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大陆 有趣的差异

2024-08-08

~~~ 台湾.大陆 有趣的差异(共11篇)

1.~~~ 台湾.大陆 有趣的差异 篇一

台湾光复的资料

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

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2.~~~ 台湾.大陆 有趣的差异 篇二

一、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电视新闻节目特点

(一)中国大陆电视新闻节目特点

在骆正林教授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曾提到:“新闻起源于西方,而且起源较晚,最开始作为社会学的分支而存在,后来才渐渐独立出来”。可见,新闻既是从社会学分离出来的,那么必定是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上,而社会是真实的。换一种说法,新闻首要条件应当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新闻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由报纸到电台再到电视节目。中国的第一档也是最典型的一档的新闻节目被称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的《新闻联播》,产生于1976年7月1日。最初的《新闻联播》只有外景片,没有播音员。而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不仅有播音员播报摘要,连外景片也有讲解的一档节目。虽然大大提高了播报效率,但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引导电视观众的思维。新闻中心梁晓涛主任曾说:“不仅关注新闻事件,还更重视新闻价值。”播音员的出现就是为引导观众从“正确”的角度去关注新闻。

再看其他的新闻节目,上星卫视的主流新闻节目形式和《新闻联播》大同小异,而且极少有评论类的新闻节目,即使有也是在新闻播报时穿插出现。而部分地方台则有少量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但不会作为主流新闻节目播出,且播出的时间也略为讲究。例如,湖南经视的《钟山说事》播出时间是在晚上10点左右;而在晚间六七点左右的黄金时段,有一档《经视新闻》作为主基调新闻节目存在。

虽然目前中国新闻类节目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还是呈现出一些可喜的进步。例如,央视对于《朝闻天下》和《新闻30分》等一系列新闻节目的改革。

《朝闻天下》作为一档类似读报节目存在,形式大约为表述事件加参考纸媒评论。改版后的播报虽形式庄重许多,但纸质媒体和网络上都对其引进评论员机制叫好,称这一机制“让特约评论员与演播间的主持人进行连线对话评论,使人耳目一新。”而收视率比未改版前提升了28%,更说明央视对新闻类节目改革的成功。《新闻30分》收视率比未改版前更是提高了35%。

另一方面进步体现在中国新闻节目跨出国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N)下属的中国新华电视控股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9日与泰国新闻网(TNN)签署合作协议,CNC电视节目将在泰国新闻频道TNN24播出。”这也说明了我国的新闻节目向走向国际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台湾地区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

如国要用几个词概括台湾新闻的特点,大概是“泛娱乐化”“泛低俗化”和“立场化”。

第一,泛娱乐化。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在如此描写台湾新闻节目:“播报社会新闻,便伴以尖叫、嚎哭、刹车的音响;播报天气预报,主播竟然先唱起了《秋意浓》,然后捡起一片道具树叶,深情款款地告诉观众降温的消息……”不仅如此,台湾新闻类节目还善用动画和特技,再现画面,以此来吸引观众。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在看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台湾的名嘴李艳秋就曾表示“:变得随波逐流,节目上会说些有特色的流行语。”而她同时也表示,她觉得对不起观众,因为违反了专业新闻规范。

第二,泛低俗化。看过台湾新闻节目的人都应该有同一种感受,就是画面的夸张和字幕的突出。而台湾媒体最“擅长”的莫过于拍两个阵营,由开会变成辱骂,再由辱骂变成打架,乱成一锅粥,但节目的收视率往往很高,这种风气可以用“低俗”二字来形容。如果把台湾政坛之乱是“家丑”,那么媒体绝对是把“家丑外扬”的传播者,而目的,仅是收视率。

还有其制作的字幕,繁多且有爆点。看过韩国综艺节目的人们都知道,韩国综艺节目有很多笑点都在其制作的花式字幕上。而台湾恰恰把这种效果在新闻节目上发挥到了极致。其字幕虽有介绍及讲解作用,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制造噱头。

第三,立场化。由于政治背景的缘故,台湾政坛一直呈现多党对立的局势。而台湾各大电视台也由于政治信仰不同,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各台在播报同一则新闻时切入点不同,导致对同一件事的评论相异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台湾的新闻,尤其是评论类新闻往往有很强的主观性。这样,有违客观陈述新闻事实的原则,而且某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台湾媒体确有煽风点火的作用。

不得不提的是,“立场化”虽然不适合于新闻播报,但是却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台湾“公众话语权”,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其民主的体现,而且让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正是这种“民主”,对如今台湾新闻节目的影响及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及原因

(一)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电视新闻节目严谨性差异

中国大陆的电视新闻作为“党的喉舌”,单从新闻事实的角度来说,其报道内容是相对客观且严谨的,新闻内容和事实本身不会有太多偏差。而台湾的新闻节目则带有较多主观色彩。“泛娱乐化”“泛低俗化”和“立场化”几乎是大多台湾新闻节目的通病,往往会造成新闻内容和事实的不符或夸张。

(二)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新闻自由度差异

根据2012年REPORTER WITHOUT BORDERS这一非政府组织的调查表明,台湾新闻自由度全亚洲第一(全球第47名),远高于全球排名173名的中国大陆。表明,新闻自由度是大陆与台湾新闻节目各方面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电视新闻节目差异的主要原因

人民网上曾刊登了一篇由邱鸿雨执笔的文章,题目是“大陆新闻节目和台湾新闻节目的比较——以央视《新闻联播》和中天《晚间新闻》为例”。论文中提到的一些观点:“节目的严谨程度不同;新闻生态的不同;主持人的背景不同”。而上文中对台湾节目特点的分析也恰恰印证了这些观点,但并不是仅由这些表面的原因造就了两岸新闻节目的差异,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政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央视有一档非常著名的节目《海峡两岸》。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大陆主持人和专家与台湾的两位评论员进行现场连线,对当前政治局势(偏台湾方面)进行讨论。这档节目中不论从主持人和评论员的穿着打扮,还是演播室的布置都处于一个风格线上。但很明显两岸评论员与主持人说话的“犀利”程度大不相同。大陆相对谨慎,说的内容要经过深思熟虑,表达方式也相对婉转;而台湾地区可能就会吆喝着他们领导人的大名直接批评等,台湾评论员总是会以十分尖刻犀利的方式直指问题核心,一针见血。

这个例子说明即使大陆与台湾的节目形式高度一致(如没有台媒炫目的字幕、有庄重严肃播报新闻的主持人等),其新闻节目不论是从内容深刻性还是内容广泛性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由来主要是因为政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深圳报业集团的总编辑胡洪侠在他的《对照记@1963》中写到了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同时代的人在不同地方的成长历程。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如果用词来概括这三个人或者这三个地方之间的差异,“第三类是看上去带有政治性的词语,三地的人在成长、生活中却都能涉及到”。由此,政治背景对人的成长、发展起到的作用可见一斑,更不用说对新闻节目的影响了。

三、结语

中国大陆新闻节目与台湾地区新闻节目相比,虽然在新闻自由度方面台湾地区远高于中国大陆,但是就新闻事实的客观性而言,大陆则是远高于台湾。两个地区虽然在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和形态上有相当大的差异,但经过电视新闻节目几十年的发展,都基本找到了一条拥有地区受众的发展道路。

摘要:中国大陆的新闻节目,就目前而言不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拘谨,而代表节目《新闻联播》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进行研究,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电视新闻节目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电视新闻节目,差异

参考文献

3.~~~ 台湾.大陆 有趣的差异 篇三

关键词:大陆普通话  台湾国语  同名异实词  差异  融合

一、引言

海峡两岸隔绝了半个多世纪,在语言文字上出现了不少差异,其中词汇差异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两岸的交流沟通中常造成误解。在研究的基础上,将两岸词汇的差异进行整合沟通,有利于扫除两岸沟通中的语言障碍,促进汉民族共同语的和谐健康发展。

两岸语言词汇方面的差异,从词形与所表达的内容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同实异名,即名称不同而所表达的内容相同。例如同指“使用一次就扔掉的筷子”,大陆称“一次性筷子”,台湾称“免洗筷”。2.同名异实,即名称相同但所表达的内容不同。例如“奶酪”,大陆指“用牛、羊等奶汁加工而成的半凝固食品”,台湾指“用牛奶、洋菜等材料制成的甜点,口感滑嫩,有弹性”。

