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2024-10-27

新人教版八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共10篇)

1.新人教版八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案

一、教材分析

《9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第84页的内容。教材用学生喜欢的、具有动感的、激人奋发的图画9条龙舟比赛的情境图引入教学,然后用袋鼠每次跳9格的图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乘法算式及9的乘法口诀。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乘法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而且学生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学生就会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推导。教师就应在学生推导口诀的过程中,注意2—8口诀方法的延用。初步形成开放式教学,培养了探索精神,并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2)引导学生找到9的乘法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3)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并形成初步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9的乘法口诀得来源,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四、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我们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确定教学方法。

(一)教法:

教与学是共同体,教师的教是立足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唤起儿童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准教学起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已有了2-8的口诀的编制经验,有些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引入环节创设利用2-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抢答,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复习已有2—8的乘法口诀知识,激活已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初步经验,从而找准教学的起点,切入教学,为9的口诀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固着点和支撑。

2、提供恰当的“数学原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

塔尔说过:有效的数学学习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找到恰当的“数学原型”。本节课有两个数学原型,第一个是课件为学生呈现的龙舟比赛的情境图,引出学生用连加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第二个数学原型是为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设计的一个准备环节,在学生观察和思考后利用加法的知识完成教材情境图下面的袋鼠跳格图,让学生逐一算出2个9相加、3个9相加„„9个9相加的结果,使学生清楚知道9的乘法口诀中每一个积的来源,理解相邻两个积之间是一种相差9的关系,为学生正确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正确算出口诀中的每一个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了龙舟赛图和乘法算式为“数学原型”,学生就能够“再创造”出9的乘法口诀。

3、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孔子曰:“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在教学时,要通过问题设置或相关谈话,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本节课设计的主要问题有3个:有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如何算出结果,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通过乘法算式你能想出新的口诀吗?这些问题会为学生探究指明方向,增强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敏感度,并从中获得清晰的数学知识。

4、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学习了7,8的乘法口诀之后,已基本了解了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在学习9的的乘法口诀时,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学有所获。

(二)学法:

在注重教法的选择时,还要注重学法的指导。在学法指导上,要突出自主、探究、合作等特征,具体要突出以下几点:

1、能准确地把握数学信息。

在课件展示龙舟赛情境图时,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地检索出:一条龙舟上有9个人的信息。“面对9条龙舟,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都是关于几个9的问题,并且敏感地产生问题:如何编制9的乘法口诀?

2、学生能有效的探索。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围绕核心问题:2—9条龙舟上分别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算的?用口诀怎么表述?让学生经历用加法知识口算推算出几个9的结果,然后写成乘法算式,最后把乘法算式编成口诀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会小结和反思。

让学生学会小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升华学生的思维。本节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总结算式,在自主探究中总结发现,在训练强化中总结经验,在回顾整理中总结收获,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会分析、反思、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深刻性。

五、教学环节:

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以新课标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活动形式,力求构建一个思维灵动,充满活力的课堂。可以安排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唤起与生成

1、口算抢答(口算卡片出示)。

55×7

8×8 8×

18×2 8×6 2×5 5×

36×

43×8

2×3

2×4 1×

27×3 比赛抢答,看哪组得的奖品最多,并随时纠正错的。

在学生回答口算结果时,抽几名学生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或者所用的口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有两个:一是在于让学生复习2—8的乘法口诀知识,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做铺垫。二是让学生感悟到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与解决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1)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5月5日是什么节日吗?

师:在端午节那天人们一般会举行什么活动?

师:那你们看过赛龙舟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赛龙舟好吗?

课件出示赛龙舟图。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桌互相交流。

(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师:你能利用这些数学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每条龙舟上有几个人?也可能提出2条龙舟有几个人?3条呢?甚至提出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师:谁能解决这些问题? 生说算式

师:刚才我们说的都和几有关?

(3)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4)出示袋鼠跳格图

师:为了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学习9的乘法口诀,老师还邀请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课件出示:袋鼠跳着进来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是袋鼠欢欢,很高兴认识你们。)

(有的学生已经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口诀的来源,进而能够更好的记忆口诀,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师:袋鼠欢欢跳一步是多少?

