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方案

2024-08-26

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方案(精选10篇)

1.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方案 篇一

广西xx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实施干部

执行力提升工程工作的总结

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河发„2012‟1号)的通知要求,我院高度重视,及时安排学院有关人员抓落实,认真对照通知内容进行工作安排。先将今年1至5月“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关于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情况

自接到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河发„2012‟1号)的通知后,我院结合实际,成立了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组长,院党委宣传部部长为副组长,学院党办院办副主任、学院组织人事处处长、学院纪检监察办主任、学院工会专职副主席为主要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院党委宣传部。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学院2012年“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安排专人负责抓落实,对活动开展各阶段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关于学习情况

我院根据文件要求,灵活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集中学习方面,学院于2月26日下午首次召开学院“思想 1

解放大讨论”暨“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动员大会,进行工作总动员,4月17日下午再次召开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再次进行动员;学院党委先后于2012年2月21日下午、5月8日下午、5月20日晚、5月25日下午召开学院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研讨工作开展情况。4月24日下午、5月29日下午院领导分别深入到各个系部参与集中学习研讨,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位、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提升工作效率。

三、关于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情况

我院结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结合“解放思想 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以推动推进河池市“五大工程”建设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在全院营造重视学习,狠抓工作落实的良好氛围,解决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针对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的不足,我院及时召开会议,探讨和制定整改的措施。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我院领导要求各单位、部门找准本单位、部门暴露的问题,积极主动整改,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学员党员干部执行力水平。

四、关于建立长效机制督促检查、问责情况情况

开展活动以来,我院结合工作实际,结合各个系部的工作内容,分别召开工作总结会、推进会、恳谈会,对工作进行督导,对干部执行工作进行督查,追求工作务必取得实效。

1.学院于2012年3月13日下午召开招生会议,又于2012年5月3日下午、5月21日下午分别两次召开招生工作汇报会,对招生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约谈督

促。

2.4月2日上午,学院召开中层领导座谈会;4月3日上午,学院召开高职称教师及教代会代表座谈会;4月12日晚,学院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4月27日下午,学院召开离退休职工代表座谈会。学院通过多个座谈会征集到学院在管理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找出不足和缺陷,形成学院整改意见,责成各个职能部门拟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责成学院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监督,对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部门领导进行问责。

3.学院制定了中层以上干部与学生班级结对子活动实施方案,实施中层以上干部与学生班级结对子活动;院领导主动下基层,切实深入系部教师、班级学生当中,走进教师、学生管理第一线,了解师生的切实需要,掌握第一手信息。院级领导以自己掌握的真实情况倒逼各职能部门执行力的提升。

4.5月月6日晚,学院院召开部门领导工作汇报推进会,以办学满意度为标准,对中层领导干部的工作开展进行阶段性总结和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开展必须行动要高度一致,雷厉风行,效果要极好。

5.为配合学院的“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学院纪检监察部门制定以及完善了配套措施和制度,以制度约束干部,以制度督促干部,以制度责成干部,建成健全长效机制,真正达到干部执行力提升的效果。

五、推动学院发展的效果情况

学院领导、各中层领导结合学院“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增量提质,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以实施“五大工程”为载体,尤其是强调“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大力改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求真务实,确保实际效果。学院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看问题更有深度广度,措施更有力度,学院的教学、管理运转更加快捷有效,师生满意度越来越高,取得明显的效果。

六、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虽然我院开展的“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营造的舆论氛围还不够浓,学习形式不够多样;二是个别同志以工作忙为理由,对学习抓得不够紧,精神吃不透,还存松懈懈怠情况。针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下一阶段,我院将健全政策贯彻执行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加大执行各环节的督查力度,努力提升学院干部执行力。

广西xx职业技术学院干部执行力提

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2.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方案 篇二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问题

工作过程中态度被动、应付, 缺少主动性有的中层干部对工作缺乏热情和激情, 漠不关心, 做事拖拖拉拉, 缺乏动力, 对学院决议事项和工作部署久拖不办;有的工作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 消极应付;有的只求过得去, 不求过得硬, 工作走过场;有的图虚名、不求实效, 弄虚作假, 欺上瞒下, 应付过关。

工作过程中没有计划、缺少工作办法对执行决策不能很好地把握, 甚至不能正确理解上层决策意图, 把握不住重点, 按个人的主观意愿行事, 断章取义, 南辕北辙, 执行越到后面离目标越远;有的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缺乏务实性, 沟通协调不够,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策略有效性不高。

工作过程中缺少责任与合作对于领导布置的工作, 不是勇于承担责任去做事, 而是拈轻怕重, 敷衍塞责, 绕开矛盾, 有利则干, 无利则推, 合意的执行, 不合意的就推诿, 缺乏踏实肯干、雷厉风行的作风, 不能齐心协力、有效合作。

工作过程中角色错位有的中层干部为了取得教师的支持, 不惜牺牲学院的利益, 扮演“老好人”;有的当自己的想法没被上层领导采纳时, 消极抵抗, 不执行、打折或者拖延执行上层决策, 或者我行我素;有的由于长期从事某项工作, 唯我独尊, 别人无法介入他的工作;有的官本位严重, 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对待同事, 故意设置障碍, 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 敷衍了事。

影响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因素

缺乏责任感责任感是执行力之源, 没有责任感, 就没有执行力;没有责任感, 就不会主动承担责任, 就没有工作绩效。责任感激励我们创新, 铸造我们坚韧的优良品质, 启发我们积极思考, 点燃我们的工作激情。正是由于缺乏了责任感, 使个别中层干部把工作当作不得不做的任务, 而没有当成自己热爱的事业来追求, 导致自身的执行力低下。

知识、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各种原因, 有的中层干部的知识层次、能力、综合素质与其所担任的岗位职务还存在一定差距, 处理问题比较狭隘, 不能从大局出发。尤其做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甚至出现门外汉的做法, 造成执行力下降。

