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习作教学设计

2024-07-28

高年级习作教学设计(共11篇)

1.高年级习作教学设计 篇一

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还要兼顾 “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有兴趣观察,对景物有一定的口语描述能力,但上升到作文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对所见的景物一一记述,形同流水帐;内容不够具体,也未能突出重点;布局缺乏层次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本次习作的设计,拟在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兴趣,从而养成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以能更好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习作目标:

仔细观察新落成的东莞市中心广场,抓住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两处景点的特点写下来,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教学重点:

习作内容要有层次有重点。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作具体描写。

课前准备:

1、自己到中心广场游览,留心观察,作好笔记,有留影的同学带好相片。

2、收集有关描写景物和建筑物的颜色、形状、数量的词语,并思考如何将自己积累的词句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景色优美的东莞中心广场已向我们开放了,这个广场离我们学校很近,老师也布置同学们去参观游览了,相信同学们在游览时发现了许多新奇的景物,也留下不一样的印象,是不是正想把这些感受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呢?好,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中心广场吧!

二、交流观感,拓宽思路。

1、布置交流、探究的任务:

①、可介绍自己拍摄的相片(相机出示相片):如介绍相片上景点名称、景点特点;拍这个景点的原因;自己对这个景点最感兴趣的地方或最喜欢的一张相片等。

②、可口头介绍观察到的景物:如为什么介绍这一处景物;最难忘的或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等

③、可用作画的形式表达自己观察的景物,如说说画的内容与及要画的原因等(讲述时注意有层次,抓准景物特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中心广场观察到的景物及自己的游览感受。(引导学生用上自己收集和积累的词语)

3、全班交流,探究写法。

抽生全班交流,内容包括:

a、描述自己看到的、最感兴趣的景物(有相片或图画的同学可投影出来进行描述);b、评价同学刚才交流时的情况。

c、提出值得学习和改进的地方。d、自己观察时和观察后的感受。

三、例文引路,提炼写法。

1、谈话总结:

同学们的发言很踊跃也很精彩,从你们介绍的景物和刚才大家共同探讨的情况看来,要把这么一个美丽、雄伟、壮观的中心广场写下来,我们已经知道怎样说才具体很重要,还知道了怎样做到层次分明、突出重点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有些同学甚至能提到有关的解决方法,但我们有些同学理解得还不够。下面就以学过的部分课文为例,来学习更多的解决方法。

2、学例文,写具体。

针对学生讨论时所存在的普遍而典型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相机出示有关例文,具体指导写法。

①、从《五彩池》第二段水池的形状描写部分学把景物写具体;

a、出示课文内容,学生读。

b、讨论:该文段写了什么?

c、思考:该文段是怎样把五彩池的形状写具体的?

d、根据刚才有些同学未能抓住广场某一景物特点作具体描写的不足处,让学生思考:我们该怎样进行描写才做到了具体呢?(教师提出涉及到的几个相关景点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从景点的形状、颜色、感受和喻意等方面去描绘)

②、从《颐和园》中学习如何组织材料。

a、快速默读整篇课文。

b、讨论:课文写了哪些景点。

c、思考后回答:作者如何把几个景点衔接起来的?(引导学生找表明游览顺序的方位词和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提示:有些课文还可能从过渡句和过渡段进行衔接。)

d、说说:我们在写中心广场的一、两处景点时你是准备怎样组织你的材料呢?

③、从《黄山奇石》中学安排文章的详略。

a、浏览老师投影的全文。

b、议议:本文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是略写。

c、思考: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d、讨论:习作如何布局才能达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此处应根据学生出现问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

四、总结写法,力求心中有数。

1、学生交流汇报自己所掌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2、组内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描写景物和建筑物的颜色、形状、数量等的词语。

五、学生自主习作。

1、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a、仔细观察新落成的东莞市中心广场;

b、抓住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两处景点写下来,并写出景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c、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2、投影出示写法要点,学生默读。(要点如下)

景物作文不难写,观察有序拟结构

颜色形状绘具体

有趣景点要详写

其他景点一笔略

3、学生激情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2.高年级习作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高年级习作,教学,兴趣,阅读,积累提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最苦恼的是作文课,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学习内容。但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一提写作文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老师一说到习作教学就害怕,根本不愿意去好好地去谈。这种局面与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相驳,必须及早改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指导学生用心去体验生活,激发写作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写好一次活动,我特地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拔河比赛”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选择性观察,先让学生观察同学们游戏时的动作、神态,特别要留意那让人欢呼一刻。随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加工整理,鼓励他们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将心中的感受一吐为快。这样,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习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学校与家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工业园区、优秀社区,访问英雄或劳动模范,培养和增强学生对真善美的感受力。或者组织春游踏青,游览公园,观赏风景,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热爱之情。学生只要有了素材、有了写作动机,就可以提起笔来自由写作。这样就能全方位、多方面地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指导选材,引导写实

