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习的名言

2024-10-30

中国古代学习的名言(精选7篇)

1.中国古代学习的名言 篇一

1)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2) 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3)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4)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5)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6)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7)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8)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熹

9)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0)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1)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12)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13)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4)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15) 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16)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17)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18)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19)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2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中国古代学习的名言 篇二

一组织多样化诗歌教学活动的原因及目的

第一, 多样化诗歌教学活动中的“活动”是指, “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加, 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基础为目的, 以课堂为中心, 课内外互动互补、有序有效的主体实践活动”。这是组织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 古代诗歌往往是诗人经历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凝练而成的, 思想感情深刻而含蓄, 再加上诗人为了表达感情所选用的词语、意象距离现在比较遥远, 因此学生对待诗歌文本或诗歌考题在理解上有很多困难。从心理层面上讲, 通过组织多样化诗歌教学活动可以恰当地落实合作性、体验性、探究性三个原则, 引导学生将对诗歌文本的心态从仰视转变为俯视,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

第三, 以高中学生入学时的基本状况看, 他们认识诗歌文本的过程及学习的状态基本上是被动的—被动地背诵、被动地回答问题、被动地做作业, 甚至是被动地做小组合作探究。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鉴赏方法的点拨, 更缺少深刻生命的体验。从操作层面上讲, 这就要求诗歌教学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引导, 不断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置身其中, 由被问, 逐步过渡到主动提问, 并予以合理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境界, 最终实现教与学的结合、方法与情感的结合、聆听与体验的结合。

二学习境界提升与多样化诗歌教学活动的结合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师莉萨·施耐尔认为:“我们 (教师) 必须把自己看成是读者和文本相遇时悄悄地站在一边的人, 即使偶尔介入其间也只是为了让这种接触得以继续或者静静促其前进。如果我站在学生和这首诗之间, 把诗解释给学生听, 他们就会失去这首诗。”因此, 教师必须把自己当做一个阅读的参与者, 而不是讲解者或是评论者。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不是某首诗歌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而是自己在阅读诗歌时是如何一步步加深理解的——理解的深入过程就是学习境界的提升过程。教师必须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体验这个过程, 从而升华自己的境界。

1. 知识经验的积累——明确基本要素阅读诗歌的起点

主要目标:构建基本知识框架, 明确诗歌鉴赏的要点;倾注情感地诵读, 建立与诗人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学活动:第一, 教师必须讲明诗歌鉴赏的要点, 包括语言、手法、形象、思想感情。讲解这一点时可以结合历年高考真题中的典型题型, 比如语言版块中的炼字题, 手法版块中的修辞题, 形象版块中的意象题, 思想感情版块中的主旨题。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可以组织讨论, 引导学生探究“诗歌鉴赏”四个版块之间的关系、四个版块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三个单元的鉴赏方法是怎样的关系。可以明确以下内容:语言是基础, 手法是手段, 形象是途径, 思想感情是目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是以思想感情为突破点,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是以形象意境为突破点,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以语言手法为突破点, 三者相辅相成。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 肯定会有思想的火花, 答案未必限制在这些要点。设立这些讨论题目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明确鉴赏的基本要素, 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这里 (诗歌鉴赏) , 直到他们遇到了再一次吸引他们的东西 (诗歌) , 这时他们将再一次转移注意, 指向他们自己的观念 (鉴赏方法) ”。第二, 强化诗歌诵读。诗歌是一种非常感性的艺术样式, 本身就是用来吟唱朗诵的。因此, 诵读是接近文本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早读、课前五分钟等形式督促学生将一些重要诗歌熟读成诵。教师还要在字音、情感变化方面加以示范指导, 引导学生倾注情感地诵读。这项活动必须在探究文本之前完成, 因为带感情的诵读会使学生以自己的感悟接近作者的心灵。

2. 理解分析诗歌最重要的手段:教学内容的反思—基本方法的梳理

主要目标:梳理分析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点思路, 提升感受力;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 主动重复演练分析诗歌的方法。

