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的阅读答案

2024-08-05

《乡情》的阅读答案(共13篇)

1.《乡情》的阅读答案 篇一

①故乡,是我永远无法忘怀、也不敢忘怀的。

②那个山村,很小。几十户人家,错落在前后两条沟里。人们日出作,日落息,互相帮扶,其乐融融。一家杀年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夜里有了病人,全村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故乡,是真的“桃花源”。

③山脚,有一合抱粗的垂柳。柳下,是一条极瘦、极清澈的小溪。月悬夜空,中学刚毕业的我坐在溪边。是走,是留?心情郁闷。此时,总有乡亲驻足询问。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与那土地已结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而世代相安,却也支持、怂恿对这块土地的“叛逆”:“争口气,有出息的进城去。”你稍有不顺,又会说,“回来,还是山里的大葱蘸酱养人!”这是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专属于那块土地的情怀。

④我参军要走了,乡亲们来道贺。那贺物,是一两束存放很久舍不得吃的挂面,是几个尚带着母鸡体温、需换油盐用的鸡蛋。一位长辈,送来3元钱,是由一沓角币、一堆“钢镚儿”组成的。“拿着补补吧,别屈着孩子。”我知道,这是“一堆”不知攒了多久的钱,即便在物价尚廉的彼时,也实在“补”不了什么,却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⑤几年后,我真的“出息”了,进城了。黄土、老树、瘦溪悄然远去,生活之舟将我载入另外一个世界:装模作样穿西服,故作绅士扎领带,虚情假意赴酒宴……可是,我却时时感到灵魂深处的失落与不安。

⑥盛夏。回家。县里小车来送。汽车艰难地爬行在故乡的土路上,车窗外不时掠过老少乡邻的身影,我清晰地感受到这冰冷的“铁壳子”给我与乡亲们带来的隔阂。车近村边时,陷进泥浆。田间,有一乡亲,赶着两头黄牛犁地,竟是我儿时的伙伴。见是我,他脸上现出惊喜,随即愣在那里,搓着手。“哦,回来了?……”不等我回话,他便径直走去卸犁杖,为我赶牛拉车。我赶紧搭话,庄稼茬口好吗?几成苗?雨水“赶趟”不?猪羔什么行市?终于无话可问,终于无话可说。曾经,在淅沥的雨帘中,我们在葱郁的草地上骑着牛儿穿行,任凭雨水把周身浇个“响透”,那样的惬意,而此刻我清晰地感受到被作为局外人、观光客对待的距离与悲哀。

⑦深秋,老父发病,去世。父亲戎马半生,刚烈正直,极有声望,举丧之日来人便也极多。我这个被乡邻公认的孝子,因如今的“身份”所限,出殡乡俗,均改由弟弟代做。那一刻,乡邻谴责与不屑的目光,是我绝不敢直视的。当呜咽的唢呐奏出如嚎啕般凄凉的曲子,满山庄顿时响起穿云裂石之声,仿佛这山村底蕴的瞬问迸发!我第一次感受到灵魂的巨大震悚与空灵般的明净,我被一种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征服,不由自主长跪在地!在乡亲们顿时和缓的眼神中,我又重新看到宽容、理解与接纳。我终于知道,我实在是农民的儿子。骨子里仍完全是农民的底色,是不被任何世俗所改变的.本色与天然!

⑧有人说,乡村生活是陈旧落后的,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注定会逝去。我无论如何不敢苟同。在这块厚重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有着任何“现代文明”永远无法取代的人间真情!

⑨故乡,我心底的珍藏,我的财富,我的根!

18.从文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乡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答出两个主要方面)(4分)

答:善良:他们支持,怂恿村里年轻人进城,当年轻人不顺时又会接纳他们回乡。

热情(互帮互助):一家杀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

淳朴:我参军,乡亲们送来一两束挂面、几个鸡蛋和3元钱让我补补。

宽厚(宽容、厚道):原谅我与故乡的疏离,重新接纳我。

19.第⑤段中画直线的句子有何作用?(3分)

答:写出了进城后的变化,与上文乡亲们的生活状况形成对比,为下文写我回乡后与乡亲们之间产生的距离做铺垫。

20.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答:运用神态、动作描写,通过“惊喜”“愣”“搓”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儿时伙伴见到我时由惊喜到窘迫的变化。表现出我们之间的距离(隔阂)。

21.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4分)

答:故乡是我难以忘怀的回忆,在我的人生中有着巨大的价值,是我成长的起点(做人的根本),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感激(怀念、热爱、赞美)之情。

2.《乡情》的阅读答案 篇二

每每回家, 心总是跳跃不定。当满载着喜悦, 踏上家乡的土地, 嗅着家乡的气息, 总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亲昵感。

终于回家了, 终于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 终于能让自己疲惫的心, 得以休憩。在家乡的怀抱, 尽情的挥洒着我的快乐, 我的烦恼。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 在母亲的怀抱, 纵情的撒娇, 肆意的宣泄。

阳光还是暖了, 一排排移民搬迁的楼房被阳光慢慢的尽情地环抱着。

乡亲们质朴的话语, 老人的肺腑之言沥沥扣动着心弦:“自己种地也能拿国家的补贴!”“自古人说:‘皇粮国税’谁能少下。现在不交税不说, 国家反倒给粮食、种子、化肥补贴, 咱们这些祖祖辈辈种地的农民真是想都不敢想啊。”“国家给补贴修建的沼气池, 一年能节约电费1 000多块钱, 沼渣肥料又能节省化肥开销600多块哩!”“国家给补贴, 农民买的农机具多了, 收种也不像以前那么劳累费事了。”

春的气息, 春的温馨, 春的感觉, 正如文、武王山脉那满山遍野的黄艳艳的连翘花自由绽放, 绿嫩嫩的槐树芽抽节涌动。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良种补、退耕还林补贴使农民心里有了盼头, 干活有了劲头。惠农政策落到了田间、落到了农民的心窝里。

