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财务状况表(共8篇)
1.企业经营财务状况表 篇一
关键词:财务管理,现金流,分析
1 现金流的含义和重要性
1.1 含义:
现金流是现代理财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主要记录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 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对外投资、对外筹资等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 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收支状况。按照现金流性质不同, 分为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和筹资性现金流, 三个部分构成了企业的现金流。
1.2 重要性:
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 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的每个环节之中, 对企业而言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2.1 现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动力。
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货币到实物, 再由实物到货币, 通过现金流入流出实现价值增值。此外, 企业经营扩大、增加规模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
1.2.2 现金流制约企业的生存。
企业的持续经营有赖于源源不断地现金流, 如果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没有实现现金流的回流, 将直接影响下一个生产周期的正常运转。企业的账面利润高不足以说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实力强, 企业账面亏损也可能因有足够的现金流而得以生存。
1.2.3 现金流决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力。
企业的发展避不开风险, 而决定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是企业的现金流而不是利润。现金流充足表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风险承受能力强, 投资者、债务人的信心就会增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实际上很难体现企业真正的偿债能力, 因为流动资产中包含应收账款、存货等变现能力不很确定的资产, 而现金流却是企业实实在在、可以立即用于偿还债务、抵御风险的保证。
2 单纯依据利润判断企业经营情况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的财务管理观点认为, 利润是最核心、最具价值的财务指标之一, 能够全面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未来的价值。大量资料显示, 倒闭破产的企业并不是都缘于亏损, 美国Grant公司、安然公司等在连续盈利情况下依然破产的例子, 就足以说明盈利的企业并非都经营情况良好。
2.1 利润并非企业真正的“收益”。
利润的计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遵循配比原则, 即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 凡是在本期应当确认的收入和担负的费用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高利润的企业往往因为大量应收账款陷入支付和偿债危机, 在整个社会资金链条紧张的情况下尤为突出。
2.2 利润存在相当的操控空间。
企业基于各种原因以做大收入、降低成本, 或以其他业务利润或营业外利润弥补主营业务利润等手段粉饰利润状况, 极易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假象, 必须借助现金流加以辨别。
3 如何运用现金流判断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情况
3.1 分析净额增减, 整体把握现金流。
分析企业现金流情况, 首先应关注企业的净现金流。一个企业在投资和筹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 净现金流增加越大, 企业的收现能力越强, 活力越强。如果净现金流是负值, 虽不足以依此判断企业经营情况, 但至少是不良信号, 预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欠好。
3.2 分析现金流结构, 把握企业盈利点。
分析现金流结构可了解企业现金流的来源和去向, 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创现能力和资金实力。
3.2.1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
这是最能体现企业自创现金能力的指标, 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赖于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净现金流越大, 企业的财力根基越稳固, 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越强。
企业正常经营、购销平衡时, 可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作比较, 差值越大, 企业的销售利润越大, 回款越正常, 创现能力越强。
此外, 可以把销售商品和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的全部现金流入作比较, 可以大致了解企业主营业务是否突出, 是否依靠非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利润。
3.2.2 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
分析投资活动净现金流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 不能以“正、负”简单判定优劣。当企业处于扩大规模、对外大量投资阶段,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不能弥补现金流出必然导致投资净现金流大额“逆差”。
3.2.3 筹资活动的净现金流。
如果筹资性现金流中权益性资本占比较高, 则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财务风险较低;反之企业的利息负担较重, 未来偿债压力较大, 财务风险较高。
企业的净现金流为正值时, 若主要是依靠经营净现金流的贡献, 表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向上;若经营净现金流为负, 单纯靠投资或筹资净现金流弥补, 则至少说明企业经营占用资金较多, 状况欠佳。
