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例

2024-07-30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例(精选8篇)

1.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例 篇一

数学教学典型课例评课、研讨

数学教学典型课例评课、研讨新课程与教师色转变新课程下教师角色有三方面的转变 :

(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2)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3)教师成为研究者。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新旧课程与教师教学行为的逐步过渡、渐进与交替的过程。

3、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

4、教师成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有

5、教师成为研究者

二、关于备课问题

1、新课程备课的要求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新课程对教师的备课应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1)体现发展之本,尊重学生差异(2)体现课标,注重三维整合

(3)体现教与学统一,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4)凸显教学过程,体现预设与生成(5)体现教材,解读并超越教材 2.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3.生成与预设——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

(1)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在预设中留足空间寻求平衡(2)适时调整,在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寻求平衡 ①质疑问难,插问追索

②搁置、拒绝,在巧妙延伸中寻求平衡

三、教学情景创设问题

1、教学情景的内在要求

2、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思路

根据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差异,不同的教学情境在创设环节上各有不同。一般情况下创设一个较完整的教学情境大致需要经历一下几个过程。(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问题

1、主导与主体

“主导”的本意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导。意即教育、指导、引导,重在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上路”,全面发展;二是辅导。意即辅导与疏导。针对学生课内外学习中发生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予以辅助、帮助,如同流水受堵,需要疏导一样。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发挥主导作用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安安静静地听讲,教师连珠炮般地提问,学生如流水般地答应。也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的精讲、精问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恍然大悟的导向作用。但不能走极端,认为教师的每句话都必要。

“主体”,哲学上原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在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教师“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发展的过程。当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或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放弃教师的责任,实行“大放手、大撒手”的“放羊式”教学。

2、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部分组成,两者是平等的关系。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引导者,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而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激励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制定和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要制定比较全面、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这里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落实这些目标。(2)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①渗透新教学理念,摆正自身的位置,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就要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第一,要树立主体性学生观,确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第二,在教学实践操作中,必须突出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展示。第三,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对课本、对教师的内容“思考、质疑、消化、吸收”。

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就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第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要制订好教学目标,充分认识教育对象,认真钻研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好教学程序。第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充分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因素,让学生动起来、思起来,并协调多种因素,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目标实现。第三,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一方面,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讲授、示范、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矫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需要。

②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担负起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责任。或借助现代化视听手段,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课堂变得宽松、愉悦,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主体能动性良好表现创造条件。③提供学习资料、资源

为了支持学生学习和探索,教师要做到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同时,教师还要在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方面提供帮助。

④创造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让课堂教学充满问题,由问题开头,由问题结束,中间是分析和解决问题。开头和中间出现问题、有问题大家都能理解,现在教学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⑤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互动和交流,实现对学生多元性、多元化的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有效的反馈,判断回答问题的对与错,并给予明确、积极地评价。教师的这个评价要有鼓励性,促进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也要很好地保存学生的自信心。(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①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谈不上“主体”。学习是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要参与课堂教学,不仅要积极参与,还要有效参与。

积极参与主要有几个表现:情绪饱满;交往互动;参与面广。

有效参与有五种表现: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学习时间;学生的思维活跃;获得学习策略;充分动起来,机会充分;创新素质得到培养。②给学生充分时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或者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纲的问题,阅读教材,归纳总结,自己解决问题。③恰当选择合作学习时间和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设计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④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获得知识

现代教学把知识看作一种过程,它除关心所传授的知识数量外,更关心的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教材,深入研究和探究、交流、归纳、概括、总结。

探究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常用到的,要想探究,必须具备:探究的欲望,探究的空间,探究的时间。3.教师如何“导”

(1)教师的“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不断积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其中遇到“疑难”是必然的、正常的,教师只有在学生冥思苦想而不得结果的关键时刻,“恰到好处”的给予点拨,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品尝到“探究”的情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遇到学生见解、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等发生偏离教学目标与文本时要及时引导。(2)教师的“导”还要“点到为止”

教师“引导”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把握裹在疑难问题上的一层“窗户纸”点破一个“小洞”,给学生提供继续探究的契机和空间,让其展开思维的翅膀,独自去领略“洞”的世界。这正如教师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学生尽力跳了还是够不着时,教师只需给他稍微垫一个台阶,让他继续够,而决不是直接把桃子放到学生手里。否则,学生就永远尝不到成功的艰辛和喜悦。垫好了台阶之后,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该是隐身而退的时候了。

五、教材使用问题

1.教材分析

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是教师对工作科学性的重要体现,是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关键一步。教材分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阅读感知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多角度感知教材。影响对教材全面感知的最大障碍是教师自己,自认为熟悉教材而不认真钻研。教师应将通读全套、整本教材与精读所教单元或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系统阅读;将咬文嚼字细读课文内容与亲自动手做练习、习题结合起来深入阅读;将本文学科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参考资料、各种杂志结合起来广泛阅读。这样,才能多方位深层次感知教材,真正把握教材。(2)思维加工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从本质上理解教材的加工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揭示这一部分教材的知识结构,挖掘知识的价值与功能,理解教材的目的要求,找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3)想象构思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运用阅读感知和思维加工的成果,想象构思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实施教学,使之更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想象构思,既是前阶段钻研教材的总结概括、优化组合,又是结合师生素质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创造的过程。通过想象构思进一步对教材的内容分解组合、增删改换,精心处理教材,形成教学的初步方案,为教学设计打下基础。

教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用”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可参照的蓝本,是在此基础上的开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执行与传递;而且教材也不可能是完整的,客观上要求教师去加工,不断地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灵活运用教材,补充、丰富其内容,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2.依循教材与“改造”教材

义务教育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都要求教师具有比以前更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教材编写自有一套体系,它面对虚拟的学生,具有完整性、严整性的特点,又有抽象性、模糊性和未定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材使用与处理上要把握好依循与改造关系。怎样才能把握好依循与改造关系呢?通常可以有以下几点:

① 认真解读课标,把握新课标新理念。

② 搜集和听取教材编写者的提示,领会编写意图,尤其要注意从总体上和原则上把握教材的思路和特点。

③搜集和听取实验区介绍的经验,对可用的经验实行“拿来主义”。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全面实施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将层出不穷,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独立理解和判断,并依据学生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⑤听取学生意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改造教材可以把不符合学生认知现实的改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可以把呈现方式枯燥的改为有趣的、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可以把简单的内容改造为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3.把握好利用教材资源与开发课内资源的关系

对新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广泛的课程资源。要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实现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和校园内外的结合,要把课内外教学资源当作教材资源的一种扩大、延伸。像过去那样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完成一学期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新视野下的教程资源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怎样理解教材资源和可课内外资源的关系呢?

