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

2024-08-21

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精选14篇)

1.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 篇一

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

新沂市新店中学七一周好好

您总是把希望的嫩芽移入春泥,把荒芜的梦轻轻拾起,额头上的汗水顾不得插去,又投进了希望的田地,汗滴垂落,化作一场甘霖,化作一场春雨,发芽了,叶绿了,在这希望的田野中,温和的阳光照着您和蔼的脸,而您又躬身进入树木花丛中,重复着那辛苦而又伟大的工作,这就是陶行知——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

对自己的孩子,陶行知严格要求。他的二儿子晓光没有正规学历,经人介绍去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厂方要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寄一张晓庄学校毕业证书来。陶行知严厉阻止,一封快信对儿子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

陶行知有两个口袋,一只袋装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在归途搭车时,发现私款袋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当时就有一个坚决的想法:绝不挪用公家一分钱。最后陶校长拖着疲惫的身躯毅然从十里外步行回校。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己”,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危亡、生灵涂炭时,有志之士都应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之中,这才是对国家、民族真正负责任的表现。在伍豪事件中,陶行知先生沉着冷静,揭穿国民党特务的阴谋,使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遭到彻底破产。

陶行知先生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是万世师表,对得起民族,对得起人民,是全国人民的楷模。陶行知先生虽已逝世,但仍旧会有千万位后继者像陶行知先生一样,陶氏精神必定万古流传。

2.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 篇二

静下心来细细品读陶老的书, 感觉亲切无比。就如同一位长者在跟自己无拘无束地打着比方聊着天。该书通俗易懂, 我们读起来丝毫不费力气。一口气读下去, 就像一股清泉流过心田。虽然近乎平淡, 但平淡的背后是睿智, 是启迪。

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文中, 陶老说:“要想学生学好, 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 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老的谆谆教导让我有所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 也要不断学习充电, 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让他们自由汲取营养。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 那么学生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 教师应不断研究, 才能时常找到新理, 只有学而不厌, 才能诲人不倦。鲁迅先生曾说过:“教师应像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在《新教育》里, 陶老教会了我许多教育的方法。1.符合目的;2.依据经验;3.共同生活;4.积极设施;5.注重启发;6.鼓励自治;7.全部发育;8.唤起兴趣;9.责成效率。这在今天来讲, 我认为即是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等方法。有陶老的教育方法做指导, 何愁教不好学生呢?

同样在《新教育》里, 陶老还教会了我领悟工作的幸福。其实, 看小学生慢慢长大, 从没有知识, 变为有知识, 如同一粒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 而看它开花, 看它成熟, 这里有极大的乐趣。

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里, 陶老主张: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来看, 他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 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 先生用学名喊他, 妈妈用小名喊他。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便是教育, 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陶老高举着“生活教育”这面大旗,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深有体会。据此我上了《找春天》这篇课文,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回顾原因:主要是课堂上我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即生活经验, 让春天的小草、小花、柳芽、溪水等一些他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直观地呈现在眼前, 根本不用老师说, 孩子们就找到春天了。我认为这就是陶老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教师说的得再多, 也不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语文。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 也就是教育法。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陶老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 也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这恰恰符合今天的新课改理念。对于一个问题, 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告诉学生, 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 经过类似的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 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 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 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 成为主动学习者。

《每天四问》里, 陶老教会我“日省吾身”。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如果灵活运用得好, 每个人身体健康有进步, 学问进修有进步, 工作效能上有进步, 道德品格上有进步, 那必将水到渠成。陶老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 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 教师应将其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陶老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切创造都伴随想象。小学生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 无论是创造性想象, 还是再造成想象,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 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例如对教材中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各自想象作画, 通过想象的画面感悟语言, 理解课文内容。对教材中一篇篇主题鲜明, 富有表现力的课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相互表演, 想象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通过学生表演扩展, 使学生深入体会了课文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使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在为小学生准备课外书时, 陶老也有自己精辟的见解。让我领悟到其中的内涵。要为孩子们准备那些读了第一节便想第二节, 甚至于从早晨读到夜晚, 从夜晚读到天亮, 要把它一口气读完了才觉得痛快的书。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当当蛀书虫, 因为书中有好吃的东西, 可以吃了又吃。这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给孩子们推荐书是大有学问的, 最好是自己先读读, 品一番滋味, 千万不要随便就把书丢给孩子, 让孩子们读书如同嚼蜡, 吃了一回, 再不想吃第二回了, 这样他们丧失了阅读的最初兴趣。

读了陶老的这些精辟的文章, 我受益匪浅。为本书作《序二》的张老师说:“他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他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这才是陶公精神的本源, 我们真正要学的也就是这样的精神, “没有这些精神, 所有的教学法都是苍白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惟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 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 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3.读陶行知“六大解放”有感 篇三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我在上课后总结发现幼儿一直跟随着我的思路走,如果幼儿回答的答案不是我心中的理想答案,大多数的时候我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幼儿想象力的抹杀。这使得幼儿在今后的活动中能够给出我想要的,使我能够成功上完一堂课,但是代价却是抹杀了他们的天性。有一位美国的母亲指着那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地回答这是“o”(英文字母),而就是这个圆圈在上一年级前这位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女儿有 “是太阳、是葡萄、像乒乓球……”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是什么禁锢了孩子的思维,这位母亲毅然与学校对簿公堂,法院判决学校败诉。同样的有学者将那一张白纸分别向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提出“有什么用”的问题,结果也大大出人意料。幼儿园的小朋友想法最多:以擦桌子、擦皮鞋、擦鼻涕、冬天可以点燃纸取暖等等。而大学生只有一个回答“可以写字”这一点足以让我们无话可说。原来我们这些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仅仅是在让那些刚进校门时的“大问号”经过十年寒窗变成走出校门时的“大句号”。而且我们的老师、家长远没有那位美国母亲那样觉醒。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

