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024-08-22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精选8篇)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篇一

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高到时代新水平

民主是时代的潮流。群众路线如何与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新课题。

过去,在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中,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广泛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随着历史的前进,搞这样的群众运动的客观条件和客观需要,早已不存在了。在“左”的年代,用放手发动群众的方式,搞人为的阶级斗争,用大办的方式搞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不但不成功,而且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群众对此也早就没有兴趣了。其实,那也不是真正的群众路线。那种用运动群众的方式搞群众运动,实际上是把人民群众作为贯彻领导者主观主义意图的工具。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主越来越发展的条件下,就是要把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结合起来。这里,需要搞清楚“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强调要尊重群众,听取群众意见,依靠群众的力量,体现了民主精神,与民主政治是一致的。但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二者角度不同,内涵也有所不同。群众路线是从领导角度讲的。实行群众路线是以领导者为主体,基本上是领导活动。我们来解析一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公式。这个公式有三个环节:一是“从群众中来”,就是领导者采取各种方式,听取了解群众的呼声、意见、要求和建议;二是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即作出决策;三是“到群众中去”,就是领导者将决策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贯彻下去。这个公式的“来、化、去”三个环节,都是以领导者为主体,群众则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这是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如果领导者的思想路线比较正确,而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又比较强,就比较能够体察民情,听取群众的意见,再加上领导机关的民主集中制执行得比较好这个条件,就可以作出比较正确的决策,得到群众的理解。这就是说,在上述三个环节都比较正常的条件下,群众路线就能贯彻得好。如果上述三个环节中的某一环节不正常,群众路线的贯彻就会受到损害。特别是第二个环节,即“化”的环节,如果出了问题,就会出现决策失误的严重情况。群众路线的上述三个环节都以领导者为主体,群众或者处于被动地位,或者被排除在外(特别是决策),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使群众参与其中。过去,在群众路线的名义和形式下,不止一次地出现决策失误,运动群众,强迫命令等问题,原因当然比较复杂,但很有必要从群众路线本身作些反思。

民主政治则是在党领导下由人民当家作主。在民主政治下,人民或者通过自己的代表,或者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管理基层事务的权力,包括制定法律法规,作出决策,对领导者实行监督。邓小平说:“党的工作的核心,是支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整个国家是这样,各级党的组织也

是这样。”人民是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过程,也是党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把贯彻群众路线与实行民主政治相结合,在群众路线的“来”“化”“去”的三个环节实施中,尤其是在“化”的环节,即作出决策的过程中,人民就都可以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其中。上述群众路线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恰恰可以在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中得到解决。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相结合的这种优点,正在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显示出来。

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形式,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贯彻群众路线的极为重要的机会和方式。在人民代表大会上,人民代表广泛、全面、深入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这对党的领导来说,是“从群众中来”的极好办法;党的某些重要决策,重要的人事任免建议,都依法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议,这就可使党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党的决议,党的决策建议,党的决策意图,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有的成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有的就变成了国家意志(如法律法规),这就能得到更有力的贯彻。

以上就人民代表大会说明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的结合,其实,这种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是很多的。在今天,我们既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又要坚定地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要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上贯彻群众路线,用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规范和提升群众路线,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把群众路线提高到时代新水平的关键问题。

群众观点的确立,群众路线的掌握,不是仅仅靠书本,而是要在唯物史观指引下,在长期做群众工作的实践中学习体会。老一辈革命者都有在艰苦的斗争中长期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命运的经历。正是在这样的磨炼中,他们了解了群众,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群众形成了鱼水般的亲密关系,也学会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现在一些年轻领导干部,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但他们中一些人缺乏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经历,对人民群众缺少深入的了解,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懂得群众路线,在思想认识上和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表现和突出自己。一位省委书记曾经尖锐地批评该省成就展览会搞“三突出”。所谓“三突出”指“突出领导,突出会议,突出大楼”,其实,主要是突出领导。这位省委书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的高度,批评了这种现象。省委书记指出的现象,不只是反映在展览会上,也不是哪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相当普遍地存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人对个人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相去甚远,与社会主义民主也是格格不入的。看来,对我们的干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是有些领导干部不尊重民主原则。比如说,人民代表大会是党组织领导人倾听群众意见,检验党的决定、决策意图的极好机会。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中央领导人到各代表团参加会议,总是诚恳地说,请代表们多讲,请委员们多讲。他们认真地听取代表和委员们的发言,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商大计,体现了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的结合。可是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这种场合总是以“普通代表”的身份在发指示,使人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有些重要事项应依法由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有些领导干部要由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这既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也是使党的决定和意图经受群众的检验。可是,我们有的人却把这一过程简单地看作是一个程序,实际上是看作是履行手续。在他们心目中,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甚至否决,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人们把人大说成是“橡皮图章”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出现决策失误,用人失当,甚至提拔重用了劣迹已在群众中暴露的腐败分子,造成很大损失和恶劣影响,教训很深刻。如果认真地走群众路线,特别是依法由人大认真审议,有些失误不是不可避免的。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篇二

