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课例研究

2024-09-19

教育信息化课例研究(共8篇)

1.教育信息化课例研究 篇一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例

上传: 徐洪宝

更新时间:2012-5-14 14:45:00

课堂实录

师: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一首中国的歌曲,一首中国人必须听的歌曲。(课件:播放胡浩波演唱歌曲《乡愁》)。

师:这是1992年春节晚会的现场,这首歌是根据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谱曲改编而成,原诗一共是四个诗节,歌曲保留了三个诗节。这首诗歌自1992年以歌曲的形式,从台湾穿越海峡来到大陆以后,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比如到了2002年,一部反映郑成功后人生活的电视片《闽南名流世家》,选取了余光中的《乡愁》作为主题曲,并且获得了当年金鹰奖的最佳主题曲奖。那么,余光中的《乡愁》为什么能引起人们如此的关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歌,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板书这首诗歌的内容,并配有音乐。),齐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师:有人说,这首诗只有读出它的乡韵,才算将诗歌潜在的感情激发出来,这样的朗读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哪位同学试着朗读一下?

学生读。(配乐)

师:哪位同学再试一下?

生:老师,我想和刘岩一起读。

两位女同学一人一段读。(学生抱以热烈的掌声。)

师:三位同学的朗读都非常好,情感很饱满,有感染力。三位同学的朗读是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老师想,如果选一个这个世界上读得最好的人给我们读,那该多好啊。那么大家想一想,读《乡愁》最好的人是谁?

生:余光中。

师:为什么是余光中?

生:因为是他写的诗歌。

师:好,今天余光中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今年已经是76岁的高龄了,我们欢迎他给我们朗读这首诗歌。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76岁高龄的余光中朗诵《乡愁》的录音录像。)

师:余光中读得这首诗歌和我们读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何不同啊?

生:余光中读的和那三个同学的感情色彩不同。

师:能不能具体说一下不同在哪儿?

生:那三个同学比较有激情,而余光中读的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感情。

师:什么样的感情?

生:怀念祖国。

师:余光中读的确实没有我们的那份激情,但是他比我们多了一些东西,在感情上多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感觉他多了一种沧桑感。

师:说的太好了。确实,他比我们少了那么多的激情,也比我们多了那么多的沧桑和凝重。那他读的为什么比我们多了那么多的沧桑感呢?

生:因为他亲身经历过和祖国分离的痛苦。

师: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读透文字背后的人生,大家看看屏幕上的文字,从这些文字里可以看到作者怎样的人生经历。生:可以看到小时候作者和母亲分离,长大后又妻分离,后来母亲离他而去,现在呢他又和大陆分隔两地。

师:说的很好。她说了余光中四个不同的人生经历,说明这位同学对诗歌读的很好。那么,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继续看。

师:(老师配合着余光中的图片对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解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他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就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他再也没有回到大陆。后来在回乡梦

时候他写下了这首《乡愁》。“我二十二岁离开大陆,对这块土地讲来,曾经缺席了四十年,回来已经很晚了,早就应该回来看看了。”

师:刚才我们同学的发言,和余光中先生给我们介绍的一样。你们读的非常好,透过文字,读出作者的悲欢离合。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我们看到的四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都震撼着我们的人心。其中描写的别母愁、别妻愁、丧母愁、大陆愁,哪一画面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16行,写出的时间也只用了二十几分钟,但是在我们读的时候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显得那么漫长,仿佛低声地向我们诉说。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再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想一想刚才老师的解说和余光中的诉说,你的读法可能是不一样的。来,我们齐读。

学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读到了心灵的深处。我们在朗诵这首诗歌的时候,把其中的关键词语提出来,分类组合,重新排列,就会读出新的感觉来。我们先看第一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大家齐读一下(课件: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根据大屏幕的这四个词语,请同学们思考,作者写了四个乡愁,这四个乡愁是并列的关系,还是有所侧重?

生: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这四个乡愁是并列的,还是侧重于哪一个?

生:是并列的。

师:说说理由。

生:根据篇幅来看,每一首诗的详略是一样的。

生:我不同意她的观点。我认为是有侧重的,侧重在最后一节诗。因为“而”是个转折连词,是对前三个词语的转折。

师:你说的很好。前三个乡愁可以合并在一起,称为是什么样的乡愁?

生:往日的、从前的、昔日的、过去的……

师:也就是记忆中的乡愁。你想一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还像小的时候那样想妈妈了?想他的妻子?离去的母亲?

生:不。

师:他的母亲1964年去世,1971年写的这首诗歌。七八年之后,这种感情还会像眼前那么浓重吗?大家看一下余光中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是怎样的。(课件:在四个时间词语旁分别有四个画面,随便点击就会出现余光中对这节诗的朗读。老师分别点击前三节诗的朗读,并重复点击最后一节诗,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

师:他读最后一节诗歌的时候,与前三节有什么不同?

生:读“而现在”这节诗的心情比较沉重,并且语速也放慢了很多。我认为,过去的事情他毕竟会慢慢地淡忘,而现在却不能。

师:还有吗?再听(课件:点击画面朗读,让学生听读比较。)读最后一节诗中的“乡愁”与前三节诗中的“乡愁”一样吗?

生:第四节诗的“乡愁”读得很重、很慢,读出了它的沧桑感。师:对,最后一节诗带着沧桑,带着凝重,所以整首诗侧重于最后一节诗,那么前三个诗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师:我们再看下面一组词语,请读一下。

生:小小、窄窄、矮矮、浅浅。

师:这四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生:叠词、形容词。

师:还有呢?

生:把所描写的对象都写的非常微不足道。

师:看这四个词语后面的词语,它所描写的事物是不是都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微不足道?

生:邮票、船票和坟墓确实是小的,但是海峡却不是那么“浅”。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虽然海峡浅却难以到达。

师:嗯,这个“浅浅的海峡”,海峡肯定不浅,但是他把它写的这么浅,就说明它很容易渡过,而实际并不容易渡过。那么他把这么深的海峡写得这么浅,合理吗?从地理的角度说,这海峡有100米深,这么写,不矛盾吗?

生:我觉得不矛盾。“浅浅的”是从感情的角度来讲的,是发自内心的,他希望回归祖国的感情很强烈。

师:你说的很好,从感情上说海峡是浅浅的,是能够渡过的。但现在这海峡使他和大陆天各一方,突出了有乡不能返的愁苦。看下面一组词语,请读一下。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这是一组表意象的词语。作者想家的时候,这四个词语起的作用是什么?

生:邮票是和母亲之间的来往,通过写信;船票是想念妻子的一种方式,有船票就可以坐船和妻子团聚;坟墓是他和母亲隔绝的障碍;海峡把他和大陆分隔开,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师:根据这个同学的发言,我们发现,前两个是一样的,后两个是相同的。前两个能够沟通甚至相见,而后两个有障碍甚至阻隔。好,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课件:四节诗配四幅画面。)小时候想妈妈的时候,可以写一封书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就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送到自己的家乡;船票虽窄,但一张船票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可以相见,这两个事物都融进了作者深深的乡愁。可坟墓却不同,当作者来到母亲坟前的时候,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纵然有千言万语又能谁说呢?只能向母亲深深的鞠躬。而第四个“海峡”又不相同,“浅浅的海峡”和前面的“坟墓”一样,把作者和大陆分隔开,坟墓阻隔了两个人。坟墓和海峡的阻隔程度相同吗?前者是死别,后者是生离,但却痛于死别。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就是过不去。就此,诗歌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对家乡像思念母亲、思念妻子那样眷恋,因此他把家乡又称为“母乡”、“妻乡”。而这“浅浅的海峡”却不能让他回去,他只能眷恋。因此,他只能像眷恋母亲、新娘那样眷恋自己的大陆,但比眷恋母亲更眷恋自己的大陆。他为什么这么眷恋大陆?

