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2024-07-10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通用10篇)

1.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篇一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解读 大纲修订背景 职业教育快步发展 政策支持 社会需求 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宗旨与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实施与评价等有了新的要求 英语教学现状 学生英语水平整体较差 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兴趣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较差 新旧大纲对比:任务与目标 原大纲在课程任务中提出“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能力”,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课程任务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新大纲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旧大纲对比:课程结构 原大纲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ESP)两个阶段 原大纲在基础英语阶段,基本要求的教学时数为220学时,较高要求的教学时数为260学时;专门用途英语阶段的教学时数不少于60学时 新旧大纲对比:教学内容与要求 原大纲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分为两部分 原大纲对基础英语阶段提出了基本和较高两个级别的要求 新旧大纲对比: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建议 1.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2.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语言,培养技能,积极实践,提高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3.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其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进行补偿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进行拓展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均学有所得。4.职业模块的教学要结合行业的实际需求,利用真实场景或设置虚拟场景,选择真实或实用的语言材料。5.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研究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规律,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建议 学校要为英语教学配备必要的音像视听设备和资料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等设施。教师要利用、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手段;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视听室或电子阅览室等,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以本教学大纲为依据。教材内容应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落实各个模块的内容与要求。选材应积极向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语言材料要有真实性、时代性,注重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和未来职业,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安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材设计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应设置生活和职业活动场景,设计有意义的交际活动,重要语言现象要有足够的复现率。教材编写形式应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习惯;努力提供多介质、多媒体、满足不同层次教学需求的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教学支持。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评价要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突出激励作用。评价要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作业、测验、课内外活动等形式。终结性评价可采用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等形式,也可采用真实性任务。考核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注重考察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兼顾策略、情感和学习态度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在考核中分别占相应的比例。新大纲的实施 新大纲是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文化基础课程考试的依据。在实施新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各省市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要正确处理英语的学科性、基础性与职业性的关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教特点,着眼于为学生提高综合素养以及今后学习专业知识、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和提供工具。

* LOGO * LOGO max.book118.com 哈尔滨 max.book118.com 哈尔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大纲修订组长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 林立 1 2 3 大纲修订背景 新旧大纲对比 4 新大纲的特点 新大纲的实施 Contents 新大纲 原大纲 新大纲强调“培养学生在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突出了生活与职业场景,使任务更加清晰、明确,更具有职业特色 新大纲在总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并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文化意识等几个维度来进行目标描述,突出了能力型英语教学大纲的定位 新大纲的内容 新大纲 原大纲 新大纲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必修)、拓展模块(任选)和职业模块(限选)三个部分。基础模块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应用能力;职业模块为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服务;拓展模块满足不同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等多元需求 新大纲基础模块的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职业模块的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拓展模块的教学时数不做具体规定

三、课程结构 新大纲的内容 学时: 128(周4学时,2学期)~ 144(周3学时,3学期)学时: 54(3学时*18周*1学期)~ 72(2学时*18周*2学期)不做统一学时规定 新大纲 原大纲 由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不可分割,因此新大纲将两部分合二为一 新大纲的拓展模块在基础模块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新大纲对听说读写的技能要求采用“能做什么”的行为目标描述方式,从而使得目标的描述具有明晰性、可观察性与可测量性;同时,适当渗透了学习策略 新大纲 原大纲 原大纲的教学内容包括日常交际用语、话题、语法和词汇 新大纲增加了语音项目 新大纲对 知识内容做了精简与调整 语法只列出语法项目大类,不做细化;同时精简了语法内容,时态从原来的8种减为5种 在词汇方面:词汇表总量从2300减为2200,只提出要求学习的数量,不提出要求掌握的数量,增加了灵活性,体现了职业英语的教学特点 更高要求 行业要求 基本要求、较高要求 听、说、读

class=“ad_box”>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

2.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篇二

职校英语是整个英语教育系统中非常特殊的一块,因为其主体是即将踏入社会的职业人员,各专业划分非常细化,但是职校的英语现状却不容乐观。大部分职校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兴趣不高。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面临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两难局面。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近年来,普通高中扩招,各职业学校为了“抢”生源而无暇顾及学生是否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要求,导致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大部分到职业学校来学习的学生只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对其他非专业课程特别是英语课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意识淡薄。

2.职校生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大部分学生的初中基础较差,存在自卑心理,有时难免有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3.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害怕老师提问,害怕读单词、课文是他们共同的表现。面对单词不知如何读,老师领读时,只是和尚念经一样鹦鹉学舌。由于这种压力,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这就造成学生更不愿意开口读,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放弃了英语学习。

二、职校英语教学的特点

1.由于学生基础薄弱,教学需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切不可为了赶进度而匆忙进行。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掌握音标,就算勉强认识的单词发音也不是很标准。加上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平时说话方言很重,甚至带入到了英语学习中。因此,从一开始就要给学生一个通过一定的努力他们能够行的印象,若一来就讲得比较深奥的话,让他们产生了畏难情绪,很有可能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2 . 职业学校的专业划分很细致,每个专业学习的就是相对应的专业英语,比如酒店英语,电脑英语,会计英语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的和扎实的专业英语功底,即英语中的“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knoweverything of something”。

3.教学有所侧重,听说读写中着重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区别于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学生面临的是毕业之后踏上工作岗位,所学的英语需要直接运用,而不是应试升学,因此,相对于比如语法,写作之类,学生的口语更加重要。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更加强调听得懂,说得出来。