缺乏有效监督与激励在学校整体工作中, 有的环节缺乏对中层干部的有效监督与激励。如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及时的检查监督, 以至于中层干部在出现失误行为时没有得到及时制止, 造成严重后果, 而在取得成绩时也没有得到有效激励, 干好干坏一个样, 甚至不做事就不容易出错的人反倒得到好处, 严重影响了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引起中层干部惰性的增强, 导致执行力下降。

部分干部对权力和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少数干部缺乏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不能正确对待升降去留, 个别人甚至为了达到个人被提拔重用的目的而请客送礼、阿谀奉承, 在教职员工中造成不良影响。另外, 少数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不能充分发扬民主, 按个人意愿选拔任用干部, 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造成有章不循、程序越位。

干部选拔的民主化程度和质量不够高虽然各高职院校对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选人用人的权利还是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主要存在“一把手”权力较为集中、群众参与面不广、知情度不高等问题, 干部考察中还存在失真失实现象。群众对干部工作的了解很多时候仅仅限于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 教职员工最为关注的初始提名、酝酿和决策环节基本上是封闭操作, 能直接参与了解选人用人的渠道不多, 导致能者不一定能上。

提升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措施

加强学习, 在思想认识与理念上与时俱进, 增强中层干部责任感执行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 它需要精神信仰, 需要激情和动力, 需要耐心和毅力。因此, 要增强中层干部的责任心, 就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加大对形势任务教育力度, 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所承担的任务, 提高危机感和紧迫感, 培养中层干部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

通过有计划的培训, 从素质、能力方面培养和锻炼中层干部可以走出校门向各行各业学习管理经验, 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增强中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建立中层干部培训体系,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 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精力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鼓励中层干部正确认识自己, 清楚自己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有哪些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 积极参加培训, 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使自己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通过竞聘尽可能地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中层干部的产生由“伯乐相马”改为“赛马”。通过民主推荐、考察等方式提名候选人, 通过竞聘确保能者有其位。中层干部岗位应实行动态管理, 不定期地进行调岗, 以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驾驭各项工作的水平, 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让真正有德、有才、有绩的人脱颖而出, 进入中层干部岗位。

通过历练确保上者能干为了提高中层干部的工作能力, 需要让他们在岗位上摔打锤炼, 为他们“加钢淬火”, 在“赛马”的过程中增长才干。通过锻炼学习, 一是提高中层干部个人修养, 增强团队精神;提升沟通能力, 协调好上下左右关系;提升思想境界,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灵活而扎实的管理技能。二是在实战中操练、反思。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在工作中, 要为中层干部进步提供广阔的天地, 注重压担子, 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外出学习培训。学校应拓宽中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渠道,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基础上, 尽可能让他们参加社会各类知识学习, 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 应经常组织各部门中层干部相互观摩, 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在学习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与才干, 以便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通过建立健全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执行力的产生和养成是以切合实际的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为依托和载体的, 没有一个好的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 仅靠自觉性是不行的。因此, 要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相应激励制度和有效的考核监督制度, 形成规范、持久的执行力。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工作, 是中层干部工作的源动力。应加强对中层干部的考核, 以考核促能力提高, 以考核促工作。严格执行考核结果, 避免人为因素干扰, 以考核结果奖优罚劣, 才能保证上岗的中层干部全心全意去干工作。考核时, 应把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能力考核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 将考核结果作为再聘的依据。构筑有效、透明的对中层干部的监督体系, 加大实施过程监督, 加大业绩考核奖惩力度, 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才能保障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提高。

结语

在高职院校中, 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学院的目标、组织、考核测评、校园文化、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产生影响, 将促使我们不断探索、总结, 寻求提升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引导中层干部增强责任心和进取心, 脚踏实地, 树立实干作风, 提高办事效率, 开拓创新, 改进工作方法,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盛聚.关于提高学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

[2]邓雪梅.关于高职学院中层干部执行力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4) .

[3]夏慧.关于高职院校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思考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11) .

[4]李宗文.高素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8) .

[5]李晓衡, 吴移谋.论高校执行力的提升[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2) .

3.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 篇三

以坚强的党性提高执行力

党性见作风、见精神、见境界、见信念。党性强,则执行力强;党性弱,则执行力弱。没有坚强的党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落实;反之,如果具有坚强的党性,具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就会有一种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就会不讲条件、不求私利、不打折扣。过去许多事实表明,执行能力弱,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政策制度不科学上,而是出在党性不强上。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为推动各项工作和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进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坚定的理想信念。党性的具体表现就是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力量的源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体现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而且也体现在现实工作中。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务实地抓好工作落实;就必须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扎实工作,并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

高度的负责精神。共产党人的为政之道就是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即使很有能力,也不可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党的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等原则,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既是决策者,又是决策执行的责任者和践行者,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现实利益与长远发展统一起来,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图名挂号和短期行为,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办实事、求实效、见实绩上,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落实。

务实的工作态度。执行力的强弱,既反映工作方法的问题,也反映工作态度的问题。现在,一些党员干部满足于做规划、定指标、提口号,不愿或不能深入实际真抓实干,这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往往会成为执行的瓶颈。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满怀激情、锐意开拓,才会凝聚抓住机遇、奋发图强的旺盛斗志;才会真正把工作当成一种享乐、一种事业,从而积极进取、永不懈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不负使命。

以科学的方法提高执行力

增强执行力,确保各项文件精神的有效落实,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法譬如船和桥”。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准确领会意图。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找准上级决策精神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要把上级指示精神作为思考问题、谋划工作的依据,将上级的指示精神、原则要求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善于把握重点。抓重点是推动工作全面落实的关键。抓住了重点,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带动和促进其他工作的落实。党员干部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来,防止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要把重点放在那些对推进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大问题上。

注重统筹协调。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做好领导工作比喻为“弹钢琴”,也就是说既要抓重点,又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因此,党员干部既要善于从宏观上把握,充分预见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矛盾,事前思考应对之策,避免“临时抱佛脚”;又要注重从微观上指导,深入一线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把握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及时修偏纠错,从而强化工作目标导向,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确保各项工作科学运行、有序展开。

敢于解决问题。在决策执行过程中,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我们的工作往往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的。因此,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正视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长才干、推动工作的有效落实。