生:大陆就在对岸却不能回去,自己感到很无奈。

师:下面我们听听一位游子的心声。(课件:“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了单薄的。我慢慢得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作者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花草树木,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历史,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文化。现实虽无法穿越,但是诗歌是自由的,他在诗歌当中写李白、写回乡梦《春天,遂想起》,(课件:板书这些诗的内容。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同学们。同学们给与热烈的掌声。)

师:现在我们知道,两岸相通了。余光中也可以回来了,我们接他回家,和他说几句话,好吗? 生:您现在可以回家了,海峡变成了真正的“浅浅的海峡了”。

生:您回来以后,会发现,祖国现在变化很大,变得更富强了。

生:江南的儿子啊,欢迎你回家。

师:有人说:落叶终能归根。有传说,狐狸死的时候头一定朝向出生的山丘。草木尚且如此,动物尚且如此,人怎能忍受这种感情呢。“回来吧!”他一旦听到这个消息,他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回来。我们现在一起以目光欢迎余光中回家。(课件:余光中“回家”的录像,并配以歌曲《回家》。)

师:诗人余光中终于回来了,回到了这片土地,回到了这片满载着历史的土地,满载着文化的土地。其实我们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父母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在漂泊,我们都拥有着土地这个家乡,但是我们真正拥有那片历史的故乡、那片文化的故乡吗?最后,把这个问题作为礼物送给同学们,用一生去思考。

教学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乡愁》是一首现代诗,内容短小却含义深刻。作者是台湾作家余光中,反映的是希望海峡两岸早日团结的主题。学生对台湾一事虽有了解,但却没有亲身的体会。教学的难点是怎样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诗歌的意境同作者一起感同身受,进而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怀。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极力地采用多媒体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解读文本,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不少相关资料,有余光中的朗读、作者的生活经历、作品写作背景等。学生在一堂课上获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过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这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这些资料都是由教师提供的,如果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搜索、去思考,把认为有效的信息、问题带到课堂,教师则可根据需要,挑选出有价值的反馈给学生,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研究性学习中,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多多弥补这一缺陷。

我在课堂上利用课件配合教学,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创设的平台,促使师生、生生互动,变单一的教学为多元的教学、单向性传递为多向性传递,使学生原来的那种静态的、封闭的学习模式,改变为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方式,这才是最根本的。课后,我自己对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节课我不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那课堂效果会是怎样的呢?

作为在教学中运用过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师都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语文教学,还是中某些方面改革了语文教学呢?其实,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可以不需要教室,也可以不借助于技术,但是却无法离开语言文字。我自认为,这节课的最成功之处在于,语文教学的核心却没有改变,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的学习了最具中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字。通过对最具中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思想和情感越珍贵、越强烈,就越能够与文学经典、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2.教育信息化课例研究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教授的内容为《企鹅英语简易读物》中的《海底两万里》,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 每一个章节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描述了主人公在不同的海域所经历的风险。本书虽为简易读物但改编者还是用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地道的英语表达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海底世界以及海底冒险经历。通过阅读, 我们既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语言, 还可以一起分享凡尔纳丰富的想象力。

1. 教学目标

第一, 知识与技能。语言连贯、流畅的朗读作品, 学习地道的英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技能, 使学生能用所学语言概括出章节梗概。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能分组合作并概括出一个章节的故事大意, 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分析、整理信息。

第二,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并辅助电子白板技术, 通过观看电影片段, 有声阅读作品, 总结各章节梗概, 上网搜索相关知识并资源共享, 设计未来展示创意等一系列活动, 建构知识体系。

第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树立创新意识。

2. 重点、难点

重点:阅读作品, 理解各章节大意, 整体感悟作品, 理清脉络;利用网络资源, 提取有效信息。

难点:由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作品所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 包括生物、地理、科技、历史等。这对于初二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我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材内容, 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自身的想象力, 设计为未来,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创意。

二教学设计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欣赏《海底两万里》中主人公步行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此时学生的情感处在“兴奋”状态, 对海底世界充满好奇, 思维处在“爬坡”状态, 为阅读做好铺垫, 促进了探究的进行。

2. 阅读作品, 概括章节大意, 理清脉络——利用网络平台, 电子白板突破重点

活动一:分组合作, 有声阅读, 总结各章节大意。将学生分成七个不同的小组, 分配给每一小组读一章节的内容, 这样分工合作, 在一节课里, 我们即能够完成一本书的内容。“语感阅读法”强调以读为本, 读听结合, 形成语感;分级加量, 促说带写。出声朗读是很好的读听结合的过程, 学生通过大量的出声朗读会逐步形成英语语感。同时提供相应章节的音频、电影视频资料, 听读结合, 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语言输入途径。图、文、声、像并茂使阅读生动活泼, 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学起来自然兴趣盎然。然后自然过渡到小组共同学习, 讨论章节故事梗概。

活动二:上传信息, 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平台, 各小组利用关键词上传各自阅读章节的故事梗概, 其他组成员可以在线阅读。从而完整的理解作品内容。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资源得到共享, 提高了课堂效率。

这是第一组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他们的章节梗概, 图像方式的展示能使学生更好地抓住文中的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及逻辑线索, 更利于理解作品内容。各小组以故事接龙形式理清了作品脉络, 同时一个小组的两名同学在画航海路线。

活动三:勾画航海路线。航海路线贯穿了整个作品, 对航海路线的掌握情况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此我借助了电子白板技术,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清晰、直观的勾画出航海路线, 从而突出了重点, 突破难点。促进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达到了整体认知、整体感悟, 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

3. 拓展教材内容, 上网搜索, 提取有效信息——利用网络资源突破难点

为了进入深入的阅读和相关知识的探索, 从而体验探究性学习过程。作品中提到了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潜水艇、海洋动物、植物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涉及航海、生物、科技、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学习了作品内容后, 如何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欣赏作品, 拓展教材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最佳途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设想“如果我是生物专家, 我将研究并保护以下生物资源”上网查询相关内容并做成幻灯片, 进而对作品的理解更透彻了。在网络氛围下师生、生生、人机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的丰富与灵活, 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平淡与单一。在交互的环境中, 学生们学会了分享与沟通。

4. 设计未来, 展示创意——电子白板辅助突破难点

作者凡尔纳的惊人之处不只是他写的夸张, 动人而精彩的小说, 更惊人的是他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想象力、创新性和预见性。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塑造的鹦鹉螺号潜水艇, 与作品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的潜水艇大同小异, 在今天依然让人感叹不已。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呢?在本课我们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设计未来,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创意。

在本环节中, 学生在网上查询资料后思维被激活, 有的设计了“抗震房屋”, 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放功能, 房子戴上了翅膀, 有的设计了“空气净化器”, 还有的设计了“神奇的纽扣”在白板上的勾画与标注充分展示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了视觉效果, 更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电子白板能实时记录, 保存教与学的全过程, 我利用这一功能保存了学生的作品, 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学生, 达到了传统课堂无法达到的效果, 送给学生一个惊喜, 使学生们充分体验了英语学习的成就感。电子白板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积极的互动, 突破了投影屏幕上的“一成不变”, 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具多样性与创造性。课下有的学生在博客中写道::“与凡尔纳的对话, 想与凡尔纳交换自己的想法, 来完善自己的创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些权力、一片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向前探索。

三课后反思

第一, 网络资源在阅读指导课中的作用显而易见, 扩大了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量及信息量, 使学生对作品的体会、利用网络具体化了。

第二, 电子白板中独有的拖放功能、及时反馈功能、涂色和拉幕功能, 提高了视觉效果, 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网络与电子白板的结合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结构, 活化了课堂教学活动, 调动了学生多元智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第三, 巧抓意外, 即时生成。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产生学习上的意外, 教师要耐心倾听, 顺应学生的思路, 并调整预设, 根据现实情况, 运用自己的教学底蕴, 教学智慧灵活驾驭, 让课堂在不寻常中生成精彩。