师:袋鼠每跳一步是9格,跳两步是多少?跳三步是多少?请学生独立将袋鼠跳格图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袋鼠跳格图。

(在数轴上填写连加的结果,边看图边推想,这样的形式呈现,提高了抽象程度,渗透点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5)指名汇报填写结果

师: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9个9相加是81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数的?”

生:袋鼠跳一次是9格,后一次比前一次多9格,再加上9得到的。

师:是的,每个方框中的数都是连续加9的得到的。

(6)写乘法算式

师:从1个9到9个9,我们可以用什么简便的算式来表示呢? 生:乘法算式。

师:你们会写吗?请你们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并根据连加的结果写出得数。

指名汇报,教师课件出示:1个9到9个9的全部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写乘法算式,有了写1—8的乘法算式的基础,学生很快就能写出几个9的乘法算式,根据袋鼠跳格的图学生很快地能找到它们的积,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同时根据连加的结果写出得数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感知连加结果的特点。)(7)编出口诀

师:为了使我们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算式的结果,我们给它们编乘法口诀。你们有信心编出来吗?将编出的乘法口诀写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

生独立编口诀

指名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9的每一句乘法口诀 先齐读,再分组读、分男女比赛读。

师:一句口诀可以写几个乘法算式?请写出另一组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从龙舟图到袋鼠跳,由图示到表象,充分利用数轴,让学生观察袋鼠跳的每格是9,认识到几格就是几个9,以袋鼠跳为支撑点,暴露思维过程,从现象到表象,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自编口诀,体会每一句口诀的来源,经历每一句口诀的形成过程。)

2、小组讨论 曲径通幽

一是同桌的两个学生讨论、交流,互相展示自己编出的乘法口诀并辨析所编的口诀的正确性。二是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各自所编的口诀,再一次辨析所编的口诀的正确性。教流时,还要求学生说清每一组算式、所编的口诀及意义。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及时进行补充、纠正。(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表现方法多样,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形成了开放式教学。)

3、全班交流,水到渠成(1)展示成果。

每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余小组进行质疑、补充、纠正。,然后让每个小组根据交流情况取长补短,学习其他小组好的地方,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再次完善修正,达成共识,水到渠成的形成结论。在交流辩论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反思性学习意识,认识到自

己的不足之处,而且加深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认识。

(2)形成结论。

充分展示交流后,用课件展示9的乘法口诀的整个得出过程及结论。先出示一条龙舟有9个人,表示1个9,列出乘法算式是1×9=9或9×1=9,编出口诀:一九得九,依次显示2条、3条、4条、5条、6条龙舟图及对应的算式和口诀。以此梳理学生的思路及明确得出的结论。

(3)背诵口诀。

由于乘法口诀的工具性作用,所以不仅要会编制口诀,还要寻找规律加以记忆。让学生自由背诵。看谁背得快,用的方法好。

(4)寻找规律,强化认识。

1、找规律 在检查背诵口诀的同时,让学生们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学生们可能有的发现:低年级学生发现的规律可能很多:每相邻的口诀相差9;积的十位依次大1,个位依次小1;其中两句积的个位和十位数字正好颠倒;积的十位和个位的数字之和是9„„。

(1)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9。

(2)积的十位数字依次大1,个位数字依次小1。

(3)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老师还知道一个规律,想知道吗?(9的几倍比几十少几。)

(设计意图:有了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偶尔忘记某句乘法口诀时,利用这些规律推想出忘记的口诀。此外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合适的规律来帮助记忆口诀,凸显“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真正体现了学生的新知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选择,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2.记口诀。

(1)手指记忆法。

师:这些规律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口诀,老师还有一种很有趣的记口诀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电脑演示一到三的口诀后让生自己边做边和电脑里的验证。如果我忘了五九这句口诀谁来教我?)

(2)对口令。a.同桌对口令。b.猜口诀。(设计意图:在记忆口诀这一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现口诀中的规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口诀,不断地用赏识性的语言来激励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智慧的碰撞,使学生对于枯燥的口诀已经发生了感情,使原本静止的,程式化的口诀记忆过程成为鲜活,生动的师生学习场景图)

(三)训练与强化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学习,就像把沙子放在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所以我们要重视对所学新知识要及时强化和巩固。

1、基本练习:

(1)课本P85(1)题(2)课本P85(2)题

(3)课本P86(5)题(4)课本P86(7)题

基本练习要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们说理由,充分暴露出存在的问题,并共同订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变式练习

对号停车:课本P85(6)题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当能够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里,可以把教材中课本P85(6)题设计成动画形式,既巩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

(设计意图:在现实的情境,趣味的游戏,开放的活动和适量的作业中,多样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丰富了记忆口诀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有趣、有用和挑战性,让学生再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综合练习

(1)课本P87(10)题

(2)课本P87(13)题

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用9的乘法口诀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总结与提高

1、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在今天学习过程中,你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体会?