1 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求我们, 既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又要做到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由于市场本身的弱点和消极因素,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 要摒弃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意识。如果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带入党内和社会政治生活之中, 就会在市场经济面前产生拜金主义, 拿权力作交易, 坠入腐败的深渊, 这是完全违背党的宗旨;二是, 不要忽视市场经济价值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如果不按市场价值规律办事, 甚至不尊重企业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最终也是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因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工作学习实践中, 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既要牢固建立起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又要掌握和运用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最终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2 努力探索保障群众基本权益的手段和方法

我们要清醒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 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方面是不同的, 部分群众因为各种原因, 生活还有一些困难, 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首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如运用经济手段, 主要通过切实征收个人所得税等办法, 解决社会各群体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悬殊问题;采取行政手段, 加强对待业、失业群体的培训和教育, 实施“再就业工程”;采取经济等手段和有关政策, 逐步提高城镇居民低保标准, 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极其利益分配差距的问题, 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同时, 要时刻注意群众的要求和情绪, 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及时化解矛盾, 保持社会的稳定, 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3 要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

当前, 在工作实践中, 有的地方、部门领导干部, 片面强调对党负责, 忽视对人民群众负责, 甚至损害人民的利益。主要表现为:一是, 有些领导干部在执行上级组织交给的任务时, 不调查研究, 不倾听群众的呼声, 不把上级的精神与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 而是搞简单的命令主义、形式主义。本来是上级交办的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 结果却由于方式方法简单, 人民群众并不满意;二是, 片面强调对群众负责, 而无视上级机关的要求, 甚至违背党的方针、政策, 搞“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那一套。上述两种倾向本质上既对党不负责, 也对人民不负责。对此, 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引起重视。我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处理好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关系, 使二者真正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这样, 在任何工作中, 才会切实做到践行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4 坚持党的领导, 带领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前进

3.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篇三

群众路线提出于民主革命时期,根据现在看到的资料,第一个使用“群众路线”的是李立三,他于1928年11月在同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说:“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但此时群众路线的含义尚不明确。最早给群众路线以明确含义的是周恩来。他在1929年9月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讲到筹款工作时,强调“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而要“经过群众路线”。同年12月14日以中央通告第六十二号名义发布的《接受国际对于中国职工运动的决议案》中,提出要“建立群众工作路线”,强调“在一切运动和斗争中要运用群众路线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斗争。有了群众路线的建立,才能使党与群众建立广大而密切的关系,扩大党在群众中的活动和领导作用”。此后,“群众路线”一词便经常出现在党的文献中。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于1943年写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对党的群众路线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进行了科学概括,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里,毛泽东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转化为党的群众路线;另一方面又把群众路线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作了理论概括,被认为是党的群众路线趋于成熟的主要标志。延安整风之后不久召开党的七大,群众路线被正式写入党章。这一时期,群众路线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各项工作中依靠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斗争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1947年9月7日,朱德在全国土地会议上作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报告讲到整军问题时,特别强调:军事教育、战术运用、政治工作、实行奖励都要走群众路线。他指出:“如果我们在部队中工作的同志不断加强群众观点,遇事走群众路线,同群众打成一片,吃饭在一块儿,行军在一块儿,做到思想一致,行动一致,那我们就一定能把部队带好,带成一支模范的队伍。”1948年4月毛泽东在和《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时,也强调要解决“只靠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做工作”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

在党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对群众路线的集中论述。第一次是党的七大。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讲话中,把人民群众比作“上帝”,指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刘少奇在七大所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对群众路线进行了说明,指出七大“在党章的总纲上和条文上,都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这也是这次修改党章的一个特点。因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这就是说,我们党的一切组织与一切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第二次是党的八大。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群众路线在我们党的工作中,并不是新的问题。在第七次大会通过的党章,特别是党章的总纲中,就是贯串着群众路线的精神的。现在所以仍然需要加以着重说明,是因为:第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第二,从第七次大会到现在的十一年间,党的实际斗争的经验,给了这一路线以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因而在党章草案中,这一路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反映。”邓小平指出,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風。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1961年在《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文中,他又对群众路线的含义解释说:“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能够动员起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就叫群众路线。”第三次是1990年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在讲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性时指出:“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盛衰兴亡。”强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二、关于群众路线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群众路线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曾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高度进行精辟论述,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更是明确指出:“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深刻认识群众路线的地位作用,必须正确理解这些论述的科学含义。

第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937年,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明确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概括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又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的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两个论断,讲的都是认识论,虽然具体表述不同,其实质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反映在认识过程上,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因为一切真知来自实践;反映在认识来源上,表现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实践主体、认识主体,都是指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也不可能获得真知。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过程和来源的统一,方法和效果的统一。

第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所谓根本工作路线,是指党的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和实现预期目标的根本途径。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由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实现这条思想路线,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生活、群众情绪,以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任何时候都是最大的实际。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是否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归根结底也要靠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政治路线也叫总路线、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它最根本的动力源泉,则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粮食要农民群众一粒粒种出来,工业品要工人群众一件件生产出来,高新技术产品、新的科技成果要科技人员一项项发明创造出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构成社会文明成果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努力和奉献。只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度挖掘蕴藏在13亿人口中的巨大创造潜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就没有谁可以阻挡。组织路线是党根据一定历史时期党的政治路线而制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总的原则和方针,包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党员和干部标准等,核心是干部政策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民的公仆,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中央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干部政治上是否靠得住,工作上是否有本事,作风上是否过得硬,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关键要看人民群众是否信得过,归根结底要看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在干部工作中,只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把人选准、选好,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节选自《领导之友》2013年第6期)

