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2024-10-25

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共10篇)

1.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一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它可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调动经验激趣导入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地图,在社会、思品等学科中也都初步认识过地图,对地图是“按一定倍数缩小后的画出来的”有足够的感性经验。立足于这样一个基点,在课始我通过一个很有趣味性的“脑筋急转弯”切入,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本课的研究载体之一――地图上来。既而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地图上的“莆田”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生疑激思:“为什么同样一个莆田,画在地图上的大小却不一样呢?”由此使学生产生进行探究的欲望。

这时我趁势揭示课题,并问:“关于比例尺,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定教学目标,明确探究的方向。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同时,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又可以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将学生学习比例尺的过程分为两大版块:一是带着问题自学比例尺的意义,二是带着制作《莆田市交通旅游图》的任务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一)学习比例尺的意义。这里,首先抓住学生急于认识比例尺的心理,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让他们拿出自备的地图,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再猜一猜它的意思,然后再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通过精心三个问题引领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再通过汇报交流,使学生对比例尺的意义、主要形式和求法等获得初步的理解。特别是针对本课教学的难点——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通过猜一猜,再举例说一说(多角度表述),然后利用自带的地图互相说这三个层次,有效地进行突破。随后教师提问:“想一想,学了比例尺,对我们有什么用呢?”再次将学生的视角投向生活,并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学习比例尺的实际应用。数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应是一种文化熏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所教的东西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兴趣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契机和直接诱因。”因此,我没有单纯地“教教材”,而是着眼于“用教材教”,充分利用了莆田的乡土文化资源,创设了一个以莆田旅游文化为主题的情境,并提出了制作《莆田市交通旅游图》的任务,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同时渗透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三、实践创造巩固深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该为生活服务。”这是《课程标准》所强调指出的。在巩固练习中,我继续贯彻这一思想,充分利用前面创设的“旅游”情境,让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四、总结引新拓展延伸

课末,让学生以“说句心里话”的方式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总结,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浓缩和存储,进一步促使其内化;另一方面,课虽尽,而意犹未绝,可使学生以更浓厚的兴趣投入后续学习中去。最后,问学生“你课后还想研究什么?”激励学生自主地选择和完成课外作业。我继续以“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参考网址,为学生拓宽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更深、更广地回归到生活中去应用数学,使他们的数学学习真真正正地在生活上拓展、延伸……

2.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二

1. 借助拼音读准“刘、菊”等10 个生字, 特别是“残、橙、斜”的读音。

2. 正确书写6 个字, 重点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

3. 借助画图和想象等方法了解古诗的意思。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出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5. 喜欢背诵古诗, 并积累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

借助画图和想象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朗读课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 时光老人的脚步总是不断前行。春夏秋冬来了又去。有人说, 春天是绿色的, 因为春天啊, 那嫩绿的小草、树叶, 那么让人心旷神怡。有人说, 冬天是白色的, 因为雪花给天地间的万物都穿上了洁白的衣裳。如今, 秋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能不能说说,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生说)

唐朝文人的眼中, 秋天又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山行》, 共同感受诗人笔下秋天的美丽。

2.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题目。老师再提高一点要求:如果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就更好了。告诉你一个小技巧:可以把后面的这个“行”字, 读得绵长一点, 就更有诗的意味了。自己试试, 一起读。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知道?谁了解他?

二、初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

1.现在, 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先自己读一遍,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相机讲“斜”的读音)

3.现在, 老师想要提高一点要求, 你有信心做到吗?有人说, 一首诗就是一首美妙的乐曲, 每首乐曲都有动人的节奏, 那你能读出诗的节奏来吗?先看这句话“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句话应该在哪儿停顿, 就能读出诗的节奏来?还应该在哪儿停顿?照这个样子, 自己读读试试! (真了不起, 同学们读得像音乐一样动听!太好了!)

