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助教手段(共6篇)
1.论高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助教手段 篇一
浅谈“助教行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邓庆永(广西区大化县第四中学)
教学过程主要有两种行为:一种是主要教学行为,简称主教行为。即对于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以目标和内容为定向的行为,即教师在教学中呈现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容、采用问答的方法、设计教学卡片、组织安排发现的情景、指导学生的活动等多种形式。另一种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完成那些以学生学习状态或教学情景问题为定向的任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称之为辅助教学行为,简称助教行为。
这两种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的关系相辅相成。尽管助教行为没有主教行为那样直接、有计划性,但却是任何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也是很有价值的行为。
助教行为常用的有四种策略: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有效的课堂交流;课堂强化技术;积极的教师期望。
物理科目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比较高。而很多人都认为所谓的教学过程就是课堂上的45分钟,其实在我看来,真正的教学过程应该贯穿课前的兴趣、动机培养和激发,课堂过程中的知识传递甚至是知识的交换,课后利用相关的手段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一个强化。
一、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
学习的动机不是说只需要引导或帮助他们找一次就可以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过程。那如何引导和帮助他们去寻找这个他们需要的、并且合适他们的学习动机,就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动机对于学习的开始和持续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每个人学习的动机不一样,自己就可以找到促进自己学习的动机。因此,要想学生能很好的学习物理科目,一定要引导并帮助他们找到正确学习的动机。
我曾听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过这么一句话:“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兴趣也是让学生拥有并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动机叫物理学习动机,物理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内部动因。
物理学习动机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其中较为常用的是从自发性和目的性两个方面来划分,可以分为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直接性动机是指由学生本人自行产生的动机。学习活动的本身就是学生所追求的目的,它是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部分。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这种动机来自于物理学习活动的本身。其中的一种情况就是如果学生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与已经形成的认识结构和期望之间形成不一致、分歧和矛盾,则会由此产生疑问、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发展为弄清楚这种差异的渴望,于是就有了学习新知识的动机。如学生在开始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前,由于头脑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的事实,因此也就自然认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但当教师向学生演示猛的用力推动桌子,撤除推力以后桌子仍然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停下来的现象,并进而追问学生撤除推力以后没有力作用在桌子上的时候桌子为什么还要运动的时候,前面所说的那种差异和矛盾就显露出来了,即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疑问和好奇心,并进而在内心产生了解决这种差异的动机。
另一种间接性动机则是指由学生本人以外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外部因素所提出的动机。它来源于学习目的、心理需要和社会影响等。它形成比较缓慢,但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在高尚的间接动机作用下,学生会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毅力,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物理课上物理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布鲁诺为了坚持真理而献身于宗教火刑的事迹,进而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不畏惧苦难、并立志为科学做出贡献的时候,学生深受感动,因而在内心产生了立志为科学而献身的动机。这种动机并不是起发于学生自身,而是在教师要求这一外界因素下产生的,因而是间接的。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学生更认可科学探究教学。在我们的物理教学课堂中充分利用探究教学这个优点来进行课堂交流,效果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效果要有效得多。比如: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大多数教师只是提供一堆现有数据给学生,由此归纳得出结论。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它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学生会误以为教师在“造假”。为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质疑,为了让学生接触科学的真实,应让学生实际测量,现场采集数据。必须要设计一个实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测出一组速度值,然后学生才可以清晰地比较这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情况。
如何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呢?由于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测速度的仪器。教材在第二章第一节才正式使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这里不宜使用打点计时器。所以,提供给学生的仪器是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比较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教师向学生说明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物体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记下相邻两个光电门所记录的时间,可以算出时间段。这样,既测出了某个位置的速度,又测出了两个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了。
三、如何进行课堂强化技术
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运用恰当的表情能使讲课格外生动、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掌握其教学内容。例如,富有动作表情地描绘老渔夫叉鱼的情形,转而探讨物理课中的“光的折射现象”,比呆板的讲述要有效果得多。