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篇四

众路线心得体会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对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觉悟和行动准则。党员干部应坚持这种观点和路线,践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会心中装着广大群众,自觉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无私奉献。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通过正确的工作方法来完成。只有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才能更好地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作为我个人下一步要做到:一树立创新意识,加强总结提高,体现办公室的枢纽作用。继续开拓思路,勇于创新,突出工作的超前性、全局性和针对性,工作当中及时总结,善于分析,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第二,树立责任意识,强化作风建设,体现办公室的窗口作用。狠抓制度建设、强化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推进信息工作实现新突破。完善各项制度和基础管理工作,做好会务协调、服务工作,确保有效、不出差错。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局党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坚决克服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拖拉现象,始终保持奋发有力的工作状态,以及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特别是强化自身作风建设,谨言慎行,来展示办公室的良好形象。第三,树立大局意识,增强统筹协调能力,体现办公室的服务职能。要从政治上、全局上分析处理问题,特别是把坚决贯彻局党组部署以及领导交办的任务,作为办公室工作的主线,防止因为胸无全局而陷于具体事务。第四,树立效率意识,增强调查研究的能力,体现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提升整体工作实效。第五,作为“第一书记”,下一步要在加强土地流转,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上下功夫。多和群众联系,认真调研。学习借鉴相关好的经验,积极引导村民,在村民创业意识上加大引导力度,组织一批年富力强、敢于创业的积极分子到其他主导产业好的乡镇、村学习,拓宽思路、鼓足一批带头人的干劲,在村内营造一个创业致富的良好氛围。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

要坚持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坚持群众观点是筑牢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领导干部对群众持有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决策的取向。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把这个根本立场端正了,党员先进性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决策者,要牢固确立以下三种思想:一是要确立群众整体觉悟最高的思想。二是要确立群众智慧最珍贵的思想。三是要确立群众利益最大的思想。

二、坚持群众观点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

胡锦涛同志在分析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时指出:“有些党员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极少数党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个人名利斤斤计较,有的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有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对党和党的事业失去信任。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发生,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有些共产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淡漠了群众观点,忘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在全党和广大党员中增强群众观点,大力克服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紧扣发展要务,坚持与群众合辙。二是多干平凡实事,坚持与群众合意。三是树立平民意识,坚持与群众合群。

三、坚持群众观点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坚持群众观点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工作路线,更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这其中包括了四层含义:一是能深入联系群众;二是能真心体贴群众;三是能真情感动群众;四是能正确引导群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历史证明,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唯物史观,就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它的付诸实践更是前无古人的伟业。

群众工作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既有理论上的成熟,更有实践上的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变,否则,我们就会丢掉执政的土壤、丧失执政的根基。

“群众路线”不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墙上挂挂的空洞理论,顾名思义是“路线”其要义重在走。基层干部是党直接面对群众的媒介和窗口,走“群众路线”的方向正不正、步伐稳不稳、路子宽不宽,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

党的群众路线没有捷径可走、技巧可挖,要保障不走样、不走调,基层干部急需提高三种“走”的能力。

必须提高走“服务路线”的能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基层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涉及民生、民富、民难的问题上,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

必须提高走“发动路线”的能力,党的所有工作和一切发展都需要群众参与,基层干部要发挥“宣传机”和“播种机”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和调动起来,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群众集体的意志。

5.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篇五

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理念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群众观点。所谓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坚持群众观点,就是要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力军,是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都属于人民。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但群众不是被动的被代表者,而是政治生活的实际参与者。因此,引导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可以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使人民群众了解党,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了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会稳固和长久。

坚持群众观点,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执政理念。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手中的权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将权利行使的过程变为为民服务的的过程。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坚持群众观点,就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点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立健全通畅快捷的民意表达机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村级阵地,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忧。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有效维护群众利益。建立健全高效务实的便民服务机制。紧紧围绕“服务优良,办事高效,依法行政,人民满意”的要求,立足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切实转变作风,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督参与机制。对群众关注的信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严查快处的惩处警戒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民生、维护民利、凝聚民心。

努力做好群众工作。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要炼就乐于做好群众工作的热情。深入群众、深入农田“接地气”,坚决摒除对上“看天气”、对下“耍霸气”的官僚主义陋习。要炼就敢于做好群众工作的胆识。勇于担当、敢于面对,主动化解群众矛盾,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要炼就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以德服人、以才率人。要炼就精于做好群众工作的作风。舍得力气,吃得大苦,严格自律,清正廉洁,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奋进之心对待“事”,求真务实,自觉做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表率。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篇六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按照市委要求,我局结合建设系统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一)统一思想,迅速行动

市委动员大会后,我局立即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了动员大会精神,讨论决定在全局迅速开展教育活动。并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建设局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考核督查等日常工作。