今后我将不断反思改进, 为英语阅读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做出更多的探索。

3.教育信息化课例研究 篇三

关键词: 生命教育;必要性;课例研究;多重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一 开展初中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生命教育,含义有两种,从狭义方面来说,是指探讨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从而重视生命、关注生命,包括世间存在的一切自然生命;从另一个更广阔的方面来说,生命教育除了关注生命本身,它还关注增加生命的长度和提升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关怀学生们每一次的生命活动,让学生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该种教育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统一了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的,而且教师可以在这样的教育实践中实现和升华自身的价值,从而提升生命质量。然而初中教育中对声明还偶遇的忽视,使得开展初中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现阶段,我国几乎所有的初中学校都是用升学率来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当然其中不乏初中生本身及其家长对升学率的看重,导致学校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对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对初中生健康成长有着关键作用的生命教育。由于缺乏足够的生命教育,使得很多初中生不知道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而且随着各方面竞争压力的增加,他们的心理防线更容易崩溃,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极端行为。再一个,生命教育内容的单一、零散的规划、部分教师保守的思想以及学校没有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等问题,都阻碍了生命教育在初中校园中顺利和有效地开展。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初中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应积极地寻找和探索线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尤其是在初中各学科课例多重整合方面,通过整合,教师不断地成长,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使初中生能够在认识到生命本质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激发生命的潜能,捍卫生命所拥有的尊严,从而提升整个生命的品格并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总而言之,就是通过生命教育讓同学们悦纳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 浅析多重整合各学科生命教育课例

所谓课例是指对于一堂课的教授与学习的案例,而课例研究则是指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所有活动,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和研究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多重组合主要是指教法的整合、教师成长记录反思的整合以及建立备课资源促进学科渗透的整合。

学校应建立生命教育的概念,把生命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同时让各科教师认识到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而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自己所教的学科中,使每一个学科都留下生命教育的痕迹,让生命教育落到实处,真正的发挥其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以往的教育中都是把学科割裂来教,每个教师都有一套自己的知识点,都把它塞给学生,导致学生接收到的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学科和散乱的知识点,使得学生们感到学习负担重,会有一些茫然,但是系统的生命教育不同,它把对生命的关注作为一个基点、一粒种子、一种教育的初衷,在各个学科里贯彻它、执行它,把机械的知识传授变为心灵的修养,回到教育的本质中来,真正的做到“逐外物而不复返”。系统性的思想网络,它们的核心是一样的,都是贯彻生命教育,只是渗透到不同的学科中,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阐释它并把它补充完善。由此一来,同学们在系统的思想网络下接受教育,就能够多角度的分析、也能够多角度的理解问题。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需要教师充分的利用个各个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如语文、政治、历史等文字类学科可以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把生命教育中的人性教育和人文意识渗透其中,从而提升同学们对生命价值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追求;数学、物理和生物等理工类学科大多揭示的是自然规律和各种事物科学、合理的内在关系,可以让学生们感受我们人类的力量与智慧,从而较深的了解作为思考者的本质;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可以让学生们学会欣赏声音和世间万物的美好。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命教育的真谛。然而,系统的传授生命教育的理念,最重要的是能真正的走进学生们的心灵,在教材中找到与他们情感相契合的地方,从而真正的启蒙他们的理想和思维,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发。要想真正的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时间,更需要经验,但是研究教学录像课例不失为一个有效地方法。以教学录像为基础的课例研究,资料原始、真实、直观,切入点灵活,它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如教材的把握、教法的使用和师生关系等多个角度。可以多层次的利用和解读教学录像课例研究,它不但较为真切的记录了教师的成长轨迹,还为教师提供了以不同主题进行学科渗透的原始资料,同时它记录了课堂和学生最细微的反应,研究了教法,可以说它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超越了一时的效果,留下了深远的印象。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对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应对初中各学科生命教育课例进行多重整合,准确的寻找到与学生心理相契合的点,把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使同学们理解生命存在的本质和意义,从而关注生命、重视生命直到让生命发光、发亮。

参考文献

[1]郭艳春.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J]. 现代教育科学,2014,133+108.

[2]李艺. 生命教育的现实需要与价值回归[J]. 中国教育学刊,2014,57-59.

[3]王陆. 初中生命教育实施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14,107-108.

4.教育信息化课例研究 篇四

在学生通过计算机自主学习教学活动里,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学生根据问题,通过计算机,音乐课件自主学习探究,寻找答案,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完成本节课的目的:1,你能听出小动物敲鼓的节奏吗是激发学生通过模仿小动物敲鼓而掌握歌曲的节奏;2,听出小动物唱的歌什么地方的音乐是相同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聆听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记忆;3,学会演唱歌曲——《秋》。是让学生尝试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4,怎样用节奏乐器衬托歌曲的情绪目的是鼓励学生探究和寻找为歌曲配伴奏的方法,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歌曲。

在学生完成每一个问题的操作后,设计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的过程,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相互帮助,完成学习的目的。

在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很高的兴致,注意力集中,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计算机自主学习,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自己能操作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帮助自己学会歌唱而带来的成就感,认识到自己多么能干!帮助孩子们有兴趣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果,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

5.教育信息化课例研究 篇五

“平板、手机、互动、远程、云桌面„„各种教学信息化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同时让全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11月28日—12月1日,在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唯一一项现场课竞赛—2017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上,来自全区中小学校144名参赛教师用3天的时间“晒”出了144节精心准备的互动课堂,向前来观摩的近2000名教师、50名评委展示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等10个学科深度融合的应用成果。

在观摩数学课中,有两节课我印象特别深刻,其中一节是南宁二中的数学课“函数ysinAxcosBx”的周期,这本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但是这节课通过计算、猜想、验证、总结,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等。深刻的讨论了这种函数的周期,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几何画板用来验证学生的猜想,简单方便。

另一节让我印象深刻的课是“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运用信息技术让立体图形变得很直观,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用到了PPT、希沃软件、智能黑板等一体机的模式,但是也没忘了这是一节数学课,而不是一节信息技术科。对于数学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也做到了。所有的好课在运用了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观摩课后,听课老师们的开展了评课议课的活动,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是仅仅把信息技术作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品质。

最后,观摩活动圆满结束,我更加的深刻的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是符合教育改革未来走向的。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恰当地选择信息媒体,并灵活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的高中数学语课堂才能更加的灵动,才能求得最佳“教”和“学”的效果。

“平板、手机、互动、远程、云桌面„„各种教学信息化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同时让全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11月28日—12月1日,在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唯一一项现场课竞赛—2017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上,来自全区中小学校144名参赛教师用3天的时间“晒”出了144节精心准备的互动课堂,向前来观摩的近2000名教师、50名评委展示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等10个学科深度融合的应用成果。

该项活动已经举办了15届,本次活动以“聚焦课堂、聚力创新”为主题,分小学组和中学组,最后专家评委共评出一等奖42个,二等奖70个,三等奖30个。

此次活动对进一步推进我区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快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有利于我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相互交流与提高。

晒课老师说: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

南宁市锦华小学的覃秀丽老师与金城江六小的学生们一起进行了以“北京五日游”为题的互动课堂展示。展示中,覃秀丽老师利用多媒体同步传输,将讲解的内容实时显示在学生手中的平板设备上,学生可在平板设备上完成资料查询和练习操作,并在多媒体设备上向大家展示练习成果。

“军号嗒嗒嗒吹,来了游击队,革命红旗迎风舞呀,奋勇杀白匪„„”玉林市玉东新区石棠小学音乐老师李兆美带来的音乐课《小号手之歌》,李兆美熟练地使用电子白板插播音乐,用聚光的效果把四分、八分休止符的停拍圈起来,并使用播放器上的“硬笔”功能在白板上进行重点分析。

