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普惠金融现状(共8篇)
1.广东普惠金融现状 篇一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6届)
题目: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分析 分院:商学分院 专业:金融142
学生姓名:胡阳学号:14856208 指导教师: 王爱民 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完成时间:2016年6月14日 成绩:
目录
新时期普惠金融发展与创新分析...................................................................................................4 摘要……………………………………………………………………………………………………………………………………….……3 关键字…………………………………………………………………………………………………………………………………………3 前言..................................................................................................................................................5
一 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难点.........................................................................................9 二 互联网金融有助普惠金融体系的创新...........................................................................11 三 如何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13 参考文献.........................................................................................................................................14 新时期普惠金融发展与创新分析
商学分院 金融专业 胡阳 14856208
指导老师:王爱民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列为党的纲领性文件。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互联网金融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覆盖范围、拓展金融服务边界等四个渠道,促进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未来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应该探索商业可持续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持续推进信贷技术创新以及做好系统性风险的防控。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Financial Specialty
Hu Yang
Director:Wang ai-min
Abstract: At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develop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becomes the policy document of CPC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ifficulty of the inclusive finance development in-clude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high transaction cost. Internet based finance mode promotes the inclusive finan-cial through the four ways: innovation of credit technology to reduc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increase the coverage and expand the boundary of financial services. To improve inclusive financial in theInternet based finance era,we should explore business sustainable model,advance credi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prevent systemic risk. Key words: internet based finance mode;inclusive finance
前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金融体系,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列为党的纲领性文中。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仍不够完善,普惠金融发展面临不少困难。随着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业以及传统金融机构不断涉足网络金融,我国的金融体系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不仅对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鲶鱼效应,更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共同主办的“2016陆家嘴论坛”于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挑战与金融变革”。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表示,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不显著,普惠金融服务普遍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难以实现市场平均收益水平,严重制约金融服务主体参与普惠金融内在积极性。他指出,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还不适应普惠金融特点。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口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传统金融服务的薄弱领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撑。
郭利根认为,发展普惠金融需要我们积极作为。但也要防止三种倾向:一是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济。普惠金融是和谐社会的催化剂,一定程度上是金融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但普惠金融立足点在于服务机会平等,要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要做到商业可持续。二是普惠金融不能等同于小额信贷。尽管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联合国宣传小额贷款年时提出的,但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形态不仅仅包括小额信贷、农村金融、微型金融等,还涵概储蓄、信贷、汇兑、支付、保险、理财、证券等所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能以信贷或资金支持为唯一标准。三是普惠金融不是全民办金融,金融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发展普惠金融不是要人人办金融或偏离实体主业搞金融,更不是以投融资中介名义超范围从事金融活动,甚至涉嫌非法集资或金融诈骗,侵害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增加不稳定因素。
一、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难点
普惠金融是 2005 年联合国宣传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新理念,核心是指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由于传统金融体系倾向于为大中型企业和富裕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因此普惠金融建设的重点是为被排斥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个人或机构提供金融服务。2000 年以来,我国在总结小额贷款、微型金融发展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普惠金融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列到党的文件中。因此,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
从理论上分析,普惠金融建设面临的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首先,由于小微企业及部分个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信用记录较少,缺乏有效的抵质押品,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获得有效的信息及信息甄别机制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有效防控风险。为了与风险相匹配,银行可能会征收较高利息,进而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的金融排斥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第二,普惠金融中的单笔交易金额小,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导致运营成本过高。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银行有动机“嫌贫爱富”,不愿意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金融服务。
为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运营成本,我国金融机构进行了各种探索。一是以邮储银行、包商银行等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以小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为战略性业务,探索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1)一以邮储银行为例,截至 2013 年 10 月底该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1500 多万笔,金额达 1. 8 万亿元,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2)二是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服务农村市场和提供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截至
2013 年 9 月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 7398 家,贷款余额 7535 亿元;村镇银行 1000 家,累计向农户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8437 亿元。
二、互联网金融有助普惠金融体系的创新
二、互联网金融有助普惠金融体系的创新
近年以来,以 P2P 网贷平台、阿里金融等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让那些无法享受传统金融体系服务的人群获取金融服务,从而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互联网金融通过以下几种渠道,促进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第一,创新信贷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传统的信贷技术包括财务报表类信贷技术、抵押担保类信贷技术、信用评分技术和关系类信贷技术等。对于小微企业、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大多缺乏央行征信系统的信用记录,缺乏房地产等有效抵质押物,难以采用传统的信贷技术。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是“大数据”,通过技术手段分析客户交易历史数据,了解客户需求和交易行为,从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比如阿里金融的小微信贷技术,通过在自己平台上所掌握的贷款客户过去的商品和货物的交易记录、账户数量、还款情况、行为习惯等进行内部信用评级和风险计算模型,这样就解决了传统银行很难解决的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问题。又比如,P2P 网络借贷平台,帮助资金的供需双方在平台上通过数据筛选实现直接交易,供需双方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从而提高了交易成功的概率。
第二,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整个过程都在网络上完成,边际交易成本极低,从而创新了成本低廉的融资模式。早在 2000 年时,欧洲银行业测算其单笔业务的成本,营业点为 1. 07 美元,电话银行为 0. 54 美元,ATM 为 0. 27 美元,而通过互联网则只需 0. 1 美元。阿里金融小额贷款的申贷、支用、还贷等在网上进行,单笔操作成本仅有 2. 3 元,远远低于银行的操作成本。由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互联网金融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第三,扩大覆盖范围。互联网金融依托全天候覆盖全球的虚拟网点网络,可突破时空局限,覆盖到因偏远分散、信息太少而很难得到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截至 2013 年6 月底,我国网民数量 5.99 亿元,手机网民 4. 64 亿元,特别指出的是互联网在农村地区普及速度较快,这就为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以农业银行为例,截至 2013 年 3 月底该行通过“惠农通”方式在农村地区投放电子器具 113. 7 万台,极大满足了农村转账、消费、小额取款等金融服务。第四,拓展金融服务边界。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将网民的“碎片化资金”以某种方式整合起来,形成巨大的长尾市场,降低了服务门槛,为更多的人提供金融服务。2013 年 6 月 13日,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规定最低投资额是 1 元,降低了理财产品的门槛,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参与,仅仅 17 天吸引用户 251. 56 万,累计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 57 亿元,人均投资额仅 1912. 67 元,远远低于传统基金户均 7 - 8 万元。之后活期宝、现金宝等产品不断推出,满足了普通老百姓的碎片化理财需求,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
三、如何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
三、如何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
以变革为思维,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一种理念、认识,更是一种实践。普惠金融既要做到“普”,更要做到“惠”,要实现社会效益和商业可持续的统一,并非易事。
首先,要转变理念认识,防止三种倾向。发展普惠金融是贯彻“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形势下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需要我们积极作为。但也要防止三种倾向:一是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济。普惠金融是和谐社会的催化剂,一定程度上是金融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但普惠金融立足点在于服务机会平等,要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要做到商业可持续。二是普惠金融不能等同于小额信贷。尽管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联合国宣传小额贷款年时提出的,但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形态不仅仅包括小额信贷、农村金融、微型金融等,还涵概储蓄、信贷、汇兑、支付、保险、理财、证券等所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能以信贷或资金支持为唯一标准。三是普惠金融不是全民办金融,金融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发展普惠金融不是要人人办金融或偏离实体主业搞金融,更不是以投融资中介名义超范围从事金融活动,甚至涉嫌非法集资或金融诈骗,侵害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增加不稳定因素。
其次,要补足金融结构性短板,增强服务能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是要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金融组织体系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和基本载体,要加强前瞻规划研究、优化机构布局和运行管理,结合自身禀赋条件,向下延伸服务支点,加强服务渠道和专营机制建设,将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业态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和满足普惠金融服务需求。
是要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发展机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将普惠金融服务目标融入业务发展、绩效考核等核心环节,真正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同时在业务模式、风控技术及管理制度上,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安排。另一方面也要建立专门的普惠金融监测考核指标和统计制度。加强评价和监测分析;并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税杠杆激励引导作用。
(三)是要积极探索符合普惠金融发展的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普惠金融本身的服务重点就是传统金融领域的薄弱处和短板。更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如针对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经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业机构,稳妥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新模式。
(四)是要积极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提升服务客户的需求能力。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成本。发展普惠金融,要注重信息系统建设和网络技术运用、深化金融服务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信息采集方式,提高服务精准度;积极推广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新型终端,大力发展移动金融,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定和快捷的金融服务。
三、如何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吴晓灵. 发展小额信贷促进普惠金融[J]. 中国流通经济,2013(5)4 - 11. [2]金 彧. 邮储银行: 破题中国式普惠金融[N]. 新京报,2013 - 11 - 29(B05). [3] 何宏庆.普惠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探讨 [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25-27.[4] 何心.我国普惠金融处置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113-116 [5] 刘颖.银行普惠金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某银行市级分行为例[D].浙江大学,2012 [6]王嵩.浅谈国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处置的对策.[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S6)[7] 陈学彬.宏观金融博弈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M].1999 年.274-283 [8] 贾玉峰,王明顺,任占伟.紧贴“三农”发展的脉搏[N].陕西日报,2011-12-22(3)[9] 张谊.县级普惠金融完善客户经理制度的对策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09.[10] 徐嫣柽.商业银行信贷普惠金融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 2012,(14):196-197.