由于词义演变的社会环境不同,新词语产生的理念不同,海峡两岸常会形成同名异实的词语,在此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中的同名异实词语,而不考查两地方言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语料主要来自于2003年北京语言大学和台北中华语文研习所合编出版的第一本两岸词典——《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2012年8月由两岸共同合作编纂的中华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两岸常用词典》大陆方面由编委会负责,台湾方面则由台湾文化总会编印。该词典是目前海峡两岸通行的、最权威的两岸词典。我们将两部词典中的同名异实词提取出来,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在更好地了解海峡两岸同名异实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中的同名异实词的发展变化。我们所研究的同名异实词主要是指完全的同名异实,不包括部分异实。在研究这些词语的差异时,不考虑字形差异问题,因为两岸的字形也出现了很多差异。为了厘清研究对象,我们将所研究的这类词称为同名异实词,而不称为同形异实词。所以,本文所研究的同名异实词指的是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中都在使用,但所指的内容却不尽相同的词语。

语言中的同名异实词大致分为:同名异实异音与同名异实同音两种情况。异音往往是由于词汇意义和语法作用的变异而产生的,它是同名词语为了区别所指内容的不同而使用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中的同名异实词全部属于后者,均为同名异实同音。

二、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中的同名异实词的差异

通过对海峡两岸同名异实词的分析,我们发现,两岸的同名异实词差异十分明显,二者的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意义、词性、简称、所指范围、施动者”五个方面。

(一)意义的差异

同名异实词意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两个方面。

1.理性意义差异

通过对两岸同名异实词的比较,我们发现,理性意义的不同是两岸同名异实最主要的差异。例如:“档次”在大陆普通话中指“按照一定标准排列的等级次序”,可以说“产品档次齐全”,而在台湾国语中指“档期的次序”,可以说“电影档次”。

值得注意的是,两岸的某些同名异实词在理性意义上的差异,甚至呈现出反义关系。例如“窝心”,大陆普通话中意指“形容受了委屈或遇上不如意的事,却无法发泄或表白而心里烦闷”,而在台湾国语中指“内心感觉温暖、欣慰、舒畅”。“喻体”在大陆普通话中指“譬喻句中用来比况本体的另一事物”,如“朋友像一本一本的好书”中的“好书”,“归心似箭”中的“箭”。而在台湾国语中指“比喻句中所要说明事物的主体”,如“朋友像一本本的好书”中的“朋友”,“归心似箭”中的“归心”。我们发现,这种反义关系在附加意义的差异中同样有所体现,例如“高姿态”,大陆普通话中指“对人从宽,对己从严的态度”,而在台湾国语中指“在处理事情、协商讨论时,采取高傲、轻慢的态度”。

2.附加意义差异

两岸同名异实词,在附加意义的差异上主要表现在褒贬色彩和程度色彩两个方面。

(1)褒贬色彩的差异

两岸的同名异实词,在附加意义上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发现,在附加意义的差异中感情色彩的褒贬上存在的差异最为多见。例如“补习班”,大陆普通话中意指“学校为成绩较差的学生或需补充某方面知识、技能而开设的班级”,而在台湾国语中指“为升学或需要某方面知识、技能开设的私人机构”。“高姿态”,大陆普通话中指“对人从宽,对己从严的态度”,而在台湾国语中指“在处理事情、协商讨论时,采取高傲、轻慢的态度”。“远走高飞”,大陆普通话中指“向远处跑,往高处飞;指到很远的地方去,比喻摆脱困境”,而在台湾国语中指“因避难或犯罪而逃往他方”。“拿捏”,大陆普通话中意指“扭捏不自然。有意刁难;要挟”,具有贬义,而在台湾国语中指“掌握;把握”,是中性词,不具有褒贬色彩。

(2)程度色彩的差异

两岸的同名异实词,在附加意义上的差异,除了较明显地体现在褒贬色彩的差异上之外,还表现在程度色彩的差异上。例如“房车”,大陆普通话中意指“一种车厢大而长,车内配有家具、厨房、卫浴设备等,提供基本生活功能的汽车”,而在台湾国语中指“轿车”,可以说“小型房车”“省油房车”。“宾馆”,大陆普通话中指“档次较高的旅馆”,而在台湾国语中指“招待宾客食宿的场所”,完全没有“程度”义。“会计师”,大陆普通话中指“会计人员的中级职称,介于高级会计师和助理会计师之间”,而在台湾国语中指“通过公办会计师考试合格者,成为合格会计师,会计师有两年以上事务所工作经验者,可以申请成为执业会计师”,因为没有程度的限制,所以在台湾国语中使用“会计师”时需在前面加上限定修饰语。“市镇”,大陆普通话中指“规模较大、工商业比较集中的集镇”,而在台湾国语中指“县辖市和镇”,没有对这一级地方规模程度的限定。“座车”,大陆普通话中指“客运列车中的座席车厢”,而在台湾国语中指“高级官员或职位高的人乘坐的轿车;也指较大或较高级的房车”。“科员”,大陆普通话中指“行政机关的,科级机构中工作人员的一个职级。高于办事员,又可分为主任科员和科员”,而在台湾国语中指“科的机构的成员”。

我们发现,在这些同名异实词中,大陆普通话中表示程度色彩的词语要比台湾国语中多。

在意义差异方面,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即由于理性意义的差别而产生了附加意义的差别的现象。例如“未婚妈妈”,大陆普通话中指“没有结婚而生了孩子的女子”。“未婚先孕”在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下具有贬义色彩;而在台湾国语中“特指志愿在SOS儿童村担任孤儿‘母亲的女性”。在人的情感中,这样的女性具有爱心,因而这个词具有了褒义色彩。“自由市场”,大陆普通话中指“农贸市场的俗称,因由农民自由聚散逐渐形成而得名”,这个词在大陆用得较多,而且又增加了新的附加意义,更多地表达出“自由、不规范”义;而在台湾国语中指“按自由竞争原则运作的经济市场”,可见并没有产生这种附加意义。其实理性意义与附加意义的差别很难完全清楚地划分开来,因为有很多词正是由于附加意义的差别很大从而导致其理性意义不同。

(二)词性的差异

“站台”。在大陆普通话中指“车站内高于路面的平台。供上下乘客或装卸货物,也叫月台”,是名词。而在台湾国语中是指“选举时上台为某一候选人助讲,并公开表示支持”,可以说“我们去给他站台”,是动词。

(三)简称的差异

这里面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的词语缩略成相同的形式。例如“高考”在大陆普通话中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简称,而在台湾国语中是“公务人员高等考试”的简称。另一种情况是一方使用缩略形式,而同形的词语在另一方中不是缩略形式,例如,大陆普通话中的“公车”指“为单位所有的、供办事人员因公出行时使用的车辆”,而在台湾国语中则为“公共汽车”的简称。

(四)指称和所指范围的差异

“店员”在大陆普通话中指“商店(有时也兼指旅店、酒店等)的员工”,而在台湾国语中专指“商店售货员”。“它”在大陆普通话中指“称人以外的事物”,而在台湾国语中指“指代除人和动物以外的事物”,“它们”是“它”的复数词义的对应词。“战车”,大陆普通话中泛指“作战用的车辆”,而在台湾国语中专指“装有火炮、机关枪和旋转炮塔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指称、所指范围差异的这类词语,通常是大陆普通话所指的范围要大于台湾国语中所指的范围。

(五)施动者的差异

“退职”在大陆普通话中指“辞去原有的工作或职务”,这个动词的施动者是工作者,而在台湾国语中指“被雇主解除职务;开除”,施动者是雇主,两者是相反的。

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中同名异实词后四个方面的差异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这些词语在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异。

三、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中同名异实词的融合

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中的同名异实词也存在由不同到相同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出现了融合现象。

(一)大陆普通话采用台湾国语中的义项

“连线”在大陆普通话中原指“电器上连接电源或各电器元件的导线”,在台湾国语中“指接通电讯的网络”;“黑客”在大陆普通话中原指“本不属于电脑专业,但对电脑技术非常精通的人”,现在多指“非法侵入他人电脑网络进行干扰或破坏的人”,与台湾国语中的义项一致。大陆普通话采用了台湾国语中的义项,两岸同名异实的词语出现了融合现象。

(二)台湾国语采用大陆普通话中的义项

“站台”这个词语的名词义项“车站内高于路面的平台,供上下乘客或装卸货物”原是大陆普通话所独有的。台湾国语中的“站台”原来只指“选举时上台为某一候选人助讲,并公开表示支持”,但现在也具有了与大陆普通话一样的名词义项,出现了融合了现象。

四、结语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频繁,两岸的同名异实词语必然会出现融合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两岸的同名异实词语逐渐增多,据苏金智(1995)统计,两岸完全同名异实的词只有6个,《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2003)中有38个,《两岸常用词典》(2012)中有46个。两岸的同名异实词语多为日常用语。

研究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的词汇差异,也是研究汉民族共同语中的词汇在海峡两岸使用中产生的差异。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中的同名异实词作为很有特色的一类词,通过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不仅有利于揭示其发展规律及产生原因,而且有利于两岸的交流乃至汉语词汇史的探究,值得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本文受山东省“十二五”语言文字应用科研项目(2004)、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北京语言大学、(台北)中华语文研习所.两岸现代汉语常用

词典[Z].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行健.两岸差异词再认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3]李行健主编.两岸常用词典[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苏金智.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研究[J].中国语文,1995,(2).

[5]刁晏斌.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新收获(2)[M].北京:语

文出版社,2014.

4.一个台湾女孩写给大陆同胞的信 篇四

我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还是以最大的力量来了解大陆也让大陆朋友来了解台湾。说实话,我自己很厌烦谈论任何政治话题。但是我还是谈了很多,毕竟我知道这是大陆与台湾的根本所在。有些大陆朋友说,陈水扁要建国。台湾民众为什麼会支持陈水扁上台。

由此,很多大陆朋友认为台湾民众也想独立。其实民国89年民选的时候我就投了他一票。陈水扁提出的政策是坚持四不一没有,其中有一条就是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不会独立。但是後来发现我们错了,台湾经济也没有以前好。在民国93年改选,我没有去投票,因为我不知道该相信谁?本来蓝军是可以获胜的,但後来发生了什麼我就不说了。

在大陆很多朋友的文章裏面将蒋介石漫骂的一无是处但是你们知道吗?在大陆和台湾隔绝的时候曾有很多人并且包括美国劝台湾建国,但是蒋介石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也说过台湾是中华的一部分,台湾不能独立。在蒋经国时代也曾坚决反对过台独势力,以至于现在还有很多人抱怨说:如果当初隔绝的时候早点独立,现在也不会有这麼多复杂的问题了!