第一, 充分运用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材为教学指导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每个单元都分为“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步骤, 是一个“方法指导——示范过渡——学生尝试”的过程, 可以帮助学生从范例出发逐步梳理解读文本的方法。教学活动也可以围绕教材的方法指导进行。对于“赏析指导”应该组织自读活动, 教师点拨要点并补充例证, 还可以要求学生对应单元特点整理学过的诗歌, 用“以意逆志”等方法重新认识这些文本。对于“赏析示例”, 更为重要的是诗歌之后的那篇分析诗歌的文章。应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 看看编者是如何深入分析诗歌的。对于“自主赏析”, 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布置预习作业, 要求学生运用“赏析示例”中分析诗歌的方法, 借助参考书, 自主分析诗歌, 形成书面作业。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转变成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分析作业, 再由小组推荐, 全班展示。但是, 由于境界所限, 学生的简单模仿式的分析肯定有许多不足, 教师就应在学生诵读作业时予以适时的评价补充, 将自己真正转变成为阅读的参与者。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不要直接分析文本, 教意味着“让学生阐释他们自己创造的意义, 教师要力图去理解他们的意义而不是直接向学生阐释事物”。有了这些环节的铺垫, “推荐作品”部分就可以作为下一层学习境界的主要教学活动内容, 进行探讨。

第二, 补充高考诗歌鉴赏各类题型的做题思路与方法。紧扣语言、手法、形象、思想感情四个要素, 分类梳理高考真题, 引导学生从标准答案中提炼做题的基本方法。这个环节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来进行。这样做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课堂教学与高考应试相结合,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熟练掌握分析诗歌的方法。

第三, 回顾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撰写课后反思。每一堂课都有它相应的要点, 每一堂课也都有它的分析方法。每节课都进行必要的反思是一种很好的重复强化记忆的过程, 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反思内容可以是梳理分析文章的思路, 也可以是对自己分析方法的改进。反思过后还可以进行小组交流, 以弥补个人思维的缺陷。

3. 针对诗歌内容提出问题并予以探究—尝试深入诗歌

主要目标:展现思考分析的过程, 同学之间相互补充, 共同提高。

在熟悉了分析诗歌的基本方法之后, 学生已经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回答课后问题或是应付各种考题了。这个时候, 必须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继续探寻出题人出题的侧重点和思路, 而后大胆模仿课本和试题中的提问方式, 针对“推荐作品”提出问题, 设计答案。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 组织讨论, 互相提问。具体操作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 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 每一组负责对一首诗歌进行提问和设计答案, 这个过程可以加入讨论环节, 组内合作把问题及答案考虑周全。而后由该组向其他小组提问, 请其他小组成员回答问题, 最后提问者还需要对回答给予评价, 教师可以略作补充。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对“推荐作品”部分众多的篇章, 既可突出重点, 又可统筹兼顾。实践证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 可以提出很多有建设性、针对性、专业性的问题, 他们都可以体验到自己分析诗歌时的心态已经由仰视转变为俯视。

4. 深入文本, 升华情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即理解诗歌的最终状态

主要目标:体味诗歌的个性化特征, 对不同流派风格有深入理解, 能自我创作诗歌。

诗歌是最具个性化的文学体裁。深入诗歌文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诗人独特的语言手法体味诗人的心灵。所以感悟诗歌是一种美的体验, 如果只是单纯的做题提问就会把鉴赏诗歌变成简单的技术性工作, 使诗歌失去美感, 鉴赏也会偏离应有的目标。因此, 教师必须设计一些活动, 在学生与诗人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 使之获得美的感受。

首先, 运用比较文学的鉴赏方式, 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广泛而多样的比较。比如《李凭箜篌引》一课, 除了课本安排的与《琵琶行》和《听颖师弹琴》进行比较, 体会不同艺术风格之外, 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拿李贺和李白这一对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进行比较, 体会冷艳诡谲与豪放飘逸的区别。在探究《蜀相》时, 可以与《书愤》这个同一话题的诗歌进行比较。教材中同时收录的两首《菩萨蛮》, 可以进行韦庄、温庭筠“花间派”的内部写作手法比较……诸如此类, 教师引导学生紧密围绕语言、手法、形象、思想感情的异同, 可以展开细致的比较阅读, 更好地深入文本, 升华情感。

