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

2024-10-10

谈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9篇)

1.谈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 篇一

公共危机与政府财政支出关系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很难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能力去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所以当公共危机发生后其快速蔓延和严重的破坏,决定了市场机制和民间部门不可能在干预危机和消除危机的影响方面承担主要责任。

现代政府应该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我国近年来也大力推进服务性政府的建设。公共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公共产品,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服务性政府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职能。从政府的经济责任来看,政府在公共危机中承担大量的经济责任,包括预防、治理和救助支出。作为现代政府唯一合法来源的公共财政在应对公共危机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财政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财政学的基本原理表明:民间部门、慈善机构等组织采取一定程度内的集体行为,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种行为是值得称道的,但却有限度的,政府主体之所以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由于它能够凭借其企业的投资有带动作用,其投资到预防和控制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方面的资金必然也会带动私人或者企业跟进,由此带来的效应也会分担其公共事件发生后带来的治理成本,而各级政府用于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或是发行政府债券,这其中,我国明显以政府的财政支出为主。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公共危机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共危机的发生到结束都与财政支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我国公共危机的财政支出评价

1、支出状况评价。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虽然每年大幅度增加,但是各级政府用于预防应对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的预备费用所占本级政府预算支出比例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增长,中央政府在2002—2006年这5年间所提取的预备费所占中央政府本级预算支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与中央政府的预备费提取相比,地方政府(主要指省一级)在预备费的提取上存在着更多问题。一是有的省份在预算草案中根本没有将预备费用单独列支,二是有的省份即使是单独列支,其提取数额和比例也不容乐观。以山东和四川为例,2006年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为278.69

亿元,提取预备费为2.4

亿元,仅占本级预算支出的0.86%;同一时期的四川,本级预算支出为225.53

亿元,提取的预备费为2.5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的1.1%。

这说明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预防和控制重视不够,往往重视危机的事后处理,而忽视了公共危机的事前准备和预防,很多危机在开始之初情况并不严重,甚至谈不上是危机,但由于一些政府决策者的错误估计或者错误选择,使得本不应该发生成公共危机的事件愈演愈烈,最终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造成重大的损害,这其中与各级政府对于自然灾害、重大卫生事件等公共危机的事前财政准备不足有很大关系。

2、到位及使用状况评价。政府的公共财政是抗击公共危机最后的财力保障,公共危机中的资金管理,应该做到防治资金的及时到位,对支出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1)财政资金的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应付公共危机的成效。第一,影响了居民的个人行为。公共危机的事后处理成本是巨大的,信息的流通性以及财政资金的到位状况对于居民的选择至关重要,在2003年的非典中,我们就受到这方面的教训,由于个别地方政府对治疗sars资金支出的到位状况不理想,使得一些非典病人或是疑似病人逃出医院去寻求治疗,非典疫情进一步扩散,导致更大的事后处理成本。第二,影响了医院的行为。仍以非典为例,非典肆虐期间,由于政府的资金迟迟不到位,医院成了潜在的埋单者,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有个别医院出现了不积极接收病人的现象。这些都影响了防治sars的效果。财政资金的不及时到位,一方面说明了政府部门对危机的反应迟缓,另一方面也跟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有关。如作为疫区的太原市在防治sars过程中政府支出6034

万元,而本级政府在2003

年的预备费仅为2000万元,经过转移支付、捐赠等途径筹集资金,尚有1155万元的缺口,县级以下的财政更是靠财政吃饭,无力承担巨额的防治资金。但在中央安排的20

亿sars防治基金中,向中西部的24

个省份各预拨了1000万元,这种平均分配方式的有效性肯定存在不足。

(2)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典的教训使得举国上下开始重视对公共危机的治理,各级政府也开始编制应急预案,成立专项资金来预防和处理公共危机。但无论是非典还是之后的一些公共危机,我们不得不承认,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有待提高。首先,很多应急预案容易受到人为的打断,很多特事特办影响了应急预案的运行效率。其次,很多专项资金由于没有或者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个别人员挥霍了本该用于救急的资金或在一些方面过度支出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我国应对公共危机财政能力的建议

1、各级政府完善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预算制度。《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中明确提出,要保障所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济工作资金。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体系和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合及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把应急管理部门工作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体系之中,并建立相应的财政应对公共危机管理预算,可按照项目支出滚动管理的要求,每年编制、滚动修改。既能保证支出项目的连续性和之间的衔接,又要偏重于可能的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安排。针对目前有的省份没有将预备费在预算中单独列支的现象,要进一步强化预备费预算约束力度,发挥预算资金管理的应有作用。

2、加大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当前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能力面临着投入不足、财政保障水平偏低等问题。目前,随着我国财力不断增强,有必要也有可能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以预备费为例,预备费是预算规模按比例提供的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难以预料、预算执行中需要安排的支出事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投入比例偏低,预备费并没有发挥在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应有财力支撑的作用。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应该按照《预算法》规定的上限(3%)足额提取预备费,并扩大预备费来源,如预算盈余、超收收入等,只要程序合法,均可提取适当的预备费。防灾胜于救灾,如果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公共危机的发生,必然能够降低因为公共危机发生之后的重大损失。

3、加强各级别政府与各地方政府的协调。按照属地进行危机管理的做法是世界上比较流行也比较有效的分工做法,但由于一些公共危机如瘟疫具有传导性和流动性,因此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多加强各地政府的协调,处于危机始发地周围的其他地方政府不仅要积极预防危机的进入,同时还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始发地政府进行帮助。中央政府也应该协调各地的关系,帮助地方政府尽快走出公共危机。

4、加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专项财政资金的透明度。我国各级政府的政务透明程度向来不高,这一方面影响了资金的运作效率,使得一些领导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有机可乘;另一方面也使得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因此,加强专项财政资金的监管,使应急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有很大必要。可以采取多方参与制度,引入媒体或者是专业的非盈利机构进行监督,保证各项应急资金能够物尽其用。

2.谈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 篇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近年出现的公共危机事件不仅数量呈上升趋势, 而且涉及领域越来越广。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的沟通就是指政府危机处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媒体传递给公众, 通过媒体传递政府对危机的态度、决策和措施, 消除公众因危机产生的恐惧心理, 尽快稳定社会生活秩序。因此, 媒体沟通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充分重视并加强和媒体的沟通。

二、政府与媒体在危机管理中沟通存在的问题

1. 政府对信息公开的认识不足

危机事件发生之初, 公众的安全需要使得其积极寻找危机信息, 了解情况。媒体通过权威、真实的报道可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渴求, 成为公众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但是, 仍有部分政府官员对媒体的作用认识不够, 一般是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并层层向上汇报完之后, 再寻找时机向社会发布信息。但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 如果此时政府依然保持沉默, 就导致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上“小道消息”散播, 更加不利于政府对危机的处理, 也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2. 不够重视民众的知情权

一方面, 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由于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或服务意识淡薄, 担心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影响其政绩、仕途, 从而漠视民众的知情公。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其往往消极、冷淡地处理事件信息发布、权威解读、进展通告等工作, 这种做法极可能造成民众及媒体对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的信任度。另一方面, 部分领导及工作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信息时代”的特性, 忽视了信息技术使信息传播速度极为迅速、传播面极为广泛, 仍然坚持“自己想要发布什么就发布什么”的想法, 从而使危机事件中信息公开工作脱离了应有的轨道。