在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情感的作用,有意识地进行情感交流,把学生害怕的物理课变得充满情趣。如:引进音乐——在讲参照物时,一位教师给全班同学唱“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学生思绪随着歌声进入意境,情绪愉悦而兴奋。歌毕,老师问:“山能走吗?”学生感到新奇而迷惑,转入思索。老师由此引入课题,学生兴致盎然。戏剧表演——讲惯性时,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到前面来表演汽车起动时、匀速前进时、刹车时车上的人如何运动。大家讲评,表演得对不对,原因何在,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研究惯性。科学游戏——讲完光的反射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参加“看脑后字”的竞赛。参加竞赛的同学脑后贴一个字,手拿两块小平面镜,看谁先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脑后是什么字,马上把光路图画在黑板上,画正确的得分。游戏中,小组代表特别着急,组内同学也为他着急,全班情绪高涨,十分有趣。这些游戏式的教学活动,能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感情交流,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同时又使他们在欢笑中获得物理知识。其他如开展讨论、发现法教学、趣味物理实验等都能使情感的作用得到发挥。
四、如何进行积极的教师期望
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与相互信任,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绪,使学生的兴趣与情绪逐渐转化为学习动机,并会从爱戴老师转化为热爱学习;才能使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有机结合而产生正价值效应,产生教育的高效率。
总之,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游刃有余的引导学生学好物理。
(作者电话:***;信箱:happy2227700@tom.com)(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0年5期,http://)
2.论高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助教手段 篇二
一、实施网络化教学的目的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谓“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认知是使学生掌握认知的手段、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所以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播知识过程,而是一个知识再生产过程,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为此,必须建立一种以创新的观点、创新的思想構建的创新教育体系。
网络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作为一种创新教学的尝试,我们在高二年级的部分班级进行了网络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是物理课本(人教社)第二册的第六章至第九章,至所以选择这部分内容的原因是:(1)这部分内容涉及近代物理,网上资源比较丰富。(2)这部分内容适宜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
1.教学环境的转变。网络教学是在网络教室进行,整个教室有30台与因特网相联的计算机,学生二人一台计算机,学生的学习工具除了普通的课本、笔、纸外,还有联网的计算机,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是在教室里进行,但教学环境却是真正的因特网环境,所谓的远程教育体系、终身学习、社会化学习这种看起来遥远的事情,一旦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他们感觉到了信息社会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变革。
2.师生角色的转变。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教学中我们没有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国外近年来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教学过程的转变。上课时学生进人教师主页,阅读本堂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学习提纲,然后利用教师提供的网址进入相关同站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师主页所设置的聊天室和留言板上探讨问题,发表看法、观点。利用聊天室和留言板的好处是:(1)可以照顾某些不愿当众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羞怯心理。(2)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3)便于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4)适宜个性化学习。
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线讨论一些现实问题,如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电磁波与电磁污染,核能,反物质与未来能源等。让学生试着运用各种知识,从利益、风险、安全等方面考虑问题,以培养学生科学评价、科学决策的能力。
三、结论与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们在高二年级进行了统一测试,把网络教学与常规教学在知识点的掌握方面作了比较。
从统计成绩看,网络教学比常规教学还略好一些,这就增加了我们扩大实施网络教学的信心,原先认为网络教学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表象思维的建立有帮助,但对抽象的概念的建立可能存在问题,而测试结果表明,网络教学同样可以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当然,网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意义建构,如何进行分析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但从网络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比常规教学有了极大的提高。
1.学习兴趣提高。网络教学把集文字、图象、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替代抽象、枯燥的物理课本。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模不着的微观世界和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生动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的眼前,如a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衰变等,加上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物理事实,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2.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网络教学通过关键字的查询,聊天室和留言板的设计,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达到“人——机——人”相互交流,即学习者(人)通过多媒体网络(机)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人)进行互相交流,协作学习。
3.学会信息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初步形成了信息社会所必须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
4.增强了对现代教育的认识。信息社会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音像影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网络教学完全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网上资源远不够丰富,学生主动建构的能力还比较差,教师本身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但只要我们明确教改方向,这些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会逐步得到解决的。因特网把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源库以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所以网络教学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教学的主流。