其次, 改写诗歌甚至进行自主创作。好的文学作品都给读者留下了情感填充的空间, 也就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共鸣。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就是展现共鸣的好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同时梳理自己的生活感受, 讲述诗歌和生活共同带来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在进行改写的过程中, 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沟通, 甚至让他们讲述改写的缘由, 这样才能凝聚集体的力量, 整体提升学习境界。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之后, 部分学生会去尝试诗歌的创作, 这时候教师一定要积极予以鼓励——他们开始完成阅读者向创作者的转变——诗歌的灵魂从此降临到每一个敢于创作的学生心中。

“我们唤起自身的学科知识, 以确认学习者理解学科所采取的可能途径, 并要提供材料、问题、活动, 以及评论, 使学习者能够实现其某些潜能。”教学就是激发学生潜能, 提升学习境界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敢于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探究中, 获得学习的快乐, 唤醒对美的感受力。只有这样, 诗歌教学才真正回归其本身应有的价值之上。

参考文献

[1]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

[2]〔美〕爱莉诺·达克沃斯.张华等译.“多多益善”—倾听学习者解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中国古代学习的名言 篇三

关键词:师范生;数学思想;生产状况

早期数学史方面的书籍,包括用于数学史课程教材的这类书籍,以国外的占多数。在这些书中,有关中国数学史的内容很少。多年以前,完整和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史的书籍太少;到后来的书籍中,一般是把中国数学史与外国数学史融汇,其重点介绍的是近、现代数学,因此看不到中国古代数学对现代数学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史这门课程后,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的内容了解不够,感觉有些单薄,缺乏厚度和系统性。事实上,中国古代数学自成体系,就古代初等数学体系而言,除了欧洲从古希腊数学开始发展的一套体系外,只有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另一套体系,而且对古代世界数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甚至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世界数学的发展。

一、结合新的研究和发现成果,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史

中国古代数学,是产生发展于古人生活和劳动之中的。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尤其是教材中收录的部分,有些零散和非连续性的感觉,更是少些抽象的理论作为支撑。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和挖掘,可以较好地充实内容,使许多地方丰满起来。

如在一些教材中,涉及古代“九九歌诀”或“九九表”的内容时,许多书籍选用了春秋战国时期九九歌已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一事例,在《管子》《战国策》《荀子》等先秦文献上均有记载。其中《韩诗外传》中齐桓公设庭燎,为便人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使对之曰:“九九足以见乎?”鄙人曰:“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桓公曰:“善。”乃固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导而至矣。

其实,关于中国古代“九九表”的内容,有许多实物和文字记载:2002年出土的里耶秦简九九表木牍,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乘法口诀最早的实物。

2002年出土的张家界汉简九九表木简;20世纪初发现的敦煌汉简九九表木简。

1930年出土的居延汉简九九表1木简;1930年出土的居延汉简九九表2木简。

传世典籍,汉代《孙子算经》九九表;20世纪初发现的唐代敦煌卷子九九表1。

20世纪初发现的唐代敦煌卷子九九表2;20世纪初发现的唐代楼兰文书九九表。

宋元以后通行的乘法口诀表。

又如去年由权威单位研究并发布的中国最早数学文献实物《算表》被介绍给大众。其计算功能超过以往中国发现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和张家界汉简九九表等古代乘法表。

《算表》利用乘法交换律原理,能够快速计算100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的乘积,还能够计算包含特殊分数“半”的两位数乘法,被认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实用算具。

《算表》不仅比目前能够见到的古代十进制乘法表年代都早,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是相当先进的,是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

将最新发现和研究的数学史成果及时应用于数学史的教学之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注重“数”“形”和“计算”的内容,强化对数学思想的理解