企业的净现金流为负值时, 不能单纯依此判断企业经营状况, 但要关注企业的资金运用情况。如果企业对外扩张增加了有效投资, 且经营净现金流弥补不了投资净现金流的缺口, 则企业虽然短期资金紧张, 但一旦投资产生现金流入就可改善优化现金流情况。
3.3 结合其他财务报表, 综合全面分析。
现金流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纽带, 运用现金流信息与上述两表相结合, 能挖掘出更多关于企业的信息, 从而有助于对企业做出更全面的评价。
3.3.1 盈利能力分析。
可以计算销售净现率、净利润现金率等比率指标, 判断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其中销售净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收入, 净利润现金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利润。前者反映了企业经营中资金的回笼情况, 该比率越接近1, 说明资金回笼越快, 资金占用越少;后者反映了企业每实现一元账面利润对应的现金支撑, 该比率越高, 利润的质量就越高。
3.3.2 偿债能力分析。
可以计算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等指标, 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现金比率=经营净现金流/流动负债, 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经营净现金流/负债总额。前者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至少应能保持在1:1左右;后者反映企业使用当年经营现金流偿还所有债务的能力, 合理的比率值既能体现企业较强的偿债能力, 又可反映出企业管理经营现金流的能力。
3.3.3 综合支付能力。
综合支付能力=经营现金流入+投资现金流入-偿还债务的现金支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 如果该指标大于零, 表明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入能够满足经营支出和支付到期债务, 且仍有盈余用于投资和股利分配, 反之则表明不能满足经营支出和支付到期债务, 如果不能扭转, 长此以往, 企业将面临支付风险。
4 运用现金流判断企业经营情况的局限性
由于固有的局限性, 现金流分析并不能“包治百病”。而且随着现金流分析愈来愈受到重视, 企业也逐渐关注现金流的“形象”, 有的甚至萌生操控动机。
4.1 现金流信息的历史性。
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反映的是企业在过去一个会计年度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反映的只是过去的经营状况, 不能体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情况和经营前景, 因此在对企业进行预测分析时, 仅能作为参考。
4.2 现金流信息的准确性。
现金流量表在编制时, 各种财务数据、资料在提供和使用过程中很可能由于主客观原因降低准确性, 主要受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会计信息的来源渠道等因素影响。
4.3 现金流信息的真实性。
2.企业经营财务状况表 篇二
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C103 表)是反映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的统计报表,它由总承包、专业承包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填报。此报表包括年初存货、年末资产负债、利润及分配、应付工资、福利、应收工程款等内容,主要涉及69项统计指标。报表的主要来源是依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损益表)进行填报。
■ C103 表填报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
建筑业企业填报的C103表是统计执法检查的重点报表之一。作为统计执法检查,我们不仅对重点指标进行检查,而且对容易出现错误的指标和今年调整变化的指标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在建工程、主营业务收入(工程结算收入)、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劳动、失业保险费等指标时常出现错误,其主要表现:
有的单位在填报在建工程指标时,由于对指标不理解,不管是为企业自己建造的工程还是为建设单位建造的工程,只要是年末有在建中的工程就将其实际支出成本填列在此项,造成虚报“在建工程”指标。实际上为企业自己建造的“在建工程”,将来要转入企业的固定资产,形成企业生产管理的条件要素。为建设单位建造的“在建工程”,是企业的建筑产品,是企业产品变现的重要过程,二者不能混淆。
■ 主营业务收入的含义及正确填报方法
主营业务收入(工程结算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指标指建筑业企业承包工程实现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以及向发包单位收取的除工程价款以外按规定列作营业收入的各种款项,如临时设施费、劳动保险费、施工机构调迁费等以及向发包单位收取的各种索赔款。根据“利润表”中“工程结算收入”项的本期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收入发生额代替填列。
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有的单位没有根据“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工程结算收入)”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而是根据财务快报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工程结算收入)”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的。经检查核实发现该单位年终决算时间较晚 ,财务快报中“主营业务收入(工程结算收入)”是按照其下属各工程部门上报的数据汇总填报的,其中有的工程财务快报数据是按照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并根据变更设计和特殊施工增加措施费计算得出的,与年终利润表实际的工程结算收入不一致,因此使此指标填报出现了错误。
■ 填报应付工资总额时应把握的问题
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标,也是容易出现差错的指标。主要表现在有的单位财务上没有设置应付工资科目,因此就认为此项指标不用填报了。对于这个指标2008年作了相应的调整。应付工资总额包括分包给非独立核算经济实体,这是填报这个指标应需要注意的。
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的全部工资,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而不是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余额。填报应付工资总额时应把握好三点:
①本年应付工资总额不仅包含本单位职工的全部工资,还应包括分包给非独立核算经济实体,如零散的建筑业包工队(组)等从业人员工资;