同样,信息技术创新给美术教学带来手绘达不到的效果。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美术老师兰冬麦在执教的小学六年级美术《壮锦图案》一课中,通过播放视频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现出壮锦的美。兰冬麦介绍,她首先用手机拍摄关于壮锦的图案上传到微课,帮助学生观察图案,课堂上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交互白板组合、复制、粘贴,短短几分钟一幅完整的壮锦图案就创作好了。学生还可以根据微课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兰冬麦说:“以前老师示范绘画最少要十分钟,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只需两分钟,学生有二十分钟的时间自己创作。”“很轻松、很方便,抛开传统绘画用粉笔的麻烦和调色的时间,节省了时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创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现场体验利用电子白板绘画的老师蓝志峰说。

河池市金城江区艺教中心老师何晓云说:“巧用电子白板,巧妙组织美术活动的导入,突破难点,制作时利用了微课的分析,美术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用手绘达不到的效果。这样的课尽管增加了老师备课时间,但是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

同样,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的还有中学组生物晒课老师扶绥县龙华中学李明珍带来的《细菌与真菌在自然中的作用》。李明珍说:“这一堂课我用到两个视频,3个图片故事。”生物课题本来就是有趣的,加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加了趣味性,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生物课大家一起动手上。“很方便,没有电子白板,我们都不会上课了。”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观摩老师说:很震撼,涨知识了

“给我感觉很震撼,很开心,涨知识了,我想这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优势吧,这次来观摩真的收获很大!”南宁市邕宁区城关第一小学老师凌建金是第一次参加类似的观摩活动。

凌建金说:“我印象最深刻的北海市一所小学语文老师石文静上的《庐山的云雾》,我没有去过庐山,更没见过萦绕在庐山的雨雾是什么样的,但石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将课文内容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美景,仿佛置身其中,就跟我自己去了一趟庐山,领略了它仙境般的美景一样。我们城区派了8位老师来观摩,都受益匪浅。”

“希望有更多的参加听课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在信息化方面的运用能力。”观摩现场,来自百色市平果县太平镇吉林小学语文老师梁有宜在《听课记录本》上详细记录着晒课老师上课的板书、互动情况、信息技术运用等。梁有宜说,他们太平镇就他一个乡镇老师来参观,他做好记录,回去传达给全校老师。

桂林市雁山中学政治老师李旻观摩后说:“利用信息技术一体机,将归纳总结特别好、特别生动。”她还介绍,在柳州第35中学地理老师韦志强的《主要农作物分布》课上,韦老师用平板播放资料,用手机现场搜索南方和北方的农作物,课题知识变得丰富了,学生通过微课将图片发到班级群上,大家一起共享学习成果。

作为已有20年教龄的政治老师李旻,接触电子白板4年。她介绍,备第一、第二节课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后面就很方便,因为电子白板本身就很多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备课就不难了。她坦言:“没有电子白板上不了课了。”从刚开始的排斥到现在的依赖,她的政治课结合新课改,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从预习、展示练习、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到精讲,她都能很快抓住学生不了解的知识进行讲解。

“用手一点什么都出来了,很快。”有27年的教龄南宁市武鸣区实验学校英语老师韦玉均说,自己第一次参加观摩活动,收获很大,活到老学到老,回去后自己要在电子白板、PPT的运用上加强练习。

梧州市民主小学书记、副校长欧阳茵说,从观摩晒课老师的课例来看,老师们利用白板技术已经非常纯熟了,特别是美术、音乐、英语以及理科运用得特别到位,节省了时间,留足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度。

上课学生说: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

“这节课让我学到了奉献、爱心和责任心”。金城江区实验六小四年级学生吴章华告诉记者,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小学语文老师秦晓霞的《搭石》这一课,把我们带到了搭石的画面中去,课堂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老师制作的PPT画面形象地看到一块块石头在小溪中间,感觉我就走在这些石头上。

“在《细菌与真菌在自然中的作用》的课堂视频中,我看到小蘑菇生长、小蚂蚁跑动以及细菌生成的情景,老师还用两颗坏了的葡萄现场分析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我觉得生物课非常有趣,而小组的PK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和竞争性,激发了我们的学习思维和活力。”金城江区第二中学八年级学生杨凡听了扶绥县龙华中学李明珍老师的生物课后说。

金城江区第二中学八年级学生覃元国和同学听了宜州市第三中学韦均苑老师的历史课后,走出教室就和同学们讨论。老师把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全部带动起来了,根据课上的视频和图片故事,我们体会到民国时期的文化,感觉到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我们上课更加投入了。陈雅琪同学接着说:“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课非常有趣,知识点我们也容易理解和记忆。”

专家评委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基本深度融合

百色市教育技术信息中心老师、数学组评委、组长马建平说:“晒课的老师基本上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柳州市教科所、小学综合组组长谢乙祥点评说:“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了中小学教学改革,选手注重信息技术,从不同层度运用到了教学上,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运用得好为老师教学如虎添翼,但同时要防止运用不好而达不到效果。”

贺州市钟山县教研室小学语文组评委吴志坚总结道:“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是不错的。信息技术配合教学内容,为课程创设教学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了视野。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培训学生的思维习惯,还极大的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得以确立,“三通两平台”工程进展顺利,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也不断创新。自治区教育厅也印发了《广西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从五大方面,对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要求。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和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教师交流,取长补短,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和技能,让广大师生、教育管理者进一步开拓视野,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让高效课堂更高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心得体会

2015-07-14 00:00

1、利用网上学习交互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参与。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实践活动。

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认识图形

(一)”:教师抓住一年级的孩子爱玩且好特征,及感性认识为主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大胆设计在一整套电脑游戏中。由第一关“比一比小和面的多少”进入学习要点,初步形成对体积面积的感性认识;随后进入“找一找”,让孩子在配相关的场景中进行复习巩固;最后又设计“闯关”游戏及时反馈学习情况等。整堂课富有吸引力,实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刺激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进行“毫米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将儿童熟知的“龟兔赛跑”动画片稍作修改后作孩子们想一想“小蜗牛、小乌龟和小白兔都跑了500(注:分别为500毫米、500厘米、500米),都说小白兔跑的最多,而小蜗牛跑的最少?”可爱的动物卡通、动听的音乐强烈的刺激学生的视听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了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动脑,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习环节教师大胆创新,将其设置成动画“粗心的猪八戒”。通过师生互动,帮“猪八戒”找出他的错误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让一节抽象的概念3.利用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

互联网特有的开放性,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比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申办奥运现场直播的收视率……通过覆盖面广泛、富有教育意义数据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想教育。再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上完《年、月、日》的知识之后,安践活动——“制作年历”。这时,教师大可不必按传统教学习惯,帮学生搜罗一大堆年历、日历甚至类资料。只需要指导孩子们“轻轻点击鼠标”,你会发现,几天后他们交上来的作品,页面之美观、想象之丰富都是那样的出乎你的预料。

二、固守传统之忧与现代信息技术滥用之患。

1、传统思维定势的形成,限制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学生只记结果而不研究结果如何得来;只听至上、为师独尊等。这些传统的习惯极大地影响者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成为批判、探究精神发展传统课程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能力,(1)课程内容陈旧,过于强调学科体系,脱离社会实际。

(2)课程实施基本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程管理统得过死,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多样化要求。2.现代信息技术过度滥用,束缚教师课堂设计能力。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同时,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指导,缺乏合适的网具平台,会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若教师自制课件,投入过精力,反而耽误自身的教学任务,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为了“赶上”教学改革步伐,有的教师上课,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一堂不写一个粉笔字,全用电化设备打出来,似乎这才有新意,才符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精神节课的主要任务只有不断点击鼠标,挖空心思的让学生围绕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运行流程转。更有甚开课、观摩课,几乎演变成了各种电教实力、电教手段的大比拼,而教育教学的灵魂——知识的掌培养、品格的塑造等人文素养却荡然无存。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优化整合——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1.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