2.广东普惠金融现状 篇二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 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与银行贷款流程不匹配, 增加了融资难度
小微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特点是短、频、快、小。即使能从银行取得贷款, 贷款审批程序烦琐, 资金到位时已经错失商机, 失去短期借款的作用。而银行追求较为长期的低风险的稳定收益, 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大、资金需求量小、频率快的特性, 增加了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因此影响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此外, 农户居住分散, 金融机构融资服务成本高, 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 对银行风险管控能力要求很高。
(二) 抵押物不足
小微企业普遍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一些地方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但担保公司在自负盈亏, 往往提高担保条件, 或者设繁杂的担保手续、高昂的担保费用, 势必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 影响融资效率。而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产权等还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 大大制约了“三农”和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能力。
(三) 贷款金额小、银行不愿办理
许多小微企业只需要贷几万到几十万元, 而许多银行不办理一百万元以下贷款, 有的银行甚至不办理三百万元以下贷款。办理一笔贷款, 金额大和金额小的贷款, 对银行来说, 所花费的成本基本是一样的, 因此, 很多银行出于成本和风险控制的考虑, 不接受小额贷款申请, 而偏好于对大中型企业的金额较大的贷款。
(四) 小微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不规范, 经营风险极大, 失败率较高
绝大部分的小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的甚至没有建立会计账目, 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部分中小企业集中地区的调查表明, 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6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在3B或3B以下。
小微企业中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 其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用人机制上, 很多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家庭特色, 用人唯亲, 家庭成员占据企业的重要的管理岗位, 这种管理模式很难吸纳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 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经营随意, 经济效益波动剧烈, 失败率极高。许多小微企业主金融财务知识缺乏, 信用观念缺失, 没有贷过款, 对银行金融知识缺乏, 许多人因信用卡逾期严重被列入禁止类客户, 在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 只要能借到钱, 不考虑筹资成本的高低, 有的甚至向民间高利借贷, 筹资风险极大, 大大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五) 农村金融基础薄弱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 对广大的农村地区, 银行网点非常少, 县以下地区基本没有, 农村地区金融基础十分薄弱, 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微小企业的融资难。许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限集中上收, 基层支行没有贷款放贷权限, 也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难。
二、“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若干对策
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问题,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
(一) 国家要制定财政税收等各种宏观政策,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深入基层, 深入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在财政政策方面, 设立“三农”和小微企业担保基金, 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设立小微企业成长扶持基金, 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 给予部分或全部的利息免除, 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在税收政策方面, 对小微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同时, 对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 给予税收优惠。在银行监管方面, 对许可证审批等事项, 对金融机构深入农村和城郊地区设立机构给予便利, 鼓励金融机构完善在农村和郊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二) 金融机构要有微利金融、普惠金融的服务意识
金融机构不仅是企业, 也是社会公众组织, 对整个社会的金融均衡协调发展, 承担着重要责任。金融机构不能完全按照追求利润的做法来经营发展, 要树立微利金融意识和普惠金融意识。有些许微利能够生存经营下去, 就应该坚持下去, 在农村和城郊结合地区, 金融机构虽然只取得了微利, 却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 可以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邮储银行践行普惠微利金融理念,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效果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农村市场发展战略上, 确定了“小贷领航”的策略, 以“小额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为龙头, 以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和城乡结算网络建设为两翼, 走出了一条“大银行聚焦小贷款”的特色发展道路。截至2012年2月29日, 广东省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9.88万笔, 金额213.96亿元, 笔均7.16万元。其中2011年累计发放27.67万笔, 金额196.98亿元;贷款结余10.83万笔, 金额61.40亿元, 已经为超过16万户个体工商户、微小企业主以及农户提供了融资服务。
本着“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企业文化,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在成立以来, 面向广东农村地区开展了小额贷款业务, 并将其定位为长期核心战略性业务。让小额信贷机构“下沉”农村, 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三农”服务站, 撒下“天罗地网”, 像毛细血管一样渗入农村;站内可办理存取款、受理小额贷款申请、代发新农保、新农合等涉农资金, 极大地弥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区, 让农村居民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便利的金融服务。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广东26个空白乡镇中, 解决了40%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问题。此外,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也积极尝试通过自主研发的电话POS等电子设备, 解决农村小额取款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将继续加大乡镇网点建设工作, 计划3年内新增500个以上网点, 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面, 进一步凸现邮储银行网点覆盖城乡的特色。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在连接城乡二元经济的过程中, 不断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力度, 乡镇一级的网点覆盖率达到93.6%。每年通过广东省分行结算的个人资金约有5000多亿元, 其中70%流向农村。开通跨行转账、受理农民工卡的县域和农村网点超过1000个, 是广东省最主要的农民工卡受理银行之一。ATM总投放量超过3600台, 占广东省银行业ATM的15%, 位列广东银行业第三, POS超过3500台。在城乡居民以及个体经济支付结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邮储银行具有的网络优势
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难点, 邮政储蓄银行独特优势集中表现在:一是网络优势, 邮储广东省分行拥有1800多个金融服务网点, 基本覆盖全市各镇街和行政村, 贴近专业市场、贴近中小企业, 方便中小企业办理业务。同时, 全国邮政储蓄银行已拥有38000多个网点, 网络联通城乡, 是全国最大的支付结算平台;二是专业优势, 服务中小企业是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定位, 中小企业贷款是核心产品。“因为专注, 所以专业”。小额贷款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技术, 邮政储蓄银行博采众长, 形成特有的小额信贷技术, 拥有一整套中小企业授信评级和风险控制办法, 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不良率一直处于同业较低水平;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邮政储蓄银行设计了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个人商务贷款、供应链融资 (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和保兑仓) 、票据直贴、国际贸易融资等一系列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三是成长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在城乡基层有着历史悠久、网点众多、联系广泛的基础, 群众基础深厚广泛, “汇款存款到邮局”深入了几代人的心中, 存款余额在全国银行业排名第4位, 是资产质量优良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组建银行后改变了“只存不贷”的历史, 融资能力和空间巨大。
(二) 邮储银行践行普惠微利金融的一些主要做法
1. 广铺网络, 机构下沉。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多方面开展工作, 广铺网络, 推进“信贷县县通”、“信贷村村通”工程。从成立伊始,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就与当地政府联合, 大力发展“信贷县县通”“信贷村村通”, 把小额贷款服务网络迅速延伸到各个行政县镇村, 开展了“信贷下乡行”、“信贷进市场”等活动, 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还联合地方村镇政府, 开展“信用村”建设。目前, 全省建成信用村、信用市场200多家, 社会信息员队伍4000多名, 初步形成了“网点+信用村+信息员”的立体化信贷服务网络。下一步,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还将借助邮政“便民服务站”平台, 把信贷网络进一步深入乡村。
2. 因地制宜, 开发特色产品。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因地制宜, 结合各地风俗, 开发特色产品。银行成立之日起,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就与团省委合作开展“青年创业贷款”, 提供2亿元授信额度。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注意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做好信贷服务。例如, 在肇庆等山区开展开发林权抵押贷款, 在茂名等沿海地区试点渔船抵押贷款, 在珠三角开展商铺经营权质押贷款等, 在山区开展小水电贷款、集体土地质押贷款等, 在云浮设立了石材金融服务中心。为支持“扶贫双到”工作, 还与当地政府联合推出就业贴息贷款、就业创业贷款等, 扩大扶贫覆盖面, 增强了扶贫支持力度。