选材是习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小学生习作的一个难点。学生苦于无内容可写,或苦于不知如何从众多的内容中选取合适的材料。习作素材源于我们的生活,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真实材料。只有选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材料,习作才会得心应手。如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习作三的习作指导,习作的训练主题是“我的一次科学尝试”,是包括听、说、体验、写等练习在内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我先给学生提前提供了几个小实验有“水中点灯”“巧笔写密信”“吹不走的小家伙”和“跳舞的米粒”,将每个实验的准备材料和步骤告诉学生,学生可任选一个感兴趣的在家进行科学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并认真观察实验过程、结果,这次科学常识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使学生在做、说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喜欢的实验,并亲自动手做过,孩子自然能写实。

三、积累素材,提供丰富的内容

习作教学需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增大阅读量。厚积才能薄发,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再者,小学生社会阅历浅,积累的素材少,光凭空想象是写不出好作文,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定时定量向学生推荐经典书籍,引导学生每天积累好词佳句。组织学生课前10分钟新闻交流、故事会等活动,通过阅读、交流、上网等各种渠道,收集多方面的资料信息。

好书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没有什么比好书带给孩子的快乐更持久,更纯粹。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我都有计划的指引学生阅读经典,阅读优秀。《大林和小林》《兔子坡》《柳林风声》《夏洛的网》等等,每周都会专门留出两节课让学生用于阅读,然后将自己阅读完一本小说后的感受写出来。时间一久,学生都爱上了阅读,阅读课成了他们最喜欢的课,自然而然,素材得到了积累,习作也就不再是问题。

四、鼓励学生分享习作乐趣,学习修改习作,提高习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时我分三步走:1.选择写得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你还有什么建议?3.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我们再读读自己的文章,进行精心修改。针对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表现自己的习作以形成习作的积极性。学生只要愿意把自己的习作与别人一起分享,必然会有自己的得意之处,其中也一定蕴涵着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分享习作快乐的同时,他们之间互相注意明显用错的词句,互相修改,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自己修改,别人也可能帮助修改。

五、将日记与作文结合起来

注重学生的日记教学。平时在课间我总是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跳皮筋时我在一旁观看并且进行评议;学生丢沙包时,我和他们一起丢;他们拔河比赛时,我在一旁加油……课上我会引导他们,我们是不是应当把有意义都是写进日记里呢?学生受到启发,觉得有什么可写,写作兴趣大增。在课堂上讲了一篇文章之后,学生有感想时,接着就让他们写一写,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在老师评议同学办的手抄报或者画的画时,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后的感触,也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看法写一写。学生身边发生的事,都引导他们写写看法,老师每周都定时批阅一下日记,鼓励他们写作。久而久之,学生也爱观察了,日记习惯就形成了,作文水平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3.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四结合” 篇三

习作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逐步使他们乐写。一味地让学生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反而会让学生日益畏惧写作。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例如,五上“习作3”要求学生,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如果学生没有亲眼观察,那又怎能将树叶写美、写真?写作前,我带学生走进秋天的树林捡树叶,然后又带了许多秋叶标本进课堂,让学生认真观察:从形状到颜色,从大小到叶脉。与此同时,我还制作了一棵树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叶的一生、树的一生,从叶子一年四季的变化中感悟人生,从树与叶的寿命对比中顿悟人生哲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景立即在学生的习作本中出现,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习作中活灵活现,远远超出了“秋天的树叶”这个题目的内涵。

二、 鼓励创意表达,让习作与想象结合

少年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和“童话作家”,想象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雏鹰,遨游于大海的小鱼,充分地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我在教学五上的“学和做(1)”时,注意到了最后一个板块——《小灵通漫游“无名国”》,这是一篇小练笔,也是本册中唯一的一篇放手让学生充分想象的习作。写作前,我先让学生通过正确使用工具书来理解“漫游”一词的意思,以此来奠定学生活跃思维的基础。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利用十分钟时间在脑海中尽可能完整地构思出“无名国”的样貌,然后全班交流。再引导学生与现实世界进行对比,来想象小灵通在这个国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最后,从中选取一到两个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让学生互评,去除不合理的地方。通过这样的一次“头脑风暴”,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了出来,习作之中,能够读出同学们的“异想天开”和“奇思妙想”。

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实践告诉我们,肚里没有“墨水”的学生,想象能力再强也无法将自己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他人听。阅读古今中外大量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三、 尊重学生个性,让习作与追求结合