(二)周密部署,认真组织

认真制定《建设系统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五个一”活动载体,落实了有关责任。各科室局属各单位也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制。并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活动方案,细化、明确活动的时间、对象和要求。

(三)认真学习,深入研讨

党委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夜学讲坛”学习活动,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邀请市委宣传部领导参加旁听。另外局党委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及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统一观看了电影《 信访、拆迁、住房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相关职能科室也深入到街道、社区,走访相关企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切实掌握 意度得到提高。同时,结合建设系统实际,扎扎实实办好了一批实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住房保障工作受理审批进度加快,受益面进一步扩大;旧住宅区改造步伐加快,市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解决了部分企业、乡镇和街道社区的一些实际困难。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抓好相关活动。要抓好“社区社区奉献岗”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帮助社区做好相关工作。要积极开展“服务企业、破解难题”,结合自身实际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要进一步抓好“越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抓好队伍、凝聚人心,积极在工作上创先争优,服务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发展。继续开展保障民生等专题活动,抓好住房保障、农房改造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

二是抓好督促考核。开展“强化廉洁自律、提升机关效能”系列活动。加强党风政风行风的监督检查,严肃处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人和事,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各级机关的执行力。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建设系统12+x制度。抓好软环境指数测评相关工作,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三是全力抓好目标冲刺工作。对照目标,切实抓好重点工程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做好要素保障,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移动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

本人于*年*月*日交流到*******公司企业信息化部计费结算处工作。在交流的半年期间,我主要负责*****的维护,支撑集团公司市场前端营销(以家庭客户部为主),负责领导交办的软课题的评审,对省分公司计费专业相关工作进行指导以及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等工作。在工作中,我严格履行个

人岗位职责,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较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一、XX年工作小结

(一)做好《*****》文档维护工作

随着***对移动业务的承接,给计费专业工作带来了新的场景和挑战。在全程全网全业务运营的场景下,计费工作的外延和内涵都有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主要表现为:在地域层面,传统的以省为基本单位的计费格局,随着移动业务漫游场景的出现和丰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省与省之间,省与总部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计费体系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业务层面,传统的以语音和数据业务为骨干的并驾齐驱的计费形态,随着增值业务的井喷式出现,而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由此对计费的实时性,结算的多样性,融合的灵活性以及客户感知,财务分摊等都提出全新的要求。

值此时机,总部启动了*****的编写工程。***是在继承*****优点的基础上,对现实以及未来的业务场景和支撑需求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在*****中,模型的关注点已由过去的数据模型层面转移到能

力结构层面,以计费网络化、系统产品化为基础,重点关注协议、网元以及各项能力的形成,目的是打造一个功能强大,结构灵活,响应迅速,全网联动的计费能力体系。

在该工程中,我主要负责*****的文档维护,我在工作中认真阅读研究院的各种文档并且与自己在省里面的工作相结合,吃透模型的设计精神。同时对文档中写的不够详细或者全面的部分按照领导和专家们的意见进行补充和调整,通过此项工作,使我对计费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成软课题评审工作

软课题是总部计费专业针对现实的业务场景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所作的技术业务方面的提前预研和技术储备工作。它的目的是形成技术和能力储备,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业务基础。由于软课题没有现成的业务环境进行验证,因此对软课题的评审人员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有对现实场景的深刻了解,也要有对未来方向的充分把握。总之,这是一项全新的,具有很大挑战性的工作。

在接受这项工作之初,我感到比较吃力,因为这毕竟是原来在省公司不曾遇到过的,但是在困难面前,我没有退缩,通过积极与软课题编写人员的沟通,了解了软课题的研究动机和研究的具体内容,认真阅读软课题的各种文档,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形成对该课题的全面认知和把握。通过与软课题编写人员的全面沟通与交流,对课题中的描述不完整和不全面的部分形成一致的修改意见。通过和软课题编写人员的全面合作,终于形成了最终的定稿文件。在总部举

行的软课题评审会上,我所负责的****、*****、******和*****四个软课题顺利的通过了评审。

(三)积极主动做好营销支撑工作

随着移动业务的承接,****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确保移动市场份额,实现有效益的市场扩张。市场前端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营销方案和新产品,给it支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集团公司做营销支撑的最大特点就是必须站在全国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省份之间的建设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在将“市场语言“翻译成为“系统语言“的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综合权衡,才能形成最终的具备可落地性的方案。

经过短暂的磨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在总部做营销支撑的工作方法,具备了独立完成营销支撑工作的能力。我主要负责对家庭客户部和3g重点产品的营销支撑工作。家庭客户部推出的营销方案一般融合性和复杂度都比较高,计费实现有较大的难度。在工作中,我一方面认真领会家庭客户部营销方案的精神,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方案更加完整,具备可落地性;另一方面加强和省分公司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省分公司的能力水平,根据营销方案的要求,提出对计费系统的改造意见,提升系统能力,确保方案能够按时平稳落地。

在交流期间,我主要完成了以下营销方案的支撑工作:

1、无线宽带营销方案支撑,通过对系统能力的挖掘,满足了市场前端部门提出的时长流量“双限“的需求。

2、统一认证营销方案支撑,通过新建事件的方式,满足了市场

前端部门提出的单独区分统一认证场景下wlan接入话单的需求。

3、参与校园套餐方案讨论,提出通过省互设亲情号码方式实现互打免费的需求,解决了校园vpn方案不成熟,实现难度大的问题。

4、参与双节营销方案讨论,建议通过设臵亲情号码 的方式来实现通话免费需求,解决了采用加入优惠群的方式,受理难度复杂的问题。

5、参加移动支付项目组,提出了明确通信账户和支付账户关系的建议。参与修改了《******体系设计方案》。

(四)参加计费组巡,加强对省分公司情况的了解

计费组巡是集团公司总部了解省分公司基础管理,运营管理,计费关键能力,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

手段,特别是在移动业务承接之后,随着省分公司和集团公司的纵向业务交流的日益增多,该项手段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XX年总部计费结算处开始组织移动业务承接后的 能力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考核。另外,我还参加了对上海和北京的组巡工作,完成了领导交办的相关任务。

(五)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系统

随着3g牌照的发放,内容计费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为了适应未来内容计费的需要,集团公司启动了ha/ccg建设项目,并且在江苏、湖北、广东、四川、福建进行了试验。我作为成员之一参加了该项目。在工作中,我认真学习了ccg的相关规范,积极和试验省分公司计费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试验的进展以及和计费系统联调的情况。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对ccg与计费系统的关系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对于ccg商用之后如何与计费系统进行对接有了初步的规划并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目前该项目仍在进行中,我将继续加强对该系统的学习,进一步熟悉掌握该系统。

(六)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在交流期间,我还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以下工作:

1、编写长市漫一体价分析材料,为市场部门的营销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参加ocs四期推广方案和ocs网管系统建设方案评审。

3、参加****移动计费全网运营专项会议,并作《XX年计费专业滚动规划》报告。

4、参加ocs系统部署及推进会,听取厂家关于ocs产品化研发情况汇报。

5、组织厂家进行产品化、网络化和petri网出帐的研究并汇报。

6、收集省分公司计费大比武材料,准备全国计费大比武的策划。

二、工作感受和体会

总结自己交流期间在集团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自己一定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业务知识的学习,丰厚自己的技术业务基础,争取在工作中能展现出计费专业的神采,为最终目标的达成尽自己的努力。

因此,自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切实强化共产党员党性修养,严格要求,防微杜渐,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好的思想作风指导自己的工作,争取在工作中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XX年工作规划

1、强化对《******》的学习,争取进一步吃透模型的设计思路,全面掌握模型架构,理清模型脉络,为********的落地工作做准备。

2、加强对新产品、新系统和新概念的学习,重点加强对内容计费、云计算、移动支付等关键技术业务的学习,了解未来计费专业的工作方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做好对市场前端部门的营销支撑工作,加强和市场前端部门的沟通,对营销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配合前端部门完成方案的落地工作。

4、继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性修养,确保价值观念过关,确保得失观念过关,培养坚韧顽强,奋斗不息的作风,培养务实勤勉,谦虚谨慎的作风。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在经过公司优秀员工对我们的培训后,我懂得了什么是优秀,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移动的好员工。实习前公司各位领导还特意为我们这些新员工组织了见面会,会上把公司总体情况做了介绍,并鼓励我们尽快熟悉公司各项业务充分发挥

自己的潜能,会后经过人力部门的分配,我在营业厅以及电话营销实习.从进公司实习的那一天起,我就不断地告诫自己,对自己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事实证明,在这段时间中,我既辛苦又开心,收获很大,感悟很深。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能在这样一个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里工作而感到自豪。在营业厅实习期间,我得到了领导谆谆的教导和营业厅各位老员工的悉心的帮助,加之公司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得我对公司营业前台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短暂的实习生活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

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但通过这段时间的细心学习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我对业务逐渐熟悉起来,并渐渐的得心应手。这不仅是工作也是一种生活阅历,虽然时间不长,但我觉得我在这个岗位上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客户满意是我工作价值的体现.而电话营销则提高了我们的语言技巧,磨练了我们的耐性!我们在和客户电话交流中,遇到了各种人,有仔细聆听的,也有一张嘴便挂断电话的,甚至有人说“这是骗钱的”。渐渐

得,我熟悉了推销内容,也熟悉了形形色色的人的态度。不管客户喜不喜欢这种方式,我反倒觉得,我一定要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信任、向上和快乐。

10月初至今,我被分配在深度营销班实习。进入深度营销班后,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电话联系联通目标用户,推荐移动的卡品,由于之前在电话营销方面有了几个月的实习,上手也很快,但是业务方面仍不理想,因此我要培养细致而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实习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不断发问的过程,因为作为短时间实习的人

员,老员工不可能有太多时间来手把手的教我们,而且他们自己都有一大堆的工作。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去看、去揣摩,通过观察来自己学习、自我完善!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几个月试用期已接近尾声。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领导和同事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也体会到了移动公司为我们员工提供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对领导和同事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