②本年应付工资总额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
③本年应付工资总额反映报告期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全部工资。
3.洮南市化妆品经营企业自查表 篇三
化妆品违法使用禁限用物质专项整治自查报告
经营企业名称
(盖章)
联系人姓名
许可项目经营地址联系电话
自查内容和自查情况报告
1、经营企业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 :(1)是□ 否□执行化妆品进货查验制度;是□ 否□执行化妆品索证索票制度;(2)是□ 否□建立供货企业档案,是□ 否□建立购销台账。
2、所经营化妆品合法性情况:
(1)国产化妆品是□ 否□由取得有效《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
(2)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是□ 否□取得“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
(3)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是□ 否□取得 “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
(4)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是□ 否□取得“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
(5)进口化妆品是□ 否□在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凭证有效期内入境。是□ 否□经过检验检疫部门检验
3、化妆品标识标签情况 :(1)所经营的化妆品是□ 否□有质量合格标记、是□ 否□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者标注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
(2)产品名称是□ 否□符合《化妆品命名规定》、《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及其他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相关规定。
(3)国产化妆品是□ 否□标明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是□ 否□标明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4)进口化妆品标明原产国名或地区名、经销商、进口商、在华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
(5)特殊用途化妆品是□ 否□标示批准文号;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是□ 否□标示备案文号。
4、产品保质期:(1)是□ 否□存在化妆品过期现象。
5、储存条件、卫生情况(1)经营场所和仓库是□ 否□保持内外整洁;是□ 否□有通风、防尘、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散装和供顾客试用的化妆品是□ 否□有防污染设施。
(2)是□ 否□按规定的储存条件储存化妆品。
6、产品宣传、店内宣传情况(1)所经营的化妆品是□ 否□存在宣传疗效、是□ 否□使用医疗术语、是□ 否□注有适应症、是□ 否□违法宣传“药妆”“医学护肤品”。
(2)店内宣传资料是□ 否□存在宣称预防、治疗疾病功能等违规行为。
7、其他违法行为是□ 否□有自制化妆品行为。
自查是否有宣称美白、染发、祛斑、祛痘/抗粉刺四类易违法使用禁限用物质的化妆品(可另附页)
说明:本报告由企业对照检查项目逐条如实填写,在□内打√;空间不足,可另附页。
4.企业经营状况问卷调查表 篇四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和类型 企业名称填否由企业自主)□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独资企□ 合伙企业
2、注册资本
3、主营业务
4、已经营年限
二、经营状况
5、当前经济形势对本企业经营的影响状况
□ 严重影响□ 有所影响□ 不受影响
6、预计今年全年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以及企业盈亏情况如何? □ 增长、盈利□ 下降、亏损□ 营收增幅下降,利润减少□ 基本持平
7、近期贵企业的用工计划如何?
□ 增加雇工□ 裁员□ 不裁员,但减薪□ 维持现状
8、近期贵企业的投资意向如何?
□ 增设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撤回对子公司投资□ 注销分支机构□ 无上述意向
9、贵企业主要采用何种途径筹集运营资金?
□ 增资扩股□ 银行贷款□ 民间借贷□ 上市融资
110、贵企业是否曾通过以下担保方式获得融资?(可多选)□ 动产质押□ 股权质押□ 商标权质押□ 其他担保方式
11、面对当前经济形势,贵企业新一年的打算
□ 缩小经营规模□ 暂时歇业□ 扩大经营规模□ 维持不变
12、当前影响和制约企业经营最大负面因素最突出问题(可多选,按重要性排序):
A、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B、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不断下降C、流动资金短缺 D、市场需求降低 E、生产能力不足 F、出口贸易摩擦加剧、订单不足G、用工成本增加H、人民币持续升值I、电力供应不足J、运输紧张K、缺乏自主知识产权L、经营管理不善M、其他
13、企业解决消化成本提高的主要办法(可多选,按重要性排序):
A、减少出口、扩大内销 B、扩大进口 C、向上游企业压价 D、提高出口价格E、减少雇员 F、采用替代原材料G、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H、与国外进口商签订长期贸易合同 I、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J、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K、其他(请注明)
14、贵企业是否坚持形势分析,预见危机发生:□是 □否;提前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A减少或停止投资 B调整发展战略 C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D其他(请注明)
20、上述侵害对您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
□ 影响不大□ 略微影响日常工作□ 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
21、您是如何认识企业家权益保护的?
□ 很重要,需要加大立法保护□ 无所谓,企业家注重的是经营效益□ 不重要,对此不感兴趣
四、意见和建议(可多选)
22、您认为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减免税费□ 解决融资瓶颈□ 帮助开拓市场□ 加强政府服务□ 其他
23、您是否认为危机中潜藏机遇,对于危机中抓发展,您有何建议?
□ 产业链整合□ 实施兼并重组□ 借壳上市□ 进行股份改制□ 其他
24、您希望企联为会员提供哪些服务?