3. 优化流程, 提高效率。
对于可能存在“放款慢”的情况,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实施优化流程, 提高放款速度。“放款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的最大特征。邮储银行加大力度优化信贷流程, 将小额贷款审批权限下放, 信贷员主动上门服务, 提高放款速度;实行了小额信贷准事业部制, 成立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小额信贷三天放款, 小企业贷款一般2周放款, 较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
3.广东普惠金融现状 篇三
中国小额信贷仍处于初创发展期
从实践的角度,中国当今规范的小额信贷实践比国际先行者晚了20年。当今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试点的初期阶段(1994年初至1996年10月)。在这一阶段,小额信贷试点是由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主要利用国外和自筹资金进行小范围的公益性扶贫小额信贷试验。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在资金来源方面,主要依靠国际捐助和软贷款,基本上没有政府资金的介入;人们重点探索的是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式的小额信贷项目在中国的可行性;以半官方或民间机构进行运作,并注重项目运作的规范化。
第二,项目的扩展阶段(1996年10月至2000年)。在这一阶段,是由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主要利用国外资金继续进行试验,以及由政府和指定银行(主要是农业银行)操作,以使用银行存款和国内扶贫资金为主,在较大范围内推广。上述两大类型的项目并行发展。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政府从资金、人力和组织方面积极推动,并借助小额信贷这一金融工具来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与此同时,人们在实施第一大类型的项目时也更注意与国际规范接轨。
第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各类项目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2000年至2005年)。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从1999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向农村信用社提供低利率的支农再贷款,同年农村信用社开始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并于2000年开始发放农户联保贷款。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农信社作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逐步介入和快速扩展小额信贷试验,并以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舞台上。同时,上述前两大类型的项目有了很大分化,良莠不齐。
第四,中央监管部门鼓励民营和海外资本进入,试行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活动(2005年至今)。2005年央行推动在欠发达中西部地区5省份开展了7个只贷不存的民营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2006年末银监会出台的放宽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新政”中也包括在欠发达中西部地区6省份试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内容,并于2008年起将此试验推广到全国31个省区市。此外,邮政储蓄银行被批准成立,并首先试行小额信贷业务。农业银行改制,重新回归“三农”金融服务市场。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监管部门试图从法规上承认和鼓励民营和外资资金进入欠发达地区,要求新成立的邮储银行和金融机构重点开展农村金融服务,试图以增量资金弥补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和竞争不充分的问题。
大约从第二到第三阶段开始,在城市地区,针对下岗失业低收入群体的城市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也开始起步,但目前与农村小额信贷相比,规模仍较为有限。
迄今为止,中国当代小额信贷的发展已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初创发展期。近年来,中国政府一些小额信贷政策法规的出台对于推动小额信贷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中国支持各类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尚待健康和完善。尤其是对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组织,相关主管部门至今尚未出台具体的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政策法规,不能不说是一大缺陷。
普惠金融是小额信贷的发展和延伸
普惠金融体系,从狭义上说是小额信贷的发展和延伸,除了小额信贷业务,还包括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现在中国国内很多人自认为谈论的是小额信贷,实际上是在谈论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提供小额存、贷、汇、保险等各种金融服务的特征和含义外,要强调小额信贷的应有之意,至少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服务对象。如果把人群分为富裕、中等和贫困三类,那么小额信贷服务的应是后两类。这两类也是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或不能提供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这一点是当代小额信贷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也是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单笔贷款额度。如果按目前世界银行有关教科书的标准或国际业内主流观点,则单笔小额贷款的额度应不高于本国或本地区人均GDP/ GNI的2.5倍。2011年中国人均GDP为35000多元,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以2.5倍计,则不超过9万元。不过,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小额贷款的额度应该有所区别,以上海和贵州2011年人均GDP的2.5倍来计算这两个地区小额贷款额度的上限,可以发现最高的上海的上限可以是最低的贵州的5.5倍。
所以,小企业贷款实际上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简单或通俗地说,普惠金融=小额信贷+小企业金融服务。而且,作为一个“体系”,普惠金融除了微观层面的零售金融服务,还包括中观层面(金融基础设施和中介服务机构)和宏观层面(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现在业内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从广义上说,普惠金融就应该是金融体系本身,因为金融体系本身具有公共产品或至少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
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认同的是只有将包括穷人在内的金融服务有机地融入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金融体系,过去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大规模客户群体才能获益。最终,这种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能够对发展中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过去难以到达的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开放金融市场。在这三个层面上,中国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相当多需要改进之处。不过,应该说,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评价小额信贷机构的两个底线
根据小额信贷的目的和利率水平,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小额信贷,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福利性小额信贷和制度性小额信贷。福利性小额信贷是一种传统的模式,其规范的要求是追求补贴式贷款资金有效地直接借贷于穷人并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获益,但它不追求服务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性(或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点,它要求同时实现两个目标:较大规模地服务于目标客户群体并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获益,同时也实现服务机构自身在组织和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度性小额信贷又可再分为两个分支:公益性小额信贷和商业性小额信贷。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以穷人为目标客户,而商业性小额信贷则服务于更宽泛的目标群体,包括企业在内,而且以追求利润为主要或重要目标。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表现最出色的公益性可持续小额信贷的代表之一。而印尼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农村信贷部”(BRI-UD)则是公认的商业性可持续小额信贷的代表之一。
简言之,小额信贷的分类,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基本上可分为三类:福利主义小贷,即既服务于弱势群体又享受外部资助或补贴;公益性制度主义小贷,即既服务于弱势群体,又追求机构自身自负盈亏和可持续发展;商业性小贷,即服务高于前两者的、但传统银行不愿或难以服务的群体,又追求机构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小贷机构。
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都有长处和短处,及其适用性。福利主义小额信贷的长处是对弱势群体的即期优惠扶持十分清楚,但这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政府支付成本高、效率低下、易由强势群体侵占利益、弱势群体增加依赖、易发设租寻租、难以可持续发展。而现在,人们普遍热衷商业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却在有意无意地忽视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2010年印度安得拉邦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所造成的印度小额信贷行业的严重危机是深刻的教训。衡量和评价任何一个小额信贷机构,必须有两个底线: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如何吸取印度的教训,真正关注和支持中国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发展,是一个需要大力呼吁、倡导和解决的突出问题。
中国小额信贷如何可持续发展
中国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层面看,当前应注意相关主管部门间工作上的协调一致,同等重视商业性小额信贷和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加大对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这一“短板”的支持力度;从政策法规上鼓励扶持各类小额信贷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健康发展,以利推动普惠金融体系的健全发展。应从整体上考虑建设小额信贷这个行业,包括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性中介服务提供者,例如评级机构、培训和能力建设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提供者、行业协会等。