俗话说“言为心声”。习作既体现了学生的个性表达,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远大理想的追求,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习作后,固然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同样有追求理想和完美的愿望,但教师往往剥夺了他们的权利,从而养成了他们对自己的习作没有责任心的坏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而不是老师把学生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自改”习作,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更是对学生独特审美追求的尊重。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多看几遍,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自己进行修改,是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当学生真正学会了修改自己的文章,以达到自己所追求的审美目标时,他就找到了写作的真谛,他们面对写作必定是兴致盎然,写作之于学生也不再是负担。

四、 交流展示,让习作和评价结合

评改和交流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每次在习作总评时,我先肯定学生的成绩,并且根据学生水平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学困生应注意发现其习作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给予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不足之处也用委婉的语言指出。我曾经在评语中写道:“你的进步真让老师刮目相看,要是错别字一个也别放过的话,你就更棒了!”“你的文章娓娓道来,叙述得很有条理,可是就有那么一两个用错的词影响了整篇文章,多可惜呀!”在指出全班的共性之后,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互相说说优缺点,有哪些地方建议怎样写得更好,习作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写作技巧也得到了提升。在评改后,我利用“学习园地”、班级手抄报等平台,为学生创造展示机会,在每一学期的期末,还把优秀习作及进步习作汇总成册,让学生成为一个个作者。学生品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保持着写作的兴趣。

(作者单位:常熟市徐市中心小学)

4.五年级漫画习作教学 篇四

济南市育贤第四小学

李雯婧

一、教学目标

1、借助一幅图指导学生如何依据漫画提供的内容进行写作,充分通过观察、思考、联想、想象漫画让学生来还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使作文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从而拓宽写作素材。

3、根据主题将漫画创作活动与写作相结合, 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充分通过观察、思考、联想、想象漫画让孩子来还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课前准备

1、收集自己喜欢的环保漫画,了解漫画与故事性图画的不同点。

2、在班内搞一个画展,相互交流,引起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漫画导入,激发兴趣

1、引出话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本好书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而一幅简单的漫画也同样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今天咱们一起欣赏几幅漫画。出示漫画

每出一幅漫画让学生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师:原来啊通过几幅漫画就能为我们揭示一些道理或启示。那么这节课咱们就一起通过观察漫画,从中去体会漫画中的启示。

(二)观察漫画,领悟主题

一、初步观察

1、老师这有几幅漫画大家自己先看看(课件出示书中的完整漫画,停留1-2分钟,先让学生初步观察一下漫画的内容。)

2、一共有四小幅,咱们先一起看看第一幅漫画。在这幅漫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一个垃圾桶、桶外有许多的垃圾、两位小朋友。从他们的神情、动作去想。)我们观察漫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要仔细观察。(板书:仔细观察)

3、看漫画,不仅要看表面的意思,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板书:展开想象)仔细观察,通过你看到的这些你觉得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每一个人会想起什么?他们彼此之间的对话是怎样的?(他们每说一样就板书: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指导学生说出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等)

4、通过观察、思考,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呢?指导女生的动作。◆

5、通过观察漫画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及心理,谁能把你想到的编成一个故事。

二、自己观察二、三幅漫画

1、第一幅漫画我们是从人物的神情、动作等方面并展开了想象来进行观察的。那么这两幅漫画,请同学们先自由观察,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思考:他们都分别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故事呢?可以和你的同位、组员聊一聊。(指导学生从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这几个方面观察交流。)

2、漫画所要表达的含义在第四幅漫画中有多体现。通过观察,你能说说你在这幅漫画中感受到了什么或者明白了什么道理吗?

3、每一幅漫画都有自己所要揭示的主题。想一想这几幅漫画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人们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严重污染环境的恶劣行为应给予制止,并受到强烈的谴责。呼吁大家文明不但要从自己做起,还要相互提醒、监督,纠正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共同创建文明的社会吧!)

4、整幅漫画就是揭示了一个这样的道理。那么漫画我们都观察了也分篇幅进行了交流,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你所观察到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

听。大家可以先练习一下,与你的同位、组员交流一下。或者也可以四人一小组,每人介绍一幅漫画。好开始吧。那么我们一起为这幅漫画起一个名字吧?

(三)走出漫画,生活拓展

1、漫画是生活的升华,看了漫画,我们还会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板书:联系生活)生活中,你看到过这种现象吗?

2、这些现象都是不好的,你们自身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出现?结合实际谈谈,看谁最能实事求是地讲出来。

(四)明确要求,尝试习作

1、本组作文就是让我们进行一次漫画作文的练习,来看看习作要求。齐读这段话。读完之后说说你的理解。(课件出示

1、仔细观察自己欣赏的漫画,通过联想,写清画家的用意。还要说清楚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表明自己的观点。题目自定。

2、把自己创作漫画的过程写下来,注意写出创作的理由。)

2、开始写作。

5.六年级习作《往事》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回顾往事单元主体课文的写法

2、学会倒叙的写法,并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3、让学生在回忆过程中写出自己的感受。

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习了北师大小学六年级上册五单元《往事》的学习,通过几篇主体课文的学习,了解了写事文章的写法,学会了倒叙,在中段写人记事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升。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通过写往事来回忆童年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倒叙的写法,并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回忆过程中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1、师:我们在本单元学了一篇课文,一起来回忆一下文中的人物和事件。(鲁迅、冯骥才和朱自清)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师:我们学习了课文,对文中的人物都熟悉了,并记住了他们。今天我们也要写一写同学们的往事,希望我们读了后也有记住你,能做到吗?