“现在娃们上学不用交学费、书费了, 而且每天还能喝上牛奶、吃上鸡蛋。”“我大大这次的大病, 花了6万多块钱, 多亏国家给补了38 600块钱, 要不然我家的锅都揭不开了。”“大平买摩托车、电视机, 国家也给了补贴。就连二娃家的猪死了, 国家都给赔钱哩。”“不光这些, 满民买的小汽车国家也给补贴啦。”村民对惠民政策的感受娓娓道来。

泛绿的树枝, 湿润的泥土, 万物苏醒, 小草抽芽, 我酣梦地享受着春的味道。如同吻到了弥漫文、武王山脉那浓浓的槐花香, 醉情地吮吸……

走进田间, 捧起一把肥沃的绵土, 瞭望着被硷畔隔开的平堰堰的百叶窗般的一望无际的黄土地, 海市蜃楼般的景象一幕幕油然而现:

一台台拖拉机撕破百叶窗, 犁翻起虚泡泡、黑黝黝的波浪般滚动的沃土。除草、杀虫、灌溉都在喷灌里, 如同优伶撩袖起舞, 此起彼伏;金灿灿的麦波荡漾, 大型的收割机在麦浪中自由穿梭;丰收的麦子, 满满的丘陵般的堆积着一场场;相互交错的轰隆隆的推土机平整着高低不平的山坡地。

3.永远的乡情 篇三

妻和吴实是平江小同乡,又有点“挂角亲”。解放初期,妻在贵阳程万中学就读,同其堂兄毛航舟、堂嫂叶佩珍住在南横街,生活十分拮据,心里也很恐慌。时任公安厅长吴实得知她们的情况后,便派人送粮送钱。交待她们安份守已,切莫听信谣言,稍安勿躁。“面包是会有的”。当时同住在一起的有几个平江人,由于出身不同,教养各异,纷纷扰扰,心事重重。当社会秩序基本好转,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吴实就给毛航舟、叶佩珍、董重、汤辉找到了出路,相继安排了正式工作,利用他(她)的一技之长,为人民服务。妻当时是个中学生,只有16岁,吴实问她:你是要继续读书呢,还是想参加革命?革命这个词,对一个世事不知的中学女孩来说,不仅新鲜。而且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于是就说要参加革命。于是。吴实就介绍进革大学习,毕业后参加过三期土改。一直在农村摸爬滚打,工作三十多年,1986年才退休。

吴实对妻有知遇之恩,所以妻不顾自身的安危和我们家庭的尴尬处境,欣然负起传递亲情和乡情的使命,对这千钧重托,一直萦怀在心。尽管,我们的政治处境也非常不妙。被认为是“一只脚在监狱外。一只脚在监狱里”的“危险人物”。妻每时每刻都在叨念着已经霉变的“肥饼”,摩娑着那双青布面、白毛边底、针脚细密的布鞋。有时候,妻自己因是否“基督徒”的问题。被罚去挑大粪;我则关在“牛棚”里,写不完的检查,掉不完的眼泪。眼前真是昏天黑地,除了自杀,什么坏处都想到了。在这种时候,妻依然挂欠着,怎样才能把布鞋和“肥饼”送到吴实手里。其实,我们知道,处于乱世的中国,天不蓝、山不绿、水不清,人心蒙满尘垢,“坏人”要办点好事,何其艰难啊!

岁月蹉跎,时日延捱到1970年,被绷紧的阶级斗争的弦。才稍稍松动了一些,始作俑者也许害怕弦再绷,就要断,断了就……劫难深处拨寒灰,人间有了二度梅,听说吴实解放了。已经从大山洞的“牛棚”里放了出来。监管我们的禁令慢慢解除,我们只要“不乱说乱动”,人家也很少过问了。在这样的缝隙里,我们编箩箩编筐筐,诓得了赴贵阳的路条,夫妻双双上路,带着那双布鞋(肥饼已彻底变质,再也不能吃了)乘便车来到贵阳。开始了寻找吴实的策划。

正巧有朋友从疏散下放的龙里农村来到贵阳上访。他原是吴实的部下,与妻有一面之交,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在南明堂息烽路找到了吴实,他刚同工作组从毕节“抓革命,促生产”回来,风尘仆仆,零乱的家。初醒的恶梦,不遂心的事,把这位老红军折磨得有了几分消瘦,好在他的意志坚如铁硬如钢,弹雨枪林磨砺出的锐气,依然咄咄逼人,“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嘛。吴实很客气,说话带着钢音,手里夹着的香烟颤颤的。当我们向他汇报平江老家的情况时,他说,是啊,湖北黄冈的将军多,湖南平江的烈士多,铁拳打出的江山。鲜血染红的风采,颜色是不会变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乡情、亲情、人情支撑着,要是没有人民群众,那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搞群众运动,可不能运动群众啊。吴副省长接过我们奉上的布鞋,心情有些激动,眼眶也润湿了。他说这双布鞋是他堂姐的手艺,他15岁参加革命时,堂姐也曾做过同样的布鞋送给他;如今,文化大革命。又是这位善良的平江女人飞针走线,把浓浓的乡情和亲情。通过你们夫妇带来,真不容易啊!至于说到一年前找不到他,把“肥饼”也搁霉烂了,他说,那时候你们怎么找得到我,连家属都不能相见,须知那时是在搞“小劳改”哩,说着不禁“扑哧”地笑了。这笑,不知是甜蜜还是苦涩。总之,千言万语,都隐藏暂时的沉默之中。我们怕耽误吴副省长休息,不一会就告辞了。吴副省长留我们吃饭,我执意走了。

