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07-01

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精选9篇)

1.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篇一

浅谈在职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

警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警察队伍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要高度重视警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帮助他们解决因各种压力而造成的`心理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促进心理品质的不断完善.

作 者:黎小平Li Xiao-ping 作者单位: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基础部,江西,南昌,330043刊 名:政法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年,卷(期):21(6)分类号:B849关键词:在职民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2.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篇二

关键词:民警;素质;交通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77—02

一、情况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化进行,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正逐步进入汽车时代。但是,伴随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各种交通违法问题也随之而来,制造使用伪造变造的牌证、套用其他车辆的牌证、驾驶报废车辆、无证驾驶等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并且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中一些违法行为也变得更加隐蔽,更加难于被发现。特别是乡镇车辆的不断增多,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众多铁路、建设工地车辆的增多,在这些地方一旦出现交通违法事故,在第一时间赶到违法现场处理的就是基层派出所民警,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民警在日常的工作中练就一身“硬功夫”,及时发现、查证各种不法行为,依法给予严厉处罚,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二、具体措施

(一)要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

1.要确保办理交通违法处理案件的依法、公正、公平。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还要求民警必须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具备敏锐的政治判断力,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能够正确面对人情关、金钱关、利益关和权力关。

2.摆正自身的位置,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服务理念。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辩证关系,以服务为执法的主线,严格把关,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自己的利益位置,把群众的小事当做大事来办,切忌摆架子、摆资格、吊脸色,以管理者自居。基层民警是公安部门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更是代表,作为面对群众的窗口民警,务必要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为人民服务的执法观念、坚定不移的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

3.教罚结合,以人为本。在依法办理的道路交通违法案件,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建设和谐交通。同时,体现服务的本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动人”,办好每一宗交通违法案件。

(二)要练就过硬的业务素质

违法处理工作作为对道路路面执法行为的一种延续,负责对交通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以及处理。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深化,法制化建设进程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法制工作的要求日趋完善,群众的法制观念也日趋加强;加上由于种种因素,目前民警所面对的执法工作显得越来越复杂,各地发展的不平衡、资源共享的滞后、相互间交流与合作的困难等等因素,导致交通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难度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处理交通违法案件的民警,要高质、高效、及时、顺利地完成各项执法任务,也就必须练就一身的“真功夫”,才能够达到工作要求。

1.磨练出一双“火眼金睛”。目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警察工作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同时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伪造、变造的各种牌照、证件、相关手续等等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给我们的执法工作,特别是基层执法提高了难度,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交通违法行为,要做到依法、公正、严厉地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违法处理民警应该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明察秋毫、洞穿真伪,及时、准确的辨别出违法行为的本质;能够察言观色,识破诡计,拆穿当事人的谎言,做到以理服人,以法服人。

2.练就一张“铜牙铁齿”。参与处置交通(下转128页)(上接77页)违法案件的民警办理案件的法制性、政策性较强,同时处置民警不仅仅对当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作出处理,还应该对当事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从而达到处罚目的;切忌摒弃教育而单纯的处罚,否则不但达不到处罚的目的,还会造成群众的误解;因此,在说理前,应具有说什么的心理准备,明白说明的是道理、法理、情理、事理,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应对案件的办理和矛盾纠纷的调解,另外,要求办案民警运用合理的言语表达完整的意思,将恰当的语言和适当的肢体语言运用到说理中去,努力提高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说得人心服口服。这就要求民警除应该熟练掌握交通安全法、相关的配套文件以及各项法律法规外,还应该能够掌握在执法的过程中开展宣传工作的技能,将罚与教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在执法中体现服务的内涵,努力创造和谐交通的大环境。

3.要会熟练使用“法律武器”。“法律武器”是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提供保障的一种约束性规章制度及约定俗成的规范性文件,尤其是道路交通相关法律法规不但是民警执法过程的工具,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武器和保护自己的护身符,同时,违法处理民警法律水平的高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单位的工作水平,这就要求违法处理民警要有较高的交通管理业务技能,不但熟知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配套的法规及条例,还要掌握各种法律法规,才能够保证较好地顺利完成日常的道路交通管理的各项工作。

(三)要有过硬的法制观念、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

随着中国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深化,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加强,对各种案件的法制、证据、程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交通违法处罚案件办理的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依法、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基层民警作为办理交通违法案件的直接执行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制观念、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高效、及时、准确地给予违法行为人相对应的处罚。

(四)要练就过硬的电脑操作水平

近年来,公安部大力推进“三项”建设工作,在各类违法处理工作中,通过电脑以及网络共享资源的使用搜集证据、查找资料、核对办理案件被广为应用,成为处理违法案件民警必会的工作技能,这直接影响着违法案件处理完成的质量及工作效率,因此,在时代大环境的前提下,要做到与时俱进,做一名合格的全能民警,对于电脑的操作及互联网的使用必须要做到一个“熟”字,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网络应用软件、查询功能以及等等各种电脑应用技能,为高效、高质的完成各项违法处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汽车持有量还将会长期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增长阶段,作为站在处置交通违法事故一线的民警,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素质能力建设,练就一身过硬的真功夫,才能有力地助推中国交通安全工作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3.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篇三

基层民警队伍预警管理是在充分掌握和科学分析基层民警现实表现的基础上,查找队伍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先警示,并施以前瞻性、针对性工作措施的一种管理方法。预警管理把队伍管理工作着力点由事后向事前转变,变事后惩戒为事前监督,变被动整顿为主动防范,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对于及时发现、深入研究、着力解决基层队伍建设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推进队伍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预警管理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把民警八小时内外表现作为预警管理的整体范围

基层民警的“生活圈”、“社交圈”与“工作圈”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圈”、“社交圈”是以“工作圈”为基础,并最终在“工作圈”中表现出来,相比“工作圈”,更具有复杂、分散和隐蔽等特点。个别民警社会关系相当复杂,下班后社交聚会十分频繁。面对这些情况,有的管理者缺乏管理的整体观念,认为民警八小时以外属于自己,有什么后果他们自己负责,跟管理者没关系;有的管理者有畏难情绪,但认为民警八小时以外难以管理;有的管理者认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进行管理,会涉及民警的隐私,瞻前顾后,不敢触及,结果对萌发的问题苗头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及时防范。对这些,应该从转变思想观入手,把民警八小时内外都纳入预警范围,给予动态的、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一方面建立健全约束管理制度,发挥组织管理的主渠道作用,把“工作圈”管好,善于从“八小时内”发现“八小时外”的问题,未雨绸缪,及早发现纠正民警队伍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尽可能小的减少损失;另一方面,要拓展队伍管理的时空,本着真心关爱民警、真心帮助民警的态度,把民警八小时以外的预警列入管理范畴,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细致,多一些辛苦,较全面的掌握民警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中的表现,甄辩民警生活社交中的潜在问题,及时开展思想工作,防患于未然,确保民警不犯错误、少犯错误。