3. 领导缺乏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在过去一个时期内, 我国媒体主要承担着党政部门舆论工具、宣传阵地的任务, 因此, 政府部门与媒体的联系更多的属于行政指令和指导, 缺乏运用媒体进行公共危机处理的经验。在以往的干部培训中, 也没有专门教领导干部如果应对媒体的课程, 尤是没有一门学科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培训。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危机事件发生时, 怕多说话、说错话, 不善于与媒体沟通, 未及时公布信息, 引起民怨的重要原因。

三、对政府解决公共危机中加强媒体沟通的建议

1. 转变传统思维定式, 保障民众知情权

为避免民众恐慌, 政府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危机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第一时间向新闻媒体准确地公布真实信息, 通报危机处理进度, 宣传政府政策。另外在应用传统媒体进行危机信息传播的基础上, 政府还应该重视手机短信、网络、微博、论坛、贴吧等媒体多渠道的信息发布。通过媒体定时向民众发布信息, 积极引导舆论, 让民众清楚事实, 消除虚假信息的影响。信息的及时发布, 在民众和政府之艰难建立了良好的沟通,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 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及时化解危机事件中的谣言, 消除公众的疑惑心理和恐惧心理, 争取到公众和媒体的积极主动的配合化解公共危机事件。

2. 建立危机事件紧急预案, 健全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危机事件媒体沟通紧急预案, 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等级、类别、涉及群体、影响大小等因素, 详细规定相关责任部门、信息收集和整理程序、信息发布程序、信息发布方式、邀请媒体名单等。例如,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对于已经进行了初步调查并获取相应信息后, 有关部门应及时与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并报送信息发布方案, 包括由哪位新闻发言人或官员进行公布、采用新闻发布会或现场采访、通过何种媒体发布等, 得到批准后应及时进行信息发布。此外, 政府部门应把公共事件危机处理责任制纳入到绩效考核范围之内, 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理行为给予严格界定, 对处理失当的人员要严格问责, 促进公共危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 提升政府官员的沟通能力, 树立与媒体协作理念

政府和媒体关系发生的变化, 要求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媒体的作用, 摆正与媒体的关系,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善于借助媒体传达政府的声音, 稳定社会。同时鼓励媒体监督政府行为, 鼓励其为解决危机出谋划策。为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沟通能力, 可以通过安全教学、危机情景教学等方法, 对领导干部进行模拟训练, 让他们从理论上升到时间, 全面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水平。

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变迁, 公共危机将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里, 成为国家和政府需要紧急应对、正确面对、科学处理的一项重要性工作。政府如何与媒体进行良好的沟通, 赢得民众的支持, 则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深刻探究的议题, 需要一直专研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昕.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媒体沟通[J].柳州师专学报, 2012 (01) .

3.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篇三

摘 要:随着社会高速稳定地发展,各种公共危机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并有频繁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却远远不够,非政府组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在参与应对公共危机中的优势和必要性。然而,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中还存在缺陷,并未能有效发挥其功能。因此,要从政府扶持和非政府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两方面来提高非政府组织公共危机治理的效率。

關键词:非政府组织;公共危机;危机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2.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8.5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8-146-02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各种公共危机的爆发,如何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就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现代政府作为有限政府,很难高效全面地治理经济危机。而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民间组织,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互助性和自律性活动,具有民间性、公益性和自治性等特征。因此,这就要求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发挥其独特作用。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客观必然性

(一)现实的紧迫性决定了参与的必然性

公共危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紧迫性和难控性,迫使社会在应对决策时开展相应措施。因为非政府组织在灵活性、专业技术以及组织机制上具备的特性,使得它在防范和应对公共危机时对政府起着“助理”的作用,所以非政府组织应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发挥积极作用。

我国非政府组织相对于西方国家发展较晚,虽然暂时没有符合西方国家标准的非政府组织,但是在运作机制和行为上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社会组织确有存在。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公共危机事件在这种关键时期也呈现出复杂化、频繁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当然,政府充足的财力、物力资源,长效的管理机制与严格的管理体系等在应对公共危机时成效显著。但实践表明,政府的局限性会导致政府失灵,主要原因是政府只能折衷选择而无法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服务的异质性需求。此外,特定的公共危机要求特定的专业技术去应对。因此,在公共危机治理中仅凭国家的命令与计划是很难达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和及时有效地应对,为了弥补政府功能的缺陷,必须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社会资源与力量来应对危机。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无法逆转,必然成为公共行政的发展方向。

(二)非政府组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参与的必然性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公民社会和治理、善治理论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公民社会由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组成,是除国家和市场以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主张建立具有自治、自主、自律性三大特点的社会组织,让人们从国家和市场的强烈统治与控制中得以解脱,以构建国家、市场、社会良性互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结构。公民社会不断发展完善,在社会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可以选择单独行使社会的某些管理职能,也可以选择和政府共同行使一部分管理职能。突出了对社会组织群体势力和多元化社会管理力量的重视,从而以政府为中心的、命令式的统治就会被多中心的、共同合作管理的治理与善治所取代。在公共危机治理中,财力、物力以及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而危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关键。各种社会力量的聚集能大大提高危机治理的高效性及灵活性。因而,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时,公共性、 民间性、专业性和志愿性这4大特点使得非政府组织不但具备主观可行性,更具有客观必然性。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瓶颈

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非政府组织在危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危机治理中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参与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巨大障碍是制度性缺陷

我国按照双重管理原则对非政府组织进行登记管理。正式成立非政府组织必须经过中央与地方民政部门的许可,并且要有与其业务有关的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的条例和规定使得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与限制得到了强化。很多非政府组织正因为这种双重管理原则而无法获得合法登记,从而被迫止步,使其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职能很难有效发挥。

(二)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度因其独立性缺失而降低

非政府组织的目的不在于营利,因此政府的财政拨款成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这促使它对政府有着较强的资源依赖性。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关系密切,由政府部门转化的非政府组织所占比重很大,直接挂靠在政府部门之下的非政府组织也有一部分。在此影响之下,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独立性缺失很严重。独立性的缺失使得一定的官僚化与商业化倾向体现在非政府组织中,部分非政府组织甚至进行营利性活动而背离其公益宗旨,引来公众质疑并重新定位其角色和地位,因此,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度降低,造成非政府组织在管理公共事务和危机发生时得不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信任,群众根基薄弱,使得政府成为民众的唯一寄托。

(三)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资金缺乏源于其志愿性失灵

萨拉蒙认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和市场机制一样存在着固有缺陷,那就是志愿失灵。目前各国的非政府组织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资金不足。这是因为非政府组织在自身活动所需开支与其筹到多少资源之间存在巨大缺口,这一问题对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而言已成为严重阻碍其发展的瓶颈。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欠缺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资金欠缺导致非政府组织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与专业技术人员加盟,其活动只能由志愿者长期承担,专业技术人员的空缺造成在危机管理中发挥不出其专业优势,国际相关专业组织难以与其进行良好沟通交流;另一方面, 由于有些非政府组织的自身生计都难以维持,资金欠缺意味着应对政府危机管理时的专项资金难以划拨。

三、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思路

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推进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使其充分发挥,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培育,二是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

(一)应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良好合作关系

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地位应由政府通过立法形式予以确立,与政府部门的明确关系也应由政府界定。政府应高度重视税收政策,对非政府组织的扶持与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在资金募集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供安全可靠的后勤保障,资金募集和管理办法也应尽快完善。同时,为了使非政府组织能够有效应对危机治理,需要加强非政府组织成员的相关技能,对其相应地开展培训。在我国社区建设的进程中,要大力倡导社区非政府组织建设,加大投入,促进社区非政府组织的成长与壮大。