4.感谢阅读的阅读答案 篇四

我爸爸是一只嗜睡书虫。【举个例子,我表弟今年2岁了,爸爸妈妈想教他一些有用的东西,他们就叫我背三字经,好让我来教他,当姐姐真不容易呀,还要教人背书!可惜我不敢对我妈这只母老虎发威,只能老实地在老爸边上当一只病猫。我嘴中边念叨着“三字经、三字经”,边在书架上找时】,倒在床上睡大觉的书虫老爸听见了,只见他忽然从床上起来,嘴里还说:“人之初,性本善……”直到背完,他便忽然又倒头就睡起来,他在说梦话。

再说说我妈这一只吃货书虫,她可不像普通书呆子那样,苦读而忘记吃饭,她是边读书边不停地吃。一天,都快吃午饭时间了,我妈还是在边读书边不停地吃蛋糕,我冲老妈说:“这样不停地吃,小心变胖,不好看!”老妈却理直气壮,晃晃手中的书说:“杨贵妃也胖呀!却最得宠呢!看看,书读少了吧!”这三句话把我准备好的一堆给老妈压力的.话都硬顶回肚里去了。

那我呢,是一只幽默书虫。有一回,爸爸妈妈在饭桌上告诉我关于我小时候的事,妈妈说我小时候很凶,还弄伤过爸爸,我笑着接过妈妈的话说:“都说人之初,性本善,谁知道我是不是个人呀!”这一番话,弄得大家哈哈大笑。

您看,我的书香家庭是不是与众不同?

【问题】

19.文章标题为“感谢阅读”,但是从全文看,作者并没有写出“感谢”来。请你结合文章的内容,为本文重新拟写一个标题。(2分)

5.理性的阅读阅读及答案 篇五

理性的阅读

世间许多事情都是经过不断的积累经验才会上升到一定的层次,读书也不例外。

A 对于读书,人们说的最多的话题不外乎多读、勤读。多读、勤读固然能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读书倘若能够“深”入书中,即使读的书数量不是很多也能尝到读书的滋味,领悟到更多的道理。这就需要克服随意性,多一些理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一位学者把读书的艺术概括为不读的艺术,理由是“书为有限,生命无限;以有限应无限,只能采取此策。”所谓“不读”,实际上就是要有选择地阅读,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标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B 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境界映照得一清二楚了。

同是一本书,有的人读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时间久了,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而有的`人读后,不仅能记住书中的内容,甚至能背诵出精彩的语句,更能谈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读书的这种差异,就在于读书者是用眼读还是用心去读。 C 用“心”阅读,正在于读书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的思考。

记得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读书也如此。认真地读一本书,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一种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的情节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向前发展。读书不仅应该能够读进去,重要的是能跳出书外,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D 这样的阅读会使人从欣赏水平到修养都得到提高。

不读“死”书,意为不去读那些毫无生气的书;不死读书,还在于不可尽信书,而要有主见。理性的读书会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

1、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围绕观点主要阐述了哪三个方面问题?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从文中抽出来的。

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应在A B C D (在正确的位置打√)

4、文中说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要有进有出。”这里的“进”和“出”分别指什么?并为“进”和“出”各举一个事实论据。

①“进”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事实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事实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本文提出的读书经验,你赞同否?赞同与否都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参考答案:

1、不读“死书”,不“死”读书,要有主见地读书,理性的读书会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2、①在读书上要经过一番选择。②要在读书的同时伴随着不断地思考。③读书要“有进有出”。

3、C

4、①进入到书中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的情节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而发展。

②陶渊明每当读书到“会意”处,便欣然忘食。

③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对错。

④毛泽东在读书时总是与事实对比,与实际相联系。

6.《乡情》的阅读答案 篇六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全员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感受语文独特的魅力。语文是充满人文性的, 缺乏情感, 缺少感动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学语文就要“披情入文”, 只有情感的投入, 心灵的共鸣才是语文学习的境界, 也才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教益。以“文”为取向的语文教学就是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容与意义, 实现语文科所特有的熏染功能, 培育学生的人格与精神, 语文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知识, 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一种生命体验的沟通, 一种生命意义的领悟, 而把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课文中去, 并同课文产生共鸣。人应该是善于记忆的动物。犹太作家伊利·维瑟接受诺贝尔和平奖致辞时说:“记忆的呼唤, 和谨记勿忘的号召, 来自我们历史的根源。”端午节、端午的鸭蛋, 何尝不是我们历史的根源?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就是号召他们对这种传统文化的重视!至少要知道, 端午节、端午的鸭蛋, 它是我们抹不掉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的印记!学生只有在学习语文中得到了平等对话的机会, 在主客敞开的精神世界中找到了自身的意义, 体会到了一种充满快乐、痛苦、激动的感动和战栗, 语文教学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条道路。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 我就以“情感熏陶、心灵对话”的教学理念试图引领学生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从中体验生活的无穷乐趣, 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 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浓浓的乡情, 让乡情飘荡在语文课堂的上空。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

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一批历代相传、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已经成为我国法定的假日。课本中有许多文章非常贴近生活, 由生活的细节导入, 让学生发现写文章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它其实是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用心感悟、精心构思, 体会到“生活并不缺少美, 只是缺少发现”。比如, 在导入中, 我首先是让学生回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时有哪些风俗, 哪些风俗是特别有地方特色的。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寻找答案。然后, 再学习作者笔下家乡端午节的风俗, 从而引出文章的写作的主体——“端午的鸭蛋”。故事总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讲到端午节吃粽子时, 让学生讲屈原的故事, 学生说的不一定全面, 教师适当补充。这样学生的兴趣全都激发了出来, 课堂中学习效果更好。

我问, 这篇文章是谁写自己过端午?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吗?学生介绍作者汪曾祺 (1920~1997) , 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发表小说《受戒》《大淖 (nào) 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片段二]