二、解放学生的双手

现在幼儿在家中是小皇帝,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到了很夸张的地步,可以说要星星就摘星星,要月亮就摘月亮。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动手能力很差,有的需要老师喂饭、帮着穿衣服、穿鞋子,课堂上的作业不会做了就大声叫“老师我不会,你帮我做”。幼儿在玩荡秋千,爸爸妈妈就会很紧张,特别是爷爷奶奶:“宝宝不行的这样会摔跤的,快下来。”过马路时要抱着过,也许我们也能尝试下牵着孩子的手过,而不是一味帮他做了,把路铺好。爸爸妈妈对孩子过度保护,使得孩子产生了依赖感,产生一种不敢做、不想做的想法。让幼儿亲手去尝试是对孩子成长的必要过程,这样对他的动手能力、想象力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勤于动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类的活动靠双手进行,不许学生动手会摧残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要消化、吸收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解放孩子的双眼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孩子从小就好奇心大,什么都想去看看摸摸。但是爸爸妈妈就怕孩子弄脏了小手、弄脏了衣服,就不让他去看、去听。爸爸妈妈在孩子尝试着自己去看的时候就会过度保护孩子,抹杀了孩子的好奇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孩子只有多看才能了解世界,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变化,为他们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基础。我们不仅要引导孩子去看,而且要帮助孩子专注去看。鼓励孩子要多留心,要坚持到底,看一眼就不想看了这么容易转移目标是不行的。观察要有顺序有步骤去观察,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观察要多角度观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观察通过事物进行比较,知道不同的地方。

四、解放孩子的嘴巴、时间和空间

孩子喜欢说,有时候是幼儿园里的各种有趣的事,今天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歌,今天我和哪个小朋友玩了种种,有时候爸爸妈妈会很不耐心,觉得烦就敷衍了事,让孩子自己玩去然后自己干自己的事去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他们本来想和父母分享他们的快乐但是却得不到父母的关怀,这样孩子和你的沟通越来越少,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现在的孩子空间越小、时间越少,越来越多的课外作业,越来越小的生活玩耍的空间,都压抑着孩子的发展。幼儿在幼儿园中上课学习,每天固定的流程,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健康成长。

孩子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他们需要的不只是文化知识,他们还需要道德品质的培养,情感心理的疏导;他们需要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个性的发展,社会生存能力的发展……

重视孩子的个性培养才是尊重孩子,解放孩子是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努力保持孩子意识的个性的存在,并使之健康发展。

把时间和空间换给我们可爱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的主人,放飞孩子的个性,把飞翔的翅膀还给他们!

4.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四

中心小学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中学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教育感化一个孩子真的很难,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暑假期间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作品《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获益匪浅。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和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

另外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5.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 篇五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早在读师范时就已有接触,他的一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更是触动了我做一位好老师的教育情怀,今年暑假当我打开《陶行知教育箴言》一书时,看到的第一句就是这句话时,心中又是另一番滋味,这种滋味和我做学生时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老先生教育精神的写照,他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践行。回顾自己这些年所走过的教学之路,发现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还需要付出更多。平时虽然也和学生一起交流谈心,但总是用大人的目光去刺探他们的心理,没有将自己变成一个孩子,难怪有些学生和我之间还不是那么亲近。陶先生提出:“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儿,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好多时候我们都喜欢以大人自居,喜欢站在大人的角度去审视孩子的行为,用我们的准则来要求孩子,觉得孩子这不好,那也不好,却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还经常抱怨孩子和自己不够亲近。其实生活就是教育,以后在生活中我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多组织班级活动,多带领孩子走进自然,在活动中触摸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心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很丰富,细细品味,觉得那一句句话语,既如同一首首清丽的小诗直沁心脾,又如一颗颗光芒璀璨的星星,灿烂夺目。“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还特别喜欢这句。“心心相印”,多么好的字眼。谁曾料想,原来师生关系竟然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师生会有这种境界吗?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相”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只有有了这个“相”字,才会有合力出现。不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说我们在与学生相处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度,我们常常低估看了他们在各方面的潜力和能力。我们总是说父母娇惯了孩子,其实我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的娇惯着我们学生。未来老师帮他们设想好,知识做到烂熟灌给他们,习惯是我们日日要给他们做的必修课,计划老师帮你做好,规矩老师给定好,有麻烦老师帮你处理好,有烦恼老师帮你开导。反过来呢?学生不需要做任何事,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理解,不需要关心任何人。包括他们自己。这样的学生很可怕,离开父母和老师的庇佑就会如怒海一叶;要么无爱,他们不懂得给予为何物,这样的人一生将永远是孤岛一片,毫无意义。我希望我学生要跟我一样,要关注自己,要爱护自己,要为自己理想挥汗;要关注别人,要爱护别人,要为别人的快乐付出。同时也告诉他们,老师不是神,也是他们身边的别人,也需要他们的关注他们的爱护。同他们需要老师一样,老师同样需要他们。不知道学生会不会理解,但是我会去尝试,让他们理解老师与学生间的“真”,理解人生中不可缺的“相”。