有机会成为唐河移动的一份子而惊喜万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投入更多的热情,以岗为家,以职业为事业,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公司的发展战略、业务概况、规章制度和现代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在以下几个方面感悟颇多:

我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艺术家,我的每一件工作都是我的作品,凝结着我的智慧和汗水,完成之后,带来成就感与满足感,藉此成就与满足形成了快乐工作的本源,形成了工作的动力。而良好的工作技能或方法更是一名职业化员工不可缺乏的,比如:待人接物的技巧、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组织安排的技巧、提高工作积极性的技巧、表达能力与合作技巧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职业化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地去积累和磨练,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化的现代工作者。

三、尽善尽美的追求;

四、谦虚谨慎的态度。由此可见,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一个企业不断进步的灵魂。它主要

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从点滴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只有这样,点点滴滴的聚集才能汇聚成河流,从而川流不息。简言之,只有我们中国移动的每一位员工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我们中国移动的事业生生不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培训已过近一周,但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让我铭记在心的是,各部门领导的介绍讲座,使我们迅速了解了各个部门的概况和发展方向。

让我感慨万千的是,公司那博大精神的企业文化——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使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指路明灯。

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深入南山湖基地,烈日炎炎下如何和同事们众志成城、攻城拔寨,使我们明白了“只要战胜自己,你就赢了人生”。

1、工作上,先后学习了移动的各项工作的知识,各项工作都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就是凭着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争当行家里手。为我以后的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思想上,自觉遵守移动的规章制度,坚持参加移动的每次的培训。要求积极上进,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也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3、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知识和技能的强烈追求,端正工作态度,作到了理论联理实际;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部门、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一专多能的长处及思想文化素质,包括生活中也学到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做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

如果要总结一些经验的话,我想端正的工作态度是必要的前提。“学要学个塌实,玩要玩个痛快”,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觉得工作也是一样的,工作做事就应该要踏踏实实,不能浮躁,并且让踏实成为一种习惯。这是一种工作和生活的态度,秉持这种态度,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种踏实态度的有时候会比做事本身更重要。

还有就是要敢于尝试。我们现在还年轻,年轻人就应该敢于尝试,勇于尝试。只要你肯干,用心去做,努力去做,我相信事情一定可以做好。只有经历过了,才会有更深刻的体验,才可以更好更快的成长。

它不仅增强自我的信心,还锻炼我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另外,工作和学习中困难是难免的。我们应勇于面对,不能放弃,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后,才会对已有的知识点有更透彻的了解。

24小时,如果回退需要和那个1851的机主联系他同意退才可以,而且还需要他提供机主的身份证件,否则我们不能随便回退。看到这里,她的脸上有些失望,我想她如果和机主联系困难比较大,所以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那位1851的客户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后我把情况给客户详细地说明,那位唐先生很通情达理,他说先看看有没有收到交费通知短信,稍后再让我打过去,我挂了电话在纸上写到:“不要着急,正帮您联系着呢。”那位妇女点了点头。在安慰这位妇女的同时我也有些担心再打过电话去对方会不会不接电话?因为这种事情以前遇到过很多次了,结果都是如出一辙,不是不接电话就是直接关机。几分钟后我再次与那位唐先生电话联系,电话通了!他说是确实收到了一条交费信息,但是现在不方便来营业厅。因为他在长城南大街离我们营业厅太远了,而且他还在上班。我有些失望,电话那边的唐先生又说道:“这样吧,你把她的号码和姓名告诉我,我在附近的充值站帮她交了话费吧。我很爽快地答应了并让他记下了手机号码及机主姓名,他说会在今天下午抽空去交一下,我对这位客户表示了感谢并挂了电话。随后我又告诉这位中年妇女下午会有人帮她交30元话费,让她注意查收交费成功的信息,如果没有交发票留好再过来找我们。他们看明白了我的意思对我表示了感谢,随后也出了营业厅。

其实我对那位唐先生说的话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虽然他口头上答应了,但交不交很难说。在营业厅工作了这么长时间,这种交错话费的事情很常见。有一次一个客户也是在自助交费,把300元的话费交错了给另外一个号码,转回来我们再说这件事,快下班时我突然又想起了那位聋哑人的事情。于是我通过系统查询了一下那位中年妇女手机号码的余额:53元,刚才还23元呢。再查交费历史:今天下午3点半左右在空中充值代收点交了30元的话费。我笑了,心里在感谢这位唐先生的同时也联想到了自己,在这一年的三百多个工作日中,在对待来营业厅办理业务的每一位客户我不能保证都是同样的服务态度。唐先生的这件事虽小,可它让我明白其实人与人的沟通是很微妙的,用心感受一下便会了(来源好范 文网:)解。就是这真诚的服务,真心的微笑换来客户的满意,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对企业的好感,才能为公司赢来更多的效益。然而在工作中并非都是快乐的。有的客户会因情绪所致,破口大骂,因为对业务的不了解,误认为是你的无能,试想一下,有谁能在挨骂的同时,心情愉快的起来呢?要说不难过那是假话,可是换个位臵为客户想一下,他们因为卡或手机不能正常使用,给自己带来不便,故而脾气急躁,我们是应该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用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业务知识,与客户进行沟通,让他了解我们的业务,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记得一本书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微笑是上帝送给人们最好的礼物,它能敲开每扇紧闭的心门,人们的笑容将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微笑服务,看起来简单,有人说笑一下不就行了,实则不然。曾经为一位客户直接服务的时候,从他感激的目光,满意的笑容中,我享受到了一种从未享受过的东西,在我看来,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但从客户的眼中,我似乎又读懂了很多,明白了许多。社会中需要真情与理解,客户更需要真情与理解。我们