我紧紧扣住学生心中的疑问:作者为什么不写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却偏偏写小小的一枚鸭蛋?步骤一: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爱的描写鸭蛋的段落朗读。步骤二:分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找寻问题的答案, 并选出小组代表发言人。并比赛哪个小组的讲解精彩、理解准确。步骤二中是实施分材教学的关键,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 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在这个学习环节会出现分水岭, 这个时候需要老师的引领。我在聆听学生意见的同时要敏锐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给予思路不畅的学生以及时的点拨和引导。同学阅读讨论后能明确家乡鸭蛋的特点。我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一个大鸭蛋。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学生:作者先介绍“家乡的端午, 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1) 系百索子; (2) 做香角子; (3) 贴五毒; (4) 贴符; (5) 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可能与别处不一样的风俗”;“放黄烟子”;与别处不一样的风俗:吃“十二红”, 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略写的是前几种风俗, 详写的是后两种风俗, 因为后两种与别处可能不一样。七种风俗一笔一笔写来丝毫不乱。 (课件出示各种风俗) 学生:对这些风俗的描绘烘托了“端午”的喜庆气氛, 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另外, 这也是作者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 还体现了整体上的严谨和谐。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 十分富有地方特色, 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片段三]

我提问为什么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呢?一枚小小的鸭蛋魅力真有这么大吗?播放第二、三段的录音设计思考题: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 并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以“这是______的鸭蛋, 因为______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为句式说一段话。 (1) 名声远播的; (2) 与众不同的; (3) 历史悠久的; (4) 质细而油多的; (5) 吃法多样的; (6) 色彩鲜艳的。通过学生的朗读和造句, 来体会汪曾祺的语言。由两名同学范读, 其他同学画出描写高邮咸鸭蛋特点的语句。从对鸭蛋名声和特色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另外从其他语句中也能体会出浓浓的爱乡之情。

学生一:“鸭多, 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两个“多”, 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

学生二:“我走的地方不少, 所食鸭蛋多矣, 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 增强幽默意味;完全不能相比和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鸭蛋的好。

学生三:“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 而且‘与有荣焉’。”因为爱屋及乌, 所以热爱家乡的我对不喜欢的袁枚产生了好感。与有荣焉, 则写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学生四:“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 蛋黄是浅黄的,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鸭蛋有不屑, 对家乡鸭蛋的自豪。

我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 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 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板书“乡情”。

我又提问:家乡的鸭蛋是如此的美味, 在作者的记忆中, 孩子们在端午节是怎样玩、怎样吃鸭蛋的呢?

学生一:“端午一早, 鸭蛋煮熟了, 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学生二:“挑好了, 装在络子里, 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学生三:“鸭蛋挂了多半天, 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 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 吃了。”

学生四:“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 不把蛋壳碰破。”

学生五:“蛋黄蛋白吃光了, 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 晚上捉了萤火虫来, 装在蛋壳里, 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了一闪一闪地亮, 好看极了!”

我动情地说;端午的这一天, 是幸福的一天, 快乐的一天。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蛋壳, 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透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板书“童心”。

[片段四]

课文结尾, 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有人认为, 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 是赘笔;也有人认为, 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光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 很自然, 很随意, 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你的看法呢?学生自由发挥, 课堂气氛活跃。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 语言也有特色,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2~5段, 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1. 平淡而有味

学生一:“端午一早, 鸭蛋煮熟了, 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 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 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 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 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 但仔细一想, 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 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学生二:“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 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鸭蛋于是出了名。”一句一断, 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说的神态, 突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学生:“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 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 有淡淡的幽默

学生:“我走的地方不少, 所食鸭蛋多矣, 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 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 蛋黄是浅黄色的,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一反问句突出了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 好像北京的咸鸭蛋仅仅因为蛋黄是黄色的, 就连咸鸭蛋也算不上了。汪曾祺的语言, 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 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是的, 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 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文章语言生动、口语化, 又从容舒缓, 富有韵味, 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 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三、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我在设计导入这一环节时, 改为拉家常和讲故事的方式导入。这样是为了更快的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活跃课堂气氛。从课堂效果来看, 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 踊跃答疑, 这都跟教学第一个环节的设计息息相关。

在教学设计中我放弃了面面俱到的课堂设计, 而是采用了中心问题突破的教学思路。紧紧抓住作者为什么不写端午节其他的习俗, 而选择写了小小的鸭蛋?以小组讨论中心问题的形式, 学生实现从浅层理解到深层理解的转化。我在小组讨论过程中, 一直在巡视并协助学生。并对讨论活动开展好的小组及时表扬肯定, 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落实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分组学习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 其实每篇课文都有令他们难以理解的地方, 老师选择的突破点是很重要的。充分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真正合作式学习, 实现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

课后, 一个学生激动又兴奋地对我说:老师, 没想到一枚小小的咸鸭蛋就能勾起作者无限的乡情。我听了心头一热, 感觉学生只要用心了、动情了, 也就达到了学习语文的目的了。语文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 但并不像数理化那样有公式、定理、定律可“生搬硬套”, 许多知识是属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隐性知识, 必须靠学生用“心”去感悟、去体验, 而且有些文章读过之后, 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慢慢地感悟, 才会悟到其中的精髓。这种感悟来自于语文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语文本之间的碰撞。学生关注了文本, 并且通过想象, 激活了他自己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回味、需要感悟。正像干涸的荒野需要甘霖、冰冻的雪原需要阳光、寂寞的空山需要鸟鸣、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这种感动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 是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 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语文课堂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体现出“人文关怀”“放射出人性光芒”,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 这才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现行教材的很多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 涵盖的知识范围很广, 很大部分不是为了语文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 而是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 渗透到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 是要学生汲取精神养料, 积淀人文底蕴的。我们在教学内容确定上不能只把它当做例子来教, 要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 要让学生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积淀。我从导入到教学的展开再到拓展延伸紧紧抓住两条线, 既品味语言之美, 又感受民俗文化之魅力, 整堂课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7.大哥的乡情 篇七