6.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六

最近,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我深深地折服于陶行知伟大的教育思想和精神,不由得让人赞同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我也感到自己在教学中是那样的贫乏,是多么地需要读书、学习。读完这本书后,我对陶行知所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种“教学合一”的观点有了更深入地体会。

做一个教学生学的老师

陶先生说,先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第二种是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第三种是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认为这不仅是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教学生学呢?就是把教与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7.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篇七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其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个方面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是“生活及教育”。“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这段文字阐明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

第一, 生活是教育展开的最鲜活的舞台, 而教育也必须通过生活体现出其促进个体发展的价值。“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 可以说:‘生活即教育’。”[2]“生活”二字的意义在陶行知的眼里, 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生活”含义不同, 生活是广泛存在的, 包括工作、劳动、休憩、社会交往以及个体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活”涵盖了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生活的范围有多广阔, 教育的领域就有多丰富。在生活中处处是教育的契机, 整个人类社会活动都应该纳入教育的范畴之中。

陶行知说: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教育就是社会的改造。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 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成长和发展, 生活中充满了变化和机会, “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 便都受了教育。”[3]什么是生活, 由此可见, 生活是教育生发的土壤和源泉, “担水劈柴皆有道, 举手投足即教育”个体在生活中求得生存。

第二, “生活即教育”说明生活决定教育, 社会生活的要求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人是教育的对象, 教育的内容必须以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为基础, 教育要顺应个体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 陶行知先生认为, 人生需要什么, 教育就应该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 我们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需要恋爱, 我们就得过恋爱的生活, 也就是受恋爱教育。以此类推, 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适应。教育的产生、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都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三, “生活即教育”表明了生活需要教育, 陶行知认为, 要用前进的生活提高落后的生活, 用合理的生活提高不合理的生活, 用有计划的生活克服无序的生活。就生活的需要而言, 教育的作用在于改造或改进人的生活。另一方面, 教育通过经验、文化的传承, 从而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教育应该引导人走向圆满而有意义的生活, 实现个体的价值。教育不是生硬地附着在生活之外的东西, 而是产生于生活中, 同时又引导生活的正向进行。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指明了实现这一理论的途径, 也鲜明地标示了与旧教育制度的界限。陶先生指出:“自有人类以来, 社会即是学校, 生活即是教育。士大夫之所以不承认它, 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从大众的立场上看, 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4]欲达此目的, 就必须打破传统旧教育制度, 因为在这种制度下, 学校将学生圈在狭小的空间里, 不接触、不了解社会, 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 “生活教育者主张把墙拆去, 我们承认‘社会即学校’。”“整个社会的活动, 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 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流通的。”“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 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不运用社会的力量, 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 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 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 以应济社会的需求。”这样做, 一方面是大大扩展了教育的范围, 这样的教育不限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它是完全开放式的、面向整个社会的, 马路、街道、乡村、工厂, 凡有人群的地方, 凡是社会生活的场所, 都是教育的场所, 也就是让每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都兼有学校的职能;另一方面, 是教育必须联系实际, 必须与社会沟通, 使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 使教育的内容、方法、环境、条件等, 都来一个根本改变。伴随这种改变, 学生、先生都会大大增加, 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才能最终得到实现。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贯彻生活教育理论的根据措施和方法。陶先生认为:“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传统的旧教育方法是先生讲, 学生听;先生教死书, 学生读死书, 完全脱离实际。“教学做合一”正是针对这种状况提出来的。陶行知指出;“我自回国之后, 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 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 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1926年, 陶先生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 学法, 做法是应当合一的。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语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老师。”[5]“教学做合一”理论的中心是“做”, “做”是“在劳力上劳心, 用心以制力”, 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 让学生体、脑并用;“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 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做”是使教师、学生这对教育中的主体、客体达到协调统一的关键措施, 坚持了这一点, 就能让教、学双方各自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使教育的整体作用发挥出来。“教学做合一”是为反对那些专在书本上做功夫, 离开书本就不知所从的教育法提出来的, 它并不反对书本知识, 而是主张对其采取正确态度。陶先生说:“书是一种工具, 是一种生活的工具, 一种‘做’的工具。”[6]“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不是不要书……它只是不要纯粹以文字做中心的教科书, 因为这些书是木头刀切不下菜来。”[7]他还说:“《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 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 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8]陶先生还认为, 必须摆正学与做,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力量来自实践, 又要去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升华。他说:“人类与个人最初都由行动而获得真知, 故以行动始, 以思考终, 再以思考之行动始, 以更高一级融会贯通之思考终, 再由此而跃入真理之高峰。”[9]

陶行知以“做”为中心, 把教与学统一起来, 他认为教师的教应该根据学生学的需要和特点、水平来进行, 教师的教不能脱离学生的学, 否则就是无本之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应在“做”的基础上进行, “做”就是实践。这种思想对与我们改革当前的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应试教育中, 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分离的, 教师的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 二者都不是建立在“做”的基础上, 而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在这种情形下, 学生被牢牢地关在学校里、教室里, 所在书本里和文字中, “两耳不问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学生只知道闭着眼睛学, 从来也不被允许思考所学的知识是不是有用, 对于指导现实和未来的生活到底意义有多大?学生俨然成了背书、抄书的机器, 久而久之, 学生作为儿童原本应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枯燥乏味的教学中慢慢消磨殆尽, 年纪轻轻却老气横秋, 原有的灵气和富于探索的精神再也见不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和健康, 是个性加科学。而现实中的教育却与此背道而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中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就是检验现行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够达到教是为了学服务, 教学又是为了实践服务, 教学做能够统一起来, 就说明教育的目的是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5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476.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633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623