中国古代数学丰富的内容来源于古人的生活和劳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着重在解决人类实践活动当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许多丰富的数学思想内涵蕴藏于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之中。

学习数学内容的发展历史,离不开数学思想的发展,要认识数学思想發展史也离不开数学内容本身。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数学史及数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去理解“无穷大量”的含义;从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去理解“无穷小量”。这些均蕴藏着极限的思想,配合圆周率的推求所体现出的极限思想的含义,

如何从古代天文星象表去理解坐标的含义;从张衡发明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去理解方位的意义;从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去理解角度的概念;从《周易》的八卦等去发现与今天的坐标和坐标系之间的内在关系。

如何从古代冶金术的各种青铜制品成分去理解比例的原始概念,从古代医药的药物配比中去理解比重的含义。与今天数学中的比例问题是否一致。

如何从古代农业生产中去理解关于测量、估计及统计的概念;从“以规画圆,以尺作矩”理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关于“规矩”的深刻含义。

三、结合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及地域限制条件来学习中国古代数学史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社会还处于初级农耕时代,这一鲜明特点决定了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处于萌芽状态,决定了全社会的实用主义盛行。

文化艺术与宗教同行,充满着神秘主义。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差异性反映出认识事物在文化上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也必然造成文明程度不同,认识不同。

交通的限制,地域的阻隔,各自生活在相对独立的世界中,缺乏各种必要的交往,形成了各地域的发展不平衡。

只有当学生了解上述知识之后,结合数学史教材中的内容,才会更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数学缺乏抽象理论而体现出实用主义这一事实,出现非连续性的特征。这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14.

4.中国古代的名人爱国名言 篇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

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

天祥《扬子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二、中国近现代名人说过的爱国名言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

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吉鸿昌《无题》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江泽民

三、国外名人爱国名言

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拜伦

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宝贵。——林肯 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的爱国之心,否则世界就永远不会太平。——萧伯纳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法)拿破仑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海涅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60句爱国名言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

2、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3、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4、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自力更生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江泽民

5、我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

6、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7、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自己吃亏的人,才是高尚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刘少奇

(以下按作者姓氏笔划为序)

8、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于佑任

9、祖国就是我的家,党就是我的母亲,为了他们,我决心献出我的一切!——马本斋

10、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马恒昌

11、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方志敏

12、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丰子恺

13、我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在跑。——王军霞

14、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

15、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车耀先

16、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中国女排

17、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8、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这样,我们党才有威信,国家才有希望。——孔繁森

19、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20、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21、我希望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

2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田汉

23、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史量才

24、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刘伯坚

25、我们用事实证明:中国的码头工人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别人不能干的,我们照样能干!——许振超

26、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27、谁把中国农村搞好了,谁就是中国人民的功臣。——邢燕子

28、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29、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乔羽

30、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华罗庚

31、牺牲小我,成功大我。——杨开慧

32、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杨利伟

33、西北大风起,东南战血多。风吹铁马动,还我旧山河。——杨虎城

34、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杨靖宇

35、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苏步青

36、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37、如果一个人没国家民族观念,即使富有,也实在令人惋惜。——李嘉诚

38、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

39、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

40、对党和人民要忠,对国家和事业要爱。只要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干什么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在什么岗位都要尽职尽责。——陈金水

41、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嫉恶好善,爱乡爱国。——陈嘉庚

42、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43、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励自励,为我们伟大祖国与伟大人民继续奋斗。——邹韬奋

44、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45、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茅以升

46、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

47、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季羡林

48、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从我尸体上爬过去。——金晶

49、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

50、我随时等待祖国的召唤!——姚明

51、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容国团

52、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53、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钱三强

54、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钱伟长

55、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56、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57、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58、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

59、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5.坚持学习的古代名言 篇五

2)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3)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4)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 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 上帝保佑起得早的人。

7) 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

8) 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

9)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10) 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得到富足。