上世纪80年代,我从一家国企调入某家媒体当记者,由于写作的关系,渐渐与香烟结缘,算来已经整整30年了。

1985年隆冬,我去灵宝县阳平镇一家大型金矿采访,矿长刚刚被评为省劳模。那是一个雪夜,当采访结束返回城内一家简陋的招待所,已是晚上10点。因翌日一早要发稿,我便在房间里“开夜车”。那篇通讯稿的标题是《黄金岁月黄金人》。谁知写着写着竟思路枯竭,进展不得。陪同的县委宣传干事掏出一盒香烟,劝慰我:“别急,吸根烟,换换脑子吧。”我迟疑地接过来,他为我点上烟。我放嘴里轻轻一吸,望着那袅袅升起的淡蓝色烟雾,脑海蓦然清新了许多,很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旋即文思泉涌,3000多字的通讯稿一气呵成。之后,我瞅瞅烟盒,又是“黄金叶”,不禁大笑:“真是与君有约啊!”那个干事却不知底细,问我笑什么。我道:“日访黄金矿,夜吸黄金叶,改革开放造就一批敢想敢干的黄金人,嗨,你们灵宝走在黄金铺就的大道上啊!”

2002年中秋节,远在台湾的大哥从高雄到香港谈业务,邀我前往一聚。临行前,我想:带什么“伴手礼”呢?想到大哥偶尔吸烟,于是就买了两条精品黄金叶。大哥下榻的酒店在铜锣湾,当晚我们弟兄二人在酒店旋转餐厅举杯畅饮。维多利亚港流金溢彩的灯火,似乎在赞慕我俩浓浓的骨肉亲情。

席间,大哥遇见几位在台结识的港人,便让座寒暄。那几位大哥的朋友掏出烟来让,我一看是洋烟,便马上从提包取出几盒黄金叶。一位戴眼镜的胖子欢呼起来:“哇,黄金叶耶!我知啦——这是中原历史悠久的第一品牌耶!”

原来这位胖子原籍河南焦作,现在特区政府海事处工作。其父母上世纪40年代移民香港,从小教育他切莫忘记自己根在河南。他说,他虽非铁杆烟民,但对产自河南的香烟却情有独钟:“我知啦,河南是烟草王国耶,过去家父常让人寄黄金叶来喔!”

几位港人像吃了兴奋剂,人手一盒黄金叶,高高兴兴地走了。

望着他们的背影,我和大哥受了感染,不约而同点点头。我顺手拆开一盒黄金叶,躬身为大哥点燃,也为自己点上一支。在香烟缭绕中,我发现大哥的眼眶似乎有点湿润。我想他一定是又想起多年前的往事了——

那是1988年春,阔别故国40年的大哥,不远万里绕道美洲返乡探亲。在当晚的家宴上,父亲笑得合不拢嘴,亲手为我大哥斟上了一杯茅台,而大哥则取出“宝岛”牌香烟为老爸点上,那气氛是何等温馨感人!大哥离别前夜,父亲拿出一袋河南小米和两条黄金叶,拽住他道:“喝了小米汤,吸了黄金叶,就忘不了故乡喽!”

8.母亲给出的答案语文阅读答案 篇八

母亲:有的人就像小灰雀,平时(成绩优秀,遥遥领先)但(最后没必能取得成功).有的人就像海鸥,虽然(平时默默无闻),但(最后可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你虽然不能一下子就(考第一名),但你积极上进不断拼搏不断追求,最后一定跟海鸥一样(有所成就,取得成功).

儿子:我虽然不能一下子就考好,但我(有坚定的信念,要不断拼搏、不断努力);只要我坚持努力下去,就(一定能提高成绩).我坚信我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们老师刚刚讲过,你还有什么不会的可以问我,希望可以采纳我的答案!

9.爱的位置阅读及阅读答案 篇九

这是我上大学时的一件事。

那天下午,公共课老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二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在支撑着他们。”三儿子说:“我只想把您当作一位平凡的父亲,永远放在我的心里。”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教授讲完,问道:“记得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举手者寥寥无几。

“寒假给父母洗过脚的同学请举手。”这是他放假前布置的作业,没有做到的同学扣德育分。

一百多双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只有坐在最后的一位同学没单子。教授问是何故,该同学哑口无言。

“你是不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

“我很想给父母洗一回脚,可是……”

“可是什么,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教授严厉地说。

“我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我只能给他们洗头……”

空气在那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到心跳声声。

“记住,爱的位置不在嘴里,不在头上,也不在脚下,只在心中,在我们时刻关爱他人的细小行动中。”

1.仔细阅读老教授讲的故事,想一想:国王为什么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2.“空气在那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老教授会想什么?

3.用“___”画出点明题目“爱的位置”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因为三儿子是发自内心的爱父亲和每一个百姓,而不像哥哥们一样把父亲作为国王的功绩挂在嘴边。

2.这个孩子是最孝顺的,不是因为应付老师的作业儿去猜去帮父母洗脚的,尽管他父母没了双脚,还是为父母做了一件事,他是把爱放在心里的.

3.“爱的位置”指的是爱位于哪里。爱要发至内心,当我们的爱发至内心时,爱就是我们在不经意之间从内心流溢出来的关爱的源泉!