8.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 篇八

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变化,换句话说,生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在产生教育的作用。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曾指出:“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人生若是需要什么,那么我们就教什么。”幼儿的生活不像成人的复杂,他们是无忧无虑的,是单纯的,因此,幼儿最主要的需要便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例如幼儿平时进餐时老师常常会请幼儿先去洗手,再吃饭,吃饭时请幼儿自己动手,吃好后知道要擦嘴巴、漱口。

(二)社会即学校

幼儿园中提供的物品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而社会中存在的物品有很多是学校中接触不到的。例如,我们常常会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大班的幼儿已经临近毕业,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的制度等一些都与幼儿园不同,大班的幼儿就需要走出幼儿园,去小学参观。有时候,我们会有邮局、银行等社会性的活动,而在幼儿园我们不可能具现邮局、银行的一切,这就需要幼儿走到社会中去认知、去了解。

(三)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主张实际就是注重实践。有时候,只是单纯地跟幼儿说教,幼儿是不能理解的,而平时老师做的一些事情,你会无意地发现,幼儿也在学着做。

例如,我们常常会和幼儿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礼貌。”有的幼儿能够理解并且马上就能做到,但还有一部分幼儿没有这种习惯或者比较内向,就需要老师引导、鼓励。有一次,我正在做区域里的游戏材料,等全部做好后,地上有很多垃圾,我请了一个平时很顽皮,而且很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的小朋友帮我一起扔到垃圾桶里,然后我说了一句:“谢谢。”他看了我一会儿,什么也没说就跑去玩了,过了几天,我发现,他的衣服掉在了地上,旁边的小朋友帮他捡起来后,他对着旁边的小朋友说了一句:“谢谢。”然后我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中,常常请他帮我做一些小事,然后对他说:“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渐渐地,我发现,他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了,而且变得有礼貌、乖巧多了。

由此可见,要教育幼儿我们只是说是没有用的,老师要在做中教,幼儿要在做中学,同时我们要树立幼儿的榜样意识,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和爷爷奶奶呵护下,他们没有自己动手的能力或者说他们有这种能力却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逐渐忘记了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就如我们班的一位幼儿,现在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了,大部分的幼儿都已经学会叠被、穿衣,更不要说自己动手吃饭,但是唯独他,吃饭还需要老师、阿姨喂,穿衣、叠被更是,都需要其他幼儿和老师的帮助。我曾经问过他:“你已经长大了,在幼儿园里老师、阿姨喂,在家里呢?你吃饭是自己动手的吗?”他很直接地告诉我:“家里都是喂的。”

又如:我们班有一位小朋友,起床的时候不会叠被子,他会直接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不会叠,你帮我叠。”或者直接对老师说:“老师,我不会叠,你帮我叠吧。”有时候他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了,他就会马上哭,看到老师不帮他,他就开始发脾气,摔椅子。

由此可见,幼儿由于年龄偏低,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庭原因,很多习惯未养成好。他们不用担心任何生活问题,但是遇到事情却缺乏了解决的方法和能力,只能想到向他人求助,有的幼儿甚至没有想要自己动手解决或只想依赖他人。

三、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得到的启示

(一)注意教育生活化

教师和幼儿一起投入到每个活动中去,和幼儿一起成长,要善于倾听幼儿、懂得包容幼儿,学会支持幼儿。当幼儿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用不同的方式、途径表达,让幼儿明白、理解。

例如:过元宵节和妇女节,幼儿对于节日的兴趣一直是很大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节日,让幼儿明白妇女节是妈妈和奶奶的节日,元宵节要做元宵,平时都是妈妈和奶奶做给我们吃,而在妈妈和奶奶的节日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学习做元宵给妈妈和奶奶吃,知道要孝顺长辈。

(二)寓教于乐,把生活带入游戏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我们要让幼儿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而现在最多看到的便是幼儿的事情被一手包办,有时候教师由于急于求成,也会剥夺幼儿的操作权。而平时,幼儿缺乏操作的兴趣和耐心,而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幼儿对于游戏的兴趣和耐心是维持时间最长的,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因此,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生活。

如在角色游戏中的娃娃家,幼儿扮演的爸爸、妈妈会一遍又一遍地帮宝宝穿衣服、盖被子、叠被子、扣纽扣等,这时,在娃娃家中帮娃娃多准备一些不一样的衣服、鞋子,可以让幼儿充分去学习不一样衣服的穿法,让幼儿不断地、重复地练习扣纽扣、系鞋带、叠被子等这些事情。

陶行知提出的特别是立基于“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进步的教育理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

9.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九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是陶行知的教育观点。我认为这主要阐明了一种课程观:生活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他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但如今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已越来越远,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一旦“实践”,成绩就要下来,那怎么行?从教育部门领导,到学校领导,到老师,扩至家长,莫不在“成绩”中摸爬滚打――我们这是怎么了?明知是不行的,却像是在做一个噩梦,就是醒不过来。

今天,我和我的小姑子在一起聊天,聊起了教育,她一个“外行人”,居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学那些死知识有什么用啊?孩子背啊、写啊、练啊,到了社会上有多少用得上?有多少上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进入社会边实践边学,干得更好。”我一边听着,一边汗颜,我一个教育人,干了二十多年了,还把持不住走正确的教育之路,怎不汗颜?