二、把“知、问、谈、访”作为预警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应该做到“五必知、五必问、五必谈、五必访”,形成制度加以落实,为解开民警思想疙瘩,帮助民警解决实际困难,做到谈心在前,家访在前,工作在前,及时消除隐患,保证民警队伍稳定。一是“五必知”。即民警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必知;民警心理状况,心理倾向、个性特点必知;民警的主要交往人员、社会关系必知;民警的接受能力、爱好特点必知;民警的业务能力必知;二是“五必问”。即民警有利用职权经商入股,搞第二职业的苗头必问;民警有捞取不正当收入或白吃白拿的苗头必问;民警接受礼物、接受当事人、发案单位请客必问;民警利用关系干扰办案单位执法,说情、讲情必问;民警的经济状况反常必问;三是“五必谈”。即民警工作中不尽职尽责,出工不出力必谈;民警贪图玩乐、交友不慎、傍大款、吃大户必谈;民警思想消极,牢骚满腹必谈;民警在公共场所随便表态,乱发议论,对攻击党和社会的言论不加抵制,缺乏政治敏锐性必谈;民警自律不严,形象不佳,酒风不好必谈;四是“五必访”。即民警曾有违法违纪行为或违法违纪苗头必访;民警思想苦闷有情绪,出现波动必访;民警受批评或工作受挫,下滑是必访;民警出现同事矛盾或家庭矛盾必访;群众有反应民警的异常表现情况时必访。

三、把深入开展日常思想工作作为预警管理的重要基础

做好日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预警管理的基础,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管理、引导作用,防微杜渐,及时准确发现民警工作生活社交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警示、干预、修正,切实发挥预警管理在民警队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要落实“三个一”制度。即支部成员每周都要学习一篇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文章,把对政工知识的学习化整为零,使管理者的知识积累有少增多;每旬以“透视案例,以案说法”为主题,对民警进行一次警示教育;每月针对队伍中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难点问题,组织大家广泛讨论,做到“热点问题大家谈、难点问题大家解、疑点问题大家析”,形成关心民警,爱护

民警,接思想疙瘩,卸思想包袱的浓厚氛围。二要建立民警不良习惯、嗜好档案,准确把握队伍潜在的问题。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民警思想状况分析会,由警长向支部汇报本警组民警思想状况即民警的不良习惯、嗜好,支部根据分析会的情况逐一登记,建立此类档案,并通过分析原因,采取用力措施,解决民警潜在的问题。三要实行警务督察量化考评,实行对民警的有效监督。坚持队伍管理抓细抓小,把目光盯在民警的小问题、小苗头上,并实行量化负考核,形成对民警的有效监督。四要深化评优评差。定期向镇党委、政府和社区群众汇报队伍管理工作,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民警“评优评差”公式栏,从而形成对民警的外部约束,找准预警管理的着力点。

四、把从优待警、凝聚警心作为预警管理的有力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要要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多做爱护民警、关心民警、温暖民警、帮助民警的好事、事实,帮助民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辨是非,自励、自警、自醒,使预警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建立领导干部与民警家属联系网络,便于及时听取来自“后院”的建议和心声,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其次,建立“有困难找支部”制度,向全体民警承诺了“有难必帮、有忧必除、有病必探”的“三有三必”工作准则,鼓励民警无论在思想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出现任何困难,都可以向党支部提出,由党支部出面协调解决,力求最大限度替民警解除后顾之忧,真正发挥党支部作为“民警之家”的作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每半年对民警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向民警家属介绍派出所和民警本人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听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增强家属们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主动向单位反馈民警的日常表现,为预警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试论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调适对策

公安基层民警是压力密集型的职业,工作的紧张性、复杂性、突然性和对抗性,经常使基层民警处在压力与焦虑中;生活无序,身不由己,时常使他们感到身心交瘁,每一位基层民警所承受的压力要远高于其他职业人员,其心理压力超负荷早就是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纵观近几年,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受害者日益增多,有些人总以为是基层民警素质不高所致,却忽略了职业压力的客观存在及其产生的危害。探究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增进对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正确认识,寻找缓解、消除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压力的调适良策,已是新时期公安工作中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在基层公安机关调研的实际情况,对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调适问题略作阐述,以抛砖引玉。

一、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危害

按笔者的理解,所谓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是指从事公安工作的基层民警,其心理状态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所受到的影响,超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范围,以致引发的某些反应与变化。例如,在缉拿穷凶极恶的持械犯罪嫌疑人时,会面临可能付出流血或者牺牲代价的境况,使处于临战状态的基层民警陷入既要完成抓捕任务、又要保护自己的“两难”处境,这时因心理不易平静面对,就极易产生心绪不宁、紧张、怀疑等反应。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和感受的还要多得多。在所

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据《法制日报》报道,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对当地不同职业的精神紧张程度进行研究,以10至0级加以区别。经对150个有代表性的职业研究排序,警察列第二,为7.7级(其他如矿工8.3级,新闻工作者7.5级,政治家7.0级,外交官4.8级,教师3.5级,图书管理员2.0级)①。

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基层民警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容易造成不良影响。一是易致生理疾病。国内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基层民警边要全天候做好本职工作、边要疲于应付辖区的一些“非警务活动”,其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疾病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职业。对基层民警来说,诸如胃溃疡、肝硬化、肾炎、偏头痛、气管炎、肿瘤等,并非陌生的病理名词。二是易致不良情绪反应和认知障碍。在长期或强烈的压力状态下,基层民警极易产生愤怒、焦虑、压抑、无助感等不良情绪反应。此外,基层民警还会因过重的心理压力出现认知活动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思维肤浅、狭窄;思维缺乏预见性和灵活性;思维缺少独立性、批判性,以及自我评价不恰当等。三是易致行为偏差。心理压力易导致基层民警的行为发生偏差,并且所致行为偏差会波及基层民警的所有个人生活和工作。诸如,在生活上,家庭关系紧张、夫妻不和睦、离婚以及个人的失眠、赌博、酗酒、自卑甚至自杀等;在工作上,效率低下、缺勤、离职、错误增多、易出事故、遇事退缩不前等。

二、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剖析

(一)基层公安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危险、艰苦、繁忙的特殊性质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直接原因。

1、基层公安工作具有高危险性。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是对警察工作危险性的形象概括。②我国从事基层公安工作的民警随时要置身危险的现场、时刻要应付不可预防的危急情况、面对各种暴力行为、面临负伤致残甚至死亡的威胁。基层公安工作异常危险的特点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基层民警承受身心压力的必然性。

2、基层公安工作量多面广、辛苦复杂,时间长、责任大、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是我国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现实特点之一。节假日对他们而言往往只是一种象征。据统计,公安民警平均每年要加班120个工作日。派出所民警平均每日工作11、12小时,晚上还要有1/3的警力值勤、备勤,应付突发事件,如遇重要外宾来访和重大节日、重大活动,警卫、保卫工作更为紧张、辛苦。③近年来,为了遏制犯罪急剧上升的势头,坚决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公安机关坚持严打整治方针,持续不断地开展专项斗争和集中行动。在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广大基层公安民警更是放弃休息,以加班加点工作来保证斗争和行动的开展。如社区警务,就有社区内各类人员情况熟悉、重点人口控制、安全小区创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纠纷调处、“四小”场所的管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等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等工作。其中每一项都需要基层民警倾注心血、花费大量的精力,一天24小时在社区忙得不可开交,而工作效果却不能立即显现,一旦个别环节疏漏,则可能功亏一篑。长时间的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地工作,必然对基层民警造成一种沉重的身心负担,使一些民警陷入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境况,并