拓展阅读

爱的移位

孙道荣

①每晚,儿子都要回家,看望独居的老父亲。

②回到家,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儿子弯腰检查,发现藤椅一条腿上的藤条松了。这把藤椅是老父亲最喜欢坐的椅子,也是他最珍爱的椅子,他坐上面读读报纸,坐上面看看电视,坐上面打个盹,坐上面发下呆,坐上面思念母亲……在儿子的印象中,老父亲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是在藤椅上度过的。藤椅陪伴了他二三十年,也许更久,现在它有点松了。儿子赶紧找来工具,先用铁丝将藤椅的腿绑牢,然后,用旧衣裳撕成的布条,一层一层细心地缠起来,这样,藤椅就既结实,又不会伤着老父亲了。

③ 若干年前,年轻而勤劳的父亲总是自己动手,用木头做了几把轻便的桌椅,专门给儿子用。年幼的儿子很调皮,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他的玩具,小椅子也不例外。害怕椅子太重,砸伤了孩子的脚,所以,年轻的父亲特地找来质地最轻的梧桐木,做成了几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并且耐心地将每一个角,都磨圆,这样,即使孩子碰着了,也不至于弄伤他。

④儿子走进书房。老父亲一辈子爱书,一堵墙都是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老父亲现在还经常找几本出来读读。儿子和往常一样再次帮老父亲整理、清理了书架,将老父亲常翻的一些书,移到书架的下层,这样,父亲拿起来方便,就不用自己登高去翻找了,可是倔强的老父亲,有时还是会偷偷地站在凳子上,去找一些上层的书,这让儿子非常担心,他几次“严厉”地“警告”老父亲,若是再站凳子的话,他就将书架上面几层给封死,以杜绝危险的发生。

⑤若干年前,儿子从蹒跚学步,到自如地奔跑跳跃,正一天天长大。但是,这个调皮的男孩,也因此造成了一次次险情。好奇心使他什么东西都要看一看,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什么东西都想玩一玩。为了不伤到他,年轻的父亲只能将家里一些易碎和危险的东西,往高处藏:放在茶几上的玻璃杯,都移到了柜子上;摆在桌上的花瓶,挪到了橱顶上;放在地上的开水瓶,都藏在了厨房平台的最里层。可是,这一切反而更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他趴在桌子或柜子沿上,踮起脚尖,再踮起脚尖,然后,伸手去探,去摸,去捞,去勾……“啪!”一个玻璃杯碎了。年轻的父亲看到孩子的模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佯装“严厉”地“警告”他,再这样小心揍屁股。而他从没有因此打过孩子,他怎么能够阻止一颗向往、好奇、长大的心呢?

⑥将家里认真检查了一遍之后,儿子来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老父亲正在看一部重播的古装历史剧,他对这种古装戏其实没什么兴趣,但他还是和平日一样陪老父亲看上一集。

⑦若干年前,儿子上中学了,学业越来越紧张,应试、升学,将儿子和全家人的弦,都绷得紧紧的,特别是高考之前那段时间,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人到中年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里走路,都是踮着脚尖的,生怕轻微的响动,影响了紧张复习的孩子,他们用这种无声陪伴着儿子。一次,儿子惊讶地发现,家里的电视机很久都没有打开过了,他问父亲,你们怎么不看电视了啊?父亲不屑一顾地说,电视节目越来越粗糙,越来越难看,看可就生气,不如不看。儿子信以为真。直到他高考结束那天,家里的电视机,和着父母的笑声,一起重新响了起来。

⑧夜慢慢深了。儿子将老父亲搀扶上床,然后,告别老父亲,轻轻带上门,回自己的家去了。

⑨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选自1月30日《南方日报》,有删改)

问题:

19.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3分)

20.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句子的加点词好在哪里?(2分)

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2分)

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

21.作者插叙了若干年前的几件事情有何作用?(2分)

22. 阅读左边漫画,根据文章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将文章最后一节补写完整。(2分)

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2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①节中“独居的老父亲”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文章两次出现“‘严厉’地‘警告’”,前后呼应,但语气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前者饱含烦躁和担心,后者饱含命令和赞美。

C.文章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D.本文和莫怀戚的《散步》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都以生活中的小事歌颂了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也向我们诠释了孝顺是一种爱,陪伴是一种爱。

答案:

19.(3分)帮父亲修藤椅 调皮 勤劳(“耐心”、“细心”、“疼爱儿子”等)(每处1分,意对即可)

20.(4分)(1)“摸摸”和“轻轻”两个词写出了我在检查藤椅时的细心、小心翼翼,表现了对父亲的关爱。(2分,意对即可)(2)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沉闷的空气”比作“炸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考之前家里氛围的紧张。(2分,意对即可)

21.(2分)内容上,写出了父亲的身教带给儿子的影响,使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结构上,避免了呆板直叙,使行文波澜起伏,和文题“爱的移位”相呼应。(从“内容”或“结构”选取一点回答即可得分)

22.(2分)示例:父亲都来不及披起大衣,蹑手蹑脚走进儿子的房间,将儿子蹬开的被子掖好。(续写内容要紧扣“盖被子“这一事件展开,想象要合理)

10.雾气弥漫的乡情 篇十

隔三差五的,外婆家中,总是进来几个同乡的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还有自报门户的。外婆一概不拒之门外,大门也只是晚上才会关上,白天似乎就是为了专门欢迎这些人而开的。他们也不是特意拜访,只是闲来无事,随便聊天罢了。

他们与外婆围坐在一张小圆桌旁,外婆客气地拿东西给大家吃。热热闹闹地聊着家长里短,说完,就笑着起身离开,外婆也不多留,笑呵呵地送走了他们。

十二月里,正是做年糕的时节。外公外婆勤快地把晚稻收割,晒干,碾成米,再把晚米浸在水里,等十来天后稻米变胖了,变得更白嫩了,就在箩里滤干净。一天夜里,外婆神秘地告诉我家里要去做年糕了。我当然欣然前往,坐在外婆的小三轮车上,带着圆乎乎的湿晚米和干柴火,趁着夜色出发了。