①教材是主要的,教材规定的目标应该达到,这是教学之本。

②广泛开发课内外教学资源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教材的使用,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③开发课外资源是为课内教学服务,将课内的方法、技能迁移于课外,着重于个体探究式学习和群体合作式学习,讲求实效。

总之,以教材和课堂为圆心或轴心,逐层次扩大教学资源,将教材变成开放性教材,将课堂变成开放性课堂。

六、课堂活动组织问题 1.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1>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参与不主动。由于学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很多时候程度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活动。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选择时机不当,没有保证有效交流。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有效率高。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

<3>活动中缺乏平等的合作精神。在一些活动中,由于学生年龄小,不能从大局出发。再由于独生子女自我约束意识弱等本身的性格特点,难免会在合作中发生矛盾,出现争执,表现出个人争功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树立榜样,合理引导。<4>小组合作中材料的过于缺,也是影响合作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过多的材料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过缺的材料又不能支持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过犹不及。因此,教学材料的运用要具有科学性。

<5>大班级中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过多的小组使教师不能很好地分组与管理。

<6>教师合作学习教学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提高小组技能,发挥小组合作最好的潜能。(2)合作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学生要学习、掌握的内容进行的,因此,要使合作富有成效,教师一定要事先精心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1>内容应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

发表评论

2.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例 篇二

关键词:读写课,活动设计,课例研究

一、研究背景

发展听、说、读、写技能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部2012) 。作为理解技能的阅读是语言输出和表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 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目的之一。目前, 在课堂教学中, 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 部分教师在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还存在误区, 即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孤立进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 缺少对文本整体的分析和指导, 导致学生对语言的掌握仅停留在记背一些单词和语法规则上, 而不注重内化吸收, 不会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也不善于对文章主题、篇章结构进行总体思考和合理布局。学生不能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语言素材, 其结果是阅读与写作脱节, 学生不能从阅读中受益, 进而难以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它不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 而且在词汇积累、丰富语言、开阔视野等方面对学生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徐浩、高彩风 (2007) 认为读写结合对写作能力的提高, 尤其是流利性与语法复杂性的发展, 以及写作抽象思维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 从文本中获取素材, 读写相结合, 是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5年3月, 笔者所在的高三英语备课组以“以读促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 连续进行了两次教学实践和改进, 以探索读写课活动设计的途径和方法。

二、第一教学实践

(一) 教学内容及总体设计思路

本次课例研究选择了高中牛津英语十一模块第三单元中的Project My father, my hero, 文章主要讲述了父亲的优秀品质, 作者认为父亲是成功的。首先, 快速阅读, 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 把握文章结构;其次, 仔细阅读, 注意文本中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为写作做好准备;最后, 提出写作要求, 经过小组讨论, 确定模仿写作的内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突出了“以读促写”的教学要求,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学生能识记并学会在语境中运用文本中出现的话题词汇、句型等, 引导学生品味和借鉴作者的遣词造句, 把握其语言特点, 并建构文本知识框架。

技能目标:通过略读, 整体感知文本的主旨大意, 理清文本的框架与脉络;通过寻读捕捉文章的重要细节;通过研读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形成按文体阅读的思维方式。将阅读策略的培养和写作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 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学的良性循环。

情感目标: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洞悉这位父亲的内心世界, 学习这位父亲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优秀品德, 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做起, 也会成为一位成功的人。同时, 学生从中获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环节按照“任务导入—阅读理解—讨论协作—写作与评价”的基本流程进行,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I.Pre-reading

这部分设计了两个任务, 目的是实现课文内容的有效导入:

Task 1 Free talk

Look at some pictures and then talk about these successful people.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说话, 既给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 又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中所用图片涉及的名人都为学生所熟悉, 因此能比较顺畅地导入课文内容。课堂的导入环节非常重要, 如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吸引他们参与课堂活动,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Task 2 Pair work

What kind of successful person would you like to be? (Do you want to be successful like them?) Why?

【设计意图】这是对看图说话的延伸, 通过追问, 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产生渴望成功的意识, 而且在交流观点的过程中, 学生之间会加深了解, 增加相互学习的机会。

II.While-reading

这部分是实施有效阅读的主要阶段, 因此设计了五个任务, 既需要学生利用阅读技巧, 获得课文细节, 又需要学生利用阅读策略, 理清课文整体结构和内容。

Task 1 Please read the story quickly and answer several questions:

(1) What does the speaker value about his father?

(2) How does the speaker’s father help senior citizens?

(3) What has the speaker learnt from his father?

【设计意图】提出三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边读边思考,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快速阅读, 让学生初步了解父亲的一些优秀品格。

Task 2 Read the passage again to match column A with column B.

【设计意图】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梳理、概括等技能, 帮助学生获取课文的段落大意, 有利于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快读、略读、扫读、归纳等阅读技能。

Task 3 Discussion

What qualities does“my father”have?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 学生对课文大意和相关细节有了一定的掌握, 因此, 让学生概括“父亲”的优秀品格的任务不算很难。活动中, 学生相互讨论并互作补充, 从而体会到这位父亲身上具备的优秀品格。

Task 4 Careful reading

根据课文内容, 设计一个类似于江苏高考题型的任务型阅读, 让学生根据表格 (见表1) 的要求填入正确的词 (每空一词) 。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suitable words according to the text.

【设计意图】针对本课的主题展开活动, 了解父亲的优秀品德。这一学习环节既能让学生关注到文本的细节, 又可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同时, 完成了对文本的概括和总结。

III.Post-reading

Task 1 Learning some sayings about success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帮助学生增强对成功这一概念的理解, 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牢记一些谚语, 提高他们对英美文化的品味, 满足其心理需求, 同时, 也可增加学生的语料, 为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Task 2 Group discussion

教师提供三个话题供学生选择, 要求各小组通过讨论确定写作主题并建构写作的框架结构和内容要点。其后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丰富写作内容, 最后当堂完成并展示成果。

(1) Write about an ordinary and successful person that is around you

(2) Write about a famous and successful person that you are familiar with

(3) Write about yourself and what to do to be a successful person in the near future

Writing tips:

(1) Introduce the person briefly, using some positive language

(2) Give some facts or supporting details to show why he or she is admirable to you

(3) At the end of the writing, what influence he or she has on you?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him/her?)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本的学习, 学生在思想情感和语言知识两个层面的水平都得以提高。学生探究了文本的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 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因而, 让学生相互讨论, 可产生思想的碰撞。而提供不同的开放式话题则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 话题贴近他们的生活体验, 学生便有话可说, 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写作潜力。

(二) 问题诊断

1. 导入环节不够简洁

导入应当直截了当, 避免拖泥带水, 主要目的是启动学生思维, 顺利进入课文教学, 即使有教师的介绍, 也应当是一次语言输入活动, 为学生的后续阅读及话题的讨论埋下伏笔。因此, 笔者将Pre-reading部分的两个任务压缩为一个, 即通过教师的介绍, 要求学生谈谈他们从这些成功人士 (马云、袁隆平、李娜、莫言) 身上学到了什么, 以及他们认为做什么样的人才能有成功的人生。

2. 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为了更好地完成读写任务, 学生需要适量的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然而, 由于环节较多, 减少了阅读文本的时间, 这是许多阅读课的通病。因此, 笔者在第二次教学中简化了导入环节, 直接引导学生谈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话题。另外, 删减了Post-reading部分的第一个任务, 把这一任务转为课后的延伸阅读, 这样学生可将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和写作上。