5.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报告 篇五
近期笔者对调查地区纳税100万元以上的建筑安装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采取发统计表、网上查阅、查原始资料等方式,基本了解了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并对加强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提高纳税水平作了初步思考。
一、2010年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1、生产经营情况:
2010年调查地区建筑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7.45亿元,同比增幅为11.7%(与2009年相比,下同);企业营业额401.71亿元,同比增幅为14.9%;施工面积4940.6万㎡,同比增幅为8.5%;新开工面积1912.4万㎡,同比减少12.6%;竣工面积1807.2万㎡,同比增幅为15.6%;从业人数15.16万人,同比减少0.9%;高层项目1295幢,同比增幅为11.6%;超高层项目117幢,同比增幅为33%。其中,接受调查的17家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65亿元,占全地区43%;实现营业额146亿元,实现利润2.4亿元。
二、2010年建筑企业生产经营预测
1、生产经营预测
2010年突如其来发生的经济衰退,建筑业同样也遭受了严重冲击。去年由于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我市建筑经济总量、施工面积的同比增幅大幅减小。全地区建筑业新开工面积同比出现负增长,下滑明显,这是自1998年11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尤其往年下半年应是项目新开工的黄金季节,但全年出现12.6%的负增长,全地区跨工程仅有3133.45万平方米,可见调查地区建筑业受影响的程度。2010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调整投资方向,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规模,公路铁路、港口机场、水利水电、市政公用等项目增多。但由于今年国家未将房地产列入十大振兴发展规划,加上楼堂馆所进一步压缩建设,这对调查地区以房建为传统优势的建筑业来说,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预计今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会保持一定增幅,但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同比可能会同时出现两个负增长。我市今年建筑业发展趋势将不容乐观。从调查的17家企业预测的情况来看,建筑业总产值、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三项指标均分别比去年下降8.32%、7%和7.53%,融资成本将上升1.34%,利润总额将下降20.93%。
三、2010年生产经营放缓的主要原因分析
1、国际金融危机具有波及性。2010,调查地区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357亿元,但由于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今年有些企业的部分区域市场经营规模增长放缓,跨和新承接的工程量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2008新开工面积为465.48万M2,与2009年同比下降21.06%。有个别工程项目因业主工程资金拖欠出现亏损。在当前建筑市场中,巨额垫资、融资、带资以及最低价中标等市场潜规则有增无减,我们S建贷款额高达8亿元、T建公司贷款额高达5亿、S建公司也近1个亿,增加了企业大量的财务费用,给对外经营和保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带来制约,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现在有人说 “企业在为银行打工”。
2、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滞后性。2010年,人民银行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采用降低存款准备金及贷款利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调节资金供求,增加货币投放及降低银行利息来支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央行的这一政策在房地产企业中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落实,2010年承接的项目相对往年而言,可能导致施工企业垫资压力的进一步增大。
3、建筑市场行为具有不规范性。2010年全球经济的衰退将逐渐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尽管国家出台一系列产业振兴政策,但不可能在近期内得到改变,预计2010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会有所减少,施工产值会有所下降。2010新开工面积为465.48万M2,同比下降21.06%(2009年新开工面积为589.65万M2,绝对下降量为124.17多万M2),而人工成本从17家建筑企业的调查情况看,预计2010年劳动力成本将下降5.49%左右,但远远小于工程量下降速度,可以说仍居高不下。目前实际人工工资远远大于定额规定的人工工资,定额人工工资在S省内只有42元/天,而实际人工工资连小工都达到50元/天,这超过的部分只能由建筑企业来承担,也就是说挤压利润空间。另外,建筑市场普通采用低价中标,一般在预算价下浮10~15%之间,有的甚至更高,这更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4、建筑材料成本有不稳定性。预计2010年的工程材料成本会比2009年有所下降,特别是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混凝土等)价格比2009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2010年,国家预计投资4万亿元用于基础性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综上所述,预计2010年建筑企业材料成本会有所降低,这给建筑业企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一定的空间,但不会太大。因今年上半年的工程项目大多是去年下半年承接,但今年上半年的钢材价格将比去年下半年有所上升,这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
四、扩大建筑企业经营规模的对策措施
当前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要求,在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调查地区建筑业总量今年要保持13%以上的增幅,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主要举措是:抓住一大发展机遇,提升两个竞争能力,加快三项结构调整。
(一)抓住一大发展机遇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既是对建筑业发展的严峻挑战,同时也给建筑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应对得当,抢抓机遇,我们一定会转“危”为“机”,延续较好较快发展势头。一是进一步固守省内市场。调查地区建筑企业在S省内市场完成量要达到总量的50%以上,所以抓住省内市场就抓住了重中之重。二是扩大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市场份额。沿海省份一直是我们的大市场。尽管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比中西部地区大,影响的程度比中西部地区深,但东部省份的经济总量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数大,因此有必要提高这一传统大市场份额。三是抓好中西部潜力市场的开拓。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外向度较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不大,与此同时,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应当讲,中西部省份的建筑市场在未来几年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四是继续抓好国际建筑市场的开拓。要充分发挥已取得外经权企业的优势,进一步拓展经营领域,扩大海外业务,争取与国内相关企业合作,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二)提升两个竞争能力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调查地区重点骨干企业老总年龄基本上在50岁上下,高学历人员不多。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企业整体素质。鼓励企业积极培养引进建筑业高级技术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尤其是特殊专业人才。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开发应用范围。二是提升企业管理能力。这几年调查地区建筑业发展迅速,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许多二级企业升为一级企业,一级企业升为特级企业,一级专业承包升为一级总承包企业,但对照企业资质要求,一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差距还不小,提高不快。企业管理涉及面很广,包括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人才管理等方方面面。从这几年一些企业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有好多方面值得特别注意。在2010年中将更加突出建筑企业管理这一关键环节。