二、畅说往事。

1、师:“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我们的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有我们可爱的笑脸,童年有我们天真的话语,童年有说不完的故事。同学们,就让我们回到那多彩的童年中去,打开我们记忆的闸门,说出我们心中永不能忘却的往事。

(师板书:往事)

2、同桌互相说说你的往事,要求同学听了能复述。可以是有趣的,可以是犯错的,只要你记得最清楚,最难忘就行。

(学生互讲故事)

3、学生汇报。采用同桌互说的形式。同桌说对方的往事,互相补充。师作相机的评述。

三、指导写作

1、听了同学们讲的这些故事,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的童年真的是充满了童真童趣,真的是丰富多彩。刚才的同学讲述非常生动有趣,也让我们记住了这位同学。为了我们更好地记住这件事,记住这位同学,他还可以怎么办?(生:写下来)

2、师:是啊,我们可以写下来。那么我们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3、老师提要求:

首先,可以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选择最难忘的事情写下来,并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其次,在写回忆过程中采用多种写作手法,比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可以参加我们主体课文的写法,加以改进

4、师读范文《往事》,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哪里写得好,哪里还要加强。)

四、教师小结,学生写作。

1、师:同学们,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教师给了也我们那么多,同学朋友给了我们那么多。父母的关爱,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家的温馨;老师的辛勤培育,让我们茁壮成长;朋友的默默鼓励,让我们不断向前……往事中的点点滴滴,我们都铭记于心,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我们的感情写出对往事的怀念,写出对童年的不舍。

(学生动笔进行写作,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习作讲评 对学生的习作全班进行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6.三年级上习作五教学设计 篇六

一、目标:

.读懂例文,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为动物设计名片应介绍清楚它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

2.按照要求,选择喜欢的动物为其设计名片。

二、教学重点:条理清楚,紧扣中心,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有条理的叙述,语言规范正确。

三、教学难点:能抓动物的特点进行有条理的叙述。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

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头戴翡翠花帽,身穿锦绣缎袍,常把扇子展开,夸耀自己美貌。

脑袋像猫不是猫,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到危险缩一团

(5)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

身体矫健又灵巧,身上穿件金钱袄,单独活动不结伴,能爬树来能跳高。

2.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边读边想,看看谜底分别是什么。

3.交流汇报。

(意图:由猜谜切入,既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材料)

4.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把谜底给猜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对动物很感兴趣,一定很喜欢它们,是不是这样的?

最近,在动物园里工作的一个朋友要我给他帮个忙,请我们班的同学为动物园里的动物设计名片。怎么样,有意思吧?愿意帮这个忙吗?好的,老师首先代表他谢谢你们。那么,你最想为哪种动物设计名片呢?为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替你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好不好?

(意图: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销蚀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简单的、有意思的)

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

.其实,给动物设计名片一点儿也不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2.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

3.小结:给动物设计名片,其实就是把这种动物当作自己来进行介绍,因此要用第一人称“我”来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把特点介绍清楚;此外,还可以配上动物的图案,可以剪贴,也可以自己动手画,做到图文并茂。

(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讨论交流,明确名片的设计方法)

4.现在,我们要来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设计名片了。希望你设计的这张名片能与众不同,别人读后,对这种动物会有所了解,也能喜欢上它。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资料,并进行了整理,现在你可以把它给拿出来,设计的时候可以参考选用。

5.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设计名片。在学生动笔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意图:在此环节中,教师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

.自己修改。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认真地读几遍,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意图:由于学生年龄相仿,相互之间有很多的相通、相似之处,同伴之间的建议可能会更中肯,更利于彼此接受。所以,自改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把作文修改得更好。要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展示设计。请愿意将自己的设计展示给同学们看的学生上讲台利用视频展示台进行展示。

学生自评。让学生欣赏自己的设计进行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设计,分享快乐。

(意图:让学生自评、互评设计的名片,目的就是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四、行笔成文,相机辅导:

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自主写作。教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习作

内容

习作5

动物名片

教学

目标、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会用第一人称,向大家介绍这一动物。

2、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表达要准确、清楚。

3、能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创新求异,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课前准备:、搜集一些动物的图片。

2、把例文中薛爱华同学为鲸、海龟设计的名片制作出来。

一、导入。、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很多同学都喜欢小动物。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2、为什么喜欢它呢?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动物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

