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著名的诗词

2024-10-22

李清照著名的诗词(共12篇)

1.李清照著名的诗词 篇一

李清照最最著名的诗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

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

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2.李清照著名的诗词 篇二

关键词:审美,崇高,悲剧

0 引言

在中国女性词人中,生活于两宋交替的李清照和明末清初的柳如是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时代,成长环境迥异,但她们在中国女性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们以往只注重她们诗词婉约、清丽、阴柔的一面;但对打上深深时代烙印所具的独特个性的审美特质所形成的高洁、激昂、雄健、豪放的阳刚一面却常被忽略,本文将着重论证二人诗词共同的审美特征的阳刚风格所产生的崇高感。“所谓崇高,主要指文章风格的审美特质。”

1“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雄健、豪放阳刚气

李清照和柳如是都生活在对女性歧视的男权化封建社会中,男权的巨大阴影几乎笼罩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但她们却能在男权化的社会中敢于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显示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气概,表现出豪放、雄健的“丈夫气”,使诗词充溢着崇高感和悲剧美,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她们内心里强烈的男性化倾向,使她们发挥超人的想象力,把这种丈夫气表现在词上,带人进入柔中见刚,洋洋洒洒,径直酣畅的崇高境界。如李清照的《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气势恢宏,凝重、沉郁之气溢于言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以云涛、星河、千帆、九万里风鹏等意象,营造了天界开阔动荡、磅礴的气势,千帆竟舞的景象,表现她雄心难泯的奇情。

她们用宏大的意象、开阔的意境与豪放雄健之魂塑造出的“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形象令人感叹。她们精神上、心灵上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激烈的冲突,使她们无法与命运抗争,只能以感性生命遭受摧残和毁灭成就了精神生命———诗词的崇高感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使读者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成为人们心灵之中的“伟丈夫”。

2“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的激昂、深沉爱国情

郞吉弩斯认为,没有高尚的精神就不可能形成崇高。“崇高的风格是一棵伟大心灵的回声,一个终生墨守狭隘的、奴从思想和习惯的人,决不可能说出令人击节称赏的言词。”[2]两位女性都把高尚的爱国情怀贯穿于她们的一生。她们生活在异族入侵的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在金人入侵,北宋王朝瞬时灰飞烟灭之时,随夫南奔临安,饱受动荡颠沛流离之苦,在表现个人哀怨的同时也呼唤民族英雄的出场;一个在新兴的女真政权登基燕京,备感国破家亡之痛,积极联络抗清志士,为反清复明活动而奔走,表现出“侠义”的女性风采。时代的悲剧、民族的悲剧使她们后期的诗词不再局限于写“一己之哀怨”,而是极力表现家国之大不幸。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说过,真正的悲剧感永远是与崇高感、伟大感不可分地连为一体的,它是崇高感的一种。

李清照在靖康之难后,在她得知朝廷派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为正副使臣赴金国求和后,她把韩肖胄比作西汉成帝时匈奴敬畏的丞相王商、唐代联回纥征吐蕃的郭子仪,期待他们能不辱使命,大扬国威:“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夷狄已破胆,将命公所宜”。同时指出敌人:“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的掠夺本质。《打马图经》她借古讽今,称赞东晋率军伐蜀的桓温和取得淝水大捷的谢安:“生平不负,遂成剑阁之勋;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她慨叹朝中并不缺乏像桓温、谢安这样杰出的人才,只是未得重用而已:“今日岂无元之(桓温),明时不乏安石。”《打马赋》中“望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以“止渴”“充饥”之戏表达主战恢复中原的决心,“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杯土。”反映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她关心“子孙南渡今几年,漂流逐与流人伍。”的沦陷人民,她“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深沉浓重,痛苦难耐的家国之思使她:“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正是这“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干记室。”的爱国主义激情使她“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希望回到被金寇占领的故乡。可是,当时秦桧为相,无人敢言兵,“庙堂只有和戎策,惭愧深闺《打马图》。”(黄檗山人《题打马图》)。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的诗句表现出为国犯颜、不怕断头的胆略和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令苟安者汗颜。诚如清人李汉章所评:“国破家亡感慨多,中兴汗马久磋跎。可怜淮水终难渡,遗恨还同说过河。”“家国不幸诗人幸”,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在民族和国家的悲剧中更有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隔五百年后,柳如是面临着惊人相似的同样的民族的悲剧。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有“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缺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己者焉。”来评其爱国情怀。诗人面对抗金英雄岳飞的坟冢,面对沦为异族统治国土,她写出了:“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旄头。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戌楼。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东山酬唱集·岳武穆词)铿锵有力的诗句,深沉激越的感情,体现出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她来到同样与岳飞忠骨葬于杭州的于谦墓前,赞颂于谦“少保绝世人,功名寄辽廓。方其用兵时,战守何精确。意气吞龙荒,事业高云阁。”可是“自公替凌后,几人称荦卓。所以徒步客,恸哭霸王略。”(《于忠肃祠》)一改以往情诗的悱恻缠绵,凄婉哀绝,而是讽古喻今,心荡豪气。