从各类小额信贷机构的角度,公益性小额信贷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法律地位、资金来源、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福利性小额信贷应解决的问题是:政府资金规模的局限、很多商业银行不够积极、多部门间的协调、项目的可持续性。商业性小额信贷应解决的问题有: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比例过低、业务技术流程和产品创新不足、单笔额度过大(平均100万元)、违规操作和道德风险(抽逃资本金、利率偏高、变相吸储等)。商业银行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意愿和技能也有待提高。资金互助社应解决:治理和管理水平差、强势群体侵占利益、不可持续或产生非法吸储、集资,扰乱金融秩序等问题。对于“人人贷”(P2P)等民间小额借贷,则应引导、规范,扬其长、避其短,注意防止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
今天,作为系统化和扩展化的小额信贷产业服务网络的普惠性金融体系,仍主要面临三个挑战:一是为大规模群体的金融需求扩展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规模);二是不断拓深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群体(深度);三是降低客户群体和金融服务提供者双方的成本(成本效益比)。或者说,最大的挑战也可概括为:如何实现社会业绩(目标群体受益)和经济业绩(机构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最佳。
4.寻路“普惠金融” 篇四
针对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这不仅给银行带来了流动性预期,也引发了资本市场飘红。然而实操层面的挑战远胜于概念的狂欢
中国论文网 /3/view-12984858.htm
在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努力平衡,金融机构在矛盾中探索的同时,也收到了普惠金融释放的政策红利。
9月30日,央行发布222号文,宣布对普惠金融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商业银
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上述措施将从2018年起实施。在普惠金融的旗帜下,各类金融机构正在或主动或被动地靠拢。
根据央行的测算,该项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而这�鼍哂小捌栈荨毙灾实慕底迹�给银行带来了流动性预期,资本市场也随之狂欢。“十一”期间,港股银行股全面飘红;而“十一”过后A股开盘首日也表现颇佳。
普惠金融在中国,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自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这一提议被连续几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出台五年规划作为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并由财政部和一行三会等部委出台
配套政策。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还首次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在即将到来的十九大,这一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抑或是重要的命题。
普惠金融与支农、支小(小微企业)、扶贫等有密切联系,早在普惠金融引入之前,中国在这些问题领域就有明确的政策引导,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但是普惠金融的概念从诞生之日起,就强调商业可持续性原则。
普惠金融的商业化发展,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据券商测算,仅中国普惠金融的信贷市场就是十万亿量级规模。而普惠金融服务还包括理财、保险、征信等方面。
可以看到的是,在普惠金融的旗帜下,各类金融机构正在或主动或被动地靠拢。在监管的明确要求下,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建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股份行中渤海银行与兴业银行亦紧随而来,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小
额贷款公司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弱牌照的尴尬境遇中,亦紧紧拥抱普惠金融的市场定位。以移动支付、大数据风控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应用也因此备受追捧,传统金融机构亦表现出合作与发展的积极性。
虽然看上去很热闹,然而事实上普惠金融的落地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据《财经》记者了解,各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成立后,业务线整合与具体运营设计仍未完成,诸多细节问题仍在与监管沟通之中。而牌照上弱势的金融机构发展受到机制上的桎梏以及资金成本天花板的约束。在商业运作中,各类机构也难逃不良率与利率陷阱的问题。
虽然全球一致认为数字化是破题普惠金融的方向,但央行副行长易纲则提出,普惠金融必须依法合规开展业务,要警惕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违规和欺诈行为。易纲还指出,凡是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经营和纳入监管。
中国式探索
普惠金融的概念2005年由联合国提出。在中国,“发展普惠金融”则在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正式提出。2016年1月,国务院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普惠金融提出顶层规划。以财政部和一行三会为主的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关的政策红利,将金融向落后地区、向农民和小微企业引导。普惠金融在中国,成为一项自上而下的战略。
追溯到金融支农、支小、扶贫,普惠金融在中国不是新鲜事。从上世纪末开始,商业银行就被政策引导向“三农”、小微和扶贫倾斜,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直是主要承担主体。
央行用货币政策工具作激励,向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发放支农和扶贫再贷款,向小型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和村镇银行发放支小再贷款,使得特定机构在支农、支小上可以
获得利率优惠、可展期的低成本资金。涉农贷款和小微贷款满足央行“两个不低于”的要求,银行能享受央行0.5个百分点的定向降准的激励。
而银监会则要求银行业单列支小、支农信贷计划,并对其有不同于央行的“三个不低于”的考核标准。支小、支农的成果则与银行的监管评级和市场准入“双挂钩”。
财政部则给予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等的税收政策,对县域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增量按比例给予补贴。
行政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涉农贷款余额与小微贷款余额连年保持增长。根据央行和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0万亿元,同比增长9.9%;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但是,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数据
下,却掩藏着“皇帝的新衣”。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方昕在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直言,近年人民银行统计检查重点打假,且主要是在小微企业贷款数据方面。因为许多银行完不成央行和银监会“两个不低于”“三个不低于”的要求,就会造假,将大中型企业及融资企业的数据算入小微企业的数据。
此外,一位城商行的副行长告诉《财经》记者,有的银行会将贷款给大企业或集团下属的满足“小微”标准的子公司,完成支小的指标任务的同时,却在事实上服务于大企业。
国际普惠金融领域的著名学者、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 Chu表示,为金融机构设置具体的支出目标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往往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Michael Chu以玻利维亚政府的新银行法为例,玻利维亚对利率设置上限,初衷本是为了防止贷给弱势群体的资金成本过高,但实际上,这会使资金倾向
于流向金字塔顶端的客群。因为当资金成本一样时,小微额的贷款就失去了吸引力。
“多年来,中国对农业和小微的金融支持,更多是政策手段。但是要形成可持性续的市场,更有效的依靠是商业化,而不是政策性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对《财经》记者表示,“一些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面向中小微弱的普惠金融绝对是蓝海。”
但延续支农与支小,普惠金融目前仍是自上而下的阶段,目前引导性政策文件亦不乏有一些考核评估的标准。包括财政部的《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银监会出台的《2016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央行《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等。
虽然现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针得到共识,但对于政府和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要扮演怎样的角色,仍
有一定争议。Michael Chu对《财经》记者表示,政府的角色是制定原则和规则,对市场�M行监管以保证市场健康运转,但不要有太多行政干预。
Michael Chu说,普惠金融立足于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目的是尽可能给予每个人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每个人都必须获得金融服务。
而能否获取以及获取怎样的金融服务,要遵循金融的商业规则,要经受金融市场的抉择。
但是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表示,由于普惠金融面向的对象事实上是传统金融排斥的对象,这些人信用水平弱、缺少合格抵押品,目前很难调动金融机构真金白银的支持。因此,在实践中就少不了政府的参与和信用背书,以为机构解决后顾之忧。
徐诺金主导规划了兰考县普惠金融试验区的实施方案,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普惠金融试验区。在规划中,兰
考县提出了“三位一体”、“四位一体”贷款的金融扶贫模式,即设立5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银行以 10倍比例发放基准利率贷款,累计发放�J款3.l亿元,近7000贫困人口受益。此外,兰考县财政列支l000万元,与中原农险合作实施“脱贫路上零风险”保险项目,对建档立卡户提供财产、人身、产业保险服务,总保额达42 亿元。另外,兰考县政府还成立政府担保资金,为不良垄断机制兜底,即金融机构自身要承担2%以内的不良率,高于2%的部分由兰考县政府担保资金承担。
但即便如此,据兰考县相关负责人反映,仍然难以引进国有大行的实质参与,因为国有大行并未将贷款权限下放到县级支行,虽新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但是尚未有效运作起来,难以对接。而目前在试验区内表现最活跃的金融机构,则是小额贷款公司。
《财经》记者了解到,兰考普惠金融试验区方面曾向财政部和一行三会申
请在试验区内给予一定试验性的政策支持。包括在试验区内,扩大扶贫再贷款使用机构范围和利率的浮动范围,简化批贷流程、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对于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的不良容忍度等,以便与时俱进,使金融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试验区内的农民和小微企业。目前仍在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之中。
谁是扛鼎者?
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金融业被要求降杠杆、服务实体经济,以“小额、分散”为特征的普惠金融,亦被不少机构认为是未来发展方向。普惠金融正引领一个市场趋势,国有大行、中小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各省联社、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等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靠拢。
在2017年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多层次的金融机构都将是这一体系的参与者。谁将是国家普惠金融战略的扛鼎
者?谁能享受政策与市场红利?