与客户的关系就好像与家人与朋友那样的亲近。我们要用真情服务每位客户,这样才会有很多热心的客户反馈给我们更多的建议,同时也拉近了我们和客户之间的距离,真正达到了心与心的沟通。

在移动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客户更多关注的是我们的服务,新业务的不断推出,增强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服务意识,势在必行。我们要多充实自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争取以更大的成绩回报公司的培养。用我心换你心,真心真意地去面对每一位客户。

裕华路营业厅 于淼 窑店镇环境建设整治 部包路段的办法集中一周时间,投资近10万元,组织干部群众对镇村主干路,村子主要街道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清理“三堆”50余处,清运垃圾40余车,粉刷主干路沿线墙体10000余平方米,清理沿线建筑楼板500余块,拆除违法建筑3处,主干路沿线修建垃圾台22个,形成垃圾收集,统一清运格局,使镇容村貌明显改善。

四、严格督查

7.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篇七

关键词:群众路线,群众工作,和谐社会,价值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 “群众路线,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认识路线以及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一、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定和扩大

坚持群众路线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党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 党的事业能否成功, 根本上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群众路线强调“相信群众”[1], 这规定了党的领导思想的来源。党的正确领导来自于人民群众, 是人民群众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强调“依靠群众”, 党只有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会不断取得胜利, 依靠群众, 党就会制定正确的决策;依靠群众, 党的正确决策就会得到落实。新时期我党必须十分重视群众路线对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作用, 只有群众基础牢固, 党的执政地位才有根本的保证。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结构的调整, 产业层次的升级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 许多新的社会阶层、群体在迅速发展, 社会的阶层、群体从过去的单一变得多样, 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也变得更加多样与广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其目标是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其功能是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 其利益表达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各阶层和各个群体的利益。执政党只有尽可能整合社会一切资源, 才能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力量, 才能巩固和扩大执政党的社会基础, 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二、坚持群众路线,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从满足人民的需求出发,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要求和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而不是从个人或是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是我们的出发点。”[1]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要求党要关心群众疾苦, 倾向群众呼声, 研究群众利益, 体察群众情绪, 解决群众困难, 始终同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的各项工作都应统筹兼顾人民群众的利益, 既要使人民群众得到眼前的实惠, 又要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要使人民群众获得经济利益, 又要注重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益和政治利益。只有真正从人民的的利益出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

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发展先进生产力, 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先进文化,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民主法制,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生活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各种素质与实际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最终目的都是要不断地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群众联系的决定》告诫全党:“历史经验反复证明, 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 党群关系密切, 我们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 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 党群关系受到损害, 我们的事业就受挫折。”作为党的领导干部, 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 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时刻以“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愿意不愿意, 人民满意不满意, 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根本标准, 不追求个人的“政绩”, 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要牢记“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的古训,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三、坚持群众路线,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的持续发展,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如贫富差距悬殊增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教育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以往在发展问题上, 我们往往过于重视GDP, 有些地方官员为了所谓的政绩, 把发展经济作为唯一的目标, 没有做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忽视了群众的真正需要, 造成了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等严重现象, 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没有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真正的发展目的。科学业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提出, 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意愿, 因而被人民群众所拥护。

四、坚持群众路线,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的正确决策和决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结合中国具体的实践制定出来的, 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领导十三亿中国人民进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背负复兴中国民族,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责, 就必须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路线的制定离不开正确的认识, 离不开客观真实的情况。从根本上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离不开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 要获得正确的认识, 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正确途径, 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设, 总结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 才能保证党的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 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觉悟和行动。通过从群众中集中起来, 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无限循环的过程, 既可使领导者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又能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既改造客观世界, 也改造领导者和群众的主观世界, 从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并通过群众实践的检验, 使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全面创新群众路线的内容与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于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而言, 群众路线主要是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方法决定效果, 方法决定成败。现阶段, 有些领导干部, 不注意和不善于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 喜欢主观主义地发表许多意见, 因而使自己的意见变成不切实际的空论;有些干部满足于工作任务的一般号召, 不注重和不善于去作个别的和具体的指导, 工作停留在嘴上、纸上和会议上;有些领导干部, 其思想落后于群众, 不是积极地去组织和领导群众前进, 而是危害群众。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某些领导干部不懂得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造成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熟练掌握这个工作方法, 运用好这个工作方法, 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 创新群众路线的方法。