精忠报国的英烈激励着她,她积极投入到抗清复明的活动中。

柳如是在清军兵临城下时,曾劝丈夫钱谦益殉国以保名节,钱谦益辞以不能,她便欲投水自尽,因被拦而不得行。后钱谦益在她的鼓动下,积极支持瞿式耜和郑成功的反清复明活动,她则暗地里支持抗清复明的组织,以实际行动来实现她“三户亡秦之志”的爱国情。

3.李清照著名的诗词 篇三

关键词:李清照  勃朗宁  爱情诗词  写作特色

爱情,从来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作家都将爱情作为歌咏和赞颂的对象。宋代词人李清照和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一生都创作了许多作品,爱情诗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两宋之交的重要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词集为《漱玉词》。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诗人,诗歌有《葡萄牙人十四行诗》等。她们的诗词都为爱至诚,有感而发,但在写作特色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异。本文拟从意象、语言、修辞等方面,来比较分析两人爱情诗词具体的写作手法。

一、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爱情诗词写作特色的相似之处

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前期生活美满,后期颠沛流离。而巴雷特曾因脊椎跌损下肢瘫痪长达二十多年,结识丈夫罗伯特后,才改变了她那充满哀怨的生命。

(一)抒情方式:借物抒情,意象鲜明

两位女作家的爱情故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抒情方式上也都善于借物抒情,融情于景,常用鲜明的意象勾勒抽象的情感。

作为婉约词宗,李清照在作品中常借用许多意象抒发情感。其词处处流动着爱情的含蓄与哀伤,所倾诉意象大致有三类:第一,清新可爱的意象,大多出现在情窦初开的少女时期。“秋千”应是此类意象中的代表。如《点绛唇》中有:“蹴罢秋千”“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1],少女芳心萌动,心事也随着秋千架慢慢飞向天际,恰如东坡的“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之句。第二,哀伤苍凉的意象,大多出现在情思如缕的少妇时期。“雁”“海棠”“梅”等意象多次被提及。《怨王孙》写道:“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雁足传书为古典诗词的常用之典,归雁撩起闺中人的相思,惹出一片离愁别绪,此情难与他人言说,只能对雁倾诉。第三,落寞凄绝的意象,大多出现在孤独哀愁的嫠妇时期。典型的有“疏雨”“残月”“梧桐”等,《摊破浣溪沙》有词句:“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的描写,都表达了落寞凄凉之感。总之,易安词常借用意象抒发情感,使词情意相生,景中有情。

勃朗宁夫人的诗集中也有不少是借物抒情的诗歌,她通过鲜明、具有生命力的意象唤起心中的感情,例如火焰、棕榈、苍松、花、阳光等。“是的,这苗圃房内满是杂草和悔恨要你来耕耘;但这里也有玫瑰,还有常春藤——收下它们吧,就像我曾收下你的花儿。”(诗歌44)[2]勃朗宁不断地从花园中采集最好的玫瑰送给巴雷特,花的鲜艳芬芳加上送花人的情意,使得她萎缩的生命又显出活力。没有爱情时,心的“苗圃”满是“杂草”,但爱情来临了,又种上了“玫瑰”和“常青藤”。爱情是富有力量的,正是丈夫的爱慕使她重新有了幸福,如同王小波的那句“什么都不是爱的对手,除了爱。”总之,在《葡萄牙人十四行诗》中,常常可以看见诗人用这些鲜明的意象来唤起心中对于爱情的渴望与希冀。