较政府组织而言,非政府组织受到的有效监督相对不足,其组织形式也相对松散,因此在进行危机管理工作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受到政府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志愿失灵的现象发生。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必须得到保证,才能防止他人合法权利被侵犯的现象发生。此外,高危险性是公共危机治理的一大特点,为了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热情,保护非政府组织成员的安全,则需要借助法律手段予以配合。因此要在法制上规范与保障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

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部门的主要作用是统一调配与全程指挥,这体现出政府的重要地位。非政府组织应以政府部门的要求为前提,围绕政府的工作来开展相应的活动,达到与政府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有效沟通。为了进一步确保彼此之间的信息畅通,应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制,保证在突发危机事件发生时高效解决危机。

(二)应强化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首先,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筹资水平亟待提高。保证非政府组织拥有充足的资金来积极参与公共危机治理,需要具备多样化的筹资方式、高水平的筹资能力以及多元化的筹资渠道。非政府组织应广泛吸纳社会捐赠,并且应通过与企业合作来拓宽经营性收入。

其次,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关键是要吸引和储备高科技人才。非政府组织的工作长久以来都是由志愿者承担,由于没受过专业培训,在专业技术活动中难以担当重任。因此,非政府组织要广泛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还要坚持发挥其志愿性优势,切实做好志愿者的社会保障工作,以便更多的志愿者加入社会活动中。

最后,应建立非政府组织中完整的危机应对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借鉴国外的经验来开展科学化与规范化的项目运作流程,强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一支活力四射的工作团体。大力发掘和培养优秀的组织领导人才,通过资深专家学者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志愿者工作专业评估体系,以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挑战。努力提高社会动员能力,在危机发生时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赈灾工作,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

(三)培养公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志愿参与非政府组织活动

非政府组织区别于政府与市场的又一特性是具有参与性,绝大多数非政府组织都依赖于公众的志愿参与。一般说来,自由型而非专制型社会文化更利于非政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自主型而非依附型社会文化更容易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与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培育社会自主精神和塑造现代人格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尤为重要。人们会通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仁慈心与同情心积极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因此,培育社会公德心、使命感同培养社会的独立性、自主性一样,都是至关重要的。(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强.公共危机应急反应管理体系:反思与重建[J].江海学刊,2004,(02)

4.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篇四

政府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在危机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系统的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的预防与应对。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能够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人一个有序、规范、条理的轨道中,保证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政府公共危机的预防管理

1.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是危机预防管理的核心部分,其职能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策略和步骤,危机发生后,指挥中心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在美国,危机管理的决策中枢由总统、副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国务卿、国防部长等组成。俄罗斯的决策指挥中心由总统、国家安全秘书、紧急情况部长、内务部长、国防部长等组成。从世界范围看,总统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总统为核心的机制,议会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总理为核心的机制。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没有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中心,灾害发生后,一般都是临时成立工作组应付危机,这种工作组不能保证危机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缺乏对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有效总结、分析、保留和借鉴。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危机的社会里,只有成立常设规范的危机管理中心,才能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人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2.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各种潜在危机风险随时进行评估。首先评估政府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把握政府危机的数量、种类、性质、特点及其规律,对危机的形态进行分类,并根据危机的不同性质,对危机划分等级;其次,为每一类别或级别的危机制定具体的危机处理战略和战术,一旦发生危机,可根据危机应急机制马上进人危机处理。如美国在“9·11”事件后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该部直属总统领导,专门处理美国国内危机,将美国的安全分为5个等级,并相应做出不同的防御措施;再次,监控危机的发生,注意搜集与危机有关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处理、判断和数据的分析,掌握危机的各种变化和最新信息,监测危机发生的概率和趋势,分析危机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危机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

3.加强危机训练与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养成了中国人以不变应万变的性格,向往“永世不易”的理想社会,老百姓的危机意识比较淡漠。我们虽然热切关注“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国际危机,但总是认为那是外国的事情。由于缺乏危机意识,当危机来临时,人们便毫无准备,手足无措,立即陷人恐慌之中,给政府处理危机带来极大困难。2003年春天“非典”事件中老百姓的恐慌、无所适从并导致社会局面的失控即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因此,在危机预防管理中政府必须做到:一是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加强危机的预防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一旦发生危机,国民才能从容应对。

消息反而会为流言的传播创造条件,况且信息全球化使任何政府想隐瞒事实真相成为不可能。

杜绝谣言的产生、避免发生群体性的社会恐慌,惟一的办法就是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2.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将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政府必须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对处于萌芽状态危机事件的一种敏感性,缺乏这种敏感性就会贻误危机处理的最好时机。危机发生时,政府应立即投人到危机的处理中,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解决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我国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在短时间内爆发并在较大区域内流行,与政府有关人员的危机意识淡漠有直接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着报喜不报优的心态,危机发生时常常采取低调处理和封锁消息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解决危机反而会丧失平息

事态扩大的最佳时机,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府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随时随地都存在爆发各种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尤为重要。

3.政府要发挥其行为的规范导向功能。社会学有一个“紧急规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紧急状态下人们的行事规则容易受最先行为者的带头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就会对其他人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如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这个行为就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这个行为也将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因此,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必须成为“紧急规范”的首倡者和实施者,通过政府的“紧急规范”,全国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共同战胜危机。

4.及时发挥政府宏观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危机发生时,政府出面协调、组织、调配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社会资源的最大整合,这在政府危机处理中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危机状态下政府协调职能的发挥,例如英国为了协调各部门的紧急应变工作,政府于2001年设立非军事意外事件秘书处,秘书处的宗旨是“就预见、预防准备和解决办法提高英国应付突发挑战的能力”,在政府内外协调各部门作出综合整体反应,与各有关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开发和共享英国关键网络和基础设施资源,统一、合理、有效使用政府各部门资源,确保预防和控制灾难的规划和机制实施到位以及发挥效应,确保政府在处理危机期间能够继续发挥正常社会职能。美国国务院下设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集中中央到地方的救灾资源,建立了一个统合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单位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发生重大灾情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支援工作,将灾情降到最低。总之,在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由政府出面的有效组织、协调和调控是迅速控制危机,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最重要保证。

5.做好善后沟通工作,提升政府形象。危机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损失,也使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能力产生怀疑,即使政府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处置方法,政府的形象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的水平。因此,危机的结束并不代表危机处

5.浅析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管理 篇五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政府形象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之一。但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特别是不断发生的公共危机,因此在公共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危机使政府形象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并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的现状,提出政府及其官员应该增强形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公共权力意识,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增强行政能力,培育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危机治理理念等来提升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化解危机的能力。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形象,公共利益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政府在管理中的客观实在与公众主观认识相结合所反映出来的对政府的综合评价和印象,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政府形象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政府形象直接反映出政府的行政理念、风范和执政能力,是政府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各类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维护并更好地建设政府形象,是服务型政府需要重视的现实问题。

政府形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组织系统作为有内在结构功能与行为活动的体系在运行中所产生出来的客观的总体效应;另一方面是政府所服务的社会公众在对政府组织系统的客观总体效应进行评价时所产生出来的综合印象。因此在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的塑造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1、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公平、效率等社会矛盾尖锐,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都是造成不和谐的音符,也是引起公共危机的重要原因,这要求我们的政府能在危机爆发时采取有力措施,及时缓解和化解危机,将社会由无序引向有序正常运转的轨道上来。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减少公共危机的出现,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2、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维护政府形象的必要条件