3、你对今天谁的表现最为满意?以后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4、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并且发现了记忆口诀的规律,用口诀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特别高兴,因为你们个个都很了不起,会观察、乐思考、能发现、更会应用。所以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找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通过小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新人教版八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二

科目: 小学数学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时: 1

提供者:王瑞科 单位: 南和县闫里乡大郝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8的口诀是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内容,由于8的口诀句数较少,因此应该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多练习记忆口诀,多做练习,也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熟练记忆,另外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运用。考虑到得出8的乘法口诀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积都比较大,同时,学生要直接得出8*8=64这一算式有一定的困难,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探索8的乘法口诀提供素材。学生可以根据情境图提供素材和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来填写表格,有表格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今儿编出乘法口诀。与前面不同的是不再完整的学出算式及编出乘法口诀,而是让学生根据以前所学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是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口诀。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自己尝试总结、交流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记住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上课时喜欢表现自己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中随意性比较明显,渴望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赞许;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有了学习1-7的口诀的学习经验,进而dui8的乘法口诀有很重要的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8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的兴趣很高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并能运用所学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的,这样既可以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 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也能增进同学间的情感沟通,改善人际关系;由于强调全员参与学习任务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变得容易解决。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依据以往的经验,自己总结8的乘法口诀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总结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知道口诀代表的含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有关7的乘法练习,让学生对7的口诀进行复习。 指名回答,全体背诵7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对已学过的7的口诀有一个复习过程

师生谈话先让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蜘蛛,它什么样子?再看图使学生了解到一只螃蟹有8条腿。 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蜘蛛,谁认真观察过蜘蛛有几条腿 选择大自然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读兔博士网站的内容,进一步了解蜘蛛的知识。  同学们看兔博士网站的介绍,了解一下关于蜘蛛的常识 丰富学生的所学常识,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教师进行启发式谈话提出根据一只蜘蛛有8条腿,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要求。让学生看课本第62页的表格和算式,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填表,写出一个算式并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 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图画并根据前面的经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简单回顾前面的学习并提出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已有检验。让学生亲历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让学生一起背诵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记忆 学生背诵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记忆 课堂上学生背诵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记忆

课堂练习:教师先与学生玩对口令游戏,再同桌互相练习,最后请同学表演。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通过各种对口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

课堂小结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积极回答自己的收获 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内容

八、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算式     口诀            算式

8×1=8    一八得八          1×8=8

8×2=16   二八十六          2×8=16

8×3=24   三八二十四        3×8=24

8×4=32   四八三十二        4×8=32

8×5=40   五八四十          5×8=40

8×6=48   六八四十八        6×8=48

8×7=56   七八五十六        7×8=56

8×8=64   八八六十四

九.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与他们一起讨论探索,与孩子们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孩子看法,创造良好的师生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倾听,不要孙便打断孩子的发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发言,鼓励学生真诚交流,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性格所向所以恰当评价,宁缺毋滥

3.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台湾教学案 篇三

你会收获一种人生。—评价单 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你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执笔人:江教者:审核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过程与方法: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认识台湾省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重点难点】台湾省的自然特征、经济特点

【关键问题】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影响经济发展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工具单、地图册、填充图册

【导读指南】

一、阅读“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部分,及图7.41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省包括岛,以及附近的岛、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北临海,南临洋,南临海,西隔海峡与省相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小组讨论完成P67页活动题

二、阅读“美丽富饶的岛屿”

1、台湾岛的地形以为主,台湾山脉主峰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地区域。

2、台湾岛气候类型,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岛上(能源)丰富。

3、台湾岛是一个美丽的宝岛,岛上的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如。

4、台湾岛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列举台湾的美誉、、、、、。

5、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6、小组讨论完成P69页活动题。

三、阅读教材“外向型经济”部分完成下列要求1、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型的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3、小组讨论完成P70页活动题.未解决问题:

我提出的问题: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问题拓展训练

你会收获一种人生。—评价单 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你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执笔人:江教者:审核时间:„„„„„„„„„„„„„„„„„„„„„„„„„„„„„„„„„()

1、台湾和福建等省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着说明台湾与台湾大陆的:

A、地缘关系B、文化渊源C、血缘关系D、历史渊源

()

2、台湾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有:

A、高原、丘陵B、丘陵、山地C、山地、平原D、平原、高原

()

3、台湾的著名树种是:

A、纺锤树B、红松C、樟树D、胡杨树

()

4、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农业为主B、“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C、以重工业为主D、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

5、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台湾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B、台湾四面环海,东临太平洋

C、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北部,气候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

D、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

6、下列关于台湾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是山地B、周围是平原C、2/3是山地D、2/3是平原

()

7、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因素有:

①良港众多②吸收外国资本③岛内市场广阔④岛内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

8、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号称“台湾硅谷”的科学园区是:

A、台北B、台南C、高雄D、新竹

9、将台湾盛产的产品和其美称用直线连接起来:

A、盛产甘蔗东南盐仓

B、盛产香蕉、菠萝亚洲天然植物园

C、盛产稻米东方甜岛

D、盛产海盐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

E、森林面积广阔森林之海

F、树木种类繁多海上粮仓

10、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来判断,台湾岛南部属于__ _带,中、北部属于___带。2)、根据地形区分布可知:台湾岛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填地形),稻米生产集中在西部的__ ___(填地形)。其_____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

3)、台湾岛东西部沿海地区比较,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部沿海地区,原因是受的影响。台湾岛的河流多向______流,水流短急,____资源丰富。__ _____是岛内最大的湖泊。

4)、图中A是_______市,B是______(山峰),C、D两地的地形均为。

5)、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图中序号代表钓鱼岛的是。

6)、“水果之乡”是台湾省的美称之一。2005年5月,从台湾直运大陆的第一船水果登陆,这次运到大陆的水果可能有下列中的:。

A、香蕉B、苹果C、山楂D、大枣E、芒果F、哈密瓜G、火龙果

7)、与出口欧洲相比,该省的水果销往祖国大陆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8)、将下列地理事物的填在图中:

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福建省澎湖列岛北回归线钓鱼岛

9)、你能列举证据来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吗?(至少列举一例)。26

基隆

A

C

B

高雄 D

120

200 km0

4.新人教版八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四

潘灵妹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最为关键的一年,如果学生在八年级学习抓得比较紧,到九年级时相对就会变得轻松,反之,到了九年级后就会完全放弃,数学尤其如此。事实上在七年级时,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厚,也会很努力,但如果效果不是很好时,相当部分学生就会放弃。因此在制定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从平方根于立方根说起,学习有关实数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四、方法措施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角平分线的性质(1)3 第十一章小结(3)4 轴对称(3)轴对称变换(1)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5 等腰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2)6 课题学习(2)第十二章小结(2)7平方根(2)立方根(2)

5.新人教版八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五

王宪中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本学期物理课讲授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本学期所授教材的起止章节和篇目:

1、起止章节:

本学期学习《物理》第一册共六章.

2、篇目: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第三节 声音的特征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五节 声的利用 第三四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计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第四节 光的折射 第五节 光的色散 第六节 看不见的光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二、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

建设“尝试性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各校都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以上项目每期至少各进行一次。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反对离开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抽象的“讲条条”、“读条条”。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学科教学的鲜明特点;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博,努力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6、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7、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要紧持启发式教学,反对“填鸭式”的满堂灌,要继续开展研探究学习教学模式,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要研究与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8.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争创综合评估,成绩位居全市第一。

三、学情分析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四、教学措施:

1、继续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六、教学进度:

周次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6周 7周 8周 9周 10周 11周 12周 13周 14周 15周 16周 17周 18周 19周 20周 21周教学进度

科学之旅、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二、运动的描述

三、运动的快慢

四、测量平均速度本章复习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

三、声的利用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本章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本章复习第四章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期中考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本章复习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二、密度

三、测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复习检测第一章、第二章 复习检测第三章、第四章 复习检测第五章、第六章 综合复习期末复习检测 期末考试