4.那第2 句, 谁会读?谁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5.第3 句,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然后两人一起读一读。一会儿我请同桌起来展示, 老师来给你们当指挥。

6.最后一句, 大家一起读!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情画意

1.有人说,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妙的画。 (音乐响)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读到这两句诗,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 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 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诗中有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为这首意蕴无穷的诗配一幅意趣无尽的画, 有信心完成吗?

3. 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两行。想一想, 我们要在这幅画上先画点什么?好好读, 读明白诗的意思才知道画什么。 (寒山。)

什么是“寒山”? (什么是高山?什么是青山?)

谁来帮老师把它贴到黑板上?还要添上什么? (石径。)

什么是“石径”?这条石头小路是什么样的?看看诗里面怎么说的?“斜”在现代汉语中, 就是“倾斜”的意思。比如, 这只笔, 这样拿是直的, 这样就是斜的。但在这首诗中, “斜”字的意思是——— (弯弯曲曲) , 那这条石头小路就是弯弯曲曲的。谁来帮老师贴上小路?现在谁来说一说这幅画的内容? (充满寒意的大山之中, 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远远地向山顶延伸。) 同学们, 深秋时节, 这深深的大山, 还有这冰冷的石头小路, 会给人什么感觉啊?第一行诗中哪个字, 最能表达这种感觉?就让我们把这种深深的寒意带到朗读中去。

还应该画什么? (白云。)

好。老师把白云贴上。还有什么? (人家。)

这个“人家”应该贴在哪儿呢?好好读读这句诗, 读懂了, 才能贴得对, 看看谁能读明白。

你为什么贴在这儿啊?白云生处有人家, 从字面上看, 是说在白云产生的地方有人家居住。也可以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有人家居住。

同学们, 想象一下, 作者赶了一天的路, 十分疲劳。此时, 夕阳西下, 暮色降临。劳累中的诗人, 忽然看到山上的小屋, 看到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 还有纸窗里透出的暖暖的灯火, 诗人心里又会感到怎样啊? (温暖。) 那就读出这种温暖的感觉吧!

(前两行小结) 老师描述诗意, 同学们读古诗, 男生读第一行, 女生读第二行, 看老师的手势, 好吗?

充满寒意的大山之中, 有一条石头小路, 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男生读———

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 有人家居住。女生读———

这深秋的大山, 给人深深的寒意。男生读———

这云深处的人家, 又温暖着路人的心房。女生读———

自己读一读这一行, 看看是什么意思?有不懂的字吗?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因为作者太喜欢这傍晚的枫树林了, 所以停下了车子。那枫林中究竟有怎样的美景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二月的花呀, 是春天的花!春天的鲜花是怎样的?你能形容一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说: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这春天的花呀, 姹紫嫣红, 满目缤纷。但这一切, 在作者的眼中, 都比不上这秋天的枫叶。想不想欣赏一下,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幅美妙的图画?谁来帮老师贴上去?正是这样的美景, 让作者流连忘返。 (贴作者) 在作者的心中, 最美的景色莫过于秋天, 最美的色彩莫如这经霜的枫叶!齐读, 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

四、总结朗读, 共同充实图画

1.诗中有画意, 诗人短短的28 个字, 却让我们读成了这样一幅意蕴悠长的画。请大家凝望着这幅图, 体会着诗人的情感, 深情地吟出这首诗。自己先试试。谁想来当小诗人?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2. 枫叶流丹, 层林尽染, 这夕阳下的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还有这一片片火红的枫叶, 尽显秋的韵致。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 在山中慢慢行走。且行且歌, 唱出这首秋的颂歌。一边诵读这首诗, 一边走上前来, 将你手中的枫叶贴到这幅图上, 我们共同完成这样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胜景。

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教学设计 篇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实际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决问题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新课程理念非常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要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本节课之前,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已经会解决了。本节课要让学生用另一种数学眼光,从比例知识的角度寻找一种新的解决这种特殊数量关系的方法。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数学应用意义的培养。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上,能否真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应用

意识,其关键重要的一环是,如何引导启发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比例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要为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

1.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迁移,在复习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究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借助对比练习,总结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策略多样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一般步骤,准确判断题中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式。

弄清题中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多媒体课件;小组学习记录卡。

尝试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2.下面各题中各有哪三种量?那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怎样?它们成什么比例?你能列出等式吗?