3.浅论物理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三
关键词: 小实验 兴趣 操作技能 动手能力
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得到更多能力培养,使课堂更有成效,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每位老师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效课堂模式探究活动。如何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让物理课堂更有效、更高效,亦是我们致力探索的,下面谈谈我对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看法。
一、挖掘实验资源,增强实验效果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教材几乎在各节中均安排有演示实验,除了按要求和学生一起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之外,还要充分挖掘课外资源,用一些学生触手可及的日常用品做实验。
利用日常用品做实验能打破常规实验的条条框框,启发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与此同时,用日常用品做实验会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更好地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巧设情境,提高授课效率
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情境化教学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也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探索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教学经验,物理情境创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生活化。中学物理知识大多数来源于生活,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把物理情境创设生活化,就是把物理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2.情境直观化。苏霍姆林斯基说:“直观是认识的途径,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物理学科知识具有概念化、抽象化的特点,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具体形象的知识,因此我们应灵活应用教材内容,注意加强物理概论、规律等理论和实验的定量研究与方法引导教学,利用图表、模型、实验将其“直观化”,便于学生学习、记忆。
3.情境矛盾化。有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涉及面较广,是非不够明朗,学生容易混淆,无法直观得出答案,此类问题情境往往是发散的,可通过设疑、揭露矛盾创设物理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结构与物理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心理。由此引出问题,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揭露学生已有矛盾,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设计有效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设计有效的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设计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1)练习应贴近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贴近生活的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3)设计对比性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比性练习能在比较、分析中揭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分层次练习。由于学生能力有强弱,因此设计练习时应有坡度、有阶梯性。可先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设计一些富有变化和发展的练习,这样就能面向全体、各有所得,让优生拓展探究,使全体同学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充分发展。(5)当堂检测、当堂巩固。打铁需要趁热,学习知识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练习题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工夫。精选课堂练习可以极大程度提升学生作业质量,并减少学生因作业多对物理学科的厌烦。课堂练习这一环节处理得好,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作业,对确保物理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是实现物理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四、注重学习习惯培养,保证高效的长期性
大多数学困生没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毅力和反思习惯,导致效率低下。学习毅力来源于学习精神、心理素质、智力、意志和价值观等,认识有多深,毅力有多强,学习就会有多持久,这是学习力的核心。尽管学习毅力与学习动力、学习能力有着很大关系,但是,它和人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所以,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意志、耐力、勇气和乐观进取的精神,有了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可以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增强学生反思学习的心理意愿,引导学生将反思习惯深入学习生活中,指导学生写物理学习日记和建立错题集。
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识和才智,重视挖掘实验资源,巧设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有效的练习进行巩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将物理课堂打造成为高效率的学习园地,让学生在园地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袁桂芬.巧用日常生活用品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2.
4.论如何建立物理高效课堂 篇四
一、将好奇转化为兴趣,乘胜追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上最痛苦的学习体验就是硬着头皮毫无兴趣的被动学习。物理作为新科目占了很大的优势。学生都会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加之物理中的原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学习引发了新的共鸣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紧密相连,化难为易,如,对于加速度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等方式讲解抽象的原理,也可以利用实验等动手操作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应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女学生的教学上。相比男生,女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再加上内心的心理暗示,会对物理形成一种先天的恐惧。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打破这种对于学习的恐惧障碍,比如,对女学生多加鼓励,并进行男女组员混合小组实验环节,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男生的思维方式和女生的表达技巧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会提高女生的物理抽象思维,也会对男生表达自己解题步骤时提供一些语言上的技巧,这样的课堂,才可谓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的高效学习,而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信程度以及生生间的合作默契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小组合作精神等多项教学目标,可谓一举多得。