三、改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方式探索

1 . 做学生喜欢的英语教师。从英语教师具备的素质来讲,教师必须有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及扎实的基本功,熟练地掌握所教内容的词汇、语法及惯用语等语言知识并能讲授正确。英语教师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会让你颇有职业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不可否认,很多学生因为英语教师的个人魅力而喜欢英语这门课。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给予表扬。以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自卑心理。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情感。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唱英文歌、做游戏、做演讲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课堂信息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根据当天的天气,月份,日期,星期等,告诉他们相对应的英语该怎么说,久而久之就掌握了星期、月份的表达,各种天气的表达。这样既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也能让同学不感觉枯燥。碰到有热门的时事,我也会和学生讨论,告诉他们相应的英语该怎么表达。然后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尽量用英语表达,如果不会的我们再一起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学生就不会排斥,还很愿意接受。

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积极情感如自信、愉快、成就感、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提高英语学习效果;而消极情绪如自卑、沮丧、焦虑等都影响学习潜力的发挥,再好的教师、教材、教法都没有用。其次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自信乐观的心态,也有助于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3.加大实用口语交际能力的学习力度。许多学生从初中就开始学英语,但是真正和外国友人交谈的时候,却一句话也说不完整,有的甚至只会说“Yes”或“No”。而职校部分学生的基础还停留在仅仅掌握“what's your name?”的程度上。为了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我从最基本的音标开始讲,我试着用汉语拼音的方式让学生记住音标,因为大部分元音字母的发音跟汉语拼音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ei |汉语中也有对应的|ei |这个音。|ai|在汉语中也是发|ai|。音标就是英语单词的拼音,掌握了音标再长了单词只要得其音标便会发其音。音标知识传授有两大优点:一是减少老师教单词的次数,看到音标便可拼读单词,老师领读不需要重复多遍。第二,提高学生记单词的效率,因为英语的发音是有规律可循的,什么样的字母组合发什么样的音,几乎在每个单词里面都是一样的。

同时,结合各个专业的特色,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例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练习对话的时候就尽可能的模拟工作场景进行,比如,在前厅迎接客人,这个过程中要用英语表达,同时还要把专业学习的站姿,手势,面部表情同步起来。模拟餐厅的场景,就要把餐厅英语表达和专业学习中的摆台,端盘同步起来。

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篇三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多样化;生活化

首先教学理念落后,基础薄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有些国有企业的技校陷入发展困境。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在高考扩招的发展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在这种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水平可想而知,高水平的英语教师难寻,教学中也缺乏创新意识。许多学校的教育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就是所谓的照本宣科,学生敷衍了事的听。英语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的成绩完全取决与自己的能力。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差距。

其次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其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以前,教学手段极为单一。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完全没有顾及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整个教学中只能被动地服从老师。一节课都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对知识没有接受能力。

再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在初中时成绩差,英语基础也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对未来的生活没有目的性,对将来缺乏规划性,只图玩乐,因而缺乏学习的目标。在学习和能力发展的需求上也各不相同。学生英语学习的排斥情绪严重,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动力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作为教师的我在不断的思考和探讨后,将自己的所得和体会归纳为:英语教学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多感官的刺激学生的英语学习。具体方法归纳如下:

(1)音乐可以让人轻松愉悦,没有音乐的世界是没有生机的。课前享受美好的音乐让学生在进入正常的学习中有个轻松的心态,减轻学生上课时的恐惧心理。也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

(2)针对目前教材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要以自己学校的学生水平选择最适合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真正能学到东西。所以教材的改革,要实用,合理,增加趣味性。要加强学生说合联系英语的机会,逐渐培养学习英语得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所以最应该注重英语课堂上所学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和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相的衔接。

(3)英语课堂游戏模块的的设计。英语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让学生们在英语的世界里体验和学习,这样学习才会变成快乐的事。因此,英语教师需要懂得和设计各样的英语游戏。

(4)定期的英语表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设定简单的对话,表演,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了解到英语的信息。开展有利于英语应用的课外活动开设一些应用英语的场景,如English corner、English Party、定期播放影视作品等等,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感觉到英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英语人才。

(5)教师对英语课的改革和创新

教师要在学习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把课堂教学作为实践场地,不断地进行课堂研究。从学生自己的能力作为出发点,结合所学的知识;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老师指导为辅,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深入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英语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目的都是一致的,只要教学效果好,教学方法就可行,不要强求所有老师都用一样的教法,更不能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胡乱套用在其他条件下成功的教学方法。不管如何改革和创新,都必须实事求是,尊重教学规律。

(6)优化英语教学手段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第一、实物教学。如在教学一些水果的英文单词时,课前事先准备好这些水果的实物。直接教授这些单词,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这些实物的单词,既通俗易懂,又效果明显。

第二、图片教学。对于一些生活中比较难找的实物,如老虎、狮子等,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图片来进行教学。老师直接呈现这些图片,从而教学新单词。

第三、利用简笔画教学也可以教得栩栩如生。简笔画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以把抽象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开拓学生想象力,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利用简笔画的描绘,教起来也比较容易,学生学起来也不会觉得太枯燥,能很明白地掌握。