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2小时行驶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可行240千米。

读一本书,每天读20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5页,需要x天读完。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反比例的应用,因此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的意义理解,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1.出示例5情景图,说一说图意,了解数学事例。

2.让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有利于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构。

引导过渡:这个问题除了用算术方法解答外,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下面我们继续探究怎样用比例解决问题。

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用比例解决问题,必须知道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你们能说一说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吗?

2.小组合作探究用比例解题的方法。

发放学习记录卡,小组合作学习。

找出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以及对应的数据,填写下表。

和的相等。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组织学生如何开展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学习记录卡”的应用既突出了学习的重点,又把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建构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上表可以知道一定,所以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

从上表可以知道一定,所以和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和的相等。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比例是:,比例的解是x=16。

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自己解答,再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己发现方法。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 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

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

师:反思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一起来归纳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

一找、二判、三列、四解、五检。

[设计意图]“检验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归纳解题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不仅用我们过去的方法解决了李奶奶的问题,还发现用比例的方法也能解决李奶奶的问题,同学们真能干!接下来请你们解决一下王大爷的问题吧!

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学生进行变式联系。

4.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四

上周四上了《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自以为准备比较充分,于是把本应分为两课时的内容在一节课内完成了。最直接的后果是没有充分地进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运用练习。

一方面,由于课堂是时间比较紧迫,另一方面,我选择了教材练习6中的一些习题让学生做,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因此我也没有发觉有多大的问题。

但是,等到周五上完解比例,课堂作业本交上来的时候,我却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习题2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列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有不少学生把“3.2:4=4:5”改写成“3.2×=4×”,显然是把除法转换成了乘法,而不是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其余几小题也如法炮制。这样做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是原因之一,更为主要的是对比例的基本性质不熟悉。最后责任还是在教师,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由于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没有过关,自然也影响到了后面的解比例。本来学生对解含有分数的方程就比较容易混淆,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一部分学生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再加上很多学生将比例与从比例转化得到的乘法算式混淆,以及内项、外项如何相乘的问题也容易混淆,所以更加增加了解比例的难度。

要解决问题,还得抓住根本。这节课上,我先是对比例的一些基本概念结合具体数据作了复习,再出示比例20:5=16:4,让学生根1514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它转化成乘法算式。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本运用,学生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很容易就把它改写成了20×4=5×16。我又请学生将这个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说说除了刚才的20:5=16:4之外,还可以怎么改?有什么规律?开始有学生因为受到概念“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的影响,只能说出20:16=5:4,有些学生心里有不同的想法,却也不敢表达。我于是鼓励学生将20×4=5×16改成5×16=20×4,看等式是否仍成立,又是否能形成新的比例。经我这么一提醒,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还可以写成5:4=20:16,5:20=4:16,16:20=4:5等。并且发现只要乘法中的同一边的因数在转化成比例后必须同时是内项或者同时是外项,至于谁在左,谁在右,不影响比例的成立。因此,这也就使等式能转化成多组比例了。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一点难度,将比例的其中一项固定,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另外几项。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现,认为还有一个外项可以先确定,而乘法算式中和4相乘的是20,那么4已经作为外项,20也只能做外项了,剩下两个数16和5作为内项,放在等号的左边还是右边,比例都成立。我有让学生用比例的意义,即通过求两个比的比值又验算了一遍。

这样,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在已知比例的一项或几项,要求写出剩余的几项,可用到的方法除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之外,也可以用比例的意义,甚至还可以把比例转化成分数的写法,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