6.新人教版八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六

课教学反思

记得刚接到通知,要上一堂名著阅读的公开课时,心里实在没底。这样的课我以前没有真正接触过,这次我们科组选的是八年级上册推荐的是《骆驼祥子》,下面就谈谈此课从准备到展示的全过程,将自己的一些所得所感,一些不足之处与大家分享。

一、先预而后习

名著课难上,一难篇幅太长,学习时间过于匆忙;二难时代隔阂,学生理解过于肤浅;三难生活脱节,在实际生活中无法感受小说的具体情境而兴趣乏味。因此名著课不能急,必须先预而后习。

1、养成阅读习惯,增加学习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再是教师强制布置的作业,而是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骆驼祥子》我是这样吸引学生的,利用课前3分钟,给各组做个“大风吹”的小比赛,每天安排几个章节和对应的小组,每节课由一个小组负责根据章节出题目,其他小组则进行抢答,看哪组先被考倒了。几次以后我发现,一有时间,学生就会拿出书本来阅读。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阅读面宽了,阅读理解能力增加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许多同学由不爱语文渐渐地喜爱上了语文。同时出题和积累越来越有味道,其中个别特好的题目还被我应用到公开课上,出题目的同学现在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已经开始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要求把这种方式继续下去。

2、许多文学名著,都凝聚了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的严肃思考或者独特看法,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受到影响。但对于今天的学生,物质生活的富裕让许多人都对《骆驼祥子》这种深沉的悲剧不能理解。因此我在学生每天的作业里都布置有这么一个项目,从小说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再将值得探讨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疑问布置为同学们共同的作业。我发现在产生疑问的过程中,学生在基于自己自下而上背景的审美感受中,比纯粹的上网摘抄前人的感悟更能接触并领会到作品中思想的光芒,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对世界的认识。公开课里的辩论环节“祥子的职业和生活是个悲剧,就连唯一的婚姻生活也是个悲剧,你认为他的遭遇值得人们去同情吗?”就是出自学生的质疑。

3、勤做摘抄。摘抄是一种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分类保存下来,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资料积累方法,是对每天半小时阅读的整理巩固。不定期检查摘抄,无疑是对名著阅读的一个有效的检查方法。

7.新人教版八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使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加数相同的加法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并理解乘法的意义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苹果树卡片、贴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了解学情

1、多媒体出示两组小棒图形,问:你可以列算式,求摆每组图形要用多少根小棒吗?(指名汇报、多媒体出示答案)

2、问:观察下面这道算式,加数的特点?(强调:加数相同的加法)

二、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好消息,国庆假期要到了!你们想不想去游乐园?今天让我们先来参观了解一下吧!

2、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游乐园里真热闹,并隐藏着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把他找出来吧!

三、感知特点 渗透意义

1、多媒体出示“小飞机”情境图,问: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问:数一数图中有几个3?

3、用小棒代替小朋友,数一数有几个几?

4、提出数学问题,列示计算。

5、观察加数特点,用几个几表示。

四、自主尝试 强化认识

1、多媒体出示“小火车”情境图,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2、板贴“苹果树”游戏,数一数几个几。

五、加强体验 体现必要性

1、多媒体出示“过山车”情境图,按步骤指名汇报。

2、提出假设,体验加数个数过多时,加法的繁琐。

3、借助数学小精灵的话,引出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形式。

4、板书课题,详讲乘法算式的读与写。

六、练习巩固 加深印象

1、将两道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小组合作完成48页“做一做”第一题。

3、独立完成48页“做一做”第二题。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或者说获得哪些经验?

八、作业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新地小学

周 静

一、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教学的第一课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制定此教学目标目的为符合教学知识体系,切合教材知识特点,突出教材重难点。能力目标:使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加数相同的加法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此教学目标目的为落实“四基”和“四能”的训练。

情感目标: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并理解乘法的意义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制定此教学目标目的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乘法的意义是后面学习乘法口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我把知道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的读写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年龄小,再加上乘法概念比较抽象,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练习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我安排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 了解学情

目的是既复习了已学知识看图列式,又使学生了解了加数相同的特殊加法,同时我可以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课的开始抓住学生的心理,创设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情景图,和学生拉近距离并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

(三)感知特点 渗透意义

观察第一幅“小飞机”情境图,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让学生感知加数相同加法的特点。通过“小棒图”概括表述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表示为几个几相加,渗透乘法的意义。