记得多年前,我去东北师大附小参观。大家都知道,附小的校长熊梅是留日的教育学博士,很早就提出并开始实践开放教育。当时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且不说,那些丰富的课外活动(陶行知是反对这样说的,他认为教育没有什么课内课外,但我没有更好的词)就只一样,我就觉得熊梅的办学理念绝对是正确的。附小的厕所是在楼内的,一点味儿都没有,每到下课,你就可以看到有拎着拖布、水桶的学生来来回回,清洁厕所,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声音,做得是那么自然、那么熟练。把各种活动、自治纳入教育范围,学生锻炼出的是能力,获得的是经验,自立自理,这样的孩子什么干不好呢?陶行知在“我之学校观”一文中说:“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因为既以生活为学校的中心,那么各种事物都要含有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给他创办的育才学校定的教育目标是“二十三常能”,分“初级十六常能”、“高级七常能”。初级十六常能有(相当于中学毕业吧):会当书记(管卷宗、写社交信、做会议记录等);会说国语(讲解、演说);会参加开会(发言、提议、选举、做主席等);会应对进退(招待宾客,引导参观、招待茶饭、送信接洽等);会做小先生;会管账目;会管图书;会查字典;会烧饭菜(小锅饭、小锅面、小锅菜十味以上,并会做泡菜、咸菜、糖果、果子酱、腊肉等);会洗补衣服;会种园(小学生每人至少种菜半分;中学生至少种一分);会布置(装饰、陈列、粉刷、洒扫);会修理;会游泳;会急救;会唱歌。高级七常能有(相当于高中毕业吧):会开汽车;会打字;会速记;会接电;会担任翻译;会临时演讲;会领导工作。他是反对教育培养出书呆子和官僚绅士的,他认为中国近代屈辱史都是因为统治者“愚民”,是教育不发达造成的,教育专培养无用的读书人――书呆子。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呢?学习好就行,什么生活自理,什么纪律自治,什么“知行合一”,都可以不管,高分低能且不说,有分无能是大多数。这样下去,我们国家是不是在几十年后还要再重演屈辱史?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倡导在教学方法上要“教学做合一”,意思是:教师教得法子要依着学的法子,事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比如说学游泳,就要在游泳池里边实践边学边教。他认为“做”是核心,惟有“做”,才能产生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钥匙”,是学习人类社会经验的基础,“接知如接枝”,果树嫁接,须有母根,没有母根,便如沙上建楼,学生学习知识也一样,没有自己的直接经验,便消化不了人类的间接经验。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多“体验”,注重“个人的直接经验”,就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正是陶行知观点的映现吗?

陶行知说的“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一边做一边想怎样能做好,再由具体而一般,由片段到系统,探寻规律,上升为理论,所以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果。只有这样学,才是真正的学,才能成为有用的人。他还提出“做”的两个要素:一是做必须用器官,做事用手,学就要用手,教就要用手,做事用眼,学就用眼,教就用眼,或者是几种器官合用;二是做要用工具,除了书本外,显微镜、望远镜、锄头、斧头等等,做什么事就要用什么工具。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学习方式的改革,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要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倡导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把这些勾连在一起,觉得真正懂得了“所以然”――我这是寻根之读啊。

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本书序的作者张圣华对此有精彩的议论,我摘录如下:教学做合一,这些观点似乎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来非常艰难,为什么?因为教学生学远难于简单的灌输教法,需费大力气学习、思考,要花费数倍的精力去备课。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课堂上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太费劲了。所以说:新课程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如果我们当老师的备课“不费劲”,很可能我们就不能成功。

10.读陶行知《新教育》有感 篇十

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我这是第二次阅读了,每次阅读总有不同的收获。先生的文章浅显易懂,讲的道理也不高深,喜欢举例子,打比方,读来有趣。有些道理渗透在他讲的故事、所举的例子中,深入浅出,不着痕迹。就像孔子教学生一样,循循善诱。

这本书是开学初从学校图书馆借的,此书汇集了先生的许多教育名篇,再次读了《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生活即教育》等名篇,看到《新教育》,眼睛不禁亮起来。文中提的这个新教育,虽然离今天已有近百年了,但仍很有指导意义。

何为新教育?这儿的“新”,指的是中国教育的自新、常新和全新。自新指教育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会儿学日本,一会儿学美国,没有自己的东西。常新指日日新。全新是指从形式到精神,内外一致变新。大到中国的教育是如此,小到一个学校的教育也是如此。学校首先得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不人云亦云,根据自己的特点做适合自己的东西,才能做到自新。做到自新且常新不断,才能内外全新。做事、办学、做人才能达到陶先生所说的“自主”、“自立”和“自动”。

随后,陶先生讲了新教育的方法要注意几下以点:1.符合目的;2.依据经验;3.共同生活;4.积极设施;5.注重启发;6.鼓励自治;7.全面发展;8.唤起兴味;9.责成效率。