同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有这样两份设计迥异的案例。第一位教师先用计算机彩鲜艳的秋天风景,声情并茂地说:“你们看,秋天多美啊,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蝴蝶,……来到中,你会发现很多美景”。电脑一一抽出枫叶、蝴蝶、松树的图案,接着通过不断的启发,让学生对称”的共同特点。这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第二位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安排在网络教室进行。电脑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小段中国传统喜庆场用一个巨大的红双喜衬托。教师让学生回忆手工课上剪“红双喜”的方法过程,揭示“轴对称图形”;进入电脑资源库,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作用;即时训练时,教师轴对称图形的轴对称性,完成电脑中没有画完的画;在巩固练习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或纸、或展示自己的绘画特长、或选用电脑绘画技术等,利用轴对称图形绘一幅你自己认为最美的画总结时,由师生共同进入“聊天室”“聊一聊、议一议”,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所感。

乍看第一节课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激发了学习兴趣。然而,仔细揣摩两节课,不难发现第一节课的脑作为一个展示图形的工具,学生还是没有摆脱“跟随着老师学习”的传统模式。第二位教师则真正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找图形”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实践,动脑发表自己的主见。两节课放在一起一比较,便凸现出第二位教师教学设计,真正充分运术手段和网络优势,以有效辅助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例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统计图”的整理和复习,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通分小组统计家庭垃圾袋、一次性筷子、自来水和电的使用情况。上课时,生与生、组与组之间在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垃圾袋滥用带来的“白色污染”,浪费木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此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解释所用的查询策略,并根据不同成员提自主运用不同的统计图(表),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这种组内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络多向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这种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中,学生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作精神。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暨应用pad、电子白板教学展示课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从10月23日开始,利用三个上午,进行了应用pad、电子白板教学展示课。宗旨是充分运用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pad、华乐思应用软件,使师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要求是每个年组推荐1——2节,集体备课,之后展示、参赛。下面,就针对这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参与情况:

共有8位教师参与讲课,分别是一年组陈磊老师、二年组郭艳秋老师、三年组王丛老师、翟丽丽老师、四年组于春艳老师、五年组马丽娟老师、六年组孙雪老师。之后胡嘉茵老师准备了一节应用媒体的音乐课。这8位教师,从学校的角度要给予表扬,她们勇于承担重任。对我们学校来说,是先吃螃蟹的人。这几位老师都很重视这次活动,积极参与,充分准备,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钻研电子白板、pad的应用方法,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她们也是先受益的人。先尝试,先做,也就先会应用。应用这样的先进、优质资源,大势所趋,好多学校都已普及。今后我们也要全校铺开。

还要表扬各学年组老师,尤其是组长,积极组织,我知道的有几个年组反复磨课,呈现出的与自身相比有很大提升的课。

在这里还要表扬两位信息教师,这阶段五楼综合教室的利用率很高,每次都要安装一体机及所需设备,他们能按要求保障了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听课情况:

这次活动,老师们听课也很好,因为涉及的是语文、数学学科,所以主要是语文、数学教师听课。表扬洪丽老师,找时间来听课。参与听课的共32位教师。共7节课,全程参与讲课和听课的有刘丹、马丽娟、于春艳、孙雪、付佳、杨海燕、陆晓杰、邵红霞。听课在6节、5节的有王丛、崔清泉、宫立英、曹国莉、陈磊、王辉、陈颖、于海英、孟娜、刘玉颖、田蜜。其余的班主任有的是因为年级低没有科任课,可以理解。总体来看,大家还是很虚心,学习氛围还是很浓。

三、授课情况:

主题鲜明,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与学科教学优化整合,有机融合。几节课都凸显本次活动的主旨,把媒体辅助、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与学科教学融合做为重点设计教学,实现更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人机互动,使课堂充满创造的生机和活力。王丛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这节课的最大优点是充分运用了电子白板,自己钻研、摸索出了使用方法,恰如其分地展示了一块月饼平均分的过程,分割、拖拉自如,电子白板的播放、视频、书写、隐藏、涂色、切割等功效最大化地应用,促进学生的理解、思考,吸收、消化所传授的知识。翟丽丽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更是用心良苦,根据内容,自制了一个网页,求这个行业的一个亲属把网页挂在互联网上,学生课上才可以随时应用。郭艳秋老师的《6的乘法口诀》,交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后,应用pad上的图片和提示,自学了3-6的乘法口诀,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简洁、方便、自由,提高了教学效率。凸显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后的练习,也是应用pad在游戏中进行。于春艳老师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应用最为有效。教师自制的网页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浏览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窗子,从服饰、到文字、民居、节日、习俗等等,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喜欢哪个方面就学习哪个什么,学生大开眼界的同时,丰富了知识,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马丽娟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应用电子白板,清楚地演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割补、平移、拼贴,直观、明了。学生很容易理解。陈磊《望天门山》一课,应用华乐思应用软件,人教版数字资源,根据自学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句意,拓展介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陈磊这节课中有一个亮点,就是读的特别充分,从课题《望天门山》中“望”字的朗读,读出了又高又远的感觉,很有画面感,为本节课确定了读的基调。文字是有情感的,的确。初读,通过不同形式练读,叠读,画节奏,古诗的味道就出来了。阅读中,通过教师的拓展,对句意的理解就更加深了,把我们平时感觉很普通的一首诗的意境描绘地那么有气势,有力量。再此基础上,那文字变成了画面,呈现在眼前,再读,就更有韵味了。而且又加上了肢体语言,本人也一改平时的风格,变得有激情了。孙雪的《百分数》一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媒体,清楚直观地展示百分数的意义与用法。数学语言准确,没有多余的话。胡嘉茵的音乐课《公鸡与母鸡》媒体设计与使用也恰到好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这次的课,因为我们过于强调数字资源的应用,也是初次使用,存在了顾此失彼的现象。有的是为了应用而应用,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了敲到好处。下面我就结合这阶段随堂听课发现的问题,强调几点我们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1、关于教学目标的问题。天天备课,第一项就是确定目标,但真正用心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目标如何落实了吗?目标的确定一定依据课标中对本学科、本学段的要求来。每节课之前思考、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学什么?(知识目标)为什么学?(能力、情感目标)怎么学?(学习方法)上完这节课你再反思几个问题: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提高?一句话就是,“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你确定的目标都达成了吗?原因在哪?你想一下,有没有孩子一天天混,来和没来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教学目标烂熟于心,课上才会游刃有余。

2、面向全体,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注全体学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但我们的课上,学生参与面太小了,少得可怜。学生的学习兴趣哪里来,只有互动、参与其中才能收到最大化的效率。现在的状况是只有几个优生异常活跃,紧随老师的思维,学得非常好,而其他的就是默默的观众,有的存是看热闹。

教师一定让位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多参与,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听与自己经过思考后地说是不一样的,印象会更深。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教师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包括教师的板书、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评价提升能力、组织课堂能力等等。出去听课给我一个感受,做课教师的粉笔字都特别漂亮。教师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很为自己加分的。开腔一说话,一朗读,教师的素质一目了然。教师语言要规范、严密。备详案,临时组织语言势必条理不清。再说教态,举个例子吧,上周到永红小学我听了陆晓秋老师的一节音乐课《噢,苏珊娜》,是美国乡村音乐,西部牛仔风格,师生互动,全情投入。教师用激情点燃激情,师生融为一体,一起玩,一起唱、一起跳,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和学生的距离远,有些师道尊严呢?音乐课就是快乐的课堂,孩子多开心,他会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再重点说老师的评价,评价语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判断对错;总结提升;引导点拨;表扬激励。根据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要有正确的评价。不要总重复学生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答案,更不能重复,会起到错误的导向作用。对期望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评价。