(三)加快三项结构调整
6.企业经营状况十观察 篇六
一、看经营现金适应能力
经营活动需要现金, 同时经营活动也产生现金。通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比较, 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 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自适应能力较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仅能够满足经营本身的需要, 而且剩余部分还可以用于投资或还债。
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 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自适应能力较差,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能满足经营本身的需要。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销货款的回笼不及时或者存货大量积压无法变现, 为此必须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否则, 造成的经营资金缺口只能通过收回投资或者举借新债所得现金来弥补。
二、看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关心的, 鉴于对企业安全性的考虑, 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较, 可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偿付负债的能力, 说明企业每1元负债可由多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保障。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进行比较, 更能反映企业在不利用外部筹资情况下通过自有资金偿还债务的能力。
该比值若为负数, 表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 这时若有负债到期, 只能变卖其他资产偿还债务。为此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负债规模, 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提高偿债能力。
该比值若为正数, 说明具有相应偿还负债能力, 该比值越大, 偿债能力越强, 财务风险越小。但该比值不能太大, 太大说明资金未能有效利用, 影响企业获利能力。因此, 该比值应当控制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足够偿还到期债务即可, 超出部分需要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以获取更大利润。
三、看供销状况
企业供销状况是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是否合理、企业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比较, 从中掌握企业大体的供销状况。
如果该比值大于1, 意味着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形成原因:企业可能在本会计期间内因产品提价而使收入增大, 如果没有提价, 那么企业可能在“吃”库存, 这时就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看存货的运用情况, 如果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变动不大, 则需要看企业是否收回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或者预收账款。这样, 通过层层推敲, 问题的原因就能水落石出。
如果该比值小于1, 意味着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小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入不敷出”。形成原因:企业可能支付以前年度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 这时就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看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变化情况, 如果变化不大, 则需要看是否存在库存积压情况。
四、看新品开发能力
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决定其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为此, 企业必须不断地研究、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改造与淘汰老产品。企业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 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充满生机。通过“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较, 可以观察企业当年投入市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是评价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比值越高, 说明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越强, 技术进步越快, 企业未来竞争能力越强, 生存发展空间越大, 持续发展的前景越好。
五、看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企业运用其所支配的经济资源, 开展某种经营活动从中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盈利水平, 才能生存和发展。
通过“营业利润与成本费用 (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的比较, 表明企业每1元成本费用能够取得多少营业利润, 该比值越高说明企业为取得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 成本费用控制越好, 盈利能力越强。耗费与利润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耗费多必然获利小。因此, 需要量化成本费用管理目标, 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合理控制、节约成本费用, 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
六、看资产质量
资产的质量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未来进一步利用或与其他资产组合利用的能力。资产质量的好坏可以通过资产的有效性和有效运行来考察。
观察企业资产的有效性, 可以从剔除不良资产、充分考虑资产质量入手, 控制和减少企业不良资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通过“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的比较, 可以判断企业的资产质量, 揭示企业资产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该比值越低, 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资产质量越好;反之, 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越低, 资产质量越差。企业应及时查明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提出相应措施, 盘活资产,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考察企业资产有效运行, 可以通过资产周转速度来反映。通过“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较, 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它是观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 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 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该比值越高, 说明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资产经营效果越好, 资产管理水平越高, 获利能力越强, 资产质量越好;反之, 则表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差, 获利能力越弱, 资产质量越差。为此, 企业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 及时处理多余、闲置的资产, 不断提高销售收入, 加快资产周转速度。