3. 教学步骤有待调整

首先, 在第二部分While-reading中Task 2后面增加一个任务, 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本的框架结构 (画线部分单词需要填写) 。

有了这个任务, 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篇结构。

其次, 把这部分中的Task 3和Task 4进行对调。如果先讨论父亲的优秀品格, 显得有点儿唐突, 花费时间多, 会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如果先做任务型阅读, 则既能让学生对文本的主旨大意一目了然, 又能让学生知晓文本的相关细节, 为下面的讨论环节做好铺垫。

三、第二次教学实践

针对第一次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发现改进后有如下亮点:

(一) 导入环节更加自然

为了更自然地导入课文, 笔者追加了一个导入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father?”由于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有话可说, 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 引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自然的导入会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 活动设计更加科学

一切课堂教学活动都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既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发挥“支架”的作用, 又要提供学生展示自我、发挥潜力的平台。因此, 课堂上的每个活动都要精心设计, 科学规划, 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在本堂课中, 笔者设计了默读、问答、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活动, 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活动保持对课堂参与的新鲜度。实践证明, 如果课堂活动缺乏科学设计, 不但会浪费时间, 影响教学进度, 而且会抑制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当然,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此过程中, 教师对那些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了正面的肯定和鼓励, 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三) 教学步骤更加合理

教学步骤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层层递进, 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深水区”。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读是为写服务的。只有“读”得恰到好处, 才能“写”得恰如其分。有目的的阅读才能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写作时间, 在本节课中, 考虑到主要教学目标是仿写结构和语言, 故省去了Pre-reading部分的Task 2和Post-reading部分的Task 1, 并把While-reading部分的Task 3与Task 4进行了对调, 这样做既节省时间, 又实现了语言输入的最大化, 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 话题更贴近学生生活

选择的话题必须让学生有话可说, 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自由发表看法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产生个性化的理解, 由表及里, 不断深入, 由此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本堂课的导入话题和最后的写作话题都是学生熟悉的人或事, 能够使学生自然流露出真情实感, 从而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因此, 尊重学生主体的教学设计要能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并最终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 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勇2013) 。

四、读写课教学反思

通过课例分析, 笔者深刻认识到:读写课中, 学生通过“读”可培养阅读能力, 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 获取语言和话题信息;通过“写”可实现由输入到输出的转换, 实现活学活用, 达到表达思想和观点的目的 (夏卫华2014) 。除此之外, 读写课还可做到以下两点:

(一) 能有效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它不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 还会在拓宽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操等方面对学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 向文本要写作素材, “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是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但是, 如何在一堂课内平衡读与写的关系, 需要教师认真思考。阅读时间不足, 会导致铺垫不够充分, 无法体现阅读对于写作的铺垫作用。学生在没有高质量输入的情况下难有高质量的输出。反之, 阅读如果占用过多的时间, 就会导致当堂写作时间不够, 学生没有时间构思写作思路或斟酌用词, 最终产出的文本质量不高, 甚至来不及完成, 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而且这样的课只能是常规意义上的阅读课, 而不是读写结合课了。因此, 教学中应注重两者的相互作用, 建构相应的互动模式, 使两者有机结合, 相得益彰。

(二) 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读写课能使学生形成通过语言学习提升写作能力的意识,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主动回顾和参考已学的语言。这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而且为学生创造了运用所学语言的机会, 也提升了写作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促使学生重视写作, 并从中得到乐趣, 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蒋建华2013) 。写作需要语言, 这种需要可引发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关注, 增强其对语言形式的敏感度;写作活动本身就是学生尝试使用语言、检验自己有关语言的假设的过程;而有形的文字产品更有利于学生反省自己和他人的语言学习, 提高其语言形式的准确性 (张伊娜2013) 。因此, 以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的阅读活动, 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活动的动机和效率, 促进阅读技能与写作技能的同步发展。教师要抓住每个阅读生成写作的契机, 让阅读与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成为一种自然习惯。

参考文献

蒋建华.2013.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后续写活动的策略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10) :29-33.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勇.2013.例谈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的要点[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9) :32-37.

夏卫华.2014.高中英语读写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外语教与学, (3) :12-15.

徐浩, 高彩风.2007.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 (2) :184-190.

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例 篇三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六何”提问链

一、倾斜角概念形成片段实录与分析

(1)第一次教学实录。师:坐标法是在坐标系的基础上,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通过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一种方法。本课时我们将研究最基础的知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师:平面几何中,确定直线的条件是什么?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条直线l,它的位置由哪些条件确定呢?

众生: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否利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

众生:……

师:在直角坐标系内任给一个点,过这个点的直线有无数条。再给一个什么条件就可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呢?请动手操作一下。

生1:再给另一个点。

生2:与x轴的交角。

师:好!(借助于信息技术演示,得出倾斜角的概念)

(2)第二次教学实录。师问1:在几何问题研究中,我们常常直接依据几何图形中点、线、面的关系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那么能不能通过代数运算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呢?

生:可以!

师问2:我们如何把形转化成数得以进行运算呢?

师: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直到有一天躺在床上观察虫子在天花板上爬行位置,激发了灵感,产生了坐标的概念,创立了解析几何。从而以坐标系为桥梁,把几何问题代数化,即把图形放入坐标系进行研究。

师问3:平面几何中,确定直线的条件是什么?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条直线,它的位置由哪些条件决定?

生: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问4:有两个点确定的,一个点行不行?

生:不行

师问5:如果给一个点,再增加一个什么条件,能够确定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呢?即如果给你P点定点,还需要什么条件?

生:角!

师问6:好,谭喆同学,您可否上来指出来给同学们看看呢?是哪个角?

生:(学生上讲台示范指出)

师:好!我们给这个角一个名字吧,叫直线的倾斜角。一般地,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我们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

(3)片段实录分析。第一次授课时,引言部分通过教师介绍,使学生了解学习新内容的特点及意义,接着针对初中学过的相关知识,设计了提问1与提问2,意在立足旧知识,寻找新知识的增长点,最后教师成为主角,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定义直线的倾斜角。在第二次教学中,把坐标法产生的背景及过程,结合即将学习的直线的倾斜角概念,设计“如何”提问链,即提问1—6,且提问与提问之间互相联系、环环相扣。这样在提问链驱动下,经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与交流,直线倾斜角的定义自然生成,也让学生体悟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直线斜率的坐标计算法公式推导片段实录与分析

(1)第一次教学实录。探究问题:已知P1(x1,y1)、P2(x2,y2)是直线l上任意两个不同的点(其中x1≠x2),求直线l的斜率k。

师:要求斜率k,你会想到我们刚刚学习的什么知识呢?

生:k=tanα。

师:要用到k=tanα,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构造什么图形呢?

生: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

师:那么如何通过P1、P2构造包含有倾斜角α的三角形呢?

生: ……

师:很好,这里的α为锐角,当α为钝角时,情况又如何呢?