以完美的人格提高执行力

实践证明,一项决策的有效执行,除了决策本身的科学性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员干部的人格魅力。党员干部应当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树威,带头贯彻落实各项决策和规章制度,带头组织完成重大工作任务,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高尚的品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党员干部必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修身立德与为人处事的高度统一。

过硬的素质。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执行力的强弱。如果没有过硬的素质,势必会“力不从心”,导致执行低效、执行无效、甚至执行负效。提高执行力,必须要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党员干部要注重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人民群众学,在工作中增长才干、施展才华;要善于用宽广的眼界观察问题,用开放的思维分析形势,用长远的眼光谋划工作。

宽阔的胸怀。团结是增强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要把团结当做一种责任去承担,一种缘分去珍惜,一种快乐去享受。搞好团结,必须要有宽阔的胸怀。宽容大度是党员干部的重要心理素质,是党性观念、觉悟程度和道德修养的综合反映,是搞好团结的基础。为此,与人相处,一定要有一种大气,一种风度,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甘为人梯,帮助他人。

真挚的情感。党员干部人格品行的高尚,不是脱离群众的“清高”,而应是视人民如父母、视同志如兄弟的朴素情感,应是关心人、理解人、敬业乐群、与人为善,真心诚意建立与维护同志间的深厚感情。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真挚情感,才能产生强大的人格力量。

(责任编辑:山 水)

4.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 篇四

摘要:执行力是党员干部履行职责的生命力。当前,一些地方党员干部执行力不强,为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一要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这是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前提:二要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这是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关键:三要把握执行的着力点。这是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基础:四要健全完善问责和监督机制,这是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保障。

关键词:党员干部;执行力

执行力是党员干部履行职责的生命力,它的强弱直接反映着党员为民服务的效果,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大局、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党员自身的形象。当前,一些地方党员干部执行力不强,出现了“有利可图的抢着做、无利可图的踢皮球”现象,导致党员职责的缺位、错位和越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是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前提

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增强执行意识。这是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前提。没有执行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无异于构建空中楼阁。

一方面,要树立“拒绝借口,无条件执行”理念,提高执行力要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上下功夫,自觉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做到接受任务不讲价钱,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不打折扣。

另一方面,要树立“敢拼”的理念。坚决克服怕硬、怕难、怕负责的思想,只摘花不摘刺是党员干部的耻辱。干什么工作、办什么事情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所做事情的结果负责。提高执行力,必须敢于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冲,放开手脚干。党员干部就要有事业大如天、责任重如山的意识,遇到困难,敢于碰硬去克服,遇到矛盾,敢于碰硬去解决。

二、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关键

党员干部的执行水平和执行能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否有效的贯彻落实。总体上看,近几年来,我国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得不承认,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随着形势任务的不断变化,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本领恐慌”、“能力恐慌”,具体表现为,在执行中出现重大失误,在执行中软弱无力,在执行中无所作为等等。所以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克服知识和本领恐慌,增强执行的勇气和底气。

一方面,党员干部必须要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升驾驭市场经济、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提升沟通上下左右、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提升优化实施方案、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提升促进自主创新、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升保持公开透明、依法依规办事的能力,提升坚持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勤于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升华理论,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党员干部要少在机关呆,多往基层跑,倾听群众呼声,在实践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长才干。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政治上、政策上、工作上的明白人,不断提高执行力。

三、把握执行的着力点是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基础

首先,党员干部要有责任心。党员干部是否具有责任心,直接决定行动是否自觉、是否坚决。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如何,直接决定了执行的效果如何。党员干部只有切实增强政策执行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民生为重,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服从全局,才能很好地执行各项政策,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其次,党员干部要造福群众。各级党员干部要把为民服务、为民造福、为民谋利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和工作的最高境界,多谋利民之策,多行利民之政,多办利民之事,让执行力在服务群众中见效。要有为民奉献的情怀,有广纳民意的胸襟,有造福于民的行动,把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基层,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到基层,把工作重心下移、前移,进一步服务好基层、服务好群众,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再次,党员干部要模范带头。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放在“聚光灯”下,善于用“显微镜”来发现自己的缺点。在带头执行团结协作廉洁自律方面,不管是哪一级的干部,都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脱了鞋子下水”,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具体抓落实。发挥表率作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四、健全完善问责和监督机制是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保障

党员干部执行力的提升,需要多管齐下,立体约束,严肃纪律,严格考核,这样才能确保政令畅通和执行有力。为提高执行力,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一方面,要完善党员干部问责机制,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匹配的要求,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和绩效考核制。要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坚持赏罚分明,既有奖励,也有问责和处罚,充分发挥问责的导向作用和约束作用。

另一方面,要完善监督机制,党员干部不仅要接受上级领导和其他部门的监督,而且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以更加人性化的姿态提供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5.浅谈提升基层政治干部执行力 篇五

思想政治工作是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公安消防部队政工干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一定要提高执行力,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整个消防工作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公安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新挑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防部队政治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全面提高消防部队政工干部抓落实的贯彻执行能力是形势所需,更是当务之急。政工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执行观念,抓贯彻落实,敢于肯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对上级要求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保证2015年在重点工作和警务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的成果。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一针见血的地指出:“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通过深入学习和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基层政工干部提高贯彻执行力应从上级、自身两方面协同发力,一起开创政工干部具备执行力的局面。

对上级机关而言,提升基层政工干部执行力,要做好以下“四个帮助工作”。

一要帮助基层政工干部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教导员、指导员的职责、任务、分工等,《政工条例》里面有明确规定,我们必须照章办事,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真正让基层政工干部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二要帮助政工干部树立一个正确的“首位”意识。政工干部的“首位意识”就是“服务与保证”。“服务”不等于附属跟从,而是服务大局,即:服务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证”不等于保障,而是自身要正,并保证自己和队伍在政治立场上的坚定性与正确性。

三要帮助政工干部树立一个正确的“职权”意识。政工领导要与军事主官一起协商开展工作,主要负责抓好队伍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尽职不卸责,有言不妄言,谋事不谋权,搭台不拆台。