在民国63年的时候越南侵占了中国的南沙群岛,大陆xxxx的4艘舰队情急之下要通过台湾海峡。在西沙之战的紧急时刻,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破例开灯指引增援舰通过台湾海峡赶往西沙参战,并且下令救助西沙负伤大陆官兵,诚然蒋介石以前做了很多错事情。但是我觉的蒋介石始终是爱国的,我想减肥在这一点上是值得我们尊敬,最让我感动。

大陆的有些青年反日甚至反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记得有日本人被伊拉克恐怖份子绑架的时候,大陆有些青年一片欢呼之声叫好之声。但当有中国人也被绑架的时候,有少数青年却冷眼相观。甚至有人怀疑他们去伊拉克的动机,但是你们知道吗?在台湾甚至有人在自己的家门绑上黄丝带,默默祈祷他们安全归来,这是让我最为感动的台湾人。那些冷眼相观的青年你们能为祖国做什麼?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你们能向那307万中华优秀儿女一样,一无反顾奉献自己的一切吗?做为一个台湾人我很气愤日本屡次参拜靖国神社,但我也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拜靖国神社”每当我们追思抗日中4200万牺牲的华夏儿女。我们的”拜靖国神社”又在哪裏?现在中华的年青人有多少还知道张自忠,卫立煌是谁?现在有很多大陆朋友每天都希望武力攻占台湾,但是我知道在大陆还有很多很多贫穷的地方。据我对大陆的了解,大陆现在国小和国中的教育水平只有日本100年前的水平,大学教育只有日本80年前的水平。现在大陆人均收入只有日本的四十分之一,而在国防开支只有美国国防开支的三十分之一还少,中华需要发展啊!

大陆现在的经济成果不能废弃啊!如果大陆轻言战争的必然要以两岸经济为代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才是美国和日本所最希望看到的,你们知道吗?这意味著中华民族将永远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做为一个台湾人的我,我讨厌日本!但是难道战後的日本从一个废墟国家紧紧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为世界第2大经济强国,这难道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所学习的东西吗我在大陆的网路上了解到2050年大陆将能达到月薪1300多美圆,我们也为此感到振奋!但是我们也看到即使到2050年,中国其实也将达到现在韩国的水平而已,但是我有了目标我们才能努力,我们所有的中华青年不能骄傲也不能悲观,我们要有正确的心态,共同为这个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我爱中华的文明,我自己认为我就是一个中国人。我从小通读过中华的四大名著,我读过聊斋,读过中华5000年历史发展等等。。我尤其喜欢红楼梦,我曾通读过有5遍之多。我还转载过一篇这样的文章,每次都是百看不厌,我也深深感叹中华文明的伟大与精深。现在男朋友也为我从大陆带来很多学习简体字的书籍,我也在全力学习简体字,也算我能为去大陆发展做准备吧!愿我们的中华民族明天更加美好

也有很多大陆朋友会说:国民党曾经消极抗日,但是在8年抗战中,国民党所牺牲的官兵有307万之多,几乎8年中每天牺牲1200多人我想说的是这307万官兵每一个都是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优秀儿。我的爷爷告诉我:那个时候战士奔赴沙场的时候人人都写好遗嘱,都有号召自己报效祖国的誓言,比如: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屍以还,不成功便成仁,以死报国,御侮救国,是军人应尽的天职,军人今日能为民族存亡而战,献身疆场,洗掉耻辱,是很光荣的。同时全军将士,奋不顾身,与敌作殊死战,为民族争生存,为民族争光荣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军人则一日誓不还乡!”可能会有人反驳我的看法。但我却是这麼认为的,你们还知道吗?我爸爸小的时候在国中还要必须学唱爱我中华这样的歌曲。

5.大陆台湾一家亲 篇五

都是中华人民,都是一家人。台湾岛光绪二十一年被日本侵占。是因为我们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这是中国的耻辱,更是中华人民的耻辱。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解除 了《马关条约》。这一举动,大长了中国人的气势,大灭了日本人的威风。同时为了抗日战争,牺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其中一位英雄的事迹感动了我,使我一直铭记在心。

八年抗日战争,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杨靖宇的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任,啃不动树皮,只能棉花和着野草吞下去。周围的日军劝杨靖宇投降,但这位英雄不肯,日军便乱开枪,年仅35岁的青年英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花时,这些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里,支撑着他的是满腔热血和对祖国的热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处于危难的祖国,中华儿女毫不犹豫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又想到了放牛娃王二小和小英雄雨来,本该快乐的年龄,但为了祖国,他们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幼小的生命。

6.大陆女与台湾男的结婚流程 篇六

男方在台灣所需辦理流程:

1.前往戶籍地的戶政事務所申請“戶籍謄本”大約5份左右(要向戶政事務所說,要到大陸結婚用), 當天立即申請立即取得, 然後前往戶籍地的地方法院辦理“單身證明”及“非近親證明”(無血親關係聲明書)當天可辦妥, 辦完之後法院會幫你送到海基會去,海基會會幫你將這兩份證明寄到你結婚對象戶籍地的大陸公証員協會。

2.因兩岸文書來往需要時間,所以在前往大陸結婚之前,先打電話到你結婚對象戶籍地的大陸公証員協會, 去確認文件已經寄到了,免得男方一直在大陸苦等,原則上此時間大概要三星期左右,男方帶兩份單身證明及非親屬證明前去辦理公證,辦妥後即可拿去女方所在地的涉外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登記。

結婚必備證件:

男方:

1台灣護照正本;2臺胞證正本;3台灣身份證正本;4單身證明及非近親證明 二份;5二寸相片(三個月內拍的)四張;6印章;7單身證明,有效期只有3個月;8辦好單身證明後,三個月內要到大陸辦理結婚登記.女方:

1戶口本正本;2身份證正本;3婚姻狀況證明(視各省市民政部門的需要材料而定)

男女雙方一起去女方戶籍所在地的涉外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證, 這樣就完成大陸的婚姻登記。

----------------------

辦理大陸老婆回台灣的流程

先到當地公證處辦理結婚公證書,辦好手續以後 , 男方要帶回臺灣的資料如下:

女方準備資料:1居民身份證影印本2份;2二寸照片4張(最好附底片);3戶口影印本一份;4大陸通訊位址和電話;5父親戶口影印本一份;6母親戶口影印本一份;7父親,母親在大陸通訊位址和電話;8印章一枚(頇四方形章)

男方準備資料:結婚證正本一份(男方持有);2結婚公證書正本二份;3中華民國身份證影本一份;4印章一枚.男方將所有資料帶到各縣市的移民署辦事處去申請大陸配偶來台團聚。

一般整個過程至少要兩個月,大概算了一下:

1.結婚登記在大陸公證:7-10天(正常時間)

2.公證由公證員協會寄到海基會驗證:21天左右

3.男方在臺灣排隊面談:1-3個月

4.等臺灣一切辦理好,台灣移民署會將入台證副本寄給男方,再由南方轉交給大陸的女方,待女方拿到入台副本後, 連同居民身分證、戶口本等相關申請文件證件在其戶口所在地的縣、市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赴台申請,辦理大陸的大陸人士往來台灣通行證(大通証):10天(可能會快點,不過原則上是7個工作日)

所以加加應該最快要兩個月吧。

台灣人在大陸的結婚流程

2準備文件:

臺灣人要出具:臺灣法院公證的單身證明一份,臺灣居民身份證,3個月內有效的戶籍謄本一份,有效期內的臺胞證,護照,大陸內地人要有:身份證,戶口本,證件準備齊全,到你戶口所在地民政局涉外婚姻處申請,填表,到指定醫院體檢,指定地點拍照,再回來領証,你們就是在中國大陸內地承認的合法夫妻了。之後,到市級以上的公證處公證。你的結婚證一份,公證書,身份證影印件,戶口本影印件,照片,叫你老公帶囘臺灣,到戶政事務所登記,這樣你們的婚姻在臺灣也得到承認了。

想要入台,叫你老公帶齊全所有證明檔到臺北市廣州街15號入出境管理局辦理。

拿到入台證,再去你戶口所在地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申請入台的出境手續。

證件齊全,一切順利,再給你一些準備的空間,3個月後你就可以到臺灣了。

------------流程一 : 申請單身證明及無血親關係聲明書

單身證明及無血親關係聲明書(有效期為三個月)

向戶政事務所申請

戶籍謄本去臺灣戶政事務所申請(以下申請戶謄份數僅供參考,以法院公證處為准!)