3、指名学生带上动物的图片,上台讲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的一些知识。

二、例文引路。、其实,给动物设计名片一点儿也不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

2、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读《鲸》,问他向我们了鲸的什么?(样子、特殊本领)

3、这位同学还向我们介绍了海龟呢。指名读例文《海龟》。

讨论:小作者是怎么介绍的?(列出具体数字等)

4、小结:给动物设计名片,其实就是把这种动物当作自己来进行介绍,因此要用第一人称“我”来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把特点介绍清楚;此外,还可以配上动物的图案,可以剪贴,也可以自己动手画,做到图文并茂。

5、现在,看着图片,想象自己就成了这些动物,你该如何很高兴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呢?想一想。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6、教师适当点评。

三、学生习作。

现在,我们要来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设计名片了。希望你设计的这张名片能与众不同,别人读后,对这种动物会有所了解,也能喜欢上它。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资料,并进行了整理,现在你可以把它给拿出来,设计的时候可以参考选用。

、明确要求:

向大家介绍动物时,要把你所了解的关于这些动物的知识介绍清楚,如“我”的样子,“我”喜欢干什么等,可以列出具体的数字,也可以举一两个小例子。

2、习作指导。

习作顺序。先介绍“我”的名字,再说“我”的外形特征,接着介绍“我”的特殊本领。

习作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

3、练习写稿。

4、修改评议。

四、设计名片。修改设计,展示设计,尽量能“与众不同”。、自己修改。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认真地读几遍,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展示设计。请愿意将自己的设计展示给同学们看的学生上讲台利用视频展示台进行展示。

3、学生自评。让学生欣赏自己的设计进行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4、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设计,分享快乐。

]

点、是否能用一人称向大家介绍一种动物?

2、介绍动物的和生活习性,语言表达得是否准确、清楚?

首先把动物的外形特征介绍清楚,再介绍生活习性,可采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习作方法。

3、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名片能否“与众不同”,别开生面?

名片形状可方可圆,插图可画画可用照片,最重要的是内容要抓住特点,有趣味,语言是否简洁生动?图片和文字是否能结合起来,给动物设计一张名片?

7.高年级习作教学设计 篇七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一)教师缺乏明确的习作教学目标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只有树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小学习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但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没有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导致了教学的盲目性,影响了习作教学效率。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写作、多练习,就能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在平常的习作教学中,经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作任务,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在这些压力之下对教师就会产生应付心理,在写作过程中,根本不会认真构思,只是简单地写完就交给教师。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习不到写作知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习作成绩。

(二)教学中缺乏方法指导

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需要一个正确的方法做指导。因此,在教师的习作教学课中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指导。在习作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写作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很难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关于写人的习作课上,教学步骤是首先让学生对人物进行观察,观察人的动作、神态,然后再让学生写作。这个过程是正确的,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中却忽略了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他们很难全面地把握人物的一些神态、动作,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不能把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清晰地描绘出来。因此,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其中的人物表现都不是很丰满,不是很生动。小学生在这样的习作课中是很难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也是很难开发自己写作潜力的。

二、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对策

(一)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在写作中有一个基本的能力就是观察力。小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才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思维,才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只有养成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才能为写作积累一些素材。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小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一些景物和身边的人与事,让小学生对生活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以此激发写作灵感。例如,在写景的习作课上,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到田野或者公园里欣赏景色。让学生和大自然亲切接触,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成为写作的素材。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小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思路清晰,使文章写得饱满、生动。

(二)利用日记训练形式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很多小学生之所以很难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对写作的畏惧感。教师可以通过日记训练的形式改变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在日记中随心所欲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激发自己的写作潜力。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会养成一个观察生活、总结生活的好习惯,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学生写一段时间的日记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写作技巧,这时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就会慢慢减少。因此,日记训练的形式可以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教师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然后借鉴里面的写作经验和技巧。阅读课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自己写作积累一些素材。学生在阅读课上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反思性教学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看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与总结过程中,才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给学生传授一些有价值的写作经验。

小学高年级的习作课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习作教学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改变当前习作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明明.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水平的现状和解决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

[2]张欢欢.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2012.

8.对比手法对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问题; 《红楼梦》对比; 解决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80-001

在逾万人次语文卷中作文题这个庞大的数据库里,愈来愈多的问题暴露出来,让我担忧,引我警示。本文我将对人物刻画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以《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文本中的对比手法来思考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习作写人类文章中暴露的问题

笔者阅读过上万篇小学作文,现对写人物的文章所存在问题的倾向做出以下归纳:

1.人物形象不鲜明

本班学生写我时,百分之九十都有这样一段:我的语文老师个头不高,一头乌黑的头发下面长着一双浓浓的、粗粗的眉毛,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看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这样的外貌描写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中国人,谁不是黑头发、黄皮肤、粗眉毛、大眼睛?之所以没抓住描写对象的个性外貌特征,完全是因为没把描写对象和同类人物做对比。

上面的描写如果单从语言上来看,就连本班学生也难能从字面上猜测出所描写的对象,都觉得“似曾相识”又不知所云,使班内广大面积地出现了“千人一面”现象,失去了个性的表达,个性的率真、个性的鲜明!