四要帮助政工干部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意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由自身素质和行为产生的一种影响力,它不是组织赋予的,而是自身具备的。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让政工干部成为消防队伍的旗帜与榜样,才能更加有力地形成公安队伍“风清气正,廉洁奉公,争先创优与赶超进位”的浓厚氛围。

对基层政工干部自身而言,提升执行力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准确领会意图,明确工作方向。要吃透文件精神,了解领导意图,掌握实际情况,才能做到工作方向明确。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单位及相关业务工作的情况,对担负的主要任务、职责分工、人员组成等方面情况做到熟悉了解,才能使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政工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断研究制定新的工作思路,找准上级要求与本单位工作的衔接点和切入点,工作落实才能不偏离方向。作为下级政工干部,要始终坚持上级党委的指示就是工作方向、党委的需要就是工作重心、党委的要求就是工作任务,切实把抓落实变成一种思想自觉、一种政治自觉、一种行动自觉。二是找准工作定位,科学分解任务。总的工作要求是:对领导交办的工作不拖拉,对部门合理要求不推诿,对基层请求解决的事情不敷衍,做到事事有回音、渐渐有着落,确保贯彻落实“四脚落地”。基层政治工作主要涉及骨干选拔任用、组织建设、教育培训、立功授奖、典型选树、宣传报道等重要内容。有些工作是经常性的,有些工作是突击性的;有些是长期的,有些是短期的。无论如何,政治工作要求我们有耐心,所以任务要逐个“消灭”,一项一项地完成,不可“囫囵吞枣”。一要紧盯重点。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二要区分缓急。当务之急的先“干”,其它的依次推进,这既是组织战斗的策略,也是抓工作落实的方法。该急的急,该缓的缓,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三要分清难易。干任何工作、办任何事情,总要有一个难易之分。在分解任务时,必然要遇到哪些工作好办,哪些工作难办,哪些工作需要协调联合办。对此,政工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数,找准弱项和难点以后,集中力量攻关突破,固强补弱,将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三是严守政策规矩、坚持跟踪问效。首先是按政策规矩办事,不违规犯错。要熟悉政策、法规、条例及规定,以之为依据和准绳,办事过程中严格遵守,贯彻执行,不能违背;按照上级指示办理,不偏向离轨;按程序办理,不越权错位。各种日常业务性工作,都有严格的组织程序,要严格按程序办,按照先急后缓、分门别类、自下而上、谁办理谁负责,确保时效的原则处理事务,遇到急事切忌私自拍板,自作主张。其次,政工干部抓落实,必须在“跟踪问效”上下实功、求实效。落实的标准是既看过程、又重结果。消防部队的大中队是工作落实的末端,政工干部在抓落实中 应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组织开展一项重点工作前,要搞好工作统筹,防止基层工作撞车,造成工作忙乱,使基层有更多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和结合自身特点抓落实的时间。基层工作推进一步,政治机关跟进一步,实时调度、掌握进展,了解影响工作落实的制约因素。要结合具体实际,拿出让基层看得见、摸得着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敢于较真碰硬,善于持之以恒,坚持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切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不抓出成效不撒手。

6.襄州区刘集:着力提升干部执行力 篇六

一是解放思想,树立干事创业的意识。通过组织考察学习、邀请专家培训等形式,进一步增长见识、启迪思路,在街、村党员干部中树立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观念。坚持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工作中考验、选拔、任用干部,给实干型干部提供平台和契机。进一步健全包村工作考核、干部半年工作评议、每周五学习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干部督查考核,严明赏功罚过,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

二是大力整顿,树立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严格落实机关管理制度,在机关开展“正作风、树形象”活动,突出抓好学习教育、定期检查、定期督办、民主测评等重点工作,着力解决部分干部中存在的“庸懒散”等问题,打破“执行梗阻”,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7.提升领导干部执行力之我见 篇七

一、以强化学习、科学决策促提升,为加强执行力建设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领导干部的职责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件事:“出主意”和“用干部”。所谓“出主意”就是指决策。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提高决策能力,只有决策能力提高了,做工作才能找到合理的途径,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率。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境界是做人做事的水平。对待工作和任务,有多高的境界,就有多高的站位。当前已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干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对能否提高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决策十分重要。因此,要强化各级干部的学习理念,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上级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干部志于学、勤于思、善于行的能力,使干部成为一专多能的现代型、复合型人才。

二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是领导干部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正确进行决策,是各级领导的职责,民主决策则是作出正确决策的生命线。民主集中制作为我党根本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是保证决策科学、合理的最有效制度。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不断规范各级、各部门决策重大事项的规则,不断完善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四大班子联席会等制度,形成组织严密、操作性强的议事规则,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同时,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在决策时,不但广泛征求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意见,还广泛征求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力求借助外脑、外智完善决策,使我们的各项决策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切合本地实际,符合客观规律和百姓愿望。

三是定岗定责夯实责任。正确决策制定后,就要付诸实施,付诸行动。如何在工作中推动决策落实?必须定岗定责,强化责任意识,实现从“要我干”到“我应该干、我必须干”的转变。具体操作中,要根据每一项工作的特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实施的原则,设置不同工作标准和工作细节,逐级逐项逐人定职责、定任务、定标准、定期限,把工作任务分解到人,做到“责任清、目标明”;对完不成工作任务或工作进展不力,严重影响了决策执行和工作大局的,严格按照领导干部工作问责制规定追究相关单位、相关个人的责任,做到“考核严,实较真”。

二、以锤炼队伍、砥砺作风提素质,为加强执行力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队伍素质如何,是能否提高工作执行力的决定性因素,用好干部、用对干部就会为提高执行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就会有力推动决策执行,有力保证执行效率的提高。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干部,在实践中提高干部能力。坚持在招商引资、拆违拆迁、计划生育等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和条件艰苦的乡镇锻炼考验干部;坚持重用潜心研究工作、工作执行效率高、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