與父母同戶籍 未與父母同戶籍 父或母過世

全戶戶籍謄本十一份(五份用於單身證明、五份用於聲明書、一份申請大陸配偶來台入出境許可證用)個人外另申請父母全戶戶籍謄本五份,若父母不同戶籍要分別申請 個人外另申請父或母除戶全戶戶籍謄本五份

*離婚者加附離婚協議書五份或判決書 , 判決確定證明書各五份

*喪偶者加附死亡證明書五份

本人親自向戶籍地法院公證處辦理

辦理單身證明與無血緣關係聲明書各一式五份 每項NT$ 500 元。

辦理時間:立即取件,不能代辦,聲明人必頇親自到場辦理。

辦理單身證明與無血緣關係聲明書請攜帶以下資料

戶政事務所申請的戶籍謄本

身分證正本

印章

大陸配偶的姓名、出生年月日、身分證字型大小、戶籍地址、出生地

向法院公證處辦理,購買切結書紙各一式五份,辦妥後五份公證人會交還您二份,其餘會幫您寄送到海基會,海基會再轉給您大陸配偶戶籍所在地之省公證員協會。

單身證明與聲明書效期為三個月,未於效期內前往辦理,需要重新辦理,大陸公證處會將原案號作廢,所以,沒有重複問題。

*以上在臺灣辦理事項均完成後即可飛往大陸結婚!

注意事項

單身證明公證書都會有字型大小例如 095 北院認 001 第 012345 一組字型大小,通常蓋在公證處方章上頭 曾有公證處漏蓋請注意。

檢查公證書日期是否為西元年月日,不可出現中華民國年月日或中華民國字樣鋼印。

大陸配偶資料請勿填錯,尤其姓名繁、簡體。(如果填錯,在大陸無法辦理結婚)

法院會幫您將單身證明及非近親血緣證明寄送給海基會,再由海基會寄送大陸轉大陸各省公證員協會約 30-45 天可達。(建議請大陸配偶詢問當地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是否頇等臺灣配偶之單身證明及無血緣關係聲明書附本寄達大陸公證員協會方可辦理結婚登記,以免白跑一趟)

單身證明或聲明書有時效性,超過三個月要重新辦理

單身證明或聲明書內容有誤,建議重新辦理

流程二:

與大陸配偶結婚在大陸辦理事項

大陸結婚

手續辦理

大陸配偶戶籍地

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A.大陸婚姻登記

(一)受理單位

大陸居民與臺灣居民在大陸結婚登記、離婚登記、重婚登記、應當雙方共同

到大陸一方戶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指定的地級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申請。

(二)結婚登記

A 申請結婚登記的大陸居民應當提交下列證件和證明:

1、居民身份證。

2、居民戶口名簿。

3、所在單位或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

(請大陸配偶確實檢查戶口本有無蓋戶口章, 身分證是否在有效期內、不可使用臨時身分證, 身分證與戶口本相關內容是否正確)

B 申請結婚登記的臺灣居民應當提交下列證件和證明:

1、《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其他有效旅行證件。

2、在臺灣地區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出境入境證件。

3、臺灣公證機關出具的無配偶聲明和經證明無配偶聲明。

申請結婚登記的當事人離過婚的,應當提交離婚證件。喪偶的,應當提交配偶死亡證明。

大陸全國涉外、涉港澳臺和華僑婚姻登記機關

大陸公證處辦理結婚公證書

攜帶民政單位所開立之結婚證書與戶口本與男女雙方個人資料前往指定公證處辦理結婚公證書。(指定之公證處與所需資料可以詢問民政單位或詢問省公證員協會)結婚公證書的手續完成後,大陸結婚手續才算完成!

*請務必將結婚證書公證製作成結婚公證書,將製作好之結婚公證書正本帶回臺灣,方可辦理大陸配偶來台手續!

流程三:

大陸結婚完成辦理大陸配偶來台應備資料

注意事項

結婚返台務必帶回資料:

a.大陸結婚公證書正本

b.結婚證書(持有人為自己的)

c.大陸配偶身分證正反面影印本(頇影印清楚,不可使用臨時身分證)

d.大陸配偶 二吋彩色白底照片一張(照片詳細規格)

e.大陸配偶父母親的基本資料(姓名、出生年月日、職業、存歿、住址、電話)或長住人口登記卡影本(如已往生則需有姓名)

結婚返台留給大陸配偶的資料

a.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b.臺胞證正反面影本

大陸配偶來台應備資料:

1.結婚公證書正本(文書驗證申請表格一份)。

2.入出境申請表格一份。

3.保證書一份。

4.臺灣配偶身分證正本.印章.六個月內之全戶戶籍謄本一份

5.大陸配偶二吋彩色白底照片一張(照片詳細規格)。

6.大陸配偶大陸居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一份。(臨時身分證不可使用)

7.大陆交换生在台湾的生活(一) 篇七

印象:悠闲的高雄很生活

在知道要去台湾交流的时候,我很是兴奋,小学课本里的日月潭早已让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而台湾一直以来给我们的神秘感也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终于有机会可以亲自去体验一番了。

9月18号的清晨,真的是清晨啊,我们4点半就在传媒大学的南门集合,然后经过长达5小时的飞行,终于到了高雄机场。在飞机快到台湾的时候,很多人拿着相机透过窗户拍下了照片,那是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台湾,虽然不是很清晰,却足够我们兴奋——近了,那个梦想中的地方!

走下飞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热。高雄和北京的天气很不一样,9月下旬的北京已经可以穿长袖了,而高雄还在经历着盛夏,高雄的热伴着潮湿的空气,让人感觉黏黏的。

高雄的夏天很长很长,到了11月的时候都还穿着短袖,这样也挺好,冬天的时候不会冷。台湾基本上没有20度以下的天气,高雄也很少下雨,每天阳光明媚。这样的天气很养人,不容易让人觉得沉闷。

对高雄机场的第一感觉,很像北京的火车站,而且比火车站还要小一点,与首都机场相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当我们坐上去义守大学的车时,已经是下午4点了。不过还好,去学校并不是很远,半个小时就到了。

从机场到学校的路上,大家都看着窗外,都想发现这一座城市会带给我们的惊喜。去之前想象过高雄的样子,作为台湾的第二大城市,应该会是高楼大厦遍布的不尽繁华吧,喧闹的街道,拥挤的人群,但是看到的却和想象中的有很大的不同,沿途我们看见的都是低矮的平房,一路上没有太多的高楼,都只是一些稀少的楼房散落在街道两旁。看到这一切的时候还是蛮失望的,落差太大,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后来才发觉是因为路线的问题,校车没有驶向繁华的街道,我们的终点站是坐落在半山腰上的义守大学。

不过,高雄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喧闹,给我一种很恬淡、很悠闲的感觉。没有很拥挤的人群,没有很拥挤的交通,大家都没有太大的压力,过得很安逸。

开始:参观、开会、吃饭、选课、上课

校车在一栋感觉很别致的建筑门口前停下,然后带队老师说我们可以提着行李住进寝室了,当时我们都沸腾了,哇塞,这个宿舍的大门看起来还真是相当不错啊!

然后我们大包小包地去寻找各自的寝室,没来得及整理行李,带队老师就带着我们去参观学校。去学校的路上,旁边的建筑都是很别致的样式,我们的一致感觉就是,我们好像不是来学习的,而是来度假的!

走进校园之后,我们更是感慨,学校修得不像是学校,而像是公园。带队老师给我们解说,学校的游泳池和体育设施都是免费的,大家有时间都可以去,听得我们同样很感慨,只是我是一个不喜欢运动的人,再好的设施对我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长胖了!

马马虎虎地参观了一遍学校,印象中其实学校不大,不过还是很漂亮的。只是,我们以后上课可就很惨了,学校前面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斜坡,每天走到教室都得累得半死。然后回寝室整理,洗被单、收拾箱子、打扫卫生,忙活了很久,就一个字:累!

9月21日,我们大陆交换生集体开会,讲一些关于选课和学校公共设施的事情。

上午开完会,学校给所有的人都定了便当,说是让各个系的负责人带领各个系的同学去找地方吃饭。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被领走了以后,我们几个通讯系的同学还不知道应该找谁。跑去问那个老师,老师说如果没有人接,就直接到自己系的系办公室去找系助。好吧,我们就拿着便当开始到处转悠,结果差点走错了教学楼。

好不容易找到了,进去一看,里面的老师都在吃饭。我们进去问了一下,然后又拿着便当从办公室出来了,因为还是觉得在办公室吃便当有点不自在。那个时候的我们,连吃饭也找不到个地方可以去,好“凄惨”的。就在这时,一个系助出来了,把我们叫回办公室,他说,就在这里吃吧,你们总不能拿着便当到处跑哇——好人哦!

在系办公室聊天的时候,更囧的事出现了,这位系助居然说他们有派人去接我们,不过他们的人到的时候我们已经走掉了——我们郁闷了,好吧,是我们的RP有问题。

下午我们做了一份超级雷人的问卷调查,是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问卷,里面的问题是相当的直接,有几个问题让人很无语。

第二天,我们开始选课,选得头昏脑胀。学校要求最高只能选25个学分,这样最好,我们的课就会很少了,比起传媒大学来说,我们轻松了很多,哇哈哈哈!