11)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鲁迅

12)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13) 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孙中山

14)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6.中国古代现代描写长城的名言 篇六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崔湜 【同李员外春闺】 落日啼连夜,孤灯坐彻明。卷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陇上寒应晚,闺中织未成。管弦愁不意,梳洗懒无情。去岁闻西伐,今年送北征。容颜离别尽,流恨满长城。

崔湜 【早春边城怀归】 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山川凌玉嶂,旌节下金微。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乡关摇别思,风雪散戎衣。岁尽仍为客,春还尚未归。明年征骑返,歌舞及芳菲。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张说 【送李侍郎迥秀薛长史季昶同赋得水字】 汉郡接胡庭,幽并对烽垒。旌旗按部曲,文武惟卿士。薛公善筹画,李相威边鄙。中冀分两河,长城各万里。藉马黄花塞,搜兵白狼水。胜敌在安人,为君汗青史。

郑愔 【塞外三首】 塞外萧条望,征人此路赊。边声乱朔马,秋色引胡笳。遥嶂侵归日,长城带晚霞。断蓬飞古戍,连雁聚寒沙。海暗云无叶,山春雪作花。丈夫期报主,万里独辞家。

子兰 【饮马长城窟】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顾况 【梁司马画马歌】 画精神,画筋骨,一团旋风瞥灭没。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此马昂然独此群,阿爷是龙飞入云。黄沙枯碛无寸草,一日行过千里道。展处把笔欲描时,司马一騧赛倾倒。

贯休 【杂曲歌辞·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贯休 【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李白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寿阳信天险,天险横荆关。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张子勇且英,少轻卫霍孱。投躯紫髯将,千里望风颜。勖尔效才略,功成衣锦还。

王建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名人名言网温馨提示你:本文经典名言内容是关于中国古代现代描写长城的`名言

袁朗 【赋饮马长城窟】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规模惟圣作,负荷晓成功。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画地功初立,绥边事云集。朝服践狼居,凯歌旋马邑。山响传凤吹,霜华藻琼钑。属国拥节归,单于款关入。日落寒风起,惊蓬被原隰。零落叶已寒,河流清且急。四时徭役尽,千载干戈戢。太平今若斯,汗马竟无施。唯当事笔砚,归去草封禅。

刘禹锡 【经檀道济故垒】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陈陶 【续古二十九首】 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

王昌龄 【相和歌辞·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常建 【塞下曲四首】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李益 【塞下曲】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李益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武元衡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李涉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 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陆畅 【题悟公禅堂】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张祜 【听筝(一作题宋州田大夫家乐丘家筝)】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赵嘏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若遇单于旧牙帐,却应伤叹汉公卿。

汪遵 【杞梁墓】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汪遵 【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卢汝弼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褚载 【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

贺知章 【送人之军】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高适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茫茫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名人名言网温馨提示你:本文经典名言内容是关于中国古代现代描写长城的名言(3)

刘方平【梅花落】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卢纶 【送刘判官赴丰州(一作赴天德军)】 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余亦祈勋者,如何别左车。

李端 【度关山】 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张籍 【送流人】 独向长城北,黄云暗塞天。流名属边将,旧业作公田。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知君住应老,须记别乡年。

姚合 【送邢郎中赴太原】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许棠 【失题(一作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第二首)】 独夜长城下,孤吟近北辰。半天初去雁,穷碛远来人。月黯氛埃积,风膻帐幕邻。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

许棠 【雕阴道中作】 五月绥州北,途程少郁蒸。马依膻草聚,人抱浊河澄。迹固长城垒,冤深太子陵。往来经此地,悲苦有谁能。

周朴 【秋深(一作塞上行)】 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

周朴 【塞上行】 秦筑长城在,连云碛气侵。风吹边草急,角绝塞鸿沈。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辽天望乡者,回首尽沾襟。

苏拯 【古塞下】 百战已休兵,寒云愁未歇。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始知髦头星,不在弯弓没。