2.事例不典型

人物形象是靠具体事例来表现的。写人离不开写事,而现代学生生活单一,见识较少,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循环中度过,课外及节假日也只能在家长们的安排中打发,加上词汇贫乏,观察不仔细,导致生活圈子过小、眼界过窄、写作时“走套路”的状况:

如“一件有意义的事”、“暑假里的一天”等为题的作文中,写拾钱包、帮老人的居多。在“难忘的事”“尊敬的人”事例中,要么是“下雨送伞”,要么是“生病去医院”,文后经过调查,没有几个是真的。

3.细节不细致

一位参加“小天使”选拔赛的学生在即兴演讲中说道:我很感谢我的外婆,因为比赛期间她常对着屏幕给我说话,问我是否看见她了,在这里,我想对我的外婆说一声,我看见您了!本来选手很动情,事件也很生动,而评委则希望选手能说出“我看见您……的牙齿了,我看见您……的笑容了”。按照评委的建议再仔细一想,这样的描写果然不同于叙述,果然把屏幕内外的婆孙两人活生生的结合在一起了。

4.对比不明显

本班作文《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段:有一位老师让我终身难忘。因为每到星期天,她都到周边各地、各市场去批发作业本、课外书,回来再卖给我们。书店里一本书卖8元,而老师才卖7元……

在含泪的微笑之后,我不禁笔头一动,对此文大加赞赏。因为,相比较孩子的天真、质朴来讲,用上的对比手法越发显示出他的可爱。

二、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以《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为例

如此之多的问题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师生共读《红楼梦》,尤其是书中《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之章节最行之有效!

读透《红楼梦》必能注意到文章的前后勾连,通过对比,必能一睹人物鲜明的个性风采;通过对比,必能注意到非单个人物的出场顺序,情节的详略,笔法的虚实……

1.衣着之对比

黛玉自弃舟登岸时,就发现“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在王夫人房中,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量这些丫鬟们,妆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亦与别家不同”。黛玉眼中尚且如此,况常人乎?

当今社会,虽不再有“人在衣裳马在鞍”的说法,不能再以貌取人,但衣着很多时候的确能反映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2008奥运会后本地掀起了一股“运动热”。很多光头男人脖套金链、大腹便便、语言低俗,虽身着运动服、脚蹬运动鞋,但看着他们狰狞的面孔怎么也不能和运动员联系在一起。也许他们想用服装证明什么,但我们只能对他们下个结论:至多是个暴发户而已,穷的只剩下了钱!

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的衣着之后,或许并不能透过衣着看透人的本质,但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会找到许多乐趣,从而提高留意观察、用心体验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人物出场顺序之对比

黛玉奔外祖母而来,自然先让她与老夫人相见;按说王熙凤这一爱热闹之人,不会不参加,但考虑到如果她在场,因有老太太在,她的性格无法体现,故安排在见过老太太后;再说宝玉也可能在,曹公便把宝玉处理为“庙里还愿去了”;故放在黛玉拜见过舅舅之后再出场;即使到了宝玉登场之时,曹公还让其“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真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学校开会时,组织纪律、布置会场的只能是普通老师,登上主席台先吆喝两句的可能是某科室主任,而等会场静下来之后在掌声中登台的才是大会重要领导。

学生如能学会安排人物的出场顺序,不仅能抓住读者的心理,又能更好地表现“重量级”人物的性格,一举多得,匠心独运。

3.不同人性格之对比

黛玉刚见外祖母,“方欲拜见”,却被贾母搂在怀中;二人伤心毕,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两个“方”,若说是表现黛玉的识礼,不如说自此可略见其性格——对一切小心在意。

凤姐出场时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而其它人“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与黛玉脆弱、谦和之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我们的小学生在记人叙事时,只知道表达观点,至于观点有没有说服力,就不是考虑的范围了。倘若教给他们对比的写法,使其“以黑衬白”、加强烘托,语言一定更鲜活,观点也一定更明确。如描写一个人胖时,可以把瘦子拉过来,再比喻成胖子胸前别的一朵花。胖子到底有多胖,形象自然跃然纸上!