二是加大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力度。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实施科学发展、提高执行力的重要保障。南和县以“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为载体,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包村帮扶”,以及按照籍贯划分成立的干部“回家”工作队等一系列活动措施,大力发扬“扛红旗、争第一”的创先争优精神,深入群众、扎根基层,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同时,不断加大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树立清正廉洁的作风。

三是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干部机制。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是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障。为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标准和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我们把是否干事、能否干成事、干成多少事作为提拔和重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以实绩为核心,全面衡量干部德能勤绩廉的考核办法,真正把那些肯干、实干、能干成事的干部安排到重要岗位,让其施展才华。同时对那些在工作中碌碌无为、执行乏力的干部坚决“拿下”,使各级干部意识到不实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干不成事更不行,营造真抓实干、奋发争先、蓬勃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是加大人才开发工作力度。人才是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在提高执行效率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地方人才越多,团队的整体素质就越高,工作执行效率就越高。在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人才在改善、优化、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等方面的作用,为此,南和县实施了三大战略。首先是实行“引进来”战略。2008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对南和籍全日制二本以上毕业生安置就业,共引进570名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陆续充实到全县各个岗位上,为县域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其次是实行“走出去”战略。为促进年轻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南和县在苏州大学建立了年轻干部永久培训基地,并在全县范围内选出优秀年轻干部赴苏州大学进行学习培训,不断优化提升年轻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年轻干部的工作能力。再次是实行“考起来”战略。先后多次组织全县800余名正科级及以下的年轻干部进行考试,特别是2011年在综合素质考试、县情考试及演讲比赛综合成绩的基础上,从后备干部中公开选拔了1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2012年8月份,又从年轻干部中公开选拔了10名副科级领导干部,4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整个公选程序设计科学、组织实施严密,在全县树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使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以严格考核、强化督查抓落实,为加强执行力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提高执行力的效果如何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工作中,体现在落实上。近年来,南和县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抓落实上创实绩,在抓落实上求突破,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健全制度。抓工作落实离不开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保障,客观公正的抓落实工作机制是推动工作落实最稳定、最有效的途径。

二是提高认识。思想认识程度决定工作力度大小。要树立“落实不到位就等于零”“开会+不落实=零”的求实工作理念,真正把抓落实摆在突出位置,集中精力,全心全意抓落实,千方百计抓落实。三是强化督查。督促检查是推动决策落实,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手段。没有行之有效的督促检查,决策落实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就不容易发现和解决,领导下一步决策就缺乏有效的参考。要高度重视督查部门督促执行、检查落实的职能作用,要求督查部门围绕重点工作查进度,找问题,排“梗阻”,追结果,看成效,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提高执行效率,确保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作者:中共南和县委书记

8.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方案 篇八

同志们: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结合XX党建工作整体安排,我结合近期学习工作,围绕如何抓好落实、提升队伍执行力谈点认识,与大家讨论,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自中共七大开始,就在党章中对“四个服从”进行了明确,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我们知道,服从意识是执行力的最根本体现,党章所确定的组织规则为我们抓好落实、提高执行力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强化党的建设,突出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但无论有多明确的指示精神、有多完善的规章制度,不去执行,落实不了,都是一纸空文。在任何阶段、任何时期,抓好落实、提升队伍的执行力都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讲这个问题。

一、革命领袖和历届中央领导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执行落实高度重视

为政之要,贵在执行落实。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公信力,没有发展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就会丧失长治久安的执政基础。对干部队伍来讲,执行力就是全面深入准确地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能力。从共产主义的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到我党历届中央领导,都十分注

意并高度重视执行落实的问题,并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马克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堆纲领更重要。”列宁针对俄共革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鲜明地指出:“少讲空话,多做实事。”“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毛泽东同志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十八大以来,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中央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高度,对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提出了系列要求:“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不折腾,不反复,切实干出成效来。”“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政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

我们重温革命领袖和历届中央领导对抓落实、提升执行力论述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其实古今中外还有许多执行思想、智慧和经验,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借鉴。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出:“言必行,行必果。”这个“行”指的就是执行的行动,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执行”思想。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意思是如果执行力不强,再正确的决策、再完善的制

度、再中肯的意见,也达不到预期目的。现实工作中,几乎所有决策都不可能至臻完善,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去不断发现偏差、不断修正完善、最终达到预期目的。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说:“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说:“一位领导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管理学中的格瑞斯特定律指出:“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老子《道德经》中讲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事业成功都是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必须从最容易最细小的地方执行到位。成语“令行禁止”,讲的是律令一旦颁行,就要马上生效执行,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这同王守仁心学中所讲的“知行合一”是一个意思。

重温革命领袖和历届中央领导对执行落实的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第一,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始终是落实各项工作的最重要基础。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最终要靠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来保证,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不打折扣。我们必须把提升执行力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下决心、下力气抓好。

第二,抓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每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提高执行力中践行讲党性、树形象、做表率,带头执行,率先执行,在工作中切实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三,抓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做好工作的最现实需要。我们现在遇到或者出现的问题,多数都出在制度不落实、工作要求不落实,至少是落实不到底,差最后几公分。要防止问题再次出现,唯一的办法就

是狠抓落实,要在XX范围内掀起层层严要求、层层讲规矩、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将执行力贯穿到工作的每个环节。

第四,抓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弥补制度缺陷的最有效途径。规章制度是在不断发展中完善的,规章制度难免会存在死角和盲区,而提升执行力是严格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弥补制度缺陷,规避执法风险的最有效途径。

二、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症结

当前XX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总的来说在逐步提升,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不执行。主要表现:

一种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同志对三令五申的事,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我行我素,自由散漫,毫无戒惧之心。制度在一些单位成为空喊的口号、挂在墙上的标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个别领导干部对制度规定不落实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害了自己,更给工作正常开展及整体形象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