且有的基层民警因劳累过度而患上重疾。如我局去年的派出所民警苏阿进因工作劳累不幸发生肝癌病变就是一例。

3、临时性额外任务多使从事基础工作的时间无法保证。各方交派的任务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公安机关各部门都把派出所作为其职能部门,都给派出所派任务、定指标,要派出所填报表、报数据。基层民警整日泡在琐事杂务堆里不得脱身。二是紧急任务多,除了值班、110处警外,基层民警额外加班加点特别多,诸如严打斗争、专项整治、布卡设点、安全保卫、集中待命、紧急出动等,一旦有事,常是全体加班,不时还碰到个别领导交办急如星火的事务,民警再忙也要腾出功夫先办。这诸多的额外差事,挤去了民警下社区的工作时间,使社区警务的基础工作得不到根本保证。一些民警忧虑地说:“种了公家田,荒了自家责任田。”

4、工作要求高、考核严使个别民警难于适应。基层公安工作的各项指标分解很细,考核要求很高,这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警务管理的科学化是有必要的。但是各项指标制定必须合理,使大部分民警努力后都能达到,并要有帮助他们达到要求的具体办法,这样才能发挥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假如一味压指标、出硬招,一些民警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整日担心任务完不成,担心下岗被淘汰,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潜能的发挥。

5、群众工作难开展。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社区警务工作的生命线。然而随着时间步伐迈入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

“试论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调适对策”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思维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安群众工作的难度也与日剧增。一些民警反映,现在群众尊重民警、主动协助民警的少了,而要求民警提供帮助的多了。个别人不管何事,有的甚至不属民警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要民警办,办不成就指责刁难,甚至举报。而有的领导对待群众的指责、举报,常不问清红皂白,一味批评处罚民警,挫伤了部分民警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一些同志说:“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仍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叫我们怎么不烦恼!”

(二)基层民警难尽人意的个人、家庭生活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1、在义务方面易产生负罪感。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的基层民警许多时间不能与家人相聚和安排分享生活,就是在有限的家居生活中,职业的“综合疲劳症”又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时也难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因此和家庭成员之间较易发生角色冲突,难以完成作为丈夫、妻子、父母、子女应尽的义务。当父母身染病痛时,是多么需要儿女在病榻前尽孝,但他们从事基层公安工作的儿女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到这一点。往往我们的基层民警接到亲人病危的电话、电报时,却恰逢某项行动临危受命之际、执行某项重要任务之时。久而久之,基层民警在心灵深处埋藏着愧对父母、愧对家属、愧对子女的强烈情结,心理极易被严重的“负罪感”之阴影所笼罩而难以自拔。

2、在情感方面潜藏着难言的苦楚。基层民警也是人,但是他们却常常没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子女希望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的时侯,他们可能正在胡同里巡逻;妻子在分娩需要照顾的日子里,他们可能正在异乡追捕犯罪嫌疑人„„基层民警的情感需要是有缺陷的。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少,缺乏感情交流,时间久了,家庭生活出现不协调,亲子关系疏远、夫妻难于沟通、家庭隔阂严重等等。如此难言的心理苦楚,基层民警不得不面对和默默承受,而情绪情感之能量却难以得到宣泄。

3、在欲望方面存在心理受挫感。作为社会成员的基层民警自有他们七情六欲的个人需要,但是他们有些个人需要却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也容易使他们形成心理受挫感,进而产生心理压力。一般而言,基层民警较多会考虑以下几方面的个人问题:一是个人入党、评先进、提职等需要。大多数同志渴望获得这些荣誉并非仅是名利的需要,他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工作成绩和能力被人们所认可的心理需要。二是个人想进修,想获得高层次的学历文凭等发展的需要。进修深造、提高自己,这也是民警内心深处希望被人承认、被人尊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三是个人和家庭的隐忧难以排解。如婚恋问题毫无进展,会有一种形影相吊的孤寂感;社会上实行减员增效,公安机关内部实行下岗分流之后,一些同志担心自己会提前退休或被分流出去;还有家属下岗、子女教育、就业、个人住房、家庭生活质量等问题。在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健全之际,这都成了一些民警心中挥之不去、排之不掉的心理困扰,容易导致基层民警的心理不堪重负而压力倍增。

(三)基层民警所处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

1、高付出、低收入的职业状况与社会现实相比造成心理失衡。基层民警也同其他人一样,盼望着增加收入、提升生活质量、丰富精神生活。但是所从事的高付出的警察职业的低收入状况与其他“清闲职业”的高收入相比存在着太大反差,这种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基层民警心态失衡,出现不正常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基层民警队伍中,相当比例属于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家庭的重担。有的家属下岗,家庭经济生活困难,而公安民警的工资待遇尚未能达到与他们的付出相对应的水平。这不能不影响到相当部分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从警人员的心态。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带来心理压力。基层民警接触的社会阴暗面较大、诱惑较多、人际关系较复杂。所以他们还得抵拒社会上的“灯红酒绿”、“一切向钱看”、“权钱交易”、“攀比斗富”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面对亲朋好友甚至某些领导的说情风,个人经济生活负担状况,金钱美女的诱惑,如何予以处理便对民警直接构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这些不正之风与民警的价值取向、生活感受相悖而又得势时,他们更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不足,甚至怀疑自己的工作意义,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3、不全面的、欠公正的社会评价易演变成心理压力。警察是与社会各层面有广泛接触的职业,面对社会与公众的警察所受到的冲击与影响,评价与抨击,误会与谣传、怀疑等等要远甚于其他任何职业,构成了种种压力。群众对基层民警工作的误解、投诉;个别领导、个别部门的不支持、不配合甚至非难;一些即使经过艰苦努力但仍未破获的案件招来谴责;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失误以及混进基层民

警队伍中的个别败类的行为,招致的各种攻击、冷嘲热讽。这些,在基层公安工作中是经常可能出现的。不全面的欠公正的社会评价容易使基层民警产生心理挫折,感到委屈、失望,最后演变成一种微妙的心理压力。

(四)基层民警的自身因素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根本原因。

1、身体、心理素质欠佳。高强度的工作量,对基层民警的身体健康直接构成了威胁。如果基层民警身体素质不好,长期劳累会导致疾病缠身,加之心理素质欠佳,就会给工作、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另外,患病的直接结果是产生对病情的担忧,做事感到力不从心、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加之无法视压力为动力或化解压力使自己总是处于紧张与应激的状态之下,这些心理活动的作用很自然便引发了心理压力反应。

2、知识、能力缺陷。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智商、能力等多方面与同事的差距,影响了基层民警个人目标的实现,致使某些人的行为极端化。如在办案中,因案子久侦不破,加之犯罪嫌疑人的抵赖,而对其施以殴打。这是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爆发的直接行为体现。事实上,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日趋复杂的治安环境和高质量的警务要求,基层民警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民警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才能适应时代要求。然而当前有些基层民警,学习动力不足,光吃老本,不愿学习新知识,因循守旧;有的不善于运用新知识,学了不会用。实践中,他们常常感到捉襟见肘,工作难见成效。而这些欠缺又直接影响了基层民警个人的入党、评优、提拔、晋级、年终考评等一系列需要,诱发了基层民警对前途的担忧,滋生严重的心理焦虑,进而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4.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篇四