生:当α为钝角时

α=180°-∠QP1P2,x1>x2,y1?y2,tanα=tan(180°-θ)=-tanθ,

在直角∠QP1P2中:

师:好!两点P1(x1,y1)、P2(x2,y2),x1≠x2过P1P2的直线的斜率为。

(2)第二次教学实录。师:请大家完成这个问题:已知两点P1(x1,y1)、P2(x2,y2),x1≠x2,求直线P1P2的斜率k。看谁能做出来!哪位同学上来在黑板做一做?好!肖峻友同学。

(两分钟左右,在黑板写的肖同学作出了如下图4-5图形及结果)

图1

师:大家看看,很有意思,他把点P1很聪明地放在了坐标原点上,但是点P1一定在原点吗?

众生:不一定!

师:谁来帮他改改!好,甘雨果同学,你上去改改!

(两分钟左右,作出了如下图2、3图形及结果)

图2 图3

师:请给同学作一下解释。

生:(略)

师:很好,给甘雨果同学点掌声!但我们更想知道你是如何想到的?

生:构造直角三角形,用三角函数的定义。

师:为什么想到要构造直角三角形呢?

生:……

师:想想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因为所要求的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正切值有关,而要求倾斜角角α的正切值,就要构造直角三角形来求解。

师:非常好,说出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代表同学们还有一个小疑问,你的两个图形中的直线P1P2中的点P2都是在P1的上方,可不可以把它们交换位置,那么有何不同?

生:一样的。

师:怎么个一样法呢?

生:计算结果是一样的或是,只是直线P1P2方向不同。

师:经过探究与讨论,我们得到了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P1P2的斜率为,我们也发现这个公式分子分母中的P1(x1,y1)、P2(x2,y2)对应坐标点的是对应的,体现了数学符号化的对称美,也有促于我们记忆。在此,我们还会有一个小疑问,这里为什么x1≠x2呢?

生:分母不能为零。

师:如果从直线的角度去理解,还可以如何解释呢?

生:倾斜角为90°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师:除了以上我们同学介绍的方法,是否还有别的更简洁的方法吗?

生:老师,我有一种方法,不知道对不对!

师:请说。

生:P1、P2两点满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代入消去b得,我发现得到的结果跟课本一样的,但我不确定这里的k就是所求的直线的斜率。

师:同学们,觉得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实际上,这位同学已经把直线的斜率用一次函数的角度作了对比研究,换句话说,一次函数解析式中y=kx+b的k可看作直线的斜率,事实上,这就是我们以后将会学习的直线的方程。我建议给这位同学鼓鼓掌!

(3)片段实录分析。两次授课模式不同,第一次是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最终演变成了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授受,即只给学生介绍了教材中提供的推导两点求直线斜率公式的方法,并向学生说明了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

4.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例 篇四

1.对信息技术第一节课涉及的理论部分,谈谈自己的教学经验。

答:

首先,信息技术第一节课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一个跨越,初次踏入高中课堂,学生满怀憧憬,如果教师把握的好,学生从此就爱上了信息技术课,因此,在教学情境、示例的选择上,教师要精心挑选那些能吸引学生,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说的素材,有一个好的开端。其次,关于信息的概念的讲解,教师宜先抛砖引玉举个学生熟悉的例子后,由学生畅所欲言,例举身边的例子,以此感受信息无处不在。

最好,关于信息的特征,书上的四个特征,教师需要配以丰富的例子加以说明,然后鼓励学生思考例举更多的例子。此外,还应例举额外的例子,例如,诸葛亮的空城计,让学生明白信息的特征远不止书上的这些。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好好地归纳。

2.请列举几种在理论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

⑴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一直是信息技术理论课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演等不同的形式:讲述法:指教师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例如,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等,一般用讲述法。

讲解法:指教师对某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则等,进行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当演示和讲述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或联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讲解。如信息的基本特征,程序设计中算法,多媒体技术中声音、图形、图像的采样等知识的教学,常应用讲解法。讲演法:是教师对一个完整的课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通过分析、论证来作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如学校开设的网络安全、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等方面的专题讲座。⑵演示法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或展示视频,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感性认识,就能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组成时,拆开一台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内部结构。

⑶角色互换式教学:师生互换角色,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上一节课,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5.联系生活,感悟数学(课例) 篇五

——《温度》课例研究报告

研究的背景: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数的认识范畴。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并有了一定的数感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侧重关注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温度》一课的内容是通过认识温度计,引出正负数,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学生以前学了多位数,认识了分数、小数,可以说今天这节课是数的认识的进一步拓展,为以后教学数的分类以及进一步认识数打基础。,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 研究过程:

一、研究团队和行动计划

1、合作团队

教研组成员:蒋巧君、王萍珠、周秉华、胡绿荷、胡海芳、等老师

2、研究行动

研究方式:课例研究

课例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 作课教师:施黎红

3、行动流程:

课前研讨 两次备课 课例展示 课后研讨 教学反思

二、行动回顾

1、确立主题

3月5日下午我们教研组老师及教研组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联系生活

小学数学 实际学数学”。如:数学课中有哪些跟生活联系紧密,温度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如何把理性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感性认识带着这些疑难与困惑,我们一起通过翻阅书籍和上网等各种途径查阅资料,一起研究,商讨,知道了:1给与学生一定的生活情境

2、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我采用了“联系生活体验感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首先让学生从每天都接触的气温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引入负数的概念,同时让学生在实例中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零下2℃表示比0℃还要低2℃,可用-2℃表示,读做负2℃。并通过举例拓展负数的表示范围,如:取款、电梯等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奠定感性基础,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是下节课的内容,但我觉得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进行理解,并且有实例的现实意义,学生完全能接受,练习应用我设计了两块内容,一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小调查作为本课知识的延伸,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的知识进行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2、选课 备课

(1)个人备课:我先是查了好多的资料,发现《生活中的负数》作课的人很多,教案资料都比较好找,可《温度》这一课资料就少之又少。我心里也是很犹豫,到底该上什么,后来觉得还是尝试人家没上的,有这么多的同事在,什么困难不能解决呢。确定主题后就,及时与领导和有经验的老师商量,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首先,由我独立备课,通过研究教材我了解到在集体研讨时我谈出了自已的想法和困惑,如:本课内容不是很难,但是要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平台?如何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集体备课:3月20日我校数学教师、校长、主任及教研组成员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依据我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首先大家解决我个人备课的困惑,大家研究觉得先按我自己的备课流程把课拉一次,有不妥的地方再及时修改。

(3)上研究课:第一次用不是本班学生授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课后大家一起研讨。我先谈在讲课过程中的感受,我感觉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不够清晰,整个过程有点乱,教学环节在整合上有一定的毛病。习题设计没抓住重难点。

小学数学 教师1:认为情景导入缺少激情,主要原因在于老师; 教师2:建议习题的设计应有一定才层次; 教师3: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明确; 教师4:个别学生难点还没掌握。

第二次在另一个班上课,针对大家的意见修改了上节课的不足之处,完善了教学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如教师语言需规范;对学生要有适当的鼓励语言;学生的练习有了更好的改进。