另一种是找借口找理由,不执行。有些同志站位不高,理解不了上级要求和党委决策意图,强调各种困难、臆造多种危险,不想执行,这是认识层面的问题。有些同志为官不为、尸位素餐、得过且过,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推诿扯皮,不执行,这是担当层面的问题。有些同志对党委决策事项、安排的任务能够接受,但机械执行,遇到困难和问题不请示不汇报,不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是推给领导,这是能力层面的问题。有些同志对会议决策的事项、领导批示交办的工作满口应承,背地里却一拖再拖,或只受理、不办理,甚至阳奉阴违,表里不一,当面说“好”背后“放炮”,受到督察追问后又找理由、摆困难、讲原因、推责任,这是品行层面的问题。有的同志一句“我不会”

或“我干不了”顶一万句,对领导交办的任务一推了之,等到了有表彰奖励、提拔晋级的机会时又哭天摸泪,怨同事、怨领导、怨组织,这是机制层面的问题。

2、乱执行。主要表现:

一是有利的执行,无利的不执行,有人情、有好处,能办不能办的事都办;

没人情、没好处,该办的事也久拖不办,可能得罪人的事不解释不说明,不做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直接推给领导,甚至还在背后出馊主意,博取人情。

二是有些同志对上级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清楚,一问三不知,要么就是乱解释乱执行,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或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做了很多无用功。

3、慢执行。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拖拖拉拉,效率不高。有的同志“衙门作风”根深蒂固,爱好“耍权威”,不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故意吹毛求疵,故意刁难,本来可以简单解决的问题,非要“等一等”、“看一看”、“请示请示”,导致问题长时间解决不了。

另一方面,个别单位搞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执行组织决定、领导指示以部门利益为出发点,凡事把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委部署的工作,有利的就争,麻烦的就推,合口味就办,不合口味就拖,借口满天飞,有的表面上答应得很好,就是看不到实际行动。

4、软执行。主要表现在:

一是只管做了,不管做好。

有的同志没有“工作必须做到位做到好”的意识,做事只管做了,但是否做到“根”上,是否真落实、真管用就不管了。有的同志明知自己存在不足,却以各种理由不去学习补充,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花拳绣腿,应付交差。有的同志满足于开

会部署了、文件下发了、程序走过了,但不问结果如何,质量如何。在他们心中,有了这些形式,有了这些程序就算完事了,自己就没有责任了。其实是做了但做得不够,执行了但不够到位,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尽责,就一定会受到追责。

二是浮于表面,不敢碰硬。

有些同志想问题办事情带有惯性思维,工作浮在表面,不愿意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畏难情绪严重,显得能力不足。遇到棘手问题、困难问题束手无策,不调研、不思考、不集思广益,不积极地去出主意想办法解决,而是推给领导推给上级,你问他情况他又“一问三不知”,最后事情办成了办好了是他的功劳,事情办砸了办坏了是领导说的---与我没关系。

二、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在于作风建设上的种种不足

1、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很多政策、文件执行不到位,表面上看可能是决策脱离实际或干部没有责任心不敢担当,根子还在于世界观不正,私心杂念作怪,没有将履职尽责放在心上。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是总开关,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党员干部思想和行为。解决世界观问题,就是解决要不要执行问题、愿不愿执行问题。同样的工作任务,不同的人去做,往往出现不一样的效果,这不是思路问题,也不是决策问题,而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世界观问题。世界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就没有内在动力去执行,就会出现不执行、乱执行、慢执行、软执行等不良现象。

2、思想解放不够。当前,党员干部执行力不强问题,很大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更多是“头脑风暴”,今天解放思想则要面对现实的利益博弈。一些单位和干部之间缺乏沟通,不相互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遇到难事往往是“踢”字当头;有的领导

干部满足于当太平官、守摊子、保位子,怕承责任,怕担风险,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安于现状、庸懒散软。

3、“四风”问题反弹。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作风问题主要是“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惟妙惟肖地给“四风”画了四幅“肖像”:形式主义——知行不一、不求实效;官僚主义——脱离实际、漠视现实;享乐主义——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奢靡之风——铺张浪费、生活奢华。要看到,党员干部作风扎实,办事积极,勤于钻研,执行力往往就强;作风不扎实,办事拖拉,怠于思考,执行力一定就弱。之所以出现有制度不执行,有规定不按规定办,有难题解决不下来,就一定存在“四风”方面的问题。

4、能力素质不够高。政策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执行者的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政策制度执行效果。今天,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最考验领导干部勇气与智慧的,就在于能不能看到“坏处”、会不会解决“难处”。有些工作推不下去,没有应有的质量和效果,在于一些干部缺乏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缺乏认真思考和对上级决策的准确理解,在操作上没有路线图、时间表,使得很多好政策、好制度得不到很好实施,很多好事办得不到位。

5、制度不够完善。当前很多制度政出多门、时间久远,面对众多相互制约甚至冲突的制度时,有些执行者往往从自身利益角度做出取舍,执行其中的一种,这必然导致制度执行的片面化甚至正确的制度难以执行。比如对执行不力的人往往是不问责、不追究、不惩处,坏的不臭,这样会助长他们工作的消极性,对有效执行的人不褒奖、无法鼓励,好的不香,会挫伤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做多做少

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

6、领导示范不到位。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古人有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看出,领导带头作用对执行力的影响很大。只有一级做给一级看,执行才能到位。当前,很多决策、政策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少数中层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个别中层领导不愿顶真、碰硬,事事“老好人”,遇到执行力问题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个别同志习惯以“创造性执行”为借口,执行政策制度时自我取舍、断章取义、变通执行,不是以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的为出发点;有的别出心裁另搞一套,以强调单位特殊、人员特别为由,绕开制度,拒不执行。凡此种种,都严重影响了执行力的发挥。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的导向。查找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剖析问题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我们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坚持问题导向,实现干部队伍执行力的大变样。

三、坚持改革创新,抓好落实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通过分析当前队伍抓落实不好、执行力不强的表现及原因,不难看出,抓好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打好组合拳,多管齐下,久久为功。

(一)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有机融合自觉力、思考力和落实力

现实生活中,完成同一项工作,有的人积极主动,有的人却消极应付;有的人得心应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有的人完美无缺,有的人却差强人意。为什么?《执行重在到位》一书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执行力=(思考力+落实力)×自觉力。我认为很有启发意义。自觉力是指执行的主观意愿强度;思考力是指正确的思维能力;落实力,是指执行到位的能力。其中,自觉力具有“乘数效应”,能将另外两种力产生加倍放大的效果。因此,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必须将干部队伍的自觉力、思考力和落实力有机结合起来。