上午选完课下午我们就去上课了。上的是《电路学》,我必须得说一下这个课,老师讲了两节课就讲了三个公式,而且那三个公式还是物理电学最基本的公式,至于内容,我就不说什么了,或许这只因为是第一节课吧。

8.~~~ 台湾.大陆 有趣的差异 篇八

由总装防化研究院某研究所承担的我军陆军人体特征参数调查采集工作日前完成,并形成全新的陆军人体参数测量数据库。该项目负责人丁松涛介绍,随着新数据库推广应用,我陆军装备将有新“版型”,根据新数据库生产的装备使用起来将更得心应手。

据介绍,从2009年开始,该研究所对2万余名服役年限内各年龄段陆军官兵的人体特征进行了基础数据采集,并通过测量分析人体各部位尺寸、各肢体力量、各关节活动角度及生理和心理特征等确定人体差异,从而为我陆军装备设计制造、医学科研等提供依据。

有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军官兵体格发生较大变化。与20年前相比,我军官兵平均身高增加2厘米,腰围增加5厘米。官兵体型变化,随之带来装备“版型”调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参照30年前人体参数设计制造的某型坦克,如今正常体型坐进驾驶舱会显得局促;步枪枪托过短,则会影响射击精度„„

“生活中,穿衣讲究大小得体,战场上,装备讲究得心应手。什么样体型搭配什么样装备,是装备制造基本原则之一。”项目负责人丁松涛说:“新数据库从服务战斗力角度出发,着重考虑人体基础数据变化对装备设计、制造产生的影响。”

据了解,此次人体基础数据调查内容从原先的7项增加到28项,新数据库还首次把人机工程学参数纳入采集内容,力求最大限度实现“人装合一”。比如:采集手部肌肉力量数据,可确定扣动手枪扳机的最佳力度,既避免因手指扣动力度过大而影响射击精度,也不至于因扳机过松而走火„„

截至目前,该数据库已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多种装备的设计定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刀口:这个调查还算认真,应该鼓励。

不过,不穿防弹衣的解放军子弟兵陆军仍然显得不专业,缺乏现代化作战的意识。某些集团军自己搞的快速车辆也很自以为是,有点不动脑子,缺乏调研也没有认真跟踪世界军事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汲取美军的教训,看上去很令人担心。

俺是小白 发表于 2014-2-18 15:36

从2011机的发动机喷口那又短又粗的形状来看应该就是太行。

敌对势力还在攻击咱们的发动机,而不少傻逼还...我们注意看太行发动机喷管的内外两层叶片。

内层要缩进去一截,与外层之间有一圈比较宽的互相不覆盖的距离。注意看我画的图上的箭头之间的距离。再与2011的喷管比较一下,虽然模糊,但是隐约可辨。原图本来就不清楚,再对照原图。

=======================================

jk2005 发表于 2014-2-18 21:

52转两则新闻:

中航成发为美国普惠最新一代燃机提供动力涡轮

转两则新闻:

中航成发为美国普惠最新一代燃机提供动力涡轮

历时两年十个月的努力,中航工业成发日前终于获得普惠动力系统公司(PWPS)认可,成为其FT4000动力涡轮在亚太区的唯一合作伙伴,为FT4000燃机机组在全球市场范围内提供动力涡轮。

(2014年)1月24日,成发公司和PWPS公司在成都举行FT4000动力涡轮单元体合作签字仪式。成发董事长陈锦、PWPS总裁彼得·克里斯曼分别代表合作双方签署了项目合作备忘录,彼得还向成发签发了首个两台份FT4000动力涡轮单元体订单。

FT4000是PWPS公司最新一代航改燃型工业燃气轮机,是以普惠公司PW4000航空发动机为蓝本而派生出的工业燃气轮机。PW4000级别的涡扇发动机装配于波音777和空客A330大型商用飞机,已累计成功飞行2600多万小时。FT4000秉承自由动力涡轮的设计理念,保留了FT4和FT8工业燃机的优点,使用PW4000核心机作为燃气发生器,并对低压压气机、涡轮和动力涡轮重新设计,进行工业优化。机组设计为单循环、联合循环和热电联产构型。FT4000输出功率为60兆瓦和120兆瓦,是这一市场现有航改燃机发电机组中输出功率最大的燃气轮机。

······

R0110重型燃机通过168小时联合循环运行考核

(2013年)11月29日,中航工业黎明研制的R0110重型燃气轮机在中海油深圳电力有限公司完成168小时联合循环试验运行考核。截至29日10时,联合循环试验燃机累计运行209小时20分,汽机累计运行187小时57分,机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到目前为止,R0110重型燃机在外厂共累计运行300小时。

==========================================

感觉美国人的动作真是太快了!R0110基本负荷114500千瓦(114.5兆瓦)和FT4000是一个级别,这分明是普惠想借道成发将R0110扼杀在摇篮中嘛,难道成发这次要做普惠的买办?不知道中航是怎么想的!

刀大能否解毒一下?

兄弟的理解可能有误。

近几年中国已经向普惠和GE出口燃气机的低压涡轮叶片,每片3000美元,说明我们的低压叶片很棒了!居然出口给老牌的燃气机制造商,同时说明我们的材料很棒,可以接受20万小时以上的考验,这是了不得的事。

另外,日本也向英国的罗罗出口低压涡轮叶片,部分F35的低压涡轮叶片也是日本造。我们为什么不出口,出口说明我们比日本的还好,同时可以挤占日本的市场,何乐不为呢? 另外,燃气机也好,航空发动机也好,核心机是关键。如果是合作,核心机会是以黑箱模式安装到合作的燃气机上。等于是,我们出低压涡轮,美国出核心机,一起赚钱。否则都赚不到钱,美国考虑的是成本,中国考虑的是打开市场。

至于RO110应该是不冲突的,市场不一样。

与你_同行 发表于 2014-2-19 00:28

梦幻泡影马习会

凤凰这样的文章就不要转了,连标准用词都不会,是不是故意的还是装傻?

台湾和大陆才是两岸的标准称呼,不能说中国和台湾,也不能说中国和国民党。中国不论从国家的概念还是地理的概念,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省,是13亿中国人中的一部分人。

从法律的概念,台湾算是叛军,大陆军队是政府军。台湾地域里有握有武器的叛徒,它的所谓的”政府“是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因为它不合法。

大陆和台湾之间目前仍然处在内战的状态下,即便是战争,战争的性质也是清剿和肃清,或者说平定叛乱。

9.~~~ 台湾.大陆 有趣的差异 篇九

台湾培训学校从1956年5月1日年第一家建国补习班,到现在经历了55个年头,也从杂乱无章到现在的稍有制度与规模,回过头来看看大陆市场,正在发展中的状况,不就是20年前我们经历的情形,从2002年前第一次到宋庆龄幼儿园参观,这几年也不断与大陆的培训学校交流,直到2011再到绍兴的领先英语,其中的进步速度,超过想象。

1970年代,在台湾民间私人企业上班薪资约为RMB1000元(以下金额皆为RMB),公办学校老师薪资约为250元,为民间上班薪资的四分之一,很多老师为了增加收入,纷纷在家里拨一个房间做为教室,让学校的孩子在放学后来自己家里课后辅导(俗称养鸭子),以增加收入。有些老师发现这样比在公办学校好赚,就离开了学校,开设了所谓的补习班(大陆称为培训学校),台湾经济从那时候开始起飞,到1990年学校老师的薪资涨了十倍,一个月可以领2500元,自此学校老师养鸭子的状况慢慢减少,到2000年一个小学退休老师,每个月可领到约一万两千元,养鸭子的状况可说是已经完全消失了。在老师养鸭子逐年递减的状况下,造就了台湾大量的课后补习现象。

1990以前,随便开培训学校都赚翻天,就像现在的大陆市场一样,一个小小不到200平米的小校,一个月赚个6万非常轻松,渐渐的大班制的学校出现了,一个上课班级从50、100、200一直到一个班级400的学生为常态,主要都是以升学考试为主,甚至有到1000人一班的,这样的学校在单一分校单科可以做到12000人,这样的单一分校一年可以有两千万的利润,好可怕!