4、学生的学习习惯很成问题。一堂课展示的是平时每节课留下的印记。付出多少,收获多少。突出问题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是普遍现象。学生不会有条理地回答,不能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声音不洪亮,含在嗓子里,不会倾听别人的回答,缺乏尊重。合作学习没规矩,不会自由读文、不会默读、齐读就唱读,不会思考、不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状态、精神面貌。面无表情,即使音乐课,到前边表演、展示,也是木呆呆地。很不舒服,丧失了儿童的天性。这都要训练,要求,引导。如果教师一天总是面无表情或是沉着脸,孩子也会受感染的。

5、准确确定知识的生成点和能力训练点,要扎实训练。常规的数学学科的计算、分析问题、画线段图等能力,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根据内容,去训练,功到自然成。

6、细节问题。教学传统的、常规的东西不能丢。上课没有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媒介、桥梁。除体育课,不论什么课,桌上都必须有教材,循环使用的教材不能没有,俩人用一本太费劲,一人一本。语文数学更不能没有。教材上的文字是要学生读的,教材不是摆设,不但要有,还要用。板书也是必须的。不管什么课,课题你要出示给学生,要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的是什么。有了电脑,板书就忽略了,不行。数学课的重点要在板书上体现、讲授,不能在电脑上演示一遍就过去,板书的学生印象会更深。重点知识、高度凝练的词要板书。桌椅摆放乱,黑板脏、乱,不干净。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性活动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阿城区回民小学 2014年11月

2017年贵港市市直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

深度融合优秀课例现场展示观摩评选活动

在达开实验小学举行

10月10日—11日,2017年贵港市市直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现场展示观摩评选活动在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顺利举行。来自贵港市市直两所学校的12名教师选手为观摩教师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教学课例。

本次比赛,分两个赛场进行。参赛课例涉及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科目,参赛教师大胆创新,将新媒体新技术有效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便捷性和直观性,巧妙营造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深度融合。各组各学科参赛课例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及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实效性,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两天的紧张角逐,本次评选活动获奖名单如下:

语文: 贵港市东湖小学覃海嫦老师的《秋天的雨》荣获一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林霜媚老师的《伯牙绝弦》荣获二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邓莉辉老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荣获二等奖; 数学:

贵港市东湖小学覃冬梅老师的《平移》荣获一等奖; 贵港市东湖小学陈文霞老师的《画角》荣获一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徐绍媛老师的《认识除法》荣获二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韦璇老师的《认识周长》荣获二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吴思孜老师的《认识乘法》荣获二等奖。英语: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黎阳老师的《Unit 5 Dinner’s ready---B.Let’s learn》荣获一等奖; 美术: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谭凯妮老师的《魔幻的色彩》荣获一等奖,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叶思老师的《前前后后》荣获二等奖,信息技术: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黄丽珊老师的《画出碧水蓝天》荣获二等奖。

数学科赛课师生课堂活动

信息技术赛课活动现场

语文科的评委

6.课例研究 篇六

1、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在今年的研修当中也有特定的含义。它首先是要求我们锁定在教学实践当中的真实问 题。然后我们开展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课例研究。三次备课是第一次备课我们在确定了研究问题之后选择一节课,然后呢是老师基于已有经验进行备课,不要寻求帮助。在备课以后,研修组老师进行备课研讨。在研讨的基础上,授课的老师开展基于同伴互助的备课。第二次备课之后要进行观课准备,上课。观课和上课同时进 行。在上课结束以后,根据观课的情况,研修组进行评课议课。然后在评课议课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再进行第三次备课。那么整个的过程就称作“课例研究”.(就是下面的磨课计划。

研究小组确定研究问题和方向-做磨课计划表-按磨课计划表的计划就行磨课-进行讨论研究问题)红色字体是自己总结

2、什么是混合式课例研究?

7.教育信息化课例研究 篇七

2011年4月, 安吉县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培养办班的24名教师, 在上海教科院王洁、沈兰、杨玉东、胡庆芳等博士的带领下, 共同完成了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笔者参与了整个活动, 感受到了一次课例研究的过程与课例研究的价值。

(一) 研究前的准备:分组确定研究主题, 规划活动方案

1. 成立研究小组, 确定研究主题

课例研究是一种集群体智慧的教学行动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集体反思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课例研究小组则是一次研究活动的行动载体, 因此, 根据研究的需要, 按学科教学内容, 组成一个课例研究小组, 是课例研究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我们这个班共24人, 按学科性质分为4个小组, 即科学组 (高中化学、物理、生物, 初中科学) 、文科组 (政治、地理、英语, 初中社会) 、数学组、语文组。

分组后, 各组首先要做的事是讨论确定课例研究的专题。研究专题确定的基本原则是: (1) 基于学科教学的实际——围绕学科教学中的“真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选择研究专题, 即问题具有普遍的适存性; (2) 基于教学的观察——所研究的问题必须是“自己的问题”, 问题源自于教师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是教学的重点; (3) 基于学生的学习难点——共同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以上也是各组确定研究主题的基本条件。在这个条件框架下, 各组确定了本次教学的研究专题和内容载体, 如表1所示。

2. 规划活动方案

各课例研究组根据确定的研究专题, 规划相应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求做到时间到分、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合作完成, 表2所示为语文组活动规划的部分内容。

从这份规划表中,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研究活动的研究内容、过程及研究方法的详尽与完整。活动方案的制订很重要, 有了它可以确保整个研究活动过程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3. 活动分工

专题研究以学科大组为单位, 组内教师再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承担相应的任务, 每天活动均按小组分工完成任务。组内分工明确, 齐心协力完成专题研究任务。表3所示为科学组的分工情况。

(二) 研究过程中:基于专题研究的课堂教学研讨

为了表述的方便, 本文以语文组的专题研究为例。

1. 基于主题的第一次试教与观课:学会观课

小组共同合作选择试教课的教学内容。语文组选的是高中选修课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都江堰》。选好教学内容后, 为了保证试教与专题研究的真实性和课堂教学的常态化, 试教者围绕研究专题, 花一天的时间独立、自主地备课。备好课后直接进入试教环节。

试教前, 在导师的主持下, 用一节课的时间召开了一个简单的小组会议。会议主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试教者黄欢老师介绍备课过程、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教学流程的基本设想;二是由导师分配课堂观课任务、介绍观课的基本方法。试教与观课前的这次会议很有必要, 因为它让观课者对要听什么、观什么和怎么去听、怎么去观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 避免了观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小组会议结束后, 随即进入观课。观课由试教者和观课者两部分成员构成。试教者既要完成试教任务, 同时也是课堂观察者;观课者要观察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课堂进展情况。语文组的观课由4人完成, 3人根据事先安排, 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观课任务, 他们分别是1人负责对教学结构的课堂观察, 1人负责教师提问与学生对提问问答情况的观察, 1人负责教师课堂位置移动路线情况的观察, 1人负责课堂小组讨论的观察。

每人的观察都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观察表上 (见表4、表5、表6、表7) 。观察要求做到精确、细化。如每一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时间要记录到秒, 小组讨论观察要记录到每个组员在讨论中所说的话、所提出的问题, 观察教师位置移动的要将教师每次活动的走势用图形式标注出来;观察教师的提问也要将教师候答及答问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是真实的, 它为以后分析教师的课堂活动及对学生的关注度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整堂课全程录像, 以作为后续研讨的技术支撑与分析依据。