《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会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能在具体情境当中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能正确读写温度,难点是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谈论法进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侧重关注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教学过程:

第一次上课

温度大小的比较

机灵狗还给我们带来了拉萨的气温,你能读出来吗?拉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3℃,最低气温是零下20℃。让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是-20~-3℃。-20~-3℃哪个温度高,哪个温度低,为什么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用课件进行演示。接着让学生比较另两个温度的大小。然后进行画图,:让

小学数学 学生在温度计图片上画出北京和哈尔滨的刻度,并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上理解温度的高低。

【意图:通过情景图和温度计,让学生初步学会温度大小的比较,并总结出比较的方法。】

课后反思:通过画图活动,较好的学生已能比较温度的大小,但用起来比较麻烦,不够形象生动学生学起来还是有点困难,怎么让比较温度的大小更形象更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是下一次上课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第二次上课

1、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奇特的地方,那个地方有句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你猜那是哪里呢?(这次不是让机灵狗来陈述,而是用谜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我们来看看新疆一天奇特的天气。(由新疆一天的天气引出正负数,自然亲切)

3、认识0℃。(跟课前谈话想呼应)

4、认识30℃和-15℃。

5、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同是一天各个城市的气温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城市2月份某天的气温。

6、谁能播报这几个城市的天气 预报(学学天气预报播音员,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7、从这些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

8、温度的高低跟什么有关系?

9、你能找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吗?

10、用手势表示温度的大小:伸出左手平放在胸前,做零度(分界线),用右手在左手上下比划出温度。零上温度在左手上方,温度越高离左手越远;零下温度在左手下方,温度越低,离左手越远。(让学生动一动,更好的理解温度的大小)

【最后:“学起于疑,又终于疑。”当学生总结汇报后,我提出关于负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独具匠心的设计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伏笔。】 课后研讨:

小学数学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前谈话中由“鸿沟”引入分界线,为学习温度这特殊的概念埋下伏笔,也就是温度是以零度为分界线,把温度分成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通过天气预报了解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一年有四季,一天有四季,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2、通过打手势,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3、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1)有没有必要让学生用手去感知水的温度。如果过多的指导学生怎样测量,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会不会导致这节课喧宾夺主,完不成教学任务。

(2)学生对温度的理解是不是更需要多去体验生活

教学反思:

创设体验温度的情境,目的是以温度为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温度的变化是学生能体验到的事情,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有利于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温度计相当于一个竖直摆放的数轴,在温度计上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观察到零上与零下温度或者说正负数之间的差异。

随着电视机在家本部分内容是在一、二年级学习的“认识万以内的数”、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分数”和四年级上册“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之上所学习的内容。在学本节课之前,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对温度并不陌生,对正负数的感知也是比较丰富的,但他们的方法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经过系统的总结、整合和梳理。因此,本节课就是使学生重温体验温度的情境,从感性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形成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之间的交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本节课创设的问题情境都来源于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主动去观察、猜测、探索、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意识的提高与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温度,并用语言动作表示冷暖,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温度的大小。在小学数学 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温度的高低,为学生学习认识正负数,进而比较正负数的大小,奠定良好的感性基础。

以哈尔滨初冬气温变化明显的特点为课程资源,很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在体验、感受温度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课堂上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动脑,认真观察,采取自主探究和学习交流的学习形式,引导孩子去发现规律和问题。比如,教师出示温度计,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注意观察温度计上面的标识。

在零度的处理上,让孩子发现了零刻度线是红色的。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语言引导也是非常到位。比如,让孩子观察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时,教师运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孩子:“零以上的温度就是零上温度,零以下的温度就是零下温度。”教师不仅用语言去描述,还用肢体语言去引导学生。

教师给出某个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并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找出这样的温度,在拨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发现温度计上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差。这一环节,为后续学习正负数的比较和加减法做了充分的铺垫。教师还让学生观察了几个城市的温度,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我国的版图,体会从北向南的气温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学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整合。庭生活中的普及,每天看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所以,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关注前一天各地的气温情况。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把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的交流,并取出其中的一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如零下2 ℃比0 ℃还要低2℃等。再请学生在温度表上找一找对应的温度,以增加一些直观的认识。

6.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例 篇六

学习难,语文学习尤其难。有教师能把语文学习变成容易的事、享受的事,恐怕是天方夜谭吧。然而,在8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研究会“转变学习方式,构建学习型课堂”的竞赛活动中,沈文涛老师(一等奖获得者)执教《雨霖铃》一课,在这方面作了一次可喜的尝试。

一、让学生沉醉其境,体验作者痛感

一般教师执教诗歌总喜欢先让学生“知人论世”,讲一番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而沈老师执教《雨霖铃》时,却一反常态避开这种似乎必需的教学环节。上课开始,他踏着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走上讲台,与学生一起静静地聆听一代歌后美妙的歌声。歌声一停,他连上什么课文也不交代,而是伴着刚才的乐曲(已删除唱词)朗诵柳永的《雨霖铃》。接着,再伴随音乐纵情朗读他改写的小散文。此时此刻,除了教师的朗读声,全场一片寂静,有几个女生眼睛里都噙满了泪花,之后,教者才让学生打开课文齐声涌读《雨霖铃》。这一歌三诵,整整花了十分钟时间。没有剖题,没有板题,没有讲作者,没有任何背景介绍。为什么?一是给足学生整体感知的时间,二是使足引导学生进入词作情境的招数,三是去除影响学生进入忘我境界的“杂音”。目的只有一个,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入“高峰体验”(马斯洛语)的境界,使他们充分体验词人缠绵悱恻的伤痛之感,以完成从审美痛感到审美快感的顺利转化。

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就有着强大的情感张力,具有伤痛色彩的诗歌更易于撼动人与感染人;作为少男少女的高中生有着强烈的情感接受力,更易于产生共鸣,陶醉其中。在此种情景下,所有抽象的讲解、说教、讨论以及作者介绍都是多余的。让学生直接接触与真切感受作品,走进作者创造的形象世界,在诗歌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教者深谙诗歌教学之道,让学生通过听歌、听朗诵、参与朗诵,倾心体验多情才子柳永创造的《雨霖铃》。此刻,沈老师连课题都没有板书。他要使其他动作“轻些”、“轻些”、“再轻些”,让干扰的“杂音”少些、少些、再少些。他是怕干扰学生走进作者情感世界的步履,担心影响学生形成痛感的“高峰体验”,以致无法将痛感转换为快感。

学生听歌曲、听词作朗读、听小散文朗诵与集体朗诵词作这四步学习,虽不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也近乎“歌之咏之”。如果像一般教师那样只实施一步两步,学生未必能沉浸其中,陶醉其里。