第四、表情化、动作化教学。在教学一些动词,可以通过模拟、示范动作来教,可以通过做面部表情来教。这样,不仅不需要花时间去解释含义,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直接感知,在图文并茂的情景中学习,既加深认识又激发其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7)利用多媒体资源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电化教学方式,每堂课必须要有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多媒体软件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课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丰富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教学环节:复习、介绍、操作、练习及巩固,得以顺利进行,还大量地节约了时间,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在语言情景中学习英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中国文化,让课堂教學不只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让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轻轻松松的学。一步一个脚印,把英语知识带到生活中。争取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4.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篇四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生源紧张,学生素质出现很大滑坡,他们的英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所有这些问题都对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就中职学校英语教师如何进行英语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 者:李艳莉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卫生学校刊 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年,卷(期):29(9)分类号:H3关键词:中职英语 教学体会 实践与思考

5.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篇五

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分别从导入环节、展现课文内容、检测阅读效果和进行复习总结等环节进行展示.具体生动地向人们展示出在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

作 者:段平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职业学校,宁夏,海原,751800刊 名: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CSSCI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FO年,卷(期):“”(11)分类号:G427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课堂 应用方法

6.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篇六

为了切实贯彻和落实全国及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中职学校外语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中职英语教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强化英语口语技能,不断提高我市中职学校外语教学质量。经研究,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决定于2012年3月下旬举办长春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比赛时间与地点

1.比赛时间

2012年3月31日(周六)。

2.比赛地点

另行通知。

二、比赛内容及形式

比赛分为主题演讲、图片描述及回答问题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主题演讲,要求选手以“青春、感恩、奉献、理想、责任、立业”等主题,自拟题目进行主题演讲,每名选手的演讲时间为3分钟;第二个环节是图片描述,要求选手抽签选出一幅图片,并依据个人理解就图片内容用英语进行描述,图片内容以日常生活及中职英语规划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情境为素材,描述时间为90秒钟;第三个环节是回答问题,要求选手现场回答评委提出的三个问题,问题以图片内容和选手在第二环节中阐述的内容为依据,此环节为90秒钟。

三、报名时间及参赛办法 1.报名时间

截止到2012年3月20日(周二)。2.参赛办法

各个学校应在校内竞赛的基础上,选出3位选手组成一个代表队,统一参加市里的比赛,参赛选手必须是在校、在籍学生。

报名时每位选手需上交小2寸彩色近照1张(背面写上学校及姓名);纸质及电子版报名表各一份(上传到392203438@qq.com);学籍证明及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

领队会于2012年3月26日(周五)上午9时在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召开。

四、评选及奖励办法

1.聘请英语专家担任评委。现场打分,当天公布比赛结果; 2.比赛设团体奖、个人奖及指导教师奖。团体奖根据每个代表队选手的总成绩及整体表现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个人奖根据选手个人总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获一等奖的选手的指导教师颁发指导教师奖。

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2012年2月28日

附件:

7.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听力教学 篇七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发展学生的听说技能,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的统计, 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 听力能力直接影响交际能力。同时,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英语语言的社会交际性越来越得到重视, 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提高中职学生的听力水平成为外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现状及教学障碍

我国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升学压力迫使学生钻入英语的题海当中, 忽略了听力的练习和提高。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老师对他们说英语就好比是对牛弹琴。听是语言活动的一种形式, 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英语听力学习中, 多数中职生存在听力障碍,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基础知识薄弱阻碍了中职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

(1) 语音、词汇和语法障碍

多数学生音标知识掌握不牢固, 造成发音不准。另外, 中职学生还受到英美发音差异的影响及语音知识的限制, 包括:不完全爆破、单词重音、连续、音的省略同化、意群等的影响。词汇量不足、句子结构弄不清也是听力理解的主要障碍。

(2) 背景知识缺乏的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英语听力教材中的文章有很多是欧美人撰写的, 如果学生不了解他们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听这些文章时学生就不一定能听得懂。

2、心理压力过大造成中职学生对英语失去信心

由于对学习英语的惧怕, 造成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使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枯燥、繁多的单词、语法、时态变化和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 使得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 失去了对学习英语的信心。

3、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 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按录音机的机器:呈现题目——听录音——对答案。如此千篇一律, 不由得学生感觉枯燥, 兴趣全无。一成不变的课堂, 老师讲, 学生听, 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 使得英语这门主要靠对话交流的课程失去了交流的环境。听、说、读、写不能有效的结合, 枯燥的环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传统被动式的灌输英语教学方法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采取适当的教学对策, 提高学生听力能力

1、强语言基本功是提高听力的关键

听力理解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能力, 因而规范发音、积累词汇和掌握语法很重要。语音基础知识不扎实往往是导致听力困难的直接原因, 因此从语音着手, 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标准的英语发音, 培养其语音识别能力;教授学生英语中的发音规则。另外, 掌握英语构词法也是快速提高英语词汇量的良好途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听力材料提问几个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使用一些新学的句型回答问题, 以加强语法方面的知识。

2、师生互动, 重拾信心

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情感, 扫除学生心中的畏难情绪和学习阴霾, 使每位学生都洋溢着满满的自信。这就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我认为采取听写等较为简单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 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解决因基础差而不愿意学习的问题。

3、巧设情景, 激发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 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 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 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学生的特点, 我从以下方面入手:

(1) 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从现实生活中挖掘题材, 谈论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陡增。我们不单单在课堂上训练听力, 课外的活动和竞赛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听英语的机会: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英语演讲比赛, 每天校园广播播出一些流行的、经典的英文歌曲, 每天定时收看中央第九频道的英语节目, 周末参加英语口语交际兴趣班。