观课是课例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它直观真实地记录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让每一个观察者直观地感受到了教学研究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它为对试教者的课堂教学诊断提供了事实性材料, 可以避免研讨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注意:记录教师位置的移动以讲台为原始起点, 随教师的位移, 用箭头跟踪连续标注。

2. 基于第一次试教的研讨:运用技术分析, 改进教学设计

第一次试教结束后, 便进入了课例分析研讨阶段。

分析研讨的载体是第一次课的课堂教学过程, 研讨的重点围绕“以学定教——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这一研究专题展开, 研讨是民主的, 是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的。

课例研究的研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研讨方式, 它不是凭借经验, 也不仅仅是以评价为主, 更不是没有准备的听课后的随意说说。它是建立在技术支撑上的, 依据课堂观察, 围绕专题的诊断性研讨。具体完成以下几个环节。

(1) 借助课堂实录, 研讨教学过程。第一次试教结束后, 即对教学录像作全部实录, 还原课堂情境。实录真实地再现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方面它让试教者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和做得怎样, 起到了一面镜子的作用;另一方面让每位观课者进一步地直观感受课堂情境, 为研讨提供了技术分析的支撑。研讨时教师们围绕研究专题, 对照录像与实录, 采用微格技术, 对课堂教学逐点分解, 从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两个层面去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做到评析有依据。

(2) 借助课堂观察, 分析课堂教学的真实面貌。观课者将自己对课堂观察的结果呈现出来, 对照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全面立体地去关注课堂教学, 比较直观地分析课堂教学的得与失, 考察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及课堂教学的效度。在研讨中不断发现问题, 聚焦问题, 推进专题研究的进展。

(3) 访谈学生, 通过后测了解学生学的情况。组内观课的教师分两个组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一组随机访谈学生, 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一组按事先拟好的题目随机抽查学生, 让学生书面作答 (这是在教学结束后完成的, 因此称为“后测”) 。负责访谈和后测的教师, 必须写出谈、测后的详细分析意见。访谈、后测是课例研究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在于检测教学效度, 为调整第二次试教的教学设计提供支撑。因此, 必须认真做好。

(4) 深化教学设计, 完成二次试教教案。在完成上述研讨环节后, 进而要讨论的是怎样去调整第一次试教的教学设计。经过讨论, 大家感觉到, 第一次试教对“以学定教”的理解不够全面, 整堂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预设过多, 学生生成很少, 这就没有很好地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思路, 这是第二次试教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明确了问题所在, 接着就是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了。为了能在第二次的试教中解决第一次试教中存在的问题, 组内又围绕研究专题充分展开了讨论, 4位教师提出了4种不同的教学思路。有争议是好事, 但如何将争议逐渐地统一到一个既可行又有效的教学设计上来?组内教师再次看第一次试教录像、访谈、后测分析、课堂观察记录, 觉得最根本的是如何围绕“以学定教”这个专题, 正确定位教学目标的指向问题。统一了认识后, 便重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的框架, 由二次试教的教师完成教学设计。

这一环节要做的工作很多, 但它对推进本次课例研究很重要, 是关键的一步。其突出的价值是在于分析得失, 修正课例研究的走势。

3. 基于两次试教的比照反思, 深化突显专题研究的内涵

在对第一次试教进行了细致、充分的分析研讨后, 试教者再次重新设计教学方案。这次设计的重点是突出专题研究的核心——以学定教, 要求课堂设计减少教师预设内容, 强化学生的活动内容, 增加教学生的空间。为了使设计更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以学定教的研究方向, 在二次试教方案设计前, 研究小组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了解学生需要学什么和教师该教些什么的问题。

第二天, 试教老师带着新的教学设计进入课堂, 进行第二次试教。课堂教学过程与第一次试教一样, 试教者试教, 同伴观课。试教结束后, 随即进入研讨。研讨是在基于二次试教的课堂观察记录、教学实录、学生访谈及前后测的数据分析上的。但研讨的重点与前次不同, 这次重点是对照录像, 比照第一次试教, 对二次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因为有了观察记录与课后分析材料做参照, 教师们的评课显得有理有据、有板有眼。

这一环节研讨的收获进一步解决了专题研究中凸显出来的问题, 明确了以学定教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即一是如何利用好前测信息, 确定教学起点与学生学习的起点;二是教学问题的提出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 不能有太强的预设。

(三) 研究总结:学习写课例研究报告

经历了4天的课例研究, 教师们有了许多感受和想法。如果能够对它们进行理性地梳理和加工, 提炼出一个焦点主题, 并赋予一定的价值意义, 那么, 这次研究的成果便能得以呈现了。事实上, 这既是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的总结和提升, 也是每个参与研究活动的教师将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的一次实践。因此, 按活动规划, 参加这次活动的每个人按原先学科分工要求, 完成一篇课例研究的分报告, 然后, 统合起来, 完成一篇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课例研究报告 (其实每天的研究都要求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 , 不拘形式, 但内容必须聚焦主题, 要有实践的层面, 也要有必要的理论分析与提升。

课例报告的撰写任务完成后, 一次完整的课例研究活动才算结束。

二、对课例研究的初步理解与认识

(一) 对课例研究模式与传统研究模式及其评价方式差别的认识

“课例研究”是随着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与落实应运而生的, 与传统的教学研究有着形与质的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如表8所示。

课例研究模式与传统教学研究模式的差别决定了研讨内容的差别。两者的主要差别如表9所示。

(二) 对“课例研究”的初步认识

1. 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

课例研究是一种针对教学问题进行专题式诊断的教学研究行为。其本质是基于教学实践, 其核心是教学问题, 其意义在于诊断教学问题、解决问题。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手段。作为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载体方式, 它已经逐渐地被学校教研和师资培训所采纳。

(1) 专题性。教学课例的研究是以专题为内容的, 在研究前研究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观察和积累, 确定一个明确的专题。这个研究专题要解决的是教学中的问题或学习中的问题, 一般来说, 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或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或重点问题。其目的是通过研究, 解决教师的教学或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要突破的难点、重点。

(2) 诊断性。教学课例研究是针对教学问题而进行的一种专题研究, 因此, 在研究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诊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个诊断不是没有目的的诊断, 其诊断仍然是有专题性的, 即针对一次课例研究的专题去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这需要研究者关注如下内容:为什么会产生问题?问题是怎样产生的?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去解决问题是最为有效的?因此, 诊断性的教学是课例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与手段。

(3) 过程性。课例研究往往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问题的, 它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 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需要经过“初次试教—修正试教—再次施教”这样三次课堂教学过程, 后一次的教学都是对前一次教学的改进与提升。因此, 关注过程十分重要。做好过程是课例研究成功的保证。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组员按照事前分工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比如试教、记录、访谈、观察、前测、后测等。

2. 课例研究的基本环节

综合课例研究的实践与探索成果, 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其过程的操作环节:确立研究专题—选择教学内容与备教—试教与观课—磨课改进及深化教学设计—完成课例研究报告。这是一个基本的操作环节, 其中前两步是课例研究的前期准备, 中间两步是研究的主体过程, 最后一步是呈现研究成果。这五个环节是紧密相扣的, 缺一不可。

(1) 确立研究专题。确立研究专题是课例研究的第一步。研究专题是来自于本学科体系教学中的问题或思考, 可以是学科体系中的概念、定理、学习技能等教学的重点、难点, 可以是课堂教学中众所关注的热点, 也可以是学生学习中所反映出来的学习难点以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等。一般以一个单元教学为中心选择研究的点。

(2) 选择教学内容与备教。确立了研究专题后, 接下来便是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小组讨论决定, 也可以由试教者自行选定。为了能比较真实地表现课堂教学的情景以及备教者对该研究主题的理解, 试教者备教应是常态化的, 不必为了突出研究专题而过分地追求完美, 使教学和研究失真。