由于公共危机的突发性,不仅给公众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使政府的形象损害。公共危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威胁着公共利益的安全,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正确处理公共危机赢得了民心和威信,甚至可以依托公共危机的解决为契机获得在其它领域中有利的地位。作为应对公共危机的主体,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预防和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从而真正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提高政府危机管理是适应全球化趋势的重要保障

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性公共危机都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更是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我国作为处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转轨国家必然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公共危机的侵袭。因此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应在全球化视野的下,加强国际合作,在合作中管理公共危机。

二、目前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在数十年的公共危机处理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塑造政府形象上取得了一些成效。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如SARS事件、禽流感流行、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都在考验着政府,而事实证明,我国政府在这些危机中,初步建立了一套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在预防公共危机发生、减轻公共危机损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提高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准,建立了一定的政府公信力,使得其方针、政策不但能得到国内公众的支持与帮助,而且在国际上也能树立良好的权威,赢得其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在许多方面有着不足和缺点。

1、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公共危机具有公共性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部门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却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所以当危机发生时,存在组织机构不到位、控制行为不规范、分工责任不清楚等问题,是危机进一步延伸。

2、信息披露透明度缺乏

公共危机蔓延速度很快,要求政府快速反应,有效动员社会资源,而由于传统历史原因和官僚作风的影响,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失。我国信息机制不健全,公开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导致的信息不畅大大加剧了危机的危害性。另外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息传递方面喜欢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致使内部信息渠道严重阻塞或扭曲;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缺乏规范、及时的信息披露制度,所以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一些政府官员出于各种考虑,采取封锁消息等手段,增大了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难度。

3、缺乏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

由于我国政府危机意识淡薄,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方面做的不是很完善,导致在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主要是依赖于各级政府现有的机构,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或机构,也没有培养专业的人员,缺乏专门的体系和应急运作机制。

4、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的缺失

很多情况下,公共危机的处理需要社会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积极配合。然而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的划分不够清晰,许多事项管理的权力、责任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部门封锁现象。在这种制度下,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非常困难。当危机爆发时,对于一些重大事项谁负责、对谁负责的问题更是难以明确,许多事项往往要由中央政府统一下令才能协调一致,导致了政府应对危机的反应能力大打折扣。我国社会各部门在面对公共危机时还不能有机结合、团结协作,缺乏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政府各职能部门间条块分割,权责不明晰,造成公共危机应对效率低下。

5、法律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时间比较傲短暂,还没有很好的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处理公共危机方面的经验,在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方面还相对滞后,政府在处理危机时仍然习惯于运用人治方式,相对忽视了法治方式。我国缺乏法律的统一规范,以致导致了我国采取的大部分紧急对抗措施一般都无法律依据。依法行政是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的保证。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不只是政府自发性的反应,同时又是法律规范和授权的结果。

三、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提升的策略

树立政府形象,维护和建设政府形象,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是我国政府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时间性原则,效率性原则以及协同性原则。为了有效的应付危机,提高对危机事态的控制能力,政府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公务员自身素质建设。公务员是政府行使行政权的主体,因此在提高公务员行政能力的同时每个公务员还应该增强形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公共权力意识,预防损害政府形象事件的发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掌握现代科学的决策方法,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趋向和人民利益的政策,确定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另外公务员要培育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危机治理理念,公务员要意识到自己首先是公民中的成员,公共利益和行政活动中实现的公平与自身密切相关。应该把公共利益当做自己立身做事的出发点,特别是在危机情况下,更应该如此。

2、建立敏感的信息系统

(1)、建立和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

媒体对政府形象的塑造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将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提升。建立完善的新闻发布制度不仅对政府形象建设而且对于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借助媒体及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有效应对公共危机。

(2)、完善信息管理机制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专门的信息处理机构,培养一些专门的信息人员,另外政府还可以建立专家信息咨询机制,吸纳专业人士参与。这样可以使责任落实到人,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现政府,公众与媒体之间的联系,畅通政府和大众媒体以及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从而可以在处理公共危机时统一战线。

(3)、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引导

政府应大力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进行全民危机管理意识教育,向民众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和技能传播教育,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公众对危机的警惕性,增强公众在危机中的反应能力,还要提高公众处理危机的技能,以采取自己的行动,配合政府处理危机事件。

3、强化危机处理的组织建设

(1)、加强公共危机预防机制的建设

政府首先要树立危机预防的意识,实施有效的预警,进行问题处理。建立预警系统有利于政府进行快速的反应,减少危机监测成本和提高危机监测效果,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信息,有利于政府采取有效而及时的措施,另外也可以防患于未然。

(2)、成立专门的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处理机构

政府成立专门的公共关系危机处理机构可以避免在公共危机的处理时比较盲目,混乱和效率不高的现象。还可以为内部和外部公众提供信息,为媒体提供新闻信息,可以有效地控制谣言的传播,稳定社会秩序。

4、健全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布与协调

政府要精简组织结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同时又不能分裂各部门的存在,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协调机制,任务明确,团结统一,使政府能够更有效的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另外也可以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可以督促政府官员更有效的行使权力,更好的处理公共危机事件。

5、健全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

我国是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治国政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都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体现。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来保障危机管理,把危机管理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使危机管理具有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使政府在第一时间运用法律手段减少和防止危机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各级政府要切实实施政府官员责任问责制,对重大危机事件的隐瞒、谎报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6、促进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不断在推进,世界各国政府也应该要加强合作的理念。我国政府要在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加强在信息方面的沟通,总结国内外危机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系统。

总之,在公共危机中政府要做到责任到位、运行有序、精干高效,认真贯彻和落实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危机变为转机,从而提升政府的形象。

参考文献:

[1]诸云茂

《公共关系与现代政府》 上海大学出版社

[2]詹姆斯•科尔曼

《社会理论结构》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龚维宾

《公共危机管理》

[4]曹随,陆奇

《政府机关形象设计与形象管理》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平川

6.浅析地方政府如何应对公共危机 篇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推进,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在转型期的中国,很有可能会因为竞争加剧、劳动加快、分化加速及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引发各方面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国是一个政府行政强势主导型的社会,其他社会组织不能胜任公共危机应对责任。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公共性等特征,如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的政府不能有效应对这些危机,势必导致社会动荡和公众不满,有损政府形象。因此,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地方政府要勇于承担、善于应对,这是其责任伦理的要求。

哲学思想指引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应该是:认识矛盾,分析矛盾,最后解决矛盾。所以,首先我们要弄清何为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及其对政府提出的应对要求,然后再寻找应对公共危机的良策。

公共危机是指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它不同于误解性危机、事故性危机、假冒性危机和灾害性危机,其特点如下:

第一,突发性和紧急性。一方面,公共危机往往是在意想不到、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如,1987年英国伦敦的皇家十字勋章地铁站的火灾,从第一个火苗出现到形成火灾仅有10分钟时间,但这次火灾却造成31人死亡,20人重伤。另一方面,往往由于危机来得突然,又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同时,又要求决策者、管理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决策。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带来巨大的破坏。如,1992年印度发生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宗教冲突,由于政府没有及时处理,最终导致全国性骚乱爆发。

第二,高度不确定性。危机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发展的,其潜伏、爆发、发展、结束的规律与趋势不易为人所准确把握。一方面,事件的开端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珍珠港事件和“9?11”事件就是两个典型。而且,其后衍生和可能涉及的影响也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一切都在瞬息万变,并且极可能产生各种“涟漪效应”.典型的例子就是环境污染案件。如,1971年的意大利塞文索发生的化学危险品不慎泄漏对周围的农场和社区造成长期污染,使该地区面临着居民迁移和重建的压力。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也同样如此。