沙岭中学北郑学校

路璐

5.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五

1、关于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比和比例这部分内容的概念较多,知识点比较复杂,而且这些知识点之间都有联系。因此,在一个课时之内完成所有的复习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本课属于复习环节的第一课时,即知识点的复习与再现。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比,来练习求比值的方法,再说出另外一个与它相等的比引出比例的意义,尽可能做到将零散的知识点贯穿成线,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序地联想,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2、在学生回顾知识点的过程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一部分知识,再安排相应的练习,使知识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内化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反比例的复习,通过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显著特征,帮助学生更好的比较判断正反比例。最后安排适当拓展,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正反比例的情况,使学生彻底掌握所学知识,突破知识重难点,做到层层反馈。训练,达到巩固提高效果。用少量的练习,举一反三。

6.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六

1.内容不足。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同, 导致教材内容的明显差异。如新课标中:⑴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⑵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36号)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鲁科版和苏教版教材中, 理解为通过四个量子数来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而人教版教材中则却不介绍, 但通过四个量子数能进行很多的扩展, 并能解释很多的规律。

2.应用缺乏。由于人教版教材强调简捷, 很多内容是以点到为止的形式出现的, 而鲁科版和苏教版则是以很大的篇幅进行了训练。如关于电负性的问题, 人教版只是介绍了电负性的概念, 用电负性界定了金属与非金属。而鲁、苏版则运用电负性的差值来判断化学键的种类, 如电负性差大于1.7的通常形成离子键, 而小于1.7的则通常形成共价键等。

3.规范性不够。由于人教版教材强调简捷, 很多内容只说到基本概念, 而用基本概念解释问题的模式没有明确。在鲁、苏版中却有明确的范例, 如电负性是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之一。同一周期, 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表明其吸引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 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呈现减小的趋势, 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4.综合性较弱。《化学反应原理》是必考模块, 所以, 很多问题的解释应该归化到必修1、必修2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上。在人教版教材中, 对晶格能的分析只限到标出晶格能, 列出晶格能与物质硬度、熔点的关系。但在鲁苏版教材中却要求能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规范形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形式书写化学反应与晶格能的关系, 这是正常的要求。

5.重点欠突出。在人教版中, 很多规律往往是以叙述的形式出现, 虽然内容说到了, 但突出不够, 没有给人以醒目的振憾。如等电子原理。而鲁、苏版则往往是单独一框, 醒目了然。

等电子原理, 新课标是:“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考试说明是“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但课本中却根本没有练习。

二、该模块的授课特点

教师的教学难度大、学生比较容易学会、考试得分率相对较高。

1.教师难教的原因:理论性较强, 内容抽象, 教学尺度不好把握, 与必考内容相比较教学资源少。

2.学生好学的原因:知识点相对集中,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少, 要求层次较低, 很多知识听懂即可, 重点内容比较容易把握, 习题难度较小。

3.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少, 试题难度较小, 得分容易。

三、模块的核心知识分析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的书写:⑴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是按构造原理的顺序排布, 但其失电子时是按最外层的电子最易失去而不是高能级上的电子。⑵不必引入“四个量子数、屏蔽效应、钻透效应”等概念。

2.电离能、电负性。⑴特别要关注第一电离能的特殊情况及原因解释。 (第ⅡA族, 第VA族元素的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偏大。) ⑵会用电负性的大小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不要求用电负性差值的大小来判断两元素间形成的是共价键还是离子键。

3.晶格能。⑴解释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原因要分必修、选修内容。⑵只有离子晶体才有晶格能。⑶对于晶格能的概念不宜拓展。⑷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作要求。

4.σ键和π键。⑴在判断共价键类型时也要分必修、选修内容。⑵共价键的类型中的大π键不作要求。

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⑴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杂化。⑵原子轨道杂化时, 轨道数目不变, 轨道的形状发生变化。⑶原子轨道杂化后各轨道能量相同, 但总能量比原有轨道能量之和降低。⑷杂化轨道只能形成σ键或容纳孤对电子。⑸sp杂化轨道夹角180°, sp2杂化轨道夹角120°, sp3杂化轨道夹角109°28′。