(3) 试教与观课。这是两个同时进展的内容, 试教者在课堂上完成试教任务, 并对该课作全程录像, 组内同伴按先前的安排, 带着各自的任务进行课堂观察。为了使观察是基于专题内容的、全面的, 观察者须带着拟定的观察量表或思考问题单有目的地进入课堂, 从教师的教 (如教态、问答、候答、理答、移位等) 、学生的学 (如活动、思考、回答、兴趣等) 等方面全方位观察, 观察时要尽可能做到全面客观地记录, 以便下一流程的反馈改进。

(4) 磨课改进及深化教学设计。这一环节是基于专题研究的课堂教学研讨, 也是专题研究的推进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同伴围绕专题, 结合课堂观察析课、评课。评课应结合课堂录像边看、边记录、边分析, 对课堂教学作深入细致的剖析。这一环节, 要集思广益, 组内每一位教师应该围绕专题的内容, 对前一环节中的课堂教学观察畅所欲言, 让不同的思考在这里得到碰撞, 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研讨彻底。磨课以后, 试教者根据研讨的意见, 重新设计教案, 再次走进课堂, 进行第二次教学, 组内同伴同样带着任务, 按要求观课。

(5) 完成课例研究报告。基于前几个环节反复的教学设计与观课评课, 组内同伴集体围绕专题研究内容, 梳理清晰研究过程, 理清观点, 提出基于专题内容研究的观点与思考。最后, 由每人根据自己对专题研究的思考, 形成文字, 完成一份课例研究报告。

3. 课例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变革。它能让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 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地参与其中。

(1) 课例研究立足于课堂。这是一线教师最关注、最需要改进的, 也是能够参与研究并乐于投入精力的一个方面。教师的优势在于积累的教学经验, 弱点在于理论素养的不足, 所以常常会对各种各样的“研究”望而却步, 会怀疑这些研究对日常教学的实际价值。而课例研究立足于课堂, 将先进的理论置于真实的课堂情境之中, 专家提供的是符合教师认知层次的支持和导引, 它能够利用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 去发展教师教材处理、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改进我们日常的教学, 从而做到“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

(2) 课例研究注重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 能帮助教师实现理念到行为的转移。指引并推动课堂改革的理论往往是抽象的, 在理解和落实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各种误读和偏差, 教师对课改理念从了解、认同到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 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专业的引领, 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没有专家纵向的理论引领, 也会使我们的研究缺少深度和高度。课例研究突破了我们传统的公开课和教研活动的局限, 有主题, 有目标, 也就更有针对性;课例研究使用了课堂观察技术, 使我们的听课由粗放到精细, 使我们的听评课更加客观、更加专业, 并且留下了痕迹, 为后续改进提供了依据;与同伴的讨论、争辩也促使教师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相信的理论”与“使用中的理论”之间的差距, 进而进行理论的重新学习和实践的改进。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给我们的课例研究提供更清晰的目标和坚强的后盾。

(3) 课例研究注重不断地“行为跟进”, 增长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 而实践智慧是情境性和个性化的, 只能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课例研究关注的不是孤立的课例, 而是持续的、有一系列的“行为跟进”过程。这给了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重新尝试的机会。通过课堂观察、讨论, 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不断改善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增强理答和追问的教学机智。课例研究重视实践改进的过程, 也能促使教师自觉地反思, 增长反思的技能, 推动我们思考品质的成熟。

8.《有趣的夸张》课例研究 篇八

【关键词】有趣 夸张 漫画 体验 创新 实践

一、研究背景

漫画是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绘画艺术形式。调查表明,大多数初中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平均仅仅为30分钟左右,许多学生课外阅读的是娱乐和休闲类书刊,其中喜欢卡通漫画故事的比例为39%。所以,我们认为孩子们的世界是一个卡通、漫画的世界,但他们对漫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兴趣和临摹上,没有创新,没有想象。因此,本文旨在引导学生如何于时尚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锻炼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给他们广阔的创作空间。

二、课堂教学设计路径

欣赏——欣赏和分析熟知的人物形象,体会漫画幽默的表现方法,感受创作肖像艺术活动的乐趣。

了解——了解肖像漫画的造型特点,学会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创作肖像漫画,掌握简单易学的漫画表现方法,尝试漫画的创作。

体验——通过对人物五官特点的细心观察,尝试用概括、组合、替代等方式体会肖像漫画的创作过程。

应用——通过同学互动、原型创作,尝试发现生活中不同的人物形象特征,体会发现人物形象使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工具带来的变化。

创造——人物肖像夸张再创造:通过收集肖像漫画资料、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研究和创作肖像漫画。

三、课堂教学设计思考与实录

1.感受漫画。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看——议——画”的过程引入,展开课题。主要通过两个环节:

(1)教师自画像导入。通过教师自我介绍,寥寥数笔展现简单生动的自画像,引发学生对漫画的探求欲。

(2)儿时歌谣漫画的回忆。教师选取了耳熟能详的口诀漫画“丁老头” 帮助学生回忆其绘画的特点,通过“诵读歌谣——教师引导——学生试画”的渐进过程,加深学生对漫画的认识。

2.美的感受。重点赏析《! ?》-丰子恺、《父亲碗里有了肉》-王复羊、《园艺大梦》-几米。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几件漫画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漫画的特点与乐趣。对丰子恺的作品《! ?》,教师引导设问:“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发现:“小男孩看见心爱的小鸟死了,很伤心。”“鸟笼敞开着,希望小鸟飞起来。”教师进一步设问:“请根据漫画表现的内容,为其取一个适合的题目。”学生讨论热烈,很快得到各种画题:“小鸟怎么了”“飞翔”“笼中鸟”。

对作品《父亲碗里有了肉》,教师通过与油画《父亲》的比较,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异同中发现漫画的侧重点及表现意义。该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上许多农民的现实问题,让观者陷于深深的思考,也感到了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和生命存在的力量。

3.肖像漫画初体验。这一环节是在学生了解漫画的基础上进行肖像漫画的认识与体验。通过熟悉的明星肖像赵本山、崔永元、奥巴马的欣赏,发现肖像漫画与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差别,感受特点,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观察讨论肖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有效的肖像漫画初体验。

4.学学画画——肖像漫画的深入学习。随着学生对肖像漫画认识体验的加深,他们积聚了越来越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着重对表现肖像的方法与途径进行学习引导。(1)符号化的语言。在肖像漫画的表现中,如何把复杂的肖像变成简单易表现的有趣漫画呢?符号化语言即运用方、圆、三角等几何形把比较复杂的表现对象提炼、简化,完成肖像漫画创作。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加入学生游戏接力画。教师提供五官资料,引导学生观察五官特点,并给出几个基本形符号,由各组同学依次画一个五官,直至完成肖像。然后,比一比,哪组肖像最夸张有趣。最后,学生自评、互评,发表不同的看法,体会符号化意义。(2)夸张与变形。用符号化的语言降低了绘画的难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要想把肖像漫画表现得更生动有趣,还必须解决另一个难题:夸张与变形。我们具体以明星姚明为例,通过“分析——示范——总结”,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要领。 设计意图:a通过观察照片,分析人物的主要特征;b课件分步展示夸张变形的过程,帮助学生抓住肖像的典型特征,明确变形的方法步骤。(3)借代与联想。这一环节是对肖像漫画基本画法的拓展与延伸。通过对动植物等的观察,借用其局部特征表现人物形象,达到夸张变形的目的。

5.应用与创作。通过以上师生互动、学习,我们掌握了一些简单易用的表现方法,在这一环节中,要尝试让学生进行漫画创作,感受艺术创作活动的乐趣。

练习的具体设计:为同学画一幅有趣的肖像漫画。

要求:线条简洁、造型夸张、人物形象突出。

上一篇:随州机电工程学校办学情况自查报告下一篇:视野检查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