心理健康保护工作

xx公安局积极探索适合公安机关心理健康保护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以“五结合”扎实开展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促进了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确保了全局民警以过硬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各项公安工作中,为构建“平安xx、和谐xx”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一是把心理健康保护工作与教育训练工作相结合。将民警心理健康达标列为民警教育训练考试的规定动作,在民警教育训练考试中,适量加入一些心理健康类的测试题目,引导和帮助民警树立心理卫生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了民警科学应对压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提高应对各种复杂条件下警务工作的能力。

二是把心理健康保护工作与民警交心谈心活动相结合。分局各部门建立了以所队长、教导员为主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积极开展谈心交心、换位体察及领导做家访等活动,这些活动深受广大民警的欢迎,也大大激发了民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还在公安专线网平台上专门设置了局长信箱栏目,广大民警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反映自己的所思所想,对于民警所反映的问题,局领导尽量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对于个别民警出现的心里问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思想沟通。

三是把心理健康保护工作与从优待警工作相结合。认真落实民警年休假、体检、保险、抚恤慰问等一系列从优待警的措施制度,尽可能地解除民警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缓解民警的身心压力。同时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任务阶段民警队伍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通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全局开展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民警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确定重点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使民警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心理和思想也得到健康发展。

四是把心理健康保护工作与日常的公安宣传工作相结合。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和队伍建设工作,坚持正面为主的舆论宣传导向,通过电视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反映公安工作所取得的新业绩和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主动引导民警心理健康良性发展,在全局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局内网专门开办了“心理健康”和“民警驿站”宣传栏,及时更新链接相关心理健康网站,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民警关注心理健康的兴趣,强化民警的心理卫生意识,努力改善民警心理健康状况。

五是把心理健康保护工作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活动相结合。以开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

5.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篇五

浅谈如何调动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

积极性是指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主动自觉、认真负责、热烈紧张、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公安民警(以下简称民警)工作积极性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民警意识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内在联系的情况下,在本职工作

中所表现的主动自觉、认真负责、热烈紧张、勇敢顽强的工作态度和以奉献为荣的精神境界。县级基层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确保一方平安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公安工作的全局。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政治建警,是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核心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从而指导人的正确行为,防止在行为上发生偏差。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又是一项凝聚人心的工作。通过教育,可以使广大民警保持思想统一,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形成合力。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灵魂,是统帅,是一切公安工作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对我渗透的渠道和机会进一步增多,敌对势力从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意识形态出发,大肆对我进行心战、策反和渗透活动,寻找“代言人”。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更加活跃,社会上少数人为了寻求其政治、经济利益,将无所不用其极,千方百计在公安机关和民警队伍中寻求“保护伞”,公安队伍中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更为尖锐复杂。特别是基层公安民警常年处于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一线”,接触的社会阴暗面多,对民警的理想信念、立场观点、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政治建警,打好“预防针”,用足“防腐剂”,提高“免疫力”,让广大民警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决挫败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政治图谋,在渗透与反渗透、演变与反演变的斗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使公安队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二、正确实施奖惩,坚持以工作绩效公正评价,是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持恒动力。

现代心理学的原理表明:在社会群体中每个群体成员都有归属感,都希望自己的工作绩效得到公正的评价。如果评价公正,则起激励作用,如果不公正,则会使人产生苦恼不安和紧张心理,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要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坚持以工作绩效公正评价民警,并根据考核结果,正确地实施奖惩激励,从而使民警得到到公平的评价和回报,激发起积极性。一是评价与奖惩要客观。奖励是对人们的某种行为给与的肯定,如果奖励得当,可以进一步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奖励不当,名不符实,不仅会使没有受到奖励的人感到不公,挫伤其自尊心,还有可能使被奖励者感到受之有愧,产生内疚心理。而惩罚是对人们某种行为给与的否定,惩罚得当,既能消除行为人的不良行为,还可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惩罚不当,或偏轻或偏重,不仅达不到惩罚的目的,还会导致侥幸心理或激发矛盾。二是评价与奖惩要及时。对民警中好的和不良行为,都要及时给与相应的评价,及时奖励或惩罚,使被奖励者或被惩罚者都感到组织上时刻都在关注着自己,使好的行为从组织的反馈中得到发扬光大的动力,使不良的行为从组织的反馈中感到压力,在本单位本部门的民警记忆犹新之时即受到启发和激励。如果时过境迁,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民警都容易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影响奖惩的效果。三是评价与奖惩要公正合理。评价要掌握好“度”。无论奖励还是惩罚,都要留有余地,不要无限拔高,把话说死。如有十分成绩,就说七、八分以利继续奋发努力,防止骄傲自满;对民警的缺点错误,更要注意分寸,要根据其心理承受能力,做到既指出不足和错误,又寄予期望,增强其改正错误的信心,逐步引导、启发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三、关心、爱护民警,坚持从优待警,是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助推动力。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则产生于需要。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因此,满足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而在各种需要中,人们对物质生活基本条件的需要,对被尊重、被关心、被爱护等人身基本权利的需要又显得尤为迫切。如果连上述几项基本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人的积极性是难以调动起来的。基层公安民警常年战斗在同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犯罪分子和治安灾害事

故作斗争的第一线,工作充满了危险性和艰苦性,随时随地面临着生与死、苦与乐、情与法、荣与辱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公安保卫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而公安工作经费又难以得到有效地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关心、爱护民警,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以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一是要在政治上从优待警。要以公安改革为契机,加快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用人渠道,进一步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努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治环境。二是要在工作环境上从优待警。要加强民警执法权益的保护,把民警的权益保护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对严重侵害民警及其家属权益的案件要依法严惩。对因执行公务而负伤、遭受围攻的民警及时予以慰问和抚恤。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努力改善基层公安机关的办公条件和设施,为民警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三是要在生活上从优待警。要关心民警的身体健康,定期组织民警进行身体检查,并建立民警健康档案,对患有严重疾病的民警要想方设法予以全力救助。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安排民警的休假时间,对在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加班的民警,尽量安排其补休。要通过科学理财,多方争取资金,确保民警的各项正当福利、补助发放到位。尽最大可能帮助民警解决家属、子女下岗、待业、入学入托等实际问题。要丰富民警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振奋民警的精神,保持其高昂的斗志。