七、看收益质量
收益质量是企业收益中的现金比重, 即反映营业利润中以现金回收销货款的比重。现金比重越高, 收益质量越好。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实际上就是企业实现的可变现的经营收入与实际支付现金的成本费用的差额, 相当于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的净收益, 而企业同口径营业利润 (指在不包括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筹资活动的财务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减去所得税费用) 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的, 这样就会造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的不一致, 形成有的营业利润没有现金流入的局面。
通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较, 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收益质量, 说明实现每1元营业利润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多少, 以此衡量企业经营收益的风险程度。
特别强调只有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营业利润均为正值时才可以进行比较。通过计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值来判断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该比值等于大于1, 说明企业创造的营业利润全部可以现金形式实现, 该比值越大, 说明企业盈利质量越好, 货款回笼工作做得越好;该比值小于1, 说明企业创造的营业利润部分以债权形式实现, 一旦债权难以收回, 就会造成坏账损失, 说明收益质量较差, 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为此企业应当加大催收账款的力度, 增加现金收入。
八、看投资能力
投资能力分析主要是观察企业能否筹措足够的现金满足投资的资本性支出需要。资本性支出主要是指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方面的支出以及用于对外投资方面的支出。它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通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性支出”的比较, 可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进行再投资能力。
若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资本性支出, 意味着企业有能力实施投资扩张政策, 扩大其经营规模, 增加资本性支出。在没有到期债务的前提下, 该比值越大, 说明再投资能力越强;反之, 说明再投资能力越弱, 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不能满足资本性支出。
九、看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发展是企业生存之本, 也是企业获利之源。企业只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壮大资本实力、提高盈利能力, 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通过“本期资产增长额与期初资产总额”的比较, 可以衡量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 评价企业经营规模总量上的扩张程度。该指标从企业资产总量扩张方面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 表明企业规模增长水平对企业发展后劲的影响。
该指标值大于零, 说明企业本年资产增加了, 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了。该指标值越大, 表明企业一个经营周期内资产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 获得规模效益的能力越强, 持续发展能力越强。在实务中应注意资产规模扩张质与量的关系以及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避免盲目扩张。
该指标值小于零, 说明企业本年资产减少了, 企业必须认真查明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善。
十、看资本保值增值
资本保值增值是指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通过“企业年末股东权益与年初股东权益”的比较, 可以反映企业资本保全和增值状况, 它充分体现了对股东权益的保护, 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侵蚀股东权益的现象, 反映股东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
该比值大于1时, 说明当期资本增值;该比值等于1时, 说明当期资本保值;该比值小于1时, 说明当期资本减值。该比值越高, 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 股东权益增长越快, 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该比值若为负数, 则表明企业的资本受到侵蚀, 没有实现资本保值, 损害了股东权益, 也妨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应给予高度重视, 提出措施及时解决。
摘要: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本文通过财务报表数据的运用, 着重从十个观察点看企业经营状况, 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企业,经营状况,十观察
参考文献
[1].李保存, 王荣, 曾瑶.实用财务报表分析.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9
7.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如何 篇七
一般而言,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定量界定主要包括从企业雇员人数、资产额以及营业额三方面进行界定,定性界定一般从企业质量和地位两方面进行界定。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从业人员为界定标准,把500人以下的企业视为中小企业,50—100人以下的为小企业。
中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经过几次调整。1999年最后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参与划型的企业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该标准已明显不适应形势的变化,有关部门已考虑吸收国际经验,改变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可望推出的新标准是按企业的销售收入来划分企业的规模,将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划为小型企业,500—5000万元的划为中型企业,5000万一5亿元的划为大型企业,5亿元以上的划为特大型企业。
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本次调查将中小企业定义为从业人员在500人以下,资产或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工业企业。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本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调查,问卷共设18个问题,主要从七个方面分析:一是从中小企业的设备、技术、有无技术创新等方面,反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二是从中小企业的主动性来源,反映中小企业中技术创新的主体;三是从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来源,反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四是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采用的方法 使用的技术类型和来源,反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五是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果,反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六是从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反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
地区发展水平如何划分
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划分为五个发展水平的地区:
发达地区 (10000元以上)
次发达地区 (700—10000兀)
中等水平地区 (5000—7000兀)
欠发达地区 (3000----5000兀)