万楚 【骢马】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圣敬文思业太平,海寰天下唱歌行。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君王若悟治安论,安史何人敢弄兵。

罗邺 【新安城】 若算防边久远名,新安岂更胜长城。谩兴他役悲荒垒,何似从今实取兵。圣德便应同险固,人心自不向忠贞。但将死节酬尧禹,版筑无劳寇已平。

无名氏 【秦家行】 彗孛飞光照天地,九天瓦裂屯冤气。鬼哭声声怨赵高,宫花滴尽扶苏泪。祸起萧墙不知戢,羽书催筑长城急。剑上忠臣血未干,沛公已向函关入。

7.中国古代的“快递” 篇七

古代邮件有严格的保密措施

如何保密,也是古代快递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预防中途泄密,被人拆看或伪造,古代采取了不少特殊的手段。

以秦代为例,当时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都是写在竹简上,所以传递之前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则要装入书袋中。

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根据物件的形状、大小,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袋中。其中,“函”为一种小木盒,用来装简牍,上有木板盖,刻线三道,凿一小方孔,用绳子扎好后,方孔处要用封泥封好。

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要用囊封,尤其是密奏,更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的作用,还有等级之区别。一般最高五封,最低三封。封泥越多,表明邮件越重要,所用的速递工具就要考虑缓急。

宋代,邮件保密制度和技术更为完善和进步,出现了“字验”、“数递”、“色递”、“字递”、“物递”等多种先进的保密手法。

清代邮件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唐代“快递”果品水产

魏晋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部专门的邮政法规,即魏国由陈群等人制定的《邮驿令》,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到了隋唐,快递业更为发达,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在李隆基(唐玄宗)当皇帝时期,全国大约有1600多驿站,其中水驿260个,陆驿1297 个,水陆相兼驿86 个。有学者推算,盛唐时期,从事驿传的工作人员约有2万多人,其中驿夫17000多人。

唐时已开始流行用快递运送水产、水果。当时平原郡(今山东境内)进贡的螃蟹,便是使用快递。这种蟹是在河间一带捕捉的,很贵重,在当时一只价值一百钱。为了保证是活的,每年进贡时都用毡子密封起来,捆在驿马上速递到京城。

在古代,快递主要为皇家、达官贵人服务。明代于慎行的诗句“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写的就是快递鲥鱼之事。

秦汉“投递员”统一着装

如今的邮政投递员都统一穿着墨绿色的工作服,秦代以水德自命,色彩上“尚黑”、数字上“尚六”。当时的车同轨一律为“舆六尺”,用于快递业务的马匹则是“乘六马”;上等投递员的着装都是黑色。

到了汉代,黑色不受欢迎,投递员穿红色工作服。东汉驿卒有特殊标记,头裹绛红头巾、膀戴绛红套袖。另外,身上还背着“赤白囊”,即一种红白相间的专用邮包。

在南宋,供职当时快递公司的,朝廷会发给春、夏、冬三季衣服。

古代“快递”最快“程限”

汉代继承了秦代的做法,“五里一邮,十里一亭”。在“五里一邮”基础上,又于交通要道上,隔30 里建一“置”,即所谓“改邮为置”。

置,即“驿置”,又叫“传置”。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邮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

马肯定比马拉着车跑要快多了。所以,东汉以后,车辆被逐渐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这叫“马递”,这时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

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

秦汉时期步递一般都是短途,平均每个时辰要走10里,这是对普通邮件的要求,当天送完。如果用传车,一般每天要行70里,最多每天可行二三百里。骑马的话,对速度的要求是“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即古人眼里所称的“至速”。

隋唐时期对陆路的驿速则有这样的程限:传马日走4 驿,乘驿马日走6驿,按每30 里一驿算,日走120 里至180 里。如果是急件,要求日驰10 驿,相当于跑300 里。更急的,如送赦书,则日行500里,日行约16驿。

宋代的快递“急脚递”,是在步递和马递基础上创立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 年)。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

上一篇:金融监管的主体下一篇:秋天里的新变化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