第三,扩散性和公共性:危机由单纯一个地区或国家扩展为国家或国际性问题。如1998年金融危机、印度洋海啸、我国沿海地区台风等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面对公共危机政府要具备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恢复能力。根据公共危机的三大特性具体提出5项要求:

第一,工作重点迅速地从正常情况转换到紧急状况的能力是危机应对的核心。

第二,公共危机应对内容包含危机事前、事中、事后等所有事务。

第三,公共危机应对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发生后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则要迅速争取重新控制住。

第四,公共危机应对的实质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这类决策极为复杂和困难,往往关系到组织的安危,因此,需要时间的预留和方案预设。

第五,提高公共危机应对的有效性。传统的危机应对注重对危机反应管理,而不注重危机的前因后果。当代高效的危机应对要求通过寻找危机根源、本质及表现形式,并分析它们所造成的冲击,通过降低风险和缓冲管理来更好地进行危机应对。具体的有效的公共危机应对需要做到以下方面:移转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处置的地位;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完善修复管理,以便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

因此,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应针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制定相应的预警、处理、恢复等应对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除各种危机。一个完整的危机治理过程包括预警、准备、社会动员、回应与救治、善后处理五个阶段,因此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应以事前以预防为主,发生时要控制事态,发生后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一、建立危机预警制度危机预警制度的出发点是要求树立危机意识,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以便捕捉危机征兆。危机的预警是指危机发生前的预测、预防,主要包括:建立危机预警组织;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列出一系列可能导致危机的事件,确立危机发生的指标体系,实施重点监控;建立并完善危机预警机制。重点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防疫、气象、地震、洪涝等信息预报系统,在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和企业(如旅游、航空、金融、电力供应、供水、通讯、防污染等)中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二、建立科学的危机处理决策机制强力有效的应急决策机构应当由两部分组成:政府应急决策机构,由相关部门决策者组成;应急处理专家委员会咨询机构,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在突发性公共危机出现时,各个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决策机构负责指挥处理突发性公共危机,发布权威信息,行使调配资源的权力。专家委员会咨询机构负责信息的分析处理,做出各种可行性方案供决策者选择。

三、建立调度机构和监督机构要通过建立调度机构和监督机构,尽力把危机治理的职能整合到各级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之中,建立一个统一领导、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危机治理体制。鉴于各级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容易产生权力放大和权力越位的问题,因此在危机管理体制中建立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监督方式可以由专门监督和公众监督相结合,并建立相关的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公共危机处理的主体是政府公务人员,应当界定公务人员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权力和义务,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渎职,保证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同时,辅之舆论监督机制,规范公共信息的公开责任、公众和媒体知情权利的保障。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信息沟通是危机处理的核心,正确的信息发布、有效地信息沟通是避免社会公众恐慌的最好方法,信息沟通机制包括信息上报和信息发布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危机产生后,危机所在地政府要立即上报危机事件的最新信息。信息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具体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情绪、事故造成危害初步评估、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已采取的救灾措施等,上报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做到及时、准确,已便于上级政府决策。同时,搞好信息发布。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谣言较多,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因此,要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将危机事件的信息向社会公众发布,使广大公众了解真像。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由应急管理机构统一确定,新闻办负责具体实施。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要处理好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新闻媒介、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关系。

五、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动员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中要充分利用的社会自我调节力量,主要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从我国的历次危机处理来看,我国主要靠的是政府行政手段,社会力量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但这次“5.12”汶川大震充分显示出社会的巨大力量。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着力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促使社会各界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度过危机。与此同时,要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观念,推进我国的危机意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六、建立对口救援机制重大灾害发生后,仅靠一个地方的力量难以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秩序,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权威性,开展对口救援,这次“5.12”汶川大震造成如此大的损失,能在较短的时间得到恢复,人民群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建家园速度如此之快,全靠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对口救援机制。这种机制要坚持下去,并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

7.谈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 篇七

( 一)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信用缺失

政府的信用是实现公共危机有效治理的基础, 公共危机的发生也是对政府信用的严峻的挑战。政务信息不能及时的公开与发布是公共危机中政府信用缺失的一个主要表现。危机发生时, 政府一旦丧失了舆论的主导权, 使得社会上的谣言、小道消息四处传播, 就会加剧民众的恐慌与无助, 甚至造成社会的动荡, 严重损害政府信用。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的信息质疑, 也会损害政府信用。现代政府在社会公共事务中都担负主导作用, 如有发现政府提供不及时、虚假信息, 对政府提供的所有信息, 公众都会持有不同程度的怀疑态度, 这势必麻痹和摧毁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 二)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行为失范

政府行为失范是又一大影响政府形象的因素。面对重大群体事件, 地方政府缺乏应对公共危机的经验与完善的应对机制, 常常不顾一切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甚至采取非法的手段。此外, 地方政府长期重视当地经济发展, 忽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重视事后无原则的补救、忽视公共危机事前的预防工作, 都导致了行为失范, 进而影响到政府形象。

( 三) 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能力低下

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形象容易受到破坏, 政府往往在常态中重视塑造政府形象, 而在非常态的公共危机中极易忽视政府形象塑造工作。改革开放以来, 相对于经济发展在党和政府工作中占据的突出位置, 一些社会管理职能, 如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置能力等, 却容易被忽视。我国尚未形成综合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模式, 在公共危机面前,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各部门的协调, 应急管理能力很难发挥。其次, 各地区的公共危机信息未能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此外, 我国应急联动制度建设滞后, 使得我国应急救援物资分散在各个部门, 这样造成一些物资重购、闲置, 险情一旦发生, 各部门职责权限不清, 推诿扯皮, 效率极低。

( 四)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公众缺乏沟通

对于公共危机管理而言, 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是政府获得群众信任的有效手段, 使群众与政府的立场保持一致, 积极主动地响应政府的号召, 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公共危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就是政府与公众进行沟通的过程。然而,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未能很好地搜索、整合信息, 使得信息采集与支持相对不足, 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从而不能及时地向公众公布信息, 让公众在焦急等待中更加恐慌, 甚至可能产生流言蜚语, 对政府心生猜疑, 导致政府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 信息沟通的有效性也不足。一些地方政府与官员为了自保故意隐瞒、垄断和封锁信息, 导致信息公开度不高、透明化较低, 这在种危机情境的神秘氛围中, 群众更加恐慌不安, 从而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质疑, 使政府自身形象受到影响。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的路径

( 一) 增强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责任与形象意识

政府部门在公共危机管理背景下塑造良好的形象, 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诸要素的共同支撑, 树立责任与形象意识。要明确地意识到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承担着政治责任。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经济责任也不能忽略。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也是法律责任的一种直接体现。面对公共危机, 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和脆弱, 要想形成良好的政府形象, 必须要增强危机公关意识, 成立专门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 统一协调, 统一指挥, 扎实推进。总之, 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将公共危机治理与塑造政府形象的意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 二) 强化信息公开, 健全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一是要注重危机决策的科学性。在危机情境下, 政府决策将直接影响危机管理活动的结果。所以, 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是使科学的危机决策真正有助于政府的危机管理。二是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公共危机管理有紧急性、突发性、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 如果政府能够审时度势遏制危机, 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减少损失与侵害, 会更大程度上取得公众信任, 展现责任政府形象。三是强化危机应对的问责制。问责制可以督促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在危机管理中各就其位、各司其职, 促进应急管理机制的良性运作。四是加强建设信息的发布。在公共危机发生后, 政府应充分借助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 向公众及时说明危机的真实情况, 将政府应对危机的实力与信心传达出来,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安抚公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