1、把好“总开关”,增强自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关乎思想源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和行为方式。自觉力来源于“总开关”,决定着想不想干、愿不愿执行的问题。是主动负责还是被动应付,效果肯定大不一样。把好“总开关”,增强自觉力,关键要做到:

一是强化忠诚理念。

忠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优势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没有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法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只能成为空想。

二是强化担当精神。

这是增强自觉力的关键。中国人历来就有担当精神。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长卷中,勇于担当的仁人志士史不绝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爱国诗人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登高而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主动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解放、自立自强和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时期,XX发展也到了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要有干事创业非我莫属、开拓创新舍我其谁、攻坚克难用我必胜的豪迈情怀,敢于挑重担,自觉解难题。

2、学好辩证法,增强思考力。思考力也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越强,决策就越正确,对决策的理解越准确,执行就越到位。如何提高思维能力?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古人说:“学者非必为仕,仕者必为学”。意思是讲,学习的人不一定要当领导,但当领导的人一定要学习。党员干部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全面而不是片面、联系而不是孤立、动态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通过对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思维多一点深刻、少一点肤浅,多一点全面、少一点片面,多一点远见、少一点短视。这样,想问题、做决策、干事情的系统性、预见性、全面性就强,执行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二要正确思考,谋划决策。正确的决策是抓好落实提升执行力的基础。决策正确,执行起来事半功倍;决策不当,执行下去将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实践中,正确的决策思维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科学思维,即决策的方法要科学,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其二是民主思维,即决策要民主,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纳良谋,以“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凝心聚力、形成共识;其三是法治思维,也就要把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贯穿决策的全部过程,涵盖决策的各个方面,决策的主体、程序、内容、实施及监督都要依法。只有把决策建立在科学规划、充分论证、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决策才能更加符合实情、更加科学有效、更加便于执行。

三要准确把握,有效执行。决策作出之后,对决策的把握尤为重要。制造同一种产品,有优等品、合格品、次品和废品之分,原因就在于工人对生产工艺的把握不同。党员干部执行决策也是如此,执行之前必须准确理解决策的目标是什么,完成目标需要运用哪些方法、手段,动用哪些资源,怎样用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好的效果,等等。这都是执行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实践中,党员干部必须解放思想,用创造性思维执行决策。别人干不成的事你能干成就是解放思想,遇到困难时你能突破瓶颈就是解放思想,思想不统一时你能突出重围就是解放思想。在工作中准确地把党委精神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落实方案与实施办法,使执行更加到位、成效更加显著,发挥执行力的最大活力和最大效益。

3、造好“船”和“桥”,增强落实力。执行要到位,方法和能力很重要。拿破仑说过:“任何出色的战争都是讲究方法的战争。”方法对执行就好比过河的船和桥一样重要,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过河就必须要有船和桥,那么我们讲方法就是要解决船和桥的问题。”

一要细化、量化目标任务。细化就是对达到目标的步骤、时限、方法、措施逐个罗列,把执行中可能会遇到的“变量”和“意外”等各种可能性都考虑进来,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充分。量化就是把具体目标定量化,将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数个小目标,明确到每个人身上。目标越细化,执行越轻松;任务越量化,操作越容易。

二要时时处处掌握主动。习惯于等待、观望,依赖和侥幸心理严重,工作就会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要经常对照自己的岗位找差距,对照工作的标准找不足,对照上级的期望找改进,对照出现的问题找方法,这样才能改变“事事被动”,做到“处处主动”。

三要不找借口、不找理由。在落实执行的过程中不要总是问为什么要我做,要多想想怎么做,怎样把它做好,不找任何借口。有了工作任务之后,不要等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才去做。越是讲条件、找理

由,就会觉得事情越难办,能做好的也感觉做不好,能做成的也感觉做不成。要想办法自己做,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四要埋头苦干与抬头巧干相结合。要改变过去的用旧观念考虑问题、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做法,多向领导学习、向先进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会借用别人的智慧,多想办法,抓住要点,善于借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少走弯路,打开局面。

(二)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健全完善制度,释放制度红利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健全完善的制度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前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些规定变成了‘稻草人’,摆在那里没有用”。对中央八项规定,他指出,“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他明确要求,要“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XX工作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激励干部的执行行为,正确的决策才能得到强有力的贯彻和落实。

1、用良好的选人用人制度引导干部提升执行力。孔子《论语·为政》中有句话,“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说,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那些不正直的人,人民就信服你;选用不正直的人,罢免那些正直的人,人民就不会信服你。关于好干部的标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一条作了明确规定,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与2002年的条例相比,新条例增加了干部选拔以德为先原则,明确

了六种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情形,规定考察人选要过“纪检关”、“审计关”等等。这都是新时期的干部用人导向。导向就是风向标,打造一支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必先营造一种好的用人风气。坚持重用提拔人品正、有办法、干实事、能攻坚的干部,工作才会渐入佳境;反之,如果“溜须拍马之辈”获得任用,“孺子牛”受到冷落,局面就会陷入困境。要把提高执行力和干部选拔使用紧密挂钩,真正把那些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出来,真正让善于推动发展、执行力强的干部提拔到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上去。对缺乏责任心、执行力不强、作风不实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

2、用严格的监督问责制度促进干部提升执行力。监督问责是一个反馈、总结、纠错的过程。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只有责任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当中,才会打造出一流的执行者。通过明确执行者各自的职责分工,将执行的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目标责任确定之后,没有监督问责也会形同虚设。要建立严格的督办机制,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工作及群众反映意见强烈环节的明查暗访,积极推行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要加大问责力度,着力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有责不负、失责不纠等突出问题。通过问责,既要追究工作失职失误的责任,又要追究不作为、乱作为的“无为”问题。