当然,这四步之后尽管有人动情盈泪,却只是走进词人情感世界的初级阶段,即整体感知阶段,而要真正进入作者的情感深处,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理性解读。学生在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而“说不清,道不明”是“痛”还是“快”之际,自然会产生“知其所以然”的欲望。沈老师趁着这样的态势转入理性分析阶段,通过“写得怎么样”的发问,引出“心灵痛感往往能产生欣赏快感”的学理介绍,过渡到…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的主题,消解学生心中诸多问题之核心块垒。诸如为什么会“无绪”、“无语凝”、“更与何人说”,词人为什么要写“寒蝉”、“长亭”、“暮霭”、“杨柳岸……”,全都可以从“不堪于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之中找到解答。

二、让学生建构图式,产生认知快感

对文学作品进行理性解读,是从局部到整体,还是从整体到局部?阅读理论界早就有了结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应当交替进行,不可偏于一种方式。然而,解读的内容繁多而复杂,一般教师只会从头到尾依次展开,把“芝麻绿豆”的知识与内容全都杂乱无章地搬出来,还声色俱厉地强调“考试会考到”。不仅大煞文学欣赏之风景,而且让学生记忆苦不堪言。沈老师先拎出“‘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这个中心,且以之为词眼,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全词。教者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本课是从整体欣赏词作开始的。如果从整体欣赏一下子跳到局部解读,不仅突兀不自然,而且逆其学理。学如析薪,贵能顺理;逆理横断,学之大难,教之大忌。

教者这样做不仅上承整体感知,而且让学生以“惜别之伤”为线索串起一系列内容,可谓“彩线串珠”。更为精彩的是,在“师生、生生讨论”中建构了一个相对完美的认知图式(或曰“认知结构”、“认知框架”)。

沈老师帮学生建构的这种宝塔式认知图式(加粗的文字为课后作业的答案),把这一课所涉及的语文知识与相关内容作了网络式加工,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赋予了严谨的逻辑系统,具有一种逻辑美。这种逻辑美不仅美在它的形式,从塔尖到塔底,从一级到五级;而且美在它的内容,塔尖统领塔身与塔底,塔底支撑塔身与塔尖。

建构这种认知图式更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还在于让学生产生理性的认知快感,学时易理解,学后易巩固,用时易提取,学习者何乐而不为?诚如布鲁纳所言,学习者最大的乐趣则是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让学生超越文本,获取创造美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不仅要源于文本,而且要超越文本。只有这样,文本才能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功能。所谓“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应是这个道理吧。据此,沈老师和学生在这一课即将结束时,作了一个更有价值的尝试。

他问:“这‘首词把男女离别的伤感,写得这么凄楚与销魂,是不是伤感就是古代惜别诗歌的最高境界呢?”一石激起干层浪。学生认为未必,与伤感相对的还有豪迈。然后,教者顺势举出高适的《别董大》、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例子予以汪明。接着发问:“我们鉴赏惜别诗歌,喜欢伤感还是豪迈呢?”在学生答出“都有欣赏价值”后进一步升华:“如若我们写惜别诗文,是选择伤感还是豪迈呢?”在学生选择豪迈之后,教者作了肯定,并解释其原因:“伤感大多凄楚悲切,充满消沉情调”,“豪迈大多豁达开朗,充满积极倾向”。这不仅照应了前面“一般情况下就是这样”的肯定,而且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

没有思维发展的阅读快感往往是短暂的、肤浅的:超越文本的阅读快感才是恒常的、深刻的,才是从生命底处中焕发出来的美感。文本是一堵墙,也是一扇窗。把它作为一扇窗,由此观赏到的世界,远比眼前作者建构的文学世界美妙得多、丰富得多。沈老师这种让学生生成超越文本的价值取向的教学策略,无疑也给我们广大师生打开了一扇视及千里的窗户。

《雨霖铃》教学实录

(伴着邓丽君演唱《雨霖铃》优美的歌声,教者走上讲台。)

师(歌声停后,伴音乐表情朗诵):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更与何人说。(再伴随音乐纵情朗读)秋蝉的叫声好凄清,来到十里送别亭,正是傍晚时分,急雨刚停之际。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彼此都无心饮酒。正在依依不舍之时,船夫却催着上路了,双方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竟无一语相诉,只是一片哽咽。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哪。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良辰美景,也没心思去享受、即使有无限的情意。我又再同谁去倾诉衷肠呢?

师(发现有同学眼中已噙泪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充满深情地把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齐诵一遍吧

(生齐诵)

师:这首词(板题)写得怎么样?

生:说不清。总之是很凄凉,很悲苦。

师:对。触及我们心灵的痛感往往能产生欣赏的快感。与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下面我们却要在“说得清”、“道得明”上作一番研究。先看这首词表达了什么人的凄凉和悲苦?

生:恋人之间惜别时的凄凉和悲苦。

师:怎么看出来是恋人之间的?

生:“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都应该是男女之间的表现。

师:真不简单,有理有据啊。柳永(板书)有没有点出这种惜别之情?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对。其凄凉和痛苦这两句也能概括。即…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板书)。请把这个重组的句子齐诵三遍。

(生齐诵)

师:下面我们来看整篇是如何表现这个凄凉和痛苦的,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层层展开的?

(师生、生生讨论)

生:这首词是分上下阕来写的。上阕的前三句点明分别的时间和地点,景物描写很细腻,营造了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词悲凉的基调,渲染了人物离别时悲伤的心情。然后是分别时的场景,用了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写得十分真切感人。下阕是作者想象到离别之后的情景,把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情绪物化得非常具体。杨柳、晓风、残月本是自然之景,现在是作者内心悲凉的写照。柳叶无依。晓风凄凉,明月残缺,有情人不能相聚。何其凄惨。何等悲凉!再写“此去经年”,良辰好景也没有心情玩赏,不值一看。最后写有再多的“风情”也没有人可以诉说的痛苦。

师:说得太好了。一层层分析过来,特别到位。赏析诗词就要这样,细心阅读,用心揣摩。

师:还有补充赏析的吗?

生:我想再说一下前三句。开头的“寒蝉”是秋天的蝉鸣,点明时间;“长亭”是交代离别的地点,又是傍晚时分。整个情景非常凄凉。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开篇三句不仅交代背景,而且渲染离别气氛,奠定全词基调。

生:我觉得这三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有听觉,也有视觉的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这三句都是四字句,比较整齐,和下面的长句子相互映衬。

生:前面同学说得特别完整,我来说下阕吧。作者宕开想象,写自己对情人长久的不舍,就是在特别好的时辰,特别好的地方,没有知己,无人可诉说心中的情意,特别伤心。

师:这种伤心已经超越了“清秋节”。在时间上延伸开来。悲伤情绪充塞了未来!

生:我最喜欢的还是上阕的`最后一句。这首词通篇被离别的愁绪充塞着,但是这一句展现了一幅非常广阔、渺远的场景,他的愁绪扩展到一个更加遥远的空间,上升到一个更加沉重的层次。

师:特别好。同学们注意到了虚实相济的妙处。上片主要实写,但这一句是实中有虚,是由实而虚的关键句。作者前面实写清秋节的别离,到这里,自然的“清秋节”渐渐演化为作者心中的“清秋节”。至此。作者的心境已经与自然的情境融为一体。

师:这是写景,更是写情。这里的景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同学们可以试着用比喻的句式把这种情景关系直接表现出来。

生:离别之伤啊就像千里烟波那么绵长幽深,就像沉沉暮霭那么沉重压抑,就像辽阔楚天那么无边无际。充塞天地。

师:这里也有前面提到的点染手法。何为“点”?何为“染”?