“国有大行在批发银行业务上获取了超额利润,在推广普惠金融上,相比其他机构可以承担更多补贴,国有大行也有义务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即便这看起来有违商业逻辑。”
“但是大银行有自己发展的商业策略,而从目前全球经验来看,金融科技公司推动的普惠金融,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或许可以弯道超车。”
这是著名学者谢平和贝多广6月份在河南省兰考县的一场争论。而这一问题难以作答,因为普惠金融的落地推广,自监管至机构都在“寻路”阶段,不同个体的机构都在同场竞争。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方,在推行普惠金融的过程中,银行业依旧被国家意志寄予厚望。今年5月份,银监会印发《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对事业部提出“五个专门”的要求,即专门的综合服务机制、专门的统计核算机制、专门的风险
管理机制、专门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专门的考核评价机制。并明确要求国有大行今年内建立这一事业部。
随后两个月内,工、农、中、建、交都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实施方案。虽然对中小银行未有明确的强制要求,但10月9日,兴业银行正式宣布在总行层面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这是继渤海银行后的第二家。
《财经》记者从其中两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各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都还没实质运作起来,一方面涉及到对原有行内农业、小微、双创等业务条线的整合,另一方面涉及到界定、统计核算、考核等问题,目前各家银行也需要与银监会相关部门沟通。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国有性质、资产与利润占据市场重要份额、获取资金成本较低等因素,往往被寄希望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但是许多人质疑国有大行能不能做好普惠金融。
建行某分行资深风控人员坦言,零
售、小微和大企业对能力的要求不一样,而大行向来擅长服务大企业,而缺乏做普惠金融的人才和能力。而且,通过多年对小型企业贷款管理和信用程度来看,投向小微民营企业的贷款确实比投向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的违约率高很多。
“建行对小微企业严格遵循抵押贷款要求。尽管建行每年都给各经营网点提出小微企业贷款任务指标,在客户经理绩效管理上给予很大程度的倾斜,但从风险上考量,投向小微的风险还是高。”前述风控人员表示,大行主动做普惠金融的意愿确实不高。
但是以中小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机构纷纷提出零售转型、重视小微企业金融,并表现出对金融科技的积极态度。有股份行人士直言:“背靠地方政府和大中企业银行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现在到了要靠脏活累活赚钱的时候了。”
兴业银行方面对《财经》记者表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
快速发展,为盈利、可持续地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奠定了技术前提,使得原本无利可图的“长尾客户”成为新的“富矿”,以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为代表的普惠金融业务已成为银行业转型发展的新的蓝海市场。
重庆银行小微企业银行部总经理孙启蒙表示,城商行在大行和P2P的夹缝中生存,盈利压力很大。在孙启蒙看来,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小微金融是城商行必须抓住的机遇。
重庆银行在线下推行投贷联动模式,自2016年起,又大力发展线上小微金融服务“好企贷”,即将政府大数据、银行大数据、企业行为大数据、金融场景大数据这四大数据有效进行联合,对小微企业进行多维度风险评估与放贷。当许多城商行热衷于与资产公司合作“助贷”模式时,重庆银行就建立了自己的大数据风控体系,与其原有线下模式互补。
但是在许多人看来,能有效解决普
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或是县域及农村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就是通过中银富登旗下的82家村镇银行去做小微企业和农村领域的信贷等金融服务。
据中银富登旗下一家村镇银行的董事长介绍,中银富登的村镇银行有独立审批权,除非不良信用需集团特批;而且,因村镇银行接近农户和小微企业,村镇银行可放出信用贷款和无抵押贷款。整个中银富登集团层面的无抵押贷款占到30%以上。
在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向为国看来,全国8643家小额贷款公司是中国最底层的金融堆售商,经营着传统银行“最后一公里”覆盖不了的弱势群体的小额信贷业务,是零距离信贷业务的普惠金融小分队。
“小贷公司有一个比较难以逾越的障碍,就是资金天花板。”海尔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汪传国在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直言,监管给小贷公司的杠杆要求是50%的注册资金,但有些50%都用不到,因为没有金融机构贷款。低杠杆是小贷的困境。
“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挑战,就是合法合规地利用第三方机构资金,来做普惠金融。”汪传国称,其中最关键的是建立风险管理平台,从数以万亿元计的资产方中选择较好的卖给不同机构资金方,突破杠杆上限。
这亦是现在常说的“助贷”模式。但这一模式目前存在一定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机构诉求自主匹配与选择而自然形成的市场,是符合商业逻辑的所在;但是,亦有传言指出监管和银行已对这一模式产生警惕。有业内人士分析,资产方的鱼龙混杂、深浅不一或是重要因素。
“风控是银行的核心能力,助贷模式下银行则主要利用对方机构的风控。对短期内有资产压力的银行是一个选择,但是长期来讲,银行不能丢掉自己的风控能力。”孙启蒙认为。
�底只�未来
罗兰贝格曾经测算,商业银行以传
统方式服务一个零售客户的整体成本为每年几百元,罗兰贝格金融项目经理欧瀚捷表示。而数字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在全球领域,从监管到机构,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的未来潜力几乎一致认同。2016年杭州G20会议期间,央行发布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提出利用数字技术降低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深化金融服务的渗透率,是促进普惠金融的关键。
但在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央行副行长易纲、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均强调要辩识普惠金融,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打击披着普惠外衣的非法金融活动。
徐忠说,数字技术是中性的,数字普惠也是中性的,先进技术在促进普惠金融乃至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诈骗者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号,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提供虚假收益的理财产品,消费者以为获取了高息,其实被“收割”了本金。
去年以来,媒体亦曝光不少小额、但高利率的现金贷、校园贷、培训贷,尤其一些以各种名目利滚利,最终演变为“高利贷陷阱”的事件。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普惠金融不是无底限下沉,而且若普惠金融的利率过高,则无法体现“惠”的价值。
如易纲与徐忠所强调的,辨识普惠金融,一方面需要买者有责,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另一方面要卖者有责,由金融机构提供“负责任的金融”。
经历互联网金融爆发,一方面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在逐渐完善;另一方面,移动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众筹、智能投顾等涉及各方面需求的数字金融产品,则被广泛接受。而大数据、区块链、生物识别等科技手段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亦被一致认可。以前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转型Fintech,输出金融科技;而许多中小银行也高呼大力发展金融科技。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抬高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期待。在许多人来看,数字手段现阶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段。
易纲就指出,普惠金融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但不能完全舍弃“软信息”。他所谓的软信息即信贷员在线下与客户的直接沟通。在易纲看来,大数据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僵硬,冷冰冰的数据分析难以涵盖现实情况的多样性,固化的模型容易被人为制造的垃圾数据刻意误导。
IPC咨询的一项业务是在中国为中小银行培训小微金融的信贷员。其中国区总监宋安德表示,不可否认数字授信是未来方向,但可能要等到三五年之后,以目前技术发展程度而言,在准确度和有效性上“还不够”。
对于重庆银行来说,目前基于好企贷这一纯线上大数据风控系统的小微信用贷款业务刚刚起步,在业务总规模中占比不大。但孙启蒙表示,线上业务的
发展空间巨大,这一业务的成功可能会为小微企业融资打开一条路。
此外,在数字普惠金融红利释放中,“数字鸿沟”的现实问题也被重视。数字鸿沟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这一问题决定着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与渗透程度。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指出,“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能导致金融素养和科技知识不足的弱势人群获取金融服务的能力与中高收入人群的差距扩大。
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扫盲与金融教育,这是政府的重任。此外,社会信用体系、征信体系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直面“不良”
过去经验显示,当政策激励着银行一股脑儿去做三农和小微的时候,银行能力的差异则可能带来极大的不良风险敞口。
“小微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某银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尽管公开的银行不良率都是个位数,但是小微这块实质上的不良率,也曾高达两位数。
“前些年银行不良上涨较快,有不少就来自中小微企业。”贝多广表示,金融机构做普惠金融要强调能力建设,盲从必然会带来一地鸡毛。
用贝多广的话来说,普惠金融的对象是中小微弱,这部分客户产生不良的风险较大。有研究指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为2.5年,坏账风险大。
虽然在监管文件中提到扩大对小微等贷款的不良容忍度,但对银行来说,监管严控不良的情境下,没有银行敢真的暴露过多不良。
近年来,P2P的不良率亦是一个敏感问题。在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信息披露平台上,P2P的不良率普遍显示为零。“简直是个笑话。”有业内人士称。
但来自行业声誉与投资人的压力,让这个行业已无人敢暴露真实不良。《财
经》记者从多位P2P资产负责人处了解到,像多年前的银行一样,行业内P2P也正运用各种手段隐藏真实不良。
业内人士表示,P2P行业不良率在10%以内的也不多。由于P2P多是无抵押的信用贷,其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除催收外,常见的是打包转让收益权,但更多是选择隐匿。常见手段是托管在外,给同业、关联企业或其他资产处置机构,把不良腾挪出表。
5.普惠金融宣活动方案 篇五
根据《浙江农信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柯城农商银行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创业普惠、便捷普惠、阳光普惠”三大目标,开展网络覆盖、基础强化、扶贫帮困、感恩回馈、创新升级五大行动,为了确保普惠金融工程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4年2月1日至12月30日。
二、组织方式
柯城农商银行 “普惠金融宣传”活动由办公室牵头主办,辖内各支行分理处全部参与。
三、活动形式
(一)柜面宣传。各支行分理处应在有条件的营业场所设
置宣传展板、摆放宣传材料或设立咨询点,并通过电子显示屏、悬挂条幅或标语等形式展示“普惠金融服务宣传月”、“诚信金融、惠及你我”、“银企互动、相伴成长”、“立足小微、服务实体经济”等标语。
(二)媒体宣传。柯城农商行统一在《衢州日报》等媒体开辟“柯城农商行:普惠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专栏,宣传自开展“普惠金融进社区”工作以来工作成效,重点宣传通过银行 “面向微小企业”和持续培育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规模以下壮大为规模以上的典型案例,请各支行4月底成功案例,集中展示 “普惠金融”工作成果。各行也可自行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中宣传普惠金融服务政策、产品和服务等。