6.氢键。⑴对范德华力的分类不作要求。⑵分子内氢键不作要求。⑶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做要求

7.四大晶体。金属晶体的晶胞及三种堆积方式不作要求。

四、教学建议

教学总原则:抓纲靠本, 重视细节, 把握好深广度。

1.对整个教材进行全面的把握, 认真体会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不宜对微观结构知识进行浓度挖掘。

2.以必修作为教学的起点, 作好必修与选修的衔接。如原子结构, 周期表, 离子键和共价键, 几种晶体。

3.立足于解释物质的性质来学习物质结构, 重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观念的形成。

4.合理运用模型方法启迪学生思维。

5.关注解题“规范化”。例如书写的规范性:“7”和“1”, “H”和“N”, “sp”误写成“sp1”, “SCN-”写成“CSN-”, 书写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时将 (n-1) d和ns的前后顺序写反等。

6.心中有图, 图在心中。要记住NaCl、CsCl、CaF2、金刚石、石墨、CO2、冰的晶体结构, 能辨认, 能复述。

7.以下是需要重点提醒学生的问题:

(1) 分子构型回答不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的真实构型并不一定完全一致。

(2) 共价键类型:即极性键非极性键与σ键和π键何时作答的问题。

(3) 第一电离能区别于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有“半满”、“全满”等因素, 所以有“反常”现象。而电负性则规律性较强。

(4) 运用“分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时, 要注意是晶胞还是大分子或分子团簇。

(5) 几个化学用语: (1) 基态某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2) 基态某原子“外围”电子或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 (3) 基态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4) 原子结构示意图。

(6) 只有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比较时才能使用晶格能的大小去解释。

7.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七

【设计理念】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数学除了繁琐的计算、抽象的符号就是让人头疼的几何证明。实际上数学是一门具有丰富内容并且与现实世界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本节就体现了反比例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的数学模型的思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参与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在前面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反比例函数在现实世界中的无处不在,以及如何应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虽然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四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我们却采用了自编的关于教师上班的路程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全校师生所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事件,这样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反过来服务实际生活这种数学建模思想。同时又通过问题的内容加深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应用的事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与性质这些知识基础,另外在小学也学过反比例,并且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因此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但由于所教学生都是农村学生,信息掌握程度不高,知识面较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因此,本节课教师更换了例题,使学生从身边事物入手,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有一种亲切感。在学习中要让学生经历实践、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过程,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活动,不断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考:在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拓展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习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把实际问题利用反比例函数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知

1.已知,当x=2时,y=

;当时y=2时,x=。

2.结合一个反比例函数实例,说说反比例函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二.创设情境,分析探讨

例题:宾西二中是一所农村中学,位于宾西镇新德村,而教师都居住在宾西镇,宾西镇与宾西二中相距 9公里,宾西二中的通勤车每天接送教师上下班,车7:30出发,学校8:00上课,设通勤车的平均速度为v千米/时,时间为t小时,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认为速度v与时间t满足函数关系吗?

分析问题中变量间的关系,将行程问题转化为反比例函数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⑵当通勤车的平均速度为21.6千米/时时多长时间可到达学校? ⑶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通勤车的平均速度至少应是多少?

⑷有一天,通勤车出了故障,到7:40时车才出发,那么通勤车的平均速度至少是多少才能按时到校?

探究: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由于天气原因,上班路上也经常出现意外,大家请看下面的问题: ⑸去年冬天大雪封路,通勤车只能绕道而行,这样要多走4公里,出发时间和上课时间不变,那么通勤车的平均速度至少是多少才能按时到校?