生:以“去去”重叠,表明行程之远,此为“点”;以“烟波”、“暮霭”具体描绘远之形态,此为“染”。

师:此“染”之中虚实结合。此“烟波”、“暮霭”既为眼前所见,是实写,亦为联想所致,是虚写、不虚写“千里”、“楚天”不能形象表现弥天之“伤”作者满心全是载不动的“离别之伤”。凝神静想。叫人不禁大哭,甚至有人说“楚天阔”的“阔”与“哭”同音、

生:我还想再说说“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一句前面同学分析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其实这些意象还是传统意象,比如“柳”与“留”谐音。有离别不舍的含义,“月”也常常代表思念、

师:你说到了点子上。这一句是最具柳词特色的句子,被誉为“千古俊句”词人选取典型之景。写出千古离愁、其“典型”之处不仅在于情景的妥帖,还在于文化内涵与自然之景的完美结合传统意象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在这方面,这首词做得非常出色这样的意象还有好多,你们还能找到吗?

生:寒蝉,长亭,酒、兰舟……

师:好的我们回看全词,简要概括一下

师:学习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已经读懂读透了这首词呢?那我提一个问题。柳永为什么这么悲伤?既然舍不得心上人,又何以要离开?又何以如此无奈和痛苦?

生:我觉得可以联系柳永的背景资料、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屡次科举失利、他就去为歌女写词,让她们传唱在那里他得到了知已,当要离开她的时候,当然是不舍的,而且前途渺茫。内心是压抑的,所以特别悲伤。

师:说得真好、这在文学批评上有个术语。叫“知人论世”(板书)。要真正读懂作品。就要知人论世,要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

(投影柳永生平)

师:柳永仕途坎坷,他在最狂妄的年纪被折断了理想的翅膀,在京城再也待不下去了,不得不离开心上人。真诚爱护过他、给过他慰藉、关心过他的心上人也将和他天各一方。至情至痛才有了这千古佳作!

师:这种感情读出来就会更加感人。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

(学生点评,再读展示)

师:这首词把男女离别的伤感写得这么凄楚与销魂,是不是这就是古代惜别诗歌的最高境界呢?

生:恐怕不是

师:同样是惜别诗,除了伤感型,还有豪迈型、谁知道豪迈型的惜别诗词,

生: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师:对,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还有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不落儿女情长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英气逼人、气壮山河的慷慨壮志;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那么,我们阅读鉴赏惜别诗歌,喜欢伤感型的还是豪迈型的呢?

生:好像都喜欢。

生:伤感缠绵悱恻,体现柔美;豪迈豪爽潇洒,体现刚美。

生:都有欣赏价值。

师:说得好!如若我们写惜别诗文,是选择伤感,还是豪迈呢?

生:选择豪迈吧

师:一般下情况是这样因为伤感大多凄楚悲切,充满消沉情调;豪迈大多豁达开朗。充满积极倾向自然应该选择后者。下课。

课后作业:根据《雨霖铃》词作内容与艺术手法,完成“认知图式”表格中的填空。

主持人语

为什么要做课例评析?我们可以有很多答案,但基本的出发点,就是点出课例的外显特征和背后学理,让读者和听者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张老师从三个方面来评析沈老师的课:“让学生沉醉其境,体验作者痛感”、“让学生建构图式,产生认知快感”、“让学生超越文本,获取创造美感”。每一个方面,前半句是点出课例的特征,后半句揭示教学的效果或者目的,而学理的分析则贯穿其中。课例评析,其道也大,其式也丰,其术也多,但观点鲜明,持论有据,令人受益,是不管何种评析都要首先做到的,张老师这篇评课稿庶几近之。

从沈老师的课来看,确实很好。这好,不仅仅是沈老师的教学设计,更在予学生的表现,学生已经熟稔于诗词鉴赏之道了。课的精彩主要是学生精彩,学生精彩跟教学设计和教学调控是分不开的。

7.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例 篇七

1.实验一 (操作实验) :探寻轨迹1

数学操作实验是指通过对一些工具、模型的动手操作, 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检验数学结论 (或假设) 的学习活动.

1.1活动准备: (1) 准备工具:三角板, 直尺, 圆规, 铅笔, 8K白纸. (2) 把全班48人平均分成12个小组, 每组4人, 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1.2问题:给定一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 如果动点M到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 那么动点M的轨迹是什么呢? 请思考.

1.3实验设计: (1) 请找出一个到定点M与定直线l距离相等的点M1.学生作图:过F作直线l的垂线, 垂足为H1, 取FH1的中点即得M1 (图1略) . (2) 请再作一个满足条件的点M2. (同学们合作讨论, 教师巡查并和学生交流.) 学生作图:在l上取不同于H1的点H2, 连接FH2, 作FH2的中垂线, 再过H2作l的垂线交FH2的中垂线于点M2, 点M2即为所求作的点 (图2略) . (3) 请同学们根据点M2的作法, 再作出几个不同的点M3, M4, M5, …, Mi…, 用描点法画出这些点的轨迹, 并观察轨迹是什么图形? 学生作图:学生作出图像 (图3略) . (4) 师生交流. (5) 给出抛物线的定义.

1.4设计意图:设计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形成数学概念, 体验习得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实验二 (计算机实验) :探寻轨迹2

数学计算机实验是指借助于计算机 (包括图形计算器) 的快速运算功能和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 模拟再现问题情境, 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 (或假设) 的学习活动.

2.1活动准备 : (1) 准 备工具 :笔记本电脑12台 , 要 求安装几何画板. (2) 把全班48人平均分成12个小组, 每组4人进行合作学习.

2.2实验设计: (1) 各小组通过实验一作点的方法, 用几何画板作出动点 (图4略) . (2) 移动点H, 观察点M形成的轨迹 (图5略) . (3) 学生交流想法.

2.3设计意图:设计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因为实验一中学生徒手画的轨迹图像不够精确, 让学生运用几何画板作图再次验证动点M的轨迹, 呈现完美的图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3.实验三 (思维实验) :探求轨迹的标准方程

数学思维实验是指通过产生灵感、逻辑推理、数学演算等发现科学规律或结论的过程, 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探求数学结论的学习活动.

3.1活动准备: (1) 准备工具:三角板, 直尺, 铅笔, 8K白纸. (2) 全班分成3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3.2实验设计: (1) 请同学们思考, 如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学生思考, 总结或引导出三种典型的建系方法, 第一种是以过点F作l的垂线为x轴, l为y轴 (图6略) , 第二种是以过点F作l的垂线为x轴, 过点作x轴的垂线为y轴 (图7略) , 第三种是以过F作l的垂线为x轴, 过F到l的垂线段的中点作x轴的垂线为y轴 (图8略) .) (2) 分3组分别推导上图3种情况下的轨迹方程 (每组派一位同学板演) . (3) 展示3种情况得到的轨迹方程分别是:①y2=2px-p2;②y2=2px+p2;③y2=2px. (4) 让学生选出最简洁的式子③作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并归纳标准方程的含义. (5) 请学生推导其余3种标准方程. (6) 学生交流想法.