(三)短信宣传。要通过短信平台系统,统一发送宣传短信。短信内容为:“诚信金融、惠及你我”(类似宣传语)。
(四)电话咨询热线宣传。要建立金融服务咨询热线,为广大客户提供良好的金融咨询服务工作。
(五)流动宣传。组织宣传车、宣传队“走上街头”或“深入社区”、“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活动(如可开办讲座,发放宣传材料、普及介绍金融产品和服务、信贷审批流程及有关要求等),要确保覆盖面和宣传效果。
(六)风采展示。制定方案,5月中旬,组织开展一次全辖支行业机构普惠金融知识技能竞赛, 各行要做好充分准备,全力以赴,展示本行(社)的能力和风采。
四、活动内容
(一)着重开展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国库直接支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反假人民币知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以及各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涉农业务品种等,提升社会公众对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的认知度,调动并引导公众的增强金融意识,用好用足金融政策和金融资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互联网宣传。为扩大“普惠金融”宣传活动影响,拓展宣传受众范围,“衢州金融网”开辟金融知识科普专栏,派专人负责协调,上挂近年来国家出台货币信贷政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付结算、反假人民币等有关金融知识,设置法规制度、知识汇集、疑问解答、公众留言、网站导航等栏目。
二是利用电视、远程教育网进行宣传。通过电视传媒,在宜州电视台做专题节目,介绍宜州市作为河池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工作成果,联合地税部门宣传“诚信纳税”的宣传,联合团委妇联做好“小额妇女创业贷款”的宣传,拟请专业人士策划新闻性强、受众喜闻乐见的专题新闻报道,寻找1-2个值得做大的新闻亮点进行包装,开设专题宣传节目,宣传相关金融知识。
三是手机短信宣传。与通讯运营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采用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开展金融知识长效宣传。短信发送对象以企业客户和在银行办理业务的公众客户为主,短信内容简短精练。
(二)推行“阳光信贷”强自身惠三农。推行“阳光信贷”中,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打通“阳光之路”,把“阳光信贷”落到实处。为了方便客户,把信贷服务指南流程及承诺事项悬挂于客户经理办公室,让客户对能否贷款、能贷多少、利率多高、如何办理、向谁投诉等心中有数,并对贷款实行“一站”式服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贷效率,同时推行“五公开”举措,将贷款政策、贷款品种、贷款条件、办贷时限、监督电话等信息向社会公众、贷款农户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积极发挥阳光效能监督牌的作用,将信贷人员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工作职责、服务范围等上墙公开,公布联社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客户的“阳光”监督。
(三)举办货币信贷政策知识讲座、反假货币知识和支付清算业务知识培训等。为更好地宣传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各种货币信贷政策,特别是涉农优惠政策;切实提高经办人员支付系统业务技能,构造良好的支付系统业务受理环境;最大限度地普及社会群众反假防假知识,开展货币信贷政策知识讲座、支付结算业务知识和反假人民币知识培训班
(四)支行 “普惠金融活动”案例等。
五、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宣传活动关系到农村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支行要充分认识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和金融科普教育,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建设,提升农村群众金融素质的重要意义,把本次主题宣传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推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二)精心组织,密切配合。要根据宣传方案,结合辖内实际,加强协调,突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辖内网点开展宣传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应人民银行的组织下,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营业网点宣传的主导作用,向社会公众大力宣传金融政策、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促进群众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
(三)狠抓落实,注重效果。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实事,重实效,切忌讲空话,走过场,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主题宣传活动。在宣传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宣传手段,要注重做好对群众的答疑解惑,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6.深度分析:普惠金融 篇六
一、普惠金融的定义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普惠金融定义、覆盖群体、发展目标做出了明确界定。
普惠金融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随着我国针对于普惠金融的政策不断完善,其定义及范围也更加具体。
图1 部分国家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机构
二、普惠金融的空间与机遇
(一)银行机构对普惠金融领域的挖掘程度较低
银行偏好低风险、收益适中的大中型企业贷款、房贷、车贷、信用卡等业务,整体年化利率约5%-10%左右。较高风险收益的业务由小贷、融资担保、消金、P2P、民间借贷等机构来满足,整体年化收益约20%以上。图2 普惠金融是银行业务挖掘的“飞地”
(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有较大空间 我国普惠金融领域主要针对小微企业、农户及贫困人口群体。2017年9月30日最新普惠金融考核标准中规定,普惠金融考核范围中涉及农业优惠仅包括农户经营性贷款,远小于涉农贷款包含口径。但小微企业有较大普惠金融增长空间,2017年7月末,我国小微企业名录中收录7328万户企业,其中包括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也属于普惠金融覆盖领域)。2017年8月末,银监会口径下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万亿元,已贷款小微企业数1430万户。假设,小微企业符合普惠金融考核标准(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占比约70%。新规定普惠金融领域中具体规定小微企业授信额度,而原标准中以营业收入、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指标划分的部分小微企业可能被排除在外;小微企业平均融资需求为160万/户,一般情况下,银行优先发展规模较大,经营情况较稳定的企业,未被银行覆盖的小微企业单户融资规模小数量较大,而目前已贷款的小微企业存量平均贷款余额200万元;小微企业中存在银行融资需求的户数约占60%。符合以上条件的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总需求49万亿,目前银行业已满足贷款需求为29万亿,新增普惠金融类银行贷款需求约为20万亿。也就是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或将有20万亿元的市场空间。
(三)银行开发普惠金融业务面临的机遇
一是征信系统覆盖面逐渐完善,约束失信行为的效果增强。截止2015年末,央行征信系统收录8.8亿自然人、2010万户企业组织信息,覆盖面广泛。伴随征信系统接入领域扩大,失信记录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惩罚效果提升。
二是银行提升了对部分需求、资产价格变化趋势的把握。如银行对消费升级趋势、三四五线城市化率提升达成共识,积极开发部分领域的需求。
三是Fintech技术运用,形成大数据积累,有效运用在风控领域中。
三、央行定向降准产生制度红利
(一)央行已实施多次定向降准
自2014年以来,央行已实施多次定向降准政策。从覆盖范围来看,从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等逐步放宽至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从引导信贷投放行业来看,主要聚焦在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考核标准逐步降低。近年,政府对普惠金融政策优惠增加,本次首次针对普惠金融领域定向降准。图3 2014年以来央行已实施多次定向降准政策
(二)考核标准升级优化
2017年9月30日的定向降准考核政策对2017年2月考核标准升级优化。一方面,考核标准要求贷款比例放宽。第一档为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增量或余额占比达到1.5%,此次调整后的政策中第二项要求中的第一档大部分银行都可以达到;另一方面,考核范围调整,原考核包括小微企业及涉及“三农”领域贷款,此次将普惠金融覆盖具体化,具体规定小微企业授信额度,并延伸至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等个人普惠金融领域,调整后的考核范围排出部分原享受降准政策的小微企业及涉农贷款。
(三)考核范围调整
虽贷款比例放宽,但考核范围较原规定调整,银行达到第二档(下调1.5%)难度较大。在考核范围调整上:一是,新规定普惠金融领域中具体规定小微企业授信额度,而原标准中以营业收入、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指标划分的部分小微企业可能被排除在外;二是,新规定普惠金融领域中关于涉农及个人贷款及包括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创业担保(下岗失业人员)贷款等,该涉农贷款范围小于原规定中涉农贷款范围;三,参与新规考核的前提是上年三季度及以上MPA评级均达B级或以上的硬性规定。
表3 普惠金融贷款与小微企业或涉农贷款的比较
预计此次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贡献突出。由于城商行及农商行原先已满足一、二档要求并且新考核范围变化,城商行及农商行边际释放流动性空间较小。而首次参与定向降准政策的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建行及6家股份制银行),带来较大流动性释放。五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成立并实施普惠金融事业部制,着力推进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四、银行加速体制创新 为响应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落实中央有关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要求而做出的规范,2017年5月25日,银监会联合多部委发布《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明确思路,重申商业化运营
《实施方案》首先明确了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商业化运作的基本思路,其中特别明确将按照“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总体要求进行商业化运作,确保普惠金融事业部长期可持续发展。即普惠金融具有两个必备要素:一是机会平等,二是实现商业可持续。坚持商业化运作可以有效减轻商业银行对“普惠金融即慈善金融”的担忧,提高其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和政策支持力度,保证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架构,建立条线化管理体制
本次《实施方案》特别明确“通过构建条线化管理体制,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和能力。”所谓“条线化”管理,是指以客户或产品分类为基础,构建以垂直业务条线为主、横向职能条线为辅、纵横结合的垂直化组织架构。国内外企业管理的成功实践表明,与其他管理体制相比,实行“条线化”管理可以整合不同条线的资源优势,加强业务条线、职能条线间的横向联动和协同配合,确保业务条线和职能条线之间的高度分工合作,从而确保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普惠金融事业部在管理体制上的重要创新,此次《实施方案》要求相关银行从总行到分支机构、自上而下搭建普惠金融垂直管理体系,总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分支机构科学合理设置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前台业务部门和专业化的经营机构,下沉业务重心,下放审批权限,以便更好地服务普惠金融客户。此外,考虑到由“层级式”管理向“条线化”管理模式转变可能到来经营模式的冲击,本次《实施方案》还明确“循序渐进”“逐步优化”“有计划”“分步骤”的推进普惠金融事业部改革,可在部分地区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开。表4 关于组织结构模式的主要类型比较