二、生活化“实用精神”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生活是教师最好的指导用书,生活是学生简单思考问题的源泉。生活这片巨大的土壤正等待着师生共同开拓。与文科不同,理科知识较为抽象,看似与生活并无实际关联,但是处处都要用到。因此,在教学上,教师应做到尽可能地还原生活,首先,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应先介绍物理知识目前的实用价值,比如,动力学、重力等将会应用到建筑、航天等多项领域,这样就会给学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主动产生对物理的重视度;其次是师生合作环节,教师可以抛出疑问,对生活中看似细小的现象进行提问,带动学生将生活与物理原理相连接,这种思维的联想过程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大半。知道“为什么学”才能更好地做到“怎么学”,因此,明确学习目标,并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将会对高效课堂的建立大有裨益。
三、强化教师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有了新的整改和目标,这其实无形中也为教师自身素质的考核提供了新的衡量标准。古代“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而在新时代,一个良好教学环境的形成,仅靠传授知识这个环节明显是不够的,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共同思考,教师既是引领者,更是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學习聆听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路径,更新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独有的教学心得,这些心得应该相互交流,教学技能也应该达到融会贯通。教师之间通过实时交流,可以及时更新教学信息。另外,教师培训和技能大赛也有助于教学方式的改进。简言之,高效课堂的主要引导者应从自身做起,将自己培养成理论、实践双能型人才。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不应仅仅注重师生知识传授的过程,一个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也不应该仅仅通过学生的成绩来评判。作为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引领学生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否在物理学习中达到了快乐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动手实践、讨论思考……诸多环节都会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快乐,进而成为坚持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否能够持久,教师的教学方法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了创造高效的课堂,需要思考的力量,需要创新的能量,这都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不同的心理需求、不同的生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会避免课堂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更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浮力大小的讲解中,应先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而不是直接抛出结论,说出影响浮力的因素,鼓励学生敢想(思考)、敢做(实验)、敢说(沟通),最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科学的研究需要开放的环境、开放的思维,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高效的课堂中会促进思维的快速运转,也会为科学实验提供创新点和新火花。
参考文献:
江春旺.探索初中物理教学,建立物理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2(12).
5.高效课堂手段之学具的应用 篇五
一、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数学是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烽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使我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使用学具,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装的操用技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生间的互助合作精神与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动手操作与发散思维的关系
“凡是要教给学生的事物,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如果得不到实物,就用图像、模型等直观教具代替。”“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感觉官。”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更直接,更直观。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由于自己操作,活动范围大,容易引发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思维能力。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思维的发散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从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乐中学,学中乐,在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新知,体会成功的喜悦,成为“手脑联盟”的人。
三、学生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学具的操作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必须贯彻新大纲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往往是低年级用得多,高年级用得少;几何知识方面用得多,而在计算应用得少。其实,各个年级、各类教材、各个知识段都可以充分使用学具。
1.运用学具理解概念。小学阶段,有些概念深奥难懂,有些又没有确切的概念,只是通过物体的演示来让学生理解。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中,对长方体的概念,是通过具体的实物箱子、粉笔盒和房子用的砖来说明的。仅靠这些很难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概念。我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学具来让学生理解。
2.运用学具掌握计算法则。计算法则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来熟记的,如果运用学具的话,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我在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时是这样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的。例如,学习1/2+1/4:
第一步:每个学生取出一张圆纸片,同桌的同学将圆重叠,看看是不是一样大(一样大);
第二步:同桌的两位同学左边的一位用圆折出1/2,右边的一位用圆折出1/4,折好后在折痕上画上线,用阴影部分表示出自己所折的分数;
第三步:同桌一起操作,看看1/2+1/4到底得多少。(学生很快说出1/2+1/4得 )
第四步:问:能动动脑筋把戏刚才的操作过程用算式表达出来吗?
(学生回答: 1/2+1/4=2/4+1/4=3/4)
第五步:问:通过操作我们发现1/2被转化成了2/4,如果仅从式子上看1/2+1/4 =2/4+1/4这一步实际上是在做什么?(学生回答:通分)
第六步:问:通分后怎么算?