(2) 教学手段多样化。进行英语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特点, 考虑现有的教材内容,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设计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 采用图片.实物.录音.录象等种种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要说的是, 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是长期实践的过程, 我们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成功, 要持之以恒。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英语教师要对中职生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指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摘要:本篇文章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 分析了学生在听力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障碍, 探究有效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职业中专,听力障碍,听力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美荣:《中职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 《现代技能开发》, 2003, (11) 。

[2]张萍、张云风、孙君:《新思维英语听说教程》,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8.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篇八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往往出现在他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可见兴趣对学生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波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在班里边找边说:“Li shiyong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李世勇的外号就是“美男”。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从情绪高昂,争着回答另外的问题。如“Who is taller than you?”等等。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更是人格的核心。所以,在学生开始学英语,即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又害怕出错而羞于尝试,这时,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就显得优为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都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为了让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帮助学生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定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2、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3、帮组学生结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三、优化合理的课堂结合是关键

主次分明,科学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

2、过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总结规律,记忆单词。

3、过好导课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例如讲到名词性物主代词时,就请学生回忆形容词物主代词,再设情景:

A:Put 0n your coat?

B:What oneis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s?

B:Oh,yes,it’s mine,Thank you

先提问your,my,再问yours,mine的意思,学生容易地回答出来。于是引出新语言项目。

四、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充满了走上台来推销自己的时机。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

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的作用,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具体可以分小组竞争,男女生之间竞争,自由组合竞争,个人挑战竞争等。如教单词可竞争谁读得又快又好;教会话时,可竞争谁对话准确、流利;竞争哪个组,哪个同学先背出来,这样竞争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多,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的英语前提。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是教师首先应是温暖的心,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9.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篇九

一、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正视现状,和专业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本属性的核心内涵是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而非基础教育内涵。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也决定了这一点:他们不可能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深入兼顾,因此扎扎实实掌握职业技能是他们面向未来的合理选择。这也是职校区别于普通高中而赖以生存的基础。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定位于此,语文作为其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应和专业相结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职校的真正作用。

和专业结合,教材先行。教材编排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内容力求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中职生就业、从业、创业的需要,以及认知特点和情感心理,实现课本学本化。要让课文内容和专业贴近,课文思想和专业互融,口语、写作为就业铺垫。

和学生结合,教法辅助。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正视现状,承认学生的差异,扬长避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长处。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

我们应把中职语文课程定位于一门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服务的基础课。有了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中职语文教学就应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对现行教材中某些名家杂文或议论文,由于学生远离写作的时代背景,其吸引力已大打折扣,在教学中不妨大胆地“忍痛割爱”。中职学生毕业后就将进入就业岗位,竞争也就随之而来。试想,如果作为维修工人看不懂设备说明书,将如何“对症下药”?如果在工作中不擅于与同事沟通,将如何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如果求职者捧着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的自荐信,将如何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中职语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两种语文能力的提高:

1、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再就是让学生复述课文,在课堂上提问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准确。

2、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须必

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

另外在教学中可开展一些诗文朗诵、主题班会、演讲会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能力。只有具备了思考、交流、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教学方法应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尊重职业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我们对过去的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大搞“一言堂”,大唱“独角戏”,语文课甚至成了“满堂灌”的代名词,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应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1、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在课堂上,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让学生的口动起来。针对职专学生不愿主动发言的状况,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在班内交流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每一次讨论交流中得到锻炼。诵读也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但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站起来得到锻炼。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读、提读、齐读、小组分工诵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口动起来,这样既营造了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又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自我锻炼的机会。根据语文教学和专业的需要,还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对话、表演等语言训练,形成较强的口语能力。

3、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在语文课堂,必须首先让学生成为自己抉择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沉思、认真反思、大胆质疑,在质疑中引导学生从“知其然”进入到“知其所以然”,在质疑中启发学生从“浮光掠影”的浅层理解进入到“静影沉璧”的深层破译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从线型思维、单向思维进入到立体思维和创造思维中,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养成分析、判断、推理、演绎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教学评价应淡化分数,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有大纲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却没有在实际教学中统一的评价方法。或许对教师的教法有一定的考查,就是对参加高职考试的学生有统一的选拔考试,但对直接面临就业的学生却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不能从客观上来判断学生通过两年的语文学习是否达到了大纲规定的要求。加之目前各校对语文课时的安排各不相同,周课时数从2节到3节、4节、5节均有。考试难易度当然也不尽相同,你很难从成绩表面判断谁的语文水平高些、谁的语文基础好些、谁的语文能力强些,当然更难判断该学校的学生毕业时语文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了大纲规定的要求而能合格毕业。目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差距很大。

所以根据目前职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我们应强化语文职业能力的应用,简化知识理论的考查,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淡化分数的量化。

10.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篇十

一、总则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德育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视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立志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努力学习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6.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德育内容 1.民族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创新精神的教育。2.理想信念教育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 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知识教育; 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

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保护环境的教育。4.遵纪守法教育 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 心理咨询、辅导和援助。

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内容外,中等职业学校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

四、德育途径 1.德育课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

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2.其他课程教学

文化课教学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专业课教学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3.实训、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

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实习过程中,教师应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及其养成训练。

学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参观现代企业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职业,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4.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学校要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他们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咨询、辅导和援助,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全面渗透德育内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5.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服务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遵循德育规律,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培养好的班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家长,充分利用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及社区等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体现德育功能,全体服务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优质服务,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实现服务育人。