(三)突出亮点,建立“五专”运营体制
本次《实施方案》要求相关银行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建立专门经营机制。其中特别明确:第一,制定专门的信贷管理政策,建立专项信贷评审机制。第二,建立专门的统计核算机制,真实反映普惠金融事业部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状况。第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足额计提减值准备金,覆盖资产减值风险。对普惠金融业务确定合理的风险容忍度,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四是建立专门的资源配置机制,专门下达信贷、经济资本、费用、固定资产、用工等资源计划,为普惠金融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第五,建立专门的考核评价机制。
表5 关于建立“五专”运营体制的规定比较
(四)配套支持,强化各部门的协同配合
为加强正向激励,提高各大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积极性,《实施方案》特别要求银监会和相关部委将在差异化监管、货币信贷政策、财税支持政策等方面强化支持保障。核心内容包括:第一,支持银行完善服务网络,合理把握小微企业、“三农”、扶贫等业务不良贷款容忍度;第二,发挥财政担保体系对发展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完善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措施;第三,对普惠金融业务及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准备金、再贷款、宏观审慎评估(MPA)政策参数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政策倾斜。
(五)银行纷纷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从5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要求大型商业银行2017年内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到6月末普惠金融事业部正式挂牌,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
其中,工商银行将普惠金融事业部延伸至所有一级(直属)分行,并于2017年年底在二级分行或重点支行建成230家小微金融业务专营机构;交通银行以敞口2000万元(含)以下的授信业务为突破口,建立“专营团队+传统网点”机制,逐步推进事业部制派驻等模式;中国银行依托中银集团的资源,先期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为基础,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农业银行实行“三农+普惠”的双轮驱动模式;建设银行在小企业部门等原有部门的基础上建设普惠金融事业部。工行在其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后实行了“六个单独”管理,包括单独的信贷管理体制、单独的会计核算体系、单独的风险拨备与核销机制、单独的资金平衡与运营机制以及单独的考评激励约束机制。
农行通过双轮驱动模式,在服务“三农”方面实现了4个变化:一是服务“三农”机构和团队的专业化;二是资源配置的制度化;三是政策产品的差异化,单独设计差异化的“三农”金融服务产品政策;四是实现服务“三农”的可持续。
建行除在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之外,还单独设立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其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负责协调推进建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由行领导和高管层担任主任、副主任,由普惠金融事业部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由涉及普惠金融业务的小企业业务部、公司业务部、个人存款与投资部以及相关中后台部门等17个部门组成成员部门;普惠金融事业部则承担全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牵头工作,跟进中央、国家和监管部门的政策要求、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委员会确定的管理和发展目标,人员配置共40人。
中国银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模式采用集团化“1+2”的模式。普惠金融事业部涵盖的主体不仅仅包括我们商业银行法人机构,还包括专门从事普惠金融服务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及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目前,中国银行全部36家一级分行都已经成立普惠金融事业分部,各二级分支行成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并配置专人负责普惠金融业务;同时全行1万多家网点都将作为普惠金融基础服务网点,并筛选部分网点作为普惠金融信贷发起特色网点。
7.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篇七
普惠金融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最早是2005年在联合国世纪首脑会议上提出的, 其核心思想是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金融服务需求。我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正式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普惠金融是基于公平性理念的一种创新, 旨在让大众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理念的形成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的小额信贷, 到20世纪90年代的微型金融, 再到如今的普惠金融, 已经跨过将近50年。
自2005年普惠金融的提出到现在, 普惠金融在国际上已经获得一定的发展:2008年9月, 在泰国曼谷成立了普惠金融联盟, 主要成员是印尼、马来西亚、埃及、巴西等60多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也于2011年加入;2009年9月, 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华盛顿成立了普惠金融专家组, 该组下设了两个分组, 分别为创新金融服务组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组。此外, 除了相关组织机构的建立之外, 很多国家在推进普惠金融的过程中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例如墨西哥的相关政策法规、俄罗斯的金融扫盲、秘鲁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巴西银行代理机构的发展等, 这些国家推广普惠金融的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效仿。
二、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立足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 努力推动本国的金融业发展, 至此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在金融业稳步发展的同时, 我国普惠金融体系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得到政府及人们的高度关注。
在政策法规方面, 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我国中央人民银行出台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办法》, 财政部颁布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也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这一系列办法及政策的相继出台, 表明我国政府对于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享受金融服务不均衡问题已经开始予以高度重视。针对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 我国最早在1999年出台的《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中首次提出推行农村小额信贷。随后, 《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继出台并实施。
在金融基础设施方面, 自2007年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 (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 成立之后, 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建立并发展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截止到2012年底, 我国已经建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计858家;截止到2014年末, 主要农村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高达105, 742亿元, 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达到153, 660亿元。
在金融市场方面, 农村金融市场逐步趋于多元化。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 增强和改善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和服务质量。证券业、保险业及互联网金融等在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 优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三、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普惠金融体系起步较晚, 尽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形看来, 我国普惠金融体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 政策法规不完善。
普惠金融的推广需要建立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基础上, 然而我国目前的状态是普惠金融刚刚提出, 尚且处于概念状态, 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和推广, 处于几乎空白的状态, 因而普惠金融的发展缺乏最基础的方向性。
(二) 金融机构服务种类不足, 基础设施还需完善。
我国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但金融租赁、代客理财等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国际金融业务、金融衍生工具等许多业务还需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机构自主研发的金融产品少, 新产品以及新业务在推出时过于注重市场份额的占领, 缺乏基本的投入产出分析, 使得很多业务利润率低, 很难适应市场。
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虽然逐年增多, 但是由于农村占地面积大, 人口密集程度与城市相比较低, 因此导致金融机构网点的实际覆盖率较低, 给农村地区的企业和个人享受金融服务造成很大的不便。
(三) 传统结构的困扰。
我国虽然是储蓄大国, 但贷款量和表外业务却不尽如人意。例如, 我国存款量与贷款量逐年增加, 但贷款量的增加幅度却远远低于存款量的增加幅度。
据统计分析, 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融资的成本一般会达到融资本金的10%左右。而近年来, 短期存款、活期存款占总存款数的比重不断上升, 定期存款的比重不断下降, 为了保持较高的流动性来应对支付需要, 银行在贷款发放方面则更加慎重, 因此银行不得不压缩风险系数高、资信度低的中小企业贷款, 致使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更加困难。此外, 乡镇企业和农业在贷款过程中等也面临与中小企业类似的问题。
(四)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很多矛盾
首先, 对于农村金融市场主体。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与之相应的, 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结构也相应地发生改变。许多农民开始淡出农业生产领域, 进入农产品流通环节, 充当起农民经纪人的角色, 因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地转变到生产、流通领域。普通农户、经营型农户与生产型农户对于金融需求的形势和要求各不相同, 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主要以贷款为主, 金融产品的设计已不能满足不同类型主体的不同需求, 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已严重不平衡。