1990年开始,台湾的经济稳定,但是物价太高,年轻人不婚、不生小孩的状况非常严重,导致台湾新生儿出生率急速下降,成为世界第一,不生小孩的第一名。以2010年为例,新生儿几乎是十年前的一半,整个台湾2300万人口一年生不出17万个新生儿,这一波会影响到培训学校的人数,已经在念小学三年级了,五年后当他们念初中,就完全影响台湾的培训学校招生,现在在马路上看到的培训学校依据我与很多校长的讨论,认为一半以上都得关门。

再者,有六项因素让学生上培训学校的意愿持续降低,所以各校被逼着开多科甚至全科,单科的培训学校已不复见,只能靠着单科的专业,创造附科人数来产生财源,精致补习班的管理与效率,使用计算机把补习班信息化来提升对学生的服务与家长沟通,并且有详实的学习纪录,缺考的可以回家后在网络上考试,甚至配合网校让无法到校上课的学员在家也可以补上因为缺课没有上到的课程。在台湾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台以上的计算机,而且台湾的网络市场化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相当的稳定与快速。

M型化不只发生在社会经济上,也发生在培训学校,十年后台湾的培训学校势必走上M型,大者恒大,小者恒小,卡在半大不小的将无法生存。大者有足够资源应付家长需求;小者恒小,一个老师顾十个学生各年级都有,用知识及时间赚取微薄的生存费用。

大陆现在正处于20年前的培训学校环境,当然硬件差距没有这么大,这里所说的环境是赚钱环境,也就是随便开随便都赚,人民越来越有钱「万官皆下品,只有读书高」的观念更是与日俱增,造就了目前急速成长的培训学校家数,台湾经验可以让现在不知道大陆培训学校未来走向的校长们做个参考与借镜。

硬件环境

现在在台湾开培训学校,最经济朴实的一平方米的装修费至少要600元,高档的大约为3000元,课桌椅椅垫以软垫为主,每套150~250元,饮水机为高档饮水机6000~10000元,主要教室充足空调设备由其重要,所有隔音、隔间、装修建材皆为一级防火建材。

大陆的装修,在我所看到高档的不多,因为现在不需要高档也可以赚钱,也可以吸引学生,能用就好,绍兴领先英语是我在大陆看过算是相当不错的装修,再高档是在上海看到的会员制英语会话的培训学校,因为收费高,所以必须花高档装修。

软件环境

因应计算机化,台湾稍具规模的培训学校皆有使用培训学校管理软件,从学员到校发短信、当日考试成绩发短信、续班分析、财务管理、员工管理、、、,进而加速了学校做事的效率,举例说,一个学员的家长打电话来问学员最近的状况,如果传统方式,一定要该学员的班主任或老师整理15~20分钟,才有办法回答家长成绩及出缺勤,但如果用系统大约在十秒钟以内任何员工都可以回答,这就是效率与差距。

大陆目前少部分有使用管理系统来管理补习班,不在乎员工的抗拒,对软件的安全信存疑,甚至认为只是个噱头,十年后当培训学校发展到讲求效率的时候就会发现,管理系统是必需品,不是广告品。

师资团队

师资的培训,一般在台湾老师都是现在培训学校当答题老师开始,从答题的过程与经验的累积,校长很容易就看的出来这个储备老师是否具有浅力,如果一整天都没有学员要与这位老师交流,基本上这位老师一定有某方面的问题。一般答题老师陪训三年左右上台正式交学员,一开始的训练都是从缺课的学员做补课开始的,一两个学员没来,让这位培训老师有机会上台练习,另一方面又让家长感觉服务好,一举两得。

大陆的老师都好年轻,二十啷当岁就可以上台教书,也许三十岁以上的好老师再他们二十几岁的时候没有接触到这个行业吧,所以也只能从基层年轻老师开始培训,一般台湾老师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上,甚至一般都是40几岁是教的最好年纪,因为磨练够了、历练也够了,说的话头头是道学生更容易接受。

工作人员

一般教课的老师是不需要做电话访问的,由所谓的班主任(台湾称为导师)负责联络学生出缺勤、成绩、交费、续班、新生留住以及家长沟通。招生人员分布在企划部,负责招生策略,依据学生就读之公办学校做好招生行事历排程。教务人员负责安排课程进度,学校期中考试进度与日期调查,与招生人员、教课老师沟通教学难易度。

大陆专业的分工似乎没有那么样的精细,一个老师还要上课,还要联络学员、家长,学校校长兼敲钟,大小杂事都要包办,包括招生策略到教学教案,甚至家长来咨询都得校长亲自出面说明,也许可以说是不放心,但是不是也可以解读为放不下,那么,请各位校长放心,三个臭皮匠,有机会胜过一个诸葛亮。

大陆目前普遍存在最多的培训学校为英语方面,每年增加的速度惊人,但是随着公办学校的老师薪资不断提高,以课业为主的课后培训学校将会越来越蓬勃发展,慢慢的大班也将会出现,日本与台湾都经历过这样的发展,也许大陆文化不尽相同,但是发展方向应该不会改变,没有大班很难创造出高度利润,在求生存的前提下,大班教学是趋势。

10.陆企台湾员工与大陆老板 篇十

山东共达集团台湾分公司总经理杨念陵台湾决策不受干涉, 感觉在为自己工作

杨念陵站在台北内湖办公室窗边向外观望, 这基隆河的景观果然不俗, 左边的风景在晴朗天空下, 可远眺至林口, 正面与台北101大楼遥遥相对。在这里上班会发现, 每天的夕阳都不一样, 也让杨念陵即使加班也会好心情。

“这样的办公室是老板赏赐的。”他由衷地说。他口中的老板, 正是来自不折不扣的大陆企业——山东共达集团。这家百分百的大陆企业, 第一家海外分公司就选择了台湾, 而台湾分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则聘任了土生土长的台湾本地人, 其他4位员工也都是本地人, 没派一位陆籍干部在台湾。

“我的山东老板十分豪爽, 十分诚恳。”身为山东共达集团台湾分公司总经理, 杨念陵心中不无感激。本来只想租个10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 最后租到位于内湖区堤顶大道高档办公楼的300平方米房间。月租30多万元新台币, 只有5个人使用, 实在有点过分宽畅, 但山东老板却完全不干涉, 看过办公室后淡淡说了句:“风景不错, 念陵, 你选得很好!”

山东共达集团台湾分公司总经理杨念陵 (左二) 及属下员工全部为台湾本地人

总部砸钱添购设备, 眉头都不皱一下

大陆企业总部不怕花钱, 会议室里一座巨大的音响设备, 也是明证。这台仪器可以测试麦克风及喇叭的噪音灵敏度, 加上周边配套要70万元, 台湾分公司向总部申请, 作为客户随时测试之用, 总部批准款项时眉头都没皱一下。

出身外省第二代的杨念陵, 有着一张国字脸, 一举手一投足就像其面相一样稳重他。曾任职台湾IBM分公司, 派驻台达东莞厂长达11年, 后来返台, 在神基公司工作过7年。

这家陆企台湾分公司成立前后, 山东老板总共只来过两次, 第一次是飞来台湾面试杨念陵。看中他丰富的大陆经验及高科技背景, 很快就聘用, 此后则充分放手授权。大陆总部只提供资源, 几乎从不干涉台湾分公司的决策, 让杨念陵感觉是在为自己工作。

以价格折扣策略为例, 这项左右业绩的重大决策, 杨念陵不需等总部同意。山东老板的信任令人感动, 分公司存折和印章也全数交给杨念陵, 翻开一看, 赫然是1500万元人民币。

向物价指数看齐的员工薪水, 也是共达集团另一个令人羡慕的地方。5位台籍员工, 平均拥有8至9年的业务经验, 平均底薪皆比上一个工作高出4000至5000元新台币。

“大陆老板不怕你要, 只怕你做不到。”杨念陵一语道出陆企的目标导向。

2014年跨年夜, 来到山东述职的杨念陵, 摒除以往总有的一丝忐忑不安, 心情好得不得了。2012年的业绩是1800万元人民币, 隔年竟翻了三番, 做到5200万人民币, 跌破总部眼镜, 不仅远远超标, 也让台湾分公司迈向赚钱的第一年。

敢给肯给, 充分授权, 要求高却愿给时间等待获利, 是台籍经理人在陆企上班的共同发现。

中国金贸总经理刘益森业务薪资比同行多三成, 发挥空间更大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书法, 挂在大陆中钢集团台湾子公司中国金贸的会议室里, 与台籍总经理刘益森的心境不谋而合。

中国金贸拥有许多无人能破的陆企第一:包括第一家进驻台湾的大陆中央企业, 刘益森则是第一位在大陆央企担任海外公司管理阶层的台湾人。

大陆中钢与台湾中钢公司其实是上下游关系, 大陆中钢将镍铁、铬铁、煤和焦炭等炼钢原料卖给台湾中钢。为了更好服务台湾客户, 大陆中钢集团在台当局刚开放陆资来台时, 即到台湾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国金贸。

顶着美国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企管硕士的学位, 今年44岁的刘益森, 之前在台湾义联集团担任国际销售部门经理, 曾在上海及广州工作, 拥有20余年钢铁业经验, 因缘际会结识了大陆中钢集团的高层。说来有趣, 会跳槽大陆中钢, 完全是因为能派回台湾。

能把大陆同事搞定也是无可取代的优势

作为大陆子公司的台湾总经理有何不同呢?刘益森最大的感受, 也是大陆企业老板的大方与授权。

在中国金贸上班, 不仅薪资比上一份工作多了一大截, 年终奖金更是高得吓人。刘益森评估, 金贸业务部员工的薪资约比岛内同级别薪资行情高出30%。

陆企总部给钱大方, 从办公室的陈设也可看得出。中国金贸除了在台北101大楼租用办公室, 更在高雄市置产, 以3000多万元买下市政总裁商办大楼的两套单位。

曾有台籍下属跟他抱怨, 跟台湾的客户互动很顺畅, 反倒是跟大陆总部的同事沟通有问题。刘益森回答, 这很正常。他的格言是:如果你能把大陆同事搞定, 这就是你无可取代的优势。

不过, 经常需要接待大陆来台贵宾, 也是在台陆企员工的任务之一。“坦白讲, 起初我有点排斥, 将近1/3的时间都花在接待上。”刘益森说, “但转念一想, 台湾很多业务需要领导的支持, 接待得好, 不就是和领导沟通的筹码?于是后来欣然接受。”

业绩永远是最后的赢家。陆企工作薪水高, 发挥空间大, 但挑战也不小。中国金贸交出近3年平均30亿元的年营业额, 令总部点头满意。

从山东共达和中国金贸可知, 陆企来台若也能替台湾人创造就业与高所得, 只要对等开放, 为何不欢迎更多陆企来?