6.党团组织、学生会工作

要通过举办业余党校、团校和组织党章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特别是学生积极分子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发展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入党。

共青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共青团、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学校要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班集体、学生社团,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文艺、体育活动。要鼓励、指导学生建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社团,因地制宜开辟活动场所,建设活动设施,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锤炼意志品质。7.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开展生动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的建设,发挥黑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等的宣传作用和校训、校歌及学校发展历史等的激励作用,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8.家庭与社会

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实施好本大纲,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均应履行关心、促进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义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助政府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开辟青少年教育的社会教育舆论阵地,加强社会文化市场及娱乐场所的管理,配合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工作,打击腐蚀毒害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治安环境和社区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依靠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和街道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并同所在地的机关、部队、企业建立固定联系,发动、协调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德育工作,逐步建立学校与社会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共同营造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教育环境。

五、德育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评价的内容与标准以本大纲为依据。评价由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和学生品德评定两方面组成。1.学校德育工作评价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学校实施本大纲的情况应作为考核校长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在评估工作中应注意听取学生、用人单位的意见。

学校要加强对德育课教学质量、班级德育工作、部门及教师育人质量的考核评比,把德育工作实绩作为对部门及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

评价与创建相结合。通过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和评选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等活动,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学校、班级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2.学生品德评定

对学生品德的评定,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德育目标,并结合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品德要求,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道德与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提出具体要求,由学校制定具体测评办法,并组织测评工作。对学生的品德测评,应坚持科学性、客观性、教育性、民主性等原则。

六、德育的领导与管理 1.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明确的机构负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根据本大纲德育目标要求与教育内容,针对本地区和不同类型学校需要,制定本大纲实施细则以及实施情况的评估制度和办法,定期对本大纲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党组织要发挥德育的监督保证作用。全体教职工都要做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要建立贯彻实施本大纲的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奖励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育人责任,并落实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面、全程、全员育人的局面。2.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从事德育工作。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队伍;制定规划,有计划地培训学校的校长、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不断提高德育专(兼)职工作者的素质和德育工作的能力、水平;培养一批在德育工作方面有专长和造诣的管理者、优秀校长(书记)、班主任、德育特级教师和研究人员;切实解决德育专(兼)职工作者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3.德育工作的经费与物质保障

德育经费要确立科目、列入预算。学校德育经费投入的范围,包括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学、管理和日常德育活动两部分。教学、管理经费投入包括德育课教学、德育专职教师的培训提高、社会考察与调研、有关教研室的业务条件建设和图书资料购置、德育科研。日常德育活动经费投入包括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大型德育活动以及用于学生和德育队伍表彰奖励等所需经费。学校应把建设适应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德育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基地纳入总体建设规划,并从基本建设费和设备费中给予保证。4.德育科研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德育的研究项目列入科研规划,建立德育研究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实施本大纲提供理论指导和业务咨询。要注重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调查,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实际,确定研究课题,探索德育规律,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与实际工作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德育研究成果的鉴定、奖励、推广机制。

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教育部日前制定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任务和指导思想。中等职业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多元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也日益复杂。如何针对中等职业学生的特点,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为考察、分析当前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最近我们对04届新生做了问卷调查,其中部分调查结果颇反映一些问题。摘录如下:1。你认为人世界最起作用的是什么?回答“精神”的占有%,是“知识”的占56%,同是还有14%回答的是“金钱”;

2、你的理想是什么?答“没想过”的占据22%,回答“百万富翁”的占40%;

3、你觉得人应该怎样活着?有70%回答“为他人活着”,认为应该“显富达贵”、“光宗耀祖”的占25%;

4、你最崇拜的人是谁?回答“歌星、影星”的占30%,选择“自己”的占40%;

5、当你看到有人从偷钱包,你会怎么做?在回答68%的学生选择“装没看见”,13%的选择“尽快走开”,12%的选择“找警察阻止”,只有7%的同学选择“率先阻止”。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一是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主流是趋向积极的,但也明显地让人感到他们心态的多层面,拜金主义理想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利己主义的世界观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时有表现。二是思想道德意识滑坡,明辨是非能力差,缺乏维持社会秩序的责任感,人格精神呈双重性,观点与行为不一致。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这种状况,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渠道的传播如电脑、电视、音像、书刊日益普及到各家庭,使青少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不良社会现象,从而思想受到腐蚀,心灵受到污染。除此之外,残酷的升学竞争,因此产生的痛苦失望、自卑„„严重地摧残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其人性的扭曲,人格堕落,甚至犯罪。

一、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既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成长永恒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据了解,中等职业学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厂矿企业落聘的下岗人员,时代的遭遇使他们对社会情绪极大,严重影响孩子社会现状的不满。由于家长为生活所迫,下岗后不得不去做些小生意,对金钱的追求不得不时常流露出来。这就形成了学生对金钱的崇拜,对个得失的计较。其次,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娇惯和放纵,造成了孩子的过分“自私”,形成“利己主义”倾向。

二、学校原因。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就我们学校而言,德育工作还主要是传统的“灌输型教育”,基本上是按照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定规律,学生守规矩;教师定标准,学生对照标准的模式进行。学生缺乏自己的道德信念评定标准和自律意识。其次,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对德育的关注只注重学校组织了哪些课外活动,班主任和学生谈了几次话,学生是不是循规蹈矩等等。