3.3设计意图:此实验的重点放在建系和推导方程上 ,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去推导各种坐标系下动点M的轨迹方程, 亲身体验因建系的不同而导致方程的差异, 体会最优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和探求数学结论.

4.实验四 (计算机实验 ) :验证二次函数图像满足抛物线定义

4.1活动准备 : (1) 准备工具 :笔记本电脑12台 , 要求安装几何画板. (2) 把全班48人平均分成12个小组, 每组4人进行合作学习.

4.2实验设计: (1) 运用几何画板作出二次函数y=x2+2x-1 (任意选取) 的图像. (2) 在 (1) 中画面作点F (-1, -7/4) 和 直线y=-9/4. (3) 在函数y=x2+2x-1的图像上任取一点M, 过M作直线y=-9/4的垂线, 垂足为H, 再作线段MF和MH. (4) 度量线段MF和MH, 拖动点M, 观察线段MF和MH的度量变化值 (图9略) . (5)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点F (-1, -7/4) 和直线y=-9/4即为该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 (6) 师生一起交流和分享学习体会.

4.3设计意图: 设计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因为学生初中就知道二次函数图像是抛物线, 但对图像的轨迹理解仅停留在是物体抛出去的轨迹这一层面上.学习了抛物线之后, 让学生亲自验证二次函数图像确实是满足抛物线定义的.通过这个实验, 学生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的科学精神.

摘要: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本文以“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设计为例, 谈谈从数学实验的角度出发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及思考.

关键词:课例设计,数学实验,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参考文献

[1]邵光华, 卞忠运.数学实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3) .

8.高中语文新闻阅读课例研究 篇八

我国的语文教学目前是以文选型的课文教学为主,而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的过程。我执教中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里面的文章,基本上以传统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文学体裁为主。只有在必修一第四单元设置了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但这个单元的教学往往没有突出新闻文本这一文本体式的特性,甚至被当作普通散文来进行赏析与解读,师与生走入了教与学的误区。本文以一堂新闻阅读课为例重点讨论新闻阅读教学如何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即新闻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

二、新闻阅读教学课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本则新闻,关注新闻的报道角度,挖掘新闻的独特价值。

2.注重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1.寻找本则新闻报道的角度,深入研读,捕捉并分析文章中的“对比反差”。

【教学难点】

1.挖掘本则新闻重大而永恒的新闻价值。

【教学方法】

1.导读点拨:通过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关注文章精彩关键的内容,并掌握可迁移的阅读同类文章的方法。

2.合作探究: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得到收获。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文章的情境。

师:新闻往往报道重大题材,20世纪的奥斯维辛就是集战争、灾难、死亡等重大题材于一身的新闻素材。同学们有谁了解奥斯维辛吗?

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文字、图片资料。

(二)整体感知——为深入研读做准备。

学生配乐默读文章(背景音乐:《辛德勒的名单》)。

师:这就是《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14年后所写的一则关于奥斯维辛的报道!这则新闻发表后曾经引起了当时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评审委员们的注意。

(三)探讨研读——关注本则新闻的报道视角,捕捉并分析文章中设置的“对比反差”。

师:在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新闻界公认的最高奖项,自首次颁奖以来,它几乎囊括了美国最杰出的新闻记者的最优秀的新闻作品。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

学生合作探究:如果你是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委员,你会向评选主席推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没有新闻的新闻吗?从文章出发说说你的理由。

(四)点拨提升——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

1.独特的新闻视角。

发生了新闻的主角是人,看新闻的人也是人,罗森塔尔没有把视点放在集中营的血腥与残暴上,他更看重事件背后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把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作为新闻的侧重点,感受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都受到了暴力与杀戮的震撼,并且陷入了思考。

2.重大的新闻价值。

包括记者本人在内的参观者眼中恐怖与快乐、死亡与新生、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让他们终身难忘,陷入沉思,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为他们的情绪所感染,为他们的思考所带动:铭记历史,反对战争,停止杀戮,尊重生命,珍爱和平!从这个角度上看,这篇新闻具有永恒的新闻价值,这就是“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

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他们审视的是不测风云,浅滩暗礁,而不是一马平川,繁荣盛世,他们试图通过阻绝一个个罪恶来改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这就是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除恶扬善的使命感。

(五)本课小结——审读新闻的角度与方法。

对同样一个新闻题材的报道,报道角度的不同能分出新闻的高下。

本文的新闻题材并不新颖,甚至陈旧,但独特报道角度为本则新闻彰显了重大的价值。报道内容上无法独家,角度的“独家”同样造就独家新闻。正如美国新闻记者罗伯特﹒怀特说:“任何人都能在商场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却能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优秀的记者应该采用那种能够充分、全面挖掘新闻价值的报道角度。而不是一味地猎奇,或者只为迎合某一类人的阅读取向而庸俗地写作。

另外,新闻人最贵有的,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一种人文关怀精神。他们不仅揭露丑恶,维护正义,而且试图阻绝一切罪恶来改造这个不完美世界。这也就是新闻记者没有任何的官衔,却被人们奉为无冕之王的原因。

三、课例研讨:借助文学研究和文体研究的成果,探索教学内容的最佳落点。

这里把新闻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分为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依据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第二,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

首先,是一个新闻文本的阅读教学课例。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是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这个单元选入了中外新闻特写各一篇,通讯、报告文学各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两篇新闻特写中的一篇,是美国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经典之作。它描述了曾经的法西斯“杀人工厂”如今却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的情形,似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出,然而在这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罗森塔尔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写出了“没有新闻”却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教师在备课时注意到对于文本的解读和把握应该严格地依据文本体式,所以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文本当成一篇新闻作品去审视,也引导着我的学生去用读新闻的方法品析这篇课文,而不是把课文当成散文阅读而去揣摩它的词句。

再看学情,学生雖然每天都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新闻资讯,但是往往读得浅、读得散、读得不精准、甚至读得碎片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准确地接受和审读新闻,如何从新闻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感受到优秀新闻作品的力量。

另外,本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可谓适切。这则新闻是新闻中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非常好的作品,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高阶思维活动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上课教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使课堂转变成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审现场,同时也使学生发生角色转变,转变成一个个的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审委员,讨论话题是:“如果你是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委员,你会向评委会推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没有新闻的新闻吗?从文章出发说说你的理由”。在课堂上,学生在观点与观点的碰撞与整合中,对这则新闻的评价形成了共识,那就是这则新闻确实具有独特的新闻视角与重大的新闻价值。这恰恰是这则新闻两个最宝贵的闪光之处,也是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两大理由。

作者简介:

上一篇:冬天的故事作文下一篇:浅谈绿色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