陆企老板评价台湾年轻员工:敬业但不愿多付出

台湾严重缺工, 连在台陆企也叫苦连天。“找人真的很困难!”扬州冶春淮扬美食台湾总经理申滨无奈地抿了抿嘴, 餐厅的服务人员到现在还缺10人, 最令他不解的是, 他付的薪资比同业高10%至20%, 却还是找不齐人。

同样有招聘困难的是大陆南方航空公司。“最难找的是销售人员。”南航台湾总经理丘祥文说, “票务始终有职缺, 一年到头都在招聘。”

南航台湾分公司的员工从初期的13人, 到现在40几位, 大陆藉员工一直是5位。丘祥文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 台湾35岁以上人才, 敬业精神够, 不过低于这个年龄就难说了。

11.大陆与台湾语文教学比较(王丽) 篇十一

作者:我是真的西米果果 提交日期:2007-8-28 13:02:00

2006年的高考硝烟已渐次消散。对于中国大陆的950万考生来说,人生的一次大拼搏已告结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将与这个宜人的初夏一起,载入他们的青春史册,成为记忆中或明亮或黯淡的一页。但高考,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个特殊现象,仍会成为一个道不尽的话题持续受到公众的评议。

笔者近年来有幸参加了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从而接触到大量上世纪前半叶及台湾地区有关母语教育的相关资料,对照今年全国及各省市的若干套语文高考试题,对当下语文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谈一些看法。

如果我们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充斥着这样一些低劣的的语言材料,那我们如何能测出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力、欣赏力和想像力?

为了便于说明起见,这里仍以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语文高考试卷为例。

首先,笔者以为,语文试卷与其他学科的试卷不同,用来出卷的语言材料应该文质兼美,即应该反映出汉语本身的特质和美。出题者不能随便从哪本书中找一篇文章让学生分析,或者随便从哪篇文章中拎出一段话来出题,更不宜使用报纸语言。因为这种语言本身缺乏汉语的典范性,更缺乏汉语的美和生命力。

可是,很遗憾,仔细研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大量充斥着这样一些语言。

请看第I卷第4题: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笔者看了足足5分钟,也没看出眉目。耐着性子再仔细拜读,终于发现是这段文字本身的问题:语意重复罗嗦,句子冗长累赘,本来就无须那么多话来表达,难怪判断不出答案。心里不禁替考生暗暗叫苦。笔者后来在网上找到的“正确答案”是“C”。像这样拙劣的语言材料,怎么能拿来当作高考语文试卷的题目呢?

同样,请看第II卷第18小题。

18、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4分)

语言的形式①能是美的,②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③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④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⑤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①__②__③__④__⑤__⑥__

笔者怎么也想不出第一个空格应该填什么:是填“可(能)”乎?好像不对;“只(能)”乎?也不像;那到底什么“能”?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待查了参考答案,更是瞠目结舌——居然是填“之所以”!如此一来,这句话就成了“语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这算什么话呢?是中国话吗?是汉语吗?显然,这句话本身违背了汉语通常的表述方式,它本身就是一个病句。而且,这段关于语言形式美的论述在理论上也有问题,此不赘言。相似的问题还有。

笔者不禁要问:如果我们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充斥着这样一些低劣的语言材料,如何能测试出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力、欣赏力和想像力?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说——就是阅读题中的“科技文阅读”。

在每年的高考语文卷子中都有一道名曰“科技文阅读”的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所谓“说明文阅读能力”。

今年全国卷选了一篇《地球气候成因新说》,共820字。由于篇幅关系,笔者无法照引全文。总之,全篇充斥着数字和专业名词,读来枯燥乏味,单调平淡,毫无美感可言。而下面的三道阅读题都是要求学生判别其句子内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一共9分。

笔者真不知道出题者本人是否想过,为了对付这样一个题型,一个孩子从高中二年级的暑假开始,要阅读多少篇同样枯燥乏味的所谓“科技说明文”,究竟要做多少道“模拟试题”,才能拿下这9分?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丢失的是什么?当然是对汉语的领悟力、想像力和鉴赏力,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时光。

现在,虽然名义上全国已有16个省市取得了高考自行命题的资格,可是,在出题思路上,各省市均视全国卷为范本,亦步亦趋,不敢有自己的创新。

与此相关的第二个问题是,卷子中大量的题目,实际上都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能力。我不禁要问,语言学习的规律是什么?是积累、感悟、想像,还是逻辑分析?这样做的结果是将考生引向逻辑分析的死胡同,还是阅读、背诵、涵咏的正道?语文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到底是什么?

由此,笔者联想到上世纪前半叶的国文教育及台湾地区国文教育现状。

“国文”“国文”,堂堂一国之文,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需要说明的是,1949年之前,“语文”被称作“国文”。查找有关资料,“国文”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商务印书馆1908年出版的《国文教科书》和《中学国文读本》。而此前,即1906年,则叫做《中国文学教科书》。这可以说是早期中学“语文课”的雏形,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母语教育独立设科。

回过头我们可以看看海峡的另一边——台湾。虽然历史造成了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阻隔,但台湾一直沿袭了“国文”的称谓。当下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前者与大陆的《高中语文》课本相似,后两者则大陆没有。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台湾地区的中学国文教材不收外国翻译作品。而大陆的语文教材,以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平均每册约有3~4篇。

那么,从“国文”到“语文”,一字之差意味着什么?

在笔者看来,“国文”本身暗含着对自己母语的一种自觉的体认。“国文”“国文”,堂堂一国之文,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使我们从拿起母语课本的第一堂课——即开启童蒙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我”是中国人。它给我们一个文化上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烙在我们情感和意识的深处,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会丢失。

但“语文”好像只是一个模糊的所指。它可以指原生态的母语作品,也可以指用母语翻译过来的任何一种语言的作品。总之,与“国文”相比,它缺乏对母语的一种自觉体认,无法诉诸于我们的情感和心灵。因此,两者无论是在符号学,还是语义学上的内涵都不一样。

如果做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区别还牵涉到对母语课程不同的价值认定。

先说台湾地区1995年颁布的国民中学(初中)国文课程目标:

壹、体认中华文化,厚植民族精神,培养伦理、民主、科学观念,激发爱乡爱国思想。

贰、培养积极创造之思考能力及民胞物与之开阔胸襟。

叁、继续学习标准国语,加强听、说及讨论之能力,养成负责之观念及良好风度。

肆、明了我国语文之特质,增进阅读、写作之能力,及欣赏文学作品之兴趣。

伍、明了国字之结构,正确使用毛笔字及硬笔书写楷书或行书,并培养欣赏碑帖之能力,陶冶高尚之情操。

请注意这里的用词:“体认”、“厚植”、“民胞物与”、“国字”„„可以见出,课程制定者突出强调了“国文”中“国”的自觉意识。尤其是“国字”这个称谓,将汉字这一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字地位提高到一个与国家民族尊严联系在一起的高度。其态度之坚决彻底,立场之鲜明坚定,甚至从课程标准的序号标示上都能体现出来:不用我们通常所用的阿拉伯数字“1、2、3„„”,而严格采用汉字的“壹、发叁„„”。

而在台湾高中课程目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如第三、四条:

叁、研读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培养伦理道德之观念、爱国淑世之精神。

肆、阅读优美、纯正、励志之课外读物,增进文艺欣赏与创作之能力,开展坚毅恢弘之胸襟。

再看远的:1983年,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出台报告:《国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报告中提出,“中学英语教学应该使毕业生具备:

(1)理解、解释、评价和使用他们阅读过的东西;

(2)写作结构严谨、有力度的文章;

(3)顺利地倾听并颇有见解地讨论一些观念;

(4)了解我们的文学遗产,以及这些遗产如何增强想像力和对伦理的理解,它怎样与今天生活和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观念和价值发生关系。”

当我看到第四条时不禁哑然失笑:一个立国不到三百年的国家,严格意义上说都没有自己母语的国家,竟那么郑重其事地加以宣称和强调。但笑罢之后却又肃然:我们自己呢?我们虽号称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及文学遗产又持什么态度?我们在自己的母语教育中把它置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受过这种教育的人,他出来后,其胸襟气度、情怀志趣、精神修养是怎样的呢?其言行举止、立身处世跟没有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问题不仅仅是把“语文”改成“国文”那么简单。

作为一门课程,教材是根本。教育理念、课程目标首先是通过教材来体现的,而母语课程的教材尤其如此。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了十几套新编写的初中语文教材和六套高中语文教材。笔者本人也参与了其中一套教材的编写。

新教材比之过去,淡化了以往教材中意识形态的色彩,兼顾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课程设置上,变化最大的要数高中阶段。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分成必修和选修两大块。语文必修课的学习时间是一学年零九个星期,即两个半学期,共五册教材。学生在必修课学习结束后,即进入选修课程的学习。

#日志日期:2007-8-28 星期二(Tuesday)晴

地球已经无法阻止我们的道德堕落了

评论人:我是真的西米果果 评论日期:2007-8-28 13:07

但认真思考,这样的设置似乎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我们还是拿台湾地区的教材做一个对比。上面说到,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前两种是要求所有的高中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必修的,《国学概要》则是供高二文科选修之用,每周两节,内容是关于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文字学、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的概要性介绍,分上下两册。

这里,我想重点谈谈《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这套教科书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选读,与《高中国文》一样,三个学年共六册。也许有人担心,要求现在这些伴随着网络世界和《哈里•波特》成长起来的新新一代,摇头晃脑地去诵几千年前的子曰诗云,会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对他们的人格和文化素养的养成究竟有什么好处?