(二)语言特点:简洁平实,浅白通俗

并不是只有古奥晦涩的语言才可以写出动人的诗篇,简洁浅白的语句使得李清照和勃朗宁夫人的诗词清新脱俗,且往往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3],李清照的词大都是精金粹玉之作,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的上阕用词简练,工致精巧,短短30个字,就把凄绝伤感的别离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虽浅白通俗,却很有画面感,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少妇独自泛舟,凝望西天,盼君归来的惆怅之景。“增之一字则长,减之一字则短”,易安词的语言就是有这样的独特魅力。

勃朗宁夫人的诗歌语言用词也有独到之处,她善于用洗练平实的语言传达深重的情感。如“我承认在你面前我哀愁而冷漠,因为我俩朝着不同方向,照耀我们额发的不是同一束阳光”,(诗歌15)“不同方向”暗含双面杰纳斯的典故,更是道出作者心中的矛盾,拒绝还是接受?这是无法抉择的痛苦。她别出心裁地用平实通俗的语言道出复杂的情感。恰似品茶,简单纯净,看似无华,却唇齿留香。

(三)修辞手法:拟人鲜活,比喻生动

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都善于拟人入物, 赋景物以鲜活的生命和丰富的感情,以此烘托出内心的情感。《怨王孙》中易安居士写到:“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山水”“鸥鹭”不再是无知无情之物,而是有了人的情感,丈夫离家,词人只能借此聊以慰藉内心的落寞与孤独。勃朗宁夫人也将拟人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月桂冠上的婆娑树影扔在这发梢起舞”(诗歌19);“我的思念缠绕着你抽条发芽,就像任性的藤蔓攀援着树木”(诗歌29),起舞的岂止是树影,还有心灵,它因爱情而重新跳动;任性的又何止是藤蔓,恐怕是诗人,她想将爱永远留在身边。拟人的运用又无不使两人的诗作增添一抹别样的韵味儿。

除了拟人,她们都善于将抽象的感情比喻成有形可感的事物,用贴切的比喻丰富情感的厚度。“愁”是易安词中富有表现力的情感之一,“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中她运用巧妙的比喻,化虚为实,把无形的愁思化为物象,以舟难以载愁,比喻愁情之浓重。而勃朗宁夫人在爱里或成为“嵌在水晶中的蜜蜂”(诗歌19),或成为“淋湿的小鸽子”(诗歌35),以此表达动荡与挣扎之意,渴望爱的保护。这些无形的爱恋,她都通过贴切的比喻娓娓道来。让诗词的感情更加具象了,她们爱得深刻,更写得生动。

总之,这些修辞技巧的运用,无疑使两位作者的爱情诗词更具画面感,也更真挚动人,富有感染力了。

二、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爱情诗词写作特色的不同之处

前面我们分析了两者爱情诗词写作特色的相似之处,比较了这两位相隔近千年的中外才女诗词写法的相同之处,下面,再来归纳其区别所在。

(一)意象选择:注重现实与表现理想

善于在爱情诗词中使用诸多意象的李清照,在意象的选择上更注重现实意味。如《醉花阴》中涉及的物象:薄雾、浓云、玉枕、纱厨、酒、黄昏、黄花等,都融于短短的一首词中。“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玉枕”“纱厨”,往昔闺房中是夫妻相守,如今却孤眠独寝,自然不禁触景生情、柔肠寸断了。总之,这些古代女子常见的生活物品,在易安笔下,都成了可感可悲的意象,营造出凄清寂寥的怀人之境。

与李清照注重现实意象不同,“敢于拿爱情来报答爱情”的勃朗宁夫人,大多采用“心灵的集市”“上帝”“天使”等表现理想的虚幻意象。“所有的天使都见证了你这拯救之吻,让我的额头重新闪耀希望的光芒。”(诗歌27)“天使”成了可以交谈的朋友,是见证爱情的守护者。甚至,她毫不避讳地把对上帝和宗教的爱献给了丈夫。她用表现理想的意象承载着生死相许的期待,超越时间和空间,只想倾诉心中简单的爱恋。