先说说其中“符合目的”这一要求,陶先生讲到:“杀鸡用鸡刀,杀牛用牛刀,就这是适合的道理;教育也要对着目的设法。”多么朴实的说法啊。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怎样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呢?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去做的。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孩子的习惯好了,什么都顺了。二是加强赏识教育,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我们就采用很多办法让学生时时感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三是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多样活动。给孩子去讲大道理,这样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正像陶先生所说,行是知之始,手被火烫着了,才知道火是烫的,手去摸过冰的,才知道冰凉的感觉是什么。同样道理,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懂礼貌,就得去做一做。我们的老师首先要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让他们感受到礼貌让人温暖。于是第二天,孩子们就会了。

再说说“注重启发”这一点。先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更要进一步说,使他不得不愤,使他不得不悱。杜威先生也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产生疑问;查出他疑难的地方,使他想种种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些方法之中,选出顶有成效的法子,去试试看对不对;如其不对,就换个法子,如其对了,再去研究。照这方法来解释同类的问题和一切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是杜威的学生,其教育思想也受杜威的影响很大。美国的教育受杜威的影响更大,当代许多先进的教育方法就是在实践杜威的教育思想。当今中国的教育缺少这样的启发式教育。就像我们语文课要启发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会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去想了也就懂了。毕竟这个获得新知的过程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得出的,而不是灌输给学生的概念。但比起陶先生和杜威先生所说的“启发”,效果就不一样了。他们注重的是先生引导学生去质疑、想办法解疑,让学生通过种种办法的比较来研究最佳办法。这样的启发式教育就能培养出具有探究品质的学生。

在“唤起兴味”这一段里先生讲到“学”和“乐”不可分离,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了。说得太正确了,兴趣和快乐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为师者万万不可老是板着脸,显出威严不可亲近的模样,或是上课、说话做事缺少情趣,否则学生学习就缺少兴味。其实学生不快乐了,我们老师也不会快乐到哪里去。

“责成效率”这点强调的是要用最简便、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这一点我很有同感。新教育的注意点有了这一条而变得更有创新的意味了。就像我们平里店中学,教育教学活动怎样开展才能收到最高的效率,这是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的。如果做到了,那我们的教育必定是新的。

11.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 篇十一

【关键词】 生活教育思想;体育教学;生活化

《体育课程标准》更注重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也就是能把体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很熟练地运用在生活之中,也要把生活中的经验运用在体育学习中来,即我们经常说的体育要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但是,由于对生活化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生活化教育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断章取义、机械照搬、流于形式等问题,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多理解,多实践,在体育教学中认真研究,使体育教学更有效。

一、“回归生活”是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要求

《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体育和理解体育”。回归生活这一思想是我们当今人们所提供的一种主要运动方式。而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这一领域之内,我们的体育教学回归生活也成为了主旋律,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之下,体育教学生活化就要结合我们平常的生活,把生活经验与教学融为一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这生更以生活的态度去学习体育,从而更主动、更自觉地学习。在体育教学的设计时,要从生活挖掘材料,创设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育到运动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但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从本质上认识生活化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致使在教学中出现了偏差,教学也是流于形式上。

1.走入误区的生活化。很多老师为了在体育教学中达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没有认识研究就简单地把生活化的内容拉入到教学中,致使生活化教学变味、走调,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比如:没有制定与学生年龄相当的认知水平的教学计划导致与生活不能紧密结合;把与体育内容不相符的生活牵强附会地结合在一起。简单地把生活场景动作在课堂上导致不伦不类,生活化的成份过多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等等。这些都给体育教学造成了障碍,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比如,在一节课中,教学内容是“前滚翻”,为了突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设计了一个生活化的场景,用体操垫子设计了一座山,让学生从“山顶上”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容易提高滚翻的速度,一个是为了提醒大家如果从较高的地方滚下时就可以运用前滚翻解决危险,但是,我们再一想,这个如果真的从山上滚下来一般不运用这个动作,而是采取侧滚翻的姿势,这样可以减小下滚的速度以保证安全。由此可以看出,凭空杜撰出来生活化教学是不科学的,而应该是真实地生活化。

2.无序的生活化内容。体育教学内容要有体育味,这是体育教学在内容上选择的基本要求,但是,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只是一味地体现体育课的趣味性,有些老师把一些非体育的内容用在教学中,比如魔术、棋牌、多米诺骨牌、交通工具(自行车)、劳作等。而体育器材也过于生活化,太过于夸张,比如,有老师扁担、箩筐、扫把、南瓜、白菜等用在课堂上,这些不恰当的生活化的开发使得体育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体育不再具有体育味。

二、实现体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说得非常正确而明确,这给我们的体育教学与生活相脱节的现象一个很在的启发,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还是过于陈旧,与学生实际生活不符。所以,体育教学中,老师要通过自己的经验与实践,合理挖掘丰富的体育资源,并进行加工与创新,设计成有趣的教学内容,使情境更贴近生活,使学生在学习既轻松的掌握技术,又感受到了学生的生活气息,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教学要依据学生的生活世界。陶行知先生认为在教学中要做到“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所以,体育教学既承担起对学生的知识、技术的教学,还要承担起对学生的心理教学,根据他们的精神生活设计更有意义的体育教学。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不同的,有的是向上的,有的是消极的,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教学视为一种生活,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大胆学习,克服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