带着这种疑问,我翻阅了台湾正中书局出版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为了便于学生接受起见,这套教材的编者将“四书”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分类。如《论语》一书分为“德行类”、“言语类”、“政事类”、“文学类”四大类。而在每一大类下面,编者又分出若干小标题。如“德行类”下面分“论道德”、“论仁爱”、“论修养”等。“论修养”下面又分出“论好恶“、“论刚毅”等。

这里举“论刚毅”为例。编者选了《论语》中的三句话,如“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每句话后面都有“章旨”、“注释”、“析论”三个栏目,分别对原文加以说明、解释和阐发。

而最别出心裁、也最令笔者感兴趣的是每“论”结束之后的“问题与讨论”栏目。如“论刚毅”的“问题与讨论”是这样拟的:

1.既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志向执行上有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

2.试举出历史上三位够当得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人物。

显然,编者在启发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精神营养的同时,又因势利导地将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索社会人生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境遇,懂得如何去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把握坚持与变通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生吞活剥。

编者还非常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言行”一节,选了《论语》中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等一共六条有关的语录,之后问道:

1.“言不及义,好行小慧”,能否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

2.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

这样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立身处世、提高自我修养方面很有价值。最可贵的是,编者并不回避古今之间的碰撞,而是启发学生如何以现代的眼光去汲取古典中的精髓,重新审视和理解其价值,而不是将它看成一个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特别值得称赏的是,这些问题,几乎每一个都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有的更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或者说思考的方向,需要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自己慢慢去“反刍”,去融会贯通,使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修养、道德情操,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想,也许这就是上文中曾提到的美国《国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所说的——“了解我们的文学遗产,以及这些遗产如何增强想像力和对伦理的理解,它怎样与今天生活和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观念和价值发生关系。”

可以想见,这样一个教材结构和教材内容,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当他完成三年的学习时(文科学生还要加上《国学概要》),其对母语的了解和掌握,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素养和水平的提升,与我们大陆一学年零九个星期的高中语文必修课相比,会形成什么样的差距?其差距也许在于:前者能称得上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而后者显然达不到。

追根溯源,台湾的做法其实师出有名。笔者曾见过几套民国时期的中学国文教材。

民国高中国文从课程设置和教材配备来看,跟我们今天差不多,只有一套国文课本。但这一套课本的容量之大、内容之深让我吃惊。如1933年世界书局出版的《高中国文》。高中三年的内容依次安排为:第一学年文体示范;第二学年文学源流;第三学年学术思想。“文体示范”包括古典文学和新文学的各种体例。“文学源流”包括自清上溯至毛诗的各时代文学流变。“学术思想”包括自先秦至近代的学术思想发展概况。其字数逐册递增,其中第六册厚达614页!厚厚六册国文课本,囊括了中国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的最基本的内容,与台湾的《国学概要》的内容基本相同。还有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兴高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从体例到内容亦大体与之相同。

看了这几套教材,笔者恍然大悟:为什么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可以到中学兼课,在大学和中学课堂之间自由游走,用当时的话来说:“前脚出了大学的校门,后脚便进中学校门”。如鲁迅、周作人、朱自清、闻一多等。其实是因为讲的内容都差不多,只是大学里讲的更详尽些,中学里简要些罢了。

夏丐尊曾说:“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可以‘继往开来’。否则像无根之草,长发不起来,也就说不上受教育。而且,这里的‘了解’不只是通常所说的‘知道’,它比‘知道’深广得多,包含着‘领会’、‘体验’‘有在自己身上’等等意思。”

那么,受过这种教育的人,他出来后,其胸襟气度、情怀志趣、精神修养是怎样的呢?其言行举止、立身处世跟没有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前不久,笔者去北京汇文中学查民国时期老档案,看到那个年代的学生毕业照片。尽管这些摄于半个世纪前的照片已经发黄,但照片上的少年个个神情英发,气宇不凡,令人想起《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语。

最近,笔者看到上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陆谷孙教授的一个讲座发言稿。其中提到有一位博士生导师,写了一部关于语言学的理论著作送给他,扉页上恭敬地写着“陆谷孙教授扶正”。陆教授哭笑不得。因为“扶正”一词本是指旧时人家正房太太死了,将下面排序最靠前的小老婆转为“正房”,才叫作“扶正”。这位作者本来的意思是请他“斧正”。令人遗憾的是,闹出这种笑话的居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而且还是博士生导师!

评论人:我是真的西米果果 评论日期:2007-8-28 13:07

笔者一看这道题便忍不住发笑——设计得太巧妙了,堪称机心独具。一时间,笔者脑海里甚至浮现出考场上那些本来面色凝重的考生们读到这道题时脸上美丽的笑容!

最后还是回到考试。

关于语文标准化考试,这些年来,人们口诛笔伐实在太多了,笔者也是其中之一。但标准化考试像个骂而不死的怪物,依旧年复一年地“烤”着全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们。

令人费解的是,在这一点上,台湾也跟我们走了同一条路——也搬来了“标准化考试”这个法宝。笔者出于顽固的好奇心,费尽周折,辗转找来了几套海峡对岸的国文卷子细细琢磨。

这一琢磨,便看出一点门道来了—端的人家玩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请看“台湾2001年大学联考国文科试题”选择题部分之第9题:

9、“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笔者一看这道题便忍不住发笑——设计得太巧妙了,堪称机心独具。一时间,笔者脑海里甚至浮现出考场上那些本来面色凝重的考生们读到这道题时脸上美丽的笑容!编制者将古与今巧妙地对接在一起,融会贯通,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令考生在解颐之余体会到解题的乐趣,也令笔者开了眼界——原来标准化考试竟可以玩出这种效果!如果说这是文字游戏,也是相当高级的游戏了。

当然,这道题答案是“B”。

另外,如第13题:

13、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答案是“A”。

这道题的设计,其巧妙程度堪与上题媲美。不过笔者又想,要是大陆的考生,多半会闭着眼睛张冠李戴地乱送一气,结果将主人弄得一头雾水,自己没准也被老板炒了鱿鱼!

笔者看了2002、2003、2005年三套联考国文试卷,像这样有趣的题目比比皆是,如2002年第一部分选择题中的第6题:

6.“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答案是(C),但一不小心会选了(D)。此题将汉代歌谣与成语对接,创造出一种奇妙的间离效果。

又如2003年联考国文试卷第18题:

18.下列各组语词“”内的字,所指颜色系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A)看朱成“碧”/金魄“翠”玉

(B)青红“皂”白/“玄”端章甫

(C)“缟”衣白冠/玉貌“绛”唇

(D)“丹”枫白苇/“赭”衣塞路

(E)“缁”衣羔裘/“黔”首黎民

答案是A、B、D、E。

这些题目的高明之处尽在不言之中。

纵观几套国文试卷,看得出来,编制者处处扣紧“国文”两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忠实地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义。凡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戏曲歌谣,成语对联,以及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均被编制者搜入“囊”中。而且,古今上下,信手拈来,相互佐证,彼此融通。整套试卷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惭愧的是,个别涉及到古代思想文化史的题目连笔者都答不上来。感慨之余,笔者不禁揣想:这样一份卷子,编制者本人不但要有“满腹经纶”,而且还要有相当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才能“创作”出来。

看罢这三套卷子,笔者的印象是:

1、试题出得雅正端方,没有成心与学生为敌的偏题、怪题、刁题,而是亲切友善、幽默风趣、富于想像力和创造性。

2、考的是学生真正的国文素养,而不是那种所谓的“逻辑分析能力”,故无须像大陆那样去做大量的应试训练,靠的是平日的积累、诵读和涵咏。

3、满分为100分,比大陆少50分,相对减轻了考生的负担。

4、题型只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作文三大类,且题意简洁明了,不像大陆那样繁琐冗长。

5、试题上起诗经,下迄现代新诗,从古典的文言到现代的白话,如一条流光溢彩的河流,充分反映出汉语的特质和美,不像大陆那样干瘪乏味,有“言”无“文”,如一盘难以下咽的菜。

而在这些表面差异的背后,笔者能够感觉到:编题者的出发点在于通过考试来发掘、发现学生潜在的国文素养,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并使他们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培养对母语的感情。而大陆的语文标准化考试的基本出发点是以淘汰为目,因而必然要以学生为敌,所出题目必然是越怪越好,越刁越好,能把学生考倒越好。

今年高考甫一结束,笔者便在6月8日《南方周末》“观察”版上看到这样一篇题为《高考试卷保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文章。文中写道:“„„出题时,命题组往往要智斗那些热衷于猜题的投机者:‘我偏不让你猜到/每科六七人的命题组,要对付数百万的考生和老师,压力可想而知。”笔者看到这里简直欲哭无泪:虽然题目中的“魔”是指那些妄图窃取高考试卷的不法之徒,但实际上,在这位记者和命题组诸公眼里,数百万考生和他们的老师也是“魔”,而命题组诸公才是“降魔”的“道”——呜呼!

由此,笔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标准化考试并非生下来就与汉语是一对天敌。如果说考试是一杆秤,那么,标准化考试这杆“洋秤“还是能称出考生国文水平的实际斤两的。或者说,标准化考试作为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验,至少在台湾地区还是成功的,难怪它在台湾教育界没有受到像大陆这样的猛烈抨击。

问题是:我们的“体”丢到哪里去了?我们还有没有“体”?

上一篇:冬至吃饺子一年级作文下一篇:“感恩父母、践行孝道”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