一句话,当孩子们在津津有味地咀嚼《红楼梦》(青少版)的时候,当孩子们饶有兴趣地与文中鲜明人物形象对话的时候,当孩子们流连忘返地徜徉于姹紫嫣红的大观园的时候,当老师对比红楼众生相并总结这就叫写作的时候,孩子们也许会发出“写作原来可以这样”的感慨!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红楼梦,齐鲁出版社, 1992年8月版

[2]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3] 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9.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反思 篇九

(一)培养审美情趣,激发爱校情感

写作文的目的不仅在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做人原则。那么说明文的写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本次作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下尝试。利用良好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他们的爱校情感。因为在优美的环境中,处处都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涵,通过这样的活动会重新唤醒他们激情,他们会重新发现我们的校园是如此美丽,身心受到很大的感染,自己在这样的优美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自己的言行与特定的校园环境相协调,并且产生热爱之情。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二)、在教学实践中实行这样一套指导方法。第一步以本为据,总结写作方法。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老师要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效仿训练。第二步出示“下水”范文,进一步印证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不难,很容易掌握。第三步,点拔指导,让学生明确应用这种写作技能最容易出现的几种毛病,进一步加深印象,进而掌握这种写作方法。第四步,当堂作文,强调学生实际运用新的写作方法,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抄袭他人习作的现象。第五步,习作改评,紧扣指导重点,凡能正确运用新的写作方法作文的学生,尽可能给予满分鼓励。

(三):精心撰写下水作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在学生看来,教科书是专家、名家的文章,太神秘,且高不可攀。如果教师能运用新授的写作方法写1~2篇下水文给学生以示范,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感到运用新的写作技巧其实并不难。因此教师写下水文不但可以释除学生的神秘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体验写作的甘苦。还能使教师经常地练练笔,给学生以勤动笔的示范,在备课与指导时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突破。

10.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篇十

北海乡中心学校

王燕

2008-11-27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贯彻这种精神,我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体验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想象力

修改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在习作教学中采用续写的方式,给出学生开头,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这样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教学《找“饿”》这篇习作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把你们带来的玩具拿出来,举起来给同桌、给大家看看,咱们来一个“玩具总动员”。

(给学生一些时间,自由地说说笑笑。)

2、拿出两个熊猫玩具,问:这是什么动物?什么样子的?(外形)

一个大,一个小。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会有什么事发生呢?

二、学习例文《找“饿”》

1、自由读例文,想一想:两只熊猫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1)先写小熊猫总是感觉不饿,熊猫妈妈便带它去找“饿”;

(2)再写熊猫妈妈带小熊猫带着小熊猫穿树林,过大河,翻高山,走了很多的路,小熊猫累极了,喊“饿”;

(3)最后写前面是竹林。

2、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找“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身体要健康,必须经常锻炼。

3、动脑筋想一想:这两只熊猫之间,还可以发生什么事?也许还会遇到其他动物呢。

4、其实同学们的想象力也非常丰富,一点儿也不比书上的小作者差。咱们都来与他比一比,看谁的小脑袋最聪明。

二、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三、排难激趣

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首次肖像描写时,我首先出现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20的个子,足足有6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人家胖,下巴肉有两层,可他足有三层。因为太胖了,所以肚子凸出老远,走路也慢得多。笑起来下巴也随着笑声抖动着。"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32双小手。在教学《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我又是这样设计的:

(一)猜谜导入,激情引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用幻灯出示谜面)

(1)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2)头戴翡翠花帽,身穿锦绣缎袍,常把扇子展开,夸耀自己美貌。

(3)脑袋像猫不是猫,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4)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

到危险缩一团。

(5)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

(6)身体矫健又灵巧,身上穿件金钱袄,单独活动不结伴,能爬树来能跳高。

2.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边读边想,看看谜底分别是什么。

3.交流汇报。

(谜底分别为:燕子、孔雀、猫头鹰、刺猬、熊猫、金钱豹)[意图:由猜谜切入,既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材料]

4.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把谜底给猜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对动物很感兴趣,一定很喜欢它们,是不是这样的?

(二)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 最近,在动物园里工作的一个朋友要我给他帮个忙,请我们班的同学为动物园里的动物设计名片。怎么样,有意思吧?愿意帮这个忙吗?好的,老师首先代表他谢谢你们。

2. 那么,你最想为哪种动物设计名片呢?为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板书: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替你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好不好?[意图: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销蚀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简单的、有意思的]

(三)自主阅读,自主设计

1. 其实,给动物设计名片一点儿也不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2. 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

四、采用课堂动态教学

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借助实物做媒介,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写一处景物,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浏览,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就利用图片重现学生到和顺桥乡的情景,有了图片和他们的一些记忆,让他们先看又说再写,有了这样的引导,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如果能引导、启发学生