3、用科学的考核奖惩制度激励干部提升执行力。考核奖惩制度是指挥棒的问题。提高执行力只靠喊口号无济于事,必须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形成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执行与否”、“执行得怎样”要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建立起科学的执行力绩效管理体系,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失职必查、渎职必究,保证政令畅通,推动工作落实。

(三)提升执行力必须营造干部队伍执行的文化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抓落实和执行力的养成,除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考核之外,更多的则是在干部队伍中培育执行文化,达成执行共识。

1、结果第一。执行既要重过程,更要重结果。结果才是硬道理。没有结果的执行,就是徒劳无功。联想集团的柳传志曾说:“我不会用言语去回应质疑,我只用具体的结果赢取信任。”古往今来,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别只有两个字:结果。看一个干部有没有执行力,讲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都不如结果好看。真正优秀的执行者,永远不会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类的话语为自己找借口,因为执行的到位,并不取决于你付出了多少“苦劳”,而在于你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

2、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最好的时机是“马上”。业绩是做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路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所以做出了决策之后,不要等不要靠,要立即行动,行动了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不行动就百分之百失败。“今日事,今日毕”。要彻底杜绝拖延主义,很多时候,拖延还是马上做,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3、做好,才叫做了。“做了”与“做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一个人是不是执行力强,关键就看他是重视“做了”还是重视“做好”;一个组织抓执行是不是抓住了关键,也看它是不是把管理的重心放到“做好”两个字上。做好必须达到三个标准:按时、按质、按量。三者缺一不可。按时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绝不拖延;按质就是要保证质量,不能偷工减料;按量就是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少一个都不行。

4、干一件成一件。就是办一件事就像一件事,办一件事就成一件事,要么不干、干就干好。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学会弹钢琴,分清轻重缓急。坚持工作任务项目化、责任制、路线图、时间表,构建环环相扣的落实链条,确保落实目标不走样,完成任务无折扣,一件一件抓落实。

5、方方面面圆满。圆满是对一个优秀执行者的最高要求。所谓圆满,就是不仅要做成一件事,还要把事情做得无懈可击,处处无可挑剔,方方面面叫好。要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态度,对工作追求精益求精、好上加好。

6、问题导向。马克思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党员干部必须把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增强执行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要经常反思、扪心自问:是否还有工作需要开展?是否还有问题没有督察整改?只有“一日三省吾身”,才能“知不足而后进”、“防患于未然”。

(四)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发挥中层主要负责人的标杆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执行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试金石,领导带头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更多的机会干事,有更大、更好的舞台表现自己的才干。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体现在:

一是勇于争先。

要在思想上争先,目标上争先,速度上争先,标准上争先,坚持“不干则已、干则一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先人一步的思想观念,高人一筹的胆略气魄,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二是深入一线。

要认真分析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仔细对照先进找差距,把发展的压力变为前进的动力。要亲自抓安全、保稳定、促发展、谈项目,真正做到领导指挥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成效取得在一线。

三是敢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就是要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一个干部的担当、责任,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要正确对待失误和挫折。干事难免出错,在荣誉面前不争功、在失误面前不推过,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觉悟和境界。不能功劳都是自己的,失误都是别人的。只要我们一心为了工作和事业,即使一时遇到一些干扰和非议,但最终会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口碑。

(五)提升执行力必须严明纪律约束

党的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增强执行力的根本保障。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自觉遵守党纪党规,坚持廉洁从政。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必须防止和克服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9.提升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心得体会 篇九

一是它能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执行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过程,是变计划、方针、政策等实践理论为现实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领导干部各种能力(包括领悟能力、计划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授权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提升意味着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为应对诸如经济发展“腿长”、社会发展“腿短”等问题,为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协调发展,也必须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

二是它能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正确方针。“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管多好的思想、理念、决策、计划,只有转化落实为具体行动,才有强大生命力,否则,都是纸上谈兵。基层领导的执行力不强,党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央的政策就难以落到实处;同样,我区的领导干部不提升执行能力,那么区委作出实施的各项科学的策略,如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战略也将无法落实。

三是它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意味着降低政府的执行资本、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效率、注重执行过程的公平与公正问题,而这些反应到经济社会的现实上,必然是使其达到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我们开展“三力提升”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提升我区干部的执行力来实现我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10.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方案 篇十

【关键词】 学校管理 执行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3-098-01

一、努力营造“三度”执行文化

高度:所有部门都要“立足本位、站足高位”,站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站在学校高位持续发展的高度,树立学校工作一盘棋的思想。

速度: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一天都不能拖。执行决策,雷厉风行。“现在做,马上做。”

力度: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和反思。执行决策,不折不扣。

二、大力倡导“四重”执行理念

对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努力做到“四重”:

重过程:中层干部认真按照自己的分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期末由校长室进行综合考核。

重典型:中层干部关注身边的教育事件和自己的管理经历,积累管理案例。每学期都组织集体讨论,交流管理故事,引发思维共振。

重反思:中层干部把反思作为工作习惯,对自己各阶段的工作及时回顾、梳理,抓住细节,反思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重设计:每周都要求各中层干部根据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早作规划,设计工作思路,畅谈工作设想。

三、扎实开展“二定”考核机制

奖惩是目标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中层干部工作绩效要与奖惩相结合, 奖惩方法越完善, 对教职工的激励作用越大。学校要对中层干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核、评价,通过评价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通过评价促其执行力的提高。

定性考核

参考教育局对校级干部年度考核的评价标准,制定中层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的评价标准,工作评价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几个标准,由中层干部述职,考核后,由党支部和工会小组对其考核情况进行统计,把结果公布其本人。

定量考核

制定对中层干部的定量考核,对其“德、能、勤、绩、廉”制定量化的标准,召开学校教代会,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不断修订,形成校级干部、中层干部、一般教职工认可的评价标准。每年考核一次,对中层干部得分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并反馈给本人。适用于对中层干部的深入了解,对其工作的全面细致的衡量,帮助存在问题的中层干部改正缺点和不足,有利于中层干部的成长。

上一篇:保健食品营销策划成功的六大攻略下一篇:2016年度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