3.关注学生将来的可能生活实施教学。陶行知给朋友的一信中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此话中可以看出,教育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所以,体育教学也以要学生未来的生活为依据进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在生活中运用在学校所学的体育技术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方法为将来打下基础。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既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体育教学,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结合社会生活进行科学的体育教学,培养他们运用体育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海霞.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课堂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

[2]毕言辉,王志华.“体育教学生活化”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J].运动2011.01

12.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 篇十二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 (1891—1946) , 安徽歙县人, 毕业于金陵大学 (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 文学系。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府晓庄学校的创始人,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理念, 成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923年, 陶行知辞去东南大学教授职务, 专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至1926年期间, 他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在此过程中, 他开始注意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问题。1926年下半年, 他到南京附近考察乡村教育, 成立乡村教育研究会。1927—1930年, 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学校, 并创造性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来源于陶行知的亲身实践经历, 正如他自己所说, 生活教育“是在晓庄一面试验一面建设起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其涵盖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多个维度, 是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 概括起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进棺材才算毕业”。以上观点全面诠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于生活教育的深刻认识, 彰显了生活教育理念的可贵之处。“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它深刻揭示了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教育包含于生活之中, 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陶行知先生坚决反对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他坚持以“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才是好教育、有效的教育, 并且这种教育指终生教育, 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终身教育。

2.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理论内核, 它诠释了教育与社会、学校的关系。陶行知先生强调指出:以社会为学校, 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即学校理论凸显了社会与教育的关系, 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一直坚持的人民要在生活场所中接受教育, 让整个社会都成为人民大众的社会学校的先进理念。曲铁华教授认为“社会即学校”旨在把学校从鸟笼里解放出来。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必须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才能提供有效的教育。因此, 陶行知强调说:社会即学校, 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进一步扩展了学校的范围、对象和学习的内容, 让人民大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种理念不是主要取消现有学校, 其本质在于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死学校”、“死教育”。

3. 教学做合一。

所谓“教学做合一”就是要求“教”、“学”、“做”三者有机融合, 辩证统一。具体而言, 要求同具体鲜活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要求教师进一步认识学生, 把握教学规律, 注重采用教学之外的生活作为教学内容, 融教学于生活之中。“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不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 即使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 其理论仍然具有积极性和深远的生命力, 对于进一步指导我国教育改革与实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和科学方法论。“教学做合一”充分彰显了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这一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 不仅是对教学论规律的阐述, 更是对教学方法论的有力指导, 进一步标注了生活教育理念的新高度, 体现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 进一步深化了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1. 教育要与生活和社会密切联系。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里都含有这层含义:教育要与社会和生活密切联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或者是为社会服务”。但是, 结合当今的教育实际, 不难发现教育其实是严重脱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 我们国家采用苏联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学科为中心”课程观, 过度注重学科的逻辑体系, 过度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 也就是说把人类积累起来的所有有价值的知识全都传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 只要掌握知识就行, 至于知识是否有用, 是否能用得上, 则不考虑。因此, 教师为了提高效率, 采用灌输式、填鸭式和讲授式教学等, 学生被动接受式地学习, 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学, 造成了一批学困生和高分低能生。究其原因, 首先就是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教学内容跟学生的经验相差甚远, 导致学生很难理解。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有积极学习的倾向, 才会对知识很好地理解, 否则就是死记硬背, 现在记得将来也会忘记。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 学生的学习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这个知识有最初的印象, 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相对容易些。

2. 教学中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学做合一”是科学的教育方法论。“教的方法根据学生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师的“教”永远替代不了学生的“学”,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因此,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 进行全面的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分析学生当前的基础知识, 还要考虑所学的知识学生是否愿意学, 学的深度如何, 是否能掌握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只有这样的分析才能明确学生是否能学好。在当前教学中, 有很多老师以教师为中心, 唱独角戏, 学生犹如机器, 教师说什么, 学生就记什么, 结果就是学生死记硬背了很多生硬的知识。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学生的主动性对学习的效果起很大的作用。

三、结语

生活教育理论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有力地反对传统的旧教育, 深刻揭露批判了传统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 对于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 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 通过生活来进行。教育决定生活又反过来促进生活的发展, 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为人民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164.

13.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 篇十三

西屯中小崔红梅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早在我读大学时就时常在耳畔萦绕。他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现在重读《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本书,联系十年来的教学实践,却又有另一番滋味,这种滋味是和我做学生时的感觉截然不同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 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二、“教学做合一”

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陶先生说得多好。如今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狭小,但是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对信息的接收能力是非常强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由于他们年龄小,还不能把所知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做”上教,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广泛地在课堂课外开展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正是从“做”入手促进“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知行合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 1

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14.读《陶行知》有感 篇十四

肖秀锦

对于教育工作者陶行知思想耳熟能详是是先生为百候中学所作的校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看过《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人会都发现: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每一篇都令看过的人获得意外的收获。陶行知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陶行知在倡行科学教育、生利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他认为,教人做人、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他一贯坚持教育应“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他所谓的做人乃做“人中人”,即心怀国家和社会利益、一切为人民、平等互助、公德和私德都不可欠缺的人。正如他在年为百候中学所作的校歌中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种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教学论,也是其倡导的成人教育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把教师的教、学员的学与做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学生具有一定的生产、生活等实践经验、实践技能和理解能力,把教、学与做结合起来,“在劳力上劳心”使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其获得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交融的真知。惟其如此,才能培养陶行知所热切期望的“头脑能指挥手指行动的人”,才能培养一大批对改造社会有实际作用的“手脑并用”的真正的人才。