( 三) 加强政府与民众的对话与沟通, 提升政府公关能力

透明、高效的政府形象, 是政府在塑造良好形象的过程中追求的目标, 也是公众的期待。提高政府公关能力, 首先要建立公共危机公关机构, 使政府公关更具专业性。其次, 充分利用媒体在公共危机传播正能量。要转变思路, 在重大决策做出之前, 听取民众的建议, 加强政府与公民的双向沟通。此外, 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形象要加以提升, 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始终保证民众与政府的沟通顺畅, 增强政府与民众的理解与信任。

( 四) 强化行政道德示范, 发挥领导人良好形象作用,

8.谈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 篇八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新闻媒体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6—0113—02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社会矛盾,由此而引发了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在社会各方面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公共危机事件日益呈现出多元化、高频化、扩大化的特点。由于我国政府许多官员在处理公共危机中的经验不足,在公共危机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没有处理好政府与新闻媒体关系,从而使得公共危机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当前公共危机过程中政府与媒体关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体和政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公共危机中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应该是良性的互动关系,应共同服务百姓。新闻媒体既要作为政府发现公共危机的预警者,又要在公共危机中充当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者。政府也要自觉让新闻媒体成为自己公共危机的监督者。这样,新闻媒体才能成为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的塑造者。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许多机制不尽完善,再加上我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公共危机过程中我国政府与新闻媒体关系存在的问题也具有特殊性,找出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一)管制往往成为压制负面信息的借口

为使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法律对一些新闻传播行为予以禁止是完全有必要的。然而法律的这一规定却成了需对政府压制当地负面信息的借口。一些地方一遇到公共危机,为遮住一些负面信息,把不是国家秘密的事项,却向公众说是国家秘密,或者没有解密,对公民信息知情权索性无可奉告。

(二)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信息公开观念未被普遍接受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管本位”的国家,对于公共危机,政府管理者普遍认为是本地的丑事,由于“家丑不可外扬”,就很难接受将其公开的观念。这是权力与义务的脱节、权力与义务的颠倒。其政府管理和社会控制的理论基础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第八》)的愚民思想。

(三)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往往事后出击,不能掌握主动权

受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封闭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地方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对媒体的认知难于脱离官本位的思想,认为媒体是自己的下级。因为我国的新闻媒体基本上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主办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工具。所以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领导往往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等待记者来采访,没有主动与新闻媒体沟通的意识。

(四)新闻媒体法律体系自身存在的缺陷

1.言论自由规定的宽泛,权利虚化。我国宪法对于言论自由行使的限制并没有作出专门规定,而是适用宪法对于自由权行使的统一限制。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不像其他的权利(如有的可以具体化为民事权利,置于民法的保护之下),它缺乏具体法的保护。

2.新闻活动的权利条款的法律空白。虽然新闻媒体有采访报道、舆论监督的宪法依据,但是至今没有一部法律、行政法规对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和公民的“知情权”作出明确规定。更没有相关法律对于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报道权限加以界定。记者的采访是新闻媒体存在的生命线,他们的日常活动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得到社会的默许承认,可是这一切并没有法律作为保障,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足协取消无锡日报采访权”、“记者采访遭遇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事件了。

二、当前公共危机过程中政府与媒体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公共危机过程中政府与新闻媒体关系存在的问题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政府方面的不足,也有新闻媒体自身的缺陷。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对于政府处理好与新闻媒体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权力相对集中的政府管理模式

行政手段一直是对新闻媒体内容进行控制和管制的重要手段,尤其在遇到公共危机中更表现得“管得死”、“封得严”、“压得紧”。所制定的政策和法规也多从怎样更方便地实现政府的管制利益而不是从服务于新闻业本身的发展来考虑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对大众传播媒体传播内容的管制,若要走出主要依靠行政而全面实现依靠法律手段,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二)使用和被使用说的盛行

新闻媒体是党的宣传工具,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与执政党、政府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前者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后者。显然,相对于执政党和政府,我国新闻媒体具有先天的依附性和从属性。大众传媒体尤其是新闻媒体长期以来一直被当做党的喉舌或宣传工具,登载什么和不登载什么,宣传什么和不宣传什么,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由党的宣传部门决定。

(三)相关法律制定滞后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只能算作一种原则或者要求。遵循着这种原则的要求,而不是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要求,我国的基本法律和部门规范性文件和条例,对相关领域的文化生产和创作活动,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但也明确存在着限制过宽和定义模糊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条例不能根据言论出版自由的实际发展情况作出相应的修改和制定,以至于滞后于时代的进步。

三、处理当前公共危机过程中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和新闻媒体公共管理职能的强化,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与被管理已不能反映两者的关系,政府必须从过去的被动管理转向积极应对,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一)坚持以法律、党的方针政策来引导新闻媒体

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等一样,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而且“为社会主义服务同为人民服务是完全一致的”。公共危机中,人民是利益的切身关系者,新闻媒体要在法律、党的方针政策的引导下来实现自己的职能。

(二)政府化被动为主动

1.政府設立监督与预警机制,预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网络,能够将真实的信息加以完整的形式收集、汇总起来、并加以分析、处理传到危机指挥系统和相关部门,从而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危机预警在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得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和分类,全面清晰地预测各种危机情况,捕捉危机征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涉及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做出估计,并在必要时向决策者建议发出危机警报,启动危机处理程序。

2.争取舆论主动权,及时地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发布最新消息。许多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是与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失误分不开的,或者说,有些突发公共事件的出现当地政府部门是负有责任的。因此,事件发生后,许多政府部门及其管理者都试图掩盖真相,逃避责任。一旦被公众发现,反而导致问题升级。因而,危机出现后,政府坦诚承认自己的失误,虚心接受公众的批评,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挽救和改进措施,取得受害者及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这里新闻媒体起着关键作用,新闻媒体的公共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公众的,有权获得事关公众切身利益和事件的真相。真诚、坦率、勇于负责是政府与新闻媒体交流的唯一正确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性。

(三)建立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

1.做好政府信息的发布工作。各级政府应该建立必要的信息发布机构,并尽可能利用多种手段开展政府信息咨询业务。当遇到公共危机,依法有权获取政府信息者提出获取信息要求时,政府部门应及时予以回复。

2.及时做好秘密的降密、解密工作。由于政府信息的保密性随时间、地点和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机密程度一般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削弱。有些在保密期内的国家秘密事项,由于情况的变化,公开后无损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或者从全局衡量,公开后对国家更为有利。因此,对公共危机的信息的保密应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降密、解密工作要经常化、法制化。

(四)加强新闻媒体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新闻立法是实现政府和新闻媒体良性互动的法律保障。在政府公共危机事件中,作为媒体来说,哪些该报道,哪些不该报道,哪些该什么时候、什么方式报道等都存在一个时机的把握和分寸的拿捏度问题。换句话说,当今新闻媒体必须在新闻法的框架下介入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才行,这既是规范媒体行为,凸显媒体公信力和作用的需要,也是保障新闻自由和公众知情权之所须。

综上所述,在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承载着重要责任和使命,新闻媒体功能发挥得好,公共危机处理得就顺利;新闻媒体功能发挥得不好,公共危机处理就麻烦。这就使得在公共危机中我国政府需要正确处理好与新闻媒体之间关系,实现政府与新闻媒体良性互动,从而有助于公共危机事件的控制和消除。

参考文献:

[1]刘建明.新闻发布概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催明伍.新闻传播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康萌.新闻与政治要略[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4]刘行芳.西方传媒与西方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吴江.公共危机管理能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6]罗静.我国新闻领域法律体系的构成与缺陷[E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9489/58408/4108427.html.