四、领导率先垂范,坚持典型引路,是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引导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者的带头示范是对民警最实际、最有力的动员和教育,对民警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只有通过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的发挥,才能进一步增强民警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才能够感召民警,赢得警心,以进一步促进和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一是领导干部要带头爱岗敬业,遵纪守规。要在民警中响亮地提出“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凡是要求民警做到的首先带头做到,凡是要求民警遵守的首先带头遵守,并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鼓舞、鞭策民警。二是领导干部要知人善用,科学、合理的使用干部。要坚持任人唯贤,坚持以实绩取人,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同时还要能容人之长短,知人善用,用人之长,避其之短,使民警从事与其相适应的工作,创造一种催人奋进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领导干部要作风民主,善于授权。要做到在工作中相信和依靠民警,充分相信民警的能力,使民警感到有用武之地,能使民警产生自信心、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四是领导干部要胸襟坦荡,勇于自责。基层公安工作千头万绪而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多,工作上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如果领导者总是把责任推给民警而不主动承担或是害怕承担任,就会使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地挫伤。反之,如果领导者有坦荡的胸襟,能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勇于承担责任,则会使民警保持或增强取得工作成功的信心,激发民警更加奋发努力地工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民警身边的先进典型是一面旗帜,与单纯的理论说教相比,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民警通过学习先进典型排除困难以公安事业为重的风范,克服困难以奉献牺牲为荣的精神,可以把潜在的自尊心、进取心激发出来,把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因此,利用先进典型带动,是提高民警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坚持真实可靠的原则。在选树、宣传典型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维护典型的本来面目,不添枝加叶,刻意渲染,将典型变形走样,让广大民警感到既可亲可信又可学可鉴;二是要坚持群众性原则。民警满意不满意、服气不服气、认可不认可,应当作为典型是否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因此,在选树典型时,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调查研究,挖掘出广大民警公认的典型。三是坚持对典型的关心爱护原则。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先进典型,为它们的进一步成长创造条件,同时在学习、提职、晋级方面给予优惠条件,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6.劳教民警心理健康教育试卷 篇六

姓名部门分数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心理健康是相对生理健康而言的。健康的心理一般是指一种内心世界平衡稳定、人格健全、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发展的良好精神状态。(√)

2、正视民警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表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矫治,对于提高警察的综合素质,增强队伍的战斗力,进一步搞好新时期的民警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关注和重视劳教人民警察的心理问题,广泛开展心理健康与卫生教育,无论对劳教事业的发展,还是对民警自身的人生幸福都具有重要意义。(√)

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5、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但不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6、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7、心理学能够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改善行为。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8、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9、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对生活充满热爱、情绪的稳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10、不良心理素质不会影响民警公正执法。(×)

11、心理学能够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改善行为。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2、如果忽视对民警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及自控能力地培养和训练,必将产生严重地后果。(√)

13、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劳教民警的职业烦恼并不是收入低,而是缺乏成就感,缺少与场所外的交流。(√)

14、心理亚健康的民警工作中常有“比、靠、推、躲”的心理状态,存有得过且过“的身思想,工作松懈、警惕性不高。(√)

15、行为是心理先导,民警心理亚健康心理状态的直接受害者是民警自己,间接受害者是民警的家人(×)

16、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7、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18、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

19、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20、心理危机处理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劳教人民警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A、情绪调控差。B、恐惧心理重。C、人格状态偏离。D、缺少生机活力。

2、劳教人民警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是哪些?(ABC)

A、社会因素影响层面 B、职业因素影响层面 C、个人心理因素层面 D、自然条件影响层面

3、劳教人民警察心理亚健康的危害是什么?(ABCD)

A、影响场所的安全稳B、影响教育矫治质量提高C、影响劳教工作的社会形象。D、影响劳教工作科学化进程

4、社会动机的功能(ABCD)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

C、维持与调节功能D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5、怎样构建民警亚健康心理预防体系?(ABCD)A、加强宣传引导B、强化心理教育

C、强化心理普查D、加大工作强度,让民警忙起来。

6、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哪几具方面?(ABCD)A认知B情绪、情感和意志 C需要和动机D能力、气质和性格。

7、社会动机的功能(ABCD)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

C、维持与调节功能 D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8、基本的社交情绪(ABC)

A、社交焦虑 B、嫉妒 C、羞耻与内疚D、豪爽

9、心理危机解决的几种方式(ABCD)

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躯体放松法D10、民警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ABCD)A、高强度工作性质B、知识更新不足 C、工作与家庭的矛盾D、重复性工作内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心理学常用有哪些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心理测验法。

3、实验法。

4、个案法。

2、民警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表现?

1、情绪调控差

2、恐惧心理重

3、人格状态偏离

4、病理性嫉妒

3、民警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历经哪几个阶段?

1、冲击期

2、防御期

3、解决期

7.浅谈进一步加强青年民警队伍建设 篇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青年人才则是人才队伍的源头。青年民警是监狱基础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和组织者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监狱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走向。为此,我们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民警队伍建设,更好地关心他们的成长、解决他们的困惑,为他们搭建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快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自然就成了监狱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科学设岗,量才而用,用事业留人

青年民警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面广,在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然而,大多数青年民警从学校毕业后,来到监狱,多是从事监管一线的执法工作,工作呈现出程序化、规范性强、可供发挥的空间较少等特点,使部分人处于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动力不足,思维水平、工作能力长时间停滞不前的状态。一个好的监狱工作氛围不仅要为民警提供规范的管理与公平的机会,而且要在发现个人优势特长与善用个人特长上要有更加富有创意的管理模式。要针对青年民警的特点,科学设置工作岗位、配置警力,充分体现监狱工作的性质、特点、发展和方向,使监狱工作的发展与青年民警的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之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与监狱工作的目标相统一。

二、增强学习氛围,加强学习成果考核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工作体制的建立,监狱面临着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粗放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监狱的文化建设 也日益显现其重要性。例如,监狱中信息化、经济管理型、心理学等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前进的步伐,因此,监狱要着眼于实际,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监狱,形成人人是学习主人、处处是学习场所、时时是学习机会的良好氛围。

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决定着人与人生存和发展的差距,所以,为激励监狱中多数人的学习劲头,考核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把荣誉的获得与学习的成果联系起来,在对民警考核中,在“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加上“学”;在评比先进的条件中,列入学习的内容;在考察先进的过程中,考察学习的情况;在宣传先进的工作中,宣传学习的事迹,把荣誉授予那些热爱学习、业绩突出、勤学进取的民警,那么监狱的学习之风就会蔚然形成。

三、坚持从优待警,构建人文环境

监狱是一个特殊的组织,而组织在本质上是互利互惠。所以,监狱应该把“欲取之,先予之”摆在重要的地位,真正去关心青年民警的利益,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使青年民警能静下心做自己的事业。

随着服刑人员构成的日益复杂和法制社会的建立,监狱民警尤其是一线民警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积劳成疾,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对青年民警来说,无疑加重了思想负担,对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前景存在着忧虑情绪。所以,监狱应在从优待警上多加考虑,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加大从优待警的力度,打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工作环境。

首先,要在生活上关爱青年民警。要解决民警的科学配备问题,以达到适合的警力配置要求;严格落实请休假制度,确保民 警在长期的工作后得以休整,以利于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切实关心民警的身心健康;加大监狱现代化设备、设施的投入,增强技防、物防水平,减轻人防的压力。

其次是在政治上关注青年民警。在考核审定的基础上,对业绩突出的青年民警实施大幅度的奖励;在党员的发展上向一线倾斜、向青年民警倾斜,关心他们政治上的进步,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

第三是要及时了解青年民警思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需求观,创新政治工作的方法,建立领导谈心交流制度,与青年人常沟通、勤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所盼所望,为他们分忧解难,解压释负,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四、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健康人格

监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首先就是要注重人文关怀,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青年民警的健康人格,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工作中不仅要增强自己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忠诚、敬业、负责、踏实、上进的人格,恪守职业道德,善于摆正自己的位置,用工作证明自己,用业绩来说话。