三、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现状对策研究

四、德育教育要体现社会性和针对性

所谓社会性就是要以社会现实和真实生活来教育学生,使思想道德教育更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需要。当前重点是要解决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种种负面影响。德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社会是道德生长最肥沃的土壤,只有经历了百味人生,经历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才是完整的人生。因此,德育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参加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会处理人与集体、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逐步养成诚实守信,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的针对性就是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不同禀性、不同言谈举止、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参与讨论的方法,以此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质量、效益、民主、平等法规信念,使学生具有竞争、拼搏、开放、创新意识,以增强德育的渗透力,达到最佳教育目的。

(二)加强师德建设,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言传身教、道德素质是青少年道德形成的主要原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象征,人格化身。教师的学问与德行时时刻刻都要影响着学生。所以,要想搞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首选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要时刻以马克思主、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教师努力形成健康、美好、真诚、光明的人格,德才兼备、言与行统一,才能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创设育人环境、形成德育氛围

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环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奋发向上的热情,使人树立公德意识,遵纪守法、助人为乐。校园环境可体现出校园的文化氛围、优美的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各种活动和情境感染等等。所以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要改善办学条件,注意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营造一种干净、整洁、充满文明气息的氛围。其次是要大力宣传新时期的先进人物,英雄事迹,表彰校园内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潜移默化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和对不良风气的抑制功能。以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及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情操,以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再次还要抓好家庭育人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加油站,也是学生成长中永远的加油站。一个家庭所有成员的道德风尚、生活方式、语言行为等,都不断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所以要想对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正面的影响,就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1、学校要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教师向家长传授如何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经验。

2、班级要经常如开家长会,互相了解学生在校内、家庭中的思想变化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共同解决。

3、班主任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家访。家访不仅是学校联系学生家庭的主渠道,也是促进学生在家自觉接受家长教育的一种督促方式,最终能起到促进学生自觉接受家庭教育的作用。

课程研究>德育课程教学交流

研究会介绍

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与探索

北京市商业学校——陈济

相关政策和文件 内容摘要:要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首先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德育课程的教为建立一种模块化的教学结构应该是提高德育实效性比较有效的途径。建立模块化教学结构,相应研究会动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同时,本文认为,模块化教学态 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把学与做结合了起来,而且也使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德育教师和班联系起来。

德育管理

主题词:德育、课程、模块化、教学

课程研究

资料查询

一、建立新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学者论坛 德育课程的教学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德育的整体性建设的中心环节。因此,德育课对于学校德育建设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效果呢?如何才能学会论坛 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呢?我认为,不仅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而且还应该考虑改进我们现有将德育课程教学模块化。

现有的德育课程的教学结构是以教材的章节为基础的。问题在于教材的章节划分大都是以知识的内据的,更多的体现出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此为基础的教学结构必然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作为德育课程的教学,这种结构不免会表现出它的局限性。

第一,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不符合中职德育的特点和规律。首先,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即道德必须内化为一个人的信念,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一个人的品德如何主要不决定于道德知识定于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而在于能否自觉地把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也就是构与发挥问题。其次,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主体的主动、自觉的道德实践活动。只有通过活动,即主参与,才能加深其感受和体验,从而把道德要求逐渐习得为内在需求。因此,德育课程教学的目的样给学生传授各科系统的书本知识,而应该是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得到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教师的教应体现在“指导”上,即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指导学再者,作为中职的学生对于现有的德育课程的理论内容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并且与他们的自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使学生感到德育的空洞、抽象。

第二,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不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位是中职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什么是以能力为本位?最根本的就是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中教学的根本目标不再是知识掌握的多少,而是做事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以自己的能力来满当然,这不是说知识的学习不重要,或者可以忽视知识的掌握,相反,要做事。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扩展和提高的。但是,这时的知识的学习是以做事为目标的,是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而的知识的学习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就是这时的知识是为做事服务的。什么是以学生主体?强调学中的主体,最根本的就是强调处于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真实需求、有着自己着自己的选择能力的人。我们更多地是强调把学生作为主体,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就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性,这是没问题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或者说,如果我们那么还不能说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已经把学生作为了教育教学中的主体。相反,实际上,这还是仅一种工具、一种被动地接受与自己无关、或自己并不需要的知识的对象。因为,在这里我们并没有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什么?没有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去做什么?其实,没有得到明确和说明期形成的固有的观念,也就是无须说明、无须再去明确的东西,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是在实践认的是,在以知识传输为中心的思想支配下,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中,尽管我们想尽办法,也很正的主体地位。为什么?因为主体的最根本的东西没有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即学生自己的需要,观念。我们灌输给他们的是他们所不需要的,不想要的东西。可以设想,一个学生坐在教室里,从看到的都是自己不想听的东西,他还能有积极性、主动性吗?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要重视视学生的价值。

主体的需要和价值,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多元化存在的。因为现在的社会发展本身也是多元们的教育和教学应该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的余地。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也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些都不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能解决的。

第三,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与之相适应的是越来越需要具有一技之长的人,需要的是具换句话说,需要具有特点之人。而社会的发展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条件,与之相适来越多的注意到自己的个性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四个学会”这样的我国的教育部门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已能力为本位就是要在教为中心的思想。虽然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知识作为基础,但是,这种知识的掌握与以知识为中心的握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以能力为本位的知识学习,是具有明确的目标的,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为而服务的,而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下的知识学习,缺乏这样的明确目标,因而很容易导致为知识学结果使学生的学习脱离了实际的需要,使学生最终成为了“书呆子”。