(二)语言风格:含蓄典雅与直白浅近

诗词的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由物及情,由情生意,再由意外化为言的两重转化过程。[4]语言风格的不同往往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情感享受。

李清照的语言风格含蓄委婉,如同涓涓细流悄悄地流进读者心里,透着一分娇羞,几丝酸楚。《点绛唇》中有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羞”“嗅”写出了一个少女内敛自持的情态,语言蕴藉婉转,却不知少女的心事,早被含苞的青梅悄悄透露。典雅的语言风格让易安词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江南水晕,欲语还羞,婉约动人。

相较而言,勃朗宁夫人的语言风格则直白大胆,就像是一条奔腾不止的大河直击心灵,让读者感受到爱的灼热。“爱情就是这火焰。当我不禁喊出:我爱你……记住……我爱你。”(诗歌10)直言明说爱意,无须任何掩饰,直接的感受就这样勇敢地表达,这才是勃朗宁夫人。浅近的语言风格让勃朗宁夫人的诗歌似迎接了一场暴雨,大方洒脱地表达爱恋。

(三)修辞手法:回环的叠字和诸多的排比

人们评论易安词“其善于铸寻常言语,善用成语,善用叠字至十四字之多,皆足以见其开辟之才也。”[5]《声声慢》开头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应是此中绝唱。“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6]李清照用大量的叠字渲染情愫,增强了感染力,以致字里行间满是凄苦之情,回环的仿佛不像是字,更像是情。

为说尽心中洋溢如波涛般的感情,勃朗宁夫人偏爱用诸多的排比。“我爱你,就像生活中必不能没有太阳和烛光。我爱你,坦坦荡荡,就像男人们为了正义的拼搏。我爱你,那样纯洁,它们早已不用赞扬。我爱你,以儿时的信仰,以热情满腔。”(诗歌43)排比让行文有了节奏感,仿佛她痴狂的心也在跟着舞动;排比也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样不可遏制的力量是爱给予她的,诗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因为她爱得炽烈,而且奋不顾身。

三、两位诗词作者写作特色产生差异的原因

我们简单地分析了李清照和勃朗宁夫人爱情诗词特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造成两人诗词写作特点产生差异的原因也颇值得我们研究。

(一)客观原因: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

艾青说过,“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文学作品的创作向来离不开时代,两者相得益彰,密不可分。

两宋时期是封建文化高度发展的阶段,而且李清照深受中国传统爱情观念的影响,清新自然的“易安体”和含蓄典雅的语言特点大概也就由此而成。再说两宋之交,是由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由和平转向战乱的时代,她的爱情也不免打上当时的印记,由最初的情窦初开到离愁别绪和后来的凄绝伤痛,时代丰富了其爱情的内涵。家国之殇,失爱之痛,身世之悲,都交汇于凄风苦雨的颠沛流离中,铸成沉重的语句,诉说着爱的刻骨铭心。时代让易安词更加富有现实意味,注重情感表达上的含蓄内敛,爱情也更复杂缠绵了。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批判现实主义应运而生,而浪漫主义文艺也并存于文坛。勃朗宁夫人在热情似火的文艺熏陶中,又表达着高尚的情操和对现实的批判,她那表达理想的意象和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不能不说是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不要因为怜悯,为我擦干眼泪儿爱我……爱我只是为了爱情的缘故。”(诗歌14)此时,先锋者勇敢地追求爱情,认为应该突破性别的藩篱。自信的时代造就了别样的勃朗宁夫人,现实与浪漫的结合使得她的诗歌注重理想化的表达,语言特点就是直白浅近了。