其次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加强高尚的人品的建设。领导的人品正直是一个团体的核心和标杆,领导者的以身作则,具有一种真正的影响力,所以领导者要不断锤炼自身的人品,提升素质,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带动整个监狱形成以忠诚、敬业、正直、诚信等优良品德为基础的人文环境,为监狱顺利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石。

五、提倡尊重型文化,构建和谐监狱氛围

心境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执行效率。在工作中,一个 人只有保证了良好的心境,才能取得出色的业绩。青年民警在单调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焦虑、急躁、失落、茫然等等困扰工作的情绪,使之丧失对自身的定位,变得无所适从,大大地影响了个人能力的发挥,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大打折扣。因此,要使青年民警在工作中有上佳的表现,就要使之拥有一种良好的职业心境。

监狱的青年民警以80后为主体,与上代相比,他们更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事物有独特的评判能力,教条似的管理方式在他们身上不能奏效,他们希望能得到平等的对待,他们更需要领导者以平和的心态与之多沟通,所以我们要从心做起,与之建立起一种友爱互助的道德体系,营造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提倡挖掘人性积极一面的监狱管理氛围,做一名阳光型的领导者,使青年民警感受到信任、重视、重用,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并且快乐地工作。即使在薪水不高、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心甘情愿地为监狱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认真履行职责,勇于承担责任。

六、从大处着眼、小事入手,打造青年人才队伍精典品牌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肩负着教育、引导青年的重任。共青团组织围绕青年人才培养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民警的头脑,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青年人才队伍。

一是青年志愿服务品牌

青年志愿者服务既是青春奉献的平台,也是学习实践的机会,今后我们将在服务中展现青年民警的风采,并以此搭建起警民联系的新平台。在继续做好樱花节志愿服务品牌的同时,监狱团委将深化和开拓志愿服务工作。适时开展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平坝监狱特色的志愿服务行动,比如:开展“青春奉献在警营,爱心播撒进家园”,可以派遣志愿者服务队到监狱附近老年人多、弱势群体多以及外来暂住人口多的“三多”的楼群院落,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轮流照顾孤寡老人,帮教失学青少年,与贫困学生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结对子、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等,让青年民警志愿者走进千家万户、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开展富有实效、形式多样的主题志愿者活动,切实发挥服务队、宣传队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青年民警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是青年民警优秀学员岗、青年岗位能手品牌

监狱要丰富学习活动载体,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监狱集体学习基础上,以打造监狱青年民警学习团队为目标,组建由全监35岁以下、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民警集体学习团队,大力开展“青年民警月课堂”活动,成立“青年读书小组”,通过对国家政策法规、系列经典理论文章的经常性学习,为青年民警创建提升理论素养,领会监狱工作精神,明晰发展思路的平台。通过邀请监狱党委领导讲课、请退休老同志讲述监狱发展历程、外出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人文景点等形式,使青年人才见世面、开眼界,能够站在更高层面思考、谋划平坝监狱的发展。针对青年民警的特点,大力开展针对性较强、有益于激发进取精神的教育活动,例如:学习心得交流、岗位业务讲座、才艺比拼等,让广大青年民警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各单位(或支部)可以设立“青年民警优秀学员”展示专栏,内设“目标要求”、“活动剪影”、“心得交流”、“成果展示”和 “光荣榜”等栏目,以 此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大家都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为自己的生存而积累、为自己的发展而储蓄。

对于青年立足岗位、成长成才问题,监狱可以开展“青春在岗位上闪光”、“我与监狱共成长”等主题活动,通过开展监狱公文写作、演讲、辩论、管教业务知识竞赛等比赛,积极引导青年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在各个岗位优秀青年中广泛选树“青年榜样”,做好“青年岗位能手”(重点从监管一线的民警中选拔)表彰,树立团员青年民警良好形象。

三是青年民警防暴应急突击队品牌

从居安思危的角度出发,针对监狱可能出现的罪犯脱逃、劫持人质、暴狱等情形,从各单位抽调政治立场坚定、警体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青年民警组建“青年民警防暴应急突击队”,突击队员除了分别在各自的岗位执勤,休息时还肩负第一时间进入事件发生现场协助管教部门、监区处理突发事件、随时待命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职责,树立青年民警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特别能战斗的良好精神风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让我们用细致入微的关爱,把青年民警的理想、前途、利益和监狱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青年民警对监狱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树立新时期青年民警的良好形象,为建设贵州监狱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六月九日

火红五月,激扬青春。在“五四”运动90周年来临之际,南川监狱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了纪念“五 四”运动90周年系列活动。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为落实“首要标准”、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和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而奋斗的号角正吹响。

树榜样 引领新时尚

为了树立榜样,激励团员青年学先进、赶先进,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监狱工作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南川监狱团委对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对获得市监狱局团委表彰的优秀团员、团干部、“青年岗位能手”进行了通报表扬。通过表彰先进,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的昂扬斗志,在全狱团员青年中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争做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成为南川监狱青年民警的新时尚。

接战旗 吹响“冲锋号”

为了充分发挥团员青年落实“首要标准”的生力军作用,经监狱党委研究同意,监狱团委决定成立了一至八监区青年突击队。5月7日,在监狱狱内专项整顿活动组织保障动员大会会上举行了庄严的授旗仪式,八支青年突击队的队长从 监狱领导手中接过了青年突击队队旗。青年突击队队长代表全体突击队队员向监狱党委和全体民警庄重承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青年突击队员一定会冲锋在前,永不退缩。”并倡议全体青年民警“为落实‘首要标准’,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当代监狱青年民警在监狱工作的生力军作用,切实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青年突击队铿锵的誓言吹响了南川监狱青年民警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造罪犯第一线的“冲锋号”。

寄厚语 昭示新希望

在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青年工作座谈会上,监狱党委集体莅临会议进行了指导。会上,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徐建国殷切希望:一是全狱广大团员青年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的谆谆教诲,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二是希望监狱团组织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履行好团结青年、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载体,打牢组织基础,努力把广大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三是广大青年民警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要积极投身落实“首要标准”和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征程,为南川监狱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为青春而战,用激情点燃未来

——合成青年突击队先进事迹介绍

合成氨车间是天华公司的重要车间,肩负着30万吨合成氨装置的生产任务。这套装置采用美国布朗公司深冷净化工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合成车间之所以能够及时消化吸收这些先进技术,并坚持不断的创新,各项指标年年创新高,跃居行业内同类装置前列,这主要得力于合成有一支善于学习,甘于奉献,勇于攻关的青年员工队伍。其中的青年突击队就是合成的一个亮点,他们为青春而战,用激情点燃天华的美好未来。他们凭着一腔热 血,紧扣企业中心,围绕企业急、难、险、重任务及时开展各种青年突击队活动,出色完成了各项突击任务,充分地发挥了团员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受到了公司的表彰奖励和全体职工的称赞,成为天华青年的一面旗帜。现将其先进事迹简要介绍如下:

一、努力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

青年突击队长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团员的先进性教育结合在一起,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过硬的工作作风。长期坚持抓安全和技能学习,加强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不断提高了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促进了车间的核心战斗力。坚持把学习和教育贯穿于各项活动和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和形成只有学习才能生存、才能进步,以学习为荣、不学习为耻的风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始终在实践中学习,在困难中锻炼,把学习、工作、创新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提高驾驭装置生产的能力,提高和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勤奋工作,自加压力、奋发有为,在每个岗位上都力求做出开拓性、创新性的贡献,做出一流业绩。在2005年举行的泸州市化工操作职业技术比武中,合成青年凭着良好的学习风气、过硬的技术基础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车间15人参加比赛,有10人进入前15名,朱致欣、曾兆涵、张龙三名青年队员名列前5名,被评为泸州市职工技术标兵。

二、抓安全优质生产,搞好生产突击

坚持“青安岗”活动,精心操作维护,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力争把生产工作做得更细更完善。青年突击队员先后及时发现了一段炉拱顶烧穿、CT3漏油等重大事故隐患,并立即采取了正确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使公司免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在工作中,青年突击队力争做到管理工作系统化,服装工具统一化,作业过程标准化,环境卫生优美化,指挥协调规范化,体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平时的生产突击、小检修过程中,青年突击队员召之即来,奋勇挑战,圆满完成任务。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特别能奉献的青年突击队伍,合成车间的各项工作才能年年上台阶,在行业中步步领先,促进天华公司蒸蒸日上。2005年,合成车间安全环保全面达标,合成氨产量达35万吨,创历史新高,公司利润达两亿元。

三、坚持创新创效,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青年突击队通过“推广先进操作法”、“合理化建议”等方式,为企业节能降耗作贡献,以“五小”、技改技革等活动为有效手段,有的放矢地开展科技攻关活动。2005年,合成青年大胆探索,对合成净化工段溶液活化剂进行了技改,使装置扩能增产3-5%,经济效益上千万元,效果十分显著。大家还积极开展了写一句安全警句,查一条安全隐患,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管理创新活动。坚持开展“QC”活动,“QC”活动成果突出,一段炉节能改造“QC”活动获得了全国化工系统优秀“QC”小组称号。

四、青春在大修中闪光彩

每年装置大修,合成都是重中之重,是天华关注的焦点,也是合成青年突击队展现风采的时刻。他们以“勇于吃苦,甘为企业献青春;乐于奉献,誓为党团旗添光彩”为宗旨,以“青春在大修中闪光”为主题,充分发扬“坚韧拼搏,团结协作,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公司精神,紧紧围绕急、难、险、重的任务,充分体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的青春风采,为公司的生产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2005年底,合成二段炉拱顶突然意外垮塌,牵连着每一个天华人的神经,能否及时检修好恢复开车,对天华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验。合成青年突击队在压力面前毫不退缩,以“敢死队”的精神立誓要啃下这个硬骨头。在近50℃的二段炉内卸装触媒,每组人员进去干不了几分钟出来就成了“黑人”,只见两只眼睛还在转,身上衣服没有一点是干的。但是,突击队员们却毫无怨言,坚持勇往直前。这就是抢险,这就是攻关,在场的很多同志都被感动得泪流满面。通过突击队两天两夜的连速奋战,英勇无畏地战胜了困难,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使装置及时恢复了正常生产,为公司2005年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8.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篇八

按照各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公正廉洁执法教育整顿”等活动的开展,绝大多数民警身体素质得到显著增强,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充分肯定以往练兵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楚的看到,由于体制、机制等一系列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加之新的工作方式、工作要求的不断发展变化,现在,又出现一些基层民警不能胜任岗位工作需要的情况,甚至对一些以往熟练掌握的练兵技能也基本遗忘贻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练兵工作有所“弱化”,基层一线交警应怎样建立长效的练兵机制,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需要,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当前工作弱化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一)主观方面原因。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民警甚至基层单位负责人“不想练”。对练兵工作,即便是在前几年,一些民警甚至基层单位负责人没有端正思想,认为是一阵风,是形式主义,没有充分认识练兵活动是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化纪律部队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履行三大社会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从而消极、怠慢,以应付检查考核为“动力”。现在上级对这项工作抓的相对少了,索性就很少或者干脆不练了。

(二)客观方面原因。

1、工作任务繁重,很多一线民警“没空练”。面对日益繁重的交通管理任务、各种不断的“专项集中整治”和复杂纷繁的临时性工作,加之警力匮乏,很多基层一线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已是家常便饭,更谈不上什么周末、放假及公休了。在这种情况下,集中练兵必然一定程度影响工作的开展,于是,一些民警不能正确处理工学矛盾,重工作而轻练兵。

2、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个别民警一线民警认为“练了白练”。对一些练兵成绩突出,考核成绩优异的民警,由于缺乏物质、精神及政治上的鼓励,往往会导致其认为“练了白练”。与那些练兵成绩一般的民警相比,掌握的知识、技能多的民警往往要担负更多的工作,“能力意味着责任”,如果这时候练兵“尖子”们不能正确对待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额外的工作、教学等,就容易滋生练了白练的从众心理。

3、工作方式不断发展变化,一些民警疲于练了“还要练”。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例如,前几年,要求一线民警对计算机的掌握标准,是会掌握一种输入方法,每分钟能打多少字,会下载、查阅文

件等;而现在,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一线民警还要具备熟练的信息采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信息系统使用规定》等一些新的法规、规章、规定也在不断颁发施行,这都要求一线民警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如果不去学习,就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对加强一线民警教育整顿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练兵机制,使练兵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推进练兵活动的正常开展,并保证练兵效果,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是根本,也是保障,不建立、完善科学的练兵体制、机制,一切都是无源之水。

1、建立练兵活动的领导机制。要使练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关键在于要有系统、坚实的组织领导工作。较好地发挥领导机制的作用,是保证练兵活动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基层一线交警要自上而下成立练兵专门机构,从支队、大队到各科所队,由主要领导直接负责,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实行岗位练兵成绩与领导政绩考核相结合,即在坚持责任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的基础上,将落实情况与领导政绩考核挂钩,真正体现练兵活动领导抓、抓领导的层级责任制,使各项练兵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上下联动,左右同力,同步并进”。要推进练兵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首要问题就是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常抓不懈的领导体系,为练兵活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2、建立练兵活动的考核机制。开展练兵活动,关键在于成效。而检验练兵成效的关键,则在于日常考核。只有将考核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入,将练兵成绩纳入民警的目标管理考评,如此形成机制,才能使练兵活动取得实效。支队、大队在制定全年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办法)时,要把练兵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基层一线实战单位要建立专门练兵档案,对民警的集中强化训练情况、警务技能测试成绩实行记分管理,对在警务技能测试中成绩未达标的民警每年进行补测并记录成绩,直至合格。大队定期对各基层单位练兵情况进行抽查,并对措施不力、不注重实效和搞形式主义的部门进行通报,由此形成了经常性的练兵考核机制。

3、建立练兵活动的激励机制。如何激发广大民警的练兵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民警训练的动力,也是在建立练兵长效机制中值得注重的方面。建立练兵激励机制,就是要坚持把训练成绩与民警切身利益挂钩,对训练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如在实践中将练兵成绩与提升、晋职、奖励、入党等挂钩,保证有专门的奖励指标用于练兵奖励,也可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对训练成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这样,不仅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而且对调动民警的练兵积极性起到了重要激励作用,可以在队伍中形成浓厚的练兵氛围,长期坚持,自然就解决了“练与不练一个样,练好练坏一个样”的积弊。