其次,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现阶段, 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金融业务与经营机构数量急剧萎缩,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然而, 农信社的营业基础设施不足、服务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信用工具单一、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其支农水平不高, 甚至出现金融服务真空现象, 远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基于上述原因, 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得到发展, 并且拥有=一定比例的市场。然而, 非正规金融游离于国家监管体系之外, 具有灰色性质, 其规模和发展领域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 由于农村金融设施落后, 导致信息金融、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很难进行推广。
最后, 对于农村金融市场形式。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以信贷市场为主, 保险市场逐步萎缩, 农业类证券发行停滞不全, 股票、债券市场甚至尚未开发, 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相比发展严重滞后。
四、结论与建议
(一) 完善普惠金融法律法规。
借鉴其他国家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践经验, 积极参与国际普惠金融组织的相关活动, 完善推广普惠金融的法律法规, 加强对弱势群体金融服务情况的监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 完善激励机制及惩罚机制, 使得金融领域的资源和要素更广泛地流向社会各个阶层, 从而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二)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 增加金融服务网点。
探索并提出针对弱势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创新信贷产品, 提供综合性服务。例如借鉴巴西代理银行的经验, 成立社区银行, 在农村建立金融便利店, 借助现代电子科技的推广, 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服务引入偏远地区。尝试在农村试点推广通存通兑的储蓄、代收代付、电子汇兑、网络银行以及信托、金融期货等。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建设工作, 保证农村主体享受金融服务的基础条件。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 保证普惠金融的顺利推广。
(三) 完善企业融资体系, 拓展融资渠道。
针对企业的融资问题, 我们需要完善融资渠道, 创新融资工具。进一步发展地方性证券市场, 鼓励中小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 消除市场交易壁垒, 鼓励融资租赁、小型信誉评级等机构的建立,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方面进行农村金融市场制度创新。规范农村金融市场, 解决其供给与需求矛盾, 需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农村金融市场制度的创新。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 明晰金融机构的产权,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各类金融机构的市场划分, 用市场原则来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交叉和适度竞争, 通过有效竞争来进一步降低利率水平, 增加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例如, 可以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门槛”, 鼓励非正规金融机构“正规化”, 政府可以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监管, 降低监管成本;另一方面进行贫困金融市场体系创新。就保险市场来说, 我国可以效仿法国成立的农民工会、合作社和互助保险组织体系。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前提下, 我国政府可以在目前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大型保险公司中, 选择像法国安盟公司那样, 可以承担农村保险市场的几家保险公司, 同时成立再保险机构或者其他经审批的保险公司来为这些商业保险公司进行分保, 降低其承担的风险。就股票和债券市场来说, 政府可以提供特殊的平台来支持农村居民创业, 或者为乡镇企业专设“上市”的标准, 鼓励乡镇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此外, 引导和鼓励会计、审计、律师等各类事务所以及动产、不动产评估和企业价值等中介机构在农村地区发展, 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Susan Johnson, Steven Arnold.Inclusive Financial Markets:Is Transformation Under Way in Kenya[J].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2012.306.
[2]Norle Schoonraad, Anske F.Grobler, Daan G.Gouws.An inclusive and integrated approach to financial communication:A conceptual model[J].Communicatio, 2005.312.
[3]Anonymous.United Nations:Challenging Times Demand More Inclusive Multilateralism, Secretary-General Says In Remarks On Impact Of Financial Crisis On Small, Medium States[J].M2 Presswire, 2008.
[4]Chantal Mc Phee, Annette St-Onge.Case study:Al Amana of Morocco[J].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ommunities:People and Plac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2009.31.
[5]胡国晖, 雷颖慧.基于商业银行作用及运作模式的普惠金融体系构建[J].商业研究, 2012.1.
[6]张海峰.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 2010.5.
[7]夏慧.普惠金融体系与和谐金融建设的思考[J].浙江金融, 2009.3.
[8]杨长岩, 施永, 张建明, 雷贵优.推广普惠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J].福建金融, 2009.4.
[9]中国银监会合作部课题组.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中国农村金融, 2014.2.
[10]尹龙.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金融研究, 2005.3.
8.普惠金融的大局 篇八
中国长期以计划经济替代金融,金融生态更加脆弱。在传统金融生态尚未完善的时候,又迎来了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套用老生常谈,这是巨大的危险也是机遇。
互联网金融既是独立的趋势,也是普惠金融的动力之一。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在中国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发言指出,现在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开始和一些领域的商业行为融合,比如叫车软件。并且融合以后利润来源就改变了。这一点值得给予足够关注。
互联网金融可能对宏观经济政策也带来很多影响,可能会加快利率的市场化。“金融和商业,互联网融合以后,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地很准确,但是影响正在逐步地显现出来。”
万事开头难
门槛低才称得上普惠金融,这是对受众而言,而对于普惠金融机构,却意味着门槛高,需要极强的风险管理能力。用宜信普惠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中心(简称MFC)专业的术语来说,“基于风险定价的风险管理,确保公司在执行标准、管理架构和风险控制工具上高度统一,又能兼顾不同业务、区域和人群的特点,融入相当的灵活性,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金融服务风险管理的控制一般按照征信、评级、授信和催收的流程来操作,在大数据的积累过程中,信用管理模型十分重要,帮助金融机构预估成本、定价并分散风险。但在中国征信记录的获取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只有和银行打过交道,才会在央行的征信管理系统中留下信用记录。然而很多小微企业主没有这样的记录,使得征信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
实际操作有两种模式,一是个人独立完成寻找客户、实地征信、风险评估、贷后管理全过程的“信贷员模式”,一是批量、流水线作业,完成营销、审批、放款和催收流程的“信贷工场模式”。两种模式最终都导入数据决策的风险管理技术,包括现金流分析、风险定价模型、催收策略模型等。
普惠金融不限于小微企业,由于传统金融业的规模经济,介于大众金融服务和高端私人金融服务之间的“大众富裕阶层”某种程度被忽视了。过去几年内,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有了长足发展,这一阶层才日益进入金融机构的视野。
宜信财富投资理财部总监赵若冰有十余年金融服务管理经验,历任多家外资银行高管, 于2008年加入宜信,据她的判断,目前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理财经理就像医生一样,要望闻问切,收集全面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对症下药,才能为客户提供产品类别的最佳组合,做出最恰当的财富管理计划。所以从其行为模式到思想意识、态度、知识结构、销售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等,所有这些模块都需要一点一滴地培养、灌输和引导,再加上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
其次是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支持。通常在一个新行业产生以后,才有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出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目前正在向规范期过渡,需要出台政策、法律以及监管加以促进。“我们希望这样的支持能来得更快一点。不要等到一些不良的企业对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之后,再去规范它。”
教育用户
常言道顾客是上帝,也意味着顾客最终塑造了市场的形态。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大众富裕阶层崛起之快,其物质财富的增长往往超过了驾驭财富的能力。
今天国内很多人对财富管理的理解,还局限于单纯地追求投资收益。实际上收益只是一部分,财富管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投资理财,还包括子女教育、税务计划、养老计划、遗嘱传承等各个方面。
财富管理的恰当观念在于追求一种平衡的整体规划,而不是实现单一的财务目标。要想获得这种平衡的幸福感,首先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所处的生命周期,对现金流的需求等情况,制定好短、中、长期的财务目标,然后逐步去实现它们。
在中国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戴险峰指出,专业化管理有两个维度,一是供给方,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程度,一是需求方,高净值客户对待财富管理的态度。据他在中美两地从事基金的观察,中美财富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种专业化态度。
在美国基本上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其他人对这些专业化人才也放心。而很多中国人的财富都是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财富管理也倾向亲历亲为,不是特别放心交给专业人士去打理。“但根据历史发展规律,我觉得最终肯定是要改变的。”
【广东普惠金融现状】推荐阅读:
乡村振兴金融普惠09-19
普惠金融心得体会07-26
践行普惠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08-04
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10-14
平安普惠贷款申请流程10-14
广东科技金融发展10-16
普惠幼儿园自查报告06-15
幼儿园普惠减免措施08-20
宜信普惠无抵押贷款09-10
幼儿园公益性普惠性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