(二)主观原因:诗人各自的人生命运与性情

李清照的一生是由顺境转入逆境的过程,前期是懵懂天真的闺阁小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爱情是美好的向往,后期是饱经风雨的忧愁嫠妇,爱情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境。勃朗宁夫人则是渐入佳境,前期是黑暗绝望的病中人,爱情只是奢望,一度认为是“死亡抓住了自己”,后期的她被爱情包围,生命有了新的希望,创造了新的奇迹。正月里的一天,瘫痪了多年的她,竟然走下了楼梯。将不同的人生感叹注入爱情的诗词里,致使两人的写作一个含蓄典雅、联系生活;另一个却直白浅近、憧憬未来。其实,性情也会反映在诗词创作中,天真敏感,多愁善感的李清照,往往在词里用现实意象抒发心中的哀怨惆怅;敢爱敢恨,而热情自信的勃朗宁夫人,却往往在诗里用理想化的意象表达对爱的渴望与憧憬。这也是东西方女性的不同性情在作品中的投影。

(三)诗体形式:中国古代词作和欧洲十四行诗

诗体形式的不同大抵与两人爱情诗词写作手法的差异不无关系,格律严谨的中国古代词作,赋予了李清照含蓄委婉的语言特点,而相对自由的十四行诗,让勃朗宁夫人的语言风格更加直白浅近了。

中国素有“唐诗宋词”的说法,宋代被视作词的黄金时代。词是一种格律和形式都要求严格的文学形式,词牌是词的词调,它规定了词的段数、句数、字数、平仄、韵脚。《词论》中李清照阐述了自己对词的看法,要求倚声填词,词别是一家。词的诗体形式一方面限制了易安词的创新和思想高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成其写作的简洁凝练、含蓄蕴藉。有人说十四行诗的诗体精致小巧,格律森严,写它如带着手铐脚镣跳舞,但“从心所欲,不逾矩。”勃朗宁夫人善于抓住这一诗体特点,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似乎,也只有十四行诗这样的诗体才适合她,诗体内容的相对自由,可以大胆抒发心中的爱情,自由抒写自己豪放不羁的爱情诗篇,而形式上的严谨,则促使她用表现理想的意象来抒发心中可想而不可得的爱情。

综上所述,李清照和勃朗宁夫人都是写爱情诗词的名家,在意象、语言、修辞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手法上亦是同中有异。李清照善于将忧愁的爱融于现实的意象,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哀怨,偏爱用回环的叠字缓缓吟出心中的悲凉;而勃朗宁夫人则将热烈的爱情融于理想的意象,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情,偏爱用诸多的排比唱出心中的热烈。“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7]通过比较,更有助于我们体味两人爱情诗歌的精髓,欣赏其独特的美感与韵律。

(论文指导教师:王菊艳)

注释:

[1]李清照:《李清照诗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2]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天堂玫瑰》,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论文中所引用的两位女诗人的作品,均见于这两本书中,不再一一注出。

[3]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21页。

[4]曾扬明:《重新解读“习作过程”》,湖南教育,2008年,第3期,第25页。

[5]陈祖美:《李清照新传》,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6]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7]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读书,1990年,第10期,第10页。

4.李清照秋天的诗词 篇四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佳节,夜半微凉,薄雾愁云,黄昏把酒,西风卷帘,人若黄花,独自一人,心上人在哪儿呢?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月满西楼,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红藕残荷,大雁归来,好一个愁绪的季节。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黄花满地,乍暖还寒,倚栏望远,点点滴滴愁到天明。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莲蓬小,藕叶稀,天气依旧,情怀依然!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暮秋,夜有白霜,秋已尽,日犹长,不如醉去,东篱幽香。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5.李清照的爱情诗词 篇五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在爱情诗词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李清照爱情诗词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

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翦灯花弄。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

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

浮槎去,

不相逢。

星桥鹊驾,

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

霎儿雨,

霎儿风。

满庭芳

芳草池塘,

绿阴庭院,

晚晴寒透窗纱。

□□金锁,

管是客来〔口沙〕。

寂寞尊前席上,

惟□□、海角天涯。

能留否?