(二)掌握练兵方法,突出针对性与实效性确保练兵效果方法至关重要。再好的机制、体制,如果方法不得当,就难以保证工作效果。因此,良好的练兵方法,是确保练兵效果的前提。

1、注重全警参与,克服以点代面。练兵活动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练兵不练官,干部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在练兵中,领导干部既要当好普通一兵,也要当好排头兵,给民警当好示范、作好标杆,要求民警流汗不流泪,干部也要掉肉不掉队。领导干部不能仅仅以符合普通一兵而自足,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更要注重锤练自己领头为将的领导能力、驾驭能力和组织指挥水平。二是只练“尖子兵”。一个单位培养一批实战技能“尖子”是必要的,训练中靠“尖子”带动整体,重大任务执勤中“尖子”发挥尖刀作用,迎接上级训练大比武也必须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尖子”。但在平时大量的工作执勤中,往往都是“单兵作战”或“小组行动”,所以大练兵活动必须要训全、训实、训到位,人人过关,力争一人不漏,满足最大量的一线执勤需要。

2、要因材施教,不要“一把尺子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民警察。每个民警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工作经历、岗位责任、兴趣爱好等的不同,导致每个人的思想素质、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以及对练兵的认识态度等都不会相同。因而在练兵的过程中,对于组织者而言,要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要求来衡量。否则,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练兵要立足岗位,注重实效,切忌“一刀切”。公安交警内部由于路面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及车驾管业务办理等岗位职责业务的不同,也决定了练兵既要练基础共同科目,又要练各自岗位的

不同科目。如果不分岗位、不分对象地“大呼隆”练,“一把尺子量”,就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3、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训练质量。为了扎实有效地搞好训练,可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将训练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列出详细的训练内容、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和考核标准。在改进训练方法方面,要按照“仗怎么打、兵怎么练”的原则,把练技能与练体力、练作风、练意志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在艰苦条件下磨炼和捶打民警,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普及多媒体教学,推广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训”与“练”两个方面的水平,保证训练质量、保证训练安全。

(三)丰富练兵内容,把推进工作开展作为练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了体制、机制的保障,再确立了科学的练兵方法,最后剩下的是解决“练什么”的问题。交通警察苦练基本功,必需提高以下五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1、政治素质。苦练基本功,首当其冲要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加强对民警的忠诚教育,使其弄清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使他们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制意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执法为民,切实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2、业务知识。业务素质是交通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完成道路交通管理各项工作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交通警察必须牢固掌握本职工作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切实做到“三懂五会”,当前尤其要熟练掌握信息化应用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以下基本能力:一是岗位专业能力;二是分析综合能力;三是应变和决断能力;四是群众工作能力;五是写作表达能力。

3、体能技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担负特殊使命的交通警察来说,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基本体能、警务技能等各方面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各项公安工作的基本保证,交通警察为了能够艰苦奋斗,连续作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

4、调查研究。扎实地调研工作,可以使我们及时地认清形势,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因此,开展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就要求每一位公安交通民警必需具备调查研究的工作能力。

9.浅谈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九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也是人一生中至关重要和关键的阶段。这一阶段生理迅速发育,身体快速长高,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加之需要面对一系列人生的挑战,承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压力,自身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容易使中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学习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适应障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导致患病、自杀、犯罪。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方面的问题。由于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因为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具普遍性。目前,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课堂教学过死,亲人要求过高,促使学生精神越来越紧张,心理越来越脆弱。据调查中学生群体中学习困难、厌学的学生已超过四分之一,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的情况非常突出。由于学习而造成的心理不健康表现为烦躁紧张、沮丧愤懑、思维滞钝、精神萎靡等,甚至出现失眠、脑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

2.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学校教育虽然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形成健全人格,但教育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教育的职能之一。中学生由于处在一个心理水平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他们往往自我意识过于强烈,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目中无人。对父母尊敬不够,嫌他们婆婆妈妈、唠唠叨叨;对老师理解不够,认为老师管得过严、管得太死,限制了自己的自由,束缚了自己的空间;对同学宽容不够,同学之间往往由于小事心存芥蒂,耿耿于怀,容易形成矛盾、摩擦甚至冲突。由于没有良好协调的人际关系,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到孤独无聊,焦虑苦闷,感到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和信任,感到有苦无处诉、有感无处发,出现了社交自闭,社交退缩等症状。

3.情感方面的问题。中学阶段,第二性征逐步发育,性意识逐渐强烈,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情感丰富,感情细腻,但是他们意志不够坚强,自控能力抵下,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加之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差,因此,会出现许多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异性同学之间的友情关系,极其容易形成交往过密,甚至早恋等有害身心健康的现象。

4.性格方面的问题。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常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最重要的品质。调查显示,中学生不良性格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严重,特别是依赖性强,遇事犹豫不决和固执任性最为突出,占到被测学生的45%以上。良好的性格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在生活中经受了挫折、学习中遇到了障碍、交往中受到了歧视等等,都会造成他们性格中的诸如嫉妒他人、自私狭隘、胆怯自卑、孤僻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中学生的不良性格,必须要引起我们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资源,比如宣传栏、黑板报、校训标语、校园广播等及时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大力营造校园心理健康的浓郁氛围。定期聘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知识专题讲座,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知道不健康心理的矫治方法以及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条件、有师资的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使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教会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觉抵制不健康心理危害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心理不健康自我矫治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主动参加心理咨询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他们形成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其个性的科学方法,一方面它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对各种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注重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适时的矫正。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聘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做兼职或专职的心理咨询师。给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指导和帮助他们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具有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念,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稳定情绪、愉快心情,经常拥有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心态。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对心理问题的预防能力,学会对各种轻微心理障碍进行初步的诊断和调适,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学科教学中及时适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主动地接受,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比如在思想品德课中,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素质,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才能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修养。语文课中优美隽永的散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人生、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美好情愫;主题深刻、形象鲜明、描写生动的小说则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可以砥砺学生的坚强意志,可以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和谐统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在咨询中不少学生倾说“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不能升入大学,哪有脸见人”,“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中期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我是学校保送来的,学习不好,我无脸见老师和校长”,“有时真想一死了之”,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二)人际关系不协调。

由于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搞僵关系。

(三)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于是恢心丧气,失去自信心。

(四)早恋问题的困扰。

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近十来年,通过教学改革已有很多可以借鉴,如上海黄浦区教育学院和崂山中学、潍坊中学在教改实验中设计的三段式课堂结构:第一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唤起高昂、饱满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第二段:利用创设的气氛,提出问题,在学生的好奇的思索中,注意力最集中的一段时间里,教师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完成新课教学任务;第三段:巩固扩展第二阶段学习内容,强化心理品质训练。实验结果,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发展。又如在教学中确立情感目标,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教师有意识地把情和知统一于教学之中,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欣赏能力、情感陶冶同时活跃起来。语文课中的表情复述、课本剧排练,数学课中对数学美的鉴赏,都能达到此目的。我校青年教师毛波在讲“长江三峡”一文时所创设的“创设情境——美读感知——品味理解——想象创造”四部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探索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教育的成功范例。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二)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上一篇:医学科技论文撰写下一篇:2017年一月国内时政热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