲望驱使着。强欲之下, 奶娃南下寻金, 忘了疲惫和危险, 以及周围的一切力量, 忽视了黑人向往回归的大自然。“奶娃……直接朝那所巨大的, 行将倾圮的住宅走去……他忘记了树木世界的盎然生气……”。
读到此处, 不禁好奇的是, 莫瑞森暗示了如此多的相似性, 汉赛尔, 格莱特与奶娃是否也会有相似的际遇呢?汉赛尔与格莱特自救成功, 获得成长与幸福的故事会不会在奶娃身上重演呢?的确, 奶娃像故事中的两兄妹一样。在经历了种种的考验之后, 独自追寻的奶娃, 最终找到了自己摆脱白人化生活的方法, 像两兄妹一样获得了成长与救赎。
3.3 主题方面的契合、提示作用
《汉赛尔与格莱特》的运用, 在主题上与《所罗门之歌》有契合之处, 对主题起到了提示作用。汉赛尔兄妹, 离家遇险, 有性命之忧, 但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战胜了巫婆, 逃离了险境。而奶娃, 生活在中产阶级家庭, 衣食无忧, 却也受白人文化的影响而自私冷漠。像童话中的孩子们一样, 奶娃最终离开了家, 开始了探寻之旅。旅途并不平坦, 但却让他像童话中的兄妹一样, 战胜了挑战, 获得了救赎和成长。在森林中打猎的经历让他遇到了考验与危险, 来自自然的考验让他认识到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力, 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开始理解自己的家人的精神困境, 理解哈格尔为什么会发疯。来自吉他暗杀的危险, 让他面临了死亡, 但也开启了他的思考, 获得了重生。在离开衣食充裕的家之后, 奶娃像汉赛尔兄妹一样, 靠自己的力量, 获得了成长, 了解了自己家族的传统和黑人的文化, 变得成熟。像两兄妹一样, 获得了自救, 找到了真正的自由即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可以说, 两者都是关于孩子的成长故事。契合的主题不仅使两者之间联系更紧, 预示了故事的结局, 更使二者成为了和谐的整体。
4. 结语
格林童话《汉赛尔与格莱特》在《所罗门之歌》中的应用可谓匠心独运。童话不仅丰富了作品的传奇神秘色彩, 更增加了其悬念感。对情节的预示作用, 给读者以极大的联想, 揣测和想象空间。主题上的契合又使二者成为了水乳交融的整体。神话传说以及童话故事融为一体的《所罗门之歌》为广大的读者展现了充满文化传统和悬念迭出的画卷, 可谓巧妙至极, 值得体味。
参考文献
[1]孙红洪:论《所罗门之歌》中的神话原型与作用。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3:40-44。
[2]托妮·莫瑞森, 胡允桓译:《所罗门之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2.无厘头赛尔论 篇二
【关键词】格赛尔;成熟论;儿童发展;成人
格赛尔的成熟论提出儿童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儿童发展过程经历着有规律的固定顺序。可是成人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往往忽略这种自然规律的存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成人给予了他们太多的干预,严重阻碍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深刻探究格赛尔的成熟论,对于儿童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格赛尔的成熟论所倡导的儿童发展观
格赛尔的成熟论是以卢梭的“自然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他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儿童发展过程经历着有规律的固定顺序。所以格赛尔的成熟论倡导应该尊重儿童生长的自然规律,不应该急功近利,以至于孩子没有时间享受童年这一美好的人生阶段。
成人应该欣赏儿童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成果。让儿童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①蒙台梭利也曾说过:“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②现在的家长切身感受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将来被社会淘汰。于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他们学习一些本不该这个年龄学习的知识,肆意侵占了孩子们游戏和玩耍的时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在这一方面,成人是自私的,我们经常说我们给予了儿童的一切,给他们新鲜的空气和美味的食物,其实我们什么也没给他们,这是因为锦衣玉食和新鲜的空气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够的,儿童的身体也要靠精神的满足而存在。而成人恰恰不知道儿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干涉儿童的生活,使儿童觉得不自由,不快乐,严重阻碍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格赛尔的成熟论很好的批判了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它倡导尊重自然,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
二、格赛尔的成熟论对于学前教育的启示
1、尊重儿童的天性和童心
儿童心灵上的许多烙印,都是成人无意间烙下的。所以天性和童心被忽视的教育,注定不会有好的效果。我们永远铭记,天性不容压抑,童心最为闪耀。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儿童的天性与童心,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尽情地玩耍,在游戏中培养创造力,快乐地成长。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总是充满活力,从外面的世界获得心灵的震撼,从而有所进步。所以作为成人要很好地理解儿童的这种心理,不应该干涉他们的这种天性。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在一个充满着爱的温暖和有着丰富营养的环境里得到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要给儿童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更应该给他们提供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环境。要想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和童心。
2、正确掌握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避免超前教育
成人们都希望儿童早成才,却不能耐心地等待该成才的时候成才。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恐儿童会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将来被社会淘汰。所以他们让儿童学习一些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学习的一些知识,并不能正确把握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成人把自以为好的东西教给儿童,但未必就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把不适合儿童的东西教给儿童,结果只能是害了儿童。
超前教育会对儿童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一是假如接受的知识过于难,儿童会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对自己没有信心,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产生一种厌学的态度。二是假如儿童接受能力强,提前学会了一些知识,到该学这些知识的时候,会轻而易举,觉得自己都掌握了,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从而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轻易改变,对于今后的学习势必有恶劣的影响。所以成人要正确掌握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避免超前教育。
3、把握儿童的“最佳教育期”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描述了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都一样。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格赛尔每天训练这个孩子15分钟,终于,这个孩子艰苦训练了6周后,也就是到了孩子54周的时候,他终于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了。双胞胎中的弟弟,基础情况跟哥哥完全一样,不过格赛尔让他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结果,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他只用了两周就能独立地爬楼梯了。弟弟后学的尽管用时短,但效果不差,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的意愿。所以这种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的被称为“最佳教育期”。③
某些能力在大脑发展的某一敏感时期最容易获得,比如人的视觉功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大约在幼年期;对语言学习来说,音韵学习的关键期在幼年,而语法学习的关键期则大约在16岁之前④。与此相应的神经系统可塑性大,发展速度特别快,过了这段关键期,则可塑性与发展速度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学前教育中要抓住儿童的关键期,使脑的不同功能得到及时的发展。作为成人在适时的关键期给予儿童适当的学习机会,则不但学的快,掌握知识的效果好,而且更能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童年本是人生中最纯洁美好的时期,本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时期。可是就是因为成人的加入与干预,使得儿童的童年不再那么美好。成人急功近利,想让儿童早成才,却不能等他们该成才的时候再成才。深刻地理解了格赛尔的成熟论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在教育儿童的方式上存在很多误区。在教育儿童时掌握最基本的一点,也是众多教育家所提倡的:尊重自然,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应儿童的成长过程,让儿童自发成长。如果每个成人在教育儿童时都遵循这一点,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儿童都是身心健康的人。假如儿童停下脚步贪恋路边风景,或游戏,我们不妨停下脚步同他们一起欣赏,同他们一起游玩,只有让我们自己融入他们,适当引导他们,才能起到领航作用,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尽情地哭笑打闹。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7月.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4]刘晓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注释:
①卢梭.爱弥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②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7月.
③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