(学生回答:通分后成了两个同分母的分数,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第七步:问: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吗?此时,每个同学都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可知他们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而且通过阅读书本,学生们发现自己总结的法则与老师总结的一样,有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3.使用学具实现知识的迁移。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操作学具【(1)七只同样的钮扣,(2)画三只圆。】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第一步:让学生将七只钮扣中的一部分放在三只圆里,使每个圆里的钮扣只数相等。操作后教师检查有两种摆法:
第二步:有的同学余下1只钮扣,有的同学余下4只钮扣。我们把“1”和“4”叫做余数。(此操作引出了余数的概念)
第三步:让同学们看自己的学具,然后问:你们还能将剩下的钮扣再取出一部分放进圆里,使每只圆里的只数都相等吗?(有的同学说能,有的说不能。发现说能的都是余4的同学。)
第四步:请说“能”的同学继续操作。最后全班结果统一,每个同学都余1只钮扣。
讨论分析:
1和4都是余数,而余4的实际上没有分完,还可以按照要求取其中的一部分放进圆里去,最后也余1只,所以真正多余的数是1(说明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这节课教学结构严密紧凑,使学生真正明白了为什么余数不能比除数大的道理。
4.使用学具加快新知识的形成。这类学具操作是在巩固练习中出现。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进行巩固练习时,我让学生比赛操作四张数字卡片,同桌互相配合用6 1 2 3 分别摆出五个不同的四位数,记下来,并用“<”号连接,增加练习题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操作的迅速性,协调性,思维的敏捷性。
5.应用学具解决具体问题。如在“测量土地”这一节中,我充分地让学生自己实践。学具是标杆、卷尺、测绳,甚至是他自己。让学生去测量一座教学楼的占地面积。操作时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三、四次,计算自己的平均步长等。
6.论高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助教手段 篇六
关键词:素质教育;地理;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学校形成了“小组合作,主体参与,精讲精练”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更具自己学科的特点,各显神通,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在地理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多种教学手段并用,采用学生最容易接受、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手段来突破重难点,用以打造地理高效课堂。具体做法如下: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内容为直观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作为初中学生,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现象,无法充分理解。例如,对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所产生的现象,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却很难理解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两极地区的极昼与极夜的形成等问题。我就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了地球公转的过程,并通过分解图,让学生了解了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季节交替等问题的原因。因此,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课件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运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教)学具,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理知识,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难以理解或识记。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参与,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学具,从而加深理解。例如,在學习等高线地形图时,学生对于山谷和山脊的判断分不清楚,极易混淆。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上等高线,然后把这张纸向内弯曲,就形成了山谷;再把纸向外弯曲,就形成了山脊。用此方法,可以让从未见过山谷和山脊的平原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并记住了。总之,充分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我们身边的材料,把地理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和学习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己参与制作学具,融会贯通,无论是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好处。
三、充分运用地图,建立空间概念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主要的工具,也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做法是,第一步,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在地图中建立方向,找出地图中所体现的地理要素(山脉、河流、地形、海洋、国家、城市等),记忆各自的位置;第二步,出示多媒体电子地图,让学生到上面去指出相关地理事物;第三步,让学生自己画图,并在上面标注相关地理要素。例如在学习《日本》这个国家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本上地图,找出日本濒临的海洋、国家、纬度位置、领土的组成、主要的山脉、河流、城市等,记住各自的位置;然后到多媒体课件山指给大家看;最后小组合作,完成画图,并按要求填写相关地理事物。通过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大脑中建立世界地图、大洲、国家等地图。从而有效地来突破学生对于图文转换的难关,特别是在复习中,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板图的不足,提高课堂效率
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在这样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地图就突出了它的优势。如在讲初二《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时,由于河流众多,板图就过于复杂、烦琐、呆板,利用自制的课件,就能克服这些困难,达到河流闪烁、突出显示,一目了然的课堂效果;在介绍京杭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运河北起通县,南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配以闪烁五大水系),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整节课轻松流畅。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运用能力
多媒体地理课件架起了现实生活与地理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为在课堂中学生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所以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所有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运用所得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既是有用的知识,又是真正自己的知识,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另外在课后学生还可以运用所拥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论高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助教手段】推荐阅读:
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07-11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反思08-28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10-3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08-03
德城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实施方案08-16
论实现大学信息技术课堂高效的方法11-09
中学物理教学论10-16
物理教学论考研真题11-17
论德育妙化于物理实验教学之中论文08-02
打造高效课堂的体会06-29