不发达地区 (3000元以下)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本次进行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问卷共设问题16个,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
一是中小企业参加信用评级、资信等级状况、评级机构及评级的作用,反映中国当前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及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二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及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来了解和反映当前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状况;
三是从中小企业能否从银行获取短中长期资金贷款、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难易程度及由于缺乏资金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反映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
四是从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近两年呆帐变化情况反映自身融资的条件;
五是了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变化状况,反映外部融资的条六是反映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渠道及担保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本次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来源过于单一:
有65.7%的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其次权益性投资占33.3%,其他来源占16.4%,债券类来源最少仅占1.8%。
企业信用体系状况本次调查显示,参加过资信评级的企业占46.6%,未参加过资信评级的企业53.4%,半数以上的中小企业未参加资信评级。从参加资信评级的企业状况分析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参加过资信评级的企业依规模、营业额由小到大呈递增态势;二是从地区划分看,参加过资信评级的企业集中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仅有19.9%的企业参加过资评级,与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的62.3%相比,差距相当悬殊。三是从参加过资信评级的企业资信状况来看,总体资信状况较好。获得评级机构资信评级AA级及以上企业占全部参加评级企业的60.7%,A级以下及C级以上企业占全部参加评级企业的31.4%,C级及C级以下企业仅为7.9%。资信状况较好,资信评级AA级及以上多集中于营业额大、盈利高的企业。
担保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中小企业缺乏担保渠道,能够获得担保的企业数量较少。据调查,64.2%的中小企业没有渠道获得信贷担保,只有35.8%的企业能够获得信贷担保。即使在有较大盈利企业中,也只有65.6%的企业可以获得信贷担保,担保难可见一斑。
据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提供的资料,从1998年至2001年,我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80多个城市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到位担保资金40亿元,可为中小企业解决400亿元的银行贷款。但由于各地新建的信贷保险担保和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制度创建、业务开展时间较短,其作用还不甚明显,许多地方担保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和普及。这就是为什么中小企业信贷担保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主要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主要渠道过于集中在各类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方式和影响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因素
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因素主要为:国家信贷政策、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以及银行手续繁琐,所占比例超过50%。
8.企业经营财务状况表 篇八
对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我国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的现状、问题和发展特点,发现我国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对运输企业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对于运输企业中的特点得以充分的发展,改进我国运输中的速度和降低运输中的成本,使我国运输的业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调查时间:2013年暑假。
三、调查对象:益阳市某个运输企业
四、调查方式:实地考察以及走访消费者群众。
五、正文主体
一、摘要
在现代物流的冲击下,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流经营成为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物流与客流的配置与运转也日渐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话题。我国运输行业虽然已经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但是还并不完善,还没能利用高科技的方法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运输成本降不下来,运输服务提高不上,导致运输业还没有真正的成功。每个运输行业应该把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做精做细,一切的工作要有秩序的进行,有条不紊的把运输物流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达到管理有条理化,程序规模化,成本节约化,要为我国运输事业做出一份出色成绩。
二、调查的发现
1、我国运输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运输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物流作为一种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高效率系统化的全新服务冲击着传统运输市场;另一方面,运输作为物流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物流的发展大潮中又为自身的发展创新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运输企业在新兴物流业冲击下,经营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大、中型以及新兴发展的小型运输企业也开始寻求物流发展的道路,并涌现出一些成功的典范。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而最终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公司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运输企业的规模会直接影响运输成本。当企业的规模增大时,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我们称之为“规模经济”,当企业规模增大时,产品的成本不降反升,我们称之为“规模不经济”。通常,生产规模较小时,报酬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幅度,但是达到一定规模时,继续增加投入会产生相反的后果。因此在运输中,生产经营者总是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我国各地之间的人员、物资来往十分频繁。