一路上,碰到几个同去做年糕的人,互相打着招呼。即使不认识,也照样谈得热火朝天,一路上的欢声笑语和着乡间田野特有的清香,愈发令人欣喜了。

在镇上的年糕厂前停下。不大的小镇,在夜里却格外安详。在此刻,唯有年糕厂仍然灯火通明,照亮了一片天。厂子里的火塘通红发亮,昼夜不停,雾气腾腾的厂中,人们排满了长队。人们一边排着队,一边还与周围的人热情地打招呼,似乎谁与谁都是亲人那般亲近与随和。隔着雾,虽然看不清对方的脸,却能体会到彼此间浓浓的情谊。“今年收成怎么样呀?”“还不错,要不是因为几天干旱,几天下雨,我就发了。”“别瞎吹,小心像匹诺曹一样长出个长鼻子!”一旁有人插嘴道。旁边的人自然哈哈大笑起来。大家也就各自说各自的情况:女儿出嫁了,儿子结婚了,谁家缺钱了,哪家又发财了。无话不谈,也没有什么可顾忌的。大家互相搭腔说话,冷不防地插一句,彼此也不恼怒,在弥漫的雾气中每个人都笑得格外灿烂。

做年糕的师傅把米碾成粉,用水稍加拌和,再把大颗粒的湿米粉放进蒸笼里垫底,其他湿米粉铺在上面。过了一会儿,师傅再把蒸熟的米粉倒进做年糕的大模子里,热气腾腾的样子,白白胖胖,令人垂涎三尺。师傅把米粉散了散热气再送进机器,另一头持刀的师傅看年糕出来就手起刀落,利落地把条状的年糕均匀地砍下。这时候年糕还很软,有的大人调皮地把年糕捏成小动物的模样送给孩子,性急的孩子直接一口吞下,却又烫得一口吐出,伸着舌头大声哭泣,引得一群人捧腹大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孩子红着脸,羞涩地躲到大人身后,不知所措地望着大家,一脸天真……

热腾腾的年糕,寄寓着大家的真情,愈发香甜。对生活较为艰难的人家,大家热心地送出年糕,深深地给予一份同甘共苦的情谊。这种浓浓的乡谊之情,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中,也仍然用动人的色彩,给乡村画上了绚丽的一笔。

年糕的米香在厂里弥漫,大家纯朴的脸上挂着笑,脸也因蒸气而变得通红,彼此之间的情谊也如炉火般真诚而炽热,一年一次做年糕,更像是一次交谈会,把乡里人的心都紧紧连在一起。在雾气中,传递的是乡亲邻里间最真诚的问候与关怀,不变的是彼此刻入内心的温情。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城关中学‖指导教师:何黎明

回忆穿过无声的岁月,照映到雾气弥漫的小村上,乡情无言,带来的却都是最温暖的记忆。袅袅升腾的炊烟里飘荡的是儿时的留恋,闲来围坐的乡邻们验证的是外婆的好客与热情,夜半灯火通明的工厂里满是收获的喜悦,还有欢心盼望的年糕……在这平凡无奇的小村落里,日子流水样潺潺而过,安详静谧,不变的是村邻们最真诚的帮扶与关爱,那些质朴的笑脸和熟稔的玩笑之后,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温暖,是人世间最淳朴的乡情。

【适用文题】故乡情;温暖的岁月;乡邻……(小风)

11.《乡情》的阅读答案 篇十一

1华侨建筑

3东蔡家庙

4古厝

5建筑局部

塘东村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东南围头半岛的西南海滨, 东连陆、西临海, 倚山望洋, 景色秀丽。村子西侧海滨由于海潮作用日积月累, 形成1700多米长的天然沙堤。村东有宝盖山, 村北有凤髻山。村内原有“后书房池”“莲花池”“后西洋池”和“龙光池”4处池塘。塘东村遗存众多, 有西资岩大佛寺、东蔡家庙、进士第、古厝建筑群、白洋屿灯塔、千年古井等历史文化资源。古村内街巷纵横交错, 多呈丁字形, 以石砖铺路。

塘东村是著名侨乡, 民居建筑较讲究, 按照建筑造型分为古厝、石屋。古居民宅大多为“宫殿式”大厝, 平屋大院, 分“下落”“深井”“大厅”“后轩”, 一般有四柱三开间、六柱五开间。屋顶多为硬山屋顶, 燕尾形屋脊, 铺木椽木桷, 上覆瓦筒、红瓦, 椽口挂滴水瓦档, 三层重叠覆盖。左右两边一般有护厝, 对称布置。建筑材料以土、木、砖、石为主, 杉木作栋梁、椽柱, 出拱穿斗, 外墙砖石混合;内墙房间的间隔用细竹或芦苇编骨架, 外加泥土涂抹, 或土坯叠垛成堵;墙面用牡蛎灰粉刷, 洁白如雪。侨属住宅多为中西合璧, 俗称“番仔楼”, 最典型的一栋为菲律宾“糖王”蔡本油1922年修建的五开间二落楼房, 占地1020平方米, 底层石砌群堵、柜台脚, 红砖面墙。

村内石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墙基、墙身、柱础、柱子、楼板、栏杆, 甚至整条街坊都使用花岗岩建造, 并精雕细琢, 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这种石构民居大都沿用传统的布局形式, 从底层至顶层, 均以中厅为主轴, 两边厢房以走廊相连。后落连接走廊作为后厅, 在底层设有正门、后门及左右两个小边门。

12.《乡情》的阅读答案 篇十二

1.懂得吸收知识,同时不满足于一个答案。有了丰富的知识,懂得运用得到的知识,才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发现更多的答案。

2.列举了两个事例,说明可以从原有的模式中发展出新的模式,为人类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如果没有创新,国家和民族就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的节奏,就会落后,就会僵化。比如像中国在世界上领先了几千年,是因为一直有创新,到了近代清朝,由于闭关锁国,不愿创新,结果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屈辱。知道了今天。随着中国不断的有创新,方可重新让世界开始懂得尊重中国。美国今日能有如此高地位在世界上,也和对创新能力的支持紧密联系。

13.焚书辨阅读及阅读答题的答案 篇十三

①六经之亡,非秦亡之,汉亡之也。书之焚不在于李斯,而在于项籍;及其亡也,不由于始皇帝,而由于萧何。何则?