⑹过了几天,由于雪越来越大,通勤车绕道也不能到校,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全体教师只能提前10分钟步行去上班,大家在风雪中走了1小时40分钟终于到达学校,你能知道大家的平均步行速度吗? 三.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1.学校食堂现存1000千克大米,每天用去x千克,可以维持y天。⑴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

⑵若每天用去100千克可维持多少天?

⑶若要至少维持20天,每天至多可用去多少千克? 2.教材61页1、2题。四.体会归纳,布置作业

⑴请写出一个生活中的反比例应用的实例。⑵你能谈谈学习本节内容的收获和体会吗? ⑶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8.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八

桥板乡中心小学覃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59例5)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

1、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

(4)总钱数一定,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

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设计说明】:由旧知识引入,让学生巩固正、反比例的知识点,熟悉正、反比例的关系式,为新授支起“点路灯”。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情境图,问: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

(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学生可以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设计说明】:这例题是学生以往学过的归一问题。这样做,让学生经历旧知的梳理过程,更能使学生明确旧、新解题思路的异同,从而达到整合学习的效果。

(2)引入新课: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3)学生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1、题目中有哪两个量?

2、这两个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3、题目中的定量是哪个量。

(4)集体交流、反馈

水费:用水吨数 = 每吨水的价钱(一定)

(5)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列出比例:

根据上面的数据,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板书: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12.8 :8 =χ:10

8χ=12.8×10

χ= 128÷8

χ=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6)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或跟算式方法比较结果来进行检验。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课件出示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由表象的学习引入的新授课的殿堂之中来,让学生十分清楚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全步骤;再让学生经历小组讨论环节,让优生从能做升华到会讲,达到知识的整合。

2、即时练习,巩固提高。

同学们不仅用我们过去的方法解决了李奶奶的问题,还发现用比例的方法也能解决李奶奶的问题,同学们真能干!接下来请你们解决一下王大爷的问题吧!

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

(三)概括总结。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1、设要求的问题为X;

2、判断题目中哪个量是一定的?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3、列比例式;

4、解比例,验算,作答。

【设计说明】:组内交流之后,选派小组上台展示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有序组织语言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可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体系。

三、巩固提高。

四、全课总结。

9.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九

所用教科书:Go For It

所教年级:九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 九年级第一单元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主要以reading的文本为载体, 通过具体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训练学生速读和根据所给问题寻找相关细节的能力。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策略, 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上下文的帮助猜测新词词意和从多个词条解释中选择最恰当的词意。在这一部分阅读训练中, 针对任务型阅读这一学生的薄弱之处, 我设计了一系列题目, 希望学生通过一定量的常规练习, 感受任务型阅读, 减少畏难情绪, 更好的适应这一河北省的新题型。

对文本中的词汇和语法教学, 我把它们分成了两部分来处理。教师着重教授语法重难点“unless”一词的用法, 并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 归纳类比其它经常用于主将从现的连词:as soon as, if, when。其它文本中的短语相对简单, 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 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做适当的点拨。作业我选择了美国女诗人Sara Teasdale的一首优美的励志小诗“Like barleybending”

供学生欣赏, 希望学生在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美文学作品, 体会阅读之美的同时, 心灵上受到鼓舞, 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

整个课程设计凸显阅读课的特点, 对课本内容进行了内部整合与外部拓展, 同时也兼顾中考的要求对基本词汇和重要语法点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处理。课堂活动利用学习小组, 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主要是倾听、引导与点拨。

教学设计指导依据说明:

依据新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还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课程标准对学生“读”的目标描述中, 九年级学生应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等。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五课时, 前面四个课时的学习已经为本课做了一定的铺垫。学生在前面SectionA和Section B的3a阅读中也初步实践了一些阅读方法, 本课的学习, 将是前面小块阅读训练的延续与提升, 内容更为集中, 方法针对性更强, 阅读课的特色更加突出。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初一、初二两年的英语学习, 已积累一定的阅读量与阅读体验, 但是面对阅读中较难的体裁如:科普文、议论文和阅读中较难的题型如:主旨概括, 词意猜测, 根据细节进行推理判断还是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阅读策略的渗透和阅读技能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旨在通过对教材中Reading阅读材料的整合与延伸, 让学生通过实践, 结合教师的点拨与精讲, 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形成自己的有效阅读策略。