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直接促使了交通的发展。社会对运输的需求使目前的运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经济的发展,规模运营方式正因其成本低、效率高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道路运输业基础设施改善力度的明显加快,各种运输服务项目和服务类型的不断出现,运输需求多样化程度的增加,道路运输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而对道路运输市场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按照现代运输经济学的观点,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包括道路运输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均具有规模经济性,而道路运输规模经济性更为明显。目前运输市场中乱、小、多、个体经营问题很多,直接导致实现规模运输的手段仅仅是超载、超卸,对运输业的长久发展很不利。运输生产必须由运输企业来完成,因此运输企业实现了规模化将为规模化运输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2、我国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现状,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企业的物流经营趋势不可逆转。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运输的支持,现在绝大多数的物流企业都是从传统的运输或与运输相关的企业改造过来的。正因为如此,物流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伴随着运输企业物流概念的引进与利用的过程。现代物流对于传统运输的冲击加上新兴物流市场巨大的诱惑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过渡的直接动力。在我国,大多数运输企业已经或正在向物流企业转化,而剩下的一部分没有开展物流经营的运输企业,也正在为物流经营创造条件。可以说,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的趋势不可逆转。
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开展物流经营。对于已经开展物流经营的运输企业,许多都是在原有运输服务基础上,通过扩展其他物流服务功能的方法开展物流服务,由于多年来依托国内发展,己经形成相当的网络优势,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与发挥客户网络优势是目前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的另一个特点。
许多运输企业能够将发展物流经营上升到战略高度,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在内部进行彻底的改革。绝大多数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开展物流服务对于改善自身经营状况,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在经营管理和组织结构上摈弃了旧有的体制,将所有的经营活动围绕着物流服务而展开,并在专业技术上有所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3、运输企业中还存在的缺点
运输企业在向物流方向发展仍属于起步阶段,相对于国外竞争者来说,我国的运输企业还普遍地存在着许多不足:(1)场站、运输、设备单
一、管理水平落后。这是我国运输企业的历史造成的。(2)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严重滞后,物流信息网络尚未建立。目前信息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电话、传真方式的管理水平。这标志着运输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还很落后。(3)整体人员素质距离现代物流服务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我国的运输企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并且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这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4)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缺乏雄厚的后续资金。我国运输企业包袱重,企业缺乏雄厚的资金用以开拓新业务,这是国内企业物流业务发展较慢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4、运输企业的特点分析
从我国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的现状来看,运输企业的物流发展是喜忧参半。一些具有实力并致力于发展创新的运输企业在向物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在经验与教训中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更赢得了市场,从而获得了相当的收益,而另一些企业仍然在扮演着传统的运输角色,在有限的空间内争抢市场份额。但无论现实状况如何,运输企业发展物流必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
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与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或提高物流运输服务水平实际上是一对“效益背反”问题,即想要物流运输成本最小化,必以牺牲提供较高的物流运输服务水平为代价。企业在选择最大化地提高物流运输服务水平或降低物流成本时,很难找到最佳平衡状态。提高物流运输服务水平与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两方面的比较,从比较中看出,在企业的基本目标、物流能力、服务标准和物流周期上,两方面都各有不同,企业决策者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发展目标定位、主要客户群的要求等来选择偏向哪一方。
运输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也会遇到与生产企业相类似的问题:选择纵向一体化经营还是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精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基于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考虑,某些企业经营者愿意在主业的基础上发展相关业务,这样既可满足多方位的需求,其新兴业务又可在主业的带动下成长壮大。但这样的纵向一体化发展并不能规避市场风险,并且企业在经营不熟悉的领域时,往往经验不足,业绩不佳,甚至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而,另一部分经营者选择了集中发展主业,而将生产企业外包给他们的部分业务再外包出去,但问题仍然存在’一企业的利润增长并不明显,并且由于外包企业和分包商之间信息传递的延迟、相互合作得不紧密会严重影响物流服务质量。
5、对运输企业提出的建议
(1)竞争方式和竞争手段日趋多样化。传统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几乎完全表现为价格竞争,企业为吸引客户,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现代物流的兴起,使得运输业主们意识到现今的市场竞争中,价格上的挖潜己经黔驴
技穷了,其经营的重点从而转向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增强技术设备能力,提供全面、优质、及时的客户服务方案等方面,吸引客户的更在于想顾客之所想,以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保持与顾客的长期合作关系。
(2)竞争主体多样化,竞争者之间关系良性化。在以物流为主的企业运作方式下,原有的竞争范围被打破,企业逐渐向其上、下游扩展业务范围,水平方向也积极地变同行业恶性竞争为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因此,供应链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是多主体,跨行业、跨地域的竞争,竞争者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友好、相互信任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3)企业发展全球化。在各国运输企业争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我国的运输企业也会迅速地将网点遍布全球,以全球为着眼点,扩大世界市场份额,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成为未来竞争中的强者。我国己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也将进一步加快我国运输企业的物流全球化进程。
(4)强强联合,结成战略联盟。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与产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更是供应链内或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为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取得供应链中的中心地位而相互联盟,而这种联盟不再是以“强”扶“弱”,而是“强强联合”,通过制定共同的战略目标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格局。
三、对我国运输企业物流经营发展的感想
【企业经营财务状况表】推荐阅读:
调查企业经营状况08-11
经营企业自查表08-04
对运输企业物流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07-19
企业经营失败案例07-09
企业经营战略论文10-17
企业经营业绩自查报告07-19
企业经营战略策划书08-03
企业租赁经营的合同08-12
标准企业承包经营合同08-26
经营战略及企业文化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