[7]李大可.構建中国行政公开制度[EB/OL].http://www.hnfzw.gov.cn/news/

9.谈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 篇九

孙 伟

【1】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行管教研部 孙伟 福建福州 邮编:350014)

摘要:新时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逐步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矛盾日益加剧,社会架构在群体利益调整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局部性失衡因素,这一定程度上了成为了近一段时间以来生态危机频发和社会群体性事件有所抬头的重要内因。应对公共危机,关键依靠政府治理综合能力的提升,即政府执行力。

关键词: 公共危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

前言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首次提出了加强政府执行力,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标志着中国政府已经把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作为打造政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从2002年至今,近十年时间内,中国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02年底,非典开始侵袭中国,2003年中国全面抗击非典;2005年苏丹红事件,同年,冰城哈尔滨因松花江局部污染而陷入水危机;2006年全国爆发的禽流感沉重打击了家禽养殖行业,一夜之间,诸多人类视之为亲密的伙伴成为洪水猛兽,而唯恐避之不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中国政府众志成城,调动全国之力,终于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同年,因三聚氰胺造成全国数百万宝宝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也直接造成特大企业三鹿集团的破产;2009年,一场小小的病毒性感冒演变为甲型H1N1流感的全面爆发;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同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都造成重大伤亡。

公共危机的频繁爆发,给政府部门带来了沉重压力,也为政府自身不断改革,提升政府综合治理能力带来了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机会,不断推进政府体制创新,成为目前各级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概念厘清:危机、公共危机与政府执行力

(1)概念:首先,“危机”一词在我国古代就曾被广泛应用,尤其《宋书·范泰传》:“如此,则苞桑可系,危几无兆。”即是说的如果国家能够重视农业和种植业,保持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则社会危机便不会发生。

而美国学者罗森塔尔这样给危机定义:“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其次,有学者认为:公共危机即公共性公关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什 【1】 孙伟,男(1977-),山东东营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么是真正的政府执行力?就是把人民的好想法变成行动,用政府的行动变成现实结果的力度。温总理的讲话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执行力的本质。

综上所述:政府执行力是指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共精神的指导下,充分合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权威等资源,有效的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战略决策以及执行行政命令和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

(2)提升政府执行力——危机下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立即执行,我们决定建设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 „„”【2】传统的资源调动机制曾在特殊时间阶段显示出其巨大优越性,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程度加深,传统的资源调动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公共危机的频繁爆发一定程度上终结了传统执行机制时代,公共危机给予了政府部门巨大的压力,为政府执行力提升提供了契机和动力源,但政府执行力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伴随着国家的出现以来,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在每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当时的政府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应看做政府执行力的范畴。进入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推进,政府治理需要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诸多危机在不断演化为大的公共危机事件,把政府执行力提升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目前各级政府最紧迫议题之一。

所以,危机、公共危机和政府执行力,这三个热门词汇,对于中国政府现阶段改革的意义之大,史无前例。提升各级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标本兼治,消除各类危机隐患,使之变危险为机会,变压力为动力,成为成功应对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的困难的最根本的解决路径,也是对危机、公共危机和政府执行力三者关系的最好诠释。

二、公共危机背景下政府执行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提升政府执行水平和能力就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尚未取得全国政权之前,在解放区的很多的具体政府实践,已经一定程度上在探索如何加强政府执政综合能力,在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建国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式的不断风云变化,新中国经历了众多困难考验,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政府在执政水平上已经站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众多成绩,但政府执行水平仍然面对着诸多亟须破解的难题和困境。

第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程度的加剧,政府执政综合环境进一步突显内外环境复杂性和执政任务的艰巨性。首先,中国几千的封建社会思想的遗毒并没有完全肃清,由于历史阶段的限制,甚至在局部一定范围仍然存在着影响力,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法制化进程,但由于具体国情限制,目前整个国内法治化水平仍然偏低,公民的法律素养和各级政府法治意识依然淡薄,人治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公民在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寻求解决的诉求渠道依然有限。政治民主进程虽然已经取得诸多成绩,但距政府执政的综合目标而言,依然有着相当差距。其次,政府监督体系不健全,尤其是第三方监督缺乏力度。中国目前现行的监督体系的基本主体仍然是政府内部监督,第三方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和其他权力机关的监督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人大和政协对于政府体系日常监督缺乏制度化规定和常态性的法律规范,而舆论监督的监督形式还比较单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7页。一,缺乏力度,普通人民群众对于政府机关的监督仍需要开拓新的渠道和机制,总之,政府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权力行使的主体,其与立法机关,舆论监督主体,以及普通人民群众之间,权力有效制衡的有机体系尚未形成,甚至局部还经常出现由于监督不到位,而造成腐败现象有所加剧的局面。

最后,多元经济和多远文化交叉构成了目前中国经济文化现状的复杂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实力大为提高,但经济成分却变得复杂,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多元化的经济也催生了多元化的文化。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促生了目前中国社会中的文化乱象,而这种复杂性的加剧直接影响着政府机关的执行主体——各级公务员的思想状态,甚至促进了享乐主义、官本位思想的大行其道,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夯实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基础,在公务员队伍中,清楚毒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成为加强政府执行力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之一。

第二,地方政府间的地缘保护,制约着政府间资源共享和政府整体治理水平提高。首先,中国的现状是地理面积大,地方各级政府数量多,但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限制,各级政府在资源分配,尤其是政策资源和国家财力分配过程中,差别巨大,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改革开放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无论经济实力还是人力资源的集聚程度,在地方政府间比较都是居于前列。虽然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寄希望通过此举,缓和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和社会水平发展的落差。但这个任务仍是任重而道远,现实版的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依然存在,由于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以及政绩导向性的政策大量出台,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GDP的增加,甚至不惜通过行政命令和非常规的竞争手段来达到本区域的经济产值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社会资源,盲目的重复建设和环境破坏,使已经脆弱的生态环境再次面临着重大危机,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生态灾难已经警示我们必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条块分割模式下的各自为政式的恶性竞争模式必须改变,政府综合治理水平的提高,决定于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地方政府间资源共享的程度。

第三,执行主体素养与目前政府需要面对的繁杂综合任务而言仍不适应。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公务员制度,公务员作为政府的重要执行主体,在其综合素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凡进必考”等基本原则的确定,为公务员队伍的执政能力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基础。但公务员队伍整体综合水平仍面临繁重的任务和考验。首先,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公务员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队伍由于理论思想学习松弛,没有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抵御未来“糖衣炮弹”的冲击方面下功夫,造成有些领导干部价值观偏失,贪图享乐,从而“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局部地区,腐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次,我国政府的执政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近一段以来,我国在大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逐步根除官本位的意识,但有些领导干部自身道德修养不坚定,忘记了自己的权力源于人民群众赋予,而把权力作为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大肆挥霍国家资财,贪污腐败。标本兼治,全方位的根除腐败,已经成为提升政府执行力,维护政府公信力的迫切任务之一。