(四)自主尝试 强化认识

借助“小火车”情境图,提示按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再指名汇报集体订正。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落实了“四基”和“四能”的训练。设计“苹果树”卡片环节,旨在强化相同加数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突出乘法的意义。

(五)加强体验 体现必要性

利用“过山车”情境图,加强同数连加时加数的个数越多,算式越长越麻烦,进一步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然后教学乘法算式的读与写。

(六)练习巩固 加深印象

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首先设计一个基础练习,将上两幅情景图中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做一做”第一题,目的是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使学生通过从抽象到直观的理解乘法的意义。最后比速度完成“做一做”第二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一比的形式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更进一步的理解乘法的意义。

8.新人教版八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77页。【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8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例题教学,在实际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难点: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课件、卡片。【过程预设】

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

引导:小朋友还记得7 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吗?哪7句?一起说一说。那你还能说说7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到的吗?

根据1个7是多少,2个7是多少„„这样想,可以得出7的所有乘法口诀。那继续学习乘法口诀,你觉得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了?你觉得怎样可以编8的乘法口诀呢?

说明:所以,要编8的乘法口诀,首先得明白1个8是多少、2个8是多少、3个8„„是多少。那今天这节课,就按这样的办法先找几个8是多少,再编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今天呢,要比一比谁最认真,最努力,学得好学得快。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实践操作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下面我们就来搭一个这样的正方体(课件出示由8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

提问: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那如果搭这样的2个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也就是几个8相加?

提问:搭这样的3、4个、5个„„8个大正方体各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呢?请同学们算一算把它填在课本上的表格里。

核对交流:摆3个大正方形需要几个8?3个8相加是几?摆4个是几个8?4个8是几?摆5个呢? „„8个呢? [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数学信息,让学生很明确几个8是几,帮助学生建立对8的乘法口诀的初步体验,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

2、计算填表 引导:

学生齐说。摆1个大正方体用了8个小正方体,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摆3个、4个„„8个?

你能用每次加8的方法算一算,填在表格里吗?(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填写课本上的表格。学生交流数据,教师板书填写表格。

提问:你能看着表格说说1个8是多少。2个8是多少„„8个8是多少吗?(独立说、指名说、齐说)

3、编口诀

谈话:过去我们已经编过1~7的乘法口诀了,今天你有没有信心能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根据1个8是8,你能编出哪句乘法口诀?教师相机板书:一八得八。其他口诀怎么编,请你看着表格编一编,把它填在课本上,如果有问题可以先写出乘法算式,再来编口诀。

学生独自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读读你自己编的口诀,其他同学听听你和他的一样不一样。教师相机在黑板

上出示8的所有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现在我们一起读一遍,并在读时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大声齐读一遍。

5、发现规律。

引导:编口诀时,每句8的乘法口诀里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提问:你发现这些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吗?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

从上往下看每句口决的第一个字依次增大一,第二个字都是八。

口决的得数从上往下看依次增加八,从下往上看依次减少八。

6、记忆口诀。

(1)学生自读、自背。

(2)齐背一遍后提问:你觉得哪几句口诀好记? 哪几句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提问:如果忘掉了四八三十二,那怎么想四八多少呢?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可以根据前一句口诀加八往后推,也可以根据后一句口诀减八往前推。(比较难记的一般是: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

还可以在容易记忆的口诀基础上推导,如“五八四十”容易记忆,在想“四八”“六八”“七八”就比较容易。

在此过程中适时点出古时女子年龄年方二八的说法,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并拓展知识面。

(3)对口令。

师生互对:师说前半句,生后半句;师说后半句,生前半句。照样子同桌互对。

7、送卡片回家。

提问:刚才我们一直在记8的乘法口诀,学了口诀就要会用口诀。根据“一八得

八”这句口诀能解决哪几道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师在黑板上贴出算式卡片1×8和8×1。

谈话:其他几句口诀又能解决哪些乘法算式呢?有一些小卡片就在你的桌子里,你能送它们回家吗?有卡片的学生送卡片回家,其余学生看看他们有没送错。

学生送完卡片提问:“八八六十四”这句口诀能算几道乘法算式?其余口诀呢? 算8×4,想哪句口诀? 6×8呢?