事实上,这些问题不只是存在于学生中,应该说也存在于相当一部分德育课的教师身上。因为他们的要求,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尽管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希望能使学生参与进来,达到德堂教学中设计、安排了不少活动,但是,由于对教学结构的整体没有改变,这些活动本身也只能成至多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而对于提高教学,尤其是提高德育效果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二、对新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认为要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首先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德育课程的教学结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经过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我认为建立一种模块化的教学结构应该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也提高德育实效性比所谓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在一起的结构。模块有大有小。我们可以说个大的模块。也可以说一章或一节是一个小的模块。我们这里说的模块,是介于教材和章之间的模就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归纳出的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起码应该掌握的问最大特点是非学科性,更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材的章节的划分,更多的是以知识的内在逻更多的体现出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要直接以此为根据组织活动,有其局限性。即活动的内容会限制。而模块的划分则是以主题为中心把相关的知识组织到了一起,打破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活、贴近学生需要,使内容变得更容易操作,因此,这种划分更有利于活动的组织,更有利于学生于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我们需要为以模块为主的课程设立新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因此,其教学目标的。即能体现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时又能表现出学生的操作能力,体现出学生的态度。以模块为主完全等同于一般的活动课。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的重点应放在一个具体任务的完成上面。为了完成不仅要参加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要去了解情况,收集必要的资料,并且要发挥自己的特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说是一种任务目标。简单地说,作为模块化教学结构的目标,不再是以知识的传以学与做的结合为中心。

事实上,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将学与做能够真正结合起来。例如,作为职业学校的德育职业道德的培养上面,但是像以前那样就道德而道德的说教,是没有多少实际效果的。要解决这个解决二个问题:一是职业道德的落脚点。道德不是空泛地存在着,它总是与人们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是与职业行为分不开的。要学生培养基本的职业道德,就必须使他们明白职业是怎么回事,明白职么样的。如果一个人连什么是职业都还不明白,就给他讲职业道德,他能 不感到空洞吗?因此,教材给职业道德找到了它的落脚点,那就是职业和职业生涯。作为教师,就不能还抱着原有的观念生涯和职业道德看作是二回事。而要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职业道德就是职业自身的学生的需求。对于刚刚迈进职业学校校门的学生来说,最需要就是能够明确自己的进步方向,能够发展的空间。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自己才能有进步的要求,学生才能接受你讲的道德的内容念是党叫干啥就干啥,既然干了就要干一行爱一行。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已经完全不什么,不再是党的事,而是自己的事。即使干了,不喜欢也可以不干或者去干别的。因此,自己要找自己的目标。他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呢,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要求他应该怎么去干,他能听进去吗?事实上,德育就是要从受教育者的切身需要出发,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解决学生的职业目标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了确立学与做的教学中心,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我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模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首先对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划分出三个基本的层次。第一,校的大门后,需要确立起自己的职业目标,逐渐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这样才能获得进一步学习的自己学习的需要,才可能使我们的教育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第二,有了职业目标,需要解决的问何才能干好工作,如何才能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成功,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知道干好工作都需要具备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也就是如何才能迈好就业的第一步。

根据以上的分析,教材的内容应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 — 职业与职业生涯 ;第二模块 — 职块 — 职场入门。

第一模块要解决的就是第一个层次的问题,即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确立职业目标,形成学习动力内容包括了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章和第六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模块要解决的就是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即如何才能干好工作,如何才能成功,干好工作需要哪部分内容包括了教材中的第一章部分内容、第二章、第三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与职业形象相关的基本实践来看,增加与职业相关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职业形象应该是一个人的职业素质的外在表作为职业素质应该具有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来说,更注意内外在表现,或者说没有将外在表现放在职业素质中。事实上,职业形象对于职业活动来说,越来越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对于职业形象的重视,实际上也是一个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因此,实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学生的将来的职业生涯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了。通过本学期效果也是良好的。第三模块要解决的是第三个层次的问题,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如何迈好职业第一步。了教材中的第五章的主要内容。

做出这样的模块划分,可以使教材的原有内容得到更合理的整合,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利于课堂活动的组织,从而更好的实现学与做的结合。

三、对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的探索

我们还需要有与以模块为主的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标准。不能像原有的教学那样,只是简单地以是学与做的结合,那么,就应该以做的结果为主。以模块为主的教学,虽然也是贯穿着课堂活动,动而活动,而需要有活动的结果,或者说学生通过活动要做出自己的成果。这个成果应该反映了学度、能力和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的水平。从评价的方式来说,应改变过去的那种以考试为主的方式的作品评价为主的方式。从评价的主体来说,应改变过去的那种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代之以任班主任教师以及与学生就业相关的教师为共同的评价主体。

从评价的内容或标准来说,应该从模块化教学的目标出发,我们所要考核的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学与做为中心的学习效果。这种学习,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而应该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态度、能力。点也不只是结果,而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进步,重视学生的发展。