11.谈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篇十一

[关键词]习作教学 计划 指导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84

三年级正式从“写话”进入“习作”阶段。因此,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成为语文学习的一条分水岭。从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年级的“习作”,不只是概念的改变,更是学生书面表达的质的飞跃。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循序渐进的,不存在明显的分水岭,更不存在跳跃性的发展规律,但由于教师指导上的盲目性、随意性,学生往往无材可选,无事可写,写出的文章语句平淡,顺序混乱,没有层次,甚至词不达意。笔者在执教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悉心研究,不断实践,探寻了一些解决策略,现呈现并求教于大家。

一、研读课标,严密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的习作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不少教师没有深入领会、吃透上述课标要求,缺少通盘考虑,在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习作教学计划和态度,要将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做到有的放矢。每个学期开学初,教师要对整册教材的课文类型以及习作训练安排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对比语文课标上对该年段学生习作的要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时间上的一些特点,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每周小练笔计划。在这份计划中,对每周的小练笔要有明确的要求及一些习作思路以及习作方法的指导。这样做主要是针对孩子的阶段兴趣点来量身订制习作套餐,降低习作的难度,帮助孩子克服怕写作文的心理,养成勤练笔的写作习惯。

请看笔者在“三年级上册的每周习作训练计划”中的4个例子。(1)请亲自洗一次碗,感受洗碗的全过程,以《洗碗》为题,按“洗碗前→洗碗时→洗碗后”的顺序记叙,挑其中一个过程,写清怎么做、怎么想、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2)题目:假如我是____。想象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做。每段以“假如我是×××,我会……”的方式开头,写3个以上。(3)看图写话: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给人物取个名字,以《钓鱼》为题,用上“烈日当空”“满头大汗”“活蹦乱跳”“清澈见底”“喜出望外”等词写一篇作文,能写多少就写多少。(4)买回一种水果,仔细观察它的外形(颜色、形状、花纹等),然后打开它,观察里面的内容,再品尝一下它的味道,最后写一写这过程。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这样的计划中有实践活动,有想象作文,有观察作文,有生活体验等。计划中不仅有要求,也有提示,还有方法的指导。周五,教师先进行20分钟的指导,学生在双休日写就不害怕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养成了每周写作的习惯,一方面克服了畏惧心理,另一方面习作能力在循序渐进中得到稳步提高。

二、存储言语,渗透方法

1.加强阅读,积累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学习需要一个广泛的基础,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语文教学只有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向课外阅读进军,向生活进军,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开学初,教师给每个孩子开出课外阅读清单,要求孩子坚持每天进行课外阅读,设计每周课外学习小结,让家长、孩子每周进行课外阅读小结,然后将小结在班中公开,对课外书看得多的孩子给予表扬和奖励,创设你追我赶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爱读好书,多读好书。这样为学生的习作储备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作文时必能得心应手。

2.读写结合,注重渗透

众所周知,任何技能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犹如练字要先描红、临帖一样,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经历模仿的过程,这是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三年级学生阅历浅,言语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模仿既成为他们的心理需要,也成为他们学习的原动力。只要学生习作有法可依,他们就能克服畏难情绪。我们教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语文。习作指导不应体现在专门的习作课上,应渗透到每节语文课中。无论怎样的教材,都可以做各种形式的习作渗透。教师如果能够从一开始的结构、分段、标点使用等最基本的常识开始渗透,到好词好句的积累、修辞手法的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比较专业的习作方法的渗透,学生在这种长时间的熏陶中总会有收获。

比如“总—分”写法、“总—分—总”写法是三年级习作指导的重点。笔者在执教第五册第六课《西湖》时渗透习作教学。首先引领学生感受西湖美景——“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写作方法。在学生充分领悟的基础上,抛出练习题:“仿照短文写法写一段话——‘夕阳下的小公园,又是一番景象……’围绕第一句话可以写写夕阳的余晖,夕阳映照下的水面、树木、花儿、人群等。例如:‘夕阳下的小公园,又是一番景象。你听……马路两旁……垂柳……花儿……水面……河底的小鱼……啊!夕阳下的小公园真美啊!’”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本中的一个点,时时进行习作片段的训练,渐渐地,由小变大,由少聚多,由浅入深,学生对表达的方法、技巧就会越积越多,习作表达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三、多元评价,享受成功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改变教师是单一的评价主体,而学生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只能充当被评价对象的这一不合理现象。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学生的评价为例,可以考虑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平行班互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等方式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针对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目的是给更多的学生以成功的激励,帮助他们在成功的快乐中形成作文的内在动机。标准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不作硬性规定。

3.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习作教学评价的手段应该多种多样。例如,每一篇小练笔,教师做到分类处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大力扬,再给学生搭建平台,或安排学生上台展示,或制作小报,或发信息告知家长,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尝到被表扬的甜头,从而激发他们创作出新作品。

总之,三年级习作教学其实不难,只要周密计划,巧拨智引,方法指导到位,再以正确的评价机制辅助,就能收获“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

上一篇:关于语文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下一篇:委派管理办法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