酴〔酉縻〕落尽,

犹赖有□□。

当年,

曾胜赏,

生香熏袖,

活火分茶。

□□龙娇马,

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

恰才称、煮酒残花,

如今也,

不成怀抱,

得似旧时那。

(□:原缺字)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

雕栏巧护,

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

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

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

妒风笑月,

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

南陌上,

正日烘池馆,

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

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

几枝先近日边匀,

金尊倒,

拚了尽烛,

不管黄昏。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

又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帘垂四面,

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

更看今日晴未?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

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

要吟风味两家新。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 李清照诗词

★ 李清照的诗词

★ 浅析李清照诗词情感

★ 作者李清照诗词

★ 评价李清照的诗词

★ 李清照诗词艺术赏析

★ 李清照如梦令诗词赏析

★ 李清照诗词全集的内容

★ 爱情 诗词

6.李清照的爱情诗词 篇六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 李清照《临江仙·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夏日绝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髻子伤春慵更梳。 ——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 —— 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黄昏疏雨湿秋千。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惜别伤离方寸乱。 —— 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7.李清照著名的诗词 篇七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 (上) 】的课外背诵篇目里选录了李清照的这一首词。在九月这夏末秋初的季节里, 它犹如一缕甜美清新的风, 带着溪畔暮色中荷花的清香, 带着词人盈盈的笑脸、浓浓的游兴、淡淡的醉意扑面而来, 让人不由得悠悠然、醺醺然, 恍惚间, 夏日的酷暑已经消尽……

对于刚刚踏进初中校门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一首词是容易理解的:它的篇幅短小、语言又明白如话, 情感健康清新。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词的内容:“常记溪亭日暮”——首句给我们传达了几个明显的信息:词人叙述的是一件已经过去的事, 但这件并不久远的往事却让词人难以忘怀;接着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地点——溪边的亭子, 时间——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第二句“沉醉不知归路”可以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她为什么会“沉醉”她是不是在这里从日出一直呆到日落是不是酒意正浓, 还是被如画的美景所陶醉, 因而流连忘返都有可能, 更可能的是二者兼而有之, 要知道, 有酒才有兴、有酒才有诗, 饮酒赋诗, 流连于山水之间正是古时的文人墨客最喜欢也最向往的生活。这里我们不妨借用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一句名言“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来表达女词人此时的情绪。在这美酒美景的熏陶下, 她“醉”了, 醉得忘了来时的路。“兴尽晚回舟”, 言“兴尽”, 其实意犹未尽, 可是暮色苍茫, 天色已晚, 总归是要回去了, 于是乘船而返。却又“误入藕花深处”——一个“误”字用得极妙, 前文“日暮”、“沉醉”、“不知”的着力铺垫至此有了精彩的回应, 我们也似乎更加清晰地看到, 令女词人欣赏陶醉到日暮时分都不忍离去的美景:是那清可见底的溪水, 环绕着水中的一座凉亭, 盛夏的水面上, 高大的荷叶重重叠叠, 迎风飘举, 一朵朵娇艳的荷花亭亭玉立, 风姿绰约;又有清风送爽、薄酒添醉, 此情此景, 怎不让人迷恋、怎不让人忘返水道回环曲折, 荷叶密密层层, 穿梭的小舟、双桨激起的水花惊动了在这静谧的美景里自在栖息的鸟儿, “一滩鸥鹭”打破了这暮色中的宁静, 使画面有了更加灵动的色彩。——全词就在鸥鹭的飞翔中戛然而止。

在对词作内容的鉴赏中,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诗词中的“美”有所感悟, 以及对诗歌“意象”有初步领会。在这首词中, 出现了溪亭、日暮、舟、藕花深处、鸥鹭等等意象, 给我们营造的是一种清新优美、淡雅怡人的意境 。我们要知道, 在唐诗宋词的传统里, 象“亭”、“日暮”等意象, 通常都传递着一种离别和感伤的情绪。李白的《菩萨蛮》里有“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的句子, 写尽思念离愁;柳永的《雨霖铃》里更有“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的哀怨缠绵;柳宗元的《风雪夜归人》“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也是一派冷清萧瑟的景象。可是在李清照这首词里, 我们却没有丝毫的忧郁愁绪, 这是因为女词人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然美景、闲适生活的喜爱和愉悦之感。而在她精心选择的意象群里, “溪亭”和“日暮”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这如画的美景, 或者说, 都是这如画美景的一部分。在这一首词里, 绿水环绕的溪亭是美的, 日落西山的暮色是美的, 盛开的荷花是美的, 翩翩飞翔的鸥鹭是美的, 甚至, 连“误入”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而我们薄醉微醺, 童心未泯、流连山水的女词人更是美丽动人。