②李斯恐天下学者道古以非今,于是禁天下私藏《诗》、《书》百家之语,其法至于偶语《诗》、《书》者弃市。噫,亦烈□!然其所以若此者,将以愚民而固不欲以之自愚也。故曰:“非博士官所职,悉诣守尉杂烧之。”然则博士之所藏具在,未尝烧也。迨项羽入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乃始荡为灰烬,澌灭无余。当项籍之未至于秦,咸阳之未屠,李斯虽烧之而未尽也。吾故曰: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

③吾以为萧何汉之功臣,而六经之罪人也。何则?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取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然萧何于秦博士所藏之书,所以传先王之道不绝如线者,独不闻其爱而惜之,收而宝之,彼固以圣人之经无关于得失存亡,所以取天下之筹策也,故熟视之若无睹耳。今夫富民遗其子孙以室庐,至其后之不肖,以至转而售之他人;彼鬻而有之者,又取其瓦甓以去,而遗其梁栋,风雨之所漂摇,虫蚁之所剥蚀,而向之室庐乃始尺寸无复留者矣。彼不肖而残毁之诚无足怪,独奈何鬻而有之,顾遗其梁栋而不知惜也。

④呜呼!方沛公之入关,盖六经绝续存亡之顷也。天下之诗书皆已亡,而惟博士官所职尚无恙,当是时,固举九鼎之重而系之一发哉!且夫圣人之经,其与秦之律令图书,其为轻重大小何如也?设使萧何能与其律令图书并收而藏之,则项羽不能烧;项羽不烧,则圣人之全经犹在也。呜呼!彼萧何者,真所谓刀笔之吏矣!

22.填入第②段方框处合适的一项是( )(1分)

A.乎 B.哉 C.焉 D.矣

23.作者认为“书之焚不在于李斯”的根本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4.试从论证方式角度赏析第③段内容。(3分)

25.下列对第④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反复喟叹,表达了对圣人之全经不得保存的痛惜之情。

B.作者假设萧何能够并收六经,则可以使其避免被焚毁之灾。

C.作者认为沛公之入关是导致六经最终被毁的重要原因之一。

D.作者对萧何“刀笔之吏”的称谓中蕴含着不满与愤恨之情。

26.简要评价本文的思想意义。(4分)

参考答案:

(六)(13分)

22.(1 分)D

23.(2分)李斯的焚书意在愚化百姓(1分),而并不愿自我愚化(1分)

24.(3分)作者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1分),以“鬻而有之”指人对待买来不肖子孙的房子,仅仅取其“瓦甓”而任“梁栋”遗留下来受风雨侵蚀、虫蚁剥蚀与萧何仅仅取秦律令图书而遗留圣人之经书作类比(1分),形象地论证了萧何在对待六经之书时的过失(1分)。

25.(3 分)C

26.(4分)本文针对历来认为的秦始皇、李斯焚书致使六经尽毁的观点进行质疑(1分),通过事实分析,逐层推理阐明了六经焚于项羽,亡于萧何的观点(1分)。标新立异,对历史观点不做一概而论,深入具体分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1分)。但把六经之亡的责任完全放在萧何身上,则略显求全责备,失于片面(1分)。

译文:六经的消失,并非秦朝使之灭亡,是汉朝灭亡的。诗书典籍的`焚烧,不在李斯,而在于项籍;到诗书典籍的灭亡,不是肇始于秦始皇,而在于萧何。怎么讲?

李斯恐怕天下读书人是古非今,就禁止天下人私藏诸子百家的典籍,这种禁止法的严厉程度到了偶尔提到禁止的内容的人会遭到弃市之刑。啊,真是恐怖阿!但是他这样的做法,只是用来使老百姓做思想蒙昧的人,而不想自己也变成没知识的人。所以有这种说法,不是博士官的书,都下令让执法者烧掉。但博士官的藏书都还是在的,没有被焚烧。等到项羽入关,杀了秦朝投降的子婴,收罗宝贝女人,烧了秦的宫殿,大火持续3个月没有熄灭,古代明君的法律制度,思想家的思想片断,自此化为灰烬,消失殆尽没有一点剩下。如果项籍没到秦国,没有进行咸阳的屠杀,李斯烧也不能烧尽。所以说对诗书典籍的焚烧,不在李斯,而在于项籍。

我认为萧何是汉朝的功臣,却是六经的罪人。为什么?刘邦到了咸阳,所有人都争夺钱财宝贝,萧何却收罗秦的资料档案,汉朝廷因此知道了 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实力强弱的所在。但萧何对于秦博士官的藏书关于对古代明君的法律制度,思想家的思想片断,却没听说过他有多珍惜收藏。也许他认为这些书无关稳固汉朝国内统治,国外扩张。所以他熟视无睹。现在有钱人给他们子孙遗产是好房子,到了他们的子孙不争气,不对房屋进行修缮,反而让其陈旧,到了最后转卖他人;有的买卖房屋的,把屋上砖瓦取去,只剩下栋梁;被风雨动摇,被虫蚁噬咬,邻居又偷去当柴烧;原来的好房子,什么都没留下了。那种不争气让其陈旧,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为什么说买来的人不珍惜剩下的栋梁呢?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详案教案《捏泥人》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品质主管如何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