首先, 要树立群众工作的新理念。在走群众路线的理念上, 一些人习惯于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是“主导者”和“支配者”, 而群众则是“被动者”, 群众仅是“深入”的对象。列宁说:“全人类的第一个生产力就是工人, 劳动者。”[3]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 是历史的主人。今天我们确立的新理念, 就是依据唯物史观, 把人民群众当做是国家的真正主人, 党领导的本质是领导和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执行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关键就是要怎样使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要在人事的选举、重大问题的决策、社会各类组织的管理、对权力的监督等方面, 使人民群众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间接参与到直接参与, 由“客体”变为“主体”, 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 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表达人民群众的主张。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坚持群众路线需要制度作保证。制度是执行群众路线的根本保证。要通过制度, 培植和强化群众路线的观念, 增强群众工作的自觉性;通过制度为群众参政议政提供有效的平台;通过制度规范群众路线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制度提高群众路线的工作质量, 增强其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制度纠正群众路线工作中的偏差, 防止执行群众路线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下, 党要拓宽各方面的渠道, 主动按规定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 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投诉、意见都应该用制度来保证其通过安全有效的途径传达到党内, 从而从根本上保障群众路线的执行和落实。

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方法。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 给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比如思想教育方法:各阶层群众不再乐意单纯地处于被说教的地位, 而是希望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换意见。由于各阶层群众生活差距增大, 客观决定了榜样影响范围的相对有限, 要求改变原来单一示范的做法。新的社会实践内容需要新的实践形式。群众路线的内容和形式需要不断丰富和探索。其主要有:一是坚持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由个别主体行为变为众多主体行为;三是由单一内容变为多项内容, 由单一形式变为丰富多彩的形式。总之, 只要我们心中装着人民群众, 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没有找不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2]郑智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群众路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 (9) .

8.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篇八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高校改革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阶段,只有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的办学理念,才能推动高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群众路线之于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依靠并发动群众,努力破解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群众路线的核心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经典表述中的“一切”和既“来”又“去”表明,群众路线是共产党员必须予以遵循的根本要求和工作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问题和社会矛盾,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走群众路线,团结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添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路线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为民务实清廉”就是当前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

“为民”, 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制度变革的主要力量,“为民”不仅是新形势下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其根本价值取向,只有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取信于民,才能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务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明确群众路线的 “为民”宗旨之后,如何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这就需要深入群众,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把握工作主动权,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出发,办实事,惠民生,不搞 “花架子”,立足于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清廉”,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失去清廉,就无从践行为民这一根本宗旨,失去清廉,务实就成了一句空话,失去清廉,也会使民心尽失,损害党的事业。因此,“清廉”不仅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保障,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命线。

(二) 践行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习总书记从党的历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他明确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阐明了中国梦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中国梦思想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方针。践行群众路线对高校党建工作、对高校教书育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对营造良好的作风有重要意义

高校党组织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政治保障和思想导向,也是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创新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切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进一步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提升学生党员素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意义重大。

2.对践行党的宗旨有重要意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高校基层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构建和谐的党群、师生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高校中的领导作用,提高党组织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

3.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既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二、高校践行群众路线的思考及落实路径

(一)要准确把握新时期的群众期待

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独特的课题内容,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时代呼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对自我实现有了更强烈的期待。坚持群众路线,要准确把握群众的新期待,要以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为重点,转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深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梳理整合各级高校考核、评估、检查等体系,切实让高校领导把更多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来,努力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

(二)践行群众路线的路径

要确保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深入学生、深入教职员工、深入学校和社会,着力解决高校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促进高校和谐可发展。

1.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选拔好党的干部和接班人

干部在高校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干部的选拨和使用一定要充分发挥群众民主推荐作用和监督作用。在大学生入党推荐中也一定要通过同学的民主推荐。通过“雪亮的”群众“眼睛”促进党员和干部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充分发挥群众的“眼睛”的作用,必须要重视群众的意见。组织和领导对群众意见置之不理,群众的“眼睛”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或者只有事情闹大了才起作用。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眼睛”作用,必须使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建立健全的意见表达机制,这样群众监督或舆论监督才能真正有效。只有当公民监督、舆论监督与权力监督、法制监督有机地结合,政治治理结构才能模式化和常态化,才能发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的作用。

2.以“教书育人”为目标深入学生、帮助学生

高校要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能力、乐于奉献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高校必须要牢牢把握“育人”的根本宗旨,组织和倡导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原则,使青年学子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爱和重视,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高校要着力提高服务意识,急学生之所急,大力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努力为广大青年学子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平台;同时要高度重视困难学生群体,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使他们安心学业和实现顺利就业,努力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3.以“民生问题”为导向,为教职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深入教职工,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心声,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改善其工作环境,以便他们能专心本职工作,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去;收集并整理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兴趣,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框架内,有计划地组建教学与科研团队;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为广大教师提供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实行高校民主管理,确保广大教职工的主人公地位,增强其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使之能全力投入到学校发展中去。

4.以“服务经济文化建设”为使命,提高办学质量

围绕高校“服务经济文化建设”这一首要使命,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优化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以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导向,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紧缺人才;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和经济建设一线,探索科研成果的应用路径,致力于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鼓励教师努力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致力于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长远目标和价值追求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上一篇:有助成功的简历风格与格式下一篇:工程监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