三、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学习并能在具体上下文情境中运用下列基本 短语:deal with, worry about=beworried about, learn to do sth, be angrywith sb, go by, decide not to do sth, regard…as…, complain about…, tryone’s best to do sth= do one’s best to dosth, with the help of sb, break off

学习连词“unless”的用法, 复习“when, if, as soon as”的用法。

能力目标:

学习如何通过上下文的帮助猜测新词词意和从多个词条解释中选择最恰当的词意。

训练学生速读和根据所给问题寻找相关细节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文本的学习, 鼓励学生做个坚强、快乐的人, 积极、勇敢地直面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1. 在于具体的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借助上下文的帮助获得恰当词意的能力;训练学生速读和根据所给问题寻找相关细节的能力。

2. unless的用法;主将从现常用连词“unless, when, if, as soon as”的归纳与运用。

(二) 教学难点:

1. 如何寻找有效的上下文

2. “unless, when, if, as soon as”用 法的辨析与结合情境的具体运用。

(三) 突破方法:

能力的提升借助具体的语篇和引导性较强的题目, 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 教师精讲巧点拨。

语法难点通过教师讲解, 小组互助学习来解决, 并通过巩固练习, 在具体情境中辨析、运用进一步巩固。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 One: Leading In

1. 教师出示图片和语篇。 (见图 1、2)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dancerswho performed at 2005 Spring Gala?How beautiful and charming they are!However, they can’t hear or talk, becausethey are disabled people. But they facethe challenges bravely instead of giving up.

2. 请学生猜测 disable 和 face 两词在 文中的词意。

3. 学生讨论词意, 交流方法。教师倾听, 点评, 及时鼓励。

在此过程中, 教师渗透学习策略, 点拨学生利用上下文的提示:They can’thear or talk, because they are disabledpeople. 上下文互为解释。They face thechallenges bravely. bravely副词的运用提示此处face是动词, 故应为面对之意。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 渗透策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

Step Two: Pairwork

1. 口语热身。教师出示话题及要求: Can you think of any problems you havehad recently ? Tell a partner how youdealt with them.

设计意图:阅读前的热身, 也是话题的衔接过渡:面对困难, 我们该如何做?

Step Three: Fast Reading

1.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What are the three ways of dealing withour problems?

在此过程中教师渗透学习策略:有时可以通过速读来获取信息, 速读时, 文中的副标题非常有帮助。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和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

Step Four: Detail Reading

1. 教师出示阅读任务: (1) 为判断正误, (2) 至 (4) 为回答问题, (5) 为翻译句子。

Stephen Hawking, a famous psychologist, becomes successful by regarding his problemsas unimportant. (T or F)

If we don’t deal with our problems, what will happe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ldren tohelp deal with problems?

Why do many students often complainabout school?

Let’s not worry about our problems.Let’s face the challenges instead.

2. 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写出答案, 要求书写工整, 清晰。

3. 核对答案, 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教师巡视, 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4. 全班范围内学生交流, 分享自己的 翻译句子, 学生自评, 选出最佳译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寻找相关细节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的能力, 训练学生根据文意选择恰当词意, 培养学生小组交流、合作的精神和认真倾听, 主动评价的意识。

Step Five:Vocabularies And Expressions

1. 请学生独立大声朗读课文并找出下列短语, 若需要可向组员寻求帮助:

(1) 处理, 应对 (2) 担忧 (3) 学习做某事 (4) 生某人的气 (5) 决定不做某事

(6) 将…视为… (7) 抱怨… (8) 努力做某事 (9) 在某人的帮助下 (10) 中断

2. 小组内朗读、记忆上述短语。

3. 教师组织小测试进行检测, 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测试题注重短语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