[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活动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口诀的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编出乘法口诀,紧接着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找规律、对口令和送卡片回家等一系列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经历学习的过程,愉快地、自主地学习,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8的乘法口诀,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又发展了思维。]

三、巩固应用,拓展应用

谈话: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口诀了,下面这些题你会算了吗?赶快算一算。

1、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出示算式)

独立完成后校对。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说出每组三道题的得数相同后指着最后一组追问:就比如这一组,为什么它们的得数会一样呢?也就是说7个8比6个8少几?比8个8呢?

2、想想做做第4题

看来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了,下面有这么多的口算题,你有信心全做对吗?赶快做一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指名校对后核对正确人数并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和第6题。

谈话:仔细观察,看看图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你会解决吗?独立做一做。

指名校对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计算?

4、座位问题。

谈话:不仅数学书上有很多关于8的问题,其实我们的座位中也藏着很多8,比如1横排坐几个小朋友? 提问:1横排坐8个小朋友,那2排呢?3排、5排呢?

如果老师要请你算一算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你会列算式吗? 学生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核对。

[ 设计意图:练习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方法,在这节课中我设计的练习,各有侧重。首先在初步记住口诀的基础上,通过对3组乘法算式的计算,熟练运用口诀,同时在探索发现算式之间的联系中进一步深化理解口诀的意义。紧接着两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新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作用。最后创设了一个座位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有余力的他们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5、螃蟹问题。

谈话:同学们见过螃蟹吗?(课件出示螃蟹图片)一只螃蟹除了两个大钳子外有几条腿?5只螃蟹呢?

谈话:学了数学知识后不仅可以用来解决问题,还可以来做游戏呢?不信?老师我就用它们编了首儿歌,想不想看看啊? 出示儿歌:一只螃蟹一张嘴!2只眼睛8条腿 两只螃蟹两张嘴!4只眼睛16条腿 三只螃蟹三张嘴!6只眼睛24条腿 „„

谈话:我们先一起来念一遍。

学生齐读一遍后提问:儿歌的后面有个什么符号啊?它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把儿歌续编下去吗?谁先来试一试。

[游戏设计意图:这个游戏采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呈现,具有一定的

挑战性与开放度,在学生续编儿歌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了数学的实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9.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篇九

课 型

预习+展示

达标测评:

见课件

拓展提升

8、如图所示,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 ;若继续加热2min,温度计的示数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温度计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

学习目标:(投影展示)

1.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 ②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 让学生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观察并感受汽化和液化现象。 ②经历探究汽化的现象与实质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让学生参与本节课对汽化现象的探究活动,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物理现象。

课堂流程:

预习课:阅读教材10′→组内交流导学案10′→组间交流10→巩固提升10′

展示课:预习交流,发现问题3′→组内互动,探究问题5′→小组获取任务,明确答案2′→交流展示15′→穿插巩固,整理纠错2′→知识拓展5′→达标测评8′

学习内容:

1、观察沸腾现象,归纳总结沸腾的特点。

10.新人教版八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十

教师准备:投影仪,教具:课本“探究”内容;补充材料制成投影片.

学生准备:复习近平行四边形性质;学具:课本“探究”内容.

学法解析

1.认知题后:学习了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以后学习本节课内容.

2.知识线索:

3.学习方式:采用动手操作来发现新的知识,通过交流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逆向思索

教师提问:

1.平行四边形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

2.平行四边形性质是什么?如何概括?

学生活动:思考后举手回答:

回答: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回答:2.平行四边形性质从边考虑:(1)对边平行,(2)对边相等,(3)对边平行且相等(“”);从角考虑:对角相等;从对角线考虑: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借助上图直观理解).

教师归纳:(投影显示)

平行四边形【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课本P96和P97“探究”的问题.用问题牵引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发现、归纳、论证,可以让学生分成4人小组讨论,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教师同时也拿出教具同学在一起探索.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探究.在活动中发现:

(1)将两长两短的四根细木条(或用硬纸片),用小钉铰合在一起,做成四边形,如果等长的木条成对边,那么无论如何转动这四边形,它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

(2)若将两根细木条中点用钉子钉合在一起,用像皮筋连接木条的顶点,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两根木条,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上一篇:学生班干部工作失误检讨书下一篇:小学作文:对自己要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