李清照还填过另外一首《如梦令》, 我们也来看一看: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如果说上一首同调词勾画的是夏日美景, 那这首词所表现的却是春日情怀。在一个雨后的清晨, 刚刚醒来的女词人酒意未消, 睡眼蒙眬, 心里最牵挂的却是庭院里的海棠花, 经过一夜风吹雨打之后, 它们是否都已凋零可是问者有心, 答者漠然, 女词人不禁叹息, 或许还有一点“薄怒”也未可知:卷帘人怎么如此不解风情, 难道你不知道这时的海棠花瓣应该

早已飘落满地, 而绿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却会更加鲜艳滋润。——在短短三十三个字的词中, 词人把她的惜花之情, 对春日美景的热爱之情表达得起伏跌宕, 荡气回肠。与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相比可说更加含蓄婉转, 更见风致。

8.李清照的诗词与人生 篇八

李清照经历了国亡家破、背井离乡、丈夫病死异乡、古董尽数被骗的一迭迭苦痛与灾难。直到晚年,李清照仍不能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

在我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的风流人物。“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还有“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李清照,他们的诗词千古流芳,被万世敬仰,永久地载入了中国文学史的史册,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李清照,更是一个让人挥之不去,余味缭绕的传奇女性,她那传奇的人生,成就了无数经典的作品。

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动荡不安的生活,曲折的生活经历成为她创作的宝贵资源,在她遗留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的心路历程,可以听到诗人的每一声欢笑、每一声叹息,可以看到她如何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蜕变为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妇。一首诗词就是一段人生,下面就通过李清照的诗词解读她作为一个传奇女性所表露出来的个性形象。

一、清纯烂漫的少女

李清照生长在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其父李格非,擅长古文,中过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同时他还是一位学问很深的学者。其母亦善文章,颇有文化素养。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少女的李清照资质聪慧、少识音律、无忧无虑、活泼开朗。

请看《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写诗人乘舟游览,兴尽而归,醉意朦胧,忘了归路,正在踌躇之时,眼前扑簌簌地飞起一群水鸟,表现了她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和野游的快乐。这一时期的诗作透露着无尽的悠闲和风雅的情调。

还有在薄暮映照下的湖面上,一个活泼、欢乐的少女欣喜地享受湖光山色而不舍离去的《怨王孙》;天真活泼的少女兴高采烈地荡秋千,直玩得脸儿红扑扑,汗水浸透了薄衣的《点绛唇》,写尽了李清照活泼开朗,热爱大自然的可爱形象。

二、情意浓浓的少妇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成为一对志同道合、情意相投的夫妇。美满的婚姻、幸福的生活使她成为一个娇媚、幸福的新娘。从下面这首《减字木兰花》我们可以掀开其幸福生活的一角面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妙趣横生地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天真美好的心愿。一句“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活画出一个娇憨可爱、半羞半怯的女子在丈夫面前的幸福姿态,娇憨之余,词中还流露出一丝顽皮,一点嬉戏,夫妻间的深切爱意跃然纸上。活脱脱勾勒出李清照爱意沉沉的少妇形象。

三、多愁善感的思妇

李清照的生活也有寂寞与忧愁,她的一些词中也表现了离愁别绪以及对丈夫的相思。最让人回味无穷的当属抒写内心离愁别绪的佳篇名句《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她在重阳节怀念丈夫的作品,深秋的天气,薄雾弥漫浓云笼罩,金兽炉中吐出袅袅香烟让人倍感白昼心情烦闷悠长,从白天到夜晚,适逢重阳佳节,一个深闺思妇独对空帷,只觉顿顿凉意袭身,为解自己的.愁绪,只好对酒赏菊,清冷寂寞的黄昏,随风而来的缕缕暗香,虽“莫道不销魂”,可忽然一阵风来,“帘卷西风”,最后一个特写“人比黄花瘦”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