最后,政府公务员主体是党和政府重大政策出台后,最终贯彻落实的基本载体,公务员对于政策的理解水平和贯彻能力,决定政策执行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政策执行体系的成败。但目前政策理解力仍是提高公务员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公务员政策理解力还与政府执行力目标有着很大差距。第四,政策制定的多方参与度及科学性不足,造成政策出台质量不佳。政策作为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政策制定质量,直接决定政府治理的水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量的经济文化社会政策的出台,都在特定的阶段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政策质量不佳的长期困扰。首先,政策制定过程中,科学性程度不足,甚至局部存在着拍脑袋等政策制定模式,主观因素,政绩因素都影响着政策科学性程度的提高。其次,政策的连续性不足,短期性政策、功利性政策等短期看似有利,但长期有害的政策仍然大量出台,尤其是地方各级政府为了追逐地方短期利益,而不经过科学规划和评估,盲目出台的诸多地方政策,更是浪费了大量资源,同时,由于政策的朝令夕改,也使政府公信力受到影响。

第五,政策执行体制机制不顺畅,还没有形成有机执行的政府执行综合体系。首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相对滞后,诸多机构的规划和设置有相当多的条块分割,尤其是在局部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机构设置现象,与服务型政府的机构设置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其次,源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为加强中央财政能力和中央权威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但目前,中央财力过大,地方财力过小的现实,再次把中央与地方财权的划分提到了议事日程,其实质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中央和地方由于财权和事权的不协调,而迟滞政府执行力的提升,但令人欣慰的是,最近中央正在着手推进的财税体制改革,正在试图努力改变这个现状,通过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占有比例,来解决地方政府发展的动力不足问题。最后,政府执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足。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是集约化,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在市场取得优势地位,必须在企业标准化流程设计方面下功夫,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企业的这种行为对于政府而言也同样适用,目前政府执行流程中的盲目性以及主观人为地因素太多,而规范化、法制化、标准化和科学性严重不足,造成政府政策、决策出台后的整个执行效果的不理想。

三、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第一,创新行政执行理念,培育政府服务型执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国家发展的动力就会缺乏。传统行政文化的取向总体上说是领导文化而非执行文化,是稳定取向型文化而非发展取向型文化,是以官本位为核心的政绩管理型文化而非以社会和民众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型文化。政府执行力提升最关键的路径就是创新,政府执行体制和政府执行流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只有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把政府公务员、普通民众的智慧不断挖掘,实现智力资源的共享和流动,才能为政府创新提供强大动力源。而执行文化是整个创新体系中的最关键一环,中国几千封建社会中的官本位思想,总的说是一种人治思想,是古代帝王驾驭人民的工具而已,而现代政府其执政的主旨是服务人民群众,权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的福祉而努力。所以培育各级公务员的服务思想,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培育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中国特色的执行理念和执行文化,成为推动中国政府执行力提升必然路径选择。

第二,打造一流公务员队伍,提高执行主体综合素养,夯实政府执行基础。政府综合执行力能力提高关键在于公务员队伍整体综合素养的提高,我国通过公务员考试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等方式,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务员奖惩和晋升渠道,尤其是近年来公务员招考一路升温,也赋予了公务员队伍能够招到高层次人才的现实基础。首先对公务员队伍加强思想政治以及专业技能的学习,充分利用党和政府的理论主阵地——党校系统,通过公务员的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利 用党校系统优良师资和先进的网络系统,为公务员队伍应对新形势下复杂的难题和困难不断提供良好智力支持。其次,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务员奖惩体系,奖优罚劣来激励公务员队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你追我赶得良性竞争氛围,杜绝卖官、买官等恶劣现象出现。最后,把公务员队伍进口和出口与社会智力资源对接,使之进的来、留得下、干的好,也出的去。把公务员的局部智力资源与社会整体的智力资源对接,形成资源共享,提升公务员队伍竞争力,提升政府应对危机背景下复杂执政事务的水平和能力。

第三,重塑政府组织架构,提高政府执行效力。古语有云:田忌赛马,只因把赛马的次序变了,胜败的结果就变了。如果引申到政府机构改革方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能够把政府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组合,以政府需要解决的复杂社会事务作为改革政府机构,重塑组织机构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广泛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平台把政府组织从以前的垂直状态逐步向扁平化过渡,使中央高层与基层一线之间的联系时间和距离都能得到进一步的缩短,从而使中央决策能够迅速到达基层,同时基层的意见和反馈能够迅速反馈回高层。同时优化政府执行流程,推进标准化建设,如有可能,中央政府应集中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成立政府执行流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通过集中全国智力资源对全国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进行标准再造,量身定做,通过立法手段,在原则和灵活性的指导下,做到每个政府机构的政府行为都能够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法律规范和可操作性的依据,彻底改变传统行政中,主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大行其道,致使效率和效益都难以得到提高的困境局面。

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低运行成本、高效率政府提供了硬件基础。各级政府在推进技术革新方面花了大量气力,政府网站以及政府部门计算机的配备已经日渐规模化,但目前还面临着没有把公务员队伍与技术进步进行有机合成的困难,人机分离,而不是人机合一,这并不是说政府公务员只重视技术,而轻视其他方面,而是通过网络的手段,把公务员队伍从静态的应对工作,转变为动态的应对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凡是能在网上完成的工作任务,就在网上完成,凡是能够通过网络传输的,就尽量通过网络。完善的网络与标准化的工作执行流程,必将可以打造一个廉价政府,或者谓之节约型政府。

第四,健全绩效评估体系,完善监督问责机制,激发政府执行活力。《新元史》卷185《王磐传》:“臣下有功有劳,随其大小,酬以官爵;有才有能,随其所堪,处以职位。”“能者上,功者奖”。这表明,建立一个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是解决公务员队伍缺乏流动性的重要举措。目前的公务员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仍比较单一,而且主观影响因素比较多。尤其是绩效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权力集中于政府部门自评,第三方评估主体缺乏有效的评估制度和评估渠道。绩效评估主体单一,同时也滋生了评估内容科学化程度不足。所以,目前一个标准化、科学化、多元化绩效评估体系亟待建立,以解决公务员队伍的流动性和晋升渠道受阻的困境。

绩效评估体系的健全,同时也要完善监督和追责体系,奖优罚劣,必须对工作成绩突出者进行褒奖,而工作不积极者进行惩罚,实现“能者上,功者奖”。作为监督和追则体系的重要一环,必须完善健全投诉举报体系,实现监督主体多元化和常态化,保证监督主体独立监督,发展第三方监督和媒体监督,充分发挥媒体无冕之王的舆论监督效应。责任追究体系也要不断完善,实现制度化和标准化,不因一把手的改变,而无人负责,不因领导干部调动而无法实现责任追究。总之,政府执行力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将是构成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战略蓝图多么宏伟或者政府结构多么科学合理,都无法发挥其实际效能。所以,以公共危机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深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打造政府核心竞争力,实现政府执行力提升,最终为我国经济社会成功转型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旭斌,余二亮.公共政策执行阻力分析及对策[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3,(08)[2] 简利君,晏敬东.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障碍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4,(16).[3] 温家宝.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在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干部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4,(01).[4] 莫勇波.论政府执行力及其组织构建[J]理论导刊, 2005,(06).[5] 汪永成.政府能力的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 2004,(02).附件:

作者:孙伟 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地址:福建福州福马路990号福州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部

上一篇:2009年铁路工班长述职报告下一篇:大红沟协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