第一、我们应该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改变价主体,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一切都要听教师的,既不公平,也不民主,生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结果不能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实现沟通和理解。这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教师个人的主观性,(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偏向)另一方面,不利于调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表现为能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既学生真正把学习作为自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发展的目标。而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自己的内在需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自评是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缺点和不足以便及时进行矫正,消除隐患的最佳途径,“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最好体现。事实上,学生自评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人贵有自长中的学生来说,往往容易发现他人的缺点和问题,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容易强调客观方面的己主观上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往往出现偏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过学生自评价,尤其是通过自教师的评价相对比,对于学生的自我认识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学生自评,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实现师生的沟通。这种了解和沟通不仅可以评价中的主观性,而且还可以了解学生个体的进步状况。从而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宣称要尊重学生个性、提倡因材施教,但那种严格统一标准、“铁式测评考试,从来都没有真正给学生主体性及自我的发展留下余地。要扭转这种状况,让学生本人并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措施。

第二、我们应该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把成绩评价和非成绩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学罗森塔尔实验的暗示作用,其实也表现出了评价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这也说明,在课堂评价中不验、衡量,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包含着对学生的希望、期待,而正是这种希望和期待对学生的发展来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来看,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其中,除道他几个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因此,对于道德教育来说,主要是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基础的。的评价方法应该区别于以智力为基础的课程。智力因素的评价使用成绩评价比较容易,而非智力因绩评价就比较困难。换句话说,对于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可以给出一个相应的一致的评价标准,可去衡量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就很难用同样的方法去衡量,更单的成绩来概括。如果用智力因素的评价方法来对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那么就不可能真正衡量出只能是削足适履。另一方面,作为中专或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身心发展正处于不平衡的阶段,非智力发展方面的不平衡更加明显。有些学生可能在智力发展方面表现出某些迟缓、落后,但在非突出;有些学生在智力因素方面表现优秀,但在非智力发展方面却可能比较缺乏。因此,无论是从点来说,还是从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来说,在职业道德课教学中必须把成绩评价和非成绩评价结合起能更好地起到评价的积极作用,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手段。

在课堂评价中不仅是对学生的检验、衡量,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包含着对学生的希望、期待,而正是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可能更重要。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往往更侧重于期中、期末的考试,考试的的这门课程的评价结果。很难说,这样的成绩评价对学生能起到什么激励的作用。我们认为,要更价的激励功能,应该把学生的平时表现的评价和期末考核的评价结合起来,尤其是应该重视学生的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做到具引导和鼓励学生沿着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前行。

四、对现新的教学模式的方法的探索

没有适宜的方法,再好的愿望也只能停留在空中。要达到教学中的学与做的结合,使模块化教学获仅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是不够的。要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仅靠教师的说教也是到与此相适应的方法。

我认为结合课程模块的划分,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任务目标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可以达到学生在做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的目的的方法。

具体的做法是:每一个模块的课堂教学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活动展开,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必要力。首先是教师围绕主题设计活动;其次,指导学生按照目标完成活动任务;再次,学生完成报告进行点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改。最后,由教师与班主任、其他相关教师给予评价。

例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的第一个模块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题活动括自我介绍一分钟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制作成幻灯片)职业分析活动,职业生涯第二个模块教学中,设计了以小品和职业形象设计为主题的活动。在第三个模块的教学中,设计了试的活动等。

这种做法使原来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最明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以往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的重要性,讲职业理想,讲职业道德,但是,不容易让学生也往往不往心里去。为什么?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因素之外,就是缺少让学生动手的环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是一个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人,似乎讲的内容和他是没有关系。教学效果生搞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教学内容成为他自己的事情,必须由他

2、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自己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正是由于存在着一定困难,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查找资料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获得提高。同时,在这个活生认真地思考自己身上存在的优缺点,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

3、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学习的兴趣主要地来自学生将来的目标。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不可能具有家教强的学习兴趣己的将来的职业目标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职业目标的确立,尤其是通过对职业要求的分业要求寻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差距,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应该说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来说是有益

4、学会了展示自我

通过一分钟自我介绍活动,学生在众人面前通过自己的言语和姿态来展示自己。同时,为了更好地学生运用了学过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介绍制作成了幻灯片,不仅强化了介绍效果,而且展技能。

五、对以德育课程教学为中心的学校德育的整体性的探索

建立以做为中心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整体功能。

德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不仅需要有德育课程,还需要有课外活动,并且需要外活动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整体性的功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现在的学着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尤其是班级中的德育活动脱节的现象。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各管一摊,一方育课程,一方面是课堂外的德育活动,缺乏德育的整体性。而德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和负责班级德育师之间更是从不往来,缺乏沟通和相互支持。课堂的德育活动得不到班级的支持,而班级的德育活的指导,致使两方面的效果都不好。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以往的德育课多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的开展没有什么联系。因此,从学校的整体来看,出现是缺少联系的纽带。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通过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可以达到进一步拓展教学的空间伸到课外的班级德育活动之中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整体性,实现课内和课外的德育现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教师之间的联系。

1、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就业办联系起来

教学中每个模块的任务目标也可以成为班级的主题活动的内容。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在为班级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而班主任对于班级的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实际上也起到了督促学生、指导任务目标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中我们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的活动,即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德育活动来完成。这样做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认识,而且也使班主任教师加深有些模块的任务目标还可以与就业办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课堂活动的内容着密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的自觉性。

2、使德育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

学生完成了课堂任务目标也就形成了他自己的作品。学生的作品,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成果,而且也织的相关的活动,参加省市或全国的相关的竞赛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学生的努力得到了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同时由于参加活动的作品是课堂学习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的同时可以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并且由于是全体学生参与,使课外活动的泛的群众基础。

3、使德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上一篇:人际交往的演讲稿下一篇:国家级大学学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