(1) I have trouble ______ all theproblems in such a short time. 应付

(2) ______, I finished writing thisessay easily . 在她的帮助下

(3) Our teacher ______ because ofhis cheating in the exam. 生他的气

(4) He ______ to learn English and caught up with his classmates at last.努力

(5) The young mother ______ herson’s illness for quite a few days. 担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Step Six: Grammar Study

1. 教师出示含有“unless”的例句, 学生朗读、体会、感悟。

2. 教师讲解“unless”, 带领学生辨析归纳unless, when, as soon as, if的用法。

3. 教师提供“unless, when, as soonas, if”的相关练习供学生巩固。

(1) We will go bike riding __ it rainstomorrow.

A. because B. unless

C. if D. when

(2) My brother is going to look foranother job____ the company offers himmore money.

A. after B. when

C. unless D. because

(3) Anybody can learn Englishwell____he works hard at it.

(A) if B. unless

C. when D. but

(4) Tom will call me ____ he getshome.

A. until B. unless

C. as if D. before

4. 核对答案, 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教师提供必要的讲解。

设计意图:关注语法重点, 提升能力的同时兼顾中考基础知识的考察。

Step Seven: Homework

1. 请学生欣赏Sara Teasdale的励志小诗“Like barley bending”并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Like barley bending

In low fi elds by the sea,

Singing in hard wind

Ceaselessly.

Like barley bending

And rising again,

So would I, unbroken,

Rise from pain;

So would I, softly,

Day long, night long,

Change my sorrow

Into song.

------ By Sara Teasdale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请用三五句话写出你的想法并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 开拓视野, 涉猎西方文学作品, 陶冶情操, 启迪心灵。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学生的课堂发言。

学生英译汉的译文。

基本词汇知识的掌握。

unless, when, as soon as, if用法的掌握与辨析。

评价方法:

对学生的课堂发言, 教师应及时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选出最佳英译汉译文的环节, 鼓励学生自评, 生生互评, 以达到美文共赏的目的。

词汇部分检测以竞赛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10.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十

年级

设计者

卢靖

课时数

第45

课时

课题

比和比例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比和比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能应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3、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比和比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正反比例关系.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准备过程:

1、解方程:38:X=0.5×19

2÷x3=0.5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②吴刚的身高和年龄.③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回忆:⑴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⑵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⑶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表。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式

正比例

反比例

⑷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

通过交流,概括出“一找、二想、三判断”,即:

一找: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二想:两种相关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三判断:根据关系式,看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

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1.知识梳理:

①我们小学阶段学到了哪些基本性质?

②有关比与比例的应用题有哪几个类型?

③关于比与比例的应用题你对大家有哪些提醒?

2.形成网络:(1)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等式的性质。

(2)比与比例的应用题可分为比例尺的应用题、按比分配应用题、正反比例应用题等.比例尺的应用题:

①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求比例尺

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②已知比例尺与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关系式: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③知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关系式: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按比分配应用题:

一般解题方法:①求出总份数----求出一份数-----求几份数

②转化成分数应用题:求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求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正反比例应用题:

解答方法:①分析数量关系。判断题目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②找等量关系。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

③列方程并解答,并检验。

三.巩固练习:

(1)填空:①0.25=2()=():12=4÷()=()%。

②0.375:9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③若A:B=3:2,当A=2时。要使等式成立,B应是()。

④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3段需6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6段需()分钟。

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1:1,这是一个()三角形。⑦如果图上距离4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千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若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4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2)判断:

①在一个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一定成正比例。()

②3:8的前项加上9,后项应乘3才能使比值不变。()

③因为5a=6b(a、b不为0),所以a:b=6:5。

()

(3)解决问题:(见课件)

个性化调整

上一篇: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学生作文下一篇:厨房设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