他的思想让我不断的反省,不断的醒悟,使我懂得知识一定要学以致用,只有把知识用于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无穷力量。我从陶行知的身上看到了光明:学会了追求。

爱的教育的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陶行知教育名篇》是一本很值得看和学习的一本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读《陶行知》有感——学陶子 扬陶思 做阳光教师

2011-10-30 16:01:32|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他的伟大实践中,留下了一系列丰富的教育理论,如生活教育理论、教师论、教育论、学校管理论、创造教育理论……这些理论不但没有过时,相反,其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远见卓识的教育思想,科学而具有开创精神的教育策略,不仅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开拓性,即使在高度发达的今天,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切实的指导性。

平时,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细读行之思想。此次借培训之际,又恰逢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我及我的同期学员们在南京陶馆汤翠英馆长慷慨激昂、饱含深情的、所谓随便聊聊的介绍中,被“教育大家”伟大的人格、创造的精神和崇高的师德折服了。汤翠英馆长对陶先生八大教育思想如数家珍,字字珠金,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得人手购了一本“陶书”回去研读了。

在这本汤版陶书中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全面深刻地诠释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阐释了“阳光教师”的特质。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学习其崇高的师德修养、学其献身精神;学习其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感悟陶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蹲下来看孩子”、“艰苦奋斗、抬头乐干”等教育工作思想,让光明留守的花朵也灿烂开放,更加美好等!让我们感受到陶行知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其时代价值,激励着我们,启发着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的目的是什么,学的目的又是什么?那就是一个字“真”,做个“真人”,真正的人。教师要负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不光要在文本上下功夫,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受到心灵的启迪。更要注重学科的整合,学科间的合作,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的亲切联系,走入学生家庭,走入学生的心灵。通过家访,谈心等多方面了解学生,知己知彼,方能对症下药,百战百胜,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让学生走入社会,走入自然,走入生活,感受教育,也是更好地接受教育。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所以老师和家长就有责任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和家长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给学生一个健康的环境,让学生茁壮成长。如果是一个经常吵架、骂人的家庭,一个经常看不起学生的课堂,学生又怎会有成就感,心理又怎能健康,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又怎能成长为真正的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富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让学生受到熏陶。因而,我们要千方百计“教人求真”,联系各方面力量同心协力让学生“学做真人”。

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陶行知毕生事业的灵魂。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这是陶行知先生说的,他是这样的热爱学生。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可见“爱”对于教育有多么重要。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爱”,尤其对“学困生”更应当充满“爱”。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学困生心灵深处的自卑感渐渐消除,取而代之的是求上进、求发展的自信心的树立。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指引下,我对师爱有了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爱应是宽容的、理解的、真心的爱,是没有任何回报的爱。宽容即是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就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当学生对教师的真心心领神会的时候,自然就亲其师、信其道了。

是呀,花有花的风采,叶有叶的荣耀,而根有根的骄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爱的应是根的事业。

三、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创造

陶行知先生提出只有“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创造是陶行知的人生之柱,陶行知一生的教育信仰、教育情感和教育实践无不渗透着他对创造的向往之情。可见,创造思想是陶行知教育哲学中最鲜明、最活跃、最深刻的内容。他的一生有丰富的创造思想,有不少创造性的贡献,他的开拓进取精神令人惊服。他的创造,他的开拓,体现在一个“新”字。他自新,立新,创新,提倡新教育,构想新蓝图。强调教育是“行动的教育”“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可见,“行动的教育”必然产生创造的活动,教育与创造是一脉相承的。

每一个孩子在潜意识里都有创造的欲望和创造的可能,关键在于是否认识到并能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恰当、科学的方法使孩子将自身的创造本能和欲望很好地得以培养和发挥。而传统的僵化封闭的教育观念和机械的死记硬背的教育行为,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潜能和创造表现,使得原本富有生气、活力,充满好奇的教育变得呆板木讷、唯唯诺诺了。“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身体力行予以倡导的新教学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个做,不是盲干、盲动,它必须具有三个特征:行动、思想和新价值之产生。而这三个特征的集合便构成了关于“创造”的定义。“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我们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时,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要到个性的极大制约,受到已有定势思维的限制,因此需要时已有的观念、方法、理论的突破,我感慨颇多,当下倡导的素质教育和课堂革新不就是要解放教育对象的身心,塑造其创造力,使他们得以自然、顺利地成长和发展吗?

陶行知提出了“六个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在这六个解放中,陶行知特别强调时间的解放,他说:“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我想,这将会作为陶行知创造思想中最闪光、最具有价值的精华永载教育史册。

四、从平民教育看均衡教育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陶行知倡导“平民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差别从何而来?从根本上能保证和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才是主阵地,学校应有所为。要想培养具

有创造精神的儿童,教师首先应当具有锐意进取、不懈求新的创造精神。陶行知先生在提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时,也十分强调教师的创造精神。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陶先生主张先生既要向学生学习,又要去创造新型的学生。他认为,“看学校的标准,不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学生生活力丰富不丰富”。教师的发展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如果教师得不到发展,那么,学生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支撑、依靠。要让教育均衡发展,使学生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教师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他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先生”。

上一篇:征占用林地公示式样下一篇:英文大病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