四、凄苦孤寂的孀妇

南渡以后,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的苦痛,词的内容也多写其对国事的忧思和生活流落的痛苦,尤其是丈夫赵明诚的去世,对李清照打击沉重,也是她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从此,她一身承受双重痛苦,流落江南,开始了孤苦凄凉的晚年生活。“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中间虽也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史,但留给李清照的却是满心的耻辱和伤痛,这之后,孤苦无依的李清照多以“愁”绪沉重的形象出现在其词作中。如下面这首《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百花凋谢,春事已尽,诗人也是“日晚倦梳头”,内心消极凄苦,“物是人非事事休”,失去亲人的寂寞,身世的漂泊,晚年的凄凉,国家破碎,这一切怎能不让她“欲语泪先流”?本想借双溪美景排解内心的满腹忧愁,却“恐”这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读到这里,可以看到一个落寞凄寂的老妇,吟唱出一首忧愁沉重的生活哀歌,令人心痛。

五、忧国忧民的巾帼

宋室南渡之后,李清照流离迁徙,历经坎坷,在这一时期,她的作品大多忧伤沉郁,但无论怎样,忧国忧民的思想却时时显露于其作品中,这一点,在封建时代的女性中尤为少见,如《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的字面只是对千年以来的英雄抒发感慨,但其中对南宋赵构集团不肯北上抗敌的讽刺,对时事的沉痛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女性,她此时能抛开个人的孤独、内心的痛苦,抛开个人的内心哀怨,显得如此大气,再也看不到一味的沉浸在自我情愫中的女性形象了。

还有她的《新荷叶》,无不传颂着一个忧国忧民的女中豪杰形象。

9.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经典诗词 篇九

婉约藕花间,秾丽微寒。梧桐落尽锁关山,寂寞柔肠愁几许,瘦了梅笺!

朱淑真

月共柳缠绵,依约花前。漫分心迹向人瞒?逐尽清芳谁识得,无尽轻寒。

弄曲抚琴弦,梅竹翩然。幽栖独卧白云间,眉锁春山箫笛断,一炬悲欢!

首句化用朱词,指一腔浪漫情怀!一炬悲欢:是指朱淑真去世后,其父母焚烧了她的诗稿!

吴淑姬

黠慧破萧寒,纤指如弦。阳春白雪寸心间。欹枕听风沉病酒,独抚轻欢。

草浪又蒙烟,断曲林川。迟来芳信梦阑珊。羞觑清修愁缱绻,揉碎花笺。

张玉良

聪慧赋涓涓,情比枫丹。兰魂雪魄倚天然。一曲离殇空守望,同绎凄寒!

颔首抱幽弦,泪湿红笺。来生修得共缠绵。寸寸香消鹦鹉塚,共跨归鸾。

10.李清照诗词中的女性自我形象 篇十

李清照的词作以婉约为主,而诗作却以豪迈为主,乍看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李清照的词追求婉约,是因为她认为“词以婉约为宗”,就是说,“婉约”才是词的本色。她早年在《词论》中议论过词的特征,大体如下:词与诗不同,“别是一家”,诗言志,词言情;词必须讲究声律形式,不能像诗一样无拘无束;词的语言要典雅而浑成。李清照的词就是按照这种“词言情”的理论指导来创作的,因此,后人称她为“婉约宗主”、“正宗第一”。而她的诗则是按照“诗言志”的理论指导来创作的,所以慷慨多气,英雄豪迈。

11.李清照诗词 篇十一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2、怨王孙——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3、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蝶恋花——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5、临江仙——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12.李清照的诗词名句精选 篇十二

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读罢此词,一种愁绪漫天而来、不知 是为千年前那个独 自立于秋风黄叶 中的美神发愁,还是为独在异地的自己而感伤。

3、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李清照

4、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5、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⑹,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⑻。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清照春心萌动 此为其一 和羞走 此为其二。

7、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8、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9、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10、"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2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3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14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15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18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19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0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21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22、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2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上一篇:华东理工大学学位申请细则下一篇:女娲补天教案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